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感是读者在阅读一本书、一段文字或观看一部电影后的心情、思想和感受的总结,它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思考作品中的主题和意义。读后感是表达个人看法的一种方式,也是对作者创作的一种评价。通过读后感,我们可以与他人分享自己的阅读体验,同时也可以增强我们的阅读能力和思辨能力。那么,写一篇有关读后感的文章应该注意哪些方面呢?首先,我们要全面理解、把握文章的内容,包括主题、情节、人物、环境等等。其次,在书写读后感时,我们应该注重自己的独特思考和观点,不要简单复述书中的内容,而是要通过自己的观察和体验,给出独到的见解和思考。同时,读后感要注意言之有物,表达清晰,可以尝试运用一些修辞手法和修辞技巧,使文章更具有吸引力和影响力。最后,读后感是自己的感受和思考,不要拘泥于传统的写作模式,可以尝试突破常规,展示自己的独特思维和个性风采。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推荐的一些精选读后感文章,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阅读的愉悦和启示。
花椒与鱼翅读后感篇一
很多年前在长沙读书,喜欢那里重口味的美食,体重也到达过人生的巅峰。后来回了北方,虽然口味依然不算淡,但辣椒却吃的很少了。有次朋友问起我长沙的臭豆腐和北方的有什么不同,我想了想,说长沙的臭豆腐估计吃的是意境吧——阴冷的雨夜,上了一整晚的自习,回寝室的路上,卖臭豆腐的老爷爷支着摊子,亮着橘黄的灯,香辣扑鼻的汤汁淋到炸透了的豆腐上,放一块到嘴里,让人倏忽间清醒和温暖起来,有了继续往前走的能量。
扶霞的这本《鱼翅与花椒》在我读来不太算是美食书,很像用食物串联起来的回忆录,吃食只是具象的物体,想要表达的其实是对不同生活方式思维方式的态度。看的出来,作者对成都的感情特别深,以至于读她写的成都美食,我却在不自觉地想长沙的好吃的,反而是看她写的关于湖南菜谱的创作,完全没有感同身受。
译者说,遭受挫折时的“生活是苦的,食物却能带来一丝暂时的甜”,但不管“酸甜苦辣,都是人生的营养”,是呀,有食物享受的日子,何其珍贵,愿我们都能珍惜。
花椒与鱼翅读后感篇二
今天把元元《鱼翅与花椒》的读后感看完了。很佩服元哥,能以这么包容开放的心态来接受一本美食的书,因为好些东西是作为吃货的元元也接受无能的,这跟“好不好吃”并没有半毛钱关系,元元就是不能吃活生生、肉唧唧的昆虫,也不能吃正在蠕动的海味。[手动捂脸]但她还是鼓起勇气看完了全书,令人倾佩。
除开美食,元元还关注到了书中中国的历史、文化、政治、生活,分别给了她不同的角度和启发。
在寻找美食,啊不,人生的道路中,不禁想到有很多想吃吃不到或者还没有吃到的东西,比如不辣的重庆火锅,重新认识自己、接纳自己,这种感觉很奇妙,仿佛自己跟自己的一场和解,抉择和舍弃并存。
在元元看来,生活是苦的,但食物却能带来一丝慰藉,好吃的食物更是快乐的源泉。
如果你喜欢元元,可以读一读她写的读后感,真诚提醒最好别在晚上观看,要不然搞不清你是对火锅还是对元元流口水哟。
花椒与鱼翅读后感篇三
今年到现在我只读过两本关于美食的书,一本是汪老的,一本是扶霞的。虽然文字里描述的都是地域饮食文化,但是文字背后我们能感受到作者不自觉显露出来的人生态度。
读鱼翅与花椒时,我真是被扶霞震撼到了,在第四章,她写道:在中国,把不认识的人称为生人,认识的人叫熟人,这样的态度反应了一个事实,中国人传统上就是不爱吃生食的。她真是比中国人还懂中国菜,也善于在中国菜里探索中国文化,也许就是因为她的西方背景,她对中西饮食文化差异甚为敏感,如刀工,火候等等。她帮助国人认识自己已习以为常的厨事,也通过美食寻找到她内心深处的自我。感谢扶霞,要不是她我还真不知道伊尹这位有厨师背景的宰相。“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这句人人皆知的口头禅还是伊尹留下来的名句。
简单写一下我们广西名菜柠檬鸭的做法,抖音有详细的视频教程。不敢保证是人人爱吃,广西人都爱吃。
主料:
鸭子半只(买便宜的鸭子,不需要超级有嚼劲的土鸭)。
辅料:
酸姜一块,酸藠头八粒,酸辣椒六粒,咸柠檬两粒,若干蒜瓣,姜片。
(家里有能干的母亲,每年夏天她都会腌好一缸缸的酸玩意儿)。
酱料:。
1.姜蒜切片,酸辣椒酸藠头切片,咸柠檬切碎去籽(柠檬籽有苦味需要丢弃)。
2.将所准备的酱料混合备用。
3.鸭子斩成小块,用盐腌一会。
5.放入酸姜酸藠头以及调好的酱料放入锅内快速翻炒,盖盖子焖至水分快干。
6.放入咸柠檬快速翻炒就可以出锅啦,(咸柠檬苦,不要炒太久)。
柠檬鸭是武鸣高峰的名菜,当地人给这道菜冠地名:高峰柠檬鸭。其实已经是南宁市的家常菜了,味道是差不多的,主要的差异在于大厨掌握的火候适不适合客人的胃口,像我就特别喜欢炒得干干香香的鸭肉,而我的家人喜欢点到即止保留鸭肉的口感。
回忆美食,我更多的是想念家乡菜们,不管离开多久!
花椒与鱼翅读后感篇四
从国外的视角来看中国,“诗”是一个观察角度。诗歌是浓缩的历史、加密的事实、化妆的真相。中国诗词也擅长此道,比如”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记录的是去国的悲伤。比如“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描述的是时光的一去不复返。波特在《寻人不遇》里,努力跟着诗人的足迹,去还原诗人写诗时的环境。每到一处,倒上一杯酒,敬诗人,然后一饮而尽。如果寻人不遇,就让诗人的朋友代为转达。比如波特在李白妹妹的坟前敬酒,请她向哥哥转达敬意。
“美食”是另一个观察中国角度。牛津长大,剑桥上学,伦敦工作的福霞,拥有可以讲述感受的技能。福霞把这个技能转换到描述中国的美食上,精准地描述红油、花椒、辣椒对味蕾的轰炸,顿时让整本书飘出各种美食的香味。在没有互联网的九十年代,留学生在成都,就像在沙滩上搁浅的鲸鱼。而福霞这只鲸鱼,却品尝了沙滩的美食。
无论是波特还是福霞,他们都有记录和写作的习惯,还有不断学习的精神,无论切到什么频道,都能有独特的视角与发现。知识的传递,就像作者和读者之间有条河流。好的作者,会用适当的语言,把内心的感受翻译给对岸的读者。
花椒与鱼翅读后感篇五
《鱼翅与花椒》是一本很神奇的书,透过书,简直能闻到阵阵菜香味。这本书翻译的非常地道,给人的感觉就是一本中国人写的书嘛。
书中提到了川菜、湘菜、广式早茶、淮扬菜等等,不仅介绍了菜的做法,同时也介绍了这些菜系的由来以及中国这几十、上百年间形成的文化。书中的介绍也让我进行了一番反思,对于吃,我只属于好吃,只逞口舌之快,从来没有去思考过这道菜的食材、烹饪技巧、背后的文化。
《鱼翅与花椒》更是将我拉入到这个真实细腻、充满烟火气的世界里,之前看的书多为心理学、方法论,太虚幻、太缥缈、甚至太不切实际,而这本书让我感受到生活是什么,自由是什么,什么是追求,丰富精彩的人生又是什么,引我不断地去思考和反思自己。
这是最近难得的一本无比惊喜的书,每打开一个章节,就忍不住将整章一口气看完,太引人入胜了。不仅书的内容太让我感到惊喜之外,还感慨身为一位女性独自闯荡在中国大地上的羡慕之情,因为有着一重外国人的身份,让很多独自行动的危险性和困难性降低了。
花椒与鱼翅读后感篇六
这是一本有味道的书,英国人写的川菜饮食,挺有趣。1992年,从事亚太地区新闻报道助理编辑的扶霞来到中国,本意是研究少数民族历史,却在途径成都时爱上川菜。
她留在四川大学学习,并成为当年四川烹饪高等专科学校第一位外国学徒。其实在挺多外国人看来中国人吃的东西都奇奇怪怪的,比如我们和一个外国朋友吃火锅的时候他就坚决不肯吃鸡爪、火腿肠、鸭肠和脑花。很多时候,通过外国人的眼睛看中国,才更能看到一个真实的中国,《江城》如此,《长乐路》如此,《再会老北京》如此,这本书也是如此。
没有政商巨子的伟大成就,没有知识精英的傲人成果,没有冠绝全球的华彩建筑,没有傲啸四方的杰出事迹,书中聚集的,都是日常的普通人,以及我们每日所见的普通街市。但是这里记录了时代的变迁,与很多其他城市一样,成都的老城区也正在被拆除,这座有着千年历史的城市正在努力摆脱过去留给它的成熟风尘,努力的想把自己打扮成一个青嫩的小姑娘,这里的一些记录就好像是一座城市的墓志铭。
花椒与鱼翅读后感篇七
好吃嘴,四川话里面形容一个人很好吃。作者扶霞是一个很可爱的人,申请奖学金,堂而皇之地在申请表上填写前往中国做研究的意义,脑子里都想着水煮牛蛙、鱼香茄子。
真实地记录了在成都留学生生活的状态,经历如何展开学术研究的徘徊以后,下定决心投入到成都辛辣的烟火生活中去。作者也做过跟多真实地查阅,关于四川为何好辛辣引经据典展开了分析。
担担面,相传成都挑夫们走街串巷挑着扁担吆喝叫卖而得名。行文从谢老板不起眼的街边面食店开始,讲述了成都街边小吃文化的演变,钟水饺、赖汤圆再到后来上海炸鸡、新疆土豆、烤肉烤串。文末留下了谢老板担担面的食谱,好想试着做一下呀,哈哈哈。
活色生香地描述了四川人做饭讲究的一个鲜字,通俗又称点杀,现吃现杀。文中比较了中西方对内脏的不同处理,下水向来是中国百姓家常美食之一。通过冯锐,简洁探讨了大厨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所谓“君子远庖厨”,知识分子向来是不啻与庖厨一类为伍。
扶霞抱着投桃报李的心情想让身边的朋友了解到西餐的多姿多彩,改变西餐在朋友们心中单调刻板野蛮的印象,却不甚有效。进去到专门的烹饪学校,开始正规化的烹饪学习。我很感动扶霞在若尔盖途中嗅到四川酱心中涌起的归家之感,她是真的喜爱川菜呀。
调味和火候是中国菜里至关重要的环节。川菜富含多种复合口味的调制手段,极具包容性。自味精问世以后,大部分四川厨师都会选择用味精代替高汤熬制加入菜品中,这到底是一件好事还是坏事?西方的营养学本不健全,相反,中华民族传承下来的食补之方显得神奇而有效,根据不同的季节变化,年龄阶段,来选择食物,达到调理身体,滋养精神的目的。
花椒与鱼翅读后感篇八
作者对中国饮食的热忱毫不逊色于本地居民,因其描述还参杂着奇闻异事更添加不少趣味。这本书虽然是以外国人的视角来描述,却引发了很多国人的共鸣。究其原因,一则是因为作者发自内心的对中国饮食的热爱。由于热爱,才有了那么多真情实感的投入。热爱激发好奇心,才有了后面的实地考察,才有了自己下厨的摸索实践。二则是由于作者本身的文化底蕴和亲身体验,文章中有很多引言来自我国古代名篇,引经据典均有所依。其在四川和湖南等地的亲身经历更是给作者提供了丰富的一手资料。
花椒与鱼翅读后感篇九
认识自己如此之难,就从比较柔软的舌头开始吧!
读《鱼翅与花椒》的两天恰好是周末,于是连着两天下厨,对吃有了关心,忙忙碌碌中也好像重拾了对生活的热情。
高蛋白饮食给身体塑造人群,必吃榜单给观光客,不为人知的私房菜给风雅名流,苍蝇馆子给众生……如今若不是自己擅长厨艺,想在这盘泾渭分明的饮食图谱上发现点新玩意儿,倒成了十分困难的事情。
作为外来者,扶霞克服身份认同困惑的“以身试法”锐化了她的感受力,但作为本土文化原住民,要获得这种持久弥新的热情,非要抱持着开放的心态并上些冒险精神,让身体忠实于观念,才能让舌头复苏。
花椒与鱼翅读后感篇十
说到东北有几个梗是过不去的——迷之自信的正宗“普通话”,大金链子黑社会,貂与花布,烧烤与喊麦,五星级澡堂子与杀猪菜,但在我看来这些在酸菜肉馅饺子面前都不值一提。
在东北不管啥节吃饺子就对了,不犯忌讳,还能处进感情,春天就吃韭菜馅的,夏天就吃黄瓜馅的,秋天吃白菜,冬天吃酸菜,反正一年四季什么都可以断了,饺子不能断,而在东北众多饺子里酸菜馅敢说第一,基本上其他馅的也就没人敢吱声了。
酸菜馅饺子最核心的东西那就是酸菜了,东北的酸菜与南方的不一样,我们积酸菜的方法也比较简单原始,首先得准备一口大缸,紧接着准备几十棵包心大白菜,大粒食用盐几斤,温水与几十斤的大石头一块。
材料准备妥当之后,将大白菜一颗一颗的码放进缸里,注意必须紧紧的堆叠压实,每放一层就撒上一层大粒盐,就这样逐层叠放到大缸装不下为止,紧接着注入温水,漫过白菜即可,最后把大石头压在白菜上,剩下的就交给时间就好了。一个月左右,当我们走进家门迎面能闻到一股酸酸的臭臭的味道,嗨,这时候的酸菜就算是腌好了。
肉要农家稀食猪——从小吃剩饭剩菜长大的猪,小猪经过农家院一年的悉心照料,现在已经是膘满肠肥,等到酸菜下来的时候,年也就近了,这个时候几家亲戚吆喝着家里的青壮年将那头250斤往上的猪无情的放在杀猪台上,手起刀落就结束了它可怜的猪生,流下来的血被用来做了血肠,血块,成为了另一道酸菜的配菜伴侣,开膛破肚后的红白下水在不久的将来也将会变成餐桌上的一道道美食。
而做饺子最好选用前槽肉或者后秋肉(猪脖子后面的或者臀部的肉,前槽相对来说五花三层肥瘦相间,后秋肉多为精瘦肉)这两处的肉活泛不死板,紧致又不肥腻,刚刚好成了酸菜馅的最佳伴侣。
肉全了,酸菜到位了,就开始制作馅料的过程,将肉打碎成大小合适的肉粒,放入料酒,姜末,鸡精,盐,熟豆油,香油然后反复搅拌打散入味儿,趁着肉腌制的过程,我们开始处理酸菜,刚刚从缸里打捞上来的酸菜需要用净水投洗干净,然后将其放在案板上,双刀开始以每秒不知道多少下的速度对其进行狂砍,这个时候,你唯一能听到的就是有节奏的哒哒哒,哒哒哒的声音,不消(需要)多时,案板上晶莹剔透的酸菜就变成了粒粒分明的酸菜碎,这个时候将其投入水中进行二次投洗以去除多余的酸味,投洗后用手攥紧沥干,均匀的洒在腌制好的肉碎上,搅拌均匀,肉馅也就算准备妥当了。
当馅接近尾声的时候男子已经完成案板上将一团面熟练的糅合成了一个粗面条,并在有节奏的一起一落之间变成了大小均匀的面疙瘩,撒上补面,擀面杖一推一拉之间一个个小小的面剂子就变成了饺子皮。媳妇这边就很快的拿起一张张饺子皮放上大大的肉馅,双手一个作揖,一个个肚满皮薄的胖元宝就诞生了。
紧接着大锅烧水,在水沸腾的时候将饺子一股脑的倒入锅中,开始了由生到熟的过程,看着饺子在水中上下翻转的过程,朦朦胧胧的水雾在不大的厨房中荡漾开来,淡淡的饺子香就此弥漫。这个时候酸菜馅饺子最后的灵魂伴侣就要登场了,那就是——蒜泥,这个蒜泥一定要是用捣蒜缸亲自砸出来的,随着一下下的夯蒜,那一个个桀骜不驯的蒜头最后变成了泥浆,这种捣出来的蒜不是什么捣蒜器或者用刀切出来的能比拟的,因为砸出来的蒜浆包裹的蒜泥是最有灵魂的。
煮好的饺子与蒜泥被端上桌,男女主人满心欢喜的夹起饺子,并滑入由酱油和蒜泥的混合的蘸料中,再被一口塞进嘴里,当牙齿破饺子皮的一瞬间,那种酸酸辣辣的味道瞬间充斥着整个口腔,那种来自灵魂的美味瞬间溢满整个脸庞,那种发自内心的笑意一下子在脸上升腾。再配上新闻联播与自家主人评论的家国大事,一个活生生,立体的东北农家平凡的幸福瞬间温暖了整个小屋。
而这时正是夜生活的开始……。
花椒与鱼翅读后感篇十一
这本书出版两年多了,都说这是一本供消遣的小书,说的最多的就是:不要深夜拿来看,否则会控制不住食欲,看到半路起身去做个饭!!!用了3个晚上,将近6个小时看完这本书,感觉也还好。其实我并不觉得这是一本仅供消遣的书,相反,我认为这是一本引人深思的书。
1.书的作者扶霞是一个非常聪明的女子。她从刚一开始来到四川的不适应,到最后能把中文运用自如,且可以用中国思维考虑问题,这个难度很大,但是霞做到了。其实,在看何伟的《寻路中国》的时候我就在想,为什么外国作者写中国的故事会让人觉得更容易读进去呢?现在,我意识到,他们是放下一切的过去,全身心地融入进普通老百姓,甚至可以说是底层人民的生活,他们的写作并不是快餐。何伟,一个美国人,居住在北京郊区的小山村里,用灵魂去感知村民日常;扶霞,一个英国人,住在川大的留学生公寓,每天骑着自行车穿梭在成都的菜市场、街边小店,不辞辛苦去汉源县的某个村庄去寻找上等好的花椒。他们的写作是类似的,在体验的时候能够去掉自己发达国家的标签,全身心融入当地生活;但是又懂得适时利用自己“外国人”的身份,去做中外文化的交流使者,而这可能是在他们自己的国家很难有的机会。
2.书里面写到中国人是“杂食”的,其实这些内容真的引起了我很大的不适。我也是佩服扶霞的这种冒险的精神,去尝试狗肉、昆虫、蛇肉等等那些并不在大众饭桌上的食物。而且要把她看到的宰鸡、宰鸭、宰鱼、杀猪、杀蛇等令人毛骨悚然的残酷场面用很多的篇幅描述出来,这真的是我不愿意看到的。但扶霞的“求生欲”很强,基本每次说到这里的时候,她都要补充一下,其他国家并不是不存在这种情况,而是在屠杀场处理完毕后进入超市,市民看不到而已。所以她称那些以高高在上的姿态批评中国饮食文化的外国人为“伪君子”。
3.书里也写到很多关于“美食”的描写,且写的很中国化,我觉得译者的翻译功不可没。比如,作者在成都某个烹饪学校学习时候对刀工、火候、调味、口感等的描述,就非常到位。我相信,有很多即便很年长的妈妈们都可能不知道这么多吧。他真的是个可以称得上的“中餐美食家”。她说“脆”,说脆的食物一开始会“抵抗”你的牙齿,但最终会缴械投降,咬下去干脆地断掉,令唇齿愉悦。还有弹、嫩、滑、爽、麻、味厚等等不同的口感描述。毫无疑问,作为一本以“食物”为载体的书,它里面也写到了很多可以带给人幸福感的食物,比如“毛笔酥”、“全鸭宴”、“点心”、“木瓜炖鸡”、“扬州炒饭”、“毛氏红烧肉”等等,确实会刺激到自己的味霉。
4.其实给我最大的冲击是作者扶霞关于文化的思考以及食物背后的“引经据典”,这是我能给这本书打4颗星的原因。全书一共有16个小的章节,基本每个章节里他都有提到,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我们这个国家正在失去什么,又在陆续得改变着什么。就像我们在很多书里或者网络上看到的那样,90年代,我们的经济开始腾飞,科技开始进步,随之而来的是无休止的“拆”、“建”、“吃”,同时也导致“建筑森林”、“食品安全”、“传统丢失”、“拜金主义”等等问题的产生。比如作者在川大留学的时候,“我们那些中国校友住在混凝土的宿舍里,八个人挤在一个房间,冬天没暖气,夏天没空调,洗澡的话要走很远,每天还是特定时间限时供水。我们住的是摆了两张床的双人间,铺着地毯,暖气空调俱全。”,这就是很现实了。还说了中国四大地方菜系的来源:鲁菜——皇族贵胄的饮食(孔子),淮扬菜——文人,粤菜——重食材轻调料,川菜——点石成金、化腐朽为传奇,还有“夫妻肺片”、“胡椒”、“胡萝卜”等带“胡”字食物、生人熟人说法的来源;还有历史上著名的厨师、以溥仪为代表的皇宫的饮食、贫穷农村的春节、客家人的生活等等,描写鲜活生动、真实自然,对饮食文化里面的“文化”又多了很多的了解。
作者说,“中国压抑克制了那么久,其实只是在追赶全世界贪婪的脚步,只不过动作快了点、规模大了点而已”,没有错。同时,作者心中最好的生活方式,“主食是一碗蒸饭或者煮面;大量简单烹饪的应季蔬菜;各种各样的豆腐;极少量的果脯;再来一点点能够增添风味、供给营养的肉和鱼”,也始终是我心中最喜欢的生活方式。
译者说,日复一日的饭桌上,浓缩着你我倏忽而过的'年华。酸甜苦辣,都是人生的营养;烟火人间,全是温情的味道。是的,总体而言,这是一本让你读前有期、读中有趣、读后有思,写食物又不只写食物、写文化又不只说文化、写差异而又不只谈差异、字里行间都洋溢着人间烟火气的书。
最后,作者的“红楼梦”给我种下扬州的一片草原,希望有一天能在一个柳吐绿的季节,去好好体会一下这座城里的美食、美景、美物,还有那些美的故事。
花椒与鱼翅读后感篇十二
上世纪九十年代,成都西北边的偏僻后街上,水泥建筑里一扇敞开的窗户传出切菜的声音,轻柔而充满韵律的捶打声、瓷勺与瓷碗的碰撞声在空气中产生共鸣……这里是四川烹饪高等专科学校的课堂。
正在这时,两张“洋鬼子”的面孔满含着急切与兴奋地冲进房间,在师生们当中引起一阵骚乱。原来作为美食发烧友的英国女留学生扶霞和她的德国朋友沃尔克打算到这里偷师学艺。
他们等来了一场漫长的谈判。办公室里,烟抽了一包又一包,烟灰缸都装满了;茶杯里一次又一次地续上热水,又不断地被喝光。经过各种讨论和善意的讨价还价,终于定下了费用、上课形式和时间。在流连于餐馆和小摊,在朋友家中开眼尝鲜之后,扶霞这才正式进入四川美食的堂奥。
这还是她在成都居住的第一年。早在1992年,扶霞初次看到中国生机勃勃的景象,从而开始学习汉语,试验一些中国菜谱。两年后,她前往四川大学留学。也是去国离乡的生活,让她开始重新省视自我的认同。“我来中国到底是干嘛的呢?”过往的生活好像一条传送带,她顺着它走,用别人的眼光来定义自己。上剑桥大学,走向新闻事业,从事学术工作,这却并不是她真正感兴趣的,成为专业厨师的想法一直以来被压在心底。抛开了过去的世界,她自然而然追随异国他乡的指引,重新发现并探索自我的方向。
在书中,扶霞用她的生花妙笔记录了她浸淫于成都的美食、文化和城市生活之中的感受。细腻而鲜活的场景,铺陈这个城市的声色犬马,如同中国古诗的意象连绵排布,从中可见她卓异的观察力和发自内心的好奇、包容和热忱。食物和场景刺激着她的多重感官,成为油腻腻的笔记本上密密麻麻的文字和图画,留下回味无穷的记忆与关于文化和自我的反思。
美食事关美味,还事关身体和文化,乃至于宗教、祭祀、爱情、亲情、生意往来、行贿受贿。经由美食,扶霞拥抱了中国文化的方方面面,使之嵌入了自己的身体和心理之中,剥离了从小在欧洲生长起来的文化和习俗,“像一条蛇一样慢慢蜕皮”。自我的探寻和改变这条线索隐藏在她在成都最初的跨文化体验背后,也贯穿了她日后走遍大江南北品尝和考察的路途。比如,她接受了英式价值观认为“恶心”的中国食物,接受了用食物的凉性或热性疗愈身心,关注属于食物本身的口感,放弃了原来的“干净”或“安全”的标准,对英国人可能认为的危险见怪不怪……总之,“奋不顾身”投入到不同文化的冒险之中。
融入了这片“友谊的绿洲”,研究中遭遇的任何挫折和不快都能在爱和欢乐中化解。她感到自己这才真正将自我迷失在了中国,在与当地好朋友的对话中,思维方式也变得和他们相似,“我可真是个变色龙,再也记不起自己原本的颜色。”
“变色”后的扶霞面临回家势必陷入身份转变的危机,她选择在香港这个多元文化之都寻求缓冲,正如她初次去成都时一样。中国的吸引力与回家的渴望、以及中国与英国的不同自我在互相冲突,正如香港本身也充满了反差及大的几种元素之间的角力——贫富、东西、传统和现代,她在这座都市身上看到了胶着中的自己的面影。
当然,扶霞也有过厌倦了中国的时候。面对这里“疯狂”的生活方式和食物,她倦怠了;面对正在高速改建中的老城,她失望了。乡愁牵引着她,回归到年少时的生活。
直到2007年,她来到扬州,老城的姗姗古意、温柔收敛的淮扬菜,成为了一剂有效的补药,化解了她面对中国狂飙突进的发展和自己的研究的疲累。她从之前打仗一般的研究中脱身,同时也离开中国积贫积弱而后暴饮暴食的历史,遇见了中国人对吃开始有品位和讲究的时代,重见这个国家的优雅和古朴。
许多记忆在脑海中翻滚而来:她学会了中文,会烧中国菜,改变了自己的口味,广交中国朋友,甚至丢失了妈妈从小为她苦心培养起来的英式餐桌礼仪。但无论在她朋友眼中,还是自己看来,她仍然是一个外国人,只是突破了西方习俗的界限,敢于自己决定自己吃什么和怎么吃,“老娘一点儿也不管别人怎么想。”
通过饮食来表明自己的立场和态度,意味着一种内心深处的自由。只有被地大物博的神州所滋养和磨练过的心灵,才能享有这般丰盛,得以自如地被安放在世界任何一个角落而不迷失。这关乎吃,也关乎身份和自尊。那个自我认知的灵光时刻,扶霞记了很久很久。
花椒与鱼翅读后感篇十三
“每个人的舌尖都是一个故乡。”
这本书很美。在阅读的时候,会产生两个奇妙的感受。
第一个是,你会觉得这不是在读书,而是在听一支完整的生活交响曲,虽不达恢弘大气,却非常完整且富有节奏,使得整本书读起来酣畅淋漓且回味无穷。
第二个是,明明是一本纯文字的书,却在字里行间充满了画面感,在整个阅读过程中,全国各地的美食仿佛尽收眼底,令人垂涎。
这本书很用心。藏在各个细节角落中,等着你发现之时,你会拥有一种小确幸的美好。
一本书从开始选题、到策划、到设计等等,中间会经历特别多的环节,每个环节都会被不同的人解读。而在这个过程中,很有可能就会因为一些原因,使得一些特别好的稿子变得无比平凡,没有销路。若不是这位策划者的用心和各种机缘巧合,这本书也不会这么完美地呈现在读者的手中。
在书中,你会看到另一个世界,而扶霞就像身边的一个朋友,用一种新的眼光,带你认识这个你再熟悉再热爱不过的国家。
于是,也出现了很多可笑的段子。其中印象最深的,就是她在”红楼梦“那一章中,说自己阅读《红楼梦》后对这部小说的理解——“小说写到后面,基调变得阴暗沉郁起来,出现了自杀、绑架和疯狂的背叛。“竟然一时间没有反应过来啥意思。但细细一想,好像也没毛病!
关于吃,扶霞总是能通过细致的描述,让你你会到她当时的心境和情绪。由于我个人偏甜口,且不喜辣,对她前几章所描述的川菜还真没太多的感觉,甚至会因为她对辣的描述而让自己感觉舌尖发痛,干脆迅速略过。又由于超爱吃螃蟹,对“‘蟹’绝入口”这一章印象格外深刻。里边提到蟹痴李渔,岁岁储钱待蟹,就特别想笑,这人是有多馋呐!也让我觉得在吃螃蟹方面,找到了一位超越时空的知己,原来自己并非茕茕孑立之人,在400年前,还有一个和我一样爱吃螃蟹并会上瘾的吃货!
又是在这一章,作者扶霞在书中提到了一桩桩一件件曾经在中国发生过的食品安全事件,甚至还有连我们中国人都不知道的事件,历历在目,触目惊心,并导致了她情绪的一次爆发,也引起了一些极端读者的攻击,认为扶霞是在说中国的不好,不配成为中国的文化大使(幼稚)。
还是在这一章,我欣慰地看到了我国出版对言论的逐步开放,记得还不多年前,出现这类言论会被直接毙掉的。相信一个愿意直面自己过往错误的国家,是会真正强大起来的。
从蟹开始,以粥结束,设计巧妙且意味深长。跟着作者的情绪走,从最初的简单纯粹,到后面的浮华经历,再到厌倦不堪,最后回归最初简单而又沉甸甸的质朴。这也着实是一个外乡人的真实情绪。一个地方再好,毕竟不是自己的家。但我相信,当她真的回去后,她一定又会开始怀念。
当然还有很多章节,我想,很多人的关注点应该都会根据自己的口味偏好有所侧重,虽然她全本书写得都很详尽生动。
书中还随着寻觅食物的步伐,提到了许多关于中国大大小小的人和事,人们的观念、处事方式,有根深蒂固冥顽不灵让人难以理解的固化思想,也有跳跃着转变着的新思想。而中国,就在着一轮轮、一波波的冲击下,疯狂又野蛮地生长。
如果眼泪有颜色,那我流的一定是彩虹。有激动,有感慨,有悲愤,有心酸,有无力,有温暖……也正如一盘盘食物,饱含着酸甜苦辣咸。
而全书最后的那只菜虫,便是她的立场和态度,纯粹明了,那个“老娘一点也不在乎别人怎么想”的扶霞,就像攥在手里的。一根串串香。
这本书能够成功,真的是每环每节都充满了用心和缘分。如果这本书交到一位专业严谨的翻译手中,可能它又会是另一副样子。可就是那么美妙,这本书被送到了译者何雨伽的手中。何雨伽不仅有着丰富的翻译经验和深厚的文学功底,还刚好是一名四川妹子,我甚至能想像出这本书到她手中后的欣喜和雀跃。我相信,他们在见面时若有一曲《高山流水》,一定特应景!就像两位第一次见面的那句话一样,“没有忌口,什么都吃“,这更是一种包容和豁达,一种对文化差异表现出的态度。字里行间,都能感受到何在翻译过程中的快乐,而她在后记中也确实如是说。
花椒与鱼翅读后感篇十四
从没想过看一本写中国美食的书,而且是地道的成都美食,包括四川火锅,还有穿梭在大街小巷的餐馆,小贩,菜市场会是一个外国留学生写的,她的描述让我看的饿了,口水直流,而且呢,里面竟然还有食谱!
搞得我这个手残党都想要去尝试一把,做一下尝一下,虽然我知道自己在做饭方面没有天赋,哈哈我的自知之明啊!
印象深刻,是他描述餐馆的老板、叫卖小贩的吆喝、菜市场的新鲜、生活气息、热闹的'、纷杂的、慵懒的、血腥的、脏脏的、作者对于这些描写让人感觉身临其境,仿佛你就在拿着菜篮子在市场里买菜,你就在小摊贩面前尝着美食,你就在饭馆里吃着那可口的担担面!说到这,我都口水又咽了好几下!
关键书中还引入了大量的历史典故,还说到了以前的师父,留一手!就算大字不识的文盲,也有祖传的绝活儿!让我深深怀疑作者不是外国的,就是本土的!
他还说到西方人对于中国人的饭桌,中国人对于西方人的沙拉生菜,双方都有一种不理解、恐惧、格格不入的心态!但是只要花时间,还是可以融入进去的,就是看你想不想?有没有抱着成见的态度?电视上总说音乐无国界,在这本书中体现到淋漓尽致的就是美食无国界!
不禁想说一句,同一个吃货,同一个世界。
花椒与鱼翅读后感篇十五
开始是怀着看热闹看出丑看搞笑的心态去读的,后来发现这位英国女孩真不简单,对于烹饪,对于中国菜,她可以说是正宗的科班出身,在正儿八经的专业院校学习过的。对于中国菜,她比我们普通人懂得要多多了,果然人不可貌相啊!
想知道她有多厉害,还是自己去看书吧。这本书写得不错,引用下面的一段话,足以说明。
从四川的热闹市集到香港的私家小馆,从福建的深山到迷人的扬州,扶霞游历中国,不仅在美食与厨艺上收获颇丰,也从食物中看到了这个与英国截然不同的国家的更多面向。她考究钟水饺、赖汤圆、担担面和夫妻肺片的来历与说道,剖析中国历史上与今天对厨师这一门职业的偏见与轻视;她尝试接受并理解中国人在厨房里对作为食材的小动物的“日常残忍”,但也努力查找资料,纠正西方人对中国人活吃老鼠和生吃猴脑等惊人举动的想象和误会;在烹饪学校里,味精的无处不在让她进退两难,人造调味品违背了她的“一切原则”,但她崇拜的大厨无一不用味精调味,她一方面认为西方对味精的偏见已无形之中破坏了中餐的声誉,另一方面又猜想,原因或许在于“中国人普遍对科学技术抱着积极的态度”,而欧洲的厨师和“吃货”普遍坚持认为“享乐主义必须与‘回归自然’的哲学并行”。她在中国华北贫穷农村过了一个物质贫乏的春节,经历了中国式的祭祀和串门子,她反省自己是凭借外国人的身份,在这个男女极不平等、女性不能上桌吃饭的地方享受到了和男性平等的待遇,但同时又被毫无隐私的生活和每日被人参观的打扰惹怒;她也在成都的街头兜兜转转,看着老木楼变成瓦砾场,摩天大楼拔地而起并在木屋房顶投下影影绰绰,措手不及,她觉得自己在记录美食的同时也在书写成都的“墓志铭”,“这个城市是多么迷人多么独特啊,现在要用一个中国任何地方都存在的城市取而代之,暴殄天物、可悲可叹。”
花椒与鱼翅读后感篇十六
作者扶霞·邓洛普在香港工作时对中国味道产生了兴趣,在中国四川大学留学期间因为喜欢中国美食而到厨艺学校学习川菜,后又深受中国博大精深的美食诱惑多次来返中国前往广东,湖南,浙江,江苏等地去追寻中国各地区的美食特色,从最先的花椒豆瓣酱的家常菜带来的满足感,到后来鱼翅麂子山珍海味带来的奢侈体验,扶霞去过的地方越来越多,对中国的理解也越来越深刻。
花椒与鱼翅读后感篇十七
本周的第二本书。
不是很认真的读完了,一半时间是在上下班的路上听完。
吃货看着文字脑补出了舌尖上的中国和风味人间的配乐+配音+热气腾腾的乡野小食,弄堂小馆,饕餮盛宴+烟火气满满。
读书很大的原因是,人们习惯于用固化的眼光和思维看待人、事及万物,没办法,跳不出,跳的出的是圣贤。所以通过别人的文字,能看到很多自己看不到的东西,一些是自己未见过的,一些是见过但没看过另一个角度的。
书里的不少菜式,中国人见过吃过,但从扶霞的书里看出了许多不同。书里的老成都因为世事变迁,见不到了,借着扶霞的眼睛看到了,也很好玩。
另一方面,九十年代的中国似乎又洋溢着满满的生机与乐观。之前那种功利主义、禁欲主义、千篇一律的呆板与单调乏味消失不见。全国上下都在动起来,十二亿人团结一心、一致向前。在英国,哪怕拆除一栋破旧的老楼,我们都会烦恼苦闷。而在四川,他们一路挥舞大锤,把整座城市都拆平了!这无所顾忌的信心让人不得不佩服。他们坚信,未来会比过去更好。
看了更想去成都系列。
不必太认真的一本书,消遣很好。
越看越饿,不宜深夜阅读。
花椒与鱼翅读后感篇十八
一本关于中国美食的记录,一场关于中国社会的变迁,一个人的成长之路。
开始写初入中国经历的文化冲击与年轻时自身旺盛的生命力,因为恰在此时,所以给了我们这般亲切而又不凡的体验。从一个初入中国的西方人角度发现中国社会那些被熟视无睹的美好与辉煌真的是趣事一件,值得体味许久。读着读着便联系上了自己的经历,引发无数回忆。
后来又来到了新的地方,开启新的故事,依旧是食物为主线,却点出了无数的中国社会的伤痛。但是这个话题终究是太大了,太难了,一些没有太多根据的文字难免让人产生抵触情绪。
这期间扶霞自己也在不断变化,同时反思在中国的经历,反观中国社会的种种现象。变化不因为我们而止,唯一不变的就是不停的变化。愿你我在这不断变化的世界里,寻一个好的角落,找一种好的方式,去守护属于自己的岁月静好,体验属于自己的烟火人生。
花椒与鱼翅读后感篇十九
太久没好好看东西,也太久没写东西,主要还是整个人有些不知道该看什么,该写什么。多数看到的总觉得讲都是一样的,写的总是觉得难以将内容结构化的规整。总之一切的理由,落下的最终结果就是成天啥也没干,光在想象和蹉跎中度过。
今天算是很长一段时间以来,能好好让自己静下来,不过多瞎想,且略微多一些自律,这样为数不多时候了。好好静下心去阅读,去全心投入到事情,也让虚无的感受少了很多。也突然有了想法,以后不管有多少思绪,或许想到什么就记些什么,不给自己太多没有意义的约束才是更好的一种生活态度吧。
从《鱼翅与花椒》中给我最多的感受就是作者从一开始和其他外国人一样鄙夷中国的食物连同鄙夷中国的一些文化,到逐步的通过尝试中国的美食,探索和了解中国美食背后的种种,慢慢开始转变,开始更能明白中国美食的美,以及中国文化的美。这中间的.变化主要来自于不断的亲身实践与感受,不断的拨开遮盖的云雾去探索背后的因果,慢慢的看见和接受认可。也正是因为有自己的亲身体验,才能真正感受到每一件事物它背后所蕴藏的真正意义。
花椒与鱼翅读后感篇二十
对我来说,这本关于美食的书有些长。里面走过了文革,还涉及了非典。感觉自己也和扶霞一起从90年代一路走到了现在。
最初吸引我读下去的是外国人对我们食物的不理解哈哈哈,我一直知道很多外国人害怕鸡爪,却一直不知道为什么,直到看了这本书,真的写出了那种恐惧都嘛!(说实话,已经有点影响我吃卤鸡爪了,哈哈)。而且,从那天起,我就暗暗发誓,以后再也不逼别人吃我狂爱的食物了,真的,萝卜青菜,各有所爱。你永远不知道你挚爱,一般人还不推荐,给你只是因为我太爱你的食物,在别人眼中真的很“恐怖”。
当热爱和工作联系在一起时,真的好幸福啊。
扶霞可能经常误以为自己是个四川妹子吧,哈哈哈那种恍惚感,缓过神来也会傻笑吧。啊,扶霞,好开心,当年你来到了四川,选择了四川。想对那个姑娘说一声,谢谢你。
扶霞,当你经历经热爱,失望,再到热爱之后,你真正地爱上了中国。中国也爱你!
花椒与鱼翅读后感篇二十一
1.前面一半很不错,后面一半像知乎。
或许是我境界太低,只喜欢跟我自己一样阶层的市民审美,越接地气越好。前一半内容,是作者二十五六岁一文不名来中国留学的时候写的,刚好是黄金年龄,遇到的开放时代,城市旧改还没有开始,半新半旧,所有都是刚刚好。成名以后再看21世纪初的中国,视角非常中产阶级化,内容也很不错,拿来看看也很好,就是有点难共情。
2.知识的关联。
总而言之,看多了关联起来一捋,能更好看懂时代下的趣味。
近来正在看的林毅夫近期演讲发言汇集成的文书,比看学术著作容易懂,比看公众号口水话的体系性强多了,中间位置刚刚好,然后发现好些公众号的分析观点背后的理论基础就是林教授的新结构经济学理论。
3.读书就像吃饭。
搞清楚,啥子是甜点,啥子是主食。
虽然越来越像年轻时我不屑一顾的实用主义人群。
不得不承认的,能够让自己谋生的就是主食,需要持续努力;而放松神经缓解疲劳的爱好就像甜点;都要吃,而且要分清主次,才能有一个比较好的饮食结构。
花椒与鱼翅读后感篇二十二
《鱼翅与花椒》是一本关于中国美食的记录,一场关于中国社会的变迁,一个人的成长之路。
开始写初入中国经历的文化冲击与年轻时自身旺盛的生命力,因为恰在此时,所以给了我们这般亲切而又不凡的体验。从一个初入中国的西方人角度发现中国社会那些被熟视无睹的美好与辉煌真的是趣事一件,值得体味许久。读着读着便联系上了自己的经历,引发无数回忆。
后来又来到了新的地方,开启新的故事,依旧是食物为主线,却点出了无数的中国社会的伤痛。但是这个话题终究是太大了,太难了,一些没有太多根据的文字难免让人产生抵触情绪。
这期间扶霞自己也在不断变化,同时反思在中国的经历,反观中国社会的种种现象。变化不因为我们而止,唯一不变的就是不停的变化。愿你我在这不断变化的世界里,寻一个好的角落,找一种好的方式,去守护属于自己的岁月静好,体验属于自己的烟火人生。
花椒与鱼翅读后感篇二十三
这是一本有趣的书,也是一本有益的书。
开始是怀着看热闹看出丑看搞笑的心态去读的,后来发现这位英国女孩真不简单,对于烹饪,对于中国菜,她可以说是正宗的科班出身,在正儿八经的专业院校学习过的。对于中国菜,她比我们普通人懂得要多多了,果然人不可貌相啊!
想知道她有多厉害,还是自己去看书吧。这本书写得不错,引用下面的一段话,足以说明。
从四川的热闹市集到香港的私家小馆,从福建的深山到迷人的扬州,扶霞游历中国,不仅在美食与厨艺上收获颇丰,也从食物中看到了这个与英国截然不同的国家的更多面向。她考究钟水饺、赖汤圆、担担面和夫妻肺片的来历与说道,剖析中国历史上与今天对厨师这一门职业的偏见与轻视;她尝试接受并理解中国人在厨房里对作为食材的小动物的“日常残忍”,但也努力查找资料,纠正西方人对中国人活吃老鼠和生吃猴脑等惊人举动的想象和误会;在烹饪学校里,味精的无处不在让她进退两难,人造调味品违背了她的“一切原则”,但她崇拜的大厨无一不用味精调味,她一方面认为西方对味精的偏见已无形之中破坏了中餐的声誉,另一方面又猜想,原因或许在于“中国人普遍对科学技术抱着积极的态度”,而欧洲的厨师和“吃货”普遍坚持认为“享乐主义必须与‘回归自然’的哲学并行”。她在中国华北贫穷农村过了一个物质贫乏的春节,经历了中国式的祭祀和串门子,她反省自己是凭借外国人的身份,在这个男女极不平等、女性不能上桌吃饭的地方享受到了和男性平等的待遇,但同时又被毫无隐私的生活和每日被人参观的打扰惹怒;她也在成都的街头兜兜转转,看着老木楼变成瓦砾场,摩天大楼拔地而起并在木屋房顶投下影影绰绰,措手不及,她觉得自己在记录美食的同时也在书写成都的“墓志铭”,“这个城市是多么迷人多么独特啊,现在要用一个中国任何地方都存在的城市取而代之,暴殄天物、可悲可叹。”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185174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