第七单元第八单元课教案(专业17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2-06 05:48:08
第七单元第八单元课教案(专业17篇)
时间:2023-12-06 05:48:08     小编:笔舞

教案的编写需要考虑学生的学习需求和特点,确保教学效果。教案中的教学活动要能够帮助学生建立知识体系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掌握好教案的编写方法和技巧,能够提高教学效率和学生的学习成效。

第七单元第八单元课教案篇一

教学。

目标1.能把自己感兴趣的内容说清楚。

2.能注意说话的速度,让别人听清楚讲的内容。

3.能认真听,了解别人讲的主要内容。

教学。

重点讲述的情节要吸引人,讲述的语气要适当,让别人听清楚。

教学。

难点用自己的话把情节讲清楚,语速适当。

教学。

素材多媒体课件。

教学设计设计意图。

导入。

(?)分钟一、情境导入。

同学们,你们看动画片吗?哪部动画片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和大家交流一下吧。

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导入学习,激发学生兴趣,激起他们的探究欲望。

新课。

教学。

(??)分钟二、讲述训练(出示课件2)。

1.教师指导:我们首先要选择自己印象最深的情节来讲,这样讲起来才有话可说。其次,讲述的语速要适中,语速不能太快,也不能太慢,要根据情节调整自己的语速,如,遇到紧张的情节,可以讲快些,把大家带入紧张的氛围;遇到轻松的情节,语速要舒缓。

讲述的时候,要使用普通话,尽量让别人听清楚。

2.教师引导学生交流,推荐自己喜欢的动画片(出示课件3)。

示例:生1:我向大家推荐动画片《大头儿子小头爸爸》这部动画片中有许多生活中的小事,从这些小事中,我们可以学到更多知识。比如,在动画片中,小头儿子没有向爸爸妈妈交代自己的去向,结果把爸爸妈妈急坏了。所以,我们出门的时候,一定要向爸爸妈妈说清楚。

生2:我向大家推荐《熊出没》,熊大和熊二为了保护森林同光头强做斗争,尤其是光头强举手投降的动作,有意思极了。(出示课件4)。

每位同学讲述以后,师要加以点评。(出示课件5)。

点评示例:这位同学口齿伶俐,语言清晰,语速适中,讲得很好,我想大家肯定都听清楚了。

第二位同学讲述的内容重点突出,语言清晰,很好。

教师指导有效地带动学生启发他们积极思考,积极交流,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课堂小结及拓展延伸。

(??)分钟四、本课小结。

同学们,今天大家在讲述动画片时,把动画片的内容讲得非常清楚,大家都能听明白,更有的同学讲述的情节引人入胜,给人留下了良好的印象。

板书设计推荐一部动画片。

名字人物情节感受。

课堂作业新设计。

1.向别人推荐动画片时,先要说出这部动画片的(),然后在找中介绍里面的()或()。

2.向爸爸妈妈或同学讲述你喜欢的动画片的一个故事片段。

3.别人讲述时,我们应该怎么做?()。

a.专门挑他的毛病。

b.可以趁机休息一会儿,开开小差。

c.认真倾听,了解别人的想法。

答案:

1.名字人物情节(故事片段)。

2.略。

3.c。

教学反思。

1.本次口语交际各个环节设计巧妙、合理,尤其是导入环节,很好地激发了孩子们的兴趣,使他们快速地进入情境中。

2.孩子们对动画片非常感兴趣,他们在老师的引导下,讲起来绘声绘色,引人入胜,可以说这是一次非常成功的口语交际课。

第七单元第八单元课教案篇二

教学内容:

教材第106—108页的内容,练习二十二第一、第二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了解统计的意义,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

2、使学生初步认识简单的复式统计表,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并能够进行简单的分析。

教学重点:

认识简单的复式统计表,并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提出并能回答简单的问题,能进行简单的分析。

教学难点:

理解复式统计表的表头,能对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

教具准备:

课件、统计图表。

教学过程:

一、创设问题情境,引导探索,

1、激趣导入。

师:小朋友们,你们见过动物运动会了吗?今天我们一起去看看好吗?(电脑展示动物运动的情景)。

师:看了动物运动会的场面,你想知道什么?

生:……。

师:同学们想了解这么多的情况,你打算用什么方法了解这些情况?

生:……。

2、揭示课题:。

板出:统计。

二、自主探究,学习复式统计表。

1、探讨收集信息的好方法。

师:要统计跑步、跳高各有多少只小动物,首先应记录、收集这些信息,各学习小组议一议,你打算用什么方法记录这些信息,哪一种方法更简便、更科学一些呢?(学生活动)。

2、汇报:(让学生体会用“正”字法记录、收集信息更简便、更科学一些)。

3、学生用“正”字法记录跑步、跳高各有多少只小动物。电脑展示动物赛跑过程、学生记录)。

4、汇报、整理数据并填入以下相应的统计表里。

各种动物参加跑步情况统计表。

种类小兔小狗小牛小猫。

只数。

各种动物参加跳高情况统计表。

种类小兔小狗小牛小猫。

只数。

师:请同学们观察这两个统计表,你有什么好见解?

生:……。

师:把这两个表编成一个表,那么这个表应反映哪几个内容?请各学习小组议一议。(学生活动)。

师:哪个学习小组愿意汇报?

生:……(学生汇报后出示简单复式统计表)。

只数种类项目小兔小狗小牛小猫。

跑步。

跳高。

师:怎样把数据填入表里呢?请同学试一试(学生填写、汇报、检查)。

3、比较单式和复式统计表。

师:请同学们观察、比较这个统计表与前面哪两个统计表有什么不同?

生:……。

师:同学们说得很对,前面哪两个统计表比较简单,它们反映运动项目只有1项,我们称它为单式统计表,而后面这个统计表反映2项运动项目,我们称它为复式统计表。

4、简单的分析、交流。

第七单元第八单元课教案篇三

师:要统计跑步、跳高各有多少只小动物,首先应记录、收集这些信息,各学习小组议一议,你打算用什么方法记录这些信息,哪一种方法更简便、更科学一些呢?(学生活动)。

2、汇报:(让学生体会用“正”字法记录、收集信息更简便、更科学一些)。

3、学生用“正”字法记录跑步、跳高各有多少只小动物。电脑展示动物赛跑过程、学生记录)。

4、汇报、整理数据并填入以下相应的统计表里。

各种动物参加跑步情况统计表。

种类小兔小狗小牛小猫。

只数。

各种动物参加跳高情况统计表。

种类小兔小狗小牛小猫。

只数。

师:请同学们观察这两个统计表,你有什么好见解?

生:……。

师:把这两个表编成一个表,那么这个表应反映哪几个内容?请各学习小组议一议。(学生活动)。

师:哪个学习小组愿意汇报?

生:……(学生汇报后出示简单复式统计表)。

只数种类项目小兔小狗小牛小猫。

跑步。

跳高。

第七单元第八单元课教案篇四

师:小朋友们,你们见过动物运动会了吗?今天我们一起去看看好吗?(电脑展示动物运动的情景)。

师:看了动物运动会的场面,你想知道什么?

生:……。

师:同学们想了解这么多的情况,你打算用什么方法了解这些情况?

生:……。

第七单元第八单元课教案篇五

1、使学生经历、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了解统计的意义,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

2、使学生初步认识简单的复式统计表,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并能够进行简单的分析。

认识简单的复式统计表,并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提出并能回答简单的问题,能进行简单的分析。

理解复式统计表的表头,能对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

课件、统计图表。

一、创设问题情境,引导探索,

1、激趣导入。

师:小朋友们,你们见过动物运动会了吗?今天我们一起去看看好吗?(电脑展示动物运动的情景)。

师:看了动物运动会的场面,你想知道什么?

生:……。

师:同学们想了解这么多的情况,你打算用什么方法了解这些情况?

生:……。

2、揭示课题:。

板出:统计。

二、自主探究,学习复式统计表。

1、探讨收集信息的好方法。

师:要统计跑步、跳高各有多少只小动物,首先应记录、收集这些信息,各学习小组议一议,你打算用什么方法记录这些信息,哪一种方法更简便、更科学一些呢?(学生活动)。

2、汇报:(让学生体会用“正”字法记录、收集信息更简便、更科学一些)。

3、学生用“正”字法记录跑步、跳高各有多少只小动物。电脑展示动物赛跑过程、学生记录)。

4、汇报、整理数据并填入以下相应的统计表里。

各种动物参加跑步情况统计表。

种类小兔小狗小牛小猫。

只数。

各种动物参加跳高情况统计表。

种类小兔小狗小牛小猫。

只数。

师:请同学们观察这两个统计表,你有什么好见解?

生:……。

师:把这两个表编成一个表,那么这个表应反映哪几个内容?请各学习小组议一议。(学生活动)。

师:哪个学习小组愿意汇报?

生:……(学生汇报后出示简单复式统计表)。

只数种类项目小兔小狗小牛小猫。

跑步。

跳高。

师:怎样把数据填入表里呢?请同学试一试(学生填写、汇报、检查)。

3、比较单式和复式统计表。

师:请同学们观察、比较这个统计表与前面哪两个统计表有什么不同?

生:……。

师:同学们说得很对,前面哪两个统计表比较简单,它们反映运动项目只有1项,我们称它为单式统计表,而后面这个统计表反映2项运动项目,我们称它为复式统计表。

4、简单的分析、交流。

第七单元第八单元课教案篇六

第1课时:栽蒜苗一。

教学目的:

1,通过处理实验数据的活动,体会到统计图中一格表示多少个单位的必要性。

2,理解条形统计图上的数据所表示的意义。

3,回将实验中所得的数据用条形统计图表示。

难点重点:

体会和理解条形统计图中一格的表示方法,能把生活中的一些数据绘制成条形统计图。

教学过程:

一,计录数据。

提前布置学生栽蒜苗试验,要求记录好蒜苗15天的生长情况,教师适当作记录指导。

二、交流整理数据,并填表。

1,全班交流记录数据的方法和形式,并说说从15天蒜苗生长的情况中,你发现了什么?

2,小组活动交流,交流后,每小组记录得数据填入统计表中。

三,制作条形统计图,

3,以四人小组为单位,将本组记录整理的数据制成条形统计图,并展开讨论、谁的蒜苗长得快等。

四,巩固与练习,

1,试一试第1、2题,先让学生说一说,在说得过程中体会从一小格表示的几个单位中理解条形所代表的实际数据。鼓励学生从条形统计图中尽可能多地获取信息。

2,练一练,先让学生在已确定每小格表示几个单位的方格纸上独立画条形统计图,再进行交流,你能从图上获取哪些信息。

五.实践活动。

生活中有哪些事情可以通过数据来反应?请每个小组的同学自己选择一个主题,进行调查。并将调查的数据在附页4中制成条形统计图。

第七单元第八单元课教案篇七

1.认识本单元19个生字,正确书写20个生字。

2.温习和巩固本单元的字词,力求达到学以致用。

3.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体验合作学习带来的快乐。

重难点。

通过多种形式的温习和巩固,熟练掌握并运用本单元的字词。

乐学善思办法。

通过多种形式的读,比赛,小组对抗等形式调动孩子的学习积极性,让孩子在轻松、愉快中学会知识,同时在小组合作中感受到集体力量的强大。

教学流程。

谈话导入、走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第八单元是以“话说北京”为主题的,我们通过读文从中领略了北京的深厚的历史积淀和文化特色,作者给我们展示了一幅幅多姿多彩的北京风情画卷,大家还记得有哪些文章吗?指名说出文章题目。

同学们,通过本单元课文的预习,老师相信你们对字词一定有了深刻的认识和理解,这节课我们一起来上一节字词检测课。老师板书:第八单元字词检测,让我们来展示一下大家的学习成果,感受字词学习带给我们的快乐。

组内检查,合作学习。

过渡:让我们一起走入今天的检测场,小组内检测预习情况。互考本单元的认字、写字,交流自选词句,遇到难题组内先解决,解决不了的组长记录我们一起解决。运用大家手中的卡片,大家可以在交流中取长补短,把你新学会的知识填在卡片上。

1.组内检查。

2.小组长汇报检测情况。

引导回忆理解词语的方法:查字典、联系上下文、联系生活、借助想象、联想理解词语意思。

3.汇报小组内没有解决的问题。

陶醉歧视汇集。

三、知识演练、学以致用。

同学们,通过刚才的检测,相信大家都准备好了,我们今天要在这里进行一场擂台赛,发言积极的、卷子准确率高的都将会得到老师的一张笑脸,贴到我们班级的乐学明星榜内,大家有信心接受挑战吗?我们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评比。

(1)发卷子:综合竞技场。

请你猜猜我是谁。(20分,错一个扣2分)。

涮焖()腹()烹()屠()。

宰()傅()腻()酱()构()。

舫()粹()槛()沁()脾()。

词语听写我最棒。(20分,每个词语两分)。

诸位诱惑空隙朽木优雅。

豆浆桥梁酥软酱油大葱。

3.理解词语我拿手。(选择喜欢的一个词语造句)20分,错一个扣三分。

4.仿写能力我最强。(20分)。

仿写词语:朗朗上口(写5个,每个两分)。

仿写句子:(10分)1、我像一滴方言的水珠,融入北京话的汪洋大海中。

近处的'昆明湖静得像一面镜子,绿得像一块碧玉。

仿写句子:

5.改写句子我最行。(20分)。

当然换一个角度来理解,有越来越多的模仿者,不也是北京话得以强大的原因吗?

改成陈述句:

(2)汇报交流,反馈成果。

第一题注音:到黑板前注音。容易读错的字涮、脾、粹。

多音字门槛横槛。

拓展识字舫防坊访纺彷。

第二题听写:指名黑板前写。酱油酥软不丢横。

区别桥梁与高粱。

拓展识字:奖浆桨。

指导书写浆酱酥梁。

第三题:理解词语可以联系上下文,选喜欢的说话。指名汇报,主要采用联系上下文的方法。也可以翻字典。

第四题。仿写词语指名汇报都写到黑板前,积累下来。

仿写句子讲解:带像的句子不一定都是比喻句,它的非比喻用法:作比较表。

猜测表想象表举例表说明。

运用比喻时注意:感情要鲜明;本体和喻体必须是不同类的事物,两者之间必须有相似点;作比喻的事物要具体,为人所熟知,运用比喻时要力求在构思上创新。

第五题题目无论是陈述句还是反问句,如果是肯定句,变过来的句子一定是否定句的句子,反过来,题目是否定句,答案一定是肯定句的句子。

三、畅谈收获,总结本课。

四、指名说出收获,评出今天的乐学明星。老师总结。

第七单元第八单元课教案篇八

《灰椋鸟》是苏教版第十一册第五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本文是一篇散文,描绘了灰椋鸟归林时的壮观景象,表达了作者对鸟儿的喜爱和对林场工人辛勤劳动的敬仰之情。第二段是课文的重点,对灰椋鸟的归林及它们入林后落下飞起,起舞争鸣的景象,作者观察细致,描述生动形象。要引导学生读通读懂有关语句,进而体会这些语句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1.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四、五、六自然段。

2. 触摸灰椋鸟归林时和入林后情景的句子,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3. 凭借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懂得鸟是人类的朋友,激发学生对鸟类、对大自然的热爱。

1.从描写“灰椋鸟归林时和入林后情景的句子中”,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从而受到保护环境的教育。

2.在品味“树林是鸟的乐园”的同时完成语言的内化和积累。

针对本教材的特点,可采用教师稍加点拔,学生主动自学的“导学式”教学方法。通过一系列教师精心设计的语言文字的训练,引导学生体会并理解课文的内容。训练的同时,注意情境教学的设计,使学生在有形的训练之中无形地入情、入境、用情……最终获得知识。

(一)教法:

1.以读代讲法。课堂教学要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必须变教师的讲为学生的练,而朗读是语文教学中最经常最重要的训练,唯有多读,才能理解,才会运用,才能潜移默化地将范文的语言内化为自己的语言。

2.品析词句法。本课重在品析灰椋鸟归林和入林的词句。所以,教学时要引导学生紧扣场面的壮观和喧闹,品析文中的重点词句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通过词语的比较、句式的推敲、结构的解悟、情感的体会等等品赏评议,达到积累语言的目的。品评之后的积累,就是消化了的吸收,避免了生吞活剥。

(二)学法:

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本课重点指导学生用推敲重点词句、朗读体会的方法理解课文内容。以学生自学为主,努力使学生自觉地获取知识,掌握学法,使学生在自身的语言活动中提高阅读能力。学习过程中,注意指导学生边读边想边批注,培养学生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

1.引导批注阅读。学生通过有感而发,有疑而注,有得而写,满足了个体学习的需要,促进个性品质的发展,不失为实现个性化阅读的有效方法。在教学第四、五自然段时,分别让学生自读这一自然段,你从那些句子感受到灰椋鸟归林的场面壮观?写下自己的感受。以及你最喜欢描写灰椋鸟的语句,写下自己的体会。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表达了各自的认识和理解。通过批注阅读,学生既认识了归林场面的壮观,又感受到了入林后的喧闹热烈的场面以及鸟儿的可爱。

2.提炼生活,丰富想象,是实现学生与文本对话的保证。在教学中,对学生的表述可以适当点拨,逐步内化语言,丰富语言。从某种意义上讲,这也是在努力实践着让学生与文本进行深层次的对话,也是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如在让学生理解“倾诉、呼唤、应和”这部分内容时,让学生想象自己就是一只灰椋鸟,想象自己会倾诉、呼唤、应和些什么,学生众说纷纭。这里,教师充分发挥了学生的想象,实现了个性化阅读。

3.设计开放问题。阅读既然是一种个性化的解读过程,那么,学生自然可以依据自己的“阅读期待”,对课文产生认同、共鸣,或进行质疑、批判。所以,在课文问题设计上,应摒弃强调“答案惟一性”的限定性问题,多设置一些能促进学生多向思维、个性思考的开放性问题,为学生驰骋思维、放飞思想、张扬个性提供广阔的时空。如在教学第五自然段时,设计让学生默读课文,找出描写灰椋鸟入林后自己喜欢的语句;教学第六自然段时,设计让学生读了作者的感想之后,说说你读了之后的感想;这样富有弹性的、没有标准答案的问题,学生根据自身的认识和体验,可从不同层面、不同角度作出阐述。

4.倡导学生自主评价

教师应鼓励学生自己提出评价,同时教师和其他学生给予热心反馈,使这种自我评价更为客观,更符合实际,从而提高评价的积极效果。如在指导学生朗读时可以这样倡导学生自我评价:“你听出壮观的气势来了吗?你有信心比他读得更好吗?”教师这样引导着,学生进行评价,这个朗读评价过程教师始终让学生当自己的评委,教师仅在引导,教师在和学生作平等的交流,在这种和谐的心理环境下,学生是自己的老师。

第七单元第八单元课教案篇九

乘加乘减(课本第77页、第78页内容,“想想做做”第1-4题)。

1、使学生掌握乘加乘减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乘加乘减式题。

2、鼓励学生独立思考,选择合适的算式,培养创新意识。

问题:他们一共养了多少条金鱼?

讨论:要知道鱼缸里一共有多少条金鱼?你是怎么知道的?

交流:

(1)把每个鱼缸里金鱼的条数加起来就可以了(4+4+4+2)。

你还有其他方法列式吗?(引导学生发现如果把第4个鱼缸也看成有4条金鱼可以列出乘法算式)。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4×4-2。

问:4×4表示什么?为什么要减2。

师:在一个算式里,有乘法又有加法,或有乘法又有减法,应先算乘法,再算加法或减法。

教材第78页第1、3、4题。

第1题,你是怎样列式的?3×4+1=13。

第3题,左边有题一共有几人?怎样列式?

教材78页第2题。

教学后记:学生掌握得不够好.

第七单元第八单元课教案篇十

1.导学:“你一定要听老师的话,好好学习?”“你不会的一定要记得问老师!”小朋友们,这样的话你听过吗?你知道这些话是什么意思吗?对,就是告诉我们要多读,多学,多问。这些话,在很早很早以前,很多名人就说过了,不过说的稍有不同。

2.比赛游戏形式学习“日积月累”中的名言。

出示“日积月累”中的名言。

(1)一比:自己读一读,借助拼音读正确。

(2)二比:和同桌读一读,比一比谁读得正确又流利。

(3)三比:指名领读。

(4)交流对句子的理解。

(5)他们说的和我说的有什么不同?(意思相同,但是表达言简意赅。)

(6)尝试背诵。

3.拓展:你还知道哪些关于学习的名人名言?

二、和大人一起读

1.引出主题,激起兴趣。

教师:你们喜欢听孙悟空的故事吗?你知道孙悟空打妖怪的故事吗?下面,我们一起听一首儿歌《孙悟空打妖怪》。

2.教师播放多媒体,让学生初步理解儿歌的内容。

(1) 你们仔细看看图文画面,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2)再跟老师念一念,你又发现了什么?学生在跟念时,教师加重末尾一字的发音,引导学生发现“咚、空”等字押韵的规律。

3.引导学生有节奏地朗读儿歌,从中体验活动中的快乐情绪。

教师通过打击乐节奏来逐步提高念儿歌的速度,增加儿歌的趣味性和难度。学生一边有节奏地敲击乐器,一边流利愉快地念儿歌。

4.鼓励学生用不同的表情、动作表现其对儿歌中正、反两面人物的不同情感。

(1)这首儿歌里你喜欢哪些人,不喜欢哪些人?说说你的理由。

(2)请同学们一边读一边设计恰当的表情和动作,看谁表演得最形象。

(3)指生到前面表演。

(4)老师打节奏,同学们一边读诗一边用自己喜欢的表情和动作表演。

三、课后延伸,亲子读诗

把这首儿歌推荐给爸爸妈妈,让他们和你一起用快乐的形式朗读儿歌。

第七单元第八单元课教案篇十一

教学目标:

1.学生进一步掌握整数、小数、分数四则运算的法则及计算法则之间的联系,能选择口算、笔算、估算以及计算器等不同方法进行计算,进一步认识常见的数量关系,并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学生在整理与复习的过程中,进一步了解计算原理,感受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进一步体会基本的数量关系,提高运算能力,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学生进一步养成独立 、认真计算等学习习惯,培养按规则计算的品质,增强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体会学习成功的乐趣。

重点难点:

理解四则运算的意义和法则。正确进行四则运算。

教学过程:

谈话:前几节课,我们只要复习了数的认识,今天开始我们要复习数的运算。这节课先复习数的四则运算。(板书课题)通过复习,同学们要熟悉掌握四则运算的法则,能选择不同方法进行计算,并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1.小组讨论。

引导:通常所说的四则运算是指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想一想,整数、小数、分数加、减法分别怎样计算?整数、小数和分数乘、除法呢?先独立思考,找一些例子想一想,再在小组里交流你的想法。

学生各自整理后在小组里讨论。

2.集体交流。

(1)提问:整数加、减法是怎样计算的?小数加、减法,分数加、减法呢?

生答。

追问:你能说说这些计算方法之间的联系吗?

生交流,汇报。

(2)提问:怎样计算整数、小数和分数的乘、除法?你能举出一些例子吗?

结合学生交流,用简单的例子说明,进一步明确法则。

提问:小数乘、除法计算和整数乘、除法有什么联系?要注意什么问题?

学生交流,总结。

提问:分数乘、除法计算有什么联系?

指出:分数乘法用分子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相乘的积作分母;分数除法用被除数乘除数的倒数,转化成分数乘法后按分数乘法的方法进行计算。

1.做练习与实践第1题。 直接写出得数。

第七单元第八单元课教案篇十二

本单元包括三篇课文《中华民族的最强音》、《月光曲》和《林中乐队》。《中华民族的最强音》详细记述了《义勇军进行曲》的诞生、传唱、定为国歌的过程。《月光曲》写了大音乐家贝多芬同情穷鞋匠兄妹,被他们对音乐的热爱、痴迷而感动,即兴创作出《月光曲》的故事。《林中乐队》形象的描绘了大自然里,各种动物发出的声音,表现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

学情分析

学生对国歌太熟悉了,能熟背歌词,但要理解得很透彻那需要一点的时间。

教学目标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感受“中华民族最强音”的深刻内涵,从而激发鼓舞全民族、全体炎黄子孙团结一心、励精图治、奋发图强建设好自己的美好家园。通过理解课文,了解贝多芬所具的卓越才华和劳动人民的同情心,学习他美好、善良的心情;并通过欣赏《月光曲》让学生感受意境之美,陶冶爱美的情趣。用多种方法熟读课文,体会作者聆听林中乐队演奏时的心情。鼓励学生细心阅读,交流感悟,作者用哪些具体的内容来说明中心句的,体会这种写法。

重点难点

《义勇军进行曲》被定为国歌的现实意义,为什么说它是中华民族的最强音。

教学策略

先让学生自读课文、自学生字,以读代讲,感悟诗句、文章内涵

教学过程

1《中华民族的最强音》

第一课时

1、师:大家知道,能代表一个国家的象征有许多,比如:国旗、国徽,还有什么呢?(国歌)现在就让我们高声歌唱国歌。

2、学生合唱国歌。

3、师:谁来说一说每当你听到国歌时的感受?

4、学生自由说听到国歌后的感受。

5、师:这么雄壮、激昂的歌曲是怎样被创作出来的?又是如何成为我们的国歌的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课文《中华民族的最强音》。

6、师板书课题,生齐读课题。

1、师:现在请大家仔细阅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把不认识的字圈出来,不认识的字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解决,并多读几遍。

2、学生自读课文。

4、同桌互读课文,交流体会。

5、指名回答。

1、师:课文从哪几个方面反映了“中华民族的最强音”这个主题?

2、指名回答。

(1)《义勇军进行曲》的谱写;

(2)《义勇军进行曲》的传唱;

(3)《义勇军进行曲》被定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4、四人小组讨论交流。

5、全班交流。

(1)激励着中华儿女同侵略者浴血奋战,成为整个中华民族反抗日本帝国主义的战斗号角。

(2)表现了中国人民抗日救亡的决心,唱出了民族危亡时期的最强音。

(3)雄壮的乐曲,鼓舞了人们的斗志,体现了人民的信念。

6、师:你觉得课文中哪个部分最让你感动?为什么?

7、指名回答。

8、师:为什么将义勇军进行曲定为国歌?它给我们带来了什么?课文哪个部分告诉了我们?(最后一个自然段)

9、全班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10、师;国歌是这么的重要,那么当你高唱国歌的时候,你想到了什么?

11、指名回答。

第二课时

1、指名朗读课文。

2、唱国歌,体会“中华民族的最强音”。

1、师:下面请选择你最喜欢的一段读给大家听。

2、指名朗读。

3、师:说一说你喜欢这个小节的原因。

4、分组齐读。

1、朗读课文,以小组学习的方式落实。

2、积累词语。摘抄课文中的好词、佳句。

第七单元第八单元课教案篇十三

1、本单元以“风雪”为题,包括两篇主题课文和两篇自读课文。《瑞雪图》用优美、生动的语言为我们勾画了胶东半岛的第一场雪,雪前、雪中和雪后的美景,表达了作者对这场预兆丰年大雪的喜悦之情。《下雪的早晨》写作者在雪后宁静的早晨,想起了夏天树林里的小孩天真、活泼,抒发了作者喜悦和期盼之情。《深山风雪路》记叙了邮递员在冬天的风雪里,仍在古长城旁的荒凉险峻的山间邮路上,为人民送书报信件的事迹,赞扬了老吕二十五年如一日,为邮递事业任劳任怨、不计个人得失的无私奉献精神。两篇主体课文和一篇阅读课文和谐的唱出了一曲雪瑞人美的颂歌。说明文《雪》,对雪的形状、重量,雪的形成及雪对农业生产的作用等,做了较详细的介绍。

2、本单元语文天地中的摘录笔记和错别字检阅,主要是复习以前的内容并进行归纳总结。“读一读”介绍了两句与雪有关的古诗,主要是由今而古,领略雪的意味。

3、口语交际中安排了说雪或想象中雪景的内容,旨在启发学生把平时所见、所想与本单元所学结合起来,培养口头表达能力。

4、笔下生花安排了写学期总结,既是对总结这种形式的学习,又是学生对自己语文学习的总结,可与金钥匙的内容结合起来。

学生在三年级的语文学习中通过摘抄好词佳句积累了一定的词语,口语表达能力有所提高。部分学生与老师的交流较多,口语表达、情感表达较好,还有部分学生却不善于表达自己的感情。

1、认识13个生字,学写14个生字。

2、学习一些朗读技巧,做到有感情的朗读(朗诵)。

3、领略大自然的美好及给人们带来的幸福生活。感受诗的意境,学习联想与想象。

4、学习整理资料。学习写个人总结。

5、“开卷有益”让学生自己品味,培养学生多读自悟,品词赏句。

学会生字。记准读音,分清字形,了解意思。能够正确、工整、美观的进行书写。

通过课文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有条理、有顺序的进行观察、描写的方法。

教学策略

先让学生自读课文、自学生字,以读代讲,感悟文章内涵

1《瑞雪图》

第一课时

一、引入课文。

1、大家喜欢下雪吗?

2、讲述:四十几年前,在我国的胶东半岛上,下过一场大雪。当时,正是自然灾害严重,农业欠收的时候,这时候下一场雪是多么的及时啊!著名作家峻青怀着异常高兴的心情写了一篇文章《瑞雪图》,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

二、整体感知,学习字词。

(一)、学习字词

1、师范读,生边听边划记生字词。

2、认读生字,相机释义。

瑞雪胶东半岛骤然彤云密布簌簌万籁俱寂咯吱嗬眺望粉妆玉砌投掷

3、给生字扩词。

4、比较形近字。

瑞端;眺挑逃桃;掷郑

5、默读课文,推荐好词语,提出不理解的词语,师生答疑。

(二)、整体感知课文

1、生默读课文,说说课文写了什么内容。

2、生有感情的自课文,对照金钥匙思考课文是按什么顺序记叙的?

3、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思考课文可以分为几个部分。

4、师总结:课文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可以分为4部分,一、下雪前;二、下雪时;三、下雪后;四、点题,赞扬雪景。

三、再读课文,要求准确流畅。

1、点名读,师生评议。主要侧重字音准确,是否流畅等。

2、全班齐读。

第二课时

一、旧知导入。

课文是按什么顺序记叙的,可以分为几个部分?

二、学习课文,理解课文。

(一)、学习课文第一部分。

1、指名读课文,思考:下雪前,天气有什么变化?

2、齐读课文,说说这一段主要写了什么?能不能用一个词语来概括这一段的主要内容?(板书:骤然变冷)

(二)、学习课文第二部分。

1、齐读课文,思考:这是一场怎样的雪?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来?

2、默读课文,找出这一段的的象声词,说说它们模拟了怎样的声音。

3、自渎课文,想想这一段怎样才能读得更好。

第七单元第八单元课教案篇十四

成长中的故事犹如满天星,又像黄河水一样流进大海无处寻觅,但有一件事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里。

我怀着复杂的心情骑上了电动车,姑姑的电动车有像自行车一样的脚蹬,刚开始我不加电像骑自行车一样,可是和姑姑说话的工夫,爸爸把钥匙拧开了,但我没注意到已经开电了,骑行中我不自觉转动转把,车子就飞似的跑了起来,吓得我赶快捏刹车。刚停下我就连忙跳下了车,对爸爸说:“我不骑了不骑了。”可爸爸对我说:“做什么事都不能半途而废。”听了爸爸的话之后,我又骑上了电动车,这一次我轻轻加电,慢慢地我便会骑了。休息了一会儿我便开始学加速了,骑上车后,我转动转把开始练加速,慢慢地,终于可以轻松骑行了。爸爸夸我:“你真棒,不到一个小时就学会骑电动车了。”听了爸爸的夸奖后,我心里乐开了花。

成长,像一条源远流长的河,使我的生命旅程中掀起了一朵朵浪花;成长,像一颗郁郁葱葱的大树,年轮里记载我留下的足迹。

一天晚上,我和爸爸妈妈去散步,回来的时候,他们发现有些东西没买,便去了超市,让我一个人回家。大街上没几个人,灯光昏暗昏暗的。我忐忑不安地走在大街上,生怕有什么“鬼”一样的东西突然窜出来,我在心里一个劲儿鼓励自己,没关系,“鬼”没什么好怕的!可是,我不听这些没有“鬼”的这些话,因为我不信这些话,依然害怕“鬼”。于是,我又回到超市门口,期待着爸爸妈妈的出现。

不一会儿,爸爸妈妈出来了,看见了我,惊奇地问:“李小寒,你怎么还没有走?”“我…我害怕有…有鬼窜…窜出来……”我支支吾吾地说。妈妈却“扑哧”一声笑了,说道:“什么?我居然听见有人说这世界上还有‘鬼’?怎么可能?”我一本正经地说:“是的,这世界上的确有‘鬼’!”“什么鬼呀!”妈妈嚷道,“那都是人想象出来的!”我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其实,这个世界上真没“鬼”,还真是我多疑了。

经过这件事,让我体会到了:做什么事都要独立,不要让害怕影响了你。

童年是美好的,是灿烂的。转身看一看,成长道路上的一个个脚印,是我们成长的一点一滴,都是让我受益匪浅的经历。它们让我懂得了许多道理,给了我很大的启示。

第七单元第八单元课教案篇十五

2.使学生能根据数据进行合理分析、制成折线统计图,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未完成的统计图、教学。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小明的妈妈记录了小明0~10的身高,如下表。

(师出示p110例2的统计表)。

引导学生看到统计表想提什么问题,激发学生绘制折线统计图的兴趣。

二、动手制作折线统计图。

1.学生独立完成折线统计图。

学生根据老师提供的‘小明0~10的身高统计表’内的`数据,独立完成‘小明0~10的身高统计表折线统计图’。

教师先演示其中一个数据的画法,然后再让学生动手画。

分为两个层次动手实践:第一层次为学生练习2分钟,教师将巡视发现的问题组织学生分析,再推进第二个层次的练习。

师指导个别学生。

2.小组交流作品,欣赏折线统计图。

a学生根据折线统计图说说发现了哪些信息?

小明115厘米时几岁?

5岁半时小明身高大约多少?

师引导学生从前几年身高的增长情况来猜测小明5岁半时的身高。

b学生小组评价优秀作品;

c全班交流优秀作品。

3.根据折线统计图进行合理推测:小明身高的发展趋势。

三、巩固练习。

1.完成书中p111的做一做;

学生独立完成,师组织学生进行评析、交流。

2.完成书中p112练习十九第二小题的问题解答;

五、小结评价。

六、作业:完成书中p113练习十九第3小题。

第七单元第八单元课教案篇十六

理解诗句内容,体会诗歌表达的情感,通过诵读诗歌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意识,互相提改善意见,共同进步。班内进行演讲比赛,增强学生的竞争意识,培养学生演讲的兴趣。

同桌交换作文尝试互评互改。

通过交流习作,欣赏佳作,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体验习作的乐趣,同时引导学生从佳作中受到启发,找出自己的不足,再次完善自己的作文。

板书

1、师要求,读准字音,了解这些成语的共同点

2、师任选一个成语为同学做讲解

3、勾画出讲解后仍不懂的成语,查词典解决

不懂中学习。

1.学习本组课文,你有什么收获?

2.根据学生具体的准备情况,课堂上可进行以下活动:

抗战英雄故事会、手抄报评比等。

3、评选活动:

回顾拓展七

资料搜集

1、资料分类的方法 时间分类、项目分类、主题分类等 不屈不挠 烈士

2、建立自己的资料目录 奋发图强 英雄

3、养成定期整理资料的习惯

思本节课内容既有对学生搜集信息、处理信息能力的培养,又有对成语的进一步拓展掌握,另外还安排了加深学生爱国主义情感的抗战英雄故事会,内容较以前难度有所增大,在课堂处理过程中需要教师对教材的把握要恰到好处。

第七单元第八单元课教案篇十七

1、背诵课文《登鹳雀楼》,理解“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的意思。

区分:人入尽近进登灯木目。

2、背诵课文《青松》,掌握“挺”的书写笔顺。

练习:选字填空花化话。

雪说()()别文()红()()瓣。

结洁。

清()()冰()论()白()净。

写出句中带点词的反义词:

寒冷的冬天下了一场大雪,地上、房子上都白了。()()。

这条大路笔直的通向前方。()()。

3、齐读《小动物过冬》,复习生字词语,注意:暖、商的书写,了解小动物不同的过冬方式。

练习:给本课的生字按字母表的顺序排列。

4、齐读课文《美丽的丹顶鹤》,复习生字词,正确背诵课文,注意传、却、论的书写。

比一比,再组词:摇()传()引()虎()。

遥()转()张()虑()。

把句子中画线的部分换成一个成语:

没有忧愁,没有烦恼,我们快乐的成长.()。

下课了,我们三个一群,五个一伙到操场上去放风筝。()。

洪水让老百姓没有家可以回去了。()。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17534586.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