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馆信息管理论文(实用16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2-06 07:41:17
图书馆信息管理论文(实用16篇)
时间:2023-12-06 07:41:17     小编:紫薇儿

学会感恩可以让我们更加满足和幸福,我想我们需要学会感激身边的一切。注意总结的语气要客观中立,避免夸大或贬低事实情况。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总结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图书馆信息管理论文篇一

图书馆员将对信息资源进行科学信息管理,并且提供一些有偿的服务。处理好有偿信息服务与无偿信息服务的关系,满足读者各方面的需求。

当今,每个人都希望能够不受时间、地点、条件的限制,随时得到他所需要的信息,无数图书馆将组成一个资源共享的大家庭,在这里人们可以通过计算机、网络通讯、多媒体等现代化信息手段,采集、加工、查询各种信息。图书馆员将对信息资源进行科学管理,并且提供一些有偿的服务。

高校的自身发展,促进了高校图书馆科学管理和现代化管理的实现,也对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同时,图书馆信息管理还存在许多问题,所以,对图书馆信息必须进行科学管理。

(1)信息资源数量少,不能满足读者需要。文献出版量增大,文献价格大幅度上涨,使每一个图书馆、情报文献中心大量购买文献变成不可能。这样图书馆购入的文献不能满足读者的全部需求。

(2)重复采购,减少了文献利用率。目前重复采购图书而造成资金浪费的现象十分严重。一方面重复采购的文献利用率低,另一方面又有很多应该采购的文献没有入藏,不能满足读者的`需要。通过协调采购,减少因重复采购造成的资金浪费和文献缺藏,同时,借助文献资源共享,提高文献利用率。建立较为完善的文献保障体系,提高文献价值。

(3)观念陈旧。现在,各个图书情报单位在文献资源建设上仍然存在一些“小而全”、“大而全”的旧观念,只求全而不求精深。应该解放思想,实现文献信息共享。

2.对文献信息科学管理的办法。

(1)加强文献信息宏观调控。建立健全文献信息管理的机制,统筹安排。科学采集信息,根据学科和专业的需要合理的组织信息资源。

(2)实现联合编目。同地区、同系统的图书情报机构,可以根据需要,联合编目,提高文献量。

(3)开展馆际互借。馆际互借就是图书情报机构之间,用互借文献信息的方式,互通有无,满足用户需求,是达到文献信息资源共享的有效方式。馆际互借可以补充资源不足。

(4)数据资源共享。各个图书馆相继实现了自动化,可以实现书目数据库资源和全文数据库资源共享。可以适当收费。

为了解决文献信息资源资金短缺问题,可以对外开展信息有偿服务。

图书馆信息有偿服务就是在无偿服务的基础上,对电子信息资源及高科技信息实行适当收费。图书馆信息有偿服务要制定相应的对策。

1.改革管理体制,统一领导,逐步形成服务网络。

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社会对信息中和性和实效性要求越来越高,任何一个信息服务部门都不可能靠自己的力量满足社会需求。图书馆之间分工合作,协调发展,开展信息开发,资源共享,互惠互利,逐步形成信息有偿服务协作网络。

2.加强宣传,调研市场,满足用户需求。

信息的易得性,是支配信息用户行为最重要的因素。人们获取信息,总是想通过最少的花费,最方便的途径获得,所以图书馆要发展信息有偿服务,公关宣传必不可少。图书馆通过各种宣传媒体提高形象,推销自己的信息产品和信息技术,获得更大收益。同时,图书馆加强市场调研,搜集信息,根据用户需要调整信息产品开发方向,加强市场经济走向的力度,拓宽信息产品市场。

3.处理好有偿服务与无偿服务的关系。

图书馆信息有偿服务就是在无偿服务的基础上,对电子信息资源及高科技信息实行适当收费。但是一般的读者需求,都是无偿的,必须满足读者的需求。

利用图书馆局域网开展信息无偿服务。如,建立馆藏书目数据库、读者数据库、流通数据库和具有本馆特色的其他数据库,使馆藏书目等信息可在本馆内实现共享。

(1)提供馆藏书目文献联机检索服务。读者可以在馆内任一检索终端上,按题名、责任者、分类号、主题词、isbn号、出版社等检索途径进行检索,实现对本馆馆藏以及借阅情况的查询。(2)网上预约借书服务。读者通过网上的检索,查阅馆藏目录,查阅自己所要的借的书是否已经借出。如果所要借的图书已经借出,还可以查阅还书时间、预约情况、借还历史等,从而为读者在图书馆局域网上办理预约借书服务;当被预约的图书归还时,可以通过电子公告栏或电子邮件通知预约者。(3)网上图书续借服务。各高校馆都根据本馆的馆藏情况宋确定教师、学生的借阅数量和借阅期限。如果读者所借的图书在规定的期限内还未用完,可以在网上办理续借手续(4)网上催还图书服务。有部分教师读者由于教学科研任务繁重,忘记了还书日期;或有部分学生读者在规定限期内未看完所借的图书或忘记还书时间。现在许多教研室或学生寝室都有可上校园网的计算机,图书馆可以通过电子公告栏或电子邮件的形式催还图书。(5)网上读者建议购书目录。高校馆都设有不同形式的选购图书委员会,订购图书时广泛征求专家和教师的意见。在网络环境下,图书馆的采购人员把新书目录以电子邮件的形式传递给有关专家和教师、待他们选定目录后以同样的方式返送给图书馆的采购人员;同时专家和教师也可以在网上推荐教学科研参考书目,供图书馆的采购人员选购。(6)网上新书通报服务。采编部每加工完一批新书,即将其数据送人新书的通报环节,经过数据处理,使图书馆局域网和校园网的用户都能及时看到本馆最新的新书目录。

信息服务由无偿向有偿转变,并不意味着有偿服务取代无偿服务,而是有机结合,互为补充。高校图书馆在对外开展信息有偿服务的同时,必须以做好本校师生服务为前提,始终坚持全局观念。处理好有偿信息服务与无偿信息服务的关系,满足读者各方面的需求。

图书馆信息管理论文篇二

摘要:描述了高校图书馆电子阅览室的现状,提出了提高电子阅览室管理水平的具体措施,并阐述了一些电子阅览室的服务功能。

论文关键词:电子阅览室,高校图书馆,管理制度,服务功能。

一、高校图书馆电子阅览室的现状。

目前,各高校图书馆都设有电子阅览室,然而,据调查,大多数学生并没有真正了解电子阅览室的实际功能,普遍视之为“网吧”。就拿笔者所在学校图书馆的电子阅览室来说,平时来上网的学员和教员并不算多,其中qq的聊天,看电影,玩游戏的人占大多数,利用网络信息资源查阅资料和获取知识的人少之又少,周末上网的人数较多,但用以娱乐和学习的人数比例并没有太大改变。更有甚者,把电子阅览室完全看作是娱乐休闲场所,带大量零食和饮料进来,大声喧哗,随意走动,还因网络故障和网速慢导致的游戏无法流畅运行动怒,指责工作人员的管理不当。同学学习之余想上网放松一下情有可原,电子阅览室也确实应该提供些娱乐文化服务,但这不是它的主要功能。造成这一状况的原因有很多,归结起来主要是电子阅览室的管理和服务没有到位。下面我就逐步探讨二者的问题。

二、图书馆电子阅览室的管理。

管理是一门艺术,如何加强对电子阅览室的管理,提供良好的上机服务,是需要仔细研究和考虑的。针对高校图书馆电子阅览室管理与服务中存在的上述问题,管理者应当从这样几方面入手加以改进:。

(一)完善规章制度,加强用户管理。

各馆应该制定诸如《电子阅览室工作人员岗位职责》、《电子阅览室读者须知》等规章制度。这些制度的制定,保证了电子阅览室在安全范围内正常有序的运行。一方面通过行政、技术手段建立先进的信息监控机制,过滤掉垃圾信息;另一方面要针对网络带给学生的不良影响采取有效的措施,认真研究和制定网络管理有关的规章制度。我馆对每一位读者实行实名登记,记录上下机的时间,读者接受服务必须按阅览室制订的统一收费标准或相关条例付费,在图书借阅证里充值,上下机刷卡,按时计费。笔者通过管理软件可以监控读者上网状况,看看是否有人违反规定。总体而言,电子阅览室应该不断完善网络管理规章制度,可以通过在设备上安装网络过滤软件等设施,从技术上对师生的上网行为进行规范。

读者违反规定,一方面是由于读者缺乏自我约束的能力,没能自觉抵制网上各种不良信息和错误思潮的干扰和侵蚀;另一方面,也是由于图书馆没有给用户进行合理的培训,用户根本无法从浩如烟海的信息海洋中找到自己所需要的信息。授人鱼不如授人以渔,电子阅览室应当适时通过开设文献检索课、入学教育等平台,向师生传授文献信息检索的一般知识,并对电子信息资源的组织方式进行介绍,使读者懂得怎样利用电子阅览室获取所需信息资料。只有这样,才能让大量网络信息资源免受信息泛滥现象的危害,从而提高电子信息资源的利用率。

(二)提高工作人员业务素质。

电子阅览室的管理员不仅要有丰富的图书馆知识、计算机知识和网络知识,更应具备良好的政治素质以及较强的服务意识,才能为读者提供较完善的服务。首先要掌握计算机软硬件基础知识、网络知识,这就要求管理者有较强的网络检索能力、信息咨询能力、数据库制作和维护能力,以提供查新服务、调研服务等高层次信息服务。其次,要具有丰富的图书情报专业知识,以便为读者提供网络导航、参考咨询服务等帮助。再次,要熟练掌握一门以上的外语,能更快、更准确地为读者搜集国内外最新研究成果,传递国外有价值的信息。

(三)加强安全管理。

1、软硬件设备的管理。

电子阅览室读者多且流动频繁,经常会出现计算机配件被人为损坏或是被盗的情况,如鼠标键盘的损坏和丢失。针对这一情况,管理人员可以将所有外配件连线打捆,并经常检查巡视,及时维护。

读者下载资源频繁,经常会造成计算机内存空间使用不足,影响计算机的运行速度,有的软件带有恶意程序代码,会破坏系统的完整性,造成文件丢失,使系统无法正常运行。为了尽可能的避免上述问题的发生,管理人员可以通过硬盘还原保护的方法,提供动态保护及时恢复硬盘和cmos数据。现在很多品牌计算机都在硬盘上划分出一个很小的独立的还原保护区域,可以实现一键还原,不管读者做了怎样危险的.操作,计算机重新启动几分钟后即可将系统恢复到初始状态,方便快捷。一般只保护c盘,然后开放d、e、f等其它分区给用户使用,这样一来既方便了用户,也保护了系统。另外可以在bios里设置cmos密码,禁止读者擅自修改设置参数,加强系统安全。

2、网络安全及病毒的防治。

计算机病毒种类的层出不穷,使得电子阅览室管理人员管理难度不断加大。为了阻止黑的客的入侵,我们首先不要去访问不可靠的网站,控制病毒传染源;其次我们必须在每台计算机中安装正版杀毒软件并及时更新杀毒软件,应用防火墙技术,阻止网络中的黑的客访问某个网络的屏障,加强网络访问控制;最后可以设置访问权限,当一个用户需求某项信息服务时,必须输入自己的合法口令,在系统规定的权限内,得到系统的有效服务。

3、重视环境管理。

为使电子阅览室拥有一个整洁、安静的良好环境,读者进室必须穿鞋套,禁止带食物、饮料,严禁吸烟,不得随意走动、大声喧哗。工作人员应当注意设备用电的安全,还要注意室内卫生,检查防火设备是否齐全。

(一)知识学习服务功能。

网络文献信息资源的丰富,为用户学习、授课、继续教育、终身教育等创造了极其便利的条件,如:特色资源数据库,维普、cnki学术期刊等大型资源数据库;大学英语、计算机各类等级考试的学习软件;各学科专业教学课件、辅导影像资料;各种工具软件等。同时提供打印、扫描、刻录、等多项网络信息资源的配套服务,更好地满足一些高水平读者的需求。网络为用户构建了知识学习的平台,扩大了用户的知识面,为培养创新人才、自学人才提供了条件。

(二)文献检索功能。

电子阅览室利用光盘检索和网络检索这些现代化检索手段,将光盘数据库和网上数据库链接,使文献检索工具得以在短时间内完成,省时、省力,是传统检索手段所无法做到的。现代化技术的使用,无疑使电子阅览室的文献检索功能大大增强,成为文献检索发展的必然趋势。

(三)文化娱乐功能。

电子阅览室提供文化娱乐服务功能,使用户在学习科研之余,适当放松一下,文化娱乐也成为高校图书馆电子阅览室的一项辅助服务功能。

结束语。

电子阅览室在高校图书馆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电子阅览室的管理与服务也应与时俱进、不断完善,只有充分利用网上和馆内的信息资源,进行科学高效的管理,加强服务意识,拓宽服务内容才能适应现代化图书馆发展的要求。

参考文献。

[4]鲍向东.电子阅览室管理的几点思考.图书馆论坛[j].2007(1):51.。

图书馆信息管理论文篇三

现行比较成熟的条码技术大致有两种类型,即一维条码和二维条码。这两类条码技术各有所长,以此两种条码技术的适应范围也都不尽相同。在这其中,如今在图书馆信息管理中最为常用的是二维条码技术。

一维条码和二维条码本质上将都是表示、携带和识读信息的一种特殊手段,区别主要在于其应用的侧重点不同:一维条码侧重于对“物品”的标识,而二维条码侧重于对“物品”的描述。

1.1一维条码。

一维条码表达信息通常只水平方向,垂直方向上没有表达任何信息,而为了便于对准阅读器只保持一个高度。一维条码的最大优点就是可以在减少错误率的基础上,同时还能够很大的提高信息录入的速度。不过一维条码只可显示英文、数字和一些简单的符号因此一维条码在应用中存在诸多问题。一维条码引起快捷性和准确性,在商品统一编码、数据采集、质量追踪等诸多的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1.2二维条码。

所谓二维条码,是相对于一维条码而言,指的是能够在水平和垂直方向的二维空间上存储信息的条码。另外二维条码可以实现英文、中文、数字、符号、图型等的直接显示。因而二维条码同时具备了贮存数据量大、保密性高、可独立于数据库而存在、扫描仪直接读取内容等特点。甚至当损污范围高达50%时还可读取出完整的信息。正是由于上述特点,二维条码在运输行业、机关公文流转环节、身份识别系统、医疗单据等多个行业得以广泛的应用。

2.1在文献流通中的应用。

条码技术在图书馆文献流通的应用,主要是用来提高提高流通管理的效率和质量,减少不必要的人力物力的浪费,从后台管理上可以降低数据的错误率,在前台面向读者的层面,可以实现图书文献自助借还过程,并可由读者自主完成,使借还图书文献的环节更方便,更快捷。

在文献流通中运用的条码多为比较先进的射频技术,自助借还系统在实践过程中的反响不错,不过其主要缺点是,图书在借阅过程中一旦产生的损坏,或是芯片受到折压,还书时就会产生错误;而且此系统成本较高,须要花费人力粘贴芯片,芯片的价格也远远高于纸质的二维条码。因此,二维条码技术,以其方便和精确的优势,迅速脱颖而出,大有取而代之之势。而在目前的成功案例中,一般只需将纸质的二维条码贴在文献的封面或封底利用自动借还设备的条码阅读器就可以完全胜任文献流通的自主管理。

2.2在读者管理中的应用。

条码技术应用在图书管理中需要遵循以人为本的理念,要有序管理读者,力争为读者提供优质的服务。而条码技术中包括了一维条码和二维条码,一维条码因只是保存了读者的编号,容量比较小。而读者的其他信息需要通过数据库进行查找。而二维条码技术信息容量大,可以脱离计算机进行使用,并不是完全依赖于数据库和计算机网络。同时在数据库中包含了读者的具体资料,一旦计算机出现问题,仍然能够查阅到读者的具体借阅信息,不会影响正常数据的传输。

条码技术在图书馆自动化管理中,能够加速流通管理的工作效率。同时可以让数据输入变少,这样就可以让图书文献分类所使用的人变少,减少了人力和物力。同时,通过条码技术能够让数据输入审核的错误率降低,让图书馆的管理水平得到大幅度的提高。虽然我国应用条码技术的时间相对较短,但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我国的条码技术运用到图书管理中,能够体现无线上网技术,甚至蓝牙技术的传输特点。以往的条码技术必须把书籍条码放到扫描器上才可以实现,而随着扫描技术的发展,已经发展为一种手持式的条码扫描器,而且可以随时对图书进行扫描,起到了方便快捷的作用。

结论:目前很多图书馆所使用的借还书的系统都是自动化的,这也样就会让文献的借助变得非常简单,多数时候不再需要其他人的管理了,读者可以自行进行借书和还书,让整个系统变得方便了许多。同时如今的条码技术采用射频技术(nfz)来进行图书的借出和归还,运行效果尚且处在比较好的方向,但是面对借出的图书在归还时条码被损坏的情况,会导致书籍当中的芯片也同时受到损坏,就会导致书籍无法正常归还;而且射频技术的引进需要很多的资金做支撑,也需要工作人员将芯片粘贴到每一本书籍上,这样会浪费工作人员大量的时间,因而,条码技术在现代图书馆信息中的运用还应进一步研究和发展。

图书馆信息管理论文篇四

信息管理,顾名思义,就是对信息的管理,准确地说是对信息内容的管理,它涉及到信息的整个生命周期,确定信息需求、开展信息收集或生产、加工处理、存储检索、提供传递、使用吸收、处置等。图书馆信息管理涉及到图书馆领域的信息资源分类、整理、整合、优化、应用等方面的问题,是与图书馆日常的服务功能息息相关的,加强图书馆信息管理有利于图书馆信息资源的优化和应用,从而提升图书馆服务工作的质量,更好地将信息资源与社会大众共享。

而图书馆信息人员、信息技术、信息设施、信息设备、信息中介、信息机构等构成信息资源管理的主要支撑。

定的战略目标,因此信息技术、信息系统只能是手段而非目的。但是,图书馆信息管理是一种特殊形态的管理,管理的基础内容是信息。在今天的信息网络环境下,管理需要的是及时、可靠、准确的信息。图书馆信息管理就是通过信息的有序流动来驾驭、控制、引导物资、能源、人员、资金等的流动,达到资源优化配置的效果。信息管理是图书馆一切管理的战略制高点,图书馆信息管理的水平和成效决定着其他管理的水平和成效。因为,图书馆日常工作中的每项计划、组织、人员配备、指导与领导、控制等,都需要有信息和信息管理的支持,但是这些信息必须是及时、准确、可靠的,这就需要先有完善的信息管理才能达到这一目的。从另一方面看,信息管理过程中的每个环节诸如收集、处理、存储、检索、传递、利用、处置等,都需要运用信息管理的原理。图书馆信息收集活动需要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其他各项信息活动也都是如此。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图书馆信息管理的目标不发生偏移。

图书馆信息系统管理的主要任务就是管理组织的信息系统的开发和运行。从这个意义上讲,图书馆信息管理就是组织的信息运用、信息系统和信息基础结构的规划、组织和控制。从管理主体的性质和范围来看,可以将图书馆信息管理划分为微观信息管理和宏观信息管理。

微观层次的信息管理是指图书馆馆员个体层次上的信息管理,包括个人层次的信息管理和组织层次的信息管理。个人层次的信息管理,又称个人信息管理,是指图书馆馆员个人为了方便自己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有效地运用各种工具和方法,对个人信息活动过程中所涉及到的各种要素进行的计划、组织、控制等活动。包括:个人信息内容、个人信息设备、个人信息资金、个人信息安全、个人隐私、个人网站、个人信箱、个人博客、个人记录、个人档案、个人藏书、个人图片及音频和视频等的管理。图书馆组织层次的信息管理,又称为组织信息管理,是指图书馆作为一个社会组织为了实现自己的战略目标,运用各种手段与方法,对图书馆组织信息活动所涉及的各种要素进行的计划、组织与控制等活动。包括:信息内容、信息人员、信息技术、信息设备、信息系统、信息网络、信息设施、信息资金、信息过程、信息网站、信息机构、信息安全、信息战略、信息风险、信息政策等的管理。

宏观层次的信息管理是指图书馆整体层次上的信息管理,主要是指图书馆机构及其相关组织等的信息管理。整体层次的信息管理,常常是指图书馆及其相关机构,为了通过开发利用信息资源来促进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而结合本地区的特点,对区域信息资源从宏观战略层面上实施的计划、组织与控制。主要通过制定各种信息战略、信息规划、信息政策、信息规章来实施管理活动。

(1)它具有应用性。即要在着力解决信息管理本身问题的基础上,帮助各种具体管理解决实际问题。

(2)信息管理具有综合性。它要综合运用技术、管理、信息和特定领域等方面的知识。

(3)信息管理具有渗透性。它已经渗入到所有的管理学科和管理实践之中。

5结束语。

从信息管理的本质看,不管它涉及的是什么,其终极的目标都是实现对信息内容的有效管控,确保人有其信息,信息有其人,实现信息为其需求者人服务。因此,从管理的角度看,图书馆信息管理的完整目标应该是:采用合适的技术,选择正确的方式,以可控的成本,在恰当的时间、合适的地点,将整合的信息高效提供给图书馆的管理者和读者,服务于组织、个人以及社会的发展。

图书馆信息管理论文篇五

[摘要]在网络经济飞速发展、信息技术广泛运用的新时代,知识信息载体不断发生新的变化,很多高校对图书馆信息化建设也给予了重视,力求通过信息化建设带动图书馆管理模式创新。高校图书馆主要是为教师和学生提供阅读服务,如何改善原有已不适应现代科技发展的管理模式,更高效、便捷地为师生提供服务,成为了当务之急。本文主要从以人为本、加强信息化建设等方面对高校图书馆管理提出创新。

[关键词]管理创新;以人为本;信息化。

0引言。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信息传递已不仅仅依赖纸质文本,而图书馆藏为读者提供最直接的服务便是纸质阅读。因此,在新形势下高校图书馆要想更好地服务读者,就不得不跟上时代的步伐,在保证原有传统需求得到满足的前提下,对已有的不适应时代发展需要的管理模式进行革新,注入新时代的新元素,更好地服务广大师生。创新是图书馆行业发展的需要。所谓创新,就是淘汰旧事物,创造前所未有的新事物,它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变化更新的。当今的世界正处于知识经济时代,信息化技术突飞猛进地发展,其显著特点就是:知识将成为发展经济的资本,科学技术在生产要素中居于最重要的位置,技术的不断创新成为推动时代发展的根本动力。创新是现代图书馆科学发展的动力。在计算机与网络迅速发展的今天,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与信息需求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并时刻在改变,图书馆在服务手段、服务内容、管理方式等方面皆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为了跟上时代的步伐,满足图书馆用户的需求,图书馆只有在服务理念、服务手段、管理模式等方面进行不断创新,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更好地为读者服务。

随着高校的发展,很多高校图书馆管理工作并没有同步取得进步,存在或多或少制约图书馆进一步提高服务水平的因素。图书管理员没有认真履行职责,业务能力不强,缺乏图书管理专业人才,甚至有消极怠工的现象发生。随着图书管理模式的不断更新,图书管理人员未能及时得到专业的培训以及业务指导。图书馆作为服务的职能部门,经费来源单一,导致书籍更新不及时,甚至无法满足师生学习要求,加之管理制度存在缺陷,图书管理人员对现代信息化建设接受的培训较少,信息化意识不强,传统的图书管理模式已不再适应。

2以图书管理理念创新为突破口进行图书馆管理创新。

观念改变至关重要,也是进行一切创新活动的必要条件。观念是行动的先导,有了信息化意识这个观念,才能在实践中行动有力。管理理念的改变也是管理模式创新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是图书管理内容的核心,随着现代信息技术飞速发展以及网络化、数字化的发展,对高校图书管理理念要求有以下两方面的转变。

2.1图书馆藏资源观念一定要改变。

随着电子书籍的推广,已经改变了原来单纯以传统的书籍典藏(包括图书、报刊、报纸等纸张型储藏),而是变得多种多样,从原来的可以计量到现在可以无限增多,藏书也分为馆藏资源和网上资源两大相互补充的组成部分,甚至网上云空间存储将越来越成为人们喜欢使用的。

2.2要做到图书管理理念的人本化更新。

目前,很多高校在图书管理过程中,过于注重所谓的制度完善、科学化管理,甚至用定量的方式进行评价,单纯将图书管理工作理解为“人与书”之间的关系,因此过于注重其制度规范科学性,而恰恰忽略其人本性。其实在目前的大形势下,图书管理观念必须像很多服务产业一样,增加更多的人文关怀。随着社会的发展,读者变得越来越有主见,有自己独立的性格,接受知识的渠道越来越广,刚性的管理制度往往让管理者知道如何做、什么不该做,却忘了思考如何改进、如何做得更好,这就要求管理中要灌输人文关怀,营造人文氛围,倾注人文情愫,弘扬人文精神。这种管理理念可以让工作人员能够在较为压抑的环境中变得互相尊重、更加和谐。

2.3完善以人为本的服务管理体制。

高校图书馆在未来发展中应继续注重以人为本的理念,首先应该清楚图书馆的以人为本的理念具体包含哪些内容,如何突出人的核心地位,将图书管理人员和读者作为双重核心,既满足对图书管理人员的管理目标,同时又能够满足广大师生读者的阅读需求,最大限度地将读者作为服务对象,最大限度地满足读者的阅读需求,充分利用和开发图书馆藏资源为师生提供服务,要建立“以人为本,服务至上”的管理理念。传统的图书馆服务模式只是单纯将书提供给学生阅读,营造一个安静和谐的阅读环境,但是在新形势下,仅仅做到这些远远不够,要改变这种单一、死板、工作效率低下的管理服务模式,因此建立数字化图书馆显得尤为迫切。建立数字图书馆可以使管理者通过多媒体技术对资料实施管理,提供自动化网络共享服务,最大限度地发挥图书馆文献资源的利用率,为读者提供更加人性化的服务和阅读体验。

3以信息化建设推动图书管理创新。

3.1增强管理人员的信息化意识,革新管理理念。

图书管理工作人员的信息化意识是决定高校图书管理信息化建设程度的主要因素。高校图书馆选拔人才的机制决定了专业的信息化图书管理人才始终是缺乏的,从而导致图书馆工作人员包括管理领导的信息化意识普遍不高,对信息化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也导致了信息化进程比较缓慢,在信息化推进过程中阻力较大。因此,必须把增强管理人员的信息化意识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图书管理人员要改变简单的电脑加网线意识,始终清楚信息化就是要让读者能更轻松、更便捷、更自由地享受图书馆资源。为拓宽学生视野服务,扩大服务的宽度和纬度,图书管理人员要使用现代信息技术,做好阅读数据的统计和分析工作,面对网上大量的专业信息,要学会分析、研究、综合、运用各类信息,充分了解读者的需求,提供更好的服务,不断提高读者的满意度。此外,图书馆可以考虑设置“文献阅读参考室”,对校内承担咨询和辅导帮助服务,对各种资料给予参考帮助,同时还要对各类信息进行分类与归纳分析,使信息服务能够做到收放自如,使读者能够更加称心如意地获取自己想要的阅读信息。

3.2健全和完善管理制度与技术,加强学习交流。

图书馆管理是个系统工程,在管理过程中要实行动态管理,保留自己独有管理方式的同时,要善于吸纳和借鉴社会上企业的先进管理经验,虚心学习。首先,从管理人员上,要加强培训和增加学习的次数,在招聘上要从文化素质和自身能力素质进行把关,可以适当考虑招聘一些信息化及计算机专业的人员充实管理人员队伍,注重培养服务精神,爱岗敬业以及奉献和团结协作的精神也是必不可少。在日常信息化管理的过程中,定期让管理人员开总结交流会,通过日常发现问题进行总结提升,让工作人员在日常管理过程中,善于发现问题和改进,及时记录并供他人借鉴,从而可以不断提高图书馆的信息化管理水平,同时可以拓宽管理人员的知识体系,培养队伍的团队精神,通过提升管理队伍素质,逐步实现管理的科学化和规范化。

3.3加大信息化建设投入。

图书馆作为人类知识的宝库,尤其是高校的图书馆,惠及人员更集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作为广大师生获取知识的重要渠道,信息化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和关系着师生利用图书馆资源的程度。当然要搞好信息化建设,就要加大投入。首先,要加大资金投入,完善和更新落后的系统设备,及时引进先进的管理设备,计算机的软件硬件都要跟上服务需求。其次,要配备相应的技术人员,利用假期适时组织全员培训。再次,要想办法提高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要善于引进相关人才,建立适当的激励机制,充分调动管理人员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逐步形成一套激励和约束相统一、权利和责任相一致、动力和压力相平衡的运行机制。此外,图书馆要实行多样化的薪酬管理办法,做到公平更正、团结高效。

3.4技术创新是图书馆改革创新的核心内容。

科学技术改变了世界,同时也在改变人们的生活、工作和学习方式。在科技高度发展的今天,人们已经习惯了使用现代化先进的技术来获取信息,图书馆传统的服务技术和方法已经逐渐被人们淘汰。因此,创新服务技术成为现代图书馆改革创新的核心内容。目前,现代信息技术已经在图书馆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在信息描述、标引、分类、存储、检索,以及信息分析、信息传播和提供等方面显示出极高的效率。技术使图书馆管理和服务的时间、空间、方式等方面有了无限扩大、完善的可能,使读者利用图书馆的方式发生了就近、快速、个性、互动、一站式、无障碍和无缝链接等诸多变化。另外,网络技术的高度发展,为图书馆的信息宣传、书目导读,以至于为网络图书馆发展打开了一扇大门,也为图书馆行业实现内部联盟、资源共享、避免出现资源重复建设提供了便利的条件。“众人拾柴火焰高”,创新本来就有风险,单靠少数几个领导者的知识、能力和经验进行决策极易造成决策失误。因此,充分发挥广大员工的积极性、创造性,广泛吸取群众的智慧和经验,集思广益地听取他们的意见就显得尤为重要,让他们共同参与决策,减少因思考不周造成的失误。

4结语。

管理的本质在于创新,这点对高校图书管理同样适用,信息时代就是新思想、新理念、新知识、新技术不断更新和发展的时代,只有不断接受新变化、革新思想,才能更好地适应时代发展,提供更优质的服务。面对全球一体化的大环境影响,高校图书馆应坚持以人为本、加快信息化建设、革新管理制度,才能更好地提高服务质量,满足高校教师的科研教学需要,促进可持续发展,创新是时代发展的动力,高校图书馆只有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才能更好地发挥服务本能,提供更好的服务。

主要参考文献。

[1]陈友军.我国高校图书管理信息化的现状及对策[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11).

[2]梁乃秀.图书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思考[j].韶关学院学报,2008(3).

[3]黄付艳.论构建以人为本的高校图书馆信息共享空间[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9).

[4]朱岑园.以人为本理念下图书管理建设思考与实践探究[j].网友世界,(9).

图书馆信息管理论文篇六

受各种因素的影响,传统的医院图书馆在管理的过程中存在很多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阻碍了我国医院的现代化发展。该文首先对当前医院图书馆管理的现状进行分析,重点阐述医院图书馆信息化服务管理的策略。

传统的图书馆服务能力比较差,其主要工作莫过于藏书。但是伴随着信息化社会的发展,对图书馆的管理职能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仅局限于数据信息的搜集与整理同時还包括文献的收藏与服务。医院图书馆发展至今,其藏书的种类、借阅的形式以及服务的时间与范围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2.1管理模式陈旧。

当前我国医院图书馆的`管理模式还是比较陈旧的,主要表现为管理制度不健全,管理手段落后,管理人员的管理意识也严重缺乏。因而为了更好地适应信息化技术管理模式的发展必须建立健全管理机制,同时还要在此基础上采取科学的措施加强管理[1]。

2.2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不高。

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对图书馆的整体管理产生一定的影响。图书馆资源的充分发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管理人员的自身管理水平。然而纵观当前我国医院图书馆管理的现状来看,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还有待提高,管理人员的知识水平不一。为了有效解决这一问题必须加强医院内部管理的培训活动,通过提高每个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促进整个医院服务质量水平的提升。

2.3服务形式单调,难以满足读者需求。

图书馆的服务质量与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读者的满意度情况。然而当前我国医院图书馆的服务形式比较单调,不能满足读者的更多需求[2]。为了有效解决这一问题,图书馆必须创新服务形式,尽量提供丰富的资源,实现多面化的服务。比如建立网上服务的快捷方式,这样能够方面读者通过网络获得更多的图书馆项目服务。

当前我国医院图书馆在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我国医院图书馆的管理与发展。为了更好地改善这一局面必须对医院图书馆的管理模式进行创新。下面就图书馆创新管理策略进行具体的探讨。

创新服务方式归根结底还是对人才的创新,在对计算机进行检索以及在对网络信息资源进行建设的过程中都需要专业的管理人员来进行操作[3]。医院图书馆管理人员还要具备雄厚的医学知识以及计算机专业知识。换言之,想要创新图书馆的服务方式首先就要对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进行一定程度的提升,只有管理人员的知识面拓展了,图书馆的整体管理水平才能在很大程度上得到提升。

虽然信息化网络技术在如火如荼的发展,但是当前我国医院图书馆的管理模式还是相对陈旧落后的,其管理模式依旧沿袭之前的条块分割封闭式管理模式,已经远远不能适应现代化信息技术的发展。为了创新管理模式必须打破这种封闭式的管理模式,通过建立联机查询的方式来实现图书馆信息资源的共享,进而保障医院图书馆的管理质量与水平[4]。

图书馆管理人员必须适当的改善和调整其服务质量和方式,并且在此基础上建立健全服务体系,通过创新管理手段来促进医院文献的合理应用,进而最大限度地提升医院图书馆的利用率。基于数字化的信息背景下,我国很多医院都建立了自己的数据库,有些医院甚至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局域网,通过信息化的检索来促进医院图书馆服务质量与水平的提升[5]。

3.4网络化信息服务。

伴随着网络化信息技术的发展,图书馆信息资源的管理同样也可以通过信息化以及网络化的手段来实现。基于信息化背景条件下,医院图书馆的信息资源不管是在搜集、整理还是在查询的过程中都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采用网络化信息服务不仅能够最大限度地满足读者的需求,同时还能提高医院图书馆的服务质量与水平,实现医院信息化以及网络化的发展。实现网络化信息服务,需要图书馆积极投身到医疗事业当中,对医学信息进行实时的搜集,进而利用搜集到的数据信息为医院提供基础性的咨询服务[6]。医务人员的工作时间比较紧张,在上班的时间基本上是没有时间查阅资料的,因而医院需要建立网络化的信息服务体系,保障医务人员在业余时间同样能够通过信息检索获得需要的信息资源[7]。

4结语。

基于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的背景条件下,实现信息化以及网络化的管理已经成为医院图书馆发展的大势所趋。虽然当前我国医院图书馆在管理的过程中还存在很多的问题,但是该文已经给出相应的解决措施,希望能够在医院图书馆的创新管理方面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參考文献]。

[2]中国图书馆学会医院图书馆委员会第23届学术研讨会暨年会征文通知[j].中华医学图书情报杂志,2015(5):49.

图书馆信息管理论文篇七

20世纪90年代,随着数字图书馆的兴起,知识产权问题成为数字图书馆研究领域的热点之一。我国最早涉及数字图书馆知识产权的研究论文是吴永臻所著的《多媒体信息产品的著作权及其信息社会服务系统的思考》,刊发于《情报探索》1995年第3期,从此,关于数字图书馆知识产权问题的研究持续升温。20,笔者对1995~数字图书馆知识产权的研究论文进行调査,选取“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为数据统计源,以“篇名”作为检索项,以“(数宇图书馆+电子图书馆+虚拟图书馆)(知识产权+版权+著作权+传播权)”作为检索式,使用excel进行数据处理,得到有关数字图书馆知识产权的研究论文共1144篇。然后应用文献计量方法对这些论文进行统计分析,冀此对我国数字图书馆知识产权的研究历程、研究现状加以梳理,并预测其发展方向。

1.论文增长态势分析。

数字图书馆知识产权研究论文的年度分布见图1。随着数字图书馆理论研究与建设的开展,其涉及到的知识产权、版权和著作权问题曰益突出,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从起,发文量呈现出快速增长的态势,随着《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定》和《著作权法》(最新修订)的颁布,“陈兴良教授诉中国数字图书馆”案件以及随后多起数字图书馆侵权案件的发生,引起了学者们激烈的争论与探讨,推动了数字图书馆知识产权研究的迅猛发展,促使的发文量达到峰值,~20的年均增长率高达122.5%。以后,《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的公布实施,促进了数字图书馆知识产权研究的持续发展,其年度发文量运行轨迹与数字图书馆研究热度保持同步,发文量保持在年均118篇的平稳水平,基本上符合文献的增长规律表明数字图书馆知识产权问题的研究与数字图书馆的研究是相伴相生的。

2.论文著者分析。

2.1著者发文量分析。

来,共有777位著者(第一著者)发表论文,人均发文量为1.47篇。发文1篇的著者有665人,占著者总数的85.59%;发文2篇的著者有70人;发文3篇的著者有12人;发文4篇的著者有7人;发文5篇的著者有5人。发文6篇以上的著者有18人,占著者总数的2.32%,其发文量是250篇,占总发文量的21.85%。发文量最多的是平原大学图书馆馆长秦珂,达73篇。从如上统计可以看出,数字图书馆知识产权的研究处于分散与过热状态;一定规模的核心研究群体已经形成。

2.2核心著者分析。

本文采用普赖斯定律与h指数相结合的方法确定核心著者。根据普赖斯定律,核心著者的最低发文量m可由下式求出,m=0.749*vn::r,式中:n_为核心著者的最高发文量。经统计:n_=73,代入得:m=0.749*v^=6.40,即发文6篇以上的著者可以作为核心著者的候选人。

h指数是美国物理学家hirsch于年提出的,定义为:一个科学家的h值,等于当且仅当在其发表的n篇论文中,有h篇论文每篇获得了不少于h次的引文数,而剩下的(n-h)篇论文中每篇论文的引文数都小于h。该方法将产出量(论文数)和质量(引文数)结合为一个单一指标,目前已成为信息计量学和学术评价研究的前沿领域之一。分别将发文6篇及以上著者的论文按被引频次降序排列,当某篇论文的序号大于其被引频次时,序号减去1就是该著者的h指数。由此得出的核心著者候选人的h指数见表1。eim的研究成果,在图书情报领域,h指数为5的研究者可以被认为是成功的研究者;若h指数超过13,就可以被认为是一位相当成功的研究者。

本文将上述统计结果中h指数为5及以上的著者确定为数字图书馆知识产权研究的核心著者,即表1中前9位,占著者总数的1.16%。由此可知,核心著者都是图书情报领域的知名学者。其中,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陈传夫教授(其h指数高达16)主持的“国家信息化基础设施知识产权问题研究”“信息化基础结构知识产权管理理论及其在数字图书馆工程中的应用”等国家科学基金研究项目对于数字图书馆知识产权问题的解决都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其代表性专著有《国家信息化与知识产权——后trips时期版权制度研究》等;秦珂馆长出色地主持完成了“数字图书馆版权问题研究”“图书馆知识管理中的版权管理机制研究”等研究项目,并主编有《数字图书馆版权保护导论》《数字图书馆建设中的版权和隐私保护研究》等专著,出版了第一部关于数字图书馆版权问题的个人论文集《图书馆?文献?信息技术和法律》,其研究内容涉及数字图书馆的法律地位、法定许可、合理使用、版权补偿金、授权模式、版权风险分析和集体管理等多个方面。

3.载文期刊分布。

3.1期刊的学科分布。

1144篇论文分布在317种期刊上,期刊的学科种类涉及图书情报、科技、法律、经济、出版等多个学科。其中,图书情报类期刊有49种,载文747篇,载文比例高达65.30%,刊均载文15篇;高校学报有137种,占期刊类别总数的43.22%,载文165篇,载文比例是14.42%;科技类期刊有38种,载文76篇;法律类期刊有16种,载文31篇;经济类期刊有17种,载文24篇;出版类期刊有5种,载文12篇;其他各类期刊有55种,载文89篇。以上统计表明,数字图书馆知识产权问题的研究已渗透到社会各界,高校是主要阵地,其信息管理学院、政法学院和图书馆等部门的工作人员是主要研究群体;图书情报学期刊是刊载此类研究论文的主要园地。3.2核心期刊分析经统计,有41种期刊,合计载文760篇,占论文总量的66.43%,其载文量大约占论文总量的2/3。根据核心期刊的累积百分比测定法,本文将它们作为我国数字图书馆知识产权研究的核心期刊侯选期刊,分别将其所载论文按被引频次降序排列,当某篇论文的序号大于其被引频次时,序号减去1就是该期刊的h指数。本文将h指数大于等于6的.期刊作为数字图书馆研究的核心期刊,见表2。表中的21种期刊全部是图书情报学期刊,其中19种是20版图书情报学核心期刊,表明数字图书馆知识产权这一学术研究前沿在核心期刊中得到充分体现。《中国图书馆学报》《图书情报工作》的被引频次高达396次及377次,表明核心期刊在数字图书馆知识产权研究中处于优势地位,影响力度最大。

4.高频被引论文分析。

将1144篇论文按照被引频次降序排列,得出有关数字图书馆知识产权研究主题的h指数为31,即有32篇论文入选为高频被引论文。其中被引频次最高的是邱均平、陈敬全、李宏轩合著的《论数字图书馆的知识产权保护》,达86次。该文刊发在《大学图书馆学报》第4期上,表明该篇论文在数字图书馆知识产权研究领域产生了重大影响。~年发表的高频被引论文所占比例是75%,而这4年正是我国数字图书馆知识产权研究的迅猛发展时期,表明高频被引与这一时期论文的增长态势相吻合。高频被引论文中的著者除本文统计的核心著者外,还有李顺德、罗光灿、郑燕华、杨宗英、张沙丽、徐敏韬、周德明、庄琦、梁卫华、王韫华等,他们是数字图书馆知识产权研究领域的开拓者和带头人,其研究成果受到学者们的广泛关注。32篇高频被引论文发表在16种期刊上,其中12种是年版图书情报学核心期刊,表明图书情报学核心期刊是数字总之,16年来,我国有关数字图书馆知识产权的研究成果层出不穷。其未来的发展有待于加强地区、部门、学科之间的交流与合作,着力解决其共同关注的专题和难题,以促进数字图书馆知识产权研究与实践的持续发展。随着数字图书馆研究的不断深入,其涉及到的知识产权、版权和著作权问题仍然是未来的研究热点。

图书馆信息管理论文篇八

网络时代的到来,让我们足不出户就可以掌握获取来自世界各地的信息,阅读方式也由纸质读物转向电子读物,既方便随时阅读又节省存放空间。目前,高校学生也越来越多选择使用手机或电脑等方式来阅读书籍获取信息,因此,高校图书馆要紧跟时代步伐,改革传统的管理运营模式,探寻新的符合当下学生阅读模式的新的服务形式,开发移动客户端,确保学生能通过手机或其它移动设备在网上查阅图书馆的相关信息资料。

(一)迎合网络时代更高标准的需求。高校图书馆服务于在校师生,所拥有的图书类型可以满足不同群体及不同专业的需求。然而,在校的师生又分为不同的级别,老师有专职教师、有辅导人员,学生又分为专科生、本科生、硕士生等多种层次。高校图书馆要想提供良好的.服务给这些不同层次、不同需求的人,不仅要有大量的图书储备,还要有完善的信息服务,便于不同需求的人群查阅资料获取信息。网络时代的显著特征是共享性和便捷性,面对图书馆堆积如山的图书资料,有时查阅起来既费时又费力,有些图书资料比较紧缺,从一个人手里传阅到另一个人手中,往往会耗费一周甚至更长的时间,共享性差。因此,将图书馆移动信息化发展,能更好地迎合当下的需求,将信息传送到网络管理平台,让资源更好地共享,确保资源得到最大化的利用。

(二)现代技术的有力支持。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为高校图书馆移动信息化发展提供了重要技术支持。作为高校师生们获取信息的主要平台,近年来,伴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借助现代科技产品和技术,图书信息存储逐步数字化发展,相比较传统的图书管理,既方便又能及时获取即时信息,紧跟时代的步伐,提高了图书馆的工作效率。同时,借助计算机技术,利用编程将各类文献书籍录入系统,使图书馆馆藏书籍得到及时的数据更新,及时采购相关书籍,既省去了人力更新时间,又促进了图书馆管理工作的智能化和规范化发展。

(一)完善图书馆硬软件设施。我国图书馆移动信息化发展起始于上世纪80年代,经过较长时间的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各大高校也将图书馆的硬件设备进行了升级改造,但与国际水平仍相差较大,因此,目前各大高校首先应着眼于提高图书馆的硬件设施。其次,还要重视软件设施工作,当前各大高校的图书馆管理软件系统,大都是自发设計,各大高校之间软件设计人员素质高低不一,导致软件系统漏洞多,兼容性差,致使很多高校之间资源得不到共享。基于此原因,各大高校应该加强联合合作,聘请高素质的专业软件开发团队,研制出兼容性好、系统稳固的软件,让资源得到最大化利用共享,推动高校图书馆的移动信息化发展。

(二)完善图书馆移动借阅服务模式。据相关资料调查显示,各大高校手机客户端图书馆登陆量比例高达80%,越来越多的学生选择用手机或电脑登陆所在学校网上图书馆,进行借阅浏览书籍,这种阅读模式对传统的纸质媒体阅读产生了较大的冲击,但这也是顺应当前网络信息化时代的必然发展趋势。因此,高校应该加强完善网上图书馆管理工作,安排专业素质高、具备信息化管理经验的人才专职负责网上图书馆,确保网上图书馆分区明确,信息及时更新,并构建特殊板块,吸引学生阅读,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使图书馆资源能被学生充分利用。

(三)开拓网上图书馆特色服务,吸引学生关注量。为了更好地利用网络资源,推动传统图书馆管理模式向信息化转变,各大高校应该将网上图书馆丰富化,增添特色教学项目,吸引学生的关注量和使用量。例如:与一些专业教育平台合作,引进一些免费视频教学软件,像免费讲座、日常考研课程等,为学生提供更多免费课程平台。除此之外,每个院系可以将社团优秀视频文件上传至公共平台,同时设置论坛评论区,让学生们对网上图书馆随时提出意见和建议,促使网上图书馆良性发展。

三、结语。

总之,随着科技网络的不断发展,带给我们生活方便的同时,也带给了我们改变。可以说,任何时代的到来,既带来了机遇也带来了挑战,我们必须时刻关注变化,及时采取措施应对挑战,才能把握最好的机遇,创造最好的结果。因此,在推动高校图书馆移动信息化的进程中,我们当前仍面临很多挑战,有技术方面的,有管理方面的。但无论什么样的挑战,图书馆移动信息化发展是时代的需求,也是当下经济的必然产物。所以,各大高校应该引起重视,正确面对当前面临的挑战,改进技术,创新模式,迎接图书馆移动信息模式的到来。

【参考文献】。

图书馆信息管理论文篇九

1)工程开工前,完成合同工程项目编码的划分和编码系统的编制。

2)根据工程建设监理合同文件规定,建立信息文件目录,完善工程信息、文件的传递流程及各项信息管理制度。

3)建立监理信息文件的编码方式。

4)建立或完善信息存储、检索、统计分析等计算机管理系统。

5)采集、整理工程施工过程中关于工程质量、投资、进度、安全、合同、施工环境保护等信息,并向业主反馈。

6)督促承包人按合同文件规定,及时编制并向监理部报送工程报表和工程信息文件。

7)监理部按监理合同文件规定和业主要求,及时、全面、准确地做好监理记录,并定期进行编制和反馈。

8)合同工程施工和建设监理服务期间的所有往来文件。

9)工程信息文件和工程报表的编发。

10)工程监理信息包括文字、报表、图像、声音等多种形式,利用计算机技术,建立工程信息网和电子文档系统。

2.2信息分类。

1)综合类。项目批文(包括项目划分批文);监理规划;监理实施细则。

2)合同管理。施工承包合同书;补充协议书;其他合同与变更资料等。

3)进度控制。开工通知及开工报审资料;进度计划调整;要求赶工的监理通知;工程延期申请及审批资料;工期延误及延期的处理资料等。

4)质量控制。项目划分及质量评定汇总表;工程材料检测(抽检)资料;中间产品(混凝土试块、砂浆试块等)检测及分析资料;施工质量监理抽检资料;质量缺陷及质量事故处理资料等。

5)投资控制。工程投资计划;工程款支付申请;工程量支付审核记录;工程款支付证书;工程量复核资料;工程量增减文件及设计变更资料;索赔文件资料等。

6)安全文明生产控制。安全文明生产的规章制度、措施、检查资料及落实情况;各种安全要求的通知;事故发生后处理资料等。

图书馆信息管理论文篇十

(一)认知度不高。

由于不清楚政策规定,部分金融机构不主动向人民银行申请金融机构编码。特别是小额贷款公司的监管权在地方政府,并且机构编码和金融机构本身的业务关联度不高,造成金融机构对于申报工作认识程度不高,管理不到位,年检不主动。其在申请、变更金融机构编码后,金融机构编码也就被束之高阁,未能在各类金融信息系统中全面应用,制约了金融机构信息管理的推广与使用。以巴州为例,虽然每年以正式的文件和召开专题会议的形式将通知发送到全辖金融机构,但是大多金融机构对机构代码及代码规范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充分,不清楚机构代码的作用和意义,对信息核对和检查等相关工作不够积极配合,联系人经常变动,工作交接不衔接。

(二)沟通协调机制不畅。

科技部门作为人民银行的对内部门,多不了解辖内金融机构相关信息,尤其是中小型地方金融机构和小贷公司,因此难以掌握这类金融机构的审批成立时间和数量。如果金融机构新增、变更或撤消时未按规定在有关部门批准后的7个工作日报送相关信息,将导致录入的信息不及时,违背了“实时公布”的原则。再者,因未明确商业银行维护机构信息的责任部门,有的是办公室,有的是科技部门,还有一些是由会计业务类部门负责此项工作,导致部门间沟通回合多、协调环节复杂。

(三)制度约束力不强。

《管理规定》中对金融机构未按规定执行的处罚条款不明确,责令整改和通报的惩戒力不足。由于缺乏约束力,多数金融机构平时不重视此项工作。信息发生变更不及时更新,或是申报时时间跨度早已超过文件规定期限的现象屡见不鲜。加之科技部门又无相应的执法权,无法对此项工作的完成情况进行检查,日常进行的口头督促不具有合法性和权威性。

(四)属地管理原则与权限设置相背离。

金融机构的县级分支机构和区域性法人金融机构在不断增加。但系统维护由人民银行地市中心支行以上机构负责,《金融业机构信息管理规定》中明确规定:中国人民银行分支机构按属地原则负责辖区内区域性法人金融机构、金融机构分支机构和事业部信息的编制、备案、维护和发布,造成县域金融机构在申请机构编码时极为不便。以巴州为例,辖内地广人稀,相距最远县城达上千公里,无论是金融机构提交材料还是去现场检查,来去都极为麻烦,且费时费力。而人民银行县支行却没有对应的维护权限,给日常工作造成诸多不便。

二、对策及建议。

(一)采取有效措施扩大机构编码的应用范围。

加大编码使用范围,建立信息共享和制约机制。在人民银行信息系统中大力推广使用,建立人民银行各部门之间以及与商业银行之间的联动制约机制,规定商业银行必须申请使用编码后才能开展某些业务,从而促使金融机构主动做好信息验证工作,及时进行系统信息维护,进而加快推动金融机构编码的启用进程,以保障金融机构信息系统数据的准确性、完整性、唯一性和信息公布的及时性,帮助实现金融机构问系统互联互通、信息共享。

(二)建立全面协调沟通机制。

通过人民银行组织的金融机构参加的各类联席会议、业务交流会以及各种宣传活动等多种方式和途径,进一步加大《金融业机构信息管理规定》的宣讲力度及系统的推广使用。特别是通过行长联席会议等,使得各金融机构行领导特别是分管行领导要高度重视人民银行金融标准信息化建设工作,落实专职部门负责,指派专人作为联系人与当地人民银行科技部门保持联系,及时报备机构信息变动所需材料。

(三)建议进一步细化制度规定。

明晰信息管理工作中的奖惩细则与依据,强化金融业机构信息管理制约手段。建议明确处罚依据和责任追究手段,明确商业银行维护机构信息的责任部门。同时,对监督检查主体进行业务和执法培训,办理执法证,在人民银行综合执法检查中添加对此项工作的专业检查。对县域支行开设部分维护权限。加强支行建设,实行属地管理。要真正实现属地管理的原则,就必须扩大系统的使用范围,应增加人民银行县级支行参与金融业机构信息管理维护,为其分配部分操作权限,鼓励县支行对系统的使用。同时,尽快开放系统对各金融机构的访问接口,实现信息的实时发布。

图书馆信息管理论文篇十一

1)全面收集整理的原则。监理信息来源广泛,层次较多,形式多样,利用计算机技术,将这些信息全面收集、整理、分析,排除垃圾数据,改正不准确的数据,然后纳入信息管理系统。

2)系统管理的原则。明确工程建设监理信息流程,使监理信息在监理组织机构内部、上下级和外部环境之间的流动畅通无阻;建立工程建设监理信息编码系统,为各项信息提供概念清楚的唯一编码,便于数据存储、加工和检索,提高数据处理的效率和精度;工程建设监理信息的搜集,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基础工作,包括前期工作阶段、设计阶段、施工招标阶段、施工投标阶段、施工阶段、保修阶段等各阶段各方面的信息。工程建设信息管理工作做得好坏,主要取决于原始资料的全面性和可靠性;工程建设监理信息的加工整理和存储,在全面、系统搜集监理信息的基础上,加工整理搜集来的信息资料,并建立完善的信息资料存储制度,将各种资料按不同类别,分别进行登录、存档,以备使用;建立信息库,在做好信息分类编目工作的同时,利用计算机技术建立信息库,提高信息的使用效率和确保信息传递及时、可靠。

图书馆信息管理论文篇十二

针对多机种装备保障信息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信息获取相对较难,信息传输可靠性和准确性有待加强,信息处理的技术手段有待创新,态势显示技术有待突破和辅助决策智能化程度有待提高等问题,采用系统分析的方法,研究和规范装备保障信息管理流程,为多机种装备保障信息管理提供对策依据。

关键词。

多机种装备;装备保障;信息管理。

前言。

多机种装备保障信息管理工作是提升装备保障能力的关键工作之一。当前,多机种装备保障信息管理工作中存在着信息获取相对较难,信息传输可靠性和准确性有待加强,信息处理的技术手段有待创新,态势显示技术有待突破和辅助决策智能化程度有待提高等问题。信息管理流程则是装备保障信息管理的重要环节。在多机种装备保障信息管理过程中,应将信息管理流程进行合理区分,按照装备保障信息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态势显示、辅助决策等阶段分步骤地搞好流程优化,以提升装备保障信息管理工作效益。

1、装备保障信息的获取。

信息获取是指多机种装备保障信息管理系统与所配置的各类传感器相结合,全面获取装备保障实时态势信息的活动过程。多机种装备保障信息的获取受诸多因素影响。一是受感知因素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各类传感器的灵敏度与信息获取的及时性上。为了提升多机种装备保障效率,一般均安装了信息采集传感器,对所采集的信息进行感知处理。为了提升装备保障信息管理效益,一般对装备保障过程中的基本信息和流程信息,通过增强集成性和实施分类管理的方法来设法获取。二是受保障流程因素的影响。保障流程与信息管理流程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在保障流程的各个环节上,均要进行信息获取。多机种装备保障过程与供应链紧密结合,从装备维修器材采购到技术保障,从备品备件库存管理到物流运输使用等各个环节均会产生诸多信息,这些信息的获取均应归并考虑。三是多机种装备的影响。多机种装备由于维修工具、维修器材和维修工艺不同,导致了技术保障方案的多样性和专业性都比较强,装备保障信息的获取需要有针对性的技术手段才能实现。

装备保障信息收集分系统是装备保障信息管理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用于统计各种装备保障的数据,收集装备保障信息等。在信息收集过程中,保障人员必须充分发挥主导性作用,适时分析信息需求,确保保障业务数据收集的及时性、完整性和准确性,信息技术保障人员应主动进行技术创新,综合运用各类先进信息技术手段,切实搞好信息收集和信息服务工作。

2、装备保障信息的传输。

装备保障信息传输是信息管理的重要环节。通过通信系统和传输网络设备,可以实现信息管理系统各个子系统以及组成单元之间的信息交换与传输。为了有效传输多机种装备保障的各种信息,必须采用适当的信息处理技术和信息处理设备,在信息获取后,在信源将要传输信息进行编码、存储、打包和转发处理,通过一定的传输信道将信息传输至接收端并进行相应的解码等逆处理,确保信息传输满足无差错、近零时延、抗干扰、防窃取和连续等基本要求。

装备保障信息传输子系统,主要包括信源、信宿、信道以及各节点相互连接的电子设备和通信网络组成。主要用于多机种装备保障信息以及指挥、控制与管理等信息的传输。信道是指装备保障信息的传输路径,是信息传输子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传输子系统中各个节点通过计算机局域网实现了人机通信以及机器与机器之间的通信。装备保障信息管理系统需要传输的保障信息量很大,保密性要求高,将其作为指挥自动化系统的组成部分,有利于为作战指挥提供装备保障决策依据。

装备保障信息处理是指对于获取和传输来的装备保障信息进行整序的过程,是装备保障信息管理的核心任务和重要功能,它存在于各子系统和组成单元中,为了提高信息处理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根据信息处理对象的不同,可以将装备保障信息处理划分为五层:一是单传感器实时信号处理;二是单传感器数据处理;三是多传感器数据融合处理;四是多属性信息融合处理;五是装备保障态势显示与辅助决策中的信息变换与再生。信息处理是对原始数据与信息进行分类、分析、综合并进行真伪鉴别的过程,通过标准化,可以用统一的格式为装备保障指挥与管理人员提供装备保障态势信息,以便为装备态势显示提供依据。

装备保障信息处理子系统以计算机为载体,通过软件实施控制,并附加多功能外部设备。可以将装备保障信息从获取的原始形式转换为便于传输与分析的形式,通过筛选、过滤、分类、提取等步骤实现信息的整序,完成分析计算、编辑整理和存储,以备必要时提取使用。同时,实现联机的数据管理和显示以及方案优选、数据实时处理、辅助决策等功能。

4、装备保障态势的显示。

装备保障态势是指多机种装备保障过程中,为宏观把握装备保障现实状况及发展趋势而使保障过程信息以适当的形式显示出来,以便于装备保障与管理人员使用。装备保障态势可以以文字、符号、图形图像等多种形式显示。为了增强直观性、形象性和灵活性,图形和图像信息可以通过显示器来显示并可以进行放大和缩小,以便于装备保障与管理者对保障态势进行分析比较和综合研究,为装备保障与管理决策提供直^依据。

装备保障信息显示子系统的主要功能是将装备保障信息以数字、文字、符号、图形或图像等形式,提供给装备保障与管理人员,以便能及时地了解和分析装备保障与管理情况,以便于根据装备保障需要,对装备保障过程进行适度控制。装备保障信息显示子系统,由各种计算机网络及显示设备、投影仪以及各种打印、复印设备等组成,可以输出和显示多机种装备保障信息,为装备保障辅助决策提供依据。

5、装备保障辅助决策。

辅助决策是装备保障与管理人员根据多机种装备保障信息处理后生成的态势信息和保障方案,运用先进的辅助决策手段,分析多机种装备保障态势,评估装备完好率和可能的受损程度,进而预测各种保障方案的效价,然后通过比较,提出最优保障方案序列的过程,以辅助决策者实现装备保障决策的科学化。

辅助决策是多机种装备管理信息系统的重要功能,装备保障信息决策,是装备保障信息管理的核心工作。装备保障信息管理工作主要是为管理者实施保障决策提供服务。人工智能在管理信息系统中的应用将极大促进辅助决策功能的发挥,为使管理者做出装备保障决策更加符合装备保障信息管理工作的现实状况,可以通过人工智能技术提高系统的辅助决策水平。在装备保障信息管理工作中,应尽可能多地研究和验证若干成功方案储存在方案库,以便于在多机种装备保障工作需要时调出使用,同时,还可根据装备保障实际情况对方案库中方案进行必要修改,使方案更加完备可靠。

6、结语。

装备信息管理是优化多机种装备保障流程和提高装备保障效率的重要工作。研究论证和优化多机种装备保障信息管理流程,对于提升多机种装备保障与管理能力,实现装备保障信息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只有加大多机种装备保障特点与规律研究,不断探索优化装备保障信息管理流程,才能为切实提高装备保障能力提供理论依据。

图书馆信息管理论文篇十三

1)信息采集。业主或上级主管单位的文件、工程前期文件、工程实施要求、工程图纸等资料,由总监理工程师收集。承包人有关工程实施的文件、计划、报告;会议记录、通报;总结、管理制度、工程活动、监理合同、监理规划、监理细则、操作文件、发出的文函、分析报表、监理大事记、监理日志等信息,由信息员收集。各施工、安装单位的有关工程进度、质量验评、费用变动、施工方案、工程变更、安全文明、设备人力等信息,有各专业监理工程师收集。相关设备生产厂家的文件、图纸、说明书资料、设备生产监理过程、缺陷情况等信息,由专业监造监理工程师收集。其他各类监理工作文件,由总监理工程师或监理工程师收集。

2)信息的传递。静态信息总监理工程师、总质检师批阅后由信息员传递后收回、归档。动态信息由总监理工程师、总质检、专业监理工程师批阅后,按总监理工程师提出的意见处理。实行闭环管理,由信息员跟踪闭合[7]。信息利用。信息利用是信息管理的核心,是沟通内外的中枢。信息利用采取登记、限时,并及时归档的办法,由信息员负责。文档资料管理。制定《监理部文件资料管理规定》等办法,对其文件的分类、批阅、标识、传递、登记、查询、整编、入网等明确规定,所有监理人员按规定执行,信息员督办。

3)信息管理。做好现场监理记录与实时信息反馈。监理文件为书面文件,应实事求是、表述明确、数据准确、用语规范、简明扼要,以有关承建合同与技术规范、规程及标准为依据。《监理月报》应重点突出、语言简练地真实反映工程现状和监理情况。同时编制有关质量、进度、投资、安全(文明)等方面的专题报告。《监理日志》记录准确、及时,并妥善保管,得涂抹、缺页、损坏、遗失。做好所有文件的日常管理,收集、整理、保管设计及施工等工程技术挡案资料、图片,在施工期任何时间内可以随时查阅。定期提交有关的工程照片、资料和音像制品并归挡。及时整理资料,使之真实、完整,且分类有序。

4)信息管理的资源保障。安排2名有责任心的专职人员管理信息资料;采用计算机进行信息管理;保证信息收集、管理所需要的设备;不定期组织信息员参加技术培训或外出观摩学习,吸取好经验、好办法;信息资料由项目总监理工程师负责。

5)验收与移交。水利工程建设信息系统在专项验收前,监理与业主组织对各参建单位的信息管理系统的收集、整理、分类、保管与归档情况进行自检,并出具自检报告。自检报告内容包括:工程概况,工程管理情况,文件材料的收集、整理、归档与保管情况,竣工图的编制与整编质量,工程档案完整、准确、系统、安全性的自我评价等内容。确认工程信息系统的内容与质量达到要求后,可进行信息管理系统专项验收。水利工程建设信息系统验收与水利工程竣工验收同步进行。凡信息内容与质量达不到要求的水利工程,不得通过信息系统验收;未通过信息系统验收或信息系统验收不合格的,不得进行或通过工程的竣工验收。水利工程建设信息系统验收由国务院南水北调办会同国家档案局组织。对验收中提出的意见和问题立即在进行整改。信息管理系统在工程验收之后的15d内提出书面申请,并在申请确认后的1个月内办理完成移交手续。

1)重视信息管理工作,建立信息管理网络。成立信息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并把信息工作列入全局的长远规划、年度计划及有关人员的岗位标准和职责中,把信息工作作为管理的一项重要的内容纳入年度目标,与其他工作同部署、同组织、同考核。同时,配备了具有专业素质的工作人员任信息管理人员,建立信息管理工作网络,形成了以总监挂帅、信息员分管、各监理站具体负责、各职能部门协办的4级信息管理网络。同时,在信息管理设施上加大投入,配备、配齐计算机、复印机、打印机、传真机、有线通讯和无线通讯等,实行网络办公,以适应现代化管理的需要。

2)加强制度建设,规范信息管理。按照集中统一管理的原则,实行集中统一管理;规范操作流程,强化管理制度。制定的管理职责和制度包括:信息管理体系与职责、信息工作人员岗位职责、信息保密及安全制度、档案资料借阅制度、信息管理制度和信息的搜集整理制度等;在信息的收集、整理、保管、借阅使用、鉴定销毁等方面,严格遵守信息管理制度,确保信息收集充分、档案交接手续齐全、信息整理规范、信息内容完整、信息管理期限划分准确,做到交接有手续、借阅有审批、归还有记录、鉴定销毁有依据;做好信息统计工作,确保信息统计报表上报及时和准确完整。

3)做好信息的归档和利用工作。对于施工单位报批文件,以标段为单位按照收文、审核批复、录入电子目录、发文、返回等步骤,完成对文件的初步处理,并按工程信息类别对文件进行分类整理。其中,需报业主审批资料,在第一时间送达并履行签发手续。对于内部产生的文件,按照监理信息类别分类归档。对于上级发文,采取逐级传阅,安排专人办理,办理完毕后归档。在此过程中,要重视对档案原件的形成和积累,确保信息、档案完整、准确、系统,做到了信息收集齐备,分类明确,查阅方便。

4)加强对施工单位的档案检查与监督。在努力做好监理自身信息工程建设的同时,对施工单位的信息与档案管理进行专项检查,检查内容包括:信息工作机构的建立、人员的配备、管理制度的建立及实施情况等。

5)做好信息工程培训。为进一步提高信息工作的规范化、科学化管理水平,除派专人参加上级部门组织的培训工作外,还根据国调办《南水北调东中线第一期工程档案管理规定》、《南水北调东中线一期工程档案分类编号及保管期限对照表》及湖北省南水北调工程建设管理局的《湖北省南水北调工程档案管理实施细则》、《汉江中下游四项治理工程档案立卷及整编操作规程》等一系列档案管理的有关规定和要求,组织参建单位认真学习,聘请省档案局专家授课,到兄弟单位观摩等,确保信息和档案的规范管理。

3结语。

在南水北调引江济汉工程建设中,监理的主要作用是控制,而信息是控制的基础,因此监理工作中重要内容之一就是信息管理。建设监理只有及时掌握完善、准确的信息,才能够果断决策,精简中间环节,有效降低建设成本,提升管理效率,从而较好地完成监理任务。因此,做好水利工程建设监理信息管理具有现实意义。

图书馆信息管理论文篇十四

摘要:

随着信息化进程的不断加快,计算机科学技术已经成为医院信息系统管理的核心部分,为医院进行信息管理提供了很多便利。但是,医院信息管理系统在使用的过程中仍然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安全隐患,要想确保医院信息管理系统效果的充分发挥,定期进行医院信息管理系统的维护与保养是非常必要的。本文将针对医院信息管理系统进行深入分析。

关键词:

1引言。

近几年来,计算机科学技术的水平日益成熟,信息化在医院日常管理中的应用已经非常普遍,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显著成效。医院信息管理系统的使用不仅能够改善医院信息管理的质量,为信息管理工作提供很多的便利,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医院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1服务器的维护工作。

服务器是计算机网络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医院信息管理系统的运行过程中发挥着关键的作用,一旦服务器在运行的过程中出现任何异常的情况,将会给医院网络数据的安全性造成一定的损害,甚至还会导致整个医院信息管理系统陷入瘫痪的情况,从而引发医院信息管理系统运行中断、内部信息资料丢失的现象发生。

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医院应该定期对服务器进行维护与保养,确保服务器在实际工作过程中能够正常运行。而且,医院在安装服务器系统的过程中,就应该选择性能相对比较高的usp电源进行连接,确保服务器在医院信息管理系统中的正常运行,同时还要注意配备备用的服务器,这样即使使用中的服务器出现故障,也能够第一时间用备用服务器进行替换,不会影响医院信息管理系统的正常运行。另外,还应该充分利用双机热备技术对服务器与服务器之间进行连接,确保能够及时对医院信息管理系统中的信息进行备份。

2.2网络设备的维护工作。

网络是医院信息管理系统传输数据信息和接收数据信息的主要渠道,因此对网络传输相关设备的维护也是非常必要的。一般情况下,医院信息管理系统网络设备的维护工作主要包括四个方面:

四是网线和光线电缆,网线和光线电缆是连接网络的关键设备,由于暴露在外部环境中,所以经常会出现压断、扯坏的现象,从而影响网络的正常使用。由此可见,要想确保医院信息管理系统信息数据的正常传输,定期进行相关网络设备的维护工作是非常必要的。

3.1增强维护人员的技术。

要想充分发挥出医院信息管理系统的重要作用,定期进行医院信息管理系统的日常维护与保养是非常必要的。医院有关部门应该委派专业的维护人员对医院信息管理系统的运行状况进行管理,这样就能够及时发现医院信息管理系统在运行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从而有针对性的制定故障解决措施。而且,还要加强对系统维护人员的培训工作,在完善他们专业理论知识的同时,提升他们的实践操作能力,确保维护人员对软件的全面掌控。

另外,还要积极的向维护人员普及医院信息管理系统软件与硬件的相关知识,帮助他们掌握系统软件和硬件经常会出现的安全故障,并且根据安全故障的内容制定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3.2完善相关操作的制度。

医院应该进一步完善相关操作的规章制度,制定更加健全的维护操作流程,确保医院信息管理系统维护工作的每一个环节都能够在规章制度的约束下进行。同时,还要制定完善的工作站入网操作规程,统一制定编写网络线路结构图,积极落实网络安全保密制度,确保医院信息管理系统的正常使用。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地将医院内部复杂的信息资源利用起来,为医院各项工作的正常开展提供客观的参考依据。

3.3加强权限管理的工作。

网络虽然为医院的信息管理提供了很多的便利,同时也伴随着一定的安全隐患。操作人员要加强对终端账户、权限的管理,针对不同级别的工作人员开放不同的权限,做好医院信息管理系统的密码管理工作,帮助医院工作人员明确自己所处的权限范围,避免出现越级查阅的现象发生。

同时,医院工作人员也要做好自己账号与密码的管理工作,最好是定期更换密码,丰富密码组合形式,为医院工作人员账号内的信息资料提供安全保障。

4结束语。

综上分析可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医院信息管理系统在医院信息资源管理工作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能够为医院信息资源的管理与利用提供更多的便利,确保各种信息资源的充分使用。但是,在使用医院信息管理系统的时候,也需要定期对其进行维护与保养,及时发现系统使用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问题,确保医院信息管理系统的高效、稳定运行,为医院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基本保障。

图书馆信息管理论文篇十五

进入21世纪,信息和知识日益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和主要资本,整个社会都朝着信息化社会迈进。高校图书馆是人才培养基地,是知识创新源泉,同时是信息交流桥梁,因而加强高校图书馆信息管理显得尤为重要。作者结合对高校图书馆的了解和在广州中山大学图书馆工作的实践,简要分析高校图书馆信息管理的主要特点,阐明其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建议,以便加强高校图书馆的信息管理和服务,促进自身发展,更好地服务广大师生用户、学校乃至整个社会。

进入21世纪,信息和知识日益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和主要资本,整个社会已进入信息化社会。高校图书馆作为高等学校信息储存中心,在传播信息、培养人才中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信息管理是人类为了有效开发和利用信息资源,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手段,对信息资源进行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的社会活动[1]。从另一个角度看,信息管理需要人类采取除技术外的其他如经济的、政策的、法律的甚至人文的方法。作为一种崭新的管理方式,它已被运用到图书馆管理工作的各个方面[2]。高校图书馆的读者主要是从事教学科研的教师和专业学习大学生,基本属于专业用户。他们利用图书馆从事专业工作的同时获取新知识,不断优化知识结构以便提高专业素质[3]。因而,高校图书馆必须加强信息管理和服务,才能更好地服务学校、服务社会。

从信息管理概念不难看出,信息管理很好地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理念,因为我们进行信息管理的最终目的是使信息资源为人类生产生活服务,同时强调创新及其效用价值,人类通过信息管理提高信息利用效率。这反映了信息管理的复杂性,要求人类综合利用技术的、经济的、政策的、法律的甚至人文的方法对信息进行利用。信息管理运用到高校图书馆应坚持这些理念,与时俱进,促进自身发展。综合来看,高校图书馆信息管理主要特点包括以下方面:

一是重视信息的共享和创新,运用集体智慧提高应变能力和创新能力,从而增强组织的竞争力。二是对信息和人才高度重视。把组织看成“学习型组织”,要求员工不断获取信息,并发挥信息团队的整合效应。三是信息管理的实现必须以先进信息技术为支撑,主要表现为:在搜索有用信息的过程中,利用数据仓库、数据挖掘技术、人工智能技术获取信息中隐含的信息;在信息存储和传播上,利用大型数据库技术、存储结构技术、现代通信技术、网络技术等保证信息充分共享。四是重视对员工的鼓励,通过赋予员工更大的权利和责任激发员工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以充分挖掘员工潜能[4]。

高校图书馆是高校信息储存中心,是传播信息的主要场所。信息管理的实施可使高校图书馆及时了解信息流向,掌握信息动态,让广大师生用户可以在最短时间内以最快速度找到急需的情报资料。国家对高等学校图书馆的投入不断加大,但是仍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是信息管理系统结构不完善,系统建设缺乏统一标准。

二是高素质、复合型人才流失。图书馆的科技创新、信息管理重组、参考咨询等工作都需要高素质人才完成,由于传统高校图书馆只是一个教辅单位,很难留住高级人才,人才流动性强,降低图书馆处理问题的效率,而且强调以工作任务为中心,采取过于刚性的管理方法,影响馆员的主动性、积极性,加上培训制度不够完善,馆员业务水平得不到很好的提高。

三是国内高校图书馆内部交流与合作还有待加强。总体来看,许多重要资源都集中在我国规模比较大的图书馆,有的高校的图书馆甚至处在建设或整治当中,造成我国高校图书馆资源严重不均衡,阻碍我国高校图书馆整体发展。

21世纪以广泛利用巨量信息为主要目标,以下信息快速传播和频繁交流为基本特征的信息化社会,各种信息服务方式应运而生,高校图书馆的地位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加强高校图书馆的信息管理与服务显得十分重要。结合我对我国高校图书馆的了解及在中山大学图书馆工作的实践经历,现提出如下建议:

一是加强图书馆管理意识。可以增强图书馆管理现代化意识和信息管理系统的科学化意识。

二是提高信息管理系统的科学性。不断了解广大师生用户的需求,进而做出更完善的设计,同时研究科学的开发方法和开发工具,缩短开发时间,提高系统性能。

三是加强国内高校图书馆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定期举办相应的研讨会和交流会,加强资源的相互利用,同时学习国外图书馆先进的管理方法和模式,树立长远发展规划和目标,促进自身发展。

四是加强高校图书馆馆员的培训,努力增强工作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同时通过多种途径鼓励馆员,让馆员树立强烈的主人翁意识,增强工作成就感。

高校图书馆是人才培养基地,是知识创新源泉,同时是信息交流桥梁,只有不断更新管理理念,积极树立“信息管理”思想,不断创新,同时提高信息管理系统的科学性,加强交流与合作,加强馆员培训和鼓励,才能加强高校图书馆的信息管理与服务,才能适应时代发展需要,以更好地为广大师生用户服务,为高校乃至整个国家服务。

图书馆信息管理论文篇十六

众所周知,随着市场经济是深化,各种抖索引擎应运而生,这些结果都是现在网络工具的普及与开发的必然结果,因此强化信息管理成为当前发展趋势。信息管理对于图书馆的管理有着很大影响,其特点就是网络化,数字化,多媒体化,特征是开放,共享,协作,让顾客能够更好地利用,享受图书馆带来的便捷。利用现代化管理技术,一方面提高了图书馆的馆藏率,另一方面为顾客提供到了更加丰富的文献。

3.2云计算。

对云计算的定义有多种说法。百度百科中也至少可以找到100种解释,通常涉及通过互联网来提供动态易扩展且经常是虚拟化的资源.云是网络,互联网的一种比喻说法。这种系统的引入在根本上解决了一些顾客的忧虑,在顾客看来,图书馆是一个积淀知识的地方,是人类文化不可缺少的机制,若是在这方面花费太多时间与精力,时间久了对于顾客来说这将会是一个很大的问题。它的出现为信息化管理带来了新机遇,由于高端管理系统的价格较高,因此很难普及到用户生活中,云计算给双方都带来了机会,缴少量费用,便可享受系统提供的各项服务,做到了为顾客服务的管理理念。

3.3数据驱动管理。

为了提高信息化管理模式,采取数据驱动管理将成为必不可少的环节。图书管理者为提高参考依据以及促进了图书馆信息化的管理效率,会加强对数据驱动的管理,一方面促进了管理工作,另一方面通过这些数据获取了有价值的数据,因此,当代图书馆管理模式中,数据驱动的管理成为了提高效率的不可或缺的环节。通过读者借阅的书籍数据,发现读者阅读兴趣,以及习惯,从而提升图书馆资源建设水平,通过分析数据资源的下载,可以充分了解所有读者的阅读情况,以此来有针对性地对读者提供帮助,这里也不难看出为顾客服务理念的逐渐深入。

3.4整合服务体系的评价。

图书馆的管理模式逐渐完善起来,在服务评价方面应用了先进的整合服务体系评价,用这种模式来监督图书馆各项信息服务情况,为管理者提供服务报告情况,促进图书馆信息化管理模式的调整,为顾客提供了有利的保证,为图书馆的管理起到充足的作用。

4小结。

图书馆管理系统是图书馆开业与读者服务的基础,在网络社会的今天,图书馆管理系统模式必须与时俱进,摒弃传统的图书馆管理模式,采取新的,现代化的管理模式去运行,强化信息管理意识,采用云计算,采取数据系统的管理,以及服务体系评价的实施,在这些趋势的引领下,现代图书馆管理模式一定会取得更大的进步,实现信息化管理模式与为顾客服务的至上理念。

【参考文献】。

作者:张丽莉历颖夏宁韩毅单位:空军航空大学训练部图书馆。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17564982.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