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是教师进行教学活动的有机组成部分,对于提高教学质量、实现教学目标起到重要的指导作用。如何编写一份科学合理的教案是每位教师需要掌握的基本技能。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教案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对图形的认识教案篇一
1、认识简单的立体图形(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等)知道它们的名称。
2、能在很多的图形中辨认这几个立体图形。
3、培养幼儿乐意在众人面前大胆发言的习惯,学说普通话。
4、培养幼儿与他人分享合作的社会品质及关心他人的情感。
课件,不同形状的积木若干。
一、通过观察,发现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的不同:
1、出示小朋友搭好的作品,鼓励幼儿说一说:用到了哪些图形?
2、结合幼儿的回答出示相应的图形。
3、引导幼儿观察自己所说的平面图形与搭建作品中的立体图形进行比较发现它们的不同。
二、简单认识立体图形。
1、认识圆柱体。
(2)教师小结圆柱体的特征:直直的,上下一样粗,两头是圆的,平平的。
2、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
(1)分别出示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积木,请幼儿找出和图片上的哪个图形是一样的?它们叫什么?找一找它们都有几个面?(6个平平的面)。
(2)请幼儿找出它们的不同点。(长方体:长长方方的,大小不一;正方体:四四方方的大小一样)。
1、分别出示不同的立体和平面图形幼儿说说名字。
2、教师描述一种图形的特征,幼儿猜出相应图形的名字。
四、幼儿操作:
1、分发幼儿操作用书,请幼儿翻到第14—15页。
2、请幼儿看看14页画面上的积木有哪几种,并进行点数,将玩具卡上的数字取下,贴到方框里。
3、再请幼儿看第15页的画面,引导幼儿从数量和积木种类上判断哪一个是正确的积木造型。
在执教的过程中缺少激情,数学本身就是枯燥的,那在教孩子新知识的时候,就需要老师以自己的激情带动孩子的学习,在今后的教学中这方面也要注意。
对图形的认识教案篇二
教幼儿辨认平面几何图形是小班数学教育中的难点,因为几何图形的认识过程往往过于单调,容易使幼儿失去学习的兴趣。因此在这个活动中我以游戏情境贯彻始终,使幼儿的情感得到满足。首先是小兔子,漂亮的房子、坑坑洼洼的小路以及主人公小白兔的表演吸引幼儿的;其次,铺路的游戏又使幼儿体验到助人为乐的美好情感;最后,模仿各种动物跳参加宴会,体验游戏的快乐。
1、初步对长方形、三角形、圆形的认识。
2、培养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和思维的灵活性。
1、彩色立体房子、纸制小路(上面镂刻不同的形状、不同大小的图形)。
2、兔子头饰1个。
一、以情境表演形式引出主题。
出示小白兔头饰。
大家好,我是小兔!这是我今年新造的房子,你喜欢吗?
二、逐一出示图片,提问。
你们看我的房子有哪些图形形状啊?图形是怎么样的?
长方形什么是什么样的?
三角形有几条边、几个角?
圆形有没有角?
三、游戏——铺路。
1、我要在我的'新房子里我开个宴会请许多好朋友来我家做客,你们愿意来参加吗?
可是小兔子犯难的,因为小白兔家门口有各种形状的坑。谁能想出好办法,让小白兔走在路上不摔倒啊?(把坑填平)。
2、我们一起来铺路吧,请你们把圆形的材料放进圆形的坑里,把三角形材料放进三角形的坑里,把长方形材料放进正方形的坑里…直到把坑全部填平(边讲边演示)。
3、幼儿操作。要求幼儿根据坑的形状、大小寻找相应的材料。
四、结束部分。
让幼儿扮各种小动物跳,沿这铺好的路去小白兔家去参加宴会。
评析:教幼儿辩认平面几何图形是小班数学教育中的难点。原因是几何图形的认识过程往往过于单调,容易使幼儿失去学习兴趣。因此在这个活动中,我们以游戏情节贯穿始终,使幼儿的情感得到了满足。首先,漂亮的房子、坑坑洼洼的小路以及主人公小兔的表演吸引了幼儿;其次,铺路的游戏又使幼儿体验到助人为乐的美好情感;最后,“捉迷藏”的游戏又使幼儿兴味盎然,把整个活动推向了高潮。
我们班孩子在刚开始,感知图形的颜色时候,他们还是区分的比较好的,可是在接下来感知形状的活动中,有许多小朋友把形状和颜色混在一起了,对于图形的形状搞不清了。
我们班的小朋友他们能够分辨清楚圆形和三角形正方形和长方形难一区分,后来我一一给他们讲解,他们似乎也是半懂不懂,也许由于小班幼儿入园才两个多月,一些行为习惯的训练还没到位,再加上孩子的自控能力较差,注意力容易转移等特点,所以对于进行游戏活动的材料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以至于有小朋友拿着操作材料在参加活动,影响了活动的效果,过后一想是我在放置材料上有欠缺,考虑不周,而至于整个教学过程中的气氛还是比较活跃的,只是活动的设计上还得动一番脑筋,有待改进。
对于这次开展的教学活动,虽然有不经人意之处,但是经过这次活动前前后后摸索学习,让自己有了一定的提高,多多锻炼才会更好的成长。
对图形的认识教案篇三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83页的“整理与反思”,“练习与实践”第1~4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复习加深对整数、小数、分数和百分数的理解,进一步明确有关数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体会整数与小数、小数与分数、分数与百分数的内在联系。
2.让学生体会到数在刻画现实世界中数量关系与空间形式方面的价值。
3.发展学生对数学的积极情感。
教学重点:
分数和小数的基本性质。
教学难点:
整数、小数和分数之间的联系。
教学准备: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我们学过了哪些数?举例说明。
(1)追问:-1、-2…是整数吗?
判断:a、自然数都是整数b、整数就是自然数c、负数比0小d、负数都是整数。
填空:个一千是一万;一亿里面有()个千万;30是由()个万组成的;49个亿、49个万个49个一组成的数是()。
3.回顾分数的意义。
(1)你能想到哪些用分数表示信息的例子?
(2)谁来说说分数的意义?你对单位“1”是怎样理解的?
(3)什么是分数的基本性质?应用分数的基本性质可以解决哪些问题?
学生交流。
4.回顾小数的意义。
(1)举例什么样的数是小数?你认为小数与分数有怎样的关系?
(2)小数的性质是什么?
5.回顾百分数的意义。
(1)你能想到哪些用百分数表示信息的例子。
(2)百分率、百分比。
二、巩固练习。
1.完成83页的第1题。
学生填写在书上。
2.3.7元=()元()角0.45时=()分。
4000千克=()吨200秒=()分()秒。
3.完成84页的第3题。
先说说你能获得哪些信息?
指出:“23:00”不表示数量的多少。
3.课后完成84页第4题。
学生交流。
三、小结。
通过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学生交流。
四、作业新课标第一网。
完成《练习与测试》相关作业。
板书设计。
关于数的认识的复习。
关于数的认识的复习。
教学课时:。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对整数、小数、分数和百分数之间的内在联系,掌握因数与公因数、倍数与公倍数、奇数与偶数、素数与合数的含义。巩固读数与写数的方法。
2.进一步体会不同领域数学内容的联系和综合。
3.使学生感受新知识获得的过程,培养创新意识。
教学重点:
分数、小数、百分数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教学难点:
整除中的有关概念。
教学准备: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整理与反思。
1.结合第5题练习。
让学生说说正数与负数、
分数与小数、
百分数与分数的联系和区别。
2.第6题。
先让学生独立写一写,
再让学生适当小结写法。
3.完成第7、8两题。
小数点位置的移动怎样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
学生交流。
4.结合第9题小结。
(1)读表中各数,并在小组里说说自己的想法。怎样读。
(2)改写与求近似数的区别。
(3)适当小结整数、小数、分数和百分数大小比较的方法。
二、练习与实践。
(1)读出下面的数。
4003400340033043000000。
指出:读整数时,每四位一级,每级按个级上的数读,并读出级名“万”或“亿”。
(2)写出下面各数。
三千五百。
三千五百万三千五百。
十二亿三千五百万。
注意:每个数中“0”的个数。
三、小结。
通过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学生交流。
四、作业。
完成《练习与测试》相关作业。
板书设计。
关于数的认识的复习。
对图形的认识教案篇四
这一活动主要要求幼儿辨认平面几何图形,中班小朋友他们的思维是直觉形象的,在学习过程中要着重感知事物的明显特征。然而几何图形的认识往往过于单调、抽象。因此根据纲要中指出的:教育内容的选择,既要贴近幼儿的生活,为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问题,又要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和视野。设计此活动,让幼儿能大胆地参与活动,积极地投放实践中去。
活动目标是教学活动的起点和归宿,对活动起着导向作用,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实际情况,确立了情感,能力等方面的目标,其中有探索认知部分,也有操作部分,目标是:
1、能正确辨认圆形、叁角形、正方形,并能说出图形的名称。
2、知道叁种图形的特征,并能利用叁种图形组合变化出新形象。
3、体验合作游戏的乐趣,发展创造力及动作表现力。
活动准备是为了完成具体活动目标服务的。同时幼儿是通过环境、材料相互作用获得发展的,活动准备必须与目标、活动主体的能力,兴趣需要互相适应,所以我既进行了物质准备又考虑到幼儿的知识经验准备。
1、学会了各种图形特征。
2、自制的图形大小、颜色不同若干。
3、圆形、叁角形、长方形、正方形的图形卡片若干。
已认识简单、常见的图形。
(一)教法新《纲要》指出:教师应成为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活动中应力求形成合作式的师幼互坳。因此本活动我除了和幼儿一起准备丰富的活动材料,还挖掘此活动的活动价值,采用适宜的方法组织教学,活动中我运用了:
1、情景表演法:活动导入部分既要让幼儿发现问题引出下面一系列的疑问及探索,又要通过幼儿感兴趣的方式设置悬念,因而我设计了找朋友这一情节,并通过情景表演的方法启发幼儿思考。
2、演示法:教师通过讲解谈话把教具演示给孩子看,帮助他们获得一定的理解,本活动的演示是运用几何图形的`基础上,学会区分异同。此外,我还运用了观察法,谈话法等,对于这些方法的运用,我变以往教学的传统模式--教师说教,为以幼儿为主体,教师以启发引导的方式,充分调动幼儿学习的积极性,并以"游戏"贯穿活动始终,让幼儿在玩中获得知识,习得经验,真正体现玩中学,学中乐。
3、活动过程中,我渗透了"多元智能"的理念,将各领域的知识有机整合在一起,如在观察活动中渗透了语言表达教学,在"找朋友"中渗透了情感教育等。
(二)学法:
幼儿是学习的主人,以幼儿主为主体,创造条件让幼儿参与探索活动,不仅提高了幼儿探索能力,更让幼儿获得了学习的技能和激发了幼儿的学习兴趣,本活动采用的方法有:
1、操作法:是指幼儿动手操作,在与材料的相互作用过程中进行探索学习。《纲要》提出教师在提供丰富材料时,要使幼儿都能运用多种感官,多种方式进行探索。本活动的操作是帮助小朋友铺石砖,让幼儿通过看一看,比一比,放一放,拼一拼来认识图形。
2、交流法:同伴间相互交流探索问题。在交流的过程中既能发展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又能将自己获得的经验与同伴交流分享,使《纲要》中指出的"生生互动"得到真正体现,因为幼儿是学习的主人,所以,我创设了游戏的情景,让幼儿全身心地投入到活动中去,并且在游戏中给幼儿自由展现的空间。
五、说教学程序。
1、创设情境,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通过情景表演,引导幼儿观察图形形状。
2、认识几何图形及两种常见的几何图形,并通过眼看(观察),耳听(倾听),脑想(想象),学一学,说一说(尝试)等多种方法巩固几种图形的相同点及区分。
3、找朋友:
在这一环节中,我设置了"找朋友"的游戏我,让幼儿在动手操作中巩固所学内容。纳要中提出:要尽量创造条件让幼儿实际参加探索活动,使他们感受科学探索的过程和方法。在孩子们操作的过程中如发现个别孩子难点未掌握,我会引导他们想互交流帮助,分享探索的过程和结果,培养孩子初步的合作意识和能力,幼儿在游戏过程中反复体验以突破难点。
对图形的认识教案篇五
教学过程:
直线、射线、线段。
提问:1)分别说一说什么叫直线、射线、线段?
直线、射线和线段有什么区别?
完成123页上面的“做一做”。(学生笔做)。
角
提问:1)什么叫做角?
2)角的大小与什么有关?
整理:把表中的空格填写完整。
完成123页下面“做一做”的1题、2题。
锐角直角钝角平角周角。
大于0°。
小于90°。
垂直与平行。
提问:
1)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相互位置有哪几种情况?
2)什么样的两条直线叫做互相垂直?
什么样的两条直线叫做互相平行?
回答:下面几组直线中,哪组的两条直线互相垂直?哪组的两条直线互相平。
完成教材124页的“做一做”
三角形。
提问:
1)什么叫做三角形?
2)在下面的三角形中,顶点a的对边是指哪一条边?
先笔做:以顶点a的对边为底,画出三角形的高,并标出底和高。(前页一幅图)。
在下面的表中填写三角形的名称和各自的特征。
名称。
图形。
特征。
回答: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的联系与区别。
四边形。
提问:什么叫四边形?
回答:看图说出下面各图的特点,再说一说图中各字母表示什么。
完成125页“做一做”中的1、2题。
对图形的认识教案篇六
教学内容:
教学要点:
1、能直观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行和圆这些平面图形。能够辨认和区别这些图形。
2、通过七巧板拼组图形,能直观感受各种图形的特征。
3、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用数学交流的能力。]。
4、初步感受到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第1课时。
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知道这些常见图形的名称,并能识别这些图形,初步了解这些图形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过程与方法。在多种形式的学习活动中,培养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以及多种解决问题方法的意识和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小组合作开放型的学习环境中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敢于创新的意识。
教学重点:
从物体表面抽象出平面图形。]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圆形和三角形的实物与图形。
教学难点:
建立平面图形的观念。
教学准备:
图形卡纸、实物、学具等。
教学过程:
一、设置情境,导入新课。
1、复习立体图形。
小朋友们还记得这些图形朋友吗?(课件出示长方体正方体球圆柱)。
2、启发学生动手操作,用学具摞出体。
你能把这些图形平平的面画下来吗?学生在纸上画一画。]。
二、展示交流,探究新知。
1、想一想:你们画下的图形有什么特点?
2、学生小组讨论并且小组小结最后派代表全班交流。]。
教师小结。
不同点、共同点。
长方形对边相等4个角都是直直的平面的。
正方形4边相等4个角都是直直的不断开的。
圆没有角(即封闭的)。
三角形有三条边三个角。
三、反馈与检测。
1、说一说,你身边哪些物体的'面是你学过的图形?
2、用圆、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画一画自己喜欢的图形?
小组内评一评,各小组展示作品。]。
3、练习一第1题。
4、用圆、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拼一拼图形。
[同桌合作比一比哪一桌拼的最好?全班交流展示。]。
5、第2题:数一数有几个圆、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
[独立完成,说说你是怎么数的?有什么好方法?]。
小结方法。
四、拓展提高练习。
取长方形纸一张,对折再对折。
取正方形纸一张,对折再对折。
取正方形纸一张,对角折再对角折。]。
观察结果。
五、总结:今天你们学到了什么?
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个有什么特点?
你有什么想问的?
板书设计:
不同点、共同点。
长方形对边相等4个角都是直直的平面的。
正方形4边相等4个角都是直直的不断开的。
圆没有角(即封闭的)。
三角形有三条边三个角。
教学反思:
本课是在学生认识立体图形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我在课上引导学生用自己手中的物体,发现它们身上存在的平平的面,然后在纸上把它们拓下来,从而得到要认识的平面图形,再仔细观察,发现这些图形的特点,能够在找出它们,并能用这些平面图形拼组新的图形,培养了孩子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对图形的认识教案篇七
教学目标:1.进一步掌握立体图形的特征,深化对相关立体图形的认识。
2.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增强学生在三维立体图形与二维平面图形之间正确进行转换的能力,发展他们的空间观念。
3.进一步体会立体图形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进一步探究的愿望。
教学重点:掌握立体图形的特征,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学难点:丰富学生对相关立体图形的认识,发展空间观念。
设计理念:本节课引导学生进行回忆、列表、观察、操作、想象等一系列活动,意在培养学生的直观思考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拓展与延伸”部分的思考题让学生根据一个正方体的展开图,先猜一猜,再摆一摆,加以验证,融知识性、趣味性与挑战性于一体,从而激发学生进一步探究的愿望。
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一、揭示课题。
二、整理与反思。
三、练习与实践。
1.(出示透视图)说说每个立体图形的名称、特征以及各字母的含义。
根据学生的口答,列表整理。
名称特征。
长方体。
正方体。
圆柱。
圆锥。
提问:为什么说正方体是特殊的长方体?
2.从正面、上面和侧面分别观察这几种形状的物体,你能把看到的图形画下来吗?
(要求学生独立完成后与同学交流)。
1.下图是一个长方体展开图的前面、下面和左面。画出展开图的另外3个面。
教师巡视,发现问题及时辅导。
出示学生的错例,进行辨析。
2.从下面的长方形纸上剪下一部分,要折成一个棱长2厘米的正方体,可以怎样剪?设计不同的方案,在图中涂色表示。
学生分组讨论。
汇报交流。
观察、画图、交流。
学生画图。
辨别说理。
设计方案并涂色。
分组交流。
3.下面的图形中哪些不能折成正方体或长方体?
4.以下面的长方形或三角形右面的一条边为轴,旋转一周,会形成什么立体图形?先想一想,再连一连。
5.出示一些用同样大的正方体摆成的物体,要求学生画出从正面、侧面、上面看到的形状。
6.李兵用同样大的正方体摆成了一个长方体。右边分别是他从不同的方向看到的图形。(见p.102第4题)。
(若有学生能够直接进行推想,则帮助他们说清楚思考的过程。)。
7.用6个同样大的正方体摆成的物体,从正面看到的形状如图。摆一摆,并分别从上面、左面看一看。
想一想,选一选,有困难的可以利用模型折一折。
各自在图中连一连,
说说连线时的思考过程。
观察画图。
根据图形画出长方体,再判断从左面看到的是哪个图形。
分组活动,探索不同的摆法。
四、课堂总结你能向同学们说说自己的收获吗?
五、拓展与提高p.102思考题。
提问:你们是怎么想的?
对图形的认识教案篇八
学生在入校前就已经接触过各种形状的物体和玩具,因此他们对形状有感知方面的经验,随着学生思维能力的提高,就要把这些感知进一步抽象化,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
1、知识与能力:
(1)通过操作和观察,使学生初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知道它们的名称;会辨认这几种物体和图形。
(2)在实际生活中能根据立体图形的特征解决问题。
2、过程与方法:
通过设计分一分、摸一摸、说一说、搭一搭等环节,为学生提供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的学习机会,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同时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和观察事物的能力,初步建立几何的空间观念。
3、情感与态度:
从现实生活中引出数学内容,使学生认识到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有得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从小就培养起从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的意识与习惯。
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等立体图形,会辨认和区分这些图形。
1、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性,让学生初步建立空间关系。
为实现教学目标,有效地突出重点,尊重学生的主体性,根据《新课标》指出: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为此笔者便创设了分一分、摸一摸、说一说、搭一搭等情境,为学生提供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的机会,让学生能够自主地认识事物并经历建构知识的过程。
以学生主动观察、感受图形特征及小组、全班交流的教学方式,在活动中建构知识并应用到生活的实际中,体现了学生的自主学习的意识和创新意识,从而体现数学的生活化及实用性,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电脑课件、各种形状的物体。
学具准备:8篮子学生准备的形状为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的生活用品和学习用品。
一、 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 实物引入,感性认知
a、 师导:同学们,瞧谁来了?(课件出示智慧爷爷)
师:今天智慧爷爷要带大家一起畅游数学王国,感兴趣吗?它还给每个小组带来了一篮子的礼物。想知道是什么吗?拿起来看一下,你认识这些东西吗?把你认识的跟小组的同学说说。
b、 汇报:哪个勇敢的小朋友能大声地说说你们小组的礼物(边说边举起实物)?其它小朋友仔细听!
二、操作感知,揭示概念
1、 分一分,揭示概念
a、师:首先,智慧爷爷想考验我们,敢接受挑战吗?
智慧爷爷:“小朋友你能把形状相同的放一块吗?(课件显示动态的智慧爷爷)
学生活动……
b、 说一说。
师:哪个聪明的小朋友想说说你们组是怎样分的?把哪些东西都放在了一起?
生答:我们把牙膏盒、牛奶瓶、墨水盒、纸巾……放在一起。
把皮球、弹弹球、乒乓球……放在一起。
师:他们这样分,你们同意吗?(其他小组可以补充)
(首先向学生出示熟悉的实物图,由于学生已经具备许多这方面的早期经验,发扬民主可以让学生通过观察,初步感受物体的形状用非常生活化的语言进行描述形状特征,如“把长长的,又长又方的”放一块等等。
c、 揭题。
师:原来智慧爷爷送给我们的这些礼物都是立体图形。
(板书题目:立体图形)
而且给形状相同的,还起个共同的名字,你知道叫什么吗?我们一起打开课本p32,认识这几个朋友。课件依次出示正方体、长方体、圆柱、球的实物图。(板书:正方体、长方体、圆柱、球。)
d、 师:认识了四个朋友的名字以后,你们还记不记得谁对谁啊?(记得)现在请你们举起长方体;师又举起粉笔盒等实物问“这是什么形状?”
e、 让学生当当小老师,学生问,并请其它学生答。
f、抽象图片
刚才知道它们的名字,我们也想看看它们的大照片,我这就有几个,谁敢出来把它们的照片对号入座。
2、 摸一摸,感知特点
a、感知长方体
师:分完以后,想记住它们的样子吗?(电脑显示摸长方体的动画)请大家拿起一个长方体,看一看,摸一摸它的面,然后说说你的发现。(老师边说说示范摸)
学生活动。
师:谁能以最大的声音说说你的发现?
如果有学生能说出:长方体有6个面、有角、有棱等特征时,要及时表扬并让其他学生一起摸一摸,亲身体验体验。
b、同样方法感知其它图形的特征。
师:你还想认住什么立体图形,也拿起来摸一摸 ,看一看有什么新鲜的感觉?(动态课件)
学生自由摸喜欢的立体图形,然后交流。
c、质疑:你觉得长方体正方体一样吗?
(老师要引导学生重点观察长方体和正方体,说出异同,使学生知道有些方形物体是每个面都相同的,而有些不是,从而反它们看成不同的两类。
d、数一数
师:认住它们的样子后,我们一起来数一数智慧狗是由什么组成的?
(教科书 p36练习五第2题)
e 、猜一猜游戏
让一个学生摸箱子里的.礼物,然后描述礼物的特点,让其它学生猜是什么立体图形。(注意老师要先示范玩)
三 、联系实际
a、 想一想,玩一玩。
师:请大家往后看,谁能帮老师想个办法,把车轮子推到前面来。
b、说一说。
生答:易拉罐是圆柱形的,球都是球状的……
师补充,课件出示生活中的立体图形的图片。
师:你们看到什么立体图形,马上说出它的名字来。
师:立体图形在生活中帮了我们大忙,看到这些你有什么想说的呢?
让学生谈谈感受。
c、搭一搭,
师:你看人类这么聪明,会跟立体图形交朋友,那你们会不会也用你们的小巧手搭出好东西来呢!
对图形的认识教案篇九
认识图形。
《认识图形》这部分内容,是本册教材《有趣的图形》这一单元的起始课,是在第一册认识了立体图形的基础上,让学生初步认识平面图形,为以后学习更深层的几何知识打下基础。教材体现了从立体到平面的设计思路,注重让学生通过操作活动体会面与体之间的关系。
本课面对一年级的学生进行教学。一年级的学生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在一年级上学期,学生已经学习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初步认识了这些几何图形,形成了一定的空间观念。同时,学生具有一定的生活经验,比较关注自己周围的事物。在参与一段时间的学习之后,掌握了一些基础的学习技能:能够根据老师的具体要求进行有目的尝试,有一定的动手操作能力,有初步的小组合作意识,有一定的观察问题和发现问题的能力等。
1.在操作活动中,让学生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体会面在体上。
2.体会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在生活中的普遍存在,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3.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比较和动手操作能力,培养初步的空间观念。
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初步感知其特点,正确辨别这几种图形。
通过各种操作活动,体会面由体来。
立体图形,平面图形。
各位同学大家好,今天由我给大家上一节课。为了给大家上一节丰富有趣的课,我做了许多准备,同时也让同学们准备了一些东西。我来看一看大家准备得怎么样,把你们准备好的图形和白纸放在桌子上。看来大家很认真的对待这节课。那,有信心把这节课的知识学好吗,能做到认真倾听老师的话吗,能做到认真倾听别人的回答吗,能做到积极举手发言吗。好,那这节课我们来认识图形,板书课题。
a、师:大家看老师准备的这些图形(展示立体图形模型),你能从中找出我们学过的立体图形吗?找什么?板书立体图形。
学生观察,发现、回答讲台上的图形:有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师依次板书。
师:再来看看,这种陌生图形又叫做什么呢?
(这是一个新的图形,这种图形我们叫它三棱柱)。
师提问:你们想不想知道这些图形是由什么组成的?
生:由上面、下面、左面、右面、前面、后面6个面组成。
师:我们来数一数一共有几个面。
师:那请拿起桌面上的长方体,用你们的小手去找一找这6个面。
学生摸模型。
说一说,这个面摸起来有什么感觉。滑滑的平平的。
提问怎么将平面图形展示在纸上。
学生思考,举手回答,说一说能怎么做。
引导学生想出多种办法(可用描、印、方法),对于印可以教师演示。
当学生提出描,让生上台在黑板上演示。接着提问有没有其他方法,学生说不出,则老师自行演示印的方法。
自主将平面图形画在纸上。
师:小朋友真了不起,想出了这么多的好办法,你们想不想自己动手试一试?
生:想。师:那好,动手之前有几个要求。
1、数一数你从一个立体图形上得到了几个面。
2、想一想你画的面是通过哪些图形得到的。
能做到要求吗,现在,开始动手。有需要帮助可以让同桌帮忙。
生动手操作。(师巡视,巡视时注意观察学生的作品。)。
3、汇报交流(充分给学生说的机会,让学生陈述操作过程,表达亲身感受,培养语言的条理性,促进思维的逻辑性。)。
生1:我是从长方体的这个面搬下这个图形的。
生2:师根据学生的回答依次出示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
师小结一下从各个立体图形上得到的面。
师:同学们真了不起,将物体的一个面表示在了纸上。我知道聪明的同学们都知道这些图形的名字了,谁能准确,大声的告诉我。
注:回答时注意纠正学生错误,例如圆形,在数学上,准确的它叫圆。
提问:各个立体图形上有几个平面图形?
师:是不是在长方体的身上只找得到一个面?
生:不是,有6个面依次提问各立体图形上有几个平面图形。
师:我们一起来摸一摸平面图形,看看是什么感觉。
请生上台依次摸各平面图形。
4、小结。
我们今天认识了这几个新朋友,长方形正方形圆三角形,它们都是立体图形上的一个面,(板书面)而且都是平平的,板书平,因此我们把它们叫做平面图形。板书。
看仔细了,它们都是什么样子啊?生:平平的。
谁能说说他们都有哪些特点吗?
1、连一连老师有问题要让同学们帮忙解决。
如有学生连错,将正方形长方形混淆。师:有没有同学想对他说些什么。纠正错误。谁来帮她改改。
2、涂一涂老师能用这些些简单的图形组成一些有趣的图案,信不信。
师在黑板上绘画,请学生上来涂色。
3、说一说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许多物体的表面都有我们今天学的这几个平面图形。哪位细心的'小朋友能在我们周围找到今天学的平面图形。
实际,在我们的生活中,处处都有这些平面图形。希望同学们在生活中,用我们善于发现智慧的眼睛去寻找今天所学的几个平面图形。做到,在生活中寻找数学,把数学用到我们的生活中。
板书设计:
认识图形。
立体图形。
教学反思:
《认识图形》是《有趣的图形》这一单元的起始课,是在第一册认识了立体图形的基础上,让学生初步认识平面图形,为以后学习更深层的几何知识打下基础。为此,在课堂教学中,通过拼、摆、画,让学生直观感知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等平面图形的特征,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用数学交流的能力。
在教学中,我努力体现自主探索、发展学习、不断创新的教学思想,比如:借助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让学生在摸一摸和画一画的操作活动中,动口、动眼、动手,初步感知这些实物(模型)的表面,获得对平面图形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的感性认识,为学生在下一个环节的学习中更好地体验出面在体上,作了很好的铺垫。
通过提问在生活中,你在哪儿见过这些平面图形,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把所学的新知运用到现实生活中,使学生觉得学习数学有用,数学与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增进了学生对数学的价值和作用的认识,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
对图形的认识教案篇十
1、知识与技能:初步认识轴对称图形的基本特征。使学生理解对称轴的含义,能画出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2、过程与方法:通过学生动手操作等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想象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在学生的学习活动中,让学生学会欣赏数学美。
认识轴对称图形的基本特征,能画出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通过学生观察、思考、动手操作突破重点。
能画出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通过自主探究学习突破难点。
1、教法:谈话法、直观教学法。
2、学法:自主探究法。
多媒体课件,剪好的一些轴对称图形,每名学生准备一些彩纸和一把剪刀。
播放课件,故事导入新课。
1、引导观察,感知对称。
师:为什么说在图形王国里,小蜻蜓、小蝴蝶、树叶都是一家子的呢?
生自由发言。
生1:我认为......
生2:我觉得......
生3:我想......
师:同学们有很多自己的想法。下面,我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些图形的左边和右边,说说你发现了什么?把你的发现给小组的同学说一说。
学生互相讨论,交流想法。
学生自由发言。
生1:我发现......
生2:我发现.....
2、认识轴对称图形。
学生自由发言。
师:你们的想法正确吗?我们可以去验证一下。
(让学生用手中的图形对折试一试)
教师小结:如果把一个图形对折以后,两边的图形能够完全重合,我们就把这样的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板书课题)
3、剪轴对称图形。
师:现在,同学们都知道小蜻蜓、小蝴蝶、树叶为什么在图形王国里是一家的了吧。因为它们都是......(学生看板书回答:轴对称图形)
对图形的认识教案篇十一
【设计理念】新课程标准要求课堂要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但是一年级的小学生年龄还小,知识面窄,生活经验不足,构成了概念教学中的障碍。作为教师,应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入手,充分运用实物、教具、图表等直挂教具,以及动手操作等直观手段,帮助学生获得正确、完整、丰富的表象,把纯粹的数学知识同生活实际联系起来,这样就有利于抽象的数学概念具体化、形象化,便于学生的理解。同时,也能激发学生的思维和探求新知的欲望。
【教学内容】。
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16~18页。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1)在操作活动中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圆形,体会“面在体上”。
(2)通过观察操作、合作和交流等活动,只管地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和圆,知道这些平面图形的名称,并嫩个识别这些图形。
过程与方法:通过摸一摸、画一画、找一找,提高动手操作能力,化形象为抽象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学习活动中积累对数学的兴趣,增强与同学交往、合作的意识。
【教学重点】初步直观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和圆,并能识别这些图形。
【教学难点】体会“体”与“面”的关系,知道面来自于体。
【教学准备】。
学生:一盒积木。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识,导入新课。
老师出示实物(牙膏盒、魔方、水彩笔笔筒)。请同学分别来说一说。(长方体、正方体、圆柱)。
谈话:同学们都带来了一些积木。请拿出相应的物体,向大家介绍介绍它的名称,好吗?
这三位好朋友呀看到我们的小朋友这么热情,所以又给我们带来了几个新的图形朋友。
出示长方形、正方形、圆等图形,提问:你们认识吗?(学生口答后,把图形卡片贴在黑板上)。
揭题: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和圆。(板书课题:认识图形)。
二,操作领悟,探究新知。
1.摸一摸。
谈话:刚刚我说今天的这些朋友是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它们带来的,可它们到底藏在哪里呢?请你们仔细看一看、摸一摸手中的积木,看谁先发现其中的奥妙。
学生在几何体上找图形,教师巡视。
组织交流时,注意让学生说一说摸这些物体面的感觉。
2.画一画。
谈话:刚才我们分别从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的面上找到了长方形、正方形和圆。如果它们能从物体上走下来跟大家见见面,那该有多好啊!你们有什么好办法吗?请小朋友在小组内商量商量。
谈话:小朋友想的办法都很好,下面就请小朋友像老师那样把这些图形画下来。
学生活动,教师参与学生的活动,并对个别有困难的学生进行个别辅导。
先在小组里说一说自己是怎样做的,再组织全班交流。
3.找一找。
谈话:其实我们生活的周围就有很多这样的朋友,只是我们平时没注意罢了。现在请同学们找一找,哪些物体的表面是长方形的,哪些物体的表面是正方形的,哪些物体的表面是圆形的。
先让学生在小组内说一说,再组织全班交流。
三:操作练习,巩固新知。
1.围一围“想想做做”第1题。
学生独立完成练习,并组织反馈。
提问:你是怎样围的,怎样想的?
追问:能在钉子板上围出一个圆吗?(帮助学生体会圆的边是弯曲的,在钉子板上围不出圆)。
2.画一画“想想做做”第2题。
学生在书上独立完成,并用实物投影展示学生画出的图形。
3.涂一涂“想想做做”第3题。
提问:你能用三种颜色分别涂下面的长方形、正方形和圆吗?请小朋友们按要求涂上颜色,并数出每种图形各有几个。
学生在小组内完成涂色,并填表。
组织全班交流。
4.游戏。
谈话:我们已经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和圆,下面我们一起来做个游戏,好不好?
随着音乐的节奏,学生拿出课前准备好的图形,把它们分别放入相应的盒子里。
四:全课总结,拓展延伸。
五:板书设计。
认识图形。
长方体正方体圆柱。
长方形正方形圆。
对图形的认识教案篇十二
1、通过操作和观察,使学生初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知道它们的名称;会辩认这几种物体和图形及初步感知各种图形的特征。
2、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观察能力,初步建立空间观念。
3、通过学生活动,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合作、探究和创新意识。
教学重难点。
初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实物与图形,初步建立空间观念。
教具、学具准备。
若干袋各种形状的物体,图形卡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质疑激情:
二、操作感知:
分一分,揭示概念。
(1)分组活动。让学生把形状相同的物体放在一起,教师巡视。
2)小组汇报。
问:你们是怎样分的?为什么这样分?学生可能回答可分成这样几组:一组是长长方方的;一组是四四方方的;一组是直直的,像柱子;一组是圆圆的球。
(3)出示课件,揭示概念。课件出示大小不同、形状不同、颜色不同的实物图揭示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概念,并随机板书名称。
(4)齐读图形名称。
三、形成表象,初步建立空间观念。
1、分别出示实物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让学生辩认。
2、学生按教师要求拿出四种不同形状的实物。
3、亲身体验,感知特点。
(1)学生选一个喜欢的物体做好朋友,用手摸一摸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实物,然后把自己的感受和发现在小组内交流。
(2)汇报交流学生可能说出:长方体:是长长方方的,有平平的面。正方体:是四四方方的,有平平的面。圆柱:是直直的,上下一样粗细,两头是圆的,平平的。球:是圆圆的。(如果学生说出长方体、正方体有6个面等,教师应给予肯定,但不要求学生必须说出来。)。
4、学生列举日常生活中见过的形状是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实物。
5、课件展示生活中的立体图形。
四、游戏“看谁摸得准”。
1、老师与一生做游戏(示范)。
2、小组游戏。每小组一人说出物体的名称,其他同学按指定要求摸,看谁摸得准。
五、巩固练习(第37页1、2题)。
六、分组活动,体验特征。
1、让学生拿出长方体和圆柱,放在桌面上玩一玩,或者参与运球游戏。使学生发现圆柱会“轱辘”,球能任意滚动。
2、小组交流,汇报。
七、小结:
1、今天我们认识了哪些好朋友?他们的样子你都记下了吗?
2、猜一猜。
对图形的认识教案篇十三
一、导入:
小朋友们,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几位老朋友,你们认识它们吗?
1。认一认。
出示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让学生认一认,并说出物体的名称。(课件出示)。
2。选物体。
你们的学具盒里有这些物体吗?请小朋友挑出自己喜欢的物体,挑好了吗?
3。初步感知(摸一摸描一描剪一剪贴一贴)。
师:请你选择一个面摸一摸,你有什么感觉呢?
那么,你想把摸到的面留在纸上吗?谁能想个好办法?请小朋友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把摸到的面留在纸上,并用小剪刀把它剪下来,我们要听音乐来比一比,看哪个小朋友剪得又快又好。
你们想把自己剪得图形贴出来让别的小朋友也看看吗?(师生共同贴出剪得图形)。
二、
小朋友们剪得图形真漂亮,你们想看的更清楚吗?看!老师已经把你们剪得图形移到了大屏幕上了。
谁能给这些图形取个好听的.名字?
现在,大家看一看那些图形长的比较像?
比较长方体和正方体。
过渡:这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新知识《认识图形》。
三、
这四种图形我们已经认识了,下面我们来动手围一围,摆一摆。
1。用钉子板围。
2。用小棒摆。
四、
今天我们又认识了新的图形,孩子们,你们高兴吗?下面就让我们用歌声来庆贺一下吧!(师生共同表演唱《幸福拍手歌》)。
五、
1、找一找(在生活中找有关的图形)。
师:刚才我们认识了这4种图形,请大家仔细想想我们的生活中有吗?(有)。
请你找出来,找到的小朋友请告诉你小朋友们!
2、辨一辨。(教师出示一些实物,指着有关实物有表面抢答。)。
师:小朋友,你们都找了这么多有趣的图形,老师也找了一些回来,你们想不想看看?下面进行抢答游戏,知道的小朋友马上站起来说。这是什么?它的面是什么形状的?(老师出示准备的几个实物课件)。
3。数一数。
看,数学多有意思,就连我们今天学的图形也能组成一幅幅美丽的图画,孩子们,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数数这些有趣的图形吧!(课件出示组合的图形)。
4。认一认。(多媒体出示交通标志)。
小朋友,看!这是什么?(交通标志)这些交通标志表示什么?每个图形里有哪些图形?谁来说?(过马路要走斑马线)(进行交通安全教育:教育学生要认清交通标志,遵守交通规则,安全行驶。)。
六、
1、导入。(多媒体出示学校的体育室,导入“小小设计师”。)。
师:小朋友真聪明!那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地方吗?(这就是。
我们学校的未来的体育运动室)。
漂亮吗?这位设计师利用了哪些图形来设计呢?这个是什么图形?这个呢?。。。。。。
原来用我们今天所学的图形能设计出这么漂亮的图画。
2、设计图画。
听音乐,运用今天学过的图形设计一幅美丽的图画。
3、汇报成果。
教师把设计好的图形展示给同学们欣赏。
4、教师小结。
其他学生设计得也不错,课后我们就开个“小展览”大家一起来评一评,好不好!
今天,我们每个同学都做了小小设计师,只要大家努力学习,长大后,一定会成为著名的设计师。老师相信经你们之手,一定会把我们的祖国设计的更加美丽、壮观!
对图形的认识教案篇十四
1、使学生能直观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能够辨别这些图形。
2、引发幼儿学习图形的兴趣。
3、发展目测力、判断力。
一些长方体、正方体的实物,同样大小的正方体8个。
一、新课。
1.初步认识长方体。
教师: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见到的物体有不同的形状,(拿出一个纸盒)。大家看,这是一个纸盒,谁知道它是什么形状的?板书:长方形。
让学生数一数纸盒有几个面?教学生有顺序的数法:上下,左右,前后各两个面,一共是六个面。
再出示一个长方体实物,其中有两个面是正方形的,要求学生看一看长方体的各个面和相对面有什么特点。
这样使学生明白长方体有6个面,相对的两个面的形状相同。
2.初步认识正方体。
3.出示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图。
4.辨认长方体和正方体。
出示一些实物,让学生辨认。
课间活动。
5.做p72的“做一做”
二、巩固练习。
做练习十五的第1—4题。
三、小结。
回忆长方体有几个面,相对面一样吗?
对图形的认识教案篇十五
1、结合生活情境,认识到生活中处处有角,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2、通过活动,直观认识角,能识别直角、锐角和钝角。
直观认识角,能识别直角、锐角和钝角。
情景图。
1、说一说:出示街景图,让同学找角,说说看到的角,并利用同学已有的生活经验说说生活中还见过哪些角。
2、折一折,摸一摸:通过折角、摸角等活动形成角的直观形象。
3、标识角:教师先介绍角的各局部名称,表示方法和读写方法。
4、练一练:用符号标出角。
二、比一比。
1、做一做:用两根硬纸条做成一个活动的角,体会到角的两边张口越大,角越大,然后让同学比较角的大小,总结比较的方法。
2、练一练:第(1)小题独立完成,方法不限。第(2)小题先让同学动手操作,充沛发表意见,通过比较发现:尽管大小不同,但形状相同的两个三角尺的三个对应的角分别相等,体会到角的大小跟边的长短无关。
三、认识直角、锐角和钝角。
i、找一找:在实物图中找出图中的角,结合生活情境认识直角、锐角和钝角。
ii、比一比:借助三角尺,直观地认识直角,然后通过比较认识锐角和钝角。
iii、说一说:结合教室或其他实际场景说说各种角。
iv、练一练:第1题,独立识别各种角。第2题,先观察,可直接判断,或利用尺子当工具。
安排作业:阅读数学小知识:“你知道吗”,感受图形的美。
板书设计:
认识角。
角,边。
比一比:直角锐角钝角。
对图形的认识教案篇十六
1.通过观察和操作,使学生初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知道它们的名称,会辨认这几种物体和图形.
2.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观察能力,初步建立空间观念.
3.通过学生活动,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合作,探究和创新意识.
1.初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实物及图形,初步建立空间观念.
1.6袋各种形状的物体.
2.多媒体课件.
(1)同学们,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经常会见到形状各种各样的物体,今天老师带来了几样.(牙膏盒﹑肥皂盒﹑牛奶盒、易拉罐、铅笔、乒乓球、魔方、笔筒、茶叶筒、弹球……)你们认识它们吗?(一一说出物体本来的名字)把形状相同的物体放在一起,学生边说教师边摆。
问:同学们是怎样分的?为什么这样分呢?
(学生可能会说:分成几组,一组是长长方方的、一组是正正方方的、一组是直直的像柱子、一组是圆圆的)
(2)揭示概念:同学们说的非常对。
a:教师拿出大小不同、形状不同、颜色不同的实物长方体:它是长长方方的,有平平的面。像这些物体它们都有个共同的名字叫"长方体"。
b:直接出示形状是正方本的物体,它是正正方方的,有平平的面。它们叫"正方体"
c:出示形状是圆柱的物体:它们是直直的',上下一样粗细,两头是圆的,有平平的面。它们叫"圆柱"。
d:出示球状物体,它们是圆圆的。
活动1:
1.请你高高举起球,互相看看拿对了吗?放回学具篮中,依次出现:圆柱、正方体、长方体(长方体不放回篮中)
2.摸--感知"长方体"。
(1)请同学们仔细看一看,摸一摸你们手中的长方体,把你看到的,摸到的长方体和同学们说一说。
(2)汇报:
师:谁能用最大的声音告诉大家,你现在觉得长方体是什么样子?你是怎么感觉到的?
生1:长长方方的,有平平的面。
师:还有不同的感觉吗?
生2:有6个平平的面。
师:还的吗?
生3:相对的两个面一样。
师:谁能说一说长方体到底是什么样的?
生:长长方方的,有6个平平的面,相对的两个面一样。
(3)感知"正方体"。
师:我们已经认识了长方体,现在认识一下正方体,拿出来看一看,摸一摸。
汇报:你觉的正方体摸一摸后,你对它有什么新的认识吗?
生1:正正方方。
生2:有六个面。
生3:每个面都一样。
(4)感知"圆柱"。
师:把圆柱找出来,摸一摸,你对它有什么新的认识吗?
生1:直直的,上下一样粗细。
生2:两头有平平的两个面,是贺的。
生3:站的很稳,躺着会滚。
(5)感知"球"。
师:拿出球来摸一摸,看一看,你对它有什么新的认识吗?
生1:圆圆的。
生2;无论怎么放都会滚。
(学生每汇报完一种物体的特征教师提醒:请不是拿这种物体的小朋友赶快找一个看一看,摸一摸,你有没有这样的感觉)
1.由实物抽象实物图形。(出示长方体)
师问:去掉长方体美丽的花外衣,你还认识它吗?
(电脑依次演示将实物抽象成图形,依次认识正方体、圆柱、球)
活动2
找相同: 教师拿出一个立体图形,学生找出和它一样形状的物体.
2.记忆想象:
同学们请闭上眼睛,听老师描述图形的样子,你们在脑子里想一想这是什么图形?
a:有一种图形正正方方的,有6个平平的面,每个面都一样.
b:有一种图形圆圆的,没有平平的面,它特别淘气,不论怎么放它都会滚动.
c:有一种图形,长长方方的,有6个平平的面,它不是每个面都一样,但是相对的两个面一样.
d:有一种图形.直直的上下一样粗细两头是圆圆的平面,站的很稳, 躺着能滚.
1.出示课件"小狗图"这幅图上用了哪些图形,分别有几个呢?
2.游戏3:让学生蒙上眼睛随便拿一个立体图形摸一摸,再说出拿出的物体是什么形状的,充分利用游戏的形式,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今天,我们认识了各种形状的物体,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还用它们装扮着我们的生活,请同学们回去好好观察看看美丽的生活中哪里还有它们的存在我们下节课说.
对图形的认识教案篇十七
1、通过观察和操作活动,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圆。
2、在动手操作过程中,更深刻的认识各种图形并进行区别。
3、培养观察及操作能力,增强合作意识。
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圆。
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圆。
多媒体课件、各种形状的卡纸。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教师:同学们,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幅漂亮的图画,你们想看吗?
多媒体出示特意骑牛图。
教师:好看吗?你看到了什么?你想说些什么?
教师: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教师:我们先来看牧童骑牛图是用什么图形拼成的?你能将图中相同的图形找出来吗?分分看。
二、合作探究,认识平面图形。
教师先让学生用喜欢的方法将图中的图形标记下进行分类。然后小组长组织好小组内的同学进行交流。
组间交流,及时抽象出几何名称,如:树干的开头是长方形、太阳的开头是圆形……
举例:看看身边的物体,什么开头是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或圆?
教师:你能利用手中的学具将这些图形画出来吗?
三、当堂达标
给下面图形涂上颜色
通过这一节课的学习你认识了那些图形宝宝,请你和同桌交流一下。
必做题:39页自主练习题1、2、3、4题
选做题:用本课认识的图形宝宝画一幅画,并统计出各种图形的个数。
牧童
—认识图形
对图形的认识教案篇十八
1、系统整理学过的图形,沟通各种图形间的联系,体会点、线、面、体之间的关系,构建各种图形之间的关系网络。
2、复习所学的各种图形的特征,总结探索图形特征的方法,巩固所学的识图、画图等技能。
1、系统整理学过的图形,形成知识网络。
2、用网络图表示出各种图形间的关系。
实物投影
生发表自己的见解。
教师:同学们都有自己的理解,回顾一下:我们小学阶段学过哪些图形?
生: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梯形生: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圆锥、球
1、你们能用自己学过的整理方法,把学过的这些图形分类整理形成自己的知识网吗?
2、生各自整理。
3、展示交流:对学生展示的知识网进行评价
4、完善自己的知识网。
结合知识网,进一步让学生找各部分知识间的包含关系
1、仔细观察,连一连。
让学生通过观察,动手连线,理解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之间的联系。
通过练习让学生理解面在体上,面围成体
2、完成书上的第2题。
(1)小组交流
(2)全班交流
(3)师生总结
3、说一说生活中见过的平面图形或立体图形,都运用了图形的哪些特征?
1、完成检测题。
(1)生独立完成。
(2)全班交流
(3)自主评价
2、课堂总结
本节课是将小学阶段学习的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集中进行初步复习,内容涵盖了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的方方面面,因此本节课的复习容量极大。从学生来看,五年级的学生已具备了一定的自己进行整理复习的能力,因此把本节课的重点放在引导学生将分散的知识归纳,并将那些有内在联系的知识点在分析,比较的基础上串在一起,形成良好的知识结构网络。
对图形的认识教案篇十九
第10课时(总第19课时)。
一、教材分析。
【复习内容】。
【知识要点】。
1.用上、下、前、后、左、右描述物体的位置;
2.用东、南、西、北描述物体的方向;
3.用数对表示物体的具体位置;
4.比例尺的知识。
【新旧教材差异】。
这部分知识旧教材中没有安排,新教材增加的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复习,比较系统地综合地运用各种描述的方法描述并确定物体。
的位置,体会用不同的方法确定位置的特点和作用;能综合地运用比例尺的知识确定物体之间的图上距离或实际距离。
2.在复习中训练并培养学生的方向感和空间观念、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
际问题的能力以及识图、作图的能力。
3.在复习中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关系,利用数学自身的魅力发展学生对。
数学积极的情感,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二、教学建议。
1.教学p.110“整理与反思”,主要复习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在组织学生讨论“我们学过哪些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以及“在确定位置时,还应用过哪些知识”这两个问题,让学生在讨论和教师的引导中进一步明确确定物体位置的不同方法,体会用不同的方法确定物体位置的特点和作用。
2.在完成p.110-111的“练习与实践”时,第1题先让学生用东、南、西、北等方位词描述动物园中各景点之间的位置关系,再让学生用数对描述上述关系,帮助学生在交流中进一步体会可以用不同的方法确定物体的位置以及物体的位置关系是相对的。第2题先让学生根据提供的平面图用方向和距离描述图中建筑和场所的位置,再让学生根据给出的两组方向和距离在图中确定百货大楼和图书馆的位置,从而使学生进一步明确方向和位置综合确定位置的方法,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第3题根据提供的公共汽车的行驶路线图,说说公共汽车行驶的方向和经过的站点,有利于学生进一步体会确定位置的学习价值,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关系。
三、知识链接。
1.位置与方向(教科书二上p.56例题,p.58例题)。
2.认识方向(教科书二下p.45例题,p.47例题)。
四、教学过程。
(一)交代学习任务。
谈话:同学们,我们今天复习“图形与位置”。
板书:图形与位置。
(二)整理与反思。
1.我们学过了哪些确定位置的方法?
2.请大家利用我们教室里面的物体,用上、下、前、后、左、右来描述这些物体的位置?
3.请大家利用我们学校和学校周围的物体,用东、南、西、北来指明物体的方向和位置?
大家还记得用数对的方法表示吗?
(1)用数对表示三角形三个顶点a、b、c的位置。
5.练习:(五下p.16练一练)。
7.练习:(六下p.57练习十二的第1题)。
(1)少年宫在学校的北偏东方向()米处。
(2)科技馆在学校的北偏()方向()米处。
(3)新华书店在学校的南偏()方向()米处。
(4)邮局在学校的南偏()方向()米处。
8.刚才我们复习了把方向和距离结合起来表示物体的准确位置,这里的距离都是已知的,但有的时候需要我们计算,这时又需要用到什么知识?(比例尺)。
9.练习:(六下p.57练习十二的第4题)。
根据下面的描述,在平面图上表示出各场所的位置。
(1)红光中学在中心广场南偏东45度方向800米处;
(2)胜利小学在中心广场南偏西60度方向600米处;
(3)体育馆在中心广场北偏西30度方向500米处;
(4)在中心广场北边700米处修一条红旗路,穿过中心大道,并与中心大道垂直。
(三)练习与实践。
1.第1题先让学生独立思考,然后同桌交流,再全班讨论。讨论时注意及时纠正学生交流中出现的错误或不够准确的表述。还要提醒学生用数对表示位置时,第一个数表示第几列,第二个数表示第几行。
2.第2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后,组织全班校对讨论。提醒学生注意:量图上距离时要中心点到中心点,计算实际距离时数字比例尺可以转换成线段比例尺,使用量角器时要引导学生注意两个重合。
3.第3题先让学生独立思考,然后同桌交流,再全班讨论。
(四)全课总结。
今天的复习,你对哪些知识有了更清楚的认识?有哪些问题需要注意?
习题精编。
1、用数对表示点a、b、c的位置。
2、
(1)用数对表示图中三角形三个顶点a、b、c的位置。
(2)如果把三角形向右平移4格,你能用数对表示出平移后三角形三个顶点的位置吗?
(3)把三角形绕c点顺时针每次旋转90。,先画出第一次旋转后的图形;再分别画出第二次、第三次旋转后的图形。
(4)用a1、a2、a3分别表示a点旋转后的位置,并用数对表示。再顺次连结a、a1、a2、a3、a,看看是什么图形。
3、算一算,填一填。
(1)书店在区政府()面()米处。
(2)银行在区政府()面()米处。
(3)图书馆在区政府()偏()()。()米处。
(4)人民会堂在图书馆()偏()()。方向()米处。
4、下面是新建地铁2号线的行驶线路图。
(1)地铁2号线由市医院向北偏()()。的方向行()千米到达中心广场。
(2)由中心广场向南偏()()。的方向行()千米到达少年宫。
(3)市立小学在体育馆()偏()()。的方向()千米处。
5、下图是一个战斗机的雷达屏幕,每两个相邻圆之间的距离是10千米。
(1)友机a在他的南偏东30。方向40千米处;
(2)友机b在他的南偏西30。方向40千米处;
(3)敌机c在他的北方60千米处;
(4)敌机d在他的北偏东60。方向50千米处,在图中表示出这四架飞机的位置。
6、根据图提供的信息回答问题。
(1)电影院距中央广场多少米?
(2)汽车站在中央广场南偏东60。方向1200米处,请在图中标出汽车站的位置。
(3)“奥体大道”与湖北路垂直相连,在湖北路西、南京路以北,与南京路相距1000米,请作图表示出“奥体大道”。
对图形的认识教案篇二十
西南师范大学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教科书一年级下册。
1、使学生对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形有一定的感性认识,知道这些图形的名称并能识别。
2、培养学生初步观察、想象和语言表达的能力。
3、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主动探索的精神和与人合作的意识。
一些图形纸制品、学具、多媒体课件、小剪刀等。
分小组活动,每四人为一小组,设立小组长。
导入:
小朋友们,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几位老朋友,你们认识它们吗?
1。认一认。
出示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让学生认一认,并说出物体的名称。(课件出示)。
2。选物体。
你们的学具盒里有这些物体吗?请小朋友挑出自己喜欢的物体,挑好了吗?
3。初步感知(摸一摸描一描剪一剪贴一贴)。
师:请你选择一个面摸一摸,你有什么感觉呢?
那么,你想把摸到的面留在纸上吗?谁能想个好办法?请小朋友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把摸到的面留在纸上,并用小剪刀把它剪下来,我们要听音乐来比一比,看哪个小朋友剪得又快又好。
你们想把自己剪得图形贴出来让别的小朋友也看看吗?(师生共同贴出剪得图形)。
小朋友们剪得图形真漂亮,你们想看的更清楚吗?看!老师已经把你们剪得图形移到了大屏幕上了。
谁能给这些图形取个好听的名字?
现在,大家看一看那些图形长的比较像?
比较长方体和正方体。
过渡:这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新知识《认识图形》。
这四种图形我们已经认识了,下面我们来动手围一围,摆一摆。
1、用钉子板围。
2、用小棒摆。
今天我们又认识了新的图形,孩子们,你们高兴吗?下面就让我们用歌声来庆贺一下吧!(师生共同表演唱《幸福拍手歌》)。
1、找一找(在生活中找有关的图形)。
师:刚才我们认识了这4种图形,请大家仔细想想我们的生活中有吗?(有)。
请你找出来,找到的小朋友请告诉你小朋友们!
2、辨一辨。(教师出示一些实物,指着有关实物有表面抢答。)。
师:小朋友,你们都找了这么多有趣的图形,老师也找了一些回来,你们想不想看看?下面进行抢答游戏,知道的小朋友马上站起来说。这是什么?它的面是什么形状的?(老师出示准备的几个实物课件)。
3、数一数。
看,数学多有意思,就连我们今天学的图形也能组成一幅幅美丽的图画,孩子们,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数数这些有趣的图形吧!(课件出示组合的图形)。
4、认一认。(多媒体出示交通标志)。
小朋友,看!这是什么?(交通标志)这些交通标志表示什么?每个图形里有哪些图形?谁来说?(过马路要走斑马线)(进行交通安全教育:教育学生要认清交通标志,遵守交通规则,安全行驶。)。
其他学生设计得也不错,课后我们就开个“小展览”大家一起来评一评,好不好!
今天,我们每个同学都做了小小设计师,只要大家努力学习,长大后,一定会成为著名的设计师。老师相信经你们之手,一定会把我们的祖国设计的更加美丽、壮观!
对图形的认识教案篇二十一
一、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师:那好,在玩之前,请听好老师的要求:请小朋友们一块儿动手拼一拼,摆一摆,合作拼搭出一个你们喜欢的作品,并给它取个名字。老师要看哪个小组最会合作,摆的又快又好。小朋友们可以先商量商量,再动手摆摆看!请大家赶快行动吧!
二、拼摆物体,初步感知。
(学生动手进行拼摆,教师巡回指导)。
师:停!小朋友们真棒,摆出了各种各样的作品,哪个小组愿意把你们的作品介绍给大家!
(学生纷纷举手)。
一组:我们摆的是城堡。
师:你们的想象力真丰富!
二组:我们摆的是火车。
师:你们的作品很有创意!
三、整理物品,感受特征。
师:现在,我们要把这些物品收起来,听老师说先收什么样的?首先我们把圆圆的,到处滚动、最不容易摆的物品找出来,放进塑料袋里。再把横着放来回滚动,但竖着放就能站稳的物品找出来。剩下的爱滚动吗?它们都不爱滚动,都很容易摆。小朋友们看看它们的形状是一样的吗?(讨论)把每个面都是正方形的收起来,把每个面都是长方形的收起来。
四、分类起名,认识特征。
师:(出示机器人奇奇。)今天,我还要给大家介绍一个新朋友,它就是我用废旧物品制作的机器人奇奇(掌声欢迎)小朋友们知道吗?在制作机器人的时候,老师遇到了很多的难题。第一个难题就是:我想把机器人的头固定住,可是它圆圆的,总是滚来滚去,最后,老师用了很多的双面胶,还用透明胶带缠了很多道才把它固定好。那小朋友们想一想,在生活中,你还知道哪些物品也是这样圆圆的爱滚动。
生:……。
师:数学家也发现了这样形状的物体最爱滚动,于是就给它们起了个名字,谁来猜猜这样的形状叫什么名字。
板书:球。
(请一个学生上前找出球,贴在黑板上。)。
师:老师在粘贴机器人的腿和胳膊的时候,就发现如果不小心把这些易拉罐碰倒,它就会来回滚动,有时还能滚掉到地上,但是只要竖着放好,它们就能站稳。那小朋友们想一想,在生活中,你还知道哪些物品像易拉罐一样,横着放能来回滚动,竖着放就能站稳。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176959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