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陆的变迁教案范文(19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2-07 10:35:06
海陆的变迁教案范文(19篇)
时间:2023-12-07 10:35:06     小编:梦幻泡

教案主要包括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教学评估等几个方面。在编写教案时应该注意选择合适的教学资源,以丰富教学内容。以下是一些优秀教师撰写的教案范文,它们的教学设计深入浅出,条理清晰。

海陆的变迁教案篇一

了解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观点;说出世界著名山系及火山、地震分布与板块运动的关系。

(二)能力目标。

运用板块运动解释地球表面基本面貌的形成及火山、地震的分布。

(三)德育目标。

通过大陆漂移——板块构造学说的发展过程,对学生进行科学史教育及科学兴趣、科学方法和探究精神的培养。

世界主要山系及火山、地震分布与板块运动的关系;板块相对移动形成的地表形态。

(一)教学方法。

读图分析法、讨论法。

(二)教具准备。

装水的透明容器、橡皮泥。

新课引入:

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大陆漂移说,谁能为我们介绍它的内容。

学生回答。

师:那么,大陆为什么会漂移呢?

(板书)三、板块构造运动。

20世纪60年代,地球科学研究表明,大陆漂移是由板块运动引起的。

让学生阅读之后,归纳板块构造学说的内容。

(板书)1、由岩石组成的'地球表层并不是整体一块,而是由板块拼合而成。

让同学们看一个装饰品,是一种由六个部分组成的球体。

并强调地球表层不平整,有的高,有的低,高出海平面的是陆地,低于海平面的是海洋。将橡皮泥放入水中,让学生观察。

(板书)2、全球大致分为6大板块,各大板块处于不断运动中;

用橡皮泥演示板块运动,大陆漂移。

读图2.19,熟悉6大板块的位置、名称。

生:亚欧板块.非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太平洋板块.美洲板块.南极洲板块。

(板书)3、板块内部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地带,地壳比较活跃。

世界的火山、地震集中分布在板块交界的地带。

讲述:地球相当于一个破裂的鸡蛋,放到水里煮,蛋清会延着裂缝渗出来。裂缝就是板块与板块交界地带,渗出的蛋清就像一座座火山。

让学生在图上找出两大地震带,并说出是位于哪些板块的交界地带。

用两本书演示挤压形成山脉,张裂形成海洋。

师:阅读2.20和2.21图,红海、东非大裂谷是怎样形成的?

生:非洲板块张裂运动形成的。

老师介绍板块张裂运动的发展过程:

大陆板块张裂运动———地表裂谷带产生(东非大裂谷)---大陆解体(亚、非大陆分离)--新海洋出现(红海)--新大洋形成(大西洋)。

读2.22图,思考,为什么几千万年后,地中海将会消失?

学生回答。

师:现在的地中海,则是代表大洋发展的终了期,它是广阔的古地中海经过长期演化后残留下来的海洋。随着非洲板块与亚板块相向运动,地中海越来越小,几千万年后,地中海将会消失.

阅读2.23图,请学生介绍喜马拉雅山的形成过程。

师:由于印度板块不断北移,与亚欧板块相撞,产生喜马拉雅山脉和青藏高原,而且还在继续长高。

小结:由于地球表层由6大板块构成,而且6大板块在不断的运动,使大陆发生漂移。喜马拉雅山的长高,红海的扩大,地中海的缩小都是板块运动的结果。随着板块的运动,大陆将继续漂移,几千万年后,我们的地球又将变成什么样呢?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将它画下来,我们来评一下谁的作品最有科学依据。

板书设计。

三、板块构造运动。

1、由岩石组成的地球表层并不是整体一块,而是由板块拼合而成。

2、全球大致分为6大板块,各大板块处于不断运动中;

3、板块内部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地带,地壳比较活跃。

世界的火山、地震集中分布在板块交界的地带。

海陆的变迁教案篇二

1、知识积累与疏导:知道地球表面的海陆变迁和大陆漂移、板块运动的基本观点,了解世界主要山系及火山、地震带的分布。

2、技能掌握与指导:运用地图说明大陆漂移、板块运动的基本观点和世界主要山系及火山、地震带的分布规律。

3、智能提高与训导:通过教材的组图和资料补充,从中领悟到科学的探究思路和方法。

4、情意修炼与开导:通过课堂活动,用实例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增强学生的探究兴趣。

5、观念确认与引导:通过了解大陆漂移——板块运动学说的发展过程,使学生得到一次科学史教育及科学兴趣、科学方法和探究精神的培养。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收集有关海陆变迁的资料。

(一)创设场景引出问题用南通由海成陆的实例引出问题。(从当地由海成陆的实例引出问题,不仅使学生感到好奇,也为今后原的形成和乡土地理埋下伏笔。学生通过思考产生疑问,进而引出“沧海桑田”海陆变迁的话题。这就形成了教学的问题场。)。

(二)阅读教材自主学习。

1、“沧海桑田”原为什么意思?原意为海陆的变更,后人用此成语比喻世事变化很大。

2、学生活动1:看教材图3、9——图3、11分别反映了哪些地理现象?从阅读材料和图3、11魏格纳与大陆漂移说的故事中,我们得到了什么启示?对学生的科学史和科学观教育及科学兴趣和探究精神的培养,应在教学中给予充重视。

(图表及文字材料是教学资源,也是教学媒体。利用好这些资源进行教学活动,这是教学情景场的主要表现形式。)。

(三)合作学习加深理解地球上的海陆轮廓是怎么形成的?

学生活动2:参考教材和课外知识分小组讨论,找出(1)科学依据(2)科学理论,用自己的语言叙述。(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了解海陆变迁的发现过程,从中领悟到科学的探究思路和方法。认识科学成果的形成是科学家们不断进行科学探究的结果,形成教学问题场与教学情景场的叠加)。

(四)看图释文形成概念。

(教师进一步引导,深化教学情景,促使学生自然而然的进入教学的情境场。这给学生一个很好的展现自己能力的机会,在生生互动、师生互动中,学生的思维活动和语言表达能力得到强化,形成个体意境场,这为下面的探究活动创设了因人而宜的个体意向,形成了个体意向场。)。

海陆的变迁教案篇三

新课改的教学理念关键是改变地理的学习方式,在本课的教学中,通过联系生活设计不同形式的活动,比如读图探究、角色扮演、发挥想象等,调动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充分训练学生阅读地图、分析地图、从地图上获取地理信息的技能,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探究创新的能力,以图忆文,改变地理学习方式。

二、教材分析。

(一)教材的地位作用。

"海陆的变迁"一节是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陆地和海洋"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讲述了地球表面海陆分布的原因,是承接第一节"大洲和大洋"对地球海陆面貌认识的进一步深化。让学生认识到地球表面是处在不断的运动变化过程中,对学生逐步树立海陆变迁的辨证唯物主义观点,未来的学习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能举出实例说明海陆变迁,让学生树立起海陆不断运动变化的科学观念。

(2)了解大陆漂移学说产生的背景,知道海陆分布格局的形成过程。

(3)知道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观点,运用板块构造学说解释有关地理现象的成因。

(4)阅读地图,说出世界主要火山、地震分布规律,说明火山、地震分布与板块运动的关系。

2、过程和方法目标:

通过读图、阅读、讨论等,培养学生的读图、动手、想象、推理能力和合作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树立海陆不断运动变化的科学观点及科学兴趣和求真求实的科学精神。

(三)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

(1)树立海陆不断运动变化的科学观点及培养学生的科学兴趣和求真求实的科学精神。

(2)用板块构造学说解释一些地理现象,说出主要火山和地震带的分布与板块运动的关系。

教学难点:

用板块构造学说解释一些地理现象成因。

三、学情分析。

学生刚刚学习了第一章"地球和地图",第二章第一节"大洲和大洋",知道了地球表面海陆分布大势,为本节课的学习提供了必备的知识基础。但初一学生根据其年龄、心理特点和已有知识水平,要顺利完成本节课的学习目标仍需采用直观演示的方法降低难度。

四、教法选用、学法指导。

本节课在教学方法的运用上以启发探究为主,辅以读书指导法、讲解法和直观演示法等。

本节课的学习方法为:自主读图探究和合作学习。

五、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课前出示图瓦卢举国迁移的新闻资料。激发学生兴趣,由此导入新课。新闻的导入方式,海陆变迁的疑问,激起学生探究的兴趣,用问题情景将学生的注意力很快吸引到课堂上来。

2出示课时学习目标让学生有目的有重点的进行学习。

(二)探究新知。

a、沧海桑田。

【提出例证、质疑探究】。

展示图片资料。

1、学生小组合作,根据现象推断变化并简要解释。

2、交流汇报,体会海陆是不断变迁的。教师附以课件简图,师生总结引起海陆变迁的原因。

在教学中,选择反差大的材料,让学生产生疑问,保持学习兴趣,养成善于动脑思考、敢于开口提问合作学习的习惯。

充分利用多媒体的优势,让学生获得更多的感性认识,层层递进的分析解决重点。

b、从世界地图上得到的启示。

【设疑过渡,观察猜想】。

海陆是不断变迁的,那么我们脚下的大地,生活得大洲是自古如此吗。同学们不要急着下结论我们来观察一下世界地图。(课件出示世界地图)。

观察非洲和南美洲轮廓特点,大胆进行猜想非洲和南美洲在很久以前是不是曾经连在一起?

引出:大陆漂移。

环环相扣,层层设疑的学习过程不断激发学生探索的欲望。

【角色扮演、证实假说】。

读材料了解魏格纳和大陆漂移假说。

小组合作收集资料、证据说明大陆漂移假说的科学性,同时采用直观演示的方法说明观点、看法。

让学生自主参与、动手体验、反思交流。发散学生思维,培养学生求真求实积极探究的科学精神。

c、板块运动。

【观察动画,图说地理】。

1、动画演示:大陆漂移。

2、学生观察,描述,教师课件引导。

3、畅所欲言:从魏格纳与大陆漂移学说的故事中得到了什么启示?

多媒体演示大陆漂移,增强其直观性,畅所欲言的活动,启迪学生的探究意识,培养学生求真求实的探索精神。

【设疑过渡】。

大陆为什么会漂移?人们经过不懈的探索,在大陆漂移说基础上创立了板块构造学说。质疑大陆漂移学说,引出板块构造学说理论。

【合作读图、理解学说】。

1、引导学生读图,自主发现地理信息,合作总结板块构造学说的主要观点。

通过读图,培养学生观察能力,读图分析归纳的能力,发挥合作学习的功效,突出重点。

2、直观演示理解板块运动学说。

(1)打鸡蛋,理解地球不是一个整体而是由板块构成的。

(2)引导学生观察图中箭头,通过动动手活动,辅以动画演示,理解板块运动的模式,产生的现象。

通过联系实际的小实验,形象的计算机动画演示挤压运动、张裂运动过程,使学生更好理解板块运动的内容,突破难点。

3、学以致用。

由学生用板块构造学说理论讨论解释地理现象,加深学生对板块构造学说的理解。

通过运用板块运动学生解释地理现象的过程,提高学生运用已有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读图思考、由表及里探究竟】。

1、引导学生读图分析归纳世界主要火山地震带的分布,了解两大火山地震带。

2、引导学生观察思考,世界火山、地震带的分布与板块运动之间有何联系。

教师并联系生活实际,煮裂鸡蛋,蛋清冒出来的例子。通过读图归纳的学习过程,培养学生读图分析能力,从表层信息获取地理知识内在联系的深层信息,并联系生活突破难点。

【走进生活中的地理】。

浏览汶川地理图片,烘托情景,探究汶川地震成因。

通过汶川地震的图片资料,感染学生,激发探究的欲望,体验地理知识的价值性,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培养爱国情感。

(三)课堂总结。

1、学生自主小结质疑。

2、教师总结,激励探索。

大灾无情,人间有爱。地震的发生,海陆的变迁是有规律可循的,我们要不断探索,有知识武装自己,用知识为人类造福。让学生树立海陆不断运动变化的科学观点。

激励学生不断求索达到课虽尽,而意不止的目的。

板书设计。

海陆的变迁教案篇四

本节教材,主要讲述“沧海桑田”的变化,以及形成这种变化的原因。学习本节知识,要求能运用实例说明海陆的变迁,树立海陆不断运动变化的辩证唯物主义科学观点;了解大陆漂移和板块运动学说的基本观点,并能解释世界主要山系及火山、地震的分布;通过大陆漂移――板块运动学说的发展过程,进行科学史教育及培养科学兴趣、科学方法和探究精神的培养。

学情分析。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举例说明地球表面海陆的'变迁。

了解大陆漂移和板块运动学说的基本观点。

说出世界著名山系及火山、地震分布与板块运动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

通过拼图和分析示意图,培养读图能力、想象能力和推理能力。

运用板块运动学说,解释地球表面基本面貌的形成及发展变化。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大陆漂移―板块运动学说的发展变化,进行科学史教育及科学兴趣、科学方法和探究精神的培养。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

世界主要山系及火山、地震分布与板块运动的关系。

教学难点。

板块相对运动形成的地表形态。

海陆的变迁教案篇五

1魏格纳(德国科学家)大陆漂移假说:原始地球有一整块大陆,成为“泛大陆”。

2现在科学家研究表明,地壳运动和海平面的升降运动是造成海陆变迁的主要原因。

3板块构造学说(目前最流行最科学的学说)认为:地球由六大板块组成即亚欧板块、美洲板块、非洲板块、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和南极洲板块。

4其中太平洋板块几乎全部是海洋。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处地壳比较活跃,通常表现为张裂拉伸,俯冲碰撞,断裂错动。火山与地震带:板块与板块交接处.

5世界两大系列火山地震带: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和地中海-喜马拉雅山火山地震带。

两大山系:阿尔卑斯——喜马拉雅山系;科迪勒拉山系。

6海洋面积广大,占地球总水量的95%以上,蕴藏着及其丰富的矿产,油气,生物等资源,被人们称为“天然的鱼舱”,“蓝色的油田”,“盐类故乡”,“乐的胜地”,“资源的宝库”等是人类重要基地。

7《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于1994年经联合国批准并生效实施。

海陆的变迁教案篇六

上完了《海陆的变迁》这节课,收益良多,感触也很多。因此写个教学反思,总结一下这一课内容的成功之处及不足之处。

“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为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习兴趣,本课以电影《20xx》作为导入,立刻点燃了学生的兴趣,很自然进入了学习状态。视频里面青藏高原被海水淹没,很好的导入了本节课要讲的第一个话题:海陆会不会变迁。为什么海陆会变迁?学生带着问题进入本节课的课堂。

问题意识是一种探索意识,是创造的起点。学生有了问题,才会思考和探索,有探索才会有发展。学习过程不是让学生被动的吸收教材和教师给出的现成结论,而是一个由学生亲自参与的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在本课我提出这样的问题:导致海陆变迁的原因;假如你是魏格纳,你怎么证明大陆会漂移等等。通过小组讨论探究,得出答案。改变了以往老师讲学生听,老师写学生记的教学模式。

活动是实施课程目标的主渠道,也是地理新课程区别于传统课程的一大特色。本课活动题有:探讨南美洲与非洲是同一块大陆的证据;探讨未来世界红海、地中海会有什么变化等。通过活动学生对本节的重点知识进一步加强,教师适时做出鼓励性的评价,学习更有动力。

通过一段时间的活动探究训练,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已经有了明显的提高。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还会重视对学生思维能力的训练,让他们会学习,从而达到爱学习的目的。

由于本课内容比较抽象,板块的运动日常生活中很少直观上的接触,理解能力比较差的学生很难一时消化,课后还应当多加练习加以巩固。

海陆的变迁教案篇七

预习目标:。

1、了解我们生活的地理环境中存在的地理问题。

2、知道在日常生活、经济建设、社会文化等方面离不开道理知识。

预习重点:。

地理与日常生活、生产建设的关系。

预习任务:。

1、从日常生活出发,提出地理知识与人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事情。

2、列举一些人类的生产活动受地理环境的影响和制约。

3、归纳各地风土人情具有明显的地域性。

预习珍断。

一、选择:

1、下列体育活动与开展地区的组合正确的是:

a冲浪内陆地区。

b冬季运动会广州。

c登山运动平原地区。

d滑雪运动东北地区。

2、下列农作物,主要分布在我国南方的是:

a、水稻。

b、小麦。

c、玉米。

d、大豆。

二、综合题。

学校所在地和你的家乡群众最喜欢的体育活动是什么?与当地的道理环境有什么关系?

预习质疑。

探讨如何解开道理之“迷”的方法。

地理学科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二课时(总二第课时)。

第二课时。

预习目标:

调查家乡农业生产主要农作物的种类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预习重点:

农作物生长需要的条件。

预习任务:

调查访问收集有关农作物生长的条件。

预习诊断:

小麦、玉米等需要热量、水、肥沃土壤。

海陆的变迁教案篇八

让我联想到本地区以前出现的大量海洋生物贝壳,正好与网上找到的天津“塘沽发现2500岁的牡蛎礁群”图片中的贝壳非常相似,导入教学中一下子就激起了学生的好奇,再通过提示指导学生观察课本的三幅图,让学生一下子就明白以前世界上的一些海洋变成了陆地,也有一些陆地变成了海洋,并且激发了进一步探索原因的兴趣,教师再加与适当的启发,下面的教学过程就能水到渠成。

利用学生好奇心强的特点,我在教学中提出质疑:仅靠轮廓线相似,能否证明两大洲曾经连接在一起呢?然后设计了探索证据的活动:假如你是魏格纳,你如何证明非洲和南美洲曾经连在一起?这样就大大地激发起学生探索证据的的兴趣。

这部分内容是本节重点,也包含了全章的突出难点,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板块分布图,配合带有动画效果的醒目标志,启发学生突破读图的要点--板块的运动方向,再用两本书分别做板块发生碰撞和张裂运动的演示实验,调动学生的注意力和空间想像能力,有利于理解板块运动的观点,培养综合分析能力和辩证思维。

海陆的变迁教案篇九

1.举例说明地球表面海陆的变迁。

2.了解大陆漂移和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观点。

3.说出世界著名山系及火山、地震分布与板块运动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分析课文的示意图,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和想象能力、推理能力。

2.运用板块运动解释地球表面基本面貌的形成及火山、地震的分布。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海陆的变迁,使学生树立海陆不断运动变化的辩证唯物主义科学观点;。

2.通过大陆漂移——板块构造学说的发展过程,对学生进行科学史教育和探究精神的培养。

海陆的变迁教案篇十

这节课内容虽不作重点考察,但却比较抽象,以初一学生的认知特点来说,要想全部理解和接受是比较难的,如何用最直观的教学使学生理解对我来说是需要重点把握的。

在课堂导入的环节,我通过成语故事的flash动画来引入,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挑起了他们的好奇心,为后面的学习打下了较好的心理基础。

在教学中我尽量让学生参与到其中来,通过几个活动设计,使学生充分体会到了学习的乐趣。而课程内容也和日常生活相联系,引入四川5,12地震等信息,让学生能够从中发现板块运动与火山地震活动的关系。使他们觉得地理是一门有用的学科,可以以此解释生活中的相关现象,达到活学活用的目的。

这个部分专有名词很多,学生在理解和运用的过程中有难度,我在设计教学思路的时候虽已想到,但还是估计不足,没有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可能出现的问题。尤其是学生讨论回答板块运动和地形的关系,如果换成学习卷的形式可能会更好。对板块构造地图的利用还应该更充分,比如可以查找中国在哪个板块之内。

从这节课来看,我还有许多需要改进的地方,希望以后的教学中能够注意从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海陆的变迁教案篇十一

(一)知识目标。

举例说明地球表面海陆的变迁。

(二)能力目标。

利用大陆漂移假说解释一些现象。寻找大陆漂移的证据。

三、教学方法及教具准备。

(一)教学方法。

读图分析法、讨论法。

(二)教具准备。

报纸、幻灯片。

四、教学过程:

新课引入:

先请一名叫李沧桑的同学起来回答问题。

师:李沧桑同学,你来给大家说一下,你的名字的意思和来历。

李沧桑:沧桑就是沧海桑田,传说我国古代有个叫麻姑的仙女,曾经三次看到东海变成桑田。后人就以这种沧海桑田的变更,来比喻世事变化很大。

师:说得好。“沧海桑田”用我们的地理术语说就是指海陆的变迁,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讨这个问题。

师:下面请同学们读课本p33图2.10“喜马拉雅山中的海洋生物化石”、图2.11“我国东部海底的古河流遗迹”。思考:

(1)在雄伟高大的喜马拉雅山中发现海洋生物的化石说明了什么问题?

(2)我国东部海底发现古河道及水井等人类活动的遗迹反映了该海域过去是什么状况?

请同学回答,老师归纳:

(板书)2、海陆变迁的原因。

师:假说并不是凭空瞎说,它是建立在一定的科学依据之上的。

阅读课本p35图2.16“拼合大陆几种古老地层的相似性”;阅读课本p36图2.17“海牛,鸵鸟在非洲和南美洲的分布”

学生回答,老师归纳:非洲大陆与南美大陆相似的古老地层说明这两块大陆原来是连在一起的。

现在测量证实,海陆分布至今尚在极其缓慢地变化着。

魏格纳提出的大陆漂移假说在他生前并没有得到承认,直到他去世30年后,人们终于承认了大陆漂移学说的正确性。由此可见:一种正确的理论在其初期阶段常常被当作错误抛弃,可想而知,在那样的情况下要坚持是多么艰难。这也正是魏格纳难能可贵的地方。他坚持真理、勇于探索和不惜献身科学的精神将永远激励着我们。

板书设计:

地壳的运动和海平面的升降;

人类的活动。

二、大陆漂移假说。

海陆的变迁教案篇十二

本学期,学校开展公开课活动,我上了七年级地理《海陆的变迁》一课。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我有以下几点体会:

一、联系学生实际,设计教学方法。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期望值过高,但是如果这种期望超出了学生的承受能力,就会适得其反,事与愿违。《海陆的变迁》的教学内容分为三个部分:“地表形态变化”、“大陆漂移学说”、“板块构造学说及运用”,内容非常抽象,海洋变陆地,陆地变海洋,这是一个非常漫长的过程,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很难感受,就单凭学生用脑想像,效果不佳,所以如何解决这一抽象的问题就成了上好这节课的关键。因此我首先用多媒体,形象生动地展示“沧海桑田”成语故事导入,直接点出海陆变迁的观点,使学生有深刻的认识。随后出示实例——喜马拉雅山发现古代海洋生物的化石、我国东部台湾海峡海底发现古代人类活动的遗迹等图片,使学生在感性上认识海陆的变迁。第二部分是“大陆漂移假说”,这一部分我设计了让学生合作拼合非洲大陆东海岸和南美洲大陆的西海岸的轮廓图,由此引出“魏格纳与大陆漂移假说”的故事使学生从更深层次认识海陆变迁。此部分着重培养学生对科学兴趣和探究精神。第三部分“板块构造学说”,这个学说可以说就是来解释海陆为什么会变迁的,在学生阅读学说内容之后,培养学生从活动中运用板块学说解释地理现象。可列举汶川地震和山体滑坡现象进行分析,培养学生对“板块构造学说”及爱国主义精神品质的培养。

二、根据学生的思维习惯,设计教学过程。

不少教师用成人的思维去要求学生,往往将问题简单化,认为学生笨,设置一些困难的问题,不考虑学生还是少年儿童,因此,就达不到一定的教学效果。所以,根据学生的思维特点,经常使学生带着问题进行学习,能够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在进行“大陆漂移学说”的教学设计时,我采用先让学生默读魏格纳与大陆漂移假说的故事,再演示大陆漂移全过程的动画,尽管学生们学得津津有味,但总是感觉缺少点什么。静下来仔细思考一下,发现这样的教学缺乏深度,带着“为什么”去思考问题才会使学生加深理解。于是我尝试换了一种方式:先根据学生得到的世界的海陆分布原本不是今天的形状再进入大陆漂移的演示,再提问人类是凭借什么得到这样的结论的,使学生们带着这样的问题去读魏格纳的故事,就能加深学生们的思考和记忆,更容易理解。

三、联系学生特点,注重教学细节。

(一)本课课文内容体现了新教材的特点之一,培养学生对科学的探究态度和探究精神。因此,在备课时我就考虑到对于海陆的变迁这个课题,讲深了学生听不懂,讲浅了又不能完成教学目标。从教材内容来看,包括了地壳的升降运动和水平运动两方面的知识及板块构造理论。根据以往的教学经验,大陆漂移的教学亮点在于古生物的证据和南极洲的煤层等资料,但是在教材中没有涉及这些问题。如果拓展的东西太多,就很难在一堂课完成教学任务。

(二)初一的学生,刚刚从小学升入初中,心理比较幼稚,喜欢趣味性的东西。因此在教学中我比较注意用一些形象的比喻和生动的例子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如在一开始上课时就通过“沧海桑田”成语故事的动画视频、“喜马拉雅山上发现有海洋动物化石”、“我国东部海域的海底发现古人类活动的遗迹”等一系列有趣而又耐人思考的问题吸引了学生注意力,带领学生一起学习,在讲授大陆漂移时采用动画效果,使学生清晰地看到大陆在漂移,使理论知识形象化,学生易于接受。

(三)细微的改进对教学效果有很大的帮助。虽然一个很小的改变对于老师来说没有多大差异,但是对于学生来说却是另外一种思维方式,所以通过这次的反思,使我更加清楚地看到,在教学中不容忽视每一个细节。“细节决定成败”,所以在教学中,重视每一个细节的设计,全面考虑学生的需求,根据学生的特点把握好每一个细节,最大限度利用好课堂四十五分钟的时间,提高教学效率。

(四)关注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其全面发展。

新课程改革以来,我们关注了课堂多媒体课件的制作、课堂重难点的把握、个人教学信息的收集、个人教学素养的提高等问题的反思,而忽略了学生在课堂中的反响、学生的主体学习、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研究和关注,因此,我们必须将注意力集中到学生主体地位上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希望通过每一节课不断的反思和改进,真正把课堂交给学生,促进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沟通,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了解学生的需求,努力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积极探究精神及创造性思维能力,使学生全面发展。

从本节课的实施过程来看,基本上完成了教学目标,学生的反映情况良好,对提出的问题能够积极思考,能提出自己的见解。但有些拓展性知识对初一的学生还不太适应,以后本人还要加强学习,设计出更加适应学生的教案,提高教学效果。

海陆的变迁教案篇十三

上完了《海陆的变迁》这节课,收益良多,感触也很多。因此写个教学反思,总结一下这一课内容的成功之处及不足之处。

本节课的成功之处有以下几点:

(1)设疑导课,激发学生兴趣。

“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为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习兴趣,本课以电影作为导入,立刻点燃了学生的兴趣,很自然进入了学习状态。视频里面青藏高原被海水淹没,很好的导入了本节课要讲的第一个话题:海陆会不会变迁。为什么海陆会变迁?学生带着问题进入本节课的课堂。

(2)创设了探索情景,引起学生的问题意识和过程意识。

问题意识是一种探索意识,是创造的起点。学生有了问题,才会思考和探索,有探索才会有发展。学习过程不是让学生被动的吸收教材和教师给出的现成结论,而是一个由学生亲自参与的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在本课我提出这样的`问题:导致海陆变迁的原因;假如你是魏格纳,你怎么证明大陆会漂移等等。通过小组讨论探究,得出答案。改变了以往老师讲学生听,老师写学生记的教学模式。

(3)课堂我注重了活动教学。

活动是实施课程目标的主渠道,也是地理新课程区别于传统课程的一大特色。本课活动题有:探讨南美洲与非洲是同一块大陆的证据;探讨未来世界红海、地中海会有什么变化等。通过活动学生对本节的重点知识进一步加强,教师适时做出鼓励性的评价,学习更有动力。

不足之处:

1、学生在平时课堂探究的机会不多,动脑动手能力仍然有很大的提升空间。通过一段时间的活动探究训练,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已经有了明显的提高。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还会重视对学生思维能力的训练,让他们会学习,从而达到爱学习的目的。

2、提问学生的面还是有限,应使课堂上的学习真正地面向所有的同学,真正实现每一位学生都有收获、有兴趣、有动力。由于本课内容比较抽象,板块的运动日常生活中很少直观上的接触,理解能力比较差的学生很难一时消化,课后还应当多加练习加以巩固。

海陆的变迁教案篇十四

尊敬的各位考官:

大家好!我是初中地理组x号考生。今天我说课的课题是《海陆的.变迁》。根据新课标的理念,对于本节课,我将以教什么,怎样教,为什么这样教为思路,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过程等几个方面加以说明。

教材是连接教师和学生的纽带,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我先谈谈对教材的理解。《海陆的变迁》是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二章第二节的内容。主要讲述了“沧海桑田”“从世界地图上得到的启示”“板块的运动”三部分内容,重点让学生体会地壳的变动、海平面的升降、人类活动造成海陆变迁的实例,板块的运动使海洋和陆地处在不断的运动和变化之中。本节内容是第一节《大洲和大洋》内容的延续和深化。学习本节内容可以让学生认识全球的海陆面貌,培养学生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事物的意识。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学生的已有的知识结构和认知水平,是教师授课的依据与出发点。我所面对的学生是七年级的学生,他们刚刚学习了“地球与地图”和“大洲和大洋”的相关知识,对地球的形状和海陆分布状况有了一定的了解,为本节课的学习提供了必备的知识基础。但是他们综合分析、归纳总结能力还不够强,地理探究的能力还有待提高。所以,需要教师采取自学探究式的教学方法,提高自身的地理学习能力以及归纳、迁移的地理思维。

根据新课程标准,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我确定了如下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观点。

2.说出世界著名山系及火山、地震分布与板块运动的关系。同时也是本节课的重点。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小组合作探究,理解板块运动的基本观点,培养科学的探究精神和创新实践能力。

2.通过分析相关示意图,培养读图能力、想象能力和推理能力。同时这也是本节课的难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了解大陆漂移学说——板块构造学说的发展变化,进行科学兴趣、方法和探究精神的培养和追求真理的勇气。

重点:通过小组合作探究,理解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观点。

难点:通过模拟实验,理解火山、地震的发生原理。

新课程教学中的指导思想是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基于此,我将引导学生采用以下的教学法:地图法、小组合作探究法、讲授法。

围绕以上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根据“教师指导——学生主体——训练主线”的原则,设计以下几个教学环节:

环节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良好的导入是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求知欲和探究心理的有效方法。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我采用了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首先通过多媒体,展示海洋变成陆地,陆地变成海洋的图片,让学生思考“沧海桑田”这一成语故事所表达的含义,从而引发对海陆变迁的思考,让学生明白地球自形成以来,海陆变迁就一直在不断的发生,由此引入新课——《海陆的变迁》。

环节二:启发诱导——探求新知

接下来进入启发诱导,探求新知的教学环节,我从总体把握知识,着重讲解板块运动的基本观点以及与地震带的关系。首先我会利用多媒体播放大陆漂移的视频动画,不仅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地球表面上的陆地和海洋处于不断运动变化之中,也为后面学习板块运动奠定基础。接着我会多媒体展示《板块示意图》,引导学生了解六大板块分别是亚欧板块、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非洲板块、美洲板块、南极洲板块。

在认识了六大板块之后,我会大屏幕展示《板块示意图》和《世界地形图》,并提出两个问题,一板块之间是怎样运动的?二板块运动对地形有哪些影响?针对这两个问题,我会采用小组合作探究展开教学,请同学们前后四人为一组,讨论5分钟,在同学们讨论的过程中,提示学生结合图例,观察板块交界地带的箭头,并及时予以点拨引导,讨论结束后,在学生代表分享交流的基础上,师生共同总结得出:张裂运动,易形成裂谷和海洋,比如说东非大裂谷、大西洋。碰撞运动,易形成山脉,比如喜马拉雅山脉、科迪勒拉山系。

【设计意图】通过这种讨论的方法,可以集思广益,互相启发,同时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对问题的钻研精神并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通过地图法,可以深化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体现地理学科的教学特色。

紧接着我会通过播放日本地震的视频片段,并引导学生思考地震发生的原因是什么?紧接着通过展示《板块示意图》和《世界火山地震带分布图》引导学生通过对比分析理解,板块内部比较稳定,而火山地震带基本位于板块与板块的交界地带,地壳运动活跃,多火山地震。例如,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日本位于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的交界处,地壳运动活跃,多火山地震。

【设计意图】以热点视频的方式,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加深对该知识点的理解。

环节三:巩固提高

为了帮助学生巩固本节所学知识,我设计一个活动“小小预言家”请学生结合六大板块的示意图,红海和地中海的位置,预测地中海和红海的未来发展趋势。

环节四:小结作业

为了拓展学生对本节知识的理解,我布置了如下作业:搜集本地海陆变迁的资料,写一篇小报告。下节课分享交流。

板书设计要突出重点、难点,使学生一目了然。所以我的板书是这样设计的。

海陆的变迁

一、大陆漂移学说

二、板块的运动

1.名称

2.运动

张裂——裂谷和海洋

碰撞——山脉

3.活动情况

海陆的变迁教案篇十五

1.造成地球上海陆变迁的主要原因是()

a.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活动b.全球的气候变化和自然灾害

c.大量的水土流失和填海造陆d.地壳变动和海平面的升降

2.下列现象与形成原因的连线错误的是()

3.下列国家中不太可能进行填海造陆活动的是()

a.中国b.日本c.英国d.蒙古

4.下列关于海陆轮廓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世界上七大洲、四大洋的位置是固定不变的

b.世界上七大洲、四大洋的位置是不断变化的

c.世界上海陆轮廓自古就是这样的`

d.世界上海陆轮廓部分地区变化,部分地区不变

5.大陆漂移学说的证据不包括()

a.气候变暖b.古生物分布c.地质构造d.大陆轮廓

6、下列选项中,由于填海造陆引起海陆变化的是()

a、台湾海峡的形成b、荷兰围海大坝的形成

c、青藏高原的形成d、中国万里长城的形成。

1、()年,德国地球物理学家和气象学家()提出了“大陆漂移假说”

2、地球自诞生以来,其表面形态就处在不断的()和()之中

3、陆地可以变成海洋,海洋也可以变成陆地,即人们所说的(“”)

4、地球的坚硬岩石表层,不是完整的一个圈层,而是由()大板块组成,且板块都处在不断的()之中。一般来说,各板块内部比较();板块与板块的交界地带,地壳运动比较(),容易引发()和()。

5、()地区和()地区是著名的火山、地震带

6、非洲板块与印度洋板块之间张裂断陷,形成了()

7、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相互挤压,形成()和()

8、地震俗称(),可分为()、()、()、()和()等类型。世界上90%以上的地震属于()

9、一次地震只有一个(),却有多个不同的()

海陆的变迁教案篇十六

针对上一阶段片面关注课堂多媒体制作、课堂重难点把握、个人教学信息的收集、个人教学素养的提高等问题的反思,而部分忽略了学生在课堂中的反响、学生的主体学习、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研究和关注,因此本阶段的课堂教学改进和实施,将注意力集中到学生上来,希望通过每一节课不断的反思和改进,促进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沟通、了解学生的`需求、最大程度上获得最好的教学效果。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改进过程,有以下几点体会:

一、估计学生的学习能力,设计教学方法。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总是对学生寄予了很大的期望,但是如果这种期望超出了学生的能力范围,就会使课堂教学适得其反。本节课的教学我就遇到了这样的问题。将资料展示给学生,希望他们通过资料自主得到问题的答案或者是进行总结,但是由于所给的资料比较多,学生难以将大量的信息进行分析和处理,以至于与我预设的教学效果之间有了一定差距。学生是课堂的主人、学习的主人,课堂是属于学生的。老师对于教材的选择、教学方式的选用还是要取决于学生的实际情况。对于预备年级的学生,我在这节课里的设计对于他们来说要求是太高了,没有考虑到学生的现实情况,以至于没有取得良好的效果。

二、按照学生的思维习惯,设计教学流程。

问题才会使学生加深理解。当换了一种方式:先根据学生得到的世界的海陆分布原本不是今天的形状进入大陆漂移的演示,再提问人类是凭借什么蛛丝马迹得到这样的结论的,使学生们带着这样的问题聆听魏格纳的故事,能加深思考和记忆,更容易理解。

三、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设计教学细节。

作为预备年级的学生,刚刚从小学升入初中,从心智来讲还比较幼稚,喜欢新奇有趣的东西。因此在教学中我比较注意用一些形象的比喻和生动的例子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如在一开始上课时就通过“喜马拉雅山上发现有海洋动物化石”、“台湾海峡发现有陆地动物化石”等一系列有趣而又耐人思考的问题吸引了学生注意力,带领学生一起深入学习;在了解板块的相背运动时,也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将大洋的生长期同人类的生长期的名称相对应,分为胚胎期、幼年期、成长期、衰退期、终了期,十分形象也容易记忆,学生乐于接受。

本节课的教学改进让我深深体会到,细微的改进在教学效果上能出现巨大的落差。虽然一个很小的改变对于老师来说没有多大差异,但是对于学生来说却是另外一种思维方式,所以通过这次的反思,使我更加清楚地看到,在教学中不容忽视的是每一个细节。在目前“细节决定成败”的经典名言前,我不得不说“细节决定成效”,特别在教学上,每一个细节都能够改变教学效果。所以在教学中,重视每一个细节的设计,全面、多方位考虑学生的需求,根据学生的特点把握好每一个细节,才能最好的利用好课堂四十分钟的时间,提高教学效果。

海陆的变迁教案篇十七

本堂课的成功之处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对教材内容进行了一次再加工,更加突出各知识点之间的逻辑关联。

2、注意知识点之间逻辑关联性。

海陆变迁的原因教材给出三幅图说明了有三大方面。教学中,人类的活动与海平面的升降两大原因使海陆有所变迁同学们都比较容易理解。第三大原因也就是地壳运动这一原因我们并没有急向学生告知,而是提出悬疑:是什么样的力量使过去的海洋变成如今世界最高大的山脉――喜马拉雅山脉呢?引出这一节所探究的问题。之后的各种形式的活动均围绕着这一悬疑开展。

二、挖掘教材资源,设计多形式的学生活动,更好地为新课程目标要求服务。

1、发挥多媒体平台的优势,将“沧海桑田成语故事”以动画的形式展示。

2、“小小探究我动手”这一学生动手剪地图的小活动是根据在教材p34“南美洲大陆凸出来的部分与非洲大陆凹进的部分几手是吻合的。如果我们把这两块大陆从地图上剪下来,它们就可以拼合成一个整体。”这一段内容设计的。活动简单,甚至有些“幼稚”,但是很适合初一学生的心智特点。学生参与度很高有利于吸引不同层次的学生注意力,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

3、“科学论证我尝试:为被撕开的报纸寻找证据”我一活动是从教材图2。14得到启发而设计的。我们认为,这一小组活动是我们这一堂课的一个亮点。我们认为,在这一活动中学生以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模拟完成了科学研究的一般过程,更重要的是学生接受到了情感态度方面的教育。他们懂得了科学研究并不转属于科学家,我们中学生一样可以随时随地进行科学研究。他们还说出了我们中学生搞科学研究还有很多优势:例如,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思维活跃想法大胆、还有很多的闲暇时间等。

三、活动形式多样,学生参与度高,师生共同营造了一个开放式的教学环境。

1、本堂课复习导入新课,学生完成一个又一个教师精心设计的活动,在活动中完成了知识点的学习,更是在活动中接受了情感态度的教育。

2、老师在把握着整个课堂节奏的同时,给学生提供了很多回答问题、发表看法、谈收获、谈体会等自由发言的机会,营造了一个师生互动良好的教学氛围。

当然,再精心准备的课程也会有这样那样的不足。本节课可以完善的地方在于:

一、板书设计过于简单。

在堂上板书过于简单,而且可能有点紧张第二部分从世界地图上得到的启示忘记写板书了。现在虽然教学条件改善了,我们可以方便地使用多媒体,但是板书不能忽略。所以在以后的教学中应该重视这一问题。

二、知识拓展不够。

团队评课一致认为,本堂课堂教学要是让学生解释用大陆漂移假说来解释一些现象,增加一点点知识拓展就更好了。

这些将是我们在以后的教学设计中所要改进的。我们认为,教无定法,教无止静。我们应该抱有一颗积极的心态,多学习、多思考不断探索,以适应新形势、新要求。

海陆的变迁教案篇十八

了解大陆漂移和板块运动学说的基本观点。

说出世界著名山系及火山、地震分布与板块运动的关系。

2、过程与方法。

通过拼图和分析示意图,培养读图能力、想象能力和推理能力。

运用板块运动学说,解释地球表面基本面貌的形成及发展变化。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大陆漂移—板块运动学说的发展变化,进行科学史教育及科学兴趣、科学方法和探究精神的培养:通过从现象到本质的研究,提高学生对探究事物本质的科研兴趣;通过魏格纳的故事,激发勇于创新的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

寻找大陆漂移的证据。

用板块运动学说解释一些现象。

2、教学难点。

火山、地震的分布与板块运动的关系。

【教学方法】:

演示、分析、讨论、推理为主的教学方法。

一、沧海变桑田。

引入:

师:同学们听说过“沧海桑田”这个成语故事吗?“沧海桑田”原意指的是什么?

师:在地球上海陆变迁的例子很多,不仅有沧海变桑田,也有桑田变沧海。

(投影1)——喜马拉雅山中的海洋化石。

谁来说说为什么喜马拉雅山中会有海洋化石?

学生回答:说明很久以前这里曾经是海洋。

师:对,地壳运动使这里从沧海变成了桑田。

(投影2)——东部海域的海底发现古河流的遗迹。

谁来说说为什么东部海域的海底会发现古河流的遗迹?

学生回答:说明很久以前这里曾经是陆地。

师:对,海平面的上升使这里从桑田变成了沧海。

(投影3)——荷兰填海造陆。

谁来说说为什么欧洲的荷兰全国三分之一的土地是通过围海造陆获得的?

学生回答:因为荷兰有四分之一的陆地低于海洋,人们通过自己的力量对地面进行改造。

师:对,这说明人类的活动也可以造成海陆变迁。

从这三个事例中,我们得出造成海陆变迁的原因有三个:

1、地壳运动。

2、海平面升降。

3、人类活动。

(投影4)——造成海陆变迁的原因。

学生连线:喜马拉雅山————地壳变动。

我国东部海底———海平面升降。

荷兰的围海大坝——人类活动。

二、从世界地图上得到的启示。

过渡:

人们已经知道了海陆是变迁的,那么七大洲四大洋是否是固定不变的呢?20世纪上半页在地理学史上有一场激烈的争论,那是“地球活动论”和“地球固定论”之间的较量。地球活动论者认为:七大洲四大洋在运动。地球固定论者认为:大地很坚固、稳定,海陆轮廓自古就是这样。

师:一个躺在病床上的气象学家解决了这个问题。他是谁?他是通过什么证据证明他的观点的?请同学们阅读课本36页阅读材料《偶然的发现,伟大的假说》。

(投影5)——从地图上得到的启示。

学生回答:他是魏格纳,他在世界地图上发现非洲大陆和南美洲大陆轮廓吻合,于是他怀疑非洲大陆和南美洲大陆以前是连在一起的。

师:对,这就是魏格纳的大陆漂移猜想。

学生回答:不能,因为会有巧合。

师:很好,现在我们做个实验来看看是不是有巧合。

(实验一):

学生回答:角1,因为角1上的文字和图片与原报纸拼合后一一对应。

(投影6)——撕碎的报纸。

师:非常好,仅有这个证据还不足够,我们看看魏格纳还找到哪些重要证据。

学生回答:非洲大陆和南美洲大陆拼合的几种古老地层相似,另外,鸵鸟不会飞,海牛只生活在热带浅海,按理它们都没有远涉大洋的能力,但是他们在非洲和南美洲大陆都有分布。

(投影7)——古老地层证据和古生物证据(35页活动)。

(投影8)——演示flash动画“大陆漂移”

两亿年前,各大洲是连在一起,它的周围是一片汪洋。后来才分裂为几块,缓慢漂移逐渐形成今天的布局。

三、板块运动。

过渡:我们从魏格纳与大陆漂移假说的故事里得到一个启示:科学是需要认真观察、敢于怀疑、勇于实践的。大陆漂移学说很快被人们接受,于是人们又提出了新的问题:大陆为什么会漂移?是什么推动它漂移的呢?在魏格纳提出大陆漂移学说后,美国的迪茨和赫茨提出了“海底扩张学说”。在此基础上,英国科学家首创了“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大陆漂移是板块运动引起的,现在板块构造学说已成为最流行的地理科学新理论,该学说较好地解释了世界火山、地震等现象发生和分布的成因。

师:我们先来看看“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观点。

(投影9)——“板块构造学说”的三大观点:

1、由岩石组成的地球表层,全球大致划分为六大板块;。

2、各大板块处于不断的运动中的;。

3、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的地带比较活跃。“内稳边活”.

(投影10)——六大板块的分布。

师:请同学分别指出六大板块及其分布。

(投影11)——板块的运动。

师:看看板块又是如何运动的?(注意图上的红色箭头表示板块运动的方向)。

学生回答:有些板块之间在互相靠拢,有些则正在分离。

师:是的,比如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亚欧板块和非洲板块就在靠拢,南极洲板块和美洲板块,非洲板块和印度洋板块就在分离。

板块之间有两种运动形式。一种是相对运动,一种是相离运动。第一种运动形式叫板块挤压,它使地表隆起抬升,第二种运动形式叫板块张裂,它使地表发生断裂。

(实验二)。

师:请同学们先将书托到半空中,再用两手从书的两侧向内挤压,会发生什么现象?

学生回答:会发生隆起或凹陷。

师:对,书有这种现象,地面也有。

在两个板块相碰地区,常形成山脉,如阿尔卑斯山脉、喜马拉雅山脉。

(投影12)——喜马拉雅山脉的形成。

师:图一:印度大陆与亚洲大陆靠近,使古地中海不断缩小;图二:两个大陆继续靠近,相互挤压的力量使地面不断隆起,最后两个大陆结合在一起,古地中海消失;图三:印度洋板块挤入亚欧板块下方,板块碰撞形成喜马拉雅山和青藏高原,而且喜马拉雅山脉至今仍以每年0.33—1.27厘米的速度上升。

(演示喜马拉雅山脉形成的flash动画)。

(投影13)——喜马拉雅山脉形成的动态图。

请同学们再想象一下,如果给一张报纸一个相离的力,结果会是怎样?

学生回答:报纸会被撕裂。

师:在板块张裂地区,常形成裂谷和海洋,如红海、大西洋、东非大裂谷。

(投影14)——展示卫星图片:东非大裂谷、红海)。

东非大裂谷的成因:东非大裂谷是世界大陆上最大的断裂带,从卫星照片上看去犹如一道巨大的伤疤,位于非洲东部。在1000多万年前,地壳的断裂作用形成了这一巨大的陷落带。地壳的张裂至今一直进行着,裂谷带仍在不断地向两侧扩展。

红海的形成:红海地处非洲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边界上,由于地壳张裂作用而形成的,而且一直在扩大,预测以后会成为全球第五个大洋。

学生回答:板块边缘地壳运动活跃。

师:很好,板块边缘地壳运动活跃,自然就容易发生火山和地震。我们来一起找找哪些地方最容易发生。

(投影15)——世界火山、地震带分布图。

学生回答:环绕着太平洋沿岸和地中海——喜马拉雅山一带。

师:对。这里有世界上两个著名的火山地震带: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和地中海——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

火山地震都是大型自然灾害,不仅对地表形态有破坏,对人类的生活环境也有很大的破坏。下面来看看火山地震带来的灾害。

(投影16)——火山地震图。

【课堂小结】。

下面同学们也可以做一个小小科学家,展望未来,预测下列地理事物在未来的发展趋势。

1.地中海的面积将会……。

2.红海的面积将会……。

3.珠穆朗玛峰的高度将会……·。

4.东非大裂谷将会……。

5.在南极地区发现了煤炭资源,这说明了……(投影17——南极煤炭)。

6.在台湾海峡海底发现森林的遗迹,这说明了……。

【思维拓展】。

回顾我们认识海陆变迁的这种过程,你会得到怎样的启示?

答:人类在认识自然的历程中,始终是要不断经历提出问题、大胆假设、探索证据,得出结论的过程。一定要有问题意识和探索精神,才能有所突破,取得成绩。

海陆的变迁教案篇十九

1、“沧海桑田”教学过程。

让我联想到本地区以前出现的大量海洋生物贝壳,正好与网上找到的天津“塘沽发现2500岁的牡蛎礁群”图片中的贝壳非常相似,导入教学中一下子就激起了学生的好奇,再通过提示指导学生观察课本的三幅图,让学生一下子就明白以前世界上的一些海洋变成了陆地,也有一些陆地变成了海洋,并且激发了进一步探索原因的兴趣,教师再加与适当的启发,下面的教学过程就能水到渠成。

2、“从世界地图上得到的启示”教学过程。

利用学生好奇心强的特点,我在教学中提出质疑:仅靠轮廓线相似,能否证明两大洲曾经连接在一起呢?然后设计了探索证据的活动:假如你是魏格纳,你如何证明非洲和南美洲曾经连在一起?这样就大大地激发起学生探索证据的的兴趣。

3、“板块的运动”教学过程。

这部分内容是本节重点,也包含了全章的突出难点,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板块分布图,配合带有动画效果的醒目标志,启发学生突破读图的要点--板块的运动方向,再用两本书分别做板块发生碰撞和张裂运动的演示实验,调动学生的注意力和空间想像能力,有利于理解板块运动的观点,培养综合分析能力和辩证思维。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17851344.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