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结可以让我们更加清楚地认识到自己的成果和不足,从而更好地规划未来的发展。写总结可以借鉴他人的经验,但也要保持独立思考和个性化。总结是在一段时间内对学习和工作生活等表现加以总结和概括的一种书面材料,它可以促使我们思考,我想我们需要写一份总结了吧。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总结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一些相关总结范文,希望能给大家带来帮助。
风水应用的园林景观设计论文篇一
无论是哪方面的景观的建设和设计,都应该基于当地的自然风情和文化背景来建设,就是在不破坏原有的生态系统的'情况下,在此基础上再进行一定的文化设计及。依据生态系统的平衡性、协调性原理,要对当地的自然风情、地势地貌有一定的了解,然后去设计改造,尽可能保护好当地的自然资源和具有价值高的景观生态环境[3]。
3.2根据生态自然调控原理,充分利用当地的可再生资源。
园林景观设计师应该在设计中严格把握好生态调控,充分利用循环再生原理。在进行生态设计时应该充分地利用当地已经拥有的物质资源,并利用好这些生态资源,很好地发挥它们的作用。这样就可以在景观设计中减少对其他物质资源的浪费和破坏从而节省建造成本。
3.3植物种类的搭配设计。
在对植物进行种植配置设计时,应该充分考虑植物的各种习性,合理地为它们选择生长所需要的土壤。除此之外,还要考虑季相搭配、落叶与常绿搭配,乔木与灌木搭配。景观园林规划设计师应该根据植物的搭配原则来进行群落设计,生态群落越复杂越好。
4景观生态学在城市生态园林创建和设计中的相关利用。
4.1景观结构。
景观结构是景观要素和景观分类以及景观作用的组合。在生态景观设计当中都起到重要的作用。景观的功能是指景观要素与景观各组之间的相互作用,即能量流动、物质循环、信息传递。景观的基本功能由景观的各部分结构共同决定。
4.2功能原理。
4.2.1景观异质性原理。
景观的异质性原理是景观生态学在城市生态园林创建和设计中的重要属性。景观生态学家曾研究表明,景观的异质性相差越大,生态景观的类型就会越多。这样系统之间的稳定性就越强。
4.2.2物种多样性原理。
生物多样性理论不仅反映了群落或环境中物种的丰富度、均匀度等,也反映了群落的动态结构与稳定性[1]。大多数科学家曾都认为,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多样性能够产生系统之间的相对稳定性。在进行生态园林景观设计中的植物配置时,要从生态学的角度出发,根据地理环境,适地适树、选择合适的树种。
4.2.3景观变化多样性原理。
有关研究曾论述到,当景观生态系统不受任何干扰时,景观的水平结构逐渐趋向于均质化,中度干扰会迅速增加景观异质性,严重干扰则可能增加或减少异质性[2]。因此,在城市绿地系统规划设计中进行一定的适度干扰,从城市外的区域引进能量、物质、信息流动,以此来创造城市景观生态系统的相对稳定性。
5.1植物造景设计与景观生态学的关系。
充分合理的进行植物的搭配,是形成群落稳定性的关键的一步,也是形成景观的长期效益和发挥持续的生态效益的前提条件。在城市生态景观园林的建设过程中,在进行植物种植时,根据常绿与落叶搭配,乔木与灌木搭配的原则。
5.2.1景观树种规划设计原则。
利用景观生态学的树种规划原则丰富了树种规划设计原则:地域文化性原则、色相变化原则、季相变化原则等反映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原则[3]。
5.2.2乡土树种与物种之间的多样性原则。
强调城市园林绿地是乡土树种的保护伞,我们应该少量利用外面引用的树种,大量采用本地的乡土树种。
6结语。
生态学原理在景观设计中的发展与每一个阶段的社会发展、经济水平都相适应,面对着新社会的挑战,新时代的发展。我们要在不断的挑战中开拓自己所涉及的专业知识,设计师人员在进行景观设计时,要充分的考虑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
参考文献。
[3]刘向东.植物景观规划设计应遵循生态设计的原则[j].民营科技,,(12):312.
风水应用的园林景观设计论文篇二
在我国古代建筑的规划和设计中,都与风水的相关理论有着密切的关系,在通常的情况下,风水对我国古代建筑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是对选址造成影响,另一个就是对布局和规划产生影响。在进行村镇和宫宅的选址时,我国古代的风水学家提出了“风水宝地”的模式,也就是这个环境模式要有山水环抱的格局,内有良田,并且山林葱郁,这种模式也逐渐成为了我国古代进行选址的基本原则。
1.2风水对我国古代村镇、宫宅布局的影响。
在理气派的风水理论之中加入了阴阳的理论,并且将阴阳之间的调和以及平衡视作最佳的状态,其中所提出的阴阳分界线指的就是风水学中的对称轴。因此,我国古代的很多建筑和都城在进行规划的时候都注重对于对称轴线的运用。综上所述,受到风水学的影响,我国古代的村镇和宫宅在规划和布局方面都呈现出了方直规整以及中轴对称的特点。
风水应用的园林景观设计论文篇三
传统风水理论中,有着明确的要求。“天人合一”概念的着重强调,大部分园林景观中直观融入了“天人合一”的概念。将风水的原理体现在园林设计中,表现出整个园林的艺术风格,将人与自然环境紧密有效地融合。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不是一成不变的,不同的情况,设计理念也要改变,风水概念的融入程度存在一定的差异。在现代园林设计过程中,按照实际的情况进行细致地研究和划分。在开始设计时充分考虑和研究物种特性的保存问题,确保平衡性。在现代设计的过程中,需要种植大量的植物,首先要考虑实际情况,考虑不同植物生长需要的空间,确保留出充足的生长空间,促进植物健康茁壮地生长。在规划工作中,进行全方位的思考,充分考虑地质条件、水文因素,综合风水进行规划,使园林具有环境调节的作用,朝着“天人合一”的方向发展。
2.2阴阳平衡、五行之间相生相克的应用。
在园林景观的设计中,阴阳平衡形成独立的哲学辩证思想,在设计中明显地体现出来,利用不同属性之间的作用进行合理搭配,形成独特的美感,确保园林景观具有艺术感。主题上比较直接,具体区分了高雅通俗之间的关系,具有一定的原则性。充分的渗透在表现手法和结构上,将阴阳属性的划分变得更加科学有效,在自然界中,所有的事物包含“金、木、水、火、土”这5个元素,在园林景观设计中,对其进行具体的布局设置,符合我国五行元素的具体要求。注意不同植物间的属性相克,做到生态平衡。充分发挥植物在园林景观中的优势,对美感进行具体的设计,保证园林景观设计既要科学又要美观。
3结语。
综上所述,风水是传统文化中重要的部分,风水学理论对古典造园产生非常深刻的影响,对我国的园林设计起到指导的作用。保持以辩证唯物主义的态度,去除糟粕,研究和应用风水学理论的精华,对当今园林规划设计充分发挥其借鉴作用。根据实际情况适当改变风水概念,适应当前社会的发展,运用现代的先进仪器设备,将估计的数据转变为定性定量的数据,多结合实际需要,在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中融入风水理论元素,促进传统风水理论这一优秀文化遗产在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中的有效运用。
参考文献。
1何丽霞.基于传统风水理论的海南地产园林综合评价[j].海南大学,(6)。
风水应用的园林景观设计论文篇四
孤植的配置方式主要针对的是一些色彩比较艳丽的彩叶植物,这类植物由于株型紧密、植株高大、色彩艳丽,因此即使将其进行单独种植,也能够成为景观的中心视觉点,而引吸引观赏者的视线。适于进行孤植的彩叶植物较为多样化,例如花叶槭、紫叶梓树、金叶刺槐、红叶石楠等。
2.22丛植。
丛植指的是在园林绿地中将三五彩叶植物成丛的点缀其中,这种配置方式主要应用于城市公共绿地分车道、或者是立交桥下、或者是居民小区中等等。常用的丛植彩叶植物有榆叶梅、红瑞木、白丁香、云杉、水蜡等等。
2.2.3群植或片植。
群植或片植顾名思义就是通过将彩叶植物进行成片种植来表达相应的设计意境。彩叶植物的群植或片植能够营造出色彩绚丽、具有气势的园林景观,从而构成独具特色的风景林。彩叶植物通过群植或片植的方式进行配置,其美化效果远远高于单纯的绿色风景林或者是草坪所营造出来的效果。
2.2.4色块种植和基础种植。
彩叶植物的色块种植和基础种植,主要指的是于其他基础植物进行搭配,从而构成各种字符、图案、镶边等,起到衬托与对比的效果。该配置方式尤其在绿色草坪背景下进行应用,往往能够取得非常理想的效果。
3结语。
在园林景观设计中掌握好彩叶植物的配置原则,充分利用彩叶植物进行景观营造,能够利用色彩艳丽的图案和不同季相景观,来弥补城市淡花季节色彩单调的缺憾,从而最大程度上实现美化环境,提高城市园林绿化水平的目的。
参考文献:。
风水应用的园林景观设计论文篇五
园林景观设计时,要严格根据植物的生活习惯、生长特点等对植物进行合理的配置,并且还要根据实际情况对植物进行栽培和美化。同时在对植物配置的过程中,要尽可能采用乡土植物,这样今后也能够更好的对其进行管理和养护,也能够很大程度地减少因为运输、迁移等导致成活率比较低的问题。同时要选择适合的土地进行植物的种植,促使植物能够尽快的适应生长环境,也能够确保植物的成活率达到规定的要求,从而起到美化的效果。
2.2保证多样化的植物种类。
在园林景观绿化时,植物的多样化可以呈现出不同的景观,主要是因为各种类型的植物都有自身的形态和习性,这样就造成园林景观具有立体、多层次等特征,从而就创建出了一个多姿多彩的生活空间。同时由于园林中的植物具有多样化的特征,可吸引鸟和昆虫等,使得其拥有自己的生存空间,也促使生态环境更好合理和有秩序。
2.3要注重乡土植物与常规园林植物搭配。
乡土植物就是当地产出的一种植物,这种植物由于常年生长在当地,其生理、遗传以及形态等都与当地的自然相适应,就比外地来的植物具有更好的适应性。所以在进行植物配置时,要选择一定数量的'乡土植物,这样不仅增强了植物的整体能力,还增强了植物的生态稳定性和适应性。
2.4根据季节变化选择合理的植物。
众所周知,绝大多数植物的生长高峰期都是春天和夏天,并且在秋天很多植物都会出现凋谢和枯萎的情况,但是生态环境的建设又没有季节的划分,所以,要想有效地满足城市秋天和冬天的绿化,作为园林绿化部门,在进行植物选择的过程中,一定要根据季节的变化情况,选择不同的绿化植物。例如:在气温比较低的冬天,一定要注意阔叶树与针叶树之间的搭配比例,从而就能够促进植物全年都能够发挥高效的生态效益。
2.5注意层次。
园林景观拼花时,一定要注重花草树木的层次、也要注重色彩之间的搭配,倘若能够搭配好花草树木的层次和色彩,就会让人们出现眼前一亮的景象。同时在进行生态园林设计时,不相同植物的叶色和花色也要注重搭配,从而就能够更好地凸显出层次感觉。
3结语。
在园林景观中,绿化的效果对建筑居住的环境有着直接的影响,而绿化的重点又是植物的配置上,所以在进行植物配置时,要在适合的地方种树,并且还要注重远近结合和季节变化等,与此同时植物的配置要与自然、社会科学有联系,只有这样才能相互依存和共同发展。
参考文献。
2马莉娜,何伟强.点睛之笔———色彩景观在园林设计中的应用研究[j].现代园艺,2013(20)。
3章采烈.中国园林艺术通论[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风水应用的园林景观设计论文篇六
位于南京植物园的郁金香(tulipagesneriana)专类花境,也是多种颜色混合种植的花境、春夏季花境、球根花境。郁金香专类花境平面上采用同种植物不同种颜色的色块之间彼此衔接起来,色彩的多样性体现了出来。南京植物园的郁金香展示出了春季五彩缤纷的花境景象,在以红色和黄色为主的暖色调中搭配紫色,色彩多姿,在吸引人们视线的同时不乏单一的色调;但是立面设计上缺乏错落有致的层次,春夏季为主要观赏季节。南京植物园中还有的百合、芍药专类花境。芍药花期一般为5月中旬到6月,春季末期花开的最鲜艳。百合开花一般是7月,盛花时节蔚为壮观,这三种专类花境也成为南京植物园春夏季节最为靓丽的风景,但专类花境存在的问题就是盛花季节后花境的观赏价值大大降低了。
2.2宿根花境的应用研究。
南京农业大学校园内的.宿根花境,多由芍药、鸢尾、萱草组成。芍药花期在5、6月份,鸢尾花期在4—6月,植株较高;萱草花期在6、7月,花橘红色,花葶较高。宿根花境平面上是由植物的大块色块组成的,植物种类不多,立面上缺少起伏变化,色彩上有暖色调粉色、橘黄色和中间色调紫色的搭配,观赏季节主要在春夏季。
2.3混合花境的应用研究。
位于玄武区白马公园的花境,是混合花境,是由宿根花卉、一二年草生花卉组成的混合花境,由千屈菜、醉蝶花、观赏谷子、四季海棠、落新妇、金叶番薯和莲子草组成。白马公园混合花境植物立面的蓬勃与水面的平静相得益彰,最靠近水面的是水生植物千屈菜,因植株较高,作为整个花境的背景植物材料;立面将前景、中景、背景植物合理搭配在一起种植,层次上高低错落;色彩淡雅,有暖色调粉色,中间色调紫色,冷色调绿色,在水面附近给人一种宁静、舒心的感觉;花境的观赏期主要在夏秋季节。位于白马公园的混合花境,由多种植物包括一二年生花卉、宿根花卉、花灌木组成的。植物材料主要有角堇(violacornuta)、沙地柏(sabinavulgaris)、金鱼草(antirrhinumma-jus)、玉簪(hostaplantaginea)、芍药(paeonialactiflora)。角堇花色丰富,沙地柏属于匍匐灌木,搭配花卉呈现高低起伏的变化感;金鱼草一二年生植物,花色丰富,花期在4、5月份;玉簪属于观叶植物,芍药为宿根花卉,这些花卉组成了一个混合的夏季花境。混合花境植物材料丰富,立面起伏错落,不同质感的植物搭配协调,再加上小品配饰石头,以柔衬刚,与植物的自然飘逸相得益彰。不足之处就是,低矮的角堇占地较大,竖向感不强,没有花境要求的自然效果。
3结论与建议。
3.1结论。
由于南京属亚热带湿润气候,年平均气温15.3℃,6月中旬至7月初为梅雨季节。南京有“火炉”之称,7—8月极端最高气温有时高达40℃,一般也在35℃左右。“夏热冬寒”是南京较之其它江南城市有过之而无不及的显著气候特征,通常12月份下雪机会最多。在园林景观中虽说不乏一些景观效果不错的花境设计,但总体来说在气候变化多样性的情况下所选择植物材料比较单一,花境的设计模式单调,布置形式比较规则,色彩搭配不合理,后期的养护管理跟不上等。这需要政府和园林部门的重视,给予政策上和资金上的支持,还有设计师应该多加强植物学知识,做到精益求精。以下总结出南京地区适合花境的植物种类,以供设计者参考。另外,随着转基因技术的发展一些观赏草和地被植物都可以应用到花境的设计中来,众所周知观赏草具有管理简便、品种丰富等特点,而且在风中摇曳的过程中富有动感。近年来,观赏草在花境中的应用极其广泛[3]。可应用于观赏的包括禾本科、天南星科等,观赏草可以搭配组成专类花境,也可以与乔木、花灌木、花卉等其它植物材料组成混合花境。在花境中还可以将装饰小品应用进去,打破了花境以植物为主的模式,显得更加灵活,贴近生活。
3.2讨论。
要想收到良好的观赏效果,必须考虑多样设计模式的研究,后期养护管理的跟进、季节景观的丰富等多方面的因素。建议南京地区花境可采用的设计模式。
3.2.1选择适宜南京土壤构成的植物材料根据南京市的气候,设计花境时以当地能够露地越冬的宿根花卉为主,再配合花灌木、球根花卉、一二年生常绿草花等其他种类花卉,还可适当地应用观赏草。常绿灌木的应用将弥补季相问题,丰富花境季节景观[4]。选择植物之前要根据花境的类型,要充分了解花卉的花期、花色、花型、质地、株型、株高,主要的观赏季节,前景、中景、背景材料都要合理选择。
3.2.2花境的色彩设计要注意色调层次的搭配、主配色的选择要协调,冷暖统一[6]。暖色调给人温暖之感适于早春,而冷色调给人轻快之感适用于夏季。还要注意调和色、对比色和中性色的应用。
3.2.3平面与立面设计平面上采用不同植物斑驳状的混合栽植,立面层次的起伏变化对增强花境效果很重要,立面层次可分为前景、中景、背景。中景适于安放主景,背景是用来衬托主景的,而前景是来装点画面的。例如常用的毛地黄、蜀葵、醉蝶花可以提高花境的立面高度,可做花境的背景;像千屈菜这样花序长而直立的植物会成为视觉的焦点,可做主景;低矮植物如银叶菊常作为镶边材料,作为前景给人一种稳重之感。
3.2.4花境的季相景观相适应即要保持季相景观丰富,又要保持景观有连续性,使不同季节开花的植物分布在整个花境中,避免因局部花期过于集中,从而影响整体的观赏效果。花境是一种自然的植物造景方式,它不仅增加了园林自然景观、生态情趣,而且养护管理简单,是建设生态园林值得推广的一种植物造景形式,有着良好的应用前景。目前花境在我国的应用还处于研究阶段、初期设计和景观应用阶段,需要园艺研究人员的共同努力,才能使花境在园林中能够得到更好地应用。
风水应用的园林景观设计论文篇七
我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又有四大文明古国之一的美称,历史文化如同一块瑰宝传承着人类智慧诞生的艺术结晶。伴随着时代的进步,园林景观设计行业炙手可热,促使更多的设计家在现代园林基础的创作上注入传统的古典元素,用别具一格的眼光采用经典的元素,把现代园林的建设和传统文化合二为一,展现了别致的景观风格,打造出不一样的中国风设计,这既成为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中闪耀的光点,又为中国文化的传播起到了重要作用。
2有关我国传统元素的概述。
我国的传统元素的构成源于中国上下五千年的艺术文化,在园林设计中,传统元素是由中国文化不断演变而诞生出的外化形式,例如,我们熟知的皮影、剪纸、书法、绘画、雕刻、八卦等各类传统符号。中国传统元素讲究刚柔并济、寓意吉祥、内涵深厚等特点,更多的传统元素离不开儒家和道家文化的熏陶,在融入传统元素设计的同时,应兼具中儒交流的精髓和实际的文化习俗,让传统元素走在顶端的同时又能接地气,充分体现本土文化风气。我国古代遗留下的园林建筑都有鲜明的特征值得我们探讨分析,例如,在朝为官,豪放有志者则偏好大开大合的园林设计,具有贵气满堂的气息;功名不达,力不从心的文人雅士,则追求园林中的意境之感,诗情画意是少不了的;腰缠满贯的商人,则偏好园林的设计一定要富贵化、吉利化,多用牡丹、静水等表明他们向往富裕、宁静的生活[1]。
在重视传承历史文化的今天,独特的个性设计是现代园林形成追捧的热潮。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琳琅满目,把这些传承经典的古典元素融入现代园林设计中,既可以直观地展现传统文化历史,又使打造后的`园林彰显古色古香的韵味,透露出传统文化的丰厚底蕴。虽然目前的园林景观设计已达到了较好的层次,但在长期发展过程中依旧存在一些问题,其中最主要的问题是设计风格太大众化,模仿成分过多,设计个特性化的点太少,与人们生活实际的要求南辕北辙。产生这种现状主要有2方面原因:(1)目前,很多园林设计者过于崇洋媚外,为了追求国际热潮,把在国外学到的设计理念强行注入中国园林设计中。盲目地效仿只会与原设计目标适得其反,特别是大草坪和欧陆风等设计,完全是照搬过来的设计方案,并没有真正地结合实际环境和人们的需求,导致设计的作品并没有耳目一新的感觉,反而缺乏特色理念,严重阻碍了园林景观设计的未来发展;(2)部分设计师有考虑传统元素在园林景观中得以体现的意识,但缺乏对它的重视性和探讨性,加上缺少方法,仍旧只是模仿和照搬,同样的传统元素一直被重复使用,最终出现的作品缺少灵魂和风格让人敬而远之[2]。
风水应用的园林景观设计论文篇八
园林景观设计(gardenlandscapedesign)是一门交叉、综合的学科,它包括建筑学、城市规划、环境学、美学等多种学科。其实现代城市景观艺术的终极追求,并不是某一学科的简单展示,而是综合反映着当代人的生活诉求和审美取向。因此,园林景观设计不仅是建筑艺术、园林艺术、公共环境艺术,它也是一种视觉传达艺术,它的设计和施工除了具有某些功能性之外,还应该极具视觉的美感和冲击力。园林景观设计的语言也是视觉传达的语言,在建立它的功能之外也是在建立一种完全视场(visualfield)的整体视觉的组织形式,它通过不同的视觉语言的元素将信息传达给大众。然而,在国内的一些园林景观设计中存在一个较为普遍的问题,那就是大多数园林景观设计师都是建筑和园林专业出身,在园林景观设计时比较注重功能性的设计,对于园林景观设计中的视觉元素及其构成组合较为忽略,对视觉传达因素认识不够,从而使一些园林景观设计作品看上去平淡无奇、没有特色、缺乏现代的视觉审美。更有的园林景观设计公司为了追求一时的经济效益在景观设计时忽视视觉元素的重要作用,使得园林景观缺乏视觉的冲击力和与大众的沟通。因此,当前在园林景观设计中充分重视视觉元素的构成和运用,是无论从园林景观的环境功能设计还是整体视觉传达设计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
视觉传达设计中的视觉元素是由视觉基本元素和构成法则两部分构成的一套完整的视觉传达设计的规范或符号系统。本文选取进行分析论述的基本视觉元素主要是指:点、线、面、形态、色彩、质感、空间,它们是构成视觉艺术作品的基本元素,在视觉传达设计中是必不可少的。它们就像音乐中的音符,文学作品中的字和单词。对于园林景观设计来说它们的作用同样是举足轻重的。
视觉中的线,是由众多的点沿着相同的方向,紧密地排列在一起所形成的,即线是点的运动轨迹。线的特点主要是具有长度和方向,其外形有长短、粗细、轻重、强弱、直接、转折、顿挫等不同的变化。同时,线能给人以力量、速度、连续、流畅、移动、纤巧、弹力等视觉体验。“线条能产生一种视觉上的联系,并且是视觉艺术中各因素之间最为重要的沟通方式。”线条能引起一种视觉对话或视觉上的关注。尽管有其独立性,但线条也能分割它所在的块面,既能产生和谐,又能产生紧张。不同的线条引起审美感受肯定不同。在园林景观设计中有相对长度和方向的道路、长廊、围墙、栏杆、路灯、溪流、驳岸、曲桥等均可视为线的元素。直线,其坚强、刚毅、有气魄,通常被用于主题相对严肃,具有鲜明主题的规则式园林景观中,如纪念性公园、各类人民公园、城市中心公园等。凡尔赛有一条自宫殿中央延伸长达2km的中轴线,两侧大片的树林把中轴线衬托成为一条宽阔的林荫道,交错的直线路网系统有一种无以名状的威严感,它所显示的恢宏的气魄,是法国绝对君权的象征。曲线则轻柔、温和,给人以飘逸、自然的感觉,它一般会用于较为休闲、娱乐的场所,如度假村、城市休闲绿地、小区花园等。著名的纽约中央公园就是多由曲线构成。线的网状交叉在景观设计中可以应用在较大的平面上,它也给人面的感觉。线的造型应用在景观设计中是屡见不鲜的,其主要包括线的粗细搭配、线的交错、线的实虚处理、线的直曲对比、线群和线面、线的方向及动势等。图3中就是运用了粗细和虚实线的组合。
任何面积较大的形在视觉上都会给人以面的感觉,点、线的积聚会形成面。线条首尾相接形成的视觉空间也有面的感觉。面有虚实之分,内部充实的面可以看成是实面,而内部空虚的面则是虚面。这在园林景观中我们可以理解为广场地面或者草坪是实面,而水池和溪流则是虚面了。水面和草坪的设计就是虚实面的处理变化。视觉上的面可以是在平面上,也可以在三维空间中,面可以水平摆放也可以垂直或者倾斜处理,不同面之间可以利用相离、相遇、相融、相切的方法进行位置的处理,这要求设计师充分发挥想象,在设计中去寻找面的巧妙的变化。面在外形上可分为几何形面和自然形面,相同形状或近似形状面的重复、组合,面的色彩及明暗变化,这些在园林景观设计运用不同的材料和施工方法都可以实施。大面积的面一般要和点、线组合使用效果才会更理想。如图6,运用了不同的材料来作矩形面的设计,其中心的地灯起到了点的作用,从而使面有了对比,视觉上也有了变化。
形体是形在三维空间中的运动,当不同的面于不同的方向,并在边沿的位置连在一起就形成形体。形体是形状在空间中的延伸,是形变化的延续,它能引导人们的视线从水平线以下向高处发展,使得空间也随之发生改变,给人以不同的视觉体验和心理感受。与此同时,形体在光线的影响下产生的明暗变化也将大大提高和丰富形体的视觉层次。形体在园林景观设计中表现为假山、雕塑、建筑、装置等,它可以打破园林景观设计时面的单调,同时它也可以和平面上的图形相呼应、协调,使得景观产生较舒适的视觉感受,甚至会形成视觉的焦点。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形体还应包括半立体,如浮雕等。由于完美的外形和简约的形态,在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中大量的几何形体被广泛的运用,在设计中创造一种符合现代人审美趣味的构成感。巴塞罗那中央公园中的线形现代雕塑不仅使公园景观在三维空间上有了层次和变化,同时简洁的线的几何形态还向人们传达着现代主义的信息,体现城市的现代感。另外,几何形体和自然形体的结合在景观设计中也会产生较好的视觉效果。仙人掌的自然形体和后面的几何形体在一起既对比又统一,使得观众的`视线可以向上面的空间延续。
色彩是视觉元素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元素,它在视觉艺术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色彩是眼睛受到光线刺激所引起的感觉作用。色彩能够影响人的情绪及心理,无论是艺术家还是设计师都借助色彩来表现感情。一个好的景观设计师应该是善于利用色彩给人的不同视觉感受来进行景观的设计。现在国内很多景观在设计时配色过于简单化,太注重统一和协调,在视觉上总是给人单调和匮乏的色彩感受,起不到色彩所应该具有的愉悦视觉的功能。因此,我们在园林景观设计时要善于打破这种局面,从景观色彩的搭配上来打动观众的视神经,使景观既是处在一个较统一的色彩背景下,同时还有色彩的夸张和对比。在园林景观设计时除了我们通常运用材料本身的颜色之外,我们还可以适当运用在色相和彩度上给人视觉冲击较强的颜色,如大红、橘色、柠檬黄、果绿、湖蓝等。图8的景观设计中,设计师就大胆运用了大红色作为主要用色,仿佛一条彩带在飞舞,这也使得其本身就形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图9中的用色也是以纯度较高的湖蓝为主,和其前面的绿色植物形成类似色的对比,和谐中也有变化。园林景观设计中的色彩配色方法包括对比色、类似色、同类色,涉及的色彩知识有色相、色彩的纯度、色彩的明度、色彩的冷暖以及色彩心理等。
质感对于园林景观设计师来说是另一个重要的视觉元素,质感也叫肌理,是物体表面的特质,是可以用视觉或者触觉感受到的。质感有粗椅、有光滑,可以是天然的,也可以是人工表现出来的。在园林景观设计中,设计师可以通过应用不同景观元素材质肌理的对比来进行搭配组合,从而制造出独特的视觉效果。质感的体现主要是通过对比的方法,如材质的粗糙和光滑、柔软和生硬等。园林景观设计中常用的不同质感的材料主要有金属、玻璃、岩石、木材、混凝土、陶瓷、塑料等,这些不同的材料质感大大地丰富了景观设计中的视觉效果。岩石粗糖的表面和其切割的立面形成对比,同时又和周围的玻璃窗及岩石空隙中的蓝色玻璃球存在着质感上的反差,这些都大大丰富了景观中的视觉效果,吸引观众的眼球。
视觉元素的空间除了我们一般指的三维空间之外还有二维空间、图式空间和矛盾空间。园林景观设计中视觉空间的处理主要是通过不同形状的空间组合和转换来营造出特殊的空间氛围。不同大小空间的对比、面的高低变化(地台变化)以及不同次序的排列,这些对于园林景观中视觉空间设计和规划都是较为关键的因素。如古代诗句中“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以及桃花源记中的“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人。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等也都是形容景观中的空间的对比和变化给人的不同视觉感受。因此,园林景观设计师要善于抓住不同的空间变化给人的视觉和心理的感受来设计出具有空间变换的景观设计作品。设计师就利用了立面的瀑布、水面、岩石以及大理石地面创造出高低错落、虚实相生的空间效果,使得在高层中工作的人们有了休闲放松的视觉空间。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发现视觉元素在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中的运用以及它们所起到的视觉效应是不容忽视的,它们的有效组合和运用会起到较好的视觉信息传达的功能和效果,如果我们在园林景观设计时忽视这些视觉元素,那这个景观设计将会是缺憾的。在目前这样一个西方景观与中国园林景观还未真正结合的重要转折时期,我国的园林景观设计除了要继承和吸收古人的“师法自然”造景思想之外,还要奉行“古为今用”和“洋为中用”的原则,认真的学习和借鉴先进国家的景观设计经验和成果,结合现代视觉元素和设计理论,大胆创新和实践,走出一条既符合中国传统造园思想又具有先进的国际景观设计理念的景观发展之路。
风水应用的园林景观设计论文篇九
一直以来,人们都把苏州古典园林称为“文人园林”,我们也能从其中发现无穷无尽的视觉元素。
2.1“点”
在整体园林景观设计中,点是不可缺少的基础元素,同时也是最基本的组成元素。对于一个完整的园林景观而言,需要亭子、植物、湖泊等作为其点,而具体的摆设与方位就决定了园林景观的整体设计。点可以拥有一定的功能,如带来视觉上美的享受,同时也可以进行视觉信息的传递。考虑到点拥有聚积的特点,所以在出现点的景观时,无论是在某一个园林角落,还是处于整个园林景观的中心,都会吸引人们的眼球,成为关注的.焦点。这一点设计运用最好的是苏州园林的景观设计,在苏州园林中,大量的楹联、匾额、书画、摆件、家具陈设等无一不是精美的园林点缀艺术品,无一不蕴含着古代的哲理观念、审美情趣以及文化意识。
2.2“线”
线,即按照某种顺序进行点的排列,并且具备一定的方向性。而线的本身可轻可重、可粗可细、可直可弯,不仅拥有极大的可变性,也具备一定的可塑性。这样的可塑性更多的是表现在速度、连续以及力量等方面给人们带来的视觉效果,巧妙地运用,可以给人们带来强烈的视觉冲击[2]。当然,不同的背景所带来的效果也会有所差异。在园林景观中,小径、小桥等元素,都是线的组成,不过,线的方向不同、长度不同,给人们带来的视觉效果也有着直接的差异。从数量上看,留园内建筑在苏州诸园中占据第一的位置;从空间上看,留园内建筑做了突出处理,将古代造园家的技艺与智慧充分体现了出来,占据苏州园林的冠军宝座。整个留园共包括4个部分,在同一个园林中能同时领略到4种不同的景色,即山水、山林、田园、庭园;东部以曲院回廊的线性排列获胜,景致尤为突出。
2.3“形体”
苏州园林设计中大多以假山称奇,自然堆砌、土石相间;同时配以多变、丰富的景观建筑,配置精致、错落有致的园林植物,曲折而起伏,紧凑布局、可分可合。在一个空间之中,当点线面相互的连接,就会形成形体。在园林景观中,拥有房屋建筑、假山、雕像等多种形体,而这些形体的出现,让园林景观更具多样性,正是因为其特异的结构,就会给人带来强烈的视觉冲击;同时,也因为它具备多样性的特点,可以同很多元素相互组成,并相互协调。这种相对的存在感,会给人带来空旷而又舒适的感觉,引起人们的遐想。
3结语。
从传统的中国园林里学习如何在景观设计中应用视觉元素,可贵之处在于学其神韵,切忌简单地抄袭其形式。要想深刻理解祖先卓越的智慧,首先就应充分尊重自然,使景观回归最本真、最朴实的模样,并在回归过程中发现新的自我,从而不断超越自我。只有这样,才能使景观设计与现代中国人的生活和审美需求相符,最终走上一条现代气息浓厚的、充分融合自然的、民族特色丰富的景观设计之道。
风水应用的园林景观设计论文篇十
近年来,我国城市绿化得到长远发展,但许多绿地形式单调、功能单一、维护投入大,而重景观、轻生态以及过分追求“一次成型”的状态也远未改变,影响了城市绿地系统的健康和服务功能,虽然这种状况正在得到改变,森林进城、生态优先,生态园林得到普遍倡导,认识到绿地的生态环境效益不仅取决绿化的覆盖面积(覆盖率)和占地面积(绿地率),而且取决于空间结构和绿地类型,以及构成绿地的生物群落类型。但生态优先、生态原则往往成为一种虚化的概念性招牌,无法体现在绿地的工程实体中。在规划方案的制订和设计的评审中凭经验和感觉,或是遵从首长意志,或是依靠某个知识理论已严重老化的老专家。环城、交通干道的绿带建设存在盲目攀比现象,但对其作用的认识非常模糊,一些工程规划不符合国情。以人为本、天人合一成为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以人为本就是满足人的需要,但是人的需要是多方面的,怎样去取舍?天和人怎样才能合一,或者接近合一?这些问题没有完全解决。
1自然不属于人类,人类属于自然。
自然生态系统是与当地环境长期相互作用、协同进化的产物,其结构复杂,稳定性高,具有自我维持、更新和发展能力。自然生态系统中的顶极群落是生态功能最强大的生态系统类型。
地球环境的演变产生了生物,生物又改变了地球环境,生物物体与其生存环境所构成了具有极其复杂相互作用的动态复合体生态系统,每一种生物有其特有的环境资源利用方式和与其他生物间的生物关系,即生态位。人类作为一个生物的种群,与其他生物一样,生存离不开与生物一起协同演化的自然环境,也就是说,人类依赖于自然生态系统生命支持系统而生存,但自从人类有了文明和自己的生产之后,人类开始按自己的需要去利用和改造自然界,并且人类的活动水平及影响力不断加大,已对自然演进的过程及自然结构体系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具有与地质要素相同的塑造自然结构与改变自然演进过程的能力。人类一方面依赖于自然生命支持系统,另一方面凭借自己的能力构建了与自然系统相隔离的庞大人工系统,越来越使自己变成生态位高度特化的生物。城市就是按照人类的意志和愿望,对自然系统进行强烈改造和适应而建立起来的人工环境系统。城市是一种建筑物高度密集的人造实体,人口高度密集的社会实体,能流、物流、信息高速交换的经济、科技、文化实体。但任何一个城市都是建立在在自然系统本底基础上的,无论是整体意义上的城市,还是生物意义上的城市人群不可能离开区域或全球生态系统而独立生存。
2园林绿地系统是连接人工环境系统和自然生态系统的桥梁。
吴良镛教授在《人居环境科学导论》这本著作中指出,人居环境地,是人类聚居生活的地方,是与人类生存活动密切相关的地表空间,是人类在大自然赖以生存的基础,是人类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主要场所。在空间上,人居环境又可以再分为生态绿地系统与人工建筑系统两大部分。城市作为人居环境的典型类型离不开生态系统的生物物质、能量,离不开经过长期演化获得的大气环境、光热环境、水环境,以及由此而产生的心理机制。但是现代城市人居环境越来越向自然环境异化方向发展,人类的居室、办公楼受到人工控制的程度越来越大,城市的空间,甚至局部大气越来越多地被人造物所充塞,所建造的庇护所(shelter)越来越特化,人们在四季有空调的建筑物内感到“舒适”,越来越依赖局部大气、温度、制造系统、交通运输系统,这种矛盾的二重性需要一个中介来进行调和,无论是环境还是心理都需要这种调和,能承担这种功能上和空间上的调和作用只有依靠园林绿地生态系统,只有当园林绿地生态系统成为人居环境的主体部分和连接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生态系统的桥梁,才能实现吴良镛先生所说的“人居环境建设本身就是人与自然相互联合和作用的一种形式,理想的人居环境是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3.生态学研究尺度与园林绿地之间的关系。
师法自然一直是我国园林的造园准则。20世纪70年代以来,生态理论得到进一步发展,传统的开敞空间方法加入生态学理论,给城市规划注入新的血液,开始了城市生态绿化的研究和实践。城市生态绿化是在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创造融合自然的生态游憩空间和稳定的绿地基础上,运用生态的原理和技术,借鉴地带植物群落的种类组成、结构特点和演替规律,以植物群落为绿化基本单元,科学而艺术地再现地带性群落特征的城市绿地。它是顺应自然规律,利用修复技术,构建层次多、结构复杂和功能多样的植物群落,提高自我维持、更新和发展能力,增强绿地的稳定性和抗逆性,实现人工的低度管理和景观的可持续维持和发展。
现今已对城市生态绿化(地)的研究主要有:
1)园林绿化生态效益的研究,
包括园林植物计算绿量回归模型的建立,园林植物以及人工群落的生态功能性和生态适应性的研究(释氧固碳、蒸热吸热、滞尘降尘、减菌、减污、抗污、抗寒等)。
2)城市生存环境绿色量群的研究。包括绿色量、园林绿地的功能量化、城市绿化环境评价与需求调查。
3)城市森林绿地和环境质量的定量评价研究。
4)城市生态绿地的效应、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分析。
国外的绿化,早期发展一直以崇尚富装饰性植物的设计为特色,较东方传统造园的“天人合一”思想具有更强的征服自然的色彩。随着环境的不断恶化,以研究人类与自然的相互动态平衡为出发点的生态设计思想开始形成并迅速发展。发展最早和最快是美国从19世纪下半叶至今,生态的设计思想先后出现了四种倾向:
1)自然式设计与传统的规划设计相对应,通过植物群落设计和地形起伏处理,从形式上表现自然,立足于将自然引入城市的人工环境,美国奥姆斯特德(fredericlawolmsted)极为推崇此模式。
2)乡土化设计对区域的生态因子及其周围环境中植被状况和自然史的调查研究,使设计切合当地的自然条件并反映当地的特色,代表人为西门德斯(simonds)和詹逊(jenson)。
3)保护性设计对区域的生态因子和生态关系进行科学的研究分析,通过合理设计减少对自然的破坏,以保护现状良好的生态系统,纳绍尔(joannassauer)、惠尔克(willianweilk)和夏戈(billygress)在设计中运用了该思想。
4)恢复性设计在设计中运用种种科技手段来恢复已遭破坏的生态环境。代表人物有k.希尔(kristinahill)和a.丹尼斯(agnesdenes)。
最近又提出了生态展示性设计的概念,即通过设计向当地民众展示其生存环境的种种生态现象、生态作用和生态关系引起了广泛关注。
生态学的研究领域非常广泛,不同的生态学研究尺度与绿地系统建设的层次有大致的对应关系。
3.1区域绿地体系。
区域的含义指城市群或城市与城郊复合体。在区域这个层次,绿地系统的建设目标应是建立一个区域生态安全格局。这包括两个层面:第一,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格局,特别区域水循环;第二,生物多样性维护安全格局,主要在于景观(生态学概念的景观)和生态系统层次上的生物多样性维护安全,城郊和城乡结合部、河口湿地是区域甚至全球生物多样性维护重要所在,特别是一些鸟类、鱼类的重要栖息地或迁徙过境地。
3.2城市绿地体系。
这里的城市指城区部分。城市空间上是多种生态系统的聚合,由于其建筑往往所占的比例最大,完全不同于自然系统的下垫层性质与人为活动所排放的物质能量改变了城市局部环境,使得城市在生态上成为孤岛,朝着不适于人居的方向发展。所以城市绿地的最主要作用是缓冲孤岛化倾向,尽量使城市的生态环境因子保持接近自然系统的状态。
景观生态学中的斑块廊道基质模式可以用来描述城市空间格局的一个基本模式。按照生态学性质,基质是城市的建筑物,绿地生态系统构成斑块、廊道。在城市整体个层次上,由斑块和廊道构成的绿地生态系统能够起到掩盖建筑物基质的作用,理想的状况是,城市下垫层的生态性质由绿地生态系统主导,使城市不再成为生态上的孤岛,与周边系统融为一体,创造出一个合适人居的户外环境。但绿地生态系统不能解决所有的生态问题,如碳氧的平衡等。某些规划声称以碳氧平衡作为确定绿量(绿化率、覆盖率)的依据,实际上夸大了绿地的作用,城市根本不可能依靠自己解决碳氧平衡,碳氧循环即使不是全球机制所决定,也至少是一个大区域的机制所决定。
生物多样性维护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要依赖于景观层次上的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城市及郊野的自然系统保留斑块在生态学上往往具有特别意义,有些生境和生物群落可能是非常独特的,甚至是惟一的。但是完全重新构建人工绿地,不必过于强调物种多样性,只需满足生态调节功能结构物种的关联要求和审美要求即可。那种拼命追求物种数量的导向实际上走向形而上。生物多样性不是简单的物种数量叠加,并且大量引来外来物种的潜在威胁人们已得到共识。
廊道(林带)需要一定的宽度,但宽度标准很难作出定量结论。目前环城林带、交通干线林带存在着相互盲目攀比的现象,但对其作用的认识却是非常模糊的。自然系统的廊道主要起着生物通道的作用,但在城市是否要强调生态通道?在林带改善小气候效应方面,农田防扩林的研究成果很值得借鉴。有一些观点非常强调林带与主风向的关系,实际上线状林带对风的改变只限于林带高度3~5倍的范围,除非林带形成网络。林带的建设须考虑城市生态特点。我国的三北防护林建设成果虽然巨大,却有明显的失误,如在干旱地带,缺水是主导障碍因子,营造乔木林带以后,树木的蒸腾作用使地下水位下降,生境更加旱化,如用旱生灌木和草木却能起到固定土壤的作用。笔者推想我国的林带理念可能部分来自于中国人的围墙观念,如同历史上的围长城一脉相传,但万里长城并不能挡住外族进入中原。
景观的美学价值是一个范围广泛、内涵丰富、动态变化的难以确定的问题。都市人的审美时尚回归自然、返朴归真,但久居深山的农民却见高楼大厦最兴奋。保持景观中最大的生态系统多样性,给予最大的信息量可以作为一种准则。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风水应用的园林景观设计论文篇十一
园林景观设计主要是运用各种造型要素进行的一种形象艺术设计。色彩作为审美的重要部分在园林景观设计中发挥着关键作用,合理搭配运用色彩进行设计是园林景观设计的核心之一,园林中的色彩设计不象画家选择色块那样自由,也不象室内设计师那样随意决定壁纸、地毯和窗帘的颜色。它是围绕着园林的环境随季节和时间变化的。合理的色彩设计可以使园林更具有视觉上的强烈感染力,使游客产生丰富的情感,愉悦游客心情,美化城市景观,改善生态环境,提高景观的品位和质量。
世界是五彩缤纷的,色彩存在于人类生活的每一个空间,色彩既可以装点生活,美化环境,给人以美的享受,也是社会发展和人类精神文明的一种体现。色彩具有很强的心理作用,每一种颜色都具有特殊的心理作用,影响人的温度知觉,给人错落有致的节奏感,在园林景观设计中,色彩最容易将人的视觉美感激发起来,最明朗的体现园林景观的特色,作为园林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色彩景观的妥善处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每一处园林景观都有自己的风格特色,设计中都有园林自己的主要的整体色彩,其它辅色选什么,以及怎样使主色和辅色统一,都是要认真思考的问题。统一性原则是指在园林景观设计中,园林环境的整体色调要和园林的整体风格、形式联系在一起,园林景观的整体配色,必须要统一,不能给人以突兀的感觉。园林景观设计中优先考虑大面积主色调的存在,围绕该色彩进行辅色变化,明暗对比,冷暖对比,面积大小对比,主色辅色相辅相成,在统一中追求变化,在变化中创造统一。
2.在园林设计中要注意具体的设计场所、目的,忌忽视当地环境,遵循因地制宜原则。
天然的地形是大自然对我们的恩赐,因此在进行园林景观设计中要充分考虑与当地的环境和谐统一。我国的园林设计有古典的园林景观,讲究的是意境,在这样的园林设计中,要采用接近自然色的主体色调;在儿童游乐场,因该采用亮色为主;而在医院、疗养院尽量采用浅色的配置方案,注重疗养的作用与功能;在一些历史风景园林景区,应该融入历史文化,不但要求其形,还要求其神,追求中国园林的风格和个性。因山势,就水形,景自境出。不要把自然一层层削成人工作品。
园林色彩设计中的对比原则就是通过构成园林色彩的色相、色调以及色彩明度等对比来营造丰富的园林景观,在主次分明的对比情况下实现色彩的对比和调和,统一与变化。园林景观的设计不管追求的是怎样的风格,从开始到结束都要贯彻对比的原则,满足人眼的视觉平衡要求。在园林景观设计中,对比和调和同时存在,对色调的调配具有重要作用。
人们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对园林景观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园林设计在园林景观建设中具有重要的意义。色彩作为园林景观设计的一个重要方面,并不是孤立存在的,与其他各它各项设计内容之间都存在着紧密的联系。通过对色彩的合理运用能够对人的心理产生非常积极的影响,比如色彩的象征、联想、表情以及感觉等,可以设计出优美、别具一格的园林景观。让人的身心得到彻底的放松,促进人类身心的健康发展,提高工作效率,避免意外事故的发生,设计创造良性的人居环境。
结束语。
色彩总是能给人带来美的感受,是自然界中最为敏感的因素之一,既变化莫测、难以控制,又很容易感受到它的存在。色彩在当今园林景观设计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前景也非常可观,色彩可以使园林景物的美得到完全而充分的艺术再现,激发人的视觉美感,具有强列的感染力,能够将人丰富的情感激发出来。色彩是园林设计中最具魅力和生机的组成部分,在具体设计中灵活合理利用园林的中的色彩艺术,提升园林的形象和品质,使园林景观更加具有时代气息,创造最佳的园林艺术景观。
风水应用的园林景观设计论文篇十二
在现今现代城市化建设中,园林景观设计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不仅能够营造城市优良的外观面貌,还能够大大提升城市的绿化生态品味。草本花卉在景观园林设计占据着关键部分,也起到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草本花卉作为现代景观园林设计中的一个重要元素,也更多的出现在人们的生活中,为营造一个美好环境发挥着更多的作用。因此,只有科学设计合理的规划以及将草本花卉更好的融入到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中,才能够给城市居民一个绿色、健康的生活环境。
1遵循科学性原则。
1.1了解花卉的寿命。
在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中,草本花卉才是本体,其艺术魅力的体现主要是在正常的生长发育的前提下。如果园林的草本花卉不能在良好的环境下正常生长发育,园林景观设计肯定达不到良好的整体效果,更不要提美学价值。因此,在进行现代园林景观设计前,要全面掌握不同草本花卉的寿命等特点,它们的生长发育周期各不相同,各有特色,习性也有很大的差异,要学会因地制宜科学合理地选择草本花卉进行设计。
1.2了解花卉的季节性特征。
现代园林景观季相之美源泉主要是草本花卉,在不同季节,选择栽种不同的花卉,根据其季节性来正确选择。比如春天要选择盛严的桃花、夏天选择盛开的荷花、秋天则需选择菊花、冬天以腊梅为主等。因为生命周期以及年生长发育的周期都不相同,使得一年四季中都够表现出不同的姿态,达不到独具特色的景观效果。这种设计理念在现代园林花卉设计中尤为重要。
2坚持艺术性优先考虑的原则。
2.1彰显变化中的统一。
在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中,必须要科学又独具艺术性的进行园林草本花卉的配置,要将草本花卉的色彩、线条以及株型等多方面因素考虑在内,需要有一定的变化与差异,进而体现出景观中的对比之美。从另一个角度出发,草本花卉之间还需要具备一种和谐性、相似性,能够达到局部变化,但整体来看和谐统一的境界。在景观设计中注意这一点,才能保证园林景观活泼生动的同时又彰显统一和谐。
2.2强调比例与尺度。
比例主要是指园林中景物与景物之间的比例关系,尺度主要是指园林草本花卉等景物与人之间的比例关系。简单的两种关系能够体现出人们的经验与感觉上的审美,也是人们在总结自然事物,所能够得出的满足视觉要求的具有和谐性的大小关系。在现代大型园林景观设计中,为了满足空间的立体感,应该较多使用高大或大体量的草本花卉植物,进而填充空间与其他景观元素的匹配度。对于面积有限的园林空间,则应选择精巧的花卉为主,能够满足人民在近距离间享受自然之美。
2.3注重均衡与稳定。
在园林景观设计中,合理科学选择配置园林草本花卉的布局方法,位置关系要得当则是均衡,轻重关系均衡则是稳定。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中要注重均衡与稳定的概念,有效地应用规则式均衡以及自然式均衡的方法来合理配置草本花卉,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进行:色彩浓厚与素雅的均衡、体量庞大与小巧的'对比、质地粗厚与细柔等多种方式,综合性进行配置,使得园林景观能够更好地融入到周围环境中。
3综合考虑植物特征要素。
3.1选用合适的株型。
在园林景观中,给人民最为直接的感官印象就是园林花卉的株型。在进行园林景观设计中,所使用的草本花卉不同的株型能否合理的进行搭配,将直接影响到园林景观给观赏者营造的协调自然的感觉。通常来说,园林草本花卉株型主要分为直立型、圆球型和扁平型三种类型。比如蜀葵、翠雀等植物在布置时以直立型为主,能够体现植物的纵向线条美;比如黑心菊、八宝景天等宿根花卉在布置时以圆球型为主,体现花卉的丰满之美;比如美洲菊、非洲凤仙等花卉则以成扁平型为主,可适当在花卉景观边缘或前排位置增加岩石、假山等装饰。
3.2强调不同的质感。
质感能够提现花卉本身的特质,主要包括花和叶片的疏密度、大小以及形象等。质感不同,给人带来的美的感受也大不相同。类似蓖麻、赛菊芋等质感粗糙的植物,叶片大,往往多毛多皱,能够带给人粗犷的视觉冲击,适合远观;类似山桃草、蜜糖草等质感细腻的植物,叶片优雅,花朵精致,适合近距离观赏,带给人朦胧、柔和之美;类似风铃草、鸢尾等中等质感的植物,因为应用范围广泛,可适当与不同种类的植物进行混搭,达到一种对比效果,尽显现植物各自的美感,进而使园林景观更具多样性。
3.3使用不同的色彩。
在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中,草本花卉色彩的有戏设计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因此,合理艺术性的搭配花卉色彩,能够使得园林景观产生独具特色的效果。色彩往往能够决定花卉景观设计的基同。合理的冷暖色应用能够在花卉配置中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所以,景观设计中要注重花卉色彩的搭配。
4选择妥当的种植构图。
4.1使用平面构图。
进行园林景观设计时,首先要考虑的是不同种类的草本花卉在进行栽植或构成的图案与平面位置之间的关系。通常来说,草本花卉平面构图主要包括以下三种方式:规则式、自然式以及半规则式。规则式构图又细分为花坛、花台以及对称式种植等;自然式构图细分为群植、丛植以及孤植等方式;半规则式构图主要是将规则式构图与自然式构图进行有机结合得到的混合式构图,在实际应用中要根据具体景观设计来选择。
4.2使用纵面构图。
每种草本花卉都有独具自身的形体特征,在进行种植组合时,在空间中体现出三维的形态特质,形成纵面构图。比如选择直立纵线条的草本花卉与株型丰满的植物进行搭配,强烈的线条对比能够体现出一种协调之美。在进行设计时,还要考虑植物的不同空间姿态,烘托出强烈对比或和谐等纵面构图的景观效果。
4.3使用空间造型。
花卉的空间造型主要是指通过人工施工的方式对植物进行修剪、绑扎以及制定造型,进而形成立体的植物景观,主要包括不同的几何造型、动物景物造型以及意境造型等,实际应用中,往往与花坛、花境、花丛等应用形式进行配合。这种方式在园林景观设计中十分常用。
5营造意境之美。
5.1强调园林的整体意境。
从传统角度来看,我国建设园林的主要目的之一就是为人们创设一种意境之美,将自然风光引入方寸之地中,为人们带来不一般的身心感受。由此可见,意境创造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重要性。可以说,实现园林的意境之美是历代园林设计师追求的重要目标。从本质上而言,意境是在外形美的基础上形成的一种高尚的情感,是情感与景观互相作用的效果,即只有实现情景交融,才能使园林产生意境之美。而园林花卉是构成园林景观的有机组成部分。形成园林的整体意境必须依托园林花卉的设计。
5.2花卉独具的文化内涵。
中国历史悠久,随着时代的变迁,历代文人也给草本花卉注入了精神属性,花卉也彰显着一种文化情结。文人骚客将梅兰竹菊比作成四君子,也是人们赋予花卉的精神属性。花卉表达的意义包含廉洁、富贵以及优雅等美好的寓意,比如牡丹彰显富贵之气、绿竹给人以清廉之意、梅花则是坚强之意。此类特征体现了花卉文化性的代表。在进行现代园林景观的意境设计时,可合理的借鉴不同花卉体现的不同的人文内涵,有效对园林景观设计进行补充。
5.3强调花卉的进步。
在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中,选择使用草本花卉应该切合当代背景,做到与时俱进。根据当下的社会形势以及文化背景,在保留传统文化基础上更具独特的彰显现代文化特色的花卉设计理念,使得现代园林景观更具现代化的文化内涵,体现新的时代风貌。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中,园林花卉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设计师一定要选择妥当的应用方式,进而体现园林景观的独特之美。
6结束语。
现代景观园林设计在城市规划中起着越来越多的作用。将草本花卉更好地融入到现代景观设计中,使城市变得更加适合人居住,生活,文化交流、创新和发展。结合城市独特的文化和人文因素,形成一个独特的园林设计特性,可以更好地满足城市发展的需求和人们的生活环境。
参考文献。
[1]申巧艳.浅谈园林花卉配置的色彩设计艺术[j].科技致富向导,(8).
[2]伍晓华,赵广胜.园林花卉配置的色彩设计艺术探讨[j].河北林业科技,(8).
[3]史国祥,周坚.浅谈园林花卉种植与设计[j].现代园艺,(6).
[4]曾新云.探讨园林花卉种植与设计技术[j].门窗,(4).
[5]李瑰华.浅谈城市建设中园林花卉的种植布局[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2(9).
[6]罗益英,刘玉英.园林花卉的色彩设计艺术探讨[j].职业技术,(4).
[7]赵世伟,孙佐双.园林植物造景设计与营造[j].中国城市,(2):123~142.
[8]傅伯杰.景观生态学原理及应用[j].科学出版社,(1):17~18.
风水应用的园林景观设计论文篇十三
1.1发挥我国园林植物的优势,体现生物的多样性。
我国城市化的进程起步较晚,但是发展速度却很快,在我国大多数的城市中,园林植物缺乏多样性,往往城市只意识到园林景观设计对城市发展的重要作用,却忽略了园林景观设计植物的多样性。我国的被子植物种类位居世界第三,裸子植物位居世界首位,各种花卉在世界的排名更是名列前茅。不难看出我国的物种具有着多样性的特点,在城市园林景观设计建设的过程中要充分利用我国生物多样性的特点。园林新工艺要求加大对我国城市园林景观设计的物种开发,选用最具代表最有特点的植物种类,在园林景观设计的过程中充分利用生物多样性这一优势,是未来我国园林景观设计发展的方向。
1.2根据不同的自然环境地理条件,因地制宜进行园林规划。
不同的城市之间存在自然地理条件的差异,每个城市的气候条件、水文特征等都或多或少的存在一定的差异。在城市园林景观设计过程中就要因地制宜的规划园林景观设计。例如:石家庄、北京、郑州这几个城市是典型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其地理位置位于我国华北平原的北部,三面环山,春季气温回升速度十分迅速,气候干旱,夏季时炎热多雨,夏季正是全年降水最集中的阶段,冬季时,气候寒冷干燥,年降水量达到了700mm以上。进行园林景观设计规划时就应该以针叶林为主,适当增加一些落叶阔叶林,这样就符合了地区的自然地理气候条件的特点,因地制宜地规划园林景观设计,达到城市绿化的效果。
2.1土方工程新工艺的应用。
在园林景观设计的施工过程中,土方工程是最基础的工程,土方工程最主要的就是为园林景观设计的建设提供一个基础设施,在土方工程中引用的新工艺主要是架空砖。可以自然条件以及土壤组成结构作为基础,将空气与雨水的流通有机地联系起来,使得雨水顺着架空砖渗出,避免造成了土壤中形成了积水而导致植物受到“涝灾”,保证园林景观设计施工的质量,使得园林景观设计发挥最基本的作用。此外,架空砖这种结构,提升了整个渗水排水的能力,避免在夏季雨水集中的时期造成城市“内涝”的现象,不仅使得园林景观设计在建设过程中得到保护,也使得整个城市的`排水系统得到很大改善,一举两得。
2.2水利灌溉工程新工艺的应用。
2.2.1园林滴灌灌溉技术。
适用于花卉、树木的生长灌溉工艺,这种工艺是利用喷头用较少的水量进行植物生长周边土壤的灌溉,有效地利用了水资源,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同时也减少了肥料的应用。此外,这种工艺大部分采用自动灌溉的技术,节约了人力,减轻了园林景观设计的劳动力需求,节约成本。
2.2.2透水管新工艺。
透水管是一种新的材料制成的一种输水管道,可以在输水排水过程中通过这种特殊材料外渗管道中的水源,而且这种材质的水管有超强的抗压性,对地质条件没有特殊的要求,适用于各种不同的环境,透水管更有着超强的抗腐蚀性,抗拉伸,能够保证施工质量,所以,这种材料作为新工艺材料被广泛的应用。
3.结束语。
依托传统产业的优势和自然条件优势,结合科学的发展开发园林景观,更要结合不同地域的自然、民族文化,开发建设生态旅游。采用科学化的布局,最大限度地发挥生态效益、经济效益,推动我国的园林景观建设。
风水应用的园林景观设计论文篇十四
[摘要]人类认识这个世界最直观的途径就是眼睛,当人们处于舒适的环境状态时,行为举止与心理均会产生幸福、自由、舒适的感觉。目前,在园林景观设计中,设计人员也越来越意识到视觉对景观设计的重要性,园林景观设计与一般建筑工程设计不同,它是视觉艺术、建筑艺术、园林艺术三者的结合。在以往的园林景观设计中,设计人员单纯重视其功能性,从而将园林景观给人带来的视觉感忽略,致使园林景观的视觉效果下降。随着人们审美意识的提升,对园林景观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阶段的设计人员在设计过程中,已经将视觉效果纳入设计考虑范围内。
目前,我国城市化进程步伐明显加快,园林景观建设是城市化建设中的重点内容,做好园林景观建设工作,有利于促使城市空气质量、生态环境得以改善,为人们提供一个良好的居住、生活环境。从园林景观的性质上看,这类景观属于观赏、服务类工程,因其具有观赏性,这就要求设计人员在园林景观的设计过程中,充分考虑到人类视觉元素,在设计过程中应用视觉元素,有利于使园林景观的观赏价值提升。此外,视觉元素在园林景观设计中也可以很好地对景观设计的空间、色彩、形态、点、线、面等进行表达,从而在景观的视觉传达和功能设计方面都发挥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基于此,本文从园林景观设计的概述出发,分别从空间、色彩、形态、点、线、面及形体的应用这7个方面探讨了园林景观设计中视觉元素的应用。通过分析探讨,人们开始有效综合视觉效果中所包含的各类因素,从而把一个又一个奇迹创造了出来。
园林景观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学科,它涉及到环境学、城市规划、建筑学等多个学科的内容。园林景观并非单纯是学科的展示,它是对艺术的追求,可将人类审美取向、生活诉求反映出来。园林景观设计不但是公共环境艺术、园林艺术与建筑艺术,而且还是视觉传达艺术,这类工程在设计、施工时,要充分考虑到人们视觉的冲击力与美观[1]。园林景观可向大众传递视觉语言元素,不过从我国的园林景观设计总体情况上看,其中仍然存在较多问题,部分设计人员对景观功能性过于注重,从而忽略了人们的视觉感受,对视觉传达因素缺乏足够认识,导致园林景观作品缺乏创新、特色与现代美。部分园林景观施工单位为了追求经济利益,将视觉元素的应用忽视,致使园林景观的冲击力、视觉效果缺乏。对视觉传达设计而言,视觉元素的构成包含两个部分,分别为视觉构成法与基本元素,视觉基本元素包含的内容有空间、色彩、形态、点、线、面等[2]。在园林景观设计中,视觉的应用非常重要,它是人们对外界信息进行获取的主要途径与渠道,对成功的园林景观设计而言,必然具备独特的视觉效果。园林艺术的设计不能够仅局限于空间内部,而要采用虚实结合的手法,使园林景观背景与植物相互融合,取得理想的视觉艺术效果,确保视觉信息传达的可靠性与准确性。
风水应用的园林景观设计论文篇十五
在视觉元素中,点是最基本的原则,所有元素均由点构成。若在环境中单纯只有一个点,则人们会对该点格外关注,将目光在聚集该点。为了突出园林景观设计的独特性,设计人员必须了解点的特征,在特定位置,将点元素应用于其中,便于获取理想的视觉效果。对园林景观设计而言,设计人员可将点内容扩大,灯光、水池、山石、植物均可视为点。点具有两种类型,分别为装饰点、功能点,装饰点主要是为了使人们视觉需求得以满足,功能点则是为了增强园林景观功能性。在绿色植物设计过程中,设计人员可根据植物类型的.不同,将其分为片植、孤植、群植,将植物在园林景观区域内进行分布[3]。另外,点的形态偏小,在设计园林景观时,可将点与体、面、线等其他视觉元素相结合。
2.2线的应用。
从设计学角度而言,线所指的就是点的集合,线由点构成,多个点沿同一方向排列则形成了线。对园林景观设计来说,主要在通道、园林边界等位置应用线元素。线元素的应用可以使造型千变万化,空间背景不同,则所应用的线条造型也存在差异。曲线、直线两者的搭配便能够充分凸显线的张力,从视觉上看,曲线给人的感受是柔和、飘逸,直线给人的感受则是有魄力、刚强。在园林景观的设计中,曲桥、路灯、栏杆等均可视为线元素,并根据线元素特征进行设计,线元素的应用包括线的动势、直线与曲线对比、虚实处理、粗细线混搭等。
2.3面的应用。
园林景观的设计过程中,面的视觉效果要大于线与点,大面积形状必定会给观赏者带来视觉冲击。面由多个线组成,可使空间出现分割,促使空间的丰满度提升,在园林景观设计中应用面元素,有利于创新景观格局,可使景观立体感增强[4]。园林景观包含的平面有台面、地面、水面,所有面均可被分为虚面、实面两种现象,为了使景观视觉效果增加,设计人员可选取重叠、交错等修饰手法。
2.4质感的应用。
在园林景观设计中,质感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种视觉元素,所谓质感,实际上就是物理表面纹理特征,人们可利用视觉、触觉等感觉,感受物体质感的弱与强。物体不同,给人带来的质感也存在差异,部分物体比较光滑,还有部分物体比较硬。园林景观设计人员要充分考虑景观的特征,了解各类景观的质感,对不同质感材料给予合理搭配,获取理想的视觉效果[5]。设计人员可对比分析陶瓷、金属、岩石等材料质感,将不同材料景观在不同位置进行放置。
2.5形体的应用。
形体由面构成,在空间内,面通过从不同方向进行运动,则促使形态形体的形成。从园林景观上看,形体元素包括建筑、雕塑、楼阁、假山等,设计人员对形体进行有效应用,有利于使园林景观视觉效果提升,使园林美感增强[6]。在设计过程中,若要将形体元素引入,设计人员需综合考虑到周边环境、总体格局安排、建筑等多个因素,以环境背景为依据,适度加入形体元素,才可使视觉效果增强。
2.6空间的应用。
空间元素的应用建立在其他视觉元素应用的基础之上,若其他视觉元素能够有效、科学应用,便能够取得良好的空间视觉效果。空间设计包括图式空间、矛盾空间、二维空间、三维空间,不同空间排序、变化会给人带来不同的视觉效果,也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视觉效果的形成。在园林景观设计过程中,设计人员要将空间变化抓住,给人们带来视觉冲击,如可采用高低错落、虚实相生的设计理念,带来良好的视觉感受。
2.7色彩的应用。
在园林景观设计工作中,色彩的应用必须合理,色彩搭配不同,则获取的视觉效果也存在差异。人眼受到光线刺激后,因受到折射作用的影响,可观察到不同色彩,色彩元素所带来的视觉冲击要高于其他视觉元素,这就要求设计人员在考虑园林景观布局与搭配时,将色彩元素应用于其中,将其于不同形体的景观中合理应用,重视周围环境与色彩的搭配,使色彩应用与周围环境相呼应,给观赏人员带来视觉享受。
3结束语。
就园林景观设计工作而言,视觉效果的重要性随着人们对美学逐步深刻的认识而越来越受到重视,其中视觉元素的应用至关重要。视觉是人们获取外界信息的主要渠道,通过将园林景观设计与视觉元素相结合,能够使景观信息传递效果增强,给城市居民带来美的感受。视觉元素的应用要合理,并要求设计人员在进行园林设计时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对好的园林景观设计经验积极借鉴,并把现代化的设计理论和设计元素融入其中,从而促使园林景观视觉效果提升,为人们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与居住环境,提升城市美感,并促进我国园林景观建设的蓬勃发展。
参考文献。
[5]陈绪忠.视觉元素对园林景观设计的作用及运用刍议[j].江西建材,2014,(21):199.
[6]李佳明.视觉元素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分析[j].中华民居(下旬刊),,(12):7.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175408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