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梁启超读后感(模板20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0-29 17:13:10
优秀梁启超读后感(模板20篇)
时间:2023-10-29 17:13:10     小编:影墨

读后感是读者在阅读一本书籍或文章之后,对其中的内容、情感、思想等进行反思和表达的一种文学形式。它可以帮助读者深入理解作品,加深对作者意图的把握,同时也是读者与作者沟通的一种方式。读后感对于提高阅读能力、良好的写作表达能力以及培养批判思维等方面都有着重要的作用。在写读后感时,我们要尽量用简洁明了的语言,避免堆砌长句和复杂的词汇。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一些经典读后感范文,供大家参考和学习。这些读后感涵盖了不同类别的作品,包括小说、散文、诗歌等,每篇读后感都展示了作者的独特观点和感悟,具有一定的启发和借鉴价值。读者可以通过参考这些范文,提升自己的写作水平和思考能力,更好地欣赏和理解各类作品。

梁启超读后感篇一

有人评价梁启超是中国近似百科全书的人物,我读完这本书,深有同感,我被他的胸怀和大格局所折服。本书以时间主线,分别从少年、婚姻以及与同时期历史人物的交集,给我们客观展示一个真实的梁启超。

梁启超30多年的政治生涯,与光绪、康有为、孙中山、谭嗣同、章太炎、袁世凯、段祺瑞、蔡锷等都有很深的联系,中国近代史上发生的每件大事情都与他有联系。他是最早提出“中华民族”这个词的人,也是最早向中国杰少马克思主义的人。他提出过“少年强则国强”的口号,100年后的今天,这同样是我们的口号。他是中国思想启蒙之父,铺砌了中国近代思想文明的道路。

梁启超做人有大格局,在因康有为支持张勋复辟而与之反目,在康有为死后,梁启超却为他守灵,哭了三天三夜,他气量之大,能容下常人不能容之事。梁启超早年解除到西医文明,觉得这是能学以致用,强国利民,极力推广,就算是协和医院把他的右肾割错的情况下,也极力为西医辩护。大格局者,爱国、无私、开放、宽容。他一心只有国家,他的大格局是在事物的发展变化过程中审时度势修炼出来的。

“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风,山高水长”,范仲淹的这首诗来形容梁启超在合适不过了。我们人人都能做到不为名,不图利,世界会是一番什么样的景象。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搜索文档

梁启超读后感篇二

今天我来到了广东省江门市新会区茶坑村的梁启超故居。

一进故居,一幅《少年中国说》映入眼帘,其中我最喜欢的一句话是“美哉我中国少年,与天不老!壮哉我中国少年,与国无疆!”这句话让我意识到了中国对少年的重视、期待与向往。

俗话说得好,国有国法,家有家规。而梁启超家的家规、家风就很值得世人学习,比如爱国、尊师、重道等等。就是这样的家风家规成就了梁启超家一门三院士,其中有火箭专家梁思礼,建筑学家梁思成,以及考古学家梁思永。可见,接受优良家风家规的传承,对一个人的成长真是至关重要啊!

参观完梁启超故居,我又想起了五年级上学期学过的那篇《少年中国说》,“少年强则国强,少年富则国富……”。作为一名优秀的少先队员,一定要做到爱党爱国爱人民,了解党史国情,珍惜国家荣誉,长大后要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梁启超读后感篇三

提倡“百善孝为先”的中国,从蒙学的《朱子家训》,《颜氏家训》,一直到清末的《曾国藩家训》,任何一篇关于教导自己子女立身、处世、做学问的文章,都有一副神色严峻的教训面孔,板着,端着,让孩子和家人觉得惧怕。

有此印象,对于写这类文章的父亲们,便都有了一种固定的认识。甚至读《傅雷家书》时,也羡慕傅聪有如此博学多才,循循善诱,同时又严格要求孩子的`父亲。

而近日,读得一本旧书――《梁启超家书》,忽然发现,梁任公教育孩子是如此的不同。

写《少年中国说》的梁任公(启超)曾经这样说:“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

参加戊戌变法之前之后,曾经想着君主立宪,而后又支持民主宪政的梁任公,在一生之中思想多变,兴趣多变,唯有对他儿女的拳拳爱意从未改变,为了少年中国梦,梁任公仁慈地呵护着子女,精心培育着子女,引导着子女按照他们自己的意愿发展,梁启超的9个儿女,人人成才,且各有所长,当年中央研究院第一批院士中竟然有两人是他的孩子:建筑学家梁思成,考古学家梁思永,此外有才女梁思顺,图书馆学家梁思庄,毕业于西点军校任十九路军校官早年病逝的梁思忠,研究经济学的梁思达,参加革命的梁思懿和梁思宁,已经第三个成为院士的火箭专家梁思礼。

家书按照时间顺序展开,第一篇便可看见梁启超指导时年十九岁的女儿梁思顺学习宪政行政法、经济学、财政学、国际法,等等,“因思若吾爱女在侧,当能令我忘他事……”“汝求学不可太急……”,接下来便是给思成思永的“若缘怠荒所致,则是自暴自弃,非吾家子弟矣。”

随着儿女们的成长,梁任公说:“人生之旅历甚长,所争决不在一年半月,往不克因此着急失望,找精神上之萎(上草头下畏”“至于未能立进大学,这有什么要紧,求学问不是求文凭,总要把墙基越筑得厚越好。”

紧接着,梁任公便开始教导“做官实易损人格,易习于懒惰与巧滑,终非安身立命之所。”“学问是生活,生活是学问”“人之生也,忧患俱来,知其无可奈何,则安之若命。”“将来成就如何,现在想它则甚?着急他则甚?一面不可骄盈自慢,一面有不可怯弱自馁,尽自己能力去做,做到哪里是哪里,如此则可以无入而不自得,而于社会亦总有多少贡献。”

梁任公在本书里的文笔很活泼的,古文和白话相间的,亲切动人。有意思的是,梁任公称呼自己的孩子“宝贝思顺”,“没出息的小庄庄”“老baby”,他是非常平等亲和地与孩子们交流,当孩子们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梁启超是给出了这样的安排,他说“我对于你们的婚姻,得意的了不得,我觉得我的方法好激烈,由我留心观察看定一个人,给你们介绍,最后决定在你们自己,我想这真是理想的婚姻制度”,而且,当梁思成和林徽因的婚事定下之后,梁启超会问女儿思顺“你的意见怎样呢?”

此书选择的大部分是梁任公给子女谈为学和做人的书信,后附三篇演讲和谈话录,其实也是总结了梁任公认为为学做人的思想――所谓三达德――即为“智、仁、勇”。

一如梁任公说的:“养足你的根本智慧,体验出你的人格人生观,保护好你的自由意志。”少年中国,中国少年,皆在于此。

梁启超读后感篇四

1、我生平最服曾文正两句话莫问收获,但问耕耘将来成就如何,现在想他则甚?着急他作甚?一面不可骄盈自慢,一面又不可怯弱自馁,尽自己能力做去,做到哪里是哪里,如此则可以无入而不得,而于社会亦总有多少贡献。

2、做学问,有点休息,从容点,所得还会深点;所以你不要只埋头埋脑做去。

3、天下事无所谓大小,只要在自己责任内,尽自己力量做去,便是第一等人物。

4、凡做学问总要猛火熬和慢火炖两种工作,循环交互着用去。

5、择交是最要紧的事,宜慎重留意,不可和轻浮的人多亲近。

6、做首长的人,劳与用人耳逸于治事。

7、卿(妻李惠仙)家居无甚事,经此变之后,益当知世俗知荣辱苦乐,富贵贫贱,无甚可喜,无甚可恼,唯有读书穷理,是最快乐事。有时忽有心得,其乐非常可及也。

8、随便环境怎么样,都有我的事情做,都可以助长我的兴会和努力的。

9、人生维常常受苦乃不觉苦,不致为苦所窘耳。小挫折正磨练德性之好机会。

10、把自己的身体和精神十二分注意锻炼、修养,预备着将来广受孟子所谓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者。

11、我们总是做我们责任内的事,成效如何,自己能否看见,都不必管。

12、失望沮丧,是我们生命上最可怖之敌,我们终身不许它侵入。

13、孟子曰: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汝辈小小年纪,恰值此数年来无端虚荣之岁月,真是此生一险运。

14、总要常常保持这元气淋漓的气象,才有前途事业之可言。

15、一个人想要交友取益,或读书取益,也要方面稍多,才能接谈交换,或开卷引进的机会。

16、我以为,一个人什么病都可医,唯有悲观病最不可医。悲观是腐蚀人心的最大毒菌。

17、得做且做,而非得过且过,我总是抱着有一天做一天的主义。

18、品性上不曾经过严格的训练,真是可怕。

19、我关于德性涵养的功夫,自中年来很经些锻炼,现在越发成熟,近于纯任自然了,我有极通达、极强健、极伟大的人生观,无论何种境遇,常常是快乐的。

20、我是个学问趣味方面极多的人,我之所以不能专积有成者在此。然而我的生活内容异常丰富。能够永葆不厌不倦的精神。我每历若干时候,趣味转过新方面,便觉像换个新生命,如朝旭升天,如新荷出水。

21、患难之事,古之豪杰无不备尝,维庸人乃多庸福耳。何可自轻乎?卿(妻李惠仙)固知我,然我愿卿自此以后,更加壮也。

22、学问求其在我而已。

23、我国古来先哲教人做学问方法,最重优游涵饮,使自得之。

24、处忧患是人生幸事,能使人精神振奋,志气强立。今复还我忧患生涯,而心境之愉快,视前此乃不啻天壤,此亦天之所以玉成汝辈也。

25、你脚踏上欧洲之后,我盼望你每日有详细日记,讲所看的东西留个印象,可以回来公系统研究的资料。

26、生当乱世,要吃得苦,才能站得住,一个人在物质上的享用,只要能维持着生命便够了。至于快乐与否,全不是物质上可以支配。能在困苦中求得快活,才真是会打算盘哩。

27、人之生也,与忧患俱来,知其无可奈何,而安之若命,是立身第一要诀。

28、感觉着做错多少事,便受多少惩罚,非受完了不会转过来。这是宇宙间的唯一真理。

29、做官实易损人格,易习于懒惰与巧滑,终非安身立命之所。

30、大抵凡关于个人利害的事只是随缘最好,若勉强倒会出岔子。

梁启超读后感篇五

闲暇之余翻看了作家解玺璋先生的著作《梁启超传》。本书以梁启超的生平经历为纵轴,以梁启超与康有为、袁世凯、孙中山等人的交往横向铺展开来,以点带面、以人带史,重新评估了梁启超及其思想的历史价值与当代意义;并以宽广的视野和宏大的格局,以梁启超为中心展示了晚清民国大变局中一代知识分子的.痛苦、彷徨及艰难求索的历程。我读完这本书后,感悟颇多。

梁启超的名字我最早是从历史戊戌变法也叫百日维新这个事件中知道的,为了改变中国落后面貌,清朝末年康有为和梁启超在光绪帝的支持下领导了向西方学习的改良运动。改革政府机构,裁撤冗官,任用维新人士;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开办新式学堂吸引人才,翻译西方书籍,传播新思想;创办报刊,开放言论;训练新式陆军海军同时规定,科举考试废除八股文,取消多余的衙门和无用的官职。但因变法损害到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守旧派的利益,而遭到强烈抵制与反对。1898年9月21日,慈禧太后发动戊戌政变,光绪帝被囚,康有为、梁启超分别逃往法国、日本,谭嗣同等戊戌六君子被杀,历时103天的变法失败。最后虽然失败了,但是唤醒和影响了中国的进步青年,为以后其它中国革命运动埋下了伏笔。

在清朝末年,中国外受西方列强瓜分,梁启超从戊戌变法到中华民国这段历史长河中,在不同的历史事件中扮演者不同的角色,但是他唯一的心声希望中国强大,正如他发表的文章《中国少年说》也反映了他的改变中国现状的愿望。

梁启超在中国清末及民国不但在政治舞台上有声望而且在哲学、文学、史学、经学、法学、伦理学、宗教学等领域,均有建树,所以梁启超被公认为是清末优秀的学者,中国历史上一位百科全书式人物。他培养出了儿子梁思成我国著名的建筑学家及思想和学术影响了蔡锷、蒋百里等很多人。

总之,我们现在美好的生活来之不易,我们要学习梁启超先生的爱国精神,生活中做好一件件小事其实也是爱国精神的体现,我们还要学习梁启超先生热爱学习的精神,正如他热爱学习才有那么多学术著作,这才是我们学习的榜样。(王锋)

梁启超读后感篇六

父母是我们从呱呱坠地时便一直陪伴在我们身边的至亲之人,他们不求回报地为孩子付出。在读了《梁启超家书》后,我不仅更深地体会到父母对儿女的爱之深沉,而且了解到了家庭教育对一个人成长的重要性。梁的子女个个成才,其中必不可少的原因就是梁对子女含辛茹苦的指导与教育。父爱如山,母爱如水,我要为父母道一声感谢!

在《梁启超家书》中,我看到的梁启超没有《少年中国说》的豪情壮志,有的只是在家书中对儿女不厌其烦的提醒、指导,向儿女告知自己的近况与家庭琐事。充满生活气息的文字里,我看到的只是一位父亲的父爱以及对儿女深切的冀望。梁启超作为一位过来人,在家书中向儿女传授生活经验,让他们少走弯路,而我们的父母又何尝不是这样呢?或许我们的父母很少会以家书这种形式教育我们,但他们却实实在在地起到我们一生的榜样作用,对我们的言传身教足以让我们感激一生。

爸爸是我精神世界的一个标杆,引领我在正确的道路上前行。记得在三年级的时候,父亲带着我去登山锻炼身体,那时的我还小,身体也没有那么强壮,望着被晨雾环绕的高大山峰,不免产生畏惧退缩之意。爸爸摸着自己并不算瘦的身体,笑着说:“你看爸爸那么胖,你年纪轻体力好的,哪有什么吃不消的!”爸爸的这句话又让我重燃斗志,也让我懂得什么叫迎难而上。但登山远没有想象中的简单,刚走过半山腰,我就累得气喘吁吁,双腿仿佛被灌上了铅,几乎是寸步难行。这时,高挂的太阳也展现着它的威力,灼热的阳光仿佛要让人融化,我热得汗流浃背,真是又热又累,十分难受。过了一会儿,我实在忍受不下去了,便叫爸爸一起到路边的石凳上坐着休息,我大口大口地呼着气,心里又开始萌生退意……等到爸爸站起来招呼我走时,我就“黏”在石凳上,赖着不走,嘴里还一直嚷着“下山吧……”爸爸拿我没法,只好苦口婆心地劝我:“儿子,坚持才会胜利,不坚持是没法取得成功的!算了,既然你不想走的话,那我先走一步。”望着爸爸用力迈动双腿但仍不放弃的背影,我的脑海久久回响那句话——“坚持才会胜利”。是的,只有不停住前进的步伐,才有可能取得成功。想到这里,我又追上了爸爸……最后,我们在山顶上见到了壮观的山间美景。我的爸爸就是这样,在所见所闻中传授我人生的道理。

我的妈妈平时对我的学习很严格,常常弄得我苦不堪言,但我却不可否认的是,正是母亲的严格要求,我才能有今天的成绩。一天,我写完了学校布置的作业,心情正愉快,心想着终于可以脱离作业的海洋,出去玩一会。可是妈妈的一句话就让我的幻想破灭了:“玩什么玩!来,做做练习题吧。”听到这句话,我就像一个泄气的气球一般垂头丧气,母亲之命我可不能违背,只得摇头叹气地返回自己的房间,不情不愿地回到了题海的怀抱。英语的一个个字母让我眼花缭乱,数学的一个个数字让我头晕目眩,再想想外面的鸟语花香、打闹嬉戏,想到自己的一天又要这样子过去,我心里不禁闹起了情绪,干脆心一横,笔一丢,眼一闭,趴在桌子上打算与周公畅聊。这时,我感觉到自己的太阳穴在被一双温暖的手慢慢按摩着,耳边又响起妈妈那熟悉的声音:“儿子,我知道学习是辛苦的,但不付出努力如何才能获得成功呢?妈妈坐着陪你吧。”我的心中有一股暖流流过,感受到了温暖的母爱,也有了重新握笔的动力。

父母为我们付出了太多太多,也教会了我们太多道理。“孝子之至,莫大乎尊亲”我们要时刻铭记父母对我们的哺育之情与栽培之恩,时刻怀着一颗感恩之心。

梁启超读后感篇七

梁启超一生有两个夫人,李慧仙和王桂荃。梁启超共有有9个子女:思顺、思成、思永、思忠、思庄、思达、思懿、思宁、思礼,其中思顺、思成、思庄为李夫人所生,思永、思忠、思达、思懿、思宁、思礼为王夫人所生。他们中的许多人后来都成为杰出的人才。

梁思顺(令娴),长女,诗词研究专家。

梁思成,长子,著名建筑学家,1948年3月当选为中央研究院首届院士(人文组);其妻为林徽因。

梁思永,次子,著名考古学家,1948年3月当选为中央研究院首届院士(人文组)。

梁思忠,三子,因病早殇。

梁思庄,次女,著名图书馆学家。

梁思达,四子,长期从事经济学研究。

梁思懿,三女,从事社会活动。

梁思宁,四女,投奔新四军参加中国革命。

梁思礼,五子,著名火箭控制系统专家,199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梁启超的九个孩子之所以个个能成才,与梁启超的言传身教,耳提面命息息相关,梁启超在给子女的信中字字珠玑,饱蘸慈父之爱和人生指导。梁启超对孩子们的爱是发自肺腑,情真意切。这样的表达在家书中随处可见,身为父亲,梁启超当然希望他们个个成才。但在孩子们的健康和学习中间他毫不犹豫选择前者,他说:“汝必须顺承我意,若因欲速以致病,是大不孝也。汝需知汝乃吾之命根,吾断不许汝病也。”我在孩子的教育也是一直抱有这个观念,“身健则心灵,心灵则易悟。”学好习的前提是有个健康的身体。身心健康,是我教育孩子的初心,在一路前行中,不忘初心。

“凡学问最好是因自己性之所近,往往事半功倍。”很喜欢梁任公的这句话,自己喜欢的,就想去做,而且能做的更好。

他不仅是位慈父也是位严父。他关爱呵护子女,也对其严格要求。他教育孩子们对生活保持积极进取的态度。忧伤憔悴是最容易消磨人的意志。总要常常保持着元气淋漓的气象,才有前途,事业可言。自己要天天满带正能量,去影响孩子,让孩子有个积极向上的好心态。

处忧患最是人生之幸事,能使人精神振奋志气强立。梁启超深知读古籍的重要性,要孩子们读论语,孟子,左传,战国策,荀子。温习暗诵,务能略举其词。尤于其中修身之文句,细加玩味,可益神智,且助文采也,益善。这些国学之所以能流传下来,必是经典所在,在哪个年代都适用,孩子马上上初中,古文会学很多,适当引导孩子多读。

梁启超对思成说:“做学问不要专于一门,我怕你因所学太专业之故,把生活也弄成近于单调,太单调的生活容易厌倦,厌倦即为苦恼,乃至堕落根源,做学问要保持无所谓的精神。

曾国藩说:”莫问收获,但问耕耘。“将来成就如何,现在想他作甚?着急他坐甚?一面不可骄盈自慢,一面又不可怯懦自馁,尽自己能力去做,做到哪里是哪里,如此则可以无入而不自得。而于社会,亦总有多少贡献。梁启超一生学问得力专在此一点,盼望孩子们都能应用这点精神。种种道理就是这样,在”润物细无声“的书信中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们。

梁启超就像一位勤恳的园丁,辛勤耕耘,浇灌心血,最终收获丰硕果实,子女个个成才,故梁启超的为父之道和家风家教是留给后人的宝贵财富。

民国时期,梁任公能有这样的教育意识和教育理念和他自己的自身修养有很大关系,好一个”莫问收获,但问耕耘。"是要告诫我们,不要只想着收获,而忘记了耕耘。人人都想有好的成就,但如果我们仅仅憧憬美好未来,而不肯努力耕耘当下,这必然只能是空想。自己教育孩子就要做好自己,以身做则,给孩子做个好榜样,孩子自然就会向好的方向发展。

梁启超读后感篇八

梁启超育有子女十人,除一子早殇,个个成才。其中长子思成是建筑学家、次子思永是考古学家、五子思礼是火箭控制系统专家,一门三院士,世所罕见。近日细读《梁启超家书》,品先哲育子之道,可谓感慨良多。

100年以前的中国,在人们的印象里,是长袍马褂、三寸金莲、拖在脑后的辫子和暗灰的呆滞的眼神。翻开《梁启超家书》,我看到的是不一样的景象:梁启超称呼子女"宝贝""baby",落款是"爹爹",他给子女讲笑话、讲日常生活琐事,还时时自我调侃,他说"我爱你们,我想你们,想得厉害",他说"要你们知道我快活顽皮起来的样子",他的感情坦荡率真、平等开明,全然没有大家长的专制作风和封建士大夫的迂腐习气。

"爹爹虽然是挚爱你们,却从不肯姑息溺爱,常常盼望你们在苦困危险中把人格能磨练出来。"从该书所刊出的家信中,我们可以看到梁启超对子女的教育一刻也没有放松,对读书写字、学习课程、选择学校、选择专业、选择职业、人际交往、恋爱婚姻等各方面都给予指导,引导子女的兴趣,同时尊重他们的个性和志愿,从不强求他们一定遵照父母的意图,而是反复征求子女意见,直到确认合乎子女的本心。

思庄大学没考好,梁启超及时安慰她:"未能立进大学,这有什么要紧,求学问不是求文凭,总要把墙基筑得越厚越好。"还说道:"我所推荐的学科未必合你的愿,你应该自己体察做主,用姊姊、哥哥当顾问,不必泥定爹爹的话。""我很怕因为我的话扰乱了你治学的路。"

思成在国外的学习遇到瓶颈,梁启超和他探讨学问的有用无用:"至于将来能否大成,大成到什么程度,当然还是以天才为之分限。我平生最服膺曾文正两句话:‘莫问收获,但问耕耘。’将来成就如何,现在想它作甚?着急它作甚?一面不可骄盈自满,一面又不可怯弱自馁,尽自己能力做去,做到哪里是哪里,如此则可以无入而不自得,而于社会亦总有多少贡献。我一生学问得力专在此一点,我盼望你们都能应用我这点精神。"他倡导子女兴趣要广泛,视野要开阔,主张"学问是生活,生活是学问"。

他鼓励孩子们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专业:"学问最好是因自己性之所近,往往事半功倍。""人生之旅历途其长,所争决不在一年半月""小挫折正磨练德性之好机会"。思成徽因美满姻缘伉俪佳话,正是梁启超一手促成的,"由我留心观察看定一个人,给你们介绍,最后的决定在你们,我想这真是理想的婚姻制度。"他从来没有强迫孩子,只是用他的阅历为孩子做了人生指引。

梁启超是爱国知识分子的典范。他的政治理念与人文取向也在家信中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子女。他循循善诱、谆谆教导,要求子女们把个人的努力和对社会的贡献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梁启超九个子女,有七个先后赴海外留学,但没有一个留在国外,皆学成归国,报效祖国。

梁启超读后感篇九

最近偶然在图书馆的网站上,发现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正在围绕第三届读书节展开一些列活动,其中有一项活动,便是向读者推荐一系列书籍,不过无奈的是,其中大部分书籍,图书馆都没有收藏,而且收藏的有限几本,早已被借出,最后侥幸的发现,解玺璋编写的《梁启超传》,图书馆中尚存有样品书,有光梁启超的了解,仅限于中学课本中的维新变法中,提到一点而已。于是便怀着对梁启超在维新变法运动之后的行踪的好奇,便借阅这本《梁启超传》了,谁知一睹之后,便爱不释手,只欲读完方休。

解玺璋的这本《梁启超传》,构思新颖、手法独特,同历来诸多传记有着极大的不同,正如刘再复在序言中所述的那般“此书除了前三章讲述梁启超出身、婚姻家庭生活之外,其他皆以梁启超与近代中国历史性人物的关系为章节。”“如此构筑传记,便是以‘人’为中心,相应地,便是历史以‘人’为主轴,从而主客兼宜,脉略清晰,既有历史性,又有文学性。”可以毫不夸张的说,这既是一本梁启超传记,也是一部中国近代史,既是梁启超传记,也是一群近代中国历史性人物的综合传记。读罢,方知梁启超对于中国的影响,并不曾因为维新运动的失败而终止,反而其影响贯穿整个近代中国史。这是在以往的历史教科书中,不曾也无法看到的。感谢解玺璋这本《梁启超传》,带领我们走进梁启超,并对梁启超有了更深的认识。不过就个人观点而言,解玺璋尽管在极力客观的向读者们介绍梁启超,但是其中任然有不少为梁启超辩解的文字,大概是因为解玺璋对梁启超始终怀着敬佩的情愫所导致的吧。

我用了四天时间,终于将《梁启超传》上下卷给读完,纵观梁启超生平,个人认为,梁启超一生致力于呼吁解放思想,开启民智,然而其本身却依然免不了保守,忠于清皇,忠于先生(康有为),以至于在政治立场上,几番变动,尽管他学贯中西,对于中国的政治形势,有着深刻的思索与分析,但是终将因为自身的对人的了解对人性的分析不够,导致几乎一生政治生活黯淡与失败,梁启超对于学术而言,或许是成功的,但是作于政治几乎是惨败的,而且败得彻底,但是他对于中国近现代,国家的发展,人民思想的解放,却无疑起着举足轻重的影响,他是近代国民思想解放启蒙的先驱。只是思想的保守性,使得他的对于政治立场,具有极强的的妥协性,总是期望于当权者,能够舍弃自身的利益,实现他的政治理想,岂不可笑。

知道梁启超的家事之后,尤其是梁启超的幼年时期的而生存环境,难免又发出这样的感慨“梁启超是时代塑造的,是历史的而选择。”不是所有人都可以成为梁启超的,伟人的成长之路不可复制,梁启超之所以成为梁启超,这与他的才识,努力固然是分不开的,但是其幼年的而生存环境对其的成长却也功不可没。可以说梁启超的成长是环境因素与个人因素的共同作用的结果,两者缺一不可。所以说,纵然我们达不到梁启超的那种高度,也不全是自身的原因,与生活环境都有着莫大的影响。

梁启超的教育,政治,经济,文明,学术等方面的研究无疑是非常深入的。作为近代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大师级的人物。在家庭子女的教育上,成就也是鲜明的,不禁想到一句俗语,“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的孩子会打洞。”看起来很有偏见,其实也是很有道理的。想到目前社会上,经常发生的家庭伦理道德纠纷,正如《春秋》中所说的,子不子父不父,真是悲哀。让我们不禁思索起来以后如何教育后代的问题,怎么才可以避免这些丑陋的悲剧的产生。

一生着作等身,一部序言洋洋洒洒一挥而就,停笔竟成一本书,估计也只有梁任公这样的学术大师,才能做得到的。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影响深远。梁启超直到病危最后时刻还在带病继续《辛稼轩年谱》,其治学精神可歌可谈,让我辈望尘莫及。梁任公弟子诸多,几乎每一个都是名满天下,不可能不受梁启超的极大影响。正如胡适之所言:“任公为人最和蔼可爱,全无城府,一团孩子气。”

梁任公弟子诸多,朋友也很多,在当时一度成为国内一尊舆论的领袖。固然与其渊博的知识,名满中外的名气分不开,但其中也少不了个人的人格魅力。可以说其为人是相当成功的,只可惜其有一个重要的弊端就是不会识人,以至于屡屡受挫不被理解。

当然正如其信仰的那般,“宇宙是有缺陷的”,梁启超自身又有着学多不可诟病弊端,做事过滤过多,闯劲不足,思想还有着一定的保守性,可是是他成名太早,后期缺乏师长引领的缘故吧。以至于,师长、弟子、朋友只见都有诸多矛盾,甚至视其为仇人,岂不悲哉!以至于死后还受多方排挤,英名难以流传,如同日月蒙尘,真是悲哀!

梁启超一生为解放国民思潮,做了极大的贡献,但终归不是一位称职的政治家。缺乏政治家的手腕与谋略,因而其政治生涯,屡屡受挫。不过梁启超极大的爱国情怀、爱国情结,是不可置否的!正如他个人所言:“我的中心思想是什么呢?就是爱国。我的一贯主张是什么呢?就是救国。我一生的政治活动,其出发点与归宿点,都是要贯彻我爱国救国的思想与主张,没有什么个人打算!”

总之,梁启超一生为近代中国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是一个对历史有着重大影响力的伟人,其高贵的人格、严谨治学精神,博大的爱国情怀等,有太多太多地方值得我们学习。

梁启超读后感篇十

梁启超的教育,政治,经济,文明,学术等方面的研究无疑是非常深入的。

中大部分书籍,图书馆都没有收藏,而且收藏的有限几本,早已被借出,最后侥幸的发现,解玺璋编写的《梁启超传》,图书馆中尚存有样品书,有光梁启超的了解,仅限于中学课本中的维新变法中,提到一点而已。

于是便怀着对梁启超在维新变法运动之后的行踪的好奇,便借阅这本《梁启超传》了,谁知一睹之后,便爱不释手,只欲读完方休。

解玺璋的这本《梁启超传》,构思新颖、手法独特,同历来诸多传记有着极大的不同,正如刘再复在序言中所述的那般“此书除了前三章讲述梁启超出身、婚姻家庭生活之外,其他皆以梁启超与近代中国历史性人物的关系为章节。

“如此构筑传记,便是以‘人’为中心,相应地,便是历史以‘人’为主轴,从而主客兼宜,脉略清晰,既有历史性,又有文学性。

可以毫不夸张的说,这既是一本梁启超传记,也是一部中国近代史,既是梁启超传记,也是一群近代中国历史性人物的综合传记。

读罢,方知梁启超对于中国的影响,并不曾因为维新运动的失败而终止,反而其影响贯穿整个近代中国史。

这是在以往的历史教科书中,不曾也无法看到的。

感谢解玺璋这本《梁启超传》,带领我们走进梁启超,并对梁启超有了更深的认识。

不过就个人观点而言,解玺璋尽管在极力客观的向读者们介绍梁启超,但是其中任然有不少为梁启超辩解的文字,大概是因为解玺璋对梁启超始终怀着敬佩的情愫所导致的吧。

导致几乎一生政治生活黯淡与失败,梁启超对于学术而言,或许是成功的,但是作于政治几乎是惨败的,而且败得彻底,但是他对于中国近现代,国家的发展,人民思想的解放,却无疑起着举足轻重的影响,他是近代国民思想解放启蒙的先驱。

只是思想的保守性,使得他的对于政治立场,具有极强的的妥协性,总是期望于当权者,能够舍弃自身的利益,实现他的政治理想,岂不可笑。

知道梁启超的家事之后,尤其是梁启超的幼年时期的而生存环境,难免又发出这样的感慨“梁启超是时代塑造的,是历史的而选择。

不是所有人都可以成为梁启超的,伟人的成长之路不可复制,梁启超之所以成为梁启超,这与他的才识,努力固然是分不开的,但是其幼年的而生存环境对其的成长却也功不可没。

可以说梁启超的成长是环境因素与个人因素的共同作用的结果,两者缺一不可。

所以说,纵然我们达不到梁启超的那种高度,也不全是自身的原因,与生活环境都有着莫大的影响。

梁启超的教育,政治,经济,文明,学术等方面的研究无疑是非常深入的。

作为近代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大师级的人物。

在家庭子女的教育上,成就也是鲜明的,不禁想到一句俗语,“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的孩子会打洞。

看起来很有偏见,其实也是很有道理的。

想到目前社会上,经常发生的家庭伦理道德纠纷,正如《春秋》中所说的,子不子父不父,真是时代的悲哀。

让我们不禁思索起来以后如何教育后代的问题,怎么才可以避免这些丑陋的悲剧的产生。

一生着作等身,一部序言洋洋洒洒一挥而就,停笔竟成一本书,估计也只有梁任公这样的学术大师,才能做得到的。

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影响深远。

梁启超直到病危最后时刻还在带病继续《辛稼轩年谱》,其治学精神可歌可谈,让我辈望尘莫及。

梁任公弟子诸多,几乎每一个都是名满天下,不可能不受梁启超的极大影响。

正如胡适之所言:“任公为人最和蔼可爱,全无城府,一团孩子气。

梁任公弟子诸多,朋友也很多,在当时一度成为国内一尊舆论的.领袖。

固然与其渊博的知识,名满中外的名气分不开,但其中也少不了个人的人格魅力。

可以说其为人是相当成功的,只可惜其有一个重要的弊端就是不会识人,以至于屡屡受挫不被理解。

当然正如其信仰的那般,“宇宙是有缺陷的”,梁启超自身又有着学多不可诟病弊端,做事过滤过多,闯劲不足,思想还有着一定的保守性,可是是他成名太早,后期缺乏师长引领的缘故吧。

以至于,师长、弟子、朋友只见都有诸多矛盾,甚至视其为仇人,岂不悲哉!以至于死后还受多方排挤,英名难以流传,如同日月蒙尘,真是悲哀!

梁启超一生为解放国民思潮,做了极大的贡献,但终归不是一位称职的政治家。

缺乏政治家的手腕与谋略,因而其政治生涯,屡屡受挫。

不过梁启超极大的爱国情怀、爱国情结,是不可置否的!

正如他个人所言:“我的中心思想是什么呢?就是爱国。

我的一贯主张是什么呢?就是救国。

我一生的政治活动,其出发点与归宿点,都是要贯彻我爱国救国的思想与主张,没有什么个人打算!”

总之,梁启超一生为近代中国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是一个对历史有着重大影响力的伟人,其高贵的人格、严谨治学精神,博大的爱国情怀等,有太多太多地方值得我们学习。

前两天从图书馆借了本《梁启超传》,我看梁启超的东西,是因为较之他老师康有为,他的成就和气质要高些,再是他在中国新闻史上的成就,很欣赏他的才华,文笔,充沛的精力和饱满的激情。

书看到一半,他正是我心中的形象,家教好,资质好,勤奋,有激情,并有一腔爱国热情。

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李喜所,元青着的《梁启超传》很棒。

600多页的密密麻麻的小字书,并不是简简单单的人物传记,人物生活状态的简单再现,而是尽量引用原着或书信或文章,让那个时代的文字来讲述历史,阐述梁的观点,并努力分析形成这些观点的历史原因和背景,虽然书中许多部分为文言文,但这对得到梁真实的观点很重要,还可以顺便熟悉文言文。

今天看到梁彻底和康有为的保皇派决裂了,有了自己的观点,成为改良派的领袖人物。

我在回到宿舍后,突然感觉梁阐述的实施路线不无道理:其一,它不同于保皇派,比保皇派的激进不言而喻;再和革命派相比,在我们文人(我姑且算做文人)眼中,确实是不理智,让文人看到举国生灵前仆后继去用生命推翻一个专制政府是他们所不忍的,并且在中国当时社会开发民智而后演其它,似乎是所有工作的前提。

在未开发民智前,不说发动革命难上加难,即使真的发动了广大愚昧民众,也极易被别有心机的人或集团利用,历史证明我的推测是正确的。

以我不算广博的知识,清末民初的高级知识分子多主张改良,后来的胡适就是一例,而那些学生以及渐渐觉醒的工人和小资产阶级则多偏重用武力推翻旧政府,搞革命。

我们静下心来想一想,那些高级知识分子的思路真的一点道理都没有吗?革命不是他们所说的太不理智,太草率,效率太低吗?我认为,答案是肯定的。

且不说愚民起义搞革命注定被利用,就谈那些无辜生命的毫无价值的陨灭,社会财富的破坏,社会治安的动荡,以及不知能否获胜的迷茫,远不如梁的主张来得快,做的好,我想,中国只有一个梁启超,如果成百上千的文人,官员都是梁启超,民众会成为“新民”,君主立宪会和平实现,不会是这么大的代价后,换来社会主义。

梁启超和胡适是性格完全不同的两个人,思想却惊人一致,我们不能不想这是为什么。

再看通过革命改造中国的历程及现状,革命中无论有一定头脑的学生还是工人农民,被军阀,被帝国主义利用的还少吗?这中间的大部分原因是民智未开。

再有通过革命,大部分烈士用生命换来的又是什么,死得又有多大价值?用我们经济学的观点看,能用一条生命换来这个东西,尽量不用五条生命。

真的通过革命胜利了——以百倍的代价,我们的工人农民又留下多少知识分子来治理这个国家?总不能举着枪杆共商民生,指挥建铁路,搞文明吧!?事实上中国真的这样做了,让不懂经济的人去计划物品流通,让中国母亲狠命生孩子,让不懂文学的人写小说,建国后,左倾了右倾,三年自然灾害中又饿死那些还没醒悟过来的国民,然后是不懂文化的搞文化大革命,揪有文化的,结果又被利用,唉!

唉!正如王小波说的,知识分子最怕的不理智的年代,因为知识分子就是靠一张嘴讲理,现在没理可讲,知识分子也就自然不被关注了,现在又有哪家单位尊重你的文化气质?不说这个,大学都不在是求知识的第一选择了,这是个可怕的现象,说明知识分子本身已经不尊重自己了。

用了三周,大致第一遍读完了《梁启超传》,期间屡次感叹,凡有趣的书最少要读两遍。

精力不济,以后再来翻读。

印象最深的,就是梁启超“笔锋常带情感”。

连他本人也常常以此自述。

《梁启超传》大段引用了《饮冰室文集》里的内容。

我总有“读原着”的冲动,看了《饮冰室文集》的卷册数目,还是算了,决定改道认真读完《梁启超传》。

梁启超的文字,确实很有感染力。

既朴实,又活泼。

而且可以体会到他积极思考、乐于分享的特点。

读到康有为时,看到他的刚愎,便有很直接、快捷的比较,深刻体会什么样的语调让人喜爱。

梁启超涉猎很广,治学,政治,历史,宗教,法律,文学,甚至教育,科学等等。

如果按照他的理念办学,那一定是一个视野丰富、高质量、开明的通识教育。

梁启超教育子女很有成就,各个成为各自领域的栋梁之才。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梁启超还在各种旅途之中,不断思考,结合亲眼所见的现状,得出结论,改进自己的理念。

他对于当时很多社会现象,有深刻而且深远的见地。

一路走,一路想,一路写。

是当时重要的精神和政治领袖。

与此同时,我也看到那个年代大量的有识之士参与到同样的讨论中。

清末至民国初年,言论自由,百家争鸣,各路思想着实丰富,令人神往。

不记得是哪位哈佛大学的经济学教授提过,经济学家(甚至科学家)有两类,一类是解释问题的学者:观察到某个现象,提出相关问题,然后试图给予答案,或解释。

还有一类,是建设型的学者。

他们获取大量已经有的结论、知识,对现在社会上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的解决方案,更有力者,甚至会给予执行(比如美国总统的经济学家团队)。

我所了解的基础研究学科,大体也是这样的归类。

梁启超,我认为,属于出色的第一类,善于解释、归纳,而不善应用。

身处乱世,梁启超没有太多书生不切实际的架子,迫切的想要改善中国的状况,甚至因此曾经被人利用,加之也有自己的私心,他的一生可圈可点,可批可驳。

小学、初中、高中,前后学了三遍中国近代史。

我认为我在这套教育体制下,在历史课上学到的东西,让我觉得很幸运!我的记忆力,选择性很强,但凡是我不懂的,一概记不住。

梁启超读后感篇十一

以前上历史课学过“公车上书”,梁启超是这次事件的主要参与者,在中国历史上,他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对于梁启超为什么可以取得这么大的成就,我想肯定和他的家庭有关。

在这本书的开头就直接说了:凡是卓越的天才人物,一定有他超拔脱俗的、不同凡响之处。而在他的幼年,也一定会有启发引导他的人,培养他,爱护他,不使他中途夭折,直到长成参天大树。开出绚烂无比的花朵,结出硕大无朋的果实。

在梁的成长中有三个人就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一是他的祖父,二是他的父亲,还有一位就是他的母亲。正是他们,呵护他、培养他、教育他,让他度过了幸福的少年。梁启超天资聪颖,勤奋好学。他出生在广东的一个小渔村,跟着祖父一起生活了十九年,通过祖父的言传身教,他考上了中国科举有史以来难得一见的“童子秀”。并且在后来得到了地方官员的赏识,但是他有独立的思想。看到国人受苦的情况下,他急切希望改革政治。并在随后的岁月中一直致力于改革。

因为良好的.教育和他的聪明,在之后梁启超拜康有为为师,在甲午中日战争后,与康有为发起“公车上书”。在袁世凯称帝后强烈批评。在他的一生中留下了各种辉煌的事迹。

读完《梁启超传》我深深敬佩梁启超,在国家危难的时候积极站出来,将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这些人就是中华民族的脊梁。正是因为有了梁启超这样的人我们今天才能有幸福的生活。我感觉到自己的缺点和不足,应当注意自身修养。

梁启超读后感篇十二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想,每个人心中都渴望成功。然而前进的道路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总会碰到困难的阻挡,而到这时,你是选择畏缩退避还是勇往直前呢?而那让你最终一直走下去的法宝是什么呢?那就是毅力!美国小说家狄更斯说过:顽强的毅力可以征服世界上任何一座高峰。

贝多芬是世界闻名的音乐家,他从小就显露出他的音乐才华,但贝多芬从17便已开始感觉听力日渐衰弱,直到18,当他确认自己的耳朵无法医治时,才把这件事告诉朋友。但他对生活和音乐的热爱超过了个人的痛苦和绝望,开始创作他的乐观主义作品。对于一个耳聋的人来说,作曲是一件难于登天的事情,但他就是用自己坚韧顽强的毅力克服了种种困难,终于创作出震动全世界的《英雄交响曲》!贝多芬曾说过:只要有机会,我就要反抗命运!事实证实,他做到了!他成为了全世界伟大的音乐家!

贝多芬的事例告诉我们,世界上没有不能做到的事情,只要你有足够的毅力就可以做到,但假如你碰到困难就低迷消沉下去,成功永远都不会向你微笑!

居里夫人曾说过:人要有毅力,否则将一事无成。毅力和壮志是事业的双翼,两者缺一不可,假如你没有坚韧的毅力,你的事业就会像雄鹰断了一个翅膀一样,不可能展翅翱翔,不可能遨游出你的一片天空,所以毅力是你事业成功的根本保证。其实,学习也是如此,不能一碰到困难就退缩,碰到难题就不思考,那么这样难题越积越多,学不会的问题就越来越多,这样学习成绩就会下降,“学业有成”这四个字就无从谈起了。

由此可见,拥有顽强的毅力对于一个向往成功的人是多么的重要啊!每个人都有毅力,只是多和少的问题,获取和失去的问题。在成就事业的过程中不免碰到挫折和失败,但假如没有坚强的毅力作为后盾,将永远也走不出困境而迈向成功的。假如你正走在向往成功的道路上,请别忘了,毅力是成功道路中一个不可缺少的奠基石之一——有毅力者成,反是者败。

梁启超读后感篇十三

梁启超的儿女他们个个成才,这和梁启超对他们的教育培养有密切的关系。九人中有梁思成、梁思永、梁思礼三人是中国科学院院士,一个家庭中出了三个院士这也是极少见的。

每当我听到同学们激昂豪迈地诵读《少年中国说》时,心中燃起一股暖流,视线逐渐模糊,《梁启超家书》中的一幕幕浮现在眼前。

《梁启超家书》一开始以书信的形式呈现在儿女眼前,后来经过整理,编订构成了一本书。梁启超的一封封书信渗透着对子女们浓浓的亲情与深沉的爱。与其说是家书,不如说是对儿女的人生指导,像照明灯一样点亮了孩子们光辉的前程。当然,更少不了对儿女的关心、问候。这与《洛克菲勒的38封家书》大同小异,同样都是为孩子们照亮前程,指引人生。不同的是,《梁启超家书》充满了家国情怀,充分表达了梁启超忧国忧民的情怀。

“一门三院士,九子皆才俊”就是对梁启超这种言传身教、耳提面命的最好写照。作为一位父亲,他当然希望子女成才,但他更重视健康。他说:“汝需如汝乃吾之命根”,身健则心灵,心灵则易悟。在学习当中,我们一定要注意健康,才能有一个光辉的前程、幸福的生活。

我喜欢梁任公说的一句话:“汝生平处境太顺,小挫折正磨炼德行之好机会。”思永、思成被车撞得头皮血流,却还乐观地直面生活。梁启超认为,这并不是灾难,而是挫折,挫折正磨炼了德行与心性,使自己学会在逆境中成长,使自己变得更勇敢。如今社会安定,我们这一代有一部分人太矫情了,根本不能很好地理解挫折,也就不能很好地磨练自己,遇到一点点困难便放弃,可笑至极,受了一点小伤便大声哭喊,没有想过老一辈那么苦是怎么挺过来的。

读了这本书之后,我从中汲取了人物的优秀品质,面对生活的积极态度等。还记得我三年级被小车碾碎脚趾的时候,我受不了那个疼痛,哭得稀里哗啦,但是爸妈赶到医院,看着坐在轮椅上的我,他们都在乐观地安慰我,甚至还给我讲笑话。当时我一点都不理解爸妈,觉得他们对我太没有同情心了,我都受伤了,他们还笑得出来!现在想想,爸妈并不是不爱我,不关心我,他们当时的种种所谓的“笑”,其实是他们在灌输我一种难得的乐观精神。事情已经发生,哭天喊地,怨天尤人,唉声叹气,忧愁满面并不能很好地解决问题,唯有积极面对,才能更以好的心态,好的精神面貌抗衡不幸。确实如此,在我受伤住院的那些日子里,同样快乐,同样充实,我的伤也以最快的速度恢复。

少年强,则国强,正值少年的我们,应抓住一切机会,积极向上,学习种种有用的知识,陶冶情操,为国家之富强而发奋图强,让自己更加优秀,国家更加富强!

梁启超读后感篇十四

梁启超的儿女他们个个成才,这和梁启超对他们的教育培养有密切的关系。九人中有梁思成、梁思永、梁思礼三人是中国科学院院士,一个家庭中出了三个院士这也是极少见的。

九子皆才俊

每当我听到同学们激昂豪迈地诵读《少年中国说》时,心中燃起一股暖流,视线逐渐模糊,《梁启超家书》中的一幕幕浮现在眼前。

《梁启超家书》一开始以书信的形式呈现在儿女眼前,后来经过整理,编订构成了一本书。梁启超的一封封书信渗透着对子女们浓浓的亲情与深沉的爱。与其说是家书,不如说是对儿女的'人生指导,像照明灯一样点亮了孩子们光辉的前程。当然,更少不了对儿女的关心、问候。这与《洛克菲勒的38封家书》大同小异,同样都是为孩子们照亮前程,指引人生。不同的是,《梁启超家书》充满了家国情怀,充分表达了梁启超忧国忧民的情怀。

“一门三院士,九子皆才俊”就是对梁启超这种言传身教、耳提面命的最好写照。作为一位父亲,他当然希望子女成才,但他更重视健康。他说:“汝需如汝乃吾之命根”,身健则心灵,心灵则易悟。在学习当中,我们一定要注意健康,才能有一个光辉的前程、幸福的生活。

我喜欢梁任公说的一句话:“汝生平处境太顺,小挫折正磨炼德行之好机会。”思永、思成被车撞得头皮血流,却还乐观地直面生活。梁启超认为,这并不是灾难,而是挫折,挫折正磨炼了德行与心性,使自己学会在逆境中成长,使自己变得更勇敢。如今社会安定,我们这一代有一部分人太矫情了,根本不能很好地理解挫折,也就不能很好地磨练自己,遇到一点点困难便放弃,可笑至极,受了一点小伤便大声哭喊,没有想过老一辈那么苦是怎么挺过来的。

读了这本书之后,我从中汲取了人物的优秀品质,面对生活的积极态度等。还记得我三年级被小车碾碎脚趾的时候,我受不了那个疼痛,哭得稀里哗啦,但是爸妈赶到医院,看着坐在轮椅上的我,他们都在乐观地安慰我,甚至还给我讲笑话。当时我一点都不理解爸妈,觉得他们对我太没有同情心了,我都受伤了,他们还笑得出来!现在想想,爸妈并不是不爱我,不关心我,他们当时的种种所谓的“笑”,其实是他们在灌输我一种难得的乐观精神。事情已经发生,哭天喊地,怨天尤人,唉声叹气,忧愁满面并不能很好地解决问题,唯有积极面对,才能更以好的心态,好的精神面貌抗衡不幸。确实如此,在我受伤住院的那些日子里,同样快乐,同样充实,我的伤也以最快的速度恢复。

少年强,则国强,正值少年的我们,应抓住一切机会,积极向上,学习种种有用的知识,陶冶情操,为国家之富强而发奋图强,让自己更加优秀,国家更加富强!

梁启超读后感篇十五

提倡"百善孝为先"的-,从蒙学的《朱子家训》,《颜氏家训》,一直到清末的《曾国藩家训》,任何一篇关于教导自己子女立身、处世、做学问的文章,都有一副神-严峻的教训面孔,板着,端着,让孩子和家人觉得惧怕。

有此印象,对于写这类文章的父亲们,便都有了一种固定的认识。甚至读《傅雷家书》时,也羡慕傅聪有如此博学多才,循循善诱,同时又严格要求孩子的父亲。

而近日,读得一本旧书——《梁启超家书》,忽然发现,梁任公教育孩子是如此的不同。

写《少年-说》的梁任公(启超)曾经这样说:"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则国-,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

参加戊戌变法之前之后,曾经想着君主立宪,而后又支持--的梁任公,在一生之中思想多变,兴趣多变,唯有对他儿女的拳拳爱意从未改变,为了少年-梦,梁任公仁慈地呵护着子女,精心培育着子女,引导着子女按照他们自己的意愿发展,梁启超的9个儿女,人人成才,且各有所长,当年-研究院第一批院士中竟然有两人是他的孩子:建筑学家梁思成,考古学家梁思永,此外有才女梁思顺,图书馆学家梁思庄,毕业于西点-校任十九路-校官早年病逝的梁思忠,研究经济学的梁思达,参加-的梁思懿和梁思宁,已经第三个成为院士的火箭专家梁思礼。

家书按照时间顺序展开,第一篇便可看见梁启超指导时年十九岁的女儿梁思顺学习-行政法、经济学、财政学、-法,等等,"因思若吾爱女在侧,当能令我忘他事……""汝求学不可太急……",接下来便是给思成思永的"若缘怠荒所致,则是自暴自弃,非吾家子弟矣。"

随着儿女们的成长,梁任公说:"人生之旅历甚长,所争决不在一年半月,往不克因此着急失望,找精神上之萎(上草头下畏""至于未能立进大学,这有什么要紧,求学问不是求-,()总要把墙基越筑得厚越好。"

紧接着,梁任公便开始教导"做官实易损人格,易习于懒惰与巧滑,终非安身立命之所。""学问是生活,生活是学问""人之生也,忧患俱来,知其无可奈何,则安之若命。""将来成就如何,现在想它则甚?着急他则甚?一面不可骄盈自慢,一面有不可怯弱自馁,尽自己能力去做,做到哪里是哪里,如此则可以无入而不自得,而于社会亦总有多少贡献。"

梁任公在本书里的文笔很活泼的,古文和白话相间的,亲切动人。有意思的是,梁任公称呼自己的孩子"宝贝思顺","没出息的小庄庄""老baby",他是非常平等亲和地与孩子们交流,当孩子们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梁启超是给出了这样的安排,他说"我对于你们的婚姻,得意的了不得,我觉得我的方法好激烈,由我留心观察看定一个人,给你们介绍,最后决定在你们自己,我想这真是理想的婚姻制度",而且,当梁思成和林徽因的婚事定下之后,梁启超会问女儿思顺"你的意见怎样呢?"

此书选择的大部分是梁任公给子女谈为学和做人的书信,后附三篇演讲和谈话录,其实也是总结了梁任公认为为学做人的思想——所谓三达德——即为"智、仁、勇".

一如梁任公说的:"养足你的根本智慧,体验出你的人格人生观,保护好你的自由意志。"少年-,-少年,皆在于此。

梁启超读后感篇十六

用了三周,大致第一遍读完了《梁启超传》,期间屡次感叹,凡有趣的书最少要读两遍。精力不济,以后再来翻读。

印象最深的,就是梁启超“笔锋常带情感”。连他本人也常常以此自述。《梁启超传》大段引用了《饮冰室文集》里的内容。我总有“读原着”的冲动,看了《饮冰室文集》的卷册数目,还是算了,决定改道认真读完《梁启超传》。梁启超的文字,确实很有感染力。既朴实,又活泼。而且可以体会到他积极思考、乐于分享的特点。读到康有为时,看到他的刚愎,便有很直接、快捷的比较,深刻体会什么样的语调让人喜爱。

梁启超涉猎很广,治学,政治,历史,宗教,法律,文学,甚至教育,科学等等。如果按照他的理念办学,那一定是一个视野丰富、高质量、开明的通识教育。梁启超教育子女很有成就,各个成为各自领域的栋梁之才。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梁启超还在各种旅途之中,不断思考,结合亲眼所见的现状,得出结论,改进自己的理念。他对于当时很多社会现象,有深刻而且深远的见地。一路走,一路想,一路写。是当时重要的精神和政治领袖。与此同时,我也看到那个年代大量的有识之士参与到同样的讨论中。清末至民国初年,言论自由,百家争鸣,各路思想着实丰富,令人神往。

不记得是哪位哈佛大学的经济学教授提过,经济学家(甚至科学家)有两类,一类是解释问题的学者:观察到某个现象,提出相关问题,然后试图给予答案,或解释。还有一类,是建设型的学者。他们获取大量已经有的结论、知识,对现在社会上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的解决方案,更有力者,甚至会给予执行(比如美国总统的经济学家团队)。我所了解的基础研究学科,大体也是这样的归类。梁启超,我认为,属于出色的第一类,善于解释、归纳,而不善应用。身处乱世,梁启超没有太多书生不切实际的架子,迫切的想要改善中国的状况,甚至因此曾经被人利用,加之也有自己的私心,他的一生可圈可点,可批可驳。

小学、初中、高中,前后学了三遍中国近代史。我认为我在这套教育体制下,在历史课上学到的东西,让我觉得很幸运!我的记忆力,选择性很强,但凡是我不懂的,一概记不住。记得高一快结束的时候,马上要会考,考前一个月里三次模拟都没过的,好像全班也没几个人。而我居然没什么反应,照常睡觉,还因此被历史老师当堂挖苦。后来为了会考,使劲背了两个礼拜,终于混过。但是,当时背是背下来了,孙中山他们辛亥革命完,为什么大总统自己不当,给了袁世凯,我一直没懂。而且,因为我近代史没学懂,虽说喜欢看历史剧,却从来不看近代史题材的历史剧。最近看了《梁启超传》,对近代史有了兴趣,准备去看一看……看看他们是怎么瞎编乱造的。

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英雄。就算军阀横行,土匪猖獗,外强割据,生灵涂炭。越是这样,就越凸显时代的英雄。

梁启超所相信的,要靠制度,要依赖制宪,就这么简单的几个字,里面的深意,不知道有几个人能真正理解。

梁启超读后感篇十七

前两天从图书馆借了本《梁启超传》,我看梁启超的东西,是因为较之他老师康有为,他的成就和气质要高些,再是他在中国新闻史上的成就,很欣赏他的才华,文笔,充沛的精力和饱满的激情。书看到一半,他正是我心中的形象,家教好,资质好,勤奋,有激情,并有一腔爱国热情。

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李喜所,元青着的《梁启超传》很棒。600多页的密密麻麻的小字书,并不是简简单单的人物传记,人物生活状态的简单再现,而是尽量引用原着或书信或文章,让那个时代的文字来讲述历史,阐述梁的观点,并努力分析形成这些观点的历史原因和背景,虽然书中许多部分为文言文,但这对得到梁真实的观点很重要,还可以顺便熟悉文言文。

今天看到梁彻底和康有为的保皇派决裂了,有了自己的观点,成为改良派的领袖人物。我在回到宿舍后,突然感觉梁阐述的实施路线不无道理:其一,它不同于保皇派,比保皇派的激进不言而喻;再和革命派相比,在我们文人(我姑且算做文人)眼中,确实是不理智,让文人看到举国生灵前仆后继去用生命推翻一个专制政府是他们所不忍的,并且在中国当时社会开发民智而后演其它,似乎是所有工作的前提。在未开发民智前,不说发动革命难上加难,即使真的发动了广大愚昧民众,也极易被别有心机的人或集团利用,历史证明我的推测是正确的。

以我不算广博的知识,清末民初的高级知识分子多主张改良,后来的胡适就是一例,而那些学生以及渐渐觉醒的工人和小资产阶级则多偏重用武力推翻旧政府,搞革命。我们静下心来想一想,那些高级知识分子的思路真的一点道理都没有吗?革命不是他们所说的太不理智,太草率,效率太低吗?我认为,答案是肯定的。且不说愚民起义搞革命注定被利用,就谈那些无辜生命的毫无价值的陨灭,社会财富的破坏,社会治安的动荡,以及不知能否获胜的迷茫,远不如梁的主张来得快,做的好,我想,中国只有一个梁启超,如果成百上千的文人,官员都是梁启超,民众会成为“新民”,君主立宪会和平实现,不会是这么大的代价后,换来社会主义。

梁启超和胡适是性格完全不同的两个人,思想却惊人一致,我们不能不想这是为什么。

再看通过革命改造中国的历程及现状,革命中无论有一定头脑的学生还是工人农民,被军阀,被帝国主义利用的还少吗?这中间的大部分原因是民智未开。再有通过革命,大部分烈士用生命换来的又是什么,死得又有多大价值?用我们经济学的观点看,能用一条生命换来这个东西,尽量不用五条生命。真的通过革命胜利了——以百倍的代价,我们的工人农民又留下多少知识分子来治理这个国家?总不能举着枪杆共商民生,指挥建铁路,搞文明吧!?事实上中国真的这样做了,让不懂经济的人去计划物品流通,让中国母亲狠命生孩子,让不懂文学的人写小说,建国后,左倾了右倾,三年自然灾害中又饿死那些还没醒悟过来的国民,然后是不懂文化的搞文革,揪有文化的,结果又被利用,唉!

唉!正如王小波说的,知识分子最怕的不理智的年代,因为知识分子就是靠一张嘴讲理,现在没理可讲,知识分子也就自然不被关注了,现在又有哪家单位尊重你的文化气质?不说这个,大学都不在是求知识的第一选择了,这是个可怕的现象,说明知识分子本身已经不尊重自己了。

梁启超读后感篇十八

梁启超家学渊源极深,对于这个长子,在劝学上用的功夫着实不少。梁思成写信,问做学问有用无用,梁启超以唐朝的诗人李白、杜甫和名相姚崇、宋璟为例,告诉梁思成“为中国文化史及全人类文化史起见,姚、宋之有无,算不得什么事,若没有了李、杜,试问历史减色多少呢?我也并不是要人人都做李杜,不做姚、宋,要之,要个人自审其性之所近何如,人人发挥其个性之特长,以靖献于社会,人才经济莫过于此。”人人各有所长,做学问的人与做官的人,只要都竭尽全力发光发热,给社会做点贡献,就都是有用的。而对于梁思成这种看起来急于求成的心态,梁启超也给予了驳斥,他在信里写道“我生平最服膺曾文正两句话‘莫问收获,但问耕耘’,将来成就如何,现在想他则甚?着急他则甚?一面不可骄盈自慢,一面又不可怯弱自馁,尽自己能力做去,做到哪里是哪里,如此则可以无入而不自得,而于社会亦总有多少贡献。”梁启超把准了年轻人做学问心态的症结,那就是短时间内急于有所收获,长期来看可以作为安身立命的资本,他语重心长的告诫,或许可以让梁思成幡然醒悟,沉下心做自己的学问。

在梁启超看来,在学校中求学,最重要的是学规矩,“今在学校中只有把应学的规矩,尽量学足,不惟如此,将来到欧洲回中国,所有未学的规矩也还须补学,这种工作乃为一生历程所必须经过的,而且有天才的人绝不会因此而阻抑他的天才,你千万别要对此而生厌倦,一厌倦即退步矣。”当然,这里的规矩并不只是学校的规则,而是做学问的基本方法,务求循规蹈矩,而不是投机取巧。“能巧之人,习熟规矩后,乃愈益其巧耳。不能巧者,依着规矩可以无大过。”因此,做学问不怕出不了彩,怕的是基础不牢、根基不稳,花拳绣腿、弄巧成拙。梁启超还讲,凡做学问总要“猛火熬”和“慢火炖”两种工作,循环交互着用去,有的知识要一天一天慢慢积累,像是炖一锅好汤,有的知识则要集中精力解决几个主要问题,像是爆炒一盘好菜。这种精准把握学习火候,懂得快慢结合的方法,对于今天的我们学习研究都是很有益处的。

梁启超在给梁思成的信中,详细描述了为徐志摩证婚的情形,徐志摩的妻子才与前夫离婚就迅速跟徐志摩结婚,他本来不想去,无奈胡适之、张彭春两位朋友苦苦求情,但他也毫不客气,不留一点情面,“我在礼堂演说一篇训词,大大教训一番,新人及满堂宾客无一不失色,此恐是中外古今所未闻之婚礼矣。”在他看来,“青年为感情冲动,不能节制,任意决破;礼防的罗网,其实乃是自投苦恼的罗网,真是可痛,真是可怜。”发此感慨,一是表达他对徐志摩结婚一事的抗议,二是告诫自己的孩子,不要如此冲动,自投苦恼。彼时,梁思成与林徽因同在美国,梁启超在信中也频频叮咛二人互相照顾,在林徽因的父亲林觉民被袭逝世后,他赶紧给梁思成去信,“徽因造此惨痛,唯一的伴侣、惟一的安慰,就只靠你,你要自己镇静着,才能安慰他”,而在金钱方面,他从来都是大度的,在询问梁思成的预算时,会特意提醒,将林徽因的一并计算在内。可见,他对儿子感情生活的重视和殷殷期待。

在梁启超的观念中,“人需等到生计完全自立后,再实行创造新家庭”,他本来也不是一个“催婚”的人。林徽因的父亲出现变故之后,梁启超更多地为林徽因着想,便想着让自己的儿子把责任承担起来,甚至提出了让儿子换一个更容易谋生的专业,成婚之后,也能负担起一家老小,“但现在的情形,思成结婚后不能不迎养徽因之母,立刻便须自立门户,这便困难多了。我从前希望他学都市设计,只怕缓不济急,他毕业后转学建筑工程,何如?”其对林家的情谊可见一斑,梁思成听从了他的建议,研习建筑学,回国后在东北大学创立了我国第一个建筑系。

梁启超自认为是一个“学问趣味方面极多的人”,生活内容异常丰富,这让他能够永久保持不厌不倦的精神。在他看来,人要有多种趣味,要烂漫向荣,“趣味转过新方面,便觉得像换个新生命,如朝旭升天,如新荷出水,我自觉这种生活是极可爱的,极有价值的。”他很喜欢这种生活状态,便要求孩子们把自己的生活丰富起来。

对于梁思成,梁启超有些担忧,“思成所学太专门了”“我怕你因所学太专门之故,把生活也弄成近于单调,太单调的生活,容易厌倦,厌倦即为苦恼,乃至堕落之根源。”在学问上,他建议梁思成对于文学、人文科学,要“多用点工夫”。在社交上,他也建议梁思成,交友取益,也要方面稍多,这样才能交换更多的知识和生活阅历,拓展自己的视野。梁启超认为,如果梁思成守着太专的学问,“将来也会和我相对词竭,不能领着我的教训,你全生活中本来应享的乐趣,也削减不少了。”意思是,你自己的学识和生活不够丰富,连你老爸谈话的节奏都跟不上了。梁启超生怕梁思成会变成钻进一门学问的呆子,“我希望你回来见我时,还我一个三四年前活泼有春气的孩子,我就心满意足了。”

像上面这样亲切风趣的语言在他的文字中并不鲜见,他催促梁思成“你看了这信,意见如何,无论校课如何忙迫,是必要回我一封稍长的信,令我安心。”他十分珍视与子女互动,甚至会嗔怪在欧洲旅行的梁思成,“你来信终是太少了,老人爱怜儿女,在养病中以得你们的信为最大乐事,你在旅行中尤盼将所历者随时告我(明信片也好)”,读起来颇有些可怜祈求的意味,却是一个父亲对子女最深切的牵挂,最随意却最浓情的表达。只可惜,这样一个有趣的父亲,被北京协和医院“孟浪”的医生错误地割掉了一颗肾,这便是轰动一时的“梁启超被西医割错腰子”案,大度的梁启超还公开为协和医院辩护,申明“我盼望社会上,别要借我这回病为口实,生出一种反动的怪论,为中国医学前途进步之障碍”。此后,他的身体每况愈下,不到三年,与世长辞。

梁启超的家书虽然不是浸透生活的散文诗,却充满了诗一样的父子柔情,虽然不是韵律整齐的歌曲,却如酒后哼出的小调,百转千回、别有风味。我读完之后,都有一种赶紧提笔给自己女儿写封信的冲动了,哈哈。

梁启超读后感篇十九

莫问收获但问耕耘

――读《梁启超家书》有感

作者:西安分行办公室李佃强

《梁启超家书》是一本不太厚的书,但与以往我们对这位大家的政治活动、学术研究印象不同,读罢此书,一个劝学、“催婚”、风趣、有点碎碎念的“顽童”父亲形象跃然纸上。梁启超的九个子女个个不凡,笔者更关注梁思成一些,重点把他写给梁思成的书信分享给大家。

做学问,不以是否有用来评判

梁启超家学渊源极深,对于这个长子,在劝学上用的功夫着实不少。梁思成写信,问做学问有用无用,梁启超以唐朝的诗人李白、杜甫和名相姚崇、宋z为例,告诉梁思成“为中国文化史及全人类文化史起见,姚、宋之有无,算不得什么事,若没有了李、杜,试问历史减色多少呢?我也并不是要人人都做李杜,不做姚、宋,要之,要个人自审其性之所近何如,人人发挥其个性之特长,以靖献于社会,人才经济莫过于此。”人人各有所长,做学问的人与做官的人,只要都竭尽全力发光发热,给社会做点贡献,就都是有用的。而对于梁思成这种看起来急于求成的心态,梁启超也给予了驳斥,他在信里写道“我生平最服膺曾文正两句话‘莫问收获,但问耕耘’,将来成就如何,现在想他则甚?着急他则甚?一面不可骄盈自慢,一面又不可怯弱自馁,尽自己能力做去,做到哪里是哪里,如此则可以无入而不自得,而于社会亦总有多少贡献。”梁启超把准了年轻人做学问心态的症结,那就是短时间内急于有所收获,长期来看可以作为安身立命的资本,他语重心长的告诫,或许可以让梁思成幡然醒悟,沉下心做自己的学问。

在梁启超看来,在学校中求学,最重要的是学规矩,“今在学校中只有把应学的规矩,尽量学足,不惟如此,将来到欧洲回中国,所有未学的规矩也还须补学,这种工作乃为一生历程所必须经过的,而且有天才的人绝不会因此而阻抑他的天才,你千万别要对此而生厌倦,一厌倦即退步矣。”当然,这里的规矩并不只是学校的规则,而是做学问的基本方法,务求循规蹈矩,而不是投机取巧。“能巧之人,习熟规矩后,乃愈益其巧耳。不能巧者,依着规矩可以无大过。”因此,做学问不怕出不了彩,怕的是基础不牢、根基不稳,花拳绣腿、弄巧成拙。梁启超还讲,凡做学问总要“猛火熬”和“慢火炖”两种工作,循环交互着用去,有的知识要一天一天慢慢积累,像是炖一锅好汤,有的知识则要集中精力解决几个主要问题,像是爆炒一盘好菜。这种精准把握学习火候,懂得快慢结合的方法,对于今天的我们学习研究都是很有益处的。

感情不节制,便会自投苦恼的罗网

梁启超在给梁思成的信中,详细描述了为徐志摩证婚的情形,徐志摩的妻子才与前夫离婚就迅速跟徐志摩结婚,他本来不想去,无奈胡适之、张彭春两位朋友苦苦求情,但他也毫不客气,不留一点情面,“我在礼堂演说一篇训词,大大教训一番,新人及满堂宾客无一不失色,此恐是中外古今所未闻之婚礼矣。”在他看来,“青年为感情冲动,不能节制,任意决破;礼防的罗网,其实乃是自投苦恼的罗网,真是可痛,真是可怜。”发此感慨,一是表达他对徐志摩结婚一事的抗议,二是告诫自己的孩子,不要如此冲动,自投苦恼。彼时,梁思成与林徽因同在美国,梁启超在信中也频频叮咛二人互相照顾,在林徽因的父亲林觉民被袭逝世后,他赶紧给梁思成去信,“徽因造此惨痛,唯一的伴侣、惟一的安慰,就只靠你,你要自己镇静着,才能安慰他”,而在金钱方面,他从来都是大度的,在询问梁思成的预算时,会特意提醒,将林徽因的一并计算在内。可见,他对儿子感情生活的重视和殷殷期待。

在梁启超的观念中,“人需等到生计完全自立后,再实行创造新家庭”,他本来也不是一个“催婚”的人。林徽因的父亲出现变故之后,梁启超更多地为林徽因着想,便想着让自己的儿子把责任承担起来,甚至提出了让儿子换一个更容易谋生的专业,成婚之后,也能负担起一家老小,“但现在的情形,思成结婚后不能不迎养徽因之母,立刻便须自立门户,这便困难多了。我从前希望他学都市设计,只怕缓不济急,他毕业后转学建筑工程,何如?”其对林家的情谊可见一斑,梁思成听从了他的建议,研习建筑学,回国后在东北大学创立了我国第一个建筑系。

趣味转过新方面,便觉得像换个新生命

梁启超自认为是一个“学问趣味方面极多的人”,生活内容异常丰富,这让他能够永久保持不厌不倦的精神。在他看来,人要有多种趣味,要烂漫向荣,“趣味转过新方面,便觉得像换个新生命,如朝旭升天,如新荷出水,我自觉这种生活是极可爱的,极有价值的。”他很喜欢这种生活状态,便要求孩子们把自己的生活丰富起来。

对于梁思成,梁启超有些担忧,“思成所学太专门了”“我怕你因所学太专门之故,把生活也弄成近于单调,太单调的生活,容易厌倦,厌倦即为苦恼,乃至堕落之根源。”在学问上,他建议梁思成对于文学、人文科学,要“多用点工夫”。在社交上,他也建议梁思成,交友取益,也要方面稍多,这样才能交换更多的知识和生活阅历,拓展自己的视野。梁启超认为,如果梁思成守着太专的学问,“将来也会和我相对词竭,不能领着我的教训,你全生活中本来应享的.乐趣,也削减不少了。”意思是,你自己的学识和生活不够丰富,连你老爸谈话的节奏都跟不上了。梁启超生怕梁思成会变成钻进一门学问的呆子,“我希望你回来见我时,还我一个三四年前活泼有春气的孩子,我就心满意足了。”

像上面这样亲切风趣的语言在他的文字中并不鲜见,他催促梁思成“你看了这信,意见如何,无论校课如何忙迫,是必要回我一封稍长的信,令我安心。”他十分珍视与子女互动,甚至会嗔怪在欧洲旅行的梁思成,“你来信终是太少了,老人爱怜儿女,在养病中以得你们的信为最大乐事,你在旅行中尤盼将所历者随时告我(明信片也好)”,读起来颇有些可怜祈求的意味,却是一个父亲对子女最深切的牵挂,最随意却最浓情的表达。只可惜,这样一个有趣的父亲,被北京协和医院“孟浪”的医生错误地割掉了一颗肾,这便是轰动一时的“梁启超被西医割错腰子”案,大度的梁启超还公开为协和医院辩护,申明“我盼望社会上,别要借我这回病为口实,生出一种反动的怪论,为中国医学前途进步之障碍”。此后,他的身体每况愈下,不到三年,与世长辞。

梁启超的家书虽然不是浸透生活的散文诗,却充满了诗一样的父子柔情,虽然不是韵律整齐的歌曲,却如酒后哼出的小调,百转千回、别有风味。我读完之后,都有一种赶紧提笔给自己女儿写封信的冲动了,哈哈。

梁启超读后感篇二十

常言道:儿行千里母担忧。嘘寒问暖之语或许没有常挂嘴边,但在只言片语中流露出来,关爱流于点滴。

梁先生的家书中,他有时扮演慈父角色,为子女人生之路的规划起引导作用;有时候似乎也是位慈母,对子女诸多宠溺,宠溺之间不乏告诫,慎言慎行,人贵自立,人贵自省,人贵自知;有时候宛如兄长,呵护之情溢于言表;有时候又好似孩童,对子女们撒娇。撒欢、逗笑、关爱、或宽言鼓励,或敞开心扉,梁先生的真性情,很难想像到他是一个生活在思想禁锢,长辫宽袍,三寸金莲的封建时代,思想穿越百年灰色中国,以身作则,做年轻人人格的典范,也让我们读到了别样的梁启超。

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爱国之心长存,当取外国之知识报国,当取外国之思想报国,当取爱国之先进报国。梁先生希望子女不管在国外多有成就,也一定要回到自己的祖国,报效国家,即使这个国家还在经历苦难的成长,即使这个国家还是沉睡的狮子,吾之国,吾之家,以吾赤诚之心相报。他还希望子女于苦难中磨练成才,当自强。

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治学之路不可不严谨,“汝求学不可太急”,“若缘怠荒所致,则是自暴自弃,非吾家子弟矣”关怀之中透着严厉。精于术业,也许生活中会少些乐趣,但是知识和专业不仅仅是在书本上和课堂上,交友取益,读书取益,生活中亦有颇多可学习的地方。

当孩子求学治学碰壁时不断的鼓励和劝慰,知识不是死的,不是几门考试、几张卷子,几本文凭,学问也是灵活的,不拘泥于眼前的小磨难和小挫折,不消沉,不堕落,不灰心。一个人若是在束缚的环境中消磨意气,那么在困苦懊丧的环境中也一定会消磨志气。

哲子女之道,似双手托着奋起的雏鹰,自由飞翔,偶有训诫,皆语重心长,一代大家,“智、德、仁”的典范。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4881365.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