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赋课教案大全(14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2-10 18:46:17
赤壁赋课教案大全(14篇)
时间:2023-12-10 18:46:17     小编:梦幻泡

编写教案可以提前规划教学内容和思路,确保教学的系统性和连贯性。教师编写教案时要考虑学生的兴趣和需求,做到因材施教。《历史》教案范文

赤壁赋课教案篇一

苏轼被贬为黄州(今湖北黄冈)团练副使的1082年秋、冬,先后两次游览了黄州附近的赤壁,写下这两篇赋。下面,小编为大家分享赤壁赋课堂实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课前准备:教师收集整理学生的问题,制成课件。

师:同学们,都说苏轼是位少见的旷世奇才,你们能具体说说吗?

生:苏轼是豪放派词风的创始人。他的词豪放高旷,情浓意远,我们学过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就是这一风格的代表作。

生:他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他的散文:情理交融,汪洋恣肆,当时就有“苏氏文章擅天下”的美誉。

生:他还称得上是一位高级厨师。(大家笑)“东坡肉”千百年来一直脍炙人口。

大多数学生:没有!

部分学生:有,在我们课本的封面。

师:对!同学们可以翻到封面欣赏一下。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期间,每次游览人们传说的古战场赤壁,都不免触景生情,发出惊世浩叹。由此,中国文学史上就增添了《前赤壁赋》、《后赤壁赋》两篇精妙绝伦的散文。他写成《前赤壁赋》时,展纸挥毫写了一幅长卷,这幅长卷写得尤为成功。传到明代,董其昌拜观了真迹,十分倾倒,说苏轼的书法笔力欲透纸背,全用正笔中锋,每波划尽处,常有聚墨痕,如黍米珠。董其昌作过一段著名的跋语:“东坡先生此赋,楚骚之一变也;此书,‘兰亭’之一变也。宋人文字俱以此为极则。”这是对苏轼的《赤壁赋》及其书法最为深切而崇高的评价。

今天,让我们伴随著名播音员夏青的朗诵步入苏轼为我们构筑的文学和哲学的殿堂,领略苏轼那卓绝的雄风。

[放录音,学生听]。

师:听完朗诵,你对《赤壁赋》有什么感觉?

生:我感受最深的是抑扬顿挫的声韵之美。

生:自己读不出的东西似乎一下子有了感悟。

生:我有一种飘飘欲仙的感觉。(全班笑)。

师:很好!著名现当代作家巴金曾说《赤壁赋》给人潇洒神奇、出尘绝俗的纯净的美感。我们同学在预习中也读出了这一点,请看下列问题,我们共同探讨:

(展示问题一:文章第一段的景物描写美在何处?为什么写得赛似仙境?)。

生:苏子泛舟赤壁之下,上面是一轮皓月,下面是万顷碧水,月光如烟雾般笼罩江面,清风徐徐吹拂,一叶扁舟如一片苇叶,轻浮水面,任意左右东西。景象澄沏,又似朦胧,如梦境一般。

生:作者写自己在辽阔江面上泛舟,仿佛在浩荡的太空中乘风飞行,毫无阻碍简直就要远离人世,悠悠忽忽升入仙界里去了,令人陶醉其中,赏心悦目。但我感觉却有“醉翁之意不在酒”之妙,长江的大气、饮酒吟诗的快感,豁达的情境都使下文悲之情更加浓重和凄凉。

师:对,作者的这一段描写蕴涵着一种深沉隽永的诗意,一下子把人带进了诗的国土,沉醉在山水风月之中,同作者一起去领略那深蕴的人生意义。这种境界和意蕴是过去的赋从来没有表现的。

生问:老师!“徘徊”是来回走动的意思,而月亮一晚上只能走一次,如何“徘徊”?

师:谁能回答这个问题?

生:我认为这里的“徘徊”是写月亮移动缓慢的意思。

生:我想是侧面写了作者的心理,他觉得月亮对游人含情脉脉,不忍离去,因而对冰清玉洁的月亮产生愉悦之情。

师:这位同学的解答把景与情交融在一起了,很好。“徘徊”一词真是一字千钧,体现了苏轼语言的精练生动,词简情真。

师:下面我们一边听朗诵一边跟读第一段。注意轻重缓急,读出羽化登仙、飘然世外的欢快之情。

生:全班齐读。

(展示问题二:文章第二段作者的'感情从乐到悲变化是否太突兀?悲从何来?)。

生:七月即望,正好是七月十六日,月圆之夜,吟明月之诗为了召唤月亮出现,而月亮也似乎听到苏子的呼唤声:“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一轮明月冉冉升起了。

生:《月出》诗写出了在明亮月光下美人的娇好容貌和幽闲体态,引起感情上爱慕和烦闷不安。这与下文的扣舷而歌的内容是有联系的,所以吟此诗也有引出下文作者自歌“望美人”的作用。

师:从扣舷而歌的歌词看,显然是从《月出》诗里生发出来。“流光”指江面上闪烁荡漾的月光,不就是“月出佼兮”么?“美人”即心上漂亮的人儿,不正是“佼人僚兮,舒窈纠兮”么?“渺渺兮予怀”表现临风怅惘,思绪黯然,不就是“劳心悄兮”么?但这歌词与单纯的民间情歌有所不同,这里的“美人”代表一种理想的追求,表现的是政治的感慨。悲从何处来,来自作者遭受贬谪后的苦闷,看到江水之阔,面对宇宙之大,难免产生知音何处,而发出天各一方之叹,在游赏之“乐”中,已包含淡淡的哀愁了,这“乐”本就属于苦中作乐,借山水而暂时排遣其内心的郁闷。所以从“望美人兮天一方”的失望心情中进一步引出忧患整个人生的哀思来。这是由乐到悲的第一层心境。

师问:由乐到悲的第二层心境是通过什么来写呢?

生:客人的洞箫声。

师:如何写箫声?

生:“如怨如慕,如泣如诉”,连用了四个比喻,形象地写出了箫声的幽怨悲凉。使人如闻其声,几乎也要流泪。

生:我认为这里的“慕”是“思念”,“如慕”就是“又像在思念”。

师:有道理!语言就需要这样细心揣摩、品味。

这种借音乐来抒写一腔忧思哀绪的写法,我们在哪篇课文里学过?

生:白居易的《琵琶行》里有“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就是借琵琶写愁情。

生:《红楼梦》中“凸碧堂品笛凄清”也是类似意境。

师:经过吟诗与吹箫的描写,使“泛舟”的快乐气氛向悲哀转化,完成了两段之间的过渡。这一过渡自然圆转,不露一丝圭角,使读者不知不觉地为这种感情的抑扬起伏所吸引,迫不及待地去倾听下面的对话。

(展示问题三:第三段先说英雄伟大,再说自己渺小,那么“月明星稀”,乌鹊南飞”一句对突出曹操“一世之雄”有何作用?这段如何通过对比写出人生短暂?)。

生:“月明星稀”的诗是由眼前的明月联想而起的,由身边的赤壁又联想到曹操横槊赋诗和赤壁之战的情景。

师:写曹操的重点在哪里?

生:写曹操不是为了说明他是英雄,重心在“而今安在哉”这句上,为了突出像他这样的又是诗人又是英雄的人物最终同归于“空虚”的忧思悲绪上;还有这一段的对比是为了写“悲”,不是为了写人生短暂,所以我认为这一组同学的问题没问到点子上。

生:曹操和“吾与子”对比,说明像曹操称雄一世,也逃不脱失败的命运;更何况我们命运不济,仕途坷坎,只有“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泛舟喝酒罢了,还谈什么理想,谈什么建功立业?这是令人悲叹的啊。

生:吾生之须臾和长江之无穷对比,说明人生短暂,如匆匆过客。

生:“蜉蝣与天地,沧海与一粟”对比,说明人的渺小。

师:对人生渺小而短暂这是客人抒发的第二个悲叹的原因。

生:还有是现实与理想的对比,说明想长生不老而不能,只有“托遗响于悲风”的悲哀。

师:同学们注意,这儿的“风”已不是徐来的“清风”,而变成了“悲风”,显示了情绪的变化,将情融于景中去抒写。

(展示问题四:第三段客的话是否也是苏轼自己心境的表达?如果是,那么苏轼一贯的豪放风格与文中“悲”的感情是否矛盾?)。

生:文中客和“我”的对话是苏轼让从前的苏子和现在的苏子通过文章进行一场超时空的链接。

(全班哄然大笑)。

生:应该是不矛盾,但我却很难说明白这道理。(学生讨论状)。

师:一般的人,在忧患于人生短促和虚空时,他会怎么做?

生:喝酒,及时行乐。像曹操《短歌行》中说的:“何以解忧?(众生齐念)唯有杜康!”

师:这是古人解救自我的好方法。李白在感叹“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以后,不是接着说:“浮生如梦,为欢几何?古人秉烛夜游,良有以也”;另一位唐代诗人韦庄也说过:“须愁春漏短,莫诉金杯满。遇酒且呵呵,人生能几何!”。但苏轼不用此法。他认为举杯消愁只有愁更愁,俗话说“心病还要心药医”,欲求精神苦闷的真正解脱,只有求之于自身在哲学上的“解脱”,所以虽然他借客之口表达了自己的悲情,但醉翁之意并不在宣扬这种悲观的论调,而是沿用赋家“抑客伸主”的方法,力求阐明万物变与不变的道理,超脱于无益的悲观,凭仗哲学武器,他的精神世界也就随之而转出了一个更新的境界。因此文中的“悲”与豪放风格并不矛盾。

师:下面请同学们自由朗读二、三段,像“方其破荆州,下江陵,……,而今安在哉!”这样的句子真是一气呵成,如同行云流水。要读出苏轼散文的舒卷自如,恣肆雄健的气势。

生:全班同学自由朗读。

(展示问题五:第四段议论让人难以理解。“哀吾生之须臾”与“水与月”有什么关系?“且夫”一句与解答客的问题又有什么本质上联系?)。

生:两个层次,“且夫”表示进一步议论,属本段第二层次。

师:第一层次扣住第三段哪一点来说理?

生:从“而又何羡乎”看是针对“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的悲叹来阐发的。

师:从什么角度说明不必羡慕宇宙的无穷?

生:从“变与不变”的角度,从变的角度说,天地宇宙也是瞬息万变的,就如水和月亮一样,江水日夜不停地流、月从亏到盈不断地变化;从不变的角度,我和万物都是永恒的。

师:分析得非常准确。作者用什么修辞方法阐述“不变”的观点。

生:用水与月作比喻,借眼前的景来说理,寓理于景。

师:以水和月为喻的一段议论,可以看出佛教禅宗对苏轼的影响。他认为作为个体的人,生命是短促的,但他参与了整个人类的生命活动,而作为整个人类,又同宇宙一样是永恒存在的。这种“物我一致”的观点说明了苏轼对生命的肯定和对生活的热爱。

师:第二层还是围绕同一个问题进一步说理,从什么角度来论述?

生:“取与不取”的角度,重点讲“取”。

师:大自然是个无穷宝藏,可以作为人们的精神寄托,所以苏轼认为人对自然万物,不该取的不取,该取的就取。不必因“吾生之须臾”而羡慕其“无穷”,而要使无穷的自然万物为“吾生”所享用,从中得到乐趣。这样议论最后又回到了“乐”上来。

(展示问题六:苏轼这种听任自然,力求豁达的心境却让人有消极感,他是否有陶渊明归园田的心境?)。

生:苏轼这番话看起来很超脱,但骨子里仍然有人生空虚之感,所以所谓的听任自然,只能是一种自我安慰。

生:我不这么认为。苏轼的人生观应该是乐观旷达的,因为当时他被流放到这偏远的黄州,又几乎丧失人身自由,但他不讲丧气话,不甘陷于苦闷而力求解脱,这很不简单。

生:他与陶渊明的心境还是有区别的,陶渊明是不肯为五斗米一束带见乡里小儿,他是真正厌世。苏轼的思想从本质看是很矛盾的,在《念奴娇》中拿周瑜比,现在与曹操比,都是感叹人生短暂而不能像古代英雄那样有所作为。

师:对。清人李扶九在《古文笔法百篇》中说:“篇中所言,不过随时行乐,惟“美人”二字,则公真意所在。”

在同学们的讨论中,从现实出发来思考,对这一段还有许多问题:

(展示问题七:苏子听任自然的观点,在现代竞争激烈的社会是否可取?“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在今天却是应该争取的;声色是大自然固有的,不以听、看而存在,此处是否反映了苏轼唯心主义观点?“取之无禁,用之不竭”,从环境保护的角度看也是不对的。)。

生:我认为听任自然是积极的人生态度,在客观形势对自己最不利时,苏轼不是意志消沉,不去幻想,而是顺乎自然积极去适应现实,在现在竞争社会中,要立足于社会,我们同样要积极地去适应现实,投身到激烈的竞争中去。

生:在现代社会,“一毫而莫取”的观点显然行不通,你不去争取,只有被别人“吃”掉。

生:你的理解是断章取义了,他说这话有前提“苟非吾之所有”,如果用这种态度做官,那现在会少很多贪官,反腐倡廉的工作就好做多了。

(众鼓掌)。

生笑而答:不能苛求。

生:“取之无禁,用之不竭”作为成语现在还用,如果说是对大自然无节制地索取、破坏,显然是不对的;而作者享受的只限于清风、明月,所以不至于破坏生态。

师:下面我们看最后一个问题:

(展示问题八:最后一段为什么以酒后一片狼藉,“相与枕藉乎舟中”的景象作结?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怀和人生态度?)。

生:呼应开头,如“舟中”呼应“泛舟”;“东方之既白”呼应“月出东山”。结构浑然一体。

生:最后写“客喜而笑”,情感转悲为喜。

师:此时已不是开头那种单纯的山水之乐了,“笑”说明什么?

生:是分外欣慰和轻松,苏轼通过自我调节达到了精神上的满足。

师:那么后面的写法有什么作用?

生:反衬,用“杯盘狼籍”的杂乱形象来反衬内心世界的舒坦、宁静。

师:这位同学确实善于思考!谁来解决这个疑问?

生:这时候的喝酒已不是借酒消愁,而是精神达到“自由”和“解放”以后的轻松娱悦了。你看三杯下肚,放枕便睡,竟至一觉醒来,“不知东方之既白”矣。而我们读者好象也在清风明月的照拂之下,跟随他进入一个酣甜如梦、忘忧驱愁的文学和哲学的境界中去了。

师:回答得真精彩。下面让我们一起朗诵四、五两段,着重体会景、情、理的交融。

生:全班齐读。

师:读罢《前赤壁赋》,我们不由地将翻开同有“一洗万古”之妙的《后赤壁赋》。古人认为:若无前篇,不见此篇之妙;若无此篇,不见前篇之佳。只“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山鸣谷应,风起水涌”十六字,便似宇宙今日始开。同学们,去欣赏吧!

赤壁赋课教案篇二

当我看到要讲的是《赤壁赋》时,心里很矛盾,因为这一课很有内容可讲,但同时内容多,又怕时间不够,这是刚开始时的困惑,不过,上次讲过一次公开课,这次的信心很强,静下心来,认真回想上次讲完课,评委的评价,一定要注意。通过几遍梳理,阅读《教参》、查找相关备课资料,心中慢慢理出了思路,那就是抓住景、情、理三者交融这一线索,分析理解课文,试讲几次,发现效果还不错,但前提是学生在课前进行了充分的预习,但后来得知:学生还没学到这一课,那么教学内容就需要变,这时离正式讲课还有六天,作为高三的老师,这几天忙得不可开交,所以建议以后公开课的时间可否提前,他正好跟高三一摸冲突,于是,迅速定目标,大胆删节,立足课本,吃透语言。

可以说,《赤壁赋》的难懂字词不多,但有几个比较重要的,所以一定要告知学生,其他的只要结合课下注释,完全能够理解,只要问题引导的具体,学生应该能听懂,事实证明,效果也是不错的,学生的积极性很高。

赤壁赋课教案篇三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第1段,写夜游赤壁的情景。苏轼与客人在赤壁之下,投入大自然怀抱之中,尽情领略其间的清风、白露、高山、流水、月色、天光之美,兴之所至,信口吟诵《诗经·陈风·月出》首章“月出皎兮,佼人僚兮。舒窈纠兮,劳心悄兮。”把明月比喻成体态娇好的美人,期盼着她的冉冉升起。与《月出》诗相回应,“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并引出下文作者所自作的歌云:“望美人兮天一方”,情感、文气一贯。“徘徊”二字,生动、形象地描绘出柔和的月光似对游人极为依恋和脉脉含情。在皎洁的月光照耀下白茫茫的雾气笼罩江面,天光、水色连成一片,正所谓“秋水共长天一色”(王勃《滕王阁序》)。游人这时心胸开阔,舒畅,无拘无束,因而“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乘着一叶扁舟,在“水波不兴”浩瀚无涯的江面上,随波飘荡,就好像在太空中乘风飞行,悠悠忽忽地离开人世,超然独立;又像长了翅膀飞升入仙境一样。浩瀚的.江水与洒脱的胸怀,在作者的笔下腾跃而出,泛舟而游之乐,溢于言表。这是本文正面描写“泛舟”游赏景物的一段,以景抒情,融情入景,情景俱佳。

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歌曰:“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第2段,写作者饮酒放歌的欢乐和客人悲凉的箫声。作者饮酒乐极,扣舷而歌,以抒发其思“美人”而不得见的怅惘、失意的胸怀。这里所说的“美人”实际上乃是作者的理想和一切美好事物的化身。歌曰:“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这段歌词全是化用《楚辞·少司命》:“望美人兮未来,临风恍兮浩歌”之意,并将上文“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的内容具体化了。由于想望美人而不得见,已流露了失意和哀伤情绪,加之客吹洞箫,依其歌而和之,箫的音调悲凉、幽怨,“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竟引得潜藏在沟壑里的蛟龙起舞,使独处在孤舟中的寡妇悲泣。一曲洞箫,凄切婉转,其悲咽低回的音调感人至深,致使作者的感情骤然变化,由欢乐转入悲凉,文章也因之波澜起伏,文气一振。

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第3段,写客人对人生短促无常的感叹。此段由赋赤壁的自然景物,转而赋赤壁的历史古迹。主人以“何为其然也”设问,客人以赤壁的历史古迹作答,文理转折自然。但文章并不是直陈其事,而是连用了两个问句。首先以曹操的《短歌行》问道:“此非曹孟德之诗乎?”又以眼前的山川形胜问道:“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两次发问使文章又泛起波澜。接着,追述了曹操破荆州、迫使刘琮投降的往事。当年,浩浩荡荡的曹军从江陵沿江而下,战船千里相连,战旗遮天蔽日。曹操志得意满,趾高气扬,在船头对江饮酒,横槊赋诗,可谓“一世之雄”!如今他在哪里呢?曹操这类英雄人物,也只是显赫一时,何况我辈!因而,如今只能感叹自己生命的短暂,羡慕江水的长流不息,希望与神仙相交,与明月同在。但那都是不切实际的幻想,所以才把悲伤愁苦“托遗响于悲风”,通过箫声传达出来。客的回答表现了一种虚无主义思想和消极的人生观,这是苏轼借客人之口流露出自己思想的一个方面。

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第4段,是苏轼针对客之人生无常的感慨陈述自己的见解,以宽解对方。客曾“羡长江之无穷”,愿“抱明月而长终”。苏轼即以江水、明月为喻,提出“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的认识。如果从事物变化的角度看,天地的存在不过是转瞬之间;如果从不变的角度看,则事物和人类都是无穷尽的,又何必羡慕江水、明月和天地呢!自然也就不必“哀吾生之须臾”了!这表现了苏轼豁达的宇宙观和人生观,他赞成从多角度看问题而不同意把问题绝对化,因此,他在身处逆境中也能保持豁达、超脱、乐观和随缘自适的精神状态,并能从人生无常的怅惘中解脱出来,理性地对待生活。而后,作者又从天地间万物各有其主、个人不能强求予以进一步的说明。那么什么为我们所有呢?江上的清风有声,山间的明月有色,江山无穷,风月长存,天地无私,声色娱人,我们恰恰可以徘徊其间而自得其乐。

客喜而笑,洗盏更酌。肴核既尽,杯盘狼籍。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

第5段,写客听了作者的一番谈话后,转悲为喜,开怀畅饮,“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照应开头,极写游赏之乐,而至于忘怀得失、超然物外的境界。

意象连贯,结构严谨。景物的连贯,不仅在结构上使全文俨然一体,精湛缜密,而且还沟通了全篇的感情脉络,起伏变化。起始时写景,是作者旷达、乐观情状的外观;“扣舷而歌之”则是因“空明”、“流光”之景而生,由“乐甚”向“愀然”的过渡;客人寄悲哀于风月,情绪转入低沉消极;最后仍是从眼前的明月、清风引出对万物变异、人生哲理的议论,从而消释了心中的感伤。

更多。

赤壁赋课教案篇四

课前准备:教师收集整理学生的问题,制成课件。

师:同学们,都说苏轼是位少见的旷世奇才,你们能具体说说吗?

生:苏轼是豪放派词风的创始人。他的词豪放高旷,情浓意远,我们学过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就是这一风格的代表作。

生:他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他的散文:情理交融,汪洋恣肆,当时就有“苏氏文章擅天下”的美誉。

生:他还称得上是一位高级厨师。(大家笑)“东坡肉”千百年来一直脍炙人口。

大多数学生:没有!

部分学生:有,在我们课本的封面。

师:对!同学们可以翻到封面欣赏一下。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期间,每次游览人们传说的古战场赤壁,都不免触景生情,发出惊世浩叹。由此,中国文学史上就增添了《前赤壁赋》、《后赤壁赋》两篇精妙绝伦的散文。他写成《前赤壁赋》时,展纸挥毫写了一幅长卷,这幅长卷写得尤为成功。传到明代,董其昌拜观了真迹,十分倾倒,说苏轼的书法笔力欲透纸背,全用正笔中锋,每波划尽处,常有聚墨痕,如黍米珠。董其昌作过一段著名的跋语:“东坡先生此赋,楚骚之一变也;此书,‘兰亭’之一变也。宋人文字俱以此为极则。”这是对苏轼的《赤壁赋》及其书法最为深切而崇高的评价。

今天,让我们伴随著名播音员夏青的朗诵步入苏轼为我们构筑的文学和哲学的殿堂,领略苏轼那卓绝的雄风。

[放录音,学生听]。

师:听完朗诵,你对《赤壁赋》有什么感觉?

生:我感受最深的是抑扬顿挫的声韵之美。

生:自己读不出的东西似乎一下子有了感悟。

生:我有一种飘飘欲仙的感觉。(全班笑)。

师:很好!著名现当代作家巴金曾说《赤壁赋》给人潇洒神奇、出尘绝俗的纯净的美感。我们同学在预习中也读出了这一点,请看下列问题,我们共同探讨:

(展示问题一:文章第一段的景物描写美在何处?为什么写得赛似仙境?)。

生:苏子泛舟赤壁之下,上面是一轮皓月,下面是万顷碧水,月光如烟雾般笼罩江面,清风徐徐吹拂,一叶扁舟如一片苇叶,轻浮水面,任意左右东西。景象澄沏,又似朦胧,如梦境一般。

生:作者写自己在辽阔江面上泛舟,仿佛在浩荡的太空中乘风飞行,毫无阻碍简直就要远离人世,悠悠忽忽升入仙界里去了,令人陶醉其中,赏心悦目。但我感觉却有“醉翁之意不在酒”之妙,长江的大气、饮酒吟诗的快感,豁达的情境都使下文悲之情更加浓重和凄凉。

师:对,作者的这一段描写蕴涵着一种深沉隽永的诗意,一下子把人带进了诗的国土,沉醉在山水风月之中,同作者一起去领略那深蕴的人生意义。这种境界和意蕴是过去的赋从来没有表现的。

生问:老师!“徘徊”是来回走动的意思,而月亮一晚上只能走一次,如何“徘徊”?

师:谁能回答这个问题?

生:我认为这里的“徘徊”是写月亮移动缓慢的意思。

生:我想是侧面写了作者的心理,他觉得月亮对游人含情脉脉,不忍离去,因而对冰清玉洁的月亮产生愉悦之情。

师:这位同学的解答把景与情交融在一起了,很好。“徘徊”一词真是一字千钧,体现了苏轼语言的精练生动,词简情真。

师:下面我们一边听朗诵一边跟读第一段。注意轻重缓急,读出羽化登仙、飘然世外的欢快之情。

生:全班齐读。

(展示问题二:文章第二段作者的感情从乐到悲变化是否太突兀?悲从何来?)。

生:七月即望,正好是七月十六日,月圆之夜,吟明月之诗为了召唤月亮出现,而月亮也似乎听到苏子的呼唤声:“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一轮明月冉冉升起了。

生:《月出》诗写出了在明亮月光下美人的娇好容貌和幽闲体态,引起感情上爱慕和烦闷不安。这与下文的扣舷而歌的内容是有联系的,所以吟此诗也有引出下文作者自歌“望美人”的作用。

师:从扣舷而歌的歌词看,显然是从《月出》诗里生发出来。“流光”指江面上闪烁荡漾的月光,不就是“月出佼兮”么?“美人”即心上漂亮的人儿,不正是“佼人僚兮,舒窈纠兮”么?“渺渺兮予怀”表现临风怅惘,思绪黯然,不就是“劳心悄兮”么?但这歌词与单纯的民间情歌有所不同,这里的“美人”代表一种理想的追求,表现的是政治的感慨。悲从何处来,来自作者遭受贬谪后的'苦闷,看到江水之阔,面对宇宙之大,难免产生知音何处,而发出天各一方之叹,在游赏之“乐”中,已包含淡淡的哀愁了,这“乐”本就属于苦中作乐,借山水而暂时排遣其内心的郁闷。所以从“望美人兮天一方”的失望心情中进一步引出忧患整个人生的哀思来。这是由乐到悲的第一层心境。

师问:由乐到悲的第二层心境是通过什么来写呢?

生:客人的洞箫声。

师:如何写箫声?

生:“如怨如慕,如泣如诉”,连用了四个比喻,形象地写出了箫声的幽怨悲凉。使人如闻其声,几乎也要流泪。

生:我认为这里的“慕”是“思念”,“如慕”就是“又像在思念”。

师:有道理!语言就需要这样细心揣摩、品味。

这种借音乐来抒写一腔忧思哀绪的写法,我们在哪篇课文里学过?

生:白居易的《琵琶行》里有“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就是借琵琶写愁情。

生:《红楼梦》中“凸碧堂品笛凄清”也是类似意境。

师:经过吟诗与吹箫的描写,使“泛舟”的快乐气氛向悲哀转化,完成了两段之间的过渡。这一过渡自然圆转,不露一丝圭角,使读者不知不觉地为这种感情的抑扬起伏所吸引,迫不及待地去倾听下面的对话。

(展示问题三:第三段先说英雄伟大,再说自己渺小,那么“月明星稀”,乌鹊南飞”一句对突出曹操“一世之雄”有何作用?这段如何通过对比写出人生短暂?)。

生:“月明星稀”的诗是由眼前的明月联想而起的,由身边的赤壁又联想到曹操横槊赋诗和赤壁之战的情景。

师:写曹操的重点在哪里?

生:写曹操不是为了说明他是英雄,重心在“而今安在哉”这句上,为了突出像他这样的又是诗人又是英雄的人物最终同归于“空虚”的忧思悲绪上;还有这一段的对比是为了写“悲”,不是为了写人生短暂,所以我认为这一组同学的问题没问到点子上。

生:曹操和“吾与子”对比,说明像曹操称雄一世,也逃不脱失败的命运;更何况我们命运不济,仕途坷坎,只有“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泛舟喝酒罢了,还谈什么理想,谈什么建功立业?这是令人悲叹的啊。

生:吾生之须臾和长江之无穷对比,说明人生短暂,如匆匆过客。

生:“蜉蝣与天地,沧海与一粟”对比,说明人的渺小。

师:对人生渺小而短暂这是客人抒发的第二个悲叹的原因。

生:还有是现实与理想的对比,说明想长生不老而不能,只有“托遗响于悲风”的悲哀。

师:同学们注意,这儿的“风”已不是徐来的“清风”,而变成了“悲风”,显示了情绪的变化,将情融于景中去抒写。

(展示问题四:第三段客的话是否也是苏轼自己心境的表达?如果是,那么苏轼一贯的豪放风格与文中“悲”的感情是否矛盾?)。

生:文中客和“我”的对话是苏轼让从前的苏子和现在的苏子通过文章进行一场超时空的链接。

(全班哄然大笑)。

生:应该是不矛盾,但我却很难说明白这道理。(学生讨论状)。

师:一般的人,在忧患于人生短促和虚空时,他会怎么做?

生:喝酒,及时行乐。像曹操《短歌行》中说的:“何以解忧?(众生齐念)唯有杜康!”

师:这是古人解救自我的好方法。李白在感叹“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以后,不是接着说:“浮生如梦,为欢几何?古人秉烛夜游,良有以也”;另一位唐代诗人韦庄也说过:“须愁春漏短,莫诉金杯满。遇酒且呵呵,人生能几何!”。但苏轼不用此法。他认为举杯消愁只有愁更愁,俗话说“心病还要心药医”,欲求精神苦闷的真正解脱,只有求之于自身在哲学上的“解脱”,所以虽然他借客之口表达了自己的悲情,但醉翁之意并不在宣扬这种悲观的论调,而是沿用赋家“抑客伸主”的方法,力求阐明万物变与不变的道理,超脱于无益的悲观,凭仗哲学武器,他的精神世界也就随之而转出了一个更新的境界。因此文中的“悲”与豪放风格并不矛盾。

师:下面请同学们自由朗读二、三段,像“方其破荆州,下江陵,……,而今安在哉!”这样的句子真是一气呵成,如同行云流水。要读出苏轼散文的舒卷自如,恣肆雄健的气势。

生:全班同学自由朗读。

(展示问题五:第四段议论让人难以理解。“哀吾生之须臾”与“水与月”有什么关系?“且夫”一句与解答客的问题又有什么本质上联系?)。

生:两个层次,“且夫”表示进一步议论,属本段第二层次。

师:第一层次扣住第三段哪一点来说理?

生:从“而又何羡乎”看是针对“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的悲叹来阐发的。

师:从什么角度说明不必羡慕宇宙的无穷?

生:从“变与不变”的角度,从变的角度说,天地宇宙也是瞬息万变的,就如水和月亮一样,江水日夜不停地流、月从亏到盈不断地变化;从不变的角度,我和万物都是永恒的。

师:分析得非常准确。作者用什么修辞方法阐述“不变”的观点。

生:用水与月作比喻,借眼前的景来说理,寓理于景。

师:以水和月为喻的一段议论,可以看出佛教禅宗对苏轼的影响。他认为作为个体的人,生命是短促的,但他参与了整个人类的生命活动,而作为整个人类,又同宇宙一样是永恒存在的。这种“物我一致”的观点说明了苏轼对生命的肯定和对生活的热爱。

师:第二层还是围绕同一个问题进一步说理,从什么角度来论述?

生:“取与不取”的角度,重点讲“取”。

师:大自然是个无穷宝藏,可以作为人们的精神寄托,所以苏轼认为人对自然万物,不该取的不取,该取的就取。不必因“吾生之须臾”而羡慕其“无穷”,而要使无穷的自然万物为“吾生”所享用,从中得到乐趣。这样议论最后又回到了“乐”上来。

(展示问题六:苏轼这种听任自然,力求豁达的心境却让人有消极感,他是否有陶渊明归园田的心境?)。

生:苏轼这番话看起来很超脱,但骨子里仍然有人生空虚之感,所以所谓的听任自然,只能是一种自我安慰。

生:我不这么认为。苏轼的人生观应该是乐观旷达的,因为当时他被流放到这偏远的黄州,又几乎丧失人身自由,但他不讲丧气话,不甘陷于苦闷而力求解脱,这很不简单。

生:他与陶渊明的心境还是有区别的,陶渊明是不肯为五斗米一束带见乡里小儿,他是真正厌世。苏轼的思想从本质看是很矛盾的,在《念奴娇》中拿周瑜比,现在与曹操比,都是感叹人生短暂而不能像古代英雄那样有所作为。

师:对。清人李扶九在《古文笔法百篇》中说:“篇中所言,不过随时行乐,惟“美人”二字,则公真意所在。”

在同学们的讨论中,从现实出发来思考,对这一段还有许多问题:

(展示问题七:苏子听任自然的观点,在现代竞争激烈的社会是否可取?“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在今天却是应该争取的;声色是大自然固有的,不以听、看而存在,此处是否反映了苏轼唯心主义观点?“取之无禁,用之不竭”,从环境保护的角度看也是不对的。)。

生:我认为听任自然是积极的人生态度,在客观形势对自己最不利时,苏轼不是意志消沉,不去幻想,而是顺乎自然积极去适应现实,在现在竞争社会中,要立足于社会,我们同样要积极地去适应现实,投身到激烈的竞争中去。

生:在现代社会,“一毫而莫取”的观点显然行不通,你不去争取,只有被别人“吃”掉。

生:你的理解是断章取义了,他说这话有前提“苟非吾之所有”,如果用这种态度做官,那现在会少很多贪官,反腐倡廉的工作就好做多了。

(众鼓掌)。

生笑而答:不能苛求。

生:“取之无禁,用之不竭”作为成语现在还用,如果说是对大自然无节制地索取、破坏,显然是不对的;而作者享受的只限于清风、明月,所以不至于破坏生态。

师:下面我们看最后一个问题:

(展示问题八:最后一段为什么以酒后一片狼藉,“相与枕藉乎舟中”的景象作结?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怀和人生态度?)。

生:呼应开头,如“舟中”呼应“泛舟”;“东方之既白”呼应“月出东山”。结构浑然一体。

生:最后写“客喜而笑”,情感转悲为喜。

师:此时已不是开头那种单纯的山水之乐了,“笑”说明什么?

生:是分外欣慰和轻松,苏轼通过自我调节达到了精神上的满足。

师:那么后面的写法有什么作用?

生:反衬,用“杯盘狼籍”的杂乱形象来反衬内心世界的舒坦、宁静。

师:这位同学确实善于思考!谁来解决这个疑问?

生:这时候的喝酒已不是借酒消愁,而是精神达到“自由”和“解放”以后的轻松娱悦了。你看三杯下肚,放枕便睡,竟至一觉醒来,“不知东方之既白”矣。而我们读者好象也在清风明月的照拂之下,跟随他进入一个酣甜如梦、忘忧驱愁的文学和哲学的境界中去了。

师:回答得真精彩。下面让我们一起朗诵四、五两段,着重体会景、情、理的交融。

生:全班齐读。

师:读罢《前赤壁赋》,我们不由地将翻开同有“一洗万古”之妙的《后赤壁赋》。古人认为:若无前篇,不见此篇之妙;若无此篇,不见前篇之佳。只“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山鸣谷应,风起水涌”十六字,便似宇宙今日始开。同学们,去欣赏吧!

赤壁赋课教案篇五

师:上课!同学们好!

师:每当我们站在长江边,看着浩瀚的江水时,我们会吟咏出苏轼的名句——。

生:“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师:每当年我们看着夜阑人静,一轮圆月当空时,我们会情不自禁地吟诵出苏轼的——。

生:“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师:每当我们游览庐山时,也会想起苏子哲理性的名句——。

生:“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师:确实是说不尽的苏东坡啊!

昨晚我和大家重温了在初中和高中阶段学过的苏轼的作品。说起苏轼,大家应该不会陌生吧。今天我们让我们一起穿越时空,再次走近一代文人苏轼,更进一步地走近东坡的作品,了解东坡的内心世界。

师:在讲课之前,我们先一起来重温初中阶段学过的苏轼的诗、词、文中的名句。

(教师多媒体投影诗句。)。

师:第一句,是《记承天寺夜游》中的“庭下如积水空明”——。

生:“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

师、生:“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师:接着是《浣溪沙》中的“谁道人生无再少”——。

生:“门前流水尚能西”

师、生:“休将白发唱黄鸡”。

师:最后是我们十分熟悉的《水调歌头》“我欲乘风归去——”

生:“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生:豪迈。

师:在才学方面呢?

生:多才多艺。

师:在性格方面呢?

生:乐观。

师:在人生、政治上遇到重大挫折时,他又是以一种怎样的态度来面对的呢?

生:豁达。

师:很好!同学们都各抒己见地谈了一下印象中的苏轼,确实我们从苏轼的作品中可以感知他的积极乐观、豪放、豁达,除此老师觉得我们还可以用“坚韧”来形容他。

(教师多媒体投影:乐观、豁达、坚韧)。

师: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这一篇千古美文,更全面地认识、理解黄州时期的苏轼。

(教师多媒体投影:“千古绝唱说赤壁”)。

师:苏轼在黄州写下了“赤壁三文”,分别是《念奴娇·赤壁怀古》、《赤壁赋》、《后赤壁赋》,大家一起来想一想:苏轼为何钟情于赤壁呢?请结合“赤壁三文”,找出相关写景的句子。

师:先来看《念奴娇·赤壁怀古》,哪些句子是描写赤壁美景的?

生:“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生:“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师:非常好!我们再来浏览一下《后赤壁赋》,你能找出哪些是写赤壁景色的句子吗?

生:“江流有声,断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

生:赤壁的风景很优美!

师:对,除此以外,苏轼游赤壁时还联想到什么了?

生:三国时候的“赤壁之战”。

生:联想到周瑜和曹操。

师:是的,赤壁不仅风景优美,而且还拥有久远的人文景观。而更重要的是,在黄州、在两次的赤壁游览中,我们可以看到苏轼经历了一次精神洗礼。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后赋,看看他究竟经历了一种怎样的精神洗礼。

(一)整体感知。

师:下面,我给大家3分钟自由朗读的时间,要求大家能够读准字音、质疑字词、在书本上把疑难的地方圈点勾划出来。

(学生在座位上自由朗读。)。

师:好了,不少同学都开声、自由地诵读了一遍。下面,请同学们听老师示范朗诵一遍课文,要求大家能够进一步明确朗诵的节奏,并结合课文下的注释,初步感知文意,把握后赋中作者的情感变化。

(播放古乐《云水吟·赤壁怀古》,教师配乐朗诵课文。)。

(学生安静聆听,沉醉其中,朗诵结束,全班同学热烈鼓掌。)。

师:谢谢同学们的鼓励!下面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篇经典美文《后赤壁赋》。

(二)理解课文。

生:前赋的景色是“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师:在后赋中的第一段写到的景色是?

生:“霜露既降,木叶尽脱。人影在地,仰见明月”。

师:大家说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呢?

生:两次游赤壁的时间不同。前赋是“壬戌之秋,七月既望”,后赋是“是岁十月之望”。

生:开始是高兴的。

生:可以用“乐”字来概括。

师:然后呢?

生:听到洞箫的声音很悲凉,客人就悲叹起来。

师:对,中间发生了变化,我们可以用一个“悲”字来总结。是否一直就“悲”了呢?

生:不是,之后苏子安慰客人,客人就开怀了。最后还是以“乐”结束游历。

师:从第一段中归纳一下,诗人与客的心情,可以用其中哪个字来概括呢?

生:可以用“顾而乐之”的“乐”字。

师:通过主、客、妇三者的对话说明了什么?

生沉思。

师引导:第一段并没有直接写赤壁,而是写了游赤壁的准备,这里包括了什么呢?

生:有客,有酒,有肴。

师:对,重游赤壁之“乐”就在于“有客、有酒、有肴”,还有“如此良夜”,使苏子与客再游赤壁的兴趣就更加浓厚了。

师:下面我们一起来赏读第二段,我们班的同学向我推荐了一位朗诵不错的同学,我们请她来朗读第二段,其他同学思考一下,在这一段中,让你感兴趣,或者比较喜欢的句子有哪些?也可以找哪些让你感到迷惑的句子,一会我们请一组同学开火车来谈谈。

(学生朗诵第二段。其他学生听读并勾画文中的句子。)。

师:大家觉得xxx同学读得怎样?

生:很好!(学生鼓掌)。

师:谢谢xxx同学的精彩朗读。她读得很流畅,而且感情充沛,假如能够适当放慢一下语速,把节奏把握得再准确一点就非常好了。下面我们请一组同学分别谈谈在这一段里,你找到了哪些句子和大家分享一下。

生1:我谈谈我比较欣赏的句子是“江流有声,断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

师:你为什么欣赏这个句子呢?

生1:我觉得这个句子充分地表现了赤壁壮美的景色。

师:他运用了“壮美”这个词来形容赤壁,非常好!

生2:我也谈谈我欣赏的句子是“山鸣谷应,风起水涌”。

师:你能谈谈你是怎么理解这个句子的吗?

生2:我觉得这个句子也同样表现了赤壁的美景,山高通过回声,风起而水动,表现了赤壁给予人一种“清新”之感。

师:这位同学用了“清新”一词来形容登上赤壁给诗人的感觉,大家觉得呢?我们暂且放一放,先听听其他同学的看法。

生4:我也同意以上一位同学的看法,我也觉得读到这里感到很疑惑。

生5:我也是觉得诗人在登上赤壁后,感情的变化让我比较疑惑。

(学生看书,安静思考,没有同学发言。)。

学生:省略句。

学生:是宾语前置句。

生:状语后置句。

师:对了!“复游于赤壁之下”与“游于赤壁之下”是相同的句式,请大家做好笔记,课后归纳。

师:在赤壁上,诗人看到什么景色,发出了怎样的感叹呢?

生:诗人看见了“江流有声,断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的赤壁美景,发出了“曾日月之几何,而江山不可复识矣”的感叹。

师:我想请个同学来谈谈,他为什么会发出这样的感叹呢?我们可以怎么理解这句话。

生:诗人从七月到十月隔了三个月,再游赤壁,这时赤壁的景色已经发生了明显的变化,江山的景象也变得难以识别。

生:诗人登上了赤壁。“予乃摄衣而上,履巉岩,披蒙茸,踞虎豹,登虬龙。攀栖鹘之危巢,俯冯夷之幽宫。”

生:不是,诗人提起衣襟,登上陡峭的岩石,拨开茂盛的草木,坐在像虎豹般的石头上,登上形如虬龙似的古树。攀上赤壁上鹘的巢穴,俯瞰下面的幽深激流。

生:不可能。这是虚写。

师:那么大家觉得赤壁给人一种怎样的感觉?

生:险峻。

师:从哪可以看得出来呢?

生:“盖二客不能从焉”。

师:诗人没有因为赤壁的陡峭险峻而停止了前进的脚步,相反,在二客都放弃不再攀爬的时候,他还是不畏艰难,勇往直前,登上赤壁的险峰峭岭,放声呐喊,草木也随之震动,山谷也为之应和,风起水涌,确实是赤壁之颠的忘情抒怀。

生:应该也会有。“予亦悄然而悲,肃然而恐,凛乎其不可久留也”。

生1:因为诗人觉得孤独,同游的客人都不能登上赤壁,所以由此转悲。

生2:我觉得诗人登上赤壁那么险峭的地方,又那么阴森恐怖,还是自己一个人,站久了也不愿再留了。

生3:因为诗人觉得几个月的变化,使赤壁的景色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而他由此也联想到自己被贬黄州的辛酸,所以在此情此景,他更感悲恐。

师:同学们都说得很不错!确实当我们结合苏轼登赤壁的过程,看见的景象,结合他个人的坎坷经历,我们不难理解,从登山时的乐,到勇往直前,随之而产生的悲从中来,恐怖的氛围更让他联想到当时的政治环境险恶多变,所以不愿久留,不如回到船上,任意飘荡,更自由惬意。

师:诗人行文至此,你们觉得赤壁之行结束了吗?

生:没有结束。

师:真的吗?再想想。

生笑:结束了。

师:真的结束了?那你们觉得第三段写得是什么呢?

(教师多媒体投影:这段主要讲了什么内容,有何深层的寓意呢?)。

生,默然,不回答。师提问个别学生。

师:你觉得呢?

生1:我觉得赤壁之行还没有结束,第三段写的是游完赤壁后,诗人梦见了一个道士化鹤。

生2:我觉得赤壁之行已经结束了。第三段是写游赤壁后,诗人在梦中遇见一个道士化成了鹤,与游赤壁不相关了。

师:好了,这里我们出现了两种不同的意见。我们在看看第二段的最后一句。

(生默读第二段最后一句,笑。)。

师:怎么样?有答案了吗?

生:结束了!因为诗人从登山到下山上船,然后离开了赤壁。

师:对了!但,怎么解释他还要写与赤壁之行无关的第三段呢?下面我们一起来朗读第三段,思考一下这个问题。

(教师与全班学生一起朗读第三段。)。

师:谁来说说,这第三段是不是画蛇添足的多余段呢?

生:不是。我觉得,第三段可以看作是游赤壁之感,正是因为他与杨道士游了赤壁,才有遇见一个道士,诗人问他姓名,道士没有回答并化作了鹤的梦境。

师:这位同学的理解相当高见啊!我们常说“日有所思,夜有所梦”,在游完了赤壁后,也可以说诗人是心潮澎湃啊,半夜夜阑人静之时,看见一孤鹤从他的船掠过,之后在梦境中,他遇到了一道士,随后化鹤等等,都和生活中的经历有点相似。

师:大家觉得除此以外,还有其他寓意吗?

(学生沉默,看书,思考。)。

师引导:我们不妨从“鹤”和“道士”作为切入口来思考一下,这两者的联系。

师:大家想想,鹤在我国传统意象里,是怎样的?

生:鹤,是有仙气的。

生:道士是练仙的!

师:“练仙”,实际上就是想……?可否结合《赤壁赋》中的一句来说说呢?

生:超脱尘世!(全班一起背诵)“浩浩乎如凭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师:同学们答得非常好!确实,此时的苏轼处境窘困,心情苦闷,在现实中又找不到出路,只好借助“梦鹤仙境”寻求解脱,希望能够像在《赤壁赋》中提到的超脱尘世,遁入仙境。

(三)感悟提升。

(教师多媒体投影,并小结。)。

师:后赋是苏轼黄州时期最出色的作品,也是他一生中最高境界。深刻的哲理思考,人生体验,对生命本质的探究,个人与社会的关系阐释,都蕴涵在形象的叙述描写之中。他懂得生命的渺小,当处在高高的峰巅他知道悲哀和恐惧。黄州四年,苏轼尽管与佛道多有来往,但并没有遁入空门或皈依道教,而是以一种现世的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去迎接生活给他的挑战和磨砺。他的“了悟”就是回到人间,回到人间坚韧而乐观的活着——这就是苏轼的人生态度。

五、最是风流苏东坡。

师:相信同学们在学习完《后赤壁赋》一定会对处于黄州时期的苏轼有进一步的了解,下面,我想请大家看看以下这首以《东坡》为题的诗歌,这首诗歌也正好能够总结黄州时期苏轼的真实想法。

(教师多媒体投影:《东坡》:雨洗东坡月色清,市人行尽野人行。莫嫌荦确坡头路,自爱铿然曳杖声。)。

师: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这首诗歌,感受一下苏轼的心声吧。

(教师与全班同学朗读诗歌。)。

生:这首诗歌反映了苏轼的豁达与乐观。

生:这首诗表现了身处黄州,身陷逆境的苏轼依然悠然自得,乐观潇洒地生活。

师:同学们都概述得很好。有一位名人他是这样概述黄州时期的苏轼。我们一起来看看。

(教师多媒体投影:余秋雨《苏东坡突围》的选段——“成熟是一种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辉,一种圆润而不腻耳的音响,一种不再需要对别人察颜观色的从容,一种终于停止向周围申诉求告的大气,一种不理会哄闹的微笑,一种洗刷了偏激的淡漠,一种无须声张的厚实,一种并不陡峭的高度。”)。

(教师朗读这段话,学生静听,领悟。)。

师:确实,在黄州的苏轼是成熟了的苏轼,赤壁用它美好的山水风光,深远的人文景观让苏轼经历了一次精神的洗礼,让他由建功立业的`报国之情,转入了寄情山水的永恒之情,归于物我两忘的空无之中,完成了一次历史永载的文化突围。在这一次整体意义上的脱胎换骨中,也使他的艺术才情获得了一次升华。让我们穿越失控,认识、理解苏轼,不仅记住他的诗文,更记住他的豁达、乐观与坚韧吧!

今天的课就上到这里,谢谢大家!下课!

赤壁赋课教案篇六

(板书“面对不幸”。)。

(生议论。片刻,教师指定一学生作答。)。

生1:我认为要乐观地面对。既然不幸不可避免,我们为什么不去积极面对呢?战胜不幸,就能使我们意志上更加坚强。也能使我们更加成熟。

师:你遇到过什么不幸吧?

生1(思考):一时想不起来。

生2:不幸其实就是万幸。其实所谓幸与不幸,是与非,只是看问题角度不一样而已。当我们学会珍惜不幸的价值的时候,它就是我们人生的财富。我们并不一定要去“战胜”它,而只是冷静地面对它,不急者把它赶走,等它自己消失,我们再去收获不幸留下的财富。

师:非常欣赏你的“不幸即万幸”的说法。你胸襟开阔,你视线长远。正如柳宗元被贬后,没有一味得怨天尤人,相反在那荒芜的山林里寻找到自己的精神净土,实现精神的再次超越,也正因为有了这样的理念,中华文学才多了一些挺拔、清俊、通达的品质。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赤壁赋》,也是一篇面对人生不幸的文章,让我们一起看看,被贬黄州团练副使且基本失去人身自由的苏轼是如何面对的。

(教师播放鲍国安朗诵录音,学生听读,正音)。

师:说说朗诵得怎么样。

生3:不错,感情很深沉,配乐也不错。

生4:他读错了几个字。比如“溯”读成“朔”了;“吾”应该读第二声,他读第三声了;第四节两个“夫”应该读第二声。

师:为什么要读第二声?

生4:因为这两个“夫”都解释成“那”,不是“男子”的意思。

师:好,你的基础知识很扎实。

生5:我觉得他的朗读并不像我们平时那样先把节奏划得明显,很多时候都是在停顿时间上长短不一样,有点散。

师:你觉得他读得乱?

生5:就是觉得不整齐。感情上还可以。

师:我再放第一自然段的录音,只是以它为例,大家来听听,是不是觉得散乱。

(听罢,学生发言)。

生6:我觉得他的对偶句读得是整齐的,如“壬戌之秋,七月既望”,“清风徐来,水波不兴”,“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都是清楚,只有最后一句“羽化而登仙”与前文对应的“而不知其所止”比较,在“登仙”前停的时间长了一点,节奏上有些变化。但这样的变化是可以的,因为是一个自然段结尾,可以慢慢收一下。

师:你听得很认真,分析得也很好。我先前听的时候,发现几乎每段结尾都渐缓。刚才周智文说乱,大概是说语速、语调处理的问题。确实,我们在朗读中应该体悟词语的抑扬顿挫、文句的舒缓徐疾、语气的轻重缓急,(板书“词语抑扬顿挫、文句舒缓徐疾、语气轻重缓急”),才能更好地走进文本,与作者对话。下面,给大家5分钟时间,自己揣摩文章怎么去读。

(学生朗读,甚至拿腔拿调。)。

师:刚才大家诵读都很认真,经过这样的诵读,我们感受到一些什么?

生7:文章写的是苏轼一次游览,在赤壁的江面上,跟朋友一起喝酒唱歌,谈论人生,一直到第二天早晨。

生8:我觉得苏轼的心情很好,很闲适。

师:说说看,怎么感受到的?

生8:他们自在地喝酒,喝得很尽兴,而且是一轮又一轮地喝。还有,看着美丽的景色,有明月,还有清风,他们的小船又在广阔的江面上行驶,我猜想苏轼心里很愉快的。

师:体会得好,主要是他想象得好,也可能他就是把自己换位成苏轼了。大家继续说。

生9:我觉得写洞箫的那一处写得好,四个“如”,写出了音乐的性格,或者就说是心理吧,很丰富,不单调。

生10:我觉得第三段和第四段比较难理解,希望老师讲一讲。

师:好,我们已经建立起一个大概印象。可以用四个字来概括这篇赋的内容。那就是“事、景、情、理”(教师板书:“事、景、情、理”)大家说,写了一件什么事?用课文中的话回答。

生(乱答):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师:不够凝练。

生: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师:还不够凝练。

生(大声):游赤壁。

师(笑):也太凝练了吧?我们用以前学过的《核舟记》中一句话,也就是那枚核舟的主题来概括,想想是怎么说的。

(生茫然)。

生:“大苏泛赤壁”云。

(师板书:“大苏泛赤壁”)。

师:作者还描绘了一幅优美的图画,现在我们要给这幅图卷命名,应该叫什么?

生11:泛舟赤壁图。

生12:月夜江水图。

生13:秋江风月图。

师:他们三个人的说法你们喜欢哪一个?

生:秋江风月图。

生:清风、水波、月。

(教师板书“风、水、月)。

生:快乐、悲伤。

(师板书:乐、悲)。

师:具体看这五段的感情,文章一直在“乐”“与”之间转换。在这里提醒大家看第二节,应该是先什么后什么?(生答“先乐后悲”)显然这是感情转变的一段。再看三五段,一悲,一乐,而第四节也是一个感情转变的段落。(板书:两个“转”)。

师:“理”,在课文中体现的哲理,或者就算感悟吧,大家说说有什么?

生14:人应该学会调剂心情。

师:为什么要“调剂”?

生14:因为在不幸面前,需要战胜不幸,化悲痛为力量的。

师:是的,要寻求一种精神的超越,哪怕只是解脱,对吧?好。结合文章,找找苏轼讲理的句子。

生15:在第四节,全是苏轼的议论。

师:大概是说了什么意思?

生15:就是说不要羡慕江水的无穷……。

师:打断一下,是江水还是别的什么?

生15:应该是自然界吧,作者说人也是无尽,所以不要去羡慕。

师:很好。不去羡慕,那要怎么样呢?

生16:我注意到第四接末尾,“而吾与子之所共适”,表达了作者的态度,就是要享受自然。

(板书:“何羡”“共适”)。

第二课时。

师:将书翻到154页,我来请两个同学朗读第一段,大家认真听,听完后来评价。

(生1读,声音洪亮,断句清楚,语调上缺少变化。生2读,声音轻柔,节奏明快,最后一句的感情没能读到位。)。

师:谁来说说?

生3:生1读“清风徐来,水波不兴”读快了,没那么一种舒适的感觉。“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两句衔接的不好,感情上不够豪放,显得不开阔。

生4:我觉得生2比生1读得好,反正我眼前是有那种一种意境的。生1读得就跟我们念书一样,没什么味道。(师微笑着看生1)生2最后的“羽化而登仙”,应该舒缓一些,应该读成这样“羽化——而——登——仙——”。

(教师朗诵)。

师:也请大家来批评。(无人举手发表意见)大家不说话,到底是读得好还是读得不好啊?(生说好)那还不给点掌声?(掌声)。

师:其实啊,我想我们要读好它,必须要先理解它,感受它。下面全体同学按照两大组的形式,分别以第一人称苏轼的口吻和第三人称的视角说说第一段的内容。

(学生口头“乱”说,三分钟。)。

师:你来说——。

生5:在壬戌年七月十六这天,我和一位朋友到赤壁附近的江面上赏月。风打在我的脸上,很惬意。波平浪静,只有月光在水面上像银子一样跳动。(有学生议论这不合理)我们喝着酒,吟诵古代有关月亮的诗歌,非常开心。在不知不觉中,我们的船轻快的前进,越过了茫茫的水面,好象是离开了人世,来到仙境一样。

师:不错。你来——。

生6:十六那天月亮最美,江上的月亮也格外明亮。苏轼和他的朋友们一起在船上喝酒,喝得很尽兴,触景生情,唱起《明月》诗中的《窈窕》篇章。月亮逐渐升高,满江都是月光,一直到天的尽头。他们的船越行越快,好象要飞到天上。

师:两个同学说完了,大家想想,以哪种人称来写这段好?

生7:我觉得第三人称好,她说的太美了。

生8:其实都可以,不过用第三人称就不能写出“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的感受了。

生8:第一人称,直接抒情,很自然。

师:那怎么理解文中的“苏子”呢?(学生答不上,师示意坐下)。

生9:一般姓后面加“子”表示对他人的敬称,但是我感觉这篇文章是以第一人称来写的,因为很少看到第三人称的痕迹,不知道“苏子”是不是自称。

师:那么,按照你的假想,苏轼为什么采用第一人称的叙事策略?

生9:可能他是急着要叙述,或者说要诉说吧。

师:好,这观点我同意。人非草木,孰能无情。饱受忧患的苏轼回忆刚刚过去的不幸。他要排解,他要倾诉,他要超越,显然,以自己的眼睛去看,用自己的耳朵去听,用自己的心去感受。“我”要饮酒,“我”要唱歌,我要追随那茫茫江面闪动的月光,到达一个属于自己的纯净的世界。这样似乎更为合理一些。我们不妨在理解文中多注意那潜藏着的“我”。

生10:跳动好,有动感。假如江面就像一面镜子一样,虽然明亮,但是没什么生机。跳动就能表现轻松闲适的心情了。

(众人表示同意)。

师:由此来看,“水波不兴”,并不是风平浪静,一点波浪都没有,而是没有大浪淘沙,卷起千堆雪的雄浑豪壮罢了。

生11:“清风”是微风,吹得人很舒服,并且是慢慢吹来,恰到好处。可能老师喜欢这样的感觉。

生12:清风不仅清凉,清爽,而且轻柔。

生13:“白露横江,水光接天”意境很美。白色的雾气弥漫在月光里,很朦胧,像做梦一样。

生14:水光接天,让我想起“秋水共长天一色”,意境已经是开阔的,苏轼的心胸也是开阔的。

师:大家说到我心里了。不过,“白露横江,水光接天”这句,我并不是按照书本注释上理解的,我认为这里的“白露”应该指的是月光,而并不是水气,理由是,前文写月光先升起后移动,紧接着应该华光丰盛,照彻江面。用白露这个比喻显示出月光的晶莹和充足。当然我也不能肯定的说说成“雾气”就一定不对。根据我的生活经验,在不到深夜的江面上是没有水气的。这个先存疑吧,以后大家有生活体验后再来解决。现在我们要看“横”与“接”这两个词,看它们用得好不好。

生15:“横”好,“野渡无人舟自横”的横也很好。“接”字感觉一般化。

师:“野渡无人舟自横”的横好在何处?

生15:小木船随便横放在那里,表现闲适的情趣。

生16:这里的“横”不是横放的意思,而是弥漫,本来是水气,哦,不,是月光,用横字写用动感,化静为动。“接”字我也感觉不出来,大概是固定用法。

师:对“横”分析得有道理。假如把“接”换为“通”呢?换为“连”呢?

(学生小声比较换过的句子。)。

师:这个我不去解释了。但是,有时极平常的一个词,用在极平常的一个环境里,它可能就有不寻常的效果。好,大家还有哪些喜欢的句子,自己读读,说说喜欢的理由,就不在课堂上交流了。

(学生读、划、说)。

师:现在能不能背下来?试一下吧——。

(教师与学生齐背)。

生17:两层。第一层到“天一方”后,是写歌声。第二层写萧声。

师:大家同意吧?(生表示同意)都是从表现内容上思考的?

生18:第一层主要写“我”,第二层主要写“客”。

生19:第一层还有点欢乐,第二层就很悲伤了。

生20:他们正划着船,自然就唱到“桂棹兮兰奖,击空明兮溯流光”了。

师:那后两句又怎么来看?

生21:“美人”在楚辞里指国君,这里大概是苏轼还想回到朝廷为国效力的想法。毕竟他是被贬的。

生22。肯定是朋友。不然苏轼怎么请他来喝酒,赏月?

师:你的意思,他们是酒肉朋友?

生22:不是。这个朋友和苏轼很熟悉,从它的伴奏来看,他很了解苏轼在想什么。并且把苏轼的想法也表现出了出来。

师:何以见得?

生22:四个“如”其实都是苏轼的想法。“客”应该是苏轼的知心朋友。

(生笑)。

师:看苏轼这位知音,用音乐演绎苏轼的悲伤,连那洞箫的余音,缠绵不去,悲恻动人。即使是潜藏在深谷的蛟龙也无法抵挡这么寂寞,连那如同《琵琶行》中歌女遭遇的孤舟“嫠妇”,也不停抽泣。

这样看来,江面的色彩似乎暗淡了下来。下面让我们一起来读这一段。

师:作业 ,回家自主默写这两段文字。下课。

赤壁赋课教案篇七

第四,将渗透古文化的精髓,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作为教学的主要目标教学中,原本深奥的人生哲理,遥远的古文常识和古人思想,通过研究学习的形式,通过互相间的探讨,通过阅读他人的解读,化为简单的切合学生实际生活的话题,得到了落实,符合了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提高了学生学习古文的兴趣。

赤壁赋课教案篇八

让同学们齐背《念奴娇。赤壁怀古》导入新课。

(二)回忆有关“赋”的知识。

因为高一学过杜牧的〈阿房宫赋〉。

(三)给同学们一起回忆苏轼的一些情况,重点说苏轼的思想,尤其是受儒道佛及游侠思想影响后的表现。

(四)让学生自读课文,解决字词问题。

(五)找学生朗诵这篇课文,纠正读时出现的错别字和不正确的断句。

(六)让学生齐读第一自然段。

(七)给学生五分钟时间自己对照注释疏通文意。

(八)老师点出重点词语和句子。

1、望既望属白露所如所知冯。

2、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状语前置句或介词结构后置句)。

3、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互文)。

(九)出示诗经、陈风、月出第一章、

1、与学生一起学习、

2、让学生体会作者提它的用意、

(十)找个别学生翻译第一段、

(十一)布置作业。

1、背颂第一段,预习二三段、

2、让学生翻译第一段,交作业、

(一)检查第一段的背诵。

(二)让学生读第二段。

1、对照注释疏通文意。

2、教师点拨重点词语和句子。

美人和袅袅缕嫠妇。

舞泣(使动用法)。

渺渺兮予怀(主谓倒装)。

(三)让学生翻译第二段,教师纠正错误。

(四)找学生读第四段。

(五)学生对照注释疏通文意。

(六)教师点拨重点词语和句子。

愀然正襟危坐固匏樽属须臾。

活用:

1、乌雀南飞(南)。

2、西望夏口(西)。

3、东望武昌(东)。

以上三个词都是名词做状语,可译成:向南(西,东)。

4、顺流而东也。

东;名词活用做动词,可译成:向东进军。

5、方其破荆州,下江陵。

破:形容词做动词,大破,攻下;下:名次做动词,攻下。

6、侣鱼虾而友麋鹿。

侣,友:名词的意动用法。

句子:

1、何为其然也?(介词的宾语前置)。

2、此非曹孟德之困于周郎乎?(以"于"引导的"被动句")。

3、而今安在哉?(宾语前置句)。

(七)让学生翻译第三段。

(八)教师点评,指出翻译中的不足、

(八)布置作业。

1、背诵三四两段。

2、翻译这两段。

3、预习最后两段。

播放"赤壁赋"的flash朗诵让同学们和听课老师和评委们入场。

授课地点:一中多媒体教室。

学生:高二18班全体学生。

听众:全校教师。

上课铃响起,班长喊起立,教师回礼,开始上课、

教学过程:

生:大声的背诵、

生:

1、学习文章最后两自然段,积累重点词语。

2、理清文章的感情线索。

3、学习本文的写作特色。

师:好了、同学们已经知道我们这一节的主要学习任务了,那么我处带着这三个目标再一次的走进课文,去感受作者的情怀,一起听课文朗诵、(flash演示)。

师:时间到、我们先看大屏幕,我找一个同学解释这些重点词语、

生:

1、盈虚:盈,满;虚,缺。

2、消长:消减和增长。

3、盖:表示假设语气。

4、无尽藏:出于佛家语"无尽藏海",意思是"像海之能包罗万物"、在本文中,可翻译成"无尽的宝藏"。

5、适:享有。

6、肴核:菜肴和果品。

7、狼籍:凌乱、也作狼藉。

8、枕藉:互相枕着垫着。

生:我说:"你们也知道那水和月亮吗?流去的水像这样不断的流去,时断时缺的月亮像那样的不断的圆缺,却终于没有增减、如果从那变动的一面看,那么天地万事万物时刻在变动,连一眨眼的功夫都不停止、如果从那不变的角度看,万物同我们一样都是永存的,没有尽头,又何必羡慕它们呢!

师:这个同学翻译的很正确,很好!请坐!老师强调一个地方,一是"盖"字,刚才在重点词语里说过的,用在这个句子的开头,表示"假设语气",整个句子是说"如果从那变动的一面看"。

生:再说,天地直间,万物各有主人,假如不是为我所有,即使是一丝一毫也不能得到、只有这江上的清风和山间的明月,下两句、"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

不会翻译了。

师:耳朵听到了才能成其为声音,眼睛看到了才成其为颜色、好,你继续翻译。

生:在舟中。

师:对!同学们说得很对!除了这两处外,这个同学很好的把握了这一段的内容、希望这个同学在以后会做得更出色!

生:第一段主要是写苏子与客在一个秋天的月夜游赤壁的情景。

师:非常好!时间,人物,事件归结得很全面、出示幻灯片内容:

1、描写夜游赤壁的情景,展现了一个诗情画意的境界。

师:同学们能说出文章中写出了怎样的一个"诗情画意"的境界?

生:有"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生:有"月出于东山之上"。

生:有"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师:同学们用课文中的原句找出了作者给我们刻画出的"诗情画意"的境界、

那么第二段又有什么变化呢?主要写了什么?

生:写有客吹箫,箫声悲凉。

生: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

生:饮酒乐甚。

师:这两位同学说得很对,"饮酒乐甚",感情是"乐"、怎么就发生了转变呢?

生:因为一个客吹箫。

师:怎么一个客吹箫就让作者的感情发生了变化呢?

生:因为"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

生:还有两句: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师:对!箫声起,悲意生,六个比喻,渲染了箫声的悲凉,主客触景生情,由欢乐转为悲哀、大屏幕显示:

2、写作者饮酒放歌的欢乐和客人悲凉的箫声。

师:同学们再看看第三段又写了什么内容呢?

生:写客人解释箫声悲凉的原因,感慨人生短促。

师:是采用什么样的形式表现出来的呢?

生:主客一问一答的形式。

师:文中提到了哪个历史人物呢?

生:曹操。

师:文中提到了三国时的英雄曹操,目的在于告诉我们什么?

生:说他是一个英雄。

生:不对、重点落在了"而今安在哉"?

师:这句话是说什么的?

生:英雄豪杰,也和万物一样,不过是过眼烟云。

师:在我们以前学过的诗词里有没有这样的句字?

生:念奴娇、赤壁怀古中有"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生:还有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师:同学们记得很清楚、本段就是同过主客问答的方式,抚今追昔,畅述对天地人生的感触、英雄也随着岁月的流逝而灰飞烟灭,风流云散、想到自己贬谪黄州,青春虚度,不禁悲从中来、大屏幕显示:

3、写客人感慨人生短促无常的悲观情绪。

师:我们再一起来看第四段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生:又提到了"水和月"、

师:提水和月是为了说什么?

生:谈到了"变和不变"。

师:说得好!这是写景,书抒情,还是说理?

生:说理。

师:还提到了哪一个方面呢?

生:取何不取。

师:对、这也是说理吧?

生:是的。

生:文张还提到了"取之不禁,用之不竭"是针对什么而谈的呢?

生:"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

师:同学们说得很对。

师:本段还提到了"逝者如斯",历史上谁也说过这样的话?

生:孔子、出自《论语·子罕》:"子在川上说:"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师:大屏幕显示:

4、写作者丢开个人的愁怀,欣赏大自然美妙风光的豁达开朗的心情、

师:最后再来看第五段的大意,谁能说一下?

生:客人喜而笑,洗盏更酌。

师:归结的好!能用原文回答,而且也很简洁、同学们看大屏幕:

5、写客人转悲为喜,主客开怀畅饮,兴尽入睡。

生:先是"乐",由第二段开头的"饮酒乐甚"可以看出来。

生:然后客有吹洞箫者,转而为悲。

生:最后又转悲为"喜",由"客喜而笑"。

情感线索:

乐:先由清风明月之美写赏玩之乐。

悲:再以主客问答写历史人物的兴亡和现实苦闷的"悲"。

喜:阐明"变与不变"的道理,以求解脱,最后归于豁达乐观。

生:开头一段写了游赤壁时的情景:清风徐来,水波不兴、这是写景。

生:第四段写了"变与不变""取与不取"的道理、是说理。

生:全文有从乐到悲再到喜的感情变幻、是抒情。

师:再想、本文的题目是什么?

师:那说明本文的体裁是什么?

生:赋。

师:赋有什么特点?

生:赋”的字义是铺述,这种文体的特征是“铺采漓文,体物写志”,也就是要运用铺陈夸饰的手法来直陈其事,用新奇美丽的辞藻来描摹事物,抒写情志。

师:对!它应是属于韵文的范畴、拿我们拿第一段为例,找一下第一段的韵脚。

生:间,天,然,仙。

师:很正确!前面几句有韵脚吗?

生:没有。

师:是的课下大家可以把四五段的韵脚也找出来,你会发现,它们押韵是很自由的,中间还可以换韵的,很自由、这就是苏轼此篇赋的另一个特点:以文为赋:

本文既保留了传统赋体那种诗的特质与情韵,同时又吸取了散文的笔调和手法,打破了赋在句式、声律和对偶等方面的束缚,更多的是散文的成分,使文章兼具有诗歌的深致情韵,又有散文的透辟理意。

师:我们再一起回忆一下本课我们讲的三个问题:

1、学习文章最后两自然段,积累重点词语。

2、理清文章的感情线索。

3、学习本文的写作特色。

师:谁还有不理解的?

生:没有了。

剩下了五分钟的时间,学生做题,老师巡视。

下课铃声起,下课!

赤壁赋课教案篇九

随苏子游赤壁(临赵孟頫赤壁赋)。

周末在家,很久都没有写长作品了,也因为工作很久没有出去旅行了,翻翻手边的字帖,决定随苏子游赤壁。赤壁赋里,我最爱的一句话是: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意思是:天地之间,凡物各有自己的归属,若不是自己应该拥有的,即使一分一毫也不能求取。人究...

暄和。

请不要被抑郁症打败自己。

下面是一个抑郁症患者的自杀宣言:“生存和成功的意志已经被压垮和挫败了······现在到了这样一个时刻,所有的东西都停止了发光,希望的光线失落了。”据媒体报道,世界卫生组织不完全统计:全世界抑郁症患者达3.4亿人。抑郁症已成为世界第五大疾病,预计到20xx年将跃居全球...

悦然一笑。

静看时光荏苒(一)。

还记得上学期和学委在图书馆学习时的一次聊天那是个关于后悔关于考研的话题,其实我每次正经起来(当然很少正经哈哈)谈话都会像做演讲一样跟别人阐述我那些“大道理”观点,记得那次我信誓旦旦滴和她说我从来都不后悔我也不会允许自己后悔就像对于我高中时候的状态我从来不后悔因为那时候...

念雨朵。

marvacollinsway。

幸福课讨论人是可以改变的这个命题时,推荐了这本书,我比较迷信,正好朋友那有一本,就借来看看,200多页的小册子,竟然花了我一个星期。整本书分为三个部分,collins成长过程,在公立学校当老师,观念不和,自己艰苦创立学校,写的很现实,教育在哪个国家都是一样的,人也是一样的...

赤壁赋课教案篇十

建安十三年,曹操自江陵追刘备,顺流东下。备求救于孙权,权将周瑜请兵三万拒之。瑜部将黄盖建议,以艨艟巨舰载以燥荻枯柴,先以书遗操,诈言欲降。时东南风正急,盖以十船著前,余船继进。进二里许,同时发火。火烈风猛,烧尽操船。曹兵大败。石壁皆赤,故曰“赤壁”。东坡年四十七,谪居黄州。寓居临皋亭,游赤壁而作是赋。曰“前”者,别于后也。江汉之间名赤壁者三焉:一在汉水侧竟陵东,即复州;一在齐安郡城下,即黄州;一在江夏西南二百里许,属汉阳县。破曹赤壁,乃江夏西南者。东坡赤壁则系黄州,与复州赤壁皆是天生赤石之壁,非犹江夏西南缘火攻而赤者也。东坡特借景以吊古耳。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歌曰:“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于怀,望美人兮天一方。”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糜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夸;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而天地曾不能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客喜而笑,洗盏更酌,肴核既尽,杯盘狼藉。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

[“客喜”句收前“悲乐”二层,“相与”二句结得悠然。]。

【总评】。

起首一段,就风月上写游赤壁情景,原自含共适之意。入后从渺渺予怀,引出客箫,复从客箫借吊古意,发出“物我皆无尽”的大道理。说到这个地位,自然可以共适,而平日一肚皮不合时宜都消归乌有,那复有人世兴衰成败在其意中?尤妙在江上数语,回应起首,始终总是一个意思。游览一小事耳,发出这等大道理,遂堪不朽。若不是此篇妙赋,千载以下,谁知赤壁曾为苏子游耶?篇中凡韵十三易。

赤壁赋课教案篇十一

上完课后,有一份释然,多少明白了些傅雷“没有经过战斗的舍弃是虚伪的,没有经过苦难的超脱是轻佻的”这句话的含义;亦有一份沉重,经肖老师等专家的指点,发现自己课堂之浅薄。

“一堂好课应该呈现从徘徊到突围的精彩,有挣扎、有冲突、有交锋,然后从缝隙间突围,师生均能从文本和课堂获得突围的快感。”肖老师的.话语让我感到很温暖,也促醒了沉醉在自我设计中的潜意识里的我。是啊,远方的风比远方更遥远,距离让我更坚定的成长。

“请大家再次默读课文,划出写“月”的句子,并就你最有体会的一句阐述自己的理解。”提问过于机械和呆板,进而使整堂课略显呆滞,缺少灵动,课堂缺少深化的容器,却一直生成在教师的言语里。教师自己仿佛已沉醉于课中,却无法引领学生入境,甚至局部都没有,勉强确实是没有幸福的。

我清晰地感觉到自己整堂课都在赶场,频率快,节奏快,看似行云流水,实则走马观花。缺少“点”上的细化,徘徊一词虽已让学生感悟了,但联系诗境不够,矛盾场的渲染不够,学生的生成就不够,学生其实是成长在自己的思考之中。当然,师生的互动也只是停留在“接招就走”的形式层面,把课堂还给学生也就成了一句空话。教师自己也没有随文本情感的变化而变化,需改之。

“以文率言”的课堂模式显然忽略了学生的语言积累,课堂上意识到了却没有很好的落实。没有言的积累,何来文的感悟突破,“以言固文”也许才是文言文教学的主要方针。注重人文味的同时却极大程度的削弱了文言文“雅”的书卷味,淡化了学生的文言感悟和文化熏陶,苏轼的儒道佛思想只字未提。

反思,则是为了更好地前行。这堂课也多少让我找到了一点自信,这也是对自己最大的宽慰。是命运把我们抛到了路上,且行且拾且习且思。

赤壁赋课教案篇十二

一、情境导入。

二、解题。

师:这是一篇赋。

ppt出示:刘勰《文心雕龙》“铺采摛文”一段话。

师:赋还有另一个特点,不过我们稍后再分析。

(大家笑)。

三、出示教学目标:

1.积累文言字词。

2.体悟作者情感。

四、教学过程。

出示:字音正读。

2生读(错误比较多,预习效果较差)。

师:记住意思,字音就好记了。

生齐读。

出示:理解词语的意义。

美人、舞、侣、友。

生1解释。

出示:理解语句的意思。

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何羡乎?

且夫天地之间……虽一毫而莫取。

生翻译。

师强调:翻译的时候要结合上下文语境,比如单独一个“红”,你敢翻译吗?

师强调:“且夫”什么意思?况且。

4.师:请大家速读文章,找出文中体现人物情感的语句。

ppt出示:整体感知速读课文理清感情脉络。

生2:第一段最后一句,“羽化而登仙”作者欢快得如神仙一般自由。

师板书:愉快。

师:这句是外在表现还是情感词语的句子?

生没回答(其他老师也一头雾水,不知他问的是什么问题)。

师:其他同学的看法呢?

生2:“桂棹兮兰桨……天一方”这句表现了作者被贬之后的失落。

师板书:悲凉。

生4:“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表明他心里比较失落。

生5:“肴核既尽……客喜而笑”表明作者最后又愉快了。

师板书:喜。

5.师:“愉快”在第一段中容易找到,大家把字用自己的情感读出来?

生6读第一段。

他生评价。

ppt出示:文本探究读第一段体味人物情感。

生7再读第一段。

师评价:“飘”了吗?让它飘起来。

师范读“飘飘乎如遗世独立”——你看,飘起来了吧。

生8再读喜欢的句子:我也喜欢“飘飘乎”(大家笑)。

生8再读“飘飘乎”

师:你能不能再把第一段读一下。

生8读第一段(好几处错误)。

生齐正音纠错:兴、斗牛。

生9读“徘徊于斗牛之间”

师指导:应该读出高兴,就像唱歌一样音断气不断,气断意不断。

生9再读“徘徊”句。

师范读此句。

生10再读“徘徊”句。

师强调:诵读中要把握作者的情感。

(“徘徊”一句读了5分钟)。

生自由小声读。

生12:想到曹操一世枭雄,而今安在哉?

ppt出示:赋形式上的特点主客问答主客一体。

ppt出示:文本探究研读第四段体会作者的人生感悟。

7.生读第四段短暂思考。

师:苏子的内心有悲凉,他如何将悲转化为喜呢?大家自由朗读一下,思考这个问题。

生自由朗读思考。

3生回答。

师小结:希望大家都能像苏轼一样,在遇到困难的时候,多用达观的心态去面对。

【评述】。

一、教师的指令比较模糊,导致有的问题学生难于回答。

二、诵读环节,一个“徘徊”就“徘徊”了5分钟,感觉老师在指导诵读上应该再下点功夫。

三、ppt中出示“主客一体主客问答”是“赋”形式上的特点我觉得这个观点值得商榷。

四、老师讲的'过多,导致拖堂。

中语会阚老师评课。

导向性评价。

授课教师的优点:

一、以学生为本。

教师要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充分接触文本,自己体悟文本。

二、重视诵读。

重视诵读,是古诗文教学的基本规律。

三、言文并重。

学生应该接受的是对语言的学习,对文学的鉴赏和人文熏陶。

语言方面的学习,有注音、释义、句式句子的理解,还有炼字、炼句等。

鉴赏方面的学习,要把握意象情感,注意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

四、重视教学预设(对教学的整体设计)。

五、重视积累。

六、重视对基础知识的学习。

作家、作品、文体特征方面的知识,应该注意。

授课教师的缺点:

古诗文理解本来就有难度,学生一般对文本理解不够,不应扩展太多。

这个缺点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改正:

(1)对语句的学习要有充分的时间作保证。

(2)有相应环节落实对语句的理解考查,这个环节不能省略每句话都应该让学生理解,当然不是指逐句释义,有的用自己的话说就可以。

三、有的教师存在新型架空分析的倾向。

把古诗文当白话文讲,问学生这,问学生那,不能让其深入理解文本,应该联系语句找答案(从哪一句看出来的?)。

四、教学设计有待进一步完善。

每个老师都重视,但实现效果不尽如人意课堂设计应该从整体到局部再到整体,从初步感知到深入理解再到升华中间环节应该由易入深,由浅入深局部的设计也要好好考虑。

五、部分教师对学生回答评价用语不能恰如其分。

该对就对,该错就错,该极好就极好许多老师一律用夸张性评价:太好了,非常棒!——不够平实。

六、对学生主体地位尊重不够。

有些课堂,预设性太强,生成性不够,老想把学生的思路拉到老师的思路上去比如,有的课堂学习目标出示太快,还没看清楚什么内容就过去了,读一读是不错的办法。

许多问题的提出没考虑学生的接受程度,更符合老师、成人的思考角度,老师又不能恰当引导,生硬拉到老师的思路上。

七、老师的专业素养、专业技能有待进一步提高。

技巧的东西是雕虫小技,老师应该自己钻研教材重点难点,调控课堂。

还有的老师教学语言欠准确、精炼(太随意),教态随意,存在知识性偏差。

八、拖堂的问题。

八个老师最长拖堂5分钟,课堂仓促结束的约有10位老师。

几点建议:

一、自己对课文深入钻研最好,不要离不开教参。

二、分析课文的性质,哪些内容是必须的,哪些内容是可有可无的,课堂留余35分钟用来诵读、背诵,没有时间,删掉一些问题也要读一读。

三、学习目标应该准确,不要太宽。

四、把课文资料提供给评委。

五、小组讨论应该有价值,不要太滥,动不动就讨论,能自己解决的问题就不用讨论了。

六、有激情不等于太煽情。

赤壁赋课教案篇十三

苏轼在《前赤壁赋》中,通过苏子和客人的对话,表达了苏轼豁、达乐观的人生态度。

通过学习《前赤壁赋》,我觉得人不管在怎样的环境里,都应该乐观的面对人生、充份地享受生活。像苏轼那样,既不用羡慕长江没有穷尽,也不用哀叹人生的短促。因为生老病死是人之常情,人人都会经历的,所以我们就不用哀叹这短促的人生;假如万物和我们都是永恒的,那么长江那没有穷尽也是没有什么值得羡慕的了!既然人生是短暂的,那么我们就应该珍惜这短促的人生。我们又应该如何去珍惜这短促的人生呢?我认为,首先应该学习好知识和本领,为将来打好基础;其次,应该正视挫折,努力使自己成为一个对人民对社会有用的人,为社会做出我们应有的贡献,不枉度这短暂的人生。而不应该自私自利,为达到目的而不择手段,做损害人民群众的利益的事。否则,等待你的也将是像--那样的遗臭万年。

在我们的人生当中,我们还可以干些什么呢?其实,要让自己不浪费这短暂的人生,我们不仅仅可以要自己名垂青史,还可以让自己活在广大老百姓的心目之中;正如一个人所说:“有的人他活着,但他却死了;有的人死了,但他却活着。”我们的一生就是为广大的老百姓做事,不论你是国家主席还是一个平凡的公民。一生中所做的事只要对百姓有利,那么,你的一生就是成功的一生。你的一生也就是为人类进步和为百姓谋利的一生,为不愧对人生的一生。

生命不在长短,而在于永恒。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赤壁赋课教案篇十四

“知人论世”是读懂文章的必要方法,所以让学生掌握好这把钥匙是尤为重要的。在教授这篇课文时我对写作背景作了充分介绍,所以学生在理解文章思想内涵时显得不是很困难。在课堂上可以用此法着重解决作品的思想意义甚至文化内涵等较深层次的问题。前提是教师要根据课文的重点、难点以及学生的认知理解水平精心设计问题。

在语言的赏析上,有学生提出“徘徊”是来回走动的意思,而月亮一晚上只能走一次,如何“徘徊”?我把这个问题抛给学生,这是学生纷纷开动脑筋,有认为这里的“徘徊”是写月亮移动缓慢的意思。有认为是侧面写了作者的心理,他觉得月亮对游人含情脉脉,不忍离去,因而对冰清玉洁的月亮产生愉悦之情。我对后一个回答评价道:这位同学的解答把景与情交融在一起了,很好。“徘徊”一词真是一字千钧,体现了苏轼语言的精练生动,词简情真。由此可见,只要学生积极思考,有时会给老师意外惊喜。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18527685.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