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子的结构教案(实用17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2-06 12:08:11
原子的结构教案(实用17篇)
时间:2023-12-06 12:08:11     小编:HT书生

教案是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制定的一种教学计划和组织安排,可以帮助教师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和步骤。设计评价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全面评价和反馈。这是一份优秀的教案范文,供大家参考学习。

原子的结构教案篇一

原子能级结构的提出与以往的教材有所不同,以往的教材是从卢瑟福的原子核式结构模型与经典电磁模型的矛盾出发,给出玻尔理论基本内容和由这个理论推导出的氢原子电子轨道半径和能级公式。而现今教材的处理是在对氢原子光谱不连续分析的基础上,提出能级结构的猜想。为什么这么处理呢?一方面是为了达到课程标准中的要求。课程标准中提出“通过对氢原子光谱的分析,了解原子的能级结构”;另一方面是为了避免学生对原子的结构的不理解和错误认识。在理解卢瑟福的原子核式结构模型与经典电磁模型的矛盾中,大多数学生没有“做加速运动的带电粒子要辐射能量”这样的认识;另外玻尔理论中“轨道”的概念是不正确的,氢原子的电子是没有轨道的,这在第二章中已经阐明,所以书中只提到能量量子化的概念。在“资料活页”中给出了玻尔理论。

除了使学生明确原子跃迁时所遵循的规律,教师还应强调:原子无论吸收能量还是辐射能量,这个能量还是任意的,而是等于原子发生跃迁的两个能级间的能量差。原子辐射和吸收的光子也只能是某种特定频率的。这一点可结合前一节的“资料活页”中的“氢的明线光谱和吸收光谱”加深学生理解。

当选取电子处于无穷远处时氢原子的能量为零,氢原子在其他状态的能量为负值。其中的原因是:要使原子电离(即电子处于无穷远处),外界必须对原子做功,使电子摆脱与原子核之间的.束缚力。所以电子处于无穷远处时氢原子的能量比氢原子的其他状态的能量都最高。此原因可让学生自行分析,教师可提示他们用功能关系去理解。

原子从不同能级跃迁到某一特定能级就形成一个线系,这名话学生应理解:一个原子可以有许多不同的能量状态,但在某一时刻,一个原子不可能既处于这一状态也处于那一状态。如果有大量的原子,它们之中就有的处于这一状态,有的处于那一状态。氢光谱的观测就说明了这一事实:它的光谱线还是一个氢原子发出的,而是不同的氢原子从不同的能级跃迁到另一些不同能级的结果。

氢原子光谱的波长满足。

原子的结构教案篇二

1、学习动脑筋解决问题,遇困难不轻易放弃。

2、发展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3、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4、发展幼儿的动手能力。

5、使小朋友们感到快乐、好玩,在不知不觉中应经学习了知识。

1、各种积木,插塑,雪花片。

1、根据上次游戏情况,结合幼儿作品,让幼儿进一步了解桥的主要特征。

2、与幼儿共同讨论。

(1)为什么人们要建造各种各样的桥?你在什么地方见过桥?

(2)开河架桥:今天我们要在设计一个河道,然后架上我们建构好的桥。小朋友想一想,我们需要做些什么事情?启发幼儿进行协商、分工。

一组:运用各种积木在河道上直接搭建大桥并将事先建构好的作品进行合理布局。

一组:拼插河道两边的楼房。

一组:负责河道的绿化。

3、幼儿按自己的意愿自然分组,并推选一名小组长。

4、教师提出游戏要求,幼儿游戏,教师参与建构,促进幼儿之间互动。

(1)讨论的声音要小,不要喧哗。

(2)做到三轻,珍惜他人的建构后果。

原子的结构教案篇三

1、这一节教学内容几乎是全新的,只要求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即可,切勿任意拔高。

2、本节教学中,主要以学生的`探究活动为主。在学生活动中,不断用“问题”引导他们进入思考状态,为他们提供讨论、交流、合作、表达的机会。

这节内容虽然是认识原子,但不能局限在原子上,应当让学生对微观世界有一个初步的印象,能整体全面的看问题,而不是局限于一点。

原子的结构教案篇四

从这学期开始,我们学校继续实施以“导学案为载体,学生自主探究为主旨”的教学模式,并在基础年级初一、初二、初三、三个年级中全面展开。对我来讲,是第一次接触,凡是得从头开始。

我通过以前听说过导学案的情况,又认真学习了县编材料——《教海引航》中有关导学案的理论知识及精神,特别是关于化学学科对于实施导学案的模式及过程或程序。学校也不时的统一打印有关材料集中学习。虽说有了大面的认识,但具体实施到每一节课中,这是一项既艰巨又重大的工作。慢慢摸索了近半个学期,可以说现在设计一节导学案比较得心应手,但是也存在一些需进一步改进的问题,下面我就《原子的结构》这节课谈谈我的想法。

通过《水的分解与合成》这节的学习,学生已经建立起分子、原子的微观概念,知道分子、原子很小,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分成原子。而对于原子是否再分,学生可能产生两种截然不同的想法:有的学生认为,既然分子可分,原子就一定可分;也有的同学认为,原子在化学变化中都不可分,原子应该是最小的粒子。对于这两种想法,不要盲目给出结论。可以通过再现原子结构发现的历史,使学生感受认识物质的一般规律,培养学生对科学家的崇敬之情,同时培养学生敢于对权威质疑的科学态度。所以本节的起点应建立在了解人类原子结构的历史过程,使学生初步了解认识物质的方法,培养敢于质疑的科学态度,学习进行科学研究的方法上。

1、通过学习原子结构的发现史,学会用唯物主义的观点来评价科学家在科学上的贡献;学会科学研究的一般方法;培养科学研究的科学态度。

2、认识原子的构成,知道核电荷数、质子数和电子数的关系。

1、课前准备:(1)分子与原子的本质区别。(2)分子与原子的联系。

2、自学:学生带着以下问题自己学习本节内容。

(1)原子能否再分?有哪些化学家参与了发现原子结构的过程中?

(2)谁的观点更科学?为什么?

(5)学生以自己发现原子结构的身份,能简单描述过程?

根据导学案的实施,我认为还没有很好的达到预期的目的,可从以下几方面加以改进:

(一)怎样帮助学生建立起原子的微观结构问题——这是本节课的难点原子的结构知识在初中化学中是很抽象的一部分内容,学生很难理解。只凭课本彩图和文字描述,学生对原子的发现过程没有很好的在脑海中建立,只是填压给学生,为了起到更好的效果,最好加以幻灯片或动画演示的多媒体教学,可以这样的问题进行设计:

1、道尔顿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他提出了一个什么论断?这个论断对吗?

2、你如果是汤姆森,你该怎样反驳道尔顿?

3、汤姆森提出了一个原子模型,符合实际吗?

结合这4个问题的引导,以人物为叙事线索,从师生关系入手,既能引导学生一步步深入认。

原子的结构教案篇五

2.电子云的概念及核外电子运动的特征。

对于多电子的原子,核外电子的运动要复杂一些,通常,能量低的在离核较近的区域运动,能量高的在离核较远的'区域运动。

三、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

1.电子层。

层序数。

1

2

3

4

5

6

7

电子层符号。

k

l

m

n

o

p

q

离核远近。

能量。

研究下稀有气体元素原子电子层排布的情况。

核电荷数。

元素。

名称。

元素。

符号。

各电子层的电子数。

k

l

m

n

o

p

2

he。

2

10。

ne。

2

8

18。

ar。

2

8

8

36。

kr。

2

8

18。

8

54。

xe。

2

8

18。

18。

8

86。

rn。

2

8

18。

32。

18。

8

讨论。

1.根据上表和在初中学习的部分元素原子结构示意图的知识,讨论核电荷数1~20的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情形以及核外电子排布的一般规律,并将讨论的结果分别填入下表中.

学生填写:

核电。

荷数。

元素。

名称。

元素。

符号。

各电子层的电子数。

k

l

m

n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结论:

k层为最外层时,最多能容纳的电子数。

除k层外,共他各层为最外层时,最多能容纳的电子数。

次外层最多能容纳的电子数。

倒数第3层最多能容纳的电子数。

第n层里最多能容纳的电子数。

讨论。

2.根据第层最多能容纳2n2个电子的规律,请你检验下你所判断的k、l=m层最多能容光焕发纳的电子数据是否符合这一规律。

[练习]某原子共有5个电子层,则其o层可容纳电子个,n层可容纳电子。

个。

四、元素性质与原子结构的关系。

[问]1,举例说明什么是“稳定结构”?

2.指出金属、非金属和稀有气体元素原子的结构特点和主要性质。

[练习]写出具有10个电子的微粒的符号

原子的结构教案篇六

1、电子、质子各带何种电荷?中子带不带电?为什么原子呈电中性?2、在原子中质子数、核电荷数和电子数之间存在怎样的关系?为什么?3、原子的质量主要由哪些微粒决定的?4、若忽略电子的质量,质子、中子的相对质量取近似值,试推测原子的相对质量的数值与核内质子数和中子数的关系。回答问题1、2结论(1)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之间的关系: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思考]以上关系式是否适合所有的微粒?(以na+、cl-为例进行分析)。

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na+cl-。

同位素同素异形体研究对象概念。

原子的结构教案篇七

1、感知遥控器的外形特征,尝试运用围合的方法表现长方形的遥控器。

2、乐意介绍自己的作品,体验建构成功的快乐。

经验:知道遥控器的用途;有拼摆小棍子的经验。

物质:ppt、音乐、半成品直线雪花片、各色雪花片、遥控器面板、遥控器实物、电脑、照相机、长短不一的小棍。

1、情境导入,引发兴趣。

出示电视机场景。师:“瞧,这是什么呀?”

“要用什么可以把电视机打开收看到电视节目呢?”

2、观察遥控器,感知外形特征。

(1)师:“我们一起来看看遥控器有点像什么形状的`?”

(2)小结遥控器特征:遥控器是长方形的,有四条直直的边,两条长边,两条短边,遥控器上有许多的数字按钮。

3、拼摆小棍,感知长方形的基本结构。

(1)师:“桌上有一些小棍,有的长有的短,你能用这些小棍拼出遥控器吗?”

(2)师:首先应该拿几根小棍,比一比要用一样长的来拼。

(3)展示照片,提升经验。

小结:对边等长(上下边一样长,左右边一样长),四边要围合起来。

4、幼儿建构活动,教师指导。

(1)师幼讨论接插方法。

师:你想用几根的小棒围合成遥控器,几根长?几根短呢?

出示等长小棒两组,个别幼儿尝试建构。

重点强调围合点的接插方法:内侧空一个齿。

(2)幼儿建构。

介绍半成品材料的提供:等长的直线小棒、遥控器面板。

5、评价。

(1)相互欣赏作品。

(2)教师评价。

师:“你是怎样建构出遥控器的?先插出了什么?接着怎么连接的。”帮助幼儿再次梳理建构长方形的经验方法。

在区域活动中鼓励幼儿尝试进一步建构表现长方形。

原子的结构教案篇八

知识目标:

1.复习原子构成的初步知识,使学生懂得质量数和azx的含义,掌握构成原子的粒子间的关系。

2.了解关于原子核外电子运动特征和常识。

3.理解电子云的描述和本质。

4.了解核外电子排布的初步知识,能画出1~号元素的示意图。

能力目标:

培养自学能力、归纳总结能力、类比推理能力。

教学重点: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

教学难点:原子核外电子运动的特征,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复习]原子的概念,原子的构成,原子为什么显电中性?

[板书]一、原子核。

1。

原子核

注意:核电荷数=质子数=电子数近似原子量=质子数+中子数。

原子的粒子间的关系:

决定元素种类的是:

决定原子质量的是:

决定元素化学性质的主要是:

决定原子种类的是:

2.质量数

质子的相对质量==1.007≈1

中子的相对质量==1.008≈1

将原子核内所有的质子和中子的相对质量取近似值整数加起来,所得的数值叫质量数(a)。

质量数(a)=质子数(z)+中子数(n)n=a–z。

练习:用azx表示原子:

(1)求中性原子的中子数:n=。

(2)求阳离子的中子数,axn+共有x个电子,则n=。

(3)求阴离子的中子数,axn-共有x个电子,则n=。

(4)求中性分子或原子团的中子数,12c16o2分子中,n=。

二、核外电子运动的特征。

请一位同学讲述宏观物体的运动的特征。

比较电子的运动和宏观物体的运动。

1.核外电子运动的特征:

(1)带负电荷,质量很小。

(2)运动的空间范围小。

(3)高速运动。

学生阅读课本p91,播放电子云形成的动画。

2.电子云。

电子在原子核外空间一定范围内出现,可以想象为一团带负电荷的云雾笼罩在原子核的周围,所以人们形象地把它叫做“电子云”。

注意:(1)图中的每个小黑点并不代表一个电子,小黑点的疏密表示电子在核外单位体积内出现机会的多少。

(2)“电子云”是核外电子运动的一种形象化表示。

2.以下有关电子云的描述,正确的是()。

a电子云示意图的小黑点疏密表示电子在核外空间出现机会的多少。

b电子云示意图中的每一个小黑点表示一个电子。

c小黑点表示电子,黑点愈多核附近的电子就愈多。

d小黑点表示电子绕核作圆周运动的轨道。

第二课时。

[复习]1。原子的结构。

2.电子云的概念及核外电子运动的特征。

对于多电子的原子,核外电子的运动要复杂一些,通常,能量低的在离核较近的区域运动,能量高的在离核较远的区域运动。

三、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

1.电子层。

层序数。

1

2

3

4

5

6

7

电子层符号。

k

l

m

n

o

p

q

离核远近。

能量。

研究下稀有气体元素原子电子层排布的情况。

核电荷数。

元素。

名称。

元素。

符号。

各电子层的电子数。

k

l

m

n

o

p

2

he。

2

10。

ne。

2

8

18。

ar。

2

8

8

36。

kr。

2

8

18。

8

54。

xe。

2

8

18。

18。

8

86。

rn。

2

8

18。

32。

18。

8

讨论。

1.根据上表和在初中学习的部分元素示意图的知识,讨论核电荷数1~20的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情形以及核外电子排布的一般规律,并将讨论的结果分别填入下表中.

学生填写:

核电。

荷数。

元素。

名称。

元素。

符号。

各电子层的电子数。

k

l

m

n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结论:

k层为最外层时,最多能容纳的电子数。

除k层外,共他各层为最外层时,最多能容纳的电子数。

次外层最多能容纳的电子数。

倒数第3层最多能容纳的电子数。

第n层里最多能容纳的电子数。

讨论。

2.根据第层最多能容纳2n2个电子的规律,请你检验下你所判断的k、l=m层最多能容光焕发纳的电子数据是否符合这一规律。

[练习]某原子共有5个电子层,则其o层可容纳电子。

个,n层可容纳电子。

个。

四、元素性质与的关系。

[问]1,举例说明什么是“稳定结构”?

2.指出金属、非金属和稀有气体元素原子的结构特点和主要性质。

[说明]元素的化学性与有密切的关系。

[练习]写出具有10个电子的微粒的符号

原子的结构教案篇九

方法通过模拟微观粒子运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抽象思维和逻辑思维的能力。通过对构成原子的微粒间的关系和原子结构示意图等问题的探讨,培养学生分析、处理数据的能力,尝试运用比较、归纳等方法对信息进行加工。

情感。

态度1.通过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的电性的认识,了解微观世界的物质性,从而进一步认识物质世界的微观本质;通过原子中存在电性不同的两种微粒的关系,认识原子是矛盾的对立统一体。

2..通过模拟微观粒子运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教学重点知识上重点、难点:构成原子的微粒间的关系和核外电子排布规律。

教学难点核外电子排布教学内容及问题情境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设问】物理课中了解了原子的构成,原子是由哪些粒子构成的?

(讲解)原子内部各粒子的带电情况。

【提问】。

核电荷数与质子数的关系。

【投影】激趣:显示一组数据对比。

embed.8【归纳、小结】。

通过学习我们知道原子是由居于原子中心带正电的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核外电子围绕原子核做高速运动,核外电子是如何排布的。

【板书】2、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

〔指导阅读〕54页。

【提问】。

核外电子是如何排布的?

【板书】1、分层排布。

【多媒体显示并讲述】核外电子是如何排布的。

【播放动画】。

排出钠原子核外的电子的示意图,并用原子结构示意图加以表示。

(讲解)以钠原子为例,讲解核外电子的排布。

【多媒体显示并提问】。

指出下列原子结构示意图中各个部分所代表的含义。

【提问】在图中能找到哪些规律。

【归纳、小结】。

【阅读教材】熟记重点。

【填表】。

元素的分类。

最外层电子数。

得失电子趋势。

化学性质。

稀有气体。

元素。

8个(氦为2个)。

相对稳定,不易得失电子。

稳定。

原子的结构教案篇十

首先复习提问:

2、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原子还可以再分吗?

引入,然后引出探讨原子内部结构的话题。由学生自学课本并讲解“原子内部有一个体积很小但质量很大的核”。让学生想象原子结构像什么?引起了学生很大的兴趣有的说像地球,有的说像苹果,有的说像太阳系,然后引导学生比较它们的异同,效果较好!交给学生讲解是成功的,而且以后还可以让更多的学生参与进来,把课堂交给他们,让他们做主人,效果会更好。

数据分析环节学生不是很活跃,主要原因是学生对于两个等式的结论已经有所了解,所以讨论和交流的并不热烈。这也是本节课一个难以突破的地方,因为问题挑战性不强,所以学生的积极性不高。

课后,有老师提出本节课悬念不足,总是有一个固定的结论引导着学生,使他们不能展开想象和打开思维;也有老师提出学生活动还不够。其实这两个问题是一类问题,就是如何充分调动学生。由于原子的构成是抽象和微观的,所以不能由学生进行动手实验,生动性和趣味性减少了很多。不过我利用一些图片和动画来模拟展示,在一定程度上做了弥补,但总的来说值得继续探讨的地方还很多,有收获更有遗憾。

原子的结构教案篇十一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总归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花的结构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1、掌握花的基本结构,理解花的主要部分是花蕊。

2、学会解剖和观察花的结构的方法,进一步培养实验能力和观察能力。

3、通过学习花的结构及其各部分的作用,认识生物体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相统一的观点。

雄蕊和雌蕊的结构和功能;解剖和观察花的方法。

桃花(或一朵完全花)的挂图、模型。新鲜的桃花(或其它完全花)或浸泡的花(或花的解剖塑封标本)。放大镜、镊子、解剖针、刀片、白纸、胶水。

复习提问:

1、一株绿色开花植物体是由哪些营养器官和生殖器官构成的?

2、为什么把花、果实、种子叫做生殖器官?

引言:花、果实、种子与植物繁殖后代直接有关,所以属于生殖器官。绿色开花植物在开花之后,一般都能结出果实和种子,这是为什么呢?通过观察、研究花的结构和功能,就会逐步明白。

教师组织学生观察花的外形,然后指导学生按要求逐步解剖并观察花的各部分结构。

(一)观察花的外形。

教师结合挂图,指导学生参照课本上“花的基本结构图”,有步骤地观察以下内容:

1、花柄:它的颜色、着生的部位。想一想它有什么作用。

2、花托:它的形状、颜色。想一想它的作用。

3、花萼:由萼片组成。数一数萼片的数目,着生在哪里。

4、花冠:由花瓣组成。注意它的颜色和数目。

完成上述观察,由一位同学归纳小结,然后教师再作补充性讲述,指出:

花柄紫红色,一端着生在茎上,另一端连接着花朵。它支撑着花朵,使它展放在空间。顺着花柄往上看,可看到略为膨大,呈杯状,紫红色的部分,这是花托,花的各部分着生在花托上。在花托的边缘上着生有萼片,共5片,它们组成了花萼。在花萼的内侧有花瓣,粉红色,5片,它们组成花冠。花萼和花冠合称花被。

结合挂图,教师指导学生依次解剖花,观察其内部结构,并将花的各部分粘贴在白纸上制成标本。

1、用镊子将萼片摘下,并粘贴在白纸上。

2、用镊子将花瓣摘下,依次粘贴在白纸上。

3、观察雄蕊:摘去萼片、花瓣后,露出雄蕊和雌蕊于它们合称为花蕊。先观察雄蕊,注意下列几个问题:

(1)桃花的雄蕊有多少枚。每一朵都一样吗?

(2)每枚雄蕊由哪两部分组成,各有什么作用。

(4)观察完成后,用镊子摘下部分雄蕊,粘贴在白纸上。

4、观察雌蕊:摘去全部雄蕊,这时在花托的顶部只剩下1枚雌蕊了。

(1)观察雌蕊由哪三部分组成。

(2)同桌的两位同学互相配合,用刀片分别将子房作横切和纵切。然后用放大镜观察横、纵切面,注意看看有几个胚珠。

完成上述观察后,组织同学讨论归纳花的结构。花的主要结构是什么?接着教师进行总结性讲述,指出:花蕊是花的主要部分,它包括雄蕊和雌蕊。雄蕊由花丝和花药组成,花药里有花粉。雌蕊由柱头、花柱、子房三部分组成。子房里有胚珠(桃花只有一个胚珠)。花开放后,花粉落到柱头上,经过一系列复杂变化,子房发育成果实,胚珠发育成种子(这些变化今后再研究)。由此看来,只有花蕊与结出果实、种子有关,所以它是花的主要部分。

有些植物的花(如桃花)除了上述的基本结构外,还有其他一些结构,例如蜜腺。

用放大镜观察子房的基部,看到有小突起,这叫做蜜腺。蜂蜜采集的花蜜就是由蜜腺产生的:

有些植物的花,能散发出芳香的气味,它是花瓣里的一些细胞分泌出来的物质。这些物质容易挥发成气体,从而使花散发出香气。人们利用它可制取香精,如玫瑰花、桂花。

花的颜色、香气、花蜜都能吸引昆虫前来帮助传粉。

由此看来,花的结构与其功能是相适应的。小结如下:

2、构成雄蕊的是_____和_____。

a完全不同的b完全相同的c基本相同的d不确定。

a花丝b花梗c花萼d花托e花粉。

6、胚珠位于()。

a雄蕊的花药中b雄蕊的花丝中c雌蕊的子房中d雌蕊的柱头中。

7、花生是由花的哪一部分发育来()。

a、子房b、胚珠c、柱头d、花柱。

8、街道两旁的银杏树,到了秋天有的能结出白果,有的不能,可见银杏属于()。

a、两性花植物b、单生花植物c、雌雄同株植物d、雌雄异株植物。

原子的结构教案篇十二

请根据表中所列数据讨论:

微粒。

电子。

质子。

中子。

质量(kg)。

相对质量。

0.005484。

1.007。

1.008。

电量(c)。

电荷。

1.在原子中,质子数、核电荷数和核外电子数之间存在着什么关系?为什么?

2.原子的质量主要由哪些微粒决定?

1、数量关系: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2、电性关系:

原子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阳离子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阴离子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3、质量关系:质量数(a)=质子数(z)+中子数(n)。

如果用eqo(sup6(a),sdo2(z))x的形式表示一个质量数为a、质子数为z的原子,那么组成原子的粒子间的关系可以表达为:

原子eqo(sup6(a),sdo2(z))x。

1.在科学研究中,人们常用eqo(sup5(37),sdo2(17))cl符号表示某种原子,请你谈谈图中符号和数字的含义。

2.某二价阳离子含有10个电子,12个中子,求质量数。

3.元素r的一个原子,质量数为a,其阴离子rn-有b个电子,求中子数。

4.某粒子用rn-表示,下列关于该粒子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所含质子数=a-nb.所含中子数=a-z?

c.所含电子数=z+nd.所带电荷数=n?

【回顾】。

【质疑】。

【媒体显示】。

【比较】。

【质疑】。

【板书】。

【迁移与应用】。

【媒体显示】。

【拓展与提高】。

【总结比较】。

【课外拓展】。

元素的种类是由原子核内的质子数决定的。元素是具有相同质子数(核电荷数)的同一类原子的总称。

同种元素原子的质子数相同,那么,中子数是否也相同呢?

比较氢元素的三种原子的结构图,填写下表,回答问题。

三种不同的氢原子。

原子的结构教案篇十三

一、苯的分子式、结构式、结构简式、碳元素含量与乙烯和烷烃比较。

〖学与问:1、按照苯的结构式,你们认为苯可能有哪些成键特点?

2、如何设计实验证明你的猜想是成立的?

〖实验探究:1、苯与溴水2、苯与酸性高锰酸钾。

〖讨论提升:苯的结构简式用哪种形式表示更为合理。

〖科学史话:阅读课本p63对学生进行科学探究精神教育。

二、苯的物理性质。

三、苯的化学性质。

1、可燃性——燃烧现象与乙烯、甲烷比较。

2、取代反应——与液溴、浓硫酸、浓硝酸的.反应。

3、加成反应——难发生——与氢气、氯气的加成反应。

〖思维拓展:甲苯与液溴的取代反应。

【典型例题】。

例1.下列说法中能说明苯不是单双键交替结构的是。

a.苯的一溴代物无同分异构体。

b.苯的邻二溴代物无同分异构体。

c.苯的对二溴代物无同分异构体。

d.苯不能使溴水或酸性kmno4溶液褪色。

例2、苯的结构式可用来表示,下列关于苯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苯主要是以石油为原料而获得的一种重要化工原料。

b.苯中含有碳碳双键,所以苯属于烯烃。

c.苯分子中6个碳碳化学键完全相同。

d.苯可以与溴水、高锰酸钾溶液反应而使它们褪色。

解析:苯分子中6个碳碳化学键完全相同,苯分子中不含有简单的碳碳双键,苯不属于烯烃也不可以与溴水、高锰酸钾溶液反应而使它们褪色,苯主要是以煤为原料而获得的一种重要化工原料。

答案:c。

例3、甲烷、乙烯、苯、甲苯四种有机物中具有下列性质的是。

(1)不能与溴水反应,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的是;。

(2)在催化剂作用下能与纯溴反应,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的是;。

(3)见光能跟氯气反应,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的是;。

(4)在催化剂作用下加氢生成乙烷,加水生成酒精的是。

解析:不能与溴水反应,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的是甲苯;在催化剂作用下能与纯溴反应、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的是苯;见光能跟氯气反应,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的是甲烷;在催化剂作用下加氢生成乙烷、和水在一定条件下生成酒精的是乙烯。

答案:(1)甲苯;(2)苯;(3)甲烷;(4)乙烯。

原子的结构教案篇十四

目的要求1、学会拼飞机,增强动手动脑能力。

2、体验结构游戏的乐趣,愿意与同伴一起分享玩具。

3、发展幼儿的小手肌肉动作和手眼协调能力,培养幼儿爱护建构材料和建构成果的意识,培养幼儿合作能力,学会自己收玩具。

准备1、雪花片若干筐。

2、教师范例一个。

内容与指导一、结构游戏:飞机1、教师出示拼好的范例飞机,激发幼儿兴趣。

师:小朋友看,老师手上拿的这是什么?飞机你们见过吗?谁有坐过飞机?那你们说说看飞机是什么样子的?今天我们就来拼一架小飞机吧!

2、教师讲解拼插过程。

3、教师提出活动要求:

(1)不能和小伙伴抢花片,并保持地面的整洁。

(2)可以用你自己喜欢的颜色来拼。

(3)也可以和小伙伴一起完成作品。

4、幼儿拼插,教师在旁指导。

重点指导幼儿配色的能力。

5、教师小结。活动结束。

二、户外活动。

原子的结构教案篇十五

请根据表中所列数据讨论:

微粒。

电子。

质子。

中子。

质量(kg)。

相对质量。

0.005484。

1.007。

1.008。

电量(c)。

电荷。

1.在原子中,质子数、核电荷数和核外电子数之间存在着什么关系?为什么?

2.原子的质量主要由哪些微粒决定?

1、数量关系: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2、电性关系:

原子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阳离子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阴离子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3、质量关系:质量数(a)=质子数(z)+中子数(n)。

如果用eqo(sup6(a),sdo2(z))x的形式表示一个质量数为a、质子数为z的原子,那么组成原子的粒子间的关系可以表达为:

原子eqo(sup6(a),sdo2(z))x。

1.在科学研究中,人们常用eqo(sup5(37),sdo2(17))cl符号表示某种原子,请你谈谈图中符号和数字的含义。

2.某二价阳离子含有10个电子,12个中子,求质量数。

3.元素r的一个原子,质量数为a,其阴离子rn-有b个电子,求中子数。

4.某粒子用rn-表示,下列关于该粒子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所含质子数=a-nb.所含中子数=a-z?

c.所含电子数=z+nd.所带电荷数=n?

【回顾】。

【质疑】。

【媒体显示】。

【比较】。

【质疑】。

【板书】。

【迁移与应用】。

【媒体显示】。

【拓展与提高】。

【总结比较】。

【课外拓展】。

元素的种类是由原子核内的质子数决定的。元素是具有相同质子数(核电荷数)的同一类原子的总称。

同种元素原子的质子数相同,那么,中子数是否也相同呢?

比较氢元素的三种原子的结构图,填写下表,回答问题。

三种不同的氢原子。

原子的结构教案篇十六

2、初步了解原子核外电子是分层排布的。

过程与方法:1、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分析综合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2、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图、表等资料教学手段,化抽象为直观,初步学会运用类比、想象、归纳、概括等方法获取信息并进行加工。

3、通过讨论与交流,启发学生的思维,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进行世界的物质性、物质的可分性的辨证唯物主义观点的教育。

2、激发学生对微观世界的探究欲和学习化学的兴趣。

【重点】原子的构成;核外电子排布。

【难点】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和核外电子数的关系。

核外电子运动的特点。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回顾:1.什么是分子?

2.什么是原子?

3.用分子和原子知识解释化学变化的实质:(展示氧化汞分解的动画)。

过渡启发:在化学反应里分子可以分为原子,原子在化学反应里不能再分。用其他方法能不能再分呢?认真听题;思考并回答。

由回忆旧知识引入课题,不仅巩固了旧知识,又体现循序渐进的认知规律。导入新课:这节课我们就学习原子的结构。

发挥想象,说说你对原子的最初认识,原子的外形可能是什么样的?

教师点评,肯定学生。

那原子是否像同学们想像的那样呢?

阅读课本53页“原子的构成”这一部分的内容。

1)原子由哪两部分构成?原子核由什么构成?

2)质子、中子、电子的电性和电量怎样?

播放动画(几个小粒子绕着一个大粒子作高速运动):

根据动画,你能说出原子的构成吗?

猜想:原子不能分。学生发挥想象说:

1、原子可能是一个实心球体。

2、原子可能像一个乒乓球。

3、原子可能像一个樱桃。

自主学习。

阅读课文。

思考问题。

观看原子构成的动画,小组交流后汇报。

培养学生善于想象的精神,体验探究学习过程。

问题激疑。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变抽象为形象,让学生感知原子可以再分。

引导学生正确表述原子的构成。

原子核还能不能再分呢?

播放原子弹爆炸的图片:

原子的结构教案篇十七

活动目标:

1、通过多种平衡凳游戏,发展幼儿的灵敏、力量和协调性。

2、培养幼儿积极思维、主动创想团结合作、富有责任感的品质及遇事沉着冷静、勇于克服困难的良好心理素质。

3、让幼儿体验成功的喜悦、运动的快乐。

活动准备:

平衡凳、沙包、小桶。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活动手腕、脚踝。

2、热身操。

二、基本部分:

1、幼儿自由探索创造平衡凳的各种玩法。

2、教师组织幼儿集中展示比较有新意和锻炼价值的几种玩法,并让幼儿选出三种感兴趣的进行练习。

3、将选出的三种玩法,幼儿分队进行平衡凳竞赛。

(1)、幼儿头顶沙包,两臂伸开掌握好平衡在平衡凳上走。

(2)幼儿一只手提水桶,掌握好平衡在平衡凳上走。

(3)两个平衡凳上的幼儿手拉手走过双木桥。

4、在玩的过程中,教师提醒幼儿注意稳住重心,不要摇晃,不要推挤,间隔幼儿手臂互拉的技巧。

5、请幼儿再次活动,牢记同伴获得成功的经验:控制平衡,站的姿势,要有序。

6、结合已有经验,增加难度,再次游戏。

7、如果失败,引导幼儿分析原因,再次尝试。如果再次失败,教师将协助幼儿完成,并告诉他们要注意的地方,然后再集体完成一次。

8、一起感受成功的`喜悦。

三、结束部分。

1、教师对活动情况进行评价。

师:小朋友今天玩的开心么?大家表现的都很好,都能遵守游戏的规则。(找出从平衡凳上掉下来的原因)我要表扬赵建轩。他反应很快,注意力很集中,跑得也很快,从平衡凳上掉下来后很快上去继续跑。小朋友为他鼓鼓掌,也为你们鼓鼓掌,因为你们也很棒。

2、做做放松运动。

师:小朋友也都累了吧?现在和老师做做放松活动,抖抖脚,抖抖手(舒展运动),然后回教室,小朋友口渴了要记得去喝水。

活动延伸:

和幼儿一起交流分享没完成任务时的沮丧心情,及通过合作,互相帮助后在站上平衡凳的喜悦心情,引导幼儿认识到只要开动脑筋,相信自己,团结合作,再大的困难也能克服。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17636005.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