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心理学论文(模板18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2-06 08:21:11
现代心理学论文(模板18篇)
时间:2023-12-06 08:21:11     小编:LZ文人

环保意识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我们每个人都应该积极参与其中。在总结时,我们要注重分析问题的根本原因。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一些优秀总结范文,供大家参考和学习。

现代心理学论文篇一

自本世纪80年代后期开始,西方心理学界有关后现代心理学的理论探索便日渐增多,学者们之间的'学术分歧与观点争鸣也十分明显.本文归纳出三种主要的争鸣意见,旨在表明西方心理学家关于后现代心理学的认识和研究还没有达成共识,后现代心理学也没有形成相对成形的体系.

作者:高峰强作者单位:山东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山东,济南,250014刊名:长白学刊pku英文刊名:changbaijournal年,卷(期):“”(4)分类号:b84-06关键词:西方心理科学后现代心理学争鸣

现代心理学论文篇二

国有林场是国家为加快森林资源培育,保护和改善生态,在重点生态脆弱地区和大面积集中连片的国有荒山荒地上,采取国家投资的方式建立起来的专门从事营造林和森林管护的林业事业单位(李建锋等,)。国有林场是我国林区的基本组织,其主要任务是扩大森林资源,提高森林质量,充分发挥国有林地生产潜力,提高生态、社会和经济效益,同时它还承担林区教育、卫生、治安和社会管理的任务。从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国有林场进行了多方面改革探索。这些年来取得了可喜的成就,但是,也积累了不少问题,严重影响改革的推进和国家生态建设大局。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1.1运营资金方面。

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起,我国国有林场就呈现出全行业的经济危机,资产负债率居高不下,始终高于50%的警戒线,国有林场存在极大的经营风险。首先,由于近年来可采森林资源量的下降,再加上国家实行的森林限额采伐制度,许多林场木材产量直线下降,收入锐减,有的甚至陷入了入不敷出、度日艰难的困境。其次,国有林场大都建在人烟稀少的边远荒芜地区,林场承担着繁重的生产建设和后勤服务等任务。有的林场还同时负责着当地教育、卫生、治安和社会管理等事务,因此,林场职工队伍庞大,需要大量资金投入来保证职工和离退休人员工资、下岗职工最低生活保障费用等。但截至底,全国国有林场累计拖欠职工工资72亿元,拖欠离退休人员养老金13亿元,某些林场拖欠职工工资长达10多年(张颖等,)。再次,我国大部份国有林场始建于新中国成立初期。受到当时国家投资资金限制,生产生活基础设施严重不足,而且后续资金投入缺乏。目前林区道路、供电、通讯、生活用水等方面的问题突出。这样不仅影响了林场的日常生产工作的开展,还危害着林区的稳定。

1.2经营机制方面。

由于其特殊的地位和作用,国有林场自建场以来就被定性为事业单位。然而,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我国林业发展战略的变化,“事业单位编制、企业化管理、自收自支”的管理体制已不符合新时期林业的发展要求。首先,国有林场所有权主体不明确。尽管在名义上国有林场有一个明确的所有者———国家,但实际上,国家是个太大的概念,没有任何经济实体承担其责任,行使其权利。各级政府,林业主管部门都认为自己可以代表国家。这在某种程度上导致了林场实质上处于“人人收益,无人负责”的状态。此外,事业体制下,林场职工一直按国家规定的标准拿工资,吃惯了大锅饭,也形成了“平均主义”的思想,造成林场机制不活,经营不善。同时,国有林场还存在管理体制落后的问题。国有林场一般是和农村交叉,跨乡、跨县,有的大型林场甚至跨市,管理难度很大。而大多数林场只重视生存,没有余力进行森林经营,更没有制订中长期发展规划和编制森林经营方案(张颖等,2011)。这既不利于森林资源的保护和利用,也不利于林场的可持续发展。林场中的分配制度、企业领导产生机制和林场剩余财产支配权等问题的解决已迫在眉睫。为了切实解决以上问题,笔者认为,可以在我国的国有林场改革中引入tot模式,把现有人工、集体商品林林木经营权和林地使用权通过经营权转移的形式落实到户、联户和其他经营实体。

2tot模式的引入。

tot是英文transfer-operate-transfer的缩写,即移交———经营———移交。通常是指政府部门或国有企业将建设好的项目的一定期限的产权或经营权,有偿转让给投资人,由其进行运营管理;投资人在约定的期限内通过经营收回全部投资并得到合理的回报,合约期满之后,投资人再将该项目交还政府部门或原企业(金永祥等,)。它是现在国内外比较流行的运营方式。在我国,这种方式主要用于大额、中长期且有稳定现金流的资产项目,如桥梁、公路、电厂、水厂等基础设施项目等。运用于国有林场的具体过程如下,首先林场与职工签订合同,将山林、竹林的经营权划分给职工个人经营,其收入完全归职工所有,林场则不发工资。一方面,由于职工自负盈亏,其个人积极性与集约化程度有所提高;另一方面,由于职工熟悉林场的情况,日常事务的经营管理等,运营效果将大大提高。职工退休后,林场再把经营权收回,由林场支付退休金。这样既能把部分优良资产留在林场,又能吸引资金,进行多项目开发与经营,为职工医疗、养老等积累资金(舒美英等,)。

2.1可行性。

从出让方———政府方面来讲,国有林场是国家投巨资多年苦心建设起来的林业基地和生态屏障,也是供全社会成员享用的生态环境资源,属于公益性产品,其产权理应归国家所有。由于tot模式既能够有效保证政府对林场的“最终控制权”,又能够成功引进外部资本,缓解林场的“资金瓶颈”。因此这种模式从政府方面来讲比较容易推行。从受让方———林场职工方面来讲,一旦实施tot模式,由于自己经营,积极性与集约化程度有所提高,收入也将增加,从而刺激他们来主动参与。接手林场经营权后,由于充分发挥职工专业分工的优势,极大利用其成功的营林经验,就能迅速提高林场资源的使用效率和经济效益。

2.2风险分析。

林业产业作为一个以森林资源为主要经营对象的特殊产业,有其特殊的运营规律。首先,林业是一项公益事业,具有较大的正外部性,即使是商品林,在其采伐之前的漫长经营期内,一直发挥着重要的生态和社会效益,却无法从经济上加以计算和补偿;其次,林业属于基础产业,森林资源的采伐受到国家禁伐、限伐政策的约束,一般人员不能自由进入市场(朱铨等,2009)。总体来说,这是一个竞争力相对较差,对国家政策影响较为敏感的弱质产业。虽然运用了tot项目运作模式进行改革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林场资金短缺和经营乏力的问题,但是在实际运营中依然存在风险。

2.2.1经营风险。

由于国有林场中大多处于经济落后的山区,其职工多数是过去造林时从当地的林、农民中招工进来的,素质普遍较低;再加上山区信息闭塞,了解新鲜事物和接受再教育机会少,对可持续发展、转换经营机制等新的管理方式和理念不易接受。另一方面,林木生长周期长,见效慢,难以在短期内见到经济效益,而且破坏容易恢复难。由于tot模式下林场的职工不拥有所有权而只是在一段时间内经营,为了实现经营期内个人利益最大化的目标,可能会出现“经营短期化倾向”,即职工不从林场的长远发展角度考虑,在经营期内,种植盈利能力强的经济作物,导致林场物种单一,在经营期末减少或停止对林场的技术改造、维护和保养等工作,而过度砍伐,使最终交回的林场损耗加大,后期的经营利润大幅减少。

2.2.2交易风险。

从产品的性质来看,森林是介于私人产品和公共产品之间的特殊产品。对于林场中的生态公益林来说,其发挥的保持水土、涵养水源、调节气候、美化环境等社会、生态效益无法通过收费得到补偿,社会上的个人虽然从中受益也不必为此付费,具有公共产品的属性。而对商品林,虽然在采伐以前也发挥着重要的生态和社会效益,但采伐后通过市场交易能获取经济收入,更多的具有私人产品的属性(李荣勋,)。如果统一将整个林场视为转让标的物,那么,林场中的生态公益林,由于其生态效益无法通过市场交易获得补偿,盈利性较差,必然会造成经营者较多的种植商品林,砍伐公益林,从而导致供应量大大减少,对环境,对国家造成无法估量的影响。

2.2.3价格风险。

tot模式的转让是一种有偿转让。但是,目前国内没有形成规范的森林资源产权交易市场,对产权的定价在技术上困难很大。为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必须对经营权进行合理定价。如果单纯以把林场交由职工经营期间产生的工资额作为转让价,该转让价未经科学估算,缺乏科学依据。如果采用收益现值法,由于林业经营的特殊性,经营期间风险不确定,林场职工一般会要求较高的回报率,不仅价格的合理性和可行性会受到疑惑,还可能会造成“寻租现象”。

3未来改革的.方向。

3.1建立林场监管体系。

6月,世界银行发布的报告《改革基础设施:私有化、监管和竞争》提出,有效的监管是正确实行改革最关键的促进条件(李思思,)。tot模式能否成功,关键是能否进行有效的监管。因此,在改革过程中,每个林场都需要结合自身的情况设计出一套完整的监管体系。在转让前,对如何解决安排人员、如何界定经营权,怎样出售经营权等问题进行深入研究,确定一套切实可行的方案;转让后,有关机构应定期对林场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进行评估,确保林场职工不会因为追求个人经济利益而降低林场的社会效益;在即将收回经营权的后期,更要加强监管,防止出现“经营短期化倾向”保持林场的可持续发展。

3.2合理界定经营权性质。

由于林场经营权类型的模糊,盲目使用tot模式不仅不会增加经济效益,反而会导致生态公益林的损失,因此,合理界定国有林场经营类型,并实施分类经营是实施tot模式的前提和基础。从国有林场中森林资源的性质出发对林场经营权的性质进行分析,界定林场经营权到底是公益性的、商业性的,还是混合性质的;如果是混合性质的,还要界定公益性质部分和商业性质部分各自在整个经营权中的比例(舒美英等,2005)。根据已经界定清楚的性质,分别实施tot模式:商品林可以按照市场规则进行转让经营权,公益林仍然保持其公益性质,由省、市、区三级分管,保留其经营权。对于混合性质的林场,按照各自的经营权比例进行相应的处理。

3.3完善法律环境。

tot模式的实施过程,实际上是公共利益和私人利益博弈的过程。因此在转换林场经营权的性质时应确保一个合理的定价,使出让和受让双方找到一个帕累托最优状态。一方面,每个林场应依法进行报批,并由具有法定资格的资产评估机构进行合理的价值评估,以避免对公众利益造成损害。另一方面,在整个林场经营权转让过程中,各级政府必须进行监督,有相关立法的情况下,确保已经遵照了有关法规;在没有相关立法的情况下,则要进入政治程序,由可决定进行经营权转让的机构做出决定后再进行经营权转换工作(舒美英等,2005)。在任何时候若发现经营方有违反合约的情况,可以对其进行处罚直至取消对该项目的全部经营权。深化国有林场改革,加快国有林场发展,是我国“十二五”期间全面推进林业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由于tot项目模式在我国还是一种新生事物,其在国有林场改革中运用的本质就是经营权的民营化(李建平,2009)。因此,可以以几个林场为试点,在运用模式的整个过程中,进行必要的政府干预和监督,确保该模式的良性运行,从而创建出一套新的改革思路供其它林场参考和推广。

现代心理学论文篇三

《道德经》又名《老子》,全书五千言,充满了深沉的智慧,主导意识是“道”。“道”在其中说明世间事物发展的总规律,又说明了人在社会活动中立身的行为规范,其核心就是“清静”、“无为”、“抱一”、“守中”。

“清静”一词见于《老子》,即去私寡欲,心里没有杂念。“清静可以为天下正”,意思是说“清静”是治理天下的最高法则,心清神静可以治理天下。这是老子的一种最高人生境界,一个人只有不断地反省认识自己,剔除不由自主沾染上的私欲杂念,“浊以静之徐清”,才会象浑浊的流水一样,静止下来,重新变清。“无为”是不妄为、不乱来的意思。自然无为常常被人们理解为放任不管,什么事都不做,这是一种误解。“无为而不治”、“无为而无不为”是说无论什么事情都要努力去做,总可以做成的,自己的行为要顺应自然和社会发展的规律。在这种规律下尽情地发挥自己的聪明才干,努力去做,去实践,这才是“无为”。

那么,老子所认识的天地的规律又是什么呢?他说:“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这是说事物在向前发展的同时总孕育着相反方向的运动,所谓“物极必反”。免费论文。所以他总是告诫人们不要过分追求什么东西,过分强盛就会衰落,要保持“清静无为”的状态。他反对世俗的逞强、骄傲、矜持、走到天下人前面。认为“物壮则老,是谓不道,不道早已。”他的这些专横者必不能持久的思想无疑是保持人的心理平衡的一种方式。心理素质差者,常常个性很好强,但处处事事又表现很胆小,怕这怕那,看不到自己的力量。这就是不符合道了,因而总是难以找到心灵的安宁和稳定。老子劝人说:“果而勿骄,果而不得已,果而勿强。”教人们不要逞强、走极端,而要顺着自然的规律走,注意保护自己。这样就不会固执,不会矫揉造作而使自己活得很累。人只要顺着自然的规律去走,走在“大道”上,就会安全、平和、泰然,就会享受人生的乐趣。由于摸索出了天地的规律,摸索出了自己工作的规律,他就会把自己的工作,哪怕是单调而辛苦的工作,当作奉献,从中得到乐趣与安慰。

老子还主张少欲寡欲,生活俭朴,反对华而不实的东西,反对世人追求眼耳鼻口舌等五官的享受,认为这些会把人诱离大道,使人做事时违背大道而遭受种种灾难。

老子哲学中还有“无争”、“知足”、“守静”、“贵柔”、“处卑”等等特点,遵从这些教诲,无疑会为生活在这纷繁复杂社会环境下的人的心身健康筑起一道坚固的防线。人们或许会认为这些思想是消极的,会阻碍社会的进步和人的发展,但现代西方社会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及人的心理健康问题已充分地说明了他们那种对物质的过分追求是有悖自然规律的。事实上,人们如果接受老子这些合理的教诲,虽然暂时会有所失,但会因顺从了自古以来不变的正道,在经受了这一小小的损失后获得心灵的安宁、幸福和社会的安定、和平。这也就是“吃小亏,占大便宜(保护身心健康)”的含义。有得必有失,有失必有得,人们究竟如何取舍呢?答案是很明显的,但人们往往难以为了获得未来的大收获而暂时舍弃小的损失。所以老子叹息道:“吾言甚易知、甚易行,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他主张,一个人如果理解了天地的规律就应该勇敢地、坚韧地走上正道。

从现代医学心理学角度来认识,要在短暂的`人生旅途中,特别是人们处于现代化社会变革中,不断提高心理素质,达到心理上的自我感觉适应、充实、满足,这就应将“清静无为”的观念植于心中,在清静心灵的引导下,顺应“自然”的规律,根据自身的心理特点和社会环境条件,陶冶情操,坚定信心,完善个性,选择自己的价值目标。

“抱一”、“守中”,指按照既定的目标前进,脚踏实地,坚忍不拔,不依赖,不懒惰,努力去做,这样一定会有好的结果。心理疏导疗法抓住这些积极的原则,并使之融合于自身体系之中,以“清静无为”、“无私无欲”为导向,不断提高人们的自我认识能力,使之在学习、工作、人际交往及生活中处处达到“自我满意”(即“成功”的具体表现)的境界。

二、老子心理学学术思想的现代意义。

从老子心理学学术思想吸取心理学的营养,受到启发,发展出影响深远的心理治疗理论,这就是其现代借鉴意义。

在国内,给具有原本及特质性的优秀传统文化——老子心理学学术思想赋予新的内容,也就不再是古老的文化了,而成了“古为今用”,为现代化服务,为心理治疗服务,成了为民造福的导向。免费论文。如中国道家认知疗法由杨德森教授晚年及其追随者历时12年涓积成流,是现代中国心理学家独创的具有浓厚本土特色的心理治疗方法,经理论研究及临床应用证明行之有效,尤其对“a型性格、精神应激及相关疾病、焦虑、抑郁、强迫等症状”效果卓著,被誉为“中国现代心理治疗方法之花”、“中国人自己的心理疗法”。该疗法基于中国道家传统的处世养生之道,从现代科学的角度深刻分析中国人的民族文化与心理特征、精神痛苦的成因、引起精神痛苦的内部因素、以及心理应激与生理应激的相关与区别、精神控制与精神虐待等现象,制定出精神超脱的“四个原则”(利而不害,为而不争;少私寡欲,知足知止;知和处下,以柔胜刚;清静无为,顺其自然)和“四套方案”的操作方法,以及一系列的自我心理调节技术,通过改变个体的认知观念和应对方式来达到调节负性情绪、矫正不适行为和防病治病的目的,以帮助国人在自身的文化背景下实现健康人格与理想人生的完美结合。又如老子心理学学术思想不仅为心理疏导疗法输送了营养,而且使心理疏导疗法的理论更加丰厚敦实。

在国外,森田疗法的基本理论与老子的自然思想是一致的,在森田的神经症发病原理与其具体治疗方法上也可在老子那里找到相似思想。免费论文。森田疗法与中国的传统文化是相符的。森田疗法在中国是能够被广泛接受和推广应用的。如果用老子的道家思想来阐释森田疗法的理论原理,则会更易为中国患者所接受。“道”,这个中国文化中最为神奇的概念,也是荣格分析心理学的一种内在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心理疏导疗法〔m〕.鲁龙光.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9(2001.2重印)。

〔2〕老子德育思想的现代借鉴.文彦南、刘辉.杭州师院学报〔j〕,2006,5。

〔3〕荣格心理学与中国文化.申永荷、高岚./archiver/?

〔4〕中国道家认知疗法介绍.杨德森等.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j〕,2002(2)。

〔5〕“老子”与森田疗法.卢旨明.华西医学〔j〕,1998(3)。

现代心理学论文篇四

语文教学同其他学科教学有着相同的科学性,但与其他学科又有区别。这是因为语文学科除了它的科学性之外,还有一个其他学科很难具备的艺术性特点。因此说,语文教学真正是科学美与艺术美的高度统一体。在具体的语文课堂教学中,能够使这种完美统一得以展现的中间媒介,便是教师规范优美的课堂教学语言。从某种作用上说,语文课堂教学艺术首先是语文教学语言艺术。教师向学生传道、授业、解惑以及师生之间信息的传递和情感的交流,“都必须以语言作为凭借。教师通过情趣盎然的表述,鞭僻入里的分析,入木三分的概括,恰到好处的点拨,把学生带进瑰丽的知识殿堂,并开启心智,陶冶情操,获得精神上的满足,”从而“更好的为实现教学目的服务,”反之亦然。然而,在当前的语文课堂教学中,不少教师只注重教学策略的探讨与改善,却忽视了课堂教学语言的精心组织和优化设计,下面结合教学实践谈一谈语文课堂教学中语言的运用。

加强语言教学,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还必须走出课堂。课堂毕竟是个小天地,学生学习和运用语言的广阔天地在课外。我们还必须积极认真地引导学生开展各种形式的语文课外活动。除了指导他们在课外广泛涉猎,多读名篇、时文报刊,勤于动笔,多做笔记外,还要适当地组织开展一些有利于锻炼培养学生语言能力的语言实践活动,如演讲比赛、语言知识竞赛、作文比赛、影视评论、出墙报及手抄报、开设语言规范化知识讲座等等。通过这些活动,把培养语言能力这一任务延伸到与学生广泛接触的日常生活的土壤中去,让学生处处耳濡目染,处处受到有关语言知识和培养教育。

语言丰富多采是语文教学语言艺术的主要表现之一。针对不同学生,不同文体、不同内容、不同风格的文章,要采用不同的教学语言。如对低年级学生,语文教学语言应形象、具体、亲切、有趣味性;对高年级的学生,语文教学语言应深刻、明朗、隽永、有哲理性。讲议论文,应多用议论分析的语言,要严密,有力度;讲抒情文,应多用深情的语言,要华丽,有。朗读课文,高兴、激昂的时候,声音就高一些;深沉悲哀的地方,声音就低一些。这样,不仅使得课堂教学富于变化,而且能启发学生较好地把握课文。

1.言之有序,条理清楚。“序”是指语文教学语言的.逻辑性。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对每课教材做深入钻研和细致分析,弄清要讲的语文知识的来龙去脉,掌握其确切的含义和规律,精心组织教学语言解读,确定怎样开头,怎样过渡,怎样结尾。只有思路井然有序,讲解才会条理清晰,学生在重点、难点等关键理由上才能够得到透彻的理解。

2.言之有物,论之有实。“物”是指语文教学的具体内容。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讲课应不夸夸其谈、不信口开河、不空发议论、、不离题太远,而应言之有物,论之有实。并能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有意识地把已学知识和未学内容联系起来,把课本知识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有意识地穿插有关的时代背景、作者生平、名人轶事等,最大限度地充实教学内容。

4.言之有启,循循善诱。思维规律告诉我们,思维启动往往从惊奇和疑问开始。语文课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主体意识,增强其学习的内动力,引导学生质疑理由,多为学生制造悬念和创设意境,激发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和求知渴望,使他们融会贯通地掌握知识并发展智力。为此,教师课前要设计好预习习题和课间提问理由,让学生带着理由去看书,去听课。课堂上要注意循循善诱,因势利导,深入浅出,多用疑问性提问、疏导性提问、铺垫性提问,使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受到启迪,探求新知识,掌握新内容。感到课堂新奇多趣,知识易于理解。

5.言之有韵,抑扬顿挫。语文教师在课堂上,要注意用好教学语言,切忌平铺直叙,平淡无奇,而应使自己的语言尽量做到高低起伏,长短相间,快慢适宜,随着教学内容和教学实际的需要时轻时重,时缓时急,抑扬顿挫,声情并茂,和谐动听,使学生听起来舒服悦耳,精神饱满,兴趣盎然,津津有味,提高教学效果。

语文学科具有工具性、思想性、文学性和知识性。在教学过程中,读写听说能力的培养也就是语言教学是它的基本任务,思想教育是它的重要任务,文学教学是它的特有任务,知识教学是它的必要任务。对课文练习来说,必须体现这些方面的任务,它的基本要求就是进行语言练习,同时在学习语言的基础上,还要从练习中学习思想、文学和知识。明确了课文练习的基本要求以及与其他方面要求的关系,整套课本的练习就应当牢牢掌握住这个基本要求,切实加强语言训练,着重培养学生实际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这是决定练习质量和效果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原则。

总之,好的语文课堂教学的语言,应当是鲜活的、生动的、具体的、有生命力的,用韦志成先生的话来概括就是,“归纳起来,主要由‘四美’:音美,要讲普通话;意美,要做到准确美、简洁美、理趣美、生动美;形美,追求修饰美、多样美;情美,具有高尚的情操美、道德美等”。但讲求语言的美,并不是说语文教师在上课时字字珠矶,句句似诗,每一堂课都是一篇精粹的散文,因为它毕竟不同于照本宣科的背书。教师的教学语言虽属日常口语,但又不同于‘大白话’,应该是加了工的口头语言,与随想随说的日常交谈有区别。教学用语既要有人民群众经过锤炼的活泼的口语,又要有优美严密的书面语言,教课是让学生置身于优美的文化氛围、浓郁的语言环境中,受到教育和感染。

现代心理学论文篇五

(一)成长的寓言:做一棵永远成长的苹果树。

一棵苹果树,终于结果了。

第一年,它结了10个苹果,9个被拿走,自己得到1个。对此,苹果树愤愤不平,于是自断经脉,拒绝成长。第二年,它结了5个苹果,4个被拿走,自己得到1个。“哈哈,去年我得到了10%,今年得到20%!翻了一番。”这棵苹果树心理平衡了。

但是,它还可以这样:继续成长。譬如,第二年,它结了100个果子,被拿走90个,自己得到10个。

很可能,它被拿走99个,自己得到1个。但没关系,它还可以继续成长,第三年结1000个果子......

其实,得到多少果子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苹果树在成长!等苹果树长成参天大树的时候,那些曾阻碍它成长的力量都会微弱到可以忽略。真的,不要太在乎果子,成长是最重要的。

你是不是一个已自断经脉的打工族?

刚开始工作的时候,你才华横溢,意气风发,相信“天生我才必有用”。但现实很快敲了你几个闷棍,或许,你为单位做了大贡献没人重视;或许,只得到口头重视但却得不到实惠;或许......总之,你觉得就像那棵苹果树,结出的果子自己只享受到了很小一部分,与你的期望相差甚远。

于是,你愤怒、你懊恼、你牢骚满腹......最终,你决定不再那么努力,让自己的所做去匹配自己的所得。几年过去后,你一反省,发现现在的你,已经没有刚工作时的激情和才华了。

“老了,成熟了。”我们习惯这样自嘲。但实质是,你已停止成长了。

这样的故事,在我们身边比比皆是。

之所以犯这种错误,是因为我们忘记生命是一个历程,是一个整体,我们觉得自己已经成长过了,现在是到该结果子的时候了。我们太过于在乎一时的得失,而忘记了成长才是最重要的。

好在,这不是金庸小说里的自断经脉。我们随时可以放弃这样做,继续走向成长之路。

切记:如果你是一个打工族,遇到了不懂管理、野蛮管理或错误管理的上司或企业文化,那么,提醒自己一下,千万不要因为激愤和满腹牢骚而自断经脉。不论遇到什么事情,都要做一棵永远成长的苹果树,因为你的成长永远比每个月拿多少钱重要。

(二)动机的寓言:孩子在为谁而玩。

一群孩子在一位老人家门前嬉闹,叫声连天。几天过去,老人难以忍受。

于是,他出来给了每个孩子25美分,对他们说:“你们让这儿变得很热闹,我觉得自己年轻了不少,这点钱表示谢意。”

孩子们很高兴,第二天仍然来了,一如既往地嬉闹。老人再出来,给了每个孩子15美分。他解释说,自己没有收入,只能少给一些。15美分也还可以吧,孩子仍然兴高采烈地走了。

第三天,老人只给了每个孩子5美分。

孩子们勃然大怒,“一天才5美分,知不知道我们多辛苦!”他们向老人发誓,他们再也不会为他玩了!

你在为谁而“玩”

这是我在6月18日的《你职业枯竭了吗?》一文中提到的寓言。这个寓言是苹果树寓言的更深一层的答案:苹果树为什么会自断经脉,因为它不是为自己而“玩”。

人的动机分两种: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如果按照内部动机去行动,我们就是自己的主人。如果驱使我们的是外部动机,我们就会被外部因素所左右,成为它的奴隶。

让我们痛苦,为了减少痛苦,我们就只好降低内部期望,最常见的方法就是减少工作的努力程度。

一个人之所以会形成外部评价体系,最主要的原因是父母喜欢控制他。父母太喜欢使用口头奖惩、物质奖惩等控制孩子,而不去理会孩子自己的动机。久而久之,孩子就忘记了自己的原初动机,做什么都很在乎外部的评价。上学时,他忘记了学习的原初动机***好奇心和学习的快乐;工作后,他又忘记了工作的原初动机***成长的快乐,上司的评价和收入的起伏成了他工作的最大快乐和痛苦的源头。

切记:外部评价系统经常是一种家族遗传,但你完全可以打破它,从现在开始培育自己的内部评价体系,让学习和工作变成“为自己而玩”。

(三)规划的寓言:把一张纸折叠51次。

一个冰箱?一层楼?或者一栋摩天大厦那么高?不是,差太多了,这个厚度超过了地球和太阳之间的距离。

这是我在月24日的文章《职业规划:帮你设计人生》中提到的一个寓言。

到现在,我拿这个寓言问过十几个人了,只有两个人说,这可能是一个想象不到的高度,而其他人想到的最高的高度也就是一栋摩天大厦那么高。

折叠51次的高度如此恐怖,但如果仅仅是将51张白纸叠在一起呢?

这个对比让不少人感到震撼。因为没有方向、缺乏规划的人生,就像是将51张白纸简单叠在一起。今天做做这个,明天做做那个,每次努力之间并没有一个联系。这样一来,哪怕每个工作都做得非常出色,它们对你的整个人生来说也不过是简单的叠加而已。

当然,人生比这个寓言更复杂一些。有些人,一生认定一个简单的方向而坚定地做下去,他们的人生最后达到了别人不可企及的高度。譬如,我一个朋友的人生方向是英语,他花了十数年努力,仅单词的记忆量就达到了十几万之多,在这一点上达到了一般人无法企及的高度。

叠,而不是简单的叠加。

切记:看得见的力量比看不见的力量更有用。

现在,流行从看不见的地方寻找答案,譬如潜能开发,譬如成功学,以为我们的人生要靠一些奇迹才能得救。但是,在我看来,东莞恒缘心理咨询中心的咨询师毛正强说得更正确,“通过规划利用好现有的能力远比挖掘所谓的潜能更重要。”

(四)逃避的寓言:小猫逃开影子的招数。

“影子真讨厌!”小猫汤姆和托比都这样想,“我们一定要摆脱它。”

然而,无论走到哪里,汤姆和托比发现,只要一出现阳光,它们就会看到令它们抓狂的自己的影子。

不过,汤姆和托比最后终于都找到了各自的解决办法。汤姆的方法是,永远闭着眼睛。托比的办法则是,永远待在其他东西的阴影里。

这个寓言说明,一个小的心理问题是如何变成更大的心理问题的。

可以说,一切心理问题都源自对事实的扭曲。什么事实呢?主要就是那些令我们痛苦的负性事件。

因为痛苦的体验,我们不愿意去面对这个负性事件。但是,一旦发生过,这样的负性事件就注定要伴随我们一生,我们能做的,最多不过是将它们压抑到潜意识中去,这就是所谓的忘记。

但是,它们在潜意识中仍然会一如既往地发挥作用。并且,哪怕我们对事实遗忘得再厉害,这些事实所伴随的痛苦仍然会袭击我们,让我们莫名其妙地伤心难过,而且无法抑制。这种疼痛让我们进一步努力去逃避。

现代心理学论文篇六

美国教育传播与技术协会(aect)于1994年对教育技术做出定义,认为:“教育技术是关于学习过程与学习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与实践”由此可见,教育技术学的研究领域应当包括学习过程与学习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等五个方面的理论与实践。

现代教育技术是以现代教育理论和方法为基础,以系统论的观点为指导,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手段,通过对学与教的过程和资源的设计、开发、使用、评价和管理,促进学与教最优化的理论和实践。

它是一门集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社会心理学、经营组织学、数理科学、信息科学、机械技术学、电子学、系统工程学等多学科组成的综合性学科。

教育部教育司编制的《现代教育技术》指出:“现代教育技术是以先进的教育理论和思想为指导,合理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对课堂教学及教学资源实施优化设计及开发应用,优化完善教育理论和实践。”

从中可以看出,现代教育技术包括两方面含义:一方面,教育技术是伴随着现代技术的发展而产生的,是现代技术与教育技术的合体,体现了教育技术的现代化发展;另一方面,现代教育技术是科学技术在教育领域发展所取得的技术成果,是社会学科与自然科学的结合,体现了现代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发展。

相关研究表明,大部分学者关于现代教育技术的理解主要表现在“教育的技术”和“教育中的技术”两个层面。

前者是基于教育的视角探讨如何完成教育过程,并取得良好教学效果,主要涉及如何进行教材、教育工具的选用,如何设计教学活动,如何开展有效的课堂评价等教育的技术。

后者主要探讨在教育教学实现的过程中如何应用软件以及教育技术,包括网络技术、通讯技术、多媒体技术以及虚拟现实技术等。

部分教育学者在研究中将“教育中的技术”称之为狭义的“教育技术”,本文讨论的重点是“教育中的技术”这一狭义层面。

现代教育技术和传统教育技术有很大差异,最主要的是其具有“现代化”标志。

简言之,现代教育技术就是在传统教育模式的基础上,运用现代化教育理念和教育技术完成教学教育过程,并在此过程中最大化地应用教学资源,促进教育对象积极参与,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二、现代教育技术发展推动了高等教育教学模式创新。

创新和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主旋律。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及教学模式越来越难以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现代教育技术以其多媒体展示的集成性、超文本链接的选取性、大容量存储的丰富性、高速传输的便捷性、人机交互的操作性和超时空交流的共享性等鲜明特点,在高等学校教学中形成了强大的技术优势,对教育方式、传播方式、学习方式及其他教育活动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一)高等教育教学方式的变革。

依托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高等教育实现了教学方式和教学途径的创新。

在传统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学生常常在教师的讲解和引导下学习、理解教材内容,从而获取新知识、巩固旧知识。

现代教育技术的使用不但有效改善了课堂教学氛围,而且有助于调动学生的情感认知能力,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和质量。

此外,多媒体技术的使用打破了传统教学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且通过模拟现实环境,有效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有助于因材施教课堂教学模式的应用。

虚拟现实技术借助计算机技术为学生构建了便于学习的教学环境。

计算机技术的利用,使声音、图像、图片等展现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了便捷性和远程性的特点,构建了与学生日常学习环境相似的教学环境。

这一虚拟环境具有很强的仿真性,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实践水平。

此外,虚拟技术所构建的教学环境,可以为学生提供体验、参与和观测的平台,使学生在虚拟的实验环境中运用理论,发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实践技能和操作水平。

模拟现实环境还能够减少和防范学生在实践中各种危险和伤害的发生。

通讯技术、互联网技术的出现及其在教育中的应用,进一步促进了教育资源的有效传播,有助于实现教育资源共享。

在各项技术的广泛应用之下,学生能够在众多知识和信息中,找到自己需要学习和了解的知识。

网络教学以及远程教学等新教学方式的出现,彻底改变了教学中存在的时间以及空间限制。

不论是教学还是学习都不再单纯地集中在学校和教室中,也不是集中在固定时间里。

学生可以依照自己的需求及实际情况,安排学习内容以及学习时间,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

多维的学习渠道使教学不再被限制在课堂内,而是延伸至任何时间及地点,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

(二)学生接受课堂知识方式的改变。

教育最优化理论是苏联教育科学院副院长巴班斯基提出的,在世界各国均有较大的影响。

巴班斯基认为:“最优化是指现有条件下对学生和教师在当时的实际可能性来说,以及从一定准则来看是最好的。”教育最优化包括选择与确定最优化的教育目标和教育内容,设计最优的教育过程等。

它要求在同样的时间内使学生学得多些、快些、好些,使更多的人受到教育。

也就是要提高教育效率,提高教育质量,扩大教育规模,取得更有成效的教育效果。

通俗地说,教育最优化就是花费最少的人力、物力、精力和时间,达到最好的教育效果。

实现教育最优化,有赖于应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整体教学设计,改变学生传统的学习方式。

学习方式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表现的一种品质特征,是学习态度、学习方法的反映。

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讲、学生听,学生被动接受知识,学习成为了需要完成的任务。

现代教育技术的使用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变被动为主动,变孤立为合作,变死记硬背为探究。

现代教育技术增强了大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学习主动性对于增强学习效果具有重要作用,因此我国高等教育一直致力于培养学生的主动性和主动学习能力,并以学习能力来衡量教学模式的先进性与实效性。

现代教育技术能营造一定的教学情景,不仅给学生呈现丰富多彩的课堂,而且使学生获得丰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资料,如将学生未来的工作过程通过多媒体呈现在理论课堂上,这不仅能有效提高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而且能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现代教育技术的使用,有效提高了教学效率及质量。

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授课结束后,学生记住多少就收获多少,记不住的内容,大部分就不了了之。

现代多媒体技术教学中,教师授课的课件与电子资料可以无限制被拷贝,学生可以拥有教师的原版讲课内容,有疑问、有困惑时翻开教师的资料,能方便地温故知新,有效提高学习质量和学习效率。

现代教育技术增强了大学生的探究能力。

探究能力对大学生能否有效享受教育资源、发展更多的能力,具有重要价值。

无论高等学校教学内容有多丰富,但总不能穷尽一切,大学生在校期间有很多可以自由安排的时间。

这些时间如果充分利用,能有效发展探究意识和探究能力。

现代教育技术为增强大学生的探究能力,提供了好的平台。

高校教师借助现代教育技术,给学生设置各种疑问与思考的空间、推荐好的阅读材料等,能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当探究能力提高后,学生才具有主动学习的能力和需求,才能收获更多新知识、新思想、新能力,才能实现高等教育资源利用的最大化。

(三)高等教育发展空间的拓展。

以信息技术、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为核心的网络教育,被称为“没有围墙的大学”或“虚拟大学”,它不受教育资源所在地的影响。

高等教育不再仅仅是象牙塔里的面壁求学。

学生可以在学校,也可以在宿舍、家庭乃至任何现代教育技术可及的地方随时学习;学生的含义扩展到社会的各个不同群体,并由阶段性教育扩展到终身教育。

高等教育不再仅仅是校园内的事情,而具有了社会教育的性质。

此外,现代教育技术扩大了高等教育的规模。

电视广播技术可以把远距离的课堂搬上屏幕,走入千家万户;网络技术的使用,可以使教学走出校园,走向世界。

网络信息资源所具有的共享性和开放性,打破了知识的垄断性和封闭性,结束了优秀教育资源只被少数人占有和使用的历史,从而使全社会每一个求知者都可以利用,实现了教育的全民化。

以电视广播技术和网络技术为核心的现代远程教育技术将使整个教学活动,从教育者、受教育者直至教学资源的使用过程,实现教育的社会化,同时使传统的学校走向社会,走向家庭,走向信息技术存在的任何地方,使高等教育的发展空间及规模得到极大拓展。

三、发展现代教育技术促进高等教育改革的建议。

进入21世纪,以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正在飞速发展,并以惊人的速度进入教学的各个领域和环节,推动着教育教学的深刻变革。

陈至立同志在《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推动教育教学改革》一文中指出:“我们要把握时代脉搏,关注世界教育技术的基础研究和现代教育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重要地位及其应用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充分认识应用现代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教育的要求,是教育改革发展的要求。”教育的现代化离不开信息技术,教育教学改革需要现代教育技术的支持。

在高等教育教学过程中,实现教育目标是教学活动的根本,教育技术是达到目标的手段。

现代教育技术是高等教育教学过程中实现教与学的重要载体。

现代教育技术的使用,是为教学任务的实施以及教学目标的实现提供服务的。

现代教育技术使用过程必须确保没有偏离服务职能,没有对教学目标的实现以及任务的实施产生妨碍作用,没有出现喧宾夺主的现象。

现代教育技术只是一项单纯的技术,不能代表教学的全部过程。

实现教学目标才是技术应用的主要目的。

(二)注重现代与传统的有机结合。

现代教育技术在教育教学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是传统教育技术所具有的重要性仍然不能忽视。

对教育技术的评价,并不是单纯地对比先进技术应用多少、超前硬件的应用数量,而是看在教学过程是否实现了教学目标,完成了教学任务。

传统教育技术和现代教育技术都是教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各具优势、各有不足。

因此,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正确处理传统与现代教育技术的关系,将现代与传统教学方式有机结合、扬长避短、互相融合、互相促进,以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必须与学校的教学条件以及学生的实际能力相符合。

当前,部分学校为了达到所谓的现代化水平,过度追求现代化教学手段,耗费大量资金购置相关设备机器,但是与学校的教学内容、教师的教学能力不相符,导致资源浪费。

此外,在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过程中,教师必须对学生关于新技术和新手段的适应能力有全面认识。

目前很多学生的自制力比较差,打着上“网络教学课”的幌子,在课堂上网络聊天、看视频或者玩游戏等,对成长严重不利。

因此,在应用现代教育技术的同时,教师必须全面认识以上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使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和发展在高等教育教学改革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四、

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与运用是社会发展的必然,是深化教育改革的需要。

我们应该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知识提高自身的素质和实践能力。

只有具备了一定的信息化教育素质和能力,才能更好地服务于教学与科研,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作者:周大森单位:淮阴工学院。

现代心理学论文篇七

在短短的一个寒假里我做了很多有意义的事情,比如去社会实践。

虽然比较忙但我还是做了一件我认为最有意思的事情。

我把余秋雨教授写的《文化苦旅》大致看了一遍。

虽然来不及仔细去揣摩但确实让我感触很深,尤其是《风雨天一阁》至今都使我记忆忧心。

一个家族背负着艰守一座藏书楼(中国古老文化)的命运。

范钦一个拥有强大毅力和强烈的爱国精神的藏书家让中国留下了一座具有文化代表意义的藏书楼,直到到现在都有它的痕迹,但是岁月的沧桑,历史的风尘还是将它掩埋了。

范钦曾经顶撞过拥有巨大权势的皇亲国戚,而因次遭到仗打这样的重刑,还进过监狱。

但他豪不畏惧,始终毫不顾惜坚持自己的信仰,相信真理。

最后谁都奈何不了他,这就是一个古代藏书家,一个真正称职的藏书家所表现出来的超越常人的强健的职业道德品质。

说到这里,我们是否应该反思一下,我们这些学生,有哪一个能像范钦那样监守正义,监守自己的岗位。

或许有但也是极少数的。

我不是故意要借古代成功人氏来讽刺现代人,但是我还是要批判我们不好的.地方,包括我自己在内,同学们,所有读书的人们,我们早就应该反省一下了。

对我们来说范钦的意志力乍看之下,显得不近人情,然而我们的毅力呢?可以说连他的二分之一都没有。

我们读书,在遇到挫折的时候该怎么办呢?学成之后又为了什么呢?等等这些尖锐的问题值得我们去深思。

继续往下说,时间的流逝,光阴的短暂,80岁高龄的范钦中将走到生命的尽头,但他连生命的最后一刻都要监守岗位。

他将自己的财产分成两部分,一份是他监守一生的藏书楼,另外一份是一张万两银票。

他让他的两个孩子去选择自己想要拿的一份。

我想如果事情放到现在,有谁会愿意继承藏书楼,又不能卖而且不但没好处还要惹得一身的麻烦。

然而有范钦这样伟大的父亲,就会有像他一样伟大的儿子。

他的大儿子范天冲毅然的选择了子承父业,他继承了藏书楼。

中国的古老文化就是因为有了像范氏父子这样的真正的读书人而保存到现在的。

说到这里我又要开始批判些什么。

想到读书人,现在的读书人(有些人)说说是书生,毫不考虑自己的言行举止,说不该说的话做不该做的动作。

而且读书为的尽是一些私人的事情,只为那黄金屋或是颜如玉,而且做人都做的很自我,对自己要求很低对别人则很苛刻,只要自己好就万事大吉,毫不顾虑别人,更不用说是监守岗位和保护民族的历史文化了,一点都没有范钦那样的奉献精神。

还有那些可恶致极的贪官污吏,他们丝毫没有一点职业道德,简直像行尸走肉一样活在世界上比狗都不如。

范钦好比是天使,而这些贪官,滥用权利的人就是恶魔,总有一天这些恶魔,会被天上的那些像范钦这样的天使给带去,进化那肮脏的心的。

《文化苦旅》使我对读书有了更深一层的了解,我们读书人读书不能只为自己,要为这个社会这个国家奉献自己的微薄之力,这样读书人才是读书人。

而且我们所学的文化有多少是古人用自己一身的心血换来的啊,文化的保留是艰难的,因此我们要好好珍惜这来自不意的文化,不虚度光阴,真正的领悟中华民族的优异文化,并且发扬古人身上的良知和意志力,坚决不做学成之后,而忘本的人,也不做半途因为搓责和困难而放弃学业的人。

一个人拥有了良知和强大的毅力才能领悟到我们祖先的精神,继承和发扬炎黄子孙数千百年来的优良传统。

余教授的《文化苦旅》就如一艘导航船,她将带领我去深思更多中国文化的发展史。

我也会将其细细品尝的。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现代心理学论文篇八

语言是进行文学创作的一个重要环节,对文学思想进行变革,那么就要现对语言进行改革,鲁迅笔锋驰骋纵横,词采飞扬,形式多样,变化多端。在语言表述方面,鲁迅的文学作品也颇具研究价值,是现代文学语言的典范。鲁迅擅长用平白如话的语言阐释较为复杂的社会关系和人性特点,通俗点讲,在现代文学语言的呈现上体现出“有真意,去粉饰,少做作,勿卖弄”的特点。鲁迅先生作为中国现代文学之父,对采用白话文进行文学创作十分的提倡,暗藏鲁迅最内在的情绪体验和最玄妙的哲理性感悟。并且在自己的创作中也一直在坚持自己的白话文学主张,在他的杂文中还对那些反对白话文的人进行了激烈的抨击。另外,在“五四”时期,西方文化曾经大量的涌人中国,一些新的名词也就随之传人中国,这个时候作家们在进行文学创作的时候,对于这些新名词的运用,鲁迅先生曾说:“欧法文化的侵人中国白话中的大原因,并非因为好奇,乃是为了必要。”所以说他非常主张主动对这些外国语中的有用成分进行吸收和利用,丰富自己的文学语言。

关于文学体裁,鲁迅先生予以很多的建设性论述,他用自己的笔坚持社会正义,反抗强权,保护青年,且这些论述对于现代文学理论的构建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在当时新诗的出现,可以说在文学界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不少学者对其进行研究。鲁迅的艺术创造力是惊人的。但鲁迅先生在诗歌的创作以及批评方面都没有进行系统的论述,他的新诗只有《梦》、《他》、《桃花》等六七首而已,远不如他的杂文以及小说的创作数量。鲁迅先生对新诗的理论建设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鲁迅先生认为新诗应该是对真实的情感进行的表达,他对新诗的择选和对新诗诗人的评价,要求用真实的健康的情感引起读者心灵上的共鸣。第二,鲁迅先生认为诗歌创作时应该对其内容进行重视。一首好的诗歌应是内容和形式俱佳的,诗歌对其语言进行有规律的排列组合,有利于精炼文字,使诗歌富有韵律。第三,鲁迅先生主张在诗歌的艺术形式上采用白话作诗,对新诗进行创新。在现代文学发展史上,诗歌作为一种文学体裁,贵在创新。中国诗歌只有进行创新,才能够走上新生的道路。这里的创新是指题材内容的创新,语言与手法的创新。

总之,中国现代文学中的鲁迅研究是一项综合的系统工程,具有长期性和复杂性。中国现代文学是中国文学自身发展演变的结果,鲁迅是中国伟大的思想家和伟大的革命家。鲁迅先生在小说中塑造了大量不同类型的人物形象,在进行中国现代文学中的鲁迅研究的过程中,应深究鲁迅先生在现代文学题材、语言、体裁方面的主张,通过研究鲁迅的人生选择与创作道路,促进现代文学的发展。

现代心理学论文篇九

摘要:近年来,幼儿早期教育越来越受到家长及社会的高度重视,尤其是在幼儿教学中幼儿产生逆反心理更被人们所关注。大家都懂得,幼儿一旦产生了逆反心理,就会对学校的同学表示反感,直至不愿意去幼儿园上学。在幼儿教学中它已经成为严重影响幼儿学习的阻碍。认真研究幼儿逆反心理产生的理由,找寻消除幼儿逆反心理的办法,这对早期开发幼儿的智力,培养合格人才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幼儿;逆反心理;早期教育。

一、展开形象化教学。

幼儿认识事物具有形象性的特点。由于他们具有强烈的求知欲,好奇心强,对一切都有着极大的兴趣,因此,在幼儿的教学中,要以直观的形象化教学为主。在感知事物的基础上,激发幼儿对客观事物的兴奋感以及求知欲,然后再帮助幼儿形成概念。如果违背了这个原则,过多地讲抽象的东西,幼儿听不懂,就容易产生逆反心理。

二、游戏与教学同步。

幼儿具有好动的特点,我们要针对幼儿的这一特性,多采用寓教学于游戏中的策略,让幼儿在玩乐中、不经意中学到知识及本领,这是有效防止幼儿产生逆反心理行为的一种有效策略。

幼儿还缺乏一定的抑制力,而且还容易疲劳。针对这一点就决定了幼儿学习、训练的时间不宜过长。只有强度适宜,才能更好地防止逆反心理的产生。

三、采取多种教学策略,提高幼儿的学习兴趣。

作为幼教工作者都知道,幼儿有一个普遍的特点,那就是比较任性。当他们产生逆反心理时,既不能采取强硬之法,也不能任由幼儿为所欲为,要采取多种多样的教学策略,提高幼儿的学习效果。比如,观察法,引导幼儿通过观察自己感兴趣的东西,使幼儿掌握仔细观察事物的能力,培养幼儿的学习兴趣;还可以采取绘画法,把事物绘画得生动具体,形象鲜明,变静为动,引起幼儿的学习兴趣;还可以采用情境教学法,教师创设一个大情境,把所要学习的知识融入情境中,让幼儿在轻松的娱乐中学到知识。

四、引导形成科学的认知体系。

幼儿认识事物除了具有特殊规律之外,自身也具有一般规律。这就要求幼教工作者能把幼儿学习的内容形成一个科学的、符合他们认知规律的体系,然后按这个规律有计划地将知识传授给幼儿。这样就会使幼儿在学习过程中有轻松感,逐步地掌握新知,因此就会减少逆反心理的产生。

幼儿教师对幼儿学习中所出现的难点,要进行比较耐心的、科学的引导,直至幼儿真的明白了、学会了为止,一旦幼儿产生了逆反心理,我们就要认真查清理由,及时采取相应的消除措施,让逆反心理从幼儿的头脑中彻底消除,让幼儿健健康康地成长起来。

现代心理学论文篇十

创业教育是培养人的创业意识、创业思维、创业技能等各种创业综合素质,并最终使被教育者具有一定的创业能力的教育。

创业教育是解决高校就业的突破口,更是提高就业质量的重要措施。

在国内,创业教育的重要性在各高校已广泛得到共识,已普遍开展了各种形式的创业教育,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然存在着诸多问题亟待解决,如创业教育教学方法陈腐、创业教育课程体系不完善、创业教育手段单一等等,创业教育的效率和效果亟待提高。

1.现代教育技术未能为大学生提供大众化创业教育,使得创业教育仍为精英教育。

现代心理学论文篇十一

:内部审计包括内部财务审计、内部经营管理审计。它对维护国家财经法规,保证国民经济健康发展,从源头上预防腐败行为的滋生,减少国有资产在新旧体制转换过程中的流失,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规范经济行为,完善内部控制制度,加强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审计人员;内部审计。

内部审计是强化内部控制制度的一项基本措施,也是推进内部控制制度有效执行的重要保障。它既是内部控制的一个组成部分,又是内部控制的一种特殊形式。内部审计是指:单位内部的审计机构和审计人员,依据我国相关的法律法规,通过相关审计手段对单位内部经济活动的合法性、合理性及文件资料的真实性所进行的全过程监督。它对规范经济行为,完善内部控制制度,加强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并最终确保单位稳步发展。一、内部控制审计的重点区域即使最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也会因管理者的不重视,执行者错误的理解控制指示而失效,为了弥补这一缺陷,促进良好控制环境的建立,发现内部控制的薄弱环节,就必须加强内部审计,发现不足之处并予以纠正。内部控制审计的重点区域应包括:是否建立单位内部控制制度;建立的制度有无违反《会计法》和有关的财经法规、是否与本单位的实际情况相适应;执行者是否能严格按照制度执行等。以此来不断完善内部控制制度。

一是任命制的约束。我国一直实行任命管理体制,这种利益制约机制的存在使单位与主管部门之间形成了一定的依存关系。在开展单位负责人经济责任审计的过程中,对违纪负责人提供的鉴证、评价及处理意见,还没有主管部门的一纸调令重要。这种现象的存在削弱了内部审计评价职能的作用,制约了审计人员开展工作的积极性,也不利于工作质量的提高。二是内部审计人员的引导宣传力度不够。有些审计人员认为审计工作是得罪人的差事,因碍于人情面子,加之有较高的工作难度,就产生了畏难情绪,缺乏工作积极性。想要做好审计工作,首先需要得到领导的支持,营造一种制度化、规范化、法制化的工作氛围。其次要注重宣传法规及各项管理制度,发挥内部审计工作的导向性。三是内部审计职能发挥不够。内部审计具有较强的鉴证、评价、服务职能,在开展审计监督的同时,应不断强化预警、监督、决策、协调、促进职能。帮助解决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从而树立审计人员的工作威望,提高审计工作的认可度。

1.提高对内部审计监督重要性的认识。

《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第29条规定:国务院各部门和地方人民政府各部门,企事业组织,应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健全内部审计制度。这一规定是我国实行内部审计的法律依据。如何使《审计法》这一规定得到贯彻落实,提高对内部审计监督重要性的认识是当下管理层急需解决的问题。

2.完善内部审计的设想。

各单位应建立独立的内部审计机构,配备内部审计人员。审计机关应加强对内部审计的指导和监督,为各单位提供法律法规咨询、提供审计技术方法咨询、搞好内部审计人员培训、定期组织内部审计交流探讨,充分发挥国家审计机关的领导带头作用。

3.加大理论研究与宣传力度,为内部审计发展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理论是实践的指南。

理论研究与宣传不到位,是制约内部审计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应重视内部审计理论研究,重视内部审计成果的报道工作。各级审计机关,应重视辖区范围内审计机构订阅审计报刊及相关审计法规的征订情况,作为审计机关指导审计人员的一项基础工作,改变我国内部审计机构普遍存在理论上、认识上、工作上的封闭现状,为提高广大内审人员的理论素养,拓宽视野创造条件。要重视内审成果的宣传报道工作,充分利用审计报刊,及时报道内部审计查处的案件情况,及时交流内部审计监督的新方法、新经验,及时宣传内部审计工作的先进典型,以引起全社会的关注和支持,促使单位部门领导提高认识、重视内部审计工作,主动将内部审计作为加强决策管理的有效手段,及时解决内部审计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从而为内部审计工作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上级机关负有内部审计工作监督与指导的责任,应将内审理论研讨,先进经验、技术的推广,典型案例报道,内部审计相关法规进行汇总,在此基础上创办各类刊物,及时反映和宣传内审工作,为提高内部审计工作质量和提升内审人员业务水平做出贡献。

4.切实利用内部审计的成果。

就审计结果而言,并不在于审查出了多少问题,最重要的是针对查出问题的纠正和整改效果。只有把审计建议落到实处,加强管理,杜绝类似问题的再次发生,这样的审计才有深度、有力度、有实效。要做好审计意见的落实工作,就要定期进行回访和跟踪,检查落实情况,做到条条有结果,件件有回音。内部审计应在于帮,目的在改。一方面应该从政策和法规上进行引导;另一方面从业务上提供咨询服务,帮助其规范会计核算和完善内部控制制度,从而有效利用审计成果,扩大内部审计的影响。

5.内部审计队伍的建设。

内部审计质量的高低,关键在于内部审计队伍的素质。应建立一支思想觉悟高、业务技术精、工作作风硬的复合型内部审计队伍。做到客观公正、实事求是、不作假证,以优质高效的服务,确保内部审计工作的顺利完成。为此需要加强内审人员的政治、业务培训,丰富内审人员的业务知识,提高内审人员的综合分析、协调能力。另外内部审计人员要勇于创新,开拓进取。对审计工作中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要有创新意识,绝不能墨守成规,拘泥于以往的工作经验。审计人员需要与时俱进,掌握先进的审计方法,通过不断学习提高业务能力,创新性地开展审计工作。

现代心理学论文篇十二

(一)大一新生班干部选拔模式对于大一新生班干部的选拔而言,由于大家来自不同的地域,所处的生活环境、性格特点等情况的不熟悉,使得大一新生班干部的选拔在整个大学期间难度最大。

我们在选拔班干部入围人选时,采用民主选举和现代企业管理中人力资源管理360度考核原理相结合(如图1)的方式进行:首先,通过学生的个人书面申请,并结合他们在军训、体检、迎新等的平时表现等方面进行初审,确定班委会的候选人;然后通过同学、兄弟班级的投票,学生会、任课教师和辅导员的评议确定班干部的入围人选。

对入围的班干部人选暂不设具体的班委职位,采取先对他们进行兴趣岛测试、mbti性格测试和职业能力倾向测试,掌握班干部入围人选各自的兴趣、性格和能力特征与今后潜在的职业发展倾向。

然后再通过一个月左右的班级日常管理工作在每位入选者中进行轮流布置,观察每位入选者完成的工作成效,结合入围者的性别、任课教师的评价等最终确定每位入选者在班委会中的具体职位。

(二)老生班干部换届工作高校班干部任期一般为一学年,对于二、三年级的老生班干部换届而言,由于同学们经过一、两年时间的相处,学生之间都已经比较了解,在进行换届选举时运用现代企业管理中的关键绩效指标kpi(keyperformanceindicators)技术。

现代企业管理中的kpi评价指标是企业经营管理绩效的系统考核体系,它通过考察被考核者工作绩效中的可量化的关键指标来对被考核者进行评价的一种方式。

对于班干部而言,kpi评价指标主要可以包括院系班级活动的参与度、本人的综合测评情况、领导与组织能力、对班级所作的工作与贡献、个人考勤、成绩、本人获奖情况、同宿舍同学的获奖情况、宿舍卫生状况等等。

当然,在班级同学对新一届班干部候选人投票前要将kpi指标与班级全体同学进行充分讨论,通过后再进行投票。

同时,针对学校在不同时期的方针、政策、教育教学目标的内容不同,kpi指标也可以进行相应的调整。

二、班干部的使用与培养。

(一)引入试用期、充分理解权责关系,提高班干部使用水平在现代企业管理文化背景下我们对每一届班干部都要设定试用期。

建议大一新生班干部为3个月左右,也就是大一上学期结束,这主要是考虑到新生班干部是刚进校不久就选拔出的,选举人对每位班干部的个性、特点、能力等情况掌握的`不是很全面;对于每年换届产生的老生班干部而言,班干部的试用期建议在1个月左右。

在试用期内,可以进一步考察班干部的德、智、体全面情况,了解他们的工作能力是否与所承担的职位相称;鼓励班干部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帮助他们树立威信。

对试用期内表现不好、不称职、履行职责不到位或出现责任事故的班干部,应区别情况,采取取消或延长试用期等办法,把好转正关。

培养班干部的服务意识和责任感,这样,班干部会觉得自己做的事情很有意义,班级的学生们也愿意为创建一个令人满意的、温馨的集体而努力。

帮助班干部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推动他们的社会化进程和人格的全面健康发展;采用班干部传、帮、带的形式,以点带面,实现现代企业文化进班级,提高全体班级同学的社会化素养,形成他们基本的工作能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力,实现学生自主管理和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当然,我们还要大胆放手让班干部管理班级,充分发挥班干部的核心作用,积极创造机会让班干部树立一定的威信;对班干部在工作开展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疑惑要及时给予帮助和指导,要鼓励他们,充分发挥他们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三、班干部的管理。

(一)建立健全投诉和监督机制大学生虽然生理上已是成人但在心理上还未成熟,在开展某些工作时会出现意气用事、依性子做事的情况。

所以要运用现代企业管理中的监督和投诉机制。

定期不定期监督班干部的工作情况、检查班级管理记录,随时进行指导和帮助。

比如在国家助学金的评定过程中,主持会议的班干部最好是没有申请国家助学金的,且整个过程要接受辅导员和全班同学的监督;建立和健全投诉制度,积极引导班干部在开展班级工作中要谦心请教、认真学习及时采纳班级同学的正确意见,不搞一言堂,培养班干部的沟通能力、组织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自选动作;每位班干部述职后还设置同学提问和建议的环节,帮助每一位班干部了解普通同学的心声、认识自身的不足,以便今后改进工作。

在班干部述职工作完成后,必须要求每一位班干部结合口头呈述和同学提问的情况提交一份书面述职报告,使他们对下步工作计划进思考,并对述职报告规定格式。

对班干部提交上来的述职报告我们必须认真阅读,从语法、结构、用词各方面对班干部进行指导,以进一步提高班干部的写作水平和逻辑思维能力。

通过班干述职也可以对班干部的思想道德品质、工作能力等进行全面细致的考察,根据他们自身的发展趋势,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培养、使用;对班干部本身而言,通过述职在锻炼他们的口头表达能力和临场发挥能力同时,可以使班干部对本学期的工作进行经验总结,提升自身。

四、班干部的满意度调查。

对于班干部管理工作的好坏,可以引入现代企业管理中的顾客满意度调查进行检验。

在开展前,要预先设计好问卷调查表,问卷的内容可以根据需要自行设计,如对班委的贡献、评价,班级的建设、管理、活动、考勤、班风等的认可度,相关的意见和建议,未来的发展方向和目标,对班干部和辅导员的要求等。

问卷最好采取封闭式、不记名的方式以班级为单位开展,这样,学生可以自由的、畅所欲言的表达想法、意见和建议。

满意度调查问卷收集、整理完毕后必须认真进行统计和分析,统计分析的结果除了可以检验班干部管理工作的成效外,也是今后培养社会化人才方面的重要依据。

高校的班干部管理是搞好班级管理工作的基础,是保证学校德育、教学等各项工作顺利开展的中流砥柱,只有在现代企业管理文化背景下选拔、使用、培养和管理好一批优秀的班干部,以点带面,才能使班级成为学生学习和了解企业的预科班,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企业化人才。

现代心理学论文篇十三

第三章和我们分享了社交礼节基本行为规范。这一章和我们走上事情岗位的办公室一族是亲昵相关的,在通常待人接物中,这些行为规范是最基本的。该章节偏重先容了怎样语言、听话、问候、先容、握手、电话等,有助于今后我们在事情和生活中的一些不妥当行为失掉改善。

第四章重要先容一样平常的社交礼节,诸如省亲探友、迎来送往、节庆宴会、婚丧祝寿、馈赠受礼等礼节的学习,让大家在来往过程中可以不要再为这些一样平常的社交礼节心烦、头痛,甚至手足无措,好好研读这个章节的知识,可以让我们在一样平常社交礼节中得心应手、处置惩罚得当、生活更轻松。

先容了当代社交礼节的职能和准绳。概括起来社交礼节具有四大职能:第一是塑造抽象;第二是沟通信息;第三是联结情感;第四是增长交情。我们在了解其这么紧张职能的底子上,应该好好学习,将礼节的作用发挥到事情当中,一定会带给大家不测的惊喜,礼节掌握得当,事情沟通中服从更高,心境更好,对付业务朋友来说,掌握好礼节能间接带来销售业绩提高。

第四章重要先容一样平常的社交礼节,诸如省亲探友、迎来送往、节庆宴会、婚丧祝寿、馈赠受礼等礼节的学习,让大家在来往过程中可以不要再为这些一样平常的社交礼节心烦、头痛,甚至手足无措,好好研读这个章节的知识,可以让我们在一样平常社交礼节中得心应手、处置惩罚得当、生活更轻松。

现代心理学论文篇十四

现代社会越来越注重个人的仪表以及社交是怎样对待他人。个人的仪表问题不仅关系到你自信与否,而且还关系到工作。

学习现代礼仪,我们知道怎样装扮自己,展示给别人以最佳状态,以自己最佳面貌面对他人,以自信满满面对他人,我们知道了礼仪对于工作的重要意义,只哦到了礼仪的非凡的作用:(1)从个人角度来看,一是有助于提高个人的自身修养;二是有助于人美化自身、美化生活;三是有助于人们的社会交往,改善人们的人际关系。(2)从企业的角度来说,可以美化企业形象,提高顾客满意度和美誉度,最终达到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目的。

通过教程对我们的日常行为规范提出了具体而严格的要求,让我受益非浅。今后学习生活以及工作中,我将以教程为标准,严格规范自己的服务言行,在个人修养、心理素质、专业素质等方面加强学习与提升,努力为班级争光彩,为学校添荣誉。

中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中华民族素来是一个温文尔雅,落落大方,见义勇为,谦恭礼让的文明礼仪之邦。华夏儿女的举手投足、音容笑貌,无不体现一个人的气质与素养。荀子云:“不学礼无以立,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宁。”文明礼仪是我们学习、生活的根基,是我们健康成长的臂膀。作为每一个有社会责任的中国人,我们都应该学会懂礼仪,用礼仪,以应有的礼仪对待每一个人,以应有的礼仪面对社会。

社会的全面进步不仅体现在物质的充足、技术的先进上,更需要陶冶完美的精神、高尚的人格。促进全社会成员健康人格的构建,需要重建礼仪,让人们心灵相通,友好相处,在和谐的社会生活中获得精神上的愉悦、心灵上的满足。这就需要我们在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礼仪基础上,重建新的、体现时代要求的文明礼仪,让中国在成为经济强国的同时,也成为新世纪的“礼仪之邦”!

所以,要记住:我们的一言一行不仅代表我们自己,也代表我们的学校,代表我们的家族,代表我们所在的各种集体,也得表我们的民族,我们的国家。我们决不能因为我们自己的行为而给自己所在的各种集体抹黑。

学习现代礼仪,我懂得了平时不能太忘乎所以,应该适当的注重自己的礼仪面貌,注意自己给人留下的印象,学会应该在该注重礼仪方面注重它,学会在公共场所应该注意自己的言行,或许仅一个简单的动作,就能改变一个人的命运,或许只一句话,就能失去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懂得了站就得有站姿,坐也该有坐的样子,走就该抬头挺胸,要自信的面对一切,给人以惬意的感觉,给人以能够信任的安全感,这样,无论是交朋友,还是应聘,都给人以最佳状态,都会取得成功。

感谢现代礼仪的学习,如果不是现代礼仪的学习,我现在可能还是做任何事都跟着自己的感觉走,想怎么样就怎么样,从来不考略自己的面貌给人以怎样的感受,或许,一直就是一个放纵不懂规矩的人吧,现在,我懂得了礼仪的重要性,那么就会在无形当中慢慢注重礼节,慢慢注意自己的言行给人以何种感受,我会无形中运用所学过的现代礼仪,改变自己的外在面貌。

感谢现代礼仪的学习,我不再那么不拘礼节;感谢现代礼仪的学习,我不再那么忘乎所以;感谢现代礼仪的学习,我开始运用礼仪,提高自己的自身修养;感谢现代礼仪的学习,我慢慢注意礼仪,美化自身、美化生活。

最近阅读了一本名为《现代礼仪》的书,此书内容不多,但对日常的一些礼仪介绍得却比较详尽。比如说,握手这种最常见的社交礼仪里面其实是有许多讲究的,握手分为很多种,有着各自的不同涵义。握手有手心向左相握,有手心上下相对相握,有用双手握等方式。从内容上说,现代礼仪至少应该包括四大类:家庭生活类如一般日常生活、节日生活、家庭祭祀等;社会交往类;职业工作类;政治生活类。具体而言,家庭生活礼仪应当包括一切与生老病死相关的礼仪,例如出生礼、成年礼,以及婚丧食节喜祭等等的礼仪;社会交往礼仪应该包括往来迎送诸礼仪;职业工作礼仪包括求、辞职礼、与各类同事相处礼等;政治生活礼仪包括与开会、选举、谈判、外交、军队等相关的礼仪;另外还有一些其他比较细微的礼节。

在看此书之前,我对这些东西还是一无所知的,甚至我还认为这等等讲究只是繁文缛节,没有必要,但现在却不然了。礼仪是交往的需要也是交往的一种方式,体现了一个的的修养也体现了一个人的的个性风格。如果说语言是人与人之间沟通的桥梁,那么礼仪则是其中的桥墩,两者相辅相成,让交际更加的完美,因此许多礼仪方面的学问之中很多地方与语言相关,也有许多语言方面的的学问中有不少与礼仪相关的地方。

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文化有不同的礼仪,比如说在我国握手、抱拳是最为见的礼仪;日本最有代表性的礼仪是相互鞠躬;而西方最常见的是亲脸。现代世界中不同国家间的人际交往越来越频繁,而礼仪方面由于文化的差异有许多的不同,所以什么国际礼仪方面的一大堆的东西就应运而生了,我认为在两个国家间的人际交往中除了使用一些共同的礼仪方式外,其他的应该坚持自己国家的礼仪方式而不必刻意去使用他国的礼仪。《现代礼仪》认为,我们的礼仪方式应面向世界,对于西方的礼仪作了许多的介绍,比如说亲脸这种礼仪,其认为这是一种文明的,现代的礼仪,大有西方的礼仪就是现代化礼仪的意思。所以我对此不以为然,就以亲脸这种礼仪来说,在中国如果日常以这种方式来交往是大大不妙的,因为我们的文化有含蓄、矜持的特点,中国传统文化是极力反对这种行为的,作为一个中国人应该维护自家的传统文化,不可能完全向外国学习。

礼仪这东西在我国也是历史久远的东西了,好像四书五经里面就有《礼》这一门学课,在古代的封建朝庭也有“礼”这样一个部门,看来古代的人比现代的人更有“礼”,的确,现代的人对礼仪能够全面了解的人不是很多,就以我和我身边的人来说,我自认为在日常交往中并没有明确的礼仪概念,在行为上似乎更没有受到礼仪的约束,所以我觉得我们的礼仪教育有待改进,一个标准的人才就应具备温文有礼这一项素质。

现代礼仪通过规范人们的每一个行为举止强调人的尊严,强调人与人之间相互礼让的互助合作,强调公共领域与私人领域的边界,强调职业伦理对职业行为的规范,强调人应该热爱而不是憎恨这个世界,引导人的精神迈向更高境界。

以上内容就是我在阅读《现代礼仪》一书后想要说的一些话,也就是我的一些感想,虽然篇幅不长但也大体表达出我的意思与观点了。我虽然没有深入细细在阅读本书,在其中却知道了不少的东西,增进了我对这个世界,这个社会的了解。

现代心理学论文篇十五

这学期我们学了广告学这门课,在此期间,我读了一本朱海松教授的《国际4a广告公司品牌策划方案》。读了这本书,我深刻感受到了品牌对一个企业的重要性。

朱海松教授是当代杰出的广告人,中国无线营销理论的开创者,手机媒体专家,第五媒体、无线营销和无线广告应用学说的创始人,中国本土广告营销实践经验的总结者。他的“国际4a广告公司”系列的书一共有4本,分别是《国际4a广告公司基本操作流程》《国际4a广告公司媒介策划基础》《国际4a广告公司媒介策划摘要》以及《国际4a广告公司品牌策划方案》。不得不说,朱海松教授在广告反面是很有造诣的。而在他的书中我也对品牌和广告有了更深的认识。

关注一下日常生活中的广告我们可以发现,许多众所周知的广告介绍的产品都是国外的,很少有我们中国的产品,不仅如此,中国的产品很少有能登上国际舞台的,我一直在想这是为什么呢?通过这学期学习的课程,我认为这是中国产品的品牌意识太弱了,以至于无法走到国际大舞台。

那么一个公司的产品得靠什么来增强它的品牌或是创造它的品牌呢?我想除了产品本身的质量、公司的精神文化之外,广告也是一种不可或缺的方法。

这本书中朱教授就详细的讲解了很多方法,,而且比较使用的是举了很多案例有助于我们理解。

广告业的人都知道,国际4a广告公司原是美国广告代理商协会的简称,该协会呼吁媒介保证支付广告刊登费15%的佣金个广告公司作为媒介代理费,以促进广告主雇佣广告公司提供专业服务,所有的4a广告公司均为规模较大的综合性跨国广告代理公司,协会成员承担着全美70%--80%的广告业务量。显而易见,4a广告公司绝对是广告业中的翘楚。

书中第一章朱教授就给我们介绍了品牌,包括了品牌的本质、形式、象征、关系和品牌的营销。朱教授认为品牌的品质是“产品的人化”,产品的品质离不开人的本质,品牌与消费者是不可分的,品牌的价值需要从消费者中体现出来,而产品人化的过程就是产品上升为品牌的过程,也是消费者使用产品的主观实践和客观感受的过程。品牌管理是20世纪30年代营销领域最重要的贡献。这理念源自宝洁公司,在宝洁公司推出的两款香皂“佳美”和“象牙”的竞争中。宝洁公司职员哈佛毕业生尼尔麦克尔罗提出了品牌管理思想,从而使宝洁公司又取得了突破性的的胜利。在此之后,许多公司都引入了品牌管理模型,如花王公司、杜邦公司、联合利华等。

要注意的是,品牌产品在做产品延伸线时也必须考虑品牌的保护。比如说欧洲高级时装品牌皮尔卡丹把产品线延伸到了电饭煲,这是就会出现适得其反的效果。非但电饭煲卖不出去,连带着对其本身已是名牌的时装都产生了不利影响。品牌印迹是一种能迅速反映产品内涵的东西。比如李白意味着浪漫主义诗人,其个性恣意洒脱,杜甫诗现实主义诗人,其个性稳重忧伤等等。当科龙电器定义自己为专业制冷领导者时,他的整合营销既有了明确的范围,从冷柜到空调再到冰箱,他的产品概念的产生就是品牌概念的形成。

第三章朱教授又从销售策略上阐述了品牌他所说的销售策略是一种不同与营销意义上的销售策略,也就是说不是营销意义上的促销、价格、产品、渠道,而是传播层面上、广告宣传层面上、与消费者进行沟通层面上来研究的沟通策略,它可以替品牌创造竞争的优势。而品牌印迹与销售策略之间的关系,就想一个人穿着打扮和语言表达,要是说穿着打扮是印迹,那么语言表达就是销售意念。

际4a广告公司品牌策划的方法,比如科龙集团、龙胜集团的多品牌战略、太阳神多补钙、广发证券等都是国际4a广告公司麦肯的策划方法。

在看完整本书之后,我深刻认识到了品牌的重要作用,中国的企业要想走到国际舞台上品牌的塑造是必不可少的。

现代心理学论文篇十六

《变形记》是卡夫卡的代表性作品,也是西方现代派文学的经典之作。

文学评论家、文学史家一般把卡夫卡和他的作品归入“表现主义文学”中。

著名外国文学学者袁可嘉先生指出:“现代派在思想内容方面的典型特征是它在4种基本关系上所表现出来的全面的扭曲和严重的异化:在人与社会、人与人、人与自然(包括大自然、人性和物质世界)和人与自我4种关系上的尖锐矛盾和畸形脱节,以及由之产生的精神创伤和变态心理,悲观绝望的情绪和虚无主义的思想。

这4种关系的全面异化是由现代资本主义关系的腐蚀作用所造成的,它们是在它的巨大压力下被扭曲的。

现代派文学的社会意义和认识价值也正在于此。”(《外国现代派作品选·前言》第5页,袁可嘉,上海文艺出版社1980年版)我以为,袁可嘉先生的这一论述是深刻的、全面的,抓住了西方现代派文学的本质特征。

循着这样一种思路,我们来分析一下《变形记》的思想内容。

18、19世纪的作家一般是从社会人的角度去揭示、批判具体的社会问题和社会现象,如专制政体、官僚政治、道德堕落等等,目标比较具体明确。

而卡夫卡这些现代派作家,则是从个人的、人性的角度去揭示和否定整个社会,目标是笼统的、抽象的、全面的。

这就比现实主义作家的揭露更加尖锐、彻底。

在《变形记》中,主人公格里高尔一夜之间变成了一只大甲虫,造成人变虫的深层原因,就是社会环境的严酷和劳动本身的机械、繁重。

公司老板严密地统治着整个公司和每一个雇员,秘书主任时刻监督着每一个员工的行动,就连医生也是一味站在老板一边,从不会为员工说话。

职业呢?是旅行推销员,一个“多么累人的差事”,每天4点钟就得起床赶火车,成年累月在外奔波,饮食很差又不定时,由于工作关系,连个知己的朋友也没有。

弄得晕头转向,“痴痴呆呆”。

格里高尔面对的就是这样一个环境,这样一份职业。

这环境是具体的,但更是抽象的、普遍的,绝大多数人所每天面对的。

人在这样一个社会环境中,逐渐变得麻木、机械、萎缩,成为工具、成为“非人”。

人变甲虫,是多么荒诞的事情,但又深刻而尖锐地表现了社会与人之间一种可怕的“异化”关系。

在这一关系中,社会是强大的,而人是被动的、软弱的。

再看《变形记》中对人与人关系的描写,这是小说的重心所在。

格里高尔在父亲的公司破产、全家处于困顿的境况下,去当旅行推销员,挑起了家庭生活的重担。

他在家里是受到尊重和爱戴的。

当一个人被人依赖时,他与别人的关系自然会处于正常状态。

但格里高尔一朝成了大甲虫,父子关系、母子关系、兄妹关系突然间发生了180度的转变,显示出一幅极端自私、冷漠、残酷、无法沟通的可怕图景,亲情、伦理之情荡然无存。

格里高尔虽然成了甲虫,但作为人的思想感情还在。

他为不能按时上班而着急,他为老板要炒他的“鱿鱼”而焦虑,他为父亲暗暗地存了一笔钱而欣慰,他为妹妹明年上音乐学院的事而筹划,他为今后一家人的生计而忧心……这是一个善良、勤劳、正直、有责任心的优秀青年。

但专横暴躁的父亲却全忘了昔日的父子之情,害怕“家丑”外扬,要把他赶回房间关起来。

他甚至怀疑儿子会对家人采取暴力行为,而恫吓他、用苹果砸他,想致他于死命。

慈父之爱在他身上已消失殆尽,暴露出来的是极端的自我中心主义。

母亲对儿子的感情似乎要深一点,她同情儿子遭受的厄运,她不能接受儿子变成甲虫的事实,因此悲痛欲绝,但她内心已把儿子当作一个沉重的累赘了。

更可恨的是妹妹葛蕾特。

哥哥最喜欢他,时刻想的是她的快乐、前途,当哥哥最初变形后,她尚能做一点照料工作,如打扫房间、送饭等。

但时间一久,她就再也“受不了了”。

她痛哭着向父亲请求:“我们必须设法摆脱他”,“他必须离开这儿”。

并狡猾地辩解说:这只大甲虫并不是格里高尔,如果是的话,他就应该“自愿跑掉”。

这实际是在暗示格里高尔。

她还无中生有地说:格里高尔会“要了你们俩(指父母亲)的命”,他在“迫害大家”,“想占领整幢寓所”。

这一番歇斯底里的哭诉,把她内心的自私、狡黠、冷酷暴露得淋漓尽致。

格里高尔对一家人的言语行动,并没有惊诧,也没有愤怒,而是用一种清醒的、“平和”的、“沉思”的心态,接受了这种事实。

他一边“怀着深情和爱意回忆他的一家人”,一边悄悄地死去了。

现代心理学论文篇十七

一般来说,现代心理学始于德国学者冯特的研究。在冯特之前,关于人类心理学的讨论很多,但大多数都以哲学的形式出现,没有独立的心理学。在15世纪,随着物理学的发展,人们被完美的数学和物理理论模型所信服,并相信宇宙中的一切都可以用机械原理来解释,心理学也不能免于机械决定论的颜色。代表性的是,笛卡尔,笛卡尔认为,心理学是身体对刺激的反射活动,反过来影响身体,即所谓的身心二元理论。

后来,在许多批评形而上学的作家中,以洛克,休谟和穆勒为代表的经验主义学派对心理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们的共同特征是将有意识的经验分解为元素。复杂意识是多种元素的结合。组合的过程是联想。这种组合非常类似于力学的组合。这些观点为后来的冯特研究做了一些准备。还有一些学者从生理学的角度研究心理学。例如,亥姆霍兹测量身体的反应时间和神经传递时间。韦伯测量身体感觉的两点阈值,也称为最小感觉差异。例如,如果我触摸你的肩膀和腰部,你可以肯定地说这些是两个地方,但如果我触摸你肩膀上的两个点,只要这两个点足够接近,你就不知道哪个是两个。有一点,这个足够近的距离是最小的明显差异。

总之,在冯特之前,心理学并没有成为一个独立的系统。vonte被称为现代心理学之父,与经验主义学派一样,也将有意识的经验分解为元素,包括情感和情感,其中情感分为三个维度:快乐/不愉快,紧张/放松,以及兴奋/抑制。这些元素的组合是意识体验。与实证学者不同的是,他提出了统一感的概念。他认为这种组合不是机械的,静态的组合,而是一种有机和积极的结合。如果一个人想要仔细分析他的有意识的经历,他必须能够将有意识的经验分解成元素。分解过程必须使用“内省法”,这是一种对心理学系产生深远影响的方法。这也是一个非常有争议的方法。

同时,艾宾浩斯研究了人类学习过程并发现了遗忘曲线。这种遗忘曲线一再被证明是正确的。其他三位学者从不同角度批判了丰特的理论。布伦塔诺认为,丰特的研究侧重于心理活动的结果(比如他所看到的`),而忽略了心理活动的过程(如何如此),而这个过程应该是心理学研究的内容。sternf反对vonte将意识分解为元素。他认为心理学的基本数据是一种现象,它是什么,并不需要人为的抽象分解。这种分解过程不仅无益,而且有害,并且会损害心理活动。自然过程。querpei扩展了内省方法。vonte的内省机动寻求主体的客观和可量化的描述意识,而querpei鼓励主体更多地描述主观感受并通过一系列问题指导主体体验心理活动的复杂过程。querpei认为,心理学是一门依赖于经验者的经验事实的科学,而不是vonte在不依赖经验的客观事实的情况下理解的科学。

在丰特时代之后,大师们是非铁琴娜,而铁琴娜不再关注冯特所关注的元素,而是关注元素的组织过程,或者建设过程,所以它也被称为建构主义。为了研究元素的组织过程,有必要更精确地定义元素,这反过来又需要更加标准化的内省。tiechenna试图通过标准问题标准化内省,但这种测试方法使受试者刻板印象的问题并失去了许多心理上有意义的信息。tickiner的理论受到学术界的广泛批评,因此铁琴娜自己晚年不再坚持建构主义,转向立体研究(快乐/不愉快)和stanf所倡导的现象学。

无论是前丰特时代还是前后时代,心理学研究仍然有意或无意地将人视为机械。在功能主义出现之前,心理学真的不再把人视为机器,但功能主义只会把人提升到动物的水平,而且尚未达到人的水平。功能主义深受达尔文进化论的影响,该理论关注的是心理学如何发挥其功能,使生物体更好地适应环境。功能主义的背景是斯宾塞的社会达尔文主义渗透到各种人文学科中。功能主义先驱詹姆斯的“心理学原理”在went和tickiner理论之间形成了相对分裂的对抗。詹姆斯认为,心理生活是一个整体,一种不断变化的整体体验,意识是持续的。任何将意识分为独立临时的企图都注定要被扭曲,并强调意识是功能和目的,有机体可以适应环境。它是进化的产物。天使的心理学对功能主义的进一步解释使功能主义逐渐得到普遍认可。到1930年,在与fonte和tiechenna的争执中,功能主义完全胜利。

功能主义的遗产是应用心理学的兴起: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心理测试常用于征兵;witmer使用心理学来治疗和评估异常行为。希利建立了第一个儿童指导中心,心理学被用于临床实践;霍桑将心理学扩展到工业组织,发达的工业-―组织心理学;和stettberg进一步发展了工业心理学。

无论如何,在沃森倡导的行为主义心理学之前,心理学更像是人文学科,沃森试图将心理学纳入自然科学领域。行为主义认为,心理学应该关注可以观察到的客观行为,而不是关于心理活动的主观假设。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被纳入自然科学研究的范畴。行为主义始于动物心理学的研究。例如,巴甫洛夫研究狗的条件反射,这是行为主义心理学的模型。爱德华托尔曼开发了行为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也称为操作主义。顾名思义,操作主义侧重于心理学研究方法的可操作性。必须客观地观察行为并在操作上定义行为。与自然科学一样精确。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应用主要是对skinner的行为矫正,通过奖励强化行为,通过惩罚抑制行为,从而纠正不良行为。这些行为主义仍然倾向于被视为机器,或者至多被视为动物,以假设对人类刺激的行为反应。班杜拉开始关注人与人之间相互作用对个体心理的影响,即社会对个体行为的影响,也称为社会行为主义。

通过前面的分析,我们知道心理学最初将人视为研究机器。后来,在功能主义和行为主义的阶段,心理学终于停止了人们对机器的思考,而只把人们视为一种高级动物。只有在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阶段,心理学才真正关注成年人并开始关注人们的痛苦,恐惧和困惑。在精神分析领域,弗洛伊德,阿德勒和荣格的理论是统一的,不同的。弗洛伊德是精神分析的先驱。弗洛伊德关注人类的潜意识,认为潜意识是人格的驱动力。在弗洛伊德确定的潜意识中,只有“性”才是别的。弗洛伊德认为,人们的精神问题主要是潜意识与意识之间的冲突,或主要是潜意识中性欲和性欲的矛盾。不可否认,弗洛伊德的理论并非完全不合理。问题在于潜意识中性欲的位置过于绝对和独特。阿德勒认为,不仅性欲,欲望和欲望也是人格的驱动力。荣格认为弗洛伊德和阿德勒是片面的。在潜意识里,不仅有性欲和欲望。人类欲望的不满可能成为埋藏在潜意识中的隐患,潜意识在不同的种族,不同的人类进化时期和不同的个体发展阶段都有不同的内容,而荣格认为潜意识是非常可能的。预测效应,使荣格的理论有点神秘。无论是弗洛伊德,阿德勒还是荣格,他们都承认连接意识和潜意识的桥梁是一个梦想。因此,对梦的分析是研究潜意识和精神问题的重要手段。

现代心理学论文篇十八

尽管杰姆逊十六年前就已发现,在第三世界中,“知识分子”这个特定的名称已如同一种业已灭绝的物种的名称,正在逐渐消失。但也几乎是从那时起,自以为是知识分子的中国人对这个假设的身份越来越认同,也越来越自觉,不仅曾有人在海外以此为名办杂志,而且讨论知识分子的文字也时有出现,当然还有关于知识分子的讨论会。这一切似乎足以证明杰姆逊上述观察的武断;但如果我们将这一切放在现代性的背景下来考察,就会发现问题并没有那么简单。杰姆逊的论断无论正确与否,脱离现代性的语境,是无法得出有说服力的结论的。

这是因为,知识分子是现代性的特有产物。与现代性一样,“知识分子”起源于西方。尽管在西方语言中“知识分子”一词源出十九世纪俄国的intelligentsia,最初指别林斯基、车尔尼雪夫斯基和其他对社会持批评态度的一代人。屠格涅夫的《父与子》中的父子二人就是标准版本的intelligentsia。但西方学术界一般认为十八世纪法国启蒙运动的“哲士”们(lesphilosophes)才是最早的知识分子。巴黎的沙龙和伦敦的咖啡馆是知识分子的摇篮。但是,发生学上的一致并没有伴随相应的定义上的一致。葛兰西将知识分子进一步分为传统知识分子和有机知识分子;而福柯则把知识分子分为普遍知识分子和特殊知识分子。这说明“知识分子”并不是一个同质性的群体。此外,即使在西方,在不同的国家“知识分子”的含义也不尽相同。例如,在法国和别的一些西欧国家,“知识分子”有别于依赖于由国家资助的研究机构和学院的科学家与学者,也不同于只有审美诉求的文学实践者。知识分子就是独立特行,有不同于流俗见解的人。而在英国,当然也有社会批评家,但由于知识界与政界和管理层互动比较密切,所以“知识分子”一词就含有一丝讽刺的意味,指对日常生活缺乏接触的人。据说在英国很少有人愿意被称为“知识分子”。这说明,“知识分子”不但是一个非同质性的群体,而且在不同的国家与社会他们的定义也不尽相同。

在中国,一般人会将所有受过高等教育且从事非体力劳动者都叫做“知识分子”。这种知识分子定义实际是从“知识分子”这四个中文字望文生义而来,以为知识分子就是有知识有文化的人。这种约定俗成的用法自然也有其语义学上的合理性,但对于研究和讨论知识分子问题却基本是不相干的。如上所述,知识分子是现代性的产物。有知识有文化的人历代都有,如西方中世纪的教士或中国古代的士,但人们一般都同意他们不是严格意义上的知识分子。知识分子的定义不尽统一,但在这一点上却少有异议,说明知识分子作为现代特有的现象和群体基本得到公认。因此,本文讲的知识分子主要是指除了知识与文化外还有特殊担当的人,即所谓公共知识分子(publicintellectuals)。

不少人以为,知识分子与传统的教士或士最大的不同点在于他们具有后者所不具有的自由和独立,他们完全可以依靠自己维持生机,而不需要托庇于某个私人或君主的保护与赡养。现代的种种制度,如教育制度、出版制度、市场经济制度都使他们得以以一个完全独立的个人身份发言。这在一定程度上不无道理。但从根本上说,就像葛兰西深刻地揭示的那样,在现代世界,知识分子不能独立于经济、政治的结构而存在,而是如有机体般依傍着这些结构而生存,因此叫“有机知识分子”。他们不一定因此就一定机械因果地为统治阶级说话,相反,他们可以有自己的'声音。但从总体上说,他们或出于现实经济利益的考虑,或迫于制度的压力,而不得不最终被这个制度驯化。现代知识分子在全球范围内可能的灭绝,根源在此。

但另一方面,现代性也的确创造了知识分子得以产生和发挥其独特功能的条件和空间。从一开始,现代社会的理性化过程就要求将理性的、推理的、逻辑的思想及抽象活动与别的精神活动分开。科学不仅与宗教分离,而且也从古希腊以来广义的哲学中逐渐分离出来,形成了各门不同的学科。同时,科学的发展要求有相对独立的科学机构和组织。随着大学和科学院或别的研究机构的出现,科学工作越来越专业化和职业化。不仅自然科学,而且社会科学同样如此,这就大大刺激和加强了知识分子的自我意识和自我角色认同。另一方面,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展开,识字人数大量增加,人的闲暇时间也在增加。现代的传播手段逐渐普及;现代印刷工业使得书籍与报刊对大众来说不再是奢侈品。越来越多的人需要关于社会事务的各种思想、信息与观点。这就形成了知识分子赖以存在,并可以通过对其施加影响而间接影响整个社会的公众。按照熊彼特的看法,只有有了这样的公众后,才会有现代意义的知识分子。

但这只是知识分子产生的外在条件,产生知识分子的内在条件,是社会进入现代后迫切需要有人担任原来由巫师、教士或士大夫担任的社会核心价值创造者、维护者的角色。现代性所隐含的虚无主义倾向,又使得创造者和维护者的另一面一定是怀疑者和批判者。知识分子,而不是寻常意义上的专业人士,就一身兼二任,负起了这样的双重责任。因此,恰恰是在专业化和职业化程度最高的西方,人们认为知识分子的特征不在他的专业或职业,而在于他得是这样的人:“……在他们的活动中显示出一种对社会核心价值的显著关心。他们是寻求提供道德标准和维护有意义的一般象征的人……知识分子似乎从来就是对事物现状与习惯、习俗不满的人。他们根据更高和更广大的真理对当前的真理提出疑问;他们用不实际的应该来反对现实。他们认为自己是像理性、正义和真理这样的抽象观念的专门看护人,是常常在市场与权力场所遭到忽视的道德标准的谨慎的保护人。”因为“没有别的群体的人(像知识分子……)那么自由;……知识分子创造标准和指出标准。作为知识分子,我们应该从所谓实际事务的人称之为乌托邦理想的观点对这个既定文化进行连续的、不妥协的批判……。”

不管这种知识分子的定义有多少理想的成份,但应该是比较容易为中国人接受的。中国古代的士虽然不同于现代意义上的知识分子,但“以天下为己任”的传统却深入世世代代读书人的心灵。处士横议,议的就是天下之事。士志于道,士是道的传承者和维护者,“天下有道,以道殉身;天下无道,以身殉道。”(《孟子尽心》上)根据道来批判现实政治和社会习俗,也是士应尽的职责。这个传统比西方的知识分子定义更多地影响了现代中国知识分子的自我认同。但是,现代中国知识分子毕竟是生活在现代社会,不管他们主观的自我认同是怎样,他们的客观行为不能不受种种现代性条件的制约。他们会更愿意把自己看成是现代西方意义上的知识分子,而不是中国传统的士,但中国现代性的特殊条件,又使得他们并不完全符合上述理想化的知识分子定义。但是,他们所表现出来的种种缺憾,却更鲜明地表明了现代性与知识分子的内在紧张关系。需要声明的是,本文无意将西方流行的知识分子定义作为知识分子的本质标准,以此来衡量现代中国知识分子是否够格,而是要将现代中国知识分子与西方知识分子进行一些特征比较,以彰显中国知识分子的现代性困境和一般知识分子在现代性条件下的必然命运。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17575857.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