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总结,我们可以发现自己的优点和不足,进一步挖掘自己的潜力和提升空间。写一篇较为完美的总结,需要我们全面准确地反映自己在学习或工作中的表现和收获。阅读下面的总结范文,或许能给您一些写总结的灵感和思路。
高职课程综合模式探讨论文篇一
《微观经济学》课程是高等院校经管类专业的基础课和必修课,具有很强的理论性和应用性,其教学效果直接影响学校对商科人才的培养质量。针对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民办大学的服务定位特征,结合行程式考核在此课程中的应用,突出案例教学、小组学习、网上讨论及游戏互动,加强理论与实践知识的融合,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微观经济学》是教育部制定的经管类专业的重点主干课程,具有很强的理论性及应用性。学好《微观经济学》,对于后续的会计学、管理学、市场营销学等专业课的学习起到很好的支撑作用。面对该课程繁多的理论假设、数理统计及图形分析,如何提高学生的上课自主能动性及积极性,使学生在有限的课时中将内容庞杂的微观经济学相关理论清晰、明确的掌握并运用于实际就显得至关重要。而传统的微观经济学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考核等方面存在诸多不足,只有通过教学模式的综合性改革,才能改善其教学效果。本文试图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和课程特点,基于行程式考核的创新方法,提出如何优化学习效果的建议。
高职课程综合模式探讨论文篇二
内容摘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指出:“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
教育信息化是将信息化技术应用于教育和教学,全面实现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学方式和手段的信息化,并通过对教育的信息化管理,从而实现教育现代化的过程,并最终为课堂教学最优化开辟道路。现代教育技术在课堂中的运用改变了课堂教学的固有模式,提倡科学与民主的理念,更新观念,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相结合,利用现代教育技术的渗透力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探索新的教学模式。坚持以人为本,以人的发展为目标,把握时代脉搏,更新教育观念。改进教学方式,推动素质教育的深入开展。
关键词:互动方式教学设计课堂的延伸民主教学。
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加快教育信息化,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促进教育的发展;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思想品德课堂教学改革,其主要目标:遵循构建主义教育理论、终身教育理论和信息技术理论以及中学生认知水平的特点,按照国家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总要求,探索在知识经济快速发展形势下的思想品德教学发展的途径和方法,努力培养新时期的合格建设人才。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课堂教学,改变了课堂教学的原有模式,教师从单纯的讲授知识转变为设计教学;学生从单纯的接收知识转变为自主学习、探究学习,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的兴趣,有利于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
一、设计理念。
总思路可概括为构建现代教育技术与中学思想品德教学改革的课堂教学新模式,以提高学生建立新的学习观,激发和提升学生的体验,注重学生的互动合作,突出探究式学习,加强学生的道德实践,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具体内容如下:
1、提倡科学与民主的理念,依据学科特点及学生的认知水平,做好课前的教学设计,注重人性化,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活化学科知识。一是实践新课程理念。提高教师自身的素质结构。二是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相结合。三是利用现代教育技术的直观性与渗透力,通过现代教育技术对思想品德课程的活化作用,使学生直观、形象的接收抽象的政治理论。
2、根据新的教学观念,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探索新的教学模式。一是增加学习的导学模式,主要用在传授新课时,其目的是在认识领域提高对所学内容的认识,在心理领域引起兴趣,训练意志力,使学生有一个健康的学习心态,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并形成主动积极的学习个性品质。二是优化效果的活动模式。三是提高创造力的探究模式,这主要用在课堂讨论中,指导学生能发现问题、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善于思考、勤于动脑的能力。
二、具体措施。
在实施过程中坚持以人为本,以人的发展为目标,建构教学过程的最优化。早在三百多年前,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就指出:“寻求并找出一种教学方法,使教师可以少教但学生可以多学。”这种以“少教”达到“多学”的愿望是历代教育工作者所孜孜追求的目标。我具体做法如下:
1、把握时代脉搏,更新教学理念。
一是以新的理念指导教学,充分发挥师生双主体互动性。课堂教学活动不仅是一种认知过程,更是师生、生生之间的交往过程,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解惑者,更是知识的促进者、引导者;学生不是知识的引导者、复制者,而是知识的发现者、创造者。教师和学生之间不是传统课堂教学中的'对象性的主客体关系,而是一种主体性间的意义关系。例如:在最新人教版的七年级思想品德教材中,弱化知识点,删掉了一些知识点,但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可通过多媒体形式补充一些其他适合该课的相关内容,本校实际、学生身边鲜活事例等等。二是在认知规律中,注重思维方式转变的训练,其主要包括让学生了解思维的品质、特点、规律等训练学生思维的敏捷性、独立性,使学生超越传统教育所规定的界限贯穿于人的各方面发展的全过程。三是调整好人的情感领域,包括好奇与兴趣、动机与效果、情绪与情感、气质与性格,以次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探索精神和独立自由发展的人格。如果教师没有丰富教学情感,不能动之以情,师生之间心理就难以亲切和谐,教与学就不能发生“共鸣”。以上所述各项的实现最佳途径,莫过于信息技术的运用。
1、实现教学空间的最佳化。
教学过程的空间结构是由教学目的、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和方法、教学组织形式及反馈五部分构成的。
为了形成最佳的教学空间结构,实现课堂教学的最优化,必须合理整合教学系统各要素,也就是说既要考虑具体要素的改进和完善,更应从总体上关注教学个要素间的良好组合和协调。具体讲在根据社会对教育和教学的需求而提出教学目的之后,教学内容的选择就要体现该教学目的,然后根据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来选择教学方法和教学组织形式。信息技术应渗透于教学方法和教学组织形式之中。例如在学习《感悟青春》一节时通过课件的形式展示这样一个画面:展示班级中学生的成长经历的照片,介绍几件有助于成长、留下深刻印象的事情让大家讨论,对照自己的经验,总结自己的优点,根据学生自己的教训,总结自己的缺点。教法的选择最好要新颖,不要使教学仅仅成为一种“颈部以上的活动”。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通过开展探究、发现、讨论、试验、游戏等多种活动形式,运用启发法、问题法、情景法、研讨法的教学方法使学生与学习对象相互作用,从而使其主动认知、主动创造,获得充分的发展。俗话说的好“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此外还必须进行反馈要对教学结果进行分析和自我分析,对学生来说反馈信息可是学生强化正确,改正错误,找出差距,促进努力。如果不能及时或定时进行反馈,得不到反馈信息,就不能及时发现存在的教学问题,从而改进教学,协调各教学要素间的关系,就不可能有效的控制教学过程,就不可能使教学的空间结构达到最优化,也就不可能实现课堂教学的最优化。
三、检验效果。
效果的检验可以推动师生实践新课程的积极性,不断完善课堂教学效果。
1、是否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方式,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果,学生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去查找资料,制作课件进行学习和探索,一是调动了学生学习积极性,培养了他们的自主探究精神、研究能力和与他人合作交流的能力。二是改变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认识事物的过程,使他们在操作中去感知和理解,把感知、理解、巩固、运用融为一体。三是改变了传统的教学过程,把远方的东西放到眼前,把复杂的内容变为简单,把抽象的事物化为具体。四是改变了单一的教材形式,通过充分利用学习资源,帮助学生形成科学的、自主的认知结构,并使教学过程空前加快。
2、是否改善了教学中的人际关系,创造了新的教育文化。一是学生在学习时不单涉及文本及围绕教师,而且要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自主的收集整理信息,使教学从传统的以教为中心转变为以学为中心,体现了人的全面发展的要求。二是通过讲台上师生角色的换位,教师由主宰到主导,又教材的解释者到教学的设计组织者等思想和行为换位,推动了民主教学风气的形成。三是学生在学习实践的感悟中,同步发展,智力和非智力的心理因素,不仅训练了自己对知识结构的掌握,概括问题的能力和思维能力,也锻炼了自己的意志力、组织能力、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和创新意识。
总之,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实现新课程背景下思想政治课堂教学,对促进课堂教学方式,推动新课程的全面实施,能够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2、王增祥《教学技巧》1998。
3、[苏]尤.克.巴班斯基《教学教育过程最优化问答》1986。
高职课程综合模式探讨论文篇三
“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是当前我国高职院校改革与发展的方向。4月,中办、国办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技能人才工作的意见》,明确了高技能人才工作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政策措施和工作要求。在各地高职院校关于探索就业导向的实践中,最具实效、带有方向性的就是校企合作。该合作模式在高校适应市场机制的过程中主要体现以下几方面:
一、校企共商调整专业结构、优化教学体系。
专业建设是职业教育教学成败的关键,校企合作则有利于学校突出专业设置的实用性。根据行业企业的需求,校企合作能有效地打破高校自我封闭、脱离社会的局面,将企业最新的科技动向及先进成果引入到专业教学中,优化教学体制,动态调整课程的开发。
企业是人才的接受者,人才的需求标准,企业最具有发言权。为使学校更好地了解到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素质的需求及其发展趋势,高校应建立有行业、企业参加的专业咨询委员会。委员会的建立为供需双方搭建了一个直接对话的平台,是学校联系企业,企业又反作用于学校的关系纽带。企业将直接参与制订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专业发展规划,教学计划制定、课程与教材建设等多项环节,在专业建设中起着指导,领航,把关的重要作用。在这种双向参与的模式中,学校与行业企业通过共建专业、共建课程体系等合作,可使高校与企业实现“共赢”。对学院来说,根据产业需求,对现有专业进行重新规划和结构调整。根据人才培养目标,注重专业复合,合理安排课程开发、教学组织模式,增设市场急需的新型专业,改造或停招就业率较低的老专业,使专业设置与地区经济发展相适应,形成专业设置的自我调节机制与进程安排灵活的弹性模式。对企业来说。学院直接为他们培养行业企业所需的技术技能型、复合技能型和知识技能型的高技能人才,使毕业生做到“零距离”上岗。直接为企业创造经济效益。因此为使学校教学与企业需求相衔接,技能训练与岗位要求相衔接,高职院校必须依靠和吸收企业技术骨干、专家参与培养目标的研讨和制定,这样从根本上化解了学院办学、企业用人两方面的矛盾,实现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的目标。
二、建设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
建立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是提高学生岗位职业能力的核心。通过校企合作,利用企业的资源优势,建设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改善学校办学条件,实现社会资源教育化,有效地加快高职职业教育的稳步发展。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后主要从事企业一线的技术性劳动,因此,院校必须提供具有高技术含量的、相关专业的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为学生毕业后就业进行热身训练和能力强化。但在目前高职院校办学经费普遍不足、市场需求相对复杂的情况下,依靠学校自身的力量是难以解决的,因此,在实习实训基地建设过程中,高校除由社会支持和政府资助外,要充分调动企业参与实习实训基地建设的积极性,引入企业丰富资源,通过投资主体多元化、运行机制市场化、基地功能多样化,根据生产流程和职业岗位要求,建设集“学做合一、生产与实训合一、教学与技术服务合一”的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和紧密型的校外实习基地。从根本上解决实习实训基地建设中的实际困难,完善高职院校实践教学体系,实现校企资源共享,提高基地建设质量,体现“实际、实用、实效”原则的高职教育示范性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因此高职院校在实习实训基地的建设及运作中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加大学院高新技术和课题项目的研发,面向社会吸纳资金,把学院实习实训基地办成名副其实的高新技术企业研发基地。
(二)利用企业有形的资产和资源,使用企业所提供的工作场地和生产条件,为学生提供实践环境,切身体会企业技术的专业性、真实性、先进性和复杂性。有组织地安排学生到相关岗位顶班劳动,建立具有专业针对性的校外实习基地。有助于高职学生零距离工作岗位,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三)充分发挥高校人才资源优势,通过企业引入具有生产性、研发性的仪器设备,建立科技创新服务平台、重点实验室和研发中心等,开展新产品、新工艺的研发与技术服务,使其成为区域推行新技术、研发新产品的科技中心。
(四)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弥补实习实训室某些硬件条件的不足,通过计算机仿真技术开发虚拟工厂、虚拟车间、虚拟工艺、虚拟实验,建立校内实训基地,可为实践操作前的理论教学提供多种有效途径。
(五)联合一个或多个有信誉保障的行业企业,共同建立教师能力提升基地、企业员工技能培训与鉴定基地。
三、建设专兼结合的教师团队。
随着高等职业教育实践的不断深入,高等职业教育中师资队伍建设的薄弱日益显现,市场需求已由传统的用人方式转向为面向培养从事本专业实际工作的具有鲜明的职业性和实用性的高技能型专业人才。高职教育要想适应市场需求,得到持续稳定的发展,就必须在提高办学质量和教学效能上下功夫,就必须加强专兼结合教师团队的建设。实践证明,最能体现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特色的就是建设一支稳定的、专业化的、富有朝气和创新精神的专兼结合的教师队伍。借鉴国际教师团队的培养经验,加强校企合作,大力推行专兼结合的师资队伍可采取以下措施:
(一)高职院校可建立校外兼职教师信息库,拓宽院校教师的来源,高校可聘请长期在服务建设生产一线的专业技术人员、能工巧匠、优秀管理人员来校兼职上课;也可从大型知名企业的`培训教师、高层管理人员或相关企事业单位从事生产、建设的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中引进对象来构建一支结构合理、相对稳定的兼职教师队伍。
(二)通过校企合作,学校可定期选派年青教师、骨干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利用合作的契机,高校教师可在合作中参与生产过程的管理和设计,先进技术的革新与改造,承担科研项目的研制与开发,从而获取企业的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方法,直接从生产第一线获取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提高理论知识对实际工作的指导和技能的应用,为实现高职教学目标打下良好的基础。同时,高校教师又可将专业的理论知识和先进的科研技术带给企业,为行业企业提供各种技术支持与服务,加强企业市场的竞争实力。因此。建立一支高技能、高素质的专兼结合的教师团队是高职院校适应市场需求的必备条件和首要任务。
校企合作是一种以市场和社会需求为导向的运行机制;是一种以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综合能力和就业竞争力为重点,学校和企业双方共同参与人才培养过程的教学模式;是利用学校和企业两种不同的环境和资源,将教学与实践有机结合,来培养适合市场需求的综合性的高技能人才。在日本,职业教育被称为“企业眼中的教育”;在德国,职业教育被称为是“企业手中的教育”;在中国,随着校企合作、产学研结合体系的逐步完善,高职院校必将成为“企业心中的教育”。因此,我们必须进一步加强校企合作,扩大合作办学规模和形式,积极探索校企合作教育新思路,根据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共同受益的原则,推进产学结合,努力形成自身的办学优势和办学特色,使校企联合办学与促进职业学校发展形成良眭互动关系。
高职课程综合模式探讨论文篇四
摘要:以高职院校制冷工程专业课程体系构建情况为例,归纳了高职课程综合的四种模式,并作一分析。指出高职课程综合模式选择的不惟一性,应针对具体需要,选择恰当模式。
关键词:课程综合;模式;高职教育;教学改革。
教育的基础活动是课程。课程是为完成预先确定的某项目标或明确规定的一组教育任务而组织的有一定排列顺序的教育活动。而相互关联的课程组合起来就形成了课程体系。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专业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将优化选择的教学内容综合为课程,从而构建课程体系。原则上讲,课程综合的主要依据是各部分教学内容之间在知识、能力等方面所存在的某种内在联系。这种内在联系十分紧密,使得各部分内容可以较为自然地融合在一起,而且有利于学生某一方面知识的学习或能力的培养。这种内在联系可以从几个方面进行分析,并由此而产生几种课程综合的模式。
一、技术领域知识能力综合模式。
专业教学内容一般包含几个领域的技术基础。制冷工程专业包含了制冷技术基础、电气技术基础、机械技术基础等等。传统工程教育中每一领域技术基础所需知识的学习和能力的培养分别由数量不等的几门专业基础课来完成。这些专业基础课属同一技术范畴,具有课程综合的可能条件,但并非必要条件。
进一步的分析可以看出,每一领域的技术基础课程门数较多,根据知识和能力间联系的主线可以找出联系比较紧密的几门课。制冷技术基础课一般有工程热力学、流体力学、传热学、泵与风机、制冷原理等等。前三门课称为制冷工程专业三大基础课程,内容十分丰富,是物理学中热学部分在工程领域的延伸、扩展和细化。但其核心部分,也是制冷工程高职专业选择的部分是能量转换与传递的理论和工程应用的三个分支。工程热力学从工程的观点出发研究热能与机械能相互转换的规律,比较集中地表现为能量方程,该方程反映转换中总能量的守恒关系。流体力学研究流体运动规律并据此计算工程中所需流体压力和速度。主要理论依据为稳定流能量方程,该方程展示流动过程中上下游断面间的机械能守恒规律。传热学则集中地研究热能传递的三种方式及其工程应用,以计算温度、热流密度等参数。上述内容因能量转换和传递这条主线而在知识能力方面产生紧密的联系,由此综合为一门课就.比较顺理成章了,其关系表现图1所示:
这种模式的两个关键条件为:同属某一技术领域;各部分内容以某一研究问题为主线产生了紧密的联系。寻找这条客观存在的主线,遵循其规律综合课程内容是问题的关键。这种模式可以抽象如图2所示:
其他两门专业基础课:泵与风机和制冷原理,
教学内容在知识能量结构方面与这三门课相去较远,没有组合的基础。
同理,机械技术基础课程中工程力学、机械原理与机械零件、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三门课程以常用机构和部件的设计为线索,把相关的力学公差配合等方面的知识融合到一起可以重构为一门新的课程,如图3所示:
这种重构方式的教学内容同样具备上述两个关键条件。机械技术基础的另外两门课程工程制图和机械cad,遵循上述原则也可组合为一门新的课程。类似的综合课程还有电路电动机与控制等等。
二、核心技术综合模式。
高职教育的特色之一是教学内容体现对职业岗位群的针对性。分析岗位群工作范围和技术领域,可以把专业技术范畴的工作分为若干核心技术,每一核心技术包含了一定范围的专业知识和能力要求,与岗位有一定的对应关系。相关的教学内容,以技术为核心发生了紧密的`联系,可以水到渠成地综合为一门新的课程。这种情况多对专业技术课而盲,这种组合有利于学生集中地学完该技术所需教学内容,便于形成围绕该项核心技术的综合技术应用能力,或解决该项技术实际问题的能力。这种组合方式可称为核心技术综合模式。由此组合的课程可以仅仅包含理论知识,也可以是理论与实践教学的综合性课程,视乎具体情况而定。核心技术综合模式可表达如图4所示:
制冷装置制造企业生产第一线的现场工艺员是一个较为重要的岗位,制冷装置现场工艺组织管理是针对现场工艺员岗位的核心技术,以此为核心而综合的内容有材料基本知识、零部件加工及装配工艺、工艺设计与工艺管理(参见图5)。学完这一门课后,辅以一定的生产实践环节教学可以胜任现场工艺员、甚至工艺设计的工作。这种组合的课程由于以技术为核心,内容联系紧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效率较高,对于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有明显的效果。
制冷装置制造生产第一线的另外两个重要岗位是产品在线检测与新产品性能实验,由于仪器仪表使用及检测技术方面的联系可以合为一项核心技术(参见图6):
三、核心与支撑技术综合模式。
核心技术是专业技术的概念,而核心技术是需要支撑的,支撑技术大多属于专业基础课的范畴。核心与支撑技术的综合则指专业技术课与所需专业基础课相关内容的综合。
传统高等教育的课程设置分为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三个阶段,此种模式亦称为三段式结构。目前已有不少学者在探讨打破三段式结构的可能性及其得失。打破三段式结构,主张专业课与专业基础课相结合,构成基础课与专业课的两段式结构。而人文社科课程及部分文化基础课程组成通识教育课程,从而使整个教学计划形成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结合的模式。这种模式的教学使学生尽快进入专业课学习,所需专业基础课溶入其间。此种模式易于形成技术应用能力,也易于通过专业技术的学习反过来巩固和加深对专业基础理论的理解。一般而言,单纯的专业基础理论是高职学生学习的难点,而专业基础理论学习的缺陷又往往会影响人才的可持续发展。三段式与两段式的长处和不足有不少的争论,也有不同的观点。而美国社区学院已经这样做了,这就不能不引起高职教育工作者的关注和深入的研究。
这种模式的关键是以核心技术为主线,融人需要的专业基础课内容,其模式表达如图7所示:
美国亚利桑那州盖特威社区学院制冷专业的一门课程称为采暖、通风和空调,其综合内容十分丰富(参见图8)。
也许在某一门专业课中会融入几门专业基础课的部分内容,而在另一专业课中又会溶入这几门专业基础课的其他部分内容。在这种综合中,专业基础课的系统性被打破,其内容优选之后成为专业课的支撑技术,并融汇到不同的专业课之中。
这种变革的难度较大,教材和教师的知识结构都要求与之适应。而有的课程按此模式综合难度太大时不妨仍然保持原状,即形成不太彻底的两段式结构。须知,两段式或三段式结构都是手段,目的是实现培养目标,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四、交叉学科综合模式。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学科之间的交叉和渗透越来越多,也就可能出现一种新的综合模式,即以工作项目为主线,融人若干学科专业的部分内容表现为如图9所示的形式。
美国盖特威社区学院制冷专业的另一门典型综合课程为机电装置,包括了三部分内容(参见图10):
应当说,这种课程的综合也是很困难的。
当然,课程综合的解决方案不是惟一的,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需求出发可以有不同的结果。课程的综合不是目的,而是手段。一切应服从实现培养目标、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这个崇高的目的。
[参考文献][1]施良方.课程理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3]吕鑫样.高等职业技术教育c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高职课程综合模式探讨论文篇五
目前高职院校为了适应市场要求进行了全方位的教学改革,教学做一体化、项目教学的课程模式不断涌现,虽然改变了传统教学模式——根据教师自身的教学经验安排课程先理论后写作业改为项目模块教学。但是依然存在很大的问题。
一、高职计算机基础项目教学现状与存在的问题分析。
《计算机基础》是我院高职基础课程,其内容主要有计算机基础知识、windows7操作系统、计算机网络、word文字处理、excel2010电子表格入门、ppt2010演示文稿,每个项目分为几大任务来完成。存在的问题如下:
1.1教学硬件设施不完整本课程教学计划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实践环节会遇到一些不能解决的实际问题。比如:项目一“计算机基础知识”里任务二“常用的硬件的安装”,安装硬件需要有计算机的实训室,在实训室里演示安装的整个过程。但是,大多数院校在实际上课环节教师只能在计算机机房给学生播放计算机组装全过程或者通过书上的安装流程图片来学习这个环节,因此在这一章节里学生缺少了动手的能力,没有很好的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
1.2项目课程教学在某种程度上没有体现以“学生为主体”计算机基础课程全部采用多媒体、教学做一体化的方式进行教学。在计算机机房每个老师的服务机上都安装了控制系统,教师能控制所有学生的电脑,对于这样一门基础课课程,讲授教学法仍是本课程教学的最重要的手段。虽然教师把知识点、重点、难点分析的很透彻,学生练习项目完成的也很完美。但是,并没有组织学生开展探索性、研究性的学习活动,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的作用在于成为学生学习计算机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比如:使用word制作“校内报刊”这个项目分为六个任务完成,分别制作页面布局、报刊第一版的制作、报刊第二版的制作、报刊中缝的制作、报刊刊首的制作。每个任务是严格按照教学计划每一节课来完成。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每节课控制学生电脑分别演示任务制作过程,学生看完教师制作过程,在计算机上独立完成任务。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通过完成项目的任务学生掌握知识点、重点及难点,没有完全体现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学生丧失了主动学习、主动探究、合作学习的能力。
二、怎样建构“以学生为主体”的计算机教学方式。
2.1创设学生自主学习的环境氛围比如:使用word制作“校内报刊”这个项目,首先了解教学目标从知识目标和能力目标确定。知识目标:掌握word2010文档的基本操作掌握word2010文本的编辑及格式化,熟练掌握word2010的图文混排功能,熟练掌握word2010的页面布局及排版功能。能力目标:能够熟练的使用word2010制作一般的文档,能够熟练的使用word2010进行报刊的编辑和排版,能够使用word2010进行长文档的'编辑和排版。教学过程:分析项目,进行情景体验;学生分组,进行合作探究;完成任务,学生总结;教师归纳、综合、提炼,并在总结中渗透学习的本领和科学的思维方法,引导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最后教师对扩展知识延伸、重难点进行讲解。最终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参与教学,师生角色互换,让我们的课堂活起来。
2.2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在计算机教学中鼓励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制定计划、提前完成任务。陶行知曾说“我以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在计算机基础的教学中,我们应该把时间留给学生,让学生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体现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比如:在新学期第一节课,我们就把这个学期计算机的教学计划、课时都告诉学生,每个班我们都选出小组长、小先生进行合作学习,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到课堂的每一个内容,每节课让学生提前预习下节课所学内容,如有提前完成任务的同学,可以提前学习完成下一章节的内容,鼓励学生自己制定学习计划并监督完成。
三、结束语。
本着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原则,培养适应铁路市场人才的需求,自任职我院计算机教学,我们教研室对教材进行了多次的修订,对每学期教学计划进行了多次的修改,在教学中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和合作学习解决问题,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探究的意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焦虹白蕾全国高等院校计算机基础教育研究会会[c]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87)。
[2]王木子,赵欣.论教学方法及其选择[j].宜春学院学报,,12(31).
高职课程综合模式探讨论文篇六
综合实践课程培养学生从观察中得到真知,从实验中学会研究,从探索中学会学习,从磨砺中培养刚强的意志品质。要上好综合实践这门课,就必须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经历和社会实际,要体现综合实践课程应具有的综合性、实践性、开放性、生成性、自主性特点。根据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特点,教师在设计该课程时应注意做到以下三点。
1.设计的综合实践课应具有一定的弹性。
(1)学习目标。综合实践课程作为面向所有学生的课程,不存在预定的结果。而对于某个学生或某一组的目标,则应通过师生间的协作计划来确定。如“了解我国传统的茶文化”,有的小组只了解到目前市场上销售的茶叶种类有多少;而有的小组不仅了解到了茶叶的种类,而且还了解到各地的饮茶方法和各种各样的茶具;还有几个小组通过查阅资料还了解到有关茶的典故。同样的主题,虽然达到的目标不相同,但有一点是一致的,即每个学生都行动起来了,每个学生都得到了一种体验。
(2)学习内容。综合实践课程的内容是根据学生的兴趣,并通过他们的积极参与而选定的。因此,这种课程必须让学生自己去组织内容并赋予内容某些个人的意义。在综合实践课程的设计中,综合性的概念居于中心地位,由于学习材料的广泛性,学生可以不仅仅局限于教科书。例如,有一组学生选择了“水果”这个话题,并进行了明确的分工,有负责水果品种收集,有负责品尝水果味道,有负责描绘水果形状,有负责了解各种水果的营养成分,还有收集各种果汁产品以及生产厂家等。同样的话题,生发出如此丰富的内容,但不管哪一个内容,学生写出的体验文章都比较具体,因为他们进行了实地调查和收集,因此素材相当丰富。
(3)学习过程。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学生的学习过程往往是“预习—授课—巩固—作业”。而综合实践的学习过程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自已的兴趣、爱好和条件,从学习生活和社会实践中选择并确定探究内容,并从探究、实践过程中主动地获取知识,教师则应以任何可能的方式在学习过程中帮助他们。在这个学习过程中,学生能体验和积累一定的感性知识和实践经验,并能获得比较完整的学习经历。
(4)评价方式。评价是教师和学生共同的任务。自我评价本身也是一种重要的活动过程。自我评价不仅具有独特的自我功能,而且具有重要的社会功能。一个人如果能够正确如实地认识和评价自己,就能正确地对待个人与社会、集体及他人的关系,有利于个人克服缺点、发扬优点,在工作中充分发挥自己的作用。因此,让学生从记忆、领会、应用、分析、综合等方面来衡量自己,从知识掌握、学习动力、学习策略、学习能力等方面来评价自己,就可对自己学习上的优势与不足做到充分的了解。
(5)教学的时间和空间。在综合实践课的学习中,教师应把更多的时间和空间留给学生,应根据学生活动的实际灵活调整和利用时间,同时要给学生以空间,让学生自由地创新。学生只有在综合实践活动中才能感悟出知识的真谛,才能逐渐养成创新的习惯,才能培养创新的意识和能力。
2.设计综合实践课应充分考虑学生素质。
综合实践课作为学生自主进行的综合性实践活动,最利于学生开发智力,挖掘潜力,发现特长,培养能力。教师在设计综合实践课时应有长远的眼光,把着眼点放在学生的发展上。一要重视和培养学生终身学习和独立学习的.习惯;二要重视发展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教育学生要以事实讲话,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品质;三要培养学生解决问题和系统思维的能力,激发学生创造性的见解;四要培养学生查询、评价、加工和应用新知识的技能;五要培养学生组织、交际、合作与表达的能力;六要通过综合实践活动,使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道德品质方面的教育,自发地形成一种强烈的公民意识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教师在设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时,应该把学生的需要、兴趣、能力以及过去的经验都纳为课程要素,预先做好准备,设计的实践活动要体现解决问题的过程,而不是预定的内容,并且使学生能够持久地参与学习过程。
3.设计综合实践课程应考虑学生学习习惯的可持续发展。
一是学习的内容应尽量做到个性化,要恰当且有意义。如有的教师让学生去调查了解各种各样的茶叶、饮茶方式和风俗以及有关茶的文化;有的教师叫学生去调查学校存在那些浪费能源的现象,并让学生为校园节能出点子,这些内容就比较恰当,并且也具有一定的意义。二是学习的动力应该是出自于内部,而不依赖外部。为了弄清一种茶壶的生产地,学生们会主动去查阅有关资料,主动去采访一些茶坊商人。他们的学习动力是来源于自身要学好综合实践课程,去解决实际问题,而并不是教师的强迫。三是学习的重点应放在发展个人潜能和兴趣爱好上,个体间的差异应能得到充分的考虑。如有的学生喜欢动物,教师就可以让他去观察某种动物的生长过程,学习制作某些动物的标本;有些学生擅长烹饪,就让他去研究饮食文化等。四是要把活动的重点放在发展学生处理问题的技能上,使他们能充分地应付生活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如碰到问题能查阅资料,能通过调查了解,能与他人合作解决的,都尽量让他们去做,教师不必过多干预。当然,综合实践课程是一门新课程,它没有现成的学习材料,因此会给教师的备课带来很大的困难;同时,由于课程的顺序和范围没有明确的规定,可能会导致学生对内容的学习是肤浅的、不完全准确的,甚至有理解上的错误等。尽管如此,综合实践课程作为传统课程的一种补充,对培养会学习、会探究、会合作、会创新的人才还是十分有用的。教师应当避弊扬利,边实践边总结边完善,使综合实践这门课程能够真正发挥它应有的作用。
高职课程综合模式探讨论文篇七
论文摘要: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普及,高等学校的门槛随之降低,大学生特别是高职高专院校的大学生本就参差不齐的英语水平,面对愈发严峻的就业形势,更加显得捉襟见肘。因此,如何提高高职院校《英语教程》课程教学内容质量,以及如何使教学模式更加适合高职院校学生的英语学习,都是高职院校急需解决的问题。
学习的目的是应用,对于英语来说,更是如此。作为一项工具,掌握它的目的是为了应用于沟通,因此,最重要的是掌握其听说的能力。对于高职院校学生来说,其将来毕业后的主要就业领域多在生产一线,因此,对于语法等的要求相当较低,如何读懂英文技术资料,以及有效地与外方技术人员沟通成为其工作中应用英语的主要方面。因此,必须摆脱落后的应试教育模式,使教学内容更加适合社会及企业用人的要求。
1教学内容。
1.1首先应包括如何提高学生自身修养的内容。
这部分内容涉及多种学科、领域的知识,以及前沿科技,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教学内容不应该忽视了学生思想道德和素质教育。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应该结合学生身心进行教育,使他们身心向健康的方向发展。并且可以使学生更好地丰富和充实自己各方面的修养,健康快乐地学习和成长。
1.2其次应与就业的内容有关。
为出国做准备及找一份对英语水平有要求的工作是学生学习英语主要有两个目的。可见学生对英语的学习更具目的性和实用性。因此,对教学内容的选择,应更多侧重学生这方面的实际需求。应有目的地结合学生的专业,如笔译,口译,图纸资料的阅读,日常交流等。
1.3还应多涉及当前社会上的热门的话题,比如体育。
这样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兴趣和激情、更积极地参与讨论。将英语学习同实际相结合,学有所用,从而使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得到不断的提高,最终取得预期的效果。
1.4最后还应涉及多种语言文学、各个国家的文化等方面的内容。
教学内容应该紧跟时代发展,增加知识性及趣味性。教学内容结合国外的历史,文化,风俗习惯等方面,改变原来枯燥的说教模式,不再简单地以语言学习为目标,而加强丰富英语知识及提高交流能力方面多下功夫,进而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
2教学模式。
当前高职院校英语教学的弊端:以教师为中心的低效率课堂教学;以英语过级为目的的应试教育,填鸭式教学;以课堂讲授为主等教学模式都严重阻碍了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也更达不到学以致用的目的,其生硬的灌输方式无法针对学生多样的特性展开有效的教学,因此,必须对原有教育模式进行改革,做到以学生为中心。要想做到这点必须完成如下转变。
2.1重新确立以学生为中心的素质教育理念。
2.2.1把握学生的动机及需要。
大学生对英语的学习目的分为两类:一类是为了毕业、找工作、考研等;另一类是为了可以与不同的文化交流。第一种类型即是应试教育型,学生只为考试而学;另一类则是为了兴趣而学,不但学起来轻松、愉快,而且学习动机会随着水平的提高而加强。教学应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前提,才能更好地使学生养成主动学习的习惯。因为一切学习的基础都建立在兴趣之上,只有学生本身具有对英语学习的热情,才能更主动的.去掌握它,这也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着重提高的方面。
2.2.2把握学生的性格差异。
学生的英语学习方式与其性格差异有着直接的关系。内向的学生不善表达,更喜欢独自学习,对语法句型的基本技能掌握较好。而外向的学生善于合作学习,更喜欢表现自己,更容易提高听力,口语方面的能力。教学必须兼顾学生的两种性格,一方面建立起一种宽松的学习氛围,使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的方式学习;另一方面应提供更多的机会给内向型的学生,鼓励其多交流并参与协作学习,及时对其进步给予奖励。使两者都能向更全面的方向发展,从而避免某一方面的欠缺。
2.3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大力培养。
目前大学英语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教师应在如下3个方面多做工作:。
(1)对学生的学习水平给予评价,同时使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并将二者相比较,增加师生之间的交流,进而提高学生英语水平。
(2)教学中增加听、说练习,调高学生的语言交流能力,多为学生创造这方面的机会,如多采用英语教学,或者有条件的话,可以聘请外籍教师等方法。
(3)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并给予积极的肯定,多鼓励学习进行学习经验的交流,可以使学生在群体效应的影响下更有效地提高。
(4)通过课堂上师生的互动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果,如教师与学生间,及学生与学生间的情景对话,让学生进行演讲比赛,表演短剧,小品等。
3结语。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国际化程度的深入,各企事业单位与国外交流愈加紧密,甚至有越来越多的企业走出国门,英语的使用范围也将越来越广泛,对人才英语方面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大学英语必须紧跟时代的发展,将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转变成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更好的挖掘学生本身的潜力,通过多种互动式的新教学模式使学生英语运用能力得到快速提高。从而加速人才适应市场需求的能力,更有效的地帮助高职院校学生就业,从而推动我国企业走向世界。
参考文献。
[1]陈玮.非英语专业学生不同任务下阅读策略研究[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4.
[2]戴炜栋.外语教学的“费时低效”现象――思考与对策[j].外语与外语教学,,7.
[3]应惠兰,徐慧芳.以学习者为中心的阅读材料的选择[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1,3.
高职课程综合模式探讨论文篇八
摘要:三年制高职生专业技术课程学习在第五学期就基本结束,即将顶岗实习而进入就业准备阶段。针对就业前学生实际的知识掌握、技术综合应用能力、技能状况,应该进行针对性的强化训练,使之全面提高技术技能水平,达到用人单位和企业的基本要求。通过多年教学实践,提出专业技术课程结束后、顶岗实习前,在毕业班学生开设“综合训练与实践”创新型课程;并在总结课程教学经验的基础上,对该课程的理念、目标和实施方法等进行了设计与研究。
一、引言。
课程的设计和开发是职业院校的基础工作。以课程为基础单元,按照职业教育规律科学有序排列而构建起的课程体系及实施,是人才培养的主要内容[1-3]。鉴于就业单位和企业的多样性,潜在就业岗位的复杂性,为追求和发挥学校最大的育才职能,对适合的专业,开设“综合训练与实践”课程,使学生接受一次综合的能力强化训练和工程实践,才能充分地做好就业准备。鉴于创新特和实用要求,需要对“综合训练与实践”课程设置的必要性、设计理念、深度开发、教学实施、资源条件配置等等,进行认真探索和研究。
“综合训练与实践”课程是基于对现实的学生学业进度安排、就业前实际专业能力、毕业前签订就业协议的进程、学生顶岗实习所反映出来的问题等实际情况的分析,针对学生就业前的准备和企业的实际需求而提出来的。
(一)学生就业市场的新要求。
学生往往在毕业前就确定了就业单位甚至是具体岗位。但是,学生是否为此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呢?从现行的教育进程和计划看,学校并没有专门的安排。毕业生按部就班地完成在校期间的学习任务,按照学校规定和企业预计的时间表进入企业。这样做的结果是,学生真实的状况任何,是否达到企业的要求,在企业二次培训时间长短等重要问题被忽略。而企业更看重的却是学生是否满足自身特定的要求,实际能力是否与需求匹配。因此,学校的培养目标和方法需要进行一定的动态调整,与时俱进,设置针对性实践课程,以满足企业不断变化的也可能是特殊的需求。
(二)学生毕业前的现状说明需要对课程体系补充和改革。
三年制职业教育一般在第三年就进入就业准备阶段,最后一期往往实行顶岗实习。之前,经过相同的理论知识、基础能力的训练、专业能力训练,而在进入第三学年后,学生情况则各自不同:一般在第三年上半期进行专业课学习的同时,学生开始就业择业,部分学生在此期间经双向选择选定就业单位,就业岗位大体明确,学生的学习、训练需求发生分化各不相同;而最后一期,学校更多安排学生进行不同的顶岗实习[4]。这样的过程,使得学校往往调整教学计划或整合课程,在时间上以适应就业进程。对此,在教学安排上需要随之应对,改革教学培养方案及课程体系,实行新的措施。
(三)学生就业前需要全面准备。
顶岗实习是学生接触企业和岗位,尽早成为合格员工的措施,在职业院校中大力推行[5]。一方面,企业需要能和岗位无缝对接的技能型人才;另一方面由于受到实际用工需求影响,潜在就业岗位即顶岗实习岗位并不和学生就读专业关键技术和技能紧密关联,甚至出现学生顶岗与专业无关的情形,造成就业后学生提高技术技能的目的不易实现,持续发展的空间受到限制。这两方面都要求学生在顶岗实习前必须有针对性训练和实践,进行技术技能和职业素养等全面准备,以适应企业基本要求及岗位的特殊需求。
“综合训练与实践”课程是一门专为学生专业能力强化训练和全面就业准备的课程,是一种在新的就业新形势下创新性课程设置,不同于一般性的课程或教学方式,对人才培养和教育教学改革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综合训练和实践”课程的含义“综合训练和实践”课程是指,以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为指导,在学生专业技术课程学习基本结束和进行顶岗实习前,按照专业边界范围,以全面强化和提升学生能力为目标、实现就业前的针对性准备为出发点,围绕专业技术综合应用和关键技能训练中心,以实训实作为特色,经过合理选择和组合一系列以实践操作和技术应用、技能强化训练为主要教与学内容的实践项目或工程任务作为课程主要内容,按照任务导向模式而设计和实施的一门新型综合性实践性课程。2.“综合训练与实践”课程的形式和地位“综合训练与实践”课程是一门增设的全新课程,基本内容是一系列有专业实用性和就业针对性的实践项目或工程任务的有机集合,教学活动是以学生为主体的项目任务全过程实训和实作。该课程的设置和实施符合职业教育规律,对学生的专业综合能力起到强化、提升的独特作用,是沟通学校与企业的便捷桥梁,是学生转变成技术技能型人才的有效途径,在人才培养方案及课程体系中处在重要地位。根据学生在三年级上期开始就大面积签约企业、下期进入顶岗实习的现实情况,从学业时间段上看,“综合训练与实践”课程应该安排在第三学年上半期;从人才培养阶段性上看,可安排在学生全部专业技术课程学习基本结束之后、顶岗实习之前;从技术技能养成阶段上看,应该设置在学生训练和掌握技术技能的巩固阶段。
“综合训练与实践”课程的“综合”特质,决定课程包含的是整个专业技术技能、完善的是人才培养方案、针对的是市场需求,因此必须是实用的实践过程以训练动手能力。动手能力的训练是一个积累的过程,需要一个稳定和持续的进阶形式,而一些关键能力还必须考虑重复训练以巩固。“综合训练与实践”课程在工程环境下,进行实际操作为主要形式的综合能力强化教学活动,可以使学生在就业前就应当具备行业领域就业的能力和从业岗位特定能力。因此,“市场”、“能力”理念必须在“综合训练与实践”课程的设置、内容组成、项目任务选择、深度开发等全过程中都要得到是实实在在的贯彻。
设置并实施“综合训练与实践”课程是根据实际需要,对人才培养方案进行的重大补充和调整。1.专业能力综合训练作用在专业培养目标指导下,对学习状况较好的学生,“综合训练与实践”课程的实施可起到“查漏补齐”的作用,强化已经掌握的和提升欠缺的技术技能;对学习状况相对较差的学生,则起到专业能力较全面的弥补、关键技术技能重复训练进而掌握的作用,使得人人成才成为可能。2.就业前的技术技能强化训练作用对学生进行综合应用知识的练习,对操作技能强化和提高技能熟练程度的综合训练,可以实现就业前的`全面的准备。面向行业领域就业的学生,可以做好多角度全方位的准备;对就业单位明确的学生,可以结合单位或企业实际情况,进行专项强化训练,最大限度满足企业需求。3.与岗位职能紧密对接的作用实施“综合训练与实践”课程对明确就业岗位的学生进行的针对性训练,将通过校企交流确定的实践训练课程内容及实施,有效提高学生岗位适应能力和操作能力,真正与岗位无缝对接。
“综合训练与实践”课程具有自身的特点和理念,突破了一般意义上课程的概念。具体反映在跨课程的综合性、行业领域的针对性、岗位能力的特定性等方面,体现的是就业导向原则。在课程设计上应该充分突出课程的全新理念和特点,发挥企业的作用,选择合理和适用的实践训练项目任务以及学习内容,高效组织和优化配置已有教学资源,因地制宜地做好课程的设计和开发。
(一)学生潜在就业情形与课程的关系。
学生经过顶岗实习或毕业设计后即将就业,从潜在的就业的情形上可以分成三种类型:第一类是还未签约就业单位,将在行业领域内就业的学生,面临潜在就业企业和岗位可能会很多;第二类是已经签订就业协议,就业的企业已经明确,但具体岗位还未确定的学生;第三类是已经签订就业协议且工作岗位已经确定。对学生就业情形进行分类的目的在于能够精确地制定课程目标,设计课程结构、内容、教学方法等,使不同类型的学生都能在“综合训练与实践”课程的学习训练等教学活动中,有目的地选择项目任务,得到相应综合训练、强化训练和针对性训练,进一步从实践中得到锻炼,获得相应的收获。
(二)课程总体目标。
“综合训练与实践”课程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重要补充,其本质是落实专业目标及提升职业能力,落实就业前的全面准备,课程目标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总体上,学生通过综合实训,初步达成综合运用所学专业全部课程知识和技能的能力,关键专业能力得到重复性强化训练。2.对于面向行业领域内就业的学生,实现就业前的知识和技能的准备,包括职业态度和素养的养成,提高职业能力,达到行业领域内就业的要求。3.针对学生就业岗位的具体要求,进行特定的知识准备和技能训练,加深理解和熟悉工作场景,实现与就业岗位的对接。4.对已经签订就业协议而在专业技术范围以外其他行业就业的学生,旨在从实际出发,进行必要的教与学内容上的拓展,培养从事行业就业的能力,做好相应准备。
(三)项目任务选择的依据和来源。
综合实践能力训练的项目或任务选择构成课程基本内容,是课程实施决定性因素,其来源比较广泛。但是,项目任务选择和设置的前提必然是专业培养目标和企业的实际需要及岗位的要求,使得项目任务的实施能达到综合实践能力有效提升的目的,做好就业前准备,起到实实在在的作用[6]。1.专业性和针对性项目任务项目和任务可以按照凸显专业性和针对性两种情况选择和设置,前者以重复性强化性训练为主,后者以针对性训练为特色。专业性项目或任务是指学生在就业企业不明确情况下,面对行业领域就业所选择的专业范围内的项目或任务,其教学实施将为学生面临行业领域内众多企业就业而夯实基础、创造条件。针对性项目或任务是为就业单位确定或岗位明确的学生设置的训练内容,这部分教学内容的实施可使学生与企业和岗位紧密对接。2.项目任务选择的依据专业性项目或任务选择和设置的主要依据是根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培养目标及其分解的各层级目标,项目和任务的选择须注重专业内关键能力强化训练,包含必要的重复性和深化训练内容,并能够调集专业内外的教学资源予以支撑;针对性课题项目选择和设置的依据应该着眼于学生就业需求、已经签约的企业和岗位情况,在企业参与下设定和选择项目任务。3.项目任务的来源“综合训练与实践”课程项目或任务大体上可以来自这几个方面:根据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方案需要强化训练关键能力的项目或任务;按照学生签约的企业实际情况,在与企业沟通合作的基础上而设定的项目任务;根据学生已经签约的就业岗位,梳理岗位能力,选定的具体针对性项目或任务;根据学眩现有实验实训条件,设定具有符合专业性项目任务特点的工程实践内容;指导教师按因材施教原则,根据不同学生的学习训练情况、实际能力状况而指定的实训项目或工程任务;学生自主创新设计制作或各级职业技能大赛的项目等等。
“综合训练与实践”课程含有三个方面的内容———知识学习、技术应用、技能训练,三方面的内容将融合在具体的课题、任务或项目之中。课题、任务或项目数量较多,形成系列,基本涵盖专业关键能力和岗位主要技能。学生针对这些项目,根据自己就业状况,有自主选择的便利条件。教学双方在这一系列项目任务选择、执行、完成、考核的过程就是课程的教学活动。1.系列化项目任务的设计经过认真筛选和归纳,可以编制出系列化的项目任务,并分类实施。表1中,必选项以专业性项目任务为主,起到强化专业能力的训练和素质养成作用而达成课程目标。在此基础上,按照针对性项目任务作为可选项,供已经签约的学生根据自身情况进行选择,直接针对就业准备。选择不同,使得每个学生的课程计划、执行和教学进程不同,即在课程具体实施上,每个教与学的过程都有特别之处。至于项目任务选择的多少,以达成课程目标为依据,不拘泥于数量等问题。课程任务可以多样化,只要是为就业准备的且符合学校实际条件都可以,因此专业课程需要的补充学习、潜在就业行业领域的执业准备、自主创新设计或制作等内容,均可列入课程之中,与专业性和针对性等项目任务一起构成系列。2.课程内容项目任务设定后,应该编制各单项任务翔实的任务书,明确工程任务内容、技术技能目标、任务考核方式和要求、完成任务的条件和资源、教与学的基本方式、参考资料目录等内容。一个单项任务就是一个工作情境,都基于学生已经完成的专业课基础之上的学习或进行技术技能的拓展,真实地实现专业知识和技术综合应用、技能训练的功能和作用。表2是课程内容设计样表。在具体实施中,除必选项外,原则上每个学生的自选项可以是不同的,但两者权重加起来达到100%,以利考核。
(五)课程教学基本步骤。
“综合训练与实践”课程实施步骤灵活机动,尤其要适应学生陆陆续续签约的动态变化,应根据课程进度与学生情况滚动调整。课程教学原则上可按照以下主要步骤组织实施:1.根据指导教师建议,学生根据自身就业情况初步选择项目任务和学习内容,或者提出自选项目。2.教师审核学生的选项,提出项目任务要求、能力目标、工作量和进度安排建议、考核标准、考评权重等,进而教与学双方确认。这些事项都是互动的并极力体现出学生更加主动特色,做到教与学双方协商一致。3.学生领取项目任务书或工单,制定项目或任务实施计划,交由指导教师审批,并作为考核依据之一。4.学生单独或分组执行任务,在教师指导和帮助下,进行工程实践活动。对组队形式,须要求每个成员均有独立完成的具体事项,并做到团队合作、共同进步。5.学生单项完成后先进行自检自查、交叉检查,然后教师检查验收并阶段性评分定级。各单项及总评都以学生实作、实践结果为主要考评项次。6.课程结束时,须进行项目实施总结,演示实践结果,撰写技术报告。
“综合训练与实践”课程与毕业设计和顶岗实习有着本质的不同,不是取而代之。它与普通意义上专业课程或实训课程虽有共通之处,但又有重大的不同,其意义在于培养学生成为真正的技术技能人才,是一种整体性的高效学习训练手段,对学生就业或执业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需要认真组织课程的实施。实践经验表明,在课程具体实施中,除项目任务设置和选择特别重要外,还必须注意并解决好以下几个重要问题。
(一)课程实施的时间及弹性问题。
实施“综合训练与实践”课程,须融入人才培养方案的实施计划,对某些专业课程还可以考虑与之整合,在整体学习时间和学分管理上协调一致,符合教学规则。课程学时及时间跨度,要根据各自专业的特点和人才培养实际需要设定,一般可以考虑4—8周,具有时间上的弹性。课程实施时间原则上安排在学生专业技术课程学习结束后,就业双向选择之际,学生面临择业和顶岗实习之前。对高职学生,课程实施时间大致上在第三学年上半期后半段。
(二)学生主体地位问题。
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可以表现在根据就业实际情况、与就业岗位直接对接或与潜在就业岗位谐合等而进行的自我选择项目任务上。同时,学生带着一定目的性去完成任务,达成就业技术技能的针对性准备就有了良好的内在驱动和取得成效的基础。在完成目标和任务驱动下,学生会根据对就业企业或岗位的了解,主动去理解任务、分析任务、执行任务。主体地位还表现在课程实施中的动态“响应”,即学生在课程实施期间实现签约,其任务的重新选择和内容调整上会随之变化,即在课程内容的选择性上也有“弹性”。
(三)个性化教与学计划与因材施教问题。
对一系列的项目和任务,因就业方向和岗位不同、专业课程学习的效果不同、先前所具有的基本功不同、技术技能应用能力高低不同等因素,学生选择的项目任务就有不同,形成每个学生课程目标或执行计划不同,使得课程执行中具有鲜明的个性化特色。这恰是实施“综合训练与实践”课程的主要作用的表现。为达成学生的个体化收获,每个学生需在指导教师帮助下制定适合于自己的学习训练计划,教师因材施教,学生有针对性地去实现。表3是一种学生学习训练、工程实践计划样表,以此来实现学生个性化需求。
(四)教学方法问题。
“综合训练与实践”课程以实训实作等实践活动为主,可采用的教学方法灵活多样,各种先进的手段均可实施,如pdca循环、演示法、案例法、一体化教学、师徒传授法等等。每个单元任务,都应当准备完善的教学文件资料,如工单、单项指导书等。实际教学中,教师的教学形式将会是一对一的实际指导,扮演企业里“师傅”的角色,要能激发和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和训练的积极性。
(五)教学资源准备问题。
实施“综合训练与实践”课程需要的资源较多,如场地保障就是基础条件之一。指导教师及团队要有比较丰富的工程实际经验和教学经历,能从理论到实践上指导学生学习和训练,方法灵活机动,在使学生得到充分就业准备前提下,按需要即时应对学生因就业而发生的项目任务变动等“弹性”问题。为有效实现教学目标,教学上要加强组织和管理,提供教学设备、配套物质,满足项目任务完成的需求,必要时应调集专业外、学校范围内甚至是企业的设备或实施,配置资源,确保教学有序进行。教与学双方都要主动沟通企业,进一步明确企业要求和岗位技能目标,选择合理的实训项目或实践任务。在条件许可情况下,应当聘请企业教师直接参与相应教学工作。
六、结束语。
设计开发和实施“综合训练与实践”课程,是本着“市场导向”、“能力本位”等职业教育理念进行的人才培养方法的创新和课程改革。经过这几年的教学实践表明,在学生专业技术课程结束后就业之前,开设基于工程任务的以实训实作为主要教学方式的“综合训练与实践”课程,通过合理和精心选择实训和学习项目任务,能够使学生在就业前的实际知识掌握、技术综合应用能力、全面技能等得到充分的强化、训练,大幅度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有效对接就业单位和岗位。同时,在课程实施中,还有利于学生职业道德、工作作风和职业素养的培养。
参考文献:。
高职课程综合模式探讨论文篇九
专科院校的声乐教学与高等院校声乐教学的培养目标不同,当然教学模式也会不一样,为了培养社会上需要的应用型音乐人才,我们有必要探索专科院校声乐教学的模式,构建适合专科院校学生学习的教学模式。
1、学生学习的现状。
专科院校的学生不比高等院校的学生,一般专科院校学生的基础知识比较差,音乐方面的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水平比较低,学习积极性也比较低,学生不能主动学习,与高等院校的学生还是有差距的,这些也增加了教学的难度。
2、教学的现状。
专科院校主要是培养应用型和技术型人才,这是跟高等院校培养计划和培养目标是不相同的,对于现在高等院校的教育体系和教育模式相对于专科院校来说是比较成熟的,现在很多专科院校用高等院校的教育模式和教育方法来应用于专科院校,有的完全照搬或者大部分借用,但是高等院校的教学模式并不适合专科院校的教学,不符合专科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专科院校还没有比较完善的声乐教学模式。
教学模式是根据不同的教学计划,不同的培养目标而有针对性的制定的,我们要针对专科院校学生的特点、课程本身的特点以及人才培养目标制定适合专科院校声乐教学的教学模式,考虑到声乐教学的特殊性,我们必须保证教学的综合性,既要有集体课的教学,也要有探讨式的小组课教学,形成比较综合的教学模式。
集体课是在大环境下以年级或者班级为单位集体授课的一种方式,这个教学模式比较适合专科院校的基础课以及公共课的教学,对于基础知识稍微欠缺的专科院校的学生,开设基础知识的集体课堂有助于帮助学生弥补专业基础知识的'不足,基础知识包括发生的基本原理、歌曲的语言以及歌曲的基本知识等,了解人体发声的结构和原理,初步掌握声乐的基本知识。现在很多学生对流行歌曲比较熟悉,但是对于艺术歌曲了解甚少,通过这样的声乐集体教学,让学生用正确的姿势、正确的心态和正确的呼吸方法演唱艺术歌曲和民歌。这些课程不需要一对一的教学,所以更适合开展集体课,在很大程度上节约了资源和时间,为后面的针对性和小组探讨教学奠定了基础。
小组探讨教学是学生在掌握了基础知识的前提下开展的,也就是在集体教学结束后开展的,学生积累了一定的专业知识和基础及时之后,可以根据声乐的本身特点分出不同的小组,比如可以根据声部、音色分出不同的小组,有针对性的对小组教学。小组教学的规模更小,能更好的于老师进行互动,并能更近的模仿老师的发音,老师的示范和演示学生们也更容易掌握,老师也能更近距离的观察学生们在声乐学习中出现的问题,迅速的解决问题,学生可以通过小组的探讨发现自己的问题与不足,取长补短,不断的完善自己,小组内互帮互助,共同进步。老师在开展小组教学模式时能更多的关注学生,了解学生,做到把握每个学生的自身特点,为针对性的教学奠定基础。
3、一对一针对性教学模式。
一对一针对性的教学也就是因材施教的具体实施,声乐教学不同于理论性较强的专业教学,声乐教学要根据不同学生的情况,了解学生的自身特点,看学生适合什么样的声乐,比如,有的学生擅长高音,有的学生不适合高音,那么对于不适合高音的学生,在以后的教学中就不要着重发展他的高音,可以选择他擅长的方向发展,不能笼统的一概而论。在基础课和专业课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声乐技能,让学生们根据自身的特长发展声乐,强调个性发展,这也符合声乐教学的灵活性和针对性,充分发挥学生的音乐特长和音乐天赋。
4、声乐合唱课。
合唱课时声乐教学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合唱是比较复杂的声部的结合,更是学生们不同声部的完美结合,有一定的难度,在发展了学生每个人的特长,有针对性的教学之后,学生根据自己的特点选择不同的声部,在合唱中就能充分发挥学生的强项了,每个人的分工不同,然后齐心协力才能将合唱唱好。合唱不仅让学生发挥能力,还锻炼学生们团结合作的精神,这对学生们以后走向社会是很有帮助的,更有益于学生日后适应岗位的需要,团队意识比较强。
5、实践课。
在学生们基本掌握了声乐的全部内容之后,我们必须让学生实践,实践出真知,实践是将学生们所学到的理论知识加以应用的过程,因为专科院校是培养应用性人才的院校,必须让学生有实践的能力,学有所用。在理论学习之余,提倡学生们举办音乐会等实践活动,在各个节日或者活动中,鼓励学生们大胆的举办音乐会,利用自己的寒暑假,在社会中真正的企事业单位参加实践活动,多类丰富的实践经验,将学到的声乐知识更好的应用到现实生活中去,在舞台上体现自我价值,这样既达到了专科院校学生培养的目标,也提高了学生的就业能力。当然,以上所述的教学模式需要专科院校的教学资源以及教学设施配套完善才能有效的开展,专科院校也要不断的完善教学的设施,来保证教学质量。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专科院校是培养应用型学生的院校,所以,教学模式也要符合培养目标,根据专科院校声乐教学的特点,培养技能型人才,实行上述教学模式,既统一教学,又区别对待,针对性的教学,区别于高等院校的教学模式,提高专科院校声乐教学的教学质量。开展这种多元化的教学模式,比较适合专科院校的声乐教学,能有效的利用资源,因材施教。这也是专科院校声乐教学的改革创新的必由之路。
高职课程综合模式探讨论文篇十
内容摘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指出:“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
教育信息化是将信息化技术应用于教育和教学,全面实现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学方式和手段的信息化,并通过对教育的信息化管理,从而实现教育现代化的过程,并最终为课堂教学最优化开辟道路。现代教育技术在课堂中的运用改变了课堂教学的固有模式,提倡科学与民主的理念,更新观念,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相结合,利用现代教育技术的渗透力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探索新的教学模式。坚持以人为本,以人的发展为目标,把握时代脉搏,更新教育观念。改进教学方式,推动素质教育的深入开展。
关键词:互动方式教学设计课堂的延伸民主教学。
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加快教育信息化,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促进教育的发展;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思想品德课堂教学改革,其主要目标:遵循构建主义教育理论、终身教育理论和信息技术理论以及中学生认知水平的特点,按照国家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总要求,探索在知识经济快速发展形势下的思想品德教学发展的途径和方法,努力培养新时期的合格建设人才。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课堂教学,改变了课堂教学的原有模式,教师从单纯的讲授知识转变为设计教学;学生从单纯的接收知识转变为自主学习、探究学习,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的兴趣,有利于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
一、设计理念。
总思路可概括为构建现代教育技术与中学思想品德教学改革的课堂教学新模式,以提高学生建立新的学习观,激发和提升学生的体验,注重学生的互动合作,突出探究式学习,加强学生的道德实践,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具体内容如下:
1、提倡科学与民主的理念,依据学科特点及学生的认知水平,做好课前的教学设计,注重人性化,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活化学科知识。一是实践新课程理念。提高教师自身的素质结构。二是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相结合。三是利用现代教育技术的直观性与渗透力,通过现代教育技术对思想品德课程的活化作用,使学生直观、形象的接收抽象的政治理论。
2、根据新的教学观念,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探索新的教学模式。一是增加学习的导学模式,主要用在传授新课时,其目的是在认识领域提高对所学内容的认识,在心理领域引起兴趣,训练意志力,使学生有一个健康的学习心态,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并形成主动积极的学习个性品质。二是优化效果的活动模式。三是提高创造力的探究模式,这主要用在课堂讨论中,指导学生能发现问题、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善于思考、勤于动脑的能力。
二、具体措施。
在实施过程中坚持以人为本,以人的发展为目标,建构教学过程的最优化。早在三百多年前,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就指出:“寻求并找出一种教学方法,使教师可以少教但学生可以多学。”这种以“少教”达到“多学”的愿望是历代教育工作者所孜孜追求的目标。我具体做法如下:
1、把握时代脉搏,更新教学理念。
一是以新的理念指导教学,充分发挥师生双主体互动性。课堂教学活动不仅是一种认知过程,更是师生、生生之间的交往过程,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解惑者,更是知识的促进者、引导者;学生不是知识的引导者、复制者,而是知识的发现者、创造者。教师和学生之间不是传统课堂教学中的'对象性的主客体关系,而是一种主体性间的意义关系。例如:在最新人教版的七年级思想品德教材中,弱化知识点,删掉了一些知识点,但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可通过多媒体形式补充一些其他适合该课的相关内容,本校实际、学生身边鲜活事例等等。二是在认知规律中,注重思维方式转变的训练,其主要包括让学生了解思维的品质、特点、规律等训练学生思维的敏捷性、独立性,使学生超越传统教育所规定的界限贯穿于人的各方面发展的全过程。三是调整好人的情感领域,包括好奇与兴趣、动机与效果、情绪与情感、气质与性格,以次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探索精神和独立自由发展的人格。如果教师没有丰富教学情感,不能动之以情,师生之间心理就难以亲切和谐,教与学就不能发生“共鸣”。以上所述各项的实现最佳途径,莫过于信息技术的运用。
1、实现教学空间的最佳化。
教学过程的空间结构是由教学目的、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和方法、教学组织形式及反馈五部分构成的。
为了形成最佳的教学空间结构,实现课堂教学的最优化,必须合理整合教学系统各要素,也就是说既要考虑具体要素的改进和完善,更应从总体上关注教学个要素间的良好组合和协调。具体讲在根据社会对教育和教学的需求而提出教学目的之后,教学内容的选择就要体现该教学目的,然后根据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来选择教学方法和教学组织形式。信息技术应渗透于教学方法和教学组织形式之中。例如在学习《感悟青春》一节时通过课件的形式展示这样一个画面:展示班级中学生的成长经历的照片,介绍几件有助于成长、留下深刻印象的事情让大家讨论,对照自己的经验,总结自己的优点,根据学生自己的教训,总结自己的缺点。教法的选择最好要新颖,不要使教学仅仅成为一种“颈部以上的活动”。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通过开展探究、发现、讨论、试验、游戏等多种活动形式,运用启发法、问题法、情景法、研讨法的教学方法使学生与学习对象相互作用,从而使其主动认知、主动创造,获得充分的发展。俗话说的好“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此外还必须进行反馈要对教学结果进行分析和自我分析,对学生来说反馈信息可是学生强化正确,改正错误,找出差距,促进努力。如果不能及时或定时进行反馈,得不到反馈信息,就不能及时发现存在的教学问题,从而改进教学,协调各教学要素间的关系,就不可能有效的控制教学过程,就不可能使教学的空间结构达到最优化,也就不可能实现课堂教学的最优化。
三、检验效果。
效果的检验可以推动师生实践新课程的积极性,不断完善课堂教学效果。
1、是否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方式,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果,学生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去查找资料,制作课件进行学习和探索,一是调动了学生学习积极性,培养了他们的自主探究精神、研究能力和与他人合作交流的能力。二是改变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认识事物的过程,使他们在操作中去感知和理解,把感知、理解、巩固、运用融为一体。三是改变了传统的教学过程,把远方的东西放到眼前,把复杂的内容变为简单,把抽象的事物化为具体。四是改变了单一的教材形式,通过充分利用学习资源,帮助学生形成科学的、自主的认知结构,并使教学过程空前加快。
2、是否改善了教学中的人际关系,创造了新的教育文化。一是学生在学习时不单涉及文本及围绕教师,而且要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自主的收集整理信息,使教学从传统的以教为中心转变为以学为中心,体现了人的全面发展的要求。二是通过讲台上师生角色的换位,教师由主宰到主导,又教材的解释者到教学的设计组织者等思想和行为换位,推动了民主教学风气的形成。三是学生在学习实践的感悟中,同步发展,智力和非智力的心理因素,不仅训练了自己对知识结构的掌握,概括问题的能力和思维能力,也锻炼了自己的意志力、组织能力、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和创新意识。
总之,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实现新课程背景下思想政治课堂教学,对促进课堂教学方式,推动新课程的全面实施,能够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2、王增祥《教学技巧》。
3、[苏]尤.克.巴班斯基《教学教育过程最优化问答》1986。
高职课程综合模式探讨论文篇十一
在我国的高职院校英语教学中, 学生的英语口语交际能力一直是一个薄弱环节。许多学在语言的实际交流过程中, 常感力不从心,“话不知从何说起”。如何提高学生口头交际能力已成为高职院校英语教学的当务之急。本文尝试从高职教育中英语口语教学的角度出发,结合作者从事高职英语口语教学的经验与感受,针对目前高职英语口语教学所面临的障碍与问题,探究具有高职特色的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
1、 学生学习动机比较模糊, 口语训练兴趣难以提高
与普通高校相比, 高职学院的学生在语言学习动机上相对较模糊。许多学生进人高职院校后, 没有明确主动的奋斗目标, 不知所学为何。还有部分同学, 人学很长时间后, 还未从高考失利的挫败感中走出来, 终日追侮莫及, 无心学习。还有相当数量的学生依旧遵循高中阶段应试教育下所养成的学习方法, 热衷于死啃文法教条,而忽视语言的实践交际功能,结果英语学了七八年, 也无非是“哑巴英语”、“聋子英语”。
2、学生语言基础与语言能力相时薄弱
高职学院的学生较普通高校的学生在语言基础(包括词汇、词法、句法)方面相对薄弱。许多学生在进行情景对话训练时, 常常因为词汇量以及惯用口语的缺乏而使得交际受阻, 无法顺利地表达较复杂的意思, 从而影响语言能力的发展。另外还有部分学生即使掌握了相对足够的词汇也无法准确自如地表达自己的意思, 常感到学不能致用。
3、教学模式照橄普通高校, 教学方法与手段校为单一
长期以来, 外语教学最常见的课堂模式是一本书, 一支粉笔,教师讲, 学生听,教师读, 学生跟。教师处于主体地位, 而学生只是被动学习, 被动接受的对象。教学方法也多局限于单纯的基于归纳或演绎的讲解与练习, 以知识的灌抽为主体, 以知识的再现为目标, 教学中严重存在着“重知识传授, 轻能力培养” 的倾向。
1、鼓动学生加强英语口语学习的动机。
在学生进人高职院校之始, 就极有必要重申外语口语能力的重要性。虽然多数同学对此都有较模糊的认识, 但由于缺乏切身体验, 他们对社会的需求,对前景的展望并无十分清醒的认识。笔者就曾经在给酒店管理专业的学生上第一堂口语课时, 告诉他们一些信息, 那就是某五星级大酒店来我院招聘毕业生, 面试经理以和应聘学生现场英语交谈的方式聘选职员, 优秀者当场签定聘选合同。平时模糊的就业展望此刻便是触手可及的优胜劣汰, 从学生们的表情看得出, 这条信息对他们的触动很大, 事实的力量比之泛泛而谈的教海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2、针对不同专业, 侧重具有实践功能与职业特色的口语教学内容
笔者认为高职院校的口语教学, 应针对不同专业, 引进具有专业特色的应用英语内容, 与学生未来需要、与市场需求紧密联系, 体现高职院校的专业办学特色。比如, 旅游宾馆专业就很有必要掌握旅游景点介绍, 电话订票、宾馆人住, 酒店餐饮、客房服务等职业环境中的口语会话技能。而文秘专业则应提供诸如来访接待、文件汇编、邮件收发、电话约会、会议安排、办公程序之类工作环节的口语教学内容。这种与学生未来需求息息相关的应用英语, 最适合采用任务导向型的教学方法让教学活动围绕具体内容展开, 使语言学习与语言应用融为一体。
3、以任务教学法的形式激发口语训练的兴趣
任务教学法是基于完成交际任务的一种语言教学法,它以计划和操作为中心内容,以意义表达为核心,指根据现实生活中的交际制定语言学习任务,由学生围绕这一任务制定计划,并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实现计划、完成任务,而且在这一过程中不断评估自己的学习。笔者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发现,自主学习是成功实施任务教学法的关键所在。具体实施原则如下:
a、 首先,要明确任务教学法的主体是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要始终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的作用应是组织、引导和答疑者。教师在设计好任务的基础上,应明确提出任务的要求,要给予话题的导入,如有关的背景、常用的单词、短语、句型等,并对任务的过程予以交代,帮助学生顺利地进行练习。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不是被动接受者,而是主动的'参与者,这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培养。
b、 在依照教材要求的前提下,任务的设计要合理,教师课前应根据主题任务,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实际需要,设计各种具体任务。任务的设置还要具有较强的可操作和实用性,例如订机票、预定饭店位置、去机场、通过海关、参加及主持会议、参加商品交易会、商务招待、谈判、做年度报告等。设置这些任务就是让学生进入真实的材料和情境之中。在提供示例对话的基础上,让学生用得体的语言将任务的内容表达出来,使形式-功能原则得到贯彻。
c、 为了便于学生完成任务,教师应该为学生提供获取真实材料的途径,必要时为学生提供任务履行或操作的模式,这就意味着还要本着由易到难,范围宽泛,学生有广阔交际空间的原则。例如,教师可以选择跟学生们有实际联系且必须要经历的应聘工作为主线,进行任务的演示或剖析,为现阶段的学生完成任务提供方法和模式,从而实现任务的可操作性和实用性,达到学生与教师的互动。
以“applies for a job”为例,围绕此主题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图书馆、资料室和书店中的图书、杂志、音像制品以及校园网上的网络资源获取有关应聘的各种情况,总结出求职应聘可能涉及的种种问题。可以安排阅读,翻译招聘广告,学习模拟应聘对话,应聘应做的准备,怎样自我阐述和如何写个人简历等活动。教师可以根据教材内容设计对话情景,组织全班学生分组模拟应聘面试,如应聘工程师、经理、技术员、会计、主管、办公室人员等。让学生在做好准备后进行表演,练习中教师既可以发现每个学生存在的问题,又可以及时总结指导。
4、要根据学生的特点进行“因材施教”。
高职院校学生特点比较特殊,这一群体普遍面临着三大压力:学习压力、经济压力、就业压力。作为老师,进行教学“任务”设计时,要充分了解不同学生知识接受能力的区别,从每一个学生的自身实际情况出发,循序渐进,善于发现和利用学生身上的优点,抓住机会及时引领,营造宽松氛围,使学生树立乐学敢说信心。对学生要抱有宽容之心,不要因为纠正语言的错误而挫伤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对于勇于实践的任何创造,都应采取激励的态度,让学生懂得错误是不可避免的,也是获得成功的前奏。
由于高等教育的进一步发展及普及, 担负培养新型应用型人才任务的高职教育将倍受关注。而高职院校的外语口语教学也应区别于普通高校的培养模式, 以厚基础、重技能、宽口径等主要内容为基本指导原则, 全面培养应用型、复合型创新人才。
高职课程综合模式探讨论文篇十二
如何做好国家课程的校本化实施工作?自以来,上海市徐汇区开展了“基于课程标准教学的区域性转化与指导策略研究”的项目研究,对中小学教师在基于课程标准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梳理,并通过搭建支架和研制工具,提升教师的思维品质,完善校本教学内容、管理与研修体系,取得了初步成果。
“基于课程标准教学的区域性转化与指导策略研究”是徐汇区承担的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重点项目,自月启动以来,取得了初步成果。
“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是指教师根据课程标准对学生规定的学习结果来确定教学目标、设计评价、组织教学内容、实施教学、评价学生学习、改进教学等一系列设计和实施教学的过程。这一教学的核心思想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评价必须先于教学程序的设计;二是目标、教学、评价之间需保持一致性;三是教学是一个意义建构过程。
本项目中的“区域性转化与指导”主要包括两层含义:第一,依据本区的实际,在对现有课程标准加以细化,在构建区域性学生学习基本标准和评价体系的同时,引导基层教师转变教学方式,形成相应的指导策略;第二,在有效的专业指导下,通过探索体验和反思,根据本校实际,学校进一步制订校本教学目标,实施有效评价,调适内容,创新教学方法,实现理念的内化和教学行为的转变。所以,“区域性转化与指导”,既包括区级层面的转化指导,也包括与之衔接的校本层面的转化指导,这种转化与指导应是系统性的、层次性的和精准性的,最终构建起从课程标准到教师课堂教学实施的连续运行体。
一、问题梳理。
年12月,我们对全区2300名中小学教师进行问卷调查,同时,对全区中小学教研员也进行问卷调查,结合相关的访谈,对数据进行分析与相互印证,发现虽然广大教师对基于标准教学的重要性有认识,但问题还是普遍存在,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
1.认知与实际行为脱节。绝大多数教师认为标准对自己的教学有直接影响,说明认可其重要性。然而,教研员对基层学校教师基于标准教学的实际状况反映不尽如人意。通过两者对比,我们发现教师对基于标准教学多半处于认知层面,与实际行动有脱节,访谈中发现教师教学中的课程意识与标准意识淡薄。
2.教师缺乏基于课程标准教学的方法和技术。作为基于标准教学的前提,对标准的理解与细化,教师们觉得困惑很多。我们在访谈中也发现由于不清楚相关技术方法,导致教师制订教学目标比较随意,规范性差,尤其是把标准的能力标准转化为教材体系中的教学目标等问题更多。
3.教师对相关专业指导方式的改进愿望较强。调查显示,基于团队活动的现场观摩、针对性指导和引领下的共同研究,成为教师最希望得到的专业发展方式。此外,教研员认为在实施基于标准教学的教研与指导中,最需要解决和突破的地方是“指导与研修方式”。
鉴于上述实际,我们的探索主要源于两个需求:一是提升教学的效益和品质,即通过本项目的研究,挤干教学中的水分,让学习真正成为学生意义建构和能力提高的过程;二是满足基于标准教学的需要,具体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从整体的角度落实三维目标。第二,实现学生多样化的意义建构性学习。第三,通过研修活动课程化推进,从内容和形式上满足教师专业发展的需求。
二、研究目标及其内容。
破解基于课程标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升教学效益和品质,需从课程实施的系统视角出发,进一步畅通三个渠道:一是标准文本符号与实际操作间的渠道;二是教师专业需求与实际获得之间的渠道;三是校本课程实施中目标、评价、内容、教学设计体系的构建与优化渠道。
由此我们确立了本项目的研究目标:通过基于课程标准教学的区域性转化与指导探索,在形成从标准到教学的转化与指导策略以及区教育学院专业功能整合优化途径的同时,架构起整体的实施体系,最终为构建基于课程标准教学的区域性运行系统奠定实践与理论基础。基于上述目标,我们确立了如下研究内容。
1.研发标准到教学的转化支架与工具。课程标准的区域性转化与指导,要有操作载体,这个载体是将比较抽象,学段跨度大的课程标准,逐级细化,成为比较具体,学段跨度小,便于操作的工具和技术,使标准文本实体化,既为教师的教学由宏观抽象走向微观深入的具体落实搭建起“脚手架”,也为教师的研修与指导提供了任务驱动体。这个支架与工具系统主要包括:《学科课程教学指南》(以下简称《指南》)、《学科教学指导手册》(以下简称《手册》)、《课堂教学设计框架》(以下简称《框架》)等。
2.创建教师学习与研修的新机制。它是由一系列教师研修活动及其运行构成,包括区校联动活动j校本研修活动,以及与之相关的专业引领与指导,同时也包括由此而合作构建的各类教师研修课程。这一机制的实施,旨在有效地诱发教师内在学习动机,激活教师的经验,在浸润性的研修活动中内化新知,在更新自身经验结构的过程中提升教学思维品质,实现教学观念的变化和行为的转变。
3.建设基于标准的教学与评价体系。将工具与技术具体落实到教学过程的操作与实施系统,它更为关注教学目标、教学过程与评价之间的一致性,这个一致性并非仅限于课堂,横向上分三个层次,即通过《指南》,在学期层面保持三者的一致性;通过《手册》在单元层面保持一致性;通过《框架》达到课堂教学中三者的一致性,纵向上三个层面的目标、内容和评价分别保持梯度细化与衔接,这样就从课程实施的高度,系统地体现目标、教学与评价的一致性,进而让标准扎实落地,成为学校教学质量的基本保障。
4.探索区域性质量保障体系与专业机构功能的优化。在基于标准教学需求下,区域性学业质量保障和区教师进修学院内专业部门功能需要整合优化,明确教研、科研、培训等部门的功能定位,优势互补,协同联动,整体发挥引领和指导作用。
三、主要成果与经验。
(一)搭建支架,提供从标准到教学的操作工具我们按照把握三个内在关联,即学科核心素养同课程目标之间的关联,课程目标与内容标准间的关联,以及课程模块内容之间的关联,研发了相互无缝衔接的三类工具。
2.《学科教学指导手册》。这是《指南》的校本化,它是在理解和把握《指南》呈现的样例基础上,运用其思路和方法,为本校的学科教师依据本学科课程标准,紧密结合本校实际,展开教学和评价,提供科学规范和具体详尽的教学操作意见及样例,它重点落实在单元与课时的教学设计与评价,是课程标准校本化的第二级细化。
3.《课堂教学设计框架》。这是教师在把握理解《手册》的基础上,对课堂教学过程的具体设计,是教师结合学情与自身经验,对《手册》的个性化解读与教学评价,对于一堂课而言,设计框架与评价重在突出目标、教学、评价的匹配度,引导教师的课堂教学,是从课程标准到课堂教学的第三级细化。
(二)深度学习研修,促进教师思维品质的提升。
1.工具研发同教师学习双轨共进的研修路径。工具的研发,为教师展开有效研修提供了驱动体,研发与研修同步展开,使教师的学习活动得以发生和深化。教师研修活动主要集中于形成工具样例和迁移实施两个阶段,前者的研修活动旨在通过样例的研发的探索,在掌握工具研发思路和方法的同时,带出一支种子团队;后者主要是由这些种子团队担任引领指导者,通过对样例的解读,对其他教师展开培训,让有关的思路方法获得传播,在更广的范围内运用和完善。
2.构建“三位一体,四元协同”的研修模型。目前,教师研修的发展,显现出两个主要趋势:一是在关注个体专业成长的同时,也关注群体生态的改变;二是在注重实际问题解决的过程中,更注重知识经验的系列与结构化处置。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提出了“三位一体,四元协同”的研修模型,破解长期以来存在的研修目标不明确,活动随意性大,研修内容零散,缺乏系统性、针对性;组织实施形式与方法单一,缺少规范,缺乏提炼反思,研修成果传承性不强等问题,对这一研修模式可以做如下解释。第一,它的核心目标为了解决教师基于标准教学中的实际问题,即怎样做?进而促进教师系统化地建构起教学新知与经验。第二,研修活动课程化是其最基本的实施过程,其要素是:确立明确的研修主题,适切的研修目标,制订合理的研修计划,设计可行的'研修环节,记载完整的实施过程,展开目标达成度的评价与改进。第三,这一模式的实施要求进一步明确市、区、校三个层面在其中的功能定位,发挥各自的专业自主性,研修团队中的研训员和基层教师在资源提供者、开发者和使用者之间相互转换、互为主体,各自角色的边界变得模糊,在合作与共赢中实现专业引领与研修文化建设。
(三)整体谋划,完善校本化的教学内容、管理与研修体系。
1.整体对接,在分析思考中形成再构的视角与思路。
(1)与原有教学内容体系对接。不少实验学校历年来已形成了校本化的教学内容体系,如题库等,面对《手册》的研制,他们将《手册》中的各个要素同原有教学序列进行逐一对照,把原序列中的各部分内容整体纳入《手册》框架,从教、学、评一致性角度予以修改。不少学校通过《手册》的研制,系统筛选梳理学校原有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设计和题库序列,削枝强干,将分散的内容集成,将前后不一致的进行匹配,同时扩充校本特色内容,进而形成新的升级版校本教学内容体系,对教学的指导性更强了。如徐汇区教师进修学院附属实验中学早在十多年前就开始构建校本教学体系,经过多年的积累,形成了完善的成果和经验。在本项目的研究中,该校对这些体系内容进行了系统分析,结合《手册》研发,进一步强化了教学目标系统的细化、以及衔接递进和教学评价系统的精准性,使校本教学内容体系更加科学。
(2)与原有教学管理体系对接。在对学校原有教学管理上存在的某些不足进行分析之后,根据基于标准教学的教学管理要求实施对接。如位育初级中学根据项目实验的目的,在深入分析了本校已有的教学管理体系和机制基础上,对区教育学院、学校、教研组各自的功能进行了再确认,为了获得更好的联动效应,建立了“三合一”的教学管理模式,优化了教学运行架构,提升了整体效应。
(3)与原有的校本研修体系对接。课堂教学设计工具的使用,在微观领域落实目标、教学、评价的一致性,无疑会产生一系列问题,这就需要我们从问题堆里梳理出关键问题,从表面问题中去触及本质问题,并依托学校教研组和备课组,展开连环跟进的专题研究。在项目探索实施中,一些实验学校运用“三位一体,四元协同”研修模式,强化研修的力度和深度,引入并运用教师反思工具,透过表面,聚焦本质问题,尝试改进研修方式,让教师留下思维痕迹,促进思维品质的改善。如华东理工大学附属小学的语文教研组针对《手册》落实到教学细节中所暴露出的问题,在原有三课两反思的基础上,进一步明了每一步需要解决的问题,并将教师的反思进行过程性的记载,刻画出教师教学改进的心历路程,同时强化追因分析,为形成基于问题解决、有思考深度的完整课例创造条件。
(4)与原有典型经验对接。各个实验学校教师在长期教学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这些宝贵的经验,也是一种宝贵的资源,通过将其与项目实验实施有效对接,在此基础上对这些经验加以再认识,形成切入,并驱动学校对教学进行整体与连续性的改进。如上海市第二初级中学,曾经开展了分层教学研究和学期课程统整探索,初步形成了分层教学目标体系与学科课程统整指南。面对本项目的实验,该校对这两个成果展开分析,寻找与项目研究目的内容间的内在关系。该校教师一致认为,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中的目标分解,主要依据是课程标准,但学情分析也是重要因素,它可能同原来的分层目标有关;而《指南》,则更为关注教学内容的调适。在制订《手册》,展开课堂教学探索中,上面这些成果中所隐含的思想方法有相同之处。该校正是利用了这一经验并赋予新意,做有效的迁移,既是一种经验的继承,也是一种在更大背景之下的再生与放大。
所谓对接,不是简单的关联,而是一种基于共同目标驱动下的思想融合与行动的一致,双方在探索实践中构成了实践共生体,既有张力,又有共振。彼此间相互作用与嵌入,关键是寻找到对接点,建立本质联系,并在研究实践中形成公共区域,最终在公共区域上完善和再构起学校的教学与管理体系,这也是我们引导并实施双向对接所追求的效应。
2.聚焦细节,在规范中探究课堂教学新范式。
(1)架构工具,引导规范教师的教学。运用工具支架,我们对传统课堂教学设计进行再开发,重新设计了教学要素与框架,突出两个特点:一是将课时教学置于一个大背景下考察分析,让教师既见树木,更见森林;二是关注教学过程中的目标、教学与评价间的匹配与一致性,让评价融入教学的过程与细节中,整体上体现出课堂教学中应有的思维品质。教师们普遍觉得这一设计思路是对自己原有教学设计思维的改变,甚至是颠覆,虽然有些费力,但的确是必要的,尤其是对青年教师或职初期教师更为重要。
(2)探索教学范式,促进学习中的意义建构。聚焦于基于标准教学的基本思想,我们探索并创生了“三维多元聚合”的教学范式,它具体是指在由主体、活动、标准组成的基点上,以学生发展、教学要素和教学时空这三维,将教学中的诸多元素聚合于一体,构建起的课堂教学实施结构,在强化并规范目标、教学、评价一致性的同时,注重学习进程中的意义建构。
(四)功能优化,探索区教育学院功能转型的新路。
区教育学院的教研、科研、师训、信息中心等专业部门是实施专业引领和指导的核心,按照“纵向贯通横向融合,纵向衔接横向管理,纵向分工横向协同”的基本思路,我们建立了各共同参与的专题研修制度、专题例会制度、协同整合制度等相关制度。与此同时,为了有效整合与优化部门的专业功能,我们采取相互嵌入,协同配合,优势互补的工作方式,科研部门提出整体研究方案,展开现状调研,提出实施建议,同时对各实验学科和实验学校研究的情况及时汇总分析,并对一些成功的经验加以初步提炼,及时在项目组内传播。教研部门承担具体学科工具的研发和教师研修,形成本学科的转化路径与方法以及研修课程。师训部门将各学科研究成果所形成的课程及时纳入区教师培训的整体规划,展开区本培训和研修。信息中心则与项目组密切合作,发挥技术优势,同步建立基于数据和实证的科研项目研究支撑平台,为项目研究、资料积累集成、成果转化和教师培训提供现代信息技术手段。这些基于功能整合的运行方式,为进一步实现基于课程标准教学背景下,区教育学院专业部门的功能转型做了有益的尝试并奠定了基础。
(五)生态再构,源于方法论的思考。
教育生态分析认为,存在即被关联,大自然个体之间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力和传递机制,所以从系统的静态横切面看,我们把基于标准教学系统的各种要素归结为“转化支架和工具”“教师学习与研修”“课堂教学与评价”“质量保障和专业机构引领”四个基本要素,它们之间紧密联结在一起,并存在诸多信息和能量的转换,任何一个要素存在缺陷或失灵,都将造成整个系统应有功能的失调和消减。
将基于标准教学的区域性转化与指导置于一个生态系统中考察,从方法论架构的视角可以分为三个基本层次,即建构体系、要素改进和细节处置,三个层次的方法之间存在着这样的关系:一是考察的视野维度呈现出“整体——局部——微观”的范围领域变化;二是实施的方法维度显现出“整体思维方式——策略模型范式——方法技术技能”的层级式衔接,反映了实施与操作上的客观需要。综合视野维度与方法维度,这一方法结构充分说明了一点,就是伴随着观察视野由整体广域到局部微观的发展,运用的方法也沿着从抽象思维到具体行为的轨迹发生了转变。
参照这一思路,我们可以注入实际的操作和鲜活的经验,进而为区域性教学生态系统的再构提供操作方向和框架。
高职课程综合模式探讨论文篇十三
伴随着高职教育从规模到内涵的不断发展,教育工作者在学生教育管理模式方面也做了大量探索。
1.1重视对学生的教育管理成为共识高职院校学生能否很好地适应社会、服务社会、实现自我价值,从根本上取决于他们是否有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学校对学生的教育管理是对学生人生态度和价值观进行培养的重要途径,如何构建适合高职学生特点的有效的教育管理模式,一直是高职教育工作者关注的热点问题。
1.2树立了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管理理念其核心内容表现为:以学生的发展为教育管理的出发点与归宿;尽量满足学生正当合理的需要;对学生进行人性化的教育管理,关心人,理解人,宽容人,引导人,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坚持“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原则。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管理理念已经为高职院校教育管理工作者普遍接受,并在不断地亲身实践。
2.1以学生为本的管理理念贯彻不到位学生是学校的`核心,是国家的栋梁,因此学校应该把以学生为本的管理理念融会贯通到管理制度中去,把学生的利益放在第一位,从学生的角度考虑问题。但现在学校往往站在管理者的角度去制定学生管理制度,很少征求学生的意见,以学生为本的管理理念贯彻不到位,这样很容易引起学生的逆反心理,由此导致学校制定的规章制度,他们不仅不自觉遵守,反而故意去破坏。学校的管理者应该站在服务学生的角度去“管理”学生,一切从学生的利益出发,为学生着想。
2.2学生教育与管理的脱节现象依然存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学生日常管理、党团活动、社团括动、辅导员工作各自为政的现象还较为普遍。这种脱节使得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日常管理的理论指导性、各种教育活动的计划性以及辅导员工作的科学性都不同程度地受到限制。
高职课程综合模式探讨论文篇十四
论文摘要:本文分析了目前高职院校实习指导教师队伍中存在的思想不稳定、心理不平衡、素质参差不齐、忙于搞创收等问题,针对性的提出了加强教育立法、加强思想教育、培训提高、加强考核督促的解决措施。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目标是培养面向具体的实际工作岗位,以技能训练为核心,以“管用、够用”的理论知识为保证的高级应用型(而非科研型)人才。学校的优劣,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实习指导教师队伍的素质和工作热情。所以,职业技术院校实习指导教师的管理就显得尤为重要。
由于我国职业技术教育刚刚起步,除少数院校是单独设立的以外,大部分院校是由专科学校或中专改建而来,或由综合性大学分离出来的。许多院校仓促上马,因而在技能实习指导教师队伍中存在以下问题:
思想不稳定。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还是一个新鲜事物,还没有专门的文件阐述实习指导教师的从业资格、待遇、职称评定等一系列问题。因此,部分有学历的教师认为,这是工人的工作,让自己干是大材小用,不利于自己的前途;评定职称时,由于没有技能实习指导教师职称系列,所以有的评教师系列,有的评实验系列,有的评工程系列,甚至有的评工人系列。这些都导致了实习指导教师思想混乱和不安心工作。
心理不平衡。
大部分高等职业技术院校实习厂(场)的规模有限,人员分工不明确,每个实习指导教师都身兼数职,除了与理论课教师进行相同的教学环节(如备课、讲课、辅导、判作业等)以外,还要负担许多理论课教师所没有的工作,比如:生产管理、安全卫生、准备实习用品,甚至有的还负责采购、维修等工作。另外,理论课教师不坐班,有充足的时间学习,或者外出讲课等。而实习指导教师一般则无此便利条件,这更使其产生心理不平衡。
素质参差不齐。
由于对实习指导教师操作能力要求比较高,以前高等院校又没有这方面的毕业生,所以现在职业技术院校的教师大多是由生产岗位调转过来的,普遍存在学历低的情况。这一部分人由于从事一线生产时间较长,有较强的操作能力和丰富的组织管理能力,但是理论水平欠缺;部分实习指导教师是近几年毕业的大本、大专生,他们有着较强的理论知识,但缺乏操作能力,尤其是生产一线的实习经验,这两种类型都难以满足高质量的.教学要求。
忙于搞创收。
有的学校为了增加收入以克服经费的不足,规定了实习厂(场)必须完成一定的创收任务,并且与个人利益挂钩。教师因此无形中把主要精力放在了创收问题上,教学无疑会受到影响。
解决问题应采取的措施。
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影响了技能实习教学质量的提高,影响了高等职业技术院校特色与优势的发挥,应该引起各级领导的重视。笔者认为应该采取以下措施,加强实习指导教师的管理,搞好实习指导教师队伍建设,以便更好地发展高等职业技术教育。
教育立法。
教育主管部门应尽快出台有关实习指导教师的法规,用法规的形式明确实习指导教师所应具备的从业资格、承担的任务。从而使劳动报酬以及职称评定等一系列问题。从而使高等职业技术院校有法可依,规范实习指导教师队伍的管理。
加强思想教育。
各高等职业院校领导应重视实习指导教师队伍建设,应该教育他们顾全大局,不但要看到技能实习工作的繁重性,更要看到其重要性;应该使他们坚信困难只是暂时的,随着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技能实习的规模会逐步扩大,实习教学会逐步规范化,人员分工将更加详细,目前的问题就会迎刃而解。在现有条件下,领导应该鼓励他们正视困难、克服困难,并亲自到实习厂(场)听取基层的呼声,帮助们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对于解决不了的问题,应该耐心给予解释。同时,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适当提高实习指导教师的劳动报酬或福利待遇,或引入竞争机制,多劳多得。
培训提高。
应该积极创造条件使实习指导教师有培训提高的机会逐步使他们取得大专以上学历和高级工证书,并且安排他们去生产第一线锻炼一年以上,以取得实际生产经验。同时,还应定期或不定期地举行教学研讨会,上观摩课,进行教学评比等活动,努力创造一种你追我赶、力争上游的气氛与局面。
加强考核督促。
应当本着公正、公平、公开的原则对实习指导教师进行定期的考核。考核内容应包括政治思想、专业水平、教学态度,教学效果,教学能力等方面,特别要注意听取学生的反映意见。考核完毕后,应将考核意见反馈给本人好的表扬,差的批评并限期改正,如果到期仍不该正者,必须调离教学岗位。
在加强实习教师管理的同时,应抓好实习基地建设,加强学生的政治思想工作,这样才能更好的提高技能训练效果,更好地发展高等职业技术教育。
参考文献。
高职课程综合模式探讨论文篇十五
摘要:课程建设,关系到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落实。课程质量,直接关系到专业人才培养质量。课程建设与实施中各环节的顺利推进,都必须依靠科学管理的保障与支撑。随着高职院校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如何构建一种与之相适应的课程质量管理模式,已经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在高职专业教学人才培养方案中,课程体系是基于专业岗位能力需要调研分析的基础上,为了实现本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便于组织实施教学,而将相关的专业教学内容划分为有一定的内在联系、与各教学环节相对应、与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相嵌合,并且独立设置的内容模块——课程的总和。也就是说,课程是课程体系的组成单元,分解、承载了专业人才培养的具体内容和要求。因此,课程是制约高职教育质量的重要因素,课程的教学质量直接关系到专业人才培养质量,课程的管理应当是高等职业教育管理的重要部分。
从高职教育教学改革的现状看,对高职课程体系及课程的开发研究较多,而相关的质量管理研究相对较少。如何针对高职课程开发与实施的特点,构建一种适宜于当前教学改革的课程管理模式,以确保课程建设与实施的质量,是目前有必要深入研究和重视的一项课题。
一、明确高职科目课程开发与实施的特点。
课程开发机制是课程管理的一个重要的研究对象。为了构建适合高职院校课程质量管理模式,必须明确高职课程开发与实施的特点。高职课程体系是源于岗位工作任务分析,并经过系统的、归纳、提升,最终从工作岗位能力要求转化到学习领域而开发的。每个课程内容的选择与序化,则是在考虑人才培养目标和教育对象特点的基础上,以学生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以真实工作任务及其工作过程为依据而设计的。为了较好地实现高职教育高端技能性人才培养目标,采取工学一体、产教结合,到真正的生产现场组织和实施教学成为职业教育有效的课程实施方式。因此,高职院校课程在其开发、实施及评价等方面,较好地体现了职业性、开放性和实践性的特点。开发高职课程,是根植于以岗位能力分析为出发点开发的成熟的专业课程体系,并针对课程面向的典型的职业岗位的需要,分析该岗位所需的能力、知识、素质要求,根据这些要求在实际工作过程中的内在联系,结合学生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将内容序化而开发形成的。完成专业岗位(群)工作任务所需的能力目标要求,是高职课程开发的出发点,这就从源头上决定了科目课程具有很强的职业性、开放性和实践性的特点。
(二)高职课程教学实施与评价。
基于工作过程分析而开发的高职科目课程,其具体结构形式有比较大的差异,既有以传授理论知识和基本素质培养为侧重点的公共课程和专业基础课程,同时也有以工作过程导向的、工作任务导向的、职业资格证书导向的、工作项目导向的课程,还包括以训练职业岗位综合能力为主要目的预就业顶岗实习。以工作过程导向的.、工作任务导向的以及顶岗实习等专业课程实施,则重在选取典型的任务、项目、案例等作为载体,尽可能创设真实的工作任务和工作过程,以训练专业技能,积累工作经验,体验和感悟优秀的企业文化,提升素养,并学习相关的理论知识。
随着工学结合课程的实施,课程的考核标准、考核方法随之发生了变化。基于动手能力,注重过程和结果,实施校、企、生多元评价成为职业院校课程考核的重要形式。
这种基于行动导向的、能力本位的课程的教学实施与评价,有效实现了高职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彰显了职业教育的特点以及职业教育具有职业属性的本质特征。
课程管理的目标是最大限度地保证其教学目标的实现,其基本任务就是对课程的建设与实施进行科学管理、引导,并适时地进行评价与反馈。
而高职课程教学质量管理的核心,就是要针对高职教育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及科目课程性质特点,使课程教学在校企合作的开放的环境条件下,形成一个可控的,从课程建设开始,到教学实施,到最后的教学质量评价与反馈的系统,引导课程达到预定的目标。
新疆农业职业技术学院作为全国28所高职首批示范校,在近几年的专业与课程建设过程中,结合职业教育的特点,借鉴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的“过程控制”和“持续改进”等原则和思想,以“专业”作为教学质量管理的基本单位,以提升课程教学质量作为专业人才培养的着力点,探索并形成能够灵活应对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要求的、柔性化的高职科目课程教学质量管理新模式(如图1所示)。图1高职课程教学质量管理模式图在课程教学质量管理模式中,首先是从学院宏观层面,针对科目课程的建设、实施及改进,进行“管”、“引”、“导”、“评”工作。“管”重在加强制度和规范要求;“引”主要是建立科目课程建设与实施各环节的质量标准以及有效的管理措施;“导”是要有良好的成果性评价办法及激励机制;“评”是对针对过程与结果进行监控评价并及进行信息反馈。其次,专业作为课程建设与实施的主体,要承担起科目课程开发与建设、课程实施过程的质量跟踪检查以及课程实施后的评价、反馈等管理任务。
结合高职科目课程教学质量管理模式的要求,在模式运行中,围绕“管”“引”“导”“评”,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加强制度与规范建设,提升课程建设内涵质量为贯彻示范校建设相关文件精神,学院制定了《关于按示范院校要求加强专业与课程建设的意见》、《新疆农业职业技术学院专业与课程建设规范汇编》、《新疆农业职业技术学院教师教学规范》等一系列管理文件,对工学结合课程开发流程及主要内涵等进行了规范要求,指导各专业积极与行业、企业技术专家及生产一线技术人员合作,根据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参照相关职业资格标准,共同开发课程,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建立突出职业能力培养的课程标准,规范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提高课程教学质量。在科目课程建设过程中,注重课程源头(专业课程体系)的开发,重点强调了以下三个方面。
课程质量管理课程建设质量管理课程教学实施管理课程教学评价反馈管:制度建设引:制定课程标准等的原则意见及教学资源库建设内涵要求管:教学规范引:说课、公开课、观摩课、精品课程能力单元听课等导:成果性评价办法及过程性评价标准及激励机制的建立评价与反馈:学生评教、企业评教、校内同行评教、毕业生评教、毕业生教学质量跟踪调查等理论学习教学校内实践教学校外顶岗实习课程调研课程标准设计课程资源库开发学生可持续发展分析,设计能力本位的专业课程体系。在课程体系的开发过程中,各专业首先对多家行业、企业岗位工作进行了广泛调研,并分析了多年来毕业生跟踪信息,在此基础上,会同行企业技术专家、生产一线技术人员及课程开发专家等进行岗位职业能力分析,针对学生职业能力养成规律,系统开发专业技术科目课程;同时,结合学生职业道德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本着高技能、强素质、可持续发展的原则,系统设计公共基础及能力拓展科目课程,最终形成基于本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下的能力本位的专业课程体系。
2.基于成熟专业课程体系,开发专业技术课程。在开发的成熟的专业课程体系之上,明确专业技术课程在学生专业能力培养过程中的作用,找准专业技术科目课程定位;教学内容的选取方面,主要针对专业技术科目课程面向的职业岗位实际工作任务的能力要求,结合区域经济发展的趋势,以及企业的技术更新情况进行选取并不断改进,使之具有一定的实用性和先进性;教学内容的组织方面,主要考虑学生从单项能力到综合能力、再到职业能力的职业养成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进行整合序化,特别是系统设计专业技术课程的实验、实训以及课程相关内容在专业顶岗实习中的安排。
3.基于系统化设计,建设课程资源。为了全面落实职业教育工学结合课程系育化开发的思想,学院要求各专业把科目课程建设作为一项系统工程进行设计与实施。其工作基本流程是在专业开发出成熟课程体系之后,制定系统化科目课程建设方案;根据教学目标,制定课程标准;以课程标准作为课程建设的纲领文件,按照国家级精品课程相关项目内涵评审标准,建设教材、教案、课件、视频、企业技术标准、政策法规等教学资源。
(二)重视过程监控,大力推进工学结合课程教学实施为适应工学结合教学改革,在新的科目课程教学管理模式下,学院一方面在原有的基础上,做好常规教学管理工作,同时,结合各专业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特点,加强了预就业顶岗实习等实践教学的监控力度,通过实地走访学生与企业兼职指导教师,了解信息、发现问题,督促改进,有效保障实践教学质量。
为了推进工学结合课程教学改革,新疆农业职业技术学院以院级及以上精品课程管理为抓手,通过说课,公开课、观摩课、工学结合能力单元课程教学听课等形式,大力推行行动导向的、以学生为中心的科目课程教学,特别是针对农业类专业技术课程,引导教师基于生产过程,组织实施教学。教学实施倡导以真实工作项目、任务等为载体、设计整体方案,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能力培养为主线”的教学思想,将“教、学、做”融于一体,有效实施“做中学、学中做、做中教”的工学结合教学模式,使学行学习。教学过程的设计考虑按照专业生产特点及生产过程组织设计学习过程,把教师的教学过程和学生的学习过程及工作过程相联系,教学实施流程与生产流程相统一。在教学过程中采用灵活的教学方法和现代化教学手段,广泛利用优质网络课程资源,激发学生的兴趣,并通过多种方式有意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学院国家级精品课“大田作物种子生产技术”在教学过程中,按照大田作物生产过程特点,安排学生近半年时间在企业业务岗位进行一个完整的生产周期顶岗实习,在实习过程中以顶岗实习课业为主线,采用工学结合及自主学习、企业培训等学习形式,有效地将显性知识与工作实际的方法经验等隐性知识融合起来,形成对实际工作最具有效应的经验性知识。“养牛技术”也分别安排在校企共建的实训基地和企业中,采用师傅带徒弟——导师制的学习方式,边工作、边学习、边训练,以完成相关的教学任务。
学院省级精品课“果树生产技术”在课程教学过程中,依托“新疆特色林果培训中心”的红枣、核桃和苹果等六个示范果园,将教学进度与生产计划相融合,教学内容与生产任务相融合,技能考核与生产技术指标相融合,让学生以学徒工的身份,在专业教师、企业技术员和生产技术能手的共同指导下,获取相关的职业能力。省级精品课“蔬菜生产技术”在教学过程中,以校内学院国家级“中以项目”实训基地为教学平台,结合园艺技术专业“半工半读”的人才培养模式,针对新疆蔬菜生产春提早、夏露地和秋延迟三大茬次生产特点,以辣椒、西红柿、黄瓜等真实的生产任务为载体,安排组织教学内容,使学生通过参加完整的生产实习过程,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
(三)建立开放式网络评价数据平台,实施多元化教学质量评价在教师教学质量评价与反馈方面,我院针对职业院校将育人环境延伸到企业和社会的特点,加大了开放式教学质量网络评价数据平台建设工作,通过现代化教学质量管理系统建设,逐步建立了开放的教学质量信息采集与评价网络平台,除网上评教工作外,还进行了网上“新生素质调研”、“学习委员教学质量评价”“毕业生教学质量评价”、“学生实践教学意见调研”、“实习企业意见反馈”等多项活动,多渠道收集在校生、毕业生、顶岗实习企业、毕业生就业单位等对教学过程中的意见与建议,更加综合、全面地反映学校、企业、社会等多元评价主体对教学质量的要求,并就相关问题向教师个人及教学部门进行及时的信息反馈,不断改进和提高科目课程教学质量。
在课程学习效果评价方面,我院针对高职教育教学目标要求,以动手能力作为评价的核心,通过“过程考核、综合评价”的考核评价模式,将相关的岗位技术标准纳入科目课程考核的标准体系,重视过程与结果的考核、个人与团队的考核,有效调动学生的强化学生的团队意识,培养学生协作、交流、沟通能力及语言表达等综合能力。
(四)完善激励机制,树立正确导向良好的激励机制,对科目课程建设将会起到积极的引导作用。因此学院在课目课程管理中,制定了院级精品课程及教学名师、骨干教师等系列教学成果评价办法及相应的激励措施。学院教学名师、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优秀教学团队等质量工程项目评选中,将承担精品课程建设作为入选的基本条件,从而强调了科目课程建设的重要地位。
在学院制定的《新疆农业职业技术学院精品课程建设管理办法》等相关文件中,对重点专业核心课程以及国家级、省级、院级、分院级精品课程,分项目明确了经费支持办法,同时对精品课程建设团队制定了奖励细则。
通过近几年“课程质量管理模式建设和运行,学院”课程建设已取得显著成效,形成了国家、省、院、分院四级精品课程建设梯队,国家级、省级精品课程建设门数在新疆高职院校中均名列第一。“课程建设工作的推进,也提升了学院师资团队的水平,学院在国家级教学团队、国家级教学名师、国家级教学成果奖等方面都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为更好地培养高技能人才奠定了更加坚实的基础!
高职课程综合模式探讨论文篇十六
自3月在《政*工作报告》中提出“互联网+”的概念后,“云计算”“云平台”“云服务”“云营销”“教育云”与“企业云”等各类“云”涌,各行各业都被席卷“云”中。“互联网+”的新生态下,我国的教育环境发生了巨变,人们对“人才”的定义也发生了变化,由此,人才培养模式、教学模式、学习方式、师生关系都在改变。移动终端、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移动计算等信息技术的发展,mooc、spoc、微课、云课堂等新教学形态的出现,使教育这个古老而崭新的行业焕发出勃勃的生机。在日新月异的信息时代,如何利用网络培养适应信息社会、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型人才,也成为了教育领域新的研究课题。
“互联网+”环境下,学习者可以用电脑、手机、pad等上网,轻松获取海量的学习资源,并在微信、微博、qq群以及“云空间”等学习的平台上随时随地进行学习与交流。这种开放式的学习环境使学习不再拘限于课堂,学习时间与学习进度可以由学生自主掌握,教师只需创设信息化的教学环境,引导学生利用网络进行自主探究学习。由于网络信息资源十分丰富,学生往往会受到一些与学习无关的信息干扰,容易在网络中迷失方向,因而学习效率低下。笔者依据皮亚杰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布鲁姆的掌握学习理论,构建了网络环境下适合高职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模式,如图1所示。基于网络自主学习模式的教学设计遵循了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思想,突出了学习者认知的主体地位,教师由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习促进者,充分运用信息技术创设了适合学习者心理特点的网络化的学习情境,给予了学习者自主学习的选择权,利用网络信息资源促使学习者主动参与学习,利用网络平台引导学习者积极进行交流互动、开展协作学习,从学习内容、时间、方法、交互、质量与效果等方面对学习的全过程进行了引导、监控、评价和反馈,提高了自主学习的有效性。
2基于网络自主学习的管理会计教学模式应用实例。
管理会计是会计、财务管理等专业的核心专业课程。下面以“本量利分析”的教学为例,谈谈基于网络自主学习的教学模式的具体实施方法。
2.1教学分析。
2.1.1学习目标分析。
高职教育是为社会培养高素质的技术技能型人才的一种教育,因此,专业课程的学习须紧跟市场,以就业为导向,淡化理论学习,重视技术方法的应用。依据职业岗位能力的要求,管理会计课程学习的目的是为学生从事会计管理工作提供基础知识,培养学生运用管理会计的思想和方法内化企业生产经营中有关的概念和原理的能力,以及分析、解决诸如销售预测、成本预测、利润预测、资金预测、长短期决策、全面预算、成本控制与业绩考评等实际问题的能力。据此来确定本教学单元的学习目标,即了解本量利分析的作用,掌握保本分析、保利分析、安全边际分析的方法,能运用本量利分析技术为企业的经营预测、规划、决策提供支持。根据教学对象的基础、经验与困难情况确定教学的重点与难点,重视综合应用能力和信息能力的培养。
2.1.2学情分析。
高职院校的学生既有参加普通高考招录的,也有对口升学招录的,还有初中起点的五年制大专生,整体基础较差。学生普遍缺乏学习动机和兴趣,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方法,但他们是伴随着互联网成长的一代,对计算机网络的使用、在线交流互动等都具有一定的经验。因此,教学设计应充分运用网络信息技术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正确的引导与技术方面的支持。
2.2教学实施的基础。
针对高职学生习惯于被动学习的特点,教师需要做好以下准备:选择一个便于学习交互的网站;创建立体化的空间课程;创建用于在线学习交流的教研室、微信群、qq群;创建在线测试系统,用于学习过程中的自测与期末考试。学生需准备智能手机或ipad、笔记本电脑等移动学习工具。
2.3课外学习。
教师提前在学习的平台上发布学习的任务单,明确学习的目标、内容、重点与难点及学习方法与建议,并提供相应的学习资源。学生用手机或电脑进入学习网站,在任务单的指引下自主学习并在学习交互平台上讨论交流。教师可要求学生提交学习过程的记录、学习成果的报告或安排在线小测试,为高效教学奠定基础。
2.4课堂教学。
2.4.1导入环节。
教师应围绕学习主题精心设计能激发学习兴趣和动机的活动情景,巧妙地提出问题,使学生进入积极主动的学习状态。例如,播放一小段精心制作的微课,把学生带入生活中熟悉的咖啡厅场景,在这种良好的氛围中巧妙地提出问题:“咖啡厅能保本吗?你想不想当老板?你打算进驻哪个行业开什么样的公司呢?”等开放式的问题,因此,往往也会有很多种不同的答案。教师还可进一步追问:“作为老板,你的公司每个月的业务量要达到多少才能保本?业务量达到多少才可以实现你的盈利目标?”通过这一串学生感兴趣的问题,一步步引出教学内容,让学生在“视听盛宴”中积极愉快地思考。课堂学习情境的创设对实现教学的目标非常重要。教师可以充分应用信息技术,使用诸如精美的微课、幽默的故事、角色扮演、擂台挑战赛、冒险游戏等形式把学生的手机变成学习工具,激发学生探索学习的热情,将学生吸引到学习中来。
2.4.2布置任务环节。
学生的学习欲望被调动起来就能积极主动地探索新知,由“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教师依据教学内容可提出学习任务,即确定模拟公司的具体业务;分析销售、利润、成本的关系,并发现规律;进行盈亏平衡分析和目标利润分析。教师可以告知学生具体的考评标准,怎样获取完成任务所需的资源,甚至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个参考案例,让学生能快速有效的完成任务。
2.4.3任务实施环节。
教师应引导学生围绕需要完成的任务展开思考:解决“咖啡厅一个月卖出多少杯咖啡才能保本”以及“为实现获利目标营业额需要达到多少”等这样的问题,需要用到什么方法?需要哪些知识与技能?运用已有的知识能不能解决?有没有更简便的方法?通过哪些途径可以获得所需的知识与技能?需要搜集哪些信息?如何找到所需的信息?遇到问题如何解决?引导学生找到正确的'思路,鼓励学生自主探究、分工协作、充分利用信息化的学习工具和学习资源去寻求问题的答案。在实施任务的过程中,学生可能会遇到各种问题,诸如需要查找哪些资源?要进入哪个网站?有几种不同的解决方法?结果是不是相同?哪种方法更快?哪种方法更准确?学生通常先在团队内部进行交流,然后通过qq、微信或世界大学城教研室等平台与其他学生或老师进行交流。在交流过程中,既解决了问题、促进了学习,又锻炼了学生的表达能力以及与人沟通的能力。各团队团结协作,取长补短,集思广益,能更快、更好的完成任务。需要注意的是,为满足学生探索的需要,教师要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
2.4.4成果汇报环节。
在基于网络自主学习的模式下,教师不在课堂上讲授“本量利分析”的基本概念和方法,而是通过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产生学习的内驱力,并在引导下利用网络资源完成知识的建构,通过线上、线下师生、生生的多维交互来解决问题,锻炼其思维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各团队经过学习、探索、交流并达成共识,每个团队都通过自己的努力取得了各自满意的成果,最后由各团队选派代表汇报任务完成的情况。由于各个团队所创建的模拟公司不相同,要完成的任务也就不一样,因而最终提交的方案也各不相同。如果时间允许,最好要求学生将成果制作成ppt进行汇报,效果将会更好。教师可引导学生比较各个团队的异同点,组织学生讨论,针对各团队的成果提出适当的建议,引导他们发现问题,总结规律,再次提高学习成果。成果展示能让学生获得成就感,是学生最开心的一个环节。通过成果展示,一方面学生之间互相分享收获,展现团队风采,另一方面相互交流学习,强化了知识与技能。
2.4.5学习评价环节。
基于网络自主学习的活动是开放式的,需要一套有效的评价体系来对学习的全方位、全过程实施评价,让学习者正确认识自己的学习行为。学生登录学习网站浏览教学资源会留下访问记录,在学习交流平台上主动请教问题的次数和浏览问题、解决问题的次数能反映出学生对知识理解的程度,在学习空间中参与研讨活动的情况能体现学生完成任务的参与度,学习成果的展示、在线自测以及学习总结情况等都可作为评价依据。评价标准必须是清晰的,必须要客观公正地评价学习者的行为是否达到教学的目标要求。评价方式应采取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通过自评、互评与师评相结合的多元评价体系,对学习者的学习过程、学习成果及表现出的自主学习能力,合作学习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反思学习的能力展开全面评价。评价方法既要客观准确地反映出学习的效果,又要让学生乐意实施,不感到压力,从而达到激发学习积极性和提高学习参与度的目的。
3结语。
教学实践证明,基于网络自主学习的模式与传统的教学模式相比较,在调动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强学习能力、提高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方面有着明显的优势,学生组建的模拟公司都能创作出具有一定水准的作品;信息技术、信息化资源、手段与工具的充分运用,线上、线下的多维交流互动,优化了学习情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其泛在学习、自主学习与主动学习,从而打造出高效的课堂。
参考文献:
[1]李斌.基于网络技术的自主学习教学模式设计与实施[j].宿州学院学报,(6).
[2]背景下的mi-webquest教学法研究[j].工业和信息化教育,(10).
[3]-webquest教学法在高职财务管理课程教学中的应用[j].职业教育,2014(12).
高职课程综合模式探讨论文篇十七
在我国高等职业教育领域,一直沿用教学大纲的提法,课程标准这个术语只是近年来才开始涉及。以来,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有关文件中提出了建立以专业标准、课程标准为主体的教学质量标准体系的要求[1],但是对课程标准并没有给出确切的定义。
顾明远主编的《教育大辞典》(第一卷)[2]对课程标准作出了相对宏观的的定义:课程标准是确定一定学段的课程水平及课程结构的纲领性文件,课程标准一般包括课程标准总纲和各科课程标准两部分。
网站[3]参照基础教育中的课程标准概念以及现代各国对课程标准的不同界定,将课程标准定义为:课程标准是根据专业培养目标,具体规定课程的性质、目标、内容框架、实施建议及评价建议,体现该课程期望学生达到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基本要求。它是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是教材编写、教学实施、教学评价的基本依据。
对于课程标准与传统的教学大纲的关系,国内有着不同的认识。一种是以马树超[4]为代表的等同说,他认为课程标准与传统的课程大纲“严格来说没有实质区别,只是课程标准更细一些”。一种是李建平[5]等提出的差别说。这些学者认为,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原有的教学大纲已不足以完整地体现课程的变化。必须寻求一种新的完整体现课程改革理念的表现形式。而课程标准是国家对学生接受一定教育阶段之后的结果所作的具体描述,是国家教育质量在特定教育阶段应达到的具体指标,它具有法定的性质。因此,它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
关于课程标准的建立主体,也有几种不同意见。马树超[6]等认为,“课程标准学校难以建立,应该由国家统一制定才有权威性,才能真正起到指导作用。但我们国家研究力量不足,只能靠大家先尝试”。黄进[7]则认为,高职院校是课程标准制定的主体,高职教育课程设置特点决定了高职教育课程标准不可能像基础教育那样由国家统一制定、由学校负责实施,绝大多数课程标准是需要由高职院校自行制定并负责实施。因此,高职院校应以积极主动的姿态尽快启动课程标准工程。课程标准既是高职院校内部进行教学质量管理的重要基石,教学质量监控和评估的重要依据之一,也是各高职院校评价教学质量好坏的重要论据之一。课程标准的有无以及质量的高低将成为高职院校未来激烈竞争的一项重要内容。
2课程标准与教学大纲的差异。
高职院校的广大教师都非常熟悉各学科教学大纲。课程教学大纲不仅对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作出了明确的规定,而且具体规定了日常教学中可能涉及到的所有知识点的要求;教师在学习和使用教学大纲时,主要关心的是知识点发生的变化,内容的增加或删减;具体的要求和课时数以及在规定的时间内能否完成教学任务和达到教学目标。
应当说,课程标准与教学大纲有着明显的差异,课程标准不等同于教学大纲[8]。课程标准体现的`是标准制定单位对不同阶段的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法的基本要求,规定各门课程的性质、目标、内容框架、提出教学和评价建议,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也是管理课程和评价课程的基础。
从教与学的角度来分析,课程标准是从学的角度规定了学生学什么,怎样学以及学到什么程度。课程标准是基本要求,是对学生接受一定教育阶段之后的结果所作的具体描述,是教育质量在特定教育阶段应达到的具体指标,是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考试命题的依据。
而教学大纲则是从教的角度规定了教师教什么,怎样教以及教到什么程度。教学大纲是最高要求,所以教学和考试都不应超越大纲。
高职课程综合模式探讨论文篇十八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了要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然而要落实科学发展观,其本质和核心就是要以人为本,我们应该把这个理念贯穿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才能够适应新形势下高职院校发展的需要。
在高职院校,首先要注意丰富校园文化生活,提高学生艺术修养,如可以举办一些文艺活动、体育活动、讲座等让广大同学参加,丰富他们的课余文化生活,以避免他们因为校园生活的单调乏味经常到学校周围的网吧打发时间。其次充分发挥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对大学生的教育作用。再次加强对学校周边的文化、娱乐、商业经营活动的管理,坚决取缔干扰学校正常教学、生活秩序的经营性娱乐活动场所,严厉打击各种刑事犯罪活动,及时处理侵害学生合法权益、身心健康的事件,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生括环境。3.2贯彻以学生为本的管理理念,建立一支高素质的辅导员队伍日常学习、生活当中,辅导员与学生的接触最为广泛,他们在学生管理工作中起着中流砥柱的作用,如果辅导员担当不起管理学生的重任,那么学校将不能达到教书育人、培养人才的目的。首先合格的辅导员应该具有较高的管理、领导才能,这样他才能胜任对班级的管理其次合格的辅导员要有爱心和善于把情感交给学生的能力,在管理的过程中学生能从辅导员中充分感受到爱;再次合格的辅导员需要具备较高的观察力,平时多关心学生的动向,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4.1学校。
建立健全学生管理制度,丰富学生管理模式。学生管理制度是建立良好秩序,规范学生行为的依据,同时也是激励学生的依据,不能让管理制度成为约束学生的枷锁,管理制度的作用既要使学生受到约束,又要让学生在约束下有充分的自由,二者应该均衡发展,不能偏顾任何一方。实施教育管理学分制度,一些高职院校启动了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为学生的发展提供了制度保障。深化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形成各学期主题鲜明、相互衔接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
4.2辅导员。
4.2.1三心相随,情感渗透辅导员要想使自己的教育措施得到实施,要充分做好“三心”工作,即爱心、责任心和耐心。因为有爱,我们才有耐心;因为有爱,我们才会关心;因为有爱,我们才和学生贴心;责任心,作为辅导员没有高度的责任心是不行的。要传道,要授业,还要解惑,每一方面都要付出心血,丝毫马虎不得;“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足见树人之不易,学生管理是繁杂的工作,涉及到生活学习的方方面面,一定要有足够的耐心,不急不躁、不愠不火的教育学生、帮助学生,做到有的放矢。
4.2.2运用“赏识教育”管理学生所谓赏识教育也就是用欣赏鼓励的态度去看待、评价受教育者的一言一行,承队差异、允许失败。这种教育方法能够使学生发现和发挥自己的长处和潜能,最终鼓励学生走向成功。
4.3学生自我管理。
通过上述工作,高职院校可以形成教育引领管理,教育融于管理,管理促进教育,管理深化教育,教育与管理互动的高职院校学生教育管理模式。
参考文献。
为本[j].职教论坛,(17):21.。
高职课程综合模式探讨论文篇十九
摘要:课程建设,关系到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落实。课程教学质量,直接关系到专业人才培养质量。课程建设与实施中各环节的顺利推进,都必须依靠科学管理的保障与支撑。随着高职院校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如何构建一种与之相适应的课程质量管理模式,已经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课程;质量;管理模式。
在高职专业教学人才培养方案中,课程体系是基于专业岗位能力需要调研分析的基础上,为了实现本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便于组织实施教学,而将相关的专业教学内容划分为有一定的内在联系、与各教学环节相对应、与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相嵌合,并且独立设置的内容模块——课程的总和。也就是说,课程是课程体系的组成单元,分解、承载了专业人才培养的具体内容和要求。因此,课程是制约高职教育质量的重要因素,课程的教学质量直接关系到专业人才培养质量,课程的管理应当是高等职业教育管理的重要部分。
从高职教育教学改革的现状看,对高职课程体系及课程的开发研究较多,而相关的质量管理研究相对较少。如何针对高职课程开发与实施的特点,构建一种适宜于当前教学改革的课程管理模式,以确保课程建设与实施的质量,是目前有必要深入研究和重视的一项课题。
一、明确高职科目课程开发与实施的特点。
课程开发机制是课程管理的一个重要的研究对象。为了构建适合高职院校课程质量管理模式,必须明确高职课程开发与实施的特点。高职课程体系是源于岗位工作任务分析,并经过系统的总结、归纳、提升,最终从工作岗位能力要求转化到学习领域而开发的。每个课程内容的选择与序化,则是在考虑人才培养目标和教育对象特点的基础上,以学生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以真实工作任务及其工作过程为依据而设计的。为了较好地实现高职教育高端技能性人才培养目标,采取工学一体、产教结合,到真正的生产现场组织和实施教学成为职业教育有效的课程实施方式。因此,高职院校课程在其开发、实施及评价等方面,较好地体现了职业性、开放性和实践性的特点。开发高职课程,是根植于以岗位能力分析为出发点开发的成熟的专业课程体系,并针对课程面向的典型的职业岗位的需要,分析该岗位所需的能力、知识、素质要求,根据这些要求在实际工作过程中的内在联系,结合学生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将内容序化而开发形成的。完成专业岗位(群)工作任务所需的能力目标要求,是高职课程开发的出发点,这就从源头上决定了科目课程具有很强的职业性、开放性和实践性的特点。
(二)高职课程教学实施与评价。
基于工作过程分析而开发的高职科目课程,其具体结构形式有比较大的差异,既有以传授理论知识和基本素质培养为侧重点的公共课程和专业基础课程,同时也有以工作过程导向的、工作任务导向的、职业资格证书导向的、工作项目导向的课程,还包括以训练职业岗位综合能力为主要目的预就业顶岗实习。以工作过程导向的.、工作任务导向的以及顶岗实习等专业课程实施,则重在选取典型的任务、项目、案例等作为载体,尽可能创设真实的工作任务和工作过程,以训练专业技能,积累工作经验,体验和感悟优秀的企业文化,提升素养,并学习相关的理论知识。
随着工学结合课程的实施,课程的考核标准、考核方法随之发生了变化。基于动手能力,注重过程和结果,实施校、企、生多元评价成为职业院校课程考核的重要形式。
这种基于行动导向的、能力本位的课程的教学实施与评价,有效实现了高职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彰显了职业教育的特点以及职业教育具有职业属性的本质特征。
课程管理的目标是最大限度地保证其教学目标的实现,其基本任务就是对课程的建设与实施进行科学管理、引导,并适时地进行评价与反馈。
而高职课程教学质量管理的核心,就是要针对高职教育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及科目课程性质特点,使课程教学在校企合作的开放的环境条件下,形成一个可控的,从课程建设开始,到教学实施,到最后的教学质量评价与反馈的系统,引导课程达到预定的目标。
新疆农业职业技术学院作为全国28所高职首批示范校,在近几年的专业与课程建设过程中,结合职业教育的特点,借鉴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的“过程控制”和“持续改进”等原则和思想,以“专业”作为教学质量管理的基本单位,以提升课程教学质量作为专业人才培养的着力点,探索并形成能够灵活应对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要求的、柔性化的高职科目课程教学质量管理新模式(如图1所示)。图1高职课程教学质量管理模式图在课程教学质量管理模式中,首先是从学院宏观层面,针对科目课程的建设、实施及改进,进行“管”、“引”、“导”、“评”工作。“管”重在加强制度和规范要求;“引”主要是建立科目课程建设与实施各环节的质量标准以及有效的管理措施;“导”是要有良好的成果性评价办法及激励机制;“评”是对针对过程与结果进行监控评价并及进行信息反馈。其次,专业作为课程建设与实施的主体,要承担起科目课程开发与建设、课程实施过程的质量跟踪检查以及课程实施后的评价、反馈等管理任务。
结合高职科目课程教学质量管理模式的要求,在模式运行中,围绕“管”“引”“导”“评”,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加强制度与规范建设,提升课程建设内涵质量为贯彻示范校建设相关文件精神,学院制定了《关于按示范院校要求加强专业与课程建设的意见》、《新疆农业职业技术学院专业与课程建设规范汇编》、《新疆农业职业技术学院教师教学规范》等一系列管理文件,对工学结合课程开发流程及主要内涵等进行了规范要求,指导各专业积极与行业、企业技术专家及生产一线技术人员合作,根据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参照相关职业资格标准,共同开发课程,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建立突出职业能力培养的课程标准,规范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提高课程教学质量。在科目课程建设过程中,注重课程源头(专业课程体系)的开发,重点强调了以下三个方面。
课程质量管理课程建设质量管理课程教学实施管理课程教学评价反馈管:制度建设引:制定课程标准等的原则意见及教学资源库建设内涵要求管:教学规范引:说课、公开课、观摩课、精品课程能力单元听课等导:成果性评价办法及过程性评价标准及激励机制的建立评价与反馈:学生评教、企业评教、校内同行评教、毕业生评教、毕业生教学质量跟踪调查等理论学习教学校内实践教学校外顶岗实习课程调研课程标准设计课程资源库开发学生可持续发展分析,设计能力本位的专业课程体系。在课程体系的开发过程中,各专业首先对多家行业、企业岗位工作进行了广泛调研,并分析了多年来毕业生跟踪信息,在此基础上,会同行企业技术专家、生产一线技术人员及课程开发专家等进行岗位职业能力分析,针对学生职业能力养成规律,系统开发专业技术科目课程;同时,结合学生职业道德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本着高技能、强素质、可持续发展的原则,系统设计公共基础及能力拓展科目课程,最终形成基于本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下的能力本位的专业课程体系。
2.基于成熟专业课程体系,开发专业技术课程。在开发的成熟的专业课程体系之上,明确专业技术课程在学生专业能力培养过程中的作用,找准专业技术科目课程定位;教学内容的选取方面,主要针对专业技术科目课程面向的职业岗位实际工作任务的能力要求,结合区域经济发展的趋势,以及企业的技术更新情况进行选取并不断改进,使之具有一定的实用性和先进性;教学内容的组织方面,主要考虑学生从单项能力到综合能力、再到职业能力的职业养成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进行整合序化,特别是系统设计专业技术课程的实验、实训以及课程相关内容在专业顶岗实习中的安排。
3.基于系统化设计,建设课程资源。为了全面落实职业教育工学结合课程系育化开发的思想,学院要求各专业把科目课程建设作为一项系统工程进行设计与实施。其工作基本流程是在专业开发出成熟课程体系之后,制定系统化科目课程建设方案;根据教学目标,制定课程标准;以课程标准作为课程建设的纲领文件,按照国家级精品课程相关项目内涵评审标准,建设教材、教案、课件、视频、企业技术标准、政策法规等教学资源。
(二)重视过程监控,大力推进工学结合课程教学实施为适应工学结合教学改革,在新的科目课程教学管理模式下,学院一方面在原有的基础上,做好常规教学管理工作,同时,结合各专业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特点,加强了预就业顶岗实习等实践教学的监控力度,通过实地走访学生与企业兼职指导教师,了解信息、发现问题,督促改进,有效保障实践教学质量。
为了推进工学结合课程教学改革,新疆农业职业技术学院以院级及以上精品课程管理为抓手,通过说课,公开课、观摩课、工学结合能力单元课程教学听课等形式,大力推行行动导向的、以学生为中心的科目课程教学,特别是针对农业类专业技术课程,引导教师基于生产过程,组织实施教学。教学实施倡导以真实工作项目、任务等为载体、设计整体方案,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能力培养为主线”的教学思想,将“教、学、做”融于一体,有效实施“做中学、学中做、做中教”的工学结合教学模式,使学行学习。教学过程的设计考虑按照专业生产特点及生产过程组织设计学习过程,把教师的教学过程和学生的学习过程及工作过程相联系,教学实施流程与生产流程相统一。在教学过程中采用灵活的教学方法和现代化教学手段,广泛利用优质网络课程资源,激发学生的兴趣,并通过多种方式有意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学院国家级精品课“大田作物种子生产技术”在教学过程中,按照大田作物生产过程特点,安排学生近半年时间在企业业务岗位进行一个完整的生产周期顶岗实习,在实习过程中以顶岗实习课业为主线,采用工学结合及自主学习、企业培训等学习形式,有效地将显性知识与工作实际的方法经验等隐性知识融合起来,形成对实际工作最具有效应的经验性知识。“养牛技术”也分别安排在校企共建的实训基地和企业中,采用师傅带徒弟——导师制的学习方式,边工作、边学习、边训练,以完成相关的教学任务。
学院省级精品课“果树生产技术”在课程教学过程中,依托“新疆特色林果培训中心”的红枣、核桃和苹果等六个示范果园,将教学进度与生产计划相融合,教学内容与生产任务相融合,技能考核与生产技术指标相融合,让学生以学徒工的身份,在专业教师、企业技术员和生产技术能手的共同指导下,获取相关的职业能力。省级精品课“蔬菜生产技术”在教学过程中,以校内学院国家级“中以项目”实训基地为教学平台,结合园艺技术专业“半工半读”的人才培养模式,针对新疆蔬菜生产春提早、夏露地和秋延迟三大茬次生产特点,以辣椒、西红柿、黄瓜等真实的生产任务为载体,安排组织教学内容,使学生通过参加完整的生产实习过程,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
(三)建立开放式网络评价数据平台,实施多元化教学质量评价在教师教学质量评价与反馈方面,我院针对职业院校将育人环境延伸到企业和社会的特点,加大了开放式教学质量网络评价数据平台建设工作,通过现代化教学质量管理系统建设,逐步建立了开放的教学质量信息采集与评价网络平台,除网上评教工作外,还进行了网上“新生素质调研”、“学习委员教学质量评价”“毕业生教学质量评价”、“学生实践教学意见调研”、“实习企业意见反馈”等多项活动,多渠道收集在校生、毕业生、顶岗实习企业、毕业生就业单位等对教学过程中的意见与建议,更加综合、全面地反映学校、企业、社会等多元评价主体对教学质量的要求,并就相关问题向教师个人及教学部门进行及时的信息反馈,不断改进和提高科目课程教学质量。
在课程学习效果评价方面,我院针对高职教育教学目标要求,以动手能力作为评价的核心,通过“过程考核、综合评价”的考核评价模式,将相关的岗位技术标准纳入科目课程考核的标准体系,重视过程与结果的考核、个人与团队的考核,有效调动学生的强化学生的团队意识,培养学生协作、交流、沟通能力及语言表达等综合能力。
(四)完善激励机制,树立正确导向良好的激励机制,对科目课程建设将会起到积极的引导作用。因此学院在课目课程管理中,制定了院级精品课程及教学名师、骨干教师等系列教学成果评价办法及相应的激励措施。学院教学名师、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优秀教学团队等质量工程项目评选中,将承担精品课程建设作为入选的基本条件,从而强调了科目课程建设的重要地位。
在学院制定的《新疆农业职业技术学院精品课程建设管理办法》等相关文件中,对重点专业核心课程以及国家级、省级、院级、分院级精品课程,分项目明确了经费支持办法,同时对精品课程建设团队制定了奖励细则。
通过近几年“课程质量管理模式建设和运行,学院”课程建设已取得显著成效,形成了国家、省、院、分院四级精品课程建设梯队,国家级、省级精品课程建设门数在新疆高职院校中均名列第一。“课程建设工作的推进,也提升了学院师资团队的水平,学院在国家级教学团队、国家级教学名师、国家级教学成果奖等方面都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为更好地培养高技能人才奠定了更加坚实的基础!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高职课程综合模式探讨论文篇二十
在课程标准开发中,我们能紧密围绕专业建设目标,开发的课程的标准明确具体,并积极开展了与专业教学改革相配套的教材建设,有关教材将于初出版。根据课程标准要求,我们还特别重视校内学习环境与实际工作环境的协调性,建设了软件仿真工厂,积极推行和探索任务驱动、项目导向、顶岗实习等有利于增强学生实践能力的教学模式。
本课程标准的主要特点为:
(2)课程标准中提出的要求为基本的要求;
(3)实现学习方式的转变,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亲身实践、独立思考、合作探究;
(4)将职业标准有机地融入到课程标准中。
课程标准包括课程名称、课程学时、课程对象、课程概述、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考核、学习指导等八个部分。
设计项目解决方案、实现项目解决方案、对项目进行演示、分析和评估;课程考核则使用表格的形式,将考核目标与通过的考核标准逐项列出;学习指导中对于上课、各门课程的相关性以及教学实训资源的利用、开发和考核都提出具体的建议。
在课程标准中不再包括教学重点、难点、时间分配等具体内容。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179030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