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诗选读后感(实用16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2-07 08:53:10
杜甫诗选读后感(实用16篇)
时间:2023-12-07 08:53:10     小编:书香墨

读完这本书,我对现实世界有了不同的看法和理解。写读后感时要注重文章的开头和结尾,开头吸引读者的注意力,结尾给人以思考和启示。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一些读后感范文,仅供参考。希望这些范文能给大家提供一些写作思路和启发。读后感作为一种表达个人阅读思考的方式,每个人的表达方式可能不同,因此每份读后感都是独一无二的。希望大家在写读后感的过程中,能够真正理解和感受书中的内容,并通过文字表达出来,分享给他人。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些读后感范文吧。

杜甫诗选读后感篇一

旁人写诗,大都描写风花雪月,只有杜甫,声声呜咽,字字泣血描写这人世间的疾苦哀怨。旁人的诗大多深奥精妙,只有杜甫以诗写史,心忧天下。

在我看来,杜甫的一生可以用传奇来概括。他前期与后期的生活境况与唐王朝息息相关。他出身士族,家境优渥,足以支撑他游历江南的经历,当时的他有“裘马颇清狂”的豪迈不羁,他用放荡和轻狂鄙视人世的庸俗。也正是因为家族的影响,杜甫与所有的文人一样,有求取功名的上进心,于是他来到长安渴望凭借诗情与宏图伟志在官场上大展身手。但当时,官场的争斗让他无官可做,他却仍然不死心,困居长安十年之久。十年间政治显露腐败,百姓生活日益艰苦,他心中的矛盾更加浓烈,心中的无奈愈加严重,十年的磨砺让诗歌形成了沉郁顿挫的风格。

安史之乱开启了杜甫的流亡生活,他见证了繁华的衰败,经历了百姓的疾苦,他长期处在社会的下层,有普通人的忠厚善良也有士子以天下为己任的远大抱负,他把百姓的民不聊生,官吏的凶残,亲人的悲欢离合都写进诗中,把自己的哀叹与对国家的期待融进骨血。晚年的杜甫疾病缠身,穷困潦倒甚至连温饱问题都解决不了,但他仍然为天下的寒士发声,为贫穷的老妇送去食物,他无时无刻不在为百姓着想担忧,念念不忘国家的危机和民族的命运。公元770年,杜甫在一叶孤独的扁舟上逝世,一颗明星就此陨落。

杜甫一生拥有数之不尽的朋友,有些引荐他,有些接济他,有些担忧他,却只有一个人杜甫受他影响,仰慕其风采,那人就是李白。这是何等的友情能让后人评价李白与杜甫之间犹如云霓和繁花的相遇,这是何等的友情能让杜甫在听到“李白,世人皆欲杀”的言论写下“不见李久生,佯狂真可哀”的诗句。杜甫一生写了15首关于李白的诗,他们的友情像大鹏与鸿雁的相遇,山川共仰,鸿雁不断的为相遇吟鸣,而大鹏已经怀着热情的心翱翔。

杜甫从世家公子到官场小吏,从周游四方的游士到心系天下的诗人,杜甫一步步走向人民,他没有李白的潇洒,没有陶潜的避世之心,有着屈原式的坚忍却比屈原更坚韧。杜甫的一生虽是不可避免的悲剧,但却可歌可泣令人敬佩。

杜甫诗选读后感篇二

在人生不同阶段读诗,正如宋代词人蒋捷《虞美人·听雨》里描述的那样,“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而今听雨僧庐下……”

虽然听雨跟读诗是两个不同物像,但其中生发的感触不无关联。

记得最早读到杜诗是那首著名的五言律诗《春望》,当时因为年少无知,无法真正理解其中深刻的含义,只是觉得声韵优美,诵读起来朗朗上口,因此一直烂熟于心。如今手捧《杜甫诗选》,再读经典,却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山河在”,明无余物矣,“草木深”,明无人矣,“花溅泪”,感时事哀之深矣,“鸟惊心”恨离思之悲切矣。国家残破,山河仍在,却不止是满目萧然,更有春意的生机和造化的无情。有此无情客观之笔,感情也就更加蕴藉,目睹乱世中生民凋零而万物复苏的.心情也就更加悲怆。令人悲欣交集,欲说还休。家国之忧与个人之恨交织在一起,郁结为缓慢、深沉,低回起伏的哀恸。不由得令人掩卷叹息,唏嘘不已。

自古以来,历朝文人评价这位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的诗调沉郁顿挫,多有悲慨。也有学者分析“如果没有安禄山就没有当今走向西方,和莎士比亚、但丁齐名的杜甫。”这虽然没有必然的因果关系,但诗圣在这股汹涌的时代的洪流中掀起的笔底波澜却是独一无二的,其中闪耀的是儒家思想所尊从的仁爱,人道,人性的光芒。

杜甫诗选读后感篇三

唐朝都处于一种上升的时期,辽阔的国土,繁荣的经济,强盛的国力,使人们都有强烈的自豪感与自信心。这个时候唐朝出现了一位着名而又逍遥的诗人――杜甫。

杜甫出生的这个年代,又是一个群星灿烂,诗人辈出的一个时代。他从小就开始学习了读书写字,并在他七岁的时候写下了一首《咏凤凰》。当现在的人们朗诵起这句“七龄思即壮,开口咏凤凰。九龄书大字,有作成一囊”时,心中总会泛起遮不住的自豪!“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看!多么气派的一句诗,表达了作者无畏不惧,敢于挑战,攀登泰山顶峰的决心、自信自励的意志和坚定豪迈的气概,杜甫在这里化用了《孟子》里的”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的意思,表现了奋发向上的心胸气魄。再看看他的代表作饮中八仙歌: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杜甫是李白的知己,他这四句诗将李白思想性格都淋漓尽致的表现了出来,简简单单的四句诗将李白就塑造成一个桀骜不驯,豪放纵逸,傲视封建王侯的艺术形象。这李白,神采奕奕,形神兼备,焕发着美的理想光辉,令人难忘!

唐代文学史上两个最伟大的诗人,也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伟大诗人――李白与杜甫,他们的友谊成了历史上的一段佳话。在我们四千多年的历史长河里,没有比这两个的会面更重大更神圣更值得纪念的人了。李白与杜甫的见面,就像”青天里的太阳与月亮走碰了头“!

通过这本书,杜甫杜子美的形象已经深深地的刻在了我的脑海里,我也向大家真挚的推荐这本书――《杜甫》,这本书里讲述了杜甫华丽的一生,值得每个人拥有。

杜甫诗选读后感篇四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天高风急,秋气肃杀,猿啼哀啸,十分悲凉;清清河洲,白白沙岸,鸥鹭低空回翔。首联两句,对举之中仍复用韵,且句中自对,无一虚设。这是诗人登高看到的景象,构成一幅悲凉的秋景图画,为全诗定下了基调。登高而望,江天本来是开阔的,但在诗人笔下,却令人强烈地感受到:风之凄急、猿之哀鸣、鸟之回旋,都受着无形的秋气的控制,仿佛万物都对秋气的来临惶然无主。“风急”,夔州位于长江之滨,三峡之首的瞿塘峡之口,素以水急、风大著称。“猿啸哀”,巫峡多猿,鸣声凄厉。当地民谣说:“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渚”,水中的小块陆地。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落叶飘零,无边无际,纷纷扬扬,萧萧而下;奔流不尽的长江,汹涌澎湃,滚滚奔腾而来。颔联为千古名句,写秋天肃穆萧杀、空旷辽阔的景色,一句仰视,一句俯视,有疏宕之气。“无边”,放大了落叶的阵势,“萧萧下”,又加快了飘落的速度。在写景的同时,深沉地抒发了自己的情怀,传达出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感怆。它的境界非常壮阔,对人们的触动不限于岁暮的感伤,同时让人想到生命的消逝与有限,宇宙的无穷与永恒。透过沉郁悲凉的精工对句,显示着诗人出神入化的笔力,有“建瓴走坂”、“百川东注”的磅礴气势。前人誉为“古今独步”的“句中化境”。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我万里漂泊,常年客居他乡,对此秋景,更觉伤悲;有生以来,疾病缠身,今日独自登临高台。颈联是诗人一生颠沛流离生活的高度概括,有顿挫之神。诗人从空间(万里)、时间(百年)两方面着笔,把久客最易悲秋,多病独自登台的感情,融入一联雄阔高浑的对句之中,情景交融,使人深深地感到他那沉重的感情脉搏。语言极为凝炼,乃千古名句。宋代学者罗大经《鹤林玉露》析此联云:“万里,地之远也;悲秋,时之惨凄也;作客,羁旅也;常作客,久旅也;百年,暮齿也;多病,衰疾也;台,高迥处也;独登台,无亲朋也;十四字之间含有八意,而对偶又极精确。”“八意”,即八可悲:他乡作客,一可悲;常作客,二可悲;万里作客,三可悲;又当萧瑟的秋天,四可悲;年已暮齿,一事无成,五可悲;亲朋亡散,六可悲;孤零零的独自去登,七可悲;身患疾病,八可悲。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时世艰难,生活困苦,我常恨鬓如霜白;浊酒销忧,却怎奈潦倒,以至需要停杯。尾联转入对个人身边琐事的悲叹,与开篇《楚辞》般的天地雄浑之境,形成惨烈的对比。“苦恨”,甚恨,意思是愁恨很深。“潦倒”,犹言困顿衰颓,狼狈失意。新停浊酒杯:一般解释为戒酒,不妥。“停”是表示某种动作状态延续途中的一时中断,这一句是说,我一人登台,独饮浊酒,无亲朋相伴,慢慢举起销忧解愁的酒杯,停在嘴边--我的身体已承受不了啦,至今饮酒不断、未曾有过停杯体验的我,不禁为自己身心之衰感到愕然。新,指初次出现。“浊酒”是相对于“清酒”而言,是一种带糟的酒,就像今天的米酒,古时称之为“醪”。

杜甫诗选读后感篇五

世称杜甫为诗圣,誉此诗为“杜甫七言律诗第一”。这是诗人漂泊时的力作,写于唐代宗大历二年(767年)九月九日。九月九日为重阳节,历来有饮酒、赏菊、登高的习俗。古代的诗人留有许多重阳登临望远、怀乡思亲的佳作,这是其中最优秀的一首。

杜甫在《咏怀古迹五首》之一中写道:“支离东北风尘际,漂泊西南天地间。”在《恨别》中写道:“洛阳一别四千里。”他自公元760年到770年的十年间,都是在远离故乡漂泊西南的岁月中度过的。杜甫的晚年一直在四川的成都、梓州、云安、夔州以及湖北、湖南漂泊,写了许多光辉灿烂的诗篇,这首《登高》诗就是这一时期最杰出的代表,是拔山扛鼎之作。

诗分为前后两部分。前四句写景,后四句写诗人登高时的感受。开头两句十四字,一笔拽出六种意象:急风、高天、哀猿、清渚、白沙、飞鸟。这六种意象分别从形、声、色、态不同角度,描述出了诗人登高望远所见的夔州地区深秋时节的独特风物。风急,是深秋时一个很重要的特点,历代文人写秋天,大多都写到风,如杜甫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开头便是“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汉武帝刘彻在《秋风辞》的开头就写出了“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的诗句。宋玉在《九辩》中也描写了秋风的凌厉:“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天高,写出了秋天特有的状态。我国南方地区,一交秋令,天空常常是万里无云,雨量和雨日都特别少,白日则日丽风清,夜间则星月交辉,天空显得异常高远。故历代文人都有描写秋日天空高远的名句。如宋代欧阳修写秋天有:“其容清明,天高日晶。”黄庭坚咏秋天有:“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分外明。”当代伟人毛泽东在咏秋天时有:“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猿啸哀”中一个“哀”字,就将长江三峡中的猿猴凄厉之声描述得淋漓尽致。郦道元在《水经注·江水》中引用民谣说:“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李白诗更有“两岸猿声啼不住”的千古名句。“渚清沙白鸟飞回”一句,除与前句对仗外,又和前句一样还有句中对。这两句在写景时同中见异。第一句,由上至下,先写风写天,再写猿;第二句,由下至上,先写渚写沙,再写鸟。这样不仅显得对仗工整,而且又有变化。前两句写景写得细致,是俯仰之间的近景,接下两句写的远景,是骋目四望而看到的远景。

第三句承第一句而来,继续写山。看到的是“无边落木”,听到的是“萧萧”风声。第四句承第二句而生,继续写长江。看到的是无尽的江水,听到的是波涛滚滚,“高江急峡雷霆斗”。写山写江,写得气势雄浑,境界旷远。

以上写景,都抓住了秋天景物的特点,使人如临其境,如观其形,如见其色,如闻其声。但作诗写景终不是目的,只是手段,只是基础,而真正的目的是要抒发出胸中之情。

抒什么情?作者离家万里,漂泊天涯,客居异乡,孤身一人,抱病登高,又逢霜天,木落之秋,岂不悲从中来?悲秋,是历代诗歌中习见的主旨,而杜甫这首诗,不但悲自然之秋,更是悲人生之秋和国运衰落之秋,充溢着个人身世之感和家国之思。宋人罗大经在《鹤林玉露》中对“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有过一段极为精僻的分析,称此联“十四字之间,含有八意”:“万里,地之远也;秋,时之凄惨也;作客,羁旅也;常作客,久旅也;百年,暮齿也;多病,衰疾也;台,高迥处也;独登台,无亲朋也。”今人甚至从中释出十二意,可见此联所蕴含的内容是多么丰富。这两句为一篇重心所在,不但自伤身世境遇,且将前四句写景时所蕴含的比兴、象征、暗示之意也揭示了出来。

最后两句中的“艰难苦恨”四字,写尽国难家愁,双鬓因而凝霜,“艰难苦恨”使之然也。潦倒,衰颓、失意。在此指多病。末句写得更是凄凉无比,暗用“更进一层”的写作方法。曹操诗曰:“何以解忧?惟有杜康。”李白有“举杯消愁”之句,宋人有“美酒如刀解断愁”之句,可见诗人都有借酒浇愁的经历。现在杜甫愁有几多?从前面的描写来看,应该如“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一般。不尽长江,滚滚流来的是什么?分明是难以排遣的愁绪;无边落木,落下的是什么?也分明是挥之不去的离愁!这么多的愁,须借酒消除,而诗人却因病新近又停了酒!因为“金尊清酒斗十千”,价格太高,买不起,只能饮浊酒,而现在连浊酒也不能饮,岂不是悲中添悲,愁上加愁!读此诗若与宋代石象之《咏愁》诗中的“柔如万顷连天草,乱似千寻匝地丝”参读,更能体会到杜甫在前面“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两句诗对后边四句的作用,真是妙不可言。

此诗通篇运用对偶,可见诗人的艺术造诣之高。

(原载20xx年第三期《枫林秋韵》)。

杜甫诗选读后感篇六

冯至的《杜甫传》一书,是在准备开课时偶然寻得。开课的课题是杜甫的《石壕吏》,诗中的杜甫犹豫、徘徊,以一个旁观者的身份记录下了石壕村中发生的抓壮丁一事。不了解杜甫的一生,何以读懂“三吏”中的这一首,又何以走进杜甫的情感深处呢?于是,这本《杜甫传》便成了不得不读的一本书。

讲到杜甫,总要同时想起李白。李杜二位大诗人之间的区别,《沧浪诗话》中已一言以蔽之——“子美不能为太白之飘逸,太白不能为子美之沉郁”。从我的主观角度看来:于人,更认同青莲的飘逸豪放,于诗,则更欣赏少陵的沉郁顿挫。

“沉郁顿挫”这四字评语,正是杜甫一生的艰难苦恨在诗句上的投影。从外部环境来看,杜甫生不逢时,中国正从历史的最高潮滑向低谷。但国家不幸诗人幸,乱世中的颠沛流离,让杜甫吃尽了苦头,却给中国文学史献出一位诗圣。

然而从更深层次可以看到,杜甫的人生悲剧和艺术成就来自于文人生存的依附性与诗人思想的独立性之间的互相挤压。这不仅是杜甫,也是中国古代大多数文人苦苦挣扎的根源。

长安十年,杜甫是矛盾的,既羡慕自由,又渴望官职。在唐代政治日渐走下坡路,人民不断被剥削的时候,杜甫开始关注民生。安史之乱让李唐王朝一蹶不振,杜甫的被迫流亡让他拥有了接触民众的机会。然而,等他又回到皇帝身边时,他的诗变得“充满了初唐以来应制诗、奉和诗一向惯用的词藻,缺乏充实的内容”,但事实上,杜甫并不喜欢这样的生活。后来杜甫被派到华州,他才“从一个皇帝的供奉官回到人民诗人的岗位上”。从此,他开始站在人民的立场上,揭露朝廷的缺陷。不过,杜甫终究是“封建社会里一个爱人民、爱祖国的诗人”,人民因为国家连绵不断的兵役而痛苦不堪,但为了保卫国家却不得不这样,杜甫此时的矛盾已经不是关于个人,而是对于国家对于人民的无限忧虑。《石壕吏》正是这一时期的作品。

《杜甫传》的作者冯至既是一位诗人,同时又是一位研究德语文学的学者。因此,从《杜甫传》中,不难从字里行间看出作者的深情和严谨。全书篇幅不长,就十几万字,却是高度浓缩,决不掺水。据说《杜甫传》在《新观察》上连载时,毛**是每期必看,连载完毕后,毛**说:“《新观察》现在将《杜甫传》登完了,我《新观察》也不要看了。”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杜甫诗选读后感篇七

人生于他,竟只如一场秋凉。他伴着开元盛世诞生,正是因为经历过繁华,才会在落寞时叹息。在人们心中,他一直都是一个忧国忧民的诗人。

杜甫的夙愿,从来不是独善其身,他想要的,他向往的,第一盖世才华,辅弼天下,赈济苍生。为此,他苦苦寻觅,却无奈落得萧索。只是,长大后才发现,原来大唐的故事,并不如想象中的那般平稳。

如果说,李白的诗是以梦为马,那杜甫就必定是以笔为刀。越是到后来,他看得越清晰,社会的动荡,时局的动荡,朝廷的昏暗,百姓的疾苦,都曾在他的笔下出现。只可惜,他一介布衣,自是人微言轻,下笔再用力,也挽救不了一个时代的暗淡。

就像,孤灯一盏,照不亮万张乾坤。报国无门,济世无路,诗中之词再犀利,也阻挡不了奸佞小人在庙堂之中翻云覆日。那份赤诚之心,终究没能被那个王朝真诚安放。为了走入庙堂,他投诗干谒,却只落得个“野无遗贤”。奸佞之词,还真是讽刺。

长安,繁华是别人的,喧嚷是别人的,欢颜是别人的,他像个局外人,望着宫阙楼台,默然叹息。那段日子,杜甫在命运的轮盘上,彷徨无措。长安月冷,一纸凉薄。后来,安史之乱爆发,杜甫在逃亡过程中不幸与家人走散,可即使是这样,他也不忘为国效力。只可惜,统治者从盛世的梦中惊醒时,却至万千苍生于不顾。车辕乱撞,那是他们逃跑时的不堪。

至德二年,杜甫被肃宗授为左拾遗。正是那年,杜甫走进了宦海,可是,身为官员的他,做不到左右逢源,学不会虚与委蛇。他没有敏锐的政治嗅觉,这是杜甫很难在这个刀光剑影,尸横遍野的地方立足。等待他的,是不久后的贬官。正是应了那句话——乱世之中,人如秋草。杜甫历尽了萧瑟飘零,却依旧不知何处落脚。

生活这盘棋,并非我们落子。五十九年的岁月,杜甫过得足够厚重,虽不艳丽,却足以惊艳世人。他是杜甫,记挂苍生,已被苍生记挂。他是杜甫,千年岁月,他的名字与故事不曾被磨灭。大唐盛世,那个跳出来冷眼旁观的人,叫做杜甫。

杜甫诗选读后感篇八

杜甫是我国古典诗歌的集大成者,是盛唐时期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有约1500首诗歌被保留了下来。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世尊称为“诗圣”,他的诗也被称为“诗史”。杜甫生活在唐王朝由盛转衰、祸乱迭起的时代,他的一生是悲惨的,经历了无数的艰难与痛苦,理想和抱负无法实现。政治挫折、逃亡、贫穷、饥饿、疾病、儿女夭折、兄弟离散,所有的这些都是杜甫的身体和精神长期受到煎熬与折磨。正是这一生遭受的灾患和痛苦,成就了杜甫。他把所有的痛苦在心中进行体验、咀嚼、思考、提炼,变成了一首首动人的诗篇。

这本传记,讲述了伟大诗人杜甫的一生历程,他出生在一个没落的封建官僚家庭,一生经历了很大的转折,他从炫耀自己的家族转到关心国家命运,从抒写个人的情感转到关心人民的疾苦,是艰苦的生活使他变得伟大,是多难的命运升华了他的才华。杜甫的的经历和诗歌创作可以分为四个时期:

第一个时期是读书和漫游时期(35岁以前)。所谓“放荡齐赵间,裘马颇轻狂”。开元十九年(时20岁)始漫游吴越,5年之后归洛阳应举,不第。再漫游齐赵。以后在洛阳遇李白,二人结下深厚友谊,继而又遇高适,三人同游梁、宋。后来李杜又到齐州,分手后又遇于东鲁,再次分别,就没有机会再见面了。

第二个时期是困居长安时期(35—44)。这一时期,杜甫先在长安应试,落第。在长安多年仕途上没有什么收获,生活越来越贫穷,但是对社会的观察却越来越细致,思考越来越深刻。在长安的第十年,终于谋得了一个小官职——兵曹参军(主要是保管军用仓库的钥匙)。这期间他写了《兵车行》《丽人行》等批评时政、讽刺权贵的诗篇。而《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尤为著名,标志着他经历十年长安困苦生活后对朝廷政治、社会现实的认识达到了新的高度。

第三个时期是陷贼和为官时期(45—48)。安史之乱爆发,潼关失守,杜甫把家安置在鄜州,独自去投肃宗,中途为安史叛军俘获,押到长安。他面对混乱的长安,听到官军一再败退的消息,写成《月夜》《春望》《哀江头》《悲陈陶》等诗。后来他潜逃到凤翔,做左拾遗。由于忠言直谏,上书为宰相房琯之事被贬华州司功参军。其后,他用诗的形式把他的见闻真实地记录下来,成为不朽的作品,即“三吏”和“三别”。

第四个时期是西南漂泊时期(48—59)。随着九节度官军在相州大败和关辅饥荒,杜甫弃官,携家随人民逃难,经秦州、同谷等地,到了成都。过了一段比较安定的生活。严武入朝,蜀中军阀作乱,他漂流到梓州、阆州。后来严武被任命为成都府尹,杜甫投往,严武死,他再度四处漂泊,在夔州住两年,继又到湖北、湖南一带。最后病死在湘江上。这时期,其作品有《春夜喜雨》《茅屋为秋风所破数》《登高》《秋兴八首》《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等大量名作。

杜甫活了不到60岁,其一生经历,几乎浓缩了一个人生命所能经受苦难的极限,他的经历让我们知道:当我们面对困难、遭遇挫折的时候,不要抱怨,不要灰心,一定要振作精神,接受生活的考验,因为苦难的生活一定会给人丰厚的馈赠!

杜甫诗选读后感篇九

在泱泱中华光辉灿烂的文化晴空中,杜甫是一颗耀眼的明星,光芒四射,你不得发出赞叹;在泱泱中华根深叶茂的文化沃土中,杜甫是一株高大的绿树,高耸入云,你不得不需要仰视;在古往今来异彩纷呈的文化史节中,杜甫是一部精深的诗集,感人至深,你不得不虔诚拜读!

带一份崇敬,怀一丝心酸,品读杜甫,就如品读一部诗集,一部写满悲愤,同时也蓬勃着英雄豪情的诗集。

举世不第,壮志难酬的杜甫,也效仿了李白,云似地飘来飘去,将自己融入高山,融入大川,融入人民。

高山的巍峨,赋予了杜甫“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斜的豪情;大川的壮阔,赋予了杜甫“白鸥没浩荡,千里谁能训”的气魄;人民的疾苦,赋予了杜甫“朱门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悲愤!

杜甫虽有“至君尧舜上,再使风俗醇”的远大抱负,但大唐的土地上却没有留给杜甫施展抱负的那一片空间。于是,杜甫就成了那一片漂泊不定的云,一片写满了诗的云。

仰视这片云,它偶尔也能与别的云相遇,使他暂时丢掉了孤独寂寞,但这短暂相遇之后呢?当然几片志同道合的云消散了,永远离他而去之后呢?此时,充斥着杜甫的内心,映入了我的眼帘的却又是“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的孤独和悲凉。

你想做一只鸟,却没有高天任你来飞;你想做一条鱼,却没有阔海凭你来跃。

你只能做一片云,飘在满是忧愁,满是痛苦的天空中,默默地看着战火纷飞的大唐土地,看着浮华衰败的大唐朝廷,看着痛苦不堪的大唐百姓,转头然后默默地掉着眼泪,慢慢地消散。

可是你的灵魂却化成了一部诗集,记录了你的所见、所闻、所感。

这部诗集落在了人间,被无数人看到,又被无数人传播;让无数人落泪,又让无数人崇敬。

我也有幸拜读了它。

杜甫诗选读后感篇十

这篇传记展现的杜甫生命中的一个片段,如同一首苦难而又壮美的歌。

这篇传记是诗人写诗人,作者冯至是中国现代杰出的诗人。这本书创作追求忠于史实,所有描写都有史实作为根据。但又不作烦琐考据。作品所展现的杜甫形象生动,性格心理发掘很深入,作品达到了艺术性与文学性的完美结合,是一部传记文学的佳作。长安十年杜甫35岁时(746)也到了长安,但他的眼光并没有局限在这些耀人眼目的事物上;他在这些事物外看到统治集团腐朽和人民的疾苦。在长安一住十年,他得到的并不是显耀的官职,而是对现实的认识,由此他给唐代的诗歌开辟了一片新的国土。

他的眼光是那样的特殊。他对国家和人民倍加关心,统治集团的腐化是锝不到官职的一个重要原因,人民的疾苦是杜甫作诗的思想源头之一。最后达到忧国忧民的上一层次。李隆基将政权交给里李林甫,使得贤才,有能力的人,几乎没有一不遭受他的暗算与迫害,除李林甫外,政府里的人不是像杨国忠那样的贪,就是像陈希烈那样的庸懦。

杜甫的心情已大为改变,不得不放弃那种豪放的生活,等到752年李林甫死后,他放胆的述说出他几年来心中的悲愤,对于自己的生活的描写更体现其受迫害之深。他生活贫苦,曾做过别人的宾客,但目的还是为了谋取一个官职。他被贫穷所压迫,一方面被事业心驱使,达到为了得到一个官职不择手段的地步,另一方面他又是那样的抑郁,无奈。“丽人行”是描绘了杨氏姊妹丑恶的行为,在这政风糜烂,边疆失利,民生渐趋凋敝的时代,玄宗奢侈的生活却有加无减。这是杜甫在长安的真实收获?他步履从贫乏的街巷到贵族的园林,从重楼名阁,到互竟豪奢的曲江再到征人出发毕经的咸阳桥,他由于进士要求的失败,认识了这个政治集团的糜烂,由于自身的饥寒触到了人民的疾苦。若是没有进士的失败,想必他也不会体会到这种社会的现实。

流亡在安史之乱,及以后的战乱中他困居长安,从秋到冬再从冬到春,除去为国家忧愁外,自然他也时常思念他的家人;远在钟离的韦氏妹,滞留平阳的弟弟,鹿州的妻子,在长久的不到家中的消息,并听说胡人到处残杀,一直东到鸡犬。后来恢复了,他才得一令他称心的官职。短短三个多月,杜甫念及两京沦陷,人民疾苦,他忠于他的职责。似乎没有这些经历杜甫也不会坚守他的岗位,他也有一些野心。侍奉皇帝与走向人民杜甫仍做皇帝的供奉官左拾遗。是风翔的一段经历给他的教训太大了呢,还是这平静的官僚生活把他的视野仅限制在皇帝周围,而看不见广大的人民呢。这为杜甫再一次回到群众中作了一个铺垫。

杜甫经历了有关征兵役等事件,在那段日子里他写了“三吏”“三别”等佳作。这风云多变,忧患重重的现实社会,导致了杜甫一生无穷的苦难杜甫诗感人的力量由此产生:诗人无论“慨世”还是“慨身”,他的感情总是和国家危机,人民疾苦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大部分诗篇都充满着个人的与时代的血泪。“杜甫传”让人们感受到了现实的残酷,而杜甫又是这个现实的受害者与申述者。

杜甫诗选读后感篇十一

前段时间觉得自己的古文功底需要恶补一下,于是饥不择食,一股脑在亚马逊买了好多诗歌类型的书,什么最美唐诗,最美宋词,名诗人传记,不辩好坏,买了一大堆,也是买过即忘。

最近终于想起来该消化他们了,于是首先拿起了这本薄薄的《杜甫传》,居然是老熟人还珠楼主的作品。

我看诗人传记,目的很简单,普及基础常识,了解诗人的生平,解读每首畅销诗的写作背景,这样方便我记忆他们的名作,增加我的文化修养,出门好装逼。然而《杜甫传》却和一般的传记不太一样。

它没有完成普及工作,楼主笔下的杜甫,不鲜活,也不立体,平庸和贫乏。杜甫的高才雅量没有正面描写,全是平铺直叙。

这本书读下来的第一反应是,还珠楼主写错了人,他可能应该写一本《李白传》,如果李白是他的主角,这本书的故事结构大概就不会这么无聊。

杜甫的生活就只有每天吃吃喝喝,和他的穷朋友们你接济我我帮扶你,很绝望。

即使这样还珠楼主还在强调杜甫身上的一股子侠气,锄强扶弱,体恤百姓,蔑视权贵,然而从描写中我看到的却是满目的烟火气。这种强加的侠气,窃以为李白会合适。

《杜甫传》的故事每章以诗歌开头,而第一章的“夕阳残照,汉家陵阙”也正是来自李白。

首先不得不说《杜甫传》确似还珠楼主的文笔,看过《蜀山剑侠传》的大概都知道,还珠楼主的叙事沿袭的是真正的古风,讲究的是一个散字,就像《儒林外史》一样,一个人接着一个人的写,上个人还没写完遇到了下一个人,新的故事跟着第二个人就展开了,故事随着人物而走,属于人物中心论,而非故事中心论。

当然读者也别想的太高级,这种中国古代的人物中心论和西方文学中的人物中心论,还是有很大差别的。

简单的说,中国的故事是一个人套一个人,像链条一样,依次发生,故事虽然零散,却仍占有很大的比重,而西方的故事,比如文艺复兴的作家,讲究的是人的绝对中心,因为人被解放了,到司汤达的《红与黑》,故事完全随于连的心理活动而变化走向,又是更高级的写作手法了。

如果不是题目醒目的写着杜甫,作者很可能,写着写着就从杜甫这到李白,高适,岑参……像那长江水,滚滚不回头了。

《杜甫传》也有它的优点,前文提到的侠气,算一个,虽然吃喝真心无聊,但是困苦时期文人间的不妒忌,相互扶持,已然难能可贵。

其次是用词,书中好些词已经不是现代汉语的常用词了,可是读起来怎一个美字了得。

杜甫诗选读后感篇十二

杜甫(712—770),字子美,又称杜少陵、杜工部。生活在大唐王朝由盛转衰的转折时期,历经玄宗、肃宗、代宗三朝。他的诗歌,形象真实地反映了安史之乱前后的社会现状,被后世称为“诗史”,杜甫也因此被称为“诗圣”。他有“致君尧舜上”的远大抱负,却始终没得到重用,一生饱经忧患。他的一生是一个悲剧,在拼搏事业的过程里,因为当时的封建统治阶级只把诗人看成清客和帮闲,看成它的点缀,从不能容忍他充当人民的喉舌,谁的诗歌里有人民的声音,谁的生活便会受到冻馁的威胁,杜甫的悲剧也就无从避免。他的无奈已经超越了无奈的定义,成为普通人难以体会之重。究其事业无奈感的缘由,可能有:

1、大时代的大动荡和统治阶级内部潜规则。

杜甫20岁后的生活可大致分为4个时期:南北壮游(玄宗开元十九年至天宝四载731--745);困居长安(天宝五载至十四载746--755);为官流亡(肃宗至德元载至乾元二年756--759);漂泊西南(肃宗上元元年至代宗大历五年760--770)。

在这4个时期里,从天宝十四载年安史之乱爆发后,整个唐朝陷入一片混乱,战争不断,政权不稳,民生凋敝。即使8年后安史之乱被平定,唐王朝也是虚有其表,藩镇割据,外族侵犯频繁,局部地区(尤其西南)兵变实属常事。社会的大动荡使得统治阶级已经无暇顾及治国人才的筛选,而是更看重可以迅速平定战乱的武将。这一点可以从757年唐肃宗感动着杜甫的报国热忱,任命杜甫为左拾遗,而看似相当重要的职务却由“从八品”官员担任,看出皇帝并不是需要什么真正的谏臣,而是把他当做身边的点缀。而当时杜甫也只是一个名气不大的诗人,生活条件的恶劣,年龄的增长使他疾病缠身,形容枯槁。就第一印象来说,他不可能是必需的人才。而且杜甫在这之前有很多写实诗歌是针砭时弊的,如:《兵车行》《丽人行》等,是官僚阶层难于容忍的,统治阶级不会让一个会或可能制造对他负面影响的人身居要职。

如果时代没有开始安史之乱,杜甫的前途会不会更有希望呢?答案是:也不会!唐玄宗从开元之治晚期开始沉湎女色,荒于政事,政权由奸相李林甫、杨国忠把持长达十九年之久,而李林甫最疾恨文人,怕他们任意批评朝政对自己构成威胁,于是策划了无一人及第的科考,还对玄宗谎称“野无遗贤”。而这次考试35岁的杜甫也参加了,他把这次考试看成他唯一的出路并且以为一定能成功,不料是这样的结果。落榜的同时,杜甫的父亲可能在奉天县令的任上不久就去世,他的家境从此无法给他带来任何物质上的支持和任何有利前途的人脉关系。在家道没有完全衰微时,他的壮年有十年漫游,而他漫游途中所结识的朋友多是游猎玩乐的朋友,并没有什么实际上能援引他去做一番事业的人物。即使这个时期结识的李白,李邕,高适等名人,对杜甫的前途也并没有起多大作用。杜甫所推崇的耿介人士张九龄,严挺之都被李林甫排挤,离京不久便逝去;李白,贺知章等也上疏请度为道士,归还乡里;李邕在任上被李林甫势力暗杀;左丞相李适之贬为宜春太守后也被迫自杀;而后来与杜甫关系密切的房琯也贬为宜春太守。可见当时的唐王朝统治阶级何其腐败黑暗。

贤荐良,职位从八品上。但仅工作三个多月,肃宗不喜欢他,被放还回家。764年,成都,53岁的杜甫受严武的举荐任为节度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职位从六品上,但因幕府幕僚间相互倾轧的状态使杜甫心力交瘁,次年正月便辞职卸任。从他的事业轨迹看,杜甫没有大起,也不存在大落,甚至谈不上是一条事业线。

这样腐坏的统治阶级,这样无情的潜规则下,杜甫没有好的地位,没有优的背景,没有多的钱财,没有厉害的人脉,没有惊人的治国之才,上级不讨喜,同级不讨好,想要有所作为实属难事。史料记载,在天宝十载,玄宗举行三个盛典祭祀“玄元皇帝”老子、太庙和天地。杜甫写出三篇辞气壮伟的“大礼赋”进献,得到玄宗赏识,命宰相考试他的文章,他则等待分配,但没有下文。之后他不断写诗投赠权贵,希望得到举荐,但都没有结果。可见杜甫前途的无奈,外在的压迫和排挤是占很大比重的。

2、奉儒守官的追求和厚重的社会责任感。

膳部员外郎,杜审言子杜闲(就是杜甫的父亲)任奉天县令。可见,杜甫出身于有悠久传统的官僚家庭,自小耳濡目染的是忠君报国的儒家思想,而他也极其推崇他的祖先杜预和祖父杜审言,希望可以延续先人的事业和文才,重兴家庭声势。在《进週赋表》里“奉儒守官,未坠素业”可见杜甫的人生理想和事业追求。他中年时期积极谋取官职,不惜向任何一个当权者寻求援引,结果总是让人抑郁。一直坚持自己的梦想和追求是值得敬佩的,但没有结果的追求是不够明智的,是在自己施压,自己禁锢,是很无奈的。

杜甫的事业追求心是超出他能量之外的负担,除此之外,他的精神自己禁锢还在于他有着厚重的社会责任感。他的出身使他在当时享有很多特权,但他一生多是在贫困中度过。他的强烈爱国心让他即使穷,也要独善其身,还要兼济天下;即使没有物质的救助,也要用诗为苦难人民申诉。他为逃役的老翁一家写《石壕吏》;为不足年龄被迫征兵的孩童作《新安吏》,自己草堂漏雨他想的是天下仕子的处境;自己有温饱问题却为孤居无食的老妇写解围信;为新婚后作死别的夫妇吟《新婚别》……他无时无刻不关心天下苍生,他没有学李白的放任潇洒,他没有学陶渊明的遗世独立,他追随着屈原式的坚守,却比屈原更坚韧。当社会处于病态,当人民处于水深火热,自己想极力援救却无计可施,他的无奈会有多重?!

杜甫诗选读后感篇十三

闲坐岩石,穿倚翠竹,仰望晴空,身绕清风,一个逍遥的诗人。

叹抉择。杜甫一生都十分矛盾,一方面羡慕自由的“江海人士”,一方面又想在长安谋得一个官职,他怀念李白,羡慕李白还继续着那种豪放的生活,而他自己却不得不跟这种生活告别。人的一生最难战胜的就是自己,一颗心,两个方向,双方的拉扯令自己痛苦,然而自己无奈。转看自身,心中那份藏匿许久的童稚想有一片游玩的天地,然而“前程”二字却牵着握笔的双手遨游在书海,无奈,惟独在桌角深刻“自在不成人,成人不自在”。

叹仕途。上帝以胃口为诱饵将一颗颗飘荡的心领入曲折坎坷的生活路。在矛盾中杜甫踏上仕途,跌跌荡荡,起起浮浮,忠的呈现似乎注定要以奸来陪衬,阴谋笼罩的朝廷怎容得下杜甫这种的儒生,一次次的希望,一次次的打击,杜甫一生仕途坎坷。愤!愤奸臣,这不是一个人人格上的悲哀,而是当时社会的悲哀,甚至是一个时代的悲哀。

叹诗才。“诗圣”杜甫用其一生造就“诗史”,他写“绝”了唐诗,也写“完”了唐诗。他之后的诗韵格律,最终都以他的诗篇为金科玉律,“三吏”、“三别”、《兵车行》、《丽人行》、《北征》,他的律诗千秋无匹。当杜甫二字成为教科书上的常客,当稚嫩的童音将杜甫的诗读入空际,心中的那份赞叹无法压抑。

叹人格。一首首坚硬的诗源于一个伟大的人格,一双脚触摸这片曾经流血的土地,一双眼看尽战乱的残酷,人生的悲凉,一对耳听尽人间的哀哭,这一切筑成的是杜甫的人格,他将这份内心的震撼扬于诗中,摇动了封建这座堡垒,将民愤、民怨、民饥、民寒诉说。

独坐孤石,心立坚竹,俯瞰尘世,写尽悲苦,满心愁绪的诗人。

杜甫诗选读后感篇十四

《杜甫传》的作者自幼热爱杜甫,无论在什么时期,他都没有停止对杜甫人生的思考。本文就是他在思考中的节选。

初到长安,杜甫漫游时代时的豪迈之情还未消逝,但与社会现实的接触渐多,豪迈之情也被一种心理矛盾渐渐替代。由于政治正显露出日趋腐化征象,杜甫这种矛盾心理也更加浓烈,心中的.无奈也愈甚。经过这十年的磨砺,使他的诗风形成沉郁顿挫的风格。

的开始,也标志着杜甫流亡生活的开始。这几年的流亡生活,也让杜甫更加贴近百姓,更加同情民间疾苦,使其是个充满忧国忧民的情怀,展现当时社会状态、政治形势,表达了人民的情绪与愿望。

当时的社会、政治环境毁了杜甫又成就了杜甫:毁了他的仕途和梦想,却成就了他的诗歌和他在中国诗坛中不可磨灭的地位,犹如凤凰涅盘般重生!从官宦世家的公子到为在长安谋职而不择手段的小吏;从周游四方的游士到内心矛盾的无奈诗人;从只为个人忙碌的士人到忧国忧民的沉郁诗人,杜甫一步步走向成功,一步步进入“诗圣”,一步步迈向人民,一步步走出内心困顿转而进入民生之境。杜甫,一位带有传奇色彩的爱国诗人,一位万方多难成就的诗圣!

杜甫诗选读后感篇十五

“你的贫穷在闪烁发光,像一件旧衣裳,就是一丝一缕在人间,也有无穷的神的力量。”这是冯志眼中的杜甫。人们都说杜甫的坚守,少年时不爱,爱时已非年少。而我刚过碧玉年华,仅仅初尝到杜甫的光芒。

杜甫是我国历史上有数的几个伟大的诗人里的一个,由于他对祖国与对人民的热爱,写出许多反映现实与批判现实的、不朽的诗篇。在过去,无论在多么黑暗的统治下,这些诗都不曾停止放射他的光芒。他的诗篇与他的人生经历有斩不断的联系。他经历过无数艰苦的过程与矛盾,超越了他阶级的局限,体验到被统治、被剥削的人民的灾难,从而使唐朝的诗歌得到巨大的发展。

一直以来我对杜甫的印象仅限于课本上的《登高》和《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他的悲情呐喊让我觉得杜甫一直都是一个郁郁不得志,忧国忧民,一生穷困潦倒的愁苦“诗圣”。

然而,杜甫的一生并没有如此刻板。

他也曾是“庭前八月梨枣树,一日上树能千回”的天真孩童;他也有“放荡齐赵间,裘马颇清狂”的豪壮;他经历过“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丰实”的盛世确幸;他暮年在草堂定居时,也有“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闲情雅致。

读这本书时,“诗圣”杜甫跌宕起伏的一生随着大唐王朝由盛转衰的历史轨迹,以及他对人生信念的坚守,鲜活的映入我的眼帘。

杜甫出生在一个封建社会统治阶级的家庭里,虽然他的家庭正在逐渐没落,但杜甫的童年不可谓是不幸运的。杜甫是晋代名将杜预的后人。杜预曾在战场上立下赫赫战功,他的子孙后代都以他为荣,杜甫也不例外。他曾多次在诗中对自己的这位祖先推崇备至。杜甫的祖父杜审言创作的诗歌和宋之问、沈佺期齐名,同为五言律诗形式的奠基者。这样的家学渊源也让杜甫十分热爱诗歌。

李白曾说:“大丈夫必有四方之志,乃仗剑去国,辞亲远游。”像许多的文人志士一样,少年时期的杜甫也踏上了远游的行列。他经历了两次的漫游旅程,相比于为自己找活路的功利心,他更多的是遵循自己内心的渴望和向望。这两次的经历让他初次接触到了生活。

在杜甫到长安的十年里,便是他人生的转折点,原本心怀着“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满腔热血,却遭到意外的双重打击。当时的玄宗已经成了一个糊涂天子,朝政大群全落在佞臣李林甫手中,他害怕新上任的文人不受自己控制,他控制了科举竟一个人未录取。视这场考试为唯一出路的杜甫因此备受打击,同时他任职奉天县令的父亲也去世,这给他的经济带来了重创,杜甫在长安的生活一天比一天穷困。

此时的大唐王朝已经危机四伏,时常的暴力征兵让百姓的生活因为这暴虐的统治而苦不堪言。杜甫也在看到凄苦的百姓后写出了第一首为人民发声的诗歌《兵车行》。从此,他便成为了百姓的喉舌,讲述百姓被奴役的故事。

苦难才刚刚开始。

安史之乱爆发后,杜甫携着他的家人开始了流亡生活。风餐露宿,栉风沐雨,一路无数的艰辛。因为一次偶然的机会,杜甫得到了左拾遗这个职位,然而因为他的刚正不阿得罪了皇上,又被贬官为华州司功参军。一路上杜甫又一次接触到了流亡的百姓,给他留下了刻骨铭心的映像,写下了留名万世的“三吏”“三别”。

安史之乱后,杜甫流亡成都,他借助朋友的帮助,开辟了一片草地,盖了一间草屋,就是著名的杜甫草堂。这是时常流离失所的杜甫心中净土,正是这里让他过上了一段安宁清净的日子。自己的日子固然清贫,可他也没有忘记关心百姓,他和他当官的朋友说要恪尽职守,爱护人民。

公元770年冬天,在湘江飘荡的一叶小舟上,杜甫发出他的叹息:“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这位一生凄苦飘零的诗人永久的闭上了他疲惫的双眼,生命终结在59岁。

一位伟大的诗人就此陨落了。

他的贫困是终日以藜羹度日,他身上的衣服寸寸都是补绽,他的疾病终日缠身,他看他的死期将近却无法回到自己的故乡。即使在这样的情况下,他都没有忘记国家的灾难,他写道“战血流依旧,军声动至今”。

是怎样坚定又执着的信念,让他一直将自己目光聚向人民,为人明诉苦,为国家担忧。他时刻带着向上向善的力量,对国家安泰的希冀,对人民富足的憧憬,支撑着他劳苦艰难的一生。

“这个时代我来过,我奋战过,我深爱着,我不在乎结局。”我生活在一个安定繁荣的时代,我可能不会经历杜甫经历过的,但我也会面临困难和迷途,我希望当我走投无路时,可以也有杜甫一样的雄心,也可以像他那么坚定,什么跳涧猛虎金睛猛兽都可以在我坐怀不乱的威风中迎刃而解。

愿我们裘马轻狂,笑对人间百态。

杜甫诗选读后感篇十六

去成都时特意去了杜甫草堂,可惜我们选的时间不太好,当天大雨倾盆。

本想着,也许雨天游人会少一些,其实不然。走到草堂遗址处时,游人密密地挤在草屋之中,我有些惊讶于人们的热情,同时也忧虑扰了“诗圣”的清修,只好略带遗憾地远离了草屋。

759年,48岁的杜甫到达成都,住在西郊外浣花溪寺。

冯至先生在《杜甫传》中写杜甫初到成都时的情形:“杜甫在庙里没住多久,便在城西七里浣花溪畔找到一块荒地,先开辟了一亩大的地方,在一棵相传二百年的高大的柟树下建起一座并不十分坚固的茅屋。”

顺带说一句,浣花溪这个名字个人非常喜欢,离开了草屋之后,顺着小溪走了好长一段路。

几乎每一位国人都是从小就开始接触杜甫诗作的,从《春夜喜雨》中的“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到《江南逢李龟年》中的“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都时常被后人吟诵。

李龟年是大唐开元时期的著名歌唱家。杜甫初遇李龟年,是在724(开元十二年),这时的杜甫是十几岁的少年郎。几十年后,晚年的杜甫在潭州(长沙)再次偶遇李龟年时,写下了这首《江南逢李龟年》。

平日里,我们对诗圣杜甫的了解多是因为一首诗作,或者是因为一个传说,非常的片面。读《杜甫传》,可以让我们对杜甫的生平有更加立体的了解。

20xx年,冯远征导演并领衔主演的话剧《杜甫》在首都剧场首演,得知消息之后,人提前一个月就在网上预定了演出票。

整部话剧从李白、高适、杜甫三人把酒言欢开始,到三个人各奔东西,再到杜甫流亡途中写下“三吏三别”。最后,话剧落幕在杜甫高声吟诵《春望》,童声背景音让观众们听得潸然泪下。

《杜甫传》中写,游侠与求仙,在李白的一生里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但对杜甫来说,这两种生活于他非常遥远。然而,当744年(天宝三年)李白,因酒后傲慢得罪了高力士和杨贵妃离开长安来到洛阳之时,杜甫因倾慕李白,被李白的文采吸引,欣然与李白一同渡黄河来到王屋山道家圣地。

冯至先生说,这在杜甫的一生里是一段插曲。这段插曲书写了中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两位诗人相遇的伟大时刻。

在这里,杜甫李白与高适相遇,三个朋友度过了一段呼鹰逐鹿的田园生活。

杜甫与李白、高适两人虽然人生道路各不相同,但是他们之间纯挚的友谊、文人间的惺惺相惜令人羡慕,在我看来,李白和高适是杜甫一生中不可或缺的一抹亮色。

冯至先生在前记中写:这部传记,力求每句话都有它的根据,不违背历史。由于史料的缺乏,空白的地方只好任它空白,不敢用个人的想象加以渲染。

这段话让我由衷钦佩冯至先生,他坚守文人操守,为我们讲述了杜甫真实的人生故事,让我们在吟诵诗圣留下诗篇的同时,也可以走近诗圣杜甫的世界、品读杜甫的人生。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17825388.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