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一曼英雄事迹材料(优秀13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2-07 05:52:42
赵一曼英雄事迹材料(优秀13篇)
时间:2023-12-07 05:52:42     小编:LZ文人

总结是一种对自己成长轨迹的记录,可以为我们未来的发展提供有力的证明。在写作文时,如何组织好文章结构?8.这些总结范文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总结的技巧和方法

赵一曼英雄事迹材料篇一

赵一曼(李坤泰,1905年10月-1936年8月2日),字淑宁,出生于四川宜宾,毕业于黄埔军校六期,中国共产党党员,抗日烈士。下面由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赵一曼英雄事迹,方便大家学习,希望可以帮到你。

20世纪之初,在五四运动的浪潮冲刷下,反动、腐朽的封建制度虽然受到了一定的抨击和摧毁。但并没有从根本上彻底推翻封建社会的统治,尤其是在广大的中国农村,封建制度下提倡的封建礼教、男尊女卑、女子贞节以及三从四德等,仍然在严重地束缚、压迫和摧残着中国农村妇女。赵一曼出生在一个偏远的山村封建地主家庭里,也就必然逃脱不掉当时操持家业的兄长像阎王似的以封建礼教严厉地管束她,使她失去自由。男尊女卑,一方面造成了男性在家庭中的骄横,另一方面也造成了对女性的压迫和侵夺。

在赵一曼十二岁那年的腊月二十五日,赵一曼的父亲李鸿绪因为咳嗽痰涌昏迷不醒后死去了。按世俗规矩,大哥李席儒便名正言顺地成了当家人。

父亲病死后,小一曼失去了父爱,家里的生活更是沉闷极了。大哥不仅没有父亲那般行医抓药的本事,反而成天赌博、抽鸦片,还要天天摆着家长的派头。大嫂也是好吃懒做、游手好闲之人,两口子三天两头吵嘴闹气。在这种家庭环境里,赵一曼受到了极大的憋屈,在忍无可忍的情形下,有一天她便向大哥提出:这样活着实在太没意思了,我要出门读书去!大哥只顾抽烟,耷拉着眼皮,头也懒得抬地哼道:不行,我没钱供你!

赵一曼还能跑到哪里去呢?晚上她小心翼翼地又回到了家里。母亲似乎已经心平气和了,给她用辣椒油烧了两个菜。赵一曼一边吃饭一边用两眼观察着母亲的脸色,看母亲若无其事,她以为已经闯过了这一关。

然而,赵一曼猜错了。第二天一大早,母亲就请来村里一位老婆婆当帮手,对她实行强制裹脚。两个人把小一曼死死摁倒在木床上,紧紧地压住她的双脚,母亲将她的脚趾使劲捏拢,老婆婆用一条白粗布将她的脚一层一层地裹紧,每裹一层,老婆婆就使劲勒一勒,赵一曼痛得号啕大哭,眼泪“刷刷”地直往下掉。缠呀,缠!裹呀,裹!一层一层又一层,赵一曼拼命抗争着、挣扎着,嗓子也哭喊得嘶哑了,直到哭喊不出了声,也挣扎不动了,两只脚也已被裹成了像母亲那样的“尖辣椒”。

母亲满意了,她又给女儿双脚套上了两只尖尖鞋,板着脸儿对她说:“从今天起,不准你出大门、上大街,所有男人都不能见!”

赵一曼看看自己被缠了足的双脚,嘟囔着说:“这样的脚咋走路啊!”

母亲安慰她说:“慢慢习惯就好了,来!站起来走一走,让妈看看咋样儿。”

赵一曼试着慢慢地站了起来,抬起身却根本站不住,两只脚麻痛麻痛,还没有迈步走路就一下子跌倒了。她一阵懊悔,索性在地上打起滚来,哭闹着把两只小鞋甩得远远的。

母亲没有发火,弯腰把她甩远的两只小鞋捡了回来,又要给她穿上,她说啥也不穿,母亲就哄着她穿。

这一次,赵一曼被关在屋子里,躺在床上却烦躁得难以入睡,她透过窗棂望着朦胧的月色,发痴发呆。满山的竹林在夜风中呼啸着,如涛似浪,她家的小屋就像一叶扁舟在夜雾茫茫的大海上颠簸着,一会儿被推拥到浪尖上,一会儿又被埋入浪谷下,好像随时都有可能在夜海中被吞没。她想在船上站起来,但两只小脚痛得钻心,说啥也站不起来。她便大声呼救。没有人理睬她。母亲就坐在屋门外,她睡得很晚,却装作没听见。

近年来,___镇党委以科学发展观为指针,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努力把我镇领导班子打造成牢记宗旨、深怀亲民之心,勤政务实、躬身为民之举,开拓有为、力创富民之果的三民好班子,目前,全镇社会各项事业全面进步,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和谐,并多次获得上级领导的充分肯定。

抓班子带队伍树形象。

___镇始终把抓干部队伍建设工作放在首位,不断增强党委班子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一是从制定规章制度入手,规范干部行为。___镇结合本镇实际不断研究制定和完善各项管理制度,制定《考勤、值班和请假制度》、《限时办结制》、《首问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等一系列的规章制度,对党委重大事项的决策,党员干部的工作、学习、生活等方面都作了较详细的规定,让党员干部有所为,有所不为,为确保各项工作顺利完成提供组织保证。二是常抓干部学习不放松,全面提高干部队伍素质。___镇对干部学习做到常抓不懈,做到集中学习与自我学习相结合,主动学习与促进学习相结合,理论学习与实践锻炼相结合,坚持每周一干部集中学习,党委中心组每月集中学习一次。鼓励干部积极参加各种学习培训,对参加函授或进修学习班的,学习期间的报名费,在成功获得毕业文凭后由镇政府给予报销。三是继续实施三培两带工程,不断提高农村党员素质,体现先进性。通过实施三培两带工程,将50%的农村党员培养成了致富能干和村组干部,党员的双带能力明显增强,带动了1000户以上的农民群众致富,取得实在的效果。农民党员吴___利用在外务工学到的技术和积攒的资金,回家投资120余万元创办了永华家具厂,带动30多户农民共同致富,党员凌___将自己学到的西瓜种植技术传授给村民,带动全村农民种植西瓜___多亩,其所在村小组成了远近闻名的西瓜村。在党员发展工作,有意识地将一些文化水平较高的致富能手培养成党员,在近年来发展的党员中,有70%是高中以上学历,有75%是有一技之长的致富能手。四是开展五联五比活动,切实转变机关作风,树立新形象。为进一步强化干部队伍建设,___镇结合机关效能年建设活动,在全镇干部中开展联系实际,比学习;联系责任,比贡献;联系群众,比感情;联系企业,比服务;联系差距、比进位主题活动。活动中,全镇干部共挂扶村组农户240户,带着感情为民办事,解决群众困难的干部多了,百姓称赞干部的言语多了,全镇呈现出以新农村建设为纽带,干部群众共同建设家园的喜人景象。

顺民意办实事聚民心。

___镇把能否为农民群众办实事,办好事作为乡镇工作的立足之本,积极组织资金解决农民群众实际困难,不断满足群众需要,得到广大群众的好评,全镇人民心齐、气顺,社会安定和谐。近年来共积极争取各类项目资金___多万元,用于全镇基础设施建设,全镇共硬化各类公路52公里,8个行政村公路硬化率达100%,村组公路硬化率达70%以上。水库除险加固率达50%以上。极大改善农业基础设施条件,为农民增收提供有利条件。

为方便农民办事,镇党委制定了《关于实行民事村办工作的实施意见》,要求各村在村小组设立一名民事收集员,通过受理、登记、代办、回复等环节,为群众代办计生证、土地证、合作医疗报销等提供服务,不收取任何费用。据统计,全镇党员干部每年为群众办好事实事______余件,真正达到了干部定期受教育,群众长期得实惠目的。以充分调动群众积极性为切入点,扎实有效推进新农村建设。坚持政府引导、群众主体的工作思路,组织镇村干部,动员群众积极参加到建设新家园中来,全镇新农村建设形成了你追我赶的良好态势。目前,全镇14个新农村建设示点基本实现了走平坦路、喝干净水、上卫生厕、住整洁房、的目标。

重招商调产业帮民富。

___镇把富民强镇作为做好农村工作的最终目的。镇党委抓住贵溪市委异地办厂,原地纳税的良好机遇,立足实际提出引资强镇的发展思路。采取以诚招商,以商招商,全民招商等多种方式,共引进五家过亿元的铜加工企业落户市工业园区,这些招商引资企业的引进,为我镇冲击经济强镇奠定了坚定的基础,财政收入实现了三年连续翻番。

___镇以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为突破口,不断突破传统农业框架,用新兴产业搭建起一座座富民金桥。该镇板桥村地处城郊,农民素有种西瓜的传统。镇党委政府因势利导,采用供良种、普良法、扶资金的方法,积极引导当地农民扩大种植规模,提升种植水平,并组织起板桥西瓜协会,让板桥西瓜成为贵溪知名品牌。如今,板桥村每年种植的西瓜面积达______x多亩,瓜农仅种瓜一项人均收入就达5000多元,西瓜已成为他们致富的绿宝盘。全镇一村一品农业产业格局基本形成,辐射带动农民人均增收超过200元,全镇累计农业收入达4000万元。每年全镇共举办各类技术培训______多人次,帮助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5000多人,为农民增加收入寻找新路。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赵一曼被中国共产党派到东北地区领导革命斗争。1934年担任中共珠河中心县委委员兼铁道北区委书记,组织抗日自卫队,与日军展开游击战争。1935年担任东北人民革命军第3军第1师第2团政委,11月,与日伪军作战时不幸因腿部受伤被捕。日军为了从赵一曼口中获取到有价值的情报,找了一名军医对其腿伤进行了简单治疗后,连夜对其进行了严酷的审讯。面对凶恶的日军,将生死置之度外的赵一曼忍着伤痛怒斥日军侵略中国以来的各种的罪行。凶残的日军见赵一曼不肯屈服,使用马鞭狠戳其腿部伤口。身负重伤的赵一曼表现出了一个共产党员坚强的意志和誓死抗日的决心,痛的几次昏了过去,仍坚定地说:“我的目的,我的主义,我的信念,就是反满抗日。”没说出一字有关抗联的情况。1935年12月13日,因赵一曼腿部伤势严重,生命垂危,日军为得到重要口供,将她送到哈尔滨市立医院进行监视治疗。赵一曼在住院期间,利用各种机会向看守她的警察董宪勋与女护士韩勇义进行反日爱国主义思想教育,两人深受感动,决定帮助赵一曼逃离日军魔掌。1936年6月28日,董宪勋与韩勇义将赵一曼背出医院送上了事先雇来的小汽车,经过辗转后,赵一曼到了阿城县境内的金家窝棚董宪勋的叔叔家中。6月30日,赵一曼在准备奔往抗日游击区的途中不幸被追捕的日军赶上,再次落入日军的魔掌。赵一曼被带回哈尔滨后,凶残的日本军警对她进行了老虎凳、泼辣椒水等更加严酷的刑讯。据敌伪档案记载,日本宪兵为了逼迫她供出抗联的机密和党的地下组织,对她进行了残酷的拷问。刑讯前后采用的酷刑多达几十种,其中就包括电刑。但她始终坚贞不屈,没有吐露任何实情。日军知道从赵一曼的口中得不到有用的情报,决定把她送回珠河县处死“示众”。8月2日,赵一曼被押上去珠河县(现尚志市)的火车,她知道日军要将她枪毙了,此时,母亲对于你没有能尽到教育的责任,实她想起了远在四川的儿子,她向押送的警察要了纸笔,给儿子写了一封催人泪下的遗书:

“在是遗憾的事情。母亲因为坚决地做了反满抗日的斗争,今天已经到了牺牲的前夕了。希望你,宁儿啊!赶快成人,来安慰你地下的母亲!在你长大成人之后,希望不要忘记你的母亲是为国而牺牲的!”中国人民会永远牢记女民族英雄赵一曼可歌可泣的抗日事迹。新中国成立后,朱德为赵一曼题写了“革命英雄赵一曼烈士永垂不朽”的题词,哈尔滨市将她战斗过的一条主街命名为一曼大街。

“在是遗憾的事情。母亲因为坚决地做了反满抗日的斗争,今天已经到了牺牲的前夕了。希望你,宁儿啊!赶快成人,来安慰你地下的母亲!在你长大成人之后,希望不要忘记你的母亲是为国而牺牲的!”中国人民会永远牢记女民族英雄赵一曼可歌可泣的抗日事迹。新中国成立后,朱德为赵一曼题写了“革命英雄赵一曼烈士永垂不朽”的题词,哈尔滨市将她战斗过的一条主街命名为一曼大街。

1935年11月的一天黎明,2团被敌人包围在道北区的一个山沟里。激战一昼夜突围,部队伤亡很大。团长王惠同负伤被俘(后英勇就义),道北区委书记兼2团政治部主任赵一曼指挥战斗时,一条大腿受贯通伤,骨头被打碎。22日,她和3个人转移到3区春秋岭附近一户农家时,被汉米振文发现。米振文报告第3“讨伐”队队长张福兴,张福兴带伪军将农舍包围。战斗中,赵一曼左腕被打穿,失血过多,昏迷后被俘。

从在珠河见到被俘的赵一曼,到10天后又将其押送到哈尔滨伪滨江省警务厅继续关押、审讯,警务厅特务科外事股长大野泰治都是个重要角色——让我们看看1962年5,月他作为战犯在押期间写的供词:

“这个妇女,穿着一件黑棉衣,腰下被血染着,脸伏在车台上,一个十__岁的姑娘坐在她的身旁照料她。伤者头发散乱,大腿的裤管都被血灌满了,在不断往外渗。

我担心她马上死掉,得不到口供,从而失掉可能的情报,急忙走到她的身旁,叫喊道‘起来!’她从容地抬起头来看着我,看见她那令人望而生畏的面孔,我情不自禁地倒退了两三步。我让远间(即伪珠河县首席警务指导官远间重太郎——笔者)找个适当的审问场所。远间同县公所的翻译詹警卫商量之后,决定在马料房的高粱垛上进行。从审讯中,知道她叫赵一曼,二十七岁,在妇女抗日会工作,家庭是个富户,本人受过中国女性的教育。在以上这些问题上,她态度坦然,答语明快。

当问她关于赵尚志部队的事时,她回答:‘关于抗日联军的事,我不知道。’。

我问她是不是共产党员,在党内是什么地位。她回答说:‘我同共产党没有关系。’我问她:‘为什么进行抗日活动?’一听这问题,她一下子提高了声调,作了义正辞严的回答,与其说是回答我的问题,不如说是对日军的控诉。她说:‘我是中国人,日本侵略中国以来的行动,不是几句话所能道尽的。如果你是中国人,对于日军目前在珠河县的行动将怎样想呢?中国人反抗这样的日军难道还用得着解释吗?我们中国人除了抗战外,别无出路。你们日本人口蜜腹剑。’接着她就‘日本军是保卫中国不受他国侵略’,‘日满一德一心’是‘兄弟之邦’等问题作了揭露。她那种激愤之情,在我看来简直不像个身负重伤的人。她对日本军固然很义愤,但讲得有条有理,使人一听就懂。当翻译把她的话向我翻译时,赵一曼就盯着翻译的嘴,生怕他翻不全似的,翻完了又继续讲,滔滔不绝,确是个有口才的人。我不知不觉地成了她的宣传对象了。”

“我又用鞭子戳了一下赵一曼的伤口,只见她身子抖了一下,脸上露出了忍痛而愤怒的表情。这时候待在她身旁的那个姑娘跳起来护着她。我命令旁边的警士把那个姑娘拉出去。我说:‘看样子你有点发火了吧?我不是为了听你那套话来的,你不说,我也会让你说出来的。你先把你共产党的身份说一说吧!’在我这样威胁下,她从容地回答道:‘我没有什么中共身份,强迫一个人说自己不知道的事情,未免太蛮横了吧?你说我是共产党员,你把证据拿出来!’她除了承认做妇女工作以外,其他什么也不说。于是我就用鞭子抽她的手,她干脆不说话了。”

用鞭子戳伤口,把竹签刺进指甲里,是为了使赵一曼屈服,得到他们想要得到的东西。从被俘地到珠河县城,一辆牛车在山道土路上颠簸,对伤口不作任何处置,任其流血,到送去哈尔滨,住进市立医院,也是为了同样的目的。因为他们发现这是“一个了不起的女人”,因为大腿上的贯通伤溃烂了,他们需要一个活口,而把竹签刺进指甲里是不会危及生命的。

医院毕竟不是伪警务厅的地下看守所,就有了逃走的机会。

赵一曼是12月2日押送哈尔滨的,何时被以“王氏”之名转至市立医院疗伤无从查考,看守她的伪警察换成董宪勋,是在1936年4月上旬。

这是一个挺沉稳的富于正义感的青年。他的身份、职业,使他对这个世界的黑暗、残忍和嗜血成性,看到的肯定比马上就要写到的韩勇义多得多。可他们都碰上了一个令他们、也让我们这些后人永远敬仰的人,两颗冬眠的中国心就怦然跳动起来。在1936年那个叫作什么“满洲国”的世界里,他们的行为有着特别的昭示意义。后人不会忘记他们,就像怀念那些在冰天雪地中战死的、冻死的、饿死的有名无名的抗联官兵一样。只是拿起笔来,心头总是压抑着愧疚,因为我和我们这些后人对他们知道得实在太少。

开头的话题,是多大年纪了,挣多少钱呀,娶媳妇了没有呀,家住哪儿呀等等,董宪勋都回答了。谈到日本侵略者的丑行,“满洲国”这个耻辱的怪胎,董宪勋就不吭声了,随之而来的则是他值班时环境的宽松。自然,赵一曼的话题也就更放得开、有针对性了,而且有机会把自己到东北的经历、见闻,写成类似小说的文字,董宪勋就成了第一个读者。有一天,董宪勋就说:俺想参加抗联,打日本子!

赵一曼英雄事迹材料篇二

20世纪之初,在五四运动的浪潮冲刷下,反动、腐朽的封建制度虽然受到了一定的抨击和摧毁。但并没有从根本上彻底推翻封建社会的统治,尤其是在广大的中国农村,封建制度下提倡的封建礼教、男尊女卑、女子贞节以及“三从四德”等,仍然在严重地束缚、压迫和摧残着中国农村妇女。出生在一个偏远的山村封建地主家庭里,也就必然逃脱不掉当时操持家业的兄长像“阎王”似的以封建礼教严厉地管束她,使她失去自由。男尊女卑,一方面造成了男性在家庭中的骄横,另一方面也造成了对女性的压迫和侵夺。

在十二岁那年的腊月二十五日,的父亲李鸿绪因为咳嗽痰涌昏迷不醒后死去了。按世俗规矩,大哥李席儒便名正言顺地成了当家人。

父亲病死后,小一曼失去了父爱,家里的生活更是沉闷极了。大哥不仅没有父亲那般行医抓药的本事,反而成天赌博,还要天天摆着家长的派头。大嫂也是好吃懒做、游手好闲之人,两口子三天两头吵嘴闹气。在这种家庭环境里,受到了极大的憋屈,在忍无可忍的情形下,有一天她便向大哥提出:“这样活着实在太没意思了,我要出门读书去!”大哥只顾抽烟,耷拉着眼皮,头也懒得抬地哼道:“不行,我没钱供你!”

已经十几岁了,李席儒不仅不叫她上学读书,还让母亲严格地监视着她。

母亲虽然慈祥善良,却受封建思想禁锢,既然丈夫死了,“长子为父”,儿子的话也是要听的。她不让再出院门,不让像小时候那样到草丛里捉蝴蝶,也不能到竹林里去挖幼笋,自然更不能和男孩子们一起玩耍了。

的母亲按着老辈留下的规矩,要给扎耳朵眼儿,要给她缠足。

按封建传统,女人“三寸金莲”被认为是一种美。母亲的脚就是姥姥给裹的,穿着一双尖尖的小鞋,走起路来一步三摇的,实在是活受罪!在少年时期的看起来既可怜又可笑。

一天上午,母亲把叫到八仙桌前,拉住的一双小手郑重地说:“淑端哪,你该裹脚了,再不裹,大脚丫子会被人笑话的。长大了也是没人娶你的!”

一听裹脚,的心就像被蜂蜇针扎似的缩紧了。村里的小脚女人她看得多了,本是一双天然脚,却被一条长长的白布缠成了“尖辣椒”,有的连脚趾骨都被勒断了。尖尖小脚,站也站不稳,走也走不快。她低头看看母亲那一双只有三四寸的小脚,心头涌起一股酸楚。小时候,她常常看到父亲一不顺心就要拿母亲出气,连踢带打,母亲总是颤巍巍跌倒在地,为躲避丈夫只能满地爬行;有时候,遇到天阴地湿,母亲要到山间拔两棵青菜,也要爬着去。一次,她随母亲一起下田,正好碰上下雨,妈妈脚下一滑摔倒在地,满身满脸的泥巴……想到这些,不寒而栗,她打内心深处不愿意像母亲一样活受罪!

她倔强地对母亲说:“妈,我不裹脚!”

“女孩子大了都要裹脚,这是祖辈留下的规矩!”

“裹了脚走路都走不稳,我不裹!”坚持说。

“不裹也得裹!”母亲也强硬起来。

“不,我就不!”一边说着一边就从母亲眼前溜出了门外。

还能跑到哪里去呢?晚上她小心翼翼地又回到了家里。母亲似乎已经心平气和了,给她用辣椒油烧了两个菜。一边吃饭一边用两眼观察着母亲的脸色,看母亲若无其事,她以为已经闯过了这一关。

然而,猜错了。第二天一大早,母亲就请来村里一位老婆婆当帮手,对她实行强制裹脚。两个人把小一曼死死摁倒在木床上,紧紧地压住她的双脚,母亲将她的脚趾使劲捏拢,老婆婆用一条白粗布将她的脚一层一层地裹紧,每裹一层,老婆婆就使劲勒一勒,痛得号啕大哭,眼泪“刷刷”地直往下掉。缠呀,缠!裹呀,裹!一层一层又一层,拼命抗争着、挣扎着,嗓子也哭喊得嘶哑了,直到哭喊不出了声,也挣扎不动了,两只脚也已被裹成了像母亲那样的“尖辣椒”。

母亲满意了,她又给女儿双脚套上了两只尖尖鞋,板着脸儿对她说:“从今天起,不准你出大门、上大街,所有男人都不能见!”

看看自己被缠了足的双脚,嘟囔着说:“这样的脚咋走路啊!”

母亲安慰她说:“慢慢习惯就好了,来!站起来走一走,让妈看看咋样儿。”

试着慢慢地站了起来,抬起身却根本站不住,两只脚麻痛麻痛,还没有迈步走路就一下子跌倒了。她一阵懊悔,索性在地上打起滚来,哭闹着把两只小鞋甩得远远的。

母亲没有发火,弯腰把她甩远的两只小鞋捡了回来,又要给她穿上,她说啥也不穿,母亲就哄着她穿。

这一次,被关在屋子里,躺在床上却烦躁得难以入睡,她透过窗棂望着朦胧的月色,发痴发呆。满山的竹林在夜风中呼啸着,如涛似浪,她家的小屋就像一叶扁舟在夜雾茫茫的大海上颠簸着,一会儿被推拥到浪尖上,一会儿又被埋入浪谷下,好像随时都有可能在夜海中被吞没。她想在船上站起来,但两只小脚痛得钻心,说啥也站不起来。她便大声呼救。没有人理睬她。母亲就坐在屋门外,她睡得很晚,却装作没听见。

赵一曼英雄事迹材料篇三

“打倒日本帝国主义!”“中国共产党万岁!”这是英雄的中国人民坚强不屈的声音!这声音惊天动地,气壮山河!

读完《狼牙山五壮士》这篇文章,我心中有一股说不出的感受。五壮士为了不让敌人发现自己的部队,跳崖身亡。用生命和鲜血谱写出了一首气吞山河的壮丽诗篇。

马宝玉、胡德林、宋学义、葛振林和胡福才五位英雄为掩护群众和部队撤退,毅然地把敌人引上了狼牙山棋盘陀峰顶绝路,子弹没有了,他们就拿石头砸。在敌人的主力部队到来时,班长马宝玉用尽力气将最后一枚手榴弹投出去,顿时在敌人部队中央炸开了花。可日伪军发现了他们已经没有子弹,蜂拥向山顶冲来,并叫到“捉活的,捉活的!”马宝玉等人为了不让日伪军捉活的,宁死不屈,砸碎枪后壮烈跳崖。敌众我寡,他们从不在乎,仅五人却干掉了150多个敌人。他们永远是我们祖国的骄傲,民族的自豪。后来,狼牙山五壮士的牺牲精神和坚贞不屈的民族气节受到聂荣臻司令员的高度评价,他说:“他们身上体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的优秀品质,体现了中华民族的英雄气概!”是呀,这种宁死不屈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是我们的榜样。

想到这里,我不禁想起了我的太姥爷。他当时是德高望重的村长,然而,就在这时,鬼子的“大扫荡”开始了。他们抓住我太爷爷的衣领,问道:“死老头儿,八路藏哪儿?粮食藏哪儿?”太姥爷一摇头,好像根本没有怕他们的意思。这一摇头不要紧,可激怒了小鬼子,大声呵斥道:“说!不说就毙了你!”“哼!你们甭想从我嘴里知道任何东西!我不会告诉你们的!”太爷爷的语气中带着点愤怒,说。小鬼子气的跳起来,“活埋,活埋,我就不信他不说!”几个士兵把他拖到事先挖好的坑里,而太爷爷却始终不肯透露半点消息,任凭鬼子怎样折磨他。……土越积越多,太奶奶站在一旁看着干着急,不过她明白,太爷爷是为了共产主义事业而牺牲。这,值得……至今,我姥姥那里还留有一张发黄的证书:我太姥爷的烈士证书。

五壮士和我太姥爷一样,他们以大局为重,宁肯现出自己宝贵的生命,也要为中国共产党的利益着想。那种民族气节,牺牲精神让我难忘,也让我更加发愤图强!假如我是小小的房子,那我也要顶天立地,不怕风吹雨淋;假如我是一株小树苗,那我也要开花结果,成为成为国家的栋梁。我要从小事做起,勿忘国耻,振兴中华!

赵一曼英雄事迹材料篇四

前段日子,我利用闲暇时间阅读了《抗日女英雄——赵一曼》。这篇文章主要讲述了赵一曼为了革命事业,毅然离开富裕的家庭。因掩护部队突围,不幸负伤被捕,受尽百般折磨,仍异常顽强,至死都不肯吐露党的秘密的故事。

小时候,我十分调皮,常惹妈妈生气。有一回,妈妈让我做她新买的课外习题,我想都没想就很决绝地说:“不做!”可妈妈硬是逼着我做,并且气愤地告诉我:“你要是不做,就离开这个家,别想回来了!”我的眼泪随即就很不争气地掉了下来。正在气头上的我抽泣着说道:“走就走,谁怕谁啊!”于是,我背起书包,给了妈妈一个大大的白眼,转身跑了出去,狠狠地摔上了门。外面正下着倾盆大雨,震耳欲聋的声音让我的大脑清醒了许多。再三犹豫后,我还是敲开了那扇熟悉的门。谁知我前脚才刚踏进门,头顶上就响起了妈妈那刺耳的声音:“怎么样,做不做?”“不做!我偏不做!”我一边拒绝,一边飞快地跑进了屋里,转身把门反锁了。不出我所料,外面传来妈妈怒气冲冲地用木棍敲打着桌子,一句接一句数落着我的声响。但出乎意料的是,妈妈居然用钥匙打开了房门,拿起木棍就向我冲过来。看着妈妈那张怒目圆睁的脸,我知道,我完蛋了。就在我发愣时,妈妈的木棍已经重重地落在了我的手臂上,那钻心的疼痛,让我的眼泪如洪水般决堤。我张口就喊:“啊——”。木棍不停地起起落落,我的鬼哭狼嚎也没完没了。奶奶闻声赶来,制止了这场“战争”。这时,我的眼睛已经哭肿了,身上到处是一块青一块紫,嘴里还不停地喃喃道:“我做,我做······”。最终,我还是无奈地乖乖做起了练习题,尽管心里有一万个不愿意。

现在,看了《抗日女英雄——赵一曼》这篇文章,我羞愧不已。赵一曼那颗爱国之心和她的坚强、勇敢深深地感动了我。和平年代的我们虽然不能够像赵一曼一样上阵杀敌,但是我们可以学习她那种坚定不移的决心和大无畏的勇气,凭一己之力为祖国发展做出一丝贡献,让我们的祖国更加繁荣昌盛!

赵一曼英雄事迹材料篇五

提起抗日战争期间的民族女英雄,1905年出生于四川宜宾的赵一曼毫无疑问是顶天立地的一位。她1926年入党,1927年前往苏联学习,回国后曾在江西、上海从事革命工作。九一八事变以后,赵一曼被派往东北从事抗日游击工作。尽管赵一曼不是直接指挥抗战的将领,但她在日伪眼中被视为与赵尚志一样重要的威胁。在日伪档案中明确指出“赵一曼是中国共产党珠河县委员会委员,在党的工作上有与赵尚志同等权利,她是北满中共的重要干部。”

1935年冬,赵一曼担任抗联第三军第二团政委,在一次与日军作战中右手臂被子弹击中,在珠河县侯林乡上围子小西北沟养伤期间,被日伪发现,交战中赵一曼身中数枪,最终因失血过多不幸被俘。

被俘后,赵一曼被押往哈尔滨,被关押在哈尔滨市立医院里一边接受治疗的同时一边继续施以酷刑逼供。赵一曼始终是旧伤未好,又添新伤,整个人始终处于极度虚弱的状态。尽管赵一曼不断地受到抽打,但她强忍着钻心的伤痛,日本人始终从她嘴里只得到“不知道”三个字,其他的始终一无所获。

赵一曼面对日军刑讯逼供的不屈精神,也不知不觉地感染到了两个人。一个是在哈尔滨市立医院负责看押赵一曼的伪南岗警察署的警察董宪勋,另一个是医院的女护士韩勇义。他们对赵一曼尽管不断受到日军折磨,但始终咬紧牙关的英勇斗志极为佩服,于是两人决定联手营救赵一曼。

1936年6月28日,这天晚上电闪雷鸣,暴雨倾盆,董宪勋和韩勇义将赵一曼抬上预先雇用好的小汽车,不敢有丝毫停歇的向着哈尔滨南岗文庙方向疾驰而去。

为了避免日军发现赵一曼失踪后的尾随追捕,赵一曼等三人乘坐的汽车在抵达三棵树后,又转往阿城方向。但当他们走到哈尔滨与阿城交界的万缘桥时,因暴雨导致桥梁被冲毁,无法继续向前。不得不又再次折回三棵树,弃车后雇用抬杆将赵一曼抬到了阿城金家窝堡董宪勋的叔叔董元策家中暂时休息。

第二天一早,由董元策出面雇了一辆马车,赵一曼等人坐上马车继续向宾县方向转移。

这时候在哈尔滨市立医院,前来换班的警察发现赵一曼已经不见了,赶紧向上面汇报。很快,日伪当局便发现与赵一曼一起失踪的还有警察董宪勋和护士韩勇义。当时的伪南岗警察署总务主任日本人中野金藏赶紧下令在南岗范围内展开大规模搜查,并将附近的出租车全部找来询问。最终从一名白俄司机那里得到了前天晚上从市医院拉了4名中国男女,其中一名女的还走路困难。

在得到这条讯息之后,日伪警察通过搜查获得了赵一曼一行已经沿着宾县往东方出发。日伪警察赶紧向着赵一曼等人出发的方向一路追赶,最终在距离阿什河东十来公里的地方发现了坐在马车上的赵一曼、董宪勋、韩勇义以及董宪勋的叔叔董广政。赵一曼等四人遭到逮捕后,6月29日被带回伪南岗警察署后当即便被押往伪哈尔滨市警察厅刑事科接受审讯。

在这里赵一曼再一次遭受了日伪警察的拷打问讯,甚至还动用了电刑,继续逼问赵一曼抗联队伍的情报。但正如前面的审讯一样,日本人始终从赵一曼口中只能得到“不知道”三个字。

日伪在用尽各种手段都无法从赵一曼口中撬取他们想要的情报后,1936年8月2日,赵一曼被押往珠河县,在小北门外遭到日军杀害。

帮助赵一曼逃走的董宪勋和女护士韩勇义也被日军关进了监狱,同样受尽了日军的各种酷刑。1936年7月董宪勋因受刑过重惨死在了监狱中,年仅27岁。

女护士韩勇义最终也因协助赵一曼逃走被日伪判处有期徒刑一年。刑满出狱后,韩勇义因在监狱中长期遭受折磨,身患多种疾病,被母亲接回了呼兰县家中休养。日本投降以后,在东北参加革命的同志重新找到了韩勇义,并吸收了继续参加革命工作,但因多种病患缠身,1949年2月12日韩勇义也不幸去世,年仅29岁。

赵一曼英雄事迹材料篇六

提起抗日战争期间的民族女英雄,19出生于四川宜宾的赵一曼毫无疑问是顶天立地的一位。她1926年入党,1927年前往苏联学习,回国后曾在江西、上海从事革命工作。九一八事变以后,赵一曼被派往东北从事抗日游击工作。尽管赵一曼不是直接指挥抗战的将领,但她在日伪眼中被视为与赵尚志一样重要的威胁。在日伪档案中明确指出“赵一曼是中国共产党珠河县委员会委员,在党的工作上有与赵尚志同等权利,她是北满中共的重要干部。”

1935年冬,赵一曼担任抗联第三军第二团政委,在一次与日军作战中右手臂被子弹击中,在珠河县侯林乡上围子小西北沟养伤期间,被日伪发现,交战中赵一曼身中数枪,最终因失血过多不幸被俘。

被俘后,赵一曼被押往哈尔滨,被关押在哈尔滨市立医院里一边接受治疗的同时一边继续施以酷刑逼供。赵一曼始终是旧伤未好,又添新伤,整个人始终处于极度虚弱的状态。尽管赵一曼不断地受到抽打,但她强忍着钻心的伤痛,日本人始终从她嘴里只得到“不知道”三个字,其他的始终一无所获。

赵一曼面对日军刑讯逼供的不屈精神,也不知不觉地感染到了两个人。一个是在哈尔滨市立医院负责看押赵一曼的伪南岗警察署的警察董宪勋,另一个是医院的女护士韩勇义。他们对赵一曼尽管不断受到日军折磨,但始终咬紧牙关的英勇斗志极为佩服,于是两人决定联手营救赵一曼。

1936年6月28日,这天晚上电闪雷鸣,暴雨倾盆,董宪勋和韩勇义将赵一曼抬上预先雇用好的小汽车,不敢有丝毫停歇的向着哈尔滨南岗文庙方向疾驰而去。

为了避免日军发现赵一曼失踪后的尾随追捕,赵一曼等三人乘坐的汽车在抵达三棵树后,又转往阿城方向。但当他们走到哈尔滨与阿城交界的万缘桥时,因暴雨导致桥梁被冲毁,无法继续向前。不得不又再次折回三棵树,弃车后雇用抬杆将赵一曼抬到了阿城金家窝堡董宪勋的叔叔董元策家中暂时休息。

第二天一早,由董元策出面雇了一辆马车,赵一曼等人坐上马车继续向宾县方向转移。

这时候在哈尔滨市立医院,前来换班的警察发现赵一曼已经不见了,赶紧向上面汇报。很快,日伪当局便发现与赵一曼一起失踪的还有警察董宪勋和护士韩勇义。当时的伪南岗警察署总务主任日本人中野金藏赶紧下令在南岗范围内展开大规模搜查,并将附近的出租车全部找来询问。最终从一名白俄司机那里得到了前天晚上从市医院拉了4名中国男女,其中一名女的还走路困难。

在得到这条讯息之后,日伪警察通过搜查获得了赵一曼一行已经沿着宾县往东方出发。日伪警察赶紧向着赵一曼等人出发的方向一路追赶,最终在距离阿什河东十来公里的地方发现了坐在马车上的赵一曼、董宪勋、韩勇义以及董宪勋的叔叔董广政。赵一曼等四人遭到逮捕后,6月29日被带回伪南岗警察署后当即便被押往伪哈尔滨市警察厅刑事科接受审讯。

在这里赵一曼再一次遭受了日伪警察的拷打问讯,甚至还动用了电刑,继续逼问赵一曼抗联队伍的情报。但正如前面的审讯一样,日本人始终从赵一曼口中只能得到“不知道”三个字。

日伪在用尽各种手段都无法从赵一曼口中撬取他们想要的情报后,1936年8月2日,赵一曼被押往珠河县,在小北门外遭到日军杀害。

帮助赵一曼逃走的董宪勋和女护士韩勇义也被日军关进了监狱,同样受尽了日军的各种酷刑。1936年7月董宪勋因受刑过重惨死在了监狱中,年仅27岁。

女护士韩勇义最终也因协助赵一曼逃走被日伪判处有期徒刑一年。刑满出狱后,韩勇义因在监狱中长期遭受折磨,身患多种疾病,被母亲接回了呼兰县家中休养。日本投降以后,在东北参加革命的同志重新找到了韩勇义,并吸收了继续参加革命工作,但因多种病患缠身,1949年2月12日韩勇义也不幸去世,年仅29岁。

赵一曼英雄事迹材料篇七

抗战期间,有一位女游击队员,她勇敢、善战,她的名字让敌人闻风丧胆。一次激战中,她不幸中弹被俘,审讯她的日本军官用尽手段折磨她,可她至死都没有说出和部队有关的任何信息,她就是赵一曼。

赵一曼,四川省宜宾人,原名李坤泰。她在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以后,就在学生中积极从事革命活动。

1935年秋天,赵一曼担任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三军第二团政治委员。第三军主力转移后,她率领第二团留守在珠河根据地,继续开展游击战争,以牵制敌人的兵力。部队在滨绥铁路北边的一个山沟里作战时被敌人包围。

赵一曼和战士们经过一整天的血战,击退敌人多次进攻,但终因寡不敌众,弹药不足而失败。赵一曼身负重伤,被敌人俘虏。由于她伤势很重,敌人怕她很快死去,便连夜进行审讯。敌人问不出口供,就用马鞭子抽打她的伤口,但她坚强不屈,怒斥敌人,毫不动摇。

1936年6月28日,她与护士和看守一起逃了出来,不幸又被敌人追捕回去。日军为了从她口中获取情报,对她的用刑不断升级。

日军用竹签钉她的十指,又把烧红的钢针钉进她的手指和脚指。日军随后又给她灌掺有小米和汽油的辣椒水,还用烧红的烙铁烫她的乳房,最后用刀剥她的肋骨。

日军折磨了赵一曼几个月,都无法撬开她的嘴,决定把她押解回她曾经工作过的珠河。在从哈尔滨开往珠河的火车上,赵一曼给自己的儿子写下了遗书。

1936年8月2日,在黑龙江省珠河(现尚志县),赵一曼牺牲前,高喊:“打倒日本帝国主义!”随后,被日军开枪打死,年仅三十一岁。

中国人民会永远牢记女民族英雄赵一曼可歌可泣的抗日事迹。新中国成立后,朱德为赵一曼题写了“革命英雄赵一曼烈士永垂不朽”的题词,哈尔滨市将她战斗过的一条主街命名为一曼大街。

赵一曼英雄事迹材料篇八

《巾帼英雄赵一曼》讲述了赵一曼在艰苦卓绝的抗战中,用自己非凡的胆识与勇气走上抗日最前线。面对敌人在她身上用尽的各种酷刑,赵一曼没有说出任何情报,更没有屈服,临死前,给儿子写下了遗书,留下了遗言。

《巾帼英雄赵一曼》里的主人公赵一曼为民族解放献出自已宝贵的生命,她坚强不屈,用自己的生命去抗日,为老百姓换来和平的生活,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

当我读到“敌人把赵一曼的双手用细钢丝捆上,将她吊起来,疯狂地用皮鞭抽打她,打手还用竹签戳她的伤口,赵一曼浑身血淋淋,可她咬紧牙关,一声不吭,最后疼晕了过去。敌人又用凉水把她泼醒,再把她吊上去,然后,把竹签扎进她的指甲——敌人用尽了各种酷刑,却得不到任何口供”时,我不禁感叹,赵一曼真是宁死也不屈服,哪怕献出自己珍贵的生命也不愿说出任何情报呀!这让我想起前一年发生的事。

那一天,我正学骑自行车,忽然,一个不小心撞在木杆上,自行车倒了,我的腿也摔了个两三厘米长的口子,疼的我半天没有爬起来。一气之下,推着自行车一瘸一拐地回了家,以后再也没有骑过,看见那自行车也一肚子怨气。而现在想想赵一曼的精神,再想想我自己,真是太可笑了。

读了《巾帼英雄赵一曼》之后,我懂得了一个道理:做任何事都要有毅力、要坚强,不要一遇到困难就退缩。

赵一曼英雄事迹材料篇九

赵一曼,中国共产党党员,抗日民族英雄。她从小接触先进思想,领导学生运动,26岁时,把不满2岁的孩子寄养出去,离开家乡,到被日军侵占了的东北工作。她在一次枪战中受重伤晕迷后被捕,敌人用尽酷刑,她几次疼昏了过去,仍坚贞不屈地说:“我的目的,我的主义,我的信仰,就是反满抗日。”最后,敌人对赵一曼无计可施,决定将她押回珠河县处死“示众”。

走出纪念馆,我泪流满面。我今年8岁,赵一曼的宁儿失去妈妈时,也是一个8岁的孩子。当宁儿冷了、饿了、生病了,再也没有妈妈温暖的怀抱。而今天的我,生活在安定、富足、文明、和谐的中国,我的母亲陪着我长大,送我上学、陪我阅读、带我观察世界,我是多么幸福啊!赵一曼母亲,您牺牲了自己,舍下了宁儿,只为了换来千千万万的团圆,我们都是您的宁儿。

赵一曼母亲,今天的一切,是您和一位又一位的民族英雄牺牲自己最宝贵的生命换来的。

赵一曼母亲,我爱您!我一定好好学习,传承您的红色基因,以实际行动践行少先队员的誓言,长大后把我们伟大的祖国建设得更加繁荣富强!

赵一曼英雄事迹材料篇十

1935年11月的一天黎明,2团被敌人包围在道北区的一个山沟里。激战一昼夜突围,部队伤亡很大。团长王惠同负伤被俘(后英勇就义),道北区委书记兼2团政治部主任赵一曼指挥战斗时,一条大腿受贯通伤,骨头被打碎。22日,她和3个人转移到3区春秋岭附近一户农家时,被汉_米振文发现。米振文报告第3“讨伐”队队长张福兴,张福兴带伪军将农舍包围。战斗中,赵一曼左腕被打穿,失血过多,昏迷后被俘。

从在珠河见到被俘的赵一曼,到10天后又将其押送到哈尔滨伪滨江省警务厅继续关押、审讯,警务厅特务科外事股长大野泰治都是个重要角色——让我们看看1962年5,月他作为战犯在押期间写的供词:

“这个妇女,穿着一件黑棉衣,腰下被血染着,脸伏在车台上,一个十八岁的姑娘坐在她的身旁照料她。伤者头发散乱,大腿的裤管都被血灌满了,在不断往外渗。

我担心她马上死掉,得不到口供,从而失掉可能的情报,急忙走到她的身旁,叫喊道‘起来!’她从容地抬起头来看着我,看见她那令人望而生畏的面孔,我情不自禁地倒退了两三步。我让远间(即伪珠河县首席警务指导官远间重太郎——笔者)找个适当的审问场所。远间同县公所的翻译詹警卫商量之后,决定在马料房的高粱垛上进行。从审讯中,知道她叫赵一曼,二十七岁,在妇女抗日会工作,家庭是个富户,本人受过中国女性的教育。在以上这些问题上,她态度坦然,答语明快。

当问她关于赵尚志部队的事时,她回答:‘关于抗日联军的事,我不知道。’。

我问她是不是共产党员,在党内是什么地位。她回答说:‘我同共产党没有关系。’我问她:‘为什么进行抗日活动?’一听这问题,她一下子提高了声调,作了义正辞严的回答,与其说是回答我的问题,不如说是对日军的控诉。她说:‘我是中国人,日本侵略中国以来的行动,不是几句话所能道尽的。如果你是中国人,对于日军目前在珠河县的行动将怎样想呢?中国人反抗这样的日军难道还用得着解释吗?我们中国人除了抗战外,别无出路。你们日本人口蜜腹剑。’接着她就‘日本军是保卫中国不受他国侵略’,‘日满一德一心’是‘兄弟之邦’等问题作了揭露。她那种激愤之情,在我看来简直不像个身负重伤的人。她对日本军固然很义愤,但讲得有条有理,使人一听就懂。当翻译把她的话向我翻译时,赵一曼就盯着翻译的嘴,生怕他翻不全似的,翻完了又继续讲,滔滔不绝,确是个有口才的人。我不知不觉地成了她的宣传对象了。”

“我又用鞭子戳了一下赵一曼的伤口,只见她身子抖了一下,脸上露出了忍痛而愤怒的表情。这时候待在她身旁的那个姑娘跳起来护着她。我命令旁边的警士把那个姑娘拉出去。我说:‘看样子你有点发火了吧?我不是为了听你那套话来的,你不说,我也会让你说出来的。你先把你共产党的身份说一说吧!’在我这样威胁下,她从容地回答道:‘我没有什么中共身份,强迫一个人说自己不知道的事情,未免太蛮横了吧?你说我是共产党员,你把证据拿出来!’她除了承认做妇女工作以外,其他什么也不说。于是我就用鞭子抽她的手,她干脆不说话了。”

用鞭子戳伤口,把竹签刺进指甲里,是为了使赵一曼屈服,得到他们想要得到的东西。从被俘地到珠河县城,一辆牛车在山道土路上颠簸,对伤口不作任何处置,任其流血,到送去哈尔滨,住进市立医院,也是为了同样的目的。因为他们发现这是“一个了不起的女人”,因为大腿上的贯通伤溃烂了,他们需要一个活口,而把竹签刺进指甲里是不会危及生命的。

医院毕竟不是伪警务厅的地下看守所,就有了逃走的机会。

赵一曼是12月2日押送哈尔滨的,何时被以“王氏”之名转至市立医院疗伤无从查考,看守她的伪警察换成董宪勋,是在1936年4月上旬。

这是一个挺沉稳的富于正义感的青年。他的身份、职业,使他对这个世界的黑暗、残忍和嗜血成性,看到的肯定比马上就要写到的韩勇义多得多。可他们都碰上了一个令他们、也让我们这些后人永远敬仰的人,两颗冬眠的中国心就怦然跳动起来。在1936年那个叫作什么“满洲国”的世界里,他们的行为有着特别的昭示意义。后人不会忘记他们,就像怀念那些在冰天雪地中战死的、冻死的、饿死的有名无名的抗联官兵一样。只是拿起笔来,心头总是压抑着愧疚,因为我和我们这些后人对他们知道得实在太少。

开头的话题,是多大年纪了,挣多少钱呀,娶媳妇了没有呀,家住哪儿呀等等,董宪勋都回答了。谈到日本侵略者的丑行,“满洲国”这个耻辱的怪胎,董宪勋就不吭声了,随之而来的则是他值班时环境的宽松。自然,赵一曼的话题也就更放得开、有针对性了,而且有机会把自己到东北的经历、见闻,写成类似小说的文字,董宪勋就成了第一个读者。有一天,董宪勋就说:俺想参加抗联,打日本子!

护士韩勇义,原是笔者家乡人,知道得能多点。

她1919年出生于桓仁县二道岭,10岁时一家人搬到哈尔滨,投奔在黑龙江省官银号哈尔滨分号当经理的大伯父韩文贵。“九一八”事变后,大伯父积极筹钱支持马占山、李杜抗战,义勇军失败后隐居北平。日军占领哈尔滨,把韩勇义的父亲抓去,逼他交出银号账目,忧恨成疾而死。

有个男孩子名字的16岁的见习护士韩勇义,中等个头,鸭蛋形脸,一双清澈的大眼,挺浓的眉毛,活泼开朗,敢爱敢恨,见义勇为。之前她就见过有关赵一曼的报道,如果说那时是好奇中不无敬仰的话,当她看到这个被日寇摧残得不忍睹视的女人时,几乎就只有后者了。她非常喜欢在这个特殊病人的身边多呆一会儿,为她做点力所能及的事。特务见她年纪小,对她也不大提防。看着伤口逐渐好起来,眉眼间都是笑意。特务们审讯赵一曼,拉下病床踢打,伤口就在一次次流血中处于好好坏坏、又不致命的状态,那双含泪的清澈的大眼睛,就喷出火星子。

1936年8月11日的《滨江省警务厅关于赵一曼的情况报告》(滨警特密第8853号)中说:“她们在憎恨世界的丑恶上取得了一致的观点。”

后来敌人审问韩勇义和董宪勋,施电刑,上大挂,用炭火烧韩勇义的脸和背,问她为什么要帮助赵一曼逃跑。她说:“因为自己住在满洲国,走着满洲国的街道,坐着满洲国的车,使用着满洲国的国币,吃着满洲国的出产,这都是由于住在满洲国,出于不得已的事情。在自己的五脏之中所流着的热血,是中华民国的热血。我期待着将来的抗日战线得到扩大,把日本人从东北驱逐出去,再挂起中华民国旗子的日子。”

韩勇义被判4个月徒刑,受尽折磨,疾病缠身,于1949年2月去世。

晚上9点来钟,董宪勋雇一白俄司机,先用汽车将小轿送到南岗文庙后边,再去医院将赵一曼抬上汽车,重返文庙。下车上轿,由他和事先约好的他的叔叔董广政抬着,由阿城方向逃出哈尔滨。韩勇义提着药箱,一路随行。到了乡间,又雇辆马车。

敌人是29日7点左右,另一个伪警察来接班时,发现赵一曼逃走的。宪兵、警察、特务立即出动,很快找到白俄司机这个线索,并判断出追赶方向。因为赵一曼必须借助于车辆才能行动,而当时哈尔滨街上的汽车屈指可数。

30日晨5时左右,在距游击区不到10公里的阿城县金家窝棚,被敌人追上了。

这是个悲壮而平静的结局。朝阳刚从东方的地平线露出头来,山野大地葱茏翠绿,草叶上的露珠突然不安起来,急骤的马蹄声由远而近。赵一曼习惯地伸手去腰间摸枪,空了,那张清秀、苍白的脸上就现出一笑——那是沉静的一笑,也是轻蔑的一笑。

董宪勋和韩勇义是难免恐惧、慌乱的,可看到赵一曼那神情,就沉静、坦然了许多。况且打从把自己的命运与赵一曼联系在一起的那一刻起,对这一刻就是有所准备的。

赵一曼英雄事迹材料篇十一

她是抗日战争中顽强奋战、为国捐躯的著名抗日英烈,是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之一。

赵一曼(1905年10月27日至1936年8月2日),原名李坤泰,人称李姐。四川省宜宾县白花镇人,中国共产党党员,抗日民族英雄。

1926年,21岁的李坤泰在老家四川宜宾加入党组织,经党组织推荐,考上了黄埔军校武汉分校,后来又到苏联学习,和陈达邦结婚,回国后到东北工作。

1928年11月,怀有身孕的赵一曼告别了陈达邦,与五位同志一起踏上了回国的艰难旅程。对于这段经历,赵一曼曾对郑易楠回忆,为了避开敌人的严密盘查,虽有火车,但不能坐,他们扮成被驱逐出苏联的华侨,还用绳子捆起来推出国境线。他们徒步穿过冰天雪地的国境线奔回祖国,她的脚也冻了,手也冻了,要爬着走,又怀着小孩,反应也很大,这孩子命大,居然在肚子里安然无恙。

赵一曼回国后,先在中共中央工作,后来中共中央派她到湖北宜昌建立联络站,接应和安排西南各地往返于上海之间的同志。在宜昌,赵一曼早产生下了一个儿子,也就是陈掖贤。不过,陈掖贤的名字是后来堂伯给起的,赵一曼只给孩子起了个乳名叫“宁儿”,取自她本名李坤泰时的字“淑宁”。直至牺牲,赵一曼都没来得及给自己孩子起个大名,在最后的遗书中,仍称儿子为“宁儿”。

不久,赵一曼带着刚出生的孩子到上海,开始了隐蔽的工作。她那时用的名字是李一超。“一超”是她在宜宾女中时给自己起的名字,放弃“李坤泰”的原名,表示与旧家庭决裂。当时,李一氓在上海负责党中央的保卫工作,赵一曼扮作他的妹妹,“李一超”和李一氓正好也像兄妹排序,这个名字就沿用了下来。

1929年秋天,赵一曼受党中央委派到中共江西省委机关工作,赵一曼化名姓高,与扮作教师的江西省委秘书王宏组成了一个家庭掩护机关工作。结果,刚到南昌不久,江西省委机关及其下属部分组织遭到国民党破坏,三百多名党员、团员、革命群众被杀害,赵一曼在王宏的掩护下侥幸脱险。为向党组织汇报情况,赵一曼只能怀抱幼儿返回上海。而此时的她身无分文,只能用陈达邦送的怀表换了一张船票。

几次险象环生的经历,让赵一曼不得不考虑儿子的安置问题。带着孩子,对地下工作是一个负担,更重要的是,自己的工作随时都有生命危险,任何一个母亲也不愿这种危险降临到孩子身上。1930年,赵一曼抱着儿子,在上海拍摄了一张合影,然后,她找到陈琮英,和她一起把儿子送到了武汉陈达邦的堂兄家里,由他们代为抚养。骨肉分离时,宁儿才一岁零三个月,从此,母子俩生死两茫茫。

1935年11月,她率领的部队被日军包围,她要团长带队突围,自己担任掩护,左手手腕中弹负伤。她在村里隐蔽养伤被敌人发现,奋起迎战时左大腿骨被子弹打穿,因流血过多昏迷而被捕。在狱中,日本人动用酷刑,她没有吐露任何信息。赵一曼忍着伤痛怒斥日军侵略中国以来的各种的罪行。日军见赵一曼不肯屈服,使用马鞭狠戳其腿部伤口。身负重伤的赵一曼表现出了一个中国人保卫民族的决心,痛的几次昏了过去,仍坚贞不屈。

1935年12月13日,因赵一曼腿部伤严重,生命垂危,日军为得到重要口供,将她送到哈尔滨市立医院进行监视治疗。赵一曼在住院期间,利用各种机会向看守她的警察董宪勋与女护士韩勇义进行爱国主义思想教育,二人都为她的英勇所感动。在二人的帮助下,赵一曼于1936年6月28日深夜逃出哈尔滨,辗转到了阿城县境内的金家窝棚董宪勋的叔叔家中。

1936年6月30日,赵一曼在奔往抗日游击区的途中不幸被日军追上,再次落入日军的手里。赵一曼被带回哈尔滨后,日本军警对她进行了老虎発、灌辣椒水,电刑等酷刑,反复折磨,但她始终没有吐露任何实情,她只是怒斥敌人:“你们可以让整个村庄变成瓦砾,可以把人剁成烂泥,可是你们消灭不了共产党员的信仰!”

1936年8月2日,赵一曼在被押上开往刑场的火车上写下了一封包含着沉甸甸情感的红色家书,这是一名母亲留给儿子最后的话“我最亲爱的孩子啊!母亲不用千言万语来教育你,就用实行来教育你。在你长大成人之后,希望不要忘记你的母亲是为国而牺牲的!”

随后,日军将她押往珠河县,将其绑在一辆马车上“游街示众”。她一路唱着《红旗歌》,高呼“中国共产党万岁”的口号,沿途许多群众感动得流泪,就义时年仅31岁。

赵一曼英雄事迹材料篇十二

赵一曼,原名李坤泰,1905年10月生于四川省宜宾县一个封建地主家庭。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后,赵一曼开始阅读《向导》、《新青年》、《妇女周报》等革命书刊,接受革命新思想。1923年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后任村团支部书记,在家乡积极组织“妇女解放同盟会”。1926年夏,赵一曼加入中国共产党,在党组织帮助下,进入宜宾女子中学。她积极参加党领导的“抵制仇货”的爱国运动,成为当地学生运动的领导者之一。同年11月,入武汉中央军事政治学校学习。

大革命失败后,赵一曼按照党组织安排转移到上海。9月,被派往苏联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1928年回国,在宜昌、南昌和上海等地进行党的秘密工作。

“九一八”事变后,被党组织派往东北地区发动和组织群众进行抗日斗争。1932年秋到哈尔滨,任满洲总工会秘书、组织部长、代理书记,曾参加领导1933年的哈尔滨电车工人大罢工。1934年,任中共珠河(今尚志)中心县委特派员、铁北区委书记,组织领导当地工人农民成立反日游击队,与日伪军进行斗争。

1935年11月,在与日军作战中,赵一曼为掩护部队腿部负伤后在昏迷中被俘。日军为了从赵一曼口中获取到有价值的情报,找了一名军医对其腿伤进行了简单治疗后,连夜对其进行了审讯。

在狱中,日本人动用酷刑,她没有吐露任何信息。赵一曼忍着伤痛怒斥日军侵略中国以来的各种的罪行。日军见赵一曼不肯屈服,使用马鞭狠戳其腿部伤口。身负重伤的赵一曼表现出了一个中国人保卫民族的决心,痛的几次昏了过去,仍坚贞不屈说:“我的目的,我的主义,我的信念,就是反满抗日。”没说出一字有关抗联的情况。

赵一曼英雄事迹材料篇十三

赵一曼(1905年10月-1936年8月2日),原名李坤泰,学名、又名李一超,字淑宁,四川省宜宾市白花镇白花场村人,中国共产党党员,抗日烈士。赵一曼出身于封建地主家庭。“五四”时期接受进步思想,反抗封建礼教,谋求妇女解放,冲破封建地主家庭束缚,走上争取人民解放的道路。1923年赵一曼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1926年夏加入中国共产党;1936年6月30日晨,赵一曼被追敌二度捉捕,受到残酷的刑讯;1936年8月2日,在珠河被敌杀害。她留有著名诗篇《滨江述怀》等,其故里四川宜宾有“赵一曼纪念馆”,相关电影有《赵一曼》、《我的母亲赵一曼》等。20__年赵一曼被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之一。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17776658.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