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过春节范文(16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2-10 06:06:09
初中过春节范文(16篇)
时间:2023-12-10 06:06:09     小编:紫衣梦

人生的道路是一条不断总结的旅程。阅读是提高语言表达能力的有效途径之一,下面分享一些阅读的方法和技巧。这些总结范文都是经过精心挑选的,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一些写作上的思路和指导。

初中过春节篇一

春雨丝丝润万物,红梅点点绣千山。

鸟报晴和花报喜,鸡生元宝地生财。

万象喜回春守信,一元欣复始司晨。

年年顺景则源广,岁岁平安福寿多。

百世岁月当代好,千古江山今朝新。

一帆风顺年年好,万事如意步步高。

金鸡喜唱催春早,绿柳轻摇舞絮妍。

雄鸡喜报春光好,健笔勤书正气多。

绿竹别其三分景,红梅正报万家春。

和顺一门有百福,平安二字值千金。

跃马扬鞭芳草地,闻鸡起舞杏花天。

一帆风顺吉星到,万事如意福临门。

四海升平歌舜日,九州盛世乐尧天。

一年好运随春到,四季彩云滚滚来。

一年四季行好运,八方财宝进家门。

雄鸡喜唱升平日,志士欢歌改革年。

万户桃符新气象,群山霞彩富神州。

天增岁月人增寿,春满乾坤福满门。

金猴留恋丰收年,彩凤欢啼盛世春。

岁通盛世家家富,人遇年华个个欢。

喜居宝地千年旺,福照家门万事兴。

一年四季春常在,万紫千红永开花。

五湖四海皆春色,万水千山尽得辉。

把酒当歌歌盛世,闻鸡起舞舞新春。

金鸡报晓歌大治,丹凤朝阳赞中兴。

猴奋已教千户乐,鸡鸣又报万家春。

鸡报小康随日出,年迎大有伴春来。

丹凤呈祥龙献瑞,红桃贺岁杏迎春。

雄鸡喜唱升平日,志士欢歌改革年。

闻鸡起舞迎元旦,击壤而歌颂小康。

初中过春节篇二

盼望已久的春节到了,从大年三十早上,爸爸妈妈就忙活起来。当然,我也不例外,也跟着忙起来,一会儿帮妈妈擦擦桌子、扫扫地,一会儿帮爸爸擦擦门窗、扫扫墙,忙得不亦乐乎!不一会儿,便满头大汗。我们的家却焕然一新,就像刚刚装修完似的!我们虽然很累,但是看着我们的劳动果实,大家都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这时,从窗外传来了阵阵的鞭炮声,及浓浓的香气。这时在告诉我们——该吃午饭了!此时,我们的肚子也咕咕直叫了。午饭自然是要到奶奶家吃。一走进奶奶家,一股浓浓的香气扑鼻而来,增强了我的食欲。奶奶为我们准备了一桌丰盛的午餐。我狼吞虎咽得饱餐过后,在爸爸、妈妈的带领下,回到家里,开始贴对联、贴福字,开心极了!中午不知不觉地过去了。

到了晚上,在奶奶家吃碗水饺后,洗刷完毕,我们一起看春节联欢晚会。晚会的内容丰富多彩,不时地把大家逗得哈哈大笑。时间过得可真快,大年三十又在一阵阵急促的鞭炮声中过去。

正月初一,天还未亮,当我还沉浸在睡梦中时,窗外突然又响起了阵阵的鞭炮声,把我从梦中惊醒。原来是人们都早已起来,准备吃完水饺,去拜年了。这时,妈妈穿着一身新衣服向我走来,把我从暖和的被窝里叫了起来,说:“宝贝,快点起床,咱们还要到奶奶家吃晚饭,去拜年呢!”妈妈的话音未落,我便从被窝里急急忙忙地爬了起来,洗刷完,穿上妈妈为我准备的新衣服,来到奶奶家吃早饭。给奶奶拜完年,我急匆匆地吃完饭,便跟着爸爸、妈妈,挨家挨户地去拜年。

走出奶奶家的楼道,只见大街上,已经有许多人在串门拜年了。每到一家,我就会主动地给大人们拜年,他们都夸我长大了,是个懂事的孩子。 就这样,我们串了许多们,时间也过得很快,不知不觉一天过去了。

过春节可真热闹啊!

初中过春节篇三

我国地大物博,历史悠久,文化就像一个巨大的宝库,作文--春节风俗的习惯。传统文化有刺绣,观灯,武术和剪纸。

其中传统节日中的第一大节日是春节。腊月二十三,俗称“小年”,从这天起,百姓便开始忙碌起来了,热闹起来了,年味也越来越浓了。大街上洋溢着欢乐的气氛。

到了大年三十,百姓贴着春联,门神,对联,还在门上把福字倒着贴,表示福到的意思。出门在外的人都回来了,晚上除夕夜家百姓聚在一起,高兴的吃团圆饭,边吃边看春节晚会,当然饭桌上不可缺少的是饺子,春节作文《作文--春节风俗的习惯》。大家在一起还要熬夜,叫守岁。当十二点春节钟声敲响时,百姓兴高采烈,欢天喜地的放烟花,迎接春节的到来。空中燃放的烟花像是仙女在空中抖动着五彩斑斓的锦缎,把漆黑的夜晚点亮的像晴天一样,希望他把我们的愿望实现。

第二天大年初一,百姓互相拜年,小朋友们最喜欢压岁钱。初二走亲访友,正月十五吃汤圆,预示着春节即将过完。

关于春节的风俗习惯还有很多很多,它既是传统节日,也是传统文化。

初中过春节篇四

春节到啦,意味着春天将要来临,万象复苏草木更新,新一轮播种和收获季节又要开始。人们刚刚度过冰天雪地草木凋零的漫漫寒冬,早就盼望着春暖花开的日子,当新春到来之际,自然要充满喜悦载歌载舞地迎接这个节日。

千百年来,人们使年俗庆祝活动变得异常丰富多彩,每年从农历腊月二十三日起到年三十,民间把这段时间叫做“迎春日”,也叫“扫尘日”,在春节前扫尘搞卫生,是我国人民素有的传统习惯。

然后就是家家户户准备年货,节前十天左右,人们就开始忙于采购物品,年货包括鸡鸭鱼肉、茶酒油酱、南北炒货、糖饵果品,都要采买充足,还要准备一些过年时走亲访友时赠送的礼品,小孩子要添置新衣新帽,准备过年时穿。

在节前要在住宅的大门上粘贴红纸黄字的新年寄语,也就是用红纸写成的春联。屋里张贴色彩鲜艳寓意吉祥的.年画,心灵手巧的姑娘们剪出美丽的窗花贴在窗户上,门前挂大红灯笼或贴福字及财神、门神像等,福字还可以倒贴,路人一念福倒啦,也就是福气到啦,所有这些活动都是要为节日增添足够的喜庆气氛。

春节的另一名称叫过年。在过去的传说中,年是一种为人们带来坏运气的想象中的动物。年一来。树木凋蔽,百草不生;年一过,万物生长,鲜花遍地。年如何才能过去呢?需用鞭炮轰,于是有啦燃鞭炮的习俗,这其实也是烘托热闹场面的又一种方式。

节日的热烈气氛不仅洋溢在各家各户,也充满各地的大街小巷,一些地方的街市上还有舞狮子,耍龙灯,演社火,游花市,逛庙会等习俗。这期间花灯满城,游人满街,热闹非凡,盛况空前,直要闹到正月十五元宵节过后,春节才算真正结束啦。

初中过春节篇五

回忆每年的春节,都是一年比一年好玩啊。我家乡在潮州,那儿好玩的也是多,自个有自个的独特风俗,特别是春节了!

我想起除夕前两天,这几天,大人可忙了,要买鸡、鸭,鱼,肉,什么的,家家户户必须大扫除,还要把这些食物准备好,除夕和正月来拜祖宗的。到处是浓浓的年味,香味。

除夕夜,那可是热闹非凡啊,大家准备一年最有意思的团圆饭,煮好饭,大大小小必须祭拜祖宗,最后长幼依序跪拜,呵呵,最快乐的时候,当然是放鞭炮了,一整夜,连续放。“啪啪啪”可热闹了 !家家放烟花,五颜六色,可美了。这晚,大大小小的,都在欢迎新的一天——正月初一!

正月初一,虽然没有除夕热闹,但是也挺好玩的。这天,家家户户,男女老少穿新衣,出去拜年。晚上,长辈得给小辈压岁钱。其实意味一年财源滚滚,健健康康。我们还要祝福所有亲戚朋友,美好 祝福。因为潮州人说过:“有心拜年,初一初二,没心拜年,初三初四。”所有亲戚朋友,都争先恐后祝福大家。

有趣的元宵,这天除了吃元宵,家乡那里可是好玩了,每当吃完饭,走在大街,你会看见有些人在开始舞狮了。舞狮由两个人合办一只大狮子,一个扮小狮子,则另一个扮武士,狮子那些可爱,好玩 的姿态,逗得大家笑了。千姿百态,妙趣横生,大家来不及鼓掌了。

可惜啊,现在春节都过去了!哎,为什么时间那么快啊!

初中过春节篇六

我们国家的节日有很多,例如:元旦,清明,端午,春节……但是我最爱的节日还是热闹的春节。

春节的前一天称除夕。因为除夕常在夏历腊月二十九或三十日,所以又称除夕为年三十,是我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在这天晚上家家户户都会吃年夜饭。吃完饭后,吃完年夜饭后,长辈们向孩子们发红包,这时是孩子们最高兴的。

关于除夕还有一个家喻户晓的故事:相传在远古时期有一个十分凶残的怪物叫做“夕”。每到除夕这天晚上,就会出来抢吃老板姓家的粮食和牲口。百姓们苦不堪言,却又打不过“夕”十分无奈。这件事被神农知道,于是就派他的儿子“年”去为民除害,临走时还送给他两件法宝,分别是“红绫子”和“喷火花竹筒”。这年除夕,“年”来到人间与“夕”展开殊死搏斗。他拿出红绫子不停地舞动,使“夕”看的眼花缭乱,分不清方向。“年”为了防止“夕”卷土重来,将红绫子剪成一小块布条。吓得“夕”落荒而逃,从此再也不敢到人间来祸害百姓了。又因为是“年”把“夕”敢跑,所以这一天又称“年三十”。

大年初一,家家户户都会去拜年。长辈们会事先准备好压岁钱,拜晚年后,会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分给晚辈。人们外出时相遇会笑容满面的恭贺新年。

这就是我最爱的节日,你喜欢这个节日吗?

初中过春节篇七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这是王安石写的一首诗,描绘了古人过年的美好景象。

今年除夕,爸爸妈妈邀请我一起贴春联,我自告奋勇的要求贴窗花。我先用抹布把窗户擦干净,然后在窗花背面贴上双面胶,双面胶好难贴啊,太大会贴到外面,太小又贴不牢,怎么办呢?我先用直尺量出窗花的边框,再用剪刀把双面胶剪成合适的长度,轻轻地贴在窗花的背面,问题总算解决了。准备工作做完了,现在开始贴窗花啦,我先在窗户上找准位置,然后小心翼翼地把窗花贴上去,再用手轻轻的抹平,窗花就这样贴好了。

到了晚上,我和爸爸一起看春节联欢晚会,晚会上的节目真多呀!有小品、唱歌、还有跳舞,演员们真是多才多艺,节目也精彩纷呈!

新年的第一天总算来到了,一大早,爸爸妈妈就给了我一个大红包,我连忙说:“谢谢爸爸妈妈,祝爸爸妈妈新年快乐、身体健康,万事如意!”爸爸妈妈听了,笑得合不拢嘴了。

晚上,家家户户开始放鞭炮,噼里啪啦,噼里啪啦,焰火照亮了整个夜空,也照亮了我的心。

我的春节真有趣呀!

初中过春节篇八

春节在一年之中显得尤为重要,而今年又是不同往日,我在江西走过了我十四岁的.分界线。

大年初一的早晨,响亮的鞭炮声唤醒了我的沉睡中的我,此时院子里已聚满了人。外婆含笑着塞给我一个红包:“新年快乐。”我摸了摸口袋,回以微笑:“新年快乐。”她乐呵呵地摸摸我,开始在厨房忙碌。不同于苏州各自的热闹,老老少少,都在亲密地交谈。哪管谁是谁家的,遇着一个就能聊的热火朝天。舅舅将一根红绳挂到脖子上,说是送来祝福的,可千万不能摘掉。

一个下午,大家该叙旧的叙旧,该相识的相识,所有的叶子都归到同一棵树,谈谈外面的生活,聊聊心里的思念。

记忆中的年夜饭总是温馨的,但在这里,是盛大的。那阵仗,跟摆酒席差不多吧。四五张圆桌摆在那儿,整个大家族都在一起,坐哪一张桌子,都是一家人。桌上佳肴色味俱全,从家常小菜到酒店大菜,样样都有。我舀起一匙浓汤,橙黄的汤汁裹着辣椒籽的香气,淋到晶莹的米饭上,是年的味道啊!

大约是闻到了什么,大姚(外婆家养的一只鸡)在院子里来回走动,它的羽毛略过我的小腿,惊得我哇哇大叫着站起来,引得所有人开怀大笑。

晚饭吃了很久很久,菜在热气腾腾中慢慢变冷,但依然掩盖不了热烈的气氛。也许他们可以秉着烛火,一直聊到天亮。

月色如水,笼罩着整个院子。汤中盛上了一颗小小的明珠,周围映着谁家的烟火璀璨。

我在外公的划拳声中换换抬起头,新的一年又要来了。

初中过春节篇九

今天是大年初七,我们一家四口准备去外婆家拜年。一大早,我就起床了,穿好衣服,走到阳台上,看见天阴沉沉的,似乎就要下雨了。

吃过早饭,我们出发了。在车上,我和我家的小坏蛋在一起做游戏,讲故事。车窗外风景优美,一棵棵大树葱葱茏茏,密密层层的枝叶把周围都给围了起来,不时还有汽车从旁边超过。半途中,天上突然掉下了几滴小雨滴,接着就下起了毛毛细雨。一滴滴小雨珠不停地掉落到车窗上,好像在舞台上跳舞。

到了外婆家,一下车,小米乐就往屋子里跑。没过多久,外婆就做好了一桌好吃的菜。我连忙坐到椅子上,津津有味的吃了起来。吃完午饭,我和妹妹还有哥哥一起在楼上看电视。就这样,我们在一起度过了一个快乐的下午。

临走前,哥哥对我说:“下次有空记得再来玩哦。”我说:“一言为定。”他们恋恋不舍地和我们挥手告别。一直到看不到他们的身影,我才把头伸回去。

接着,我们就回家了。

初中过春节篇十

盼星星,盼月亮,我就盼春节快点到来。说起我对春节的喜爱和期盼,绝不是没有原因的。

我盼春节,因为春节的亲情最浓厚。春节一到,几个姑姑和我的叔叔全都从四面八方赶回奶奶家。一家人围坐在小木桌边,一个紧挨着一个,一边津津有味地品尝着爷爷的厨艺,一边兴致勃勃地观看春节联欢晚会。大家有说有笑,一会儿唠唠家常,一会儿讲个笑话,一家人聚在一起,整个家里充满了浓浓的亲情。

我盼春节,因为春节的气氛最热闹。来到集市,大街小巷张灯结彩,家家户户贴上了春联,孩子们穿着新衣服,捧着红包正乐呵哩。“噼哩啪啦”,炮竹被点燃后爆炸开了,冒出滚滚浓烟,烟雾里喷出了红色的纸屑。大人们一边看着一边叫道:“春节到喽。”孩子们则捂着耳朵,在一旁开心地笑着,好不热闹。

我盼春节,因为春节的夜空最美丽。“嗖嗖嗖”,一个个烟火冲上了天,“啪啪啪”地绽开了笑脸。顿时,红的、绿的、黄的、粉的、大的、小的、圆的、方的……各式各样的烟花应有尽有,美不胜收。星星害怕地闪了闪,亮亮的,点缀着黑色的夜空。好个火树银花不夜天啊。

我盼春节,盼春节的气氛,盼春节的美味,盼春节的亲情……

唉,春节什么时候才能到来呢?

初中过春节篇十一

放寒假了,离过年越来越近,真希望快点过春节,因为西安的春节很热闹。

腊月二十三以过,家家户户都开始打扫屋子。一转眼,屋子就被勤劳的'人们打扫地干干净净,一尘不染。只见那玻璃被擦的无比透亮。衣服散发出阵阵的芳香。地板也锃亮发光。为什么要打扫屋子呢?为的是能够干干净净的迎接新的一年的到来。

接近年根了,人们都在忙着蒸馒头,还有各种带馅的包子,散发着香喷喷的味道,馋的直让人流口水。超市里也被购物的人们挤的水泄不通,大包小包的往家里提,鸡鸭鱼肉,糖果糕点,为春节准备的应有尽有。

到了除夕,各家各户都贴上红红的对联,忙着做年饭,屋里到处是酒肉的香味。吃完年饭,全家人都坐在电视机前观看联欢晚会,传出阵阵说笑声。到了十二点,新年的钟声一响,外边就传来了震耳欲聋的鞭炮声,天空出现五光十色的焰火,热闹非凡。

过了除夕以后的日子,人们都会穿上漂亮的新衣,提着丰富的礼品,到亲戚朋友家串门,聊一聊一年中发生的事,互相祝福。

正月十五元宵节是春节的最后一天,逛灯会,猜灯谜。处处张灯结彩,整条大街灯火通明。除了看灯,人们还会吃元宵赏明月,预示着新的一年快乐吉祥。

不知不觉中,春节就要结束了,人们又开始了忙碌的生活。

初中过春节篇十二

春节,就是辞旧迎新的日子,是一家团圆的日子,也是我们最快乐的日子。

从农历腊月二十三日起,春节就开始了。人们也都开始忙碌起来了。

农历腊月二十四这天,称为“扫尘日”家家户户都要进行大扫除,迎接春节。我们家也一样,妈妈忙着洗衣服,换床单,我帮着拖地板打扫卫生。一天下来,屋子变得干净,整洁。农历腊月二十九是“小除夕”又为“上供请祖”日。在以前,这天上坟请祖的仪式格外郑重,家置酒宴,焚香于户外。而现在,这个仪式逐渐消失了,我们只是在家里进行简略的祭祀。

农历腊月三十又称“除夕”,它在每个中国人的心目中是最重要的日子。因为除夕的意思是“月穷岁尽”“消灾祈福”。现在又对它赋予了新的意义——“合家团圆”。在这天,不管职位是高还是低,不管是贫穷还是富有,在外忙碌了一年的人们,都要匆匆地赶在除夕前,回家去吃一顿年夜饭。

除夕也是我最喜欢的日子,这一天,我们一家三口都穿上了新衣服,打扮整齐,带上大小的礼物去奶奶家吃团年饭。一进家门,就看到满桌的美味佳肴,让我垂涎三尺。好不容易熬到吃饭的时候,我立即拿起筷子,狼吞虎咽地吃起来。大人们唠着嗑,叙着旧,边吃边开心地聊着。这时,我们小孩就乘机去说几句祝福的.话,必定会得到许多的红包。

饭后,一家人围坐在电视机旁,看“春节联欢晚会”。在晚会欢乐的乐鼓声中,精彩的小品,幽默的相声,优美的舞蹈,动听的歌声依次呈现在我们面前。一家人看着笑着,浓浓的亲情在屋中蔓延。

农历正月初一、初二、初三,是以前人们互相走访拜年道贺的日子。而到了当今,人们利用这个大假出门旅游、家中上网、朋友聚会,这就是我眼中的春节,最中国的节日!

初中过春节篇十三

虽然我从小生活在上海,但我的家乡却在美丽的江南水乡——江苏溧阳。每次放假,我都要回到家乡看看。

今年放了寒假,我们全家也回老家过年去了。汽车离开上海,途经迷人的太湖,过了陶瓷之都宜兴后,就进入了我们家乡那广阔的土地。举眼望去,到处都是碧绿的油菜、麦苗,还有大片波光鳞鳞的鱼塘,看了顿时让人心旷神怡。绿色之中,不断显现一个个村庄,都是些两三层的小楼房,式样各异、精巧别致。想来家乡的人民一定都过着幸福富裕的生活。

家乡的春节是一年中最热闹的时候,外出打工的人们都纷纷回家了。每家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在春节前做隆重的祭祖活动。那天,我爸妈做了一桌子的菜肴。先是请六神、拜土地,随后请祖宗入席,敬茶倒酒吃年夜饭,桌子上点好香蚀,家中每个人都要磕头,祈求祖宗保佑来年全家都身体健康、平平安安,小孩聪明,最后烧纸钱、放鞭炮。送走祖宗,全家人围聚在一起吃了团圆饭。

除夕晚上放花炮真让人兴奋,家家户户都买了很多花炮。天还没黑,性急的人等不及了,开始听到了花炮的响声,接着是此起彼伏,响声连绵不绝,天空中不断闪着美丽的花朵,寂静的村庄变得格外热闹。我亲手点燃了一只九九八十一连发的大礼花。那一闪一闪的火光,把我们家的小楼房映照得十分美丽。

春节拜年时我最开心了,我事先编好了新年祝辞,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听了都眉开眼笑,乐滋滋地把压岁钱塞到了我的袋袋里。随后跟爸爸妈妈走亲访友,和表哥表妹们在一起都快玩疯了,每天都吃很多好吃的东西,几天下来,我的钱包被压岁钱撑得鼓鼓的了。

可惜的是热闹的时间就是过年这几天,我又要随爸爸妈妈回到上海,村子里很多人也陆续外出打工了,但是,正是靠像我爸妈这些人,用自己辛勤的汗水和聪明的智慧,把我的家乡变得越来越富裕。我想我也应该珍惜现在优越的学习条件,将来能为家乡的富裕作一份贡献。

初中过春节篇十四

春节是快乐的,是美好的,是难忘的,它也是我国的传统节日。

传说,古代有一个叫“年”的怪兽,它平时在河里,过年就出来伤人。有一次,除夕夜的晚上,村里的.人正在收拾东西,扶老携幼准备到山里去避开年兽。正在这时,不知从哪里来了一个老太太,老太太说:“我要在这村里过一夜。”一个老人劝老太太说:“我们为了躲‘年’这种怪兽,都要离开村子,躲到山里去。我劝你不要到这里,这里太危险了。”老太太就是不听,说:“我偏偏就要到这里住上一夜,我会帮你们把‘年’这种怪兽赶走的。”那个老人信了,就把老太太留了下来。

到了晚上,“年”兽果然出来了,它吹一口气,就把村头一棵大树吹倒了。老太太赶紧把红袍换上,给村里家家户户贴上对联,又放起了鞭炮。“年”兽听到响声,看到红色的东西,居然慌慌张张就逃走了。

过了一夜,老乡们又回来了,看到屋里安然无恙,还贴上了红红的对联。老太太说:“以后,‘年’兽再来的时候,你们可以放鞭炮,贴对联,放灯笼,这样就能驱赶‘年’兽。”老乡们听了,高兴极了。以后,每年除夕,人们就按老太太的方法去做,果然再也没有见过年兽了。

再后来,为了纪念这位老人,人们就把正月初一定为春节。

放鞭炮的故事。

过春节的时候,怎么能够不放鞭呢?

吃完晚饭,我没听家人的话,就跑到了前院,拿着鞭炮开始放了起来。我把鞭炮放在一个啤酒瓶子里面,刚把鞭炮的引线点燃,鞭炮就把瓶子炸开了,满地都是玻璃屑,幸运的是,没有伤到人。我心里想:还好没有伤到人,这是不是我新年好运的开头呢?这样一想,我的胆子就更大了,我越来越想放鞭炮,越放就越想放,越放就越开心。

我又把鞭炮放在另一个啤酒瓶子里,点燃了引线,鞭炮就“噼里啪啦”地炸了起来,然后啤酒瓶就左摇右摆起来,扭起了身子,像跳舞一样。最后,瓶子边扭身子边哼歌。我心里又想:“我会不会被这回的鞭炮炸伤呢!”我刚刚想完,鞭炮就炸碎了瓶子,碎屑炸到了我脸上,我疼得“哇哇哇”又哭又叫,这一次我没有好运气啊!

妈妈听到哭声和叫声,就迅速赶来。我说明了原因,妈妈就把我送进了医院。医生看了看我的伤口,说:“没事,擦点药就行了。”

看来,春节虽然是个好时候,但还是不能太侥幸啊!我还是应该听妈妈的话。

这就是我们中国的传统节日——春节,一个难忘的节日,一个充满喜庆的节日。不过,春节放鞭可一定要注意安全哦!

初中过春节篇十五

春节是我国不可缺少的一项传统节日,春节更有一番不同寻常的习俗。

春节前夕,家家户户都会有一次年货大购物,把家里的`一切必备物品准备充足。我们也不例外,腊月二十五,我们全家都齐了超市大采购。哇!超市里一应俱全,什么都有。奶奶去买蔬菜水果类的食品,妈妈去买酒肉类的食品,我与弟弟则去买我们最擅长的零食啦!

腊月三十,家家户户都会吃年夜饭,刚到下午,街上就没有什么人了,都回家去准备年夜饭。乡下人家的屋顶上,早就升起了一缕缕炊烟。街上都是酒肉的香味,香飘十里。当夜空织上天空时,家家户户都开始了年夜饭,空气里流动着喜悦的气息与人们之间的欢声笑语。大家你一言我一语,聊得正兴起,我们则会选择好吃的来填充自己的肚子,直到肚子圆滚滚的,手里还放不下手中的美食。

年夜饭过后,便是孩子的天堂。当天空城黑时。孩子们聚集到一块儿,拿出自己的烟花,拿起打火机,纷纷点燃烟花。遇到猛烈些的,女孩子们便会“啊啊”的大叫一起。害怕的,则会捂起耳朵来。一阵阵烟花爆炸声里,更添了几分的年味儿。大人们也会兴起,拿起打火机,点燃着烟花,玩。等到烟花放完,也是89点钟了,这时,大家纷纷回到家中,聚到电视机前,观看春节联欢晚会。

年初一下午,便是有趣又刺激的庙会。刚进去不久,我们就看见了两匹马。马主人盛气凌人的坐在马上,从来来往往的人群中走进去。往里走,便是陈武帝故宫游乐园了,那里更有刺激的游戏,特别是鬼屋(幽谷探险),刚一进门,就听到了“啊啊”“haha"的声音,令人毛骨悚然。最可怕的,是有个房间里躺着三个”死人“,我们一进去,他们就一下子坐起来,嘴里还振振有词的。把我吓死了!!!再往里,就是美食街了,里面汇集了全国各地的特色食品,香飘千里,真是垂涎三尺。

一眨眼,有趣又好玩的春节就要过去了,它让我留恋,让我期待下一个春节吧!

初中过春节篇十六

我家住在分水那边的小京口村里。在那里,鸟语花香,山清水秀,村子里的人也非常的形形色色,特别是在过年。

在过年的早晨,村子里很热闹,大家都会准备火炮,还在忙着做晚上的菜,一阵菜香味弥漫在整个村子里。远出在外的儿女们都赶回来了,合家团圆。

晚上,大约在4。5点左右的时候,就会有一阵子的火炮声响起,这就预示着村子里的人吃团圆饭了。就会把大门关掉,一家人坐在一起乐哈哈地吃着鸡、鸭、鱼、猪、八宝饭肉……而且这些菜豆不可能在这个时候吃完,要留到明年吃,年年有余。

年夜饭吃完以后,小孩子们都会洗漱好,穿上新衣服,把不好的晦气都赶出门去。“恭喜发财,红包拿来!”只要说了这一句,家长们都会拿出用红纸包的钱交给小孩子,称为压岁钱。奶奶还会拉着我到厨房里去拜灶神,嘴里念着:“求你保佑我们全家家和万事兴。”我们都会在晚上包饺子,先和面,因为“和”有“合”,饺子的“饺”有“交”,有相聚之意。饺子的馅也五花八门:蔬菜、皮蛋、海鲜。我最爱了,我先把饺子皮包入一点肉,在周围抹上一点水,在趁大人们不注意,我把一颗糖放进去,竟然被妹妹迟到了,她一副窘相,说:“这什么东西呀!”我看着妹妹这样,捧腹大笑起来。

正月初一的时候,门上贴上了红红的对联,表示着喜庆,还会贴倒“福”字,说明福气到了,新的一年财运,福运双全。有些人要上坟,祈求平安。我奶奶会做糍粑又甜又黏,甜得入心底,黏得说不出话来。正月初一至正月初五是去拜年。

春节要结束了,但是,我们吃也吃过了,玩野玩够了,这一刻永远烙印在我们心中。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18345222.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