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学习笔记大全(21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2-07 07:07:13
论语学习笔记大全(21篇)
时间:2023-12-07 07:07:13     小编:梦幻泡

最近的学习和工作生活等方面发生了很多事情,现在需要对它们进行总结。总结是提升学习和工作能力的重要方法,我们应该学会如何进行有效总结。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范文,希望对大家写作总结有所帮助。

论语学习笔记篇一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所描述的,是一个人做人做事的状态和心情体验。学习的内容是做人做事,因此学习的时间并不仅在课堂上,在书本里,而是在日常的时时刻刻。“时习之”就是要时时刻刻加以练习和温习,通过实践得来的知识才是真知。生活是一切知识的源泉,这就要求我们“时习之”,勤思考,多练习,时刻不忘学习,保持一种活到老,学到老的生活态度。

世间什么最难?做人最难。拼上三年两载的工夫做成一两件事不难,做人却是一辈子的事,弄不好一辈子也不会做人。不会做人怎么做事?“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孔子的弟子评价孔子为:温、良、恭、俭、让。做人首先要注重品德修养,其次才谈得上学识,我想,这大概也是孔子学识渊博的原因吧。意大利诗人但丁曾说过:“一个知识不全的人可以用道德去弥补”,道德是做人的基本准则,懂得了做人的基本道德准则,一个人才能够站在道德的立场,真心对待他人。

孔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这句话是孔子赞美颜回高尚品德和情操的。其实,人活在世上是否幸福、快乐,关键在于心态,贫或富只是一种外在因素,真正有学识的人是不会受其左右的。

生活中有很多人,总是担心自己的才华不被人知,悄无声息的被埋没了,埋怨没有慧眼识己的伯乐,这些担心都有些多余,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真正紧要的问题,并不在于人知,而在于知人。知人总会在关键时刻对一个人的命运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论语》还教会我一项道理,人必须学会多种本领,做一个能文能武的通才,不仅要对专业要精通,对其他领域也要能懂能做。

“君子事来而心始现,事去而心随空”一切功名利禄不过是过眼烟云,得而复失,失而复得都会经常发生,只有将功名利禄看淡看开,才能“事去而心随空”

《论语》,一本包含了道理的圣贤之书。

论语学习笔记篇二

《论语》是一部语录体散文,全书总共20篇,计有《学而》、《为政》、《八佾》、《里仁》、《公冶长》、《雍也》、《述而》、《泰伯》、《子罕》、《乡党》、《先进》、《颜渊》、《子路》、《宪问》、《卫灵公》、《季氏》、《阳货》、《微子》、《子张》、《尧曰》。

《论语》是孔子死后,弟-子们把他平日的言行记录收集起来,整理编成的。其中有孔子的言论,也有弟-子们的自相问答,它是儒家思想所依据的经典。

孔子(公元前551—前479年),名丘,字仲尼。他父亲孔纥,又名叔梁纥,曾做过陬邑(今山东曲阜东南)宰,本身属于贵族阶级下层的“士”。他的母亲姓颜,名叫征在。孔子3岁时,父亲就死了,17岁时母亲也死了。孔子青年时,曾做过管理仓库(委吏)和管理牛羊(乘田)的小吏。后来孔子精通“六艺”(礼、乐、射、御、书、数)。

孔子的政治主张是“礼”和“仁”的学说。他生活于春秋大变革时代,他反对以政、刑来强迫人民服从。他所说的“礼”,是一种政治秩序,他所说的“仁”,是最高的道德规范,当然,这种仁和礼是有上下、尊卑、贵贱、等级之分的。动荡不安的春秋时代,诸侯为了争霸,是讲究实力,着眼于利的,所以未能采纳孔子“仁”的政治主张,孔子也没有被重用。孔子师徒颠沛流离14年周游列国,于公元前484年(鲁哀公十一年)返回鲁国,这时孔子已是白发苍苍的68岁的老人了。但孔子用他晚年的精力,集中整理古籍——“六经”。

公元前479年,孔子去世,享年72岁。他的弟-子和再传弟-子辑录其言论,编成《论语》一书,共20篇,计492节,合计12700字。《论语》记到孔子晚年的学生曾参的死为止,其中保留着孔子生平、思想学说的重要材料,尤其是教育思想和教学活动的重要材料。它是我国一份十分重要的文化遗产,也可以说,它可作为中国历史上最早的一部教育书。

孔子从他的政治、哲学和心理学观点出发,认为德育的主要内容是仁和礼。所以他主张“为政以德”,这反映了当时人的价值的提高和奴隶要求解放的时代特征。因此,孔子的道德观是适应时代潮流的,具有进步意义的。孔子所谓“礼”,其核心是“正名”。在孔子看来,周礼最重要的原则是尊尊与亲亲。为了贯彻亲亲和尊尊的原则,孔子提出“正名”的主张,他说:“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论语¡子路》)所以,孔子提出“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论语¡颜渊》)作为“正名”的具体内容。就是说,为君者要使自己符合于君道,为臣者要符合于臣道,为父者要符合于父道,为子者要符合于子道。在等级森严的奴隶制社会里,上下尊卑的关系是靠“礼”来维持的。因此,孔子对于不按自己名分行事的人和事进行批评。如他批评鲁国大夫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熟不可忍也?”(《论语¡八佾》)鲁国的三桓在祭祖时,唱起天子祭祀“相维辟公,天子穆穆”的《雍》诗,也受到孔子的指责。

孔子道德思想的范畴,主要是“仁”。孔子主张“仁”,在《论语》中有多重涵义。一是“仁者爱人”;二是“克己复礼为仁”;三是“仁者人也”。郭沫若在《十批判书》中说过:孔子“这种所谓仁道,很显然的是顺应着奴隶解放的潮流的。这也就是人的发现。”孔子主张“仁”,孟子重视“义”,所以,孔子的“杀身成仁”(《论语¡卫灵公》)与他的继承人孟子的“舍生取义”(《孟子¡告子上》),对后世志士仁人的影响极为深远。

孔子是我国第一个主张“因材施教”的教育家。他对子路、冉有的不同教育就可以说明:子路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冉有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公西华曰:“由也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赤也惑,敢问。”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子路和冉有向孔子请教的是同一个问题:听到一个很好的主张,是不是应该马上去先向他们请教再说,哪能马上去做呢?而对冉有却是加以肯定:应当马上就去做。站在一做呢?孔子却对不同的人作出不同的回答。他对子路说:家里父兄在,你应该旁的公西华想不通,便问孔子这是为什么呢?孔子开导说:冉有遇事畏缩,所以要鼓励他;子路遇事轻率,所以加以抑制。

孔子因材施教的教学思想,在中国教育史上有较大的影响。他认为一个教师,必须掌握学生在学习上常犯的四种心理表现,即广泛而不精、知识面过窄、把学习看得太容易和有畏难情绪。只有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才能给予帮助、补救。就是说,学生心理的差异性,决定了因材施教的.必然性。

在教学上,孔子还提倡师生之间相互切磋,共同讨论,互相启发,以收到教学相长的良好效果。一部《论语》,实际上就是记载他们师生间互相问对、讨论的情况。如子路、颜回,子贡和子夏就是这样做的。

性率直而鲁莽的子路,出于对孔子的爱护,常常向孔子提出批评性的意见,孔子也很关心、爱护子路,对他的批评也能接受,当有的学生对子路不太尊重时,孔子对他们说:子路的学问是不错的,只是还不够精深罢了。颜回是孔子最得意的学生,但由于颜回从未对孔子提出过疑问和批评,孔子曾不满意地说过:颜回不是对我有所帮助的人,他对我的话没有不喜欢的。子贡是孔子言语科的高材生,他经常向孔子请教《诗》。有一次,子贡引《诗经¡卫风¡淇奥》篇上的话说:“《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论语¡学而》)意思是,《诗经》上说:要像对待骨、角、象牙、玉石一样,切磋它,琢磨它,精益求精。孔子听了高兴地说:赐呀,现在可以同你讨论《诗经》了。子夏是孔门晚辈中的高足,长于文学。有一次,子夏引《诗经¡卫风》上的诗句,向孔子请教:“‘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何谓也?”(《论语¡八佾》意思是,《诗经》上说:有酒涡的脸笑得真美呀,黑白分明的眼睛流转得真叫人喜爱呀,洁白的底子上画着花卉呀。这几句诗是什么意思呢?孔子回答说:先有白色底子,然后画花。子夏接着进一步阐明说:那么,是不是礼乐的产生在仁义之后呢?孔子高兴地说:卜商呀,你真是能启发我的人。现在可以同你进一步讨论《诗》了。孔子敢于承认比他小44岁的子夏在学问上对自己有启发,说明孔子能向被教育者学习的勇气,其精神可敬佩!

儒家学说,后来成为封建地主阶级的正统学说,《论语》就成为儒家学说的主要经典。到南宋时,理学家朱熹把《论语》、《孟子》、《大学》、《中庸》合在一起,称为四书。到了明清两朝,规定科举考试中,八股文的题目,必须从四书中选取,而且要“代圣人立言”。这一来,当时的读书人都要把《论语》奉为“圣典”,背得滚瓜烂熟。

论语学习笔记篇三

今天,我看了《论语》,明白了许多道理,比如“欲速则不达”。

说到欲速则不达,《论语》是这样记载的:

子曰:“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慢工出细活,欲速则不达。爸爸就是一个喜欢慢工出细活的人。一天,爸爸在写材料,柔和的月光洒进屋子里。“爸爸,吃饭了!”我大叫。“等一下。”爸爸回答。过了一会儿,见爸爸仍没出来,我便推开紧闭的门,看见爸爸正在聚精会神地写材料,又一边核对资料。我向爸爸抱怨道:“爸爸,您干吗写一遍对一遍呢?直接写吧!”“慢工出细活!”爸爸说,话语里带着点严肃。果然,爸爸把材料交上去后,得到了领导的认可,工作迅速完成了。

在现实生活中,快,并不能解决所有问题。有时,慢才能解决问题!

没有质量地贪快,会让你很后悔。因为欲速则不达!

论语学习笔记篇四

学而时习之。

学而优则仕。

儒学对学习非常重视,《论语》开篇就是“学而时习之”,《荀子》则用大段大段的理论去阐述学习的目的、方法、对象,《朱子语类》也有整卷内容关于学习的心态、内容。至于以后的科举制度,夸张地阐释着“学而优则仕”的理论,如此大张旗鼓地强调学习的重要性,古今中外,莫有甚者。

理念反复论证,更多地是作为纯粹的知识分子的面目出现在君王、重臣面前,汉代的经学、宋代的理学、清代的考据学、当代的儒哲学,无不是以文化作为重点,无不是以理论发扬为目的。其原因应还是在于知识的增多以及职业化,个人的能力、精力有限,要想在社会上有所成就,则不可能面面俱到,而是择其一而专。论语读书笔记学,前提是人的不完善,必要条件是有先知先觉者。要完善自身,必须不断地向比自己水平高的人的学习,先生,也就是先于自己而知、悟者,职业化的先生,就是教师。基于此,师生关系在儒家体系中成为重要的一环,隆师亲友,“一日为师,终身为父”之说虽有夸大,但对于老师的尊重和敬仰可见一斑。“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者也”,其对象自然是学生,那么,传授些什么呢?笼统地方面是“道”,具体的方面是“德”,传授的方法通常通过解读古代的文化典籍入手,这也就是我们可以想象出的私塾学生诵经读书的场面,水平更高的学生,则就典籍中的疑难问题或自身疑问请教于老师,如宋代以来的书院教育。至于学生的年龄和毕业、文凭等现当代的条条框框,在古代并没有限定,似乎入仕倒是可以作为一个离开书院的标准。

己揣摩,并提出关键性的问题或一语中的。而习,当作温习、思考解,如果扩大一些,习还应该包括践行,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曾子说,每天都要反省自己“传不习乎?”至于之后儒学的“知行”范畴,也该包含着学习这一内容。孔子时代的学与其之后的学不同,习,自然也不相同。流传到如今,学习更多地体现在理论知识方面,以知识的掌握程度作为学习的评价标准,考试制度则是这一标尺的具体体现,但这一标尺并没有涉及到做人、做事,也就导致着知与行的分离。

中。儒学与西方哲学各有缺失,但是否会互补?我认为难度很大,毕竟儒学强调的是个人的责任和义务,西方强调的是个人的自由与权利,大的社会环境根本不同,除非儒学能根据现代社会的需求,开出个人的自由与权利,西方能认同儒学的责任与义务。全球化的局面下,兴许有可能性,但并不乐观。

论语学习笔记篇五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孔子思想中一个重要的行为准则,也是绝对光速宇宙观的一个自然的推论,在《道纪》第五章中有相应的论述。当子贡问孔子有没有一句话可以终身实践的,孔子说:“那就是恕,也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而同样是子贡关于这个行为准则与孔子的一番对话很值得研究,这段对话出现在《论语》第五章:

子贡曰:“我不欲人之加诸我也,吾亦欲无加诸人。”子曰:“赐也,非尔所及也。”

子贡说:“我不要别人强加给我,我也不要强加给别人。”孔子说:“子贡啊,不是你能做到的。”目前流行的解释就是:子贡想要做的“我不要别人强加给我,我也不要强加给别人”是子贡的能力不及,无法做到,是“你做不到,有人能做到”的意思。比如钱穆先生的《论语新解》中就是这样解释的:“赐呀!这非你(能力)所及呀!”如果翻开《论语集注》,就会发现这样的解释还是来源于朱熹。朱熹认为子贡做不到,还解释了子贡为什么做不到。朱熹认为子贡所讲的“我不欲人之加诸我也,吾亦欲无加诸人”是“仁者之事,不待勉强,故夫子以为非子贡所及”。也就是说“我不要别人强加给我,我也不要强加给别人”这样的事是仁者的事,不是勉强能做的来的,所以孔子认为不是子贡能力所能达到的。熟悉《论语》的朋友应该对子贡有所了解,他热情、聪明、好学、能举一反三。《论语》中子贡与孔子的对话往往给人以鲜明的画面感,孔子曾经用这样的语言来赞美子贡:“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一个可以“告诸往而知来者”的人都做不到的事,还有谁能做到?因此,我以为,孔子的意思是:“没有人可以做到的”。在我们平常的对话中经常有这样的场景,某甲阐述了一种设想,某乙可能会说:“算了吧,你根本做不到的。”所有人都明白,乙并不是质疑甲的能力,而是质疑甲的这种设想的可行性。同样,在孔子和子贡这段对话中,孔子所质疑的并不是子贡的能力,而是子贡所说的这句话的可行性。孔子认为“我不要别人强加给我,我也不要强加给别人”这样的设想根本就做不到,因为它自相矛盾!不是吗?“我不要别人强加给我”这样的要求本身就已经强加给别人了。因此,可以付诸实施的只能是“我不强加给别人”,而不能附加任何前提条件;可以终身实践的只能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第五章汇集了孔子对弟子们的评价,类似于老师给学生的评语。如果仅仅是老师对学生的评价,那么这一章中所列内容的思想价值就不大,因为,那是针对个人的'。但是,我们只要细细的品味一下,就会发现,这些内容都是孔子借弟子们的言行,在阐述适用于所有人的宏观的道理。例如:

宰予旦寝,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于予与何诛?”

子曰:“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于予与改是。”

宰予白天睡觉,孔子说:“朽木不可雕,粪土之墙不可装饰,对宰予又能指责什么呢?”孔子接着说:“以前我对待别人是听其言而信其行;现在我对待别人是听其言而观其行,就是从宰予这里改变的。”借批评宰予的不刻苦,孔子要说明一个人的行为对他人的影响有多么大。

再例如:

子曰:“吾未见刚者。”或对曰:“申伥。”子曰:“伥也欲,焉得刚!”

孔子说:“我没有见过刚强的人。”有人就说:“申伥就是刚强的人。”孔子说:“申伥有欲望,怎么能刚强呢?”借着对申伥的评价,孔子在说明“无欲则刚”和“世上根本就没有无欲之人”这两个论点。可见《论语》第五章中孔子与弟子的对话都是以小见大、由浅及深的人生道理,并不是针对某一个弟子的操行评语。因此,孔子与子贡的这段对“我不欲人之加诸我也,吾亦欲无加诸人”的探讨也是对“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个人生实践准则的一个宏观阐述。

论语学习笔记篇六

论语,就是记录圣人孔子的言行的书。读了之后,你能够感受到孔子的政治思想和抱负,他的很多高尚品德就是当今很少人有的。他不仅仅教会人们就应如何接物待事,而且十分严谨的规范自我,以行动来做出表率。他之所以被后人成为圣人,就就是因为他在平常生活中的一点一滴,累积成了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给我们的思想带来了无穷的宝藏。

读了论语通译,虽然不能看了古文就明白如何翻译成现代文,但就是在注释的帮忙下也能明白孔子所想告诉我们的。觉得十分感慨,孔子在那时就能明白的这些道理,为什么那么多的人到此刻都还不明白。

商鞅就是行变法,落得“五马分尸”的结局;达尔文在说物种进化的时候被人们骂成疯子;助人为乐的雷峰经常被人嘲笑,他们这些举动,又有谁能理解?如果他们一味的追求理解,又怎样扞卫真理?他们最初不被理解,就是因为他们的追求走在了时代的前列;他们最终名垂青史,就是因为他们敢于在不理解的目光中昂首向前。在现实中,有多少人能明白“理解”这个东西。他们能够追求别人的理解,以别人的议论为自我的主题,以别人的言谈作为自我追求的目标,以别人的反应来调整自我的行为方式,甚至要去讨好别人,为了所谓的理解,写了一些优柔寡断毫无逐渐的可笑人生。他们真的明白理解吗,他们觉得他们真的就是在理解别人,并换取别人的理解吗,不就是这样的。

理解不仅仅仅只就是你需要别人来理解你,根本就不就是同路人为什么要逼迫别人理解你,难道就是为了得到别人的同情和怜悯?这样作难道不会太悲哀了吗?于就是,终日沉浸在观察别人对自我的态度之中,优柔寡断,碌碌无为。不再努力改造自我的生活,不再努力实现自我的价值,却只就是追求理解。理解不就是牵强的,就是需要别人有和你相同的东西然后互相共鸣而产生的。就算不被理解,又有什么关系,只要我们能在某些方面理解了别人,想必别人也必须能理解你的吧。孔子很早就这么说过了,不担心别人呢不了解自我,只忧虑自我不理解别人。

大千世界,芸芸众生,人不光为理解而活!

“理解万岁”?

不被理解又有何妨。

论语学习笔记篇七

从前,《论语》对我来说就像站在诺大的图书馆里,在很高很远的地方有着一种自己总也触摸不到的,别有天地的古老神秘感。

可是终有一天我们面面相觑。带着小时候在语文课本“日积月累”那一板块了解到的零星,再次进入孔子的世界。

原来,它在神秘而古老的面纱背后藏住了这世上最简单而深刻的故事,在宇宙的某个角落默默诉说着最质朴的“大道理”……其实《论语》在告诉我们,这个世上的真理永远都是朴素的,就好像太阳每天从东方升起,月亮总是会阴晴圆缺。

它说:“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我说:“就是要学会像君子那样的讲求和谐而不同流合污,不只一味地追求一致,而不讲求协调。”

这个世界上所有事物都是处在联系之中的,每个人都与世界有着或多或少的联系。君子就会保护自己与周围环境的联系状态,保持谦和稳定,但不会被同化,依然保持自己的闪光点和态度。就像每个班级里各种各样的人虽然做着几乎同样的事情学习着同样的知识,可是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解和运用都努力着出不一样的彩,才会有五彩缤纷的情感和感动。我们在不断的学习中努力汲取自己的那一份光辉,这样每个人都是不一样的光芒,又何乐而不为呢?学习这样的道吧,和周边的环境和谐相处,人与人也好人与自然也好,和而不同。几千年的话语,我们今天不也在努力追求吗,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不同的时代不同的理解,可其中的道理却是相同的,和而不同啊!

它说:“有一言可以终身行之者乎?答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我说:“是啊是啊,语文课上老师才讲过关于‘恕’的故事,原来在今天也可以是改变一生的道啊”。

语文课上老师分享过一个关于饶恕“敌人”的`故事,女主的经历和做法令我久久感怀也不禁使我再次思考孔子的话:就是自己不想要的也不要强加于别人。可是感觉并不够解释“宽恕”,再想想,翻翻书,问问老师……噢,还有另外一种角度:自己想要得到一些事物的时候也要想想别人帮助别人达到他所想的。再看回来,现实生活中又何尝不是这样呢?故事中的女主角最终原谅了曾经自己心中最最痛恨的人,那个“永远都不会原谅”的人……过程很艰难,像“割肉”一般煎熬,可换来的也是自己心灵上的宽慰与宁静,多么伟大的一场“抗争”啊。孔子教会我们,有时候,事情真的有很多种处理方法,就看这个人愿不愿意追寻并实践。

它还说:“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与之比”。

我说:“君子对于天下事,不会刻意强求,不无故反对,没有远近,没有亲疏,一切按道义行事”。

这就又使我想起,当长沮、桀溺庸庸碌碌回避纷扰世俗的时候,孔子却怀抱不灭的理想,面朝着相反的方向踏入这人间。有人问长沮桀溺的做法有合理之处吗?回答当然。但那只是一味地逃离,囿于自我。而孔子理想主义的衣袂飘扬在乱世的风里,无论多少风雪,无论多少冷眼,也要遵从内心道义的指引,正是这心中的义,让他成为历史暗渠中一束惊人的光。

正是孔子心中义的坚守,才给了他看到不同人情冷暖的反思与独到的眼界。也正应了庄子的话:“井鱼不可以语于冰者,拘于虚也;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曲士不可以语于道者,束于教也。”没错,君子有了义便更加坚定了通往仁的脚步,才会有其独立的思考和感悟,这也是道啊。

落到实处的体验才能是真理的发源地。

然而历史所铭记的,永远不会是光线夺目的外在才华,而难以窥伺的道德与人格,方才似玲珑剔透的琥珀,在人类精神的长空中熠熠生辉。

端视我们所处的时代,正如一片波浪汹涌的汪洋,而我们不过是一鳍鳍小鱼,想要乘风破浪谈何容易。万幸,孔子智慧的光辉在远方指引着我们,他启示我们:以仁义作尾,以谦逊作鳍,以平等为鳞,定能搏向那裂海飓风,沐浴蔚蓝的光明!

论语学习笔记篇八

更强的社会责任感。孔子说:“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这是老人的情怀,也应该成为我们的人生方向。让老者心安,社会有更多的温情;与朋友信,社会又增几分安定;成为学生们、年轻人的榜样,使之向仁德靠齐,又会给社会多少动力;活成别人眼中的风景,又给自己多少活力,多少憧憬啊。

作为一名老师,我们能自已相信并且告诉自己的学生:“们的社会虽然还有不尽如人意的地方,生在新中国的我们、长在改革开放的我们,是中华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最幸福的人!”;能自己学会感恩,也引领孩子们感恩:“感恩我们这个伟大的时代!”听听孔子的慨叹:“凤鸟不至,河不出图,吾已矣夫!”想想孔子生活的年代,再引领孩子们感受改革开放以来的成绩,对社会感恩之心油然而生。心存感恩,眼前常亮,生活是如此的美好;珍惜现在的生活,常怀感恩,内心总是喜悦,工作干劲往往十足。读懂《论语》,社会更和谐,我们更阳光。

《论语》让我更爱学习。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有人说:“岁月像把杀猪刀,刀刀催人老。岁月匆匆,流水无情。”人生苦短,但学海无涯。

老夫子告诉我:可以有事做!子曰:“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他又说:“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好学,用心学,就会“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论语》让我学海无涯乐为帆,人生的方向更明确,教学的路上更自信。子曰:“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在教学的过程中,对学生以德引导,以礼引领,而不只是用纪律约束、用惩罚诫勉,让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成长。知荣辱,知进退,“有耻且格”。

《论语》教会我提升自己。用人格魅力影响人,用温和的语言与孩子们沟通,用亦师亦友的心态与孩子们交往。学生收到了爱,亲其师,信其道,学习时信心十足。

《论语》让我重新思考什么是“孝”。过去,我认为给父母拿点钱,送点东西,物质上尽量地满足,就觉得自己已经尽到了孝道。《论语》上怎么说呢?“色难。”“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尽孝只是能养的话,那和养犬马有什么区别呢?孝,不仅仅是物质上的给予,体力上的帮助,更重要的是:我们跟父母说说话的时候的态度。

《论语》让我们学会放下。子曰:“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上天无言,四季照常运行,大地无语,百物照常生长。好说不如会说,会说不如不说。身教大于言传。在校担心学生学不好,在家担忧家人事情做不好。事事爱操心,时时爱忧虑。总觉得别人老不让自己放心。

《论语》让我学会放下,学会沟通,学会祝福。在子女的引领上,在伴侣的交谈中,在学校的管理上,最难的是沟通。读后有一个想法:过去的所谓的沟通,也许是控制。自己当好“北辰”,学会吸引,众星“共之”,多好!放下,让自己省心,给别人温馨,使社会和谐。

《论语》,陪我听花开花落;《论语》,伴我品潮去潮来。

论语学习笔记篇九

古人云:“半部《论语》治天下”。而在二十一世纪的现代社会,我从它简洁朴实的文字里,懂得了很多人生之道。书中让我感触最深的一句话是:“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孔子感叹时光飞逝,感慨人生世事竟像流水一样不停地流逝,一去不复返。

时间虽然可以很长很长,但也可以很短很短,也有人认为时间是世界上最无情的事物,不愿多等待一秒钟,可时间就是如此,如果你不珍惜,它不会等待任何一个人,就像高尔基曾经说过:时间是最公平合理的,他从不多给谁一分。人生中我们走过很长很远的路,一步两步,一秒两秒,一年两年,一直积成我们烟花般灿烂辉煌的人生。

世事变迁如此之快,我们要好好珍惜,虽然我们没有超能力让时间停止或者倒退,但是我们可以过好每一秒钟。在这大好青春年华里,我手持一本书——《论语》,坐在梦幻一般的教室中品读书中教给我的人生真理。时间就是金钱,时间就是生命,虽说时间无情,但它又是有情的,它对每一个人又都是公平公正的,如果你珍惜时间,那么时间将会回报你的付出,如果你认真对待它,它一定不会辜负你。时间会帮助那些珍惜每一分每一秒的人,因为他们明白时间是真正宝贵的,人生是珍贵的!

如果我们能把握人生的每一秒,我们的人生才不会显得空虚,我们要珍惜它,不要看着时间让它从我们指尖流逝。每天中我们都会浪费许多时间,可他们并不知道那些浪费的时间对那些已经到生命尽头的人来说是何等的重要。

曾经听我班主任说过:“时间不会等你,只有你去等待时间。如果你浪费别人的时间,那你就是在谋杀,如果你浪费自己的时间,那你就是在自杀。”俗话说: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可世上不会有后悔药,也不会有时光机,如果不想让未来的自己后悔,那么此刻我们要珍惜生命中的每一分每一秒,不要等到生命的尽头才知道时间的可贵。

时间是宝贵的,但它总是悄无声息地从我们身边溜走。为了让将来的自己感谢现在的我们,所以此刻要珍惜时间才能拥有更辉煌的明天。

论语学习笔记篇十

《论语》,一部中国人的圣经,一条古老而又永远不朽的龙脉,一条浸透了中国人血脉的永不停止流淌的河流。《论语》让我明白了做人可以平凡网,但不能平庸!

在我初中学习生涯里,我常常急于求成,却忽略了学习的过程,这些致使我学得不扎实,另外再加上各种教辅书籍上的学习方法更是让我眼花缭乱,满头都是星星在转。后来,我反复回味那《论语》中的“温故而知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些话都令我大开眼界,受益匪浅!

以前,我有做事冲动,有不经过大脑的过滤就忙着做事的坏习惯,自从读了《论语》后,我总结出了——三思为妙,怒上心头,忍让最妙。若能以此去处事,一生快乐任逍遥。哈哈!怎么样,我这么长时间的努力没白费吧!

《论语》中倡导的是老实、严谨的学习态度,一定要反复学习旧的知识,从中就会学到新的知识!如同在炎热下品尝那苦中略带一丝清凉的槟榔!虽苦,但却可以从中回味出没有苦就没有甜的道理!所有人都是从苦中走出来的,苦代表着成长!

还记得,小学刚毕业,心里还有着对过往生活的一丝留恋,也曾因此流过泪。是《论语》把我从阴霾中拉出来,带到一个光明的世界。我回味着《论语》给予我的所有。悟出了毕业就像一窗玻璃,我们迟早要撞碎它,擦着锋利的碎片走过去,血肉模糊后,开始一个不同的生活!从此走向另外一个光明的世界!

相信我,走过悲伤吧!

回味那些曾经因为悲伤而打破的梦,从中品出本应散发着浓郁清香的欢乐语录!你会走向一个不同于寻常的人生,慢慢成长起来!

走过通往成功的途中,手中捧着一本千万中国人心中的圣经——《论语》,会让你的人生更完美.

论语学习笔记篇十一

一条条古训在耳边轻吟,每一条都富含着深刻的道理,引人沉思,《论语》中的博大精深,不是一时半会就可以领悟明白的,它跨越了千年尘埃,吹散了腐朽阴霾铸成了不朽的千古绝唱。曾经我认为,这个世界上是没有一种叫做”永恒”的东西的,那些一直被人们都传通的事都发生在看不见的地方,让我们无从感触,而直到我接触《论语》后,才知道为什么它要以流传千古,因为它的一切内涵都是与生活和做人的基本道理息息相关的。一直在努力的表达着,用仅存的温暖去书写。

它让我们懂得了什么呢?和那片天空一样柔软的.感受,它们一直带着”有意义”快活的前行,无所顾盼的前行。简洁的话语中透出须臾般永恒的真谛,它让我懂得了用不同的方式思考。

它让我懂得了什么呢?天空的尉蓝,云朵的匿迹,暗影收敛的脚步,知道与理解的诚实,父母与亲人的忧虑与爱,学习与思考的正比性。它让我懂得了一定要好好珍惜,要坚持最初的方向。

它让我懂得了做呢?还以为道路一直都会平坦,航程一直都有光束,行途一直都有温暖,自己会一点点放弃。它让我懂得了五彩与缤纷的梦,虽然喜爱,却是为了更有意义的美好事物的存在。

在《论语》宽阔的道路上前进,总会路过那些温良与美好,总会学会善良高尚,去相信航程绝不会是无尽天光,去相信幸福的曙光。

《论语》使我懂得的,使我坚信的,就随着它的流传而日久弥新,不被风化。

论语学习笔记篇十二

《论语》是孔子弟子整理的关于孔子的言行、语录,同时它也是儒家学派的重要著作,它在中国历史文化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

自从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来,儒家思想统治中国近20xx年。《论语》当然也就稳坐了20xx年的宝座。直至20世纪初新文化运动提出“打倒孔家店”的口号,《论语》的地位才开始动摇。更进一步瓦解了儒家思想对人们的束缚,《论语》从此埋没人间。

《论语》究竟是什么内容?为什么他被古人视为经典,而后又成为所谓“封建统治的工具”呢?怀着这些疑问,我漫步于《论语》的花园,尝试着去感受其中的奥秘。

粗看《论语》,不过是一本语录。可细细品来,孔子及其弟子的政治思想、人生观、世界观、教育理念等几乎都包含在语录的字里行间。《论语》里最常见的词汇,无非是中庸、君子、礼仁云云。

中庸却是《论语》里最容易理解的而最难做到的。中庸指的是“对人处事采取不偏不倚、调和折衷的态度”。这种思想体现了当今北京居民的“忍”文化。对中庸的字面理解就是:惹不起躲得起、始终保持中立。这固然是好的,能避免许多不必要的争端,但过度的“忍”却能使一个民族沉睡,古代中国的发展就是一个有力的证据。中庸是儒家的为人之道,体现了儒家学派的软弱性。

君子是一个意义深刻的'词。从小就听说什么“君子动口不动手”、“观棋不语真君子”等,感觉君子就像个呆呆的人似的。事实上,君子就是孔子他们儒家学派的一种自称,是理想的“中庸”的人。比如“君子不器”、“先行其言而后从之斗”,都体现了君子的优良品质。与君子相对的当然就是小人了,小人并非是坏人,只是素质没有君子高罢了。《论语》花了相当篇幅直截了当的阐明君子和小人的不同点,如“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然而,君子的物质地位往往与小人相差甚远。“小人累君子,君子当存慈悲之心以救小人。”可见君子的物质生活是那么的悲惨!

礼,表现了孔子对当时社会的不满。孔子生活在动荡不安的春秋时代,诸侯国不遵守“周礼”,闹得一团乌烟瘴气。孔子的礼的核心是“正名”,即“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孔子致力于维护三纲五常,提出“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因此,当鲁国大夫季氏“八佾舞于庭”时,孔子愤怒地说:“是可忍也,熟不可忍也?”

仁,是孔子的道德观,这后来发展成为了他学生孟子的政治主张。孔子认为,“克己复礼为仁”。克制自己,遵循“礼”,这就便是“仁”了。“仁者爱人”,这里爱的“人”是指上层社会的王室贵族;尊重朝廷贵族,“不犯上”,也说明孔子对“礼”的尊重。此外,孔子还把“仁”当作“人”的标准:“仁者,人也。”郭沫若在《十批判书》中说过:孔子“这种所谓仁道,很显然的是顺应着奴隶解放的潮流的。这也就是人的发现。”

纵然,《论语》经历了两千个春秋,并不能完全适合我们现在的思想,但是它毕竟是经典中的经典。经典永远不会过期,我们要批判地继承这些中华传统文化,让《论语》为社会主义制度服务。总之,《论语》是我们必读之经典,我受它的感化甚深。

论语学习笔记篇十三

《论语》的编辑者不止一个人,有千千万万的人。

《论语》的语言简洁精练,含义深刻,其中有许多言论至今被世人视为至理。它以极具典范意义的语言。《论语》中所记循循善诱的教诲之言或启发论辩,侃侃而谈其中不少对话场景栩栩如生,生动传神。书中不仅有关于他的仪态举止的静态描写,而且有关他的个性气质的传神刻画。

《论语》成功描写了一些孔门弟子的形象。如:子路的率直鲁莽,子贡的聪颖善变,颜回的温雅贤良,都称得上个性鲜明,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还让我知道了,孔子是个十分守礼节,连颜回死后,他都还守着礼节,不肯把车子卖掉,可见孔子多么深明大义啊!

《论语》是国学经典,涉及到人们生活诸多方面,如:如何从政,如何塑造正人君子,如何教育弟子,如何与人交往,堪称中国传统智慧的源泉和宝库,千百年来一直指导着人们修身养性,治国安邦。它所反映出来的两千多年前的社会精论,富有哲理的名言名句,是中华民族文明的历史展现。

让我们慢慢的开始背《经典》,从底做起,知道古人的思想,从世代相传的经典中,学习到人生的`哲理,丰富自己的人生!

论语学习笔记篇十四

论语中有一话说是这样说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这样一句话,在我的家里有一本《逆流而上的鱼》一本书它上面写的是一句:己所不欲,就施于人。的话。他是这样写的:我不喜欢的,你肯定也不喜欢,所以我不会给你,他不愿意做我肯定也不愿更多相关范文论语读后感300字论语中有一话说是这样说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这样一句话,在我的家里有一本《逆流而上的鱼》一本书它上面写的是一句:己所不欲,就施于人。的话。他是这样写的:我不喜欢的,你肯定也不喜欢,所以我不会给你,他不愿意做我肯定也不愿意做,所以你不会勉强我去做这件事情。对呀!我不喜欢的东西你怎么会喜欢呢?我不喜欢青菜你一定也不喜欢!我不喜欢流行歌曲,那你也一定不喜欢?我不能克服一种困难那你一定也不行?我知他说的不一定都对,但是最让我感到了不起的是,那个写书人的勇气!是那种敢于面对中华五千年文化的精髓,发表自己的看法的勇气!我家的那本书,虽然比起《论语》来差的很多,但我学会了很多他的东西,那东西看不见也摸不着。

"人生在世,总有许多不平。"有一首歌其中有这么一句歌词,以前只不过哼哼而已。暑假在家,仔细阅读了于丹《论语心得》这本书,虽然不是大彻大悟,但是心灵也有所触动。

《论语》曾经是我在念中师的时候阅读过的一本书,它是一本记录了2500多年前,孔子教学和生活的语录。记得当时,我在语文课上机械得背诵着"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却曾想到在社会主义现代化程度较高的今天,竟然有一位女学者用自己的眼光,将这样一本古老的书籍,用现代的眼光来阅读和理解,这的确是非常吸引人的一点。

在我的心目中,孔子是一位离我们很遥远的古代圣贤,但是,一度人们更愿意称他为孔夫子,代表了迂腐和固执。可是现在,于丹老师将一般人很难懂的《论语》和现在这个缤纷的世界理解起来,通过心得的方式来解读,把这样一本难以理解的古代典籍,结合现代的实例,变得更加通俗易懂,从中也更能悟出道理。

于丹老师笔下的孔子没有圣贤的架势,朴素平和、平易近人,时时传递一种朴素、温暖的生活态度。正如易中天所说:"孔子没有温度,只有色彩"。

《论语》的真谛,就是告诉大家,怎么样才能过上我们心灵说需要的那种快乐生活。主要讲述了天地人之道、心灵之道、处事之道、君子之道、交友之道、理想之道和人生之道。书中运用很多故事告诉了我们许多为人处事的哲理。我分几个方面来理解:

《论语》说的是人,如何做一个真正的人,人的生命是何其短暂,孔老夫子从各个角度,各种层面不断地教诲我们,怎样使自己有限的生命变得更有意义,总体概括为:精神富足、心理健康、积极生活、和他人和睦相处,爱岗敬业、安于本职,献于社会。"君子"是孔子人学的理想人格,是"士子们"道德修养所努力的方向,它对社会大多数人而言,带有悬格的性质。一个人,一个生活于平均化的日常生活状态中的普通人,"应该是"一个怎样的人呢?这是孔子"为人之道"的主要内涵。如前所述,孔子的仁爱是一种展开于具体的人际关系当中的差等之爱,而在传统的人际关系当中,最重要的关系主要有夫妇、父子、长幼、朋友和君臣等五个方面。在今天我看来我们教师教育学生上要"耐心",把学生当作朋友来对待,我们经常是这样说,也这样想。但事实上,我们许多时候并没有真正理解这句话,老师会在课堂上生气发火,这是我们还没有学会耐心的佐证。教师在课堂上失去理智,感情冲动,除了伤害了孩子的感情以外,别无他用;教师的喋喋不休,除了让孩子耳根的茧子更厚以外,没有其他功能,这些都不是我们想要的。我们想要的是什么呢?我想无非是希望孩子好好学习,好好成长,如此而已。

有没有更有效的办法呢?回答是肯定的。我们可不可以这样尝试一下?当孩子上课走神的时候,原谅他,提醒他,毕竟学习是孩子的事,他没做好,希望得到的是老师的帮助;当课堂秩序乱的时候,不要对孩子大呼小叫,我们应该考虑是不是我们的课堂对孩子没有吸引力呀?及时调整自己的课堂,把孩子们吸引过来;当孩子没有完成作业的时候,原谅他,帮他找出没有完成作业的原因,帮助他下次完成作业,使孩子体验及时完成作业的成功感;当孩子犯了错误,耐心一点,调查清楚事情的来龙去脉,找出孩子存在的问题,有的放矢的去跟孩子谈,帮他认识自己的错误,这才是我们的目的。

论语学习笔记篇十五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所描述的,是一个人做人做事的状态和心情体验。学习的内容是做人做事,因此学习的时间并不仅在课堂上,在书本里,而是在日常的时时刻刻。“时习之”就是要时时刻刻加以练习和温习,通过实践得来的知识才是真知。生活是一切知识的源泉,这就要求我们“时习之”,勤思考,多练习,时刻不忘学习,保持一种活到老,学到老的生活态度。

世间什么最难?做人最难。拼上三年两载的工夫做成一两件事不难,做人却是一辈子的事,弄不好一辈子也不会做人。不会做人怎么做事?“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孔子的弟子评价孔子为:温、良、恭、俭、让。做人首先要注重品德修养,其次才谈得上学识,我想,这大概也是孔子学识渊博的原因吧。意大利诗人但丁曾说过:“一个知识不全的人可以用道德去弥补”,道德是做人的基本准则,懂得了做人的基本道德准则,一个人才能够站在道德的立场,真心对待他人。

孔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这句话是孔子赞美颜回高尚品德和情操的。其实,人活在世上是否幸福、快乐,关键在于心态,贫或富只是一种外在因素,真正有学识的人是不会受其左右的。

生活中有很多人,总是担心自己的才华不被人知,悄无声息的被埋没了,埋怨没有慧眼识己的伯乐,这些担心都有些多余,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真正紧要的问题,并不在于人知,而在于知人。知人总会在关键时刻对一个人的命运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论语》还教会我一项道理,人必须学会多种本领,做一个能文能武的通才,不仅要对专业要精通,对其他领域也要能懂能做。

“君子事来而心始现,事去而心随空”一切功名利禄不过是过眼烟云,得而复失,失而复得都会经常发生,只有将功名利禄看淡看开,才能“事去而心随空”

论语学习笔记篇十六

孔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思想家和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的智慧启发了几代人,所以后人称他为圣人,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孔子圣人。

《论语》教会了我如何学习。例如,如果我回顾过去,了解新事物,我可以成为一名教师。这句话的意思是:在复习旧知识时,我可以有新的经验。新发现可以当老师。

《论语》教会了我如何做人:比如人不相信,不知道该怎么办。大车不行,小车不行。这句话的意思是:作为一个人,不讲信用是不可能的。就像大车不行,小车不行。

《论语》还教会了我如何孝顺父母,比如:父亲在,观其志;父亲没有,观其行;三年没有改变父亲的方式,可谓孝顺。这句话的.意思是:父母活着的时候观察他的志向,父母死后观察他。.行为,三年后没有改变父母的行为,那就是孝道。

如果我下次能再读这本书,我会更认真,更仔细地阅读!

论语学习笔记篇十七

《论语》,一部讲大道理的书。又叫人好学的;有教人孝顺的;有教人处事的……今天,我就讲一则教人学习的'道理。

哀公问:“弟子熟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不幸短命死矣。今夜则亡,未闻好学者也。”

这段话的意思是:鲁哀公问孔子:“你的学生中,哪个才是最好学的呢?”孔子回答道:“有一个叫颜回的学生非常好学,他从不迁怒于别人,也不犯同样的过错。但是,不幸短命死了。从此,就再也没听过好学的学生了。”

其实,在我们班,也有一个“颜回”,他叫徐栋。他从不迁怒于别人,也从不犯同样的过错。徐栋品学兼优,保护环境,热于助人。成绩特别好,每次考试都是第一;从来都不乱扔垃圾;还每天帮老师办事,从一楼跑到六楼,六楼跑到一楼,这是天天见到的事。

大家都学习徐栋吧!争当一个颜回吧!

论语学习笔记篇十八

《论语》是孔子弟子及后人记述孔子言行的语录体著作,写成于战国初期(公元前475年前后)。《论语》记述了孔子的社会政治思想、哲学思想、伦理思想、教育思想等各方面,甚至记载了他的生活习惯和细节。《论语》成书时间大约在春秋、战国之际,最后的编定者是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汉代以后,被奉为儒家经典,后来成为历代文人必读的教科书。全书大体是孔子弟子及其后人所记,是研究孔子的基本资料。

历代研究《论语》的书籍很多,现存的主要有三国何晏的《论语集解》,南宋朱熹的《论语集注》是儒家学派对《论语》的代表作。

《论语》在西汉时有三种不同的本子,即《鲁论语》、《齐论语》和《古论语》。今本《论语》,系东汉郑玄混合各本而成,共二十篇。全书记录孔子谈话、答弟子问及弟子间相互谈论,多方面表现了孔子的思想和学说,故《论语》成为后人研究孔子思想的主要资料。

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鲁国人。中国春秋末期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是我国古代的大思想家、大教育家。他对我国思想文化的发展有巨大和深远的影响。

中国最古的散文小品,应可远溯自《论语》。普通把《论语》作经书看,认为是圣人之言,不以文学论。但以文学眼光看来,《论语》一书的文学价值很高。

论语学习笔记篇十九

《论语》一部充满深刻哲理的著作,但又是那么贴近我们的生活。每周五我们的语文老师都会开展一节阅读课,专门讲解并诵读《论语》,一则一则耐心地教我们,告诉我们背后的故事。渐渐的,我们的语文老师和我印象中的孔子形象重合,老师和孔子一样因材施教,不因为某某学习不好就对他态度不好,一视同仁。因为老师我第一次走进《论语》,《论语》从而成了我现在最爱读的一本书。孔子的儒家思想一直延续到今天,“仁和礼”的思想已经深入到我们中华文化的精髓之中。早在孔子之前,就有人提出“仁”的看法,但都只是泛泛而谈,没有广博而深刻的内涵。《论语》赋予了“仁”新的内涵,但在书中,孔子给“仁”下来太多丰富而又模糊的意义,所以试图用一两则语录来诠释“仁”是不可能的,而是要纵观全书,才能对“仁”有些许皮毛的领悟。

老师也是个知书达理的人,有一次监考,我坐在第二排,她没带表,于是问第一排一个同学:“同学,请问现在几点了?”同学漫不经心地回答之后,她依然说:“好的,谢谢。”感觉老师对《论语》很感兴趣。我们经常能看见她在早读课上和我们一起大声诵读《论语》,她对《论语》理解很透彻,总能结合实际生活解析,让我们感觉两千多年前孔子所说的话依然那么和蔼可亲、那么明晰深刻,给予我们很多启发。

老师每上一则就要求背诵,这段时间通过对《论语》的背诵,使我对孔子各个方面有了深入的理解。孔子作为伟大的教育家,实行“有教无类”,只要“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尝无诲焉”,他教育学生从不分贫富,只要拿十条干肉作学费,他没有不教育的,使教育不再是贵族的权利,他开创了私人教育的先河。从这一点来看,他不愧为是个伟大的教育家。他对学习和思考的论述非常精辟,比如“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只学习不思考,就会糊涂;只思考不学习,便会疑惑不解。说明“学”与“思”结合才是学习的'正确途径。

我最喜欢的一句话:“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不管做任何事情都得像这句话所要表达中的一样,可我们现在的社会,却连这一句话都做不到,工作中很多人不懂装懂导致了多少失误甚至惨剧。

论语学习笔记篇二十

最近,拜读了《温儒敏论语文教育》,颇受启发。温儒敏教授从课标课改、教材编写、语文教学、研修文化、大学本义、文学生活诸多方面,为我们打开一条通道,为我拓宽了语文的外延和内涵。

书中有言,“语文的本质就是多读书”,这对当下我们的语文概念被多方解读的形势下,很像一把利剑,直戳要害,我们重提阅读的必要性实在是非常重要。温儒敏说,在中小学阶段,读书是获取精神和智力成长的主要营养源。可是,我们的现状是什么呢,读书变得十分功利,一些家长和老师甚至不允许学生读与考试无关的书。我们老师在备课的时候,写下多条教学目标,唯独不考虑如何去引发读书兴趣。反而是传统的语文教育是读书为主,先生很少去讲,学生一路读下来由不懂到半懂,由半懂到全懂,慢慢的让文化浸润了心灵。而我们现在的语文教学主要是一篇一篇地讲,一次一次地组织活动,却很少读整本书。我们不可能回到传统的教学中,但我们可以了解教育的得与失,适当补充传统经验,培养学生读书的兴趣和习惯。

我们的'语文课,确实教了很多知识,但是若只顾内容而不重方法,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很难培养起来的。“授之以渔,教读书方法”,如何读一本书,我们可以在方法引领上下功夫。不同的文体、不同的课文,阅读方法应当有所区别,老师要教给学生面对不同的书,采用不同的读书方法,而不是全都分析性地提炼主题思想之类。我们可以教给学生把精读和略读结合起来。还有各种文体的阅读,方法也有区别,读小说和读诗歌不一样,读文学性的散文和读论述性的论文有区别,读历史、哲学和科学又各有门径。所以我们在设计教学的时候,要把读书方法考虑进去,要聚焦在激发孩子学习包括阅读的方法和兴趣上。

“要唤起学生对于读书的兴趣,在阅读上要给他们一些自由选择的空间。”,说到这里,正是我们平时十分恐慌的,因为一旦看到学生看“闲书”,我们就担心影响了孩子的“正业”,就要不厌其烦的规劝孩子回归“正轨”,其实,我们的做法已经无形中打压了孩子的读书乐趣。我们应当把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结合起来,让学生自己找书来读,这就是培养起阅读的爱好。要尊重学生的“语文生活”。他们愿意在微博、qq等社交平台表达自己的观点,其实就是语文能力的一种锻炼,我们可以走近学生的生活圈子,与他们一同讨论问题,引导他们适时适当的表达自己的观点,这样的引导远远好于强硬的说教,也更容易让学生接受老师的观点。

我们需要改善和学习的内容还有很多,在引导学生多多读书的路上,我们也会在教学中不断摸索,相信只要我们拥有一颗乐教乐学的心,我们定会探讨出更多更好的方法。

论语学习笔记篇二十一

为政篇虽“为政”,然其中之理非只涉为政也,凡管理、修身、识人、行孝、为学等亦可于其中见道,学者宜合自身以明窥圣人之理也。

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答案显然是后者。那什么是德呢?德者,得也,谓心之所得。“德”字左边为双人,意为行走,右边是上“直”下“心”,正直之心,所以德就是保持正直之心行为,这样心也能有所得(德)。

把德比作北极星,有以下几点根据。一是在于北极星的指向作用,德也一样,对人民具有导向教化之用;二是北极星是众星的核心所在,是他们的中心,德亦是为政之核心;三是北极星终年泰然不动,而众星动之,德也要保持静安,治国具体的政策、方案等围绕着德可随机应变,但不能超乎德之边际。再把“为政以德”这件事或这个人比作北辰,那众星就是群众了,“为政以德”必然光辉照见群星,他们也因此拥戴你(共之)。所以有范氏曰:“‘为政以德’,则不动而化、不言而信、无为而成。所守者至简而能御烦,所出者至静而能制动,所务者至寡而能务众。”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此为先师孔子对自己一生境界提升的概括,且夫圣人之境界甚高,则当顺时而次进之,能至何即为何,盖其相上远,非我等凡俗易参悟体会也。

“志”金文上为“之”下为“心”,“之”是“足”的变形,所以“志”就是心之所往的意思。十五志于学,即心向于学(觉),学有见道,是为觉悟。

见道后当立身于道,三十而立是为固守正道,非今之肤浅意也。不惑则心上无或,明万物当然之理,遂有道充于心而不必守。事物之理皆天赋之,天命,是天赋万物之使命所在,既知天道,则有天道固万物之理,又胜于不惑矣。“听”繁体如下,耳下面是“壬”,其象形是人立在土中,寓意德扎根之深(亦有善之意),耳右边是德的右边,是为正直之心。

子曰:“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哉?人焉廋哉?”

此为圣人辨识人之三层根据,一层胜于一层也。“视”甲骨文写法上为“示”下为“目”,意为眼睛看见天地日月星,这是较为概括的象,故而视人之所为善恶较为容易。

“视”外之善恶还不足,还要“观”内心之所由。“观”的象形是猫头鹰,猫头鹰在晚上视力特别好,观比视而言需要聚焦,所以更为细致,或许是观人心太难,需要从更多更细致的地方去观。如表面虽行善事,然内心本源非善(如为私欲所累),此伪善也。

心有善且行善事而心有不安,盖未能融会善于身心也,尚有不足。“察”是在屋子里祭祀的意思,面对列祖列宗之灵位,需要虔诚静安去与先祖感通,方能有所察觉,“察”就比“观”更深入,沉静地去“察”人是否安心于善,能安才是真善。心安泰则善不能移,身安乐则善充其体。由此可见,识人(是否善)也不易,真善亦有难,学者当见善思齐焉见不善而内自省,以求尽善。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17797809.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