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结是我们思维的延伸和复习的一种形式,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在写总结时,要注重事实和数据,避免主观臆断和夸大夸张。总结可以帮助我们发现自己的优点和不足,为未来的发展提供参考。
论文撰写及要求篇一
经过多年的学习和实践,我认为要写好一篇毕业论文,就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去思考问题:
1、概念:毕业论文是有特定的审定标准的论文,对选题、中心论点、资料论据、框架结构、语言表述有明确的规定和要求。
2、对象:毕业论文是和专家的对话。不要写大段的作家生平、作品介绍,在最后答辩时同样要注意,陈述时不要介绍论文内容,而应该注重在为什么要写这篇论文、自己的创新点、局限性、不足这些地方。
3、标准和要求:
1)论点明确,要在3-5分钟之内能陈述清楚自己的论点。论点新颖论文可以达到优秀的水平。
2)中心突出,无论分几个方面说明,都要始终围绕中心主题。
3)论据充分,扎实。所找的材料要贴切论题,别人的评论、作家的自述、各家的论争、以前和现在的对这个论题所研究的结果都可以做论据。
4)思路清晰,结构合理。分段代表不同的思路,不同的层次。没有段落的文章不是好文章,反之,分段太多太碎的也不是好文章。分段不宜过多,3-5段。
5)表述要清楚明了。文字不要华丽,少用修辞手法,文章风格要质朴、清楚,语言要干净利落。
6)写作要规范。注释、引文要高度的严格,论点的提出要有依据,要做到学术规范。
7)要有新的角度、新的观点。
4、态度:要用全部的'智慧和力量去完成,尽可能的查找一切的材料,要高度的重视、思考一切相关的问题,尽可能达到最大限度的深度和广度。
二、写作时注意的几个问题。
1、选题(是至关重要的):决不是随便选一个题目的问题。选题是一个复杂而丰富的过程,是对自己以往学习的一个完整清理的过程。要认真回顾对哪些内容印象更深、更感兴趣,哪些是有可能写的比较好的,可能会接触哪些材料。题目本身的大小难易不是问题,是并不重要的,关键在于怎么写。怎么写永远比写什么重要,任何半点突破都是有价值的,和别人的差异就是价值。论题举例:
古典中的现代和现代中的古典(有着哲学思辨的意味)。
论钱钟书知识的围城。
论沈从文笔下的湘西女神。
徐志摩诗歌的文体特征。
日记(书信)在现代小说中的运用。
鲁迅作品中的民俗现象。
以上都是论题独到、论点新颖的例子。下面举反例:
论艺术美与生活美(论题过大)。
论朱自请的散文(论题过大)。
论骆驼祥子和小福子的死(论题过小)。
要从某一部作品顺带谈一个问题,选择一个角度来深入的讨论。
2、收集材料:材料的收集是一个思考的过程,要带着问题进行,要有明确的针对性,逐步的凝聚眼光、集中思路,其中要注意一大一小两个问题:
大:收集材料的过程是完成文献综述的过程。跟自己论题相关的成果有哪些,重要的观点、已经运用过的角度和方法、概括前人的观点,这是论文的有机组成部分,要放在论文的第一段来写。
小:要准确的记录材料的出处、出版社、时间、页数。
3、提提纲:提纲的逻辑关系、层次感对论文的步骤有直接关系。
4、初稿:初稿尽早尽快的写,要连贯,一气呵成,然后再进行修订。
5、修订:最后的修改和确定要放慢速度,仔细的斟酌、严谨的推敲,反复的打磨。
三、特别需要主要的几个问题。
1、论文的看法和观点要尽可能的客观、公允。持之有据,论之有理。有材料来支持,有逻辑性认同,避免随意性,不要轻易说一些过头、过大的话,更不要为了支持自己的论点而贬低其他的观点。涉及到对应关系的时候更要客观公允。
2、引文一定要规范。如果打了引号就要注明出处。要注明原出处,不要用时间差异太大的版本(比如引用五四时期的材料就要用五四时期出版的,不要用现代的),用正规的版本,尽可能的避免转引。
3、要写自己的感受、体会、感想,写自己的东西,不要七拼八凑。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论文撰写及要求篇二
各位学员:
按照南华大学的要求,成人教育本(专)科毕业生必须撰写毕业论文,本科毕业生还需进行论文答辩。现就关于我中心届南华大学本(专)科毕业生对于毕业论文撰写、打印格式的要求及其它事项通知如下:
一、装订顺序:
1、封面页:首页为封面,按照学校统一的封面样式打印(见附件1);。
2、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页(见附件2);。
3、开题报告(见附件3);。
4、中文摘要和关键词页:摘要字数在200至300字之间,关键词在3至5个之间;。
5、英文摘要和关键词页:根据中文摘要和关键词翻译;。
6、目录页:应有小节对应的页码;。
7、正文页;(正文字数:本科不少于10000字,专科不少于6000字)。
8、参考文献页;。
9、谢辞。
二、打印规范标题用粗黑体:一级标题三号,二级标题小三号,三级标题四号;正文用宋体小四号。
2、章节目序号(标题序号):
(1)按照正式出版物的惯例,标题编号顺序规定如下:1、1.1、1.1.1………。
(2)论文标题一律从“1、”开始。
3、图表标号:(与图名称一起标在图正下方,用5号宋体,如图1.1,gdp按年度增长率)(与表名一起标在表正上方,如表1.1职工情况一览表)。
4、中文摘要和关键词:
摘要:※※※※。
关键词:※※※;※※※;※※※。
其中:摘要和关键词这两个词用宋体加粗,小四号,摘要内容和关键词内容用楷体小四号;。
5、英文摘要和关键词:参照中文摘要和关键词;用timesnewroman体;。
6、论文正文:空二行后书写正文,正文的第一段为“引言”,但不加小标题。
7、参考文献列示格式(5号宋体):
书籍格式:〔编号〕作者,作者.书名.出版地:出版社,出版时间。
报纸格式:〔编号〕作者,作者.文章题目[n].报纸名,年月日,第几版。
注意:网络文献一般不作为参考文献。
8、页眉必须打印“南华大学继续教育学院毕业设计(或论文)”,居中(5号宋体;。
9、正文必须打上页码,页码格式为“第x页,共x页”;居中打印(5号宋体);论文前面的中英文摘要页、目录页用小写i、ii、iii、iv顺序编页。
10、所有论文请用word98以上版本打印。
三、交稿时间:2、经指导老师修改后,返回学员定稿,请各位学员及时关注。
3、各位学员务必保留电子稿,定稿后拷贝交函授中心,由中心统一刻制光盘上交南华大学。
四、答辩时间:
学籍科另行通知。
五、封面、表格下载地址及联系电话:
1、封面、表格下载网址:
六、其它事项:
请各位学员在毕业论文答辩前交清全部学杂费,否则不予安排论文答辩,不能办理毕业手续。
湘南高等教育函授中心。
二oo九年五月十一日。
附件1。
universityofsouthchina。
题目。
学院名称。
指导老师。
职称。
班级。
学号。
学生姓名。
附件2。
南华大学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站(点):
题目:
起止时间:年月日至年月日。
学生姓名:
专业班级:
指导教师:
站(点)负责人:
论文撰写及要求篇三
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内大多数高校的英语专业都陆续开设语言学课程(潘之欣[1])。但是,整体而言,语言学课程开设效果不容乐观,问题集中表现为教师课堂讲授太多,教学形式比较单一,理论讲解过于抽象,忽视理论知识实际运用,学生缺乏学习兴趣等方面(潘之欣2002,鞠玉梅[2],江晓红[3])。因此,切实有效提升语言学课程教学效果极为关键。全人教育是20世纪60-70年代在美国兴起的一种教育思想,它重视人的完整性和整体性,是一种以人本主义为核心的社会思潮(文旭:12-13)[5]。换句话说,全人教育关注的是人的全面发展和人的理性价值而不是工具性价值。本文认为全人教育思想对于英语教学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它启发人们进一步认清英语学科的人文学科性质。采用全人教育的理念,合理调整语言学课程设置,注重语言学的跨学科视野,能有效促进语言学课程的教学,切实有效提高英语专业学生的专业核心素养。
一、语言学课程教学现状。
我国英语专业语言学课程开设已经有30多年的历史,该课程在英语专业课程体系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整体而言,学生对语言学课程的态度比较端正,他们普遍认为语言学课程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英语,有助于英语学习。但是,在授课的效果方面,学生普遍表现出不太满意的态度。主要认为教学方法差,内容枯燥,理论性太强等等(潘之欣2002)。不少学生认为课堂上教师应该增加课堂讨论的时间,教师应该适当使用汉语讲解比较抽象的概念,补充汉语语料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理论。学生还普遍认为课堂教学应加强理论联系语言学习、语言使用实际,增加课堂趣味性(江晓红2010)。在教材使用方面,李克、李淑康[6]的调研指出各高校使用的教材普遍比较枯燥乏味、深奥费解、学术性太强,也不乏有术语解释不清、难度过大的情况。他们认为语言学教材应尽量体现基础性、实用性、启发性、自足性和时代性。教师应该有一种宏观的教材观,合理选择和使用教材,但不能拘泥于某一特定的教材,并且要及时补充大量教材之外的材料,满足学生学习的需要。综上所述,当前语言学课程的教学确实存在一些问题,本文认为在教学中贯彻全人教育理念可以有效提升语言学课程教学效果。
二、全人教育思想与英语教学。
“全人教育”的概念最早可以追溯到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但是现代意义上“全人教育”思想最早是由美国教育思想家ronmiller率先提出的(文旭2014:12-13)。全人教育凸显人的整体发展理念,近年得到国内不少学者的重视(谢安邦、张东海2007,[7][8];文旭2014;文旭、夏云2014[9]等)。文旭(2014:13-14)总结出全人教育的几个方面理论主张:一是关注个人能力与潜力的全面挖掘,强调教育的目的是实现人的整体发展;二是强调联系、关系概念,寻求个体之间的理解与生命的意义;三是关注人生经验,而不是狭隘的“基本技能”;四是促使学生养成对所处的文化、道德、政治环境进行批判性思维的能力,致力于人类文化的创造和改造,而不仅仅是现有文化的复制;五是侧重人文精神培养和融合;六是倡导跨学科互动与知识整合。全人教育的理论主张给英语教学带来很大启示。首先,在思想的高度上,全人教育要求我們在英语教育中注重学生人文素养的培育,而不是拘囿于语言技能的训练。作为英语专业的学生培养应该注重对中西方的文化差异与共性有较为深刻的掌握,养成多元文化意识和跨文化交际能力。此外,英语专业实质上语言专业,学生应该掌握一些有关语言的一般学科知识和语言的一般规律。善于从英语学习和母语的对比中了解语言的共性和个性差异。积极学习和吸收英语文学和文化知识,具备一定的国际视野。更为重要的是,在学习英语的同时更好地学习汉语文学与文化,提升汉语文学与文化素养。这种理念既要体现在整个英语专业课程设置中,也要体现在每一门具体课程中。在英语专业课程设置方面,我们应该在确保英语技能训练的前提下凸显学生人文素养的重要地位,重点开设英语文化,英语文学,英语史,英汉语言对比,英汉文化对比,英汉文学对比,中西方思想史(哲学史)等方面的课程。在单科课程来说,应该有跨学科意识,注重知识与文化,共性与个性之间的关系,应该处理好知识传授与思维训练之间的关系。下节我们重点谈一谈如何在语言学课程教学中实现全人教育理念。
三、语言学教学的全人教育实现。
全人教育理念的语言学教学可以从课程设置和教学实施两个方面来进行,课程设置解决知识“博”和“专”的张力问题,为有效发展学生的个性潜能创设基本条件。
(一)“多位一体”的语言学课程设置。
全人教育一方面追求学生知识面的广博性,另一方面注重发挥学生的个性与个体潜能。这种理念给语言学课程设置提出了新的要求。我们认为,语言学课程一方面要保持课程的共性内涵,另一方面也要兼顾课程的个性拓展,构建一种“多位一体”的开放性课程体系。具体的做法是开设“英语语言学概论”为必修课,开课时间为1个学期,周课时为2学时,系统介绍普通语言学理论。在此基础上开设语言学门类下的专业选修课,如句法学、音系学、语义学、词汇学、语言习得等方面的课程。各门选修课程的开课周数至少是8周,周课时为2学时。有些课程可以采取专题讲座的方式进行,不拘泥于传统的开课方式。笔者所在的学校在修订英语本科培养方案的时候贯彻了这种课程理念,目前先后开出了句法学、音系学、词汇学、二语习得等专业选修课。开课效果非常理想,很受学生欢迎。
向健极(2014)[10]在探讨高等职业教育存在的问题时指出,当前学生只有专业选择权,并没有真正意义上的课程选择权。如果赋予学生课程选择权,他们将以一条自我选择的课程路径代替现有的强加于他的专业课程。这种思想同样适用于普通高等教育,“多位一体”的语言学课程设置能给学生充分的课程选择权,有效促进学生的潜能发展,完全符合全人教育的育人理念。
(二)全人教育语言学教学。
1.跨语言性语言学教学。
由于英语专业的特殊性,语言学课程主要选用英语撰写的教材,教材主要讨论英语语言现象。因此,学生容易产生一种误解,认为语言学理论就是研究英语语言的理论。其实不然,英语语言学课程是一门普通语言学课程,英语只是语言学理论的一种主要载体,不是语言学理论唯一的研究对象,语言学研究面对的是全人类的语言。因此,在语言学的教学中,教师应该帮助学生树立语言学理论普遍性的理念,引导学生关注更多的语言。我们认为,在教学中,教师应该适当结合汉语的语言事实,采取英汉对比的方式讨论语言的共性与个性。例如,在讲解粘附词缀和自由词素这一组概念后,学生毫不费力就掌握了这两个概念的区分,能指出什么是粘附词素(如-ness),什么是自由词素(如boy)。但是,当问及学生汉语中是否有粘附词素,以及有哪些粘附词素的时候。学生表现出一脸茫然,哑口无言。毋庸置疑,汉语也有比较丰富的粘附词素,如下例中的“老”,“头”,“儿”:
(1)a.老二去哪里了?
b.让他尝尝甜头。
c.给我留点儿吃的。
以上三个句子中的三个粘附词素有较为丰富的含义,“老”表示家里孩子的排行;“头”粘附在“甜”之后表示一种抽象的名词意义;“儿”表示量比较少。以上三个粘附词素的意义完全不同于作为独立成词的自由词素“老”,“头”,“儿”,如下例所示:
(2)a.父亲老了。
b.他低下了头。
c.养儿防老是一种旧观念。
上例中的“老”作为形容词,表示年龄大的意义,“头”指“脑袋”,“儿”指儿子,都有具体的词汇意义。(1)例中作为粘附词素的“老”,“头”,“儿”所具有的是语法意义。经过分析汉语的语言事实,让学生觉得语言学理论并不“遥远”,而是“近在眼前”,显得格外亲切。语言学不是“舶来品”,是实实在在存在于自己的母语中。在语言学教学中,我们还可以适当引用方言例子,拓宽语言事实的广度,让语言学研究更贴近生活。笔者在教授句法学这一章的时候,讲到语言结构的多样性,给学生介绍了海南话以及海南黎语的例子,引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下面列举一例作为说明。
海南话(特别是万宁闽语)存在一种很普遍的单音节形容词重叠结构,这种结构对形容词修饰的程度进行了强调,类似于副词修饰。例如,在万宁闽语中,若要形容一女子非常漂亮,可以用下面的结构表示:
(3)这个姑娘靓,靓,靓。
很特别的是三个“靓”无论是调值还是节奏都是不一样的,第一、二个“靓”的调值接近普通话中的阳平的调值,第三个“靓”的调值接近普通话中的去声的调值。第一个“靓”的节奏拉得最长,其次是第二个“靓”,第三个“靓”为最短。形容词“靓”的叠加表示修饰的强度,是一种比较有趣的现象。当然,无论是汉语普通话还是英语都存在形容词或者副词的叠加表示强调的现象。如普通话中的“好好看”,英语中的“veryverygood”。但是,仔细分析万宁闽语的形容词叠现象加不难发现,它和普通话和英语极为不同。值得注意的是,万宁闽语中类似的结构还比较多产,如“臭,臭,臭”,“坏,坏,坏”等等结构的使用也非常广泛,甚至也存在动词重叠表示强调的情况,如“我想、想去”(我非常想去)等等。
总而言之,这种教学凸显了语言学教学的跨语言性以及语言学理论的普遍性,拓宽学生对语言学的认识视野,这与全人教育理念高度契合。英语教学中汉语语言和文化的缺失一直以来都得到学界的广泛关注(曾洪伟[11],肖龙福等2010[12],张珊等[13]),笔者认为,忽略母语语言事实的语言学课程教学是一种“文化缺失”的具体表现。
2.跨学科的语言学教学。
全人教育理念视野下的语言学教学实践还应该体现在语言学教学的跨学科性上面。语言学是研究语言的科学,而人类几乎所有的事务都离不开语言的干预。因此,语言学学科势必与其他学科发生紧密联系。例如,研究社会問题的专家离不开语言的讨论,研究心理问题的学者,也一定绕不开语言的理解和产出。钱冠连先生曾说过:“语言学家睡在哲学家编制的摇篮里,还不知道这摇篮是谁编的。”(钱冠连:115)[14],此语道破了语言学与哲学的关系。西方哲学发生了第二次转向,即是语言的转向,哲学家们从原来的认识论转为关注语言问题。语言学研究中很多问题若要追问其源头,就会走向语言哲学那里去。此外,语言学与文化、政治,历史等诸多领域都有着紧密的联系,是一门包罗万象的学科。因此,在教授语言学的理论时,不能不涉及相关学科的讨论。当然,我们不是要求学生在语言学的学习过程中要学习这么多的学科门类,而是要适当、有选择性地打开学生的学术视野,让他们学会系统地看待问题,对待一门课程。通过跨学科知识的拓展,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帮助学生形成科学的思维方法,引导学生形成自己的学术兴趣。真正做到“博雅”和“专精”相结合,做到全人教育理念下的“教单科,育全人”(文旭2014:18)。
四、结束语。
本文从全人教育的思想出发,结合英语本科专业语言学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探讨全人教育理念下如何有效提升语言学课程教学的品质。英语教育不应该只是语言技能的训练,应该要回归英语学科的人文性,关注人的理性价值而不是工具性价值。在语言学课程教学上,我们应该吸收全人教育的先进理念,从课程设置和教学理念和方法上改善教学。本文认为,在课程设置上,应该选择“多位一体”的理念,即以语言学概论课为主,分别开设语言学下面的各门具体子课程,关照学生的个性需求。在教学理念方法上,教师切勿忽略语言学理论的普遍性和母语语言事实的参与,切勿割裂语言学与其他学科的紧密联系,授课要有跨学科意识,切实有效拓宽学生的学术视野,培养学生系统认识问题的能力和科学思维方法,切实有效提高英语专业学生的专业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潘之欣.关于高校英语专业语言学导论类课程设置的调查[j].外语界,2002(1).
[2]鞠玉梅.关于高校英语专业语言学课程教学的思考[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7(8).
[3]江晓红.“语言学导论”课程教学的问题与对策[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0(3).
[4]胡文仲,孙有中.突出学科特点,加强人文教育[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6(5).
[5]文旭.教单科,育全人-论专业外语教育中的全人教育[j].中国外语教育,2014(3).
[6]李克,李淑康.高校英语语言学教材的建设与思考[j].外语界,2008(6).
[7]谢安邦,张东海.全人教育的缘起与思想理路[j].全球教育展望,2007(11).
[8]谢安邦,张东海.全人教育理念与和谐社会建设[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9]文旭,夏云.全人教育在外语教育中的现实化[j].外语界,2014(5).
[10]向健极.“全人教育”视角下的高等职业教育[j].高职探析,2014(6).
[11]曾洪伟.文化“失语”、民族认同缺失与教育偏误[j].教育评论,2006(4).
[12]肖龍福,肖笛,李岚,等.我国高校英语教育中的“中国文化失语”现状研究[j].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2010(1).
[13]张珊.中国外语教育的文化自觉[j].外语教学,2017(2).
[14]钱冠连.眼光与定力[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2.
论文撰写及要求篇四
词汇是影响语言能力的重要因素,词汇的储备量可以直接影响语言的运用成果,所以在英语教学中,词汇的教学始终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问题。大学英语教学目标要求学生可以从听、说、读、写等各个方面的能力都获得提升,而这些能力的提升与学生的词汇量密切相关;同时,各种等级的英语经考试对于学生的词汇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这些都说明词汇在英语教学中的作用已经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认知语言理论是近年来获得快速发展和拓展的理论体系,对大学英语的词汇教学起到了重要的启示作用,在促进词汇教学质量提升方面的效果较为显著。
一、认知语言学理论。
认知语言学是上世纪末开始流行的一种语言理论,关于其应用的研究活动也随之在学术界广泛开展。认知语言学主要以经验观、凸显观和注意观为主要的表征手法,而可以同时体现这三种表征手法的理论内容,主要有基本范畴理论、原型理论和概念隐喻理论三种。
1.基本范畴理论。
认知语言学理论认为,在人们对周围事物认知的過程中,会将一些具有相同或者相似性的事物自觉的组织到一起,并且利用不同的语言符号对其进行编码,这便形成了不同的范畴。同时,从另一个层面上也可以理解为人们对不同事物理解的不同角度,以此为依据对事物进行分辨和分类。基本范畴理论是人类对事物进行分类的基本等级划分理论,也是人与自然、人与人进行匹配和经验的依据。
2.原型范畴理论。
人类社会处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虽然经历多年的发展,社会事物呈现出千差万别的形态,并且形成了多个不同的范畴理论,但是对对于人们对于范畴的界定是以原型了理论为依据,这也使得原型理论成为了认知语言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认知语言学研究理论中,可以根据某些具有显著特征、抽象特征和具体特征的不同层次范畴进行划分,形成相对应的高层次范畴、基本层次范畴和下属范畴。
3.概念隐喻。
隐喻指的是利用一种事物对另一种事物进行解释,隐喻是一种涉及范围十分广泛的方式,其可以通过语言、行为和思想等不同的方式表达,从广义上说,隐喻也可以理解为一个概念领域向另一个概念领域的映射。在人们日常的语言中,很多词汇的表达都是通过隐喻的形式表达的,所以很多学者也将隐喻的应用认为是语言学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方法。如果没有隐喻的应用,便无法利用简单的语言符号表达人们丰富的思想,所以将其运用到词汇教学中,可以对学习效率起到显著的提升作用。
二、认知语言学理论在大学英语词汇教学中的应用。
在英语词汇教学中应用认知语言学理论的作用,主要表现在:第一,认知语言学理论针对基本范畴的等级词汇和非基本范畴的词汇建立了相应的区分标准,这与英语教学中先后顺序规律的词汇排列标准是一致的,符合词汇教学的优先原则,有利于帮助学生构建完整的词汇体系;第二,针对一词多义的教学内容,可以利用隐喻理论和语境对其涵义进行拓展,这样可以帮助学生从多个角度上对词汇的涵义进行掌握,有利于增强学生对词汇的运用能力。认知语言学理论在大学英语词汇教学中的具体应用,可以作如下分析:
1.基本范畴理论的应用。
基本范畴理论的应用可以为大学英语词汇教学提供更丰富的理论基础。词汇是英语教学中的重点内容,也是基础性内容,如果没有掌握必要的词汇,就无法掌握基本的语言沟通技能。对于大学生来说,已经有一定的词汇储备量,而且在生词和短语的学习方面也都有一定的基础,而教师需要帮助学生构建一个清晰的络结构,可以让学生将大量的词汇进行串联,形成多个关联词汇,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对词汇的记忆,而且也有助于帮助学生提高对词汇的应用能力。比如board的一个意思为“木板”,而另一个意思却为“董事会”,两个看似毫无关联的词汇就形成了同音词,可以加强学生在日常英语交流中对词汇的运用能力。在大学英语词汇教学活动中,有的教师盲目的让学生追求词汇量的多少,却忽略了对学生词汇掌握和运用能力的培养,所以很多学生虽然靠机械的记忆记住了很多词汇,但却无法将其运用到实际的英语写作和对话中,所以,教师要从基本范畴理论的角度出发,对多个不同的英语词汇的词义和搭配方法按照不同的范畴内容进行划分,帮助学生奠定更牢固的词汇基础,增强学生听说读写综合能力的提升。
2.原型范畴理论的应用。
在大学英语词汇教学中,通过原型理论的应用可以将词汇的意义进行分解,让学生按照不同的层面对词汇之间的深层关系进行拓展和分析,可以根据上下文的内容对词汇的涵义进行推敲。原型范畴理论认为,所有相关的词汇词义中,都有一个核心或者中心涵义,因此这个词汇可以作为其他词汇的原型,在此基础上进行延伸,可以获得一系列相应的词汇。如“arm”一词最先获的义项为“手臂、胳膊”,由此辐射出很多其它义项,例如“臂形物”、“衣袖”、“椅子扶手”、“武装、装备”。
3.概念隐喻理论的应用。
概念隐喻理论的有效应用可以提高学生对词汇运用的灵活性。词汇的学习是一个由浅入深的过程,学生对词汇的理解也需要从表面涵义向深层次涵义转变,所以利用概念隐喻理论的应用可以将英语词汇与生活中的词汇相联系,通过词汇的引申意义研究,增强学生对词汇的理解和记忆。
结束语:
总之,认知语言学理论在大学英语词汇教学中的应用,可以从理论体系方面为词汇教学提供更多依据,可以为教师提供更大应用教学新成果的空间,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积极主动的参与到课堂学习中,加强对词汇学习的重视程度,提高词汇学习的质量,从而促进学生英语语言能力的显著提升。
参考文献:
论文撰写及要求篇五
经过多年的学习和实践,我认为要写好一篇毕业论文,就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去思考问题:
1、概念:毕业论文是有特定的审定标准的论文,对选题、中心论点、资料论据、框架结构、语言表述有明确的规定和要求。
2、对象:毕业论文是和专家的对话。不要写大段的作家生平、作品介绍,在最后答辩时同样要注意,陈述时不要介绍论文内容,而应该注重在为什么要写这篇论文、自己的创新点、局限性、不足这些地方。
3、标准和要求:
1)论点明确,要在3-5分钟之内能陈述清楚自己的论点。论点新颖论文可以达到优秀的水平。
2)中心突出,无论分几个方面说明,都要始终围绕中心主题。
3)论据充分,扎实。所找的材料要贴切论题,别人的评论、作家的自述、各家的论争、以前和现在的对这个论题所研究的结果都可以做论据。
4)思路清晰,结构合理。分段代表不同的思路,不同的层次。没有段落的文章不是好文章,反之,分段太多太碎的也不是好文章。分段不宜过多,3-5段。
5)表述要清楚明了。文字不要华丽,少用修辞手法,文章风格要质朴、清楚,语言要干净利落。
6)写作要规范。注释、引文要高度的严格,论点的提出要有依据,要做到学术规范。
7)要有新的角度、新的观点。
4、态度:要用全部的智慧和力量去完成,尽可能的查找一切的材料,要高度的重视、思考一切相关的问题,尽可能达到最大限度的深度和广度。
二、写作时注意的几个问题。
1、选题(是至关重要的):决不是随便选一个题目的问题。选题是一个复杂而丰富的过程,是对自己以往学习的一个完整清理的过程。要认真回顾对哪些内容印象更深、更感兴趣,哪些是有可能写的比较好的,可能会接触哪些材料。题目本身的大小难易不是问题,是并不重要的.,关键在于怎么写。怎么写永远比写什么重要,任何半点突破都是有价值的,和别人的差异就是价值。论题举例:
古典中的现代和现代中的古典(有着哲学思辨的意味)。
论钱钟书知识的围城。
论沈从文笔下的湘西女神。
徐志摩诗歌的文体特征。
日记(书信)在现代小说中的运用。
鲁迅作品中的民俗现象。
以上都是论题独到、论点新颖的例子。下面举反例:
论艺术美与生活美(论题过大)。
论朱自请的散文(论题过大)。
论骆驼祥子和小福子的死(论题过小)。
要从某一部作品顺带谈一个问题,选择一个角度来深入的讨论。
2、收集材料:材料的收集是一个思考的过程,要带着问题进行,要有明确的针对性,逐步的凝聚眼光、集中思路,其中要注意一大一小两个问题:
大:收集材料的过程是完成文献综述的过程。跟自己论题相关的成果有哪些,重要的观点、已经运用过的角度和方法、概括前人的观点,这是论文的有机组成部分,要放在论文的第一段来写。
小:要准确的记录材料的出处、出版社、时间、页数。
3、提提纲:提纲的逻辑关系、层次感对论文的步骤有直接关系。
4、初稿:初稿尽早尽快的写,要连贯,一气呵成,然后再进行修订。
5、修订:最后的修改和确定要放慢速度,仔细的斟酌、严谨的推敲,反复的打磨。
论文撰写及要求篇六
全球化是一种社会现象,在全世界经济、政治、技术、文化整合的综合过程中,语言现象也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复杂和多元。而“全球化社会语言学”正是为了研究这种新现象而出现的新理论。语言景观是指某个特定的国家里语言情况的描述与分析,也可以指某一个更大的地理区域内的语言现象和语言使用情况。
一、语言景观研究的概念。
现实环境中用以陈列展示语言文字物质载体称作语言标牌。在社会语言学中,对公共语言标牌上语言使用的研究称作“语言景观”研究。在这些为公众所共享的空间中,标牌语言所构建的语言景观并不是简单的语言陈列或呈现,其背后往往蕴含着一定的创设机制和思想意识。其实,随着该领域研究的深入,研究范围已从公共空间延伸到室内场所及虚拟空间等。
二、语言景观研究的多维视角。
语言景观研究可以从很多视角或维度入手,但从已取得的成果来看,其研究重点主要集中在以下一些主题上。
(一)多语言的使用。
gorter把语言景观看作是研究多语言使用一种新路径,语言景观研究中最多的成果也出现在这一方面。在多语言使用研究的主要成果中,ben-rafael等对以色列的犹太人社区、巴勒斯坦人社区、东耶路撒冷的非以色列——巴勒斯坦人社区的希伯来语、阿拉伯语和英语语言景观的模式进行了调查分析。他们的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族群社区的语言使用具有不同的语言景观模式。
(二)语言政策的实施。
语言景观实际上就是语言政策实施情况的具体体现。任何一个国家的官方语言政策都会规定在公共空间使用什么样的语言。在一些国家或地区,地方自治政府也会制定相应的'语言政策或者语言法案,以规定公共空间里的语言使用。
三、语言景观研究的理论框架。
许多从事语言景观研究的学者尝试构建该领域的理论体系,这里着重介绍scollon&scollon的场所符号学理论及huebner提出的speaking模型。
(一)场所符号学理论。
scollon&scollon采用kress&vanleeuwen的视觉符号框架来研究“场所中的话语”,并称之为“地理符号学”,看话语如何在具体场所中表达意义。地理符号学是语言景观研究中比较成型的分析框架之一。不过,他们的研究着重质化分析,对如何量化处理阐述不多。
(二)语言景观分析的speaking模型。
美国语言人类学家hymes从人类交际文化学视角出发研究人类言语活动的交际效率,认为言语活动的主要构成要素可以用speaking中的八个首字母来表示,从而形成了speaking交际模型。其中s代表背景与场合;p代表参与者;e代表交际的目标及期待的结果;a代表交际中言语行为与事件发生的形式和顺序;k代表交际中的语气、表情、姿态等;i代表交际的传播形式和风格;n代表交际时需遵守的各种社会规则;g代表言语行为或事件的类型。huebner认为,这种speaking分析模型可以作为语言景观研究的分析框架,全面分析语言景观的语言形式、与语境之间的关系、创设人的动机、读者的反应等。
四、语言景观研究的方法论。
(一)语料收集方法。
语言景观研究最主要的语料收集方法是拍照。研究者只需携带一部数码相机,拍下现实环境中的各类标牌,便基本完成了语料搜集的田野工作。除照片作为数据外,语言景观研究也可以借助问卷调查、访谈等来了解景观制作者的动机、读者的态度和感受等。
(二)语料处理和分析方法。
语料分析可以采用量化或质化的方法。从量化角度分析,我们可以统计各类标牌的数量及所占比例,以此来看各种语言在公共空间中的呈现情况。语言景观研究也可以采用或结合质化方法,通过观察和思辨来分析标牌上的语言使用问题。这种方法的特点是依靠观察进行判断,不做数量上的统计和评价。
五、结语。
全球化带给我們一个研究语言与社会关系的良好契机,也展示给我们一个异常复杂的社会语言空间。语言景观研究以公共空间中的语言呈现为考察对象,探索标牌上语言形式背后的选择动因、意识形态、身份和权势关系等。在全球化和多语共存的现实语境下,语言景观中可供考察的层面非常多,虽然语言景观研究在方法论方面仍面临一些挑战,但发展前景是非常明朗的。
参考文献:
[4]李丽生.国外语言景观研究述评及其启示[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4):1-7.
论文撰写及要求篇七
作为一个过来人现在简单的为广大即将本科毕业的朋友将已经本科毕业论文的要求,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步骤/方法。
1.毕业设计(毕业论文),需先在导师的指导下,详细制定阅读文献计划,按照计划,完成文献搜集、阅读工作在此基础上制定论文写作大纲或毕业设计规划。
3.参加毕业设计(毕业论文)的学生需要填写指导过程登记表,填写指导内容及落实情况,指导教师要针对每个学生,认真指导和检查学生落实情况,并签字确认。
4.论文的撰写,必须经过三稿,并填写《毕业论文完成情况登记卡》,陈述论文的基本结构,主要内容,以及每稿的增删、更改或重写部分方可定稿。
5.要有一定的学术创新价值要有一定的学术创新价值。
注意事项。
注意态度一定要端正!
[本科毕业论文撰写要求]。
论文撰写及要求篇八
一、题目、摘要、关键词格式要求:题目、摘要、关键词格式要求:
木糖醇生物合成影响因素的研究。
摘要:本文以玉米芯水解液为基质,通过对木糖醇合成过程中的影响因素进行考察,来选取适合木糖醇转化的工艺条件,研究……关键词:木糖醇;玉米芯水解;生物合成;转化率(4-6个)。
英文题目(二号,timesnewroman,另起一页)abstract:……………………………………………..四号,timesnewromankeyword:……………………………………………..
2、论文(设计)摘要和关键词除标明外,均用四号宋体;。
3、页边距:上3cm,下3cm,左侧3cm,右侧2.5cm;。
4、段落格式:1.5倍行间距;。
5、纸张大小:a4。
二、目录格式要求:目录格式要求:
目录(小三号宋体,加粗,居中)。
目录内容要求自动生成,中文小四号宋体,数字与英文timesnewroman,1.5倍行距。
三、正文格式要求:正文格式要求:
引言(或绪论)(可作为正文第1章标题,用小三号宋体,1.51引言(或绪论)倍行距,加粗,并留出上下间距为:段前0.5行,段后0.5行)。
1.1××××××(作为正文2级标题,用四号宋体,1.5倍行距,加粗)。
1.1.1××××(作为正文3级标题,用小四号宋体,加粗)。
2文献综述引言)(格式参照1引言)3研究方法与实验手段引言)(格式参照1引言)。
4结果与讨论引言)(格式参照1引言)。
5结论与建议引言)(格式参照1引言)。
注:
1.正文中表格与插图的字体一律用五号宋体;。
2.正文各页的格式请以此页为标准复制,页眉中的页码用阿拉伯数字表示;。
3.为保证打印效果,学生在打印前,请将全文字体的颜色统一设置成黑色。
四、致谢格式要求:致谢格式要求:格式要求。
(空1行)致谢(小三号宋体,加粗,居中)。
×××××××××(小四号宋体,
1.5倍行距)×××××××××××××××××××××…………。
五、参考文献格式要求:参考文献格式要求:要求。
(空1行)参考文献(小三号宋体,加粗,居中)。
附:参考文献应按科技部规定的格式书写(可参照浙江工业大学学报),具体格式如下:
1、期刊或杂志:[序号]作者名.文章名[j].杂志名,年,卷(期):起止页码。
2、书或专著:[序号]著者名.书名[m].出版地:出版社,出版年.起止页码。
4、专利:[序号]专利所有者.题名[p].国别:专利号,年月日。
5、报纸:[序号]作者.篇名[n].报纸名,年月日。
6、标准:[序号]标准编号,标准名称[s]。
标引方法。
[1][1]。
附件。
1:届毕业论文(设计)文本封面格式。
题目:
(三号宋体,加粗,居中)。
专班。
业级。
学生姓名指导教师。
年
月
日
附件。
2:
浙江工业大学生环学院。
毕业设计论文)(论文)开题报告含文献综述)(含文献综述)。
论文题目:论文题目:。
学生姓名:学生姓名:学专号:业:
指导教师:指导教师:
年
月
日
附件。
3:
届毕业论文(设计)外文翻译封面格式。
浙江工业大学生环学院。
毕业设计(论文)毕业设计(论文)外文资料翻译。
设计(论文)题目:设计(论文)题目:
学生姓名:学生姓名:学专号:业:
外文出处:外文出处:
指导教师:指导教师:
年
月
日
附件4:。
届毕业论文(设计)单独装订所需中文摘要格式。
木糖醇生物合成影响因素的研究。
姓四号黑体班名:张三级:生工。
02(。
2)班。
中文二号黑体,英文“abstrat”arialblack二号。
二号黑体。
四号楷体。
指导教师:李四本文以玉米芯水解液为基质,通过对木糖醇合成过程中的影响因素进行考察,来选取适合木糖醇转化的工艺条件,研究……关键词:木糖醇;玉米芯水解;生物合成;转化率四号黑体摘要格式说明:
7、论文(设计)摘要和关键词除标明外,均用四号宋体;。
8、页边距:,下3cm,左侧3cm,右侧2.5cm;。
9、段落格式:1.5倍行间距;。
10、纸张大小:a4。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论文撰写及要求篇九
全球化是一种社会现象,在全世界经济、政治、技术、文化整合的综合过程中,语言现象也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复杂和多元。而“全球化社会语言学”正是为了研究这种新现象而出现的新理论。语言景观是指某个特定的国家里语言情况的描述与分析,也可以指某一个更大的地理区域内的语言现象和语言使用情况。
现实环境中用以陈列展示语言文字物质载体称作语言标牌。在社会语言学中,对公共语言标牌上语言使用的研究称作“语言景观”研究。在这些为公众所共享的空间中,标牌语言所构建的语言景观并不是简单的语言陈列或呈现,其背后往往蕴含着一定的创设机制和思想意识。其实,随着该领域研究的深入,研究范围已从公共空间延伸到室内场所及虚拟空间等。
语言景观研究可以从很多视角或维度入手,但从已取得的成果来看,其研究重点主要集中在以下一些主题上。
(一)多语言的使用。
gorter把语言景观看作是研究多语言使用一种新路径,语言景观研究中最多的成果也出现在这一方面。在多语言使用研究的主要成果中,ben-rafael等对以色列的犹太人社区、巴勒斯坦人社区、东耶路撒冷的非以色列——巴勒斯坦人社区的希伯来语、阿拉伯语和英语语言景观的模式进行了调查分析。他们的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族群社区的语言使用具有不同的语言景观模式。
语言景观实际上就是语言政策实施情况的具体体现。任何一个国家的官方语言政策都会规定在公共空间使用什么样的语言。在一些国家或地区,地方自治政府也会制定相应的语言政策或者语言法案,以规定公共空间里的语言使用。
许多从事语言景观研究的学者尝试构建该领域的理论体系,这里着重介绍scollon&scollon的场所符号学理论及huebner提出的speaking模型。
(一)场所符号学理论。
scollon&scollon采用kress&vanleeuwen的视觉符号框架来研究“场所中的话语”,并称之为“地理符号学”,看话语如何在具体场所中表达意义。地理符号学是语言景观研究中比较成型的分析框架之一。不过,他们的研究着重质化分析,对如何量化处理阐述不多。
(二)语言景观分析的speaking模型。
美国语言人类学家hymes从人类交际文化学视角出发研究人类言语活动的交际效率,认为言语活动的主要构成要素可以用speaking中的八个首字母来表示,从而形成了speaking交际模型。其中s代表背景与场合;p代表参与者;e代表交际的目标及期待的结果;a代表交际中言语行为与事件发生的形式和顺序;k代表交际中的语气、表情、姿态等;i代表交际的传播形式和风格;n代表交际时需遵守的各种社会规则;g代表言语行为或事件的类型。huebner认为,这种speaking分析模型可以作为语言景观研究的分析框架,全面分析语言景观的语言形式、与语境之间的关系、创设人的动机、读者的反应等。
(一)语料收集方法。
语言景观研究最主要的语料收集方法是拍照。研究者只需携带一部数码相机,拍下现实环境中的各类标牌,便基本完成了语料搜集的田野工作。除照片作为数据外,语言景观研究也可以借助问卷调查、访谈等来了解景观制作者的动机、读者的态度和感受等。
(二)语料处理和分析方法。
语料分析可以采用量化或质化的方法。从量化角度分析,我们可以统计各类标牌的数量及所占比例,以此来看各种语言在公共空间中的呈现情况。语言景观研究也可以采用或结合质化方法,通过观察和思辨来分析标牌上的语言使用问题。这种方法的特点是依靠观察进行判断,不做数量上的统计和评价。
全球化带给我們一个研究语言与社会关系的良好契机,也展示给我们一个异常复杂的社会语言空间。语言景观研究以公共空间中的语言呈现为考察对象,探索标牌上语言形式背后的选择动因、意识形态、身份和权势关系等。在全球化和多语共存的现实语境下,语言景观中可供考察的层面非常多,虽然语言景观研究在方法论方面仍面临一些挑战,但发展前景是非常明朗的。
参考文献:
[4]李丽生.国外语言景观研究述评及其启示[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15(4):1-7.
论文撰写及要求篇十
下面就以论文的撰写谈一些体会,在讨论论文写作时也不准备谈有关稿件撰写的各种规定及细则。我主要谈的是论文写作中容易发生的问题和经验,是论文写作道德和书写内容的规范问题。
一、论文写作的要求。
(一)论文——题目每篇论文都要有题目,不能“没有论文标题”。论文题目一般20字左右。题目大小应与内容符合,尽量不设副题,不用第1报、第2报之类。论文题目都用直叙口气,不用惊叹号或问号,也不能将科学论文题目写成广告语或新闻报道用语。
(二)论文——署名论文写作应该署真名和真实的工作单位。主要体现责任、成果归属并便于后人追踪研究。严格意义上的论文作者是指对选题、论证、查阅文献、方案设计、建立方法、实验操作、整理资料、归纳总结、撰写成文等全过程负责的人,应该是能解答论文的有关问题者。现在往往把参加工作的人全部列上,那就应该以贡献大小依次排列。论文署名应征得本人同意。学术指导人根据实际情况既可以列为论文作者,也可以一般致谢。行政领导人一般不署名。
(三)论文——实验结果应高度归纳,精心分析,合乎逻辑地铺述。应该去粗取精,去伪存真,但不能因不符合自己的意图而主观取舍,更不能弄虚作假。只有在技术不熟练或仪器不稳定时期所得的数据、在技术故障或操作错误时所得的数据和不符合实验条件时所得的数据才能废弃不用。而且必须在发现问题当时就在原始记录上注明原因,不能在总结处理时因不合常态而任意剔除。废弃这类数据时应将在同样条件下、同一时期的实验数据一并废弃,不能只废弃不合己意者。
(四)论文——引言论文引言是引人入胜之言,很重要,要写好。一段好的论文引言常能使读者明白你这份工作的发展历程和在这一研究方向中的位置。要写出论文立题依据、基础、背景、研究目的。要复习必要的文献、写明问题的发展。文字要简练。
(五)论文——材料和方法按规定如实写出实验对象、器材、动物和试剂及其规格,写出实验方法、指标、判断标准等,写出实验设计、分组、统计方法等。这些按杂志对论文投稿规定办即可。
实验结果的整理应紧扣主题,删繁就简,有些数据不一定适合于这一篇论文,可留作它用,不要硬行拼凑到一篇论文中。论文行文应尽量采用专业术语。能用表的不要用图,可以不用图表的最好不要用图表,以免多占篇幅,增加排版困难。文、表、图互不重复。实验中的偶然现象和意外变故等特殊情况应作必要的交代,不要随意丢弃。
(六)论文——讨论是论文中比较重要,也是比较难写的一部分。应统观全局,抓住主要的有争议问题,从感性认识提高到理性认识进行论说。要对实验结果作出分析、推理,而不要重复叙述实验结果。应着重对国内外相关文献中的结果与观点作出讨论,表明自己的观点,尤其不应回避相对立的观点。论文的讨论中可以提出假设,提出本题的发展设想,但分寸应该恰当,不能写成“科幻”或“畅想”。
(七)论文——结束语(总结)论文的结语应写出明确可靠的结果,写出确凿的结论。论文的文字应简洁,可逐条写出。不要用“小结”之类含糊其辞的词。
(八)论文——参考文献这是论文中很重要、也是存在问题较多的一部分。列出论文参考文献的目的是让读者了解论文研究命题的来龙去脉,便于查找,同时也是尊重前人劳动,对自己的工作有准确的定位。因此这里既有技术问题,也有科学道德问题。
一篇论文中几乎自始至终都有需要引用参考文献之处。如论文引言中应引上对本题最重要、最直接有关的文献;在方法中应引上所采用或借鉴的方法;在结果中有时要引上与文献对比的资料;在讨论中更应引上与论文有关的各种支持的或有矛盾的结果或观点等。
一切粗心大意,不查文献;故意不引,自鸣创新;贬低别人,抬高自己;避重就轻,故作姿态的做法都是错误的。而这种现象现在在很多论文中还是时有所见的,这应该看成是利研工作者的大忌。其中,不查文献、漏掉重要文献、故意不引别人文献或有意贬损别人工作等错误是比较明显、容易发现的。有些做法则比较隐蔽,如将该引在引言中的,把它引到讨论中。这就将原本是你论文的基础或先导,放到和你论文平起平坐的位置。又如科研工作总是逐渐深人发展的,你的工作总是在前人工作基石出上发展起来做成的。正确的写法应是,某年某人对本题做出了什么结果,某年某人在这基础上又做出了什么结果,现在我在他们基础上完成了这一研究。这是实事求是的态度,这样表述丝毫无损于你的贡献。有些论文作者却不这样表述,而是说,某年某人做过本题没有做成,某年某人又做过本题仍没有做成,现在我做成了。这就不是实事求是的态度。这样有时可以糊弄一些不明真相的外行人,但只需内行人一戳,纸老虎就破,结果弄巧成拙,丧失信誉。这种现象在现实生活中还是不少见的。
(九)论文——致谢论文的指导者老师等、提供特殊试剂或器材者、经费资助者和提出过重要建议者都属于致谢对象。论文致谢应该是真诚的、实在的,不要庸俗化。不要泛泛地致谢、不要只谢教授不谢旁人。写论文致谢前应征得被致谢者的同意,不能拉大旗作虎皮。
(十)论文——摘要或提要一般以200字左右简要地概括论文全文。常放篇首。论文摘要需精心撰写,有吸引力。要让读者看了论文摘要就像看到了论文的缩影,或者看了论文摘要就想继续看论文的有关部分。此外,还应给出几个关键词,关键词应写出真正关键的学术词汇,不要硬凑一般性用词。
(一)论文写作——材料、观点和文字。
材料准备是写好论文的基础,观点是论文的灵魂,文字是论文的外在表现。材料和观点是论文的内容,文字是论文的形式。形式是表现内容的,内容要通过形式来表现。三者的完美结合是内容和形式的统一。
材料的来源于实验。设计的好坏直接影响材料获得的效率与质量。整篇论文是由若干工作单元组成的,每一工作单元又是由每次实验材料积累起来的。因此要善待每天的实验。每天工作时都要考虑到这一数据在将来论文中的可能位置,对每一张影像记录都要认真收集保存。材料要真实可靠,数据要充足。有了异常,要及时分析处理,要保证所得结果可信,排除假象。一篇论文总要有新现象、新处理、新效果、新观点。
观点应明确,客观辩证。不要、也不能回避不同观点。从论文定题到结论,处处有观点,所以观点是论文的灵魂,是贯穿始终的。讨论观点时不要强词夺理,不要自圆其说,力戒片面性、主观性、随意性。要和国内外文献上的观点相比较,也要和自己实验室过去的观点相比较。在比较中分析异同,提高认识。也不要怕观点错误,不要怕改正错误。要百家争鸣,通过争鸣,认识真理。
论文的文字要自然流畅,“言而无文,行之不远”。但也不要华丽雕琢,目的是“文以载道”。论文叙述要合乎逻辑,层次分明,朴素真实,分寸恰当。
(二)论文写作——准备和动笔。
论文写得好坏,关键在于准备。会写论文的人,一般总是三步过程。论文写前深思熟虑,全局在胸;充分打好论文腹稿,提起笔来,一气呵成;写出论文初稿后,放一段时间,反复吟读,千锤百炼。
不会写论文的人相反。肚子里空洞洞,脑子里乱烘烘,笔头上千斤重。他们拿起笔来就写,写几下就停。写写停停,停停写写。忽儿找材料,忽儿查数据,忽儿补实验。忽儿撕掉一页,忽儿抄上几句。忽儿哀声叹气,搔头摸耳,咬笔杆,踱方步。这两种人的差别在于准备状况的不同,这是很多初写论文的人意识不到的。写论文的良好准备应该有三个阶段。
1.论文写作——近期(写时)准备。
是指实验结束后到着手写作论文前一段时间的准备。应该收齐材料,处理好数据,制备好图表,完成统计处理。然后打好论文腹稿,列出论文提纲,明确基本观点和主要结论。与指导者和合作者讨论,取得共识。深思熟虑后,一气呵成。其中“打腹稿”是写论文的关键阶段。这时应将所有工作和数据通盘考虑,全局在胸。这就像战斗打响前的运筹帷帽一样,是作者脑力劳动最紧张的时刻。
2.论文写作——中期(做时)准备。
会写论文的人不是做完实验后才开始考虑写论文的,而是在研究工作的全过程中都考虑着写论文。论文“题目”和“引言”是论证时各种思考的凝炼。“材料和方法”是在找方法、建方法时形成的,写论文时只要如实叙述就可以了。“实验结果”是在实验设计、实验操作、阶段归纳、资料整理等过程中不断积累、整理而来的。“讨论”是综合平时的思考,同周围人员经常讨论商量,查阅和分析文献等过程后最后归纳而成的,是将平时思考过的众多问题集中几个主要观点以讨论的形式表达出来。“结论”则只须将最终结果归纳一下就可以了。所以会写论文的人,是在做研究的整个过程中不断地自然形成着最后的论文。这整个过程就是论文的中期准备。可见,中期准备以论文题目之始为始,以题目之终为终。题目结束之日,也就是论文中期准备完成之时。
3.论文写作——远期(学时)准备。
如果只是着力于做好论文近期准备和中期准备,往往还不能写出上乘的`论文,这就要看论文作者的远期准备,也就是学习阶段的基础准备了。这种准备是指对研究动态的掌握,专业基础的积累和逻辑思维、文字表达、分析综合等各方面能力的总体水平。这决不是一朝一夕所能企及,而是终生积累训练而就的。这就是为什么要强调“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尔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了。这些平时积累的功夫,决定着作者论文的写作水平,而论文写作水平又影响着论文的传播。这种能力不是临用时提得高的,而是要作者从年轻时就下苦功的。
(三)论文写作——审稿与修改。
一气呵成写好论文稿件后,是要反复修改、千锤百炼的。不仅自己应该反复锤炼,还应请有关人员提意见,最后还要通过编辑部请相关专家审阅。论文修改时凡是属于写作规格和篇幅方面的问题应按刊物规定的要求修改。作为论文作者,自己辛勤努力取得的实验数据当然十分珍惜,总希望在论文中尽量表达。但论文审稿者旁观者清,往往提出一些合并或删除的意见。这时作者应该冷静考虑,该列入论文的列入,不必列入的不要列入。写论文只有“删繁就简三秋树”,才能“领导标新”地开出“二月花”。
论文审稿者也常会对所论观点提出意见。这是需要认真推敲决定是否采纳修改的。论文作者毕竟对自己的工作己有过长期实践和思考,逐渐形成了观点。应该说这些观点是有相当根据的。只要言之有理,述之有据,可以对审稿人的意见进行解释,保留自己的观点。但有时论文作者自己局处一隅,想法越来越钻牛角尖。论文审稿人从更高的角度宏观审视,一针见血地指出论文立论和观点中的问题,这种情况也是有的。这时论文作者就应该认真思考意见的实质,调整思路,反复推敲,决定取舍。既不固执己见,也不曲意迎合。抱着探讨真理的态度,相互交流,共同提高。
论文通过审稿,有些意见不大,稍事修改即可发表。有些要有较大的改动才能发表。有的论文甚至认为基本事实不可靠或基本观点有误而无法发表。论文作者应冷静分析这些意见,妥善处理。一切都应坚持科学的、实事求是的态度。如果自己确认结果和观点无误,那么可以在论文退稿后改投他刊。同一时候是不能一稿二投的。
论文发表,一定要选择评职要求的符合的期刊,如行业,级别等,以免做无用功!可以在本站了解一下评职的具体要求哦!
论文撰写及要求篇十一
对提高教学工作质量的意义。
学校教育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教育的实施主要是通过教师的教育活动来实现的,这种教育活动是一项系统工程,其中教学工作则是一个最活跃的子系统。教师的教学工作直接体现着社会对其成员的全面要求,既有对其群体成员的全面要求,又有对其个体成员的全面要求。这表明,教师的教学工作实质上是按照一定的社会需求目标而有计划地培养人的工作。由此可见,作为一名化学教师,他的教学工作不仅仅是教会学生书写几个化学方程式,不仅仅是让学生学会怎样使用试管和点燃酒精灯,而是把自己的教学活动全部都置于满足和实现社会需求这个基点上。能不能体现这个基点,正是旧的教书匠和新时代的教育工作者——塑造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之间的根本区别。
我国是一个有两千年教育史的国家,对我国历史上优秀的教育家和思想家的教育观点与教育理论需要批判地继承。时至今日,世界上已建立与发展起来诸多教育流派,对它们应该给予恰当的分析和评价,以期吸收其合理的部分为我所用。勿庸讳言,由于人所共知的原因,我们当前的教育的确是落后了,虽然在近代我们也出现了一些优秀的教育家,但是却没有形成自己完备的教育科学体系,没有属于我们自己的教学论学派(不管是分科的还是普通的)。在当前,片面追求升学率和被扭曲了的唯智教育是一个巨大的阴影,在各个方面严重地影响着我们的学校工作。具有破坏性的应试教育代替了培养人才的素质教育,应试教育几乎成了一种机制,在相当大的程度上成为贯穿于普通教育中一根不应有的主线,干扰与阻碍着具有我国自己特色的教育科学体系的形成。这种状况与我国蓬勃发展着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是不相适应的,与我们这样一个社会主义大国的地位是不相适应的。
中国的教师应该有志气。我们要善于继承,勤于探索,勇于改革。在教学工作中坚持培养人才的素质教育,全面地实现教育的社会职能,艰苦地不断探索,从日常教学的经验积累开始,在不太长的时期内形成属于我们自己的异彩纷呈的教育科学体系,形成具有我国特色的各种学派,从而为人才结构的形成作出贡献,这是在完整意义上的提高教学工作质量。任何一种理论的形成都是来源于实践,来源于日常经验的积累与升华,教育科学研究不仅仅是专业教育理论工作者的事,从事第一线教学工作的教师也是举足轻重的方面军。近来有的学校提出“以科研带教改,以教改促科研”的口号,使教育理论的建设和教学质量的提高都获得了令人可喜的成效。
教师天天处于教学实践当中,发现问题比较及时也比较敏锐,对问题的解决也有比较强烈的企求,对教学工作的改革也有比较深刻的体会。而且,第一线教育教学工作所触及到的方方面面,也正是教育理论中最切实际的研究课题。教育科学研究离开了第一线教师的工作实践,将会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将会成为封闭在象牙之塔内的经院哲学。与此同时,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如果没有教育理论作依托,那只能是一种庸庸碌碌的工作,虽然辛辛苦苦,却不能真正地从完整的意义上提高工作质量。正如马克思指出的那样:“没有实践的理论是空洞的理论,没有理论的实践是盲目的实践。”事实上,在教育学派的创建过程中,由第一线的教师建构起来是不乏前例的,许许多多教育理论家都是出身于第一线工作的教师。由此可见,那种妄自菲薄、无所作为的观点,都没有任何依据。
既然经验的积累是形成理论的重要基础,因而它在教师的工作实践中具有突出的意义。所积累的经验,应该有两种属性:
1.真实性。
才有意义。与此同时,也只有这样总结出来的经验,才可以经过充分的积累与提炼完成理性的升华,进一步形成理论。
然而,有些经验总结却不是这样。在这些总结中,说的与做的并不一致,往往是前者远超过后者。甚至教师在有人听课时事先对怎样提问、怎样回答都安排好了学生,这样的课堂教学不过是演给别人看一场戏,事后却依此总结出头头是道的“经验”。这已然不属于水平问题而是教师的职业道德和行为品质问题了。
2.科学性。
无论是一种教学方法,还是在教学活动过程的任何一个环节中采取的措施、手段或工作方法,都可以积累成经验并给以有序的总结。无论如何,形成的经验必须符合教育学、心理学和认识论、方法论的基本规律,这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前提条件。换句话说,我们所取得的经验一定要符合科学性的原则。
我们不能不遗憾地指出,在当前,我们的教学工作还没有从应试教育的阴影中走出来的大环境下,有些做法是违背这个原则的。例如,无原则地延长总复习时间,大运动量的“题海战术”,如此等等,不管教师的主观愿望如何,其直接后果是造成学生严重的厌学情绪,甚至是一些悲剧的起因。再例如,目前被某些人津津乐道的“顺口溜教学”、或美其名曰“韵语教学”,也是一种有害的教学方式。人们从这种教学中既看不到有严肃的科学教育,也看不到对人才素质形成的积极作用,只表明其教学工作不能用生动的科学事实来引导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由此而产生的“经验”也就完全不具备应有的科学性。
1.经验总结型论文。
综前所述,教学经验可以是教师某一方面工作的心得与体会,也可以是对某一个或某一类教学问题具体做法的归纳与总结,还有更多的则是两者兼备。为了写出这样的论文,重要的问题在于平日随时的积累。有的教师在每节课的教案后面留出一定的位置,以备在本节课授课以后及时把有关的得失和主要的体会随时记录下来,日积月累,形成较系统的经验。这是一种颇有成效的做法,值得提倡。教学工作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它有时也靠灵感。在课堂教学的师生共同活动的氛围中,往往能够诱发灵感,体会出在备课时没有能够体会出来的东西,采取了效果十分理想但在备课时计划不到的教学措施,这些有时会是一项有重要价值的创造性经验,一种新颖的教学理论的滥觞。将它们及时用文字记录下来,在一定阶段时加以整理,找出发展的线索,对其成就与不足给以恰当的分析,对其结果给以应有的评价,这就是一篇很好的论文。教师的劳动本身就是一种创造性的劳动,我们应该珍惜自己的劳动成果,做建构经验的有心人。至于那些在教学实践中没有取得预期效果甚至于被证明是失败了的措施,也应该在课后随手记录,尽可能分析其原因,冷静地进行应有的思考。事实上,这些失败教训,往往是一项有价值经验形成的触发点。
一般说来,经验总结型论文的形成来源于具体经验,但又要高于经验。它既要概括了从经验中得出的感性认识,又需要对这425些认识进行归纳、分析和提炼,发掘其深刻的内涵,从而升华成为有一定深度的理性认识。这种理性的升华十分必要,它使文章所提出来的问题完成了向高一层次的飞跃。它赋予经验以理性价值,增强了经验的感染力与说服力,也就为一种理论的形成提供了物质基础。
有的经验总结型论文一时还不能升华到理性阶段,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或者经验本身还不具备升华到理性阶段所需要的广阔性和深刻性,或者论文的作者对经验的认识尚有待于提高,如此等等。在这种情况下,也并不妨碍可以单纯经验总结的形式写出论文,留待今后从进一步的实践认识中再加以提高。
经验型论文的题目可以在某一阶段工作进行以前就基本上确定,然后教师在具体工作中有意。
地创设情景探索这方面的经验;也可以在进行了某一阶段的工作以后再确定,从对某一方面同一类型的工作体验中加以总结。
2.科学研究型论文。
这类论文是某一项教学科学研究成果的反映,它必须有事先预定的课题,有具体完成这一课题的工作计划,有从实际研究中得到的相关数据,并对这些数据进行综合与分析,从中得到的结论还需要有在一定范围内可靠性的论证,以及对成果所进行的检验与评价。所写出的论文就是对上述各个方面的综合性论述。
3.综述型论文。
这类论文的题目由撰写者根据自己对当前教学工作中的敏感点来确定,然后收集有关的资料,包括查阅文献、听课、与师生座谈等等,最好也包括自己的工作实践。
在此基础上,对上述得到的资料进行整理、归纳、分析,并对之作学术性的述评。这种述评不能仅仅是客观性的报道,而是“述”与“评”并重(这里讲的并重不是从文字量的多少来说的),对有关资料在客观介绍的同时提出自己的见解。所作的评论应该立意清晰,言之有物,观点鲜明,对现实性和有效性做出有见地的估计,对发展方向给以有根据的预测。
应该指出,上述三种类型论文的划分只是为了说明问题的方便,并不排斥有的论文是其中两者或三者的综合。事实上,一篇有数据、有论证的经验总结型论文,往往也同时就是一篇很好的科学研究型论文。
论文撰写及要求篇十二
xxxx年9月12日上午由县研训中心安排思源学校的胡剑斌老师对我校的全体教师作关于《如何撰写论文》的专题培训。受益匪浅,有所感触。胡老师精彩的讲座,使作为老师的我感到忏悔,因为当了十几年的教师,很少动笔写论文。胡老师说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难以成为名师,但如果写三年反思则有可能成为名师。倒是胡老师的一首诗写出了我的心声。
自己懒动笔,度娘来当家;
角度选得大,满篇是空话;
东拉又西扯,条理乱如麻;
缺少真体会,不知说的啥。
那么怎样写好论文呢?我想谈谈我的一些体会:
一、选题要适当选题是否适当,直接关系到学术论文的价值大小和写作的成功与否。因此,确保选题没有毛病,应该是论文写作首先要考虑的。一般而言,在有研究价值的前提下选择较小的题目。小则容易出新,容易写实、写好。有些大题目,则可以分成几个小题目来写,使论点更明确、内容更集中、论述更深刻。不要动不动就是素质教育、均衡化之类的,而是应该从学校教育教学的实际出发,把素质教育、均衡化这些宏大命题具体化。其次,不要求全求大,一篇论文不可能穷尽所有问题或一揽子解决所有问题。就当前广大教师的实际情况而论,因一般教师难以集中很多的时间、精力来搜集资料,研究、撰写题目较大的文章。怎样才能做到从小处入手、以小见大呢?第一,教师写论文应避免急功近利的心态。教师的论文不是教育理论的“高端”发现,而是要强调教育理论的“终端”运用和结合实践的创新。而要注意观察和思考自己的日常教育、教学工作,从中发现研究的问题,因为课堂是教师最好的实验室。教师要善于独立思考,打破思维定式,不人云亦云,不迷信专家。这样才会有所创新。第二,可以对选题的研究范围进行限制,或者从纵向上来截取,或者从横向上来摄取,应该根据自己的教育实践,选择一些小的题目进行写作。
二、论证要清晰科学观点是论文的灵魂和统帅。一篇论文如果在观点上有失误,立论的根基不稳,其价值如何或有无价值,就值得怀疑了。论文在观点上容易出现的毛病主要有以下几种:基本观点错误,论文从总体上站不住脚;观点偏颇,未能客观全面科学地认识问题;观点不够鲜明,要说明什么心中无数;观点陈旧,人云亦云,毫无新意;思想空泛,认识肤浅,缺乏深度;观点与材料不合,论点论据不够和谐统一;观点自相矛盾,前后说法不一。列小标题无论对读者阅读,还是作者本人写作,都有指导作用。建议基层教师写论文要先列小标题,一篇论文分成几块来写,做到心中有数。小标题最好是句子而不是短语,至少二级标题必须是句子。因为短语的意思是不明确的,跟着短语写会跑题。只有把小标题列好了,才能保证在组织文字的过程中,能紧紧扣住文章的主题和结构。谈问题一定要把握好分寸,要有分寸感,注意避免片面性。不要把话说绝对、说过头。常会见到有的.文章对所要阐释的问题、方法等的意义或作用等强调到不恰当的地步。如论述培养发散思维,就一味突出其重要性,似乎只有这样做才能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只有这样才能体现先进的教育思想;同时又贬低其他,好像求同思维和它是对立的,是传统的落后的教育思想的产物。再如谈到多媒体教学时,就无限地夸大其作用,好像它把教学的规律也改变了,只有这样才显示了教育的现代化。写教育论文,同样不能靠贬低其他来抬高自身,切忌抓住一两点而不及其余。(1)把问题变成论文。(2)把想法变成论文。(3)把做法变成论文。(4)把课题研究变成论文。(5)把教学反思、教后记变成论文。
老师们让我们:少聊几次天,少喝几次茶,经常拿起笔来,书写自己的教育人生吧!那样,我们的生活就会更加充实,我们的工作就会更加扎实有效,我们的人生就会更加丰富多彩,充满快乐和幸福!
论文撰写及要求篇十三
在今年的暑假,县组织教师培训,我听了思源学校胡传亮老师关于《如何撰写论文》的讲座,受益匪浅,浅谈我的心得体会如下:
一、要在学习和积累上动脑筋。
学术论文是学习和研究的阶段性总结,它既是教研成果的反映,也是学习成果的体现、为了能够写出高质量的学术论文,必须收集一定的信息,积累足够的资料,必须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水平和理论素养、因此,要把学习和积累作为提高撰写学术论文能力的“奠基工程”来抓,在学习和积累上多动脑筋。
1、资料的积累。
撰写学术论文,离不开参考资料、在研究某一个问题之前,应充分了解他人在这个问题上的见解、成果以及所做的工作,搜集尽可能多的背景材料,这样才能发前人之未发,成前人之未成。
2、知识的积累。
知识积累过程的.本身就是一个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智能结构的过程、丰富的知识积累,是撰写学术论文的必不可少的物质基础、要积累知识,不仅要动眼看,动脑想,还要动手写,将有用的东西记录在案,以便克服遗忘,真正变成自己的东西。
3、经验的积累。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创造了许多成功的经验,探索出了不少有益的规律,萌发了许多想法和感受、对这些想法和感受,都应随时做好记录,使之积累为论文创作的富贵财富。
二、要在选题和撰稿时下功夫。
3、通过认真阅读书刊杂志,在综合、借鉴别人科研成果的基础上,受到有关论点和问题的启示,发现论题,总结经验、推陈出新,发表自己与众不同的见解。
总之,发现问题的关键在于“留心”、只要平时留心,注意积累,好的选题是时刻都可能出现在你的思维之中的、一旦有了想法,就要立刻记下来,为以后进行筛选或提炼论题做好准备。一分耕耘,一分收获、高质量的论文不是想写就能写出来的,它饱含着作者的汗水、心血和智慧,它是作者用了若干个学习和思考的夜晚,牺牲了若干个节假日熬炼出来的、撰写论文难,发表论文更难,但并不是高不可攀的事情、只要肯动脑筋,肯花功夫,每一位勤于学习积累、善于研究探索的教师,都能够写出高质量的学术论文来。
论文撰写及要求篇十四
认知语言学主张主体和客体的结合,提倡学生从认知的角度学习英语,从而实现学生英语水平的提高。现在,我国高职英语教学中存在着教学模式趋同化的问题,这就无法满足社会的需求。本文建立在認知语言学理论的基础上研究高职英语教学的现状,并提出了提高英语教学的改进建议。
我国高职英语教学的问题集中表现为学生普遍缺少独立自主学习的能力。英语作为一门语言,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学科,因此要求学生具有实际运用英语的能力。但是当前高职院校英语教学模式千篇一律、毫无新意,这使得学生对英语课程失去兴趣,无法实现学生对英语的积淀及建立系统的英语体系。因此,本文通过将认知语言学理论引入英语教学,从人类认知的角度出发,提高学生对英语的学习兴趣以及其语言运用能力。
认知语言学是研究人类思维的一门学科,它认为概念、语义和认知都是不可分割的一个整体。意义不仅反映事物的表象,它还包括人们认识事物的程度及方式等。在词汇教学中,认知语言学强调词汇的认知依据,主张用简单的概念指代复杂的概念。它认为人总是从自身行为经验出发,然后延伸到外界事物,这是人们对外界事物的感知过程。例如教师在讲解词义时,要让学生能够合理解释词的认知理据,这样能启发学生思考,使学生掌握与所学词汇相关的认知联系,从而能够更容易更长久地记忆单词。
现阶段高职英语教学存在的问题主要有几个方面。第一,教学方法陈旧并且单一。教师教学过程中多采用讲授式,缺少分析互动,使学生不能参与进来,这就不能使学生对知识进行全面掌握。教师通常追求形式化的教学,采取单一的教学手段,容易导致理论与实际脱节。同时单一的教学的手段忽视了学生的个体差异,无法做到因材施教。加之高职学生的英语基础差、自学能力低,因此要求教师要运用新型教学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其自主学习英语的能力。第二、教学目标不合理。高职英语教学的目标普遍过于陈旧,这势必使得教学内容不够新颖,因此无法激起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此外,在英语教学中,普遍存在着重理论的现象,对于学生的实际应用有所忽视,并且不够重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第三、评价方式过于陈旧。落后的评价体系也会影响到英语教学的效果。
当前,高职院校的英语教学仍旧采用传统的试卷考核方式,考核内容也注重理论知识的记忆。而高职院校应更偏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因此应更注重学生英语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因此传统的考核评价方式不仅不能提高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也严重影响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1、建立学生认知体系。
高职英语教育要实现特色化、专业化办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提高英语的实用性,建立完善的教学体系,创建宽松愉悦的英语教学氛围,使学生不断产生对新知识的兴趣和好奇心。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才能初步建立认知体系,从而使其更加容易地学习英语知识,并将各部分知识融合形成体系,进而提高英语教学效果及学生的英语运用能力。
2、建设特色英语课程。
以认知理论为基础,建立系统完善的认知学教学模式,挖掘高职英语教学的特色,从认知理念及教学目标来开发特色英语课程,根据学生专业特点以及职业需求,有目的地制订教学计划。要重视英语学科的特点,注重学生听说读写译等各方面能力的培养。把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及英语运用能力融入英语教学中去。教师结合高职学生的英语水平及其专业特点对教学内容及课程设置精益求精,积极建设体现学校特色及适合学生专业的特色化课程。
3、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英语教师水平的高低及职业素养对英语教学水平有重要影响。高素质的英语教师能够选择合理多样的教学方法,注重以学生为中心开展教学,懂得因材施教,善于运用认知理论来进行英语教学,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因此,高职院校要努力引进高素质英语教师并开展各种教育学习活动来建设教师队伍,高职院校可定期聘请英语教学专家来校给教师进行培训。高职英语教师可以参加各种英语教学的培训,也可利用假期到企业顶岗实践,这样可以提高教师的英语教学能力和英语运用能力。
4、开展英语阅读教学。
高职英语教学内容应该更加多元化,教师可以让学生阅读西方经典文学作品来提高学生对英语的认知水平。教师在实施阅读教学时要以学生为中心,调动学生的自主学习性。在阅读时要让学生注重发音,使学生在阅读过程中锻炼英语口语。还要让学生理解篇章的含义,通过文章中的意境对字词进行理解,从而帮助学生更加全面地认知英语词汇,并帮助学生建立系统的英语认知体系。在学生阅读的时候如遇到困难,教师要及时帮助学生解决问题。教师也可组织活动让学生相互讨论相互帮助,使学生能顺利地阅读,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进而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当前,高职英语教学不断寻求改革,英语教师也逐渐更加重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语言运用能力。但是,高职英语教学中仍存在很多问题,教师的教学方法及教学方式仍然滞后,教学目标不能适应现在社会对高技能型人才的需求等,这些问题都影响了高职英语教学的效果,阻碍了学生英语应用能力的提高。本文从认知语言学理论入手,将其运用于英语教学中。认知理论强调从学生的认知角度出发,使学生先理解词汇及句法然后再去记忆和应用,这样能够帮助学生建立系统的英语认知体系,提高其英语学习效率和英语运用能力。
论文撰写及要求篇十五
将自己所做的各种研究,予以真实的、客观的作一总结和评价。但不应同于一般的工作总结。撰写时应重点突出、简明扼要,文字通顺、条理清楚、用词得当、数据可靠。一般论著不超过3000字(含图、表及参考文献),短篇和个案500~1000字,综述亦勿超过5000字为宜。
题目:立题应简明确切。通常20个字左右,最多不超过26个字为宜。应能准确的反映出论文的主要内容。
作者:一般论著不超过5人;综述1人,审校不应超过2人。
摘要:250字左右,并按结构式摘要撰写,即:。
(1)目的:本项检测或研究的出发点。
(2)方法:所观察或检测的指标,如病人及对照组的数目、性别、年龄、病种,使用的仪器、探头频率以及采用的方法等。(3)结果:检测或实验方法得出的具体效果或指标,对比数据,最后结果,以及对上述各项的附加解释。
(4)结论:本项目的观察、研究或检测后的总结性的定论。
关键词:凡有摘要的论文皆应标引关键词。关键词主要自文题中选取,不足时可自摘要或正文中选用。选自论文所研究的目的、对象和涉及的新技术等。
(1)定义:可直接表达论文要点、中心内容和特征的词。
(2)用途:提供检索窗口。
(3)数量:3~10个,一般3个。
(4)词性:名词或名词性词组、形容词性。而代词、介词、冠词、连词、情态动词等皆不能作为关键词。
(5)方式:按顺序排列成关键词索引。
(6)要求:用规范化检索语言,即主题词。应查阅中国医学科学院信息研究所编辑出版的《医学主题词注释字顺表》(medicalsubjectheadingsannolatedalphabeticshaal)。当所用词未查及时,可用同义词、近意词或关联词,并可配用有关的副主题词,亦应查阅《meshaal》副主题词字顺表〔1〕。
引言:应在250字之内。应概括简明的叙述立题的理论依据,研究思路与基础,国内外现状,并应明确指出本研究的目标。材料与方法(资料与方法):此部分是论文的基础和关键。评价论文主要看材料和方法的可信度和确定结果的标准。应写明病人、对照组、所用仪器种类、探头频率、检测的方法、药物名称(不用商品名)、剂量等。
结果:此段是论文的核心部分。研究和检测的最终目的',即所获得的结果。此部分可分别用文字、图表表示。可强调或摘要叙述本研究的主要发现。结果应有充分的数据及对比性研究,最后结果应是科学的、合乎逻辑的,而不是作者自行判断或推断的。例如:应用b超诊断胎儿脐带绕颈30例分析。在此文章中,仅有诊断多少例的所见及数据,而无最后的分娩证实,这样的文章则欠科学性。
讨论:是论文最重要的部分是反映文章水平高低的主要部分。应重点突出自己的新发现、新概念、新学说、新规律,及所作出的结论和观点。对研究中所发现之不足处亦应说明,此外,可以提出设想或建议。在书写讨论段时,应注意撰写技巧,要简明扼要、语言顺畅、抓住重点、条理分明的表达出所要说明的主要问题,使读者易懂,看后有收益,但要避免口语化。
(1)讨论之重点是应有自己的某些独到观点和见解,并将之讲深讲透,切勿仅重复他人的或众所周知的内容。如:超声检查法对人体无痛、无损伤、价格低廉。
(2)讨论段与其他段相关联,特别是结果段中的某些数据及最后的结果,用以进一步表明自己的观点,但并不是结果中的数据又全盘搬到讨论中,造成重复。
(3)讨论中切勿引用他人文献过多,更不要写成:本研究结果与×××和×××的结果一致或符合×××的结论。一来是将论著写成了综述,二来是仅说明自己是重复他人所作。
(4)通常讨论是文章中较长的一段,应突出重点,不要洋洋数百字,冗长的内容反而使该说明的问题模糊不清。此外,不要对某一问题尚未解释清楚时,又另讨论其他内容,使读者费解不得要领。
(5)用语尽量勿重复,如在前言或结果中已用过的语言,讨论中最好不用或少用,更勿过多的使用“国内外未见报道、笔者、我们”等。
参考文献:应引用作者近年来所阅读的正式发表的期刊或书籍内容,勿引用内部刊物或资料,并应遵原著立意不得改动。基础、临床及实验研究引用不超过10篇,综述以不超过20篇为宜。同时应按各期刊对参考文献的要求撰写。
论文撰写及要求篇十六
题目:应简洁、明确、有概括性。
关键词:从论文标题或正文中挑选3~5个最能表达主要内容的词作为关键词。
摘要:(150字)要有高度的概括力,语言精练、明确,交代本文的主要内容和观点。
目录:写出目录,标明页码。编写提纲的步骤:(一)确定论文提要,再加进材料,形成全文的概要论文提要是内容提纲的雏型。一般书、教学参考书都有反映全书内容的提要,以便读者一翻提要就知道书的大概内容。我们写论文也需要先写出论文提要。
在执笔前把论文的题目和大标题、小标题列出来,再把选用的材料插进去,就形成了论文内容的提要。
论文提纲可分为简单提纲和详细提纲两种。简单提纲是高度概括的,只提示论文的要点,如何展开则不涉及。这种提纲虽然简单,但由于它是经过深思熟虑构成的,写作时能顺利进行。没有这种准备,边想边写很难顺利地写下去。
引言(绪论)-------------------------------------(300字左右)。
引言是论文的开头部分,主要说明论文写作的目的、现实意义、对所研究问题的认识,并提出论文的中心论点等。数据恢复前言要写得简明扼要,篇幅不要太长。
正文(5000左右)分析问题,论证观点,尽量反映出自己的科研能力和学术水平。
第1章某某现状(归纳存在的主要问题并论证问题的存在及其影响)把脉。
1.1.-----------------------------。
1.2.-------------。
1.3.---------------------------。
…
第2章问题产生的原因分析(归纳成因并论证)诊断。
2.1.-------------------------。
2.2.---------。
…
第3章解决问题的对策(治理问题的途径和方法)治疗。
3.1.-------------------------。
3.2.---------。
…
第4章结论(300左右)简要归纳全文的中心和主要结论毕业论文的收尾部分,是围绕本论所作的结束语。其基本的要点就是总结全文,加深题意。
(注意:修改后的论文提纲要写出章和节的内容,节的内容自己定,写论文时要将内容丰富起来,要达到5000字的字数要求)。
致谢辞:简述自己通过做毕业论文的体会,并应对指导教师和协助完成论文的有关人员表示谢意。
参考文献:在毕业论文末尾要列出在论文中参考过的专著、论文及其他资料,所列参考文献应按文中参考或引证的先后顺序排列。
艺术学毕业论文提纲模板示例。
引言。
一、课题研究意义。
二、民族声乐表演艺术的界定。
第一章民族声乐表演艺术审美之“声”
一、对“声”的解析。
二、声音音色明亮圆润。
1、科学的演唱技巧的运用。
2、注重声腔的流动。
三、民族声乐的声音符合民族审美倾向。
第二章民族声乐表演艺术审美之“字”
一、对“字”的解析。
二、精妙的吐字行腔。
1、吐字清晰准确。
2、行腔中字与字衔接连贯自然。
三、民族声乐中衬词的独特作用。
第三章民族声乐表演艺术审美之“情”
一、对“情”的解析。
二、朴实自然的“情”
1、对声乐作品的深入理解。
2、恰当准确的表现情感。
三、丰富多彩、细腻真切的“情”
1、生活感受积累的`真实情感体验。
2、创造性的表现歌曲情感。
2.1音色的变化表现特定的情感。
2.2表演者正确的情感审美意识。
第四章民族声乐表演艺术审美之“形”
一、对“形”的解析。
二、“形”美在民族声乐作品中所描述的客观事物。
1、自然景色。
2、人物形象。
三、“形”美在民族声乐表演者全身心的表演。
1、民族声乐表演者自身舞台形象的塑造。
2、真情投入的舞台表演。
2.1表情生动,富有激情。
2.2身段优雅,表演贴切作品。
第五章民族声乐表演艺术审美之“韵”
一、对“韵”的解析。
二、演唱语言的韵律美。
三、民族声乐声音的风格美。
四、民族声乐情感表达的韵味美。
五、民族声乐表演的韵味美。
论文撰写及要求篇十七
隐喻的常规释义即以一种物象暗喻另外一种物象的修辞手法。而如今由于文学、心理学等学科之间的界限越来越不明显,语言学家将隐喻看作经一种事物的暗示而联想、认知、讨论另一种事物的多层次行为。同样的,隐喻也是在对已知事物认知的基础上来理解和认知其他事物,并在二者之间建立某种联系的过程。事实上喻体与本体一般鲜有直接联系,然人们可以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来想象二者之间存在相似之处或存在某些联系。同时我们也要注重对隐喻认知机制的了解。隐喻的认知机制包括语境、认知主体以及本体与喻体的联系等。对于串联创作者与受众双方的认知主体,要求双方都必须有足够的知识储备与文化底蕴,从而保证隐喻达到预期效果。本体与喻体通过信息的筛选与重组,摒弃二者之间不相似的信息,剩下少量相似信息即焦点信息的信息互动便是映射过程。隐喻的最终目的是将喻底展示给人看,也就是将两种事物之间的相似信息显示出来。譬如这样一个概念:“时间就是金钱”。我们通过“金钱”的概念来认知“时间”的概念,二者的相似性是“宝贵”,使得受众认识到时间是可以创造金钱的,喻底自然明了。
在运用隐喻时,创作者需要掌握本体和喻体的相似信息。由于语义冲突是运用隐喻的前提,因此哪怕二者的相似信息非常少甚至相似性不明显,也仍然可以创作出成功的广告语。只有把握住本体与喻体的相似性,才能真正理解隐喻,因此隐喻的运用需要根据实际语境来充分调动受众的知识储备。而隐喻中的语义冲突也不是绝对的冲突,只是让人们在面对这种新颖的冲突时在自我否定的过程中被吸引。
相似性即两种或多种事物从性状、特点、功用等方面给人以相似之感。不同物体之间的相似点不同,出现这种相似点的原因也不同,譬如物体本身形状的不同或人们所处的文化背景不同等因素都可以产生不同的相似性。
隐喻在广告语中的应用非常广泛,恰当的隐喻能够激发人们的想象空间,迅速拓展语言的表意范围,让人过目不忘。下面通过几个广告语成功范例,来证明隐喻的作用不容小觑。
(一)本体、喻体、喻底共存于一个隐喻中。
优乐美奶茶范例:“你是我的优乐美。”这是一个将本体、喻体、喻底巧妙地融为一体的成功范例,本体即为优乐美奶茶。将奶茶的温暖与情侣之间的亲密联系起来,给人以想到优乐美就联想到爱情的甜蜜感觉,优乐美自然就成了象征爱情温暖甜蜜的事物。
(二)喻体式隐喻。
喻体式隐喻是仅看得到喻体的一种隐喻类型,这种“若有若无”的飘渺感更能抓住人们的好奇心,吸引人们去深入挖掘其内在涵义。
德芙巧克力范例:德芙有一句广告语“牛奶香浓,丝般顺滑”。语句中仅有喻体,但牛奶的香浓与丝绸的顺滑让人不由联想到巧克力融化在嘴里的惬意,这种感官刺激有更强的吸引力,能够瞬间勾起受众的购买欲望。
京华茶叶范例:在“北方的味,熟悉的香”这句广告语中,同样未出现茶叶这个本体。北方的味道代表家乡的味道,而家乡则有你熟悉的香味。这句广告语让人觉得京华茶叶可以帮你遇见熟悉的香味,同时更融入所有人都逃不开的故乡情。除去味与香这两种高官刺激,更有一张“感情王牌”,让人不想买都难。
诗玛表范例:这句“未曾经历,如何懂得?表面越是简单,里面越有学问!”一下子就抓住了受众的心。同样未见本体,但喻体即佩戴这种表便能马上拥有的品味与内涵,显然已将本体的优越性能展示得淋漓尽致。你不戴这块表就永远体会不到它的优越性能,而越是成功的人往往越低调内敛。这令人向往的品味生活与深刻内涵,处处彰显着这块表的高贵气质。
(三)一个本体对应多重喻体。
西门子洗衣机范例:“丝绸期待温柔,牛仔布追求奔放,棉布向往舒畅——西门子智能超薄洗衣机满足每一件衣服的心情。”这句广告语之所以深入人心,是因为它不仅运用了隐喻,更将喻体拟人化,是一个本体与多个喻体的共同展现。且对喻体的刻画十分生动形象。同时,这句广告语的创作也非常人性化,它给人一种新颖的认知,洗衣机不是传统认知中人们做家务的好帮手,而是能够满足不同种类衣物各种需求的“善解人意”的角色。
从这些例中不难看出,在运用隐喻来创作广告语时,一定要充分挖掘本体与喻体的相似性。有时越是难以挖掘的相似性被创作者挖掘出来时,反而会带给受众一种陌生感,让受众眼前一亮。
在厘清隐喻的创作机制后,为了运用隐喻创作出更多更优质的广告语,需要依靠有关理论知识作支撑。我们可以利用融合空间理论,即fauconnier&turner(1997:168)的概念融合理论。通过本体和喻体两种不同概念的相互映射而形成全新的相似信息,便是受众完成认知的过程。此外,在本体和喻体中提炼出相似信息并投入二者的共同空间也同样可以生成新的信息。有鉴于此,我们对广告语的隐喻创作提出以下建议:
(一)共同投射,创立相似。
将本体与喻体的特点投入二者的共同空间,相互融合之后产生相似信息的过程即为共同投射。而广告语中的隐喻实则就是对这一过程的促进和催化。共同投射的前提是必须通过一定的语境来完成这一过程。雪碧范例:“透心凉,心飞扬。”在炎炎夏日中,我们都渴望能得到一股清凉的滋润,雪碧恰好能在夏日里满足我们对清凉的渴望。因此共同投射需要适宜的环境基础。
(二)捕捉短暂相似,创造新奇隐喻广告。
新颖奇特、稍纵即逝的概念化现象往往可以为广告语注入新鲜活力。即使本体与喻体二者本身相似性很小,创作者只要善于抓住这些平常人难以发现或极易忽略的信息,营造出短暂的概念化的相似,也能以强烈的陌生感吸引受众眼球。鹿牌威士忌范例:“自在,则无所不在。”一眼看上去这句广告语很难让人同酒联系起来,而恰好是这种难以联系却带给受众以强烈的陌生感。受众仅能从品牌logo上,鹿的悠然自得的神情来联想到这是其喝了威士忌之后的表现,从而对鹿产生一种羡慕心理,也想去体验一把鹿牌威士忌。
(三)结合目标人群,创造新奇隐喻广告。
有些广告语,即使并未同时出现本体和喻体,也能让受众因为喻体展现出来的内涵、精神等而联想到本体。同时,喻体所展现出来的精神也恰恰是受众自身所期待拥有的,这就自然而然促成了受众与本体精神的契合。耐克范例:“justdoit.”将产品受众这一青年群体自身追求的想做就做的自由精神赋予产品,有利于产品找到科学合理的市场定位。
(四)结合文化,创造适于接受的隐喻广告。
隐喻具有文化与语言的双重特质,在广告语的思维中展现文化,也让我们认识到创作广告语时必须考虑受众的文化背景,有针对性地进行创作。正如“一千个读者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即便是同一种隐喻,不同的民族也会有不同的认知。譬如水闸,在国人看来像“龙头”,而在日本,则被看作像蛇嘴,德国人却认为更像羊头。因而运用隐喻进行广告语创作时一定要结合受众的生活环境和文化背景。
在创作广告语时,适当运用合适的隐喻能够增强表达效果,迅速吸引受众的目光,激发受众的想象力,甚至给人以言有尽而意无穷之感。深入了解隐喻的有关理论知识可以使我们更容易理解部分抽象的广告语,也能为我们今后创作广告语开阔思路。
论文撰写及要求篇十八
著名語言学家wilkins(1972)曾经说过:“没有语法,人们不能表达很多东西;没有词汇,人们则无法表达任何东西。”由此可见,语言学习关键是对词汇的学习。词汇学习的方法、技巧、策略以及词汇记忆问题引起了国内外大量学者的研究。而词汇呈现方式的研究比较少,它作为最直接的语言输入手段,是影响词汇学习的重要因素之一,对我们语言学习有很大的影响。词汇的呈现方式主要有词表呈现方式、图像呈现方式和举例呈现方式。本文通过分析不同的词汇呈现方式对词汇学习产生的不同影响,寻找较为科学有效的词汇呈现方式,为我们语言学习提供帮助。
词汇呈现就是单词以怎样一种方式让我们接受的形式。比如,在高中英语词汇的学习过程中,词汇在课本的最后单词表中以简单的词汇拼写和音标呈现;新东方的词汇书中将同一词根词缀的单词进行整合呈现;一些手机背单词app——百词斩,以图片、视频的形式呈现。无论词汇是以何种形式呈现给我们,其目的都是为了能够使我们更好的对词汇实现记忆,促进对语言的学习。
根据我高中阶段的学习,总结词汇的呈现方式有三种:
(3)图片及视频记忆。
而词汇呈现的内容不仅仅是记住一个单词,还要能够记住它的发音、用法、书写和意义。能够用其进行对话和书写一篇优秀的文章。
1.研究对象。把我班60名同学作为研究对象,根据英语学习成绩(学习好的搭配学习差的)把同学分为三组,每组20个人,三组学生的平均分如表1所示。
2.测试材料及步骤。选取我们必修5中的词汇50个。第一步,将这50个单词分别制成词语卡片、组成句子卡片和制成的词汇图片。词语卡片包含词形、词音、词性和词义,比如pressure:[?pre??(r)]n.压力、气压、压(迫)感,vi.施加压力、迫使、使(机舱等)增压。句子卡片是将词汇放入特定的语境中。词汇图片是将词汇的形、音、义等以图片的形式生动的展示出来。第二步,将它们分别分发到三组同学的手中,第一组分发词语卡片,第二组分发组成的句子卡片,第三组分发制成的词汇图片。第三步,经过一段时间的记忆之后进行同学之间听写,分两次,一周后进行第二次听写。
3.实验结果分析。请求老师帮助完成实验,让老师对这50个词汇进行听写。经过1小时和一周后,每组学生记住单词的个数平均数如表2所示。
通过表3可以看出,不同的词汇呈现形式对词汇的记忆影响差别较大。使用图片记忆词汇的效果最优,使用词语卡片呈现方式的记忆效果最差,使用语句卡片呈现方式记忆的效果居中。这是因为词语卡片和语句卡片属于上述我们说的直观呈现方式,对于简单的词汇记忆比较试用,比如error、guide等词。而相对复杂的单词就需要使用其他的词汇呈现方式进行记忆,比如construct,construction,它们两个都是建造、创立的意思,我们只需要记住它们一个是动词一个是名次即可。并且同学之间的学习成绩有差异性,学习较差的同学如果不能够看懂语句卡片中句子的意思自然也就不知道其中所含词汇的意思。通过上述分析,图片的呈现形式记忆词汇更能给我们带来视觉的冲击,加深对词汇的印象,进而实现记忆。
通过对比1小时后测试和一周后测试的结果可以看出,一周后同学们记忆的词汇数量有所减少,这表明人们会随着时间淡忘一些曾经记住的东西,符合艾宾浩斯遗忘曲线规律。因此对词汇的学习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我们长期坚持对词汇进行重复性记忆。
本文是将本班同学为实验对象,分析了三种词汇呈现方式对词汇记忆的影响。图片呈现组的词汇记忆效果最好,它的内容更加清晰、明了、色彩鲜艳,能够最大程度的反应词汇的意思。因此,在学习中我们可以采取图片呈现方式进行对语言的记忆。
在我的实验过程中肯定还有很多的不足,但我希望通过上述分析能够为同学记忆其他语言词汇提供帮助。
参考文献:
[1]桂诗春.记忆和英语学习[j].外语界,2003,(3):2-8.
论文撰写及要求篇十九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一步深入,全球商业交流日益频繁。英语作为现代传播手段,一直引起越来越多的人的关注。应用型人才对于英语语言的需求要更偏向于实际应用环节,也就是说,在四种语言技能-听,说,读,写四种语言技能之中,其综合应用要更加重要。同样,以应用为目的的英语语言教学与日常口语英语不同,因为它针对特定的商业活动,这需要更加清晰,合乎逻辑和准确的沟通。故而在此条件下研究高校英语语言学的教学策略显示出了特别的价值。
高等教育注重对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来源于我国现代化经济发展的现实,由于国际间经贸交流的繁荣发展,高等英语教育越来越注重对学生应用英语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在英语应用的过程中,针对性的英语语言学教育不可或缺,但就笔者多年的教学研究经验来看,目前大学英语语言学教育的发展现状具有很大的盲目性和先入为主性。盲目性是大学英语语言教育侧重点不明,特别是应用型英语人才的培养过程中虽然明确了应用为主的目的,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还不可避免的出现书本理论教学的传统方法,对应用型人才的拓展和语言应用能力的培养不足,导致学生的实际交流能力下降。先入为主性主要指的是学生在以应用为主题的英语语言教育中没有自我选择的空间,教学体系固化,兴趣程度大打折扣,导致较多的学生厌恶英语,讨厌利用英语进行交流和沟通,这是传统英语教学的沉疴和痼疾,而这将会阻碍应用型人才的培养道路。
根据目前大学英语语言学教学的现状以及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际需求,未来的教学策略应该从包括教学体系、教材编排、教学方法、师资配备等几个方面来进行创新,这也是针对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际需求而制定的教学策略。
1.教学体系改革。传统的高校英语语言学课程教学体系都是侧重于英语语言的知识性教学而对于实践以及任务型的教学安排较少,这在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方面显然是有所欠缺的,由于应用型人才使用英语的频率要远远超过普通的大学生,这就要求其掌握扎实的语言知识并具有良好的实践经验。凡此种种都需要学校的教学体系进行深刻变革,比如加大任务型教学的比重,基于任务的教学方法与普通英语教育教学的不同之处在于其强调教学阶段与使用过程的结合。它主张学习者参与课堂学习,重点关注课堂语言学习与课外语言的使用之间的紧密联系。在具体教学的环节可以按照以下教学模式:任务前阶段,任务阶段,职前阶段来进行。
2.教材编排改革。教材是学生学习和教师讲授英语知识的媒介,好的教材要兼顾应用与知识体系的结合,而纵观现在的英语教材还没有突出应用这一主题,而普遍表现为基础语言知识和深层次语言技能的罗列,在实际应用方面的水平較差。这就要求相应的教材研究机构和学校的教研室能够深谙应用型人才的实际学习需要,采取任务型、应用型的教材编排机制,强化知识的实践和强大的语言环境的实现,而不仅仅是知识的罗列。
3.教学方法改革。传统的英语教学方法侧重于教师讲授而学生听讲并记录知识要点,并配合习题巩固强化语言知识,这样虽然可以强化对英语基础知识的学习但却无法照顾到实际应用的需要。因而教学方法需要进行改革,比如改为师生互动课堂或者小组式子学习课堂,促进彼此之间应用英语的能力,提升交流表达意识和欲望,为走上专业的英语应用岗位打下基础。
4.师资配备改革。师资力量是困扰大学英语教育发展的重要因素,教师是学生在英语修养方面的领路人,起到启迪智慧,培养能力的关键作用。然而目前大学英语专业教育中教师团队的素质整体不高,缺乏对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经验和实际的教学研究能力,因而积极的改革教师团队,提高教师对应用型英语教学的意识是强化高校英语专业教育的重点之一。
随着高等英语教育的推进与普及,学生的英语能力和专业素质也逐渐被更多的人所看重,大学英语教学是关乎学生现实英语应用能力培养和领悟能力提升的重要教学阶段,本文综合了其教学现状,对于如何系统性的提升学生的英语学习能力和应用能力进行探讨,最终得出了可以通过变革教学方式、改革教材编排体例、改变教学方法等方式进行对大学生的专业英语教学提升的可行性对策。
参考文献:
[1]高子娟.应用型人才培养视角下大学英语语言学教学策略研究[j].科技信息,2015,27(04):195.
[2]袁晖,郑书燕.高职商务英语教学方法的探讨[j].科技信息,2016,27(08):410.
论文撰写及要求篇二十
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内大多数高校的英语专业都陆续开设语言学课程(潘之欣2002[1])。但是,整体而言,语言学课程开设效果不容乐观,问题集中表现为教师课堂讲授太多,教学形式比较单一,理论讲解过于抽象,忽视理论知识实际运用,学生缺乏学习兴趣等方面(潘之欣2002,鞠玉梅2007[2],江晓红2010[3])。因此,切实有效提升语言学课程教学效果极为关键。全人教育是20世纪60-70年代在美国兴起的一种教育思想,它重视人的完整性和整体性,是一种以人本主义为核心的社会思潮(文旭2014:12-13)[5]。换句话说,全人教育关注的是人的全面发展和人的理性价值而不是工具性价值。本文认为全人教育思想对于英语教学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它启发人们进一步认清英语学科的人文学科性质。采用全人教育的理念,合理调整语言学课程设置,注重语言学的跨学科视野,能有效促进语言学课程的教学,切实有效提高英语专业学生的专业核心素养。
我国英语专业语言学课程开设已经有30多年的历史,该课程在英语专业课程体系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整体而言,学生对语言学课程的态度比较端正,他们普遍认为语言学课程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英语,有助于英语学习。但是,在授课的效果方面,学生普遍表现出不太满意的态度。主要认为教学方法差,内容枯燥,理论性太强等等(潘之欣2002)。不少学生认为课堂上教师应该增加课堂讨论的时间,教师应该适当使用汉语讲解比较抽象的概念,补充汉语语料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理论。学生还普遍认为课堂教学应加强理论联系语言学习、语言使用实际,增加课堂趣味性(江晓红2010)。在教材使用方面,李克、李淑康(2008)[6]的调研指出各高校使用的教材普遍比较枯燥乏味、深奥费解、学术性太强,也不乏有术语解释不清、难度过大的情况。他们认为语言学教材应尽量体现基础性、实用性、启发性、自足性和时代性。教师应该有一种宏观的教材观,合理选择和使用教材,但不能拘泥于某一特定的教材,并且要及时补充大量教材之外的材料,满足学生学习的需要。综上所述,当前语言学课程的教学确实存在一些问题,本文认为在教学中贯彻全人教育理念可以有效提升语言学课程教学效果。
“全人教育”的概念最早可以追溯到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但是现代意义上“全人教育”思想最早是由美国教育思想家ronmiller率先提出的(文旭2014:12-13)。全人教育凸显人的整体发展理念,近年得到国内不少学者的重视(谢安邦、张东海2007,2009[7][8];文旭2014;文旭、夏云2014[9]等)。文旭(2014:13-14)总结出全人教育的几个方面理论主张:一是关注个人能力与潜力的全面挖掘,强调教育的目的是实现人的整体发展;二是强调联系、关系概念,寻求个体之间的理解与生命的意义;三是关注人生经验,而不是狭隘的“基本技能”;四是促使学生养成对所处的文化、道德、政治环境进行批判性思维的能力,致力于人类文化的创造和改造,而不仅仅是现有文化的复制;五是侧重人文精神培养和融合;六是倡导跨学科互动与知识整合。全人教育的理论主张给英语教学带来很大启示。首先,在思想的高度上,全人教育要求我們在英语教育中注重学生人文素养的培育,而不是拘囿于语言技能的训练。作为英语专业的学生培养应该注重对中西方的文化差异与共性有较为深刻的掌握,养成多元文化意识和跨文化交际能力。此外,英语专业实质上语言专业,学生应该掌握一些有关语言的一般学科知识和语言的一般规律。善于从英语学习和母语的对比中了解语言的共性和个性差异。积极学习和吸收英语文学和文化知识,具备一定的国际视野。更为重要的是,在学习英语的同时更好地学习汉语文学与文化,提升汉语文学与文化素养。这种理念既要体现在整个英语专业课程设置中,也要体现在每一门具体课程中。在英语专业课程设置方面,我们应该在确保英语技能训练的前提下凸显学生人文素养的重要地位,重点开设英语文化,英语文学,英语史,英汉语言对比,英汉文化对比,英汉文学对比,中西方思想史(哲学史)等方面的课程。在单科课程来说,应该有跨学科意识,注重知识与文化,共性与个性之间的关系,应该处理好知识传授与思维训练之间的关系。下节我们重点谈一谈如何在语言学课程教学中实现全人教育理念。
全人教育理念的语言学教学可以从课程设置和教学实施两个方面来进行,课程设置解决知识“博”和“专”的张力问题,为有效发展学生的个性潜能创设基本条件。
(一)“多位一体”的语言学课程设置。
全人教育一方面追求学生知识面的广博性,另一方面注重发挥学生的个性与个体潜能。这种理念给语言学课程设置提出了新的要求。我们认为,语言学课程一方面要保持课程的共性内涵,另一方面也要兼顾课程的个性拓展,构建一种“多位一体”的开放性课程体系。具体的做法是开设“英语语言学概论”为必修课,开课时间为1个学期,周课时为2学时,系统介绍普通语言学理论。在此基础上开设语言学门类下的专业选修课,如句法学、音系学、语义学、词汇学、语言习得等方面的课程。各门选修课程的开课周数至少是8周,周课时为2学时。有些课程可以采取专题讲座的方式进行,不拘泥于传统的开课方式。笔者所在的学校在修订2016年英语本科培养方案的时候贯彻了这种课程理念,目前先后开出了句法学、音系学、词汇学、二语习得等专业选修课。开课效果非常理想,很受学生欢迎。
向健极(2014)[10]在探讨高等职业教育存在的问题时指出,当前学生只有专业选择权,并没有真正意义上的课程选择权。如果赋予学生课程选择权,他们将以一条自我选择的课程路径代替现有的强加于他的专业课程。这种思想同样适用于普通高等教育,“多位一体”的语言学课程设置能给学生充分的课程选择权,有效促进学生的潜能发展,完全符合全人教育的育人理念。
(二)全人教育语言学教学。
由于英语专业的特殊性,语言学课程主要选用英语撰写的教材,教材主要讨论英语语言现象。因此,学生容易产生一种误解,认为语言学理论就是研究英语语言的理论。其实不然,英语语言学课程是一门普通语言学课程,英语只是语言学理论的一种主要载体,不是语言学理论唯一的研究对象,语言学研究面对的是全人类的语言。因此,在语言学的教学中,教师应该帮助学生树立语言学理论普遍性的理念,引导学生关注更多的语言。我们认为,在教学中,教师应该适当结合汉语的语言事实,采取英汉对比的方式讨论语言的共性与个性。例如,在讲解粘附词缀和自由词素这一组概念后,学生毫不费力就掌握了这两个概念的区分,能指出什么是粘附词素(如-ness),什么是自由词素(如boy)。但是,当问及学生汉语中是否有粘附词素,以及有哪些粘附词素的时候。学生表现出一脸茫然,哑口无言。毋庸置疑,汉语也有比较丰富的粘附词素,如下例中的“老”,“头”,“儿”:
(1)a.老二去哪里了?
b.让他尝尝甜头。
c.给我留点儿吃的。
以上三个句子中的三个粘附词素有较为丰富的含义,“老”表示家里孩子的排行;“头”粘附在“甜”之后表示一种抽象的名词意义;“儿”表示量比较少。以上三个粘附词素的意义完全不同于作为独立成词的自由词素“老”,“头”,“儿”,如下例所示:
(2)a.父亲老了。
b.他低下了头。
c.养儿防老是一种旧观念。
上例中的“老”作为形容词,表示年龄大的意义,“头”指“脑袋”,“儿”指儿子,都有具体的词汇意义。(1)例中作为粘附词素的“老”,“头”,“儿”所具有的是语法意义。经过分析汉语的语言事实,让学生觉得语言学理论并不“遥远”,而是“近在眼前”,显得格外亲切。语言学不是“舶来品”,是实实在在存在于自己的母语中。在语言学教学中,我们还可以适当引用方言例子,拓宽语言事实的广度,让语言学研究更贴近生活。笔者在教授句法学这一章的时候,讲到语言结构的多样性,给学生介绍了海南话以及海南黎语的例子,引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下面列举一例作为说明。
海南话(特别是万宁闽语)存在一种很普遍的单音节形容词重叠结构,这种结构对形容词修饰的程度进行了强调,类似于副词修饰。例如,在万宁闽语中,若要形容一女子非常漂亮,可以用下面的结构表示:
(3)这个姑娘靓,靓,靓。
很特别的是三个“靓”无论是调值还是节奏都是不一样的,第一、二个“靓”的调值接近普通话中的阳平的调值,第三个“靓”的调值接近普通话中的去声的调值。第一个“靓”的节奏拉得最长,其次是第二个“靓”,第三个“靓”为最短。形容词“靓”的叠加表示修饰的强度,是一种比较有趣的现象。当然,无论是汉语普通话还是英语都存在形容词或者副词的叠加表示强调的现象。如普通话中的“好好看”,英语中的“veryverygood”。但是,仔细分析万宁闽语的形容词叠现象加不难发现,它和普通话和英语极为不同。值得注意的是,万宁闽语中类似的结构还比较多产,如“臭,臭,臭”,“坏,坏,坏”等等结构的使用也非常广泛,甚至也存在动词重叠表示强调的情况,如“我想、想去”(我非常想去)等等。
总而言之,这种教学凸显了语言学教学的跨语言性以及语言学理论的普遍性,拓宽学生对语言学的认识视野,这与全人教育理念高度契合。英语教学中汉语语言和文化的缺失一直以来都得到学界的广泛关注(曾洪伟2006[11],肖龙福等2010[12],张珊2017等[13]),笔者认为,忽略母语语言事实的语言学课程教学是一种“文化缺失”的具体表现。
全人教育理念视野下的语言学教学实践还应该体现在语言学教学的跨学科性上面。语言学是研究语言的科学,而人类几乎所有的事务都离不开语言的干预。因此,语言学学科势必与其他学科发生紧密联系。例如,研究社会問题的专家离不开语言的讨论,研究心理问题的学者,也一定绕不开语言的理解和产出。钱冠连先生曾说过:“语言学家睡在哲学家编制的摇篮里,还不知道这摇篮是谁编的。”(钱冠连2012:115)[14],此语道破了语言学与哲学的关系。西方哲学发生了第二次转向,即是语言的转向,哲学家们从原来的认识论转为关注语言问题。语言学研究中很多问题若要追问其源头,就会走向语言哲学那里去。此外,语言学与文化、政治,历史等诸多领域都有着紧密的联系,是一门包罗万象的学科。因此,在教授语言学的理论时,不能不涉及相关学科的讨论。当然,我们不是要求学生在语言学的学习过程中要学习这么多的学科门类,而是要适当、有选择性地打开学生的学术视野,让他们学会系统地看待问题,对待一门课程。通过跨学科知识的拓展,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帮助学生形成科学的思维方法,引导学生形成自己的学术兴趣。真正做到“博雅”和“专精”相结合,做到全人教育理念下的“教单科,育全人”(文旭2014:18)。
本文从全人教育的思想出发,结合英语本科专业语言学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探讨全人教育理念下如何有效提升语言学课程教学的品质。英语教育不应该只是语言技能的训练,应该要回归英语学科的人文性,关注人的理性价值而不是工具性价值。在语言学课程教学上,我们应该吸收全人教育的先进理念,从课程设置和教学理念和方法上改善教学。本文认为,在课程设置上,应该选择“多位一体”的理念,即以语言学概论课为主,分别开设语言学下面的各门具体子课程,关照学生的个性需求。在教学理念方法上,教师切勿忽略语言学理论的普遍性和母语语言事实的参与,切勿割裂语言学与其他学科的紧密联系,授课要有跨学科意识,切实有效拓宽学生的学术视野,培养学生系统认识问题的能力和科学思维方法,切实有效提高英语专业学生的专业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潘之欣.关于高校英语专业语言学导论类课程设置的调查[j].外语界,2002(1).
[2]鞠玉梅.关于高校英语专业语言学课程教学的思考[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7(8).
[3]江晓红.“语言学导论”课程教学的问题与对策[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0(3).
[4]胡文仲,孙有中.突出学科特点,加强人文教育[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6(5).
[5]文旭.教单科,育全人-论专业外语教育中的全人教育[j].中国外语教育,2014(3).
[6]李克,李淑康.高校英语语言学教材的建设与思考[j].外语界,2008(6).
[7]谢安邦,张东海.全人教育的缘起与思想理路[j].全球教育展望,2007(11).
[8]谢安邦,张东海.全人教育理念与和谐社会建设[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9]文旭,夏云.全人教育在外语教育中的现实化[j].外语界,2014(5).
[10]向健极.“全人教育”视角下的高等职业教育[j].高职探析,2014(6).
[11]曾洪伟.文化“失语”、民族认同缺失与教育偏误[j].教育评论,2006(4).
[12]肖龍福,肖笛,李岚,等.我国高校英语教育中的“中国文化失语”现状研究[j].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2010(1).
[13]张珊.中国外语教育的文化自觉[j].外语教学,2017(2).
[14]钱冠连.眼光与定力[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2.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183321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