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阅读一本好书后,产生的读后感常常会让人思考人生的意义和价值。写读后感时应注重个人的独立思考和理解,同时也要结合作品本身的特点和作者的意图进行分析。接下来请欣赏一些读者撰写的细致入微的读后感,希望能给您带来一些灵感。
三毛作品读后感篇一
此书的作者三毛,十三岁就跷家去小琉球玩,初中逃学去坟墓读闲书。旅行和读书是她生命中的两颗一级星,欢乐和痛苦都夹杂在其中。偶然间,她看到一张撒哈拉的照片,感应到了前世的乡愁,于是决定搬去居住,苦恋着她的荷西也毅然决然地跟了过去。撒哈拉的生活也促使了《撒哈拉的故事》的出现,它记录了大漠的狂野酷热和三毛艰难的沙漠生活。
三毛是非常善良乐于助人的人,在《沙漠中的饭店》一章中,每当别人来家里做客,她都会拿出精心准备的中国菜招待客人,他们的家也逐渐成为了沙漠中的“饭店”。在沙漠,由于封建,女人生病不能去医院,三毛家中又备着许多药,人们都喜欢去找她看病,后来有些病,三毛治不了了,人又不肯去医院,三毛就用了一些土方子,甚至还帮人用指甲油补牙。在一次被邀请去当地财主家吃饭时,遇上了哑奴,用三毛的话说,他们就像废物一样等着这个小奴隶烤完肉送过来吃,三毛顿时心有愧疚,坐到他身边,自己烤肉,还时不时请教他烤肉的方法。离开后,她还想尽办法帮助奴隶一家,给他们钱财,给他们一些食物,却依然为了不能彻底帮助他们脱离奴役而自责。
撒哈拉落后,混乱,生活艰难,但正是这样的环境,三毛还是不断地散发着人性的美,她总是尽一切努力去给予周围的人最起码的帮助和尊重。
三毛的邻居也是那么不尽人意,三毛每次旅行回来,都有种被抢劫一空的感觉,沙漠中的穷人连她帐篷的钉子都要偷,更不要说他的随身物品了,于是决定搬到一条叫做金河大道的长街居住,因为听说附近邻居都是沙漠里的财主。一次她被邀请到邻居家喝茶,她和荷西的脚上都沾上了羊粪,三毛的长裙上也被主人家的小儿子的口水滴湿了一大块。虽然家前没有门牌,但远近邻居都会来三毛家借东西,三毛和荷西都不是小气的人,于是邻居们就开始利用他们的缺点东借西借。邻居家一个在医院做男助手的主人受到了文明的洗礼,开始拒绝和家里人用手吃饭,于是,三毛家每天都会有个小男孩来敲门“阿姨借下刀叉,我爸爸要吃饭了。”三毛最终忍受不了,买了一套送给他们,并嘱咐小男孩再也不要来。但是第二天小男孩又来了,说他爸爸要把新的那套存放好,又要来借旧的刀叉了。
在别人往着发达地区挤的时候,她选择了撒哈拉,不是因为撒哈拉生活惬意,也不是因为撒哈拉民风淳朴,只因为心之所向,便素履以往。这种精神无论放在哪种时代,都是难能可贵的。
撒哈拉的生活如此孤独,但全书没有透露一个“寂寞”之意。三毛选择了撒哈拉,就接受了撒哈拉的孤独与痛苦,置他人的不解与安逸生活于不顾。撒哈拉的故事结束后,她依旧像儿时那样不按牌理出牌,逃离到了没人知道的地方,继续以自由不羁的灵魂浪迹天涯。
善良,真性情,潇洒果断...这是我从三毛身上看到的。
三毛作品读后感篇二
读后感。
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一串铃铛,一把故土,一份乡愁。
普通的牛铃。因为来自故乡,所以他的铃铛上沾染了乡土的气息。
“以后有买过成串的西班牙铃铛,它们发出的声音,更不好,比咳嗽声还要难听,就像两只挂着铃铛的装饰,并不去听它们。”
一方水土,养育着一方人。人们喜欢停留在家乡的感觉。
“金窝银窝比不上自家的草窝。”
乡村初涉大城市的人们不喜欢城市的华灯初上,灯红酒绿。刺眼的霓虹灯,喧嚣嘈杂的音响,习惯了乡村的朴素的生活的人们,是不能受城市的势力,尔虞我诈的。
故乡的记忆,定位于最高处,任何地域都比不了的。即使,那片土地客观上并不怎么样。
“而我的乡愁,经历过千山万水之后,却觉得,它们来自四面八方,那一份沧桑能不能只用这片脚强着的泥土,就可以弥补,导师一大大方方的问号了”
乡愁,怎么可能仅用这一片泥土就弥补?曾经沧海难为水。那怕是有一天,海枯石烂,大地腐烂,太阳停电,心中的这一份情怀也永远不会变。
其实作者只是明知顾问。泥土不过是一种寄托。千山万水,历经过的每一条河。。每一座山,都有乡土的情感。那种感觉来自四面八方。
四面八方,千山万水。
万水千山,八方四面。
层层推动,步步深华,乡愁愈发浓烈。
我们都有乡愁。
因为家乡有亲人,有朋友,有我们的年少轻狂,有我们的壮志未酬。
家乡也等待我们衣锦而归。
如果说这世上有一个让我喜欢、尊敬到扼腕叹息的作家,那就是三毛。与其说我是被她笔下肆意轻快的文字所吸引,倒不如承认我是彻底拜倒在她感性的灵魂脚下。我羡慕她有说走就走的流浪,也向往她的用心去活。三毛对于我这个读者来说绝不仅仅是一位作家,她是我对人生幻想的实践者,她对自己生活的描写强烈吸引了我这个牢笼里的人的眼球,我想要走近这个熟悉又陌生的女子,就好像越来越接近我真实而不自知的内心。
独一无二的三毛。
我想大多数爱上三毛的人,都是从她的“撒哈拉”故事开始的,至少我是这样。和每一个爱听故事的人的心理一样,《撒哈拉的故事》《稻草人手记》《哭泣的骆驼》《温柔的夜》的叙述者三毛让我在青年时代重温了幼时对睡前故事的狂热情感。经过后来的了解,我很难相信那些我之前一口气看完的作品竟然是。
散文。
集,因为散文给我的信号向来是拖沓冗长的句子,意识流的自白后我的不知其所云和似懂非懂。三毛这个阶段的这些散文作品集确实是自我意识的表达,但她运用小说的创作手法来复制生活原型,使得作品虽然记叙的是身边的琐事,却轻快自然,纯真有味,从某种程度上称其为“私小说”也有一定道理。
三毛在流浪之前,也是有“意识流的自白”的。她那一时段的感想随笔收录在《雨季不再来》里。这本集子的文风和“撒哈拉”系列迥然不同,不像后者具有完整的故事情节,它整个透出的是忧郁、迷茫、阴冷和些许空灵,简直判若两人。其实我们在成长过程中都有这样一个时期,没有到“强说愁”的程度,但就是格外敏感,那么一个青涩、幼稚的时期。就如我熟悉的散文随笔一样,《雨季不再来》中,三毛用隐讳的写作笔法,并不直言内心情感,而是将自己投影于书中人物,更多的表达个人化的遐想、伤感和初期对人生的思考,但文字反应出的那时三毛心境的成长,却比一般正常生活中的同龄女孩要敏感、早熟。印象深的有《惑》《极乐鸟》,内容苍白多幻象,充满对生命、真理固执的探索,它是三毛写作历程起步的回顾,是曾经失学、病痛带给她的直观印记,正如三毛自己所说,“它代表了一个少女成长的过程与感受”。
三毛最初决定出国游学,用她自己的话说,“我因为自以为会说了几句外国话,所以一心要离开温暖的家,去看看外面那批黄毛碧眼青牙血嘴的鬼子们是怎么个德性”,她果然是一个像空气一样自由的人,当妨碍她心灵自由的时候,她的做法必定是“绝不妥协”。她之所以辗转各国,永远有看不完的风景,是因为对于三毛来说,旅行真正的快乐不在于目的地,而在于在它的过程中遇到的形形色色的人,遭遇的奇奇怪怪的事。克服种种困难,听听不同的语言,在她都是很大的快乐。我们在旅途中,总是无法真正从所见所闻中体会到心灵深处的快乐,那些纷繁的游记总也传达不出亲切自然的感受,或许就是因为,每到一个地方,我们自始至终都把自己定位成一个过客,一个观光的人,而非像三毛一样真正的“走一遭”,如同面对故乡一样扎进撒哈拉。三毛的一些朋友将她的向往沙漠解释为看破红尘,自我放逐,一去不复返,三毛说:“这些都不是很正确的看法”。“我是一个浪子,我喜欢这个花花世界”,浪子三毛随着年岁的增长,越觉得生命的短促,越觉得要做的事实在是太多。“生命的过程,无论是阳春白雪,青菜豆腐,我都得尝尝是什么滋味,才不枉来走一遭”,欧洲到非洲,经历的越多,她的情感世界就越丰富,而人的可贵,就在于因时光环境的改变而逐渐蜕变。创作初期忧郁而感伤的风格淡去,洒脱不羁的一系列“撒哈拉”故事受到了众多人的喜欢。面对众说纷纭的评价,三毛坦然道:“天赋努力不可强求,尽其在我,便是心安”,强调写稿真正的起因是宽父母心,也是兴趣所在,只是将个人的生活做记录。三毛确实做到了“尽其在我”,不同的环境给了她异样的心境,让她骨子里的热情得到释放,使她从感伤的“水仙花”,一变而为快乐的小妇人。她对游历、生活的记叙,对情感的记叙,不是为了创作而创作,她坦白的写出自己,让读者知道,世界上有人可以活的这样自然,亲切。虽然三毛自身对这种变化有过消极的看法,“我忽然有一种说不出的伤感,我变了,我所写的,不再是我过去关心的人生,现在所写的,都是我的生活,技巧上不成熟,只是平铺直叙述说生活”,但文字中透露出的纯挚情怀,让人耳目一新,这种奇特的亲和力是独一无二的,它只属于三毛。我们透过三毛的眼睛,看到的异国他乡的生活是有声有色的,艰难的撒哈拉的日常被镀上了温暖的色调。精神上的苦闷抵不上三毛对漂泊的喜爱,我们看到的都是她深尝悲剧后沉淀出的喜剧,眼泪中体会出来的微笑。
三毛一生都在追求真,“不是我,我觉得很苦”,她的文字是这样,她的人亦是。从她给自己取的名字就可以看出来,“三毛是一个最简单、通俗的名字,大毛、二毛,谁家都可能有,我要自己很平凡”。她在浪漫的流浪里展现出人性美,对婚姻的态度,对生活真义的认知。她能把很多凄怆的际遇,写得生动洒脱,不是她不知忧愁伤感,而是在生命里还有比伤感更强的东西,人的环境和追求并不只有那么一条狭路,怎么活,都应该是一场人生。
三毛注重通过对生命的体验来诠释生命的意义,形形色色的生活感受使得这些诠释不是无病呻吟,文章并不求其深刻,但总能让人感到别有意味。三毛内心的敏感和细腻在朴素浪漫的笔调中传达出动人的情感,一些不经意间流露的感情措不及防的和我们引起共鸣,一针见血的扎进心底,在她的作品中我们仿佛看到了自己的独白,朴实而精确。“孩子真情流露的时候,好似总是背着你们”,这是三毛在《背影》中对父母的告白。简单的一句话,几次和父母告别后转身潸然泪下的回忆闪进脑海,我曾经怀疑那一转身分秒不差落下的泪水是不是我言情剧看多的后遗症,直到后来,三毛让我明白,面对挚爱的人,欢笑还来不及,哪里舍得去悲哀。她的抒情和议论总是在无意间划过,顺其自然,却厚重有力,就像微凉的秋天里,突然落下的杏花春雨,温暖的浸润我们的面颊。
贾平凹曾经评价三毛,“艺术靠征服而存在,我企羡着三毛这位真正的作家”。三毛的真实表现在她不刻意追求某一种技巧和风格,文字都是生活的积淀,是内心感受的自然流露,所以读来淳朴而平实。三毛对生活中发生的事情多进行正面、积极的描写,虽然描绘上多使用白描手法,但她敏锐而细腻的感知能力,总能准确捕捉住写作对象的特征,并融入自己独特的感受,使其具有生动的感染力。每一个篇章的表现手法相似而不雷同,笔调肆意,不同的叙述角度使得文章新鲜不单调。在《警告逃妻》中,用荷西的书信来叙述三毛回国探亲后发生的事情,以及《守望的天使》中,通过三毛与邻居小男孩的对话抒发感情,文章简单直白。即使是平铺直述,也适当掺杂对比描写,或者人物对话。俗语、古。
诗词。
就那么揉进句子中,或隐或显的出现,文白交杂,雅俗交汇,古文诗词的深厚功底可见一斑。描述异域风土人情时,她的比喻新奇生动,语言俏皮、诙谐,别具韵味的短句不仅没有带来纷乱的效果,反而生出一种内在的节奏感。无痕迹的铺垫,快速的收尾使得一个个篇章的主题鲜明而又真实的散落在每一句中,“形散而神不散”,读罢才恍然大悟。说艺术的魅力很大程度上存在于艺术技巧之中,但三毛这种写作手法,清淡到可以称之为“无技巧”,或者说,清新自然,本身就是一种鲜能达到的技巧。
三毛在《送你一匹马》的序言中曾说到:“坚持看守个人文字上的简单和朴素,欣赏以一支笔,只作生活的见证者。绝对不敢注释人生,让故事多留余地,请读者再去创造”,这样的坚守使得她的每一篇文章都逃不出她自己这个永恒的主人公。一派自然本色地去展现她身边的一切事物,绝不是单纯肤浅的再现生活,而是融入骨子里的情怀,浪漫,人性,她能把庸俗扰人的事情变成一个皆大欢喜的结局,也能将艰难困顿的沙漠生活过得温馨甜蜜,她淘洗了生活,也淘洗了自己。
三毛用她扑向生活的情怀向我们解释生命,解释人生。就像一位读者所说,“三毛的流行说明我们都曾爱飘逸的云,但终于我们爱上了雨,低低地,把自己贴向大地贴向人生的落了实的一滴雨”。
三毛作品读后感篇三
窗外,飞雪满天。呼出的热气凝成一个个小水珠,吸覆在玻璃上,眼前渲染开来,朦胧中,有一抹红。那是一株孤傲的红梅正迎着风雪凛然绽放。手捧卷,淡淡言:“一代才女百年等,红尘阡陌终一梦。”
三毛对自己的追求可谓是坚持懈,而且目标专一,从不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也不像雨水一样目标零散。看来,只有坚持不懈加上目标专一,才能取得成功!
我不禁想起了《滴水穿石的启示》这一文,想起了李时珍、爱迪士、齐白石……的确,“目标专一而不三心二意,持之以恒而不半途而废”,只有这样,成功才会在下一个拐弯口处等你!
目光回到窗外,那风雪中的一抹红十分显眼。其实梅亦是如此,目标专一,不与其它花争奇斗艳,只为人绽放光彩,吐露芬芳;坚持不懈,陪伴我们度过整整一个寒冷的冬天。
让我们大家都如三毛一样,如红梅一般,不畏风雪,傲然绽放于风雪之中!
三毛作品读后感篇四
再一次一口气把三毛的《撒哈拉的故事》读完,心中又一次莫名的嫉妒。在这本书里,有我向往的生活。即使在荒无人烟,物资匮乏,语言和文明都不相通的沙漠上,三毛这个聪明的女人,总是能把“罗马城”建在沙地上,能让天堂鸟在沙漠里燃烧。
她该需要怎样的勇气呵!一个女子,仅因为儿时的梦想,仅因为那一半的乡愁,毅然背起行囊,踏上那未知却又向往的神秘大漠。没有犹豫,没有迟疑,不顾众人诧异的眼光。那该是一个多么随性的女子。连她自己也说,“我在这个世界上,向来不觉得是芸芸众生里的一份子,我常常要跑出一般人生活着的轨道,做出解释不出原因的事情来”。三毛是聪明的,她不会让自己被束缚在一片狭小的天地,她由来向往自由,喜欢我行我素,所以才会有《撒哈拉的故事》,所以才会有在她装点下异常美丽的沙漠。要知道,摆脱尘世的束缚,只做自己,没有一颗坚定的心与非凡的勇气,是万万不能做到的,纵使做到了,亦不能坚持下去。但我们的三毛做到了。
在她的口中,我知道粉丝又叫做“雨”,小黄瓜也可以代替笋片,猪肉干被说成了中药。她不是在胡说八道,她是在培养生活的情趣,谁说异想天开是犯法的呢?她与丈夫荷西,每时每刻都在生活。也许你会说,我们不是每时每刻都在生活吗?但我想,有许多人是在每时每刻生存,会生活的人,又有多少个呢。又有多少个人会愿当素人渔夫呢?又有多少个人会把几个石雕看成宝贝呢?又有多少个人会在家里开免费的女子学校呢?又有多少个人会拿棺材外箱做家具呢?也许只有三毛夫妇了吧。谁说沙漠里的生活很苦闷很枯燥呢!三毛与羊的战争不是痛并快乐着吗?与姑卡的友情不是让她哭笑不得吗?与荷西结婚时不是上演了一幕幕滑天下之大稽的闹剧吗?所以说,苦闷的不是生活,是人。三毛让我明白,很多时候环境只是客观因素,并不能决定什么,只有自己,才能决定故事结局的悲与喜。大凡这个世界上的事,都没有绝对,枯木也能逢春,就看有没有盼春的寄望了。
三毛带给我的,还有那一片异域所散发的神秘气息。残酷的婚礼,是在可笑的风俗幌子下愚昧的人们孕育出来的畸形产物,用暴力夺去一个女孩子的贞操在他们看来是那么地值得庆贺。女人在那里是多么地卑微,一个丈夫可以有四个老婆,保守的她们在生产时竟因为医生是男的而拒绝去医院。他们的愚昧,用三毛的话来表现,就是“对沙哈拉威人来说,迈向文明唯一的象征就是坐在自己驾驶的汽车里。至于人臭不臭,这是无关紧要的。”然而就是这些愚昧的人们,让三毛的沙漠生活绽放了光彩。三毛纵使不喜欢他们落后的风俗习惯,却从来没有看不起那些愚昧的人们。面对他们无理的甚至啼笑皆非的要求,三毛都应允了,甚至帮他们治病,教妇女们知识,帮房东的母羊脱掉衣胞。文明与愚昧是不分等级的。文明人并不意味着高人一等,只是侥幸出生在一个文明的国度,侥幸比那些落后地区的人们多学了点知识,所以,这并不能成为文明人炫耀的资本。在《撒哈拉的故事》这本书里,字里行间,无不透露着三毛对当地居民的尊重和爱护。也许在相处过程中,有小小的矛盾和不满,但三毛总是机巧地处理他们之间的关系,她始终以公平的心态与他们相处,不卑不亢,于是,所有的摩擦都变得那么的有趣,在孤寂的沙漠里时常会听到三毛的大吼大叫。
这本书,还有一个主题词,是“爱”。当初三毛不顾一切来到撒哈拉,荷西只是默默的收拾行李,在沙漠找到了工作,等着三毛踏上那片土地。这份爱也许不轰轰烈烈,却平凡得伟大。荷西默默的追随,已然表明了心迹:对三毛,矢志不渝。三毛是一个一意孤行的倔强女子,但当有一个人愿意为了她去沙漠里受苦时,这个倔强的女子已经决定要跟那个人天涯海角一辈子流浪下去了。这平淡深远的结合,意味着不离不弃。所以,在荒山的那一个惊心动魄的夜晚,三毛没有选择离去,而是想尽办法营救心爱的丈夫;在符咒让三毛痛不欲生的时刻,荷西一直陪在她身边,因担忧而变得慌乱。这就是简单却深刻的爱。没有山盟海誓,因为誓言早已刻于心中。这是三毛与荷西的爱。沙仑的爱则让人感到莫名的痛惜。他对沙伊达的爱是疯狂的,是那么地执着,因为对于他那颗孤寂的心,哪怕是假的爱情,一样能给他精神的慰藉。无奈沙伊达是骗子,沙仑的执着,只能带来悲伤地结局。但也许如三毛所说:“飞蛾扑火时,一定是极快乐和幸福的.。”这样的爱,令人肃然起敬。还有马诺林的爱。错误的爱,只有一句“对不起”,再无它句。爱情是双方的,如果缺了一方,就不完美了,不完美的爱,放手,比苦苦纠缠来得洒脱,更不容易遍体鳞伤。
不知道三毛为什么要把《白手成家》这一篇放在最后,明明这一篇才是故事的开始。但我又想,在描绘了沙漠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后,回过头来看初来沙漠时的情景,这故事,才会异常深刻,才会让人深切体会到在这诗意的生活背后,有初来的困窘,有别样的艰辛,更有对沙漠和生活的热爱。
三毛作品读后感篇五
大学期间,第一次接触三毛的作品,回味无穷。这个暑假,再一次读了三毛的作品集,觉得三毛是个极有传奇色彩的女子。虽然从图片中看出三毛并不是个漂亮艳丽的女子,但是由她身上所散发出的人格魅力却闪闪发光。可亲可敬中透露出的气质之美一度让我赞叹不已。
然后我认识了荷西,那个等了三毛6年的男人!我一直以为荷西长了一幅娃娃脸,比三毛小4岁,带点稚气,然而从网上搜到的照片却是一个大胡子!后来荷西的死,让我心情沉重。原本多么浪漫的生活就这样结束了。
从《撒哈拉的故事》到《梦里花落知多少》,每一篇都在认真地看,似乎我早已融入他们的生活,真的会笑,会哭,会难过得心疼。她的文字,她的精神,让我悟彻,让我悲痛。她真的深深令我折服!很真实,纯朴又不缺乏幽默。
她与荷西的爱情简单、朴实。也许是我还年轻,再也想象不出会有比他们爱的更疯狂的夫妻了!我真的惊异,六年来,竟日日如新婚,分离半晌就相思难耐。不是春花秋月,缠绵细语,而只是平日生活中的一点一滴:做饭、洗碗、吃饭、劳动、看夕阳、吹海风------两个人真想融为一体,永远都不要分离。这样深刻的感情,为什么要让一个人先走呢?为什么要留下一半去忍受活着的煎熬?我能想象那会是怎样的痛苦。如此善良、温柔、和气、孝顺的三毛呀!
老天不公,为什么要让她去独自承担这切肤的绞痛,即使她说“愿意”......一如三毛的为人,简单是真,平凡是实,那种天荒地老的感觉让人心底为之震撼:虽然它不轰轰烈烈,虽然它也没有什么浪漫可言。但是,打动人的就是为种平凡中所显露的真实。至于她对生和死的一些看法,曾经让我觉得不可思议。可是随着时间的流逝,在经历一些生离死别的事件后,我才终于明白她所阐述的真正含义:生者的痛苦逝者无法体味到,所以宁愿自己死在爱自己的人之后,这样让生者独自承受这种生离死别的痛苦。可是三毛最终的选择依然让我觉得有些难过,虽然她已去世多年,我依然喜爱她甚至于崇拜她。
她传奇的一生,没有人可以复制。看完她的精确细腻,原来人生可以这么精彩。再没有一个女人,可以像她那样。
三毛作品读后感篇六
喜欢读三毛,喜欢她的至情至性,喜欢她的随心所欲,喜欢她的真挚纯情,更喜欢的,是她笔下那一个神奇的世界。
在我的眼中,三毛是一个心存善念、闯荡世界的侠女。三毛是一个与众不同的女人,她因一本地理杂志的吸引而独自走进撒哈拉沙漠,寻找生命的真善美;一个有灵魂的精怪,万水千山走遍的豪情,惊天地泣鬼神的爱情遭遇,引出无数传奇的故事;一个风情万种的女人,以美丽的文字,融入自己的'情感,为我们构筑了一个有泪有笑的文字世界。可以看得出来,三毛在撒哈拉的那段日子,是她生命中最为难忘的一段时光,在那里有笑声也伴有泪水。但我感觉,在心底里,三毛是一个对生命、对生活充满热爱的女子。看她的那些作品,就感觉就是一张张照片、一段段视频在眼前播放,是那么的生动。
说到爱情,三毛是幸运的。24岁那年,在西班牙马德里文哲学院留学的三毛碰到了她一生的挚爱:荷西。那个比她小6岁的男生,却给了她一生的承诺。6年,让一个男孩蜕变成一个成熟的男人。他深爱着三毛,理解她,包容她,愿意为她而放弃。一个再普通不过的男人,为了三毛而选择沙漠。沙本是世间最无依无着之物,安定流浪听凭风停风起。沙是诚实的,它不虚荣。它不用你精致,不用你化妆,不用你给予,只要你心安,这便是故乡了。三毛实在幸运,苦恋她六年的男人也是懂得她的。爱着三毛的荷西也是幸运,三毛虽然疯狂又爱流浪,但却专一与自爱。在沙漠,这个大胡子男人向三毛求婚:“我想的很清楚,要留你在身边,只有跟你结婚,要不然我的心永远不能减少这份痛楚的感觉,我们夏天结婚好吗?我在沙漠等你。”
这个带着灵魂走遍万水千山的女人,内心是柔情而温暖的。她的心似乎宽广得可以装下世界,而亲情却是她内心最厚重的东西。“结婚,小半是为荷西情痴,大半仍是为了父母,至于我自己,本可以一辈子光棍下去,人的环境和追求并不只有那么一条狭路,怎么活,都是一场人生,不该在这件事上论成败,论英雄。”这个一生追求自由的女人,为了让在远方为自己牵肠挂肚的父母安心,与那个懂自己的大胡子结婚,在大沙漠过着一个主内,一个主外的平淡的生活。
三毛的《撒哈拉沙漠的故事》让我开始重新认识这个沙漠,也许它并不如我想象中可怕,至少,三毛和荷西在沙漠里还是能够生活的,还有当地的土著。我们一辈子也许没有勇气像三毛一样,选择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也许没有毅力像三毛一样,坚持走完自己选择的道路;所以我们更加应该懂得珍惜身边的一切。
三毛作品读后感篇七
一个平淡的生命或者说一个平庸的女子放逐到什么地方最能体现出她本性的东西,或者说一个人在一个什么样的环境里才能真真切切地为自己活一回。她选择了撒哈拉。在哪里,只要和沙漠有关的东西,人性中的自我,沙漠中的自我,自然之中那些神秘莫测的自我都可以随便爱,随便恨。那是一个你不随时感动沙漠,沙漠随时就会感动你的世界。你活在沙漠的品质里,你只能少一些不由自主,多一些可以悲悯的实实在在。你甘愿把自己的安身立命许给天涯,别人在适者生存的链条中拿走的是利益和平庸,她拿走的是心甘情愿。在她看来只有心甘情愿才是自己说了算的东西,是自己真正为自己负了一场责,做了一场主。她认为面对一段旅途,情愿和值得都是一种前行的力量。
读过她的书的人总是会说,永远的三毛被她自己的个性和独特伤的很重,甚至在平常人看来她的确是自己把自己毁了。但我们又会这样说,她才是我们的心疼和凄楚,她执意让自己遭遇绝境的苦和奔波的累是可以被我们原谅的,她无所顾忌地出来一下就是对我们当初的来处最好的探望和敬畏。
这时候如果我们还会这样说,她是一个苦命的女子,那我们就错了。她喜欢用类似沙漠这样的绝境拼命张扬个性,把沙漠的荒凉、恒古、绝迹的美当作是大自然与上苍给她最好的馈赠,她都一一做到了。
世界留给她很多不选择流浪的机会,可她偏偏选择了撒哈拉,活活把自己赶进了沙漠,用无尽的奔波作为感受生之悲欢。
她拼命地轻轻来,又拼命地潇潇洒洒着走,她拼命地快乐,又拼命地悲伤。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我们没有能力成为三毛,假如我们总是喜欢活给别人看,追求让别人看着是幸福的错觉,我们就不敢让自己有任何的闪失,但我们会把最值得的思念和敬畏作为对曾经感动我们的三毛最好的补偿。不管我有多么普通,尽管我懂得的尽是些不由自主的东西,但我在乎三毛所给我的那份沙粒般的感动。三毛是我精神的钻戒,带上她走天涯,那是我心里闪烁着的最弥足珍贵的东西。
我除了一边好好读她的书,一边爱上她,也只能做一个好好心疼她的读者。身所不至,心向往之。如果说撒哈拉是三毛前世的乡愁,我就是她沙漠里睡着的泪,是她放荡不羁和拼命经历的伤口。
三毛作品读后感篇八
这本书说长不长,说短不短,内容都是很多的小故事组成的。这本书是我在大学的时候就买的一本书,一直断断续续的看。刚好今年疫情的特殊情况,让我又有了静下心看书的机会。
读完这本书,我就产生了很强烈的要去旅游的欲望。当然,也想去沙漠,撒哈拉是不太可能了,我想去西藏,神秘;我想去内蒙,有大草原;我想去北京,闺蜜在那里工作;我想去厦门,好朋友说鼓浪岛很美;我想去云南,四季如春,风景如画。我真的很想去很多地方,但是没有一个地方是此刻能去得成的。
三毛和丈夫荷西在撒哈拉生活了很多年,条件艰苦,萨哈拉威邻居们也不尽如人意,但她却也能把自己的家打扮成沙漠中的一幅画,一个艺术馆,她也能和邻居们相处融洽,她能开着他们的”白马”横穿撒哈拉,她能从沙漠中,从萨哈拉威身上发现一个又一个故事。这不禁让我觉得一个人的生活态度真的能决定很多事情。要觉得生活是完美的,世界是完美的,我们就能经意或不经意地发现生活中点滴的美,我们的心中才会有活下去和活得更好的期望。我向往的不仅仅仅是撒哈拉那片古老而神秘的沙漠,我向往的还是三毛对生活的那种态度,还有她生活的状态,我觉得她很幸福。
这样更加让我觉得有必要趁着年轻的时候到处去走一走,看一看,尤其是大学仅仅出去玩了三次,在参加工作的半年却没有想到出去,想想自己错过看看这个大千世界最好的机会。我真的想去旅游了,和好朋友一齐,我期望我们能在以后回忆起来的时候记得我们以前走过一样的路,分享过最美丽的风景。
三毛作品读后感篇九
常常听人说起三毛,听说她的随性与洒脱,听说她的偏执与执着。看完三毛的散文集《撒哈拉的故事》,对于一个看似平凡,柔弱无依的女子,孤身前往撒哈拉沙漠的勇气。我除了钦佩与羡慕,我再也找不到任何的形容词来表达我内心的震撼。
《撒哈拉的故事》讲述的是她在偏远沙漠所经历的一系列有趣的生活故事。难以想象,在酷热难耐、物资匮乏又偏僻落后的撒哈拉,她与荷西竟能活得如此有滋有味,乐趣横生。我想,这都源于她对生活的热爱吧。她用廉价的小艺术品把沙漠中的陋室装扮成宫殿,用自制的木头家具组成一个温馨的家。三毛与丈夫过着入不敷出的生活,虽然住在贫困区,但家里的装饰,都是由自己辛苦布置起来。用棺材板制成桌子,书架等。但确实是充满艺术。他们在精神上追求,不拘于物质的消耗。不富裕,甚至说物质是贫乏的,但精神世界却是丰裕的。这段故事记叙着她与荷西的幸福,记录着琐碎的烦恼、忧愁、快乐。同时也带给我从未体验过的沙漠风情。三毛说她第一次见着撒哈拉,像见到久违的故乡。那时她已在异国多年,也心存了各种风情。但还有比沙漠更适合安顿下三毛的云游四方的心的居所吗?三毛就是这样以极大勇气和灵明智慧行走在沙漠里,留下了一个个生动、浪漫、离奇的故事。
三毛笔下的《撒哈拉的故事》,让我们明白,只要善于发现,善于创新,生活处处有精彩。在撒哈拉沙漠这么艰苦的环境下,三毛依旧活的这样精彩,还有什么困难我们面对不了呢?在她的故事里,看到的是她恒久不变的爱,她爱每一个人,爱世上的`一草一木一沙。()尽管撒哈拉威人是那么不可理喻,连吃饭的餐具都要借她的,小孩都跟她要钱……爱总是可以让人体味到温暖的,爱总是可以消融一切,爱一切,都会是圆满的,三毛一直都在追求她生命中定义的完美与幸福,三毛的心里一直深埋一份坚定不移的信念在支撑着她,正如她自己所说:生命的过程,无论是阳春白雪,青菜豆腐,我都得尝尝是什么滋味。
三毛曾说:“如果选择了自己结束生命这条路,你们也要想得明白,因为在我,那将是一个幸福的归宿。”人活着,就应该有理想与抱负。我们要为实现自己的梦想而努力。让平淡的生活注入爱的情愫,让爱滋润生命的心田。
三毛作品读后感篇十
匆忙中竟已走过15个春秋,而与它们的相识即使在这人生中的雨季。第一次,当我第一次捧起这些刻进生命里的作品时,我的心告诉我,我即是我今生寻找的感觉、所要寻找的心情。
喜欢三毛的作品,是因为喜欢她的真,喜欢她的诚,喜欢她的异,喜欢她的善,更喜欢她的那份执着与洒脱。
心随同她那片永恒的撒哈拉滞留,而雨季时不再来了;稻草人的手记依稀在梦里;那样哭泣的骆驼和黑奴的命运却早已成为烙在心中的故事;温柔的夜里,为祈求归家的人们伸出援助之手,而那个娇小、憔悴的背影又勾起心中多少波澜;梦里几度花落又有何人知晓;万水千山的旅程着实令人心动,共同感受那份浓浓的情感,一路历尽磨难却依旧抵挡不住一场奇遇的诱惑与这份不解的痴念。
三毛作品读后感篇十一
再一次一口气把三毛的《撒哈拉的故事》读完,心中又一次莫名的嫉妒。在这本书里,有我向往的生活。即使在荒无人烟,物资匮乏,语言和文明都不相通的沙漠上,三毛这个聪明的女人,总是能把“罗马城”建在沙地上,能让天堂鸟在沙漠里燃烧。
她该需要怎样的勇气呵!一个女子,仅因为儿时的梦想,仅因为那一半的乡愁,毅然背起行囊,踏上那未知却又向往的神秘大漠。没有犹豫,没有迟疑,不顾众人诧异的眼光。那该是一个多么随性的女子。连她自己也说,“我在这个世界上,向来不觉得是芸芸众生里的一份子,我常常要跑出一般人生活着的轨道,做出解释不出原因的事情来”。三毛是聪明的,她不会让自己被束缚在一片狭小的天地,她由来向往自由,喜欢我行我素,所以才会有《撒哈拉的故事》,所以才会有在她装点下异常美丽的沙漠。要知道,摆脱尘世的束缚,只做自己,没有一颗坚定的心与非凡的勇气,是万万不能做到的,纵使做到了,亦不能坚持下去。但我们的三毛做到了。
在她的口中,我知道粉丝又叫做“雨”,小黄瓜也可以代替笋片,猪肉干被说成了中药。她不是在胡说八道,她是在培养生活的情趣,谁说异想天开是犯法的呢?她与丈夫荷西,每时每刻都在生活。也许你会说,我们不是每时每刻都在生活吗?但我想,有许多人是在每时每刻生存,会生活的人,又有多少个呢。又有多少个人会愿当素人渔夫呢?又有多少个人会把几个石雕看成宝贝呢?又有多少个人会在家里开免费的女子学校呢?又有多少个人会拿棺材外箱做家具呢?也许只有三毛夫妇了吧。谁说沙漠里的生活很苦闷很枯燥呢!三毛与羊的战争不是痛并快乐着吗?与姑卡的友情不是让她哭笑不得吗?与荷西结婚时不是上演了一幕幕滑天下之大稽的闹剧吗?所以说,苦闷的不是生活,是人。三毛让我明白,很多时候环境只是客观因素,并不能决定什么,只有自己,才能决定故事结局的悲与喜。大凡这个世界上的事,都没有绝对,枯木也能逢春,就看有没有盼春的寄望了。
三毛带给我的,还有那一片异域所散发的神秘气息。残酷的婚礼,是在可笑的风俗幌子下愚昧的人们孕育出来的畸形产物,用暴力夺去一个女孩子的贞操在他们看来是那么地值得庆贺。女人在那里是多么地卑微,一个丈夫可以有四个老婆,保守的她们在生产时竟因为医生是男的而拒绝去医院。他们的愚昧,用三毛的话来表现,就是“对沙哈拉威人来说,迈向文明唯一的象征就是坐在自己驾驶的汽车里。至于人臭不臭,这是无关紧要的。”然而就是这些愚昧的人们,让三毛的沙漠生活绽放了光彩。三毛纵使不喜欢他们落后的风俗习惯,却从来没有看不起那些愚昧的人们。面对他们无理的甚至啼笑皆非的要求,三毛都应允了,甚至帮他们治病,教妇女们知识,帮房东的母羊脱掉衣胞。文明与愚昧是不分等级的。文明人并不意味着高人一等,只是侥幸出生在一个文明的国度,侥幸比那些落后地区的人们多学了点知识,所以,这并不能成为文明人炫耀的资本。在《撒哈拉的故事》这本书里,字里行间,无不透露着三毛对当地居民的尊重和爱护。也许在相处过程中,有小小的矛盾和不满,但三毛总是机巧地处理他们之间的关系,她始终以公平的心态与他们相处,不卑不亢,于是,所有的摩擦都变得那么的有趣,在孤寂的沙漠里时常会听到三毛的大吼大叫。
这本书,还有一个主题词,是“爱”。当初三毛不顾一切来到撒哈拉,荷西只是默默的收拾行李,在沙漠找到了工作,等着三毛踏上那片土地。这份爱也许不轰轰烈烈,却平凡得伟大。荷西默默的追随,已然表明了心迹:对三毛,矢志不渝。三毛是一个一意孤行的倔强女子,但当有一个人愿意为了她去沙漠里受苦时,这个倔强的女子已经决定要跟那个人天涯海角一辈子流浪下去了。这平淡深远的结合,意味着不离不弃。所以,在荒山的那一个惊心动魄的夜晚,三毛没有选择离去,而是想尽办法营救心爱的丈夫;在符咒让三毛痛不欲生的时刻,荷西一直陪在她身边,因担忧而变得慌乱。这就是简单却深刻的爱。没有山盟海誓,因为誓言早已刻于心中。这是三毛与荷西的爱。沙仑的爱则让人感到莫名的痛惜。他对沙伊达的爱是疯狂的,是那么地执着,因为对于他那颗孤寂的心,哪怕是假的爱情,一样能给他精神的慰藉。无奈沙伊达是骗子,沙仑的执着,只能带来悲伤地结局。但也许如三毛所说:“飞蛾扑火时,一定是极快乐和幸福的.。”这样的爱,令人肃然起敬。还有马诺林的爱。错误的爱,只有一句“对不起”,再无它句。爱情是双方的,如果缺了一方,就不完美了,不完美的爱,放手,比苦苦纠缠来得洒脱,更不容易遍体鳞伤。
不知道三毛为什么要把《白手成家》这一篇放在最后,明明这一篇才是故事的开始。但我又想,在描绘了沙漠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后,回过头来看初来沙漠时的情景,这故事,才会异常深刻,才会让人深切体会到在这诗意的生活背后,有初来的困窘,有别样的艰辛,更有对沙漠和生活的热爱。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三毛作品读后感篇十二
三毛的作品,文字大多十分精彩,总能让人深深沉醉其中。可是有那么一些故事我是不敢再看的。哑奴、哭泣的骆驼,那些浸没在撒哈拉沙漠中的故事,好似寂寞的风在黄沙上呜咽吹过,将刻骨的忧伤埋进无际的沙土中,徒留一纸的辛酸。
三毛用轻松的语调讲述着一个个悲剧的故事。她说,在撒哈拉,无穷无尽、波浪起伏的沙粒才是大地真正的主人,而人,生活在这儿,只不过是拌在沙里的小石子罢了。可是,也总有些小石子,用平凡甚至卑贱的生命诠释着善良和美好,他们在这黑暗疯狂滋长的沙漠上努力地生活,努力地将寂寞与穷迫过成最温暖的平淡。
撒哈拉的生活平淡而单调,邻里间虽有话却也不甚熟悉,三毛和她的丈夫荷西每天借送无数东西给周边的邻居,但是想到回报的,却只有一个穷得连身体都不属于自己的.奴隶。哑奴空有一身本事,却也只能因为自己低贱的身份被人奴役、贩卖,在那个落后的沙漠小镇里颠沛流离。但他不曾抱怨,他用自己炽热的心感恩,尽自己所能去回报。三毛也是这样,她有一颗金子般的心。三毛是不属于市井的喧嚣的,她潇洒而率性,特立又独行,她能在这个被世界遗忘的落后沙漠小镇中,活得真诚而干净。她从不敢一到一个地方,完全不跟这批居民亲近,到之后的拿出相机猛拍;她会教邻居的小女孩认字,成为她们真诚的朋友;她用棺材板做沙发和家具,拾来旧轮胎做坐垫,用小玻璃瓶做风铃,捡来沙漠中的骆驼头骨做装饰……在那里,她成了一个快乐的主妇,和她最爱的荷西一起,做着最美的沙漠梦。
“生命,在这样荒僻落后而贫苦的地方,一样欣欣向荣地滋长着。它,并不是挣扎着生存,对于沙漠的居民而言,他们在此地的生老病死都好似是如此自然的事。我看着那些上升的烟火,觉得他们安详的近乎优雅起来。”三毛的生命是那样个性又不失优雅,让人莫名的追随那质朴的生活。我想,曾经或是现在一定会有人因为三毛而爱上沙漠。甚至爱上流浪,她的笔下有一个遥远而又新奇的国度,没有繁华大都市的喧嚣,没有现代生活的便利,有的只是简单的快乐。她的文字清晰而锐利,透过那些文字,我似乎能听到那片荒凉的土地上,生命在顽强地生长,欣悦地摇曳。
三毛作品读后感篇十三
读了《三毛从军记》这本书,讲述了许多三毛当兵打鬼子的有趣又好笑的故事。三毛刚开始当勤务兵,洗衣服、做饭、打扫卫生……什么累活脏活他都干,长官和老兵还经常欺负他。在打鬼子的时候,三毛很聪明,又很勇敢,打死了好多鬼子,获得了英雄奖章。最后,战争胜利了,三毛离开了军队。从这本书让我知道了:三毛的童年生活很不幸,旧社会很穷,三毛受到了不公平的待遇,经历了很多苦难。而我生活在富裕美好的新社会里,我应该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好好学习,勤奋努力,学习各种科学文化知识,长大后成为一名科学家,为祖国争光。我看了一部影片,影片的名字叫《三毛从军记》,这是战争年代的一部电影,上面写了三毛的一些故事。
我觉得这几句写的最有趣,就是两三名侦查兵在看有没有异常情况,那时,三毛正好路过,他躲在草丛里,一只从河里爬上来的螃蟹,爬了过来,要了三毛一口,疼得他吱、吱叫。还有一次就是,一个老人领着同志们摔碗,三毛使劲一摔,结果拽到了自己的脚上,他疼的抱着脚呜呜的哭了。
我们现在是和平年代,以前是战争年代,就是一些人或者是小孩都要参加革命,攻击敌人,不让敌人侵略他们的美好家园。
再后来好像就是幸福年代了。
三毛作品读后感篇十四
三毛是我最喜欢的一位作家,喜欢她的人生,喜欢她的作为,喜欢她的追求与心情,从而有种羡慕的情绪,知道自己心灵空虚太多,决心努力去弥补。
《圣经》上说,“你看天上的飞鸟,也不种,也不收,天父尚且看顾他们,你们做人的,为什么总忧虑明天呢?一天的忧虑一天担就够了。”
——三毛《五月花》倚栏轩文学网
“请你告诉我——为什么,为什么,这世上有那么多寂寞的人啊---”。夜,像一张毯子,温柔地向我覆盖上来。
----三毛《温柔的夜》
文章中的一个个小故事,或许是三毛的真实经历,或许是三毛的心理想象。但不管怎样,每一篇作品都透着三毛对人的看法,对人生的启迪和概括,并且是那么恰如其分。每读一篇,我的心情都会静谧起来,尽管情节也有曲折趺宕,但三毛语言的特色,总不至于让我有大起大落的心理起伏。游离其中,就仿佛来到漫山遍野的花丛当中,有一条小路,漫步迈向前方,两旁飘溢着花的芬芳。走着走着,眼前突然闪出一个大花园,顿时让人豁然开朗,心境明亮。沉浸在这样的情景当中,总是有所期待,想象着三毛对这件事又会有什么样的精辟哲理。
其实,吸引我读下去的还有另外一个原因。那就是化身真实中的三毛,去游览、去经历五彩斑斓的生活路程,去感悟、去体验丰富多采的酸甜心路。一直很崇拜那些飞来飞去的人,当然也喜欢读他们关于在路上的书籍作品。三毛就是这样一个作家。一个中国女孩,年纪轻轻就留美游欧,后来还让人吃惊地嫁给一个大胡子的西班牙人。可结婚五年,荷西就意外去世,这使三毛的心灵受到严重创伤。有句话说,“每个不幸的东西,都让我心灵颤动。”我喜欢三毛的作品,却不是因为怜惜,而是因为崇拜。
三毛告诉我们,不可以伤感呀,天下哪有不散的筵席,即使千里搭长棚。当然,最有趣的是街上走过的形形色色的路人——一种好风景,心里好似一条干枯的河正被一道清流穿过似的欢悦起来,在灵魂里多了一份他人没有的真和诚。
阅读中我发现,三毛的心理反应竟和我出奇的相似(或许这也是每一个忠实读者的感觉)。这是人性的善良还是性格的懦弱?我不去追究,只想静静地体会。毕竟,意识是我自己的,谁也夺不去,谁也左右不了。就如三毛做的一样:心灵上受到亏欠,一辈子也不安心,世俗的东西又算得了什么。
三毛作品,给了我太多感悟,人活着,大礼不辞小让,大行不拘细谨,她做到了;宽厚待人,乐于施舍,不计回报,乐观生活,她做到了;巨大的精神支柱倒塌了,但为了世上视儿如命的父亲母亲,她坚强活着,即便要忍受无以言表的痛与煎熬,她也要活者,因为父母亲对她同样重要!要真正做到像她这样的人,谈何容易?现代社会又有几个如此之人?却未料想,我一直读着的三毛,竟真是这样的人。那绝不是儿女情长、娇柔做作,她是君子,她是有气度、有气魄的大人物!茫茫人生路,有三毛陪伴,我不会寂寞。
三毛作品读后感篇十五
《三毛流浪记》记载了三毛的流浪生活。读完这本书后,我感慨万千。一个长着三根头发、骨瘦如柴,被称为“三毛”的孤儿在我脑海里久久不肯离去。三毛没有家,四处流浪,以乞讨为生。由于缺少社会的关心帮助,有时只能饿着肚子,晚上只能睡在街上。不仅这样,他还经常受到别人的欺凌毒打,身上布满伤痕。看了三毛,我有几个问题要问,假如我们生活在那个年代,我们会伸出援助之手吗?假如我们也是“三毛”,我们能像他那样正直善良、聪明机智和富有爱心吗?假如我们也是三毛,我们能在那样恶劣的环境下,仍然坚强地生活下去,努力寻找读书学习的机会吗?想想现在,与三毛相比,我们的生活是多么地幸福。我们在学校有老师的关怀,在家里有父母的照料;当我们学习退步时,有老师同学的帮助;在我们伤心时,有父母的安慰。
三毛作品读后感篇十六
当我初次接触到漫画家张乐平创作的漫画《三毛流浪记》时,我心中就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仔细阅读下《三毛流浪记》这本书籍,并深刻体会在解放前夕的上海,广大贫苦百姓在水深火热中挣扎的痛苦生活。
三毛是个孤儿,他以乞讨为生,风餐露宿,只能以残羹剩饭充饥。如果哪天运气不好,连剩饭也吃不上,只能任凭肚子饿得“咕噜咕噜”地叫。他虽然多数时间都是饥肠辘辘,但捡到钱包却主动归还失主;他虽然也需要钱,但却不愿参与盗窃集团沦为扒手;他虽然也向往温饱的生活,但还是拒绝贵妇人的好心收养,并最终重回流浪儿的队伍。
我一边看着《三毛流浪记》这本书,一边抽泣着,我为三毛的侥幸逃脱而纠心,为三毛的悲惨命运而痛心,也被三毛的高尚品质而折服。再想想我自己,勃勃生机的春天,当我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上课时,三毛却只能在校园门口张望着,眼睛里充满着对知识的渴望;骄阳似火的夏天,爸爸妈妈带着我在避暑游玩时,三毛却在烈日下卖报纸、捡烟蒂,满大街跑得大汗淋漓;落叶纷飞的秋天,当我品尝着美味的大闸蟹时,三毛却只能吃着口袋里的面包屑;寒风凛冽的冬天,当我穿上厚厚的羽绒服时,三毛却穿着破烂的单衣,赤着脚在寒风中发抖……最重要的是三毛没有父母的爱,没有幸福的家,也没有安定的.生活环境,只能到处流浪、乞讨,艰难的维持生存。
所以,我更应该珍惜现在所拥有的一切,像三毛一样勇敢的克服学习、生活中的困难,长大后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三毛作品读后感篇十七
在一次学校组织的书会上,偶然间看到有书商在卖三毛的作品。高中时候来自同学的感染让我对三毛有一种迷之喜爱,所以看到书商有三毛的作品,毫不犹豫的上前买了向往已久的《我的宝贝》、《撒哈拉沙漠的故事》。把三毛的《我的宝贝》也当成我的宝贝收藏和保护起来。
《我的宝贝》列出了好些三毛的收藏,有首饰、衣服、器具、陶塑等等。她说自己是守财奴,守着这么多奇奇怪怪的东西,舍不得用,舍不得穿。每一样东西来历的背后,多多少少都躲藏着一个又一个不同的故事。我想,这样的东西便是无价,曾经的.我也是这般的执着,执着于各种能散发回忆的事与物。念旧的人,总是会有很多奇奇怪怪的小东西,学不会断舍离。在我们成长的过程中,成长带来的不只是越来越多的思维,还有无止尽的遗失,所以我们总需要点什么来怀念一下以往的时光和回忆。
我眼中的三毛不是守财奴,是内心无比富有的大富翁。
这个富有的三毛,也不是那样的吝啬,她会把自己收集到的宝贝分享给朋友和亲人,送给能体现自己收藏的宝贝价值的人,哪怕这件东西承载着满满的回忆。她说到:那三尺高的古老水漏、半人高的非洲鼓、百年前的铁箱、石磨、整套的瓷器杯盘,还有许许多多的书画、石头、罗盘、牛犁,以及苦心收集来的老钟、老椅子和老家具跑到另外一个又一个家庭去的时候,我看见了对方收到这些礼物时的欣喜,也看清楚了那些东西的缘分,在那一刻,对我,已经结束。不,我没有悲伤,我很明白这一切的秩序——它们的来和去,都不只是偶然。
三毛的这些感慨不就是生活的真谛么?
品三毛的书,不仅仅是看她的宝贝多宝贝,还看了如何学会收集和舍弃生活中的宝贝。
三毛作品读后感篇十八
三毛,就像是一部现代史。30年代,三毛是一个调皮捣蛋的小男孩。40年代,三毛从军、流浪,就有了大家最熟悉的《三毛从军记》和《三毛流浪记》。后来,三毛又迎来了新中国,那就是《三毛新生记》。
《三毛新生记》里,讲了三毛的快乐生活,他和无数个小朋友在一起,有衣服穿,有饭吃,就像一个现代的.快乐小孩。
在《三毛今昔》里,看看过去,又比比现在,让我们更加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在《三毛学雷锋》里,三毛乐于助人,不怕苦、不怕累,不知疲倦地帮助他人。
《三毛旅游记》写了三毛的聪明机智,给老爷爷当拐杖,在大石像下躲雨……。
《三毛学法》写了三毛小小年纪,帮助别人抓住小偷,发现有人在做坏事给他讲道理……。
三毛真可爱,他是我们学习的好榜样。小朋友们还不快去看看他!
三毛作品读后感篇十九
当仔细品读一部作品后,相信大家都有很多值得分享的东西,需要写一篇读后感好好地作记录了。那么你会写读后感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三毛传》读后感,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在看完这部三毛的传记后,我心里一股敬佩之情油然而生,我被那个用生命生活的女人深深地震撼了。说实话,我看三毛作品很少,《沙哈拉的故事》没翻几页,《稻草人手记》买了没翻过,《雨季不在来》没怎么看,所以对于她的作品的细品我是完全没有概念的。但是,在我平常看的各种杂书中,偶尔会看到她的那些经典篇目,我常常被吸引着。
三毛是一个矛盾的女人,她活得卑微敏感,同时也活得高调随性。她的小学时段是非常卑微敏感的,一个严重自闭的孩子,她活在别人的世界之外,紧紧地把自己局限在自己的卧室,她有一个别人没有办法进入的空间,而她在这个空间里却自得其乐,这从她处女作《惑》中可以体会一二。她的高调随性主要在她留学时期和与荷西在一起生活的日子中最能体现。在留学时,她是东方小美人,高调的情感生活弥补了她在国内的情伤。和荷西一起的日子,他们在沙漠,在小岛,过着自己理想的生活,闲适,随性而又充满风趣,可谓是过着“只羡鸳鸯不羡仙”的美满生活。
三毛是一个用生命写作的女人,其实在看完传记之后,突然感到之前读的她的很多文章其实都是自传。她把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写进作品里面,真实而又不作怍。写她心中的迷茫与苦闷,写她生活的艰辛与幸福,写她对生命对人生的感悟,写她旅途的趣闻,写着关于她和她身边的一切,把生活展现在我们的面前。在她的经典作品里我们会感受到三毛对生活的一种执着于无奈。我有时候在想:这样的女子在生活里必然不会过得太幸福,因为她把生活看得太重了。就像指间沙,抓得越紧,反倒流得越快。
三毛还是个情绪化的女人。童年因为不忍老师的侮辱患上严重地自闭症,这虽说是三毛生命中劫难的开始,但是也从侧面反应出三毛的自我调控能力是很差的,她太情绪了,以至于太受人左右。再者,三毛在大学期间与梁的爱情无疾而终,三毛是要付一定的责任的。三毛的情绪化导致她严重缺乏安全感,所以在梁毕业前夕才会一再强迫梁对他们的未来做出承诺,而这份感情也在一再的纠葛争执中破碎。还有就是在荷西去世后的三毛,那时候的她我想应该是肝肠寸断的,但是她寻死未遂后竟回台生活三年。这三年对于情绪化的,丧夫的三毛来说应该是极其漫长的`。在《沙哈拉的故事》中。三毛多次提到她与荷西的幸福生活,所以幸福的破灭对于充满浪漫情怀的三毛是一个巨大的打击,她的爱情无处安放。情绪化的三毛开始把注意力投入到文学创作以及环游大陆上来,企图减轻她感情上的痛苦和失落。然而当情绪化深入骨髓之后,被逼无奈的三毛最终选择在医院结束自己的一生。其实这未尝不是一个好的结局,活着是一种痛,那死亡便是最好的解脱。
三毛的一生其实蛮戏剧化的,充满了文艺的悲剧色彩也弥漫着浓浓的文艺的浪漫情怀。但是从另一方面说:一个女人有了爱他的父母,拥护她的挚友,一段幸福的婚姻,几段起伏的生命插曲,再加上一点点的功成名就,三毛的一生,其实也不是那么悲剧。
三毛作品读后感篇二十
三毛是一个流浪的小孩,他没有真正的家,只能四处流浪。以乞讨为生,晚上只能睡在街上。如果讨不到东西,那只能整天都饿着肚子了。不仅这样,他还经常受人期凌,身上到处都伤疤。
而我们现在的生活却不一样了,就说我吧,我从小就过着衣食无忧的生活。爸爸妈妈把我照顾的很好,什么都为我考虑到了,可以说我要什么就有什么。就是这样,有时候我还对妈妈发脾气,弄得大家都不高兴。现在想来我是多么不应该啊。
看看流浪儿三毛,他的生活是多么的悲惨啊!他小小年纪就要靠打工维持自己的生活。我现在的生活和三毛相比,真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冬天到了,妈妈早就为我准备了厚厚的毛衣,而三毛没有衣服穿;晚上,我睡在柔软温暖的被窝里,三毛没有地方住;我天天坐在明亮的教室里学习知识,三毛不能上学……这么一比较,让我想了很多很多。
我应该珍惜我拥有的一切。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182580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