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新课程的几点思考对新课程的理解论文(优质16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2-06 16:16:12
对新课程的几点思考对新课程的理解论文(优质16篇)
时间:2023-12-06 16:16:12     小编:XY字客

理解古代文学作品需要了解当时的社会背景和文化环境。真正的成功不仅在于成就自己,更在于能够帮助他人实现他们的目标。如果你想了解一些运动比赛的技巧和策略,以下的资料可能会给你一些帮助。

对新课程的几点思考对新课程的理解论文篇一

新课程倡导以音乐审美为核心并贯穿音乐教学始末,丰富学生的审美情感体验,使其具有一定的审美能力,让生活变得丰富多彩,人类变得文雅和充满爱心,这也是我们音乐教育的理想目标。我们应该尽一切可能给学生提供各种类型、风格多样的音乐体验、尽力开阔学生的音乐视野,培养具有音乐审美鉴别能力的音乐听众,使其置身于音乐的审美活动中体验蕴涵其中的真善美理想境界。音乐是最富情感的艺术,音乐的投入、想象、联想、思考的问题是广阔的,是不可造型的艺术,并在瞬间或长期都能给人不同层次的情感。在鉴赏一首音乐作品时,它给学生带来的那将是直接与人的生活经历相碰撞,通过对作品的理解、分析,使学生身临音乐其境,与作品中的人物、内容同呼吸、共命运。音乐艺术是综合的艺术,它所包容的内容万千,是其它任何学科所不可替代的。所以音乐又是最富情感的,它用特有的魅力净化着学生的心灵,陶冶着学生的情操,启迪着学生的智慧,让每一个生命的个体都能在音乐的殿堂中感悟艺术、感悟人生。

2.师生互动,注重学生个体性的培养和发展。

教学活动是师生的共同活动。教师与学生之间教与学的积极定势,是取得良好教学效果的前提。新课程中通过师生互动改变传统的“要我学”为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式的“我要学”,从而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了真正的体现。确立“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的新型师生关系。使教与学之间不再是教师居高临下,我讲你听,我管你服从,而是民主平等、交流互动的关系。教师愿意教、善于教,学生喜欢学、勤于学。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以一个精讲点拨的指导者的身份,以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创造充满音乐美感,有利学生学习的课堂氛围,最大程度地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情趣,使学生能够很快地进入角色,投入到良好的教学情境中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站在学生的角度来满足他们的求知欲,给学生以足够的时间与空间,让他们自己去发现和探索音乐的奥秘,主动获取知识,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最佳的展示自我的学习的平台。

3.通过活动让学生进行音乐实践、音乐创造。

在教学过程中,重视学法知道与心理启迪相伴而行,注意把学习方法的理论传授与实际训练相结合。让“教是为了不教,学是为了应用”的教学思想融会贯通地应用到我们音乐教学实践中来。为此,课堂教学中开展一些音乐游戏、角色扮演,用学生自己的想象,创造自己的音响效果,从中体会创造想象和演唱的乐趣。在教学中教师还应给学生发挥创造的'机会,激发创造的热情。如在课前有目的地播放一首乐曲,讲述一个故事,吟咏一段歌词,请学生为歌曲或乐曲编创动作,或启发学生在生活中寻找音乐节奏,或根据节奏编几个小节的旋律,或通过乐器的演奏,在音响流动的同时在自己创造的音响中切身体验感受其形式美、内容美进而创造美。在游戏中自己去探索音乐.感受音乐,学习音乐,创造音乐,达到培养学生在音乐实践中进行音乐创造的目的。

4.通过课外集体活动,增加学生的合作意识。

合作精神是现代人所应具备的心理品质之一。合作式学习是一种共同的、开放的、包容的学习,需要共同兴趣来激发合作意识。在音乐教学中,充分利用课外活动这一教学的第二阵地,开展如合唱、乐队、集体舞得便感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集体活动,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群体意识。特别是在一些大型的团体比赛中,学生音乐基础参差不齐,呈现出多样性和多层次性,为了能够取得一个好成绩,在训练的过程中,教师既不能抹杀音乐能力较弱的学生练习的信心,也不能抑制能力较强的学生的个性发展。在不同层次的学生中展开复杂的合作训练。不同层次的学生分别演奏不同难度的声部,尽可能减少技术上的负担,使每个学生都能对自己所担任的声部游刃有余。这样既增强了不同层次学生之间的合作关系,又营造了一种和谐、共振的学习氛围。使学生学会了与人合作,并在与他人的合作中培养了自信心,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完善自身良好的个性。新课程改革,必将带动教育教学方式的整体性变革,促进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和整体推进,它作为21世纪音乐教育的领头军,必将带给中国音乐教育事业一个生机盎然的春天。

对新课程的几点思考对新课程的理解论文篇二

教学目标强调陈述的主体是学生,是从学生行为的角度来表述教学目标,表述结果应该是学生的学习结果。那就是说只有当学生的行为与教学目标的规定发生了相应的变化,才算完成了教学任务。简言之,教学目标要说明通过教学活动后学生能做什么,而非教师去做什么、说什么、会什么。例如:“能概括段落大意”,“能说出这个词用的好在哪里”,“能读出重音”等,这就是教学活动后学生的行为发生了变化,而非教师,倘如此,教师也就完成了教学任务。

二、教学目标表述应力求具体、明确,具有可操作性和可测量性。

传统的教学目标表述,通常使用“认识、理解、掌握、领会、把握、培养”等抽象笼统的词语进行表述,从而导致了教学目标含糊不清。无法操作、无法测量。因此,作为教师应使用可观察可测量的'行为动词来表述教学目标。比如:“说出、指出、写出、找出、解释、默写、背诵、区分、使用”等行为动词对学习结果作出明确具体的规定,由此克服传统教学目标的含糊性。例如:“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诸葛亮的神机妙算《草船借箭》”,“解释为什么黑暗的地方不长青草《科学》”。

三、教学目标的设计应说明学生做出这些行为的条件。

行为的条件是什么,也就是在什么情况下做出什么样的行为,可以包括时间条件、完成任务的辅助工具等。例如:“能够书写生字”这一目标的表述,就可以说“在教师的指导下,观察范字,按笔顺正确、规范地书写生字,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这也就指明了如何书写生字。

四、教学目标的表述也应说明学生通过学习应达到的程度。

教学目标的表述也应说明学生通过学习应达到的程度,包括熟练程度、准确程度、完整程度等。例如:“学会本课9个生字,认识4个偏旁”,“能说出四种原因”,“至少答对八题”等。教学目标通过这样的表述能够清晰地向学生传达教师对学习的具体要求,使学生有计划、有针对性的学习,也便于评价教学效果。

另外,教学目标的设计还应注意以下问题:

1、教学目标的设计必须符合学生的实际水平和学习规律。

苏联教育家维果茨基把学习分为三个区,已知区、最近发展区和未知区,而最匠发展区就是要根据学生的起点水平,使起点与达到目标之间的跨度适当。不同年龄的学生,其认知能力和原知识水平是不一样的,即使是同—年龄同—班级的学生,其思维习惯、认知水平也是有差异的。因此,在制定教学目标时,还要考虑学生已有知识经验和他们的年龄特点,确定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使教学目标建立在学生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经过学生的努力,能够达到所设目标。另外,在兼颐全班学生的同时,也要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使学生都能得到充分发展。

2、教学目标设计应注意重点突出。

对于每篇课文、每一节课都有多种目标,为此,我们必须进行权衡,确定主要目标,避免目标主次不分,影响学习效果。但这也不等于忽略其它目标,因为主要目标需要其它目标的支持。其它目标明确合理,有利于主要目标的实现。

3、教学日标设计应注重目标的层次性。

教学目标是有层次和顺序的,应按照层次之间的关系设计,使教学目标的陈述反映学习结果的层次性。比如认知领域的教学目标一般应反映记忆、理解与运用(简单运用和综合运用)三个层次。而在态度领域的目标则表现为接受、反应和评价等三个层次。

论文关键词:教学目标;优化设计。

论文摘要: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第一要素和基本前提,是选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依据,也是衡量教学成败的标准之一。因此,注重教学目标的优化设计是实现教学优化的重要前提。

对新课程的几点思考对新课程的理解论文篇三

课程理念是课程的灵魂。高职数学课程的理念应体现“三个面向”和国家教育方针的主旨,体现世界上相关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数学课程改革及数学课程标准的共同趋势或先进经验。当前,在国家改革开放的大环境下,数学教育自然也要实现开放。把数学教育置身于国际大背景中,才能避免“数学孤立”现象的发生。当前的国际竞争使我们认识到,中国的科举考试文化就是一把双刃剑,数学教育因考试而获得坚实的“数学双基”,却带来“为考而教”的弊病。关注数学课程的实施现状及高职学生的数学学习心理,反映社会和时代的需求,具有全球意识,与社会发展相适应,以人为本,以学生发展为本,为学生的未来人生做好教学准备。要处理好知识性与教育性、基础性与先进性、统一性与选择性等多种关系。新一轮教学课程改革从理念、内容到实施,都是符合上述要求的。实现课程改革的目标,教师是关键。教师首先应转变观念,充分认识数学课程改革的目标,以及自己在课程改革中的角色和作用。本文将对新课程理念下的数学课堂教学如何进行作探讨。

二、渗透数学思想,建立数学观念。

当前,国家正在酝酿一场空前的高职数学课程体系改革,我们期待着课程改革,这也对教师的专业素质和教育科学素质提出了挑战。新课程体系将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同时也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因此,教师要从思想上做好准备,以适应这场改革。

1.关注教与学的过程。

教学过程是师生之间进行对话、沟通、合作、共建的交往活动,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从学生已有的认识经验出发,激发学生探求新知的兴趣,提供学生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学生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构建知识、训练技能、领会数学思想方法,获得数学活动的经验。

必须注意概念、规律的提出过程,改变重结论轻过程的情况;必须注意体现数学思想方法、数学探究活动的'规律、技能和技巧,加强数学方法的训练,从而使数学课程成为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最好工具或材料。

2.建立全新的高职数学教学观念。

对高职数学教学来说,最重要的态度是要建立数学观念。

数学观念是指用数学的眼光去认识和处理周围事物,要让数学关系成为学生的一种思维模式。数学学习提倡实践,提倡做,在做中学,在学中做。但要让学生知道数学的学习不是简单的积累,整体大于局部之和。解决了一道题,解决了一个局部,不代表理解了数学的全部。数学的思想有时隐藏得较深,需要做深刻的思考才能发掘出内在的意义。在数学的各种题目的机械练习中如果只知法则不知策略、只知推理不知道理,那么这时的数学学习就变为了一种机械的、本能的反应。近几十年来,数学课程的内容在变化,数学目标和要求也在提高,数学教学强调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它不是简单的重复操作,它具有更高层次的、更重要的方面。例如:对概念的深入理解、思考策略的把握、创新意识的培养、各种技能间的协调等等。教师要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要深入到学习者的内部思维过程考察分析,作出判断;此外还应考虑到学生学习的目的、动机、态度等等。教师应是学生学习的向导,根据他们的现状和认知水平,向他们提供适当的认识情境,唤起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启发他们通过自身的实践去寻找和建立数学概念、数学模型,掌握数学的技巧和方法,并在学生的实践过程中随时给予帮助和指导。

三、以课程理念为导向,推进教学模式改革。

1.优化课程设置,加强数学与各专业的联系。

新课程理念,需要我们不断变革高职数学的教学工作,优化课程改革,要与专业设置相结合,调整培养计划,使培养计划进一步适应各专业的特点,改变以往传统的设置内容,重点以培养学生将数学应用于相关专业的能力,提高综合素质为主。

可对授课形式进行分类,可分专业层次进行教学,要充分利用好现有的学时,主要介绍高等数学的基础理论与基本方法,不追求过分复杂的理论推导与过多的解题技巧,重点让学生学会能把高等数学中的主要结论较好地应用到相应专业知识中。

如卫生信息管理专业,授课内容除了讲透无穷级数知识外,可适当增加变换、傅氏变换及拉氏变换的内容,为有关专业课的学习作好充分的准备;医用仪器维修专业,常微分方程的有关内容就相对更为重要,可应用于电路图的求解。这样数学基础课程与各专业的联系就更加密切。

2.创设问题情境,推进理念更新。

在职业教育教学中,作为数学的教学能有计划、有目的地创设各种问题情境,设置一些认知上的冲突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提高学生的思维的主动性和自觉性。例如,在讲解质量控制有关内容时,首先要设定检验条件、样本容量、检验方法等。

对这类检验,人们关心的是要小于或大于等于提出的标准值。

进而向学生进一步提出单边检验的适用范围,单边检验拒绝域的确定的方法,并提出让学生思考的问题:这种方法为什么不能完全照搬到其它检验中使用?能否将这种方法加以推广?进而指导学生总结出可以适用的类似的方法。为此,对我们数学教师的要求更高了,我们数学教育工作者首先要解决思想观念问题,要让职业教育中的数学教学从死板僵化变为灵活机动。作为一名数学教师,就应该具备坚实的专业知识和教育理论知识,在课堂上具有高超的驾驭能力和,把课堂教学的情境创设好,能淋漓尽致地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同时,更注重保证学生的主体性地位,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尽可能地使学生的学习过程成为一种创造性思维过程。

3.改变传统教学模式,增强学生的独立操作能力要让学生独立地进行数学问题的解答,有许多学生不会从具体题目中概括出有关的数量关系。同时要在数学教学中指导学生将各种解题方法进行归纳、推广,进行创造性的应用。

所以,我们在教学中要运用启发式教学,充分发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双边教学活动。一般说来,应注意启发学生领会和运用一些特殊的数学思想方法,如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等价变换的思想方法等等。化难为易、以简驭繁、化未知为已知的转化思想方法;这样学生在学习中不断经历着具体-抽象-具体的认识过程。让学生产生对于数学学习的需要,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在强烈的求知欲驱使下,学生才能更好地开动脑筋,积极、主动地去学习、追求新知识,探索解决问题的新途径、新方法。我们教师要避免直接给出现成的答案,可以通过如下的活动:引导学生独立解题和证明定理;让学生回答比较灵活的问题;鼓励学生每解一个问题时要寻求最简单的或独创的解法。在进行上述活动中,不要怕学生出错,要善于利用正误对比,培养他们的辨析能力。另外,布置的作业也要有助于启发学生的思维,鼓励学生独立探索并积极进行创造性思维。通过思维活动发现一些新现象、新特点或创造性地寻求解决问题的思路或方案,以发展他们的创造性精神,增强学生的独立操作能力,使它们将来能更好地适应社会。

总之,新课程理念将对我们当前的数学教学产生巨大的冲击。学生和我们教师的观念都在发生着一场具大的变革,我们在培养学生能力和素质的同时,也在提高自己的能力和素质。

让我们做好充分的准备,投身到这场变革中去。

对新课程的几点思考对新课程的理解论文篇四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全面实施,给基础教育带来了生机和活力。小学语文教学改革也乘着东风迈出前进的步伐,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行为发生了明显的变化。我们的语文教学,空间广阔了,资源丰富了,学生愉悦了,课堂活跃了。我们在看到可喜变化的同时,也应该有清醒而深刻的认识。我们的语文教学中,有些现象还值得忧思,需要对其进行冷思考,发现问题,寻求解决策略,只有这样,才能在教学的实效性、学生的最优化发展、教师的引导作用等方面取得实质性的进展。下面,就新课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谈个人的一些看法,并肤浅谈几点教学改革的建议。

(一)认知目标遭遇冷落。

新课程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纬度设置教学目标,目的是唤起教师的教学要关注学生全面、和谐的发展,并在教学实践中整合起来落实目标。

由于传统教学受抨击过多,社会、专家不断批判重知识传授的传统教学,导致很多教师片面的理解,认为新课程就是要促进学生生动、活泼的学习,要让学生参与过程,结果不那么重要了。这是认识上的误区。

1、基础知识教学走过场。小学语文是基础教育中的基础课程,对学生的继续学习、将来的的生活和工作有着密切的联系,这就决定我们小学语文教学必定要加强基础教育,要在课堂教学中将基础知识的教学落到实处。但在教学中,很多教师往往把重点落实在课的新颖上,重视课的结构创新,而忽视了字、词、句等基础知识的落实。如在“生字教学”这一目标实施上,教师往往只重视在初读环节提醒学生自学生字,而且通过检查了解学生是否掌握生字的读音。在之后的教学中,虽然生字会经常复现,却不引起重视,甚至不再矫正学生错误的读音。这样的教学表面上是重视的,而实际上却是“走过场”,最后学生的基础会越来越不扎实。

2、缺少有效的语言训练。语文课上,教师总习惯从问题入手,通过对内容的理解和语言的朗读,体验情感进行有感情朗读,忽视了文本语言表达方面的引导与发现,学生也自然不会去探究文字的表情达意作用。如课堂上很少有教师会引导学生去“咬文嚼字”,推敲、品味语言。再如“读写结合”的语言表达能力迁移的训练,现在的课中已经不多见了。

3、忽视必要的语文知识的教学(渗透)。如“标点符号”的知识,“比喻、拟人”等修辞方法的知识,段篇结构的知识很少在课中被关注。

(二)人文精神强行越位。

《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明确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具体到“课程标准”的目标中,我们也能看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的内涵。分析一下《语文课程标准》中第一学段和第三学段的阅读要求,我们看到,第一学段关于人文性要素体现在“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对感兴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感受语言的优美;关心自然和生命”,这些要求都集中在对语言文字的感性认识上,并从情感层面上促进学生对语文工具的需求。第三学段关于人文性的要素则体现在“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体会诗人的情感;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断;向往和追求美好的理想”等,这时已需要学生对文字材料进行综合加工,能否进行有效的信息加工则需要一定的语文理解和运用能力,这说明学生通过前一个阶段的学习,应该能够发挥语文的工具价值来实现文本透发的人文价值。不难看出,因为年龄和知识背景的差异,在不同的年龄,语文教育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有不同的内涵,但它又是血脉一体,不可分离的。可以这样理解:

第一学段:用语文的工具价值挖掘、实现人文价值,并使工具价值不断增值;

第三学段:用人文精神帮助学生实现语文的工具价值,并使其从中获得人文的启蒙。

由此可见,语文课程的工具性与人文性是相互交融的,并不是独立存在的。但是,在实践过程中,教师对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的把握却出现了人文性越位的状况。

1、教学实践从重工具性到重人文性的倾向。

过去,我们的语文教学尤其强调“训练”,各种形式的练习贯穿在语文课堂中,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知识和语文能力。新“课标”颁布以后,教师听到比较多的是语文的人文性,看到的是“课标”里新提出的“人文性”特点,这种新事物很快就被强化了,为了突出学科的人文性,教学实践从“重工具”转向“重人文”,这又偏离了“课标”精神。

2、对人文性的片面理解。人文性是具有丰富的内涵的,但不部分教师对人文性的理解仍停留在思想性很强的课文主题上。课堂中虽然有了学生更多的读书感悟时间,但教师总自觉或不自觉的把领悟文章的主题作为重中之重来组织和引领。对“人文性”的理解明显是“穿新鞋走老路”,如语文教学中的文化引领基本没有顾及,课堂中的人文关怀还不能面向全体等等,都需要教师在认识上的到位。

3、人文性游离在语言文字之外,与工具性分离。语言文字与人文内涵是紧密相连,密不可分的,离开了语言文字,人文内涵就没有依附,犹如无本之木,最终走向消亡。语言文字必然会承载着一定的情感,蕴藏着人文内涵。但很多教师把这两者独立开来,往往是初步读了文章,获取一些信息后,就围绕“人文”这一“法宝”,天马行空地空洞交流,有时学生信口开河,教师还表扬学生有创意,这是不符合语文教育规律的,也是不能有效提高学生语文能力的做法。

(三)价值引导趋向含糊。

语文学习主观性很强。面对同一材料,不同主体解读,反应极具个性化。珍视独特与多元,是真正素质教育也是人文教育的内在要求。其核心的理念就是对人的关注,注重每个学生个性充分和谐的发展。

新课程实施以来,我们的课堂教学确实发生了明显的变化,教师尊重学生主体地位,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过去的那些“教师专制”、“唯一答案”等现象不见了,教师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了,重视学生的多元理解了。这对于学生成为主体的人、有个性的人是非常有帮助的。但我们要引起注意的是,教学不是学生“自然性”的发展,而是追求“和谐”的发展。

1、断章取义,误会《课标》的精神。

新课标强调尊重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独特感受,提倡学生个性化的理解和多元理解,从而培养学生的'自主精神和创新意识。但并不是学生怎么理解就怎么对,怎么说就怎么对,它必须与社会的主流价值观保持一致,才能适应社会。

2、盲目“多元理解”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为了在课堂上体现学生的多元感悟,许多课中出现了这样的现象:教师想方设法引出学生的各种不同的答案,不管学生的答案与文本追求的价值观一致,只要与众不同,教师就给予表扬,甚至称之为“有创意”,结果引起了学生的误解。于是学生绞尽脑汁说出一些“标新立异”的答案,以博得老师的赞赏。

3、对学生的理解与感悟放任自流。

教师在课堂上往往不能很好地判断学生发言中存在的弊端,听之任之,不能及时干涉,进行价值引领,提高学生的认识能力和思维水平。如教学《乌鸦喝水》总结全文时的片段:

师:你觉得这是一只怎样的乌鸦?

生:它很聪明,自己想办法喝到水了。

生:乌鸦爱动脑,他想的办法挺巧妙。

生:乌鸦很勤快,渴了的时候到处找水喝。

生:乌鸦不讲卫生,小石子多脏呀!

生:乌鸦不太会动脑筋,挺愚蠢的。

生:乌鸦不会唱歌,叫声很烦人……。

(教师对每种答案都点头肯定或微笑示意,特别对后四种意见大力赞赏)。

教师在课堂上一味的赏识,忽视了文本语境,学生的有些信息完全是凭空捏造的,无依无据地空谈,不利于学生语文能力的提高,也不利于学生认识能力的提高。

4、缺少正确的引导,造成前所未有的尴尬。

如一位教师在执教《落花生》一课,学到父亲的话“花生的好处很多……必须挖起来才知道”时,组织学生开展了一次题目为“你更喜欢谁”的辩论。课堂上学生参与积极,情绪高涨,“花生派”和“桃子石榴派”针锋相对,结果“不但对别人有用,而且讲体面”的观点占了上风,“花生派”的神情甚是尴尬。

长此以往,学生就会造成价值紊乱,不利于个性健康发展,也不利于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四)教师作用逐渐虚化。

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语文教学提倡“二主一线”,即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训练为主线。新课程改革以后,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了进一步强化。课堂上,教师努力实现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这是可喜的变化。但另人担忧的事随之而来。我们看到,很多时候,老师在发挥学生主体的过程中,自己的有效引导被忽视了。认为生成的课堂是无法预料的,放松了设计上的指导,导致课堂上无从下手,甚至不知道该做什么。以至于学习活动变得效率很低,一堂课下来,目标没有达成。

小学语文新课程实验任重道远,我们应针对实际问题,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力争实验取得突破性进展。

(一)准确把握《语文课程标准》。

通过实践,教师对新课程理念和《课程标准》有了比较丰富的感性认识和理性思考,正处于认识上新旧交替的阶段。继续营造学习新课程理念和《课程标准》的氛围,加强校本培训,促进教师的思考和实践,从而准确把握新理念、新要求,才能有效实施新课程,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科学制定“三维目标”

目标是课堂教学的灵魂,是教师预设教学活动、诊断教学效果的依据。全面、和谐的目标制定,有利于组织学生体历知识形成的过程,落实“双基”,使学生在学习活动过程中受到情感的熏陶,促使他们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形成健全的人格。

(三)正确认识语文课程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引导正确认识人文性主要集中在对语言文字的感性认识上,而感性认识来源于对文字直接的印象,基于学生的感性思维、直觉思维、形象思维。学生不掌握这个工具,就无法实现人文价值。引导老师应实实在在地让学生通过读通、读顺、读出画面,读出情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感受语言的优美”、“关心自然和生命”,从“会读”到“爱读、乐读”。将工具性和人文性有机整合起来,在品味语言文字的精妙中感受其传达出来的人文内涵,在不断感悟的过程中反观语言文字的作用,如此循环,使学生掌握语言,受到文化的熏陶。

(四)强化学生的言语实践,在实践中学语文。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语文教学要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言语实践的机会,在对语言的朗读、运用实践中领悟语言表达的规律及其蕴含的人文内涵,在言语表达中掌握语言表达的技巧,学会传达自己的情感。

(五)正确发挥教师的引导、激励功能。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又往往是多元的。因此,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这一理念的落实,离不开教师灵活有效的引导。

首先教师要正确解读文本,准确定位。只有这样,才能在课堂中有的放矢的组织,引导学生去发现。

其次,要提高教师的教学专业水平。一方面,要提高教师的钻研与预设能力,要为学生提供有结构、有价值的学习材料,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另一方面,要提高教师的课堂组织能力,要为学生组织有意义的学习活动,使学生有效参与,在实践中领悟、发现,掌握知识,形成能力。

第三,要处理好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与正确引导的关系。前面提到语文学习的个性化问题,也提到了学生必然会在学习中出现独特的体验与感受,但学生独特的体验与感受并不一定是合理的。面对这种情况,教师该选择大家赞扬、孰视无睹,还是厉声呵斥?从新课程理念的追求出发,显然要鼓励学生有自己的想法,但并不是赞同,教师可以肯定学生的学习的基础上,提出不同的意见与学生探讨,在交流过程中引领学生修正自己的想法,这样,既呵护了学生学习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又实现体验的加深过程,也是学生发展的过程。

对新课程的几点思考对新课程的理解论文篇五

(一)以学生为本。

要想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语文教师就必须让学生感到自己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这就需要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以学生为本,从学生的实际出发,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使他们能够积极主动地去探究,自觉地学习。例如,在讲散文题材的文章时,教师可以先让学生自己阅读相关的内容,让学生从文章中找出主要的线索、中心句以及文眼等。这样,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就能够养成良好习惯,还能培养分析能力和赏析能力。

(二)营造良好的语文教学氛围。

教师要努力实现教学的民主化,优化语文的教学组织。语文课上,教师要积极地鼓励学生质疑问难,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不同意见。语文教师也要不断地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在新课程改革的实施中不断地进行反思、总结,与时俱进,让语文课堂散发出活力。

二、讲究教学方法,提高语文课堂的教学效率。

常言道:“教学有法,但无定法。”有效性教学活动是一种创造性活动,教师要恰当地结合教学内容,创造性地运用有效的教学方法,让自己的课堂教学真正地取得实效。

(一)组织小组进行合理的讨论。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可以结合课文内容提出一些有启发性探究的问题,让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在组内的探讨交流过程中,学生自我评判,自我讲解,相互交流,有时候也争得不可开交,但是他们始终保持着饱满的热情。之后,教师可以适当地进行针对性的启发讲解,一部分学生在教师讲解完后会为自己的正确思维而自豪,一部分学生则会顿感恍然大悟。这时,教师再引导他们总结错误原因,及时地帮助学生巩固新学习到的知识。

(二)让生活指导教学。

脱离生活实践的教学只能让学生学到死板的知识,不能让学生很好地学以致用。教师要想让学生能够对知识活学活用,就应该将语文教学融入生活中,让学生在日常的`生活中学习语文知识,这样能够让知识变得灵动起来。教师可以让学生将语文学习与自己的生活细节相联系,使学习过程充满真实情感。例如,我们在学习《徐霞客游记》一文时,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搜集资料或者对本地的文化进行调查,促使学生去关注自己的生活世界,这样能够有效地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也会使学生更加主动地去思考,并且在思考中去解决课堂中的一些问题,将课堂内外连接在一起,促使语文与生活的融合。

三、结语。

综上所述,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不断提高已经成为教师贯彻新课程标准的基准点,因此,我们教师要努力研究教材,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使用合理的教学策略,不断地更新自己的教学观念,使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的活动中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促进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不断提升。

对新课程的几点思考对新课程的理解论文篇六

论文摘要:新课程理念要求“主动适应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的时代需要,促进高中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促进学习方式的多样化,发展高中生自主获取知识的愿望和能力”,明确要求教学要摆脱传统知识观的钳制,以高品质的有效教学带领学生走向对知识的理解与建构。因此,在新理念下,化学课堂教学必须建立与之相适应的新的教学模式。笔者在教学实践中探索出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师生合作互动,共同构建新知;信息提炼,培养学生获取新知能力;创新反思,及时总结和升华知识的化学课堂教学新模式。

新课程理念要求“主动适应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的时代需要,促进高中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促进学习方式的多样化,发展高中生自主获取知识的愿望和能力”,明确要求教学要摆脱传统知识观的钳制,以高品质的有效教学,带领学生走向对知识的理解与建构。因此在新的理念下,化学课堂教学必须建立与之相适应的新的教学模式。在教学实践中笔者探索出了如下课堂教学模式。

1.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自主探究。课堂情境的设置可起到明确主题、活跃思维、集中注意力、激发自主学习的兴趣等多种作用。因此,在化学教学中教师应创设有趣的教学情境,让学生感到身临其境,引起联想,启发思维。就情境创设的方式而言,可根据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及教育对象因地制宜、灵活运用。或用现代技术手段再现化学场景,并辅之以生动的语言描述,让学生置身于化学氛围中,产生情感共鸣,激发学生的积极情感。或根据新旧知识的结合点,精心设置问题情境,创造悬念,鼓励学生动脑、动手、动口,自主探究各种问题,通过问题的提出和解决来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等。

通过分析《化学》可以发现,教材通过选取学生已有的知识或社会经验、实验事实、有意义或有趣的事实、具有启发性的问题等四个方面中的一个或多个素材来创设学习情景(依次为经验情景、实验情景、事实情景、问题情景或综合性情景)。这些情景可有力地激发学产仁的探究动机和探究兴趣,启发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明确探究任务,为进一步开展探究学习活动起到定向作用。例如,在学习《分散系及其分类》一节中关于胶体的性质时,课本首先提出问题:“有些液态胶体也是透明的,用肉眼很难与溶液相区分,用什么办法能够将它们区分开呢?”接着通过“科学探究”的三个实验活动,通过观察分析,得出结论。通过设置问题来创设学习情景,让学生产生疑问,能够很好地激发开展后续探究的兴趣。

2师生合作互动,共同构建新知。在新的理念下,师生间己不是领导与被领导、知识的“授”“受”关系,而是能动的、平等的合作者。师生双方都是主体,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实施者、参与者,其直接作用就在于促成学生的主动;学生作为主体,在学习活动中具有主动性,是自我发展的探索者、建设者和参与者。化学教学是师生相互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是自主、协作、探究相交织共同构建新知的过程。在合作互动中,学生之间,师生之间,以解决化学问题为纽带形成密切的联系,学生在这种联系中可以通过及时的信息反馈真切地感受到自己的进步和成长,从而激发学习化学的热情。在师生共同营造的合谐氛围中促成学生学会学习和人格的健康成长,同时在合作互动中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培养合作精神、实践能力。如,在学习《化学》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化学实验安全时,利用“思考与交流”—根据你做化学实验和探究的经验,想一想在进行化学实验和探究时应该注意哪些安全问题。将注意事项写在不同的卡片上,与小组同学讨论,然后进行归纳总结,在班上交流。你能举出经历过或所了解的发生安全问题的例子吗?很明显。安排这一内容的目的在于学生明确实验安全问题的基础上,结合自己实验和探究的经验,归纳总结目前所学的和以前实验与探究中遇到的“实验与探究中的安全注意事项”。师生互动,共同完成知识点的归纳总结。

3.信息提炼,培养学生获取新知能力。在教学中教师要精选一些化学材料,指导学生选择判断,进行由表及里、由此及彼、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整理加工,提取有效信息。从收集文献资料到运用逻辑方法进行判断和推理,到构建论据得出结论,使学生的阅读判断能力、归纳总结能力、研究能力都得到有效的.训练。所以信息提炼的过程,实际是学生获取新知能力的培养和提高过程。

4.创新反思,及时总结和升华知识。“创新”是对所学知识重组和改造,以内化成学生新的认知结构:是学生依据有关资料,通过独立思考,对化学事件和现象作出富有个性的认识和判断;也是在己经学到的知识、能力和方法的基础上,进行知识的迁移、知识的升华。“反思”是师生对课堂行为进行的总结,是解决问题的一种特殊形式,是一个能动的认知加工过程。教师的反思能够有意识地将教育理念与教学实践相结合,对自己的教学方法、过程作出评判,从而做出更加合理的选择,提高自己的业务素养。

新课标教材中“思考与交流”是所突出的栏目之一。“思考与交流”内容的设置不仅大大丰富了教材的内容和视野,同时为学生提供了主动参与、乐于探究、积极实践的机会,为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提供了有效的条件。“思考与交流”栏目设置强调学生自行思考,为学生提供主动参与、乐于探究、积极实践的机会,为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提供有效条件。而且栏目强调通过让学生将自己的所思、所想与同伴进行交流与讨论,不仅为学生提供一个自我表现的机会,激励学生不断进取,同时又促使学生对自己的所思所想作出反思和评价,如反思自己的思考是否正确?是否全面?有哪些不足之处?不足在哪里?如何改进等。而且还引导学生在交流讨论与反思的基础上,对自己的学习行为作出调整、改进和完善。

因此,“思考与交流”栏目很好地“引导学生改变学习方式、进行自我反思评价”。学生通过反思比较,优化学习方法,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反思”实质上是将教师的“学会教学”与学生的“学会学习”统一起来,师生达到共同进步,体现教学相长的真谛。

对新课程的几点思考对新课程的理解论文篇七

[摘要]新课改将实现我国中小学课程从学科本位、知识本位转向关注每一位学生发展,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就该不断深入学习新课程,树立新的教育理念,积极参与各类新课程培训,把握好“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的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更新教育教学观念,做好教师角色的转变,成为学生学习与做人的促进者。[关键词]新课程教育理念教师角色[中图分类号]g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3)07-0175-01新一轮课程改革,正以令世人瞩目的迅猛势头在全国推进,这次改革步伐大,速度快,程度深,它将实现我国中小学课程从学科本位、知识本位转向关注每一位学生发展。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深深地感到了令人振奋的改革潮流,也体会到教育事业所赋予我们的重大历史责任。学习新课程思想,实践课程目标,新课程改革即将带来的崭新局面振奋人心,推动着全民族教育力量的发展。当然,实施新课标还存在着许多难度,因此,笔者有了以下几点思考:一、学习新课程,树立新的教育理念各级教育部门高度重视推进新课程的改革,大力推展教育工作,基层学校新课程培训力度很大,多次举办新课程培训班。同时,学习新课程新思想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的必要工作,一线教职员工积极参加新课程培训,学在先。但是,在教育领域的必要学习和培训的同时,我们感到来自教学领域以外对新课程的不了解、不认识、不理解,尤其是来自社会各界的学生家长,他们是与新课程改革有直接关系的人群,也应该成为课程改革的参与者和生力军。学生家长了解新课程改革,会减小课程改革的难度,他们认识新课程改革,会使课程改革真正成为全社会、全民族的事情。二、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这一核心理念体现了对人的生命存在与其发展的整体关怀。每位学生都是生动活泼的个体,是有尊严的人、有发展的人,他们都有权利得到关注。一个学生群体,无论学校还是班级,学生总是呈现出各种不同状态。教学活动中,教师尊重、关心、注重着每一个学生,这是教师在教学工作中对教学对象特有的关注。三、教育教学观念的更新与教师角色的转变新课程要求教师角色有重大转变,从师生关系看,教师应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从教师与教研关系看,教师应是教育、教学研究者;从学习、社区关系看,教师应是社区型开放教师。以上四个转变是指教师角色的转变,而这个转变不是令其转则转,想其变就变的,它需要有教育、教学观念的更新做前提,所以,有教育、教学观念的更新,才会有教师角色的转变。试谈,如果教师的教学观念还没有从作为知识传授者这一角色中解放出来,那么想做学生学习的促进者便没有可能。因为,这个“促进者”不仅仅意味着教师对每一位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而且还是学生人生的领路人。一个重学科知识传授、忽视人的能力培养、忽视人的发展的教师是难当此重任的。试谈,教师还习惯于教学与研究分离,只管教学不问研究,或不主动研究,那么,他怎么会以研究者的心态置于教学之中,总结、形成规律性认识呢?那么,他就不可能成为教育、教学的研究者。总之,教师角色的转变是以观念的更新为基础的,做好教师角色的转变已刻不容缓。【参考文献】[1]劳凯声主编.教育学.南开大学出版社,2001.[2]全国十二所重点师范大学联合编写.教育学.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3]叶澜著.教育概论.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4]成有信主编.教育学原理.河南教育出版社,1993.[5]陈旭远主编.课程与教学论[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6]王策三.教学论稿[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5.[7]吴文侃主编.比较教学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8](美)艾伦・c.奥恩斯坦,费朗西斯・p.汉金斯(著),柯森主(译).课程:基础、原理和问题.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9]董远骞.中国教学论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10]廖哲勋,田慧生.课程新论.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11]郑金洲著.教育通论.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对新课程的几点思考对新课程的理解论文篇八

教学目标是指通过教学活动对学生身心发展变化的期望。据此,我们可以把高中地理教学目标界定为通过高中地理教学活动,对学生在地理知识、技能、方法和地理观念、行为等方面的发展的期望。

1.教学目标是靠教学活动去实现的。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起主导作用。教师作用的发挥是以教师角色转变为前提的。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角色要多元化,既是知识的传递者,也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组织者、咨询者、促进者,同时也应该是教材。课程,的开发者与实施者。新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还要成为教育教学的研究者。教师只有扮演好这些角色,才能真正有效地在教学活动中起到主导作用。

采用的学习方式与学习方法不同,学生的学习效率也不同。学生学习方式与方法直接影响学生学习目标的达成速度与程度。教师要引导学生改变过去单一的接受学习为多种学习方式的有机整合。要根据不同教学内容确定相应的学习方式。

2.教学目标的分类达成。

教学实践中,为了更有效地达成教学目标,人们往往把教学目标分解为若干领域。一般地,教学目标按时间尺度(纵向)分为(学科)课程目标、模块(分册)教学目标、单元教学目标、课时教学目标;按目标领域(横向)分为(布卢姆的目标分类法)认知目标、情感目标、动作技能目标三类。目前,我国基础教育教学目标分为三大领域,他们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不同领域的目标是有机的整体,而分类则是人为的。因此,在教学实践中,我们不要机械地按三个领域制定教学目标。

3.教学目标具有一定的层次性。

教学目标具有一定的层次性。目标层次越低,如知识与技能领域的教学目标,越容易在较短的时间内达成,相反,高层次的教学目标,如地理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教学目标,需要的达成时间较长。

就其可操作性而言,时间尺度大的教学目标要比小尺度的教学目标更笼统、更模糊。最小尺度的教学目标,即课时教学目标要具有最大的可操作性。如果课时目标过于笼统,那么它就会成为不切实际的`教学目标。如有的老师在高中地理第一单元《从宇宙中看地球》第一节《地球的宇宙环境》的教学目标中列出“形成辩证唯物主义宇宙观”。显然,这样的教学目标是不合适的,因为利用一节课的时间对学生提出这么高的期望显然是不可能实现的。相应地,如果将“通过阅读相关资料,认识宇宙是由各种各样的物质构成的”作为教学目标则比前者降低了一个层次,也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

4.教学目标是隐性目标和显性目标的统一。

学生的发展是心理发展与行为发展的统一,所以教学目标具有内隐性与外显性,不仅表现为可以观察和测量的行为与心理的变化,也表现为在不易表现于行为的或难以测量的心理变化。如在制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鲁教版,模块三,第二单元第二节)教学目标过程中,如果将教学目标之一列为“形成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理念”,那么这一目标就比较难以量化与测量,如果列为“能够用自己的语言说出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则相对容易测量,如果进一步将教学目标定为“养成节约的习惯、不使用一次性筷子等一次性用品”则更具外显性、行为化。

教学目标的内隐性与外显性是相对的,我们既不能为了测量与评估,过分强调目标的外显性,人为地将目标行为化,也不能过于强调情感体验等内隐性目标,而忽视行为目标的价值。

5.教学目标行为要求。

(1)行为主体是学生而不是教师。教学目标是对学生学习的期望,因而目标实施的主体是学生而不是教师。如“阐述太阳对地球的影响”意思就是说,学生能够用自己的语言阐述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2)行为动词要尽可能具体而明确。虽然有些教学目标是难以测量的,但是许多心理变化是可以通过行为体现出来的。为此,在制定教学目标时,使用的行为动词要尽可能地“具体”、“明确”。如“说出地球在太阳系中的位置”要比“了解地球在太阳系中的位置”更妥当。

(3)确定明确的行为条件。行为条件是指影响学生产生学习结果的特定的限制或范围。如“说出地球在太阳系中的位置”的行为条件可以是“阅读太阳系模式图”。再如在“运用资料说明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普通的又特殊的行星”这一教学目标中,“运用资料”就是一个行为条件。

(4)表现程度指学生对目标所达到的最低表现水准。用以评定学习表现或学习结果所达到的程度。目标表述的是基本的、共同的、可达到的教学标准,而不是无法实现的最高(理想)要求。

6.关注过程目标。

过程性目标即经历(体验)、体验(体会)与探索。过程性目标与结果性是相对应的。回顾我们教学实践,过程性目标与结果性目标的关系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只重视结果性目标,不重视过程性目标;第二个阶段是开始认识过程性目标的价值,但是“过程”服务于“结果”,即重视过程是为了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第三个阶段是“过程”与“结果”并重。“过程”的目标是启发智慧的思想与方法,解决问题过程中的困惑与顿悟以及在这过程中所产生的愉悦与精神体验。

目前,在落实过程性目标教学实践中,存在有两个主要问题。第一个问题是学生参与教学的程度不同。由于学生的学习水平与能力不同,在探究学习过程中,真正能动起来的是少数,如何解决这“少数”动而“多数”不动的问题是我们目前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另外,当大多数学生真正“动”起来以后,对教师课堂组织水平又提出了的挑战。第二个问题是教学时间不够用。一般地,以过程性目标为主要价值取向的教学所需时间大约为以结果性目标为主要价值取向教学所需时间的2~3倍。

总之,教学目标既是教学活动的“指向针”,又是学生教学活动的“归宿”,既是一个既定目标,又是不断发展的。我们在教学实践中,既要从学段教学目标的角度出发,制定全面、具体、恰当,并具有较强针对性的课堂教学目标,又要使教学目标具有一定的弹性、层次性和可检验性,正确把握教学目标概念,努力使教学目标引领课堂教学改革健康发展。

对新课程的几点思考对新课程的理解论文篇九

教学目标是教师在教学之前制定的,通过教学后学生可以达到并且能够用现有条件或手段测评的教学效果。它是学生通过学习后预期产生的行为变化,表现为对学生学习结果及终结行为的具体描述,它是教师进行教学设计的首要环节,具有指引教学方向、指导教学策略选择和激励学生学习等功能。

1.教学目标设定应高度尊重学生。教学目标系统中的主体教育的承担者是教师,教育的主体对象是学生,学生发展是教学的最高追求和归宿,再加上学生的最佳发展紧密联系着他们自己的基础、自己的特点、自己的需求和自己的最近发展区等,新课程改革的本质特点在于全面落实素质教育。因此,教学目标的设定应高度尊重学生的群体与个体。

2.教学目标设定应关注“整体的人”。教学面对的是一个“整体”的人,而不是由各种素质(如知识能力、情感态度等)简单叠加而成的人,这就需要以整体的眼光来思考教学目标,不能把目标固定在一个或几个目标上,不能只专注于某些能力的发展,所以新课程背景下的课堂教学目标应该关注“整体的人”,而不仅是人的各个部分。

3.教学目标设定应更加开放。教师目标不能只以一种预定好的形态呈现出来,还应包括在这种教学相长的互动中设立,并以一种“随机性形态”出来。在这一系统中,教师不再是知识的传递者,而是探究者和引导者,是知识共同体中的一员,是平行中的首席,学生也不是知识被动的接受者,他们同样是知识共同体中的一员。只有师生之间相互开放,不断地保持师生合作与交流,教学目标设定时保持开放才能更好地促进教学目标的生成。

4.教学目标设定应具生成性。教学目标的本质特点应具生成性,这意味着目标寓于过程之中,在活动中不断生成,一旦过程结束,目标自然达成,这就要求着教师在课堂教学的目标设定上要注重学生的发展和自然进化,充分保证学生的个性特点、情感态度价值观、探究创新思维与行动等多方面朝着良好方向发展。

5.教学目标设定应具有创新性。教学活动中学生不是被动的阅读学习材料,而是积极性及能力反映,他们会通过自己对知识疑问、对问题关注、对解决行动、对结果评价等,在活动过程中学生会表现出不同层次、不同特点的创造能力。因而,有选择地设定目标,根据内在过程的把握而创新地设定目标,且教学目标的设定要强调不断开拓学生的思维空间,发展他们的创造思维能力。

传统的'教学目标的重要弊端主要表现为两方面,一是表述上的会知性和描述性而让其无法观察、测量和具体操作;(教学论文)二是教学要求代替教学目标,更多提出的是对教师教学行为的要求,而不是对学生学习后要达到的学习结果的要求。

1.就其可观察性的行为特点,要避免使用描述性词汇,如“掌握”、“理解”、“知道”、“适用”、“应用”等,尽量使用行为动词,如“列出”、“写出”、“解答”、“举例”等。

2.就其行为发生的条件而言,应指明学生在什么情况下表现出所要求的行为,在什么情况下去评定学习者是否达到教学目标,如“按照已知条件”、“根据参考书”、“借助英特网”、“按课文内容”、“在老师引导下”、“在四人一组时”、“独立完成”等。

3.就其可接受的行为评价标准而言,目标达成评价应考虑可测性,在表述时可用如“80%正确”、“15分钟内完成”、“至少达到500字”、“误差在2厘米之内”、“提供一篇英语短文,至少找出其中的复合句,再……”等。

4.就其心理变化而言,虽用一些动词去描述,如“记忆”、“理解”、“欣赏”、“创造”,更应加上一些行为性要求。如“完全识记……”“进一步理解……”、“基本掌握……”、“初步应用……”、“灵活运用……”、“初步具有……”等。

三、教学目标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落实。

1.教学目标设定主要基于教师真正理解本节教学内容。以一堂英语课为例,首先应明白文本提供了哪些谈论角度、哪些主题谈论信息、哪些主题性表达等,再者,应明白文本与课标要求还差哪些支持性资源和语言支架等。

2.对学生需要真正意义上的理解。比如:一节英语课的某话题,至少要明确落实话题对学生是常见话题还是生疏话题,学生对该话题了解多少;学生在理解话题角度不够全面具体时,可能会表现在哪些方面;学生相关词汇和表达量小,谈话和表述中可能会遭遇怎样的语言障碍;为保证顺畅言语活动,在学生活动前教师究竟需要给学生搭建怎样的话题信息、文本结构、语言表达等方面的学习支架。

3.教学流程方面应关注的几点。活动形式是否适应某年级学生的认知和年龄特点。任何活动如忽视对学生的群体特点和个体特点高度重视,那将是无效活动、或是说害了学生、损了自己。(1)知识信息是老师硬塞的还是学生主动建构而获得的。在信息知识自主建构的活动中,多关注一活动设计的真正目的是什么,活动中到底想让学生干些什么,避免过程就是简单的填补空格,塞给学案内容、学生肤浅表述“我喜欢……”、“我欣赏……”等一些貌似神合的师生互动。(2)每项活动后,行动上真正意义上关注学生活动效果。关注学生能否真正完全识记,能否理解深层含义,能否思考怎样在已知基础上提出新问题,能否举一反三,还存在着哪些障碍,朝着目标还需得到哪些发展。(3)真正意义上把握学生知识及信息输出的机会。教师过渡到让学生对已有新知识进行运用,进行提高性活动安排或进行各类信息输出时,不能一味以课堂活动时间的预设而转换,需把握好时机,需依据学生对知识生知识认知、积累和信息建构、能力提升等的反馈实况。我们不该赞美现实“优质课”上教师对流程的一板一眼的“掌控”,因为他们形似流畅、富有节奏、环环相扣,缺乏对学生知识及信息输出的真正把握,缺少课堂结构、学生参与活动发展、教师组织学生前行的内在主线。

总之,师生发展与进步存在于教学过程的各个方面,各个角落,如教学内容、学情分析,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情境设计,教学方法的选择,教学环节的编排,教学板书的运用等,但一切应以课前教学目标为基础、为指向,并共同思考“教学是什么”、“教学目标该怎样去实现”。

对新课程的几点思考对新课程的理解论文篇十

论文摘要:体育课堂教学的评价,是指对体育课堂教学的成败得失及其原因作出切实中肯的分析与评价,并且能够从教育理论的高度对一些现象做出正确的解释。课堂教学评价是促进体育教师提高专业素养和课程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而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教学评价作为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出发点和归宿点也是促进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因此,在新课标下,必须进一步拓展体育教学评价的视野,不仅要关注教师的“教”,更要关注学生的“学”。本文试结合体育课改实践,对体育课堂教学评价进行简要的阐述。

论文关键词:新课程理念体育教学评价。

体育教学是一门科学,体育课堂教学评价则是一门艺术。有效的课堂教学评价是激励学生积极进行体育学习和锻炼、努力达成体育学习目标的主要手段;也是通过学生的反馈发现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高教学质量的必要途径;同时又是教学管理的重要环节。因此,学生学习评价历来受到广大体育教师的重视。

1.学习目标的确定与教学内容的选择是否切实可行。

新课标下的体育教学是以目标的达成统领一切的,所以目标的设计显得尤为重要。《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中,不同水平目标的设置,就是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的基础上的,所以说这目标的设计是上好一节课的关键。作为实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载体,体育教学内容的选择也是至关重要的,关键看它是否能很好地达成教学目标。选择的内容不仅要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还要考虑到学生的个性差异,是否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结合,使得学生在学习中能够平等受益。同时,新课标下的体育教学也强调课程资源的开发,“以学生发展为本”,体育教师可通过自身创造性的劳动,使所选的教学内容充分体现学生的.兴趣,贴近学生生活,并尽量做到简单易行,以便学生能在设施简陋的情况下学习与参与,更好地达成教学目标。

2.对教师“教”的评价和对学生“学”的评价。

2.1对教师“教”的评价。

新课标强调课堂中学生的主体性,也关注教师的主导作用。在实施教学过程评价中,要关注教师的“教”,如:在教学环境的实施中是否面向全体学生,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努力做到因材施教,创设让学生积极参与活动、自主探索的学习条件,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使每一位学生都体验到学习和活动的成功感,使学生都取得进步和发展;为学生提供展示自己能力水平、个性的机会,形成合作与交流、民主、平等的和谐学习环境。在教学方式的实施中是否激发他们的兴趣和爱好,尊重他们的情感和体验,给学生留有充分的时间参与体育活动,引导和鼓励他们自主地进行体育锻炼:是否强调师生间、学生间的相互交流与合作,而不仅仅是教师对学生的单向传授,并能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促使他们在探究中提高运动技能水平;在促使学生积极参与体育活动的基础上,是否充分指导学生动体与动脑相结合,科学地进行体育锻炼,使之真正受益终身。

2.2对学生“学”的评价。

新课标下的体育教学打破“关注教师的行为表现、忽视学生参与学习过程”的传统教学评价模式,建立“以学论教”的发展性体育教学评价模式,即课堂教学评价的重点转向学生的“学”。教师在教学实施中,学生是否真正能自主学习、交流合作、探究思考,有较高的参与热情,有很好的情绪体验呢?我们可以从学生的“学”中看到。

2.2.1自主学习。

看学生是否积极主动地参与学练;是否根据自身的条件选择相应的方法、手段进行自我设计、自我调节、自我控制、自我评价。有的体育教师仅从表面上理解自主学习,认为自主学习就是淡化教师的主导性,突出学生的主体性,绝对尊重学生的选择,教师跟着学生走。如有的教师在上篮球课中,让学生分组进行练习,教师只是象征性地到每一组辅导甚至把手放在身后站在旁边看着,没有具体要求、没有检查和反馈,由学生一练到底。虽然有的教师把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练习,但学生在自己的活动中没有思、没有悟也是不行的。所以,自主学习不等于放任自流。

2.2.2交流合作。

看学生之间在学练过程中能否友好的分工与合作:学生遇到困难时是否主动与他人合作、交流,共同解决问题;学生与教师之间进行交流是否语言得体;整个课堂教学气氛是否民主、和谐、活跃等。有的教师认为课堂气氛热闹了,学生合作、讨论了,就是体现了新理念,这是对学习方式转变的一种误解。如有一种所谓的合作,教师先提出问题,马上分组,展开讨论,学生你一言我一语,仅象征性合作一二分钟,学生还没有进入状态就结束,然后教师拍板定音,这种合作是一种形式主义,其真正意义并没有达到。所以在评价中要注意合作交流的本质意义。

2.2.3探究、思考。

我们可以看学生在学练过程中是否积极地投入观察、分析、对比、探究;学生是否善于质疑,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并展开争论;还可以看学生的回答或见解是否具有自己的思考或创意。在有的课中,有的问题对学生来说并不难,甚至一些毫无价值的问题都要探究,这是没有意义的。

2.2.4情绪体验。

我们可以通过捕捉学生细微的表情变化去分析评判。学生有无浓厚的学练兴趣,对学练内容有无好奇心和求知欲;是否能长时间保持学练兴趣,能否自我控制与调节学练情绪;学练过程是否愉悦,学练的愿望是否不断得以增强。

2.2.5参与热情。

看学生是否全员全程参与学练,是否兴致勃勃地自觉进行练习(学、练、创等);看有没有学生参与“教”,如在小组学练、讨论时给予别人帮助或大胆发表与众不同的见解。

3.对教学效果的评价。

在充分关注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上,要看一节课是否很好达成三维目标,达到很好的教学效果,如:在知识与技能目标中,各类学生在掌握知识发展体育技能方面达到教学要求,形成有关的学习和应用能力;学生能在教师指导下使自己达到适宜负荷,学生练习密度在30%~40%左右,平均脉搏每分130左右。在过程与方法目标中,学生认真积极地参与学习活动,能够与他人合作、交流进行体育活动,增强自尊、自信,能调节情绪克服困难;能运用已有的知识和技能,采用多种方法进行学习,提高运动水和效率。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日标中,学生能体验到体育活动的乐趣与成功,有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愿望;能正确认识体育活动与健康的关系;能克服困难,持之以恒地完成体育锻炼。

新课标下的体育课堂教学评价,从关注教师的“教”转变为更加关注学生的“学”,促使我们在一线的体育教师不断探索什么样的课算是好课,也是促进我们提高专业素养和课程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但不管是在进行课堂教学评价还是在教学中,我们都要淡化形式主义,要很好地把课标精神落到实处,更好地促进每一位学生的发展。

对新课程的几点思考对新课程的理解论文篇十一

长期以来,许多中学物理教师在课堂教学的改革中做出了自己的努力和尝试,取得了不少很有价值的成果.但是从总体上说,当今的'中学物理课堂教学,仍然是灌输式教学占绝对优势.仔细分析一下就不难看出,以往许多来自教学第一线的改革主要是围绕两个问题进行的:一是如何使基本知识的传授和基本技能的训练更加有效、更加扎实;二是如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他们能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从而更好地掌握教师所传授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很显然,这些教学改革就其内在动机而言,主要还是面向各种考试,特别足应付高考的.

作者:田春阳作者单位:四川省渠县中学刊名:科海故事博览・科教论坛英文刊名:kehaigushibolan(baikeluntan)年,卷(期):2010“”(3)分类号:g63关键词:

对新课程的几点思考对新课程的理解论文篇十二

词汇教学往往容易让人联想到死记硬背。尽管死记硬背可以让学生的词汇量增加,可是却使他们无法灵活运用,如果对每个单词的理解只是局限于单词表面的词义,而对其文化内涵以及深层含义全然不顾,加之母语的语法对我们的影响,这就难免导致语用错误,对学生的英语交际造成负面影响。

因此,搞好词汇教学的第一步就是必须清楚认识词的含义,让学生清楚什么是词,以及词的一些属性,这样我们才能真正掌握词汇。但是迄今为止,词在语言研究中仍没有一个确切、完整的定义。我国《辞海》中对词的定义为:词指语言组织中的基本单位,能够独立使用,并具有声音意义和语法功能。法国语言学家梅力特(anloine meillet)认为:具有一定的声音和意义,能在一定语法条件下独立使用的联合体被称为词。从中可以归纳为:词是音、形、义和语法功能等要素的结合体,各要素相互依存,其中任何一个要素的变化都会牵一发而动全身。

语音是进行词汇教学的基础,是构成语言的最基本要素之一。在交际过程中,讲话者通过借助一系列具有一定规律的声音,即语音,向听话者传递信息,同样听话者再借助语音来接受并理解这些信息。因此,规范的语音是交际的必备条件。通过不断总结读音规则,可以大大提高词汇的记忆效率。在实际教学中,让学生利用早读时间,放声朗读是个比较有效的方法。

词由各个语素构成,语素也就是通常说的词缀和词根。在正确把握词汇发音的基础上,我们还要掌握构词法。构词法对学生学习英语词汇具有重要作用。《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中指出构词法主要包括:

(1)合成法;

(2)派生法;

(3)转化法;

(4)缩写与简写。

在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的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中,有关构词法教学也被特别提出。这些为我们的教学提供了方便,我们要在平时的教学中经常提及,不断反复。关于构词的教学,我们可以引导学生总结出各种构词法的规律,这样词汇学习也可以事半功倍。

词义是词的另一要素。许多学生对于某些词会读、会拼,也知道其对应中文的意思,但在实际运用中总是出现错误。针对这种情况,在情景中进行词汇教学尤为重要,有助于有效解决语义错误。

英霍夫和赫德森(e. hutt&hudson)就曾在“from paragraph to essay”一文中强调:学习词汇的根本原则就是要足够重视其语境概念,据此才能弄清词汇的形式与意义的关系。近几年的高考试题设计也是在真实情景中考查知识,突出考查考生在交际中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对中学教学有良好的导向作用。

笔者也尝试了在语境中教授词汇的方法。例如,在北师大版教材模块7 unit20 lesson 3中(词汇donate;correspond;cure;explore;turn to),为了让学生准确、深入理解词汇,经过教学安排设计,使词汇从最初的课文中来,在实际的情景中进行理解学习,再运用到真实的情景中去。具体安排是:在使学生明确了要学习的词汇之后,先对课文主要内容以表格的形式进行复习(本词汇教学是读后词汇教学),这一遍复习是在课文原文的情景下进行的,在回答老师问题的'同时学生用到了词汇。之后对每个词汇逐个进行学习,但是每个词汇也不是独立的,笔者将这些词汇联系在了“earthquake”这个大的情景中。比如,在教授donate一词时,呈现给学生汶川地震的图片,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进入”了这个大情景中。整个词汇学习的过程都是在情景中进行的。在词汇的用法学习中也是给出真实的句子,让学生自己总结出donate一词的用法:donate sth. to sb./sth.本节课的最后环节,为了使所学词汇能够学以致用,在这个情景下,鼓励学生尽量多地使用所学词汇,使词汇得以在真实的情景任务中应用,实现了情感、态度的教育目的。令笔者比较欣慰的是,学生在本课后很受启发,在以后的词汇学习中,不再满足于只查到词的基本意思,而是在句子中、文章中体会词汇的用法,真正做到了词不离句。

文化背景知识在词汇的教学过程中同样不能忽视。文化背景知识的熟练掌握是我们教好语言的重要因素。因为大量的英语短语、成语,甚至单词背后蕴含着一定的文化内涵,根据其不同的形式,我们可以把词汇的文化内涵分为以下几种情况。

英语中的有些词和汉语的指示意义相同,文化内涵相近。如,“fox”在英语中有狡猾的含义,而汉语中的“狐狸”也具有相同的意义。英语中的有些词和汉语的指示意义相同,文化内涵不同或相反。在一种语言里有些词在另一种语言里没有对应词,即英汉两种语言的词汇缺项。英语中的privacy在汉语中就很难找到确切的对应词,就是因为我们对于privacy没有像西方人那样重视。

词汇所具有的联想意义。如,statesman和politician同样都是指政治家。在美式英语中,statesman通常指那些有威望的善于管理国家的高级政府官员。而politician往往指为谋取个人私利而耍政治手腕的人,带有强烈的贬义色彩。

此外,还有英语中一些常见的短语和谚语,是英语国家语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需要我们有一定了解。如,look out既可表示“把头伸到窗外看”“往外看”又可以用作“留神”“当心”。还有一些成语,往往很难运用得当,甚至难以理解。

从以上的例子可以看出,在英语教学中,英语的词汇、短语和成语的讲解和学习必须结合有关的文化背景知识。

总之,词汇教学是我们英语教学的基础,也是一个重要环节。我们每位教师都应充分认识到词汇教学的重要性。教学过程中,要充分结合词汇的音、形、义等多个要素,将多种词汇教学方法融合到一起,灵活使用,逐渐培养学生形成一种有效的词汇学习习惯。

参考文献:

[1]王蔷.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2]陈莉萍.大学英语教学策略.外国语言文学与文化论集[j].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1.

[3]王笃勤.英语教学策略论[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

[4]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5]北京教育考试院.2008年高考北京卷文科试题分析[m],2008.

对新课程的几点思考对新课程的理解论文篇十三

【论文摘要】本文主要对新课程改革下农村小学数学的生活化教学问题进行了探讨。本文首先介绍了生活化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重要性,接着从课前预习、课堂授课以及课后练习三个方面对生活化的运用问题进行了详细的分析。

小学阶段是数学知识打基础的阶段,也是培养小学生学习数学兴趣的奠基阶段。在这个关键性的学习阶段,需要教师认真思考如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如何有效提高课堂质量,使他们能够做到学有所用,学以致用。在农村教育的背景下,由于农村教育本身软硬件的不足,更要求教师能够开动脑筋,开发学生智力,挖掘潜力,将数学这门与现实生活紧密相连的课程以生活化的方式传授给学生。同时,引导学生将学到的数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去。在这来回往复的过程中,既提高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也使他们体验到了课堂上原本抽象的东西能应用到实践中去,能够更好地改变生活,从而更加热爱数学,热爱学习。

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是将一直以来农村教师沿袭的只根据课本内容一丝不漏地讲给学生听的单一授课模式转变为富有生活情趣、贴近小学生日常生活,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生动化教学。数学生活化教学包涵两方面的意思,一是知识传授的具体过程中,创设生活化的案例场景,变抽象为形象;二是将学到的具体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学以致用。

一课前预习,以生活化的例子将学生兴趣引导到新内容上。

课前预习是学习新课程的重要步骤。做好预习功课,事先接触即将要学习的内容,掌握对新课程的理解情况,可以大大减轻学生在课堂上的负担,形成有缓有急、有主有次的听课节奏。对于数学课而言,因其自身与别的学科相比,需要有较为缜密的思维贯穿整个过程。因此,没有预习直接听讲,便极有可能因某一处的理解失误或思维停滞导致不能与随后的内容有效链接,从而影响听课效果。因此,课前预习是学生学习过程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基于此,培养学生良好的课前预习习惯,是教师需要重视的工作之一。

课前预习往往不是在课堂中进行,经常是利用学生的课余时间自行进行,由此教师便很难掌握学生的预习状况,不知道他们是否进行了课前预习,预习的效果怎样。在新课程改革的标准中,要求“从学生的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创设生动的数学情境……”教师可以设置一个与现实生活密切相关的例子来引导学生进入到课前预习的情境中去。例如,在学习“体积与容积”一节时,要求学生在放学回家后,观察一下吃饭用的碗与妈妈洗菜用的盆哪个装水更多,然后动手试一下,要用几碗水才能装满一盆;坐在同样的沙发上看电视,如果只坐小朋友,能坐几个人?如果大人能同时坐几个等。通过这样的.体会,使他们形成体积与容积的初步认识,上课的时候学生争先恐后地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因而很容易将新知识在活泼热烈的气氛中引入。

二课堂授课,以生活化的例子帮助学生理解新知识。

大部分家中有果园的学生在日常生活中都接触过这些问题,耳濡目染,很容易理解,经过教师的讲解,明白了利润的含义和折扣的实质。这日常生活中的见闻提炼出来,上升为数学定义后的,只有将其还原,才能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课堂内容,从而达到学习的目的。

这种教学方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及数学意识。在通过通俗化的生活案例引导理解后,很容易将日积月累的数学经验转化为可供思考、操作、交流的学习资料,增强了学生对数学学科的亲切感,刺激了学生进一步学习的欲望。

三课后练习,将学到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强化知识体验。

课堂知识教授完毕,教师要有意识地设置一些具有生活趣味的题目交给学生完成。目的是将学到的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并能通过课后的实践操作体验来巩固强化课堂知识。比如,学习了“浓度”之后,要求学生回家根据家人的喜好程度亲手给他们泡一杯糖水,喜欢甜东西的放两勺糖,不太喜欢的放一勺糖,爷爷奶奶身体不允许吃大量糖的放一点点或者不放,分别尝一下每杯水的甜度,根据自己所放糖的多少与水的比例算一下浓度。类似的课后作业十分受学生喜爱,甚至不用监督都能圆满完成。

总之,在新课改的目标下,要达到小学数学寓教于乐,教师快乐教学,学生快乐学习的目的。生活化教学是一种富有实际意义且非常有趣味的教学方式,尤其对于农村小学生而言,更是有着非同一般的意义。因此,生活化教学一定要坚持下去并不断革新完善。

参考文献。

[1]王明华.数学教学生活化例谈[j].考试周刊,2011(38)。

[2]王娟萍.用新课程理念构建生活化的数学实效课堂[j].新西部,2010(10)。

对新课程的几点思考对新课程的理解论文篇十四

在新一轮课程改革中,物理教学取消了教学大纲,出台了《物理课程标准》,此标准确立了物理课程改革的重点――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主旨。改变以往的教学只是单纯的以升学为目的,强调以人为本,让学生在科学探究活动中,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增强对物理学习的兴趣。

一、探索性教学模式应遵循的原则。

1、目标开放原则。

要改变老师在讲台上讲,学生在下面记的的传统教学模式,通过逐步引导促使学生主动学习。

2、因材施教原则。

每个学生的物理基础不尽相同,不能采用一成不变的教学模式,对不同层次的学生的辅导方式也应该不同。

3、循序渐近原则。

教学不能做到一步到位,物理老师要在教学中由最基础的物理知识来不断深化,不断拓展,起到举一反三的教学效果。

4、平等互学原则。

每次教学都是老师与学生的一次共同学习的过程,并且在教学过程中针对学生提出的课堂外的问题老师要和学生共同探讨,而不是不予理会,做到与学生互学共进。

5、师生互动原则。

做到良好的师生互动是保证课堂氛围,激发学生学习热情的良好方式,所以在教学的时候要加强师生互动。

6、趣味性原则。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老师要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寓教于乐,寓学于乐,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探索欲,更好地提高课堂效益。

二如何在物理教学中实施探究性教学。

1、探究新的教学方法,突出新课改。

科学探究式教学不应该局限于课堂上的教材内容,还包括习题教学、实验教学以及拓展性的课外实践教学。在教学方法上也不应该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只是单纯的教导学生应该掌握书上面的.知识点而提高考试成绩,而是真正的让学生深刻的理解物理定律这些基础知识,在遇到问题时能够引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加以解释和解决。在教学方法上要加以创新,用创新的教为创造性的学创造环境和条件。即使是老方法,只要在此基础上有所更新,也是一种探索。在使用探究教学法时,要创设探究性问题情景,留有必要的创新意识空间,引导学生主动发现、探索。在不同的思维层面上领略创新的乐趣,引发创新的欲望,逐步形成创新的意识。若能提出一个问题,就标志着科学探究的开始,而创造性思维就始于对问题的研究。围绕问题展开相互交流,能形成竞争机制,相互启发能活跃思维,分析物理问题全面,形成合作互动的学习习惯。例如在讲解压力与受力面之间的关系时,我会让学生拿出一支一端削好的铅笔,让他们用大拇指和食指顶住铅笔的两端时,发现削好一端的手指比较疼,这说明压力相同时接触面积越小,压强越大;用较大的力时手指更疼,又说明接触面积相同时,压力越大压强越大。通过这样一个小实验,学生对两者之间的关系有了深刻的理解。

2、探索师生换位,鼓励学生参与教学。

根据探究性教学的师生互动原则,在教学过程中要探索师生换位,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这样可以给学生更多的空间,促使学生自主的进行科学探究。传统的教学总是以老师为中心,学生被动的接受知识。而新课改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换位思考、思维习惯,发展自主学习能力,通过有计划、按步骤地训i练,使学生逐渐提高独自获取新知识的能力,为以后的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例如在讲解大气压强这部分内容的时候我会找一个学生先讲述什么是马德堡半球实验?以及马德堡半球实验中所包含的物理问题有哪些?有的同学最开始不好意思讲解,但是我一直鼓励他们参与,在后来他们能够很好的在课堂上讲述书上的知识点,并且还加入了他们自己的理解。

3、探索信息化课程资源的利用和开发,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在实施物理课程标准的过程中,既要最大限度地利用校内的课程资源,又要充分利用校外课程资源,逐步建立和完善校内外课程资源的转化机制,实现课程资源的广泛交流和共享。图书馆、实验室、科技馆和专业参考书、录像片、视听光盘、多媒体软件等来拓展学生的知识面,让课内外有机地结合起来。例如我会在在课余时间为同学播放科教片,例如有关于气压、光的折射方面的视屏,看后讨论回答,这样不仅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还能加强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提高了教学的效率。

4、强化探索性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索的主要载体,尤其是对于物理这种探索性很强的学科,实验能够提高学生的实验素养,激发学生实验探究的兴趣,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有利于培养学生实事求是、严谨认真的科学态度。以实验为基础的探究式物理教学,为课堂提供了研究性学生的氛围,能引发学生学习动机,激发创造性思维火花,再通过导趣、导思、导法,让学生多讲、多动、多猜想、充分自主学习、自由交流,真正体现探索和创新、理论和实践、讨论和动手的有机结合。

结语虽然我国目前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实施探究性教学还存在着很多的问题,但是随着国家和教育机构对探究性教学的不断重视,探究性教学必然会很好的发展起来。作为初中物理教师,我们应该应该站在科学文化的前沿,了解新思想、新技术、新工艺。并能利用现代教学设备,将新成果、新信息融入物理教学,突出新课改精神,让“三维教学目标”既互相渗透又相互依托,在过程中体现方法和技能,在过程结束时意味着知识的获得,在过程中使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得到培养和提高,以促进人才培养总目标的实现。

参考文献。

1、李新乡、张德启《物理教学论》科学教育出版社版。

2、王至正、张宪魁、王河《物理教育学》青岛海洋大学出版杜1994年版。

对新课程的几点思考对新课程的理解论文篇十五

1.在学校生活中,学生每天学数学,用数学,但由于课堂过于空洞和不切实际,学生们对数学提不起兴趣,缺乏学习的主动性和探索性,不能够做到学以致用,实践能力得不到很好的发展。因此,就教学现状,让小学数学做生活化的改革。2.现有教材要求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教育部门已经意识到小学数学教材编写应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但是真正做到与时俱进还很困难,发展效果并不理想。这就要求我们数学教师要多增加生活经验,结合学生实际情况,改造并充实教材内容。

1.过分追求生活的原型。教育者普遍认为教育应该做到与实际生活接轨,好的.教学方法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增强学生的自主探索能力。一部分数学老师认为数学教学应当生活化,如果小学数学教学没能联系生活,就不是成功的教学。在有些公开课上,一些老师生硬地表达自己理解的新理念,并且想让别人也接受,完全是为了完成任务,硬生生地戴上生活化的帽子,严重地误导学生。事实上,的确不是所有的数学教学内容都能在现实生活中找到原型,生活化不是要求必须每节课、每个例子都与现实相结合,而是应当根据教学内容,是否需要、是否适合所决定的。

2.生活化变成形式化。在实际教学中,有些老师嘴上虽然很赞同生活化,但是在真实的教学过程中却并不一样。有时只是应付地将知识与生活简单挂钩,表面看起来接近现实,但根本没有多大的实际意义。我们应该与生活联系起来,让学生了解知识背景和发展经历,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实践活动中来,运用所学或已有的知识、方法、经验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3.思考与建议。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前提是必须与现实生活相适应,不能为了生活化教学而生搬硬套。教师在教学时要注意对学生加以引导,让学生在进入生活化达到一定程度后,去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他们自己尝试联系生活实际。

三、总结。

面对新形势和新课程,在教学中如何解决好数学与生活二者之间的关系,对数学联系生活如何把握好限度,是需要我们广大数学教师共同努力和探究的任务。

对新课程的几点思考对新课程的理解论文篇十六

论文摘要:本文主要阐述了新课程理念下高中物理教师的合作学习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并对教师间的合作学习提供一点探索,以期能抛砖引玉。

(一)新课程需要教师的合作。

1、新课程使教师成为课程的主体,教师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尤其是教材版本多,编者对课标的认识和理解的角度各有见地且教材的呈现方式均各具特色。为此,教师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就应有更加广阔的视野,面向世界,去开发课程资源。这中间往往会涉及许多方面的问题。很多时候,需要其他学科教师甚至外籍教师的协助。

2、课程呈现综合化趋势,物理科学与化学、生物、地理学等有着密切的联系。如:热学与化学之间,光学与生物之间,天体运动与地理之间都有较好较强的联系,还有“南水北调”、“西电东送”、“西气东输”、“青藏铁路”、“贫铀弹**”等问题都是物理与其他学科综合渗透的问题。这种趋势需要教师间的合作,需要不同年级、不同学科的教师加强合作。

3、新课程对知识掌握的要求体现了学生学习的基础性、普及性、发展性。特别是发展性,如何引领学生依据自身的个性特长,科学地选择不同的选修模块和学好这些模块,让全体学生都获得发展,更是需要教师通过跨年级、跨学科甚至通过互联网,加强国内外其他学校的教师之间的合作才能解决。由此可见,新课程需要教师间合作。

(二)教师的职业需要教师的合作。

以往,传统的教学活动与研究活动是相对独立的。教师的职责主要是教学。随着新课程的实施,新课程所蕴含的新理念、新方法,以及新课程实施过程中所出现的各种新问题,是以往的经验和理论难以解释和应付的,教师不能再像以前那样等待研究成果的上送,而要紧紧地抓住甚至要创造性地参与研究和开发成果。如新课程中的许多实验探究给了教师和学生较大的空间,淡化了教师的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更加注重的是物理实验能力的培养和实验技能的训练。如:伏安法测电阻实验中对实验条件的控制方法(滑动变阻器的接法),实验误差的控制方法(电流表的内、外接),作图时对个别点的舍弃,图线的“曲化直”,等等。对于测电源的电动势和内电阻的实验,我要求学生设计方案,自选器材进行实验,看谁设计的方案多(有十几种方案),哪种方案最佳。事实上,新课程要求教师首先是研究者,教师要立足学生的终身发展,着眼于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验能力的培养,去研究教材、指导学生。而靠教师个人的力量,远远不能满足课程的需求,无法跟上课程速度的发展,因此急需教师间的合作。其次,如何让不同区域的学生都能够在学习中得到发展,就更加迫切地需要区域间教师在教学中发现问题,共同研讨问题,互相提供帮助,解决问题。教师应在相互借鉴、共同探讨合作中,生成新的思想、新的认识。另外,新课程注重教师要掌握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以学定教,顺学而异。由于学生学习的实际有所差异,不同教材(如人教版、鲁科版、粤教版)对同一内容和知识点有不同的认识和理解,所以需要区域间教师的交流,在这中间,合作的意义尤为重要。

(三)学生的学习和探究需要教师的合作。

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在以往教学中,教师将学生看成是知识接受的容器,注重的是给了学生多少,而忽视学生实际学到了多少。在新课程条件下,学生的需要和兴趣才是施教的前提,这种对兴趣的了解、对情况的掌握,需要教师间的合作。如学生的表面,就可能因为不同的区域、不同版本的教材、不同的讲授内容、不同的'授课自主学习、个性化学习的成分增大,学生的自我空间增大,自主意识增强,学生提出的问题也越来越多,这些也都需要教师间加强合作、达成共识。

(一)校内教师间的合作。

本校教师尤其是同级学科教师,应多进行合作。对于同一单元(或章节)的内容,教师的理解、处理,选择的教学活动有所不同。在这里,班主任需要负主要责任,任课老师的合作教育也十分重要。在教育学困生的问题上,更需要所有任课老师施以耐心,辅以爱心,给予共同的关注,才能求得学生在原来基础上的进步。在新课程条件下,随着学习的方式,以及整体的设计等方面的差异也是很大的。这种差异为教师间开展合作性的教学活动提供了基础。这种合作途径可以通过同伴相互辅导、相互启发、相互交流,模拟练习,分析结果等达到教学目的,将完成同一教学任务而采取的各种不同的方法和方式进行对比,不断地改进设计和选择教学活动,评估学生的学习成绩,反思课堂教学的所得所失。新、老教师间也非常需要合作和进行资源整合,老教师阅历深,教育教学经验丰富,具有一大笔教学资源(教学设计、教学案例、学案、教学反思等),而年轻的教师接受新生事物快,且计算机的操作能力较强,新、老教师进行有效的合作和资源整合,资源共享,无疑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又如物理教材中的探索性实验,通过教师之间相互合作,相互探索,相互启发和整合,无疑会得到许多新的方法。

(二)校际教师间的合作。

这一种合作在现在的教育界中越来越成为一种趋势,也是我们应该大力提倡的。因为校际之间毕竟存在或多或少的差异,如示范性学校和重点学校,重点中学和一般中学无论在生源和教学资源上都有较大的差异,这种差异恰恰是我们应该充分利用的教育教学资源。如城市相对于农村来说,在信息沟通、观念更新等方面占了绝对优势。而农村也有诸如朴实、求真等优势,这两种优势互补,能较快地促进教师自身的成长与发展。现在部分地区和学校在这方面做得比较好,相对来讲,有的学校还是比较孤立和封闭的。学校应充分重视和利用这一提高师资队伍建设的资源。如重点中学的骨干教师利用寒、暑假到农村中学讲学和交流或到这些学校讲学一到二年;又如开展校际科研、教研、联考等活动,但这种合作途径不应停留在对某节优质课的表面的、匆忙的分析总结,然后将其作为榜样和可以照搬的死板公式。学校应通过将彼此的教学经验、所采取的教学方式进行对比,分析不恰当的或者错误的教学方式,把正确的、比较完善的加以对比,充分地利用每一次合作,激发教师思考、探究、创新,达成新的教学理念、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甚至可以通过开展专题讨论来寻找解决方案。

(三)国内外教师间的合作。

这一种合作可能有些人觉得匪夷所思,但随着网络的普及,外籍教师的输入,这些有利因素都让这种合作成为一种可能。如我校组织教师通过互联网、杂志、录像等观摩学习国外物理教育和教学的风采。国外张扬学生个性,培养和激发学生创新和实践能力,创设培养“诺贝尔奖”摇篮的方式让我们耳目一新。每年一次的诺贝尔奖,不由刺激我们反思中国人何时能圆诺贝尔奖梦?为什么北大的硕士连一件普通的官司都打不赢,清华培养的博士连像样的汽车发动机都设计不出来?我们的学生曾屡次获奥林匹克知识竞赛金牌,却至今没能在本土上培养出一位诺贝尔奖获得者?从中国科技发展可以看出,中国人并不比外国弱,中国人缺乏的是自信心和勇于创新的精神。如果中国有了这两种人类不可缺少的品质,我相信总有一天会有人获得诺贝尔奖。

基于目前状况,在中学物理的教育教学中,国内外教师的合作还停留在观摩某个专家拍摄的录像上,但这种外国同行授课的理念,外国资深教育专家辅导提高的模式,已为这种国内外教师合作的想法提供了雏形。相信不久的将来,随着地球村的来临,这种合作将成为一种趋势。

综上所述,教师要不断通过各种合作性教育手段来提高自己,懂得从教学的伙伴、教育的对象那里获取有用的信息,以弥补自身在知识和经验方面的不足,使教师获得心理上的满足和知识信息方面的更新,这是适应新课程发展的需要,是教师自我发展的需要,更是提高教师队伍素质的建设需要。只有通过脱离了主观主义色彩的合作,才能从同行的思想源泉中吸收养分,把握时代的脉搏,使新课程不断深化持续地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尚仁、高中物理课程标准教师读本、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11、

[3]王棣生、中学物理创新教法、学苑出版社,1999、8、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17700062.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