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兰花的读后感(通用17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2-06 06:38:05
木兰花的读后感(通用17篇)
时间:2023-12-06 06:38:05     小编:BW笔侠

读后感是读书人表达自己对作品的理解和感受的重要方式。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有深度的读后感呢?首先,我们可以将读后感分为三个部分,即引言部分、中间部分和结尾部分。在引言部分,我们可以简要介绍书籍的概况,包括作者、出版时间、主题等等。接着,在中间部分,我们可以详细叙述自己在阅读过程中的心理变化、情感体验以及对书中人物和事件的理解和思考。最后,在结尾部分,我们可以总结自己的感受和体会,表达对这本书的评价和建议。读后感范文涉及的主题广泛而深入,是对提升阅读品味和思考能力有所助益。

木兰花的读后感篇一

木兰花介绍:落叶小乔木,高可达5米。木质有香气,小枝紫褐色,芽有细毛。单叶,互生,倒卵状椭圆形;有托叶痕。花两性,单生,顶生,萼片3,黄绿色、披针形,约为花瓣的1/3长;花瓣6,外面紫红色,内面近白色;雌雄蕊多数,雌蕊群无柄。果实矩圆形。根肉质。

木兰别名:有林兰、桂兰、杜兰、木莲、木笔、黄心、紫玉兰、女郎花等。

木兰花的花语:木兰花树高可达5米,花朵开放时傲立枝头,纯白圣洁,因为木兰花是先开花,花谢后才长叶,所以木兰花开时满树洁白,毫无杂色,让人陡生敬仰之感。所以,木兰花花语就是高尚的灵魂。

木兰花自古受诗人们喜爱,唐代诗人白居易曾经专门作诗赞美木兰花,诗云:“紫房日照胭脂拆,素艳风吹腻粉开。怪得独饶脂粉态,木兰曾作女郎来。”此处,木兰借用了古代传说的巾帼女英雄花木兰。

现在的孩子们在每年教师节,都会给老师送出自己的礼物,送贺卡不环保而且比较过时,送昂贵的礼物不符合孩子的身份,不如送一朵开放正艳的木兰花,来表达自己对老师崇高灵魂的尊敬和赞美吧。

木兰花的传说:相传,古时候,从江西庐山那边来了两户人家,一户有个男孩叫阿木,一家有个女儿叫阿兰。这两户人家男耕女织,狩猎捕鱼,过着和和美美的日子。

一天,城里王府老爷出来巡猎,看中了阿兰的姿色,便差人抢进府里。阿木闻知,偷偷溜进王府院,带着阿兰一起逃跑,不幸被王府发觉,派人追赶。阿木和阿兰逃到浑江畔上的望江崖,见后有追兵,前无进路,被逼无奈,双双投身江底。

他俩的父母把阿木和阿兰从江中打捞上来,葬在望江崖的丛林中。第二年春天,望江崖上的密林间长出了奇异的木本花树,雌雄同株,花香沁人,十里不绝。据说,这便是阿木和阿兰的化身。

当地人们为纪念这对坚贞不屈的年轻人,给这棵花树起名为“木兰花”。

木兰花的读后感篇二

高尚的灵魂。

木兰花树高可达5米,花朵开放时傲立枝头,纯白圣洁,因为木兰花是先开花,花谢后才长叶,所以木兰花开时满树洁白,毫无杂色,让人陡生敬仰之感。所以,木兰花花语就是高尚的灵魂。

在每年教师节,现在的孩子们都流行给老师送出自己的礼物,送贺卡不环保而且比较过时,送昂贵的礼物不符合孩子的身份,不如送一朵开放正艳的木兰花,来表达自己对老师崇高灵魂的尊敬和赞美吧。

唐代诗人白居易曾经专门作诗赞美木兰花,诗云:“紫房日照胭脂拆,素艳风吹腻粉开。怪得独饶脂粉态,木兰曾作女郎来。”此处,木兰借用了古代传说的巾帼女英雄花木兰。

相传,古时候,从江西庐山那边来了两户人家,一户有个男孩叫阿木,一家有个女儿叫阿兰。这两户人家男耕女织,狩猎捕鱼,过着和和美美的日子。

一天,城里王府老爷出来巡猎,看中了阿兰的姿色,便差人抢进府里。阿木闻知,偷偷溜进王府院,带着阿兰一起逃跑,不幸被王府发觉,派人追赶。阿木和阿兰逃到浑江畔上的望江崖,见后有追兵,前无进路,被逼无奈,双双投身江底。

他俩的父母把阿木和阿兰从江中打捞上来,葬在望江崖的丛林中。第二年春天,望江崖上的密林间长出了奇异的木本花树,雌雄同株,花香沁人,十里不绝。据说,这便是阿木和阿兰的化身。

当地人们为纪念这对坚贞不屈的年轻人,给这棵花树起名为“木兰花”。

木兰花的读后感篇三

相离徒有相逢梦。门外马蹄尘已动。

怨歌留待醉时听,远目不堪空际送。

今宵风月知谁共?声咽琵琶槽上凤。

人生无物比多情,江水不深山不重。

赏析:

原题作“和孙公素别安陆”。此词言送别,没用一般写景伤怀或凄楚哀怨的苦调,而是以谙尽别离况味的超然态度,从虚处着笔,靠对惯常送别程式之否定,以突出自己体验到的离愁。首句写离别,却用别后盼相逢已是徒劳魂梦,将再“相逢”的意愿及难再逢的事实点明,以少胜多,思力惊力。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有“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表示目送去帆,久久伫立,直至看不到,还不忍离去的痴情。但词人却用翻案技法,否定这种送别方式,认为“远目不堪空际送”,写出不忍心望行人远去的心情,更其幽咽。“今宵”句与柳永“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有异曲同工之妙。“人生无物比多情”认为“多情”是最可珍贵的,无物可比,与沈邈“情多是病”(《剔银灯》)语意相悖,意旨却同。“江水不深山不重”,一反前人咏愁言情以水、山类比的俗套,亦属避俗就生之法。全词一处用“无”,三处用“不”,此种谋篇布局,可称为“否定式”结构。

木兰花的读后感篇四

木兰花在开花的时候,整个树木都会挂上紫红色的花朵,一瞬间就让人的心情感到舒畅,紫红色的花朵犹如一个娇羞的淑女。木兰花的开花季节是在早春时节的3月到5月,喜气盈盈的色调,打开了春天的大门。木兰花是比较大的树木,充满了文雅的气息,十分适合园林和自家庭院内的种植。值得一提的是,木兰花的花朵是可以用来入药的。如果想要移栽木兰花,就要在春天开花之前,或者是在秋季落叶之后再进行,移栽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比较小的树苗需要带着宿土移栽,而比较大的树苗要带着土球移栽。想要让木兰花开的茂盛就要给它施肥,最佳的施肥的季节是在10月-11月份,但是等到开完花发芽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进行追肥2-3次。

了解了木兰花的开花时间,相比更多的人想要了解的就是木兰花的花语吧。木兰花属于小乔木,它并不是属于兰花。一说到木兰花,就会让人联想到替父从军的英勇的木兰,一朵朵的娇嫩的花朵伫立在枝头,瞬间就给人一种典雅清新之感,叫人忍不住採一枝。它的花语代表着灵魂高尚,所以它同样也是送教师的一个很不错的花朵,用它恰恰能够表达出莘莘学子对老师的敬爱之情。

古人对木兰花的喜爱是神不可见的,相信了解诗文的人一定也知道,木兰花同样也是一种词牌名,不仅仅有白居易为其写诗,也有很多的文人雅士用木兰花作词。

木兰花的读后感篇五

“腻如玉指涂上朱粉,光似金刀剪紫霞。从此时时春梦里,应添一树女郎花。”木兰花不仅外表美丽,更代表着高贵的品质,因此,自古以来就深受众人所喜爱,木兰开放时傲立枝头,因其先花后叶,所以花开时节满树洁白,毫无杂色,非常震撼。

因为木兰开花时洁白无瑕,所以木兰花的花语是高尚的灵魂。木兰开花时节,洁白的花朵傲立枝头,赏心悦目,典雅清新,站于树下,不由让人产生敬意,流连忘返。

木兰花代表着高尚的灵魂,正是我们赠与恩师的理想花卉。在教师节,送予老师一直绽放的木兰花,正是可以表达我们对老师崇高灵魂的尊敬和赞美,表达我们对老师的尊敬与感激。

“紫房日照胭脂拆,素艳风吹腻粉开。怪得独饶脂粉态,木兰曾作女郎来。”这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对木兰花的赞美,此处,木兰借用了古代传说的巾帼女英雄花木兰。木兰花代表着一种勇敢无畏,优雅大方的高贵品质。

传说,在江西庐山有两户人家,一户有个男孩叫阿木,一家有个女儿叫阿兰。这两户人家男耕女织,狩猎捕鱼,过着和和美美的日子。

一天,城里王府老爷出来巡猎,看中了阿兰的姿色,便差人抢进府里。阿木闻知,偷偷溜进王府院,带着阿兰一起逃跑,不幸被王府发觉,派人追赶。阿木和阿兰逃到浑江畔上的望江崖,被逼无奈,双双投身江底。

他俩的父母把阿木和阿兰从江中打捞上来,葬在望江崖的丛林中。第二年春天,望江崖上的密林间长出了奇异的木本花树,雌雄同株,花香沁人,十里不绝。据说,这便是阿木和阿兰的化身。当地人们为纪念这对坚贞不屈的年轻人,给这棵花树起名为“木兰花”。

木兰花是著名的早春观赏花木,早春开花时满树紫红色花朵幽姿淑态别具风情,木兰花适用于古典园林中厅前院后配植也可孤植或散植于小庭院内。

学名:magnolialilifloradesr.

别名:木兰,辛夷,紫玉兰,木笔。

木兰花,属落叶小乔木,高可达5米。木质有香气,小枝紫褐色,芽有细毛。单叶,互生,倒卵状椭圆形;有托叶痕。花两性,单生,顶生,萼片3,黄绿色、披针形,约为花瓣的1/3长;花瓣6,外面紫红色,内面近白色;雌雄蕊多数,雌蕊群无柄。果实矩圆形。根肉质。

木兰花是一种植物原产我国中部,现在各省区均有栽培。喜光较耐寒但不耐旱。要求肥沃砂质土壤不耐碱。怕水淹。雌蕊比雄蕊早熟自然结实率低而分蘖性强多用压条、分株法繁殖。有时也用播种。分株春、秋季均可进行挖出枝条茂密的母株分别栽植并修剪根系和短截枝条。压条选用一二年生枝条在早春可用堆土法或埋条法繁殖。播种9月采种冬季沙藏翌年春播播后20-30天发芽。

木兰花的读后感篇六

因为木兰开花时洁白无瑕,所以木兰花的花语是高尚的灵魂。木兰开花时节,洁白的花朵傲立枝头,赏心悦目,典雅清新,站于树下,不由让人产生敬意,流连忘返。

木兰花代表着高尚的灵魂,正是我们赠与恩师的理想花卉。在教师节,送予老师一直绽放的木兰花,正是可以表达我们对老师崇高灵魂的尊敬和赞美,表达我们对老师的尊敬与感激。

“紫房日照胭脂拆,素艳风吹腻粉开。怪得独饶脂粉态,木兰曾作女郎来。”这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对木兰花的赞美,此处,木兰借用了古代传说的巾帼女英雄花木兰。木兰花代表着一种勇敢无畏,优雅大方的高贵品质。

传说,在江西庐山有两户人家,一户有个男孩叫阿木,一家有个女儿叫阿兰。这两户人家男耕女织,狩猎捕鱼,过着和和美美的日子。

一天,城里王府老爷出来巡猎,看中了阿兰的姿色,便差人抢进府里。阿木闻知,偷偷溜进王府院,带着阿兰一起逃跑,不幸被王府发觉,派人追赶。阿木和阿兰逃到浑江畔上的望江崖,被逼无奈,双双投身江底。

他俩的父母把阿木和阿兰从江中打捞上来,葬在望江崖的丛林中。第二年春天,望江崖上的密林间长出了奇异的木本花树,雌雄同株,花香沁人,十里不绝。据说,这便是阿木和阿兰的化身。当地人们为纪念这对坚贞不屈的年轻人,给这棵花树起名为“木兰花”。

多用压条和分株法对木兰花进行繁殖,有时也用播种的方法。春秋季节均可进行分株,挖出枝条茂密的母株分别栽植,并修剪根系和短截枝条。压条应选用一二年生枝条,在早春可用堆土法或埋条法繁殖。

九月采种,冬季沙藏,翌年春播,播后20至30天发芽。栽培管理简单,注意防旱防涝,及时施肥。移植可在秋季或早春开花前进行,小苗用泥浆沾渍,大苗必须带土球。花期前后各施肥1次,以磷钾肥为主。

夏季高温和秋季干旱季节,保持土壤湿度。花后和萌芽新枝前,应剪去枯枝、密枝和短截徒长枝。木兰喜光,稍耐阴。喜温暖湿润的气候,亦能耐寒。喜肥沃、湿润而排水良好的沙质土壤,不耐旱,忌碱。

木兰花在干燥、碱土、黏土上生长不良,根肉质,怕水淹,伤口愈合力差,移栽不易成活。分蘖性强。木兰用分株、压条、扦插等繁殖。木兰移栽在春天花前或秋天落叶后进行,中小苗需宿土,大苗带土球。

木兰喜肥,每年10—11月施人腐熟的堆厩肥作基肥,花后萌芽抽枝期间,追施2—3次速效氮肥,旱季根际覆盖并适量浇水。翌年可望花繁叶茂。想要木兰长成乔木树形的话,就必须对它进行除蘖萌芽和整枝。

木兰花的读后感篇七

多用压条、分株法繁殖。有时也用播种。分株,春、秋季均可进行,挖出枝条茂密的母株分别栽植,并修剪根系和短截枝条。压条,选用一二年生枝条,在早春可用堆土法或埋条法繁殖。播种,9月采种,冬季沙藏,翌年春播,播后20-30天发芽。栽培管理简单,注意防旱防涝,及时施肥。移植可在秋季或早春开花前进行,小苗用泥浆沾渍,大苗必须带土球。花期前后各施肥1次,以磷钾肥为主。夏季高温和秋季干旱季节,保持土壤湿度。花后和萌芽新枝前,应剪去枯枝、密枝和短截徒长枝。

木兰花的读后感篇八

横舟棹海,没入苍烟云水外。

目断天涯,远陌孤尘可泊家?

揽风长舞,孑影飘萍言不苦。

望尽归鸿,泪寄相思楚尾东。

(二)春。

梅馨褪净,梅笛横吹春骤醒。

远岁无痕,独见千花万树芬。

时光静舞,花落花开花几度?

江水潮平,春逝清波伴月明。

(三)飘零。

西风堪恨,吹远流云浑不问。

泪滴天涯,淡望明月淡笼花。

飘零千里,梦醒不知身客异,

一曲哀筝,静绕明霞望楚城。

(四)春雨。

半窗骤雨,急扣帘栊惊又走。

谁种芭蕉?尽舞风前魂也潇。

庭前淡伫,水静长空清几许。

远黛苍茫,一笼春风一笼香。

(五)逝红。

春魂欲去,梦碎枝头花不语。

清泪盈眸,望断花魂东水流。

落红遍地,风也哀怜风也涕。

蝶恋成伤,百转枝头逐清江。

木兰花的读后感篇九

相逢不语,一朵芙蓉着秋雨。小晕红潮,斜溜钗心只凤翘。

待将低唤,直为凝情恐人见。欲诉幽情,转过回廊叩玉钗。

燕山赏析:这首小令在纳兰词中非常重要,可以说是他爱情词的艺术高峰。这首词对了解纳兰性德的爱情经历也非常重要。内容是写他与初恋女孩的第二次相逢,正好与上一首词《如梦令》锲合在一起,组成一个连贯性的情节。自井台一见钟情之后,终于又见到了心仪已久的恋人。词的大意是:又一次相逢你却不说话,那美丽的脸庞像一朵荷花带着秋雨。我多看了一眼,你却羞得脸上泛起红晕,低头匆匆走去,我只看到你头上玉钗的颤抖。我直想将你低声呼唤,又怕人家看见不好意思。我想与你倾诉衷情,却看到你在回廊拐弯处轻叩玉钗,我知道你对我有意,我站在那里久久不愿离开。大家注意,这首词描写了一个典型化的环境,即回廊。就是在这个回廊里,他们幽情暗结。在以后的许多词中,纳兰都写到这个回廊,由此可见,回廊在他生命中是多么重要!也许是初恋使人难以忘怀,在《虞美人》一词中他写有回廊一寸相思地;在《红窗月》中写有犹记回廊影里誓生生。因此,回廊也就成为这首词的一个重要意象。

这首词在艺术性上的.成就,首先是人物描写的成功,为我们塑造了一个含羞少女的形象。先写肖像,她是那么可爱,简直就是一朵带雨滴的荷花,脸庞羞得泛起红潮,就更加妩媚迷人。乍一相逢,机会难得,有多少话要互相诉说,但又怕别人看见,只好匆匆离开。特别是动作描写,生动再现了少女轻叩玉钗的举动,这决不是轻佻,而是少女内心复杂活动排解矛盾后做出的重大决定,即情定终生。通过一系列动作描写,表现了少女复杂的内心世界。其次是环境描写,把人物限定在回廊这么一个典型的环境里,使这场会面更加永生难忘。上阕是静态的描写,侧重于对少女形态的刻画;下阕是动态的描写,侧重于表现少女那轻叩玉钗的微妙动作。把这首词与宋代晏几道的爱情词相比,明显地看出纳兰的格调之高。顾贞观评价说:吾友容若其门第才华,直越晏小山之上。从风格上看,这首词写得相当婉约缠绵,是爱情词的上品。

木兰花的读后感篇十

相离徒有相逢梦。门外马蹄尘已动。

怨歌留待醉时听,远目不堪空际送。

今宵风月知谁共?声咽琵琶槽上凤。

人生无物比多情,江水不深山不重。

赏析:

原题作“和孙公素别安陆”。此词言送别,没用一般写景伤怀或凄楚哀怨的苦调,而是以谙尽别离况味的超然态度,从虚处着笔,靠对惯常送别程式之否定,以突出自己体验到的离愁。首句写离别,却用别后盼相逢已是徒劳魂梦,将再“相逢”的意愿及难再逢的事实点明,以少胜多,思力惊力。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有“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表示目送去帆,久久伫立,直至看不到,还不忍离去的痴情。但词人却用翻案技法,否定这种送别方式,认为“远目不堪空际送”,写出不忍心望行人远去的心情,更其幽咽。“今宵”句与柳永“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有异曲同工之妙。“人生无物比多情”认为“多情”是最可珍贵的,无物可比,与沈邈“情多是病”(《剔银灯》)语意相悖,意旨却同。“江水不深山不重”,一反前人咏愁言情以水、山类比的俗套,亦属避俗就生之法。全词一处用“无”,三处用“不”,此种谋篇布局,可称为“否定式”结构。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木兰花的读后感篇十一

年代:宋作者:秦观。

天涯旧恨,独自凄凉人不问。

欲见回肠,断尽金炉小篆香。

黛蛾长敛,任是春风吹不展。

困依危楼,过尽飞鸿字字愁。

作品赏析:

这是写一个独处女子,在困人的春天思念远方情人的离愁别恨至深的词。词的上片“天涯”二句,首句“天涯”就距离写游子之远、彼此分离天各一方,“旧恨”就时间写分手之后,别愁离恨之长。词篇本事,就此揭示了出来。次句,“人不问”,写无人对语,独居高楼,本够凄凉,有谁关心慰问,即连同情的人都没有,故“独自凄凉”,即分外感觉到凄凉难堪了。这里“人不问”之人,当指为其朝思暮想远在“天涯”之人。其人“不问”,可知音信不通,相思难寄,这就必然加重了她对远方情人的思念更加迫切,相见的欲望更加强烈。“欲见”两句,写女子在百无聊赖愁苦之极,只好用燃香数刻来耗费时间。“欲见”写怀情人之切,“回肠”写内心之痛,用形状回环如篆的盘香,形容恰如人的回肠百转。“断尽”,指炷一根根断尽。这里用以突出女子柔肠寸断,即“一寸相思一寸灰”的强烈感受。香断烟消,也是形容时间流逝、愁闷未散,女子的愿望终于烟雾一样虚幻。总之,这两句极写其相思怀人的愁苦。

过片从一年四季写愁。“黛蛾”两句写这位女子从冬到春愁眉难展的情状。由于别恨难消,故存于心头而现于眉梢,以致常是愁眉紧锁,尽管春天来临,“东风”劲吹,具有神奇伟大的东风,吹绿了大地江岸,吹开了百花吐艳。但无论怎样吹拂,也吹不展她的一双愁眉,这就深刻地揭示出在“长敛”、“不展”背后其愁恨的深重。此句构思特妙,它和辛词《鹧鸪天》“春风不染白发须”同一机杼,都可说是文艺美学上无理而妙的写法。即通过这种似乎无理的描写,却更深刻地表达了人的情思,给人以无穷的韵味。歇拍“困倚”二句,写她从夏到秋守傍高楼,默默无语地目视一群群大雁消失在遥远的天边,渴望着有远人锦书的到来,但她凭着自己有多少次失望的经验,明知那毕竟是缥缈无凭的幻想,即使倚遍危楼,也依然是天涯离恨。因此在她眼里,那远去飞鸿组成的“人”字飞翔,实际上都可说是一个个巨大的“愁”字而已。这就是俗话说的“情人眼里出西施”。因为她思念情人,见雁字倍增愁思,“人”字也就变成了“愁”字。因为人在激情强烈情况下,客观景物在人的眼里会改变情调色彩的。所以,王国维说:“以我观物,故物我皆著我之色彩。”这话是言之有理的。

此词写一女子独处怀人的苦闷情怀。上片写女子独自凄凉,愁肠欲绝;下片写百无聊赖的女主人公困倚危楼。全词先着力写内心,再着重写外形,触物兴感,借物喻情,词采清丽,笔法多变,细致入微地表现了女主人公深重的离愁,抒写出一种深沉的怨愤激楚之情。整首词的艺术风格,可谓“体制淡雅,气骨不衰,清丽中不断意脉。”(张炎《词源》卷下)“天涯”点明所思远隔,“旧恨”说明分离已久,四字写出空间、时间的悬隔,为“独知凄凉”张本。

独居高楼,已是凄凉,而这种孤凄的处境与心情,竟连存问同情的人都没有,就更觉得难堪了。“人”为泛指,也包括所思念的远人,这两句于伤离嗟独中含有怨意。如此由情直入起笔颇陡峭。

“欲见回肠,断尽金炉小篆香。”是说要想了解她内心的`痛苦吗?请看金炉中寸寸断尽的篆香!篆香,盘香,因其形状回环如篆,故称。盘香的形状恰如人的回肠百转,这里就近取譬,触物兴感,显得自然浑成,不露痕迹。“断尽”二字着意,突出了女主人公柔肠寸断,一寸相思一寸灰的强烈感情状态。这两句在哀怨伤感中寓有沉痛激愤之情。上片前两句直抒怨情,后两句借物喻情,笔法变化有致。

过片“黛蛾长敛,任是春风吹不展。”从内心转到表情的描写。在人们的意念中,和煦的春风给万物带来生机,它能吹开含苞的花朵,展开细眉般的柳叶,似乎也应该吹展人的愁眉,但是这长敛的黛蛾,却是任凭春风吹拂,也不能使它舒展,足见愁恨的深重。

“任是”二字,着意强调,加强了愁恨的分量。这两句的佳处是无理之妙。

结拍“困倚危楼,过尽飞鸿字字愁。”两句,点醒女主人公独处高楼的处境和引起愁恨的原因。高楼骋望,见怀远情殷,而“困倚”、“过尽”,则骋望之久,失望之深自见言外。旧有鸿雁传书之说,仰观飞鸿,自然会想到远人的书信,但“过尽”飞鸿,却盼不到来自天涯的音书。因此,这排列成行的“雁字”,在困倚危楼的闺人眼中,便触目成愁了。

此词通体悲凉,可谓断肠之吟,尤其上下片结句,皆愁极伤极之语。词中出语凝重,显出沉郁顿挫的风致,读来愁肠百结,抑扬分明,有强烈的起伏跌宕之感。

木兰花的读后感篇十二

别后不知君远近,触目凄凉多少闷!

渐行渐远渐无书,水阔鱼沉何处问?

夜深风竹敲秋韵,万叶千声皆是恨。

故单枕梦中寻,梦又不成灯又烬。

赏析:

这是一首别后相思愁怨词。上片描写思妇别后的孤凄苦闷和对远人深切的怀念之情。上片以“别”字领起,下片以“恨”字相映,简括出此词主旨。上片侧重从思妇情思追踪行人的角度抒情,下片则变换视角,侧重从思妇自身处境的角度描写思妇秋夜难眠、独伴孤灯的愁苦。全词写愁恨由远到近,自外及内,从现实到幻想,又从幻想回归到现实。且抒情写景,情景两得,写景句寓含着婉曲之情,言情句挟带着凄凉之景,表现出特有的深曲婉丽的艺术风格。

木兰花的读后感篇十三

1.词中有四个单音形容词用得很妙,它们分别是,它们传神地表现出(感情)。(3分)。

2.有人认为,“‘天涯旧恨’四字已将一篇本事(指故事的基本内容)全部揭出。”你同意此看法吗?为什么?(4分)。

参考答案。

1.四个词是:旧、尽、长、困。(1分)独处女子怀人的苦闷(或“离愁别恨”、“愁苦”)(2分)。

2.同意。“天涯旧恨”四字总起了全词,下文都是围绕它来展开。“天涯”写出彼此分隔之远,“旧”写出离别时间之长,“恨”道出离愁之深。(3分)。女子相思,故燃香排遣;愁思难遣,依旧愁眉不展;身心交瘁,倚楼远望,渴盼鸿雁传来音书,但鸿雁过尽,音书全无,一次次失望,一层层将独处怀人的苦闷推上极致。(1分)。

木兰花的读后感篇十四

【内容】:

别后不知君远近。

触目凄凉多少闷。

渐行渐远渐无书,

水阔鱼沉何处问。

夜深风竹敲秋韵。

万叶千声皆是恨。

故欹单枕梦中寻,

梦又不成灯又烬。

【作者】: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年又号六一居士,庐陵(今江西吉安)人。宋仁宗天圣八年(1030)进士,累擢知制诰、翰林学士。英宗时,官至枢密副使、参知政事。神宗朝,迁兵部尚书,以太子少师致仕。卒谥文忠。他在政治与文学方面都主张革新,既是范仲淹庆历新政的支持者,也是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领导者。创作实绩亦灿然可观,诗、词、散文均为一时之冠。又喜奖掖后进,苏轼父子及曾巩、王安石皆出其门下。他的词主要写恋情游宴,伤春怨别,表现出深婉而清丽的风格。词集有《六一词》、《欧阳文忠公近体乐府》、《醉翁琴趣外编》。

【注释】:

水阔鱼沉:比喻杳无音信。古代称书信为“鱼书”。古乐府《饮马长城窟行》“呼儿熟鲤鱼,中有尺素书”。

敲秋韵:谓竹枝在风中沙沙作响。

欹:倾斜。

【赏析】:

这首词写思妇的离愁别恨,作者并不着力于对闺中人外部形态的刻意描绘,而是层层深入地揭示其内心世界,深婉平和,优柔不迫。

木兰花的读后感篇十五

去年今夜,同醉月明花树下。此夜江边,月暗长堤柳暗船。

故人何处?带我离愁江外去。来岁花前,又是今年忆去年。

译文。

记得去年的今夜,我们在月明花娇的万树丛中举杯欢饮,一同进入醉乡。而今年今夜,只有我一个停立江边,心情无比惆帐。月色朦胧,长堤昏昏暗暗,岸上垂柳摇曳的阴影遮住了停靠江边的小船。

远游的故人你现在何处?请江月把我的离愁带往江外我那好友居住的地方。预想来年百花吐艳的时节,我还会像今年这样,更加深情地追忆去年呢!

注释。

月暗:昏暗,不明亮。

江外:指长江以南地区。因从中原看出来,江南地带地处长江以外。故称“江外”,亦作“江表”。

来岁:来年,下一年。

创作背景。

此词约作于北宋灭亡,宋室南渡以后。

赏析:

这首词可以从两个层面来读。表层的,亦即文本的层面,可以说是写怀念朋友、亦即词中所说的“故人”。“去年今夜。同醉月明花树下”,去年的'这个时候,在一个月明之夜的花下,这是一个非常美丽而又幽静的环境。当时作者和友人都喝醉了,其情也是非常动人的。按照宋时的习惯,有酒宴,就一定有歌妓侍宴。大的背景是月下、花前,如此幽静。而具体到酒宴上,却又是红烛光摇,翠袖持觞。正如晏几道在他的《鹧鸪天》中说的:“舞低杨柳楼心月,歌尽桃花扇底风。”那又是何等的旖旎。将灯红酒绿,轻歌妙舞,置于如此清丽幽雅的环境之下,真个可谓是人间天上,无怪他们都要喝醉了。接下来却是一跌:“此夜江边。月暗长堤柳暗船”。这个落差极大。今夜作者却独自在江边,月亮是昏暗的,所以照见长堤也是这般的昏暗。昏暗的长堤,可谓全无生气,别说歌筵酒宴,竟是连一个送行的朋友也没有。而船在这柳阴之下,更显出没一丝生气。因为船既是“暗”的,说明船中连孤灯也没有一盏。

下片由自己的无聊,转向了他所思念的朋友:“故人何处?带我离愁江外去”。故人在哪里呢。说明他们之间,连信息也没有通过。这就更加令人挂念了。他不说自己思故人之愁,而偏说是故人“带我离愁”而去的,则虽不知故人现在何处,但作者的愁却是长伴着他的,他在什么地方,作者的愁也在什么地方。“江外去”,是虽不知处,但不是在长江之边,却是可以肯定的了。最后想结一个光明的尾巴:“来岁花前”,希望未来的岁月,像过去那样,能再次的醉倒在花前月下,只是恐怕“又是今年忆昔年”终是没有信心。

吕本中的词,不像他的诗,现实感很强,贫富对立的社会矛盾在他的诗集中,比同时代的其他诗人表现得更为深刻。而在词中,则多写风花雪月,离思别情。这自然是与词作为“艳科”所决定的。但正如鲁迅先生说的那样,战士血管里流的总是血,作为坚定的主战派,他写的词也会流露出他的这一遗恨。

南宋的形势,大抵是战战和和,所以也有“月明花下”之时,这时主战派自是“同醉”的,因为形势喜人。然而多数的情况,却是“月暗长堤柳暗船”,正因为如此,所以主战派的人多数都被贬谪以去了,这就是“故人何处?带我离愁江外去”的写照。而国势看来是无可恢复的,所以他不得哀叹;“来岁花前,又是今年忆昔年”。这就是深层次的解读。正如在《宋史·吕本中传》的最后一段“论”所说:“传有之:‘不有君子,其何能国。’绍兴之世,吕颐浩、秦桧在相位,虽有君子,岂得尽其志,宋之不能图复中原,虽日天命,岂非人事乎?若常同……吕本中,其才猷皆可经邦,其风节皆可以厉世,然皆议论不合,奉祠去国,可为永慨矣。”

另外,将三种不同时空意象叠映,借以烘托出别情之深切是此词突出的艺术特点。上片犹如两个蒙太奇镜头,对比中生出无限悲愁。同是月夜,去年月明花香,人聚同醉;今年却是月暗柳昏,人别船离。过片直写离别。结句写“来岁”思念,妙在“来岁”又包含“今年忆去年”之聚散忧乐。在时间的三维(过去、现在、未来)上表现出三种不同的事态情思,而又相融相生,用笔极简练而情思极丰富。

木兰花的读后感篇十六

木兰花。

作者:王恽朝代:元体裁:词集之盛。予时移病在告,继而君美御使以严韵见徵,勉为续貂远风台上客,说雅集,玉生光。纵尊俎无情,登临佳节,此兴能忘。龙山会君莫羡,爱绿*、影里到山庄。*马长安清贵,留连春草池塘。渊明肮脏傍门旁。多病对秋香。怅岁晚田荒,几多稂莠,**登场。人间事,如意少,且同来、一笑共匡床。寄谢牛山公子,何须挥涕残阳。

木兰花的读后感篇十七

木兰喜光,稍耐阴。喜温暖湿润的气候,亦能耐寒。喜肥沃、湿润而排水良好的沙质土壤,不耐旱,忌碱,在干燥、碱土、黏土上生长不良。根肉质,怕水淹,伤口愈合力差,移栽不易成活。分蘖性强。木兰用分株、压条、扦插等繁殖。

木兰移栽在春天花前或秋天落叶后进行,中小苗需宿土,大苗带土球。木兰喜肥,每年10~11月施人腐熟的堆厩肥作基肥,花后萌芽抽枝期间,追施2~3次速效氮肥,旱季根际覆盖并适量浇水。翌年可望花繁叶茂。

木兰要成乔木树形,必须进行除蘖萌芽和整枝。木兰根腐病、红蜘蛛、钻心虫等应及时防治。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17548304.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