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结是对所经历的一段时间内的经验和教训进行总结和概括的一种重要工具。在写总结时要客观真实,不夸大、不缩小实际情况,准确表达自己对事物的理解和看法。以下是一些常见问题和解决方法,供大家参考。
孔子之道论文篇一
摘要:儒家文化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有统治地位。孔子作为我国古代儒家文化的代表人物,为儒家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要考查中国古代的美学思想,就不能避开孔子。孔子的美学思想主要有三点:真美善统一、中和之美、理想的人格美。
关键词:孔子;真美善;中和之美;人格美。
美学思想产生于西方,最初以哲学形式或文艺评论、创作理论的形式出现,比中国古典美学有更加明确清晰的发展线索,也更为复杂丰富。传入中国后,美学由最初的味觉扩充到个人主观的各种官能感受,后又向人类的经济生活、伦理生活、精神生活乃至艺术领域扩展。以孔子为代表建立的儒家文化对美学的提升起了积极作用,他更加注重具有社会伦理意义的东西,将从精神、理性方面得到的满足感和充实感作为审美对象。日本学者笠元仲二认为,中国人最初的美的观念始于味觉,美字的最早含义也是指味觉引起的甜美感受。朱立元教授在《美学》中引用东汉许慎《说文解字》观点:“美,甘也。从羊从大,羊在六畜主给膳也,美与善同意。”
1真美善统一。
真美善是哲学讨论的重要范畴,是中国古代文论关于文学赏评的重要标准。真实性是文学赏评中一个重要的标准,而文学的“美”“善”是建立在“真”的基础上的。文学作品中的“真”,主要表现在真实地再现和真实地表现上,这相当于通常探讨生活、艺术的真实问题。真实再现,即文艺作品真实地描写社会生活;真实地表现,即文艺作品真实地抒发作者的真实情感。诗真实地再现生活,孔子说诗“可以观”,郑玄理解为“观风俗之盛衰”(何晏注《论语集注》),朱熹理解为“考见得失”(《论语集注》),杨伯峻理解为“可以提高观察力”(《论语译注》)。那么诗如何做到这些呢?孔子认为诗应该真实地反映社会生活。孔子在《礼记表计》中说:“情欲信,辞欲巧。”《易乾文言》里引用“孔子的话说:‘修辞立其诚。’这个‘诚’就是真实的意思,修辞要注重事实”〔2〕。孔颖达在《礼记正义》里将其理解为“情貌欲得信实,言辞欲得和顺美好”。文学作品既要抒发真情实感,也要使用美的形式技巧。由此看出,孔子对文艺创作所要求的是真与美的统一。另外,孔子在他的表述中包含着一些与“真”相同或相近的内涵。孔子说“言忠信,行笃敬”(《卫灵公》),邢昞解为“言尽忠诚不欺于物,行唯敦厚而常谨敬”(《论语注疏》)。其中的“忠信”即忠诚不欺,“笃敬”即敦厚谨敬,含有“真”义。孔子说“君子贞而不谅”(《卫灵公》),“贞”是言行一致的“大信”,包含有“真”义。杨伯峻认为,“君子讲大信,却不讲小信。”此外孔子还说“修辞立其诚”(《易乾卦文言》),孔颖达理解为“辞谓文教,诚谓诚实也。外则修理文教,内则立其诚实”(《周易正义》)。由此可知,孔子所说的忠、信、贞、笃、敬、诚等概念包含有“真”义,这既有孔子对人的修身的“真”、文艺真实表现生活的“真”,又有对文艺作品要求作者抒发自己的真情实感的“真”。在儒家重视伦理的哲学思想中,孔子所说的“真”是与“善”密切联系的。李玉芝在《文学与美———中国古代文学鉴赏》一书中表示:“最好的文学作品,必须是以人的至善为前提,或表现人的至善的愿望、精神,或表现自然物为人欣赏的形状、本质。”〔3〕43孔子《论语》中所提倡的仁、义、礼、智、信,则是追求善的最好证明。如孔子所说:“里仁为美”(《里仁》)、“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颜渊》)、“如有周公之才之美”(《泰伯》)、“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4〕50(《雍也》)。此外,孔子提倡“文以载道”,即要求文章以传播道德为美,以追求善为美,这与康德“真美善”的美学思想有相似之处。孔子认为“《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4〕8(《为政》),即是说《诗》三百篇,用一句话来概括总结,就是“思想主旨纯正无邪”,足见他对于艺术做出的伦理道德的要求。“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4〕22(《八佾》)孔安国指出:“《韶》,舜乐名也。谓以圣德受禅,故曰尽善也。《武》,武王乐也。以征伐取天下,故曰未尽善也。”〔4〕49从这里可以看出,孔子不仅不否认事物外在的声色之美,还强调了善的作用。孔子除了不否认声色美,还不否认雕琢美,教导子贡“《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学而》)〔4〕6。中国古代文论关于“真”的赏评标准,从讲究“言辞真”“情志真”“事物真”到重视艺术真,孔子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在以孔子为代表建立的美学体系中,他实现了真美善的统一。其真善美统一的美学思想可概括为:文艺应以真为基础,以善为主要衡量标准,以美为外观。
2“中和”之美。
“中和”是中国文学批评的核心之一。孔子:“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5〕6《礼记中庸》:“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3〕199“中”是适中折中,“和”是平和融合。朱立元教授引用董仲舒《春秋繁露循天之道》观点:“天地之美恶,在两和之处,二中之所来归而遂其为也……中者,天之用也,和者,天之功也,举天地之道而美于和。”这里“中和”超出伦理意义而具有哲学高度和美学意义。孔子所说的“中和”强调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他说:“不得中行而与之,必也狂狷乎!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也。”〔5〕122“过犹不及”〔5〕96,将“中和”提高到了形而上学程度。从美学的角度来说,“中和”实质是美的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完美统一,即辩证地把握和处理艺术内部的各种对立因素,使之彼此制约而又相互依存、渗透,任何一方都无“过”或“不及”,从而使文艺整体达到一种适当、淳朴的理想境界。孔子提出的“中和”之美具有此类美学意义,它主要表现为“思无邪”“文质彬彬”“乐而不淫,哀而不伤”等美学思想。首先,孔子说:“《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杨伯峻认为“《诗经》三百篇,用一句话来概括它,就是‘思想纯正’。”〔6〕11“思无邪”一词出自《诗经鲁颂駉篇》,原句中的“思”为句首语气词,并无实意,“无邪”是对牧马人放牧时神情专注的样子的描写,并无其他的意思。“孔子在此借用‘思无邪’概括《诗经》的特征,认为《诗经》各篇都符合儒家政治、伦理和审美的标准。从艺术角度看,孔子的‘思无邪’体现了中和之美的思想。”〔7〕44这里实际上是对“思无邪”思想的延伸和发挥,即要求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要不偏不倚、纯正无邪、无过不及。其次,孔子提出:“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朱熹《论语集注》解释为:“质朴超过文采就显得粗俗,文采超过质朴就显得虚浮,文采和质朴要搭配得当,这样才可以成为君子。”〔4〕47“文质彬彬”是用于衡量和判断人的标准,后被推演开来用作艺术作品,尤其是评判文学作品,要求文学中内容和形式的完美结合。如果只偏重于形式就显得虚浮,“文犹质也,质犹文也,虎豹之鞟犹犬羊之鞟”〔4〕106。由此可见,孔子重视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艺术形式,二者比肩、缺一不可。再次,孔子说:“《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朱熹释为:“《关雎》这一乐章,欢乐而不过分,悲哀而不伤情。”〔4〕21孔安国释为:“乐不至淫,哀不至伤,言其和也。”〔8〕45此观点以中庸之道为基础,强调真正美的、有益于人的文艺作品,其感情表现应当适度,不能过于放肆,否则就有害无益。因此孔子主张“临哀不伤”〔4〕22。从某种意义上说,孔子这一思想不仅奠定了儒家文化的美学基础,还将儒家文化的理想美推到了极致,并对后世美学理论体系的形成起到了奠基的作用。中国的宫殿建筑以中轴线为中心而向两边对称展开的形象、中国书法不肥不瘦的章法、中国诗画的抒情达意等均源于此思想。
3理想的人格美。
中国文化重视伦理道德,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文化从伦理道德入手,围绕怎样做人、做一个什么样的人而展开。孔子认为,外界的万事万物都含有人格的意蕴,无不与自己的性情相通。如子贡说:“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子张》)〔4〕184孔子将君子的过错比作日蚀月蚀,犯了过错人人都能看到,改了过错人人都能敬仰。然而,儒家的审美,实质上并不强调对所谓美的事物的欣赏,而是强调从外界事物中感受到人格理想,对自己人格或人格理想的欣赏。在《论语》中孔子塑造了具有理想人格美的君子形象,君子集智慧、勇敢、清心寡欲、多才多艺于一身,是德才兼备的人。孔子认为以人为本的道德美是首要的,同时不能忽视外在美,他说:“君子不以绀緅饰。红紫不以为亵服。”〔4〕84(《乡党》)因为人的外形缺陷是容易看得出的,而内在美却是不易察觉的。因此君子应具有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等美好品质。孔子说:“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4〕48(《雍也》)孔子认为,聪明人喜欢流动的水,有仁之人喜欢稳重的山;聪明人性好动,仁者性好静;聪明人比较快乐,仁者比较长寿。这与儒家文化所倡导的道德品质是一脉相承的,无论是智者还是仁者,他们不是因为山水的形态如何美而喜欢,更重要的是因为山的特点是重而不迁、山至川流。他们可以从山水中看出一些基本的自然规律,然后通过这些规律去了解万事万物,而不是将自己的理解局限在某一范围内。此外,孔子还说:“人而不仁,如礼何?如乐何?”(《八佾》)〔4〕16,“君子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尧曰》)〔4〕190,“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卫灵公》)〔4〕144,“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子路》)等。李泽厚先生在《美的历程》中指出,“中国美学异于西方美学的许多特征主要由儒家的美学思想所铸成”〔9〕65,“汉文化所以不同于其他民族的文化,中国人所以不同于外国人,中华艺术所以不同于其他艺术,其思想来由应追溯的先秦孔学……孔子在塑造中华民族性格和文化心理结构上的历史地位,已是一种难以否认的客观事实”〔9〕270。从中可以看出,作为儒家创始人和中国古典美学主要代表人物的孔子,其关心现实、服务政治的文艺观念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了中国文学批评的产生、形成和发展。他把文艺思想、美学思想与伦理学、心理学联系在一起,最终奠定了以情感与理智、个人与社会、文与质和谐统一为核心的儒家古代文学评判思想体系。当代学者应该吸收其理论和思想的精华,培养一分为二地、辩证地看待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朱立元.美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3〕李玉芝.文学与美———中国古代文学鉴赏〔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
〔4〕朱熹.论语集注〔m〕.北京:中华书局,.。
〔5〕何晏.论语注疏〔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6〕杨伯峻.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
〔7〕李建中.中国文学批评史〔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8〕何晏.论语注疏〔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
〔9〕李泽厚.美的历程〔m〕.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孔子之道论文篇二
孔子是中国乃至世界上最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之一,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创立者和奠基人。孔子的思想包罗万象,博大精深,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他的仁学思想。以下是“孔子思想论文”,希望能够帮助的到您!
孔子的仁学思想集中体现在《论语》、《礼记》和《孔子家语》等文本之中。仅《论语》一书中,“仁”字的出现就达109次之多。如果我们把孔子对仁的各种界说加以分析与综合,就不难发现,“仁”是一个内涵极为丰富的概念。针对不同场合、不同时间、不同对象,孔子所阐述的“仁”是不完全一样的。本文无意全面解读与阐释孔子的仁学理论,只是认为深刻领会并汲取孔子仁学思想的精华,对于指导和改进当前我国的家庭教育,深化家庭仁爱、孝悌与克己教育,解决爱心缺失、亲情淡漠及自私任性等实际问题,极具现实意义。
一、“仁者爱人”与仁爱教育。
《论语》记载:“樊迟问仁。子曰:‘爱人。’”(《论语·颜渊》)仁者爱人,是孔子仁学思想的第一要义,强调的是对他人的尊重与关爱。孔子把“爱人”视为伦理道德规范体系的最高准则,就是希望人们能以“仁爱之心”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颜渊》)“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雍也》)这种超越血缘关系而尊重他人权利并普遍性地爱他人的理念,是孔子仁学思想的最基本特征。
孔子不仅以“仁爱”思想要求民众,还要求执政者率先垂范,以“仁爱”治国安邦。他说:“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论语·学而》)他还说:“苟正其身矣,于从政乎何有?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论语·子路》)在孔子看来,只有执政者带头施爱,且人人都有一颗仁爱之心,一个和合有序的礼治社会便不难实现了。
这里需要说明一点。孔子所提倡的“仁爱”,并非不讲原则。孔子说:“唯仁者,能爱人,能恶人。”(《论语·里仁》)当子贡问他“乡人皆好之”或“乡人皆恶之”时,他的回答是:“未可也。不如乡人之善者好之,其不善者恶之。”(《论语·子路》)孔子还说:“巧言令色,鲜矣仁。”(《论语·学而》)他把“乡愿”那种模棱两可的“好好先生”称为“德之贼也。”(《论语·阳货》)由此可见,孔子所倡导的“仁爱”是建立在原则基础上的理性之爱,是爱憎分明、爱善者与憎恶者相统一的一种美德。
深刻领会孔子“仁者爱人”思想的内涵,反观当前我国独生子女群体中较普遍存在的“爱心缺失”的问题,我们不难得出这样一个启示:“仁爱教育”,迫在眉睫。
众所周知,当今时代的青少年儿童大多是独生子女。在家里,祖辈、父辈的爱都倾注在他们身上,好吃、好用、好玩的多由他们独享,久而久之,习以为常。再加上商品经济社会,物欲横流,过分追逐享乐与金钱至上的理念,充斥其间。在这种环境熏陶下长大的青少年儿童,极易形成自私、懒惰、依赖与任性等心理弱点。他们从小生活在以我为中心的环境中,缺少关爱他人的内在意识。这种“爱心缺失”的问题往往是产生人际冲突乃至造成社会悲剧的一个重要原因。其实,问题的严重性并不仅仅在于此,而是在于长期以来被人们忽略了的家庭“仁爱教育”。
须知,仁爱教育是我国教育的一个传统优势,在家庭教育中处于重中之重的地位。当家长的都希望自己的儿女成龙成凤,成为有博爱之心的仁人志士。然而,这一美好愿望的实现却有赖于家庭仁爱教育的传承。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学会共处,学会与他人一起生活”作为21世纪教育的四大支柱之一,其重要性可见一斑。家长要想使子女学会共处,学会与他人一起生活,就必须通过实施仁爱教育,使子女学会尊重他人,关爱他人;学会倾听他人意见,与他人协商共事;学会分享与换位思考,凡是自己不愿意的,决不可强加于别人。实施仁爱教育,家长要身体力行,为子女做出榜样。只有这样,才能将仁爱教育落到实处。
二、“孝第为本”与孝悌教育。
孔子一贯主张“爱人”应从“孝第”开始,然后再由近及远,把对亲人的爱推广到社会上。他说:“弟子,入则孝,出则第,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论语·学而》)在《论语》中,子有是这样阐释孔子“孝第”思想的,他说:“其为人也孝第,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论语·学而篇》)不难看出,孔子的仁爱思想具有鲜明的层次性特征。“爱人”应以“孝悌为本”,只有以孝为先,以爱齐家,方能爱他人、爱国家。“孝第为本”,是孔子仁学思想的又一要义。它不仅是人们应当遵循的最基本的伦理道德准则,还具有促进社会和谐与安定的作用。
深刻领会孔子“孝第为本”的思想,对于加强孝悌教育,解决当今社会较普遍存在的“亲情淡漠”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君不见,在我国众多的“四二一”式家庭中,“孝老”已被“亲小”所替代,“啃老”则成为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虽说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是有一点是不可否认的。那就是“孝悌”,作为一种传统美德和做人最起码的道德规范,正在被人们所淡忘;亲情,作为人类相生相息的一种自然情感和维系社会伦理道德制度的基础,正在被金钱和利欲所替代。由此而产生的亲情关系破裂乃至家庭暴力事件,正在危及社会的安定。试想,一个人连自己的亲生父母都不孝顺,都不感恩,怎么可能去关爱他人,奉献社会?加强孝悌教育,确实到了刻不容缓的时候了。
孝敬父母、尊重师长是中华民族世代相传的一种美德,我国政府历来都非常重视孝道。宪法中就有“成年子女有赡养扶助父母的义务”、“禁止虐待老人”等条款规定。孝悌教育,作为我国传统教育的一大优势,应当成为当今时代我国家庭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当家长的有责任把孝悌作为教育子女的一门必修课,做到常抓不懈。在道德观念上,要让子女懂得父母有养育之恩,孝敬父母责无旁贷,无上光荣;在道德情感上,要让子女知道父母的生日、爱好、身体和工作情况,学会关心、体贴与理解父母;在道德行为上,要让子女对父母恭敬真诚,自觉接受父母的教诲,但又不过分依赖父母,主动与父母分担辛劳和忧虑。在孝悌教育中,家长的以身作则至关重要。家长要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感染和影响子女,引导他们从爱父母、爱自己身边的人做起,进而升华到爱集体、爱国家、爱人民。
三、“克己复礼”与克己教育。
克己复礼,是孔子仁学思想的第三个要义。《论语》记载: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论语?颜渊》)在这里,“仁”有两层含义:一是克已,二是复礼。所谓克己,就是严格要求和约束自己;所谓复礼,原本是指回复周礼,即西周维护社会秩序的一整套政治制度和伦理规范。我们今天理解其内涵,不必苛求其原义,可以把它理解成必要的伦理制度与行为规范即可。孔子认为,一个人只有克制和约束自己,使自己的言行符合道德规范,才算是仁人。“克己复礼”,不仅体现了孔子仁学思想的本质内涵,同时又指明了践行仁学思想的正确路径。
首先,“爱人”需要“克己”,“克己”要有目标。孔子为此提出了“为仁”的“三项要求”、“近仁”的“四种品德”和“行仁”的“五个标准”。其中,“三项要求”是:“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论语·子路》)“四种品德”是:“刚、毅、木、纳。”(《论语·子路》)意即“刚强不屈、坚毅果敢、质朴无华、言语谨慎”的品德。“五个标准”是:“恭,宽,信,敏,惠。”(《论语·阳货》)在孔子看来,“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论语·阳货》)。
其次,“克己”要有措施保证。孔子提出了以下几条措施:一是“思”。他说:“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论语·季氏》)二是“省”。要“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里仁》)三是“戒”。他认为“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论语·季氏)》四是“绝”。“毋意,毋必,毋固,毋我。”(《论语·子罕》)即杜绝“不凭空猜测,不主观武断,不固执己见,不自以为是”的毛病。五是“学”。孔子说:“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论语·阳货》)在孔子看来,只有通过学习,才能修行“仁、知、信、直、勇、刚”等六种德行,才会克服愚、荡、贼、绞、乱、狂等六种弊端。
第三,“克己”是条件,“复礼”是目的。孔子认为,“礼”是衡量人的行为和道德是否规范的标准。“不知礼,无以立也。”(《论语·尧曰》)只有“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论语·雍也》)。所以,他一再要求他的学生“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论语·颜渊》)”,意在使其弟子知礼守礼,立身于世。“礼”还是维护社会秩序与伦理道德的核心。理政治国,需要“道之以德,齐之以礼”。(《论语·为政》)“能以礼让为国乎,何有?不能以礼让为国。如礼何?”(《论语·里仁》)在孔子看来,礼作为一种形式载体,不仅可以约束与规范人们的道德意识,还具有促进国家安全与稳定的功效。
总之,孔子提出“克己复礼”是基于对当时社会问题的深入思考。今天,我们领会并汲取其思想精华,对于加强家庭克己教育,解决我国独生子女中较普遍存在的“自私任性”的问题,极具有现实意义。
克己是一种品德。人的忍耐、谦让、恒心与毅力,都是由克己而生。只有克己,才会奉公;只有克己,方能临危不惧,尽忠报国。从我国古代越王勾践的“卧薪尝胆”、苏秦的“悬梁刺股”,到当今时代焦裕禄、孔繁森等英模人物克己奉公的先进事迹,我们不难看出,凡成就大业者,皆具备克己的品质。眼下,许多人都在抱怨当今社会独生子女“自私任性”的问题,却苦于找不到解决问题的灵丹妙药。岂不知,这正是长期以来疏于对子女“克己教育”的结果。许多家长对子女关爱有过、赏识有加,缺少对他们的约束、批评与引导,久而久之,孩子以自我为中心的意识不断增长,私欲和任性也在随之膨胀,他们甚至听不进一点反面意见,经不起任何困难与挫折的考验。须知,一个人的克己品质,并非与生俱来的,而是长期教育与修养的结果。孩子年纪小,克制能力差,更需要家庭克己教育。家长要让孩子从小学会克制自己,对孩子自私、懒惰、说谎、任性等弱点,不可姑息迁就;要让他们从小学会明辨是非、抑恶扬善、克己奉公,做到个人服从集体、服从国家、服从时代、服从社会。
在家庭克己教育中,家长始终处于主导地位。家长是否克己自律,决定着家庭克己教育的成败。实施克己教育,家长必须首先克己,以实际行动为孩子作出表率。即便是碰到障碍或出现反复的时候,也要克制自己,不可动辄发火,采取打骂等粗暴手段,不仅达不到教育效果,而且会使问题更加复杂化。实施克己教育,还需建立必要的家规。家长可采取民主协商的方法,与子女共同制定家庭守则。从饮食起居、待人接物等方面入手,约束与规范孩子乃至每个家庭成员的言行,以形成健康、文明、科学的家庭生活方式。
孔子之道论文篇三
众所周知的“美髯公”--关羽,夜读春秋第一人。他的塑像甚至被请进了孔庙。可见他对后世的影响之深,不愧为一代豪杰,民族英雄。可他成功了吗?答案不言而喻,关羽败走麦城,无奈长恨江东。由此观之,成功不一定是英雄必备的x素之一。
孔子之道论文篇四
对周礼的信心,源于对夏礼,商礼更深层的了解。“克己复礼,立大丈夫志向;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都是孔子的至理格言。“为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那么,什么是“为仁”呢?孔子曰:克己,复礼,为仁。朝于斯,夕于斯,孔子尽可以饱食终日,无所用心,但是,珍馐罗前,何以下咽?的确,根植于心的性情只仁,是需要锻炼的,犹如一块璞玉,即使蕴涵上好的玉质,未经开发之前,还不能说是纯善纯美的艺术品。孔子以为,“为仁者,齐家治国平天下”,即要统治者施行仁政,道德之治。德治和法治,前者唯上,暴行虐施,只能“毁家灭国乱天下”。再说“君子”,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孔子以为“刚毅,木讷,近仁”是核定君子品行的准则。君子,就要文质彬彬,尽善尽美。
人是一根苇草,脆弱的草,但是一根有思想的草。文人迂腐而可爱,灵魂的孔子成了国宝,昭示着文化的不朽。进则从政,兼及天下;退则归隐,独善其身。孔子也曾试图从政,情系苍生。然而,他流离辗转,总也“报国无门”。晚年的孔子私人办学,撰写术书,其著作也使瀚海书林,梅香千古!
孔子思想,恩惠千古,泽被后世,被称为“万事师表”。古语说:“半部《论语》治天下”。汉朝以来历朝历代都把儒学作为治世经传,极为推崇。伏尔泰,西方文艺复兴的大师,如此的崇拜孔子,以至二十年如一日的始终悬挂孔子的画像。他认为,孔子训导的儒生讲求气节、尊严、坐怀不乱,道德永比巴黎人来得清爽。哈佛大学教授杜维明说:孔子不仅是中国的,他是世界的。从全球意义上来说,孔子的价值观念超越国界,超越时代;属于过去,也鉴照今天和未来。
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北齐书·文苑传序》:“圣达立言!化成天下,人文也。”几天前,北大教授张颐武说“一个姚明,一个章子怡,比一万本孔子都有效果”。我以为,章子怡只不过是现代流行的一个符号,至多百年而已,而孔子则是永不过时的“万事师表”。当然,章子怡的走红,使西方更了解中国人,中国艺术,然而,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又岂是一个、一百个、一万个章子怡所能代表的。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圣人之风,山高水长。圣人的精神、思想是无人可及的。
回眸历史沧桑,掩卷长思,荡气回肠。孔圣人的形象,如日月昭昭,如星辰离离,跃然纸上。颜渊叹之“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借着圣人的光芒,我再一次擦亮我的眼睛!
孔子之道论文篇五
一、失信面面观无论是中国还是世界,在市场经济中出现了一个悖论:一方面市场经济的.发展对诚信有极大的需要,因为市场经济是一种法制经济,同时也是一种道德经济.货真价实,公平交易,明码标价,童叟不欺,是诚信问题;履行契约,信守合同,借债还钱,以诚待客,也是诚信问题.但是,令人遗憾的是,在现今社会中,失信现象却十分严重,社会对诚信的有效供给越来越少,以致造成信用危机.
作者:葛荣晋作者单位:中国人民大学东方文化研究所所长,中国孔子学会副会长,中国实学研究会会长刊名:石油政工研究英文刊名:shiyouzhenggongyanjiu年,卷(期):”"(2)分类号:关键词:
孔子之道论文篇六
赵薇在电影学院的时候,并不是很出众的学生,但她不断努力提高自己的演技,并且抓住了参演《还珠格格》的机会,一举成名。赵薇一个人静静地学习,并且不断努力地提高自己,使自己才能逐渐积累,再抓住机会,一举成名,这是赵薇的成功之道。而巧合的是这不正符合我提出的勤、缓、静的人生三字诀吗?然而这次我想进一步提出一个观点:成功之道=人生之道+机遇。
我们知道数学公式是有最终式的,上面我提出的式子显然是不完整的,那么下面请大家耐心看我的推导。
几十年前法拉利跑车在意大利掀起了一阵红色旋风,法拉利公司有了很多车迷,其中有一位叫兰博基尼的制造拖拉机的工厂老板,他在研究法拉利的赛车时发现由于赛车引擎喷油不足导致最高时速的减小,他找到了这一缺点并自己制造了一辆改进的跑车,跑赢了法拉利。从此,意大利又出了一个强壮的大金牛——兰博基尼跑车。这显然是兰博基尼找到这一机会并抓住了它,取得了成功。所以我想在机遇前加一个动词:寻找。
姜太公钓鱼的故事大家一定都知道,他用一根竹竿钓来了国君,并受到重用。其能与国君见面的机会,不是偶然而是他用尽心思创造的;他以一根无钩的鱼竿为自己创造了这次机遇。而我们不也应当自己制作一个“无钩”的鱼竿为自己创造机遇呢?再为公式加一个动词:创造。
(寻找、创造,成功之后仍不舍弃)机遇+人生之道=成功之道,这便是我得到的最终式。
孔子之道论文篇七
《论语·卫灵公》中记载,孔子的学生子贡问了老师一个非常大的问题:“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老师以商量的口气对他说:“其恕乎!”什么叫“恕”呢?孔子又用八个字解释:“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也就是说,无论做什么事,都要推己及人,将心比心,不要强人所难,不要给别人造成伤害。用今天的话说,就是要学会宽容。
宽容在我国传统的伦理道德观念中,一直占有重要的位置,是为人处事的重要原则。
古人尚能如此,在竞争日益激烈的现代社会,我们更需要调整自己心态,调整好与他人的关系,学会宽容。
《北京日报》曾刊登过这样一件事:一位小伙子在公共汽车上吐了一口痰,女售票员让他擦掉。小伙子感到很难堪,不去擦。女售票员给了他个台阶下,自己用纸把痰擦掉了。事后小伙子很后悔,他给报社写了一封信,表示向这位售票员道歉。这件事启示我们:“退一步海阔天空,让三分风平浪静。”得理也让人,宽容的感化作用常比剑拔弩张作用要恒久得多。如果她不这么做,而是硬逼小伙子去擦掉,结果不难想象。
然而,现实生活中,真正做到宽容谈何容易!有很多时候,他会为一丝一毫的事情而斤斤计较,耿耿于怀。事情已经过去了,而他还是老在那想,这么可恶的事情我怎么可能原谅它呢?然后就是在不断的自我咀嚼中,不断的从中受到伤害,难以自拔!有时甚至要发誓“报仇”!哎,仔细想想,何必呢?让自己整天活在过去的种种痛苦和仇恨中,这样的生活是多么悲哀!
那么,怎样才能学会宽容呢?
首先,宽容需要沟通。当自己与他人发生矛盾或误会时,要主动与对方交谈,认真倾听对方的诉说。这样,才能沟通彼此的思想,从而消除误会和隔阂。
其次,宽容需要设身处地地为他人要想。积极地换位思考,更多地站在对方的角度考虑问题,我们就更容易宽容别人。
再次,宽容需要忘却。克制性的宽容,不是真正的宽容,它不能祛除感情伤口上的脓水,医治感情上的创伤。只有那种不记、不究的宽容,才是真正的大境界。
什么叫“半部《论语》治天下”?北京师范大学教授于丹认为:《论语》告诉大家的东西,永远是最简单的'。有时候一两个字,就够我们用一辈子了。“其恕乎!”——就一个“恕”字,教给我们如何在现代生活中获取心灵快乐,适应日常秩序,找到人生坐标;就一个“恕”字,就是我们自己的一幅健康的心电图,是这个世界的一张美好的通行证。
让我们学会去宽容别人吧!该放下时且放下,人与人能宽容相处,我们的生活将更加美好。
孔子之道论文篇八
儒者诠释”主忠信“儒家创始人孔子在其论语中虽然也讲到”诚“(仅出现三次),但是他并没有把”诚“与”信“联系起来,正式提出”诚信“这一伦理学范畴.他是把”忠“与”信“联系起来,提出”忠信“这一概念,用以表述这一”诚信“思想的.正如陈淳所云:”忠信两字近诚字.忠信只是实,诚也是实.“(北溪字义・忠信)孔子在论语中,多次阐述了”主忠信“的伦理思想.
作者:葛荣晋作者单位:中国人民大学刊名:石油政工研究英文刊名:shiyouzhenggongyanjiu年,卷(期):2003”“(3)分类号:b2关键词:
孔子之道论文篇九
一个是中国的圣者,一个是西方的智者,孔子和苏格拉底均是世界上最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他们的思想影响了东西方文化教育的走向。虽然他们拥有很多相似的教育思想却有着更多不同的教育方法和认识,分析和比较这两位伟大教育家的教育体系,对我们今天的教育工作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孔子;苏格拉底;教育体系;比较。
孔子(公元前551-公元前479)和苏格拉底(公元前469-公元前399)是东西方历史上两位博学多识、思想深邃的学者。他们的哲学思想和教育思想在全世界都享有崇高的地位,影响着整个东西方文明。直到今天,他们的教育思想仍然渗透在我们的教育理论中,指导着我们的教育实践。孔子与苏格拉底在不同时代,不过社会下提出的如“有教无类”,“启发教学”,“因材施教”等教育理论都存在着惊人的相似之处,但由于两人相隔近一个世纪,社会环境、文化传统互不相同,个人生活经历也不尽一致,他们的教育方法各具特色,特别是在教学方式和教师地位这两点上。本文通过分析比较孔子与苏格拉底两位伟大教育家教育体系的异同,更深入地了解东西方教育的共性和差异,并从中得出有益的启示,以推动当今教育事业的持续发展。
在孔子以前的中国,学在官府,官师合一,学习文化知识是官府及其子弟的特权。到了春秋时期,文化下移,下层平民希望获得受教育的权利。孔子顺应历史发展潮流,三十岁时便开始创办私学,实行“有教无类”(《论语·卫灵公》)的办学方针。意为无论地域,无论民族,无论等级,只要是乐于接受教诲的人,孔子都积极地教育他。《史记·仲尼弟子列传》和其他有关的史料记载的几十个学生,据考证,有贵族家庭出身的南宫敬叔、贫贱家庭出身的子路、颜渊和商人出身的子贡等。其中贫贱出身的占大多数,这是“有教无类”的一个重要方面。孔子“有教无类”的思想,是教育对象上的一次革命,对于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和学术文化事业的发展起着促进作用,也为华夏民族的先进文化的传播和各族间的文化交流奠定了基础。后来,孔子周游列国14年,行踪不定,此时,他的私学没有固定的校舍,弟子们追随他,辗转游动,形成了仅有学校之实的游动式教学社团。因此,孔子施教因时因地因人而异,故教无定所,教无定时,教无定规。孔子的学生来自各诸侯国,其中有富豪子弟,但大多数为微贱之士,凡有求学之志者,只要“洁己以进”,孔子就一视同仁,不拘一格,兼收并纳。孔子的谈话式教学十分重视教育对象的个性差异,注重点拨时机。孔子认为“君子之教,喻也。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引导学生而不牵着鼻子走,鼓励学生而不强迫他们,启发学生思考而不把答案点破,让他们自己悟出。正是因为孔子的这些思想,所以在孔子的三千弟子中,成名者就有七十二人。
古代希腊的学校大约出现在公元前七世纪前后,比中国晚了至少1000多年。在苏格拉底时代,初等教育是体操和音乐学校,初等学校以上是纯军事操练性质的体育馆。苏格拉底是第一个从雅典人中出身的教育家,是一位不收酬金义务教育家。《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第7卷第521页载:“他认为政治学的任务就是‘关心所有同一城邦人民的灵魂,使他们达到尽可能的完善。’”色诺芬回忆说:“他接待了许多希望听他讲学的人,其中有本国公众,也有外国人,但他从来没有因为讲学而向任何人索取过报酬,而是以其丰富的学识,毫不吝惜地向所有的人施教(吴永泉,1984)。”当时的希腊没有多少文化典籍,学习者无书可读,无典可依,只能通过聆听演讲、辩论以获取知识。巧的是,苏格拉底的教育活动也是教无定所,教无定规。公共场所、市场、店铺、私宅、餐桌都是他进行教育活动的地点,或作公开演讲,或个别交谈,或进行辩论。色诺芬记述道:“苏格拉底经常出现在公共场所,他在早晨总往那里去散步并进行体育锻炼;当市场上人多起来的时候,总可以看到他在那里;他常作演讲,凡喜欢的人都可自由地听(吴永泉,1984)”。苏格拉底的门徒中有富豪子弟、贫寒之士、手工业者。他自称:“我愿同样回答富人和穷人提出的问题,任何人只要愿意和我谈话和回答我的问题,我都乐于奉陪(余灵灵、罗林平,1988)”。苏格拉底一生桃李满天下,产生了很多历史上有影响力的哲人、大师,如影响深远的哲学家、思想家柏拉图,著名的修辞学家、教育家伊索克拉底,墨加拉学派创始人欧几里德,犬儒学派创始人安提西尼,杰出的历史学家色诺芬,昔勒尼学派创始人阿里斯提普等等。
孔子和苏格拉底相似的教育理论的历史意义远远超出了教育本身的价值,它不仅扩大了文化知识的传播面、推动了文化的发展,而且为东西方文化发展中诸子并起、百家争鸣准备了条件,使教育的社会功能发生重大变化。
苏格拉底在与弟子进行谈话中,往往从对方所熟知的具体事物和现象开始,进行反讽、暗示等进而求得结论。他通过独特而辛辣的讽刺式诘问等方法,使对方觉悟到自身观点的矛盾,激发对方追求真理的热忱,唤起“求知的强烈欲望”。他在谈话中注重学生理性认识的深入,人格品质的完善,谈话的内容大都与正义、善德、虚伪等有关。而孔子更注重追求一种宽松、自由的谈话环境,给学生一定的思维空间。如《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孔子让每一个学生自由发表自己的观点,并不加以限制,当曾皙感到犹豫时,孔子鼓励说:“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所以其思维过程是一种发散性的。
孔子的为师之道认为师者是在学生因而不得之时予之所求,是传道、授业、解惑的圣者。学生以获取师者的知识为求学的目的,在这个过程中,师为贤、师为圣,故应敬之、尊之。这对营造中华尊师敬贤的伦理文化特性,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古希腊的苏格拉底,他的为师之道,更多地表现在他的“助产术”观点之中,他的母亲是个接生婆,他由母亲的职业受到启发,认为为师的职业与接生婆的职业具有同质性,因而倡导“助产术”的理念。苏格拉底提问的方式,通过讨论实现对事物的从具体到抽象,从特殊到普遍,一步步逐渐深入,最后得出认识,生下自己孕育的真理的儿子。如此而形成的观点,非为外在强加于学生的,而是由对手、学生自己思辨而形成的,固而从为师的方面而言,少了盛气凌人的意象,从而使对手、学生在追求知识、寻求真理的过程中形成自觉主动的参与意识,培养了其探索精神。与之相比,孔子的“教师权威”对于发掘学生的心智,引导学生形成主动、自觉的探索精神是有阻碍的,并易于形成盲目的个人崇拜心理。而苏格拉底的观点则与现今提倡的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不谋而合。
孔子和苏格拉底两位伟大的教育家根据各自不同的教育认识形成了自己的教育体系,用自己的方式推动了人类的发展。研究两位教育家的的教育体系在重视教育的今天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可以给我们的教学提供有益的启示和诸多的借鉴。希望我们能更好地弘扬东西文化的相同之处,借鉴、吸纳东西方不同的营养,以利现代教育的持续发展,促进全人类建立一个美好协调的大家庭。
[1]色诺芬著,吴永泉译.回忆苏格拉底[m].商务印书馆,1984,(9).
[2]柏拉图著,余灵灵,罗林平译.苏格拉底的最后日子——柏拉图对话集[m].三联书店,1988,(3).
[3]匡亚明.孔子评传[m].齐鲁书社,1985.
[4]北京大学哲学系外国哲学史教研室编.西方哲学原著选读[m].商务印书馆,1983.
[5]马振铎.孔子的哲学思想——仁·人道[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
孔子之道论文篇十
《仁者爱人》教学实录第一课时(人教版高二选修)。
设计思路,正如夫子所言,观其言而察其行,夫言者,所以抒其匈而发其情者也,能行之士,必能言之,是故先观其言而揆其行。先从孔子关于仁的细节行动入手,根据学生的基础和对文言文的本能的排斥,可以让学生先直观的感受仁,意识到仁是很生活化,很普通化。很温度化。而后深入研读仁的有关理论,易于整体把握。
师:在黑板上出示大大的仁字(无非是想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便捷无华的单刀直入)。
师:我们先来技术难度较低的,(停顿)给“仁“组词,多多益善。
(学生的答案,仁慈、仁爱、仁者,核仁、仁义,为富不仁。)。
生:才是真的好。
生:不知道。
师:就是唱长亭外,古道边。
生:荒草碧连天。
师:后来出家了,当了和尚,世间就少了李叔同,佛门中多了个弘一法师。
师:同学们听后有什么想法(停顿)这便是“弘一法师与蚂蚁”的故事。当然,和尚一生慈悲为怀,临终之际想到的是蚂蚁,勿让它们无端成为“冤死生灵”。这便是佛心、神性吗?我想说,这是人性。或以孔子所说的“仁”来表述,或以西方的“人道主义”来表述,这片仁慈,不愿伤害无辜的赤子之心,于今何其值得珍视!
我们今天要学的就是被于丹教授称为既有风度,又有温度的孔子,当然,孔子是我们教师的开山鼻祖,我们先走进孔子的课堂,感受有风度的老先生。
(学生朗读第五则,孔子和学生在一起的时候,是很喜欢问学生的理想,或者要报考什么专业,每时每刻在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教育,是天生的教师大师。)。
师:这里出现了孔子的两位很喜欢的学生?
生:颜回和子路。
生:子路是理科,颜渊是文科。
生:盍各言尔志?
师:盍是。
生:为何不的意思。
生:子路的回答很直接,很坦率,很冲,不假思索。
生:愿意拿出自己的衣服车马与朋友共享,即使用破了也不在意。
师:哪个词语表示用破。
生:敝。
师:确切说是使动用法,使……破。
师:品论一下,子路怎么样?
生:讲义气,够哥们。
生:义胆忠肠,喜善好施,对朋友看重,
生:对物质很轻视,很有爱心,注重友谊。
生:很大方,有行动。
师:看来子路很高调,捐钱物是赤裸裸的,就是所谓的裸捐,这里我不得不想起有争议的陈光标裸捐引发的争论,这些同学们知道吧。被人称为暴力慈善陈光标表态“人在做,天在看”,称会将慈善进行到底。对于陈关标,等会儿,我们在后文中还有涉及到。
师:颜渊怎么回答?
生:愿无伐善,无施劳。
师:文科生就低调多了,伐是。
生:夸耀的意思。
师:谁在夸耀?
生:子路。
师:当然,如果不夸耀就不是子路了,这就是人物的个性,当然和涵养有关,我们也要容忍。
颜渊是典型的做好事不留名,两千前的活雷锋。
师:至于他们是好人吗,大家一定回答。
生:是。
师:要做仁,首先要做个好人,善人,所谓积善成德。孔子作为他们人生导师,对心中的好人究竟是怎样的?这就是有名的十二字,(集体朗读,背诵)。
师:相当精辟,孔子毕竟是孔子,境界就是高,高在哪里?
生:对年纪的大和小的都很关心,子路只关心朋友。
师:你理解得很仔细。
师:所以圣人以仁道来关怀信任他们,不正是体现了对人性的尊重,对人的体贴、关爱、和同情之心吗!朱熹引用程颐的话这样评介:“夫子安仁,颜渊不违仁,子路求仁”,这是三人不同点。共同点则是均无私吝之心,只是程度高下不同而已。
师:就是所谓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生: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师:根据这则活泼的课堂,我们初步接触了仁,这种仁情怀在以下哪些细节中体现出来?(确定6、7、8、9、10章节)。
师:朗读第六节。可能当时的消防设施比较简陋,发生了火灾,
在哪里发生火灾?
生:马棚,
师:谁的马棚。
生:孔子家的马棚。
师:老师刚才讲过,马是地位财富的象征,是当时官员们上班的交通工具。
孔子怎么表现出仁?
生:马厩失火,如果马烧死或烧伤,孔子势必只能徒行,而在马厩失火的情况下,孔子只关心的是人,不理会贵重的马。
师:这里的人是。
生:就是马夫。佣人,奴仆。
师:就这么一个细节,一个人的修养如何,体现在遇到突然事件之后不假思索的言行,在现实中很有教育意义。我们看到新闻,前几个月,李双江儿子开宝马打人高喊谁敢报警”的消息在网上引起强烈反响。纠纷本无特别,但是因为李双江与宝马的身份,因此有了更高的关注度。同学们怎么看。(学生发表不同观点,其中不乏偏激的)。
师:仁慈在一些人的心目中已经流失,残忍暴力统治了他的头脑,由于仁善的缺少,社会空气日益干燥,一点就爆,特别是不少底层人的内心,涌动着难以遏制的.愤和怨,他们痛恨不公平、不平等,最痛恨特权,最痛恨欺凌,如果某些富二代、官二代星二代继续耀武扬威,只会加剧社会对立,破坏和谐,玩火自焚。我们要相信仁者寿,多行不义必自毙。仁还有许多细节。(学生自由评论,第7则,第8则一笔带过,从礼的角度来考虑,人而不仁,如礼何)。
师:先解释字面意思。
生:这是孔子和盲人乐师交谈的写照。
师:好多的乐师是眼睛瞎的,但耳朵特别灵敏,这也可能是上帝的特意的眷顾吧。孔子怎样对这位音乐师,我们现在作为残奥会的优秀的志愿者,我们不妨模仿一下,(学生上台模拟,尽量要严肃、到位。)。
师:可能连子张都觉得有些过分了,有疑问。
生:与师言之道与?
师:孔子的回答非常干脆。
生:然,固相师之道也。
师:固、相是什么意思。
生:本来、帮助。
师:这种朴素的客观叙述,突出孔子尊重、体谅、关心人、特别是关爱弱者的“仁爱”精神。就是将心比心,换位思考,用原汁原味、不加评论而用朴实的行动将孔子身体力行、以身作则的榜样作用呈现在我们面前。这就是圣人“仁”的情怀的最原始的阐述。
师:《孔子家语》中记载孔子家的看家狗死了,用车篷包裹起来埋葬,可以看出对每个生灵的关爱。第10则也体现了这一点。(背诵)。
师:这节讲的是孔子的业余爱好。
生:钓鱼和射鸟。
生:孔子是一位环保学者了,对资源取之有度。不赶尽杀绝。
生:难道用一个鱼钩的鱼杆钓鱼和箭射空中飞鸟就不算杀生了吗?
生:因为在孔子看来,“纲”似乎比“钓”要残忍得多,射杀在巢中的鸟也不符合人道主义,所以孔圣人不忍为之。那是因为孔子的“仁心”呀!
师:孔子“钓而不纲,弋不射宿”,不是假仁假义的不忍心,而是在于克制自己的欲望。一钓可供饭需,就无须用纲捕大量的鱼。而巢中的鸟,多为乳鸟。渔猎时,不能斩尽杀绝,不能“竭泽而渔,焚林而猎”。克制人对自然无穷无尽的欲望,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保持与自然的和谐关系,这也是孔子“仁”的思想的体现吧。
师:这些充盈着仁字的小篇章,让我们觉得孔子其实离我们并不遥远,他是一位浑身散发着的温度能感动生灵的老人。作业背诵第5则,预习前四则。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孔子之道论文篇十一
耕读生活渐入佳境,大有乐不思蜀之意。
好几个朋友都在询问我什么时候出游写生,以往,每年外出写生一、二趟已是常规,而现在,厮守瓜堂,每天侍候瓜果蔬菜、浇水施肥、赏花品茶、看书作画,已经把红尘俗世忘得差不多了。
山中方七日,世上已千年!也许,又该出山看看了?暂时不想走太远,这么多的植物在小院里等着我每天和它们“相看两不忘”呢,那就到周边的村落逛逛吧。
说来惭愧,蛰居数瓜堂将近一年了,到镇上逛市集不超过五次,有次散步走得远一点,直到村里去,结果遇到几只土狗,冲着我狂吠,兴致全消,废然而返。
还是自家小院乐趣多,坐也由我,卧也由我,左看是花,右看是花。
酸甜半熟枝头果,红白争开屋角花,地上红砖错落、树影斑驳,静坐树荫下,茶烟袅袅,清风娓娓,花开花谢,云卷云舒,不经意间,物我两忘。
第一次采摘自己亲手种植的蔬菜,莫名有种仪式感,一是这些蔬菜不施化肥不喷农药、自己亲眼看着它们长大,二是多少有点心理作用吧,吃起来觉得爽脆可口、清香四溢。
此刻想起,不禁失笑,一蔬一饭,平凡生活,大书特书,未免矫情。
不过,人类聚居城市才短短几千年,写入人类基因的十多万年的森林山居生活方式,非短期所能改变,除了少数基因突变的人,大部分人都会对自然环境有亲切感,是实情,不算矫情。
小西红柿苗结果之多,令我惊叹不已!当时收采了第一茬,以为再等剩余的那些果子成熟、收完第二茬后,这枝小苗就该功成身退了,不料,收采了第二茬,它竟然又长出小黄花,几条嫩枝一直往上窜,似乎还能绵绵不断的开花结果。
我决定把它列为重点观察对象,看看它到底能发展到什么样子,于是乎,用了半个上午,移植到大箱里,堆肥培土,细心编扎了框架,不懂得是否要剪枝疏叶,不管了,后面的故事是否精彩,就看它的表现了。
小芒果每天掉落不少,惋惜不已,不知是虫是病,似乎两者都有,有的树叶上斑斑点点满布虫口,正在实施喷洒大蒜水、辣椒水,静候结果,非万不得已,农药是最后的选项。
前天看到牵牛花藤蔓上有几只小虫子,懒得一一捕捉,返身回屋拿出黑旋风,轻轻一喷,虫子应声而落,心中窃喜,想着:有这个大杀器,花草除虫当不费吹灰之力!过了半小时,再一看,那些叶子也发黑枯萎了,又是讶异又是心疼,黑旋风药效强烈,横扫一切,奈何!
邻居老大姐过来视察我的菜地,啧啧惊呼:
“唉呀呀,这么多耗子,拔掉,赶紧拔掉!”
她说的“耗子”是指那些闲花杂草,不知是哪里的方言。
我笑着告诉她,舍不得拔,这些杂草开的小花、黄芯白瓣,很漂亮!
她大惑不解,可能觉得我这个人有点怪异吧,反复劝说杂草抢肥、遮阳、不利蔬菜生长等等,我觉得沟通有点困难,只好笑而不语。
也许,她有点强迫症?也许,多年的观念根深蒂固?总之就是,看到菜地里有杂草,必欲除之而后快,要不是隔着篱笆,说不定她要亲自动手帮我拔除了。
还好,我赶紧转移话题,敷衍了一会,老大姐笑着告辞而去。
晚上无聊,在灯下翻看《中庸》:中者,不偏不倚、无过不及之名。庸,平常也。
一点感想,大概是缺什么就想要什么吧,圣人大力提倡中庸之道,正是由于国人过于极端:
对待生活,要么是实用至上,为博取功名利禄无所不用其极,别说一般的农夫市民,就连那些饱读诗书的仕大夫都认为建功立业、高官厚禄、光宗耀祖才是正经事,所有闲情逸致都是玩物丧志,诗词书画是雕虫小技,壮夫不为,栽花种草、品茶喝酒简直是堕落。
实用主义,古已有之,于今为烈,看看每年书籍销售数据便知,成功学、励志汤、效率狗之类的图书占了百分之八十。
要么走向另一个极端,视金钱如粪土,遑论功名利禄,甚至连一切物质都是肮脏污秽之物,恨不得拔着自己的头发飞到天上去,以弱为理,以穷为荣!
如《聊斋.黄英》中的描述,马子才喜欢菊花,倾尽财力采购种植,是雅事,然而家里揭不开锅,妻子饿得半死,陶生劝他,可以培植出卖部分菊花,既满足了自己的爱好,又能解决生活开支,马生闻陶言,甚鄙之,曰:“仆以君风流雅士,当能安贫;今作是论,则以东篱为市井,有辱黄花矣。”陶笑曰:“自食其力不为贪,贩花为业不为俗。人固不可苟求富,然亦不必务求贫也。”
既不蝇苟为物奴役,又不至极端鄙视物质、不食人间烟火,如世说韩豫章所言:“人宁可使妇无裈邪?”(作为男人大丈夫,穷到自己的老婆没裤子穿,有什么光荣的?),先责任,后梦想,这才是豁达平和的中庸之道!
我在旅游写生途中,曾见过某些教徒,自己一家人住在破房子里,把大部分家庭收入捐给庙宇,甚至用数月时间拖家带口用跪行方式千里朝圣(一路磕头拜过去,极费时间),别人的生活方式我不予置评,但是,倘若问我,我觉得家长首先有责任给孩子提供一个更好的生活环境,花点时间,把破房子修一修,合理安排有限的家庭资金,创造条件,让孩子们接受更好的教育、有更好的发展前途,行有余力,再为自己的信仰买单。
以前啰嗦过很多次了,我既不喜欢一天到晚加班加点满脑子都是钱钱钱,也不鼓励为了追求梦想不屑谋生睡楼梯底到处蹭饭。
所以,小院清幽,一半种植无用的花草,一半种植有用的瓜果,一半时间赏花喝茶发呆,一半时间画画订单讲讲课,半雅半俗,半闲半忙,是为中庸!
仲尼曰:“君子中庸,不偏不倚、无过不及,而平常之理,乃天命所当然,精微之极致也。”
孔夫子到底是蔼然仁者,能理解和欣赏:
一箪食,一瓢饮,居陋巷,不改其乐;。
暮春三月,轻衣郊游,浴乎沂水,风乎舞雩,歌咏而归。
无论是山谷的清贫:小市人家只菜蔬,暮窗归了读残书。还是荆公的悠闲:细数落花因坐久,缓寻芳草得归迟。一旦从物欲中挣脱出来,换上一种非实用的诗意眼光、静心体验,即便是平凡琐碎的一箪一瓢、一草一木,都能发现生活的美。
夕阳芳草寻常物,解化都为绝妙辞。
在网上看到一组数据:日本人将称之为是“地方创生元年”,原因是这一年搬离东京的人数超过了37万,这些人在践行一种让人活的不累但也幸福满满的生活样式。这正如本公号前几篇文章介绍的书和电影:《京都山居生活》《明天也是小春日和》《小森林》《半农半x的生活》《周末田舍生活》《断舍离》等等,都是这一思潮的汇集。与国人逃离雾霾不同的是:部分国人未必真心喜欢和享受乡居耕读生活,只是迫于无奈,被雾霾赶了出来,如果雾霾警报解除,又迁回去了。歌手大贯妙子在《我的生活方式》一书中描述了她的乡居方式:撤离东京,跑到神奈川县叶山郡买下一块地,边哼着歌边种田。有一天,她在拔杂草时忽发奇想,自问自答:我喜欢的事情到底是什么?是唱歌吗?是与粉丝的互动吗?或者多出几张cd片吗?……都不是,我还是喜欢拔草!自制凉拌小松菜,新鲜鸡蛋做成玉子烧,虽然是单独一人的寂寞餐桌,却乐在其中,一口红酒一口乳酪下肚后,幸福感也就上来了。她说:能这么活着,我打从心底里感激!深有同感!如有机会偶遇,敬她一杯!一笑。
作者:李老师。
公众号:lqb肖像素描。
孔子之道论文篇十二
摘要:儒家文化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有统治地位。孔子作为我国古代儒家文化的代表人物,为儒家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要考查中国古代的美学思想,就不能避开孔子。孔子的美学思想主要有三点:真美善统一、中和之美、理想的人格美。
关键词:孔子;真美善;中和之美;人格美。
美学思想产生于西方,最初以哲学形式或文艺评论、创作理论的形式出现,比中国古典美学有更加明确清晰的发展线索,也更为复杂丰富。传入中国后,美学由最初的味觉扩充到个人主观的各种官能感受,后又向人类的经济生活、伦理生活、精神生活乃至艺术领域扩展。以孔子为代表建立的儒家文化对美学的提升起了积极作用,他更加注重具有社会伦理意义的东西,将从精神、理性方面得到的满足感和充实感作为审美对象。日本学者笠元仲二认为,中国人最初的美的观念始于味觉,美字的最早含义也是指味觉引起的甜美感受。朱立元教授在《美学》中引用东汉许慎《说文解字》观点:“美,甘也。从羊从大,羊在六畜主给膳也,美与善同意。”
真美善是哲学讨论的重要范畴,是中国古代文论关于文学赏评的重要标准。真实性是文学赏评中一个重要的标准,而文学的“美”“善”是建立在“真”的基础上的。文学作品中的“真”,主要表现在真实地再现和真实地表现上,这相当于通常探讨生活、艺术的真实问题。真实再现,即文艺作品真实地描写社会生活;真实地表现,即文艺作品真实地抒发作者的真实情感。诗真实地再现生活,孔子说诗“可以观”,郑玄理解为“观风俗之盛衰”(何晏注《论语集注》),朱熹理解为“考见得失”(《论语集注》),杨伯峻理解为“可以提高观察力”(《论语译注》)。那么诗如何做到这些呢?孔子认为诗应该真实地反映社会生活。孔子在《礼记表计》中说:“情欲信,辞欲巧。”《易乾文言》里引用“孔子的话说:‘修辞立其诚。’这个‘诚’就是真实的意思,修辞要注重事实”〔2〕。孔颖达在《礼记正义》里将其理解为“情貌欲得信实,言辞欲得和顺美好”。文学作品既要抒发真情实感,也要使用美的形式技巧。由此看出,孔子对文艺创作所要求的是真与美的统一。另外,孔子在他的表述中包含着一些与“真”相同或相近的内涵。孔子说“言忠信,行笃敬”(《卫灵公》),邢昞解为“言尽忠诚不欺于物,行唯敦厚而常谨敬”(《论语注疏》)。其中的“忠信”即忠诚不欺,“笃敬”即敦厚谨敬,含有“真”义。孔子说“君子贞而不谅”(《卫灵公》),“贞”是言行一致的“大信”,包含有“真”义。杨伯峻认为,“君子讲大信,却不讲小信。”此外孔子还说“修辞立其诚”(《易乾卦文言》),孔颖达理解为“辞谓文教,诚谓诚实也。外则修理文教,内则立其诚实”(《周易正义》)。由此可知,孔子所说的忠、信、贞、笃、敬、诚等概念包含有“真”义,这既有孔子对人的修身的“真”、文艺真实表现生活的“真”,又有对文艺作品要求作者抒发自己的真情实感的“真”。在儒家重视伦理的哲学思想中,孔子所说的“真”是与“善”密切联系的。李玉芝在《文学与美———中国古代文学鉴赏》一书中表示:“最好的文学作品,必须是以人的至善为前提,或表现人的至善的愿望、精神,或表现自然物为人欣赏的形状、本质。”〔3〕43孔子《论语》中所提倡的仁、义、礼、智、信,则是追求善的最好证明。如孔子所说:“里仁为美”(《里仁》)、“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颜渊》)、“如有周公之才之美”(《泰伯》)、“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4〕50(《雍也》)。此外,孔子提倡“文以载道”,即要求文章以传播道德为美,以追求善为美,这与康德“真美善”的美学思想有相似之处。孔子认为“《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4〕8(《为政》),即是说《诗》三百篇,用一句话来概括总结,就是“思想主旨纯正无邪”,足见他对于艺术做出的伦理道德的要求。“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4〕22(《八佾》)孔安国指出:“《韶》,舜乐名也。谓以圣德受禅,故曰尽善也。《武》,武王乐也。以征伐取天下,故曰未尽善也。”〔4〕49从这里可以看出,孔子不仅不否认事物外在的声色之美,还强调了善的作用。孔子除了不否认声色美,还不否认雕琢美,教导子贡“《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学而》)〔4〕6。中国古代文论关于“真”的赏评标准,从讲究“言辞真”“情志真”“事物真”到重视艺术真,孔子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在以孔子为代表建立的美学体系中,他实现了真美善的统一。其真善美统一的美学思想可概括为:文艺应以真为基础,以善为主要衡量标准,以美为外观。
“中和”是中国文学批评的核心之一。孔子:“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5〕6《礼记中庸》:“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3〕199“中”是适中折中,“和”是平和融合。朱立元教授引用董仲舒《春秋繁露循天之道》观点:“天地之美恶,在两和之处,二中之所来归而遂其为也……中者,天之用也,和者,天之功也,举天地之道而美于和。”这里“中和”超出伦理意义而具有哲学高度和美学意义。孔子所说的“中和”强调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他说:“不得中行而与之,必也狂狷乎!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也。”〔5〕122“过犹不及”〔5〕96,将“中和”提高到了形而上学程度。从美学的角度来说,“中和”实质是美的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完美统一,即辩证地把握和处理艺术内部的各种对立因素,使之彼此制约而又相互依存、渗透,任何一方都无“过”或“不及”,从而使文艺整体达到一种适当、淳朴的理想境界。孔子提出的“中和”之美具有此类美学意义,它主要表现为“思无邪”“文质彬彬”“乐而不淫,哀而不伤”等美学思想。首先,孔子说:“《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杨伯峻认为“《诗经》三百篇,用一句话来概括它,就是‘思想纯正’。”〔6〕11“思无邪”一词出自《诗经鲁颂駉篇》,原句中的“思”为句首语气词,并无实意,“无邪”是对牧马人放牧时神情专注的样子的描写,并无其他的意思。“孔子在此借用‘思无邪’概括《诗经》的特征,认为《诗经》各篇都符合儒家政治、伦理和审美的标准。从艺术角度看,孔子的‘思无邪’体现了中和之美的思想。”〔7〕44这里实际上是对“思无邪”思想的延伸和发挥,即要求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要不偏不倚、纯正无邪、无过不及。其次,孔子提出:“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朱熹《论语集注》解释为:“质朴超过文采就显得粗俗,文采超过质朴就显得虚浮,文采和质朴要搭配得当,这样才可以成为君子。”〔4〕47“文质彬彬”是用于衡量和判断人的标准,后被推演开来用作艺术作品,尤其是评判文学作品,要求文学中内容和形式的完美结合。如果只偏重于形式就显得虚浮,“文犹质也,质犹文也,虎豹之鞟犹犬羊之鞟”〔4〕106。由此可见,孔子重视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艺术形式,二者比肩、缺一不可。再次,孔子说:“《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朱熹释为:“《关雎》这一乐章,欢乐而不过分,悲哀而不伤情。”〔4〕21孔安国释为:“乐不至淫,哀不至伤,言其和也。”〔8〕45此观点以中庸之道为基础,强调真正美的、有益于人的文艺作品,其感情表现应当适度,不能过于放肆,否则就有害无益。因此孔子主张“临哀不伤”〔4〕22。从某种意义上说,孔子这一思想不仅奠定了儒家文化的美学基础,还将儒家文化的理想美推到了极致,并对后世美学理论体系的形成起到了奠基的作用。中国的宫殿建筑以中轴线为中心而向两边对称展开的形象、中国书法不肥不瘦的章法、中国诗画的抒情达意等均源于此思想。
中国文化重视伦理道德,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文化从伦理道德入手,围绕怎样做人、做一个什么样的人而展开。孔子认为,外界的万事万物都含有人格的意蕴,无不与自己的性情相通。如子贡说:“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子张》)〔4〕184孔子将君子的过错比作日蚀月蚀,犯了过错人人都能看到,改了过错人人都能敬仰。然而,儒家的审美,实质上并不强调对所谓美的事物的欣赏,而是强调从外界事物中感受到人格理想,对自己人格或人格理想的欣赏。在《论语》中孔子塑造了具有理想人格美的君子形象,君子集智慧、勇敢、清心寡欲、多才多艺于一身,是德才兼备的人。孔子认为以人为本的道德美是首要的,同时不能忽视外在美,他说:“君子不以绀緅饰。红紫不以为亵服。”〔4〕84(《乡党》)因为人的外形缺陷是容易看得出的,而内在美却是不易察觉的。因此君子应具有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等美好品质。孔子说:“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4〕48(《雍也》)孔子认为,聪明人喜欢流动的水,有仁之人喜欢稳重的山;聪明人性好动,仁者性好静;聪明人比较快乐,仁者比较长寿。这与儒家文化所倡导的道德品质是一脉相承的,无论是智者还是仁者,他们不是因为山水的形态如何美而喜欢,更重要的是因为山的特点是重而不迁、山至川流。他们可以从山水中看出一些基本的自然规律,然后通过这些规律去了解万事万物,而不是将自己的理解局限在某一范围内。此外,孔子还说:“人而不仁,如礼何?如乐何?”(《八佾》)〔4〕16,“君子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尧曰》)〔4〕190,“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卫灵公》)〔4〕144,“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子路》)等。李泽厚先生在《美的历程》中指出,“中国美学异于西方美学的许多特征主要由儒家的美学思想所铸成”〔9〕65,“汉文化所以不同于其他民族的文化,中国人所以不同于外国人,中华艺术所以不同于其他艺术,其思想来由应追溯的先秦孔学……孔子在塑造中国民族性格和文化心理结构上的历史地位,已是一种难以否认的客观事实”〔9〕270。从中可以看出,作为儒家创始人和中国古典美学主要代表人物的孔子,其关心现实、服务政治的文艺观念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了中国文学批评的产生、形成和发展。他把文艺思想、美学思想与伦理学、心理学联系在一起,最终奠定了以情感与理智、个人与社会、文与质和谐统一为核心的儒家古代文学评判思想体系。当代学者应该吸收其理论和思想的精华,培养一分为二地、辩证地看待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朱立元.美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
〔4〕朱熹.论语集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7.。
〔5〕何晏.论语注疏〔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
〔6〕杨伯峻.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2014.。
〔7〕李建中.中国文学批评史〔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
〔8〕何晏.论语注疏〔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
〔9〕李泽厚.美的历程〔m〕.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1.。
孔子之道论文篇十三
随着科学技术和现代工业的发展,人们在变得更加理性的同时,也更加物欲化。迫切需要一种理论指引我们重新步入正常的发展轨道。孔子作为儒学的创始人,是人道的启蒙者。他的儒家思想至今还具有现实意义,我们应进一步发扬光大。
(一)自强不息。
孔子的一生是奋斗的一生,年轻时,他好学上进,不断进德修业。他的政治思想形成后,便为实现自己的主张孜孜以求。孔子向往三代圣王之治,希望王道大行,实现仁政德治。孔子有自己的独立人格,他对社会历史与现实有清醒而深刻的认识,可他依然为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不懈奋斗。他希望教化社会人心,讲究仁爱,遵守秩序,并为之四处奔走,到处碰壁亦信念不改,甚至“知其不可而为之”(《论语·宪问》)。孔子心目中有一片圣洁的天地,这就是要实现天下为公、讲信修睦、谋逆不兴、盗贼不作的大同社会。孔子晚年喜爱《周易》,《易传》中多次提及的“刚健”、“有为”,《象辞》所说的“自强不息”,其实正是孔子生命主题的写照。
(二)与时俱进。
孔子执着于自己的政治追求,但他绝不是愚顽不化的人。人们误解《礼运》篇,以为孔子向往的大同社会是所谓“原始共产主义时代”,其实,认真对读《孔子家语》与《礼记》的该篇,就会发现孔子所言是指“三代明王”时期。孔子思想的显著特征是主张“时变”,主张在变化的时势中找到最合适的切入点,《大学》引述古训日:“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易传》则有:“生生之谓易”以及“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的发展观念。《论语》、《中庸》、《易传》中都记有孔子的相关论述,而《周易》中所说的“与时偕行”,最为准确地表述了孔子的这一思想。
(三)天人和谐。
孔子注重人与自然的关系,突出表现在他的天、地、人“三才”一贯思想上。在《易传》中,天、地、人被看成宇宙组成的三大要素。《贲·彖传》日:“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人与自然并列,就应和谐相处,由此形成了儒家“天人相通”、“天人合一”的人与自然相互协调观念。孔子认识到客观规律不可抗拒,他说:“获罪于天,无所祷也”;孔子言行中包含有丰富的天人和谐等生态意识,认为人应当自觉认识与遵守自然规律。《论语·述而》说孔子“钓而不纲,弋不射宿”;《孔子家语·五帝德》记孔子说:“治民以顺天地之纪”、“仁厚及于鸟兽昆虫”、“养财以任地”、“履时以象天”、“春夏秋冬育护天下”之类,都包含有注重生态平衡,遵从自然规律的意义。
(一)教育。
诺贝尔奖获得者杨振宁先生曾预言,二十一世纪的中国科技发展将会突飞猛进,这取决于四个有利因素:经济实力的强大、决策者的决心、大量的青年人才、良好的传统。在传统方面,杨振宁极为看重由孔子开创的儒家思想在教育方面的深远影响。众所周知,孔子非常重视教育,提出了许多重要的教育思想:因材施教、教学相长、学思结合、重视实践、学仕结合……其中的一些观点今天看来更显卓越。比如,他的富民而教的主张,几乎就是我国普及教育、提高民族素质,以实现“科教兴国”政策的古代版本。
再如,在兴起于西方的现代教育中,技术教育、职业教育是最重要的内容,道德教育、人格教育则普遍被忽视,其结果是人的工具化、物化,一孔子德才兼备、德智并重的教育思想在一定程度上可补其偏。
(二)经济。
在追求利益最大化动机的驱动下.西方传统的管理思想强调高效率、标准化。在这种体制下,人只被视为整个生产流程中的一个环节、一道工序,或只是庞大而复杂的制造金钱的机器上的一个零件,他的生活和权利得不到企业管理者真诚全面的关心。与此相反,儒家管理思想的基本理念则是“以人为本”,实实在在地爱人、关心人,而不仅仅是利用人、控制人。这就使得生产者在企业中有一种“家”的归属感,企业的对内凝聚力、对外竞争力也由于生产者对“家”的忠诚奉献得以增强。用一位日本企业巨子的话说,儒家的管理模式就是:一手拿算盘,一手持《论语》。
儒家管理思想的基本精神在“儒商”身上表现得最为全面。其博施济众、依群利己的经营宗旨,以人为本、仁民爱物的经营原则,以义取利、诚信为本的经营道德,好学重教、以智经商的经营特色,以和为贵、和气生财的经营方法。——这一切无不是孔子思想在现代经济生活中的创造性运用。
(三)政治。
当今世界有两大显著趋势,其一是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经济全球化的扩展,人们被愈加紧密地联系在一个“地球村”中,其二是某些民族、国家间的冲突和矛盾似乎在朝着扩大、加剧的方向发展,帝国主义、国家主义、民族主义的幽魂仍在四处游荡。在未来的世界中,各国应当遵循怎样的政治伦理,才能使我们这个星球平安无事?1988年,世界三分之二的诺贝尔奖获得者在巴黎发表宣言说:“如果人类要在二十一世纪生存下去,就必须回头两千五百年,去汲取孔子的智慧”。孔子充满仁爱精神的“忠恕”之道应当是当今世界各个民族和国家相互尊重、和平共处的中心价值。孔子主张的“和而不同”应当是克服“西方中心主义”、“大国沙文主义”,实现文化多元存在、民族共同发展、国家共同繁荣的基本法则。亨廷顿的“文明冲突论”不应成为歧视和强权的现实借口,福山的“历史终结论”也不足成为人类未来发展的一元宿命。唯有彻底摒弃满怀恶意的达尔文主义的西方政治思维,将“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作为世界政治生活中的最低共识,用孔子一样对他人充满善意的目光去看待其他的国家和民族,庶几人类可以实现“有道”的大同社会。
参考文献:
[1]张卫中.论语直解[m].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1997.。
[2]杨树增.论语导读[m].北京:中华书局,2002.。
[3]周韬.孔子与儒家[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4]蔡尚思.孔子思想体系[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
孔子之道论文篇十四
韩寒说过孔子象哈姆雷特一样难以说清楚,确实有同感,心里的孔子总是那么模糊,那么矛盾,想说一说我怎么看孔子。
象我周围的这样的人很多,他们并不知道哲学是什么,却相信孔子是个哲学家。
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科学,那么什么是世界观呢?其实用一句通俗的话来说,就是你认为人该怎样活着,为什么要那样活着的原因。不同哲学提供了不同的人生该怎样活着的答案,也阐述为什么要那样活着的理由。该怎样活着就要涉及到人与自然的根本问题。从这个方面讲,我认为老子的《道德经》回答了人与自然的关系,他提出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人要顺应自然,要无为,所以老子是个哲学家。但是,孔子的《论语》根本没有谈及人与自然的关系的本质论题,更没有回答人生是什么?《论语》只是提及人该怎么与人相处,所以我认为孔子充其量是个人际关系学家。
其次,我认为孔子的理论违背了人类最基本的人人平等的思想。孔子生在春秋战国战乱年代,他提出的仁爱,反对战争史对的。但是,他又用礼把人分成各个等级,这是他犯的本质错误,所以基于礼这个基础的孔子的儒家思想其实已经在违背了人类的基本道德思想了,甚至可以说他的思想是反人类的。孔子的思想是那么的.矛盾,那么的反人类,那么的混乱,那么的不本质,却依然有那么的人去维护他,不是因为他的理论,因为维护他的人并不知道他的理论是什么,只因为他是孔子!
最后,我认为我们对任何人,任何理论,要尊重,但不要崇拜。尊重是基于人与人是平等的,而一旦崇拜,我们就已经背离了人人平等这个基本思想!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176928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