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的蝈蝈教案中班(模板14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2-07 22:59:02
绿色的蝈蝈教案中班(模板14篇)
时间:2023-12-07 22:59:02     小编:ZS文王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就有可能用到教案,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写教案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那么下面我就给大家讲一讲教案怎么写才比较好,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绿色的蝈蝈教案中班篇一

《绿色蝈蝈》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一篇课内自读篇目。第四单元课文主要反映的是对自然世界进行科学探索的内容。本文出自法国的的昆虫学家、作家法布尔的巨著《昆虫记》,可谓名家名篇。它是一篇观察随笔,也是一篇优美的散文。作者采用生动的文艺笔调,通过生动传神的语言描写及拟人手法的运用,把蝈蝈的外形叫声及习性写得活灵活现,字里行间洋溢着作者本人对生命的尊重和热爱,文章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高度结合。

根据本文的内容和表达的特点,本文的教育价值就在于引导学生通过法布尔的笔触去感受奇妙的昆虫世界;在阅读中学会概括要点、品味语言、学会生动地表达;同时,通过阅读来走进“昆虫之父”法布尔,既可以感受他的探究精神,又可以通过品味他生动自然的语言来感受那浓浓的生命意识。因此在教学中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他们探索未知世界的兴趣是必要的,而更重要的是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渗透一定的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

对本单元的教学,我们希望实现以下目标:

情感和态度目标: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探索未知世界的兴趣;

过程和方法目标:练习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抓住主要信息,概括内容大意;在探究活动过程中获得一些搜集资料和研究问题的方法。

在教学中要注意几个方面:注意兼顾三个维度,渗透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淡化文体,强调综合,以培养阅读能力和研究能力为主;注意结合自己所处的地域灵活处理课文内容;多以讨论课或探究课的方式进行教学,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本文是一篇观察随笔,又是一篇优美散文,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高度结合,描写生动,语言优美,拟人手法的运用,加强了文章的表达效果,这一点需要引导学生反复品味,并在实践中运用。可指导学生课外阅读《昆虫记》中的其他作品。作为六年级学生初次接触的科技小品文,对学生增强科学知识、学习科学方法、领悟科学精神有着很强的教育作用。对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激发学生探索未知世界的兴趣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文很容易引起学生的阅读兴趣,但对于昆虫,还不一定所有的学生都喜欢,所以要注意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引导他们进入昆虫世界,要让学生学会不仅能读懂这一篇文章,还应该教会学生会读这一类现代科技小品文,并善于整理知识和拓展知识。

由于本课篇幅较长,生字词较多,可以让学生先通过预习了解课文内容,扫除文字障碍。为此,我们可以从学生最感兴趣的地方入手,激发同学们对昆虫的兴趣,尊重学生的独特感受,使学生能真正地自主、合作式地进行学习。基于这一思考,将“整体感知”。“品味语言”、“质疑探究”这几部分共同渗透于整个教学过程之中。

一、导入新课:用猜谜语的形式导入教学,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预习交流:

交流搜集的有关法布尔及《昆虫记》相关资料。

三、整体感知:

1、请同学们速读课文,思考:

文章介绍来的蝈蝈哪些方面的特点?重点是写哪一方面?

2、学生交流。

师小结:作者抓住了绿色蝈蝈的特征,详略的当地进行介绍,使我们获得了有关蝈蝈的科学知识。

学习本文生动形象的语言。激励学生自主展示,初步体验学习语文的快乐。

1、我这里有一段描写蝈蝈叫声的文字,请跟第三段比较一下,看看你更喜欢哪一段,说说理由。(投影显示)

夜色降临,蝈蝈出来了。耳朵灵敏的人能听到绿叶丛中,蝈蝈在叫。声音较低,在连续不断的低声中,时不时发出一阵尖锐、急促的声音。

2、生结合课文分析、感悟,师生评价。引导学生通过文字比较,体会拟人、比喻修辞手法的作用。

3、文中其他段落也有很多生动的描写,找出来,细细品味。

4、法布尔先生为什么能将绿色蝈蝈写得如此生动、活泼呢?

再读课文,对课文内容提出自己的见解或疑问。此环节有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以及敢于怀疑的科学精神。

法布尔笔下的蝈蝈如此可爱,学习作者的写法,用生动的语言向大家介绍一种你喜爱的小动物的某一个特点。看谁写得好。

1、学生谈谈学习本文的收获。

2、师小结:进一步激发学生主动求知的兴趣。

绿色的蝈蝈教案中班篇二

课题名称:18课《绿色蝈蝈》     教材所在页:第87——91页

一、 简介

二、 学习者分析:初一年级的学生,正处于少年期,已经具备了对周围事物的观察能力,而且也有了一定的字词积累。《绿色蝈蝈》这一课作者采用生动活泼的笔法,把蝈蝈写的活灵活现,具有很强的可读性,学生易于理解。他们能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并对语言有一定的赏析能力,授课时,要注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多读、自己讨论。这一阶段的学生想象力很丰富,因此授课时要充分鼓动他们说出自己的看法,锻炼口头表达能力。

三、 教学目标 及其对应的课程标准:

〈语文课程标准〉规定:

1、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并能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疑难问题。

3、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

因此设置教学目标 如下:

1、速读课文,能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2、通过朗读文章与语言的揣摩,引导学生体会文章生动传神的语言。 

3、丰富学生的自然科学知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培养学生对科学的浓厚兴趣。 

四、教育理念和教学方式:

1、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促进者、合作者,在本节的备课和教学过程 中,要为学生的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提供机会,尊重和自己意见不一致的学生,赞赏每一位学生对教科书的质疑和对自己的超越,尊重学生的个人感受和独特见解,鼓励学生不断的向上攀登。

2、采用“整体感—重点研读—课堂实践”的模式展开教学,利用图片尽可能增加教学过程 的趣味性,通过丰富多采的集体讨论、小组活动,以合作促自主探究。

3、教学评价方式:(1)通过课堂观察,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主动参与程度与合作交流意识,及时给予鼓励、强化、指导和矫正。(2)通过课后访谈和作业 分析,及时查漏补缺、确保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五、 教学媒体和教学技术选用

本次教学需要图片的准备,给学生以直观的感受与观察。

六、教学和活动过程 

(一) 教学准备阶段

教师:阅读有关法布尔的传略及法布尔写的《昆虫记》,并搜集蝈蝈的图片或制作多媒体动画,给学生以直观的形象理解。

(二)整个教学过程 叙述

本节课主要为语文教学活动,教材“绿色蝈蝈”的内容共一课时。

需要对学生分组,前后桌4人一组,每组包括能力不同的学生,设组长一名,中心发言人一名,其他人可适时补充。

根据以往经验,在本节课的“口语表达”环节易出现困难,此时要求同学大胆发言,给予鼓励,而且给出动物图片提示,先列提纲,然后口头作文。

(三)具体教学过程 :

导入  新课

丰富多采的大自然给我们展示了缤纷美丽的花草树木和种类繁多的动物,去过农村的同学一定会在田野中发现许多的昆虫如蟋蟀、油蛉,今天我们来一起认识一种昆虫——绿色蝈蝈。

板书课题 

整体感知

1、 明确目标(出示目标)

3、 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学生思考以下问题:

a.绿色蝈蝈外表有哪些特征? 

b.作者主要写了绿色蝈蝈的哪些习性? 

(以上要求学生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学生自读,小组讨论发言,教师也可参与讨论,并及时点拨指导。 

重点研读,质疑问答,合作交流 

学生依据问题组,自由质疑。 

a.你最喜欢文章中哪个段落或词语句子?为什么? 

b.文中对蝈蝈有哪些称呼?有什么表达效果?

c.文中还写了哪些昆虫与蝈蝈有不同的地方?

在学生的讨论研读中相互补充,共享品味赏析的乐趣。教师可总结指导。 

有的同学喜欢“窃窃私语”、“津津有味”、“酷爱甜食”“毫不犹豫地都接受”这些拟人的写法,给人以亲切自然的形象生动的感受;有的同学喜欢“蝈蝈是彼此十分和睦地共居在一起钓,它们之间从不争吵”这拟人化的描写,它亲切自然,充满了作者对蝈蝈的喜爱之情。有的同学喜欢“像是滑轮的响声;又像是干皱的薄膜隐隐约约的作响”这是运用比喻的手法,使蝈蝈的叫声形象生动。

对蝈蝈的称呼上作者运用了““狂热的狩猎者” “我笼里的囚犯” “这蝉的屠夫”等。充满了对这种生命的热爱。这些称呼使行文更生动,描写更形象,给人的印象更深刻。

拓展延伸,应用反馈 

教师小结:《绿色蝈蝈》用生动的笔触写了蝈蝈的叫声、特征与习性,文章条理清楚,语言生动形象。希望同学们养成仔细观察的习惯,多注意身边的事物。

布置作业 

a.完成课后练习

b.以自己熟悉喜爱的小动物为内容写一篇小短文。 

板书设计 

绿色蝈蝈

法布尔

外表特征

叫声        比喻、拟人、对比    

食性

教学反思:《绿色蝈蝈》这节课生动有趣,通过学习,学生初步了解了说明文的有关知识,而且也懂得了应该观察大自然,观察周围的人和事,从而有所发现。

绿色的蝈蝈教案中班篇三

1、朗读法:《绿色蝈蝈》是一篇优美的科学小品。文章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高度结合,描写生动,妙趣横生,在诵读中体味生动传神的语言特点。

2、情景设置法——激发感情,引起兴趣。在初读课文后用填写蝈蝈自荐书的方式让学生掌握文本,能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引起学习兴趣。

3、合作研讨法:本文是一篇妙趣横生的小品文,因其内容的生动有趣,课堂教学应充分调动学生自由探究的积极性,为深层把握文意提供广阔的活动空间。教师适当点拨、归结,如文章突出的写作特色。

4、点拨法——展开联想,拓展思路。

绿色的蝈蝈教案中班篇四

在教师的指导下,充分利用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参与备课,制作课件,讲课。这样,学生的积极性可以得到充分调动,大大提高学习效率。

1.第一组负责本课的生字词的.学习。

2.第二组负责介绍作者及其《昆虫记》。

3.第三组负责课文内容的整体把握。

4.第四组谈本文的写作特点。

5.第五组全面评价本文。

6.第六组质疑。

绿色的蝈蝈教案中班篇五

在教师的指导下,充分利用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参与备课,制作课件,讲课。这样,学生的'积极性可以得到充分调动,大大提高学习效率。

1.第一组负责本课的生字词的学习。

2.第二组负责介绍作者及其《昆虫记》。

3.第三组负责课文内容的整体把握。

4.第四组谈本文的写作特点。

5.第五组全面评价本文。

6.第六组质疑。

绿色的蝈蝈教案中班篇六

花城出版社出版译自法文本的《昆虫记》十卷全译本,为这出“昆虫总动员”划上了一个完满的句号。至此,距周作人、鲁迅最初的介绍已近80年了。

在冷酷无情的大自然环境中,昆虫们坚忍不拔地为个体与种族的生存而斗争。法布尔也一如他所挚爱的昆虫一样,百折不挠地坚持自己的研究方法。当法布尔从他的“荒石园”中捧出浓缩他一生研究昆虫的成果——《昆虫记》,用大量翔实的第一手资料,将纷繁复杂的昆虫世界真实地呈现在人们的面前时,世界震惊了。

《昆虫记》是一部严谨的科学著作,但面孔却十分和善,不故作深刻,没有干巴巴的学究气,没有学术著作的晦涩枯燥与一本正经,“没有充满言之无物的公式、一知半解的瞎扯,而是准确地描述观察到的事实,一点儿不多,一点儿不少。”(《昆虫记》卷二)

这也遭到正统派的指责,说他的文字不庄严。法布尔说:“如果说我是为了那些企图有朝一日稍微弄清本能这个问题的学者、哲学家们而写,我也为,我尤其是为年轻人而写,我希望他们热爱这门被你们弄得令人憎恶的博物史;这就是为什么我在极力保持翔实的同时,不采用你们那种科学性的文字,因为这种文字似乎是从休伦人(17世纪北美洲的印第安人——编者注)的语言中借来的。”(《昆虫记》卷二)更何况那是一个“风格即人”的时代。当布封喊响“风格即人”以后,整个18、19世纪,博物学家大都热衷于将研究成果写成文学性著作。法布尔也不例外,也刻意在文章风格上下功夫,但《昆虫记》没有一般文学作品花里胡哨的俗态。法布尔的风格就如他的人格一样:朴素而真实。

请看法布尔描写宽厚的蝉在七月的一个下午钻了一口水井,却被侵略者抢占的情景:

果然,一大群口干舌燥的家伙在东张西望地转悠着。它们发现了这口井,井边渗出来的汁液把它暴露了。这群家伙一拥而上,开始还有一点儿小心翼翼,只是舔舔渗出来的汁液。我看到匆忙赶到甜蜜的井口边的,有胡蜂、苍蝇、球螋、泥蜂、蛛蜂、金匠花金龟,最多的是蚂蚁。

那些个子小的为了走近清泉,便钻到蝉的肚子下,蝉宽厚地抬起爪子,让这些不速之客自由通过;那些大一点儿的昆虫,不耐烦地跺着脚,迅速地吸了一口就退开,到旁边的树枝上去兜一圈,然后更加大胆地回来。它们越发贪婪了,刚才还有所收敛,现在已变成了一群乱哄哄的侵略者,一心要把开源引水的凿井人从泉水边赶走。

在这群强盗中,最不罢休的是蚂蚁。我曾看见过它们一点一点儿地乱咬蝉的爪尖,逮着正被它们拉扯的蝉的翅尖儿,爬到蝉背上,挠着蝉的触角。一只大胆的蚂蚁就在我的眼皮下,竟然抓住蝉的吸管,拼命想把它拔出来。

这个巨人给这些小矮子烦得没了耐心,最终放弃了水井。它朝这群拦路抢劫的家伙撒了一泡尿逃走了。(《昆虫记》卷五)

法布尔写《昆虫记》并不局限于仅仅真实地记录下昆虫的生活,而是以人性观照虫性,昆虫的本能、习性、劳动、婚恋、繁衍和死亡无不渗透着人文关怀,并以虫性反观社会人生,睿智的哲思跃然纸上;最重要的是,整部作品充满了对生命的关爱之情,充满了对自然万物的赞美之情。正是这种对于生命的尊重与热爱的敬畏之情,给这部普普通通的科学著作注入了灵魂,使这部描写微小的昆虫的书成为人类获得知识、趣味、美感和思想的鸿篇巨制。

贫穷和偏见困扰了法布尔的一生,他完全可以利用化学和数学天赋走一条驾轻就熟的捷径,赢得掌声和荣誉,过上梦想中的好日子。他之所以执著而艰难地坚持自己的研究和探索,是因为他有着某种精神;那就是求真,即追求真理,探求真相。如果没有这种精神,就没有《昆虫记》,人类的精神之树上将少掉一颗智慧之果。

法布尔说:“我是圣多马(耶稣十二门徒之一,亲手触摸耶稣伤口始信其复活。——编者注)难于对付的弟子,在对某个事物说‘是’以前,我要观察、触摸,而且不是一次,是两三次,甚至没完没了,直到我的疑心在如山的铁证下归顺听从为止。”(《昆虫记》卷七)求真,使他把昆虫研究的实证精神发展到极其严谨的地步,必须通过反复的观察和实验来探究昆虫世界的真相;求真,使他如孩童般天真,敢于根据自己的观察和实验质疑权威理论。法布尔在研究树莓桩中的壁蜂时发现,他观察到的事实与优胜劣汰的理论相悖,于是,他戳了进化论一针:

如果优胜劣汰这个据说是支配和改造着世界的著名规律言之有据,如果最有天赋的真的把最没有天赋的从世界这个舞台上排除掉,如果未来是属于最强者、最有技巧者;那么壁蜂家庭自从它们在树莓桩里挖洞以来,它们本应该就让那些固执地要从通常的出口出去的弱小者死掉,而全都由善于从侧面凿洞的强有力者来代替的。……可是,强者的子孙并没有使弱者的子孙消失,相反它们仍然是少数。优胜劣汰规律的巨大意义给我留下了强烈的印象,但是每当我想把这个规律应用于观察到的事实,它却使我空忙一场而得不到任何证据来解释实际的情况。这个规律在理论上是宏伟的,可在事实面前却是装着空气的球。(《昆虫记》卷二)

达尔文的进化论是“19世纪自然科学三大发现”之一,19世纪正是“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大行其道的世纪,法布尔发出这不合时宜的声音,正是求真的精神给了他勇气。

洋洋洒洒二百万字的《昆虫记》,不仅详尽地记录着法布尔的研究成果,更记载着法布尔痴迷昆虫研究的动因、生平抱负、知识背景、生活状况等等,尤其是《阿尔玛实验室》《返祖现象》《我的学校》《水塘》《数学忆事:牛顿二项式》《数学忆事:我的小桌》《童年的回忆》《难忘的一课》《工业化学》这几章。如果换一种眼光看,不妨把《昆虫记》当作法布尔的自传,一部非常奇特的自传,昆虫只不过是他研究经历的证据,传记的旁证材料。

绿色的蝈蝈教案中班篇七

?绿色蝈蝈》一课选自人教版语文课本七年级上册。这是一篇妙趣横生的小品文,介绍了蝈蝈的一些习性,虽然生字词较多,但文章语句浅显,作者采用生动活泼的笔法,把蝈蝈写得活灵活现,具有很强的可读性。对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激发学生探索未知世界的兴趣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绿色的蝈蝈教案中班篇八

创意说明:本教案采用了以读带讲兼以学生自学讨论的教学方法,注重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创新的精神,可操作性强。

有条件的地方可捉来实物,没条件的可出示图片,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观察从蝈蝈的外形特征方面作一介绍。

1.快速看课文,画出文中描写蝈蝈外表特征的句子,并比较与同学们的介绍有何不同。

明确:这种昆虫非常漂亮,浑身嫩绿,侧面有两条淡白色的丝带,身材优美,苗条匀称,两片大翼轻盈如纱。

文中运用了描写性语言,将蝈蝈进行拟人化描写,写出了它的漂亮、可爱,透露出作者对蝈蝈的喜爱之情。通过比较,让学生体会平实说明与生动说明的区别,引导学生对事物作生动介绍。

2.文中除了介绍蝈蝈的外表特征外,还写了哪方面的内容?

明确:写了蝈蝈的叫声和食性.

3.学生相互介绍蝈蝈的特征。

1.你最喜欢文章中哪个段落?为什么?

2.你最喜欢哪些词语或句子?为什么?

学生在研读讨论中相互补充,共享品味赏析的乐趣。在学生畅所欲言的基础上,教师总结本文的写作特点:语言生动传神,拟人贴切自然,突出事物特征。

四、问题研究

要求:言之成理即可。

五、布置作业

1.在小字本上抄写本文的生字词。

2.灵活运用本文的写作特点,写一篇自己喜爱的小动物的短文。

3.课外阅读法布尔的《昆虫记》。

创意说明:在教师的指导下,充分利用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参与备课,制作课件,讲课。这样,学生的积极性可以得到充分调动,大大提高学习效率。

一、布置预习

1.第一组负责本课的生字词的学习。

2.第二组负责介绍作者及其《昆虫记》。

3.第三组负责课文内容的整体把握。

4.第四组谈本文的写作特点。

5.第五组全面评价本文。

6.第六组质疑。

二、学生上台汇报他们的自主学习情况,并授课。教师相机加以点拨。

三、学生评出本次活动的最佳小组。

四、学生写一篇学习本文的

心得体会

教学设计

c]创意说明:课前布置阅读法布尔的《昆虫记》,课堂上进行阅读交流。这样既可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又可进行扩展阅读。

一、提前两周布置课外阅读法布尔的《昆虫记》。

二、课前任选某一章节写一篇

读书笔记

三、课堂交流

读书笔记

,评出最佳读者。

四、老师出示《绿色蝈蝈》的有关问题,学生作答。

五、布置作业:细心观察某一小动物并写成文。

[资料整合平台]

1.法布尔与《昆虫记》

我们需要法布尔精神(见《中华读书报》20**年5月8日)

2.扩读材料

大肚子蝈蝈

大肚子蝈蝈趴在倭瓜花上唧唧地叫着。他在得意地欣赏着自己的大肚子:“瞧,我这大肚子,谁比得了,这里面全是智慧呀。”

小蚂蚁过来了,他拦住不放,非要和人家比比肚子不可。小蚂蚁说:“我不比肚子,我还要劳动呢。”大肚子蝈蝈并不介意,因为他已经看出来了,小蚂蚁的肚子没有他大,便得意地说:“哼,我就知道你不敢比。”

大肚子蝈蝈一边啃着倭瓜花,一边喝着露水,他完全不用劳动就可以得到食物,因此,他整天只知道炫耀自己的肚子。小蜜蜂过来了,他要和小蜜蜂比肚子;小蜻蜓过来了,他要和小蜻蜓比肚子。小蜜蜂和小蜻蜓都有自己的事情,不屑一顾地飞走了。

大肚子蝈蝈气坏了,肚子一鼓一鼓的,恨透了小蜜蜂和小蜻蜓。忽然一只水牛从那儿路过,嗬,水牛的肚子好大呀,浑身的腱子肉,圆圆的肚子,大肚子蝈蝈可没法相比。可大肚子蝈蝈天生比别人要强,水牛的肚子比他大,那还行?大肚子蝈蝈要跟水牛比试比试,他一口气一口气地往肚子里运气,要用气儿把肚子充实起来。那肚子果然一下一下地鼓起来了。肚子已经好大好大了,可他看看水牛的肚子,不行,还没赶上。于是又继续吸气,一口,一口,那肚子像气球一样又圆又鼓了。突然,“砰”的一下,大肚子蝈蝈的大肚子爆炸了,成了一个烂菜花。

水牛一步一步地走了,他不知道大肚子蝈蝈在和他比肚子,更不知道因为和他比肚子,大肚子蝈蝈撑破了肚皮。他有事情,他要耕田的。后来,还是小蚂蚁帮忙,一针一线地帮大肚子蝈蝈把肚子缝起来。大肚子蝈蝈接受教训了没有呢?那还得看他的行动。

最能使人意会到“立秋”已过的是那叫蝈蝈儿挑子。那一大担鼓鼓囊囊、数以千百的小笼里发出来的共鸣声,使城里人耳目一新,似乎给炎热捎来一丝清爽和喜悦。路人投之以目,微微一笑。孩子们可来精神了,嚷着,笑着,兴冲冲地捧着回家去。

乡里人摸准了城里人的脾性,不化本钱,只跑跑腿儿,就能让人心甘情愿地掏出钱包来。捧回去傻瞅着,心里直纳闷:小小篾编笼儿,掉头转身都难,可它却闲舒安然,还不时地振翼歌吟,难道它忘却了与生俱来的那一片篷勃青翠,那湿润的泥土芳香,而满足于投饲的毛豆瓜皮以及笼中的自吟自唱!

然而,几天之后,叫蝈蝈死了。原因是家人对它那没日没夜地劲歌产生了厌烦,有意无意地忽视了进食,活活给饿死了。

以上两篇短文同是写蝈蝈,可将二篇文章进行比较阅读,体会从不同侧面描写同一事物的方法。

绿色的蝈蝈教案中班篇九

《绿色蝈蝈》是人教版课标教材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一篇课文,执教者是陕西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的余爱东老师。这是在教育部组织的第二期基础教育新课程骨干培训者国家级研修班上的一节研究课。评课人均为本期研修班学员。

我看了这堂课的实录和后面的讨论,感到语文新课程改革具体到课堂操作真还不是那么简单。谈观念(哦,现在一般不用“观念”或“指导思想”之类的词,而比较时髦说“理念”了。呵呵)大家都不会有什么分歧———试问:谁现在会反对“平等对话”、“学生自主”、“工具与人文的统一”等“理念”?但一到课堂上,不少教师(当然也包括我)却往往不知不觉露出了“传统的尾巴”。

这堂课,应该说执教者还是想上出点新课程的色彩,也的确有些这样的色彩。但是我们是不是还可以从细节处往深里“走一步,再走一步”?比如,当学生讲了法布尔的故事后,教师问:“你为什么给大家讲这个故事?法布尔的什么精神品质对你产生了影响?”我觉得这样问似乎不妥,因为教师的这个提问已经隐含了他希望学生说出的答案。其实,学生之所以讲这个故事,也许并没有那么多的“微言大义”,可能不过就是他只读过这个故事,于是便讲出来了;而且未必就一定理解了法布尔的“精神品质”,即使理解了,也未必对学生“产生了影响”。———注意,我这里说的是“未必”。在这个细节中,我们感到,学生的思维仍然受着教师的操纵,虽然这未必是教师有意所为。

【课堂实录】

一上课,余老师用投影先后打出三个谜语,要求学生猜谜。学生较有兴趣,争论着说出答案,谜底均为昆虫,由此引出课题《绿色蝈蝈》。

然后,余老师微笑着说:“课前我们已经布置了预习任务,下面,谁愿意把自己搜集到的关于作者法布尔的情况和大家进行交流?”学生纷纷举手发言,简介作者的生平。一个学生讲到法布尔小时候观察昆虫入迷的小故事,余老师提问:“你为什么给大家讲这个故事?法布尔的什么精神品质对你产生了影响?”学生回答:“法布尔对待生活、对待科学认真的态度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余老师颔首表示赞许。

余老师征求学生意见:“我们怎么完成课文的朗读?”学生议论纷纷,最后达成一致意见,希望师生合作完成。于是,余老师和学生以自然段为单位,交替进行朗读。之后,余老师要求学生合上课本,思考这篇文章所写的主要内容,并用一句话加以概括。先后有三名学生回答:“这是一篇小品文,主要介绍了蝈蝈的外形特征、食物习性等内容。”余老师分别予以肯定。

余老师继续提问:“作者是如何引出绿色蝈蝈的?”在明确是被蝉的哀号声所引出之后,继而提问:“蝈蝈究竟长什么样呢?”投影展示绿色蝈蝈的图片。余老师一边引导学生观察,一边进行介绍,并用投影打出有关蝈蝈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的文字,学生齐读,加以掌握。

“好,我们对课文内容有了比较详尽的了解。下面,我们速读课文,将你认为文中最好的语句勾画下来,并简单批注理由。”学生速读,按老师要求完成任务。

一名学生在思考后说自己最欣赏文章的第5自然段。余老师及时肯定:“他找得太对了!你一定很希望把这一段读给大家听吧?”学生朗读。余老师继续问:“你欣赏这一段的理由是什么呢?谈一谈,和大家交流一下你的见解。”学生回答:“这一段对蝈蝈捕蝉的描写非常精彩。蝈蝈非常勇敢,敢于以小治大。我要是像蝈蝈一样,勇猛无比,那该多好,就不会有人欺负我了。”学生哄堂大笑,发言的学生也不好意思地笑了。余老师未置可否,微笑着示意学生坐下,然后继续追问:“这是他的看法,很有个性,谁还能谈谈你自己欣赏这段文字的理由?”课堂上举手的学生不多,于是余老师要求分组讨论,课堂上气氛活跃起来。讨论后,各组推举代表进行发言,学生分别说出了“生动传神的语言”、“拟人手法的合理运用”、“与鹰捕食云雀形成对比”等内容,余老师一一加以肯定。最后,余老师要求学生进行归纳:“你认为这段文字究竟美在哪里?请用首先、其次的表述方式有条理地进行概括。”学生总结,但相对零散。

教师小结:“课文内容就学到这里。本文作者对昆虫世界的观察是非常仔细的。下面我们也做一个练习,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录像内容,加以合理想象,模仿‘国嘴’赵忠祥,为这一段录像配音。”多媒体播放录像:蜣螂搬运粪球,克服重重困难,终于到达目的地。学生饶有兴趣,边看边笑。第二遍播放,学生跟随画面,尝试解说。课堂上热闹非凡,学生较为投入。第三遍播放,指名由学生配音。每一次学生完成配音后,教师都要求学生进行评价。在整个过程中,学生笑声不断。

“好,通过学习本节课,我们要懂得热爱大自然,热爱昆虫,要努力保护好它们,为我们创造一个无比美好的世界。课下,请你完成一篇读书笔记,谈谈你学习《绿色蝈蝈》一文的感受。”

在余老师激情四溢的总结中,下课铃响了。

【点评】

王福强(河北廊坊市第十中学副校长):一堂成功的语文课总有一个标志———明确的教学目标 。尽管语文学科的特点决定了其目标价值的多元化,但这并不能说,一节课的教学目标 就可以是模糊的、随意的。因此,在评价这节课之前,我们一定要先了解,余老师在设计这堂课时,将教学的取向定位在何处,或者说,通过这节课,究竟要让学生收获些什么。张可伦老师参与了备课的过程,我希望您先给大家介绍一下。

张可伦(陕西师范大学附属中学语文教研组长):我们认为,阅读课不能再拘泥于传统的模式,以条分缕析的“拆解”来扼杀学生的想象力和对文字本身敏锐的感悟力。因此,我们将这节课的重点定位于两点:一是在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的基础上,以鉴赏为重点,突出学生个性阅读能力和阅读习惯的培养;二是以配音这样一个新颖的方式,激发学生的语文兴趣,提高学生的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此外,还力争从搜集信息、小组合作等多个角度体现新课标的思想。

何建军(江苏南京市玄武区教师进修学校高级教师):这节课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首先,余老师打破了传统教学中师生的关系,真正做到了教师是“平等中的首席”。李镇西先生曾将课堂教学的师生关系概括为三个境界:“填鸭式”、“诱导式”、“共享式”。很显然,余老师的课已经超越了第二个境界,接近“共享”的层面。在整节课中,学生的活动占据了主要地位。师生成为彼此的倾听者和交流者,没有绝对的“思想权威”,更没有“一棒子打死”的武断,这一点是难能可贵的。尽管这种师生关系的论述早已耳熟能详,但真正能在具体教学实践中体现得非常充分,还是很难的。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我认为这是一节成功的实验课。

王晓英(黑龙江伊春市教育学院副教授):余老师在这节课上做了很多探索,例如,如何利用多种资源,实现信息的共享;如何在教学中,实现工具性和人文性的有机结合。这些都给我们很多启迪。教学中的鉴赏环节、配音环节,都紧紧扣住学生的心理,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王福强:余老师的语文素养非常高,这一点有目共睹。但单纯看这节课,我个人认为不能算一节很成功的课。理由有三:第一,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只看过两次课本,阅读时间加起来不足5分钟,学生对文本进行分析和解说时,没有一次结合具体的语言材料加以说明,包括蝈蝈的外形特征、生活习性等主要内容,都来源于教师的讲解和投影展示,而非学生独立的阅读所得,这样做有脱离阅读文本之嫌;第二,学生对文章进行赏析,本是很好的一个设计,但学生得到的欣赏点却只有一处,即文章第5自然段,这显然不正常,可以说赏析没有达到预期目的;第三,教师过于注重人文意识、人文精神的培养,急于把某种道德范畴的东西抛给学生,结果形成了一种新型的“灌输”,导致语文课的“语”味不浓,给人以错觉,混淆了语文课与政治课的界限。以上几点说明了一个问题:新课改成功的关键不在于硬件条件的改善,不在于课本的更新,而在于教师的思想观念的更新。

贾桂满(河北三河市教育局中学语文教研员):如王老师所言,语文教学的目的何在,这是首先应该明确的问题。新课程标准将语文的学科性质定位于工具性和人文性二者的统一,这本无可厚非。但是中国人似乎有个特点,往往容易从一个极端走到另一个极端。过去强调工具性,语文教学就热衷于对文章支离破碎的“肢解”。而现在强调人文性了,就把工具性一下子抛在旁边,似乎思想教育、情感教育、道德教育成了语文教学唯一的终极目标,这显然是不可取的。在学生介绍作者法布尔之后,教师就直接要求学生谈一谈应该学习他的什么精神,很显然,这样做是因为教师急于把自己的观点和认识强加给学生。有一种强拉硬扯的感觉,比较生硬,我认为是不可取的。语文教学毕竟担负着教会学生正确使用祖国语言文字的任务,因此,在阅读课上,对语言文字的涵泳品味是必不可少的,而且也应该是主要内容。

王晓英:但语文学科的人文性是我们必须重视的啊。在现实的语文教学中,人文精神流失的现象十分严重。在应试教育的重荷下,最具人性之美、最富有灵性的语文学科却成为枯燥乏味的玩弄文字技巧的学科,失去了本应有的活力。学生缺乏想象力,缺乏创造力,过于追求功利性,简直达到了触目惊心的程度。因此,人文性是必须提倡的。

王福强:颇有同感。人文性的提出,使语文教学的层面得以提升,语文教育的方向更为明确。但我认为,提倡人文性并不等于教师要在教学中急不可耐地进行“填鸭”。人文性的东西更多的应该是一种潜移默化的渗透,是润物细无声式的。过去我们总反对以“贴标签”的方式揭示文章的主旨,原因就在于此。直接的、脱离文本的思想教育不是语文学科应该有的事情,毕竟语文学科与政治学科不是一码事。实践也证明,语文学科人文教育的内容更多的在于学生的体味和感悟,一味的灌输不仅会削弱教育的效果,有时还会导致逆反心理。语文毕竟姓“语”,所有的功能必须通过语言文字这一媒介来实施,否则,语文学科自身的特点就被淹没了。

在人文性的问题上,教师如果善于抓住课堂上出现的“特殊情况”,相机点拨,往往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课上有这样一个环节,在学生赏析第5自然段时,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蝈蝈非常勇敢,敢于以小治大,自己也渴望像蝈蝈一样,变得勇猛无比,这样就不会有人欺负自己了。当时学生哄堂大笑。这时候就出现了对学生进行点拨的机会。但教师却未置可否,微笑着示意学生坐下。这样的处理是否就欠缺了一点什么呢?我曾经听过一节小学语文课。要求学生用“打”字组词,一个学生回答是“打架”,教师马上指出:“学生是不应该打架的,所以我们还是组成‘不打架’吧。”当时,听课现场一片掌声。尽管从语言学的角度来说,“不打架”并不是一个严格意义上的词,但教师抓住时机对学生进行的巧妙的思想教育,却透露出无比的教学机智。显然,这是我们应该学习的。

何建军:有道理。我想谈谈自己的看法。我们对人文性的理解也不宜太狭隘。不能把解读文本的价值取向作为人文教育的唯一途径。其实,人文教育有更为宽泛的内涵。例如,教师角色的重新定位,使教师由居高临下的指挥者成为与学生平等相处的对话者,努力营造和谐的对话氛围,本身就蕴含着浓郁的人文关怀。这一点上,余老师在努力尝试,并且取得了不错的效果。而且学生之间的交流也比较充分,整节课学生的精神是放松的、愉悦的。这对学生良好性格、品质的形成是有重要意义的。应该说,这才是更深层次上的一种人文精神的体现。

王福强:新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强调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在余老师的教学中,设计了一个学生独立鉴赏、独立评析的环节,从学生的角度而非教师的角度来发现文章精妙之所在。我认为这是阅读教学中应该经常构筑的环节。当然,一开始学生可能缺乏经验,赏析的水平不会太高,但随着实践经验的积累,能力自然会提高。在课堂上,学生表现出的空前的热情就是一个极好的证明。但是,教师要想不再作为知识和真理的独享者是很难的。这节课中,当学生提出自己最欣赏的内容是第5段时,教师的评价语是“你找得太对了”。我想,这简单的一句话就透露出了教师的潜台词:你找的和我一样,很好。所以,这才导致了学生的赏析实际上一直没有离开第5自然段。很显然,学生可能还有一些很好的想法被教师的这句明显带有引导意味的话所“枪毙”了,这不能不说是一个遗憾。

王晓英:我还想谈一点:教师在教学中必须有学法意识。要善于把学习语文的规律性的东西教给学生。在学生对第5自然段进行零散的赏析之后,余老师要求学生综合大家的意见进行归纳,而且提出必须用首先、其次的语言格式进行表述,这一点做得非常好。只可惜学生在具体发言中做得不很到位,没有按照教师的意图进行,如果教师能够及时提醒,效果会更好。

贾桂满:对,“授渔”之法不可忽视。例如,在看录像配音时,部分学生表现得不够积极,也和教师缺乏必要的方法指导有关。还有,教师如果能够把配音的要领介绍给学生,那学生的配音实践一定会取得更理想的效果。再如,学生之间的相互评价,也因缺少必要的方法点拨而不够深入。

何建军:没错,小组讨论必须注意实效性。首先,不是所有的问题都需要讨论,需要讨论的应该是有一些深度或有争议的问题,这样在讨论或辩论的过程中才能有收获。其次,如何将讨论的结果呈现给大家也是一个需要探讨的课题。小组内的每个人均应该有发言的机会,发言都应该代表本组讨论的结果,这样才能体现讨论的价值。当本组同学回答出现问题时,其他同学要能够即时补充和修正。如果像王老师所说,关键的问题始终由优秀生“承包”,那将失去讨论的意义。千万不能空有合作的形式,而没有合作的实质。

绿色的蝈蝈教案中班篇十

知识与能力目标:

1、积累本课要求掌握的生字词;

2、了解法布尔和他的《昆虫记》以及蝈蝈的生活习性;

3、体会文章富有文学笔法、生动活泼的特点及表达效果。

过程与方法目标:

1、学习用快速阅读理解课文内容并简洁概括要点的方法。

2、采用赏读、整理、创新相结合的学法来学习课文。

情感与态度目标:

1、激发学生对昆虫的各方面习性的强烈的好奇心,懂得生命的重要性,学会理解和尊重其他生命。

2、学习法布尔的探索精神和观察方法,培养科学精神和探索未知世界的兴趣。

绿色的蝈蝈教案中班篇十一

同学们,也许你还记得童年时看蚂蚁搬家时的情景吧?也许还记得在夏夜里在草间提着灯笼捉萤火虫吧?还有唱歌的知了、飞舞的蝴蝶,这些大自然的小昆虫,也许你已经从各类文章中体会到蜜蜂、小鸟等各类小动物生活情趣,这些美好的昆虫、动物也许都是伴随你成长的好朋友。今天,大家再去拜访一位昆虫朋友绿色蝈蝈。

绿色的蝈蝈教案中班篇十二

1 、速读课文,说出课文从哪些方面介绍描写绿色蝈蝈这种昆虫的。

2 、体会并能说出文中拟人手法的运用及其效果。

3 、体会作者所表达的人文情怀,激发学生探索科学奥妙的兴趣。

:幻灯片

通过学习,最近,我们读了两本书,一部天书,一部地书,仰头读天书,看云识天气,了解了云和天气的关系,俯首探地书,倾听化石吟,我们了解了远古世界的情况,今天,我们走进人类生活的丛林,到田间草地寻找绿色蝈蝈,听听法国著名的昆虫学家法布尔为我们讲述的蝈蝈的知识。

1 、速读课文,说出课文从哪些方面介绍描写绿色蝈蝈这种昆虫的。

2 、体会并能说出文中拟人手法的运用。

3 、体会作者所表达的人文情怀,激发学生探索科学奥妙的兴趣。

1 、导读小提示:

默读课文,说出课文从哪些方面介绍绿色蝈蝈这种昆虫的?

明确:作者从三个方面讲述了有关蝈蝈的知识,叫声、外形、食性。

2 、小组赛场:我们最棒

学生分为三个组,分别阅读分析蝈蝈的叫声、外形、食性。

(2) 欣赏蝈蝈的外形:浑身嫩绿、淡白丝带、身材优美、苗条匀称、大翼轻盈

(3) 观察蝈蝈的食性:昆虫类、水果类、青 草

小结:在介绍描写蝈蝈时,作者运用了拟人手法,把蝈蝈写的活灵活现,不拘一格,生动传神的语言,充满文艺的气息。

a . 狂热的狩猎者:夜间捕蝉的蝈蝈

b .夜晚的艺术家:入夜鸣唱的蝈蝈

c .我笼里的囚犯:入笼喂养的蝈蝈

d .蝉 的 屠 夫: 饱餐蝉肉的蝈蝈

2 、变换称呼的好处

(1 ) 作者不断变换称呼,使蝈蝈的形象更生动,描写更形象,给人更深刻的印象

(2 )体现作者对蝈蝈的喜爱之情。

提示:作者对蝈蝈的描写细腻、生动,充满真挚的情感,主要源于作者对昆虫的喜爱,对科学探究工作的热爱与执着,对生命的尊重与热爱。学生根据提示,从文中找出相应的句子体会作者的这种思想情怀。

例句:

1 、第一段中写国庆节的夜晚,“我独自一人,在阴暗的角落里,倾听者田野的节日音乐会,田野里的节目要比此时在在村庄广场上上演的节目更加庄严”。

体会分析:体现作者对他所热爱的科学研究事业的热爱与执着,对自然的陶醉与痴迷。

2 、第四段中,“关于食物,我遇到了喂养螽斯时同样的麻烦”

体会分析:“麻烦”一词表现出作者对蝈蝈悉心照料不怕麻烦的.态度,对蝈蝈食性的关心,对科研的耐心。

3 、作者称蝈蝈为“蝉的屠夫”可以看出作者虽然喜欢蝈蝈,但对蝉充满怜悯,体现了作者对生命的尊重与热爱。

学习要求:学生自由发言,总结本节课的收获。

学习方法:用“这节课,我知道了————”的句式来回顾展示。

明确:本文之所以把蝈蝈写得栩栩如生,将蝈蝈的生活习性表现得淋漓尽致,主要是因为作者出于对生命的尊重与热爱,先对其进行了细致的观察,体现了严谨的科学态度,再就是运用了生动活泼的拟人手法,充满文学笔调,深受读者喜爱。这是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地方。

1915年法国文学界以“昆虫世界的维吉尔”的称号推荐法布尔为诺贝尔文学奖的候选人,可惜,9 2 岁高龄的法布尔没有等到最后决议便悄然长眠。然而,这一光荣称号被人们传颂开来。

希望同学们以敬仰之心,向法布尔学习,积极探索科学领域,向诺贝尔奖冲刺!

课外阅读法布尔的《昆虫记》,摘录一些优美的段落与句子,并进行仿写。

绿色的蝈蝈教案中班篇十三

?语文课程标准》规定:

1、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并能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疑难问题。

3、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

因此设置教学目标如下:

1、速读课文,能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2、通过朗读文章与语言的揣摩,引导学生体会文章生动传神的语言。

3、丰富学生的自然科学知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培养学生对科学的浓厚兴趣。

绿色的蝈蝈教案中班篇十四

?绿色蝈蝈》是法国著名昆虫学家法布尔写的一篇科学观察随笔。文章把绿色蝈蝈放在大自然的环境中介绍,介绍了它的外表特征、生活习性。阅读本文,不但可以掌握科学知识,而且可以体味到浓厚的文学色彩,从中可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更好地理解、体味说明文的情趣。在课堂中,学生设疑一环节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热情,同时也提出了一些很有探讨价值的问题,今后要继续保持着一个环节。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17996327.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