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是人类表达情感、展示思想以及传递智慧的艺术形式。突出高潮和亮点,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下面这些精选的总结范文吧!
图形的放大与缩小说课稿篇一
1、使学生初步理解图形的放大和缩小、能利用方格纸按一定的比例将简单的图形放大和缩小。
2、初步体会图形的相似。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3、通过学生的动手实践活动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相成相应的操作技能。
[教学重、难点]。
理解图形的放大和缩小的意义,形成相应的图形放大与缩小的操作技能。
[教学过程]。
(1)教师在电脑上演示把一幅画放大的过程,学生观察。
(2)提问:观察这前、后两幅画,你发现了什么?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说明:像这样就是图形的放大。(板书:图形的放大)。
(1)教师同样在电脑上演示把一幅画缩小,学生观察。
(2)提问:这次你又发现了什么?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说明:像这样就是图形的缩小。(板书:缩小)。
3、揭题:那么在图形放大或缩小的过程中有什么规律呢?今天我们就来研究图形的放大与缩小。(板书课题)。
(1)出示第一幅画的长与宽(长8厘米,宽5厘米),第二幅画的长与宽(长16厘米,宽10厘米)。
先让学生独立思考,然后组织交流。
(3)教师说明:把长方形的每条边放大到原来的2倍,放大后的长方形与原来长方形对应边长的比是2:1,就是把原来长方形按2:1的比放大。(同时板书:把原来的长方形按2:1的比放大)。
(4)追问:2:1表示的是哪两个数量的比?(进一步突出:是放大后的边长与放大前相应边长的比)。
(5)教师指出:把一个图形按一定的比放大,那么它的相应的边长的比都应该是相同的。
先让学生说说是怎么理解1:2这个比的?然后再回答后两个问题。(进一步强调:1:2是指缩小后图形的边长与缩小前相应边长的比)。
(2)教师指出:图形的缩小,同样相应边长的比都应该是相同的。
3、练习(练习九第1题)。
(1)出示题目,学生观察并读题。
(2)学生完成第1个填空。
学生独立填写,然后反馈,说说这个比是怎么思考出的?
(3)学生完成第2个填空。
先独立填写,再交流。同样说说这个比是怎么找出来的?写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4)引导学生反思:图形放大或缩小的比是怎么找的?在写这个比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1、出示题目。
(1)学生读题。
(2)提问:3:1这个比是什么意思?放大后的长、宽各是几格?
(3)学生独立画出放大后的长方形,然后核对。
(4)引导思考:你能按1:2的比画出缩小后的图形吗?想一想你准备怎么画?
(5)学生独立画,然后交流:说说缩小后的图形的长、宽各是几格?是怎么得到的?
2、观察:请学生观察上面画出的.3个图形,说说有什么发现?
3、教师小结:放大或缩小后的图形与原来的图形比较,大小变了,但形状没有变;而且各条边长度的变化都符合指定的比。
1、出示题目,学生读题。
2、学生独立画。
3、反馈交流:你是怎样画缩小的三角形的?
4、量一量:三角形斜边的长也是原来的2倍吗?
5、教师小结:把一个图形按一定的比放大或缩小后,每条边的变化都符合指定的比。
1、练一练。
学生先独立完成,再反馈交流,说说画图形时是怎么思考的?
2、练习九第2题。
(1)学生独立完成。
(2)反馈交流。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图形的放大与缩小说课稿篇二
1、教学内容:《图形的放大和缩小》是苏教版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第一课时的内容,教材先让学生认识图形的放大和缩小,再让学生经历按指定的比把一个简单图形放大和缩小的操作过程,借助图形的直观变化,帮助学生初步感知比例的内涵。同时教材将图形的放大和缩小贯穿整个单元的始终。这样的安排,既突出体现了数学知识之间的相互作用,有利于学生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的协同发展,也能为以后学习成正比例的量、成反比例的量,以及图形的相似等知识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2、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初步理解图形的'放大和缩小,能利用方格纸按一定比把一个简单图形按指定的比放大或缩小。
过程与方法的目标:通过观察、理解,动手操作体验图形扩大或缩小的过程;掌握图形扩大或缩小的方法。
情感目标: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使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在学习过程中感受成功的喜悦。
3、教学重点:
理解图形的放大和缩小,能利用方格纸把一个简单图形按指定的比例放大或缩小。
4、教学难点:
本节课的教学中,利用长方形图片放大的具体情境导入,让学生直观感受图形的放大与缩小,教学中安排了一些有利于学生探究的观察、操作、交流等数学活动,使学生初步理解图形的放大和缩小。引导学生通过分析,以及数据的比较,体会图形的相似,感受图形放大和缩小在生活中的应用。这样设计为学生提供充分的探索交流空间,增强学生主动探索的意识,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在本节课的学习之前,学生对于比的意义和性质以及有关平面图形等内容有一定的知识积累,而且学生对于图形的放大与缩小并不陌生,对生活中应用放大与缩小的实例也有一定的了解,如:洗照片、放大镜等等。但是对于图形基本形状不变的基础上进行放大或缩小的具体方法不明确。课前已经自学了相关内容,对图形按相同的比放缩有初步的认识。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结构,教学中主要采用情境导入法、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等方法,让学生自主观察,动手操作,动脑思考并以同桌为小组进行交流讨论。课堂上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的引导作用。教师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创设符合学生实际的教学情景,并引导学生进行有目的地观察、分析、思考活动,有针对性地进行动手操作指导,让学生积极参与讨到讨论和交流活动中来,增强本节课的学习效果。
图形的放大与缩小说课稿篇三
1.知识技能目标:了解图形的放大与缩小的意义;能在方格纸上按一定的比画出放大与缩小的图形;通过图形的放大与缩小体会图形的相似。
2.过程方法目标:通过观察、理解、动手操作等数学活动来体验图形放大与缩小的方法;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动手操作能力。
理解图形的放大与缩小。
1.观察体验。
出示多媒体课件。
师:老师这有一张照片,我们来一起看一看。(照片很小,学生看不清楚。)
怎样才能看清呢?
生会说把图片放大,(板书:放大)教师将照片放大,使学生看清照片。
拍摄照片是什么现象?(板书:缩小)
2.联系生活实际。
(1)观看主题图。
师:生活中我们有时需要把物体放大,有时我们也需要把物体缩小。(多媒体课件)来看看这些生活中的现象,你们知道他们反映的是哪种情况吗?可以联系人物的活动来谈。
学生自由发言。
(2)学生举例。
师:你们在生活中还见过其他放大缩小的现象吗?指名说一说。
师:看来放大缩小现象在我们生活中的各个领域应用还是十分普遍的。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一起研究图形的放大与缩小。
板书课题。
(一)感知图形的放大。(多媒体出示方格纸上的平面图形)
1.初步感知画在方格纸上的平面图形。
师:我们已经认识过许多的平面图形了。老师这把正方形、长方形和直角三角形分别画在了方格纸上。大家看一看画在方格纸上的三个图,我们能获得哪些相关的数学信息?学生自由谈。
2.理解要求。(多媒体出示例4的要求)
师:你怎么理解这个要求?学生自由发言。
3.通过画正方形了解画法。
师:按2:1画出放大后的图形,其实就是要把原图形的各条边放大到原来的2倍。谁能以这个正方形为例来具体说一说怎样画出它按2:1放大后的图形。学生试说。
学生在方格纸上画出正方形按2:1放大后的图形,并想一想你是用什么方法画得。指名代表用实物投影展示并介绍自己的方法。
教师总结学生方法中的重要一点:先确定一个固定的点,以它做为确定图形位置的重要点再画出其他的部分。
教师用多媒体课件展示画放大后正方形的过程。
4.经历画长方形和直角三角形的过程。
(多媒体出示要求)学生自己画出两个图形按1:3缩小之后的图形,并在小组里互相检查。教师用多媒体展示画的过程。
师:直角三角形和其他的两个图形不同,它有一条斜的边,谁能来介绍一下你是怎么画的。
学生展示画法。
5.置疑。
学生提出自己的置疑。
小组合作学习解决学生提出的置疑。
选取代表介绍自己的方法和找到的答案。教师配合多媒体课件随机演示验证的过程。
学生试概括发现,多媒体出示。(一个图形按一定的比放大,它的'每条边都按相同的比放大。)
6.引导发现。
学生比较放大后图形和原来的图形的大小和形状,并总结概括。多媒体出示。
(二)感知图形的缩小。
出示缩小的要求。
1.学生小组合作学习。
2.交流评议。
选取学生代表的作品展示,多媒体完成按一定的比缩小后画出的图形。
学生试说自己的发现并尝试总结。
3.总结发现。
学生试总结图形按一定的比放大或缩小的特点。
教师在学生充分的发言之后用多媒体出示图形放大和缩小的特点。
1.观察选择(多媒体出示)。
学生选择并说明理由。通过此题使学生区分放大和按比例放大的区别和联系。
2.按1: 2画出火箭模型缩小后的图形(多媒体出示)。
3.发展练习。
学生自己设计一个组合图形,自己设定一个放大或者缩小的比,然后在方格纸上画出按这个比放大或者缩小后的图形。画完后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并介绍画法。
生畅谈收获。
ppt把图形按一定的比放大或缩小可以设计出许多美丽的图案,我们来一起欣赏。
图形的放大与缩小说课稿篇四
《图形的放大与缩小》这节内容是在学生认识了比的意义以及有关平面图形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经过实际教学我对这一部分的教学有了一些思考。
一、要正视学生的朴素认识与数学概念之间的差距。
图形的放大与缩小,学生具有一定的生活经验,有自己的朴素认识。但是,这一认识是感性的、概括的、模糊的,只能是基于自身经验的理解,不能清楚地用数学的语言描绘变化的关系。而数学上的图形放大与缩小则是指按一定比例放大与缩小,它是一种定量的刻画。这一差距正是我们进行教学时需要加以利用的。
教学中,我先出示很小学生照片,问学生看到什么了?由于太小,学生就让我将图像放大。图形的放大与缩小学习的价值自然就蕴含其中。接着我把图象放大了三次(只放大长、只放大宽、长和宽都按一定比例放大)。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想法(此时由于前两次图形变形比较严重,学生禁不住发出了笑声,一致认为第三次放大比较好)。我适时提问:为什么呢?在学生思考的时候我出现了相关的数据。经过学生的观察、讨论与交流,学生对于图形放大后相应边的变化有了清晰的认识,完成了真实的数学理解过程。
用数学的语言来表述图形放大与缩小的过程,我觉得按什么比放大与缩小比较难理解。教学中,当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了图形放大的变化过程后,我随之追问:“我们怎样将图形缩小呢?”然后引导反思:“你觉得用数学的语言描述图形的放大与缩小的过程中什么比较难理解?你是怎样理解的?”
1、我觉得这个比是现在与原来的比。
2、我有一个重大的发现,将图形放大比的前项就大,将图形缩小比的后项就小。
3、要说清楚是按怎样的比放大或缩小的,只要先算出对应边的比,再看看是放大还是缩小,将前项或后项调整一下就行了。
通过今天的教学,使我深深地认识到,学生脑中并不是一片空白,他们是重要的教学资源。当学习之舟泊在学生的已有海域之上就会激起探究的激情,掀起思维的浪花。给学生更多的时间与空间会使作为老师的我领略更多的精彩!
图形的放大与缩小说课稿篇五
我说课的内容是《九年义务教育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第38~39页的例1、例2以及相应的试一试,完成随后的练一练和练习九的第1、2题。教材先让学生初步认识生活中的放大和缩小现象,使学生认识到图形的放大与缩小和生活有着密切联系,再让学生经历按指定的比把一个简单图形放大和缩小的操作过程,借助图形的直观变化,帮助学生感知体会图形相似变化的特点。同时教材将图形的放大和缩小贯穿整个单元的始终。这样的安排,既突出体现了数学知识之间的相互作用,有利于学生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的协同发展,也能为以后学习用比例解决问题打下坚实的基础。基于对教材的以上认识,按照大纲的要求,确定如下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初步理解图形的放大和缩小,学会利用方格纸把一个简单图形按指定的比放大或缩小。
2、使学生在观察、比较、思考和交流等活动中,感受图形放大、缩小在生活中的应用,初步体会图形的相似,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理解图形的放大和缩小,能利用方格纸把一个简单图形按指定的比放大或缩小。
教学难点:使学生在观察、比较、思考和交流等活动中,感受图形放大、缩小,初步体会图形的相似,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教法:采用情境导入法、演示法、讲授法进行教学。
学法:搜集资料法、观察法、探索法、讨论法、比较法、练习法、小组合作法。
多媒体课件、方格纸、文具。
(一)、创设情境导入。
1、手拿一本书做平移运动,手推动门作旋转运动。有直观的动作引起同学的好奇与疑问。
2、提问这是什么运动?什么发生了变化?什么没有变?(学生自由发表意见)。
3、根据学生的回答,总结平移与旋转运动特点,引出与之不同的图形变化。(引出课题)。
(二)、教学例1。
提问两幅图的长有什么关系?宽呢?组织学生独立思考,小组讨论,启发学生用不同的方法比较出两幅图的长和宽的关系。根据学生们的回答总结成通顺的语句,关键点出原来的长方形按2:1的比放大。
图形可以放大,能不能缩小呢?把第一副画按1:2缩小,长与宽应是原来的几分之几?各是多少厘米。同上面情形一样组织学生思考。
3、通过例1的教学,让同学们通过观察,思考、讨论、动手、比较初步认识图形的放大与缩小的具体过程,相同点与不同点。
(三)、教学例2。
1、出示例2,让学生读题,明白题目中有几个问题,先做什么,后做什么?
2、让学生尝试在方格纸上画出缩小后的长方形,再展示各自画的图形,并交流思考的方法,共同评议,让学生充分发表意见。
3、讨论把放大和缩小后的图形与原来的图形相比,你有什么发现?让学生明确:放大和缩小后的图形与原来的图形相比,大小变了,但形状没变。(放大和缩小后的图形长与宽的比与原来图形的长和宽的比是完全一样的。)。
4、教学“试一试”
(2)独立思考,再小组内交流自己的想法,并动手画一画。
(3)汇报展示:先让生说一说按2:1放大是什么意思?并说出是怎样画出放大后的图形的?边展示边说出自己的想法。重点说一说为什么直角三角形的直角边放大到原来的'两倍,连接两个端点后斜边也扩大到原来的两倍?可采用什么方法验证?让孩子动手量一量。通过自己的动手画,亲自验证来加深对图形放大的理解。
(四)、教学练一练。
方法同试一试类似。
(五)、教学练习九第一题、第二题。
1、ppt出示题目。让学生通过观察,自己动手算一算,画一画。一起讨论,相互交流。
2、展示自己的答案,说出如何思考的。
3、感受图形的放大与缩小应思考的方向与步骤。体验一下不管图形放大还是缩小,图形的对应边之比不变的规律。
(六)、全课小结。
(七)、说板书设计。
放大:
缩小:。
大小变换形状不变。
(八)、作业。
由于第一课时授完,练习九没有适合课后作业的题目了,ppt准备了课外作业。该作业紧贴课本,比较基础,能够加深同学对本课的理解与掌握。
(九)、教学效果。
本课教学从“平移和旋转”切入,通过例1引导学生先研究图形的放大后与原来对应边的比的特点,理解图形的放大概念;然后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自主探索理解图形缩小概念。例2的教学是在方格纸上将一个图形放大和缩小,揭示了图形放大和缩小的本质特点:大小变化,形状不变。教学中以教师引导为辅,以学生观察、比较、操作、交流为主的思想,让学生逐步体验了图形的相似性,也培养了学生的空间观念和探索意识。
图形的放大与缩小说课稿篇六
与老教材比,这是“比例”内容中新增设的内容,目的是架起比例与生活的练习——小学里的数学知识都能在生活中找到问题的原型。我认为这堂课的内容较为浅显,预计半个小时就能结束战斗,实际完成教学用了35分钟。
对教材的理解和把握:这堂课的价值是孕伏比例,为引出比例,即把任一个平面图形放大或缩小,变化后的边长与原图中对应边长的比是一定的(不变的)。所以,这堂课我抓住重点展开教学。例1解决对放大的比或缩小的比的认识和理解——前项表示现在图形的尺寸,后项表示原来图形的尺寸,前项大于后项则是放大的比,前项小于后项,则表示缩小的比。初步理解平面图形在缩放的过程中,每一条边缩放的比是一样的,初步感知缩放的过程中,形状不变,大小发生变化。例2的任务是学会根据一个比来画出一个放大或缩小的图形。通过“你发现了什么?”这个问题的讨论,进一步理解如下数学事实。某个图形按照一定的比放大(或缩小),则所有的边长都按照这个比放大或缩小,进一步强调大小变化,形状不变。
课堂拾贝:例2的教学中,学生已经完成了长方形的扩大或缩小的'画图。我让学生观察上面的3个图形,并想有什么发现?学生的回答有,长方形按3:1放大后,所得的长方形的所有的边与原来对应边的比都是3:1、林燕说:扩大后的长方形的面积与原来长方形面积的比是9:1,缩小后的长方形与原来长方形的面积比是1:4。我在肯定林燕的发现后,强调图形的放大或缩小特指构成图形的边长的放大或缩小。特别提出学生对题目的意思会产生误解——即在画第二个缩小的长方形时,去把扩大后的长方形缩小——所以,我建议教师可在例题2“再按1:2的比画出长方形缩小后的图形”中的长方形之前加上“原来”两个字。
“试一试”完成后,重点得出两点:按2:1的比放大这个直角三角形,只需先画出两条直角边就行了——即两条直角边决定了直角三角形的形状和大小。学生量出斜边长度后,发现他们的比也是2:1。再次强调:图形的放大就是按照一定的比把所有的边放大,实际操作时只需画出几条关键的边就可以了——如长方形只需画出一条长和一条宽,正方形只需画出一条边长。
练习九第一题中的第一个问题,学生虽然都知道5号图形是1号图形放大后的图形,但是按照xx的比放大的,一部分学生不会写了——原因是思维定势,前面遇到的所有比都有一个项是1、结果学生的答案出来两种:3:2,1、5:1。在这道题目的比的书写上,我是这样指导的:既然你认为5号是1号的放大后的图,那么什么比应该是一样的?学生说出现图与原图长的比是9:6,宽的比是3:2,化简比后得到都是3:2,所以写3:2、我补充“写1、5:1”也是可以的。
图形的放大与缩小说课稿篇七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第33耀34页例1、例2、“试一试”和随后的“练一练”,完成练习六第1、2题。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使学生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初步理解图形放大和缩小的含义;能利用方格纸按一定的比将简单图形放大或缩小。
2、使学生在观察、比较、思考、验证、交流等数学活动中,初步感受图形的放大、缩小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初步体会图形的相似性,进一步积累图形运动的经验,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3、使学生在认识图形放大与缩小的学习过程中,养成动手操作、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良好习惯,使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激发对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点】。
理解图形的放大和缩小,能利用方格纸把一个简单图形按指定的比放大或缩小。
【教学难点】。
使学生在观察、比较、思考和交流等活动中,感受图形放大、缩小。初步体会图形的相似,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学具准备】。
尺子、方格纸。
【教学过程】。
一、激趣引入,初步感知。
1、谈话:我们经常需要下载一些图片,下载后的图片可以放大,也可以缩小。
2、教师演示:将一张长方形照片拖动电脑鼠标后得到四幅不同的照片。
提问:把变化后的图与原图比,你有什么感觉?为什么图a、图b会变形?
3、揭题:图a、图b变形了,看起来很奇怪。图c、图d和原图相比,大小变了,但形状没变。怎样使它的形状不变呢?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研究的新知识,板书课题:图形的放大与缩小。
二、自主探究,构建新知。
1、出示图并提供数据:原图长8cm、宽5cm,放大后长16cm,宽10cm。
3、指出:把长方形的每条边放大到了原来的2倍,放大后与原来长的比是2:1,宽的比也是2:1,可以概括成放大后与原来长方形对应边长的比是2:1,我们就说把原来的长方形按2:1放大。
(看着图指一指,自由读一读。)。
4、提问:你是怎样理解对应边长的比是2:1的?2:1前项和后项分别指什么?
追问:要想把一幅图按3:1放大,怎么做?
小结:把长方形的每条边放大到了原来的2倍,放大后的长方形与原来长方形对应边长的比是2:1,就是把原来的长方形按2:1的比放大。
2、1:2前项和后项分别指什么?
3、还可以继续缩小吗?几比几?(板书:1:3、1:4……)。
4、这些缩小的比,前项和后项都表示什么?
1、刚才我们分别把一幅图进行了放大和缩小,请大家分别用放大和缩小后的图形与原图对比,能发现什么?(大小变了,形状没变)。
2、从数学的角度讲怎样才能做到不变形。(指定的比)。
3、小组讨论:比较放大的比和缩小的比,你有什么发现?如果1:1是什么意思?
教师强调:放大的比和缩小的比相同点是对应边长度比相等;都是大小变了,形状没变;前项都表示变化后,后项都表示原来。不同点是放大的比比值大于1,缩小的比比值小于1。
4、练一练。
(1)你能一眼看出几号是1号放大得到的?几号是1号缩小得到的图形吗?
(2)为什么于号、榆号不是?
(3)是按怎样的比放大和缩小的呢?要想正确解决这个问题我们要做哪些准备工作?(养成好习惯:数学离不开数。数、标、算)。
小结:放大后与原图对应边长的比是相等的,同样缩小后与原图对应边长的比也是相等的。也就是大小发生了变化,但形状没有变。
三、操作实践,内化新知。
通过刚才的学习,相信大家已经对图形的放大和缩小的变化规律已经很清楚了,现在让我们运用刚才学习的知识来解决一个实际问题:独立完成例2的绘图。
(一)教学出示例2。
1、提问:按3:1的比放大表示什么意思,1:2呢?
2、你能带上刚才的好习惯去完成吗?同学们按要求独自画在方格图中。
3、反馈:让学生相互评价,并交流画法。
4、讨论:观察并比较上面的三个长方形,你有什么发现?
5、指出:放大后与原图对应边长的比是相等的,同样缩小后与原图对应边长的比也是相等的。也就是大小发生了变化,但形状没有变。
(二)完成练习六第2题。
1、你能快速完成这题吗?完成后和大屏幕对答案。
(三)试一试:按2:1的比画出直角三角形放大后的图形。
1、你会把一个三角形放大吗?你能用刚才的方法完成“试一试”吗?(独立完成)。
2、你是怎样算的?把你的思考过程和大家分享一下。
3、为什么只算直角边就行了?斜边是不是原来的2倍?(量一量,验证)。
小结:图形按一定的比放大,对应的每一条边的比是相同的。同样,如果图形对应的每一条边的比是相同的,图形不是放大就是缩小。
四、拓展延伸,巩固内化。
1、独立完成“练一练”。
交流:你是怎样画的?都是这样考虑的吗?为什么从直角边入手?缩小后的斜边也是缩小前斜边的2倍吗?请同学们去量一量。
2、把下列平行四边形按2:1放大。
3、生活中的应用。
(1)刚才研究了放大、缩小,生活中的例子有很多,你知道哪些?
(2)多媒体展示一组图片:图形的放大和缩小在生活中的运用。如教师外出旅游时拍下的景点照片、北京世界公园里著名的人文和自然景观图片;再如复印文件、房地产沙盘模型、放大镜、显微镜等的功能。
3、梳理:你对放大和缩小有了怎样的认识?还有什么疑惑?
图形的放大与缩小说课稿篇八
徐xx老师执教的这节课,教学难点比较多,具有一定的挑战性。但徐老师的整堂课教学思路清晰,重点突出,难点也得到了有效的突破,课堂教学效果好。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从学生所熟悉的教师生活照片形象引入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师生的对话活动创设引人入胜的问题情境,自然过渡到了本课的学习。进而探索本节课图形的放大与缩小的规律。最后,生活中图形的放大与缩小实例的展示,进一步让学生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探究“图形的放大与缩小”的知识时,教师注意强调了放大后与放大前的比,缩小后与缩小前的比,并特别强调了对应边长的比,有助于学生理解重点。本节课难点之一是仅看一个比,学生较难区分是要求将图形放大还是缩小,为此在学习图形的缩小后,结合判断题:“按下面的比画出新图形后,各是把原图形放大了还是缩小了”的练习,使学生进一步明确了比的前项大于后项表示图形的放大,比的前项小于后项表示图形的缩小。在练习中加强对比。练习九第一题,让学生在观察中比较,得出2号和3号肯定不是1号长方形放大后的图形,从而要在4号和5号图形中去找;同理,4号和5号不是1号缩小后的图形,必须从4号和5号图形中去找。大量的练习有效地巩固了新知,教学效果显著。
徐老师能够关注学生的回答,重视教学效果的反馈。学生学习积极性高,课堂气氛活跃。
图形的放大与缩小说课稿篇九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第33耀34页例1、例2、“试一试”和随后的“练一练”,完成练习六第1、2题。
1、结合具体情境,使学生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初步理解图形放大和缩小的含义;能利用方格纸按一定的比将简单图形放大或缩小。
2、使学生在观察、比较、思考、验证、交流等数学活动中,初步感受图形的放大、缩小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初步体会图形的相似性,进一步积累图形运动的经验,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3、使学生在认识图形放大与缩小的学习过程中,养成动手操作、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良好习惯,使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激发对学习的兴趣。
理解图形的放大和缩小,能利用方格纸把一个简单图形按指定的比放大或缩小。
使学生在观察、比较、思考和交流等活动中,感受图形放大、缩小。初步体会图形的相似,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尺子、方格纸。
一、激趣引入,初步感知。
1、谈话:我们经常需要下载一些图片,下载后的图片可以放大,也可以缩小。
2、教师演示:将一张长方形照片拖动电脑鼠标后得到四幅不同的照片。
提问:把变化后的图与原图比,你有什么感觉?为什么图a、图b会变形?
3、揭题:图a、图b变形了,看起来很奇怪。图c、图d和原图相比,大小变了,但形状没变。怎样使它的形状不变呢?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研究的新知识,板书课题:图形的放大与缩小。
二、自主探究,构建新知。
1、出示图并提供数据:原图长8cm、宽5cm,放大后长16cm,宽10cm。
3、指出:把长方形的每条边放大到了原来的2倍,放大后与原来长的比是2:1,宽的比也是2:1,可以概括成放大后与原来长方形对应边长的比是2:1,我们就说把原来的长方形按2:1放大。
(看着图指一指,自由读一读。)。
4、提问:你是怎样理解对应边长的比是2:1的?2:1前项和后项分别指什么?
追问:要想把一幅图按3:1放大,怎么做?
小结:把长方形的每条边放大到了原来的2倍,放大后的长方形与原来长方形对应边长的比是2:1,就是把原来的长方形按2:1的比放大。
2、1:2前项和后项分别指什么?
3、还可以继续缩小吗?几比几?(板书:1:3、1:4……)。
4、这些缩小的比,前项和后项都表示什么?
1、刚才我们分别把一幅图进行了放大和缩小,请大家分别用放大和缩小后的图形与原图对比,能发现什么?(大小变了,形状没变)。
2、从数学的角度讲怎样才能做到不变形。(指定的比)。
3、小组讨论:比较放大的比和缩小的比,你有什么发现?如果1:1是什么意思?
教师强调:放大的比和缩小的比相同点是对应边长度比相等;都是大小变了,形状没变;前项都表示变化后,后项都表示原来。不同点是放大的比比值大于1,缩小的比比值小于1。
4、练一练。
(1)你能一眼看出几号是1号放大得到的?几号是1号缩小得到的图形吗?
(2)为什么于号、榆号不是?
(3)是按怎样的比放大和缩小的呢?要想正确解决这个问题我们要做哪些准备工作?(养成好习惯:数学离不开数。数、标、算)。
小结:放大后与原图对应边长的比是相等的,同样缩小后与原图对应边长的比也是相等的。也就是大小发生了变化,但形状没有变。
三、操作实践,内化新知。
通过刚才的学习,相信大家已经对图形的放大和缩小的变化规律已经很清楚了,现在让我们运用刚才学习的知识来解决一个实际问题:独立完成例2的绘图。
(一)教学出示例2。
1、提问:按3:1的比放大表示什么意思,1:2呢?
2、你能带上刚才的好习惯去完成吗?同学们按要求独自画在方格图中。
3、反馈:让学生相互评价,并交流画法。
4、讨论:观察并比较上面的三个长方形,你有什么发现?
5、指出:放大后与原图对应边长的比是相等的,同样缩小后与原图对应边长的比也是相等的。也就是大小发生了变化,但形状没有变。
(二)完成练习六第2题。
1、你能快速完成这题吗?完成后和大屏幕对答案。
(三)试一试:按2:1的比画出直角三角形放大后的图形。
1、你会把一个三角形放大吗?你能用刚才的方法完成“试一试”吗?(独立完成)。
2、你是怎样算的?把你的思考过程和大家分享一下。
3、为什么只算直角边就行了?斜边是不是原来的2倍?(量一量,验证)。
小结:图形按一定的比放大,对应的每一条边的比是相同的。同样,如果图形对应的每一条边的比是相同的,图形不是放大就是缩小。
四、拓展延伸,巩固内化。
1、独立完成“练一练”。
交流:你是怎样画的?都是这样考虑的吗?为什么从直角边入手?缩小后的斜边也是缩小前斜边的2倍吗?请同学们去量一量。
2、把下列平行四边形按2:1放大。
3、生活中的应用。
(1)刚才研究了放大、缩小,生活中的例子有很多,你知道哪些?
(2)多媒体展示一组图片:图形的放大和缩小在生活中的运用。如教师外出旅游时拍下的景点照片、北京世界公园里著名的人文和自然景观图片;再如复印文件、房地产沙盘模型、放大镜、显微镜等的功能。
3、梳理:你对放大和缩小有了怎样的认识?还有什么疑惑?
图形的放大与缩小说课稿篇十
1、知识技能目标:了解图形的放大与缩小的意义;能在方格纸上按一定的比画出放大与缩小的图形;通过图形的放大与缩小体会图形的相似。2、过程方法目标:通过观察、理解、动手操作等数学活动来体验图形放大与缩小的方法;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动手操作能力。3、情感态度目标: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求知欲,使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在学习过程中感受成功的喜悦。
1、观察体验。
2、学生举例,自由发言。
师:你们在生活中还见过其他放大缩小的现象吗?指名说一说。师:看来放大缩小现象在我们生活中的各个领域应用还是十分普遍的。这些现象也包含着一定的数学知识。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一起研究“图形的放大与缩小”。板书课题。
(多媒体出示方格纸上的平面图形,例4.)。
1、初步感知画在方格纸上的平面图形。师:我们已经认识过许多的平面图形了。老师这把正方形、长方形和直角三角形分别画在了方格纸上。
大家看一看画在方格纸上的三个图,我们能获得哪些相关的数学信息?
学生小组自由谈。正方形边长3个方格、长方形长6个方格,宽3个方格直角三角形两条直角边分别是3个方格、6个方格。
2、理解要求。
(1)多媒体出示例4的要求——2:1画出这个图形放大后的图形。
(2)按“2:1”放大是什么意思?先让学生说出自己的理解,然后教师说明。(按2:1放大,也就是各边放大到原来的2倍。)。
3、通过画正方形了解画法。
(1)那么我们怎么样才能把正方形按2:1放大呢?请同桌之间相互讨论。
(2)汇报:原来的边长是3个方格,放大后图形的边长是6格。
(3)学生在方格纸上画出正方形按2:1放大后的图形,
(4)教师总结学生方法中的重要一点:先确定一个固定的点,以它做为。
确定图形位置的重要点再画出其他的部分。
(5)教师用多媒体课件展示画放大后正方形的过程。
4、经历画长方形和直角三角形的过程。
(1)接下来我们继续按照2:1放大长方形和直角三角形,你觉得需要知道些什么条件呢?点名学生回答。
(2)下面就按照你们的方法放大长方形和直角三角形吧,请画在方格纸上。
(3)学生汇报画法。
(4)观察放大后的直角三角形,相邻的两条直角边放大了2倍,那么他的斜边也放大了2倍吗?你怎么知道的?汇报测量结果。
5、置疑。
观察一下,放大后的图形与原来的图形相比,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1)放大后的图形与原来的图形相比,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2)小组合作学习讨论解决学生提出的置疑。
(3)选取代表介绍自己的方法和找到的答案。教师配合多媒体课件随机演示验证的过程。(4)学生试概括发现,多媒体出示。(一个图形按一定的比放大,它的每条边都按相同的比放大。)。
(5)多媒体出示。一个图形按一定的比放大,图形变大了,但形状没变。
1、出示缩小的要求。
如果把放大后的三个图形的各边按1:3缩小,图形又发生了什么变化?画画看.
2、说说对1:3的理解。
3、学生作图,并相互检查。
4、选取学生代表的作品展示,并说说是怎么画的。(多媒体完成按一定的比缩小后画出的图形。)。
5、观察原图和缩小后的图形。学生试说自己的发现并尝试总结。
按3:1画出下图。
6、总结发现。
(1)学生讨论。
图形的各边按相同的比放大或缩小后,所得的图形与原图形有什么关系呢?
(2)教师在学生充分的发言之后用多媒体出示图形放大和缩小的特点:所得的图形只是大小发生了变化,形状没变。
画一画,
学生根据教师给出一个放大或者缩小的比,然后在方格纸上画出按这个比放大或者缩小后的图形。画完后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并介绍画法。
1、按4:1画出下面图形放大后的图形.并说理由。
2、按1:2画出下面图形缩小后的图形.
3、按1:2画出下面图形缩小后的图形.
4、下面哪个图是图形a按2:1扩大后得到的图形?
【主要是评价学生按一定的比例对放大和缩小图形的画法的掌握】。
通过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结束语:同学们,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到了图形的放大与缩小,在日常生活中,有许多这样的现象,只要大家做生活的有心人,运用今天所学的知识,你们就能创造许多新鲜有趣的事物,用以丰富和美化我们的生活。
课本1、2题。
图形的放大与缩小说课稿篇十一
一、填空。
1.小圆的半径是2厘米,大圆的直径是3厘米,大圆和小圆的直径比是,大圆和小圆的周长比是()。
2.如图所示,甲和乙是两个面积相等的长方形。甲和乙两幅图中的阴影面积的比是。
():()。
3.
二、操作题。
1.
2.在方格图中“自己设定一个比”并画出按比放大或缩小后的'图形。
3.在下面的图形中任选一个,再按自己选定的比进行放大或缩小。
4.在等腰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圆形中任选一个图形,再选定一个比,把它放大。
或缩小。
小学频道六年级数学试题。
图形的放大与缩小说课稿篇十二
2、教学比例的基本性质、解比例,解决图形放大或缩小的实际问题。
3、教学比例尺的知识和实际应用。
4、实践活动《面积的变化》。
本单元教学“数与代数”领域的比例知识,还教学“空间与图形”领域的图形放大或缩小,以及比例尺的知识,把不同领域的教学内容有机融合是教材的一大特点。图形的放大或缩小是认识比例的现实素材,比例能揭示图形放大或缩小的数学含义,而且解决图形放大或缩小、比例尺的实际问题要应用比例的知识。把两个领域的内容融合能发挥数形结合的作用,提高教学效率。
另外,还编排了实践活动《面积的变化》,研究图形放大或缩小时边长与面积的变化关系。
2.联系实际,发现和应用比例的基本性质。
4.进一步研究图形放大,发现面积与长度变化的关系。
7课时。
p38、39“练一练”和练习九的第1、2题。
1、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初步理解图形的放大和缩小,能利用方格纸按一定比把一个简单图形按指定的比放大或缩小。
2、使学生在观察、比较、思考和交流等活动中,感受图形放大、缩小在生活中的应用,初步体会图形的相似,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理解图形的放大和缩小,能利用方格纸把一个简单图形按指定的比例放大或缩小。使学生在观察、比较、思考和交流等活动中,感受图形放大、缩小,初步体会图形的相似,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电脑课件、投影仪。
师生双边活动改进意见。
一、情境引入。
情境演示:呈现例1图片在电脑上拖动鼠标并把长方形图片放大的情境。师:把放大前后的两幅画相比,你能发现什么?揭示课题:长方形的长和宽与原来相比,其中变化有什么规律?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板书课题:图形的放大与缩小)。
二、探索新知。
1、教学例1。
2、教学例2。
(2)探索规律:放大和缩小后的图形与原来的图形相比,你有什么发现?
(3)教学“试一试”师:量一量,斜边的长也是原来的2倍吗?你发现什么?
三、练习提高。
做“练一练”;做练习九第1、2题。第1题要引导学生具体分析相关图形边的长度,并完成填空,再组织交流。
四、总结评价。
放大和缩小后的图形与原来的图形有什么关系?你还有什么疑问?
学生读题。在小组里说一说“按3:1放大”的含义,再全班交流。学生画图,再展示、交流。(学生尝试在方格纸上画出缩小后的长方形,再展示各自画的图形,并交流思考的方法。)小组讨论:把放大和缩小后的图形与原来的图形相比,有什么发现?放大和缩小后的图形与原来的图形相比,大小变了,但形状没变。)。
图形的放大与缩小说课稿篇十三
教材分析:本课教学内容是课程标准苏教版六年级(下)教科书第38—39页“图形的放大和缩小”。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认识了比的意义以及有关平面图形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学习图形的放大和缩小要利用比例的知识,同时图形的放大和缩小又是教学比例的现实素材。教材在这部分的编写,将“空间与图形”领域的《图形放大和缩小》与“数与代数”领域的《比例》知识相融合,数形结合,有助于学生的理解与掌握。
学生情况:1、学生已认识了比的意义以及相关平面图形的知识。具有学习《图形的放大和缩小》的基本知识。
2、学生具有生活中的放大、缩小的感性认识,认为图形由小到大视作放大,由大变小视为缩小,但与数学里图形的放大和缩小要求每条对应边按相等的比来变化有很大的差距。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初步理解图形的放大和缩小,能利用方格纸按指定的比将简单图形放大或缩小,初步体会图形的相似。
2、使学生在观察、比较、思考和交流等活动中,感受图形放大、缩小在生活中的应用,初步体会图形的相似,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和抽象概括等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初步理解图形的放大与缩小,能利用方格纸按一定比例将简单图形放大或缩小。
教具、学具准备:课件。
教学流程:
流程1:谈话导入。
流程2:教学例1a。
流程3:教学例1b。
流程4:教学例1c。
流程5:教学例1d。
流程6:完成练习九第1题a。
流程7:完成练习九第1题b。
流程8:完成练习九第1题c。
流程9:教学例2a。
流程10:教学例2b。
流程11:教学例2c。
流程12:教学“试一试”a。
流程13:教学“试一试”b。
流程14:完成“练一练”a。
流程15:完成“练一练”b。
流程16:课堂总结。
流程17:布置作业。
流程1:谈话导入。
出示word中图片指名学生上台拖动鼠标。
提问:把放大前后的两幅画相比,你能发现什么?
学生可能回答:长方形画的长变长了,宽也变长了;整个画面比原来大了;虽然长与宽都变了,但形状没变等等。
教师:同学们眼力不错。
教师:像刚才把一幅长方形画放大或缩小,放大后长方形的长和宽与原来相比,其中变化有没有规律?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
流程2:教学例1a 。
课件出示刚才放大前后的两幅画。
教师:吴老师也在电脑里把这张照片放大了,请大家仔细观察,第二幅画与第一幅画相比,长有什么关系?宽又有什么关系?自己有想法后和同桌交流一下。
流程3:教学例1b。
生1:第二幅画的长是第一幅画的2倍,宽也是第一幅画的2倍;
教师:你是怎么知道的?
出示课件。
教师:这位同学能用“倍”字说清它们的关系。其他同学呢?
生2:第二幅画和第一幅画长的比是2:1,宽的比也是2:1;
教师:你是怎么知道的?
出示课件。
教师:也可以说把长方形的每条边放大到原来的2倍。
教师:长与长的比是2:1、宽与宽的比也是2:1,也就是对应边长的比都是2:1。
教师:以后,像这样把长方形的每条边放大到原来的2倍,放大后的长方形与原来长方形对应边的长度的比是2:1,我们就可以说成:是把原来的长方形按2:1的比放大(带领学生说一遍)。
课件出示:把长方形的每条边放大到原来的2倍,放大后的长方形与原来长方形对应边的比是2:1,就是把原来的长方形按2:1的比放大。
教师:想一想,这个2:1表示的是谁和谁的比?
生1:既是放大后的长与原来长的比,也是放大后的宽与原来宽的比。
教师:所以,我们可以说是:放大后边的长度:放大前边的长度是2:1。
教师板书: 放大后边的长度:放大前边的长度 2:1。
教师:放大前边的长度看作几份?放大后边的长度呢?所以是放大(板书)。
流程4:教学例1c。
出示课件:
大家先把题目看完整。
教师:把第一幅画按1:2的比缩小是什么意思?
生1:把原来的边长缩小2倍;
生2:1:2是指缩小后边的长度与缩小前的长度的比。
生3:缩小后长与长、宽与宽的比都是1:2。
生4:缩小前是2份,缩小后是1份。
教师板书: 缩小后边的长度:缩小前边的长度 1:2。
教师:长和宽是原来的几分之几呢?是多少厘米怎么计算呢?
生1:长是原来的二分之一,8*1/2=4厘米。
宽也是原来的二分之一,5*1/2=2.5厘米。
出示课件:图片和结果。
流程5:教学例1d。
生1:变化后边的长度与变化前对应边的长度的比。
教师板书:变化后:变化前。
流程6:完成练习九第1题a。
教师:下面我们练习一下,看看刚才的知识你学得怎么样。
课件出示练习九第1题。
教师:我们先看第一个问题,请大家在课本41页上填一填。
流程7:完成练习九第1题b。
课件出示问题(1)的答案。
学生作业在视屏转换台上展示,先错题,再正确题。
教师:是几号图形?是几比几?你是怎样想的?
生1:5号图的长是9格,1号图的长是6格,9:6化简后3:2;5号图的宽是3格,1号图的宽是2格,也是3:2;所以是按3:2放大的。
教师:我刚才看到一个同学选的是4号对吗?2、3号能选吗?
流程8:完成练习九第1题c。
教师:请大家继续完成问题(2),也在书上填一填。
课件出示答案。
教师:请看屏幕,做对的同学请举手。这个1:2你又是怎么得到的?与你的同桌互相说一说。
流程9:教学例2a。
教师:接着我们再来学习一个例题。请大家打开课本39页,找到例2。
教师:请同学们先轻声地读一读题目。
教师:想一想按3:1的比放大后,长方形的长、宽各是几格怎么算呢?在书上把放大后的图形画出来。
流程10:教学例2b。
教师:老师这儿也画了一个,怎样知道画的对不对呢?
生1:把放大后边的长与原来对应边的长比一下,看是不是3:1。
教师:请大家观察这两个长方形,你有什么想说呢?
教师:那缩小后图形的边又该怎样算?怎样画?请同学们在方格纸上完成。
流程11:教学例2。
课件出示缩小后的长方形。
教师:同桌相互检查一下。相互说一下,你是怎样想的?
教师:下面请同学们观察一下这上面三个图形,你有发现吗?
引导:大小、形状,比。
生1:大小变了,形状没有改变;各条边都按相等的比变化。
教师:通过例2的学习,我们发现:放大或缩小后的图形与原来的图形比较,
都是大小变了,形状不变;而且各条边都按相等的比变化。
出示课件。
流程12:教学“试一试”a。
教师:刚才我们又学习了怎样按一定的比画出放大或缩小后的图形,你们会画吗?我们来试一试。
教师:大家先读一读题目,然后独立在课本39页试一试中的方格纸上画出这个三角形。
流程13:教学“试一试”b。
展示学生作业。
教师:你是怎样想的?
生1:先算出一条直角边是6格,另一条直角边是2格,再画出这两条线段,再连接两点。
教师:三角形有三条边,刚才只确定了两条边,大家有疑问吗?
放大后斜边的长度与原来边的长度的比也是2:1吗?怎样验证呢?
生1:量出长度比一比。
教师:好的大家量一量,比一比。
教师:看来把一个图形放大后,所有对应边的长度比都相等。
流程14:完成“练一练”a。
教师:请同学们继续在课本上完成练一练。
流程15:完成“练一练”b。
课件出示缩小后的图形。
教师:同桌相互检查一下。举手了解情况。
流程16:课堂总结。
教师: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了图形的放大和缩小。通过一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疑问?除了今天出现的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还学过哪些平面图形?课后大家可以选择一个图形作为主题,研究一下放大和缩小情况。
流程17:布置作业。
教师:今天的作业是课本41页练习九中的第2题。请大家做在书上。
板书: 。
放大后边的长度:放大前边的长度 2:1 放大。
缩小后边的长度:缩小前边的长度 1:2 缩小。
变化后边的长度:变化前边的长度。
图形的放大与缩小说课稿篇十四
总的来说:
(2)课的导入不超过2分钟,最好一分钟,并在此时间内把讲课的题目板书到黑板上;
(3)板书时上臂与肩平齐,切忌踮着脚写板书;
(4)在讲台上站的位置应该符合;
(5)要做到胸中有纲、目中有人、手中有法、心中有谋;
(6)要做到四化:通俗化(生活化)、具体化(直观化)、形象化、抽象化;
一、语言方面。语言应具备“六性”:
1、叙事说理,条理清楚,言之有据,全面周密,具有性。
2、描人状物,有声有色,情景逼真,细腻动人,具有形象性。
3、范读谈话,情真辞切,平易流畅,真挚感人,具有感染性。
4、借助手势,穿插事例,比喻新颖,生动有趣,富有趣味性。
5、发音准确、吐字清晰,措词恰当,寓意贴切,富有精确性。
6、举一反三,弦外有音,留有余地,循循善诱,富有启发性。
二、时间方面。时间分配的技巧:
1、一节课中各部分内容大致需要多长时间,应心中有数,重点和难点需要的时间要长些,讲的力度要深些,切忌主次不分,重点不清。
2、时间分配要讲究科学,前松后紧或前紧后松都会影响教学效果。有的教师讲课开始时怕学生听不懂,反反复复,絮絮叨叨,把精讲变成了繁讲,到后来一看时间不多了,便任意删减授课内容,“草率收兵”;还有的教师随意拖堂,下课铃响了半天,还在不停地讲授,室外“喧闹四起”,室内“无心听讲”。“草率收兵”或“随意拖堂”都是不良的教学习惯,应努力克服。
三、提问方面:
1、为讲新课铺路的提问。这种提问可创设一些悬念,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从一开始就抓住学生的注意力,为讲清新课内容铺平道路。
2、为突出重点难点而有意创设的提问。通过提问,启发学生独立思考,使他们自觉地接受、掌握课堂知识。教师在讲授新内容时如果遇到了旧的知识,不要直接应用,而应采取提问的方式,让学生回答,从而加强教学的系统性和巩固性。
3、总结式的提问。这种提问一般在每节课的小结中进行,老师可以了解学生对所学知识掌握的程度,最后,还可以请几名学生到黑板上作示范以便纠正学生们普遍存在的问题。
四、姿势方面:
走到讲台前站稳后,不要仓促开口,应首先静静地站在那里,面带笑容,亲切地扫视一下全班学生,待全班学生的目光全部集中在你的身上,三至五秒后,全班一片寂静时,才开口上课。讲课时站立要稳,切勿前后,以防止使学生认为你心神不定;也不能在讲台上来回走动,以防止分散学生的注意力;更不能总站在一处不动,给学生呆板的印象。应尽量稳重地活动脚步,或前进半步,或后退半步,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若有些紧张,决窍之一是张开双脚与肩同宽,挺稳整个身躯。另一个决窍是想办法扩散并减轻施加在身体上的紧张情绪。例如将一只手稍微插入口袋中,或者手触桌边、或者手握课本、粉笔等等。
五、衣着方面:
一个人的衣着直接影响其气质和“形象”。教师在“亮相”之前,应首先作好“形象亮相”的准备工作,这就是衣着。衣着因身份,场所而异。一般来说,服装应以整洁、朴素、大方为原则,切不可奇装异服,过分打扮;也不能邋里邋遢,更不能不考虑自己的“身份”而乱来。女教师上课时不宜穿戴过分艳丽暴露,即使化妆也应以淡雅为宜,否则会引起学生的议论而影响。
六、眼睛方面:
富有经验的教师,总是恰当而巧妙地运用自己的眼睛表达出丰富多变的思想情感,以影响和感染学生,收到最佳的教学效果。而且,心理学家的实验证明,一般人对面交谈时,正常情形总是望着对方的眼睛。
所以,如果我们在讲课时常常用眼睛盯着天花板或窗外,就等于切断了与学生的视线交流,向学生关闭了。那就既不能用眼睛辅助有声语言的教学,也不能及时观察和把握学生听课的反馈情况。
图形的放大与缩小说课稿篇十五
一节小课,也有一种反思!
《图形的放大与缩小》是新旧教材《比例》这一部分内容的最大不同之处。它是属于空间与图形领域中图形与变换方面的内容。比例的知识属于数与代数领域。新教材将《图形的放大与缩小》纳入到比例单元中,将两条线交织在一起。我认为主要是体现数形结合的思想,使知识形成和发展的基础更加扎实。就本课而言“能利用方格纸等形式按一定的比例将简单图形放大或缩小,体会图形的相似”是图形与变换的一个重要教学目标。它要求我们在教学中,要注意从简单图形开始,借助实物或计算机演示,再让学生动手操作,由此充分体验图形的相似是指图形运动后,大小发生了变化,但形状不变,前后图形是相似的。
针对这一新内容,我利用学生的原有经验以及这一内容在教材整体中的作用在前设计中尽力做到缩小学生的朴素认识与数学概念之间的差距。图形的放大与缩小,学生具有一定的生活经验,有自己的朴素认识。但是,这一认识是感性的、概括的、模糊的,只能是基于自身经验的理解,不能清楚地用数学的语言描绘变化的关系。而数学上的图形放大与缩小则是指按一定比例放大与缩小,它是一种定量的刻画。这一差距正是我们进行教学时需要加以利用的。教学中,我先出示很小图片,由于太小,学生就产生让老师将图像放大的想法。图形的放大与缩小学习的价值自然就蕴含其中。接着我出示了三幅图片(b、只放大长、c、只放大宽、d、长和宽都按一定比例放大),不出现数据。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想法(此时由于图形b、c变形比较严重,一致认为d放大比较好)。我适时提问:为什么d比较好呢?在学生思考的时候我出现了相关的.数据。经过学生的观察、讨论与交流,学生对于图形放大后相应边的变化有了清晰的认识,完成了真实的数学理解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不同的学生有了自己独特的体验。
其次是做到重视放大与缩小的比的理解。用数学的语言来表述图形放大与缩小的过程,我觉得按什么比放大与缩小比较难理解。(教学反思)教学中,当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了图形a到图形d的变化过程后,我随之追问:“我们怎样将图形d变为图形a”。你怎样理解图形的放大与缩小?你是怎样理解“2:1”的?”(1、我觉得这个比是现在与原来的比。2、我有一个重大的发现,将图形放大比的前项就大,将图形缩小比的后项就小。3、要说清楚是按怎样的比放大或缩小的,只要先算出对应边的比,再看看是放大还是缩小,将前项或后项调整一下就行了……学生的智慧碰撞,内心的欣喜溢于言表)。
通过教学,使我深深地认识到,学生脑中并不是一片空白,他们是重要的教学资源。当学习之舟泊在学生的已有海域之上就会激起探究的激情,掀起思维的浪花。给学生更多的时间与空间会使作为老师的我领略更多的精彩!
图形的放大与缩小说课稿篇十六
图形的放大和缩小,它是图形的一种基本变换,是图形的各部分线段按相同的比发生变化的过程,特征就是“形状不变、大小改变”。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要求学生不仅能理解图形是按什么标准放大或缩小的,而且能用网格图将一个图形按一定的比放大或缩小。本节课的教学,有了一些体会:
对于图形的放大与缩小,学生具有一定的生活经验,有自己的朴素认识。但是,这一认识是感性的、模糊的,对于图形放大与缩小过程中的内在规律并不清楚。而本节课首先要让学生明确的是,数学意义上的图形放大与缩小是有一定变化规律的,它要指按一定的`比将图形的每一条边同时放大或者同时缩小,这是一种定量的刻画。在教学时我首先利用学生已有的认识,通过出示一张非常小的图片,学生看不清,产生“把图片放大”的需求,接着我通过动画展现了图片“由小变大”放大的过程与“由大变小”缩小的过程,使学生对放大与缩小有了初步的感受。
然后充分利用例题的教学资源,通过把原图变大后的三幅图的对比,引导学生观察得出:有的图长变长了,但宽没变;有的图宽变长了,但是长没变,这样的变化都不是我们要研究的放大,而我们要研究的放大必须是长和宽同时变化,而且具有“形状不变,大小变了”的特征的。层层递进,从而规范了学生心目中对放大与缩小概念的理解。为下一个环节学生探究图片放大与缩小过程中各对应边的变化规律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放大与缩小是两种不同的.变化,用来表示放大与缩小的比的意义也不一样,是学生很容易产生混淆的地方。在教学中,我注重从比的意义出发,引导学生明确比较的顺序:即用变化后的图形的边长与变化前的图形的边长进行比较,都是以变化前的长度为标准的,所以不管是表示放大还是缩小的比,其前项都表示变化后的长度,后项都表示变化前的长度。并通过比较使学生感知,表示放大的比,前项比后项大且比值大于1;表示缩小的比,前项小于后项且比值小于1。
在初步理解了放大与缩小的含义以后,我趁热打铁,通过“还能按几比几放大(缩小),算一算放大(缩小)后长是多少,宽是多少?”等活动,引导学生从比的意义联系到两数间的倍比关系,求出放大(缩小)后长和宽,把对放大与缩小的比的理解与以前学过的“倍”、“比”“分数”等知识沟通起来,有利于学生知识体系的形成。
图形的放大与缩小说课稿篇十七
是比的.实际应用,是在比和比例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通过这部分内容的教学,使学生从数学的角度认识放大与缩小现象,知道图形按一定的比放大或缩小后,只是大小发生了变化,形状没变,从而体会图形相似变化的特点,并能在方格纸上按一定的比将简单的图形放大或缩小。
成功之处:
明确放大与缩小的区别。在教学时首先通过生活中的一些放大和缩小的现象,初步认识放大与缩小的特点是把原图像按照一定的比进行放大与缩小,所以和图像的变形有着本质的区别。然后通过教学进一步研究放大与缩小的`特点,让学生思考2:1表示什么意义,怎样放大图形呢?自己尝试画图并比较所画的图形是原图形的2倍,就是放大,并且知道要把一个图形按一定的比放大,只要把原图形的各边按一定的比放大,图形的大小变了,形状没变。接着在此基础上让学生把放大后的三个图形按1:3的比缩小,得出图形变小了,但是形状没变。最后通过出示几个比让学生判定哪个比是放大,哪个比是缩小,例如:5:1、1:4、2:1、1:3、4:1、1:2使学生明确比的前项是后项的几倍是放大,比的前项是后项的几分之一是缩小。
不足之处:
教学中只出现了长方形、正方形和直角三角形这几种简单而又特殊的图形,对于这样的图形放大与缩小学生都不难理解,但是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这几种图形不仅仅是把各边按一定的比放大或缩小,还要与它们的高、角度都有联系。
图形的放大与缩小说课稿篇十八
本节课主要教学的内容是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59—60页的内容。图形的放大与缩小是属于空间与图形领域中图形与变换方面的内容。新教材将“图形的放大与缩小”纳入到比例单元中,比例的知识属于数与代数领域,体现数形结合的思想,这一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比的意义以及有关平面图形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课前,学生具有一定的生活经验,有自己的朴素认识。但是,这一认识是感性的、概括的、模糊的,只能是基于自身经验的理解,不能清楚地用数学的语言描绘变化的关系。而数学上的图形放大与缩小则是指按一定比例放大与缩小,它是一种定量的刻画。
课一开始,我利用课件出示教材第59页上的主题图让学生观察并回答,这些现象中,哪些物体是放大?哪些物体是缩小?同时呈现的素材选用学生熟悉的照片,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让学生感受到新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从而产生对知识的渴求心理。接着出示教材第60页的例4,在教学中,我利用课件把放大和缩小的过程直接呈现给学生,使学生直观感受到长方形各部分按比例放大的现象。有助于学生对数学意义上图形的放大和缩小的理解。经过学生的观察、讨论与交流,学生对于图形放大后相应边的变化有了清晰的'认识,完成了真实的数学理解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不同的学生有了自己独特的体验。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重视培养学生用数学的语言来表述图形放大与缩小的过程,觉得按什么比放大与缩小比较难理解。在这一过程的教学中,当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了原长方形到放大后的长方形的变化过程后,随之发现对应边的比,后到图形的比,然后培养学生用规范的语言阐述出图形是如何放大的;再类推出图形的缩小的方法,结果在练习的反馈是发现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对此接受上有困难,分不清放大与缩小的现象,描述不出来。但经过引导学生再仔细观察、对比后,学生不难找出其中的规律,如按2:1放大就是每条边放大到原来的2倍,比的后项是1;按1:2缩小就是每条边缩小到原来的2倍,比的前项是1,同时学生还明白了图形的形状是不变的。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我明白学生脑中并不是一片空白,他们是重要的课堂教学资源。在学习过程中能由学生观察、发现就会激起探究的激情,掀起思维的浪花。给学生更多的时间与空间会使学生领略到更多的精彩!
图形的放大与缩小说课稿篇十九
图形的放大与缩小属于“图形与几何”领域的知识,是图形的一种基本变换,是组成图形的线段按相同的比发生变化的过程。本节课在教学设计上既帮助学生理解了图形的放大与缩小的意义,又注重了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
放大与缩小是两种不同的变化,所以用来表示图形的放大与缩小的比的意义也不一样。因此,在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明确:用来表示图形放大或缩小的比表示的是现在每条边的数据和原来每条边的数据的比。无论是表示放大的比,还是表示缩小的比,其前项都表示变化后的长度,后项都表示变化前的长度。表示放大的比,前项大于后项且比值大于1;表示缩小的比,前项小于后项且比值小于1。只有理解了按一定的比将图形放大或缩小的意义,才能正确地在方格纸上将一个图形放大或缩小。
教学中,不仅要通过直观演示使学生感知图形的放大与缩小,还要让学生理解图形是按什么标准放大或缩小的,让学生学会在方格纸上将一个图形按一定的比放大或缩小。通过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知识经验并结合平面图形的特点展开比较,揭示图形的放大与缩小的数学本质,初步感受图形的放大与缩小的基本特征:大小变化而形状不变。
图形的放大与缩小说课稿篇二十
《图形的放大与缩小》是空间与图形领域中图形与变换方面的内容,将这一内容纳入比例单元中进行教学,体现了数形结合的思想,使学生知识的形成和发展的基础更加扎实。为了让孩子在课堂上对本节课动心,在教学过程中,我体现了以下三个方面的特点:
为了一开始就让孩子们动心,我联系生活实际,帮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学习数学。在导入环节,我设计的是对本班的班牌进行变化,通过对班牌的放大与缩小,让孩子们初步感知。为了让孩子产生冲突认知,我刻意只放大或缩小照片的长或宽,照片中的班牌会发生什么变化,以夸张的手法形成对比,引起学生视角上的冲突,学生在惊讶与爽朗的笑声中感悟到在进行图形的放大或缩小时,不能随意的变化,是有一定要求的从而初步感知比例的意义。
课堂上,我根据学生的思维特点,引导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图形的放大与缩小。首先在例题的出示中我故意去掉2:1这一重要条件,让孩子去发现问题,孩子们很快的看出题目不对,进而引出2:1这一个比,大家在激烈的讨论中自己得出了放大的要求。到这里,我没有就此停下思考,而是顺势在幻灯片上展示将正方形的一边放大,孩子们在视觉与思维的冲突中对各边加深了印象,从而对图形的放大与缩小的特点:大小变了,形状不变自己总结出来,整个过程一气呵成,效果比较好。在接下来的课程中,我让孩子们自主完成图形的缩小这一部分的内容,在分组活动的过程中孩子们积极性很高,并能当小老师进行讲解,这一系列的活动很好的展现了孩子们的积极性,将孩子们课堂上的动心活动都晒了出来。
动心课堂一直是我们李蕊工作坊所追求的,我认为一节好的数学课不但要让孩子们在课堂上精彩展示,还要让孩子们在课后留有余味。因此,课尾,我以配乐的方式播放幻灯片,让孩子们感受图形的放大与缩小在生活中的应用,还让孩子上讲台演示自己所带的实物,如:气球、放大镜、手电筒等,这一举动不但是对本节课的一个总结,而且将课堂上的知识迁移到课外,通过紧密联系生活,寻找到了知识的原点,从而架起数学与生活的桥梁,将枯燥的数学回归绚丽的生活,孩子们在下课了还在“动着”,真可谓是心动而行动啊!
不足之处:
本节课结束后,达到了目标的要求,但是还是有几个不足之处,一个就是在讲授图形的放大的过程中因为对2:1解释的不到位而占用的时间太长,导致后面讲图形的缩小部分内容时间太紧张,另一个就是在练习的处理中应该在细节部分处理的更严密一些,让孩子说清楚是图形的放大还是缩小后再下笔画,这样就更明了了。
在今后的的教学中,我还是要沿着如何让孩子对数学课堂动心这个思路探究下去,用有趣的生活情境生动教学,争取让课堂精彩,学生动心!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180893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