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调查报告范文(15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2-07 17:43:10
玉米调查报告范文(15篇)
时间:2023-12-07 17:43:10     小编:薇儿

报告是对一定时间内某个问题、情况或者事件所进行的详细陈述和说明,通常以书面形式呈现。它是一种较为正式和系统的文献形式,用于向上级汇报、向同事传达信息或者向公众解释情况。报告的撰写可以帮助我们梳理思路、总结经验、提出建议,是一种重要的沟通工具。我想我们需要写一份报告了吧。报告的结构应该紧密围绕主题展开,逐步将问题引入、分析和解决,最终得出结论。%20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报告范文,供大家参考和借鉴。

玉米调查报告篇一

从调查数据来看,20xx年调查户玉米播种面积xx亩,比上年的xx亩增加xx亩,增幅13%。亩均产量xx公斤,较去年的xx公斤增加xx公斤,增幅9.41%。

播种面积增加的原因分析:

一是价格因素。自20xx年春节开始,我市玉米收购价格止跌趋稳,逐步上涨,玉米种植收益有所提高;而其他经济作物如洋葱、红辣椒、甜菜等经济作物的价格不稳定,收益缺乏保障,农户临时调整种植意向,增加了玉米的种植面积。

二是气候因素。由于玉米喜温,而今年春季我市气温突然升高,耕地返潮早,播种期不适宜种植其他作物,但气温、土壤绝对含水量都适宜种植玉米。

三是需求因素。自上年下半年开始,我市生猪、肉羊价格持续上涨,养殖户大幅增加了存栏量,从而引发了玉米需求量的增长,玉米自用及出售增加,农民储存量减少,需要增加玉米种植面积。

四是种植方式因素。由于种植玉米较小麦机械化程度高、务作简单,收益高,在目前农村家庭劳动力不足的情况下,农户选择种植玉米。

从亩均产量来看,今年亩均产量xx公斤,较20xx年大幅增加,处于近几年的较高水平,但据20xx年最高产量xx公斤还有一定的差距,究其原因:

三是近年我市生态条件改善,农村各类野鸟数量增加,春季吃种子、秋季叼玉米,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产量损失。

玉米调查报告篇二

20xx年玉米亩均总成本为xx元,比上年的xx元增加xx元,增幅9.62%。生产成本为xx元,比上年的xx元增加222.42元,增幅15.37%。

生产总成本增加的原因分析:

(一)物质与服务费用增加。20xx年我市玉米亩均物质与服务费用xx元,与去年xx元相比,增加xx元,增幅4.25%。物质与服务费用变化较大的项目有:

1.化肥费及用量增加。据调查,20xx年我市玉米每亩化肥费为xx元,同比20xx年每亩xx元,增加xx元,增幅9.89%;分析原因:一是农资价格上涨,使化肥费投入增加。二是农民为增加产量保证收入,化肥用量相对提高。

2.种子费增加。今年玉米种子费为xx元,较上年的xx元,增加xx元,增幅44.9%。分析原因一是农民为提高产量,部分调查户由原来的使用自留玉米种子改为购买高价优质玉米种子进行种植,导致种子费支出增加。二是今年春季返潮较早,部分农户种植裸地玉米(不铺地膜),为防止种子被老鼠、野鸟偷吃,保证出苗率,增加了播种量。

3.农家肥费减少。今年玉米种植农家肥费为每亩xx元,较去年的xx元,减少1.53元,减幅13.83%。由于农家肥在储肥、运输、施肥等环节相对使用化肥要繁琐麻烦,再加上目前农户对农家肥施肥比重没有科学的均衡概念,为了省时、省力、省人工费,今年农家肥的使用量相对减少。

4.机械作业费增加。今年我市玉米种植机械作业费为xx元,较上年的xx元,增加xx元,增幅xx%。原因是由于现代农业的推广与实施,农户用机械代替人工种植的习惯在不断改善,机械收割面积增加,油价不断的上涨使机械作业费有所增加。

5.农药费增加。今年玉米种植农药费为xx元,较上年的xx元,增加xx元,增幅30.31%。原因是7月我市天气炎热,玉米大小斑病、炭疽病、霉斑病、发病率增加,造成农药使用量增加。

6.排灌费减少。今年玉米种植排灌费为xx元,较上年的xx元,减少xx元,减幅0.91%。根据调查,为配合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国家加大了对农田水利设施的投入,部分地区u型渠铺设、农田井渠优化、节水滴灌、低压管灌等基础设施已投入使用,调查户灌溉用水量减少,同时农业用水价格上调,两因相抵后水费支出略有下降。

7.农膜费减少。今年玉米种植农膜费为xx元,较上年的xx元,减少xx元,减幅31.71%。原因是今年春季气候回暖早,部分地区土壤墒情好,个别农户没有使用地膜进行铺种,农膜费减少。

(二)人工成本上升。随着农民收入的不断提高,劳动日工价逐年上升,今年我市劳动日工价为xx元,较上年的xx元增长8%,劳动日工价上升是人工成本上升的主因。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不断发展,农民人均纯收入不断提高,生活成本亦在不断上升,同时随着进城务工农民增加,农村季节性劳动力短缺矛盾突出,农忙时节用工难现象日益严重,使人工成本呈刚性上升态势。

(三)土地成本下降。20xx年玉米自营地租金为xx元/亩,较上年的xx元下降xx元,减幅14.47%。主要原因是去年以来农产品价格持续下跌,种植小麦、玉米等粮食作物处于亏损状态,而其他农产品价格也不稳定,农民种植收益得不到保障,土地流转价格无法继续攀升,土地成本略有下降。

玉米调查报告篇三

此次调查,共涉及21家企业生产的24个产品型号。在21家企业中,中等规模企业有15家,占被调查企业的71.4%。

在制造能力方面,有20家企业具有主要部件的自制能力。被调查的21家企业中,只有1家采取全部自制件方式生产,其余20家均采取部分来件组装或全部来件组装方式生产。各企业一般建有总装线、部装线,17家企业建有加工中心。从2018年销量情况看,有6家企业销量在200台以下,11家在200-500台,4家在1000台以上。

在质量保障能力方面,12家企业持有iso9001认证证书,7家企业通过计量认证,8家企业具有负压/真空试验台,19家企业具有指夹式排种器校验试验台。5个产品获得部级推广鉴定证书,19个产品获得省级推广鉴定证书。被调查企业具备基本的质量保障能力。

在售后服务能力方面,有10家以本企业直接“三包”维修服务为主,11家以委托销售方维修为主,有16家企业建立了呼叫中心。根据企业规模、维修服务形式不同,维修网点和维修服务人员数量差别显著。

(二)调查用户情况。

文化程度较低,初中及以下占86.4%;

多数机手具有一定的免耕播种机作业经验,3年以上经验的占21.9%,86.4%的机手接受过培训,97.1%的机手阅读过产品使用说明书。

(三)调查产品情况。

二是气力式,有2种型号共30台;

三是型孔轮式,有2种型号共20台。

2.机具作业情况。本次调查机具平均作业时间约490小时,平均作业量约240公顷,其中最少的作业13公顷,最多的作业1170公顷,差距显著,但82.6%的机具总作业量在100公顷以上。

二、调查结果。

(一)综合评价。

用户总体反映“一般”的有5个企业的5个型号,占20.8%。

总体满意指数一览表。

项目。

分值。

产品总体满意指数。

78.11。

安全性总体满意指数。

77.00。

可靠性总体满意指数。

82.46。

适用性总体满意指数。

77.56。

售后服务状况总体满意指数。

74.35。

(二)“三性一状况”调查结果。

1.安全性。用户对安全性总体满意度评价“满意”,在满意区间的下限。安全性总体满意指数为77.0分,用户未反映发生过质量安全事故。

2.可靠性。用户对可靠性总体满意度评价为“满意”,可靠性总体满意指数为82.46分。调查反映,共有124台发生过故障,占被调查机具台数的29.5%,累计出现故障317次,其中25台发生过严重故障或损坏故障,占被调查机具台数的6%。

3.适用性。用户对适用性总体评价为“满意”,但分值偏低,适用性总体满意指数为77.6分。在用玉米免耕播种机适用性差异较大,对“堵塞情况”评价最低,“不满意”及“很不满意”之和占4.5%。

4.售后服务状况。用户对售后服务状况总体评价为“一般”,在“三性一状况”总体评价中分数最低,总体满意指数为74.4分。调查产品满意指数最高为80.2分,最低为68分,分值差距较大,生产企业间售后服务不平衡。尤其是“机具的配件供应”和“售后服务人员解决问题的能力”2项指标,“不满意”及“很不满意”加和占比相对较高,分别为7.3%和5.6%。

三、

调查反映问题。

从制造方面看:一是部分产品设计不合理。企业在设计时,未充分考虑不同地区作业条件和农艺要求,造成拖堆、堵塞、易进泥土等。二是企业质量差异较大。一些企业盲目降低生产成本,减配装载台、防护罩等安全设施,甚至选用质次价低的切草圆盘、轴承、链条等零部件。个别企业在明知自身产品自重较轻的情形下,还强行加装牵引梁,致使用户在进行免耕播种作业时,无法有效破茬清垄,影响播种效果。三是强标贯彻不到位。部分企业未按规定执行国家强制性标准,安全防护装置缺失,如外露的传动(旋转)部件无安全防护罩、无装载台、装载台不防滑等,未按规定加施安全标志。四是售后服务能力弱。一些企业维修网点少,对经销商售后服务能力要求低,人员培训不到位。

从使用方面看:用户安全意识薄弱,存在自行拆卸安全防护装置的情况。对农机“三包”规定了解不够,发生售后维修时,不索要维修证据材料等。很大一部分用户不注重机具作业后的保养,对易损件的维护和更换不及时。

从管理方面看:对用户保护性耕作技术、质量维权等方面专业性、系统性的培训还不够。

对于这次调查中发现机具质量方面的问题,将进一步加大证后监督力度,向企业一对一发出整改通知,促进企业技术进步,改进售后服务。对于机手购买使用方面的问题,各地农业农村部门要加强产品选型鉴定,加大试验示范力度,加强机手培训指导,不断提升东北黑土地保护性耕作实施的质量和效益。

三十年一耕精选。

玉米调查报告篇四

xx县辖13处乡镇(街道),全县总面积1119平方公里,592个行政村,60.56万人,现有耕地面积82万亩,主要农作物是小麦、玉米,玉米是该县第二大粮食作物,种植面积27万亩,占全县耕地面积的32%。据调查统计,玉米主要以夏玉米为主。目前该县小麦耕、播、收等主要生产环节基本实现机械化,而玉米从种到收大部分采用人工方式,玉米收获机械化已成为制约该县农机化发展的瓶颈。玉米生产过程中收获是最繁重的体力劳动,靠手工作业不仅占用劳动力多,劳动强度大,而且生产效率低。加快玉米联合收获,已成为发展农机化当务之急。近年来,xx县农机部门根据省、市农机主管部门xx县委、县政府的工作部署,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玉米机收、秸秆还田、保护性耕作机械化的推广应用上来,连续组织实施了以玉米收获和秸秆综合利用为主要内容的农机购置补贴项目、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与禁烧项目,通过政策扶持、宣传发动、现场交流、典型示范等措施,较好地推动了全县玉米收获机械化的发展。经过试验、示范和推广,广大农民群众逐步认识到玉米机收秸秆还田的好处,焚烧秸秆现象得到了有效遏制,秸秆还田面积逐年增加,机械化收获正在加快发展,截至目前,全县玉米联合收获机、秸秆还田机、小麦免耕播种机保有量分别达到58台、42台和10台。今年三秋拟积极引进外地机械来xx县跨区作业,计划引进秸秆还田机30台,集中玉米联合收获机、秸秆还田机、小麦免耕播种机在西部的杨柳、金庄、柘沟、济河、泗河等5个乡镇(街道)集中开展机械化作业,预计机收3万亩,机收率力争超过10%,秸秆还田面积4.5万亩,还田率力争超过15%。拟派出15台玉米联合收获机,30台秸秆还田机去河南、河北、宁阳、济宁、兖州、曲阜、汶上等地进行跨区作业。

要完成市局下达的秸秆还田面积占玉米种植面积80%的任务,需完成秸秆还田面积21.6万亩。据往年统计,一台秸秆还田机或玉米联合收获机平均年作业量为400亩,全县21.6万亩玉米需540台秸秆还田机或玉米联合收获机,目前我县的秸秆还田机和玉米联合收获机保有量共100台,尚需440台秸秆还田机或玉米联合收获机才能完成市局下达的秸秆还田面积占玉米种植面积80%的目标。

多年实践证明,利用农作物耕种收获的时间差、地域差,组织开展大范围跨区域的农机作业,对于提升农机化水平、提高农民收入、减轻农民劳动强度、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要努力探索和完善三秋跨区作业的运行机制、效益机制、激励机制、服务机制和管理机制,创新玉米跨区作业的组织形式和服务模式,尽快将玉米机收跨区作业市场培育成完善、健康、发达的农机作业市场。

玉米调查报告篇五

1、市白玉豆制品有限责任公司,是我市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产业,市放心食品示范企业。主要产品是以大豆为原料的豆腐、豆浆及其他豆制品,年生产能力1000吨(日产能3吨/日),规模较小。经请示省局,该企业属副食产业而非主食产业,不在此次调查范围内,故不上报。

2、兰州爱里食品有限责任公司分公司是兰州爱里食品有限责任公司的连锁店市区内共有有3家分店,以加工面包、蛋糕为主,年生产能力10吨(日产能0.3吨/日),规模较小,面粉原料由兰州总店统一配送。

3、好来喜食品店,以加工面包、蛋糕为主,年生产能力20吨(日产能0.16吨/日),产量小,属家庭作坊式。

4、县调查的46户主食加工店,主要以馒头、面条、饼子、花卷生产为主,其中:生产馒头、饼子、花卷的25户,鲜湿面条生产的21户,这些均系家庭手工作坊,以个体生产为主,都不具有一定的生产规模,按要求不属于调查对象。

5、我市至今还没有米制主食品和速冻主食品生产企业。

玉米调查报告篇六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供大家参考。

一、调查基本情况。

(一)生产企业情况。

此次调查,共涉及21家企业生产的24个产品型号。在21家企业中,中等规模企业有15家,占被调查企业的71.4%。

在制造能力方面,有20家企业具有主要部件的自制能力。被调查的21家企业中,只有1家采取全部自制件方式生产,其余20家均采取部分来件组装或全部来件组装方式生产。各企业一般建有总装线、部装线,17家企业建有加工中心。从2018年销量情况看,有6家企业销量在200台以下,11家在200-500台,4家在1000台以上。

在质量保障能力方面,12家企业持有iso9001认证证书,7家企业通过计量认证,8家企业具有负压/真空试验台,19家企业具有指夹式排种器校验试验台。5个产品获得部级推广鉴定证书,19个产品获得省级推广鉴定证书。被调查企业具备基本的质量保障能力。

在售后服务能力方面,有10家以本企业直接“三包”维修服务为主,11家以委托销售方维修为主,有16家企业建立了呼叫中心。根据企业规模、维修服务形式不同,维修网点和维修服务人员数量差别显著。

(二)调查用户情况。

调查反映,机手年龄跨度较大,从23-70岁;文化程度较低,初中及以下占86.4%;多数机手具有一定的免耕播种机作业经验,3年以上经验的占21.9%,86.4%的机手接受过培训,97.1%的机手阅读过产品使用说明书。

(三)调查产品情况。

本次调查产品涉及2种机具挂接形式,一种为牵引式,包含23种型号共410台;一种为悬挂式,包含1种型号共10台。排种器结构形式有3种,一是指夹式,有20种型号共370台;二是气力式,有2种型号共30台;三是型孔轮式,有2种型号共20台。

本次调查机具平均作业时间约490小时,平均作业量约240公顷,其中最少的作业13公顷,最多的作业1170公顷,差距显著,但82.6%的机具总作业量在100公顷以上。

二、调查结果。

(一)综合评价。

本次调查产品总体满意指数为78.1分,用户对玉米免耕播种机产品综合评价总体“满意”。其中,用户总体反映“满意”的有17个企业的19个型号,占79.2%;用户总体反映“一般”的有5个企业的5个型号,占20.8%。

总体满意指数一览表。

项目。

分值。

产品总体满意指数。

78.11。

安全性总体满意指数。

77.00。

可靠性总体满意指数。

82.46。

适用性总体满意指数。

77.56。

售后服务状况总体满意指数。

74.35。

(二)“三性一状况”调查结果。

用户对安全性总体满意度评价“满意”,在满意区间的下限。安全性总体满意指数为77.0分,用户未反映发生过质量安全事故。

用户对可靠性总体满意度评价为“满意”,可靠性总体满意指数为82.46分。调查反映,共有124台发生过故障,占被调查机具台数的29.5%,累计出现故障317次,其中25台发生过严重故障或损坏故障,占被调查机具台数的6%。

用户对适用性总体评价为“当前隐藏内容免费查看满意”,但分值偏低,适用性总体满意指数为77.6分。在用玉米免耕播种机适用性差异较大,对“堵塞情况”评价最低,“不满意”及“很不满意”之和占4.5%。

用户对售后服务状况总体评价为“一般”,在“三性一状况”总体评价中分数最低,总体满意指数为74.4分。调查产品满意指数最高为80.2分,最低为68分,分值差距较大,生产企业间售后服务不平衡。尤其是“机具的配件供应”和“售后服务人员解决问题的能力”2项指标,“不满意”及“很不满意”加和占比相对较高,分别为7.3%和5.6%。

三、调查反映问题。

从制造方面看:一是部分产品设计不合理。企业在设计时,未充分考虑不同地区作业条件和农艺要求,造成拖堆、堵塞、易进泥土等。二是企业质量差异较大。一些企业盲目降低生产成本,减配装载台、防护罩等安全设施,甚至选用质次价低的切草圆盘、轴承、链条等零部件。个别企业在明知自身产品自重较轻的情形下,还强行加装牵引梁,致使用户在进行免耕播种作业时,无法有效破茬清垄,影响播种效果。三是强标贯彻不到位。部分企业未按规定执行国家强制性标准,安全防护装置缺失,如外露的传动(旋转)部件无安全防护罩、无装载台、装载台不防滑等,未按规定加施安全标志。四是售后服务能力弱。一些企业维修网点少,对经销商售后服务能力要求低,人员培训不到位。

从使用方面看:用户安全意识薄弱,存在自行拆卸安全防护装置的情况。对农机“三包”规定了解不够,发生售后维修时,不索要维修证据材料等。很大一部分用户不注重机具作业后的保养,对易损件的维护和更换不及时。

从管理方面看:对用户保护性耕作技术、质量维权等方面专业性、系统性的培训还不够。

对于这次调查中发现机具质量方面的问题,将进一步加大证后监督力度,向企业一对一发出整改通知,促进企业技术进步,改进售后服务。对于机手购买使用方面的问题,各地农业农村部门要加强产品选型鉴定,加大试验示范力度,加强机手培训指导,不断提升东北黑土地保护性耕作实施的质量和效益。

玉米调查报告篇七

自国家取消棉花临储政策以来,棉花价格持续回落,2015年跌至2.90元/500克,今年山东省临清市籽棉收购价格有所上涨,目前收购价格为3.60元/500克,三级皮棉价格为15200元/吨左右,再加上今年临清市棉花普遍减产,棉农惜售心理增加,棉花收购商态势积极,棉纺织企业受销售不旺、产品积压等原因影响,还是采取理性收购的经营策略,对棉花市场持观望态度。

为了深入了解新棉生产成本、市场供需等情况,根据要求,临清市物价局组织人员分别对农户、棉加工及纺织企业等进行了走访调查。

一、临清市棉花生产基本情况。

临清市素有棉乡之称,为山东省棉花出口基地,气候及土壤等条件较适合棉花生长,多年以来的种植也使得棉农拥有丰富的棉田管理经验,但是受近年来气候变化造成棉花的质量及产量不高,同时棉花作为经济作物,市场需求低迷等因素也严重影响棉农收益,使得棉花种植面积持续减少。据有关部门统计,临清市春播棉花种植面积为10.6万亩,20为8.45万亩,2015年为6.3万亩。2016年为万亩从近几年的情况看,棉花播种面积以每年二十多个百分点的速度递减,从调查的几位农户看,也有一位表示明年不再种棉花。

种植棉花用工较多,机械化程度较低,今年产量偏低,按当前价格计算,产值也为1600元左右,扣除成本与去年比收益略有增加。但棉花是经济作物,其收益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虽然近两年玉米价格持续低迷,但种粮机械化程度较高,用工较少,可以同时兼职打工,而打工的收入要比种粮高的`多。目前的棉花价格让棉农的种植积极性严重受挫,同时由于劳动力缺乏、收益不理想等因素使得不少农户改种粮食。

二、棉花种植收益情况。

亩均产量减少。从所调查农户数据看,今年临清市棉花平均亩产约为433斤,与去年相比减少了10.7%,产量低于前几年水平。据了解主要原因是8月份棉花吐絮时,阴雨天气较多,造成棉桃脱落、长虫。导致减产,质量平均衣分为37-38%之间,质量以白棉三级为主。

亩均成本略有下降。今年临清市棉花亩均生产成本为1358,同比减少了0.7%,其中拉动成本上升的主要因素是人工成本,棉花种植每亩家庭用工一般为22-23个工左右。目前临清乡镇企业较为发达,劳动力价格明显上升。拉低成本下降的因素是化肥成本下降,主要是今年化肥价格持续走低,农户在化肥的品种及数量上也做了调整,另外,今年有几家农户机收费用为0,导致平均机收费用大幅降低。

籽棉价格上涨,总产值相较去年略有上升。自临储政策取消后,去年棉花价格交由市场调节,受纺织企业不景气、皮棉库存高企等因素影响,籽棉价格一路下跌,目前价格仅为2.90-3.00元/500克。今年内地棉卖方被动的态势有所改变,新棉上市后,棉花市场价格出现稳定上涨,起初收购价格为3.20元/500克,目前涨至3.60-3.70元/500克,收储方态度较为积极,另一方面由于今年略有减产部分棉农也惜售不卖。如果按当前价格计算产值,平均每亩为1600元左右,比去年同期又增加了13.7%。

亩均收益有所增加。综合以上情况,虽然产量下滑,但由于成本下降、产值上涨。亩均净收益相较去年有所增加。但与前几年比仍有差距,从所调查农户看,20亩均净收益为403元,年为2,2015年收益仅为几十元,有几户甚至呈现负收益。今年收益约为150元左右。

三、棉花市场收购进度及库存、效益情况。

今年新棉上市以来,棉加工企业收购姿态较为积极,另一方面棉农仍存在惜售和观望心理,棉花市场交易平淡,棉花收储量较去年略有起色。据一家棉加工企业经理介绍,去年棉花收购价格不断下降,成为近几年来最低的一年,棉花收购价格为2.90-3.00元/500克,(折皮棉成本价约13000元/吨),而同期市场皮棉价格也约为13000元/吨,再加上人工等费用,加工的越多亏的越多,而今年目前皮棉价格为15200元左右,价格略低于新疆棉。相较之下,进口棉优势不再明显。且2016年新疆运输新政从严治理,导致运输能力不足,运价明显上涨,导致短期内内地棉供应略为紧张,导致近期棉价格上涨,不过后期价格会有所松动,一方面随着12月到来,运输情况会逐步缓解,内地新疆棉供应增加;另一方面国家发改委公布储备棉轮出时间,再加上收购商一直盼望的纺企高峰并未如期到来。中间商的挺价心理有所松动,据了解,所调查农户中有两户出售。

四、棉纺织企业产品价格、效益等情况。

今年皮棉价格有所上涨,去年同期价格约为13000元/吨,今年目前皮棉价格约为15200元/吨,涨幅为16.9%。但纺织业由于受销售不畅、产品积压、市场竞争加剧等因素对原料需求平淡。一些小型纺织业由于受技术、管理等原因被市场逐步淘汰。这也充分发挥了市场调节生产结构的作用,促进企业转变经营理念,向市场化、国际化经营发展。同时在经营中也会更加注重生产质量,激励技术进步,注重防控风险、控制生产成本,提高企业竞争力。

五、各方对后期棉价走势的看法。

目前棉农有两户出售,占所调查农户的40%,尽管今年棉花价格高于去年,但部分棉农观望、惜售心理仍然严重;一方面是收购商虽然态度较为积极,但由于纺织企业的需求不高。收购仍较为谨慎。各棉企认为,在当前国内棉花库存高企、棉花市场供大于求的环境下,巨量国储库存仍有待进一步消化,棉花终端需求不旺,棉花短期内保持平淡走势的可能性较大。

六、棉花生产、市场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虽然棉农每亩棉花有235元的补贴,但依然无法完全保障棉农利益,棉农种植积极性明显降低,同时随着棉花面积的急剧下滑,棉加工企业也面临转产的难题,按照目前情况发展特提出以下建议:

一是推广规模种植、降低棉花种植成本。随着棉价回归市场调节,传统种植方式已经无利可图,新形势下种植只有走规模化、机械化的道路才能降低生产成本,提高棉花品质。现新疆的棉花产业也在向集约规模化发展,临清市物价局也应当积极探索新型种植方式,促进棉花规模化种植,实行机械化、规模化生产,降低生产成本,同时建议农业局等相关部门定期对棉农进行技术指导与培训,引导棉农科学种植,提高种棉水平,提高棉花产量和品质,从而提高临清市棉花在市场的竞争力。

二是鼓励植棉散户弃棉改种其它经济作物,目前棉花库存压力巨大,同时棉花需求量短期内难以大幅增加,需要几年的时候来逐渐消耗,新疆作为国家棉花目标价格管理试点地区,植棉优势明显,成为国家保证棉花供应基本安全的基地,这种情况下,建议临清市除个别只适宜种植棉花的地块外,鼓励棉农转变观念,改种其它经济作物来保障农民收益。

三是随着内地棉花生产流通的减少,棉加工企业转产成了迫在眉睫的问题,一方面通过市场竞争机制优胜劣汰加快棉加工企业转产的步伐;一方面建议当地政府有关部门促进纺织企业和棉加工企业通过合作、合资、改制等方式,积极棉花生产和流通领域延伸,减少中间流通环节,降低流通成本,加大优质资源整合力度,加快优质棉供应基地建设。同时加大科研开发投入,加大技术改造力度,加强经营管理,降低经营成本,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

玉米调查报告篇八

根据此次调查统计对象的要求,我们提取了全市在工商局注册、在技术监督局取得许可证的各类食品企业名录,与税务、农牧局、工信委等部门的相关信息核对后,逐一进行筛选,确定调查对象并逐个实地调查。市重点调查了4家规模相对较大的企业:市白玉豆制品有限责任公司、市丰达酒业有限责任公司、兰州爱里食品有限责任公司分公司、好来喜食品店。县调查了46户主食加工店。

玉米调查报告篇九

机采棉:种植成本1453元/亩,其中生产总成本808元/亩、人工总成本110元/亩、机械作业总成本421元/亩、其他成本114元/亩,在总成本中所占比重分别为55.6%、7.6%、29%和7.8%。总体来看,化肥所占比重最大,为24.7%,其次是水电费和机械拾花费,分别为15.1%、13.5%,若加上租地费用434元/亩,新疆兵团机采棉种植总成本为1887元/亩。

20xx年内地棉农租地费用平均452元/亩,同比上涨9元/亩,新疆棉农租地费用平均434元/亩,同比上涨24元/亩。除租地费用外,内地手摘棉种植成本791元/亩,同比上涨20元/亩,新疆地方手摘棉种植成本1869元/亩,同比下降10元/亩,机采棉种植成本1199元/亩,同比上涨9元/亩,新疆兵团机采棉种植成本1453元/亩,同比上涨3元/亩。

玉米调查报告篇十

为进一步摸清20xx年玉米机收、秸秆还田和跨区作业情况,加快推进玉米收获机械化进程,山东省xx县农机局于7月21-30日在全县范围内组织开展了专项调查活动。县农机局领导十分重视该项工作,就调查工作的开展进行了专门研究部署和具体安排,成立了以分管局长为组长,农机科、农机校、推广站、乡镇农机站等部门技术人员为成员的2个专题调查组,本着实事求是、认真负责的态度,在全县13个乡镇(街道)开展了深入、详细的摸底调查。调查组采取与玉米联合收获机械作业户交流、发放问卷、听乡镇(街道)领导介绍、与村委会负责人和农机大户座谈、咨询农机企业技术人员以及到田间地头实地察看待收玉米地块等方式,获得了比较可靠的各项信息。农机科就全县调查的情况进行了全面分析、整理,基本摸清了xx县20xx年玉米机收、秸秆还田和跨区作业情况,并有针对性的提出了一些合理化意见、建议,使调查活动取得较好效果。现将调查情况总结如下:

玉米调查报告篇十一

手摘棉:植棉成本1869元/亩,其中生产总成本655元/亩、人工总成本1010元/亩、机械作业总成本160元/亩、其他成本45元/亩,在总成本中所占比重分别为35%、54%、8.6%和2.4%。总体来看,拾花用工费所占比重最大,为43.3%,其次是化肥、水电费,分别为13.4%、10.3%,若加上租地费用434元/亩,新疆地方手摘棉种植总成本为2303元/亩。

机采棉:植棉成本1199元/亩,其中生产总成本655元/亩、人工总成本138元/亩、机械作业总成本350元/亩、其他成本56元/亩,在总成本中所占比重分别为54.6%、11.5%、29.2%和4.7%。总体来看,化肥所占比重最大,为21%,其次是水电费和机械拾花费,分别为16%和15.8%,若加上租地费用434元/亩,新疆地方机采棉种植总成本为1633元/亩。

玉米调查报告篇十二

根据省粮食局《关于开展年及年上半年主食产业化和年上半年玉米深加工专项调查工作的通知》文件精神和省局专题会议的安排,我局及时召集县粮食局有关领导召开专门会议,传达了文件和会议精神,安排部署了专项调查任务,并对此项调查进行了具体分工。6月13日—15日市、县粮食局主管领导亲自带队深入企业调查,通过采集质检、工商、税务部门信息和实地调查,我市没有符合调查条件的主食产业和玉米深加工企业。现将情况简要汇报如下:

玉米调查报告篇十三

20xx年调查户每xx公斤玉米平均出售价格为xx元,比上年每50公斤平均出售价格xx元增加了xx元,增幅xx%;每公斤玉米平均出售价格为xx元,比上年的xx元增加0.15元,增幅8.8%。玉米每亩产值xx元,较上年的xx元增加xx元,增幅xx%;亩均净利润为-378.41元,比上年的-451.96元减少亏损73.56元。

出售价格上涨的主要原因是玉米收购价格回暖。今年虽然没有出现“谷贱伤农”现象,但是玉米价格仍然没有达到农户的预期价格,影响农民种植玉米积极性的因素依然存在。净利润仍为负的原因分析:

一是我市玉米种植不是农民种植的主导产业,没有形成规模化、专业化生产,对种子、化肥等物质性投入只凭经验,缺少技术指导,这种粗放管理的种植方式吃掉了农民的利润。

三是由于农业生产资料化肥、农药价格的不断上涨及劳动力、排灌、机械作业成本费用价格持续居高不下,使粮食直补效应被抵消,农民因粮补政策得到的实惠大打折扣。有的农民抱怨:直补那俩钱全让化肥、农药给“找回去”了。

四是国家对玉米非主产区的补贴逐年减少,地方政府也相应制定了“多元化”农业发展规划,引导农民改善种植结构,减少传统农业对农民增收的影响力,主观上也影响了农民种植玉米的收益。

玉米调查报告篇十四

据了解,20xx年新疆棉花面积增加主要集中在北疆地区,南疆由于地理气候原因,农作物可选性较少,再加上植棉习惯,近些年植棉面积基本保持稳定。其中北疆昌吉面积增幅大,产量增幅也大,塔城地区面积和产量均小幅增加,但是奎屯地区产量并未随着面积增加而增加,表现出一定差异性。

据统计,截至20xx年1月13日,昌吉地区棉花加工量30.31万吨,同比增加8.12万吨,增幅达到了36.6%。20xx年昌吉州植棉面积是140-150万亩,20xx年植棉面积是210多万亩,同比增加了六七十万亩,面积增幅为40-50%。可见,棉花单产有一定程度下降。奎屯棉花加工量达到了18.29万吨,20xx年度是18.9万吨,由于距离加工结束还有半个月时间,因此,最终产量应该基本持平。20xx年奎屯植棉面积176万亩,同比增41万亩,增幅为30%,但是从产量看,却并没有与之相匹配,可见单产下降比较严重。塔城地区棉花加工量已达48.74万吨,同比增加5.37万吨,塔城地区棉花主产区包括乌苏市、沙湾县。据调查,今年这两个主产区植棉面积小幅增加,单产稳定,因此产量也是小幅增加。

在兵团方面,新疆第三师、第五师产量均出现了下降,原因是亩均单产降低,其余师团产量均有小幅增加,但是第六师产量增幅低于预期。20xx年第六师植棉面积为120万亩,20xx年增加至180万亩,增幅50%,产量也由13.9万吨,增加至15.51万吨,增幅为11.6%。面积增加原因是去年棉花价格好,其他农作物退出改种棉花,比如向日葵、哈密瓜、玉米、小麦等。

我们摘抄了20xx年新疆棉花种植成本调查报告。调查结果显示,新疆棉农租地费用平均434元/亩,同比上涨24元/亩。除租地费用外,新疆地方手摘棉种植成本1869元/亩,同比下降10元/亩,机采棉种植成本1199元/亩,同比上涨9元/亩,新疆兵团机采棉种植成本1453元/亩,同比上涨3元/亩。具体情况如下:

玉米调查报告篇十五

为及时掌握20xx年xx市玉米生产成本及收益情况,更好的为政府制定粮食政策服务,xx市发改委成本队对xx市xx市xx户定点调查点玉米的生产成本、收益情况进行了专题调查,结果显示:与上年相比,今年玉米种植亩均产量增加,种植成本增加,出售价格上涨,种植收益亏损。现将情况简要分析如下:

从调查数据来看,20xx年调查户玉米播种面积xx亩,比上年的xx亩增加xx亩,增幅13%。亩均产量xx公斤,较去年的xx公斤增加xx公斤,增幅9.41%。

播种面积增加的原因分析:

一是价格因素。自20xx年春节开始,我市玉米收购价格止跌趋稳,逐步上涨,玉米种植收益有所提高;而其他经济作物如洋葱、红辣椒、甜菜等经济作物的价格不稳定,收益缺乏保障,农户临时调整种植意向,增加了玉米的种植面积。

二是气候因素。由于玉米喜温,而今年春季我市气温突然升高,耕地返潮早,播种期不适宜种植其他作物,但气温、土壤绝对含水量都适宜种植玉米。

三是需求因素。自上年下半年开始,我市生猪、肉羊价格持续上涨,养殖户大幅增加了存栏量,从而引发了玉米需求量的增长,玉米自用及出售增加,农民储存量减少,需要增加玉米种植面积。

四是种植方式因素。由于种植玉米较小麦机械化程度高、务作简单,收益高,在目前农村家庭劳动力不足的情况下,农户选择种植玉米。

从亩均产量来看,今年亩均产量xx公斤,较20xx年大幅增加,处于近几年的较高水平,但据20xx年最高产量xx公斤还有一定的差距,究其原因:

三是近年我市生态条件改善,农村各类野鸟数量增加,春季吃种子、秋季叼玉米,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产量损失。

20xx年玉米亩均总成本为xx元,比上年的xx元增加xx元,增幅9.62%。生产成本为xx元,比上年的xx元增加222.42元,增幅15.37%。

生产总成本增加的原因分析:

(一)物质与服务费用增加。20xx年我市玉米亩均物质与服务费用xx元,与去年xx元相比,增加xx元,增幅4.25%。物质与服务费用变化较大的项目有:

1.化肥费及用量增加。据调查,20xx年我市玉米每亩化肥费为xx元,同比20xx年每亩xx元,增加xx元,增幅9.89%;分析原因:一是农资价格上涨,使化肥费投入增加。二是农民为增加产量保证收入,化肥用量相对提高。

2.种子费增加。今年玉米种子费为xx元,较上年的xx元,增加xx元,增幅44.9%。分析原因一是农民为提高产量,部分调查户由原来的使用自留玉米种子改为购买高价优质玉米种子进行种植,导致种子费支出增加。二是今年春季返潮较早,部分农户种植裸地玉米(不铺地膜),为防止种子被老鼠、野鸟偷吃,保证出苗率,增加了播种量。

3.农家肥费减少。今年玉米种植农家肥费为每亩xx元,较去年的xx元,减少1.53元,减幅13.83%。由于农家肥在储肥、运输、施肥等环节相对使用化肥要繁琐麻烦,再加上目前农户对农家肥施肥比重没有科学的均衡概念,为了省时、省力、省人工费,今年农家肥的使用量相对减少。

4.机械作业费增加。今年我市玉米种植机械作业费为xx元,较上年的xx元,增加xx元,增幅xx%。原因是由于现代农业的推广与实施,农户用机械代替人工种植的习惯在不断改善,机械收割面积增加,油价不断的上涨使机械作业费有所增加。

5.农药费增加。今年玉米种植农药费为xx元,较上年的xx元,增加xx元,增幅30.31%。原因是7月我市天气炎热,玉米大小斑病、炭疽病、霉斑病、发病率增加,造成农药使用量增加。

6.排灌费减少。今年玉米种植排灌费为xx元,较上年的xx元,减少xx元,减幅0.91%。根据调查,为配合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国家加大了对农田水利设施的投入,部分地区u型渠铺设、农田井渠优化、节水滴灌、低压管灌等基础设施已投入使用,调查户灌溉用水量减少,同时农业用水价格上调,两因相抵后水费支出略有下降。

7.农膜费减少。今年玉米种植农膜费为xx元,较上年的xx元,减少xx元,减幅31.71%。原因是今年春季气候回暖早,部分地区土壤墒情好,个别农户没有使用地膜进行铺种,农膜费减少。

(二)人工成本上升。随着农民收入的不断提高,劳动日工价逐年上升,今年我市劳动日工价为xx元,较上年的xx元增长8%,劳动日工价上升是人工成本上升的主因。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不断发展,农民人均纯收入不断提高,生活成本亦在不断上升,同时随着进城务工农民增加,农村季节性劳动力短缺矛盾突出,农忙时节用工难现象日益严重,使人工成本呈刚性上升态势。

(三)土地成本下降。20xx年玉米自营地租金为xx元/亩,较上年的xx元下降xx元,减幅14.47%。主要原因是去年以来农产品价格持续下跌,种植小麦、玉米等粮食作物处于亏损状态,而其他农产品价格也不稳定,农民种植收益得不到保障,土地流转价格无法继续攀升,土地成本略有下降。

20xx年调查户每xx公斤玉米平均出售价格为xx元,比上年每50公斤平均出售价格xx元增加了xx元,增幅xx%;每公斤玉米平均出售价格为xx元,比上年的'xx元增加0.15元,增幅8.8%。玉米每亩产值xx元,较上年的xx元增加xx元,增幅xx%;亩均净利润为-378.41元,比上年的-451.96元减少亏损73.56元。

出售价格上涨的主要原因是玉米收购价格回暖。今年虽然没有出现“谷贱伤农”现象,但是玉米价格仍然没有达到农户的预期价格,影响农民种植玉米积极性的因素依然存在。净利润仍为负的原因分析:

一是我市玉米种植不是农民种植的主导产业,没有形成规模化、专业化生产,对种子、化肥等物质性投入只凭经验,缺少技术指导,这种粗放管理的种植方式吃掉了农民的利润。

三是由于农业生产资料化肥、农药价格的不断上涨及劳动力、排灌、机械作业成本费用价格持续居高不下,使粮食直补效应被抵消,农民因粮补政策得到的实惠大打折扣。有的农民抱怨:直补那俩钱全让化肥、农药给“找回去”了。

四是国家对玉米非主产区的补贴逐年减少,地方政府也相应制定了“多元化”农业发展规划,引导农民改善种植结构,减少传统农业对农民增收的影响力,主观上也影响了农民种植玉米的收益。

从我们调查的情况看,今年玉米种植净利润仍然为负数,农民种粮收益还相对较低,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民种粮积极性。从目前形势看,稳定市场粮价和控制农资价格上涨的压力和难度仍然较大,实现全年粮食增产、农民增收的任务依然很艰巨,基于以上问题,提出以下建议:

一是进一步规范农资市场运营,上级有关部门应从源头起,加强对农资出厂价格的监管,控制源头价格上涨。同时加强对中间流通环节的监管,严厉打击囤积垄断、欺行霸市、压级压价、哄抬价格等不法行为,切实维护农民利益。控制农业机械作业费价格,减少农民成本投入,增加农民收入。

二是加强对玉米的技术指导和培训,加快玉米良种培育,提高玉米产量;做好自然灾害的预报和病虫害防治工作,最大限度减少灾害损失。

三是在收割期建立务工信息平台,减轻玉米种植户收割难、晾晒难的问题。收购期间加大玉米市场管理,维护收购市场秩序,合理调节玉米供求矛盾,保护农民利益。

四是培植优化玉米种植的龙头企业,搞好深加工,形成一条从种子推广、基地种植、原料收购到生产销售的优势产业链,解决粮农的后顾之忧。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17962089.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