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感可以帮助我们提升阅读的能力和表达能力。写读后感时要注意用词精准、语言生动,让读者能够感受到你的思维与情感。小编为大家筛选了一些精华的读后感范文,希望能激发大家写作的灵感和创造力。
梁启超的最苦和最乐读后感篇一
《最苦与最乐》的作者是梁启超。他是戊戌变法的领袖之一,也是近代中国著名的大学者。《最苦与最乐》是他的一篇演讲词,所谈论的中心如果用一个词来概括,那就是“责任”。所谓最苦与最乐,无不和“责任”二字联系在一起。这种别开生面的苦乐观,在作者的笔下,不仅阐发得今人令人由衷的信服,而且令人肃然起敬。
这篇文章从最苦与最乐的角度来探讨人生的价值,言近而旨远,既传承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观,又赋予其崭新的现代意识。特别是“尽得大责任,就得大快乐;尽得小责任就得小快乐”、“快乐之权,操之在己。”这些认识超越了古人“仁者乐山、智者乐水”、“与民同乐”之类的苦乐观,将承担社会责任,完成社会责任作为一件最大的乐事来谈,反映了作者积极进取的人生观。
梁启超之所以要把人们的“苦乐观”与责任联系起来,就是要强调我们所肩负的责任,要我们把这种责任放到心中最重要的位置上。这样,我们才能念念不忘我们的责任,才能真正尽到我们的`责任,这种积极进取,以天下为己任的人生观即使在今天仍有其现实的教育意义。
在我们青年学生的心目中,家长有抚养自己的责任,老师有教育自己的责任,他们都应该尽心尽责地关爱自己,唯独自己却无须对长辈,对集体,对社会承担责任。这种责任意思的淡薄,在在青少年中可以说是相当普遍的。所以,青少年感受不到未尽责任的痛苦、尽了责任的快乐。因为他们认为自己肩上没有任何责任。所以,青少年学生结合自己的体验树立责任意识,学习这篇课文就有十分必要。
梁启超的最苦和最乐读后感篇二
翻过来看,什么事最快乐呢?自然责任完了,算是人生第一件乐事。古语说得好:“如释重负”;俗语亦说:“心上一块石头落了地”。人到这个时候,那种轻松愉快,真是不可以言语形容。责任越重大,负责的日子越久长,到责任完了时,海阔天空,心安理得,那快乐还要加几倍哩!大抵天下事从苦中得来的乐才算真乐。人生须知道有负责任的苦处,才能知道有尽责任的乐处。这种苦乐循环,便是这有活力的人间一种趣味。却是不尽责任,受良心责备,这些苦都是自己找来的。一翻过去,处处尽责任,便处处快乐;时时尽责任,便时时快乐。快乐之权,操之在己。孔子所以说:“无入而不自得”,正是这种作用。
11、选择。“无入而不自得”在文段中最正确的意思是:(2分)。
a、不入虎穴,焉得虎子?b、没有进去,就什么都得不到。
c、没有经历过,就不知道其中的奥妙。d、无论到了什么境地,没有不自由自在的。
12、选段段的中心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由此,请用自己的话说说本段作者所要表达的主要观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13、结尾处“这种作用”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14、文段论证论点的方法有:道理论证,比喻论证,对比论证。请任选一种举例加以分析。(3分)。
15、结合自己的感受,谈一谈你对画线句子的理解。(3分)。
参考答案:
11、(2分):d。
12、(3分):自然责任完了,算是人生第一件乐事(1分)尽责任是人生最大的快乐(2分,“尽”字无写扣1分)。
13、(2分):尽责任所产生的效果(“尽”字无写扣1分)。
15、(3分)(答案新颖独到,不求一致)略。
梁启超的最苦和最乐读后感篇三
今天,我看了梁启超写的《最苦与最乐》之后,油然而生感叹。于是,我便情不自禁地提起笔,记录下我心中的感受。
文中写的苦并不是贫穷、失意、衰老、死亡,而是良心责备的苦,要逃脱也没地方逃脱。一句话:人若能知足,虽贫不苦;若能安分,虽失意不苦。是啊,我从许多书上知道人如果能够知足,就是他再贫苦成天也是笑哈哈的;如果人能安分(不多过分希望),就是事情再不如意,他也是乐的。
读着,读着,我感到自己“苦”“乐”的标准离一个大队委员来说,差得可远了。我在日记本上写下了自己对自己的要求,可我的心仍然不能放下来,反复地思索着那一段话。
我读道:凡是我受过他好处的人,我对于他便有了责任。凡是属于我应该做的事,而且力量能够做得到的,我对于这件事便有了责任。
我总是把事情忘掉,用爸爸的一句话来说:丢三拉四,找到了铅笔,丢了橡皮。我也在想:我怎么这么健忘呀!我默默地对自己说:“凡是我自己打定主意要做的一件事,便是现在的自己和将来的自己立了一种约定,便是自己对于自己加上了一层厚厚的责任。怎么也洗不掉,怎么也擦不掉,怎么也玩不掉。
终于,我看到了乐。文中写就是责任完成了,古人云:如释重负嘛。我越来越欣赏梁启超写作的手法与水平。
真对!责任完了,海阔天空,心安理得,那才是真乐!我总结了这篇言尽意未的文章:人生须知道有负责任的苦处,才能知道有尽责任的乐处。这种苦乐循环,便是这有活力的人间一种趣味。
梁启超的最苦和最乐读后感篇四
这篇文章的作者是梁启超,文章从什么是最苦,什么是最乐来谈论人生的责任。
我认为:责任是诚信的表现。失去了责任也就失去了一切。它论证了一个让我受益匪浅的道理:未尽责任是人生最大的痛苦,尽了责任是人生最大的快乐。
“人生最苦的事,莫过于身上背着一种未了的责任。”是啊,谁也无法预测未来是苦还是乐,是喜还是忧。只能如作者所说:“自然是责任完了,算是人生第一件乐事。”一个人在世间活一天,便有一天需做的事,一天须尽的责任。人生须知道有负责任的苦处,才能知道有尽责任的乐处,尽了责任,你会感到很光荣;而未尽责任,你就应该感到惭愧。
就像我身为班长,我就应该尽自己的责任来管理好整个班级,使班级进步。虽然有些同学说我爱管闲事、经常打小报告,但我会说:“这是我的责任。”尽了责任,我感到很快乐。
每日,我们为学习、为生活、为工作而不断奔波,成千上万的琐碎事情就像浪一样朝我们涌来,让我们应接不暇。虽然如此艰辛、如此辛苦,但我们还是会任一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完成好每项工作,因为有一个沉重的锁链套在我们身上,那就是责任。
责任是我们身上不可缺少的东西。让我们对自己负责,对自己的人生负责吧!
梁启超的最苦和最乐读后感篇五
相信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条平行线,那儿线两端的最极端处便是自己心中的无助与希望。有的对黑暗愈来愈麻木,也有不甘而爬上那光明之处,全在一念之差。
那什么是最苦呢?失败、挫折、贫穷吗?都不是,苦去甘来什么的都是自寻安慰罢了。
有个故事里讲:一个苦者找到一个和尚倾诉他的心事。他说:“我活着好苦,我放不下一些事,放不下一些人。”和尚说:“没有什么东西是放不下的。”他说:“这些事和人我就偏偏放不下。”和尚让他拿着一个茶杯,然后就往里面倒热水,一直倒到水溢出来。苦者被烫到马上松开了手。和尚说:“这个世界上没有什么事是放不下的,痛了,你自然就会放下。”
曾经的那个我也讨厌过这个世界,因为这个世界充斥着我想要忘却的回忆。每天去上学和朋友闲聊,然后回到那不想回的家,犹如行尸走肉般。这样下去会有改变吗?改变的那天何时会来呢?最大的敌人是自己,当经历了日日夜夜的不眠之夜之后,终于挣脱了它。只有争取它才会到来。也许有人会抱怨自己的背景、自己的不幸。不可否认,迷失之后而麻木的那一群一旦接受了这种设定……也许就一直消沉的活着,它也许使你活在它的阴影下,但更多的却是自己活在自己的黑暗之中;而不甘堕落在底层之中的另一群则与之不同,很少会把时间花在发牢骚上,善于总结原因的他们渐渐冲破内心的恐惧。那什么是最乐呢?成功、钱权、荣誉、自由吗?也不是,多年来的游戏经验告诉我,只求结果是空虚与孤独的。乐在其中,讲的就是一个过程。那乐就是过程吗?乐是过程,但不是最乐。什么是最乐呢?人生的最乐就是不断的经历过程,得出结果。而结的果又可以帮助你经历过程……反反复复。正如游戏里所为,大众玩家也有乐,是玩系统的过程。而土豪玩家,他们有着现实得到的“结果”帮助壕们更好的体验过程,颇有“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玩的就是虐玩家的爽快。当然,这只是借喻而已,游戏得来的结果对经历现实显得幼稚了些,现实得来的人生经验不用说,比起前者略胜一筹。
苦与乐只是一念之差,最苦与最乐也只是举手之劳,可许多人却不愿去动一下他们那“尊贵高傲”的双手。或许有人也去尝试去反抗,但又都放弃了。要记着你来到世上的目的是什么?是为了乐趣!而不是苦恼。
梁启超的最苦和最乐读后感篇六
人生什么事最苦呢?贫吗?不是。失意吗?不是。老吗?死吗?都不是。我说人生最苦的事,莫苦于身上背著一种未了的责任。人若能知足,虽贫不苦;若能安分(不多作分外希望),虽然失意不苦;老、死乃人生难免的事,达观的人看得很平常,也不算什么苦。独是凡人生在世间一天,便有一天应该的事。该做的事没有做完,便像是有几千斤重担子压在肩头,再苦是没有的了。为什么呢?因为受那良心责备不过,要逃躲也没处逃躲呀!
答应人办一件事没有办,欠了人的钱没有还,受了人的恩惠没有报答,得罪了人没有赔礼,这就连这个人的面也几乎不敢见他;纵然不见他的面,睡里梦里,都像有他的影子来缠着我。为什么呢?因为觉得对不住他呀!因为自己对他的责任,还没有解除呀!不独是对于一个人如此,就是对于家庭、对于社会、对于国家,乃至对于自己,都是如此。凡属我受过他好处的人,我对于他便有了责任。凡属我应该做的事,而且力量能够做得到的,我对于这件事便有了责任。凡属我自己打主意要做一件事,便是现在的自己和将来的自己立了一种契约,便是自己对于自己加一层责任。有了这责任,那良心便时时刻刻监督在后头,一日应尽的责任没有尽,到夜里头便是过的`苦痛日子;一生应尽的责任没有尽,便死也带著苦痛往坟墓里去。这种苦痛却比不得普通的贫困老死,可以达观排解得来。所以我说人生没有苦痛便罢,若有苦痛,当然没有比这个加重的了。
翻过来看,什么事最快乐呢?自然责任完了,算是人生第一件乐事。古语说得好:“如释重负”;俗语亦说是:“心上一块石头落了地”。人到这个时候,那种轻松愉快,直是不可以言语形容。责任越重大,负责的日子越久长,到责任完了时,海阔天空,心安理得,那快乐还要加几倍哩!大抵天下事从苦中得来的乐才算真乐。人生须知道有负责任的苦处,才能知道有尽责任的乐处。这种苦乐循环,便是这有活力的人间一种趣味。却是不尽责任,受良心责备,这些苦都是自己找来的。一翻过去,处处尽责任,便处处快乐;时时尽责任,便时时快乐。快乐之权,操之在己。孔子所以说:“无入而不自得”,正是这种作用。
……。
有人说:“既然这苦是从负责任而生的,我若是将责任卸却,岂不是就永远没有苦了吗?”这却不然,责任是要解除了才没有,并不是卸了就没有。人生若能永远像两三岁小孩,本来没有责任,那就本来没有苦。到了长成,责任自然压在你的肩头上,如何能躲?不过有大小的分别罢了。尽得大的责任,就得大快乐;尽得小的责任,就得小快乐。你若是要躲,倒是自投苦海,永远不能解除了。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梁启超的最苦和最乐读后感篇七
梁启超认为,人生最苦的事情不是贫穷,不是失意,不是老死。他认为最苦的事莫过于身上背着一种未来的责任。
每个人自打出生以来都在承担着大大小小的责任。例如,作为儿女,你必须要承担孝敬父母、奉养父母的责任;作为妻子(丈夫),你必须要承担建立和睦家庭的责任;作为学生,你必须要以优异的成绩回报父母回报老师,同时也肩负着他们太多人的期望;作为一名入党积极分子,定期做思想汇报这是责任,学习党的先进思想这是责任,向党员们学习他们的优秀品质这是责任,以自身行动(帮助需要帮助的人)来诠释党的思想这是责任,好好学习做一名优秀的学生这也是责任。
“责任”一词说出口或许很轻松,但要真正的做到自己应尽的责任,确实不易,真可谓是“人生最苦的事”。“答应人办一件事没有办,欠了人的钱没有还,受了人的恩惠没有报答,得罪了人没有赔礼,就连这个人的'面也几乎不敢见;纵然不见他的面,睡梦里也都像有他的影子来缠着我。”你说这苦不苦?是你的责任,而你却没有做到,结果自己一直不能释怀,不能放下,一直在折磨着自己,食无味,夜不能寐。但你只要跨出一步,尽到自己的责任,一切便会正常运转。也就是说,答应了别人的事就及时做到,欠人的钱及时还,受到恩惠要报答,得罪了人要及时赔礼道歉,这样你才可以正大光明的与他见面,晚上也不会因担忧而不能好好休息。而尽到这些责任,其实只要迈出小小的一步就可以实现。
作为一名入党积极分子,除了以上说的最基本的责任外,还有很多应尽的责任。对家庭,要奉献、要尊敬、要互帮互助;对社会,要适应、要与时俱进、要遵守法律法规;对国家,要热爱、要团结、要敬畏、要无私奉献、要自豪、要以她为荣、要跟随她支持她。只有做到这些,才是真正的积极分子。
什么事最快乐呢?梁启超认为,“从苦中得来的乐,才算是真乐。”“自然责任完了,算是人生第一件乐事。”“如释重负”的感觉是最快乐的,因为你肩头的千斤重担终于落地,那种轻松、愉快,真的是不可以言语形容。
“快乐之权,操之在己。”快乐掌握在自己的手里。作为一名入党积极分子,要想体会到人生最快乐的事,那就必须先尽到自己的责任。从小的说,经常想想,最近的自己表现的怎么样?有没有尽到自己应尽的责任?最近一个月的思想汇报有没有写?有没有去学习党的新思想、新政策?学习成绩有没有进步?这些虽是小责任,那做到它们,就享受小快乐。从大的说,要反省自己有没有为自己的祖国自豪?有没有无私奉献给祖国?有没有永远的热爱她敬畏她?这些大责任,尽到了,那就享受大快乐。也就是梁启超所说的“尽得大的责任,就得大快乐;尽得小的责任,就得小快乐。”
总之,最苦与最乐的事,都是“责任”这两个字。身上背着未来的责任,是苦的,而当这些责任一一的尽到,快乐便来了。“这种苦乐循环,便是这有活力的人间一种趣味。”让我们在这最苦与最乐之间寻找自己的平衡点吧!
梁启超的最苦和最乐读后感篇八
今天,我看了梁启超写的.《最苦和最乐》之后,油然而生感叹。于是,我便情不自禁地提起笔,记录下我心中的感受。
文中写的苦并不是贫穷、失意、衰老、死亡,而是良心责备的苦,要逃脱也没地方逃脱。一句话:人若能知足,虽贫不苦;若能安分,虽失意不苦。是啊,我从许多书上知道人如果能够知足,就是他再贫苦成天也是笑哈哈的;如果人能安分(不多过分希望),就是事情再不如意,他也是乐的。
读着,读着,我感到自己“苦”“乐”的标准离一个大队委员来说,差得可远了。我在日记本上写下了自己对自己的要求,可我的心仍然不能放下来,反复地思索着那一段话。
我读道:凡是我受过他好处的人,我对于他便有了责任。凡是属于我应该做的事,而且力量能够做得到的,我对于这件事便有了责任。
我总是把事情忘掉,用爸爸的一句话来说:丢三拉四,找到了铅笔,丢了橡皮。我也在想:我怎么这么健忘呀!我默默地对自己说:“凡是我自己打定主意要做的一件事,便是现在的自己和将来的自己立了一种约定,便是自己对于自己加上了一层厚厚的责任。怎么也洗不掉,怎么也擦不掉,怎么也玩不掉。
终于,我看到了乐。文中写就是责任完成了,古人云:如释重负嘛。我越来越欣赏梁启超写作的手法与水平。
真对!责任完了,海阔天空,心安理得,那才是真乐!我总结了这篇言尽意未的文章:人生须知道有负责任的苦处,才能知道有尽责任的乐处。这种苦乐循环,便是这有活力的人间一种趣味。
梁启超的最苦和最乐读后感篇九
其中这篇文章的作者是梁启超,文章从什么是最苦,什么是最乐来谈论人生的责任。本文思想深刻严密、格调高雅、语言凝重,谈到了人人都要有责任。
其实我认为:责任是诚信的表现。失去了责任也就失去了一切。它论证了一个让我受益匪浅的道理:未尽责任是人生最大的痛苦,尽了责任是人生最大的快乐。
“人生最苦的事,莫过于身上背着一种未了的责任。”是啊,谁也无法预测未来是苦还是乐,是喜还是忧。只能如作者所说:“自然是责任完了,算是人生第一件乐事。”一个人在世间活一天,便有一天需做的事,一天须尽的责任。人生须知道有负责任的苦处,才能知道有尽责任的乐处,尽了责任,你会感到很光荣;而未尽责任,你就应该感到惭愧。
就像我身为班长,我就应该尽自己的责任来管理好整个班级,使班级进步。虽然有些同学说我爱管闲事、经常打小报告,但我会说:“这是我的责任。”尽了责任,我感到很快乐。
在每日,我们为学习、为生活、为工作而不断奔波,成千上万的琐碎事情就像浪一样朝我们涌来,让我们应接不暇。虽然如此艰辛、如此辛苦,但我们还是会任一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完成好每项工作,因为有一个沉重的锁链套在我们身上,那就是责任。
责任是我们身上不可缺少的东西。让我们对自己负责,对自己的人生负责吧!
梁启超的最苦和最乐读后感篇十
贫吗?不是。失意吗?不是。老吗?死吗?都不是。
我说人生最苦的事,莫若于身上背着一种未来的责任。人若能知足,虽贫不苦;若能安分(不多作分外希望),虽失意不苦;老、病、死,乃人生难免的事,达观的人看得很平常,也不算什么苦。独事人在世间一天,便有一天应该做的事;该做的事没有做完,便像事有几千斤重担压在肩头,再苦莫过于此。为什么呢?因为受那良心责备,要逃躲也没处逃躲呀。
答应人办一件事没有办,欠了人的钱没有还,受了人的恩惠没有报答,得罪了人没有赔礼,这就连这个人的面也几乎不敢见。纵然不见他的面,睡里梦里都像有他的影子来缠着我。为什么呢?因为觉得对不住他呀,因为自己对于他的责任还没有解除呀。不独是对于一个人如此,就是对于家庭,对于社会,对于国家,乃至对于自己,都是如此。
凡属我应该做的事,而且力量能够做得到的,我对于这件事便有了责任。凡属我自己打主意要做一件事,便是现在的自己和将来的自己立了一种契约,便是自己对于自己加一层责任。有了这种责任那良心便时时刻刻监督在后头,一日应尽的责任没有尽,到夜里头便是过的苦痛日子。一生应尽的责任没有尽,到死也是带着痛苦往坟墓里去。这种苦痛却比不得普通的贫、病、老、死,可以达观排解得开。所以我说,人生没有苦痛便罢,若有苦痛,当然没有比这个更重要的了。
翻过来看,什么事最快乐呢?
自然责任完了,算是人生第一件乐事。古语说得好,“如释重负”。俗语亦说的是,“心上一块石头落了地”。人到这个时候,那种轻松、愉快,真是不可以言语形容。责任越重大,负责的日子越久长,到责任完了时,海阔天空,心安理得,那种快乐还要加几倍哩。大抵天下事,从苦中得来的乐,才算是真乐。人生须知道负责任的苦处,才能知道有尽责任的乐处。
这种苦乐循环,便是这有活力的人间一种趣味。倘若不尽责任,受良心责备,这些苦都是自己找来的。反过来,处处尽责任,便处处快乐;时时尽责任,便时时快乐。快乐之权,操之在己。孔子所以说“无人而不自得”,正是这种作用。
然则为什么孟子又说“君子有终身之忧”呢?
因为越是圣贤、豪杰,他负的责任便越是重大,而且他常要把种种责任来揽在身上,肩头的担子,从没有放下的时节。曾子还说:“任重而道远……死而后已,不亦远乎?”那仁人、志士的忧民、忧国,那诸圣、诸佛的悲天、悯人,虽说他是一辈子感受苦痛,也都可以。但是他日日在那里尽责任,便日日在那里得苦中真乐。所以他到底还是乐,不是苦呀。
有人说:“既然这苦是从负责任而生的,我若是将责任卸却,岂不是就永远没有苦了吗?”这却不然,责任是要解除了才没有,并不是卸了就没有。人生若能永远像两三岁小孩,本来没有责任,那就本来没有苦。到了成长,那责任自然压在你头上,如何能躲?不过有大小的分别罢了。尽得大的责任,就得大快乐;尽得小的责任,就得小快乐。你若是要躲,倒是自投苦海,永远不能解除了。
梁启超的最苦和最乐读后感篇十一
活着的每一个人,永远不知道未来有多少风浪,多少坎坷;也永远没有什么可以给你指点迷津,让你走出雾境。所有的一切,唯有自己一人孤身承受。于是在这时,很多悲剧发生了。有人因承受不住身体和心理上的巨大压力,选择了极端。我不知道是该同情他们,还是遗憾地说他们不懂得珍惜。的的确确,活着,真的太难,太辛苦了。相比这些,死,也许是最容易的事情。
世间的万物都是对立存在的。既有最苦,也定有苦尽甘来的最乐。难道最快乐的,是与“活着”所对立的“死亡”吗?不,你错了,最乐的,也一定是活着。
学习的时候,你累,你苦;但是在坚持吃苦之后,一定会有所收获,也一定会感到快乐。哪怕我们觉得自己一无所有,也应当快乐,因为我们还有生命。而在世的每一天,都是有快乐发生的。活着,是最幸运的;安稳地活着;是最快乐的。我们理应珍惜每一天。
我们都应该去体会“苦中真乐”,去享受苦乐交织的过程。活着,是一切最大的保障。愿我们每个人,都能深刻地体会到快乐。当然,你必须先吃苦。
梁启超的最苦和最乐读后感篇十二
这篇文章的作者是梁启超,文章从什么是最苦,什么是最乐来谈论人生的责任。本文思想深刻严密、格调高雅、语言凝重,谈到了人人都要有责任。
我认为:责任是诚信的表现。失去了责任也就失去了一切。它论证了一个让我受益匪浅的道理:未尽责任是人生最大的痛苦,尽了责任是人生最大的快乐。
“人生最苦的事,莫过于身上背着一种未了的责任。”是啊,谁也无法预测未来是苦还是乐,是喜还是忧。只能如作者所说:“自然是责任完了,算是人生第一件乐事。”一个人在世间活一天,便有一天需做的事,一天须尽的责任。人生须知道有负责任的苦处,才能知道有尽责任的乐处,尽了责任,你会感到很光荣;而未尽责任,你就应该感到惭愧。
就像我身为班长,我就应该尽自己的责任来管理好整个班级,使班级进步。虽然有些同学说我爱管闲事、经常打小报告,但我会说:“这是我的责任。”尽了责任,我感到很快乐。
此辛苦,但我们还是会任一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完成好每项工作,因为有一个沉重的锁链套在我们身上,那就是责任。
责任是我们身上不可缺少的东西。让我们对自己负责,对自己的人生负责吧!
最牛最简洁的辞职报告。
最原始就是最现代艺术论文。
儿童最经典绕口令精选。
最变态绕口令。
最伤感表白情书。
最感人表白情书。
世界最牛对联。
梁启超的最苦和最乐读后感篇十三
梁启超先生我前几年就听说过,据说他的一篇文章横扫半个中国,是一名大学者。闻得大名也有仰慕之心。我还买了一本他写的关于佛教方面的书,看了一些,但学术性很强,也没觉得如何有意思。几天前我的老师给我们介绍了一篇梁启超的文章《最苦与最乐》,内容大概是;“人生最苦的事,莫苦于身上背着一种未了的责任。独是凡人生在世间一天,便有一天应该的事。该做的事没有做完,便像是有几千斤重担子压在肩头,再苦是没有的了。
为什么呢?因为受那良心责备不过,要逃躲也没处逃躲呀!受了人的恩惠没有报答,纵然不见他的面,睡里梦里,都像有他的影子来缠着我。不独是对于一个人如此,就是对于家庭、对于社会、对于国家,乃至对于自己,都是如此。
凡属我自己打主意要做一件事,便是现在的自己和将来的自己立了一种契约,便是自己对于自己加一层责任。
翻过来看,什么事最快乐呢?自然责任完了,古语说得好:“如释重负”;俗语亦说是:“心上一块石头落了地”。人生须知道有负责任的`苦处,才能知道有尽责任的乐处。那诸圣诸佛的悲天悯人,虽说他是一辈子感受苦痛。但是他日日在那里尽责任,便日日在那里得苦中真乐,所以他到底还是乐,不是苦呀!
既然这苦是从负责任而生的,我若是将责任卸却,岂不是就永远没有苦了吗?这却不然,责任是要解除了才没有,并不是卸了就没有。人生若能永远像两三岁小孩,本来没有责任,那就本来没有苦。到了长成,责任自然压在你的肩头上,如何能躲?你若是要躲,倒是自投苦海”,等等。内容非常好,很有感触,也引起了很多回忆。
我平日里工作很忙、压力大、责任也重大,学习的担子也不小。一天天忙碌着,这几年我都不知道时间是怎么过的,特别是到了沈阳工作以后,一晃六七年过去了。正所谓:“磨刀之石,不见其损,日有所亏。”是呀!掐指一数,我都三十多岁了。
回想,一直到今天忙了这么多年,跟随师父东奔西走,作了很多事。穷以为,为了恩师的弘法事业尽了责任,承受了很多压力和经历了许多坎坷。但是总的来说过得很快乐。每个人都有一些愿望和成就事业之心,就如梁启超在文章里所说的:“到了长成,责任自然压在你的肩头上,如何能躲?不过有大小的分别罢了”。他还说“凡属我自己打主意要做一件事,便是现在的自己和将来的自己立了一种契约。”
但我从小受佛教思想的影响,认为一切烦恼和痛苦来自执着。对我的执着、对法的执着(一切万物)。执着与责任、痛苦和快乐的关系比较复杂。作者也是学佛之人,断然不会马虎。我暂且没有理顺好他的理论性。
然文章里提到得“快乐之权,操之在己”的说法我很赞成。如佛经有曰;“诸佛非以水洗罪,亦非以手除众苦,非将所证迁於他,示法性谛令解脱”。不管是世间的快乐,还是出世间的快乐,谁都不能赐给我们,的确如此!
他的全篇文章的内容阐述的动机,是引导读者要有责任心,对于家庭、对于社会、对于国家,乃至对于自己都要有责任感,以大义为快乐之本的思想。我再次随喜之。
梁启超的最苦和最乐读后感篇十四
责任心,其实是人人皆有的。就一般人而言,谁没有家庭责任心?谁没有对学习、对工作、对事业的责任心?谁没有对国家的责任心?问题是在责任与享乐、安逸之间,有时候我们心灵的天平会向后者倾斜。于是,责任就被我们淡忘了,被我们暂时的抛在脑后了。
《最苦与最乐》的作者是梁启超。他是戊戌变法的领袖之一,也是近代中国著名的大学者。《最苦与最乐》是他的一篇演讲词,所谈论的中心如果用一个词来概括,那就是“责任”。所谓最苦与最乐,无不和“责任”二字联系在一起。这种别开生面的苦乐观,在作者的笔下,不仅阐发得今人令人由衷的信服,而且令人肃然起敬。
这篇文章从最苦与最乐的角度来探讨人生的价值,言近而旨远,既传承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观,又赋予其崭新的现代意识。特别是“尽得大责任,就得大快乐;尽得小责任就得小快乐”、“快乐之权,操之在己。”这些认识超越了古人“仁者乐山、智者乐水”、“与民同乐”之类的苦乐观,将承担社会责任,完成社会责任作为一件最大的乐事来谈,反映了作者积极进取的人生观。
梁启超之所以要把人们的“苦乐观”与责任联系起来,就是要强调我们所肩负的责任,要我们把这种责任放到心中最重要的位置上。这样,我们才能念念不忘我们的责任,才能真正尽到我们的责任,这种积极进取,以天下为己任的人生观即使在今天仍有其现实的教育意义。
在我们青年学生的心目中,家长有抚养自己的责任,老师有教育自己的责任,他们都应该尽心尽责地关爱自己,唯独自己却无须对长辈,对集体,对社会承担责任。这种责任意思的淡薄,在在青少年中可以说是相当普遍的。所以,青少年感受不到未尽责任的痛苦、尽了责任的快乐。因为他们认为自己肩上没有任何责任。所以,青少年学生结合自己的体验树立责任意识,学习这篇课文就有十分必要。
点评:作者对原文的解读和观点的阐释颇有见地,娓娓道来。且能联系当下的学生对责任的态度和苦乐观的认识提出了个人的思考,感受深刻、真实可信。
梁启超的最苦和最乐读后感篇十五
生命自啼哭落地,衣食受之于父母,日益长大成人,便于内心最深处,思成家立业,感恩图报。于是,便有了对父母的责任。羊羔跪乳,乌鸦反哺,何况生之为人?然人各有志,四海为家,虽有感恩之心,无奈千里之外,终不能膝前尽孝。日夜萦绕,思念故乡,牵挂父母。待鸿图大展之时,父母亦时日无多,更是在心中悔恨。未能尽儿女之责,遗憾终生。
建立家庭,结为夫妻,生育后代,抚养子女。身为丈夫,照顾妻子,身为妻子,体贴丈夫,身为父母,抚育儿女。夫妻不和睦,家庭不和谐,伤及夫妻感情,影响子女成长。未能对家庭尽责,愧为丈夫,愧为妻子,愧为父母。
踏入校门,老师教导,同学互助,增长学识,锻炼品行,对父母付出尽责,对师生帮教尽责。整日无所事事,游手好闲,不学无术,浪费父母金钱,愧对师长教导。学无所成,艰难度日。未能尽学生之责,无颜见父母师长。
走进単位,工作着落,同事关照,上司带领,当应尽责协作,努力创新。慵慵懒懒,碌碌无为,不敢担当,推诿拖拉,一无所成,领导查问,惶恐不安。凡事不适时而为,明日复明日,万事成蹉跎。日里夜里,于良心上受自我谴责,寝食不安。未尽员工之责,愧领企业薪金,枉费领导栽培。
未能尽儿女之责,未能尽丈夫妻子之责,未能尽父母之责,未能尽学生之责,未能尽员工之责,如坐针毡,如履薄冰,夜不能寐,食不能安,苦不堪言!
由此可见,未尽到责任,背负责任之苦。若尽到责任,一身轻松,何苦之有?
要苦中得乐,须时时尽责,处处尽责。尽责之前,必要负责。重担在肩,谨小慎微,忍辱负重,鞠躬尽瘁,不懈奋斗,负责之苦可想而知。“尽得大的'责任,就得大快乐;尽得小的责任,就得小快乐。”鱼与熊掌不能兼得,忠义不能两全,负大责者承受大苦尽大责,得大快乐,故负大责尽大责之圣贤豪杰少有。负小责者承受小苦尽小责,得小快乐,故负小责尽小责之平凡人多见。
因此,负责最苦。但,苦尽甘来,无论尽大责或尽小责后,或大或小的快乐,亦为最乐。也因此,尽责最乐。
为求心安理得,不枉生而为人,仍要负责,更要尽责……。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184719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