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绘本活动教案(精选19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2-09 14:14:10
中班绘本活动教案(精选19篇)
时间:2023-12-09 14:14:10     小编:雁落霞

教案是教学原则和方法在具体教学中的体现与应用。教案的编写要注重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阅读这些优秀的教案范文可以拓宽教师的教学视野和思维方式。

中班绘本活动教案篇一

1、体会故事的趣味性,大胆想象,感受故事中的因果关系。

2、乐意玩蔬果颜色对应的游戏,体验游戏的快乐。

2、各种蔬菜水果,彩色纸条。

3、背景音乐。

(一)《小火车》音乐中幼儿开火车进场。

(二)逐一看图讨论,感受故事里燃料与烟的因果关系。

1、(图1至图3)师幼讨论:

(1)师:小士兵开着怎样的小火车?

(2)师:小火车开不动了?怎么办?

(3)师:我们来看看小士兵给它加了什么?

(4)师:小火车冒出了什么颜色的烟?为什么小火车会冒出红色的烟?

2、教师利用相似形式继续讲述橙色和紫色的烟。

3、小结:小火车真有趣,它吃了什么颜色的颜料就能冒出相同颜色的烟。

4、进一步激发想象。

(1)加上七彩蜡笔会冒出什么颜色的烟?

(2)引导幼儿观察和感受冒出花和叶子的烟和星星烟的画面。

(三)游戏情景中学习配对操作,体会游戏乐趣。

1、进行蔬果配对游戏。

师:我们的小火车也没有燃料了,我们给自己加“燃料”,再给自己“冒烟”。

2、音乐《小火车》退场。

中班绘本活动教案篇二

1、初步尝试手口一致点数,并能按颜色分类。

2、在说说、玩玩中体验和点点一起游戏的快乐。

3、通过各种感官训练培养幼儿对计算的兴致及思维的准确性、敏捷性。

4、知道按事物不同的特征进行排序会有不同的结果,初步了解排序的可逆性。

课件、红黄蓝圆点衣服。

师:朋友、朋友:快出来!这个圆圆的像太阳一样的是——"黄点点"(嗨!黄点点好!)过渡:告诉你们这个新朋友他的本领可大了,它有什么大大的本领呢?想知道吗?它呀!

会变魔术,它变魔术看过吗?

小结:从左往右数,一个黄点点变成了三个黄点点。

2、颜色变过渡:黄点点还要继续变魔术,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提问:黄点点还会怎么变?谁来试一试?(幼儿操作)小结:点点点、变变变,黄点点变成了一个红点、一个黄点、一个蓝点啦。

三、点点找朋友——从上往下手口一致点数1、黄点点找朋友。

提问:还有好几个黄点点也来来我们一起玩,看看,一个有几个黄点点?(老师操作、引导幼儿手口一致点数)小结:从上往下数,一共来了4个黄点点。

2、红点点找朋友。

提问:还有几个红点点也来了,谁来把他们请出来。(幼儿操作)来了几个红点点?(手口一致点数)小结:一共有4个红点点。

3、蓝点点找朋友。

提问:只有蓝点点的朋友还没来,一共需要几个蓝点点,才能和红点点黄点点一样多?谁来试一试?(幼儿操作)小结:我们还需要3个蓝点点,就能和黄点点红点点一样多,都是四个。(手口一致点数)三、变成点点做游戏——尝试按颜色分类,体验游戏的快乐1、排排队。

要求:点点们排队啦,我们怎么排?(幼儿根据变化及自己身上点点的颜色尝试排队,幼儿穿上点点衣,介绍:我是红/黄/蓝点点。)小结:红点点一排,黄点点一排,蓝点点一排,同种颜色的点点排在一起。

2、找点点。

要求:咦,天黑啦,点点去哪儿啦,你能找到他们吗?

3、做游戏。

要求:跟着屏幕上的点点一起做游戏。

4、小点点乘火车(离场)。

要求:点点们去找新朋友啦,赶快上火车?你站在哪里?(幼儿根据画面变化及自己和同伴身上点点的颜色尝试排队)小结:原来同种颜色的朋友在一起真开心。

结束语:让我们也开着火车一起去教室找找一样颜色的朋友。

通过本次教学活动,让我了解了孩子对数学都很薄弱,为了能够使他们对数学感兴趣,我准备在以后的数学活动中多加游戏,做到让幼儿在玩中乐、玩中学的目的。真正让幼儿成为学习的主人,不断提升幼儿的自主探究能力。

中班绘本活动教案篇三

(教师根据幼儿的回答播放相应带有音效的ppt图片1~4,指导幼儿再次观察,并用适当的动作加以表现,如小心斜坡、小心坑洞等,以增强对标记的认识,感受故事带来的快乐。)。

师(小结):兔子先生散步时遇到的标志真多,他还跟这些标志发生了很多有趣的故事。这真是一次快乐的散步!

二、经验分享——拓展话题。

师:我们平时在幼儿园散步时都看到过哪些标志?那些标志里都藏着什么秘密?

(教师引导幼儿结合日常散步经验,大胆谈谈自己的发现。教师根据幼儿谈话的内容,出示相应带有音效的ppt图片,强化幼儿的认识。)。

(教师引导幼儿根据具体地点的提示来回忆发现的其他标志,再引导幼儿根据对标志的认识来用动作表现这些标志的意义,如小声说话、走路轻轻等,以增进幼儿对标志意义的理解。)。

师(小结):你们不仅发现了幼儿园里的各种标志,还知道它们隐藏的秘密。看来你们都是会观察、爱思考的孩子。

2.谈生活中的标志。

(1)个别幼儿介绍。

(教师请3~5名幼儿在集体面前介绍自己平时在生活中所见的标志及其隐藏的秘密。教师认真倾听并给予肯定,同时引导其他幼儿仔细倾听。)。

(2)幼儿分组自由交流。

师:我们每个小朋友都在生活中发现过不同的标志,也知道这些标志里隐藏的秘密。下面,请你们三人一组,一起谈谈你所见过的特殊标志以及里面的秘密。

(教师加入幼儿的自由谈话,做他们的忠实听众。)。

(3)幼儿代表分享。

师:现在请每组派一个代表来跟大家分享一下你们所见的特殊标志。

师(小结):我们小朋友认识的标志真多,而且还知道每个标志里藏着的秘密,老师给你们点个赞。

三、情境设计——制作游乐场标志。

1.明确任务。

师:最近,我们幼儿园前面的体育馆要开一个游乐场,为了提醒大家注意安全以及怎样游玩,游乐场想请我们小朋友帮他们设计一些会“说话”的标志。大家想想,可以设计哪些标志呢?(幼儿自由表达。)。

师:你说的这个标志可以怎么画呢?(如果幼儿设计、想象的标志有难度,教师可给予适当引导。)。

师:你们想象的标志很有意思,如果我们画出来,然后做成标志牌,那就更有意思了。老师为你们准备了各种形状的卡纸,现在就请你们找张自己喜欢的彩色纸,把自己设计的标志画出来。

2.自主设计。

师:设计好的小朋友可以猜猜好朋友设计的标志秘密,也可以再去设计第二个标志牌。

(教师提醒幼儿设计好标志就黏贴在标志牌上,然后拿到展示台,供大家观察、认识。)。

3.有奖竞猜。

(1)自选标志猜。

幼儿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标志进行猜测,然后请设计该标志的主人揭晓答案,给答对的挑战者奖励一朵小贴花。

(2)指定标志猜。

师:刚才是我们自己选择标志猜测,现在我们要提高游戏难度,由我任意选择一个标志,你们来猜,比比谁猜得又快又准。

师(小结):小朋友们不仅为游乐场设计了各种各样的标志,而且还猜出了这些标志里隐藏的秘密。看来你们都是爱动脑筋的孩子!

4.情感内化。

师:你们设计了这些标志有什么感觉?

师:为什么很开心?

师:我们设计标志不仅帮助了游乐场,而且感到很快乐。现在,老师把你们设计的标志拍下来,然后用微信发给游乐场。我们小朋友下次去别的游乐场玩时,要注意学做一个爱动脑筋的小精灵,多观察周围的标志,然后想想还可以增加什么标志,想到了就赶紧画下来,提供给游乐场,让游乐场的标志更丰富、更全面。

教案设计频道小编推荐:

中班绘本活动教案篇四

1.仔细观察画面,理解故事内容,感受故事的趣味性。

2.积极参与活动,体验情境阅读的快乐。

一、分段欣赏故事。

1.今天高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个好听的故事,我们先来听听是谁来了!(播放火车声音)都猜是火车声呀,我们来看看有没有猜对。哇,真的是火车呀,被你们猜对了!看,小士兵开着一辆玩具火车轰隆轰隆向我们开来咯!咦?突然----听!(播放火车停止声)猜猜发生什么事了呀?(幼儿猜测)你们的想法都不一样,我们来听听小司机是怎么说的吧,原来是玩具火车没有燃料了,还开得动吗?谁来想个办法,让玩具火车开起来?(加点燃料)嗯,大家方法都不错,不过呀,告诉你们哦,这可不是一辆普通的玩具火车,而是一辆很神奇的玩具火车,到底神奇在哪呢?看下去,你就知道了!

2.播放课件,讲述故事。

(1)苹果樱桃。

教师总结:原来加了红红的苹果和樱桃,玩具火车会冒出红色的烟。

(2)茄子。

师:你们说的都对,我们看看小司机加了什么?是什么呀?

教师总结:原来呀加了紫色的茄子,玩具火车会冒出---紫色的烟。

(3)青菜黄瓜。

师:加满了燃料,我们一起出发咯!轰隆轰隆,左边开一开,右边开一开,玩具火车越开越快,(慢下来--气)呀,茄子燃料也被用完了,看一看,这次小士兵又给它加了什么呀?(青菜和黄瓜)又会冒出什么颜色的烟呢?(幼儿猜测)。

教师总结:原来加了绿色的青菜和黄瓜,玩具火车会冒出---绿色的烟。

这辆玩具火车可真有意思!瞧!它又往前开了!

(4)蜡笔。

师:轰隆隆,轰隆隆!这回它要爬高山咯,爬高山可要很大的力气!所以这一次它加的燃料有点特别。诶,谁来猜一猜,你觉得小司机可能会加什么燃料了?嗯,你们的想法都很特别,我们来看看小司机究竟加了什么吧?是什么呀?(蜡笔)是一种颜色的蜡笔吗?那是怎么样的蜡笔呢?谁能用好听的词语来说一说?(五颜六色、五彩缤纷,这个词语真好听)。

师:小司机一个人有点忙不过来,让我们一起来帮小士兵加彩色蜡笔吧,(幼儿与老师一起模拟加燃料),蜡笔燃料加好了,这次会冒出什么样的烟呢?那我们一起倒数3.2.1.哇!是什么样的烟呀!

教师总结:原来加上五颜六色的蜡笔,玩具火车会冒出--五颜六色的烟。看上去像什么呀(彩虹)!

(5)星星。

有了小朋友们的帮助,这回呀,我们的玩具火车越开越远,越开越远,开到哪里去了呢?看!这是哪里呀?(哇,玩具火车开到了夜空里去)。我们看看,这次玩具火车又加了什么?(彩球)这些球除了五颜六色的,他们还有什么特别的呀?(闪闪发光)咦,火车里加上了这么多闪闪发光的彩球,会冒出什么呢?我们来听听音乐,它会告诉我们答案哦。(播放音乐小星星)。

教师总结:原来加了闪闪发光的彩球,玩具火车会冒出闪闪发光的星星烟,美不美呀。

(6)叶子和花。

这辆玩具火车神奇吧?,不过它还有更神奇的本领呢!想不想看!看仔细咯!瞧,这次玩具火车里冒出了什么?(叶子和花)为什么会冒出叶子和小花呢?原来呀,是小司机给玩具火车加了许多种子,所以玩具火车吐出了绿绿的叶子和漂亮的小花。

二、回忆故事,用图片的形式帮助幼儿更加理解故事。

2.用图片的形式帮助幼儿更加理解故事。

三、完整欣赏故事,引导孩子一起说说。

小朋友们真棒,这个故事有趣吗?我们再来听一遍好不好!听仔细咯,会说的小朋友可以跟着一起来讲故事。

四、幼儿大胆猜想,讨论。

中班绘本活动教案篇五

1、有兴趣地探索使物体变长的方法,并愿意把自己的方法告诉大家。

2、在玩玩说说中体验帮助小蚂蚁的愉快情绪。

多媒体课件、背景图、蚂蚁图片、幼儿操作材料。

一、故事导入(激发幼儿探索使物体变长的愿望)。

1、认识蚂蚁小黑和点点。

2、故事导入(播放课件)。

插问:你们猜,它们看到了什么?小黑能救起小点点吗?

过渡语:树枝太短了,小黑根本没有办法救起小点点。

二、幼儿操作(交流并探索使物体变长的方法)。

1、说说能变长的材料。

2、展示材料。

3、幼儿操作,教师巡回观察。

三、交流分享(幼儿介绍自己使用的连接方法)。

1、请小朋友来介绍一下,哪些短短的东西连起来变长了?

小结:原来,插一插、接一接、夹一夹、扭一扭等方法都能使材料变长,帮助小黑救起小点点。

四、情景呼应(感受帮助小蚂蚁的快乐)。

1、点点终于得救了,点点和小黑手拉手,它们看着远处美丽的风景,心想:有朋友真好,遇到困难,朋友会想办法来帮助我。

中班绘本活动教案篇六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将“归属与爱的需要”列为人的重要心理需要。《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也将“具有初步的归属感”列为幼儿社会领域的一条重要发展目标。冯晓霞教授在解读《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社会领域部分时指出:“幼儿的归属感往往来自于他们对群体生活的直接感受和体验。家庭是幼儿最早接触的社会群体,父母对幼儿无微不至的照顾会使他们对家庭产生一种归属感;进入幼儿园后,如果这个新群体能像家庭一样带给幼儿温暖、关爱、尊重、支持和鼓励,他就会对这个群体产生归属感。”对于中班幼儿来说,除了能感受他人的关爱,还应该学习通过拥抱、亲吻等多种方式向亲人、幼儿园的同伴等表达爱,由此增强对家庭、幼儿园的归属感。因此,根据我班幼儿特点及中班幼儿归属感培养的相关要求,我设计了社会领域活动“会飞的抱抱”,引导幼儿通过绘本阅读、情景游戏、角色扮演,体验家庭亲情,学习爱的表达。

绘本《会飞的抱抱》描绘了这样一个故事:小猪奶奶的生日快到了,为了表达对奶奶的爱,小猪想给奶奶寄一个大大的拥抱。经过邮递员一站一站的传递,这个大大的拥抱到达了奶奶那里,而奶奶也请邮递员把一个又大又香的吻送给她的孙子小猪,以表达她的爱。这是一个简单而温馨的故事,绘本中有创意的情节和亲情主题深深地吸引了每一个幼儿。根据活动目标,我设计了以下几个相对应的活动环节:先通过谈话导入,引导幼儿分享各自生活中爱的经验,思考自己会用什么办法表达对他人的思念。接下来,引出绘本内容,引发幼儿的角色移情体验,让幼儿感受小猪对奶奶的爱以及小猪向奶奶表达爱的急切心情。在介绍了小猪独特而富有创意的情感传递方式后,引导幼儿通过角色扮演开展情景游戏,从而感受爱的互动与接力,体验拥抱、亲吻带来的温暖、幸福的感受,理解亲人之间的爱与关怀,并学习用多种方式表达对家人的爱。最后,通过区域活动及家园共育,深化幼儿对家庭的归属感。

1.感受小猪和奶奶之间浓浓的亲情。

2.体验拥抱、亲吻带来的温暖、幸福的感受。

3.学习通过语言、动作等方式表达爱。

1.改编故事、制作课件(根据中班幼儿的思维特点和理解水平,对原绘本故事进行改编,简化人物间复杂的对话,突出传递亲情的主题,并据此制作课件(如图),显示出小猪和妈妈一起去邮局邮寄拥抱给奶奶,通过邮寄的各个环节中动物邮递员们的传递,最终成功地将拥抱送给小猪奶奶,并带回了小猪奶奶送给小猪的一个香吻的过程)。

2.制作小猪和小猪奶奶的头饰各一个,各种动物邮递员的头饰若干;用kt板制作小猪家的房子和小猪奶奶家的房子。

一、分享爱的经验。

师:你们有特别想念的人吗?是谁?为什么这么想念他(她)?

师:你会用什么办法表达你的思念?

幼:去看望他(她)/打电话/视频聊天/……。

二、学习爱的表达。

师:(播放课件;显示神秘礼物)你们看,小猪到底送了什么给奶奶呢?(用鼠标点击礼物,出现小猪张开双臂拥抱的画面。)。

师:小猪说:“我要把我的爱告诉奶奶,我要给奶奶一个大大的、大大的、世界上最大最大的抱抱。”怎样的抱抱才叫作“大大的”抱抱呢?(引导幼儿用动作表示。)。

(幼儿的办法如下:开车去送抱抱/坐飞机去送抱抱/乘火车去送抱抱/可以请小鸟帮忙,让小猪坐到小鸟的身上去送抱抱/可以请袋鼠妈妈帮忙,让小猪钻进袋鼠妈妈的口袋里,袋鼠妈妈会很快眺到小猪奶奶家,等等。)。

师:可是小猪给奶奶准备的礼物是一个大大的抱抱,这要怎么寄过去呢?(播放课件,显示爱心传递的过程:小猪是起点,小猪奶奶是终点,中间用数个爱心连接,每点击一个爱心,爱心就会变成一个动物邮递员,表示是由动物邮递员们帮助小猪传递这个大大的拥抱的。)。

师:你们看明白了吗?这个大大的抱抱是怎样传递过去的?这是不是一个很特别的好办法?

三、体验爱的传递。

师:你们愿不愿意也来当一回邮递员,帮助小猪传递这个抱抱呢?

游戏一:传递爱的抱抱。

邀请2名幼儿分别扮演小猪和小猪奶奶,站到相应的房子里,再邀请几名幼儿戴上不同的动物头饰扮演邮递员。在游戏开始时,“小猪”先找第一个“邮递员”,告诉他:“我要寄一个大大的抱抱给奶奶,请你帮我寄出去好吗?”并用肢体动作给予大大的拥抱。“邮递员”们依次传递并告诉下一个“邮递员”:“这是小猪送给奶奶的大大的抱抱,请你传递过去。”直到将大大的拥抱传递到小猪奶奶那里。

幼:和小猪一样也用邮递员传递的方式。

游戏二:传递爱的亲吻。

延续前面的游戏,从“小猪奶奶”开始,将亲吻通过“邮递员”传递出去,“邮递员”之间可以自由地进行传递,并说明:“这是小猪奶奶送给小猪的亲吻,请你传递过去。”直到将亲吻传递到“小猪”那里。

师:奶奶收到了小猪的礼物,小猪也收到了奶奶的礼物,大家的心里都甜滋滋的,觉得幸福极了,原来他们那么深爱着对方。今天,在你们传递爱的拥抱和亲吻的游戏中,我也深深地感受到了你们和同伴、老师之间浓浓的爱。

师:你们喜欢《会飞的抱抱》这个故事吗?说说喜欢的理由。

师(小结):是呀,《会飞的抱抱》让我们深深感受到了快乐、甜蜜和幸福,家人之间的爱是那么的温暖,爱的表达让我们感到那么的幸福!

1.区域活动。如,将绘本《会飞的抱抱》投放到阅读区,供幼儿阅读、讲述,同时,投放其他一些表达家人之间温情与爱的图书,让幼儿在相关阅读活动中进一步感受家庭亲情,以增强家庭归属感。又如,将各类动物头饰等道具投放到表演区,引导幼儿进行角色扮演,进一步理解和体验故事中角色的情感,感受爱的传递。

2.家园共育。鼓励幼儿用肢体语言并通过做力所能及的事向父母、祖辈表达他们的爱。建议家长在与孩子互动时要经常通过肢体动作表达爱,并经常带孩子看望长辈,为孩子作良好的示范,让孩子感受到一家人在一起的幸福和快乐。

中班绘本活动教案篇七

1.喜欢绘本剧表演,愿意参与到绘本剧表演中来。

2.尝试交流绘本剧表演所需的准备工作,建构绘本剧表演的相关经验。

活动准备

绘本剧《我的幸运一天》视频,记录绘本剧表演所需准备的记录表。

活动过程

1.观看绘本剧.交流感受。

教师播放绘本剧《我的幸运一天》,讨论:这场绘本剧你觉得怎么样?这个故事你还在哪里看到过?(建立绘本与戏剧表演之间的联系.激发幼儿自己表演的欲望。)

2.讨论绘本剧演出所需准备并记录。

3.提出要求,让幼儿思考自己想表演的绘本。

1.敢于推荐自己想要表演的绘本,并说出理由。

2.对同伴的介绍感兴趣,能集中注意力倾听。

活动准备

阅读绘本,知道绘本的大概内容。

活动过程

1.统计每个幼儿想表演的绘本。

2.民主投票选出小朋友们最想表演的绘本。

3.深入阅读小朋友们最想表演的绘本。

1.初步形成“按计划做事情”的习惯和自主规划的意识。

2.乐意参与讨论、交流.共同制订表演的计划表。

3.愿意按照计划表做事情,为表演做准备。

活动准备

绘本《好饿的老狼和猪的小镇》、“我喜欢的角色”展板。

活动过程

1.说一说:绘本剧演出的`准备。

2.做一做:制订绘本剧演出计划表。

根据幼儿讨论、制作的计划表,我们设计了“角色竞选”“道具我来做”“排练看我的”“音乐我来选”和“小小设计师”五个活动计划。

主要意图:通过讨论选出适宜的角色人选,并形成对演出的基本评价。

基本流程

1.讨论选择角色的标准:演得怎样才能被选上?

2.逐个评选最适合该角色的演员。

3.讨论分配其他任务。

主要意图:按照绘本剧的内容,幼儿自主商议、制作表演道具。

基本流程

准备不同材质和颜色的纸张、剪刀、胶棒等。

1.观看计划表,明确今天要完成的任务。

2.讨论操作方法。

教师可进行示范讲解或师幼共同讨论制作方法和步骤。

3.分组操作体验。

4.评论总结:幼儿展评自己的创作,体验自主创作的成就感。

主要意图:让幼儿在同伴互评和角色对比中体验角色,产生愿意演好角色的主动意识。

基本流程

在排练前,要为幼儿准备相对宽敞的区域。

1.现场排练。

幼儿进行表演,其他幼儿当导演,仔细观看并提出意见。

2.评价与讨论:表演中哪个部分你最喜欢?哪个部分还要改进?

3.再次排练并讨论。

主要意图:根据故事内容.选择适宜的音乐。

基本流程

教师准备不同风格的音乐。

1.情感体验并引发思考:什么样的音乐比较适合刚才的表演?

教师播放幼儿表演的《好饿的老狼和猪的小镇》中老狼害怕逃跑的部分,询问幼儿感受,引出配乐的任务。然后讨论音乐与情境之间的配合。

2.讨论选择合适的音乐。

3.根据音乐的节奏,创编与音乐匹配的动作。

主要意图:让幼儿为角色设计造型,感受“绘本表演我做主”的快乐。

基本流程

教师准备相关制作材料。

1.了解设计要素。

教师播放一些简单的表演用造型设计,如头饰、脸谱或装饰灯。让幼儿有造型设计的意识。

2.自主设计造型。

幼儿讨论、设计脸谱、头饰、服装等。讨论哪些可以自己动手完成,哪些需要别人(比如父母、教师)的帮助。如果需要,讨论需要别人帮助做什么,怎么去跟别人说。

3.合作完成制作。

教师请幼儿互相介绍、观看各自的造型设计。之后幼儿改进自己的设计,最后由家园合作共同完成造型的制作。

1.自主讨论、记录表演时的礼仪行为,形成礼仪公约。建立内在自我监督。

2.在集体面前大胆介绍礼仪规则,并主动遵守这些规则。

活动准备

纸、笔。

活动过程

1.小组讨论:如何做文明小观众?

2.小组代表说出讨论结果,组内其他幼儿补充。

3.制作“文明小观众公约”。

准备好道具、设备等。在多功能厅(或教室)进行绘本剧表演,可邀请其他班小朋友和教师来观看。

围绕话题交流感受,体验共同准备绘本剧表演的快乐。

活动准备

绘本剧表演的视频和照片。

活动过程

观看绘本剧表演视频片段和照片。发起讨论。

话题一:你觉得演得好吗?哪里好?

话题二:在准备表演的过程中你做了哪些事情?

话题三:你觉得××哪里做得最好?为什么?

中班绘本活动教案篇八

1.阅读书本,寻找,感知事物间的内在联系。

2.乐意在儿歌对答中,大胆表达和想象。

课件,图片。

一、听听猜猜。

1.我带来了一本很有趣的故事书,用耳朵听一听,是谁来了?(火车)。

2.我们听一听,小士兵跟大家说了什么?(我是小士兵,我会变魔术,要让火车变出各种各样的烟。)。

二、看看讲讲。

故事讲述。

1.火车突然停下来了,发生了什么事?(幼儿可能没有轨道了、可能没有燃料了……)。

2.小士兵给火车加的是什么燃料?(苹果和樱桃),看看变成什么颜色?(红色)。

3.小士兵究竟是怎么变出各种颜色的烟?(加入什么东西,小火车就冒出什么颜色的烟)。

小结:哦,加入什么颜色就变成什么颜色。

三、做做玩玩。

1.待会我来变魔术,看看老师是怎么变得。

玩具火车变变变,加点颜料冒彩烟,加什么冒紫烟?(加紫色冒紫烟)。

师:魔术师你真棒,快来快来请出题。

2.看来每个人都会变了,你们想不想比一比哪个魔术师最棒?(想)。

(1)男孩女孩两人比。

师:玩具火车变变变,加点颜料冒彩烟,加什么冒黄烟?(香蕉、芒果……)。

(2)男孩女孩组比。

师:玩具火车变变变,加点颜料冒彩烟,加什么冒绿烟?(青苹果,树叶、白菜……)。

四、想想说说。

故事讲述。

1.师:加入小花籽,变出的会是什么?(花)。

2.(出示图片,拓展经验)找找还有哪两张图片可以变魔术,说说理由。

五、延伸。

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的故事的名字叫《玩具火车轰隆轰隆》。有时间我们可以去看看这本书,再来玩玩魔术师的游戏。

中班绘本活动教案篇九

1、仔细观察画面,喜欢故事情节,感知其中的因果关系。

2、了解常见的蔬果,体验游戏的乐趣。

ppt。

一、听一听,猜一猜。

1、今天金老师带来了一个故事,听听故事是关于谁的?

2、有一个小士兵开着他的玩具火车来了!

二、看一看,说一说。

1、火车怎么了?

2、火车没油了,小士兵要给它加燃料,看看加了什么?(苹果、樱桃)。

3、什么颜色的苹果?什么颜色的樱桃?

4、神奇的事情发生了,看,玩具火车冒出了什么颜色的烟?

5、玩具火车轰隆隆,加点苹果和樱桃,冒红烟。

6、小士兵要给玩具火车加更多的燃料了。(猕猴桃、西瓜、红椒)。

7、小士兵给火车加了什么燃料,冒橙烟?(胡萝卜)。

8、看看小士兵还加了什么?(橙色、黄色、蓝色、紫色)。

三、想一想,玩一玩。

1、现在老师是火车头,请你们来坐我的火车。

2、玩具火车轰隆隆,加点燃料冒点烟。加xx燃料冒xx烟。

3、小士兵把水果、蔬菜都加完了,看看还加了什么?

4、教师讲述故事。

中班绘本活动教案篇十

图画书《点点点》整本书挥洒着魔力,吸引孩子热烈参与,随着一页一页的互动,书的内容也开始产生奇妙的变化,非常能满足中班孩子的好奇心。同时,《指南》指出幼儿的学习是以直接经验为基础,在游戏和日常生活中进行的。所以,我秉着让孩子在游戏中学习的宗旨,根据中班幼儿的年龄特点选择了一本好玩的图画书——《点点点》,让孩子一起在体验如魔术般的游戏中学习数量、颜色、排序、方位、大小等的变化!并以集体游戏的方式重新演绎绘本故事,在游戏参与过程中,锻炼孩子的注意力、听觉能力,反应力,并享受一起协作的愉快和成就感。

1.在看看、说说、想想中,了解绘本的内容。

2.在动作指令的操作中,感知点点的数量、颜色、排序、方位、大小等变化。

3.在魔术般的互动游戏情境中,体验阅读带来的快乐。

大绘本图书一本、红黄蓝点点若干个、透明魔法袋一个。

一、导入——点点魔术师。

这个魔法袋里装的什么呢?(魔法袋里有许多点点,有红色的点点、还有黄色的和蓝色的点点。)。

(二)孩子们自选喜欢点点,变身小小魔术师。

这些点点也全部被施了魔法,现在你们赶紧来选一个点点贴在自己胸前,让我们一起来当点点魔法师吧。

(三)带领幼儿认识绘本的封面、故事名字、作者。

今天周老师还带来了一本有魔法的书,你们看上面有和你们身上一样的点点,他们也都被施了魔法哦。所以今天我们要听的故事名字叫《点点点》这本书是一个叫埃尔维·杜莱的人写的。

二、采用魔术游戏,感知图画书内容。

(一)出示黄点点,激发阅读兴趣。

今天,老师还请来了我的小伙伴,你们看它是谁?(黄点点)。

(二)调动幼儿思维,进行想象猜测。

黄点点会是什么呢?(幼儿猜想)黄点点也是一个神奇的魔术师,想不想和它玩一玩?

(三)通过多种指令,完整感知图书。

1、按一按,点点会变多。

按一下这个黄点,看看会有什么变化?(一个黄点变成两个黄点)。

2、再来按一下,又会发生什么变化?(变成了三个黄点)。

4、按五次,点点又变多。

(1)黄点点魔术师徒手按五次黄点。

太神奇了,现在请黄点点魔术师施魔法,远远地按五次黄点,看变成了几个黄点?(五个)。

(2)红点点魔术师徒手按五次红点。

红点点魔术师,赶紧给红点点也按五次,看变成了几个红点?一起数一数。

(3)蓝点点魔术师徒手按五次蓝点。

蓝点点魔术师,你们也按五下蓝点,会有什么变化呢?

4、摇一摇,点点会移动。

5、请一个小朋友摇一摇书,看点点的变化。

现在请一个魔术师上来,拿起书摇一摇,点点怎么样了?

6、再请一个最棒的魔术师来摇一摇,变魔术,让点点们排列整齐。

点点听话吗?怎么排的队?

7、魔法师双手按住自己胸前的点点。哎呀,天黑了,点点睡觉了。

9、魔法师跺跺脚,点点变成了什么?(彩虹、小桥、滑滑梯)。

10、吹一吹,点点会飞走。孩子们,我们一起来吹口气看看,点点会变化吗?再使点劲儿。

11、魔术师分别拍一下手掌。点点变大了点。再试着拍两下、三下、四下,点点越变越大了。最后大的只看得到一个黄点点了。

12、魔术师们给自己鼓掌看看。点点越变越大最后只看得到一个很大的黄点点。黄点点中间有一个白色点点,魔术师用手指按下白色的点点,最后变成了一个黄色的点点,游戏又回到开始了。

《点点点》,就像是一本“纸上的ipad”,再摸一摸,把书倒过来倒过去,再摇一摇,或者拍拍手,鼓掌,再鼓掌,热烈,再热烈点!每个动作书都会给你回应!幼儿和老师互动得不亦乐乎,简直是一本锻炼小手指小手指的互动游戏书!整本书不过三种颜色,简单的来,却又独具巧思,圆点的移动、跳跃、放大、缩小、叠放,就能呈现出不同的图画、图形、不同的色彩,还是启发孩子对色彩感觉的艺术启蒙书!

按一下会变多、摸一摸会变色、摇一摇还会跑得到处都是非常有趣的一本书,颠覆了传统童书的概念,作者采用当代全新的创作观点,把书变成可以和孩子玩互动游戏。

从黄色点点开始,整本书挥洒着魔力,吸引孩子热烈参与,随着一页一页的互动,书的内容也开始产生奇妙的变化,例如:“摸一摸左边”,再翻到下一页,哇!通过简单的指令,手指一点就有好多好多色彩缤纷、大大小小的点点,从白白的画面蹦蹦跳跳的跑出来,色彩虽然很简单却很舒服。

孩子们以魔法师的身份通过不同的指令对点点们施展魔法。当孩子们看到自己施展的魔法生效时特别的开心,整个阅读过程孩子们都是在游戏中进行的。但活动后也进行了反思,因为是游戏阅读希望每个孩子都能够参与活动中,我在活动中没有考虑到每个幼儿。虽然孩子们兴趣意犹未尽,但幼儿幼儿没有体验到魔法师而感到有点遗憾。以后再活动中尽量让每个孩子都参与活动中来。

中班绘本活动教案篇十一

《玩具火车轰隆轰隆》是一本幼儿非常喜爱的绘本,故事情节出人意料,画面呈现更让幼儿之惊叹。故事中,小士兵把水果和蔬菜当燃料加进火车后,发生了一连串奇妙的事情。幼儿在惊叹之余感知了物品的不同颜色,认识了事物间的内在联系。绘本传递了这样的主旨:我们生活在多彩的、富有情趣的世界里,事物间有许多内在联系,我们喜欢的色彩更是无处不在。初看这个绘本,很容易就挖掘出认识色彩这一教育资源,特别是对小班幼儿来说。但细细品味,不难发现除了“认知颜色”以外,绘本其实给予了幼儿更多的信息:关注生活中的美好,根据事物间的联系大胆展开想象并表达于是,我将活动定位于中班幼儿,设计和实施了“玩具火车轰隆轰隆”的教学。

第一环节:以音效导入,在听听猜过程中了解故事的主要角色和内容,激发学做“魔术师”的兴趣。

第二环节:观察画面,寻找“燃料”和“烟”之间的色彩联系,感知“变魔术”的方法。

第三环节:在问答游戏中,充分调动已有经验,感受生活中无处不在的色彩,大胆想象并表达。

第四环节:欣赏故事后半部分,拓展思维,感知生活中除了色彩之外的事物间的联系,进一步感受绘本的美妙活动让幼儿充分地想一想、动一动、玩一玩、说一说,动静交替。在玩耍中,儿的参与性强,想象力得到了进一步提升,活动的氛围尤为热烈。

1、通过仔细观察画面内容,理解故事情节,感知故事中的因果关系。

2、学说短句“加点……冒……烟”。

学说短句“加点……冒……烟”。

教学课件,各种颜色的色卡,小树苗、大树、桌子的图片。

一、听听猜猜,萌发兴趣。

(播放课件中火车的声音。)这本绘本讲的是关于谁的故事呢?听一听,你一定能猜出来。(一是辆火车。)。

这可是个好玩的魔术哦!到底是怎么变的?想不想知道?我们来听听故事吧!

二、看看讲讲,理解内容。

(讲述故事,播放刹车声。)怎么回事?火车怎么停下了?怎么办?

你们都觉得发生了紧急或危险的事情,可是小士兵却一点也不着急,原来他就要变魔术了。

小士兵给火车加的是什么燃料?仔细看,大的是什么,小的又是什么呢?(一大的是苹果,小的是樱桃。)。

小士兵把苹果和樱桃加进去之后,奇妙的现象出现了。小火车冒出了什么颜色的烟?

小结:原来小士兵就是这么变魔术,把红色的烟变出来的呀。

小火车冒着红烟继续往前开,小士兵还在不停地变魔术。看,这回他又准备了什么当作燃料?(—胡萝卜和橘子)。

用胡萝卜和橘子当作燃料,小火车会冒出什么颜色的烟呢?

小士兵已经变了两次魔术了,小火车冒出了两种不同颜色的烟,还记得吗?他是怎么变的?

第一次加的是什么?(一苹果和樱桃。)。

用苹果和樱桃当作燃料,火车冒出什么颜色的烟?(一红色。)。

第二次用胡萝卜和橘子当作燃料,小火车冒出什么颜色的烟?(一橙色。)。

为什么苹果和樱桃加进去后冒出的不是黄色或者橘色的烟呢?(一苹果的作用。

三、做做玩玩,大胆表达。

现在大家都知道变魔术的方法了吗?那我们来玩游戏,看谁更像魔术师。

1、问答游戏。

老师做火车头出题,题目就是这些色卡,它代表魔术师要让小火车变出的烟的颜色。等火车开动,大家一起念儿歌:“玩具火车轰隆轰隆,加点燃料冒点烟”火车头问:“加什么冒红烟?”如果你想到办法了就赶快举手,也要用一句话来回答“加苹果冒红烟”如果答对了,大家一起表扬:“魔术师你真棒”接下来就由这个魔术师做火车头来出题了。

现在增加游戏难度,别人说过的燃料不能说,你还能继续变魔术吗?

2、比比谁的办法多。

(1)两人对抗。

用不同的方法变出相同颜色的烟,办法最多的人就能成为最了不起的魔术师。大家来比比吧!

听清规则:第一,每次游戏上来两个人,一个男孩,一个女孩;第二,老师做裁判出题,两人轮流回答,下面的小朋友不能提醒,轮到的一方回答不岀就输了;第三,别人说过的不能说,如重复了也算输。

(2)小组对抗。

在短短的时间里两个人要想那么多的办法真是挺难的,或许人多些办法也能多些。接下来,就请男孩队和女孩队比一比,看看哪个队会获胜。一这次我们分成男孩队和女孩队,每队人数相同,两队轮流回答,已经说过的不能说,看哪队能坚持到最后就算获胜。

四、想想说说,拓展延伸。

(播放课件,继续讲述故事后半部分。)加进小花籽后,变出的会是什么呢?

这是怎么回事?加进花籽,怎么变出花?

小结:原来小花籽当燃料,变出的是它长大以后的样子。

你找到的是哪两张?(一小树苗和大树。)。

小树苗和大树之间有怎样的联系?(一小树苗长呀长呀就变成大树了。)。

还可以有不同的联系吗?(一我觉得是大树和桌子。)。

有不同意见非常好,说说你的想法。(一桌子就是用大树的木材做出来的)。

大家觉得他说得有道理吗?

那么到底应该是小树苗和大树,还是大树和桌子?(一我觉得小树苗、大树、桌子三张图片可以在一起,都有联系。

我们来玩游戏,玩具火车轰隆隆,加点燃料冒点烟,加什么变大树?一加小树苗变大树。

加什么变桌子?(一加大树变桌子。一加小树苗变桌子……)一可不可以?(一可以。)。

小结:当你发现事物之间有越来越多的联系,魔术师的魔术就能更加千变万化,我们的游戏也会更好玩。

小士兵又要准备加燃料变魔术了,他还会变什么样的烟呢?游戏时间看看这本好玩的绘本吧,名字叫《玩具火车轰隆轰隆》我们也可以自己来找找生活中有联系的事物,一起再来玩玩魔术师的游戏吧。

在这个教学活动之前,我带孩子们进行了火车轰隆隆的游戏,所以很自然的就进入了今天上课的主题。在整个绘本的学习中,孩子们都比较的投入,我根据本班孩子的现有水平在根据颜色猜测相应的物体上采取了层层递进的方法,先让孩子们了解这是一辆神奇的火车,放进去什么颜色的物体就会冒出什么颜色的烟,让孩子们了解其中的因果关系,再根据放进去什么物体猜测会冒出绿色的烟,最后根据烟的颜色猜会冒出什么颜色的烟,通过不同的方式,孩子们学习的兴趣比较的高说的也比较好,能说根据颜色说出有葡萄、紫薯、山竺、草莓、黄瓜青菜等等当然在每一次我都会对孩子进行引导,鼓励孩子们学说句式“小士兵加入了xx燃料,冒出了xx的烟”这样既幼儿感知到事物相互之间的因果关系,又无形中强化孩子对句式的了解,在最后环节采用了游戏的方式进行故事的总结,以及对孩子们本堂绘本的学习进行检验。

中班绘本活动教案篇十二

1、感受故事情境的趣味性,感知故事中"燃料"与"烟"的因果关系。

3、乐于参与颜色配对游戏,体会集体活动的愉悦感。

ppt课件,卡通图标,小火车模型。

一、导入活动教师出示ppt课件第一页,播放火车汽笛音效,引起幼儿兴趣。

师:"呜~呜~呜",咦,是什么声音?出处呀,小士兵开着火车来小七班做客了,跟小士兵和小火车打个招呼吧。

二、教师结合课件讲述绘本故事,引导幼儿理解故事内容,感受其中的趣味性。

1、教师出示ppt1~6,讲述故事内容,课件中突出樱桃、苹果、皇姑、白菜,以使幼儿感知"燃料"与"烟"之间的因果关系。

师:嘎~吱,火车停了,燃料不够了,怎么办呢?小士兵决定加入苹果和樱桃试一试。呜~呜~呜(播放音效),玩具火车轰隆轰隆,冒出红色的烟。

师:哎呀,真好玩儿,再加一点黄瓜和青菜试试,呜~呜~呜,玩具火车轰隆轰隆,冒出绿色的烟。

2、教师出示ppt7~14,结合图片引导幼儿通过生活经验猜想加入的燃料或冒出的烟,进一步感知故事中存在的因果关系。

师:呜~呜~呜,火车继续往前开,小士兵又加入了橘子和胡萝卜,请你猜一猜,会冒出什么样的烟?(玩具火车轰隆轰隆,冒出橙色的烟)师:呜~呜~呜,火车继续往前开,咦,怎么回事?火车冒出了黄(紫)色的烟,谁能帮帮我解开秘密,小士兵又加了一些什么?(教师根据幼儿回答出示相关物体图片)(玩具火车轰隆轰隆,冒出黄色的烟)师:呜~呜~呜,哎呀,油画棒宝宝也被加进去了,有蓝的红的黄的紫的这么多颜色,冒出的烟一定很漂亮吧,会是什么呢?(玩具火车轰隆轰隆,冒出彩色的烟)。

3、教师出示ppt15~16,讲述故事结尾,小火车驶向远方,引导幼儿想象。

三、操作活动——颜色配对游戏结合绘本内容,引导幼儿将各种样子的烟与燃料相配对,进一步感受绘本情境的趣味性,并体会游戏活动的愉悦。

这个活动前后一共上过5次,在庄老师的指导和引领下,让我对绘本教学又有了一次新的认识。

1、教学形式要多样,不要让孩子枯燥。

对于小班的孩子来说,他们喜欢多样的教学形式,而不是一味地在那里听故事,喜欢在听听、玩玩、做做中有所启发。在小班的情景阅读教学中,我们更重要的应该要突显让孩子在故事中有快乐的体验,小班孩子的年龄特点是他们比较喜欢角色的一种扮演,喜欢简单有节奏的的语句,爱模仿。因此,在本节课中,我渗透游戏,让孩子在游戏中体验。

2、教学互动要多样,不要让孩子等待。

在教学活动的互动形式上,我们可以采用师幼互动,它包括一对一的互动和一对多的互动,还有一种是生生互动,对于小班的孩子老说,更多的应该是采用一对集体的互动,这样孩子才不会出现等待的情况。在本次活动中,一对一的互动比较多,因此大多数的孩子是在等待。如果在游戏中我采用“每个孩子人手一张色卡纸,当老师说,加番茄的时候,手拿红色卡纸的孩子开一列火车。”这样的互动更体现了《指南》理念。符合小班孩子的年龄特点。

3、绘本价值要抓准,不要让孩子空想。

一个绘本的价值很多,哪个价值是需要在这节课中体现的,这还需要老师们更多的琢磨和推敲。在这个课中,“小士兵给火车加种子燃料。让孩子猜测会冒什么烟?”这个环节可以作为结束部分,激发孩子看书的兴趣。如:“加了种子会冒什么烟,我们到书中去找答案吧。”这样孩子看书的兴趣就激发了。其实我们上绘本活动的目的就是让孩子喜欢看书。

中班绘本活动教案篇十三

1在看看讲讲中,理解笑笑从找不到朋友,到鱼儿们愿意与它交朋友的故事情节。

2体验拥有朋友的快乐情感,要真心、微笑的善待每一位朋友。

ppt

t:这是什么声音?第一个环节可以直接点题:

c:大海。

t:看大海里住着谁啊?(出示鲨鱼)

c:鲨鱼t:这是一条怎样的鲨鱼啊?(从凶猛、有尖尖的牙齿角度去观察,然后凸显微笑,与众同)

c:蓝色的鲨鱼是一条很大鲨鱼t:这条鲨鱼的颜色是蓝色的。是啊,是一条身体很大的鲨鱼c:在笑的鲨鱼。

t:它是怎么笑的?

c:嘴巴往上,露出了牙齿。

t:你来做一下t:这条鲨鱼,名字叫笑笑,你们知道他为什么叫笑笑吗?

c:因为它非常的爱笑。

c:能的,因为它很很善良。

t:拥有一颗善良的心一定能找到好朋友的。

c:不能,因为笑笑很凶t:让人感到很害怕。

c:天使鱼t:鲨鱼笑笑看到了天使鱼,你们猜笑笑会对天使鱼怎么说呢?

c:天使鱼我能和你做朋友吗?

t:你真是一条有礼貌的鲨鱼。

c:我能请你一起和我玩吗?

t:真像一个绅士。

t:我们一起来看看笑笑是不是和你说得一样的好吗?

c:紧张,请你来学学看。

t:这个是什么表情呀?

c:害怕、紧张、惊讶。

t:那你们觉得天使鱼会和笑笑做朋友吗?

c:不会。

t:是呀,天使鱼看到了笑笑微笑时露出的大尖牙,它很害怕,转身飞快的逃走了。

c:海星。

t:是美丽的小海星,鲨鱼笑笑会对小海星说什么呢?小海星做了一个什么动作呢(又是怎么做的呢)?(直接出示海星的图片)请两个小朋友表演。

t:鲨鱼笑笑没有放弃它继续坚定不移的继续带着微笑去找水母、章鱼、鲶鱼做朋友,他们和笑笑做朋友了吗?他们都(逃走了)放悲伤的音乐t:笑笑这回它心里有点失落了,它是这么真诚的想交朋友,可是鱼儿都不愿意和它做朋友,笑笑怎么了。

c:哭了t:交不到朋友,伤心的哭了t:你们想对笑笑说些什么呢?(我为什么这么真的想和别人做朋友,别人却不能接受我呢?)

c:告诉大家我是不会伤害你们的t:你请笑笑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告诉大家我是真心的对吗?好注意。

c:我和你做朋友吧。

t:这下笑笑有点开心了,有你这位朋友支持它了。

c:他们都被渔夫的网抓住了。

t:啊呀,这时小鱼们好想请一位朋友来帮忙,谁能帮助他们呢?

c:笑笑t:对呀,找笑笑帮忙,他们大声的呼喊:救命呀,救命呀鲨鱼笑笑快来帮助我们吧。

t:鲨鱼笑笑会想什么办法来救他们呢?

c:把渔网咬破。

t:渔网破了,小鱼们就能""

c:逃出来了。

t:真是个好办法,还有吗?

c:请别人来帮忙。

t:帮笑笑一起救小鱼是吧?怎么救呢?

t:看看笑笑是怎么做的,只见笑笑对着渔夫微微一笑,渔夫怎么了呀(露出了什么表情)?一起来做好吗?渔夫对着鲨鱼笑笑说:"啊啊啊,绕了我吧,我放了他们。

t:现在小鱼们都得救了,他们会对笑笑说些什么呢?

c:笑笑谢谢你,我们一起玩吧。

t:鲨鱼笑笑真开心终于有朋友了。

c:笑笑对不起我以前不和你做朋友,我现在和你做朋友好吗?

t:笑笑用自己的善良和真诚终于交到朋友了。

c:不怕了,它们在一起跳舞。

t:和朋友在一起跳舞比什么都高兴。

c:海星站在鲨鱼的鼻子上章鱼在和笑笑握手。

t:和朋友一起做游戏,握握手感觉真棒。

t:你们想不想再完整的听一遍这个故事呢?

t:故事讲完了你们喜欢这个爱笑的鲨鱼吗?在你的心里这是一条怎样的鲨鱼呢?

c:喜欢,它是一个爱笑的鲨鱼。

t:真诚的微笑人人都喜欢

c:喜欢,它是一个爱帮助别人的鲨鱼。

t:朋友遇到困难想办法帮助别人,这样你会交到更多的朋友,也会更更多的人喜欢你、爱你。

老师引导孩子用三个字对鲨鱼大声说:"。

中班绘本活动教案篇十四

《彩虹的尽头》讲述了獾和狐狸前往彩虹的尽头寻找宝贝的故事,以獾和狐狸寻找“宝贝”为线索展开,通过依次遇见松鼠、鸭妈妈、兔爷爷,理解不同的动物有不同的宝贝,且宝贝也是多样的,逐步了解宝贝的含义。故事情节生动有趣,又有一定的悬念,很吸引幼儿,满足幼儿“寻宝”的心理。对于这样一本经典的优秀绘本,我们应思考的,不仅是要挖掘故事本身所蕴含的意义价值,更要重视如何引导幼儿仔细、耐心地欣赏每一个细节,理解认识故事的发展和人物的心理变化这一过程。

早期阅读是幼儿认识世界、融入社会、发展自我的重要过程。《纲要》中提出:应利用图书、绘画等多种方式,引发幼儿对书籍和阅读的兴趣,培养前阅读的能力。中班幼儿对“宝贝”这一概念并不陌生,但是,再追问下去,他们就答不上来了,这样的认知状态正符合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为此,结合《纲要》精神,我选择了故事《彩虹的尽头》作为本次活动的题材。同时,中班孩子正处在“关注自我与他人关系”的敏感期,因此,通过此活动,可以自然地引领孩子发现:因为每个人的需要与生活经历不同,所以他们对“宝贝”的理解也各不相同。说不定我、你、他、我们、你们、他们也是别人心目中的宝贝呢!

1、了解故事内容,尝试理解绘本中“宝贝”的含义。

2、愿意和老师、同伴分享自己的想法。

3、迁移经验,体会故事中洋溢的温情和美好。

重点:尝试理解绘本中“宝贝”的含义。

难点:尝试理解“宝贝”的真正含义(从物质到情感的升华)。

经验准备:幼儿已有的对动物獾的初步认识和了解、一定的语言表达能力。

物质准备:绘本《彩虹的尽头》ppt;图片(獾、狐狸、小松鼠、鸭妈妈、小黄鸭、兔子爷爷、橡果)。

1、教师点开大屏幕展示画面——巨大而美丽的彩虹挂在天空(彩虹向后抛的状态),引导幼儿用完整的语句“彩虹像……”来回答。

师:(惊喜)小朋友看,天空中有什么?(彩虹)

那彩虹像什么呢?(彩虹像一个弯弯的月亮…)

本环节,幼儿自由想象、讲述。

2、出示獾和狐狸的图片、封面《彩虹的尽头》

本环节,幼儿相互讨论,大胆想象。

(一)讲述故事,尝试理解“宝贝”的含义以及与不同对象的关系。

师:故事的名字叫《彩虹的尽头》

1、宝贝——食物(配乐以“满足”为主题)

(1) 讲述故事并提问:为什么松鼠的宝贝是松果呢?

(2) 了解“宝贝”与食物的关系。

(3) 突出食物的重要,让幼儿知道食物是松鼠维持生命的基础。

小松鼠:“食物,就是我最珍贵的宝贝。在那寒冷的冬天,食物让我远离饥饿。如果没有了它们,也许,我就等不到明年春天的到来。”

小结:对于我们来说,事物非常的重要,就像我们小朋友,每天要吃很多的米饭、蔬菜和水果,因为它们能帮助我们健康地长大,没有食物,我们就会很饿很饿,说不定就看不到明天的太阳了。

2、宝贝——孩子(配乐以“爱”为主题)

(1)讲述故事并提问:鸭妈妈呼唤的宝贝是什么?为什么小黄鸭是她的宝贝?

(2)了解“宝贝”与孩子的关系。

(3)突出妈妈对宝宝的关爱,感受妈妈对宝宝无微不至的关爱。

鸭妈妈:孩子是我最珍贵的宝贝。我爱他,胜过这世界上任何的东西。我愿意用自己的生命去保护他、照顾他。他的健康、平安就是我最大的快乐。

(4)迁移讲述:你是妈妈的宝贝吗?你是怎么感受到的呢?(引导孩子从生活中妈妈对自己的照顾来说)

小结:宝宝们说的真棒!妈妈会给你们买好多好吃的、好玩的,给你们讲故事,每天把你们照顾的无微不至,就怕你们受凉生病,老师相信你们就是妈妈最心爱的宝贝!

3、宝贝——回忆(配乐以“怀旧”为主题)

(1)讲述故事并提问:兔爷爷装在脑袋里的宝贝会是什么?什么是“回忆”?

(2)了解“宝贝”与回忆的关系。

(3)突出回忆的美好,唤起幼儿对以往美好事件的记忆。

兔爷爷(模仿兔爷爷缓慢、深沉的声音):回忆,就是我最珍贵的宝贝。小时候,妈妈会讲世界上最动听的故事,会为我做天底下最美味的食物;爸爸则拥有温暖而宽厚的胸怀。长大后,我去过很多地方,有的地方风景很优美,有的地方人们热情又善良。现在,我老了,但是只要想到过去那些美好的回忆,我的心里就感觉很温暖、很快乐。

(4)迁移讲述:幼儿和同伴分享自己的回忆。(引导幼儿从过去让自己感到快乐的事情这一角度来谈)

小结:原来我们说的这些事情都是以前做过的,妈妈给你们买好看的玩具、奶奶带你们出去玩、好朋友跟你一起做游戏…这些事情都是带给我们快乐的!所以呀,原来宝贝不一定是好吃的、好玩的,也可以是能让你感到快乐的事情。

4、宝贝——友情(配乐以“友谊”为主题)

(1)讲述故事并提问:他们的宝贝究竟是什么?朋友怎么也成为“宝贝”了呢?

(2)了解“宝贝”与友情的关系。

(3)迁移:你也有好朋友吗?如果你的好朋友在这里,请你站起来给他(她)一个大大的拥抱吧!

小结:好朋友和你一起做游戏,你能帮助他,他也能帮助你,你们就是对方的宝贝!

现在我们知道了,原来宝贝不一定是好吃的、好玩的,好朋友也是一种宝贝呢!

小松鼠的宝贝是食物—橡果,鸭妈妈的宝贝是她的宝宝—小鸭子,兔爷爷的宝贝是美好的“回忆”,獾和狐狸的宝贝是最亲近的朋友。

1、小朋友们,你的宝贝是什么呢?(幼儿自由表达自己的“宝贝”)

师:你们有这么多的宝贝啊!也许宝贝本来就不是金的,不是银的,也不是宝石的,而是一些很特别的东西,但是这些特别的东西会让你变得非常非常开心。

2、师:老师也有宝贝,你们想知道吗?

老师的宝贝就是大家,就是我们最最可爱的宝贝们!

1、教学延伸:尝试绘画出自己心中的宝贝。

2、家园合作:把自己的宝贝介绍给家人或者朋友;问问他们心中最重要的宝贝是什么,将答案记录下来(可以用绘画的形式将答案表现出来)

中班绘本活动教案篇十五

1、在看看、说说、想想中,了解绘本的内容。

2、在动作指令的操作中,感知点点的数量、颜色、排序、方位、大小等变化。

3、在互动的游戏情境中,体验阅读带来的快乐。

重点:在看看、说说、想想中,了解绘本的内容。

难点:在动作指令的操作中,感知点点的数量、颜色、排序、方位、大小等变化。

课件、绘本图书一本、红黄蓝三色点点若干、魔法棒。

一、谈话导入。

1、出示绘本,引入绘本主题。

师:小朋友们平时喜欢看书吗?看来喜欢看书的小朋友还真不少。

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本书,你们想知道这本书里藏着怎样的秘密吗?今天老师就和小朋友们一起走进这本书。

2、出示绘本题目。

师:现在,老师要告诉你们一个秘密:这本书里有三个朋友,它们是一位哥哥用颜料笔点的三个不同颜色的点,你们想认识它们吗?一起来看一看吧!你看到了哪三种颜色的点?(蓝、黄、红)。我们来跟它们打打招呼吧!(蓝点点、黄点点、红点点你们好啊。)。

今天老师带来了一根魔法棒,就由这根魔法棒带领我们去发现点点们的秘密。

二、运用魔法棒,感知绘本内容。

1、出示黄点点,感知黄点点的秘密。

师:这三个颜色的点点知道你们想去了解它们,都争着想跟你们交朋友,看,谁先来了?黄点点来跟你们打招呼了。

师:小朋友们听,魔法棒说话啦。既然黄点点来了,就让我来看看它有什么秘密,会带给我们什么惊喜吧!

三、通过多种指令,完整感知绘本。

1、按一按,点点会变多。

师:魔法棒说:我现在要现按一下这个黄点,翻到下一页,发生了什么?(一个黄点变成两个黄点)。

很好!再按一下。又发生了什么?(变成了三个黄点)。

2、点一点,黄点变色。

师:非常棒!现在轻轻地摸一摸左边的黄点,发生了什么?小黄点变成了什么颜色?(红色)。

就是这样,再来摸摸右边的黄点,小黄点变成了什么颜色?(蓝色)。

总结:现在三个不同颜色的点点都出现了,红色和蓝色是怎么出现的呢?(原来是通过摸一摸黄色点点出现的,真是神奇啊!)。

3、按五次三种颜色的点点,点点变成五个。

师:魔法棒现在又有了新的花招了,它要按不同颜色的点点分别按五次。一起来瞧一瞧吧。

(1)魔法棒按五次黄点。

师:现在按五次黄点,太神奇了,看变成了几个黄点?(五个)。

(2)魔法棒按五次红点。

师:再按五次红点点,看变成了几个红点?一起数一数。(五个)。

(3)魔法棒按五次蓝点。

师:然后按五次蓝点点,会有什么变化呢?也变五个蓝点点?我们一起来试一试吧!

总结:魔法棒带小朋友们发现了点点的这么多神奇的地方,老师呀,就很好奇,这本书里面到底藏着点点的多少秘密呢?老师想和这本书做游戏了。

三、与绘本书做游戏,发现点点的移动。

1、摇一摇书,看点点的变化。

师:现在老师拿起书摇一摇。看看点点们会怎么样了?(现在点点们排的队伍乱了)不错!再用力摇摇,怎么样?(更乱了,一样的颜色靠的不近了)。

2、把书左边倾斜,看点点的变化。再往右呢,试试看?

师:好嘞!非常好!现在把书往左边倾斜,看看会发生什么?(点点全部跑左边去了)再往右呢,试试看?(点点全部跑右边去了)我要再把书摇一摇,让点点们排列整齐。

3、寻找点点排队的规律。

师:点点听话吗?怎么排的队?有什么规律?(红黄蓝红黄蓝)。

4.使劲按,点点换位置。

师:哎呀,天黑了,点点睡觉了。我们再按一下,天亮了,咦,点点睡了一觉醒来有什么变化吗?有两个点点没睡醒,站错了位子,你发现了吗?那我们让它们找到正确的位置吧。

四、游戏,感受点点的变化。

师:刚刚老师和这本书做了游戏,发现了点点的秘密,你们想和点点做游戏吗?那听好指令哦!

1、跺跺脚,点点变成了什么?(彩虹)。

2、吹一吹,点点会飞走。

4、拍一拍,点点会变大。

(1)拍一下手,看看会发生什么变化?(一种颜色变大)。

(2)接着拍两下(不同颜色聚在一起)、三下(不同颜色聚在一起更大了)、再来一次、鼓掌、继续。

(3)鼓鼓掌,黄点变回来了。

总结:原来所有的一切秘密都有一个主角,那就是黄点点。

四、听指令,表演绘本故事片段。

师:小朋友们,点点们的秘密有趣吗?你们想做一回点点来玩游戏吗?老师为你们准备了点点,你想演什么点点,就来选一个贴在自己的身上吧!

师:点点们,你么准备好了吗?我要说指令啦!

1、按红、黄、蓝的规律排成一队。

2、我摇一摇书,点点们散开,身体往左斜,点点往左边跑,身体往右斜,点点往右跑,再摇一摇图画书,点点们重新排好队。

3、我拍一下手,点点变大(两个一样颜色的点点可以抱在一起变大哦)。拍两下,更大了(可以不同的颜色一起哦)。拍三下。

4、最后一起鼓掌,点点们更大了,手拉手变成一个大黄点点吧。

五、拓展延伸。

总结:小朋友们,今天我们通过游戏,知道了这本绘本书里面藏着关于点点的秘密,也给我们带来了很多惊喜。

老师会把这本书放在读书吧,小朋友们可以去看一看,和它有一个亲密的接触,你会发现书带给我们的惊喜、带给我们的快乐。会让我们与众不同!

中班绘本活动教案篇十六

一、:

1、乐于和老师一起观察绘本ppt,仔细观察,用语言大胆表述自己对画面的想法。

2、发现故事中重复的对话,体会角色的心理感受和心理变化的过程。

3.懂得要爱护自己的牙齿,养成早晚刷牙、饭后漱口的好习惯。

1、绘本ppt。

一、,

二、

三、理解重复句子,以表演的形式,进行角色对话的学习,体会角色的心理感受和心理变化的过程。

1、出示鳄鱼图片引出故事。

师:(打开ppt看图1)小朋友,今天老师带了位特别的客人来,看,是谁?原来是一只鳄鱼。

出示图片让幼儿仔细观察:可是你看它是什么表情呢?他为什么会伤心呢?

师:对啊,小鳄鱼牙疼了,该怎么办呢?

2、观察封面。(看图2)。

师:今天老师就带了本关于鳄鱼的书来,看看他旁边还有谁?原来这本书讲的就是鳄鱼和牙医的故事。书的名字叫《鳄鱼怕怕牙医怕怕》。那鳄鱼怕什么,牙医怕什么呢?是这样子的吗?我们一起来看看书吧!

(图片3、4):小鳄鱼怎么了?(牙疼了。)他要去哪里?(看牙医。)你是怎么看出来的?(在房子前有牙医诊所的标志。)谁看过牙医?说说感受(牙医的工具)你觉得它想去看牙医么?(幼儿讨论)鳄鱼捂着牙想:“我真的不想看到他……但是我非看不可。”问:“鳄鱼为什么不想看到牙医?为什么又非看不可呐?”原来只有牙医才能把鳄鱼的牙病看好,所以他不得不去看。(语气:害怕,略显无奈)。

(图5)咚咚……(点击敲门声链接),这是什么声音?(敲门声。)是谁在敲门?(鳄鱼)你是怎么知道的?(刚才鳄鱼站在诊所门前了或者我看到门口有鳄鱼的背影了。)牙医在做什么?(在整理自己的东西。)你能看出他的心里在想什么?牙医想:“我真的不想看到他,但是我非看不可。”为什么牙医非看不可?给病人看牙齿,是他的工作呀!(语气:害怕,坚定的责任心)请个别小朋友来学一学牙医,表演一下。

(图6)于是牙医打开门一看……他怎么了呀?你是从哪里看出牙医害怕的?(它的眼睛睁得大大的,嘴巴也张开了。)(个别幼儿模拟)鳄鱼看到了牙医,怎么了呀?你从哪里看出来的?(同牙医。)原来鳄鱼也吓了一跳,他们嘴里都发出了“啊”的一声,学一学。

(图8)师:鳄鱼坐到椅子上,可心里却想“我好害怕。”鳄鱼害怕什么?牙医也慢慢地走过来,它会想什么呢?牙医心想:“我好害怕。”牙医又怕什么呢?谁来学一下牙医害怕的样子呢?(语气:虚弱,发抖)。

(图9)鳄鱼张开嘴巴说:我一定要勇敢!鳄鱼是怎样鼓励自己的?(个别幼儿来,并模仿)鳄鱼说的时候是非常刚强的,我们一起来试一试。那牙医会用什么话来鼓励自己呢?牙医卷起袖口鼓励自己说:我一定要勇敢!我们也一起来学学它吧。(语气:坚定)。

(图10)鳄鱼说:“我做好最坏的打算了”。鳄鱼最坏的打算是什么?(补牙的时候很疼。)牙医也说:“我做好最坏的打算了”牙医做的最坏的打算是什么?(被鳄鱼咬到。)。

(图11、12)牙医的电钻响起来会发生什么事?(鳄鱼被牙钻弄痛了,牙医的手被鳄鱼的嘴咬痛了)原来牙医被鳄鱼的嘴咬痛了,喊“哎哟,这是一件多么可怕的事!”牙医是怎么喊的?我们一起来学学。鳄鱼为什么会咬牙医的手呢?原来鳄鱼被牙钻弄痛了,所以才咬牙医的手。鳄鱼喊“哎哟,这是一件多么可怕的事!”我们也一起学学。(语气:惊愕)。

(图13)鳄鱼被弄痛后,想:“不用太久了吧。”牙医会想什么呢?牙医想:“不用太久了吧。”(语气:无奈)。

(图14)终于好了,他们的表情是什么样了?

(图16)鳄鱼明年真的想再见到牙医么?其实他想:“我明年真的不想再看到它。”牙医明年想再见鳄鱼么?其实他想:“我明年真的不想再看到它。”

(图17)假如你是医生,为了让鳄鱼的牙齿不再疼,会对他说什么?牙医为了让鳄鱼的牙齿不再疼,说:“所以你一定不要忘记刷牙。”鳄鱼会怎样回答呢?鳄鱼说:“所以我一定不要忘记刷牙。”(语气:负责任)。

1、下面我们完整地看一遍故事,再看的过程中,请你仔细听鳄鱼和牙医说的话有什么特点?引导幼儿发现故事中重复的对话为什么说的话会一样?(心里都害怕对方,又都在想办法战胜困难)。

2.学说重复对话部分:我们边看边表演:由配班老师读旁白部分,师幼分别扮演鳄鱼和牙医,师先说一句鳄鱼的话,幼儿学说一句牙医的话,并尝试用动作、表情、神态来表现。同时体会角色的心理感受和心理变化的过程。

鳄鱼的牙齿怎么会蛀疼的?(不刷牙、吃糖多、睡觉前吃东西等等。)。

所以我们一定不要忘记刷牙哦,我们应该怎样保护我们的牙齿呢?(懂得爱牙,每天刷牙,饭后漱口。)我们今天看的故事就在这本绘画书上,绘画书真好看,下次我们再一起看更多好看的图画书。

鳄鱼怕怕,牙医怕怕。

鳄鱼的牙齿疼了好多天,他决定去看牙医,可是他心里却想:“我真的不想看到他,但是我非看不可。”

咚咚,门外响起了敲门声,牙医看到是鳄鱼来了,他的想:“我真的不想看到他,但是我非看不可。”

牙医打开门一看,说:“啊,我一定得去吗?”鳄鱼看到牙医,也说:“啊!我一定得去吗?”

鳄鱼坐到椅子上,可心里却想:“我好害怕……”牙医也慢慢地走过来,心想:“我好害怕……”

鳄鱼张开嘴巴说:“我一定要勇敢!我做好最坏的打算了。”牙医卷起袖口鼓励自己说:“我一定要勇敢!我做好最坏的打算了。”

这时,牙医的手被鳄鱼咬到了,喊:“哎哟!这是一件多么可怕的事!”鳄鱼也被牙医的牙钻弄痛,喊:“哎哟!这是一件多么可怕的事!”

鳄鱼被弄痛后,想:“但是气愤是没有用的。不用太久!”牙医也想:“但是生机是没有用的。不用太久!”

鳄鱼的牙齿终于补好了。他有礼貌地说:“多谢您啦!明年再见!”其实他心里却想:“我明年真的不想再看到他……”牙医也有礼貌地说:“多谢您啦!明年再见!”其实他也想:“我明年真的不想再看到他……”

牙医为了让鳄鱼的牙齿不再疼,他对鳄鱼说:“所以你一定不要忘记刷牙。”鳄鱼回答说:“所以我一定不要忘记刷牙。”

中班绘本活动教案篇十七

1、仔细观察画面,大胆讲述人们摆脱年的办法。

2.了解传说中新年的由来,知道要快快乐乐、热热闹闹的过年。

1.你们知道什么是年吗?

2.(出示图一)这就是年,看看它长成什么样子?看到它你有什么感觉?

3.每到寒冬里最冷的那一天,年啊就会从山上跑下来,张开血盆大口,把孤独的人们吃掉!

4.你们知道什么是孤独吗?孤独就是一个人,没有朋友和家人在身边。

1.你们愿意就这么被年吃掉吗?谁知道怎么赶走年?(幼儿运用已有经验讲述)。

2.看看图中的人们是怎么摆脱年兽的。(出示图片,幼儿一张张讲述)。

3.你看懂了图中哪个赶走年兽的办法,请你给我们介绍一下。(请几个幼儿讲述)。

4.年害怕响声、害怕火光、害怕鲜艳的颜色、不吃不孤独的人(渗透过年大家都要返家团圆的习俗)。

5.这么多的办法,年真的被我们吓走了,不敢吃人了。

2.如果是你,这时候你会怎么办?看看图中的小朋友是怎么做的。(对年说:年,新年好)。

3.(出示年变化图)于是啊,年有点不好意思了,它的脸越来越红,越来越红,变呀变,变成了一个可爱的新年了!

4.看,新年正拿着灯笼跟我们说新年快乐呢!你们要和它说什么?

5.接下来,我们再带着开心的心情,完整的把故事听一遍吧。

第一个环节是以绘本导入活动,用年夸张的形式吸引幼儿,但是第一个导入环节我的时间用的过长了,而第二个环节应该让幼儿看图多说说,教师引导少一点,否则像社会课,而且在语言方面需要有所提升,每幅画讲完可以由教师作个,可以用儿歌的形式,顺口一点。我们班的幼儿听过年的故事了,所以在这个活动中提升不是很多,所以在第三个环节可以有所改动,可以增加一些别的地方的过年习俗让幼儿看看说说,了解不同地方有不同的习俗,但是,过年都是为了大家团团圆圆快快乐乐热热闹闹的在一起。

中班绘本活动教案篇十八

1.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尝试用“爸爸像---一样”描述爸爸。

2.感受爸爸的爱,萌发爱爸爸的情感。

ppt。

一、导入说说自己的爸爸。

1.今天早上是谁送你们来的?爸爸送的请举手。

2.你喜欢你们的爸爸吗?为什么?

教师小结:你们的爸爸都很棒,今天老师带来一位外国小朋友的爸爸,他就是安东尼.布朗的爸爸。

二、讲故事。

1.故事的名字叫什么?

2.这就是布朗的爸爸,他在干什么?猜猜是怎么样的爸爸?

3.引导观察图画细节,了解布朗的爸爸。

4.讲故事。

完整讲故事。

互动:他在赶谁?他在跳什么?他在走什么(小朋友学习走钢丝,平衡性)他在跟谁摔跤?他跑了第几名?(爸爸运动很厉害)。

看!爸爸变成了什么?(学游泳的姿势)。

如果把小朋友的爸爸比作一种动物,你觉得你爸爸像什么?(引导说爸爸像---一样)。

爸爸和宝贝在干什么?小朋友学拥抱一下。

三、活动延伸。

进阅读区,介绍自己的爸爸,夸夸自己的爸爸。

中班绘本活动教案篇十九

1.感受朋友之间的情谊,知道拥有朋友的可贵。

2.观察画面,理解角色的心理变化并大胆讲述。

《一根羽毛也不能动》课件。

一、开始部分:介绍角色,引起兴趣。

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故事,先来认识一下里面的两个朋友,看是谁?

哪一个是鸭子?那一个是天鹅?为什么?

二、基本部分:欣赏故事,观察理解,大胆讲述。

1.播放课件。

它们两个争论谁最棒,于是开始比赛,播放天鹅和鸭子比赛的图片(两张):

第一件事比的'什么?结果怎么样?

第二件事比的什么?结果又怎么样?

2.继续欣赏故事,讲述天鹅和鸭子比赛“木头人”游戏的经过。

3.游戏体验,分享经验。

玩“木头人”游戏。

讲述游戏规则:

第一次:念完最后一句,木头人就要摆好姿势一动也不能动,捣乱的人不许碰到木头人。

游戏后总结经验,怎样才能做到不容易动?你是怎么样让自己坚持到最后的?

第二次玩游戏:提示幼儿积累前一次的经验,并加入新的游戏规则。

继续讲述故事,根据故事情节讨论,他们还要不要动?你觉得谁赢了?得出结论:生命比比赛更重要。

结束部分:交流讨论,提升情感。

你有没有像鸭子这样一辈子的朋友?当你遇到了,你心里就要决定和他一辈子在一起。

我们刚才讲了鸭子和天鹅的故事其实是一本书,那我们为这本书起个名字。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18290661.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