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课堂教学的语言艺术论文(汇总13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2-06 10:52:06
浅论课堂教学的语言艺术论文(汇总13篇)
时间:2023-12-06 10:52:06     小编:雁落霞

健康是人们追求的一种宝贵财富,我们应该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在写总结时,可以从时间顺序、重点突出、问题解决等角度入手。虽然每个人的总结方式和风格有所不同,但总结范文对于我们的写作仍有很大的帮助。

浅论课堂教学的语言艺术论文篇一

语言是思想的直接现实,是人类社会使用最广泛,最灵便,最基本的信息载体,而课堂教学过程本身则是信息传递的载体。在整个课堂教学过程中,知识信息的传递,学生接受情况的反馈、师生相互情感的交流,引导学生进行各种学习活动等,都必须凭借教学语言。老师教学语言的表达方式与质量制约着学生智力活动的方式和效率,教师语言的情感焕发着学生的情感。可以说,教学语言艺术是课堂教学艺术的核心。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传授知识,解答问题,交流情感等,一般都必须靠语言来完成。教师讲课是否精彩,学生听课兴趣是否浓厚,都跟教学语言息息相关。要使课堂教学成为一个巨大的磁场,时时吸引学生,教师的语言表达是很重要的。课堂教学这一特定时间、空间中的语言,其艺术性应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严谨简约。

严谨是指准确、全面、完整,无任何知识性、科学性错误,尽量减少口误。特别是新授课,学生对老师所讲授的知识是首次感知,更要注意其概念表述的确切,逻辑推理的严密。如果表述不准确,就很有可能给学生以训导,留下永久性的错误。例如,一位学生在阅读指导课上问老师“什么是茶砖”,老师不知道“茶砖”是什么,愣了一下:“茶砖?茶――砖――,茶叶的茶,砖头的砖,茶砖就是浓茶中所浸的砖块。”这类课堂语言弊端很多,拖沓,重复,语焉不详,更糟糕的是还不懂装懂,给学生传递了错误的信息,直到这位学生上了大学还对老师的答案坚信不移,后来在事实面前才真正搞懂,“茶砖”并非将砖块浸在浓茶中,而是茶叶轧制成了砖块的样式。可见老师的教学语言如果出现错误就会贻误后代,铸成大错。

简约的语言干净利落,要言不烦。1、抓住重点,简捷概括,有的放矢。2、根据学生的特点,讲述他们容易接受、领会、理解的话。3、清楚无误,不瞎绕圈子,用尽量短的时间传递尽量多的信息。

二、声情并茂。

语言要有音乐性,表达的情感应充沛动人。

1.要注意语调变化。

法国哲学家帕斯卡说过:“说话的语调可以左右最明智的人,并且能改变一篇文章或一首诗的力量。”苏霍姆林斯基则要求,对于同样一句话,作为教师应该能用25种不同的语调表述出来。心理学研究表明,听觉器官在经受长期不变的声音刺激后,对该声音的感受性就会降低,且导致人的饥饿疲劳。在课堂教学中,所讲授的科目不同,内容不同,所传达的感情不同,语调也不应相同。

2.要有节奏感。

“节奏是课堂的.命脉”。

课堂教学语言节奏的把握,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听课效果。教师的“讲”和学生“听”如果不协调,就不能形成教学语言的最佳节奏,不能使学生产生听课的最佳思维状态。

3.要融入老师的真挚的情感。

赞可夫有句名言:“教学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结和意志流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便能发挥其高度有效的作用。”艺术的教学语言应是教师内心真情实感的自然流露,应是能有效感染学生的“催化剂”。

三、形象典雅。

教学语言是介于书面语与口语之间的语言,要通俗明白,但又不同于一杯“白开水”,一览无余毫无滋味,应既是学生喜闻乐见的活泼的口语,又是优美形象的描述:化抽象为具体,化静态为动态,化远在天涯为近在咫尺,化艰深难懂为明白通俗,其“优美典雅”洋溢在字里行间,而非刻意雕琢与粉饰,时时透出深厚的文化底蕴,使学生不仅能得到丰富的知识营养,而且能驱动学生想象,受到美的感染。

四、幽默风趣。

幽默是一种较高的语言境界,及至17世纪末,才有人在近代美学意义上运用“幽默”这一概念。《辞海》认为“幽默”属美学名词,“通过影射、讽喻、双关等修辞手法,在善意的微笑中,揭露生活中的乖讹和不通情理之处”。列宁把幽默说成是“一种优美的健康品质”。

对“教学幽默”,有的学者这样界定:“它是用富有情趣、意味深长的表现手段进行教学,以对学生传授知识,发展能力,培养幽默感和乐观主义人生观的教学艺术形式。”课堂教学幽默的表现形式,主要有情节幽默、动作幽默、语言幽默、板书幽默等。但教学幽默主要是一种语言行为,主要是诉诸听觉。课堂教学语言的风趣幽默是教师综合素质的反映,是一种对事物高超的把握,是对知识随心所欲的驾驭,是对材料的透彻的认识。总之,它体现和凝聚了教育者高度的智慧和极高的审美内涵。

王北生在其专著《教学艺术论》中认为,教学语言是专业语言,它集哲学语言的深刻、逻辑语言的严谨、语言学的规范、数学语言的精确、文学语言的生动、相声语言的幽默、群众语言的通俗以一身,是科学性、艺术性和思想性的统一,是经过加工的书面语和经过提炼的口头语的合金。

我想要驾馭课堂教学语言这门艺术,需要付出百倍的努力和艰辛,愿每一位老师的课堂语言越来越艺术,教学效果也越来越显著。

浅论课堂教学的语言艺术论文篇二

摘要:实施与组织课堂教学应当凭借生动、形象、丰富的教学语言,可以说,教师的教学语言是课堂教学整个过程的纽带。有意义、有价值、富有艺术性的教学用语,能够创设良好的教学气氛,实现学生思维的激发,激励学生的进步和发展。

一、注重教学语言的准确、规范、美感。

课堂教学语言的准确性指的是教师在教授学生的时候,准确地应用概念,合理地进行判断,合乎逻辑地加以推理,坚决不允许模糊性语言和歧义性语言的出现,进而防止自相矛盾与模棱两可的情况出现,实现讲解知识的准确无误。课堂教学语言的规范性指的是教师应用规范性的语言开展教学。所谓的规范性语言,首先在于标准的普通话、语调的自然、语速的流畅、节奏的明快、语音的准确。其次,规范性的教学语言还应当在遣词造句上跟现代汉语的语法习惯相符合,防止句子的不通顺以及用词的不适当。并且,规范化的语言是纯净的语言,教师不但应当防止污言秽语的出现,而且还应当防止啰嗦和口头禅。课堂教学语言的美感性涵盖教学语言的形式美以及内容美。其中,教学语言的内容美需要语言含蓄、充实、哲理深厚、思想有内涵。而教学语言的形式美是教师应当注重教学语言词汇的丰富多彩、声音的抑扬顿挫、语词的动听婉转,以及灵活地应用修辞手法。在语文教学中,教学语言不但涵盖严密优美的书面性语言,而且也应当涵盖经过锤炼的口头性语言,从而让学生处在浓厚的语言氛围当中,受到较好的感染以及熏陶。

二、注重教学语言的简明扼要和有趣生动。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其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会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到学生。语文教学语言应当是简明、有趣、生动的。教师在教学课堂上不能够太严肃,需要尽可能地确保快乐与和谐的教学氛围,懂得通过自身幽默风趣的教学语言启发学生,从而有效地统一理趣与情趣。在语文教学中,学生在学习中分析问题、回答问题、问难质疑的'时候,往往会出现一些差错,教师对此应当持理解的态度,倘若教师在这种情况之下,说出一些批评性的语言、责怪性的语言,那么会适得其反,进而不利于学生学习热情的激发。相反的,教师注重教学语言的幽默诙谐、风趣简明、形象生动,那么就能够让学生的心理放松,从而指导学生解决疑难问题,以及活跃课堂教学的气氛,使学生更加有效地学习和理解教学知识。尤其是教师在讲解一部分文质兼美的文章的时候,教师应当认真地设计教学语言,确保教学语言的具体性、生动有趣、简明扼要,以使学生仿佛置身其中、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如此一来,不但能够调动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而且还能够实现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

三、注重教学语言的启发性。

作为一种双边活动的课堂教学,不但存在教师的讲解,而且也存在学生的学习,不可以让教师独自进行下去。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应当时刻确保引而不发,进而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启迪学生的思维。教师还需要启发学生在听讲的过程中动嘴和动脑,让学生自主地发展和发挥潜力,从而让学生步步深入。像是学生在自主学习的时候,可能遇到一系列的难题,鉴于此,教师不可以直接性地训斥学生和说“你真不聪明”“你怎么回事啊”“你怎么这么不长记性”等语言,而是需要应用激励性、启发性的教学语言指导和点拨学生。如此一来,才有利于和谐师生关系的建立、才可以活跃教学的氛围,从而让学生的学习效果变得更加理想化。教师需要注重批评教学语言艺术的应用,不可以说出粗暴或者是讽刺性的语言,而是通过自身亲切的语言和蔼地提醒学生,让学生多多注意。教学语言有着独立的音响之美,而且还能够提升感染性,有利于表达情感和意愿。倘若教师的语言缺少新奇、缺少激情,那么就难以跟学生交流感情,难以形成共鸣。当然,倘若教师一直不停地说,让学生缺少回味与思考的时间、空间,那么学生也会感觉到疲劳,进而难以提高教学质量。而教师倘若可以实施富有激情与抑扬顿挫的教学语言艺术,尽可能地使语言错落有致、时急时缓、时重时轻,以及具备一些旋律和节奏,那么学生会听得更加入耳,从而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处于兴奋的学习状态中。在教学不断调整教学语言的过程中,不但教师能够感受到快乐和轻松,而且也能够使学生得到一种美的享受,进而创设和谐、轻松、欢快的教学气氛,大大地提高教学效率与教学质量。

四、结语。

总而言之,在语文教学中,教师的教学语言是一门艺术,教师需要注重教学语言的准确性、规范性、美感性,注重教学语言的简明扼要和有趣生动,以及注重教学语言的启发性。只有如此,才能够提高学生的素语文素养,才可以实现理想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2]谷开发.试论语文课堂导语设计技巧[j].现代阅读,2013,(03).。

[4]董娜.语文低年级阅读教学的改革[j].现代阅读,2013,(03).。

浅论课堂教学的语言艺术论文篇三

为了能够更好地加强学生的思想政治品德教育,这就必须要在课堂设计环节中,注重实践活动的开展,在进行“谈活动感受”课程中,利用下午休息时间,组织学生对校园内的杂草进行清除,并且,通过两个小时的劳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加强自身的责任意识,或者是可以通过各种课堂活动的开展,让学生的服务意识和集体荣誉感逐渐增强,这样就能够有效地提升特教课程的教学效果。

在课堂教学当中,特教教师运用的教学语言应当根据教学内容进行适当的设计,采用具有韵律感的语言不仅体现语言的魅力,高低起伏的语言节奏会给吸引学生,跌宕起伏的语气更能适应学生的心理需要。而苍白的教学语言不仅不会提高教师的教学效果,有可能会产生负面影响,减少对学习的积极性。特教教师在讲授优美的文章的过程中,充分调整语气,进而促使学生在一定程度上解读文章。

1.3特教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应当投入丰富的情感。

喜怒哀乐是人们的一种正常情绪,对于不同的事物会产生不同的情感。那么特教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将教学内容与情感相协调,饱满的情感可以感染学生的心情,并且还会引人入胜。这样一来,让学生产生共鸣,真正感受其中的深刻内涵。

1.4特教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采用的教学语言必须准确精炼。

特殊需要的学生接受能力本来就是不强,复杂的教学语言不能适应学生的学习。因此特教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应当根据教学目标,制定相应的教学重点,为了帮助特殊学生理解和学习,他们应当采用简洁的话语,将教学重点给学生进行讲解。同时特教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运用准确的词语,没有逻辑错误,运用标准的普通话才是保障教学质量的关键。

1.5特教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兴趣的培养。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只有对学习产生了兴趣,学生才会积极主动的去学,也会更加乐意去学,这比任何的教学方法都好,但是要想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特教教师应当要注重学生的`兴趣爱好,比方说,学生基本上都比较喜欢动画,那么特教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加入学生感兴趣的动漫,激发学生的热情。与此同时,特教教师在教学中还可以采用启发性较强的教学语言,逐渐带领学生走入学习的海洋,感受学习的快乐,从而学生促使对学习知识产生好奇心。

针对于这些在身心方面存在一定缺陷的特殊人群,人们应当给予相应的照顾,给他们提供和正常学生学习的环境,因此特教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当采用符合他们的心理发展状态的教学语言,既要言简意赅而且还要字字珠玑,尽最大能力让他们理解教学内容,促进特教教师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只有通过这样才能进一步促使他们学会相关的知识。

浅论课堂教学的语言艺术论文篇四

摘要:实施与组织课堂教学应当凭借生动、形象、丰富的教学语言,可以说,教师的教学语言是课堂教学整个过程的纽带。有意义、有价值、富有艺术性的教学用语,能够创设良好的教学气氛,实现学生思维的激发,激励学生的进步和发展。

课堂教学语言的准确性指的是教师在教授学生的时候,准确地应用概念,合理地进行判断,合乎逻辑地加以推理,坚决不允许模糊性语言和歧义性语言的出现,进而防止自相矛盾与模棱两可的情况出现,实现讲解知识的准确无误。课堂教学语言的规范性指的是教师应用规范性的语言开展教学。所谓的规范性语言,首先在于标准的普通话、语调的自然、语速的流畅、节奏的明快、语音的准确。其次,规范性的教学语言还应当在遣词造句上跟现代汉语的语法习惯相符合,防止句子的不通顺以及用词的不适当。并且,规范化的语言是纯净的语言,教师不但应当防止污言秽语的出现,而且还应当防止啰嗦和口头禅。课堂教学语言的美感性涵盖教学语言的形式美以及内容美。其中,教学语言的内容美需要语言含蓄、充实、哲理深厚、思想有内涵。而教学语言的形式美是教师应当注重教学语言词汇的丰富多彩、声音的抑扬顿挫、语词的动听婉转,以及灵活地应用修辞手法。在语文教学中,教学语言不但涵盖严密优美的书面性语言,而且也应当涵盖经过锤炼的口头性语言,从而让学生处在浓厚的语言氛围当中,受到较好的感染以及熏陶。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其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会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到学生。语文教学语言应当是简明、有趣、生动的。教师在教学课堂上不能够太严肃,需要尽可能地确保快乐与和谐的教学氛围,懂得通过自身幽默风趣的教学语言启发学生,从而有效地统一理趣与情趣。在语文教学中,学生在学习中分析问题、回答问题、问难质疑的时候,往往会出现一些差错,教师对此应当持理解的态度,倘若教师在这种情况之下,说出一些批评性的语言、责怪性的语言,那么会适得其反,进而不利于学生学习热情的激发。相反的,教师注重教学语言的幽默诙谐、风趣简明、形象生动,那么就能够让学生的心理放松,从而指导学生解决疑难问题,以及活跃课堂教学的气氛,使学生更加有效地学习和理解教学知识。尤其是教师在讲解一部分文质兼美的文章的时候,教师应当认真地设计教学语言,确保教学语言的具体性、生动有趣、简明扼要,以使学生仿佛置身其中、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如此一来,不但能够调动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而且还能够实现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

作为一种双边活动的课堂教学,不但存在教师的讲解,而且也存在学生的学习,不可以让教师独自进行下去。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应当时刻确保引而不发,进而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启迪学生的思维。教师还需要启发学生在听讲的过程中动嘴和动脑,让学生自主地发展和发挥潜力,从而让学生步步深入。像是学生在自主学习的时候,可能遇到一系列的难题,鉴于此,教师不可以直接性地训斥学生和说“你真不聪明”“你怎么回事啊”“你怎么这么不长记性”等语言,而是需要应用激励性、启发性的`教学语言指导和点拨学生。如此一来,才有利于和谐师生关系的建立、才可以活跃教学的氛围,从而让学生的学习效果变得更加理想化。教师需要注重批评教学语言艺术的应用,不可以说出粗暴或者是讽刺性的语言,而是通过自身亲切的语言和蔼地提醒学生,让学生多多注意。教学语言有着独立的音响之美,而且还能够提升感染性,有利于表达情感和意愿。倘若教师的语言缺少新奇、缺少激情,那么就难以跟学生交流感情,难以形成共鸣。当然,倘若教师一直不停地说,让学生缺少回味与思考的时间、空间,那么学生也会感觉到疲劳,进而难以提高教学质量。而教师倘若可以实施富有激情与抑扬顿挫的教学语言艺术,尽可能地使语言错落有致、时急时缓、时重时轻,以及具备一些旋律和节奏,那么学生会听得更加入耳,从而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处于兴奋的学习状态中。在教学不断调整教学语言的过程中,不但教师能够感受到快乐和轻松,而且也能够使学生得到一种美的享受,进而创设和谐、轻松、欢快的教学气氛,大大地提高教学效率与教学质量。

总而言之,在语文教学中,教师的教学语言是一门艺术,教师需要注重教学语言的准确性、规范性、美感性,注重教学语言的简明扼要和有趣生动,以及注重教学语言的启发性。只有如此,才能够提高学生的素语文素养,才可以实现理想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2]谷开发.试论语文课堂导语设计技巧[j].现代阅读,20xx,(03).。

[4]董娜.语文低年级阅读教学的改革[j].现代阅读,20xx,(03).。

浅论课堂教学的语言艺术论文篇五

小学教学本身的特点和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决定了数学教师的语言既要讲究科学性又要考虑学生的语言发展。只有做到准确清晰,合乎逻辑性,富于启发性,生动形象,通俗易懂,儿童化,幽默风趣,才能调动学生数学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那么,如何才能提高教师的语言水平,才能使课堂教学的语言富有艺术性,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四方面入手。

小学数学概念中的每个字词都有特定的内涵,具有较强的逻辑性和概括性。这就要求教师运用准确、科学、明白、简练的数学语言进行层次分明的概括与表达,才能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决不能随意删减、增加、调换,更不能故弄玄虚,旁征博引,离题发挥,从而导致主次不分,层次不清,学生听起来抓不住要领,对容易理解的反而混淆不清。如“数位”与“位数”,“增加了”与“增加到”是截然不同的概念。用词不当就会引起学生错误的理解。如“大人高4米,小孩高1米,大人比小孩高几米?”这种说法既不准确、不科学也不符合逻辑。

语言的随和可以激发学生巨大的潜力,转化为学生的思想、道德、知识、能力等方面的积极追求。如:讲一声“请你回答。”学生回答完毕讲一声“好,请坐。”当后进生有一点进步和取得一点成绩时说一声“今天××同学表现很好,希望他今后取得更好的成绩。”这样话语不多,但这是感情的交融,是学习内在的驱动力,能点燃学生学习的火花。

教师要善于运用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等思维方式来组织自己的教学语言,激发学生丰富的思想和联想,从而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教学语言要有针对性,既针对教学内容的重点难点,又要针对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水平,切不可常问学生“是不是”、“对不对”、“懂不懂”等一些过于简单的问题,这样就达不到调动学生积极性的目的。如教学“圆的认识”时,提问“车轮为什么要做成圆的呢?做成方的行不行?”就能启发学生围绕圆的性质这条线索去思考,就有利于学生对知识内容的理解上达到新的高度。

教师语言生动形象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唤起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热情。这就需要教师不仅具有广泛的知识,还要善于把知识生动形象地传授给学生,为增强语言表达效果。教师要借助于自然协调的手势、表情等态势语,做到声情并茂,形神兼备。同时还要纠正自身的不良习惯。如:“这个,这个……什么呢……什么呢?我说,我说”等等千奇百怪的口头语。一堂课就重复百余次,学生听得索然无味。有的教师过多使用指示代词,一味地“这个,那个”“这个三角形的这个角等于那个三角形的那个角……”这样学生看不清他指的是什么,也根本无法理解他说的这段话的意思。因此,教师不良的语言习惯影响了语言的表达力,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有时某一数学问题比较枯燥无味,可举一些日常生活中生动活泼的事例,多点幽默。这样,可引起良好的辅助作用,唤醒学生听课注意力,调节学生学习的兴趣。如教“比例尺的含义”前,教师可以有意问:“比例尺是一把尺子吗?”学生一时不敢明确回答,教师幽默的问:“邮局卖油的.吧?”学生齐答“不是”,“那是什么?”在学生全神贯注的状态下教师自然引出“比例尺是一种特殊的比。”

教学过程就是让教师、学生自主探索、自主创新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师生之间要相互合作,通过各种方式,增强学生的主体探索意识,培养学生的数学创新能力。数学之美,美不胜收。数学是提高学生全面发展的基础科学,只有勤于思考,努力钻研,才能领略数学“天地”里的“无限风光”。

总之,教师课堂的语言艺术,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学习的主动性。不断提高语言水平是教师完成教学任务的重要保证,是学生学习水平和学习能力得到提高的重要因素,是实现教育目的的关键。

浅论课堂教学的语言艺术论文篇六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不乏精妙的语言,关键是要善于发现并注重运用,发现、积累并注重学习运用有艺术性、有魅力的语言,能够活跃课堂气氛,创设教育情境,提高课堂教学效果。语文教材中有一些在表达上很有特点的熟语,如,歇后语、谚语;也有一些在表达上很有特色的短文,像幽默故事,古今笑话。选择适合课堂教学学需要,而有兴趣的,加以运用,能够改变僵硬的说教和呆板的知识灌输,使课堂教学显得富有情趣,在表达效果上也比较强烈、深刻。语言魅力也来自相声、评书或影视剧的精彩对白以及网络流行语言,课堂教学中,注重这方面语言的巧妙穿插,也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师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每天都要用到语言进行交流,语言的精炼得当,能够促进师生的有效沟通和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语言的机智、巧妙、幽默、风趣,能够化解课堂教学中严肃氛围引起的学生心理的紧张,从而实现愉快的学习。本文主要探讨学习小学语文教学中语言艺术。

课堂教学中的语言,有时是教师说,学生听,具有明显的诱导和劝说、指点、教育功能;有时是学生说,教师听,具有明显的疑问、辨别、回答等功能;是语言知识交流使用的相互反映。就拿生活中的劝说作比较,在日常生活中,小学生可能会遇到这样的情况:爸爸烟瘾很大,妈妈多次劝爸爸戒烟,可爸爸就是不听;走在大街上,好朋友把果皮随手乱丢,其实不远处就有果皮箱;剧院里大家都在静静地看戏,可身旁的两个人就是说个没完没了;邻居的大哥哥一放学就玩电子游戏,顾不上吃饭,既影响学习,又伤身体……遇到这样的事情,应该劝说。这就需要考虑怎么劝说,怎样最有效果,课堂教学也是一样,也要讲究语言艺术,注重强化课堂教学效果。

小学语文教学过程的语言艺术性,主要是不仅要把话说明白,还要说的简练得体,提高沟通的效率;教学中的语言运用要根据具体需要、具体情境而定;如,讲知识点,要讲清楚为什么这么学,每个人学习的基础差别有多少,怎样学最有效果。讲倡导性的课文内容,则要热情洋溢,表达出欢乐的心情和向上的情绪。有时候,教师在讲解知识难点时,总担心学生听不懂,反复讲述,因为说话太啰嗦,引发了学生的厌烦情绪,反而耽误了教学效果。因此,教学过程一定要掌握运用巧妙的语言艺术,把课文中感动人的事情,通过语言的魅力,使感动人的形象栩栩如生,清晰地留在学生的记忆中,语言艺术能使学生入境入情,抓住课文人物感动人的地方,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领悟文章的表达方法,能够夯实语文教学基础,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在教学过程中,指导学生阅读课文,联系上下文,了解课文内容时,注重要求学生体会优美的语言和含义深刻的语句,仔细品味这样说,这样写有什么好处,对语言的艺术性不理解,不熟悉的情况,师生要进行互动、组织讨论。使学生通过课文感受生活的情趣,体会词句表达的感情,并留心观察生活,用心感受生活,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感受,使教学和生活连为一体,教学质量也就发生质的飞跃,得到了全面提升。

(一)注重生动形象语言的运用,强化启发效果。

许多巧妙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提高办事效果的事例处处可见,对语文教学来说可以作为很好的借鉴。比如,在公共场所,人们经常会看到一些提示语和广告词。就那提示语来说吧,有的比较生硬,像,“严禁践踏草坪”;有的则富有情趣,像,“别踩我,我怕疼”,通过比较语言的表达效果,就明白生动形象的语言表达的效果就委婉、动人、入情入理,使人容易接受。小学语文教学也是一样,课堂上生动形象的语言要比生硬的语言的教学效果好的多。比如,讲太阳。学生们每天都见到太阳,但太阳到底什么样?离人们多远?如果将太阳是恒星,是太阳系的中心,九大行星围着太阳转,等等,语言的抽象,增加了学生理解的难度;巧妙地运用生动的语言就会很好的解决这个问题,启发学生进一步的思考;如,讲“太阳是个大火球,每天步行人们不停地要走3500年才能到达”这样就会使学生容易理解太阳是什么,离人类多远,还能启发学生的多种思考。

(二)注重风趣幽默语言的运用,活跃课堂气氛。

幽默风趣的语言,能够愉悦学生的身心,活跃课堂教学气氛,增加学习的情趣。在教学过程中,巧妙穿插风趣幽默的语言表达艺术,对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有积极的作用。著名的科学家法拉第,年轻的时候体弱多病,由于长时间的熬夜进行科学实验和思考,体质消耗十分严重,多方求医也不见效。后来,一位著名的医生给他做了检查,没有让他打针吃药,而只是开玩笑的告诉他,“一个小丑进城,胜过一打名医”,法拉第仔细品味这句言语,悟出了其中的奥妙。从此,他注重专时专用,定期去看马戏和戏剧。精彩的表演,幽默的语言总是令他开怀大笑,从而使他经常保持愉快的情绪,久而久之,法拉第的.身体逐渐的恢复了健康。语文教学也是一样,教师在组织教学过程中,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课文教学的需要,适当运用幽默的语言,能够改善课堂教学沉闷的环境,活跃气氛,提高教学质量。

(三)注重机智灵活语言的运用,化解可能出现的尴尬局面。

在课堂教学中,机智巧妙地语言能够帮助教师摆脱与学生交流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尴尬局面。比如,有些学生有吹大的毛病,回答问题或者解释现象,总觉得高人一头,经常与同学和老师顶牛、抬杠;教师针对课堂教学中的这种状况,要是当场指出学生的缺点,就会使学生的自尊心受到严重的伤害;如果不及时纠正学生的缺点,放任自流对学生今后的人格培养和身心的健康成长极为不利。因此,教师要采用机智的语言艺术,解决教学中的矛盾。面对学生的吹大行为,教师一方面安抚其他同学的争执,一面不动声色的讲故事,就讲古时候,有个人喜欢吹大,说他家种的高粱长势很好,今年的高粱颗粒大的跟乒乓球一样;别人都不信;只有族长说那是真的,别人都疑惑不解,族长说,那天去吹大者的家中串门子,不想他家的狗跑出来追着咬我,我无处躲藏,就蹦上他家的石磨台,钻进磨眼儿里,逃避了一劫。这是爱吹大的学生可能也露出不信的态度,说磨粮食的石磨眼儿盛不下一个人,教师就告诉大家说,族长说没那么大的石磨眼儿就能磨那么大的高粱了吗?在学生的哄堂大笑中,对爱吹大的毛病进行了纠正,又使学生不觉得难堪,下不了台。

(四)注重动听语言的运用,增强学生文学美的感受。

充分发挥汉语言优美动听的长处,注重掌握节律和音韵的和谐,能够提高课文的感染力,给学生以美的享受。山清水秀,鸟语花香;青松迎客,韩美报春等等,大自然有声有色,有情有义。很多的小学语文课文会带领学生投入大自然的怀抱,领略大自然的风姿,倾听大自然的声音,与大自然互诉心声、交流感受。在学习这样的课文中,要抓住作者运用语言的音韵和谐美,恰当的表达美的独特感受,感受人与自然的亲密无间,用心倾听大自然的声音,仿佛置身与自然之中,与大自然为友,跟大自然进行心灵的对话,尽情地享受语言带来的大自然的美景。

有一首歌唱道:“接受我的关怀,期待你的笑容,人字的结构就是相互支撑”小学语文课文如一首首心灵之歌,唱出了动听的旋律,唱出了人间真情,教师在组织教学过程中,巧妙地运用语言艺术,让学生共同感受真情的美好,体会作者是如何通过对环境、人物的描写抒发美好感情的;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注意把握课文内容,联系实际,深入思考,不断开发学生的智力和能力,促进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

[3]陈靖.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运用汉语言艺术[j].中国校外教育,20xx,(13):147.

[4]陈靖.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运用汉语言艺术[j].中国校外教育,20xx,(08):118.

[5]张常飞.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策略研究[j].学周刊,20xx,(08):65.

浅论课堂教学的语言艺术论文篇七

在课堂教学中,提问作为一种教学手段是必不可少的。有效的提问有助于学生开展发散思维、自主探究,而无效的提问则容易让学生反感,甚至还会使学生产生畏惧情绪。可以说,提问的有效与否将直接影响课堂教学的效果。在此,笔者着重分析一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提问艺术。

一、全面掌握学生的实际情况。

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教师的一切提问活动都应该围绕学生展开。因此,在设计问题之前,教师应掌握学生对语文知识的认知水平,从而有针对性地设计问题。在此环节,教师还需注意学生之间的差异,学生由于家庭背景、自身技能、生活环境、对语文知识的掌握情况等都不相同,那么在设计问题的过程中,教师也要考虑到这些因素,“因生而异”,促使全体学生的集体参与,推动课堂提问的有效形成。

二、提问目的要明确。

明确地提出问题,能够让学生准确捕捉提问的核心,较快提出解决问题的正确意见。如,在教学《半截蜡烛》内容时,笔者想要达到引导学生自主探究、阅读文章的目的,则将问题设定为:蜡烛是我们在生活中常见的用品,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它,他主要的用途是照明,那么半截蜡烛又有什么特殊的地方,具有什么样的特殊意义呢?然后创设问题情景,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让他们在不知不觉中,身不由己地将自己带入到特定的环境中,有了想要解决问题的冲动。再如,教学《船长》一课时,笔者设定了如下问题情境:当船发生撞击,人们处于生命危险时,船长做出什么样的选择?体现出来的是船长什么样的思想品质?提问的方式不一样得到的效果往往也是不一样的,教师只有明确课堂提问的真正目的,才能将提问的价值更好地凸显出来。

三、提问要具有层次性。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从问题的深度这个角度出发的话,一定要注重层次性,层层推进,通过老师不断的在原有的基础上提出问题,把探究过程不断推进下去。同时,不同层次的学生,在面对有层次的问题时能够找到的问题也是能适合自身发展的,有助于提升学生的自信心以及不断提高学习效率。如,在教学《回自己的祖国去》一课时,笔者结合文章的实际内容就一词“斩钉截铁”提出与之相关的问题:“斩钉截铁”的定义是什么?请从文章中找出你认为能体现这一点的相关句子或精彩片段。如果想要体现华罗庚“斩钉截铁”的精神该用什么样的语气读的呢?考虑到这些问题,提问要由表及里,层层递进,由点到面,针对学生所学知识充分认识诱发学生深入探究,深化对文章内容的认知和了解。

四、抓住提问的最佳契机。

俗话说:“打铁要看准火候”,语文课堂教学同样要抓住契机。学生对每篇课文的学习,最初并不是都是感兴趣的。课堂上要充分开发文本的教育资源,其前提是教师要深入地钻研教材,因此,教师应当深入钻研教材,选准切入点,有意给学生设置问题的“障碍”,形成问题上的一种“矛盾”。当学生急于找到这些问题的答案时,等于是接受了思维训练,自然对于课文中的重点、难点也能够更好地掌握。

五、要善于激发学生提问。

好的课堂提问可以调动学生主动思考的积极性,让学生逐步养成勤于思考、善于思考的良好习惯,从而达到养成良好的`思维品质的目的。课堂提问是开启学生思维闸门的一把金钥匙。一篇课文的开头为什么这样写而不是那样写,为什么这样选材、组材,而不是那样,从中是否可以看出作者的独具匠心呢?教师应该多问几个为什么,促使学生积极思考,深入实践,从中归纳出带有规律性的东西。学生的思维固然具有如下特征,即灵活性、广阔性、敏捷性,但是如果缺乏教师的引导,学生的思维是燃不起来和没有方向的。因此,教师的提问要在深入理解教材的基础上,问得妙,问得巧,问得学生进入一种积极的思想状态中。因而,在笔者看来,精彩的语文课堂提问无疑是培养学生思维创新能力、完善审美情趣的基石。

提问的方法十分重要,提问的方法多种多样,现介绍几种如下:

1、抓住关键提问突破法。

抓住一个关键性问题等于是打开了一个决口,因此,教师要真正地吃透教材抓牢一个关键性问题,以提升学生自身的思想深度。

2、蚕食鲸吞法。

有些教师在一节课上提出了不少问题,而最终发现这些问题绝大多数是难以回答的,这时就要运用化整为零的方法,忙碌于一个又一个眼前可以解决的小问题,最后各个击破,进行蚕食鲸吞。

3、循序渐进提问法。

任何值得的事情,都不可能一步到位,提问自然也不例外。教师在进行提问时,要如登山一样,要拾阶而上,到了峰顶自然能够看到美丽的风景。

4、疏导式提问法。

有的教师针对学生提出问题之后发现学生无法回答,容易形成一种僵局,教师可以转变一下角度,提出与之相关的其他类似问题,诱发引导、点拨提示。

5、深挖激趣法。

学生对于一些简单的问题往往会不感兴趣,但是在此基础之上,教师要抓住这一点,深挖教材,活用教材,积极引导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就如在学生平静的心湖里激起层层波浪,让人称道与回味。有些文章的内容看起来十分的平实和简单,本质上也是独具匠心的,那么这种提问法,就能显示它的独到之处。

以上五种提问方式并不是独立存在的,而是可以综合运用,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形灵活运用总之,课堂提问是一种教学手段,更是一种教学艺术,而对于教师来说,加强课堂提问的艺术性就显得十分重要。一堂课中提出一个巧妙的问题,往往能够收到“点击关键,一问传神”的效果。由此可见,教师在教学中要进行课堂提问需要进行科学地设计,创新课堂教学环节,优化课堂教学结构,坚持教师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从而体现教师的教学艺术风采,显现出其独特的魅力。

参考文献:

[1]王璐璐.小学语文课堂提问有效性的策略探究[j].华章.(27)。

[2]张伶.浅议小学语文课堂提问的艺术[j].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10(s1)。

[3]刘素昭.浅议小学语文课堂提问的有效性[j].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10(s2)。

[4]达新洁.浅谈优化小学语文课堂提问的策略[j].神州.(14)。

浅论课堂教学的语言艺术论文篇八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课堂教学中的提问,是师生之间进行教学信息交流的过程,也是教师了解学生、掌握教学情况的一种反馈方法。学生提问是:学生的思维过程和吸取知识、感受、体味音乐的一种反应。教师提问是启发学生、诱导学生的过程。

当今中学生具有“形象思维逐渐向抽象思维转化”的年龄特点,他们喜欢怀疑、争论,不会轻信和满足于教师、家长和书本上的意见、结论,他们想独立地、批判地对待一切。因此,巧设疑问,既是教师了解学生掌握教学内容信息的过程,也是启发学生积极参与教学的一个好方法。

然而,从笔者最近对29所初级中学音乐教学所做的调研,以及全市中小学音乐优质课、创新课评比活动中,发现在课堂教学中学生不敢提问、教师不善提问的现象比较普遍。因此,如何在音乐课堂中进行艺术性的提问,促进音乐教学质量的提高,理应成为每一音乐教学工作者所关注的课题。

本文试图对教师精心设计提问情境进行粗浅的探讨,以达到抛砖引玉之主旨。

一、创设情境,进行提问。

(一)设计形象性情境进行提问。

如何使抽象的教学变成形象化的、易被学生所接受并吸收的教学,是每一教师所关注的话题。那么、在音乐教学中如何设计形象的提问情境,也应该是一个提问艺术探讨中不可缺少的一个方面。

教师的提问不仅仅在于考学生,而是在提问中激活学生的思维,在对话中找到师生心灵共振点。譬如,欣赏《摇篮曲》(浙教版中学教材第三册)教学中,有一位教师是这样进行教学的:先介绍《摇篮曲》(又称《催眠曲》),原是母亲在摇篮旁催婴儿入睡时的歌谣,后来逐渐发展成为一种音乐体裁。它结构简单,节奏摇荡,旋津优美、情意甜蜜,常为女声唱或合唱形式。在这之后,分别播放戈待尔和舒伯特的《摇篮曲》音乐,从外部音响感知人手,这时教师配以适宜的体态语言(轻柔、摇摆作摇篮动作或怀抱小孩入睡动作,脸上露出母亲慈祥特有的甜美笑容),此刻学生在多种感官的刺激下,音乐形象情境的感召下,已深深地体会到《摇篮曲》温馨的意境,以及它所包容着的深深母爱,在《摇篮曲》旋律的陪衬下,教师提问:《摇篮曲》的特点怎样?在渐进的学习过程中,采用填表方式,由学生经过讨论逐步完成这一内容的教学。

这样的教学活动,能将学生的思维和感官充分地调动起来。

因为形象是情感的载体,教师善于运用具体生动的音乐形象来充分发挥学生大脑的整体功能,诱发形象思维。教师利用讲故事、现代媒体和舞蹈等方式能创造一种宽松、讨论式的课堂提问氛围,调[文秘站-您的专属秘书,中国最强免费!]动学生脑海中贮存的感知表象。学生通过形象思维的加工处理,正确理解音乐、感知音乐内容。这是值得教师尝试的一种提问方式。

(二)设计问题性情境进行提问。

问题是创造之源,疑问是创造之母。问题是架起新旧知识联系的桥梁,也是引导学生认知、理解、深化的阶梯,有利于知识的生成和能力的提高。教师的提问为了引导学生实现某一教学目标、教师有目的、有计划、有层次地精心设计问题并进一步激疑、导疑、释疑,诱导学生分析、思考、探求问题的解答,这便构成了问题情竟。要让学生无疑而生疑、有疑而思疑、思疑而解疑、解疑而心喜、而这一关键在于设置的问题必须鲜明生动、重点突出、富有启发性:像这类问题性情境的设计方法比较多,如:诱发学生兴趣后设问,激发学生悬念后提问,从已有问题中提出问题,等等,其共性是通过一系列问题情境的设置,让学生通过感知、思索后,寻求问题的答案。以“诱发兴趣后设问”为例,对其分析如下:

诱发兴趣后设问。其理论根据为:学生的思维有可导性,教学应从诱发兴趣和激发求知欲开始。在音乐教学中应注意从学生所熟悉的事物中创设一种与音乐情境相和谐的环境、气氛。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很快地进入音乐,吧自己的理解、感觉用多种形式表达出来,从新旧交替事物的联系中找到“激发点”,提出能激发学生兴趣的问题:譬如,在学习《下雨真好》这首作品时、教师请学生闭眼听这段描绘雨声的音乐,淅淅沥沥的雨声一下于把学生融人大自然,脑海中渐渐会浮现出熟悉的雨中情境……。这时教师问道:“你愿意告诉我你在雨书的心情,并让我们知道你雨中26故事吗?”学生会充满兴趣地讲述雨中曾发生过的一件件趣事。接着,教师运用电脑多媒体展示一组极富诗意和生动气息的画面————雨中即景。教师提问:“你能给这段描绘雨声的音乐起个名字吗?”学生对乐曲的感受不同,其所取的名字也不同。其结果有《雨中小唱》、《童年的而天》、《下雨真有趣》、《雨中情》等等。可以说,成功的课堂提问是激发学生创新意识,促使学生不断实践的崔化剂。

(三)设计竞争情境进行提问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

学生自我意识逐渐加强,开始在乎周围人的评价,回答问题也存在顾虑。这是学生自尊心加强的表现。心理学研究表明,当头脑处于竞争状态时的效率要比无竞争时高得多。因此,课堂教学中可以适当组织学生开展一些讨论、抢答、辩论等,从而使竞争情景得以形成。譬如:管弦乐曲《春节序曲》(李焕之)作品欣赏教学时,完成初步感受分段教学后,为了巩因时至“作品的理解、感受和分析、教师提出:复听全曲后,以小组讨论、抢答的形式,回答作品四个部分力度、速度、场景是如何变化的?逐段重播音乐,逐段小组抢答。这样,学生的情绪会异常高涨激烈,纷纷争着回答。集体荣誉感会使他们战胜自我,勇于挑战,热烈的课堂气氛使教学达到最佳效果。

设计竞争情境时,应采用各种方法,如集体讨论法、自由辩论法等。因为相同中的音乐作品,在不同的环境中,对不同生活经历、不同文化层次、不同心境的教学对象来说,都会有不一样的感受。只有通过多种方法的组合运用,才能使学生在充分的讨论和自由的辩论中逐渐完善自己、最后经过老师和同学们的归纳总结,对某一音乐作品或音乐基础知识有一个较为全面的、深刻的认识。

通过以上几种提问情境的分析,我们不难看到:提问情境的设计是在学生、教师、教学环境的基础上加以形成的。也就是说只有根据具体的学生情况和教师自身的特点和相应的教学环境,才能设计出与教学对象、教学内容相吻合的提问情境,才能使音乐教学过程中的提问具有一定的艺术性,才能提高音乐教学的教学效益。

二、及时评价,激励参与。

教师提问需要一定的艺术,对学生的回答进行评价时更需要艺术。只有两者和谐的结合,才能使提问更具艺术。因为对学生进行恰当的评价,特别是激励性的评价,更有利学生树立信心、明确目标和方向。

为此,在提问和回答问题的过程中,我们应对每一回答或者有回答欲望的同学尽量表扬和鼓励,努力捕捉他的闪光点,帮助他们树立信心,在学习上不断得以提高。对于素质较好的同学,由于他们成功率较高,自信心强,教师在给他们提供表现机会的同时,评价更要从严,使他们能有往更高的标准和目标,发奋努力;对于素质较差的同学,也要多给他们感情投入,记他们知道老师在关注他,逐渐增强他们的信心,可先把目标定低些让他们优先回答比较简单的、复习性的提问,使他们也能获得成功的快感。这样照顾到所有的同学,使学生在不同的起跑线上不断提高水平,自我完善。

综上所述,提问艺术与评价艺术的完美结合,是音乐教学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提高音牙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

参考文献:

1、中国音乐教育20__、1。

2、中小学音乐教育20__、3。

3、浙江青年报20__、3、26。

4、浙江省教委教研室编《浙江省第三届中小学音乐教师说课评比材料》。

5、中学教育20__、3。

6、曹理、何工著:《音乐学习与教学心理》1999。

浅论课堂教学的语言艺术论文篇九

水彩画在中小学教材中的位置较为重要,也是中小学生掌握色彩知识和表现技法的主要途径。教好水彩画,对提高美术教学质量有很大作用。

水彩画具有清新、简洁、流畅、明快的艺术魅力,受到人们的喜爱。而且使用的工具简便,学起来容易出效果。但是水彩画的技术性较强,又必须要有一定素描基础。要在短期的教学中,使学生取得成效,是比较难的,因此,在学习中要抓住重点解决学生在学习中的“难关”。

水彩画是以水调和透明的颜料,运用水与色的相互渗化的方法和层加的方法,来塑造物象的空间效果。作画时用水多少,加色时画面干湿,色的浓度以及用笔的快慢都十分重要。在学习中掌握水分多少,是学习水彩画技法的主要问题。

对于学生作业,学习水彩画应该把画好色彩明暗关系放在首位,为了表现物体的明暗关系和结构关系,色彩画脏一点也可。待技法熟练脏总是可以克服的。对于不重视和观察不出物体明度差异的通病,先不要管他,也可让学生花一些简单的水彩画,锻炼用水色表现对象的结构、光暗,有利于画好物体的明暗关系。

水彩画的淡彩比较好示范。我在这里主要讲一下水彩画的湿画法,这个示范操作比较困难。在桌子上示范大部分同学看不见。且影响课堂秩序。在黑板上示范水彩流动,影响效果,所以我用水粉薄画来代替水彩作画。

具体做法是:前面把画纸钉在小黑板上,挂在教室的黑板上,竖起来用水彩作画。可是应该注意几个问题。

一是最好用锡管装的水粉,因为色彩颗粒细,易扩散,透明度较好,同时使用方便。瓶装宣传色粒粗,水胶汁多,浓度达不到。尽量用透明度好的,不太好的要少用或不用。选用水粉色主要是它不容易流动和扩散。这样竖起来克服了水彩色倒流的缺点。湿画法要水彩内融,画面滋润,水味十足,所以示范时要在之上下功夫。

二是画时用水彩纸更好,化学实验的滤纸也可。但学生用就困难了,为了和学生打成一片,用同样的纸,让他们在作业上有所发挥,所以我选用一般的图画纸,最好表面粗糙的,便于控制水分。在着色前把纸打湿(应注意水的分量和天气变化,倾斜看纸时应看不见亮光最好),以便着色时使水粉色扩散、渗化、衔接自然,画出味道来。

用笔时尽量选用大笔,能一笔涂满,最好不涂第二笔,尽量减少笔融,不重笔,少修改。因为,这样才能显示水粉色的流畅感。用笔多了影响水色之间的结合,另外,黑板上的示范,画面较大,笔大能饱含水色,一笔下去可解决问题,相对来讲,对画面的整体感较强。

在操作示范时,要把握时间和水分。另外,画面水分多时,用色可稍厚,这样水多,色彩即使厚了点,也不容易扩散。否则,水多色薄易倒流。水分少时,用色要薄,因为水少,色彩必须薄才容易扩撒,不然,用色厚了,笔融生硬,失去了水彩画的水味了,所以画时要灵活掌握。

以上是我在这几十年来水彩画课堂教学的一点体会和经验,对教学效果感到比较满意。在这里提出来仅供同行和老师们参考,同时若有不对的地方还请同志们指正。总之,利用水粉色代替水彩示范,就是利用水粉色不易倒流的优点,又要克服它不易扩散的缺点。在用色用水上把握,多实践,就能画出水彩画的味道来。

浅论课堂教学的语言艺术论文篇十

幼儿教师的课堂语言是教学艺术的精髓,是成功地进行教学的重要条件。一名称职的幼儿教师,不仅要有较高的知识道德修养,同时还要有较高的语言艺术修养。一个幼儿教师的课堂语言假如能始终充满着热爱幼儿的激情,饱含着知识的营养,激发起幼儿的求知欲,能使幼儿在甜美、欢悦的感情氛围中学习,那么,这位幼儿教师的教学效果一定会很好。但是,有的幼儿教师课堂语言比较生硬,语粗气重,平板冷淡,缺乏感情,不仅不能引起幼儿的听课兴趣,而且影响了课堂教学的效果。因此,我以为,作为幼儿教师应锤炼自己的语言,提高自己的表达水平,使课堂用语“甜”起来。

这“蜜”就是幼儿教师对幼儿、对教育事业的爱,只有爱幼儿,才能温和、亲切、甜美。试想,一个不爱幼儿、不讲文明话的幼儿教师在授课中,动辄生气,怎么会口出“甜”言“蜜”语?幼儿易冲动,情感外显强烈,如果幼儿教师因幼儿情绪波动而简单粗暴地训斥他们,那么非但解决不了问题,反而会使他们产生消极的情感体验。如在韵律活动中,一些欢快的节奏会使一部分小朋友很兴奋、很夸张地表现自己的动作且不听老师的口令。这时幼儿教师会教育他让他跟着老师的口令做,这会使他因此变得畏畏缩缩。假如教师用“甜”言“蜜”语来对幼儿来说:“你能大胆地做动作这是很不错的。假如你的动作再做得优美些、好看些就更加棒了。”这样一定会使幼儿认为教师是非常理解他们的,很喜欢他们的,他们也一定会感到特别快乐。

一个不能控制自己情绪的人,又怎能去教育好幼儿,上出优质课?因此,幼儿教师无论在课前遇到什么不顺心的事,情绪受到如何严重的冲击,一旦开始上课,就要使自己恢复正常,把一切的烦恼暂时抛开,决不能在课堂中把自己的不良情绪感染给幼儿,更不能向幼儿流露甚至发泄。而这种高度的情绪控制力首先来自于平时的心理修养,来自于高度的职业道德。即使在课堂中发现幼儿有不遵守纪律的现象,也应该冷静,保持良好的心绪,和蔼、亲切,讲出“甜”一点的话语来。如我班上的一位小朋友在上音乐活动《我是粉刷匠》时,一听到歌就跟着唱,课堂纪律很不好。于是我就说:“xx小朋友,老师听到你会唱了,如果你能坐坐好,老师请你上来表演给其他小朋友看,好吗?”她听到后就比较能够遵守课堂纪律并认真听讲,心中还喜滋滋呢。

把话说得更“甜”一些,给幼儿以美的享受。甜的`言语除了浸透爱幼儿的感情之外,还应表现为语言规范、语气亲切、语感幼儿气足一些,话中洋溢着与幼儿一道探寻知识奥秘的兴味,使幼儿听出“甜”味来。在教学中,幼儿教师还应掌握好课堂教学语言的特点,充分发挥它们的作用。比如,不同的语调可以表达出不同的意义,同说一个“你真美丽”但效果可以完全不一样。它既可以表示出真心的赞美,也可以表示出虚伪的恭维,还可以表示出恶意的讽刺。

人们的面部表情是丰富的,有时很难用语言来表达的细微深刻的感情,但可以通过面部表情惟妙惟肖地表达出来。在课堂上,幼儿不但要听,还要看,如果幼儿教师的面目慈祥可亲,情感表露丰富,会大大增强言语的“甜”的效果,让幼儿更能感觉出言语的“甜”味来。在课堂上,幼儿教师的“一招一式”都会影响教学的效果。幼儿教师的表情是一种无声语言。一个训练有素的优秀幼儿教师,眼光里总是闪烁着饱含智慧的深情,播下智慧和忠诚的种子,达到那种“此时无声胜有声”的理想效果。因此,在教学中,切不可忽视面部表情的作用,特别是眼神,要做到自然、和谐、适度,要让幼儿从你的表情里看出你深厚的动人的感情、温暖而深沉的关怀,让幼儿倍感亲切。如在小班语言活动《快乐晚会》中,老师运用脸部开心的表情讲故事,会让幼儿感受到故事内容的快乐。所以老师的表情也很重要,一个亲切的笑容能使幼儿不仅感受到语言的“甜”,理解故事的内容,还能感染快乐的情绪。

总之,幼儿教师要有良好的情绪、面部表情及用幼儿乐于接受的语言,尤其是甜的话语去吸引着幼儿,就一定会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还能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艺术水平。

浅论课堂教学的语言艺术论文篇十一

板书是教师在黑板上的书写及书写设计。板书是课堂教学的艺术,板书上的艺术性既表现于字体的美观、工整,又表现于整个黑板版面的设计与安排。在课堂上,教师根据教学内容边讲边板书,能使学生的视觉和听觉相结合,从而提高学习效率。板书的内容一般都是教学的重点与难点,一经板书便不言自明是学生应努力掌握的知识。板书大都是当堂写的,教师的写书动作也会成为留在学生记忆中的一种特殊印记,伴随着语音形象、书写姿态和知识内容而扎根于记忆之中,使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教学中,教师们都会有这样的感受,那就是教师在课堂板书时写一手漂亮的粉笔字往往能起到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作用。因为学生对老师的评价通常是从外观开始的,教师言谈举止、粉笔字书写的好坏经常会成为学生评价老师优劣的标准。教师的字写得好,能给学生良好的启蒙和示范,学生受到熏陶,自觉或不自觉地模仿,天长日久会受益匪浅,终身受益。教师字写得好会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可提高教师威信,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师在课堂上写出工整、美观的字能给学生以美的享受,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把学生的兴趣和精力调动到学习内容上来,进而提高教学效果,以达到提高教学质量之目的。

教师,为人师表,而教师的板书与语言表达能力、教态等又是为师之表。因此,作为教师应对板书及板书的艺术性有所学习和研究。那么,怎样才能提高教师板书的艺术性呢?可以从下面几方面做起,就能逐步提高教师课堂教学的板书艺术。

一、教师应苦练写字基本功:写好三笔字,即毛笔字、铅笔字和粉笔字。

教师对书法应有所学习和研究,业余时间坚持练习书法,掌握钢笔、粉笔和毛笔的正确书写规则,写出清晰、工整、美观、流利的`楷体字或行书体字。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写正确规范的汉字,不写繁体字及不规范的字。避免误导学生,以免学生养成乱用繁体字、乱造简化字,随便写错别字等不良习惯。教师应担负起正确运用祖国语言文字,促进汉字规范化,清除社会用字混乱的神圣职责,努力提高学生的汉字书写水准,为他们今后的继续学习和工作打好坚实基础。

二、教师应苦练绘画基本功,画好简笔画,掌握简笔画的绘画技能。

简笔画是教师在教学中经常使用的一种形象化的教学图画。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对象使用简洁、洗练的绘画语言,再配合教师生动地讲解,使板书图文并茂,生动有趣,更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有利于学生掌握知识。

三、教师应苦练板书基本功,结合教材内容精心设计板书内容。

设计板书应通盘考虑,合理布局,条理清晰,层次分明。突出重、难点,内容简洁,色彩鲜明,醒目美观,配合教材,组织教学,归纳总结,掌握要点,使所教学知识内容更加系统化、具体化,也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

总而言之,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做到为人师表,从各方面严格要求自己,加强学习意识,潜心探索新教学理念,深人研究教材教纲,不断更新知识,丰富自身的文化素养,用新的教育思想、知识技能、教学艺术充实自己,逐步提高教师课堂教学中板书的艺术性,使学生在课堂上既能学到知识,形成技能,又能得到美的艺术享受,使其形成良好的艺术修养,增强美育,促进其智力和能力不断发展,从而达到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目的。

浅论课堂教学的语言艺术论文篇十二

:小学语文是小学基础教学课程中重要的科目之一,其在内容上和运用的形式上都有着语言文化的特点。在新课程改革后,教师在教育实践中提出了语言艺术在小学语文课堂上的应用是十分重要的,是今后发展的要求和目标。因此,教师必须了解掌握小学语文语言艺术教学中所涉及的知识,主要针对小学语文课堂中语言艺术的应用策略和方案,为今后的语言艺术广泛应用于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上提供了相关的借鉴经验。

:语言艺术;小学语文;课堂教学。

小学语文教学中语言艺术是指语文教师一整节课下来都是通过用自己的口头语言和肢体语言进行授课,在授课过程中,是语文教师给予学生知识并且让学生也懂得如何透过老师的语言艺术来吸收知识,成为自己的知识。这些创造性的知识都是在小学语文课堂上通过语言艺术表达出来的。由于语文这个科目本来就与众不同,语文本身就具备一定的艺术性,所以,语言艺术可谓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

小学语文教学中语言艺术不仅能够令乏味无聊的课堂一下子变得多姿多彩,又能够令复杂的问题变得简单化且易懂。语言艺术具有科学性、针对性和艺术性等特点,科学性是语言艺术最为主要的基础,任何一门学科的.语言都不能与科学性分开,尤其是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运用的语言艺术,它是经过日积月累和大量的事实依据理论所获得的,能够反映最本质的东西;语言艺术具有针对性,每个学生所获得的语言能力都是受到家庭和社会环境的影响的,每个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兴趣爱好都不大相同,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老师要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抓住学生学习的特点来运用语言艺术,这样不仅能够让学生吸收更多的知识,也能够激起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语言艺术还具有艺术性,语言本来就是一门艺术。语言艺术不仅表现在语言的形式上,能够给学生带来视觉上的享受且教师富有感染力的声音更能激起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必须具备一定的语言意识。教师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切记一定要使用标准的普通话,并且要做到标准、规范,避免在授课过程中出现错误。小学语文教师的语言意识跟能否激起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有着密切的关系,教师在授课时一定要去研究语言艺术的形象性,让学生能够更快地接受。同时,教师要时刻记住在课堂授予学生的语言并不只是传递语文知识,更重要的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教师在教学中如果带着情感教学,这样的语言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让学生找到学习语文的方法。经过长期的调查,不难发现的是有着丰富教学经验的小学语文老师总是能够在合适的时间点抓住好的语言,上课节奏的控制也是井井有条的,这就是每一位语文教师应该具备良好语言意识的结果。

语文教师如果想要在小学语文课堂上激起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授予学生应学知识,就应该具备丰富的语言素材,这是每一位教师所具备的。如果老师积累的知识越多,就说明老师的知识面非常广,如果教师经历越丰富,那就说明这位教师的语言艺术表达越丰富和精彩。平时积累的越多,在授课时,运用就越能得心应手。例如,《寻隐者不遇》中的“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这首古诗可以通过“松下”这个地点来引出“岁寒三友”的典故,讲解其中的故事,能够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教师可以利用互联网获取和积累大量的知识,这也为广大人民提供了便利的信息交流渠道。

小学语文教师在授课前要学会选用巧妙的语言艺术和富有悬念的感觉进行教学,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在10分钟的课间活动中快速进入学习状态,而且能让学生的注意力高度集中,为接下来所要上的新课程做铺垫。同时,教师在概括语言时要通俗易懂,通过运用一些轻松话题过渡到语文教学课堂中,这样能够使师生之间的距离感更加亲近。这就使得语文老师应该具备语言艺术。例如:《春》这篇课文,教师可以在上课前描述春天可能存在过的各种现象,让学生说出自己对春天的感想,与书中作者对春天的诗词进行对比,然后将《春》这篇文章概括出来,这样就能够引起学生的联想,以便学生进入学习语文的状态。

教师在授课时一定要有节奏,有条理,有计划,要运用自如,随便更改话题可能会让学生一时间无法接受,这也就表明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语言艺术过渡语的作用是重中之重。尤其是当一个学生提出问题,一个富有悬念且精彩的瞬间便可以抓住学生的期待心理,把学生的注意力和思维引领到课堂上。例如,在学习《普罗米修斯》这一文时,可以向学生提出这个问题:你们可知道普罗米修斯为什么会被困在这吗?被困多久了?开头就设置悬念,这样不仅可以让学生动动脑筋,更能激起学生对学习课外书的兴趣。总之,语言艺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是重中之重,只有通过运用语言艺术才能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才能开发学生的潜能,提高素质,所以需要教师有效提高自己的语言艺术素养。

浅论课堂教学的语言艺术论文篇十三

小学语文教学课堂上,教师往往会感到自己的教学提不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易游离于课堂,缺乏相应的参与感。在研究众多课堂与自身的教学实践中,从强化课堂教学语言的规范化,教学语言的艺术化设计,巧妙运用课堂评价语言等方面,提升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语言艺术化。

教学语言;语言规范化;语言艺术化。

小学语文教学课堂上,教师往往会感到自己的教学提不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易游离于课堂,缺乏相应的参与感。我对许多常规课堂进行了研究,发现教师教学语言寡淡、平铺直叙,机械化,缺乏感染力。鉴于此,我对课堂教学语言的规范化、艺术化进行了研究与探讨。

艺术化的课堂首先是合格的语文课堂,合格的语文课堂首先是一个规范化的课堂。课堂的规范化首先是语言的规范化。语言作为人类发展的产物,在变迁过程中表现出了差异性,教师若想将学生培养成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人才,就必须使用标准的普通话进行教学。面对小学生,教师不能想起什么就说什么,要在钻研教学、研究学生的基础上精心预设,如何开讲,如何引领,如何启发,如何过渡,如何点拨,如何结课,都要精心布局。否则只会使学生感觉到语文学习是枯燥无味的,不利于学生的学习。增强课堂教学语言的规范性能有效提高小学语文课堂的实效,使得学生注意力全部集中在教师所讲的教学内容上,在一种轻松的氛围中接受教师所讲的知识,学生在课后回忆起来对知识点印象也会更加深刻。例如,在一年级下册《放小鸟》这篇课文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在对文章进行分析时,要注重自己教学语言的应用,必须具有严格的逻辑性,符合课文分析中“从现象到本质”的`原则,如课文通过对于小主人公放小鸟这件事的描述,呼吁人们还小鸟自由,鸟儿也有自己的家,提醒人们要更好地与动物朋友相处。教师若能采用这种教学语言,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就会慢慢掌握教师的教学思路,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语文。

在小学语文课堂上,学生更愿意看到的是一些有鲜明特征的东西,如果教师能够创立自己的教学风格,将更加有活力的教学方式引入自己的教学模式中,那么语文课堂教学的实效则能够更好。比如,设计好语文课堂导入语,就能更好地帮助教师提高教学语言中的艺术性,如教师在课上可以说“通过上节课的学习,同学们都懂得了什么道理?”或者“读了这篇文章,对大家有哪些启发?”教师课堂上有效运用导入语可以建立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学生在学习时会感到非常轻松,对教学内容的引入也会加快,教师在教学中也会越来越收放自如,将自己的教学水平提高一个层次,为学生提供更好的语文教学。此外,导入语环节的应用可以使教师很好地把握课堂节奏,增强其教学语言的艺术性,使得学生很快适应教师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积极性。例如,在《小鹰学飞》一文的教学中,教师可以运用导入语如“通过对文章的阅读,同学们能总结出小鹰越飞越高的原因吗?”学生在回答之后,教师再对问题进行整体概述,如“鹰妈妈在它将要骄傲的时候不断提醒着它认识当前的形势,并不断激励,小鹰才能越飞越高。”

语文教学过程中,不仅要关注学生学习成绩的好坏,更要注重对学生语文学习兴趣的培养,并将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作为自己的首要教学目标。教师在实践教学过程中要充分重视课堂评价环节,评价会对语文教学起到良好的导向性。小学教师的教学对象都是6~12周岁的适龄儿童,正是学生学习习惯养成和社会价值观养成的关键时期,在这个阶段教师要起到很好的引导作用,努力使学生树立终身学习语文的思想,将语文学习渗透进学生生活的方方面面。教师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可以在学生完成学习任务或递交课堂作业后对其进行准确的课堂评价,评价要具有准确性和导向性并且以激励性语言为主,让学生明确自己的学习目标及方向,改变自己学习过程中不对的地方,提高语文学习效率。例如,在《奶奶的白发》这篇课文教学后,学生在将课后作业反馈到教师手中时,教师着重对文章思想感情理解有偏差的学生进行思想纠正,但评价时要首先肯定学生的部分思想,以激励性语言对学生进行评价,培养学生的学习热情。

总而言之,为了实现快乐、高效教学,促进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语言的艺术性,是非常有必要的。通过教师的努力,使得学生爱上语文这门课程,促进学生自主性学习思维的发挥和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让学生将语文学习作为自己陪伴终身的一件事,这才是语文教学的最终目标。为此,小学语文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应该注重对艺术性语言的运用。

作者:朱忠艳单位:江苏省涟水县郑梁梅小学。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17614563.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