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划可以帮助我们节省时间和提高工作效率。制定一个有效的计划需要先明确目标,确保目标可达和可量化。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些关于计划的范文吧。
第十二册美术教学计划篇一
四、在教学中应遵循以下教学原则:
1、审美性原则。
把审美教育作为主线贯串教学全过程,通过对自然美、生活美、艺术美的感受和表现,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2、思想性原则。
发掘教材内在的思想性,在教学的内容与形式中有机地融进思想品德教育。
3、量力性原则。
教学内容和方法应适合小学生的.生理、心理发展特点,浅显易学,循序渐进,逐步提高学生的美术素质。
4、创造性原则。
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启发、鼓励学生的创造性。
5、实践性原则。
联系学生的实际,理论讲述与操作训练相结合,充分使学生眼、手、脑协调并用。
6、趣味性原则。
选择富有儿童情趣的教学内容,采用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
7、因材施教原则。
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和学生间个性的差异,在教学中注意面向全体学生的同时,要考虑个别超常学生与后进学生的情况,采取一般教育与个别知道相结合的方法。
五、教学进度。
周次。
课时。
课题。
重难点。
1
1
画画自己的手。
提高写生造型的能力。
2
1
人物速写。
绘画技能训练。
3
1
劳动中的人物动态。
动态表现。
4
1
我熟悉的人。
刻画人物的体形特征。
5
1
桌子、椅子设计。
动手能力培养。
6
1
泥塑彩罐。
培养学生的创美能力。
7
1
彩塑鸟。
塑出具有浮雕效果的鸟类图。
8
1
彩色纸筒人。
人物脸部的刻画。
9
1
邮票设计。
设计一枚纪念邮票。
10。
1
古诗配画。
培养再造想象。
11。
1
美好的童年。
主题确定。
12。
1
板报设计。
学习板报设计知识。
第十二册美术教学计划篇二
(2013年春学期)。
一、学情分析。
本年级共有学生151人,大部分学生热爱学习,积极要求进步,但有部分学生的行为习惯较差,对学习语文缺乏一种热情,特别在阅读习作方面。本学期,针对本校及各班学生实际情况,有的放矢地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仍然由“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课文”、“习作”和“练习”这几部分组成。
承接前11册“习惯篇”的内容,本册教材安排了“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和“在实践中学会运用”两项习惯培养,并能从整册教材编排及教学实施中得以具体的体现。
入选的24篇课文(其中韵文3篇),分7个主题单元安排,分别是“壮丽山河”、“正义必胜”、“诗文精粹”、“探索与发现”、“感悟人生”、“咏物抒情”、“师恩难忘”,并根据课文特点相机安排了语言文字的训练。本册教材所编写的课文内容丰富,体裁多样,人文内涵丰富。从内容看,既有反映历史人物的课文,如《孔子游春》,又有颂扬现代英雄人物的课文,如《聂将军与日本小姑娘》;既有描写著名自然景观的课文,如《烟台的海》、《三亚落日》,又有蕴含人生哲理的课文,如《学会合作》;有的课文主要介绍学习语文的方法,如《读书要有选择》,有的课文则引领我们走近名著,如《三打白骨精》等。从体裁看,不但有记叙文,还有诗词、故事、说明文等。从单元主题线性串联来看,第七单元是“师恩难忘”,尤其是《明天,我们毕业》最后一篇课文,既符合毕业前夕六年级学生当时的心理情感实际,又是对学生感谢师恩情怀的启迪教育。而习作教材及综合练习(各7个)仍然单列,编排体系依旧。
整册教材这样编排,既可以使学生了解社会、认识自然、受到多方面的教育,又可以激发儿童的阅读兴趣、扩大他们的阅读视野,真正使大语文教育观得以有效渗透。课后众多的练习安排,能让学生感受、把握、体味、领悟语言丰富的内涵,在品评中增强语感。
三、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继续巩固汉语拼音,利用汉语拼音帮助识字、阅读,学习普通话。
2.准确认读生字,能够按笔画顺序正确默写生字,能够按字的结构把字书写端正、写匀称。
3.继续练习用钢笔写字,写得正确、端正、整洁。继续练习写毛笔字,知道各种类型汉字的间架结构及笔画特点。
4.继续学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指定的课文,能复述课文,会分角色朗读课文。
5.继续学习默读课文,能不出声,不指读,一边读一边想,并注意默读的速度。
6.能联系语言环境和生活实际,理解常用词语的意思。能凭借语言文字理解课文内容,想象课文所描绘的情境,知道课文的大意。
7.揣摩表达顺序,体会思想感情,领悟表达方法,为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引领学生感悟文章的内涵,体会文章思想感情服务。
8.能阅读程度适合的少年儿童读物,了解主要内容。学习浏览,扩大知识面,根据需要搜集信息。
(二)过程与方法:
1.能认真听别人讲话,听懂别人说的一段话或一件简单的事,能转述基本内容。能讲述课文所写的故事。
2.能就所听所读的内容,用普通话回答问题,做到语句完整,意思连贯。
3.能当众说话,做到语句比较通顺,有礼貌。
4.能在看图或观察事物后,用普通话说一段意思完整、连贯的话。
5.继续学习按要求预习课文。能借助字典学习生字词,初读课文,提出疑难问题,初步养成预习习惯。
6.学习有顺序、比较细致地观察图画和事物,写出文从字顺的短文。
7.学习使用逗号、句号、问号、叹号、冒号、引号、顿号、书名号、省略号,认识破折号。能修改错误明显的句子学习从内容、词句、标点等方面修改自己的作文。
8.培养不懂就问何亲于搜集资料的.习惯。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能当众说话,做到语句比较通顺,有礼貌。能认真听别人讲话,听懂别人说的一段话或一件简单的事,能转述基本内容。
2.乐于参加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说清楚自己的意思。能当众说话,愿意与别人进行口语交际,做到语句比较通顺,态度大方,有礼貌。
3.能就所听所读的内容,用普通话回答问题,做到语句完整,意思连贯。能讲述课文所写的故事。
4.继续培养自主预习、复习,认真完成作业的习惯。能借助字典学习生字词,初读课文,提出疑难问题,初步养成预习习惯。
5.不断提高学生搜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丰富其知识积累。通过表情朗读、绘声绘色地讲述课文等,让学生接受情感的熏陶,领悟课文的写法,内化课文的语言。
6.培养坚持写日记的习惯,能够做到爱护图书,并养成习惯。
7.培养不懂就问何亲于搜集资料的习惯。
四、教学重难点:
1.词句训练始终是小学阶段的一个重点。在低中年级训练的基础上,应提高训练要求,要引导学生自觉运用查字典,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的方法准确理解词语,特别是那些含义深刻的句子。
2.朗读训练也是语文教学的基本功,课上一定要有朗朗的读书声,课堂教学要多读少讲,使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和机会练习朗读。
3.阅读能力的培养始终是小学阶段的一个重点,同时也是一个难点,要引导学生学会读书,学会思考,注意读中有悟,重视独特感受。
4.习作训练既是小学阶段的重点,也是一个难点。要切实培养学生写文尤其是写记叙文的能力。
5.积累语言也是一个教学重点。本学期安排了名言警句、古诗、成语、谚语,重在引导学生了解中华优秀文化和积累语言,做到熟读成诵。要充分利用好的网站上的丰富的语文教学资源对学生进行积累运用的训练。
五、教学进度安排表:
周次教学内容备注。
1《习惯1》《长江之歌1》。
2《三亚落日》《烟台的海》《习作1》。
3《记金华的双龙洞》《练习一》《习作2》。
4《卢沟桥烽火》《半截蜡烛》。
5《聂将军与日本小姑娘》《练习二》《习作3》。
6《三打白骨精》《词两首》。
7《螳螂捕蝉》《读书要有选择》清明节。
8《我读书我快乐》《练习三》。
9《夜晚的实验》《海洋21世纪的希望》。
10《学会合作》《练习四》《习作4》。
11《天游峰的扫路人》劳动节。
12《最大的麦穗》《山谷中的谜底》《习作5》。
13《练习五》《广玉兰》。
14《夹竹桃》《古诗两首》习作6。
15《练习六》《莫波桑拜师》。
16《理想的风筝》《孔子游春》《习作7》。
17《明天我们毕业》《练习七》端午节。
18复习迎考。
19考试。
第十二册美术教学计划篇三
联系学生的实际,理论讲述与操作训练相结合,充分使学生眼、手、脑协调并用。
6、趣味性原则。
选择富有儿童情趣的教学内容,采用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
7、因材施教原则。
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和学生间个性的差异,在教学中注意面向全体学生的同时,要考虑个别超常学生与后进学生的情况,采取一般教育与个别知道相结合的方法。
五、教学进度。
周次。
课时。
课题。
重难点。
1
1
画画自己的手。
提高写生造型的能力。
2
1
人物速写。
绘画技能训练。
3
1
劳动中的人物动态。
动态表现。
4
1
我熟悉的人。
刻画人物的体形特征。
5
1
桌子、椅子设计。
动手能力培养。
6
1
泥塑彩罐。
培养学生的创美能力。
7
1
彩塑鸟。
塑出具有浮雕效果的鸟类图。
8
1
彩色纸筒人。
人物脸部的刻画。
9
1
邮票设计。
设计一枚纪念邮票。
10。
1
古诗配画。
培养再造想象。
11。
1
美好的童年。
主题确定。
12。
1
板报设计。
学习板报设计知识。
13。
1
电脑美术设计。
对电脑美术设计作品的认识。
14。
1
实用美术作品欣赏。
认识实用美术。
15。
1
中国雕塑作品欣赏。
认识雕塑作品。
16。
1
外国雕塑作品欣赏。
认识雕塑作品。
17。
1
测试。
18。
1
测试。
第十二册美术教学计划篇四
美术课程具有人文性质,是学校进行美育的主要途径。美术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审美能力,增强学生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及责任感,并培养他们尊重和保护自然环境的态度以及创造美好生活的愿望与能力。美术可以引导学生参与文化的传承和交流,通过对美术课程的学习,有助于学生熟悉美术的媒材和形式,理解和运用视觉语言,更多地介入信息交流,共享人类社会的文化资源。美术可以发展学生的感知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美术可以形成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技术意识,有助于培养学生勇于实践和善于实践的心理品质,这样将会对他们未来的工作和生活产生积极的影响。美术还可以促进学生的个性形成和全面发展。
二、教学目标。
1、运用形、色、肌理和空间等美术语言,以描绘和立体造型的方法,选择适合于自己的工具、材料,记录与表现所见所闻、所感所想的事物,发展美术构思与创作的能力,传递自己的思想和情感。(造型、表现)。
2、运用对比与和谐、对称与均衡、节奏与韵律等组合原理,了解一些简单的创意、设计方法和材料的加工方法,进行设计和装饰,美化身边的环境。(设计、应用)。
3、欣赏、认识自然美和美术作品的材料、形式与内容等特征,通过描述、分析与讨论等方式,了解美术表现的多样性,能用一些简单的美术术语表达自己对美术作品的感受。(欣赏、评述)。
4、结合学校和社区的活动,以美术与科学课程和其他课程的知识、技能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策划制作、表演与展示,体会美术与环境及传统文化的关系。(综合、探索)。
三、教学内容。
[造型、表现]学习领域。
1、用自然物或人造物的不同肌理,通过拓印或剪贴,制作各种图形。
2、学习简单的中国传统绘画方法,体验笔墨趣味。
3、学习简单的绘画构图方法、简单的`。
经典哦透视知识和结构比例知识。
4、结合传统艺术中的色彩运用方法,学习对比、调和等色彩知识。
5、学习漫画和卡通的表现方法,进行绘画实践。
6、学习泥塑、纸雕等方法,制作作品。
7、初步学习计算机辅助绘画的方法。
[设计、应用]学习领域。
1、学习简单的图案基础知识,并进行装饰应用。
2、用塑料瓶、废旧材料等进行玩偶、生活实用品、交通工具模型等的设计制作。
3、与同学合作,进行风筝的扎、糊、绘全过程的制作,并进行放飞活动。
4、用计算机或其他手段进行书籍封面、文体活动海报的设计。
5、学习陶艺的制作方法。
[欣赏、评述]学习领域。
1、以讨论、比较等方式欣赏中外优秀美术作品,领略不同的艺术风格。
2、介绍一件优秀美术作品的创作过程,体验美术与生活的关系。
3、鼓励学生从课本中选一件最喜欢的作品,通过查阅资料,向同学介绍欣赏作品的心得。
4、通过观看录像、图片等,欣赏雕塑和现代工业产品,感受不同材质的美。
5、介绍一位画家及其代表作品。
6、欣赏我国的石窟艺术。
[综合、探索]学习领域。
1、结合传统节日及学校的班队会等活动,设计、制作、展示平面或立体的美术作品。
2、编写自己喜爱的剧本,设计、制作相应的布景或道具,进行表演。
3、运用平衡、运动、光、电等科学常识,用生活中的废旧材料,设计、制作出简单而有创意的立体造型或生活用品。
4、利用计算机等手段进行美术创作或展示活动。
四、在教学中应遵循以下教学原则:
1、审美性原则。
把审美教育作为主线贯串教学全过程,通过对自然美、生活美、艺术美的感受和表现,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经典哦2、思想性原则。
发掘教材内在的思想性,在教学的内容与形式中有机地融进思想品德教育。
3、量力性原则。
教学内容和方法应适合小学生的生理、心理发展特点,浅显易学,循序渐进,逐步提高学生的美术素质。
4、创造性原则。
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启发、鼓励学生的创造性。
第十二册美术教学计划篇五
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启发、鼓励学生的创造性。
5、实践性原则。
联系学生的实际,理论讲述与操作训练相结合,充分使学生眼、手、脑协调并用。
6、趣味性原则。
选择富有儿童情趣的教学内容,采用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
7、因材施教原则。
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和学生间个性的差异,在教学中注意面向全体学生的同时,要考虑个别超常学生与后进学生的情况,采取一般教育与个别知道相结合的方法。
五、教学进度。
周次。
课时。
课题。
重难点。
1
1
画画自己的手。
提高写生造型的能力。
2
1
人物速写。
绘画技能训练。
3
1
劳动中的人物动态。
动态表现。
4
1
我熟悉的人。
刻画人物的体形特征。
5
1
桌子、椅子设计。
动手能力培养。
6
1
泥塑彩罐。
培养学生的创美能力。
7
1
彩塑鸟。
塑出具有浮雕效果的鸟类图。
8
1
彩色纸筒人。
人物脸部的刻画。
9
1
邮票设计。
设计一枚纪念邮票。
10。
1
古诗配画。
培养再造想象。
11。
1
美好的童年。
主题确定。
12。
1
板报设计。
学习板报设计知识。
13。
1
电脑美术设计。
对电脑美术设计作品的认识。
14。
1
实用美术作品欣赏。
认识实用美术。
15。
1
中国雕塑作品欣赏。
认识雕塑作品。
16。
1
外国雕塑作品欣赏。
认识雕塑作品。
17。
1
测试。
18。
1
测试。
第十二册美术教学计划篇六
联系学生的实际,理论讲述与操作训练相结合,充分使学生眼、手、脑协调并用。
6、趣味性原则。
选择富有儿童情趣的教学内容,采用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
7、因材施教原则。
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和学生间个性的差异,在教学中注意面向全体学生的同时,要考虑个别超常学生与后进学生的情况,采取一般教育与个别知道相结合的方法。
五、教学进度。
周次。
课时。
课题。
重难点。
1
1
画画自己的手。
提高写生造型的能力。
2
1
人物速写。
绘画技能训练。
3
1
劳动中的人物动态。
动态表现。
4
经典哦1。
我熟悉的人。
刻画人物的体形特征。
5
1
桌子、椅子设计。
动手能力培养。
6
1
泥塑彩罐。
培养学生的创美能力。
7
1
彩塑鸟。
塑出具有浮雕效果的鸟类图。
8
1
彩色纸筒人。
人物脸部的刻画。
9
1
邮票设计。
设计一枚纪念邮票。
10。
1
古诗配画。
培养再造想象。
11。
1
美好的童年。
主题确定。
12。
1
板报设计。
学习板报设计知识。
13。
1
电脑美术设计。
对电脑美术设计作品的认识。
14。
1
实用美术作品欣赏。
经典哦认识实用美术。
15。
1
中国雕塑作品欣赏。
认识雕塑作品。
16。
1
外国雕塑作品欣赏。
认识雕塑作品。
17。
1
测试。
18。
1
测试。
第十二册美术教学计划篇七
认知目标分了解、理解和初步掌握三级。“了解”指对美术常识的初步认识,能再现和再认;“理解”指初步懂得所学知识的涵义,能作出简单的说明;“初步掌握”指能应用所学知识于简单的审美和创造劳动。
技能目标分练习和初步学会两级。“练习”指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简单的技法、能力训练;“初步学会”指在简单的美术实践中,能初步独立地运用所学地基本技能。
思想情感目标分接受、初步具有二级。“接受”指对教学中所涉及地兴趣、态度、思想品德等方面地教育有认同的心理倾向,并初步影响自己的'行为实践;“初步具有”(兴趣、感受)指通过教学和实践活动,对自然美、生活美、艺术美有所感受,逐步形成稳定的兴趣、态度、思想品德及观念等,并以此指导自己的行为实践。
该教材改变过去技法训练为中心的教学体系,确立以审美教育为中心,绘画、工艺、欣赏并重的教学体系,着力培养小学生的审美情趣。根据小学生的身心特点,注意联系生活实际,注意民族性、时代性、选择思想性、知识性、实用性、趣味性强的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小学美术课本第九册是根据《义务教育小学美术教学指导纲要》编写的。
该教材改变过去以技法训练为中心的教学体系,确立以审美教育为核心,绘画、工艺、欣赏并重的教学新体系。着力培养小学生的审美情趣。根据小学生的身心特点,注意联系生活实际,注意民族性、时代性,选择思想性、知识性、实用性、趣味性强的教学内容。
1、备课方面:(1)每节课的教学目标明确具体,做到落实双基。
(2)贯彻“少、精、活”的原则。
(3)备课及时,讲究实效,保持超前一周备课。
2、上课方面:(1)教学时采用启发式,积极创新教学摸式。
(2)教学面相全体,积极培养学习习惯,学习方法。进一步
(3)课后及时写下“课后随记”。
3、课外活动:组织学生进行课外绘画练习,进行思想情操陶冶。
第一周 第一课 我心中最美的感受
第二周 第二课 学画中国画――树
第三周 第三课 学画中国画――山水
第四周 第四课 用泥条盘筑陶罐
第五周 第五课 诗配画
第六周 单元学习小结、机动
第七周 第六课 色彩的世界
第八周 第七课 色彩的强烈对比柔和对比
第九周 第八课 纸公鸡
第十周 第九课 留给母校的一幅画
第十一周第十课 外国美术作品
第十二周――第十九周总复习
第二十周测评、总结
第十二册美术教学计划篇八
美术课程具有人文性质,是学校进行美育的主要途径。美术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审美能力,增强学生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及责任感,并培养他们尊重和保护自然环境的态度以及创造美好生活的愿望与能力。美术可以引导学生参与文化的传承和交流,通过对美术课程的学习,有助于学生熟悉美术的媒材和形式,理解和运用视觉语言,更多地介入信息交流,共享人类社会的文化资源。美术可以发展学生的感知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美术可以形成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技术意识,有助于培养学生勇于实践和善于实践的心理品质,这样将会对他们未来的工作和生活产生积极的影响。美术还可以促进学生的个性形成和全面发展。
二、教学目标。
1、运用形、色、肌理和空间等美术语言,以描绘和立体造型的方法,选择适合于自己的工具、材料,记录与表现所见所闻、所感所想的事物,发展美术构思与创作的能力,传递自己的思想和情感。(造型、表现)。
2、运用对比与和谐、对称与均衡、节奏与韵律等组合原理,了解一些简单的创意、设计方法和材料的加工方法,进行设计和装饰,美化身边的环境。(设计、应用)。
3、欣赏、认识自然美和美术作品的材料、形式与内容等特征,通过描述、分析与讨论等方式,了解美术表现的多样性,能用一些简单的美术术语表达自己对美术作品的感受。(欣赏、评述)。
4、结合学校和社区的活动,以美术与科学课程和其他课程的知识、技能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策划制作、表演与展示,体会美术与环境及传统文化的关系。(综合、探索)。
三、教学内容。
[造型、表现]学习领域。
1、用自然物或人造物的不同肌理,通过拓印或剪贴,制作各种图形。
2、学习简单的中国传统绘画方法,体验笔墨趣味。
3、学习简单的绘画构图方法、简单的透视知识和结构比例知识。
4、结合传统艺术中的色彩运用方法,学习对比、调和等色彩知识。
5、学习漫画和卡通的表现方法,进行绘画实践。
6、学习泥塑、纸雕等方法,制作作品。
7、初步学习计算机辅助绘画的方法。
[设计、应用]学习领域。
1、学习简单的图案基础知识,并进行装饰应用。
2、用塑料瓶、废旧材料等进行玩偶、生活实用品、交通工具模型等的设计制作。
3、与同学合作,进行风筝的扎、糊、绘全过程的制作,并进行放飞活动。
4、用计算机或其他手段进行书籍封面、文体活动海报的设计。
5、学习陶艺的制作方法。
[欣赏、评述]学习领域。
1、以讨论、比较等方式欣赏中外优秀美术作品,领略不同的艺术风格。
2、介绍一件优秀美术作品的创作过程,体验美术与生活的关系。
3、鼓励学生从课本中选一件最喜欢的作品,通过查阅资料,向同学介绍欣赏作品的心得。
4、通过观看录像、图片等,欣赏雕塑和现代工业产品,感受不同材质的美。
5、介绍一位画家及其代表作品。
6、欣赏我国的`石窟艺术。
[综合、探索]学习领域。
1、结合传统节日及学校的班队会等活动,设计、制作、展示平面或立体的美术作品。
2、编写自己喜爱的剧本,设计、制作相应的布景或道具,进行表演。
3、运用平衡、运动、光、电等科学常识,用生活中的废旧材料,设计、制作出简单而有创意的立体造型或生活用品。
4、利用计算机等手段进行美术创作或展示活动。
四、在教学中应遵循以下教学原则:
1、审美性原则。
把审美教育作为主线贯串教学全过程,通过对自然美、生活美、艺术美的感受和表现,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2、思想性原则。
发掘教材内在的思想性,在教学的内容与形式中有机地融进思想品德教育。
3、量力性原则。
教学内容和方法应适合小学生的生理、心理发展特点,浅显易学,循序渐进,逐步提高学生的美术素质。
4、创造性原则。
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启发、鼓励学生的创造性。
5、实践性原则。
联系学生的实际,理论讲述与操作训练相结合,充分使学生眼、手、脑协调并用。
6、趣味性原则。
选择富有儿童情趣的教学内容,采用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
7、因材施教原则。
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和学生间个性的差异,在教学中注意面向全体学生的同时,要考虑个别超常学生与后进学生的情况,采取一般教育与个别知道相结合的方法。
五、教学进度(略)。
第十二册美术教学计划篇九
4、利用计算机等手段进行美术创作或展示活动。
四、在教学中应遵循以下教学原则:
1、审美性原则。
把审美教育作为主线贯串教学全过程,通过对自然美、生活美、艺术美的感受和表现,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2、思想性原则。
发掘教材内在的思想性,在教学的内容与形式中有机地融进思想品德教育。
3、量力性原则。
教学内容和方法应适合小学生的生理、心理发展特点,浅显易学,循序渐进,逐步提高学生的美术素质。
4、创造性原则。
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启发、鼓励学生的创造性。
5、实践性原则。
联系学生的实际,理论讲述与操作训练相结合,充分使学生眼、手、脑协调并用。
6、趣味性原则。
选择富有儿童情趣的教学内容,采用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
7、因材施教原则。
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和学生间个性的差异,在教学中注意面向全体学生的同时,要考虑个别超常学生与后进学生的情况,采取一般教育与个别知道相结合的方法。
五、教学进度。
周次。
课时。
课题。
重难点。
1
1
画画自己的手。
提高写生造型的能力。
2
1
人物速写。
绘画技能训练。
3
1
劳动中的人物动态。
动态表现。
4
1
我熟悉的人。
刻画人物的体形特征。
5
1
桌子、椅子设计。
动手能力培养。
6
1
泥塑彩罐。
培养学生的创美能力。
7
1
彩塑鸟。
塑出具有浮雕效果的鸟类图。
8
1
彩色纸筒人。
人物脸部的刻画。
9
1
邮票设计。
设计一枚纪念邮票。
10。
1
古诗配画。
培养再造想象。
11。
1
美好的童年。
第十二册美术教学计划篇十
一、教材分析。
美术课程具有人文性质,是学校进行美育的主要途径。美术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审美能力,增强学生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及责任感,并培养他们尊重和保护自然环境的态度以及创造美好生活的愿望与能力。美术可以引导学生参与文化的传承和交流,通过对美术课程的学习,有助于学生熟悉美术的媒材和形式,理解和运用视觉语言,更多地介入信息交流,共享人类社会的文化资源。美术可以发展学生的感知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美术可以形成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技术意识,有助于培养学生勇于实践和善于实践的心理品质,这样将会对他们未来的工作和生活产生积极的影响。美术还可以促进学生的个性形成和全面发展。
二、教学目标。
1、尝试不同工具,用纸以及身边容易找到的各种媒材,通过看看、画画、做做等方法大胆、自由地把所见所闻、所感所想的事物表现出来,体验造型活动的乐趣。(造型、表现)。
2、尝试不同工具,用身边容易找到的各种媒材,通过看看、想想、画画、做做等方法进行简单组合和装饰,体验设计制作活动的乐趣。(设计、应用)。
3、观赏自然和各类美术作品的形与色,能用简短的话语大胆表达自己的感受。(欣赏、评述)。
4、采用造型游戏的方式进行无主题或有主题的想象、创作、表演和展示。(综合、探索)。
三、
[造型、表现]学习领域:
1、在美术游戏中体验各种绘画工具和不同材料的使用效果,认识常用颜色。
2、在美术表现活动中,大胆地采用各种造型方式,并借助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
3、尝试使用各种线条、形状和色彩进行绘画表现活动。
4、通过各种方式的实物拓印,产生肌理,获得视觉和触角的感受。
5、用黏土等可塑性材料,通过揉、搓、压、捏、切挖和堆塑等方法进行简单器皿和动物形象的造型。
6、用单色、彩色纸以及废旧画报、挂历,采用折、剪、撕、拼贴等方法进行平面造型,表现生活中观察到的事物或想象中的事物。
[设计、应用]学习领域:
1、以游戏的方式,观察或触摸各种实物,进行感官体验,并作简单的组合造型。
2、用自然硬质媒材或人工硬质媒材,通过拼摆、粘接、堆积、组合等技法进行造型游戏。
3、以游戏的方式,用单色或彩色纸,采用折、剪、撕等方法进行平面造型为主的练习。
4、安全地使用材料和工具。
[欣赏、评述]学习领域:
1、走出教室,观赏校园和所在地的景色。
2、欣赏自己和同学创作的美术作品。
3、了解、欣赏我国民间美术作品,感受造型和色彩的特点。
4、通过观摩录像、画册,对中外优秀的卡通艺术形象进行欣赏和讨论。
5、到阅览室翻阅画册,观看学生美术作品,找出最喜爱的一件作品,并说明理由。
6、欣赏木偶戏和皮影戏的人物造型,通过录像或实地观看木偶或皮影戏的表演片段。
7、欣赏中外画家描绘儿童生活的美术作品。
[综合、探索]学习领域:
1、利用各种材料特点,采用造型游戏的方式表现出自己的想象,创作出艺术作品,并发表自己的感受。
2、结合语文、音乐等学科内容进行美术创作,共同设计、布置学生美术作业展览或美化教室。
3、根据儿歌、童话设计和制作头饰或面具等,并表演舞蹈、童话剧等。
4、用各种材料制作小型商品,并布置成小小超市,模拟商品交易过程。
四、教师在教学中应遵循以下教学原则:
1、审美性原则。
把审美教育作为主线贯串教学全过程,通过对自然美、生活美、艺术美的感受和表现,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2、思想性原则。
发掘教材内在的思想性,在教学的内容与形式中有机地融进思想品德教育。
3、量力性原则。
教学内容和方法应适合小学生的生理、心理发展特点,浅显易学,循序渐进,逐步提高学生的美术素质。
4、创造性原则。
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启发、鼓励学生的创造性。
5、实践性原则。
联系学生的实际,理论讲述与操作训练相结合,充分使学生眼、手、脑协调并用。
6、趣味性原则。
选择富有儿童情趣的教学内容,采用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
7、因材施教原则。
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和学生间个性的差异,在教学中注意面向全体学生的同时,要考虑个别超常学生与后进学生的情况,采取一般教育与个别知道相结合的方法。
第十二册美术教学计划篇十一
四年级学生已经初步认识了形、色、肌理等美术语言,学习使用了各种工具,体验了不同媒材的效果,能通过看看、画画、做做等方法表现物象,有一定的色彩基础,也具备了一定的线条以及多种材料的运用能力。大部分学生能较好地表现平面形象,并能大胆地发挥想象。也有一定的交流能力,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不强。
本册教材内容采用散点式的结构,注重学生审美感受和视觉经验的培养,强调学生创新意。
识和实践能力的协调发展,以接近社会、贴近学生,学生学以致用为原则,选择符合四年级小学生身心特点的教学内容设计课题。全册内容共19课,内容涵盖造型·表现、设计·应用、欣赏·评述、综合·探索四个学习领域,其中造型·表现和设计·应用领域占较大的比重,欣赏·评述领域大多随堂分配在各课中。
本册教学内容中,技能方面是按照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原则排列的,人文内容也有递进关系。
全册共计19课。
包括《植物写生》、《巧用对称形》、《放学了》。
《设计生活标志》、《生命之源——水》、《材质的美》。
《用彩墨画鸟》、《用彩墨画鱼》、《刻印的乐趣》。
《学画农民画》、《提袋的设计》、《降落伞》。
《别致的小花瓶》、《艳丽的大公鸡》。
《把自己的画制成拼图》、《画家梵高》。
《大师画我也画》、《精彩的戏曲》。
《你追我赶》。
根据《课标》精神,着力改变以往美术学习的机械模仿,不以单纯掌握专业知识技能与目标,而是让学生在围绕人文主题的美术学习中,轻松、快乐地学习艺术基本知识与技能,了解艺术的历史和文化涵养,形成艺术能力和艺术经验,获得尊重、关怀、友善、合作、分享等素养,启蒙每个人的真性情,促进个性的完善与发展。具体为:
1、通过艺术与生活的连接,使学生发现生活美,使之更加热爱生活,通过艺术与情感的连接,丰富学生的思想,使其感情更加丰富。
2、通过艺术与文化的连接,让学生增加多元文化意识,开阔视野。
3、通过艺术与科学的连接,了解降落伞的原理,增加学生的综合知识。
一、总学习目标:
美术教学内容要体现时代精神,适应社会发展趋势,美术教学内容应适应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特点,注意循序渐进和趣味性,美术教学内容要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所以本册教学目标以《美术新课程标准》为依据,遵循美术教育的规律,顺应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构建以促成美术素养的.形成为核心,探究性美术实践活动为主线,人文性内容结构为基本特征的美术教材新体系。注重学生审美感受和视觉经验的培养,强调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协调发展。在美术学习过程中,激发创造精神,发展美术实践能力,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陶冶高尚的审美情操,完善人格。
二、各学习领域目标:
造型·表现领域:进一步认识形、色、肌理等美术语言,学习使用各种工具,体验不同媒材的效果,通过看看、画画、做做等方法表现所见所闻,所想的事物,激发丰富的想象力与创造愿望。
设计·应用领域:学习对比与和谐,对称与均衡等组合原理,了解一些简易的创意和手工制作的方法,进行简单的设计和装饰,感受设计制作与其他美术活动的区别。
欣赏·评述领域:观赏自然和各种美术作品的形、色与质感,能用口头或书面语言的形式对欣赏对象进行描述,说出其特色,表达自己的感受。
综合·探索领域:采用造型游戏等方法,结合语文、音乐等课程内容,进行美术创作,表演和展示,并发表自己的创作意图。
单元。
周次。
日期
课时。
备注。
第一周。
2/6—2/10。
始业课。
植物写生。
1
1
第二周。
2/13—2/17。
植物写生。
巧用对称形。
1
1
第三周。
2/20—2/24。
巧用对称形。
放学了。
1
1
第四周。
2/27—3/2。
放学了。
设计生活标志。
1
1
第五周。
3/5—3/9。
设计生活标志。
生命之源——水。
1
1
第六周。
3/12—3/16。
材质的美。
用彩墨画鸟。
1
1
第七周。
3/19—3/23。
用彩墨画鱼。
刻印的乐趣。
1
1
第八周。
3/26—3/30。
刻印的乐趣。
学画农民画。
1
1
第九周。
4/2—4/6。
机动。
2
清明放假1天。
第十周。
4/9—4/13。
学画农民画。
提袋的设计。
1
1
第十一周。
4/16—4/20。
提袋的设计。
降落伞。
1
1
第十二周。
4/23—4/28。
别致的小花瓶。
2
第十三周。
4/30—5/4。
机动。
2
5。1放假1天。
第十四周。
5/7—5/11。
艳丽的大公鸡。
2
第十五周。
5/14—5/18。
把自己的画制成拼图。
2
第十六周。
5/21—5/25。
画家凡.高。
2
第十七周。
5/28—6/1。
大师画我也画。
2
6。1活动一天。
第十八周。
6/4—6/8。
精彩的戏剧。
2
第十九周。
6/11—6/15。
期末考核。
2
第二十周。
6/18—6/22。
期末考试。
第十二册美术教学计划篇十二
一、教材分析。
主要内容:本册教材是以丰富多彩的美术活动为主线,以由浅入深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内容为副线,主、副线密切关联,穿插并行。主要内容包括:色彩冷暖知识、线条、节奏、工艺制作、玩具、实用设计、电脑美术、欣赏等。
教材重点:在循序渐进的传授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基础上始终贯穿审美性和情意性的教学要求,兼顾学生个性的发展和知识技能的学习的两方面的需要。
教材难点:强调趣味性的美术学习,设计内容要贴近学生的生活经验,强化学生美术学习的兴趣;在继承中华民族悠久历史和美术文化传统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充分体会社会的进步与多元化的美术发展方向。
二、教学目标。
通过观赏和各类美术作品的形与色,能用简单的话语大胆的表达自己的感受;启发学生感受并表现生活中的美好事物,从中体验生活的乐趣;帮助学生认识和使用常用色和点、线、面;了解基本美术语言的表达方式和方法;培养学生表达自己感受或意愿的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知觉能力、形象记忆能力、形象记忆能力和创造能力。
三、教学主要措施。
1、教学应与学生实际生活紧密相结合。
2、教学要充分重视学生的个性差异和不同倾向性,尊重学生的选择。
3、努力营造平等、民主、融洽、和谐的学习氛围,注重学生学习过程的情感体验。
4、重视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果。
四、全册教学进度。
周次内容周次内容。
第一周聚聚散散第二周小圆点的魅力黑与白。
第三周主体与背景第四周冰川与晚霞。
第五周画嗅觉第六周卡通画。
第七周双胞胎第八周藏书票。
第十二册美术教学计划篇十三
六年级用的是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教科书《音乐》(沿海地区)。这套教材从根本上打破了我国过去音乐教材的架构体系,打破了多年来占我国音乐课堂的“唱歌家乐理”的教学模式,努力过到全方位提高小朋友们的音乐素养,方可作用与人的整体素质的提高,这不只是“唱歌课”可以完成的。
教材尊重小朋友们的认知规律,在循序渐进上狠下工夫,以开发小朋友们的音乐听觉为中心,置小朋友们于音乐的天地中感受音乐、认识音乐、鉴赏音乐、发明音乐。
音乐是通过声音来表达人类情感的`听觉艺术,是干支艺术。儿童都具与生俱来的音乐听觉潜力,我们学校音乐教育的责任是诱发、训练同学的这种听觉。教材身份重视置同学于音乐的天地中,去感受音乐、鉴赏音乐、陶冶音乐。
以往音乐教材的视角往往单纯从音乐到音乐,很少从文化的角度去考虑。本教材就很重视从音乐文化上去开拓,教材强调了音乐与人、音乐与社会、音乐与民族、音乐与大自然的联系等等,把音乐置身于大文化中,以文化主题组织教材。作为一门学科必定有他自身的体系,音乐也不例外,音乐课是实践性很强的教学活动。这是因为音乐艺术自身所具有的基本特征所造成的。无论是音乐扮演、音乐欣赏,他们都与各种形式的时间活动密不可分。就音乐教学活动而言,同学离开了延长、演奏、创作、鉴赏等音乐时间活动,就很难获得直接经验。坚持以审美教育为核心,注重培养同学对音乐的兴趣、喜好和情感。努力做到通过音乐教育陶冶情操、启迪智慧、激发同学对美的喜好与追求。注重以同学为主体,让同学在愉快的音乐实践活动(听、看、唱,讨论、联想、想象和律动)中,主动地去发现、去探究,去感受音乐、理解音乐、表示音乐,并在一定基础上发明音乐。高中的音乐欣赏课还加入了一项让同学自身介绍音乐,表达自身艺术见解的实践活动,这也使同学的能力得到了锻炼。
沿海版音乐教材的编写是以培养、提高沿海地区公民的音乐素质与艺术素质为目的的。培养同学具有高尚的、健康的审美情趣和较高的音乐鉴赏能力,并使同学掌握一定的音乐技能。让同学从小就接触中国古代、现代、各民族的音乐,接触各国、各洲的音乐,让同学学会理解、尊重他人用不同的艺术形态表达思想感情的方式,从而搭起人类情感交流的桥梁。
1、 同学通过学唱和欣赏,了解多姿多彩的民族文化,掌握少数民族民歌的特点和风土人情的关系,加深同学对少数民族音乐的情感。
2、 通过学习音乐,让同学认识并学会延长波音与滑音,感受音乐活泼轻快的旋律,教育同学要热爱生活,要维护环境。
3、 初步认识民族管弦乐中的吹管乐器,并欣赏管弦乐曲。
4、 认识大三度、小三度、纯五度音程,学习和点十六分音符。
5、 通过音乐课接受多元化的文化,了解世界的人文、地理、风情等综合文化,拓宽同学的音乐视野。
6、 学习《同一首歌》、《爱我中华》等歌曲,增强同学的爱国主义情感。
第一课 学唱两首舒伯特的歌曲 第1——2周
第二课 听赏一首我国近代优秀歌曲 3——4周
第三课 学唱两首不同风格的歌曲 第5——7周
第四课 舞曲 第8——9周
第五课 民族乐器中的打击乐器 第10——12周
第六课 五线谱与简谱 第13——16周
第七课 大合唱、组歌 第17—18周
第十二册美术教学计划篇十四
1、教研室负责制定第二次(年后)校考计划:从时间、考点的相对集中及高校层次的合理搭配等因素出发,根据五种层次学生的情况列出五个“套餐”计划。与学生、家长交流后明确教学与考试策略,并认真实施。(开学初已完成计划并正在实施。)。
2、到3月初完成整个高三的美术专业教学,并做好总结工作。
1、教研室与高一、高二任教老师共同通过上学期学生的期末试卷及作业情况分析学生学情(主要是学生的特点与能力差异),并对照高考要求,从一开始就有针对性地制定教学计划。
2、高二美术班的教学计划分两期进行,一是学业水平考试前,主要是对前期学习的巩固与延伸;一是学业水平考试后,是一直延伸到高考(高三)的全面教学计划,可以称之为省统考教学计划。
1、在四月完成学生专业能力与学习方式考查的全面改革,制定出一套利于能力发展尤其是应对高考能力提高的细化的考核方案,要求教学目标与省统考及各种校考的种种目标一一对应,以利于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高效发展。
2、用新的考核方法,全面对美术班教学进行期末考核,以促进暑期及高三阶段教学正常有序地进行。
3、分学期、分阶段填写细化的考核量表,建立学生个人的专业学习成长档案,指导学习自主学习。
1、重点提高艺术教师的思想素质与业务素质。
2、每周的教研活动主要分两大主题进行:一是连续开展以美术高考为主题的理论研讨活动,让每个老师以文字方式完成对高考考试方式、应对策略、作业及试卷评价的思考,并针对教师教学方法提出改进方法,并制定调整方案。二是专业技能学习活动的开展,周周练,课课练。同时争取外出写生、观摩学习的机会。
3、开展专业教师基本功展示活动,考查老师的专业能力并促进其发展。活动分基础技能、专业教学理论、特长展示三个层次进行,阅卷工作聘请高校老师等教学专家完成。
4、高三两个美术专业教师分别加强对高一、高二美术班教学进行督察、示范与辅导。
5、如果在一系列教师培养活动结束后,仍有不能胜任的情况,提请校长室研究让该教师暂时辅助教学,帮助其在这一段时间中更好地进行专业及业务学习。
1、四月份学习水平测试后,开展与高校(如扬大艺术学院)、中学美术师生的联谊活动,老师与学生在活动中都能得到思想、学习等各方面的启示,激发教学的动力。
2、五月中旬:专业美术画展。
3、六月下旬,请前届学生回母校与学生交流报告,激发学习热情及端正学习态度、树立学习理想。
第十二册美术教学计划篇十五
也有了较大提高,是迅速提高艺术能力的好时机。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基本方法已基本了解并适应,对一些绘画构图着色,手工剪贴制作的技能也有了一定的认识,基本能够完成较完整的作品,在创新思维上,一些学生能对事物发散思维,有些想法还非常独到,但还有一部分学生在这方面的能力还比较欠缺。
一年级美术教学计划分造型与表现、设计与应用、欣赏与评述、综合与探究等课型,其中综合与探索课比重较大,主要培养学生综合能力和绘画能力和手工制作技能的探索。以锻炼动手能力和认识感受能力的绘画和手工制作课题为基础,其中包括绘画、画、拼、剪、贴、彩泥等,在内容方面,题材显得更为丰富和多彩,有平时学生生活中常见的,也有一些不常见的、比较新颖的,对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很有利。
1、通过轻松的教学游戏,让学生认识和了解形形色色的作画方法,认识和了解绘画画基础知识,学习绘画及手工制作的基本方法、概念、技巧等,并能够运用在作品中,锻炼动手能力。
2、培养学生造型技能,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对美好事物的感知能力。
3、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用美学的眼光去观察事物,进一步培养学生对美术术的兴趣,学会感受身边的事物及美感,完善人格。
4、培养良好的课堂习惯,学习习惯。
5、继续熟悉水彩画的材料工具及其使用方法。
1、加强直观教学,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加强教具的演示和学具的操作。这样可以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美术学习,不仅可以活跃课堂气氛,而且可以让学生在观察、操作、表述中学会思维,使学生自始至终保持高涨的学习热情,大大激发发了学习的兴趣,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2、运用电教媒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优化课堂结构,精心设计课堂情景,倡导学生从广泛的生活、自然、文化情景中学习,发展了学生的观察能力、语言描述能力,动手操作能力与自我反思能力。
本期周数17周课时数12共计204。
课题(内容)。
1、船。
2、长呀长。
3、出壳了。
4、我们身边的线条。
5、太阳16、用春天的色彩装扮自己。
6、漂亮的瓶子。
7、童话城堡教务处审查意见。
8、画自己。
9、手形的联想。
10、我和昆虫。
11、奇妙的旅行。
12、可爱的动物。
13、狮子大王。
14、介绍我喜欢的玩具。
15、春天的色彩。
第十二册美术教学计划篇十六
六年级用的是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教科书《音乐》(沿海地区)。这套教材从根本上打破了我国过去音乐教材的架构体系,打破了多年来占我国音乐课堂的“唱歌家乐理”的教学模式,努力过到全方位提高小朋友们的音乐素养,方可作用与人的整体素质的提高,这不只是“唱歌课”可以完成的。
教材尊重小朋友们的认知规律,在循序渐进上狠下工夫,以开发小朋友们的音乐听觉为中心,置小朋友们于音乐的天地中感受音乐、认识音乐、鉴赏音乐、发明音乐。
音乐是通过声音来表达人类情感的听觉艺术,是干支艺术。儿童都具与生俱来的音乐听觉潜力,我们学校音乐教育的责任是诱发、训练同学的这种听觉。教材身份重视置同学于音乐的天地中,去感受音乐、鉴赏音乐、陶冶音乐。
以往音乐教材的视角往往单纯从音乐到音乐,很少从文化的角度去考虑。本教材就很重视从音乐文化上去开拓,教材强调了音乐与人、音乐与社会、音乐与民族、音乐与大自然的联系等等,把音乐置身于大文化中,以文化主题组织教材。作为一门学科必定有他自身的体系,音乐也不例外,音乐课是实践性很强的教学活动。这是因为音乐艺术自身所具有的基本特征所造成的。无论是音乐扮演、音乐欣赏,他们都与各种形式的时间活动密不可分。就音乐教学活动而言,同学离开了延长、演奏、创作、鉴赏等音乐时间活动,就很难获得直接经验。坚持以审美教育为核心,注重培养同学对音乐的兴趣、喜好和情感。努力做到通过音乐教育陶冶情操、启迪智慧、激发同学对美的喜好与追求。注重以同学为主体,让同学在愉快的音乐实践活动(听、看、唱,讨论、联想、想象和律动)中,主动地去发现、去探究,去感受音乐、理解音乐、表示音乐,并在一定基础上发明音乐。高中的音乐欣赏课还加入了一项让同学自身介绍音乐,表达自身艺术见解的实践活动,这也使同学的能力得到了锻炼。
沿海版音乐教材的编写是以培养、提高沿海地区公民的音乐素质与艺术素质为目的的。培养同学具有高尚的、健康的审美情趣和较高的音乐鉴赏能力,并使同学掌握一定的音乐技能。让同学从小就接触中国古代、现代、各民族的音乐,接触各国、各洲的音乐,让同学学会理解、尊重他人用不同的艺术形态表达思想感情的方式,从而搭起人类情感交流的桥梁。
1、 同学通过学唱和欣赏,了解多姿多彩的民族文化,掌握少数民族民歌的特点和风土人情的关系,加深同学对少数民族音乐的情感。
2、 通过学习音乐,让同学认识并学会延长波音与滑音,感受音乐活泼轻快的旋律,教育同学要热爱生活,要维护环境。
3、 初步认识民族管弦乐中的吹管乐器,并欣赏管弦乐曲。
4、 认识大三度、小三度、纯五度音程,学习和点十六分音符。
5、 通过音乐课接受多元化的文化,了解世界的人文、地理、风情等综合文化,拓宽同学的音乐视野。
6、 学习《同一首歌》、《爱我中华》等歌曲,增强同学的爱国主义情感。
第一课 学唱两首舒伯特的歌曲 第1——2周
第二课 听赏一首我国近代优秀歌曲 3——4周
第三课 学唱两首不同风格的歌曲 第5——7周
第四课 舞曲 第8——9周
第五课 民族乐器中的打击乐器 第10——12周
第六课 五线谱与简谱 第13——16周
第七课 大合唱、组歌 第17—18周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177147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