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口头表达和写作能力,培养沟通交流技巧。在总结中,我们应该注意整体性和系统性。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一些人生哲理,希望能引发大家对人生的思考与瞩目。
苏州丝绸导游词篇一
服装是人类文明进化的表现,也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区别人类和动物的重要标志。而丝绸则是中国纺织历史的骄傲,是我国服装历史上一颗明珠。
中国人在公元前3世纪时已经学会家庭养蚕,手工抽丝。中国的养蚕、缫丝的历史要上溯到七千年前的炎黄时代:炎帝神农氏教民植桑,黄帝元妃嫘祖教民织绸。从浙江余姚河姆渡文化遗址的发掘中,就有使用茧丝纤维的例证。
丝绸服装一直是高贵,典雅的代表。
在日本,丝绸和服是最高贵的服装;。
在西方,中世纪十字军东征归来向教堂敬献的圣物以丝绸来包裹;。
里根总统访华期间,第一夫人南希身穿中国旗袍出席答谢酒宴。
丝绸服装不仅质地高贵,并且还是友谊的代表。
汉代古丝绸之路的开拓者张褰向异国国王奉上的礼物是丝绸。神奇的丝绸惊动了世界,从此之后,丝绸产品沿河西走廊经敦煌、过玉门、翻天山、越葱岭源源流向到西方,人们把这条中西方文化、经济、贸易的交流通道赞誉为“丝绸之路”。
在当时的西方丝绸与黄金等价,被誉为“纤维皇后”。甚至古代西域一些国家就把中国称为“赛尔丝”(seres,即:丝国)。
如今,丝绸服装已经成为人类高雅服装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返朴归真、回归大自然的绿色革命的倡导下,身穿对皮肤具有保健功能的天然纤维织成的丝绸服装,是消费成熟的表现,是消费者健康意识的表现。随着高科技手段进入丝绸生产领域,古老的丝绸服装焕发出更加炫丽的光彩。
中国的丝绸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80%左右,印度、巴西、越南等国有少量蚕丝生产。中国丝绸的主要产地分布在浙江、江苏、四川、重庆、辽宁(柞蚕丝绸)、山东和安徽等地。
苏州丝绸导游词篇二
苏州是丝绸的故乡,太湖流域留存有新、旧石器时代的遗址,见证着丝绸历史的悠久。园区唯亭镇草鞋山出土了六千年前的纺织品实物残片;吴兴钱山漾出土了四千七百年前的丝织品实物;吴江梅堰又出土了四千年前的大批纺轮和骨针,以及带有丝绞纹和蚕纹的陶,这都说明了苏州古代先辈很早就掌握了养蚕纺丝的技术。
苏州在上古时期属九州中的扬州,夏禹时就有丝织品土贡“织贝”一类的彩色锦帛。春秋时期吴国公子季扎到中原各国观礼时,曾将吴国所产的缟带赠给郑相国子产。据《史记》载:周敬王元年(公元前519年),吴楚两国因争夺边界桑田,曾发生大规模的“争桑之战”,说明蚕桑之利在当时经济上的重要地位。吴国都城就在苏州,至今还保存着与丝绸遗址有关的织里、锦帆泾等地名。
三国东吴时,丝帛之饶,衣复天下,苏州丝绸已发展成为“瞻军足国”的重要物资。南北朝时,有日本使者求吴织、缝织女工归,《日本书纪》亦有相应的史实记载。
隋唐时,苏州属江南东道,丝绸贡品数量最多,土贡有丝葛、丝绵、八蚕丝、绯绫。韩愈曾说:“赋出天下,而江南居千九。以今观之,浙东西又居江南十九,而苏、松、常、嘉、湖五郡又居两浙十九也。”当时有“蜀桑万亩,吴蚕万机”的说法,形容长江流域蚕桑纺织业的发达。
两宋时期,据《宋史纪事本末》:“徽宗崇宁元年(1102年)壬午春三月,命宦者童贯置局于苏杭。”苏州、杭州、成都为当时闻名全国的三大织锦院。苏州的宋锦最为著名,缂丝名家沈子蕃、吴子润亦出于苏州。《吴门表隐》记载:元丰初(1078年)城内祥符寺巷即建有机圣庙(又名轩辕宫),还有新罗巷、孙织纱巷(今古市巷装驾桥巷之间及嘉余坊)等生产纱罗的地方。虎丘塔和瑞光塔分别出土了五代北宋时期的刺绣、丝织经袱和经卷丝织缥头。
元代时,在至正年间(1341——1368年),建织造局于平桥南。当时有名的苏杭五色缎,行销国外。盘门张士诚母曹氏墓出土有大批随葬锦、缎、绸、绫、绢等衣服。有保存完好且工艺精美的织锦缎被、提花龙凤衣带、绣花鞋、正反缎、云龙纹及各色花纹袍袄裙等丝织品。
明代苏州丝织业的兴盛超越前朝。明初,洪武元年(1368)即在苏州设织染局,局址在天心桥东(今北局人民商场)。明代中央内府司礼监有苏杭织造太监一员,专司苏杭织造,派驻苏州。万历年间,织造太监因一味营利,仗势横行,激起民变。在苏州山塘街五人墓侧,至今有明义士葛贤墓遗迹。在定陵展览馆和故宫博物院,陈列的明代丝绸产品,每匹绸缎的段首都有封签,上面印着织造年月、织品名称、尺寸、委官及机织工匠的姓名,大部分来自苏州,还有参加过当时反抗宦官税吏斗争的工匠名字。北京慈因寺发现明代万历年间苏州织造的四件锦缎等。虎丘新庄王锡爵墓出土有忠靖冠服、织银锦帛、龙纹缂丝等。
明代苏州丝织业极为繁盛,据张瀚《松窗梦话》载:“大都东南之利,其莫大于罗、绮、绢、紵,而三吴为最。既余之先世亦以机杼起家,而今三吴之以机杼致富者尤众。”显然仅有官署的织造是不够的,民间的机户也生机勃勃。由于丝织业的兴盛,新兴了一批市镇,如盛泽、震泽等。乾隆《吴江县志》称:“明初以村名,居民止五六十家,嘉靖间倍之,以绫绸为业,始称为市”。到明末,盛泽已经发展成为丝织手工业大市镇,拥有人口五万。在苏州有盛泽绸庄所设的庄船专用船埠码头。旧址在阊门内水关桥臭弄口(今阊门饭店河埠),原址现称为“盛泽码头”,遗迹尚存。
清代时在顺治三年(1646)设苏州织造局,分为南北两局:南局名总织局,在葑门内带城桥东(局址在今市十中校址及孔付使巷内);北局名织染局,仍以明织染局址改建。官府织造的产品分为上用和官用两种,除织造各式龙袍、莽袍、补子、缎匹、宫绸等以外,还有各种临时差派,如皇帝大婚、皇太后万寿贡、端午贡等。与官府织造发展的同时,苏州民间丝织业也得到迅速发展。据乾隆《长洲县志》卷十六载:苏州“织作在东城,比户习织,专其业者不啻万家”。又据记载:乾隆三十五到四十五年间(1770~1780),苏州的民办手工业织机已发展到一万数千。如石恒茂英记、李启泰、杭恒富禄记、李宏兴祥记等纱缎铺,都是在乾隆前后开设的。清代苏州丝织产品,除宋锦、缂丝、龙袍等类外,主要有漳缎、织金、闪缎、妆花缎、摹本缎、贡缎、天鹅绒、高丽纱、花素累缎、陀罗经被、百子被面等,工艺技术均有较高水平,畅销国内外,外销约占60%,销往朝鲜、安南、缅甸、印度等国家。
苏州丝绸导游词篇三
各位游客:
大家好!大家都知道苏州是丝绸的故乡,太湖流域留存有新、旧石器时代的遗址,见证着丝绸历史的悠久。园区唯亭镇草鞋山出土了60前的纺织品实物残片;吴兴钱山漾出土了4000七百年前的丝织品实物;吴江梅堰又出土了4000年前的大批纺轮和骨针,以及带有丝绞纹和蚕纹的陶,这都表明苏州古代先辈很早就掌握了养蚕纺丝的技术。
苏州在上古时期属九州中的扬州,夏禹时就有丝织品土贡“织贝”一类的彩色锦帛。春秋时期吴国公子季扎到中原各国观礼时,曾将吴国所产的缟带赠给郑相国子产。据《史记》载:周敬王元年(公元前5),吴楚两国因争夺边界桑田,曾发生大规模的“争桑之战”,说明蚕桑之利在当时经济上的重要地位。吴国都城就在苏州,至今还保存着与丝绸遗址相关的织里、锦帆泾等地名。
三国东吴时,丝帛之饶,衣复天下,苏州丝绸已发展成为“瞻军足国”的重要物资。南北朝时,有日本使者求吴织、缝织女工归,《日本书纪》亦有相应的史实记载。
隋唐时,苏州属江南东道,丝绸贡品数量最多,土贡有丝葛、丝绵、八蚕丝、绯绫。韩愈曾说:“赋出天下,而江南居千九。以今观之,浙东西又居江南十九,而苏、松、常、嘉、湖五郡又居两浙十九也。”当时有“蜀桑万亩,吴蚕万机”的说法,形容长江流域蚕桑纺织业的发达。
两宋时期,据《宋史纪事本末》:“徽宗崇宁元年(11)壬午春三月,命宦者童贯置局于苏杭。”苏州、杭州、成都为当时闻名全国的三大织锦院。苏州的宋锦最为著名,缂丝名家沈子蕃、吴子润亦出于苏州。《吴门表隐》记载:元丰初(1078年)城内祥符寺巷即建有机圣庙(又名轩辕宫),还有新罗巷、孙织纱巷(今古市巷装驾桥巷之间及嘉余坊)等生产纱罗的地方。虎丘塔和瑞光塔分别出土了五代北宋时期的刺绣、丝织经袱和经卷丝织缥头。
元代时,在至正年间(1341——1368年),建织造局于平桥南。当时有名的苏杭五色缎,行销国外。盘门张士诚母曹氏墓出土有大批随葬锦、缎、绸、绫、绢等衣服。有保存完好且工艺精美的织锦缎被、提花龙凤衣带、绣花鞋、正反缎、云龙纹及各色花纹袍袄裙等丝织品。
明代苏州丝织业的兴盛超越前朝。明初,洪武元年(1368)即在苏州设织染局,局址在天心桥东(今北局人民商场)。明代中央内府司礼监有苏杭织造太监一员,专司苏杭织造,派驻苏州。万历年间,织造太监因一味营利,仗势横行,激起民变。在苏州山塘街五人墓侧,至今有明义士葛贤墓遗迹。在定陵展览馆和故宫博物院,陈列的明代丝绸产品,每匹绸缎的段首都有封签,上面印着织造年月、织品名称、尺寸、委官及机织工匠的姓名,大部分来自苏州,还有参加过当时反抗宦官税吏斗争的工匠名字。北京慈因寺发现明代万历年间苏州织造的四件锦缎等。虎丘新庄王锡爵墓出土有忠靖冠服、织银锦帛、龙纹缂丝等。
明代苏州丝织业极为繁盛,据张瀚《松窗梦话》载:“大都东南之利,其莫大于罗、绮、绢、紵,而三吴为最。既余之先世亦以机杼起家,而今三吴之以机杼致富者尤众。”显然仅有官署的织造是不够的,民间的机户也生机勃勃。由于丝织业的兴盛,新兴了一批市镇,如盛泽、震泽等。乾隆《吴江县志》称:“明初以村名,居民止五六十家,嘉靖间倍之,以绫绸为业,始称为市”。到明末,盛泽已经发展成为丝织手工业大市镇,拥有人口五万。在苏州有盛泽绸庄所设的庄船专用船埠码头。旧址在阊门内水关桥臭弄口(今阊门饭店河埠),原址现称为“盛泽码头”,遗迹尚存。
清代时在顺治三年(1646)设苏州织造局,分为南北两局:南局名总织局,在葑门内带城桥东(局址在今市十中校址及孔付使巷内);北局名织染局,仍以明织染局址改建。官府织造的产品分为上用和官用两种,除织造各式龙袍、莽袍、补子、缎匹、宫绸等以外,还有各种临时差派,如皇帝大婚、皇太后万寿贡、端午贡等。与官府织造发展的同时,苏州民间丝织业也得到迅速发展。据乾隆《长洲县志》卷十六载:苏州“织作在东城,比户习织,专其业者不啻万家”。又据记载:乾隆三十五到四十五年间(1770~1780),苏州的民办手工业织机已发展到一万数千。如石恒茂英记、李启泰、杭恒富禄记、李宏兴祥记等纱缎铺,都是在乾隆前后开设的。清代苏州丝织产品,除宋锦、缂丝、龙袍等类外,主要有漳缎、织金、闪缎、妆花缎、摹本缎、贡缎、天鹅绒、高丽纱、花素累缎、陀罗经被、百子被面等,工艺技术均有较高水平,畅销国内外,外销约占60%,销往朝鲜、安南、缅甸、印度等国家。
199月在阊门内下塘原清代宝苏局内,创设江苏省立第二工场,产品有江绸、提花丝光布等。19谢守祥等在齐门路首先创办苏经纺织厂,将木机改进为手拉铁机工厂。19陆季皋等在仓街开办振亚织物公司。同期又有延龄冠记、甡记、东吴、程裕源、广丰、洽大等丝织厂相继开设,到19共有绸厂十四家。19起苏州开始使用进口人造丝,用于制造衣边和织带业原料。1922年起正式采用人丝原料,与真丝交织,生产软缎、线绨等产品。织物品种逐步更新,织机设备亦有所改进。1922年苏经纺织厂首先以引擎传动,试验改进铁木手拉机为电力织机。1925年振亚厂亦改装电力机试制成功。织机改进的结果,使产量大增,效果显著,各厂纷纷改机。从此苏州丝织工业由手工业工场转入了近代工业的发展道路。1九十三1年前后苏州盛行厂丝和人丝交织的锦地绉等新产品。
1九十三7年抗战前夕,苏州有绸厂九十三家,纱缎庄77家;年产绸缎共28万8千匹。主要产品有塔夫绸、古香缎、织锦缎、乔其丝绒、毛葛、双管绡、博士呢、碧绉、锦地绉、软缎、中华缎等一百余种。苏州沦陷期间,丝织业一度停顿后,先后恢复生产,但备受摧残。在胜利前的1945年初,苏州丝织业尚有九十七户,另有纱缎庄25户,产品主要有大伟呢、格子毕绉、金玉缎、九霞缎、大富贵织锦被面、花素累缎、陀罗经被等等。抗战胜利后,苏州丝绸业有所恢复,到1949年4月苏州解放时,尚有绸厂九十九户。
建国初期,外销断绝,内销呆滞,丝织业困难重重。1951年我国对东欧国家展开以丝织品换钢材的易货贸易,促进了丝绸外销。苏州塔夫绸被誉为“塔王”。国内通过开展城乡物资交流会,活跃了内销渠道,促进了丝织工业的发展。到1951年底,生产规模已恢复到建国前旧观。
1954年到1956年公私合营高潮中,苏州市区原有六十四家私营丝织厂、三家公私合营厂和十八家漳绒厂先后合并,成为振亚、东吴、光明、新苏等四家丝织厂和新光漳绒厂及二个漳绒合作社(后改东风丝绒厂)。此后丝绸业形成专业化生产体系,丝织机台和经济效益都有显著提高。
1963年试织成功第一只合纤和人丝交织新产品“烂花绡”;1965年经过鉴定,完成了机织涤纶长咳嗽煅艿难芯恐圃;光明厂制造成功自动接经机。1九十七0年后开始建立化纤原料生产。
1980年起改变原有单一的统购统销,改为与自产自销相结合。1980年东吴厂引进剑杆织机;1982年振亚厂引进喷水织机等新型无梭织机,加速了丝织工业的机械化、自动化和电子控制的进程,苏州丝绸产品也不断得到更新。1982年花色品种已增加到十九个大类,160多个品种,多只花色,产品畅销一百多个国家和地区。
苏州丝绸从建国后跃上一个新台阶,从缫丝、染丝、丝织、丝绸印染和丝绸机械等企业;建立苏州丝绸科学研究所、丝绸工学院、丝绸检验所和丝绸职工大学等科研教育单位,形成了一个比较完整的丝绸工业体系。
90年代末,苏州工业进入产业调整转型期,苏州丝绸工业实行产业转移,四大绸厂等也随之完成了历史使命。建立于1九十九1年的苏州丝绸博物馆,之所以能建馆是有赖于各大绸厂的赞助。我们是不能忘记的,因此,我们不只是有责任、有义务,更是一种使命感,把苏州历史上传统的丝绸产品来传承下去。
可以说苏州的历史是与丝绸的历史相始终。无论是新旧石器遗址,还是春秋吴王宫的织里(这是中国最早的织造官署),都无不见证着丝绸历史的悠久。苏州的发展也随着丝绸业的兴盛而兴盛,明清时期,苏州能成为一方大都市,都与此息息相关。苏州至今留存有很多与丝绸相关的各个时期的'历史遗址,是苏州作为历史文化名城的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它们记载着曾经的辉煌和荣耀。建国以后,苏州的丝绸工业也是当之无愧的利税大户,在对外贸易,出口创汇,为苏州作出了极其重要的贡献。如果说丝绸、瓷器是中国历史上的两张国家名片,那么丝绸就如一位市长所说的,是苏州的一张烫金的城市名片。
历史上苏州的丝绸产品一直绵延不绝,从春秋时期的吴缟,到三国两晋时的吴绫;从隋唐时期的八蚕丝、绯绫到宋锦、缂丝;宋、元、明、清时期设置官府织造局,产品更是名目繁多:主要有漳缎、织金、闪缎、妆花缎、摹本缎、贡缎、天鹅绒、高丽纱、花素累缎等。
苏州作为历史文化名城,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而伴随着历史文化底蕴的传统工艺产品,闪烁、继承着悠久历史文化的光辉。这其实是前人给予的最丰厚的馈赠。我们应该充分利用历史文化遗产,使其发扬光大。云锦、苏绣、宋锦已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中云锦、苏绣是比较成功的,是值得我们借鉴的。另一方面,是一些濒临失传的传统工艺产品亟待拯救,如何把历史文化遗产转化为人们喜闻乐见的商业产品,走向市场,并由市场需求而发展壮大,这正是我们所需努力的,做到这一点,我们就无愧于前人,无愧于我们的历史文化。我的介绍就结束了,希望我的导游词能够让各位游客对苏州丝绸有一定的认识,也祝大家旅途愉快!
苏州丝绸导游词篇四
域来访的僧侣所翻译的佛经、建造的寺院等。
丝绸之路导游词丝绸之路是一条具有历史意义的国际通道。通过这条古道,把古老的中国文化、印度文化、波斯文化、阿拉伯文化和古希腊、古罗马文化连接起来,促进了东西方文明的交流。丝绸之路的中心-新疆,正是古往今来东西文化荟萃交流的地方,也是许多著名历史人物活动过的地方,留下了无数历史遗迹和稀世文物。
术的传播:在唐代有一件不能忘却的事情就是造纸术的传播。公元751年唐与波斯在塔拉斯河展开了一场会战。唐军大败,只好后退。在被送往撒马尔汗和巴布拉的战俘中有一名造纸工匠。这名造纸工传播了了造纸术。
丝绸之路,简称丝路,是指西汉(公元前202年—公元8年)时,由张骞出使西域开辟的以长安(今西安)为起点,经甘肃、新疆,到中亚、西亚,并联结地中海各国的陆上通道(这条道路也被称为“西北丝绸之路”以区别日后另外两条冠以“丝绸之路”名称的交通路线)。因为由这条路西运的货物中以丝绸制品的影响最大,故得此名(而且有很多丝绸都是中国运的)。其基本走向定于两汉时期,包括南道、中道、北道三条路线。丝绸之路总长7,000多公里,除了将最重要也是最大量的丝绸传到西方外,还有桑蚕技术、火药、指南针、冶铜术、造纸术、印刷术等等通过这条路也先后传到中亚、伊朗、罗马等地。同样的,西方及中亚的物产、佛教、景教(基督教的一派)、伊斯兰教、天文、历法、数学、医学、音乐、美术等也传入中国。丝路是以中国为起点的一条中西交通大动脉,是中国国力最强盛时代向外扩张的主要途径,也是中国文化输出、中西文化交流、贸易交流的主要路线。丝绸之路并非只有一条。因朝代不同、西去目的地不同,而有若干条。但主要线路有三条:沿天山山脉北侧的是天山北路;沿天山山脉南侧的是天山南路;沿昆仑山脉的是西域南道。这三条路由北至南依次称为北道、中道及南道。北、中、南三路在新疆楼兰之前基本上呈现为一条路线:西安-兰州-河西走廊-武威-张掖-酒泉-敦煌-玉门关(阳关)-楼兰。
北道:楼兰-吐鲁番-哈密-乌鲁木齐-伊宁-伊犁-西去里海沿岸;
中道:楼兰-库车-阿克苏-喀什-西去伊朗并沿地中海沿岸至罗马;
南道:楼兰-且末-于阗-莎车-南至印度,西南去阿富汗方向。
武帝召募使者出使西域,准备联络被匈奴从河西赶到西域的大月氏人,共同夹击匈奴。渴望为国建功立业的张骞,毅然应募。公元前138年,他带着百余名随从从长安西行,在途中被匈奴人捉住,扣留了11年。他牢记使命,设法逃脱,辗转到达大月氏。那时大月氏西迁已久,无意再与匈奴打仗。张骞返回长安,向汉武帝报告了西域的见闻,以及他们想和汉朝往来的愿望。
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公元前119年,汉武帝派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张骞率领使团,带着上万头牛羊和大量丝绸,访问西域的许多国家。西域各国也派使节回访长安。汉朝和西域的交往从此曰趋频繁。
西域都护的设立:西域各国纷纷归附汉朝。公元前60年,西汉设立西域都护,总管西域事务。从此,今新疆地区开始隶属中央的管辖,成为我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班超经营西域:公元73年,东汉派班超出使西域,他帮助西域各国摆脱了匈奴的控制,被东汉任命为西域都护,他在西域经营30年,加强了西域与内地的联系。班超曾派甘英出使大秦,甘英到达波斯湾。166年,大秦使臣来到洛阳,这是欧洲国家同我国的首次直接交往。
苏州丝绸导游词篇五
苏州丝绸从建国后跃上一个新台阶,从缫丝、染丝、丝织、丝绸印染和丝绸机械等企业;建立苏州丝绸科学研究所、丝绸工学院、丝绸检验所和丝绸职工大学等科研教育单位,形成了一个比较完整的丝绸工业体系。下面是本站为大家带来的苏州丝绸。
导游词。
希望可以帮助大家。
苏州是丝绸的故乡,太湖流域留存有新、旧石器时代的遗址,见证着丝绸历史的悠久。园区唯亭镇草鞋山出土了六千年前的纺织品实物残片;吴兴钱山漾出土了四千七百年前的丝织品实物;吴江梅堰又出土了四千年前的大批纺轮和骨针,以及带有丝绞纹和蚕纹的陶,这都说明了苏州古代先辈很早就掌握了养蚕纺丝的技术。
苏州在上古时期属九州中的扬州,夏禹时就有丝织品土贡“织贝”一类的彩色锦帛。春秋时期吴国公子季扎到中原各国观礼时,曾将吴国所产的缟带赠给郑相国子产。据《史记》载:周敬王元年(公元前520xx年),吴楚两国因争夺边界桑田,曾发生大规模的“争桑之战”,说明蚕桑之利在当时经济上的重要地位。吴国都城就在苏州,至今还保存着与丝绸遗址有关的织里、锦帆泾等地名。
三国东吴时,丝帛之饶,衣复天下,苏州丝绸已发展成为“瞻军足国”的重要物资。南北朝时,有日本使者求吴织、缝织女工归,《日本书纪》亦有相应的史实记载。
隋唐时,苏州属江南东道,丝绸贡品数量最多,土贡有丝葛、丝绵、八蚕丝、绯绫。韩愈曾说:“赋出天下,而江南居千九。以今观之,浙东西又居江南十九,而苏、松、常、嘉、湖五郡又居两浙十九也。”当时有“蜀桑万亩,吴蚕万机”的说法,形容长江流域蚕桑纺织业的发达。
两宋时期,据《宋史纪事本末》:“徽宗崇宁元年(1120xx年)壬午春三月,命宦者童贯置局于苏杭。”苏州、杭州、成都为当时闻名全国的三大织锦院。苏州的宋锦最为著名,缂丝名家沈子蕃、吴子润亦出于苏州。《吴门表隐》记载:元丰初(1078年)城内祥符寺巷即建有机圣庙(又名轩辕宫),还有新罗巷、孙织纱巷(今古市巷装驾桥巷之间及嘉余坊)等生产纱罗的地方。虎丘塔和瑞光塔分别出土了五代北宋时期的刺绣、丝织经袱和经卷丝织缥头。
元代时,在至正年间(1341——1368年),建织造局于平桥南。当时有名的苏杭五色缎,行销国外。盘门张士诚母曹氏墓出土有大批随葬锦、缎、绸、绫、绢等衣服。有保存完好且工艺精美的织锦缎被、提花龙凤衣带、绣花鞋、正反缎、云龙纹及各色花纹袍袄裙等丝织品。
明代苏州丝织业的兴盛超越前朝。明初,洪武元年(1368)即在苏州设织染局,局址在天心桥东(今北局人民商场)。明代中央内府司礼监有苏杭织造太监一员,专司苏杭织造,派驻苏州。万历年间,织造太监因一味营利,仗势横行,激起民变。在苏州山塘街五人墓侧,至今有明义士葛贤墓遗迹。在定陵展览馆和故宫博物院,陈列的明代丝绸产品,每匹绸缎的段首都有封签,上面印着织造年月、织品名称、尺寸、委官及机织工匠的姓名,大部分来自苏州,还有参加过当时反抗宦官税吏斗争的工匠名字。北京慈因寺发现明代万历年间苏州织造的四件锦缎等。虎丘新庄王锡爵墓出土有忠靖冠服、织银锦帛、龙纹缂丝等。
明代苏州丝织业极为繁盛,据张瀚《松窗梦话》载:“大都东南之利,其莫大于罗、绮、绢、紵,而三吴为最。既余之先世亦以机杼起家,而今三吴之以机杼致富者尤众。”显然仅有官署的织造是不够的,民间的机户也生机勃勃。由于丝织业的兴盛,新兴了一批市镇,如盛泽、震泽等。乾隆《吴江县志》称:“明初以村名,居民止五六十家,嘉靖间倍之,以绫绸为业,始称为市”。到明末,盛泽已经发展成为丝织手工业大市镇,拥有人口五万。在苏州有盛泽绸庄所设的庄船专用船埠码头。旧址在阊门内水关桥臭弄口(今阊门饭店河埠),原址现称为“盛泽码头”,遗迹尚存。
清代时在顺治三年(1646)设苏州织造局,分为南北两局:南局名总织局,在葑门内带城桥东(局址在今市十中校址及孔付使巷内);北局名织染局,仍以明织染局址改建。官府织造的产品分为上用和官用两种,除织造各式龙袍、莽袍、补子、缎匹、宫绸等以外,还有各种临时差派,如皇帝大婚、皇太后万寿贡、端午贡等。与官府织造发展的同时,苏州民间丝织业也得到迅速发展。据乾隆《长洲县志》卷十六载:苏州“织作在东城,比户习织,专其业者不啻万家”。又据记载:乾隆三十五到四十五年间(1770~1780),苏州的民办手工业织机已发展到一万数千。如石恒茂英记、李启泰、杭恒富禄记、李宏兴祥记等纱缎铺,都是在乾隆前后开设的。清代苏州丝织产品,除宋锦、缂丝、龙袍等类外,主要有漳缎、织金、闪缎、妆花缎、摹本缎、贡缎、天鹅绒、高丽纱、花素累缎、陀罗经被、百子被面等,工艺技术均有较高水平,畅销国内外,外销约占60%,销往朝鲜、安南、缅甸、印度等国家。
1920xx年9月在阊门内下塘原清代宝苏局内,创设江苏省立第二工场,产品有江绸、提花丝光布等。1920xx年谢守祥等在齐门路首先创办苏经纺织厂,将木机改进为手拉铁机工厂。1920xx年陆季皋等在仓街开办振亚织物公司。同期又有延龄冠记、甡记、东吴、程裕源、广丰、洽大等丝织厂相继开设,到1920xx年共有绸厂十四家。1920xx年起苏州开始使用进口人造丝,用于制造衣边和织带业原料。1920xx年起正式采用人丝原料,与真丝交织,生产软缎、线绨等产品。织物品种逐步更新,织机设备亦有所改进。1920xx年苏经纺织厂首先以引擎传动,试验改进铁木手拉机为电力织机。1920xx年振亚厂亦改装电力机试制成功。织机改进的结果,使产量大增,效果显著,各厂纷纷改机。从此苏州丝织工业由手工业工场转入了近代工业的发展道路。1931年前后苏州盛行厂丝和人丝交织的锦地绉等新产品。
1937年抗战前夕,苏州有绸厂93家,纱缎庄77家;年产绸缎共28万8千匹。主要产品有塔夫绸、古香缎、织锦缎、乔其丝绒、毛葛、双管绡、博士呢、碧绉、锦地绉、软缎、中华缎等一百余种。苏州沦陷期间,丝织业一度停顿后,先后恢复生产,但备受摧残。在胜利前的1945年初,苏州丝织业尚有97户,另有纱缎庄25户,产品主要有大伟呢、格子毕绉、金玉缎、九霞缎、大富贵织锦被面、花素累缎、陀罗经被等等。抗战胜利后,苏州丝绸业有所恢复,到1949年4月苏州解放时,尚有绸厂99户。
建国初期,外销断绝,内销呆滞,丝织业困难重重。1951年我国对东欧国家展开以丝织品换钢材的易货贸易,促进了丝绸外销。苏州塔夫绸被誉为“塔王”。国内通过开展城乡物资交流会,活跃了内销渠道,促进了丝织工业的发展。到1951年底,生产规模已恢复到建国前旧观。
1954年到1956年公私合营高潮中,苏州市区原有六十四家私营丝织厂、三家公私合营厂和十八家漳绒厂先后合并,成为振亚、东吴、光明、新苏等四家丝织厂和新光漳绒厂及二个漳绒合作社(后改东风丝绒厂)。此后丝绸业形成专业化生产体系,丝织机台和经济效益都有显著提高。
1963年试织成功第一只合纤和人丝交织新产品“烂花绡”;1965年经过鉴定,完成了机织涤纶长丝人造血管的研究制造;光明厂制造成功自动接经机。1970年后开始建立化纤原料生产。
1980年起改变原有单一的统购统销,改为与自产自销相结合。1980年东吴厂引进剑杆织机;1982年振亚厂引进喷水织机等新型无梭织机,加速了丝织工业的机械化、自动化和电子控制的进程,苏州丝绸产品也不断得到更新。1982年花色品种已增加到十九个大类,160多个品种,20xx多只花色,产品畅销一百多个国家和地区。
苏州丝绸从建国后跃上一个新台阶,从缫丝、染丝、丝织、丝绸印染和丝绸机械等企业;建立苏州丝绸科学研究所、丝绸工学院、丝绸检验所和丝绸职工大学等科研教育单位,形成了一个比较完整的丝绸工业体系。
九十年代末,苏州工业进入产业调整转型期,苏州丝绸工业实行产业转移,四大绸厂等也随之完成了历史使命。建立于1991年的苏州丝绸博物馆,之所以能建馆是有赖于各大绸厂的赞助。我们是不能忘记的,因此,我们不只是有责任、有义务,更是一种使命感,把苏州历史上传统的丝绸产品来传承下去。
可以说苏州的历史是与丝绸的历史相始终。无论是新旧石器遗址,还是春秋吴王宫的织里(这是中国最早的织造官署),都无不见证着丝绸历史的悠久。苏州的发展也随着丝绸业的兴盛而兴盛,明清时期,苏州能成为一方大都市,都与此息息相关。苏州至今留存有很多与丝绸相关的各个时期的历史遗址,是苏州作为历史文化名城的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它们记载着曾经的辉煌和荣耀。建国以后,苏州的丝绸工业也是当之无愧的利税大户,在对外贸易,出口创汇,为苏州作出了极其重要的贡献。如果说丝绸、瓷器是中国历史上的两张国家名片,那么丝绸就如一位市长所说的,是苏州的一张烫金的城市名片。
历史上苏州的丝绸产品一直绵延不绝,从春秋时期的吴缟,到三国两晋时的吴绫;从隋唐时期的八蚕丝、绯绫到宋锦、缂丝;宋、元、明、清时期设置官府织造局,产品更是名目繁多:主要有漳缎、织金、闪缎、妆花缎、摹本缎、贡缎、天鹅绒、高丽纱、花素累缎等。
苏州作为历史文化名城,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而伴随着历史文化底蕴的传统工艺产品,闪烁、继承着悠久历史文化的光辉。这其实是前人给予的最丰厚的馈赠。我们应该充分利用历史文化遗产,使其发扬光大。云锦、苏绣、宋锦已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中云锦、苏绣是比较成功的,是值得我们借鉴的。另一方面,是一些濒临失传的传统工艺产品亟待拯救,如何把历史文化遗产转化为人们喜闻乐见的商业产品,走向市场,并由市场需求而发展壮大,这正是我们所需努力的,做到这一点,我们就无愧于前人,无愧于我们的历史文化。
参观完寒山寺以后,我们又去了丝绸博物馆。这让我大开眼界,使我懂得了许多知识。
我今天看到了两种不同的蛹,一种是里面只有一个蚕的单蛹,一种是里面有两个蚕的夫妻蛹。单蛹适合来做薄如纸的衣服,夫妻蛹适合来做厚如墙的蚕丝被,在这里我亲眼目睹了只有十几克重的蚕衣,夫妻蛹剥开以后会有两个蚕和一堆黑黑的晶状物体,那晶状物体就是蚕宝宝的粪便,用拉开以后绝对不会拉烂好似一张结实的蜘蛛网。到底怎样辨别这是不是真正的蚕丝呢?拿男士用的打火机,拉起几根线用打火机来烧,一般纤维一烧就会冒黑烟,但蚕丝一烧就冒白烟,而且会留下一些黑粉末,但是纤维就不一样了,会留下黑色晶状体,这样就容易辨认了。一般蚕丝被是不包装的,各位买家也可以利用着这个来辨别蚕丝被的真假,最后祝大家买到真正的蚕丝被!
人们一直都说“桂林山水甲天下,阳朔山水甲桂林,”但我想说:“中国丝绸甲天下,江南丝绸甲中国。”丝绸和陶瓷都是中国的土特产,我生活在江南水乡,从小以来,就离不开江南的土特产——丝绸。
夏天,我穿上丝绸制的衣服到公园里散步,尽管是在烈日炎炎之下,我也能感受到凉爽。秋冬季节,我们总是围上一块丝绸制的围巾,这样一来,就算我们穿着低领也不会觉得冷了。晚上回到家,我们盖得是丝绸被,摸上去滑滑的,躺在被窝里,既舒服又保暖。现在你知道我的生活有多么离不开丝绸了吧。
蚕的幼虫再变成蚕蛾之前,将自己保护在蚕茧里,而每一个蚕茧可抽出20xx至4000米长的蚕丝,当蚕在茧里吐丝的时候,也就意味着人们可以收获了。收获了蚕丝之后人们便可以制作丝绸了,在大型的丝绸制作厂里,人们用机器加工蚕丝,不一会儿,一件完美的丝绸品便完工了。当然,随着高科技的进步,人们可以培育出五彩的蚕,这些蚕吐出的丝也是这种蚕本身的颜色,就这样,丝绸又为自己增添了一道美丽的色彩。
残的生命虽然很短暂,但它却为世界留下了一片光洁,现在,丝绸已经成为中国的重要标志,丝绸也成了国际友人最喜爱的礼物!
苏州丝绸导游词篇六
杭州有"丝绸之府"之称,素来在汉族传统丝织业中占据重要地位。下面是本站带来的杭州丝绸。
导游词。
仅供大家参考。
现在我们要去的地方是浙江省十强企业之一的喜得宝集团公司,它的前身是杭州丝绸印染厂,他是一家有七十七年历史的国营丝绸工厂。喜得宝,顾名思义,就是我要带大家欢欢喜喜去获得自己钟情的宝贝。这家国营老厂历年来得到了各届国家领导和省市领导的高度重视,他们都亲临视察参观过工厂。就连国际服装大师皮尔•卡丹也爱上了杭州的丝绸,并和喜得宝集团公司签定了一系列制作服装的合约,那么我们现在也去参观视察一下啦!尤其是工厂安排的服装美女秀,更可能明亮我们的眼球。我们杭州的美女穿着丝绸服装,迈着轻盈的台步,即展现了丝绸服装的飘逸亮丽,也展示了她们婀娜的身材。喜得宝时装队是中国最早成立的表演队,还培养出国际名模呢。陈娟红,听说没有?她是一位屡获国际大奖的名模,她现在在杭州还开设了一家专门培训模特的专业学校。所以等一下的参观过程一定会让你赏心悦目的。
俗话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苏杭还是出美女的地方,为什么?其实是和我们江南的特有天气环境有关。一年365天,有三分之一的天气是阴阴水水雾雾,女孩子的皮肤因此滋润光洁,皮肤吸收了大量的水份,更加具有弹性。所以显得特别年轻;另外三分之一的时间在下雨;剩下的三分之一是强烈的阳光,冬天冷到零下五度,夏天会热到40度以上。
说得好听,一年中春夏秋冬四季分明,说得不好听,就是夏天热死,冬天冷死。而且我们这边的冷还是湿冷,空气里含有大量的水份,水份虽然滋润了女孩子脸上的皮肤,但是却有80%以上的老年人因为这样的气候而得了一种病,大家猜是什么病?关节炎,对了。关节炎是怎么回事呢?就是在你睡觉的时候,全身放松,毛孔顿开,空气中的水份进入了皮肤而聚集在身体的关节部位,每逢阴雨天气就会让人感到关节部位,酸痛难受,行动不便。严重的还会引起各种迸发症。以前穷的时候,我们没有很好的办法来对付关节炎,今天就不同了,现在我们会选择轻盈秀气,篷松柔软的蚕丝被来作为床上用品。以前那种棉花被,新盖的时候是三斤,过半个月以后会变成四斤重,谁知道多出来的一斤是什么吗?水份!对了,我们江南地区潮湿天气多。以前只要一出太阳家家户户第一件要做的事情就是要晒被子,但是现在使用了蚕丝被以后就再也不用那么麻烦了。其实被子呢,你们在座的每一位朋友家里都有的,人盖后感觉闷热不透气,时间长了被芯还很容易发霉,长蛀虫、长螨虫。
成语。
“沧海桑田”也就是这样来的,因此被国际上公认为绿色的“纤维皇帝”。更奇特的我们这边的桑叶还培育出了个大、色白的“双宫茧”,大家有没有听过“双宫茧”呢?就好像鸡蛋打开会有双黄蛋一样。
“双宫茧”里面同时有两个蚕蛹,非常神奇。等一下去丝绸厂的时候各位都有机会亲眼目睹“抽丝剥茧”的详细过程。当年越王勾*被打败了,只能做了吴王的俘虏,并且还把越国的美女西施献给了吴王,大家知道吴王叫什么名字吗?西施很漂亮,但是嫁的老公很差劲,所以她的老公就叫“夫差”,各位一下子就记住了吴王的名字了,是吗?越王勾*从吴国释放回来以后,卧薪尝胆,十年里励精图治、发奋治理国家,终于打败了吴王夫差,所以成语“君子报仇十年不晚”就是这样来的。当年的越王勾*鼓励老百姓要多生小孩,一旦生了一个男孩,国家奖励一头猪;一旦生了女孩,国家奖励一头牛。古时候的一头牛,相当于家里的一个壮劳力,从奖励上看,反而重女轻男,其实越王勾*自有打算,因此女孩还会生小孩,那么国家就有充足的人口去当兵,兵强马壮了,自然会国富民强。得到国家奖励的老百姓都很高兴啊,生了男孩的人家会在门前种一棵榉树,希望自己的儿子长大了可以中举做官;生了女儿的人家,会在后门种一棵樟树,还用粮食酿酒以示庆贺。喝不掉的酒暂时埋到地底下,等到女儿出嫁的时候,取出来在婚庆的喜宴上喝,后来慢慢形成了一种习俗。绍兴酒“女儿红”就是这么来的。
嫁女儿的时候,媒婆是根据主人家屋后香樟树的粗细来判别女孩儿的年龄:如果是大拇指粗的香樟树,是一个刚出生的女婴;如果是像腰一样粗的香樟树,那已经是一个嫁不出去的老太婆了。香樟树要不粗不细,刚好和碗口一样大小,那才是一个亭亭玉立的黄花少女。等到相亲的时候,男女双方家长会交换“八字”,看是否相合。女方的家长还会去男家看一看家境如何,如果屋子后面有几亩桑田,就知道女儿嫁过去日子一定会过得很殷实,古语说“天下之利莫过于桑”,到今天都是这样。
老百姓一个双宫茧可以卖6分钱,收入比种稻米更强,大家都抢着去种桑养蚕,所以现在都已经提高了大米的体重为鼓励老百姓种稻米,蚕茧的价格也马上要提高。女孩子出嫁的以前,做父亲的会把香樟树砍掉,加工成樟木箱作为嫁妆一起嫁到夫家去。夫有钱人家要在樟木箱里放八条蚕丝被,称之为“八八大发”,或者是六条,称之为“六六大顺”;少一点的也要放四条,称之为“事事如意”,再少也要放二条,称之为“好事成双”。以前的嫁妆都是用扁担挑的。当第一挑进了夫家门,最后一挑还留在娘家,这样出嫁的女儿,好有面子,嫁到老人家说话的声音也会特别响。八条蚕丝被,大家想会太多了吧?其实两条是新娘拿去孝敬公婆的,两条是新婚夫妻自己用的,两条是送给小姑子做见面礼的,另外两条是给未出生的宝宝准备的。一条盖,一条垫,自己就跟蚕宝宝一样躺在中间享受。直到现在,我们这边嫁女儿的习俗都仍然必须陪嫁蚕丝被,同时还要配上一光滑舒适的蚕丝被套,蚕丝被套柔软耐用,可用几十年,象征了父母对女儿一辈子的呵护。
曾经有过样的故事:因为嫁家家境差,嫁过去的女儿没有那么多的蚕丝被而受到小姑子的白眼相待。以前有这样的习俗,嫁过去的新娘,要下厨去制作一种糕饼给夫家所有的亲戚吃,以此来显示自己的心灵手巧,因为陪嫁的蚕丝被不够多,小姑子就在嫂子没留意的时候,往面粉里面恶狠狠加了两把盐,结果却没想到,做出来的糕饼酥酥咸咸脆脆,口感特别好,夫家所有的亲戚一致称赞新娘是一个心灵手巧的媳妇。其实只有新娘自己知道,是小姑在害她,但她非常聪明,跟亲戚们解释说:“是小姑心灵手巧,帮我在面粉里面加了佐料,所以我制作的糕饼才口感特佳”。小姑听了非常惭愧,觉得应该善待嫂子,从此姑嫂两人成了好朋友。江南有名的小吃“姑嫂饼”也就是这么来的。
到了今天,我们这边已经成为中国最大的丝绸集散中心,当年邓小平南巡的时候,就在桑田集中的杭嘉湖平原题写了八个字“日出万匹,衣被天下”。杭嘉湖湖就是杭州、嘉兴、湖州三地交界处的一片平原,也就是我们这里每天都可以出产一万匹的丝绸。我们这里生产的蚕丝被、服装可以让天下所有的老百姓都免受寒冷之苦。
人的三分之一时间是在床上度过的,有好的享受才会有好的睡眠,在提高了生活品质的今天,神奇的蚕丝被给我们带来了意想不到的好睡眠。蚕丝里面含有十八种氨基酸,其中有一种非常神奇的成分,目前连科学家都没有找到它的原因。因此它会定一个人的大脑神经,使你很快进入睡眠状态,让你拥有一个美好的睡眠环境,因此暂时把它命名为“睡眠因子”。这种睡眠因子连蚕屎里面都有,我们把它制成枕头,叫“蚕砂枕”,用来枕在人们头后面的大动脉上,起到安神降压的作用,确实非常的奇特吧!我的父母非常节约,就连当天晚上吃剩的菜汤都舍不得倒掉,把钱存着说是要留给我们做儿女的,其实钱财留给子女,花完了什么都没有。所以留给子女的,应该是教会他们生活的能力而不是金钱。因此在去年冬天的时候,我就买了一线蚕丝被给父母亲,希望他们能有一个更好的睡眠环境,父母们有一个健康的身体才是儿女们最大的幸福。
广告词。
上说“天下所有的父母都知道儿女的生日,又有几个儿女知道父母的生日呢?”我去年的礼物让我的父母温暖了整整一个冬天,真是盖在身上暖在心头。
中国是丝绸的故乡,具有5000多年悠久的历史。在这漫长的岁月中,丝绸一向受到世界各国人民的喜爱,被誉为纤维皇后。5000多年前,勤劳智慧的中国劳动人民就用自然界的一种昆虫——蚕,喂给其桑叶,蚕结成茧、茧缫成丝、丝织成绸、绸制成华丽的服饰。为全球人类丰富物质生活和增添美的享受作出了巨大的贡献。经过世界探险家和商人之手,美丽的中国丝绸通过丝绸之路传播到亚欧许多国家和地区,受到世界人民的喜爱。古希腊和古罗马人就称中国是赛里斯,并称赛里斯就是天堂。
丝绸不仅受到中国百姓的喜爱,同时也受到了世界各国人民的喜爱。公元前330年前后,马其顿王国亚历山大大帝旅游世界回国,带回了大量的珍宝,他说其中最珍贵的就是中国的丝绸。这些中国丝绸光彩夺目、手感柔软、质地轻盈,使其原来用的麻织品黯然失色,把西方许多国家的国王和贵族都深深的吸引住了。因此,许多西方国家开始派人通过丝绸之路纷纷来到中国议购这种珍宝般的丝绸。
19世纪初,拿破仑把中国丝绸作为高贵的礼物送给心爱的约瑟芬。据说他命令为他制造盔甲的工匠,把中国的丝绸做成一块方围巾,挂在胸口。并带着一副他穿着盔甲的肖像图画送给了可爱的约瑟芬。这副丝绸围巾的图画被约瑟芬视为珍宝,一日一亲,并亲自珍藏。现在也已经成为了宝贵的历史文物。
《西线无战争》这一本著作中记述了欧洲一次长期处于进退僵持阶段的战争。打仗的欧洲士兵既不能洗澡,又不能经常换衣服。所以身上开始长虱子,浑身奇氧,打仗也力不从心。后来欧洲士兵穿上了蚕丝的衬衣,不仅身上不长虱子,不需要瘙痒,还大大提高了战斗力。这么多的事例也就充分说明了,早在一千多年前西方人民已经十分热爱中国的丝绸了。
那世界各国人民之所以这么喜欢中国的丝绸,到底因为什么原因呢。
第一、健康。蚕丝具有穿着舒适和维护身体健康的内在质量。穿着丝绸服装不仅能维护身体健康,而且在人体散热与外界空气差异悬殊时,能起到相互调节的作用,如闷热出汗时,能吸汗、散汗,使身体感到舒适。我国人民在制造舒服这个词语的时候,就是由穿着丝绸服装感到舒适而得来的,所以舒服最初的意思应该理解为舒适肌肤。
拒历史记载,三国时的著名人物诸葛亮曾经用蚕丝锦缎医治苗族妇女的皮肤病。现今许多的医院临床证明,穿着蚕丝内衣,对治疗儿童痱子、老人全身皮肤瘙痒等病症的有效治疗率高达95.5%。所以这么多事实足以证明,蚕丝对人体确实有保健和医疗功能,为医学界开拓了一条非药物治疗人体皮肤病的新途径。
第二、美观。蚕丝具有珠光宝气的漂亮光泽,当外界光线照在蚕丝上,随着光波的长短不同,有的从表面反射,有的从内层反射,有的与更深层的反射光线相互干扰。使丝绸的光泽不呈现极光,而呈现美丽、优雅、珠光宝气的漂亮光泽,穿着起来非常的高贵典雅。
第三、质量上乘。蚕丝性能是各种纺织纤维共性品的佼佼者。根据实践证明,从蚕丝与棉毛、麻、涤纶丝等丝织品的断裂强度、相对湿强度、弹性恢复率、耐热性、回潮率、耐霉、耐虫蛀等性能相比较,蚕丝处于领先地位。所以现在市场上所销售的蚕丝被是很多老百姓争相购买的实用商品。由于蚕丝被轻便、保暖性好、容易存放、冬暖夏凉、四季皆宜。所以特别适合老年人和儿童使用,也是国家天然无公害绿色产品。
服装是人类文明进化的表现,也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区别人类和动物的重要标志。而丝绸则是中国纺织历史的骄傲,是我国服装历史上一颗明珠。
中国人在公元前3世纪时已经学会家庭养蚕,手工抽丝。中国的养蚕、缫丝的历史要上溯到七千年前的炎黄时代:炎帝神农氏教民植桑,黄帝元妃嫘祖教民织绸。从浙江余姚河姆渡文化遗址的发掘中,就有使用茧丝纤维的例证。
丝绸服装一直是高贵,典雅的代表。
在日本,丝绸和服是最高贵的服装;。
在西方,中世纪十字军东征归来向教堂敬献的圣物以丝绸来包裹;。
里根总统访华期间,第一夫人南希身穿中国旗袍出席答谢酒宴。
丝绸服装不仅质地高贵,并且还是友谊的代表。
汉代古丝绸之路的开拓者张褰向异国国王奉上的礼物是丝绸。神奇的丝绸惊动了世界,从此之后,丝绸产品沿河西走廊经敦煌、过玉门、翻天山、越葱岭源源流向到西方,人们把这条中西方文化、经济、贸易的交流通道赞誉为“丝绸之路”。
在当时的西方丝绸与黄金等价,被誉为“纤维皇后”。甚至古代西域一些国家就把中国称为“赛尔丝”(seres,即:丝国)。
如今,丝绸服装已经成为人类高雅服装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返朴归真、回归大自然的绿色革命的倡导下,身穿对皮肤具有保健功能的天然纤维织成的丝绸服装,是消费成熟的表现,是消费者健康意识的表现。随着高科技手段进入丝绸生产领域,古老的丝绸服装焕发出更加炫丽的光彩。
中国的丝绸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80%左右,印度、巴西、越南等国有少量蚕丝生产。中国丝绸的主要产地分布在浙江、江苏、四川、重庆、辽宁(柞蚕丝绸)、山东和安徽等地。
苏州丝绸导游词篇七
各位游客:
大家好!
大家都知道苏州是丝绸的故乡,太湖流域留存有新、旧石器时代的遗址,见证着丝绸历史的悠久。园区唯亭镇草鞋山出土了六千年前的纺织品实物残片;吴兴钱山漾出土了四千七百年前的丝织品实物;吴江梅堰又出土了四千年前的大批纺轮和骨针,以及带有丝绞纹和蚕纹的陶,这都说明了苏州古代先辈很早就掌握了养蚕纺丝的技术。
苏州在上古时期属九州中的扬州,夏禹时就有丝织品土贡“织贝”一类的彩色锦帛。春秋时期吴国公子季扎到中原各国观礼时,曾将吴国所产的缟带赠给郑相国子产。据《史记》载:周敬王元年(公元前519年),吴楚两国因争夺边界桑田,曾发生大规模的“争桑之战”,说明蚕桑之利在当时经济上的重要地位。吴国都城就在苏州,至今还保存着与丝绸遗址有关的织里、锦帆泾等地名。
三国东吴时,丝帛之饶,衣复天下,苏州丝绸已发展成为“瞻军足国”的重要物资。南北朝时,有日本使者求吴织、缝织女工归,《日本书纪》亦有相应的史实记载。
隋唐时,苏州属江南东道,丝绸贡品数量最多,土贡有丝葛、丝绵、八蚕丝、绯绫。韩愈曾说:“赋出天下,而江南居千九。以今观之,浙东西又居江南十九,而苏、松、常、嘉、湖五郡又居两浙十九也。”当时有“蜀桑万亩,吴蚕万机”的说法,形容长江流域蚕桑纺织业的发达。
两宋时期,据《宋史纪事本末》:“徽宗崇宁元年(1102年)壬午春三月,命宦者童贯置局于苏杭。”苏州、杭州、成都为当时闻名全国的三大织锦院。苏州的宋锦最为著名,缂丝名家沈子蕃、吴子润亦出于苏州。《吴门表隐》记载:元丰初(1078年)城内祥符寺巷即建有机圣庙(又名轩辕宫),还有新罗巷、孙织纱巷(今古市巷装驾桥巷之间及嘉余坊)等生产纱罗的地方。虎丘塔和瑞光塔分别出土了五代北宋时期的刺绣、丝织经袱和经卷丝织缥头。
元代时,在至正年间(1341——1368年),建织造局于平桥南。当时有名的苏杭五色缎,行销国外。盘门张士诚母曹氏墓出土有大批随葬锦、缎、绸、绫、绢等衣服。有保存完好且工艺精美的织锦缎被、提花龙凤衣带、绣花鞋、正反缎、云龙纹及各色花纹袍袄裙等丝织品。
明代苏州丝织业的兴盛超越前朝。明初,洪武元年(1368)即在苏州设织染局,局址在天心桥东(今北局人民商场)。明代中央内府司礼监有苏杭织造太监一员,专司苏杭织造,派驻苏州。万历年间,织造太监因一味营利,仗势横行,激起民变。在苏州山塘街五人墓侧,至今有明义士葛贤墓遗迹。在定陵展览馆和故宫博物院,陈列的明代丝绸产品,每匹绸缎的段首都有封签,上面印着织造年月、织品名称、尺寸、委官及机织工匠的姓名,大部分来自苏州,还有参加过当时反抗宦官税吏斗争的工匠名字。北京慈因寺发现明代万历年间苏州织造的四件锦缎等。虎丘新庄王锡爵墓出土有忠靖冠服、织银锦帛、龙纹缂丝等。
明代苏州丝织业极为繁盛,据张瀚《松窗梦话》载:“大都东南之利,其莫大于罗、绮、绢、紵,而三吴为最。既余之先世亦以机杼起家,而今三吴之以机杼致富者尤众。”显然仅有官署的织造是不够的,民间的机户也生机勃勃。由于丝织业的兴盛,新兴了一批市镇,如盛泽、震泽等。乾隆《吴江县志》称:“明初以村名,居民止五六十家,嘉靖间倍之,以绫绸为业,始称为市”。到明末,盛泽已经发展成为丝织手工业大市镇,拥有人口五万。在苏州有盛泽绸庄所设的庄船专用船埠码头。旧址在阊门内水关桥臭弄口(今阊门饭店河埠),原址现称为“盛泽码头”,遗迹尚存。
清代时在顺治三年(1646)设苏州织造局,分为南北两局:南局名总织局,在葑门内带城桥东(局址在今市十中校址及孔付使巷内);北局名织染局,仍以明织染局址改建。官府织造的产品分为上用和官用两种,除织造各式龙袍、莽袍、补子、缎匹、宫绸等以外,还有各种临时差派,如皇帝大婚、皇太后万寿贡、端午贡等。与官府织造发展的同时,苏州民间丝织业也得到迅速发展。据乾隆《长洲县志》卷十六载:苏州“织作在东城,比户习织,专其业者不啻万家”。又据记载:乾隆三十五到四十五年间(1770~1780),苏州的民办手工业织机已发展到一万数千。如石恒茂英记、李启泰、杭恒富禄记、李宏兴祥记等纱缎铺,都是在乾隆前后开设的。清代苏州丝织产品,除宋锦、缂丝、龙袍等类外,主要有漳缎、织金、闪缎、妆花缎、摹本缎、贡缎、天鹅绒、高丽纱、花素累缎、陀罗经被、百子被面等,工艺技术均有较高水平,畅销国内外,外销约占60%,销往朝鲜、安南、缅甸、印度等国家。
1912年9月在阊门内下塘原清代宝苏局内,创设江苏省立第二工场,产品有江绸、提花丝光布等。1914年谢守祥等在齐门路首先创办苏经纺织厂,将木机改进为手拉铁机工厂。1917年陆季皋等在仓街开办振亚织物公司。同期又有延龄冠记、甡记、东吴、程裕源、广丰、洽大等丝织厂相继开设,到1921年共有绸厂十四家。1913年起苏州开始使用进口人造丝,用于制造衣边和织带业原料。1922年起正式采用人丝原料,与真丝交织,生产软缎、线绨等产品。织物品种逐步更新,织机设备亦有所改进。1922年苏经纺织厂首先以引擎传动,试验改进铁木手拉机为电力织机。1925年振亚厂亦改装电力机试制成功。织机改进的结果,使产量大增,效果显著,各厂纷纷改机。从此苏州丝织工业由手工业工场转入了近代工业的发展道路。1931年前后苏州盛行厂丝和人丝交织的锦地绉等新产品。
1937年抗战前夕,苏州有绸厂93家,纱缎庄77家;年产绸缎共28万8千匹。主要产品有塔夫绸、古香缎、织锦缎、乔其丝绒、毛葛、双管绡、博士呢、碧绉、锦地绉、软缎、中华缎等一百余种。苏州沦陷期间,丝织业一度停顿后,先后恢复生产,但备受摧残。在胜利前的1945年初,苏州丝织业尚有97户,另有纱缎庄25户,产品主要有大伟呢、格子毕绉、金玉缎、九霞缎、大富贵织锦被面、花素累缎、陀罗经被等等。抗战胜利后,苏州丝绸业有所恢复,到1949年4月苏州解放时,尚有绸厂99户。
建国初期,外销断绝,内销呆滞,丝织业困难重重。1951年我国对东欧国家展开以丝织品换钢材的易货贸易,促进了丝绸外销。苏州塔夫绸被誉为“塔王”。国内通过开展城乡物资交流会,活跃了内销渠道,促进了丝织工业的发展。到1951年底,生产规模已恢复到建国前旧观。
1954年到1956年公私合营高潮中,苏州市区原有六十四家私营丝织厂、三家公私合营厂和十八家漳绒厂先后合并,成为振亚、东吴、光明、新苏等四家丝织厂和新光漳绒厂及二个漳绒合作社(后改东风丝绒厂)。此后丝绸业形成专业化生产体系,丝织机台和经济效益都有显著提高。
1963年试织成功第一只合纤和人丝交织新产品“烂花绡”;1965年经过鉴定,完成了机织涤纶长丝人造血管的研究制造;光明厂制造成功自动接经机。1970年后开始建立化纤原料生产。
1980年起改变原有单一的统购统销,改为与自产自销相结合。1980年东吴厂引进剑杆织机;1982年振亚厂引进喷水织机等新型无梭织机,加速了丝织工业的机械化、自动化和电子控制的进程,苏州丝绸产品也不断得到更新。1982年花色品种已增加到十九个大类,160多个品种,2000多只花色,产品畅销一百多个国家和地区。
苏州丝绸从建国后跃上一个新台阶,从缫丝、染丝、丝织、丝绸印染和丝绸机械等企业;建立苏州丝绸科学研究所、丝绸工学院、丝绸检验所和丝绸职工大学等科研教育单位,形成了一个比较完整的丝绸工业体系。
九十年代末,苏州工业进入产业调整转型期,苏州丝绸工业实行产业转移,四大绸厂等也随之完成了历史使命。建立于1991年的苏州丝绸博物馆,之所以能建馆是有赖于各大绸厂的赞助。我们是不能忘记的,因此,我们不只是有责任、有义务,更是一种使命感,把苏州历史上传统的丝绸产品来传承下去。
可以说苏州的历史是与丝绸的历史相始终。无论是新旧石器遗址,还是春秋吴王宫的织里(这是中国最早的织造官署),都无不见证着丝绸历史的悠久。苏州的发展也随着丝绸业的兴盛而兴盛,明清时期,苏州能成为一方大都市,都与此息息相关。苏州至今留存有很多与丝绸相关的各个时期的历史遗址,是苏州作为历史文化名城的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它们记载着曾经的辉煌和荣耀。建国以后,苏州的丝绸工业也是当之无愧的利税大户,在对外贸易,出口创汇,为苏州作出了极其重要的贡献。如果说丝绸、瓷器是中国历史上的两张国家名片,那么丝绸就如一位市长所说的,是苏州的一张烫金的城市名片。
历史上苏州的丝绸产品一直绵延不绝,从春秋时期的吴缟,到三国两晋时的吴绫;从隋唐时期的八蚕丝、绯绫到宋锦、缂丝;宋、元、明、清时期设置官府织造局,产品更是名目繁多:主要有漳缎、织金、闪缎、妆花缎、摹本缎、贡缎、天鹅绒、高丽纱、花素累缎等。
苏州作为历史文化名城,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而伴随着历史文化底蕴的传统工艺产品,闪烁、继承着悠久历史文化的光辉。这其实是前人给予的最丰厚的馈赠。我们应该充分利用历史文化遗产,使其发扬光大。云锦、苏绣、宋锦已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中云锦、苏绣是比较成功的,是值得我们借鉴的。另一方面,是一些濒临失传的传统工艺产品亟待拯救,如何把历史文化遗产转化为人们喜闻乐见的商业产品,走向市场,并由市场需求而发展壮大,这正是我们所需努力的,做到这一点,我们就无愧于前人,无愧于我们的历史文化。
苏州丝绸导游词篇八
中国是丝绸的故乡,具有5000多年悠久的历史。在这漫长的岁月中,丝绸一向受到世界各国人民的喜爱,被誉为纤维皇后。5000多年前,勤劳智慧的中国劳动人民就用自然界的一种昆虫——蚕,喂给其桑叶,蚕结成茧、茧缫成丝、丝织成绸、绸制成华丽的服饰。为全球人类丰富物质生活和增添美的享受作出了巨大的贡献。经过世界探险家和商人之手,美丽的中国丝绸通过丝绸之路传播到亚欧许多国家和地区,受到世界人民的喜爱。古希腊和古罗马人就称中国是赛里斯,并称赛里斯就是天堂。
丝绸不仅受到中国百姓的喜爱,同时也受到了世界各国人民的喜爱。公元前330年前后,马其顿王国亚历山大大帝旅游世界回国,带回了大量的珍宝,他说其中最珍贵的就是中国的丝绸。这些中国丝绸光彩夺目、手感柔软、质地轻盈,使其原来用的麻织品黯然失色,把西方许多国家的国王和贵族都深深的吸引住了。因此,许多西方国家开始派人通过丝绸之路纷纷来到中国议购这种珍宝般的丝绸。
19世纪初,拿破仑把中国丝绸作为高贵的礼物送给心爱的约瑟芬。据说他命令为他制造盔甲的工匠,把中国的丝绸做成一块方围巾,挂在胸口。并带着一副他穿着盔甲的肖像图画送给了可爱的约瑟芬。这副丝绸围巾的图画被约瑟芬视为珍宝,一日一亲,并亲自珍藏。现在也已经成为了宝贵的历史文物。
《西线无战争》这一本著作中记述了欧洲一次长期处于进退僵持阶段的战争。打仗的欧洲士兵既不能洗澡,又不能经常换衣服。所以身上开始长虱子,浑身奇氧,打仗也力不从心。后来欧洲士兵穿上了蚕丝的衬衣,不仅身上不长虱子,不需要瘙痒,还大大提高了战斗力。这么多的事例也就充分说明了,早在一千多年前西方人民已经十分热爱中国的丝绸了。
那世界各国人民之所以这么喜欢中国的丝绸,到底因为什么原因呢。
第一、健康。蚕丝具有穿着舒适和维护身体健康的内在质量。穿着丝绸服装不仅能维护身体健康,而且在人体散热与外界空气差异悬殊时,能起到相互调节的作用,如闷热出汗时,能吸汗、散汗,使身体感到舒适。我国人民在制造舒服这个词语的时候,就是由穿着丝绸服装感到舒适而得来的,所以舒服最初的意思应该理解为舒适肌肤。
拒历史记载,三国时的著名人物诸葛亮曾经用蚕丝锦缎医治苗族妇女的皮肤病。现今许多的医院临床证明,穿着蚕丝内衣,对治疗儿童痱子、老人全身皮肤瘙痒等病症的有效治疗率高达95.5%。所以这么多事实足以证明,蚕丝对人体确实有保健和医疗功能,为医学界开拓了一条非药物治疗人体皮肤病的新途径。
第二、美观。蚕丝具有珠光宝气的漂亮光泽,当外界光线照在蚕丝上,随着光波的长短不同,有的从表面反射,有的从内层反射,有的与更深层的反射光线相互干扰。使丝绸的光泽不呈现极光,而呈现美丽、优雅、珠光宝气的漂亮光泽,穿着起来非常的高贵典雅。
第三、质量上乘。蚕丝性能是各种纺织纤维共性品的佼佼者。根据实践证明,从蚕丝与棉毛、麻、涤纶丝等丝织品的断裂强度、相对湿强度、弹性恢复率、耐热性、回潮率、耐霉、耐虫蛀等性能相比较,蚕丝处于领先地位。所以现在市场上所销售的蚕丝被是很多老百姓争相购买的实用商品。由于蚕丝被轻便、保暖性好、容易存放、冬暖夏凉、四季皆宜。所以特别适合老年人和儿童使用,也是国家天然无公害绿色产品。
苏州丝绸导游词篇九
现在我们要去的地方是浙江省十强企业之一的喜得宝集团公司,它的前身是杭州丝绸印染厂,他是一家有七十七年历史的国营丝绸工厂。喜得宝,顾名思义,就是我要带大家欢欢喜喜去获得自己钟情的宝贝。这家国营老厂历年来得到了各届国家领导和省市领导的高度重视,他们都亲临视察参观过工厂。就连国际服装大师皮尔?卡丹也爱上了杭州的丝绸,并和喜得宝集团公司签定了一系列制作服装的合约,那么我们现在也去参观视察一下啦!尤其是工厂安排的服装美女秀,更可能明亮我们的眼球。我们杭州的美女穿着丝绸服装,迈着轻盈的台步,即展现了丝绸服装的飘逸亮丽,也展示了她们婀娜的身材。喜得宝时装队是中国最早成立的表演队,还培养出国际名模呢。陈娟红,听说没有?她是一位屡获国际大奖的名模,她现在在杭州还开设了一家专门培训模特的专业学校。所以等一下的参观过程一定会让你赏心悦目的。
俗话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苏杭还是出美女的地方,为什么?其实是和我们江南的特有天气环境有关。一年365天,有三分之一的天气是阴阴水水雾雾,女孩子的皮肤因此滋润光洁,皮肤吸收了大量的水份,更加具有弹性。所以显得特别年轻;另外三分之一的时间在下雨;剩下的三分之一是强烈的阳光,冬天冷到零下五度,夏天会热到40度以上。
说得好听,一年中春夏秋冬四季分明,说得不好听,就是夏天热死,冬天冷死。而且我们这边的冷还是湿冷,空气里含有大量的水份,水份虽然滋润了女孩子脸上的皮肤,但是却有80%以上的老年人因为这样的气候而得了一种病,大家猜是什么病?关节炎,对了。关节炎是怎么回事呢?就是在你睡觉的时候,全身放松,毛孔顿开,空气中的水份进入了皮肤而聚集在身体的关节部位,每逢阴雨天气就会让人感到关节部位,酸痛难受,行动不便。严重的还会引起各种迸发症。以前穷的时候,我们没有很好的办法来对付关节炎,今天就不同了,现在我们会选择轻盈秀气,篷松柔软的蚕丝被来作为床上用品。以前那种棉花被,新盖的时候是三斤,过半个月以后会变成四斤重,谁知道多出来的一斤是什么吗?水份!对了,我们江南地区潮湿天气多。以前只要一出太阳家家户户第一件要做的事情就是要晒被子,但是现在使用了蚕丝被以后就再也不用那么麻烦了。其实被子呢,你们在座的每一位朋友家里都有的,人盖后感觉闷热不透气,时间长了被芯还很容易发霉,长蛀虫、长螨虫。
苏州丝绸导游词篇十
滇西旅游线路是近年迅速蹿红的一条热线,从昆明出发,经保山、腾冲、德宏(芒市),可沿滇缅公路游览“西南丝绸之路”的名胜古迹,然后到达畹町、瑞丽。沿途既有丰富的文化沉淀,又有壮丽的异域美景,可感受腾冲奇特的火山地热景观,体验傣、景颇、傈僳等少数民族风情,饱览瑞丽江、大盈江两岸秀丽风光,领略中缅边贸互市繁华景象以及中缅边境的亚热带田园风光,并可考察珠宝市场,享受亲自淘宝之乐趣。
腾冲简介。
各位游客,欢迎大家前来腾冲。提起腾冲,我们马上会想到丰富的地热资源,碧绿的翡翠,著名的侨乡等名词。的确,位于滇西边陲的腾冲,既是文化之邦和省级历史文化名城,也是资源蕴藏地,同时又是交通要道,它西部与缅甸、印度等东南亚国,家接壤,历史上曾是古西南丝绸之路的要冲。总之,腾冲之行,能给您带来很多意外的收获。
腾冲概况。
腾冲在西汉时称滇越,东汉属永昌郡,唐设羁靡州,南诏时设腾冲府。由于地理位置重要,历代都派重兵驻守,明代还建造了石头城,称之为“极边第一城”,并在边境一带设八关九隘七十七卡,而腾冲城则是总关隘,所以曾被称为“八关锁钥”、“九隘藩篱”。
腾冲属热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4.8,最冷1月平均气温7.50c,最热8月平均气温19.80c,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全年适于旅游观光。境内森林密布,到处青山绿水,景色秀丽迷人。同时民族风情十分丰富多彩,生活着傣、回、佤、白、阿昌等六种世居少数民族。
腾冲的自然资源。
腾冲自然资源丰富,有品位较高的铁、锡、铅、锌、钨、铀、硅藻土、水晶石、褐煤等。地热热能约250万千瓦。
珍稀动物有小熊猫。植物有大树杜鹃等,普遍生长着红花油茶树,是云南茶花的祖先。腾冲有珠宝玉器、藤器、中成药、宣纸等土特产品和“大救驾”、棕包、树番茄等风味小吃。
腾冲的工业、手工业从明末清初就从国外引进先进设备创立,现已建成了制药、冶金、食品加工等30多种行业。农业以双季稻为主,有小麦、烟叶、甘蔗等作物,是云南的商品粮油基地之一。
苏州丝绸导游词篇十一
各位旅客:
大家好,我叫郭xx,是你们的导游,今天我们要去丝绸之路旅游,请看管好自己孩子,不要让孩子走散了。
丝绸之路通常是指欧亚北部的商路,与南方的茶马古道形成对比,西汉时张骞和东汉时班超出西域开辟的以河南省南阳市方城县为起点,经甘肃~新疆,到中亚~西亚,并联结地中海各国的陆上通道。这条道路也被称为“陆地丝绸之路”,以区别日后另外两条冠以“丝绸之路”名称的交通路线。因为由这条路西运的货物中以丝绸制品的'影响最大,故得此名。
丝绸之路还有一个小故事:人们家喻户晓的西游记中的玄装法师就是走丝绸之路去取真经的,他们取真经时,还带了三个徒弟呢!他们取真经是为了把西方的经书带到中国。他们回来之后,把去取真经一路上发生的故事告诉了西游记的作者吴承恩,他吧他们一路上经历的磨难编成了故事。
丝绸之路是一条“繁忙的路”更是一条“伟大的路”。今天的旅程到此结束。
苏州丝绸导游词篇十二
我们杭州历来被称之为“丝绸之府,茶叶之乡”古代的丝绸之路就是从杭州开始的,京杭大运河的最南端之所以在杭州,就是方便把我们杭州的丝绸、茶叶、美女从水路运到北京供皇帝享受。早在二千五百年前,我们这里叫做越国,曾和吴国打了一仗,越王勾“卧薪尝胆”的故事有没有听说过?当年的吴王看中了我们越国大片肥沃的土地,这些土地最初都是随着地壳运动从海底涌出来的,因此土壤中含大量的有机矿物质和有机微生物体,我们在这些土地上种的桑树,叶片肥美硕大,蚕宝宝吃了这些肥厚的桑叶,所结的茧最长可抽1500米的丝,成语“沧海桑田”也就是这样来的,因此被国际上公认为绿色的“纤维皇帝”。更奇特的我们这边的桑叶还培育出了个大、色白的“双宫茧”,大家有没有听过“双宫茧”呢?就好像鸡蛋打开会有双黄蛋一样。
“双宫茧”里面同时有两个蚕蛹,非常神奇。等一下去丝绸厂的时候各位都有机会亲眼目睹“抽丝剥茧”的详细过程。当年越王勾被打败了,只能做了吴王的俘虏,并且还把越国的美女西施献给了吴王,大家知道吴王叫什么名字吗?西施很漂亮,但是嫁的老公很差劲,所以她的老公就叫“夫差”,各位一下子就记住了吴王的名字了,是吗?越王勾从吴国释放回来以后,卧薪尝胆,十年里励精图治、发奋治理国家,终于打败了吴王夫差,所以成语“君子报仇十年不晚”就是这样来的。当年的越王勾鼓励老百姓要多生小孩,一旦生了一个男孩,国家奖励一头猪;一旦生了女孩,国家奖励一头牛。古时候的一头牛,相当于家里的一个壮劳力,从奖励上看,反而重女轻男,其实越王勾自有打算,因此女孩还会生小孩,那么国家就有充足的人口去当兵,兵强马壮了,自然会国富民强。得到国家奖励的老百姓都很高兴啊,生了男孩的人家会在门前种一棵榉树,希望自己的儿子长大了可以中举做官;生了女儿的人家,会在后门种一棵樟树,还用粮食酿酒以示庆贺。喝不掉的酒暂时埋到地底下,等到女儿出嫁的时候,取出来在婚庆的喜宴上喝,后来慢慢形成了一种习俗。绍兴酒“女儿红”就是这么来的。
苏州丝绸导游词篇十三
各位旅客:
大家好!
我叫小郭,是你们的导游,今天我们要去丝绸之路旅游,请看管好自己孩子,不要让孩子走散了。
丝绸之路通常是指欧亚北部的商路,与南方的茶马古道形成对比,西汉时张骞和东汉时班超出西域开辟的以河南省南阳市方城县为起点,经甘肃`新疆,到中亚`西亚,并联结地中海各国的陆上通道。这条道路也被称为“陆地丝绸之路”,以区别日后另外两条冠以“丝绸之路”名称的交通路线。因为由这条路西运的货物中以丝绸制品的影响最大,故得此名。
丝绸之路还有一个小故事:人们家喻户晓的'西游记中的玄装法师就是走丝绸之路去取真经的,他们取真经时,还带了三个徒弟呢!他们取真经是为了把西方的经书带到中国。他们回来之后,把去取真经一路上发生的故事告诉了西游记的作者吴承恩,他吧他们一路上经历的磨难编成了故事。
丝绸之路是一条“繁忙的路”更是一条“伟大的路”。今天的旅程到此结束。
苏州丝绸导游词篇十四
丝绸之路是一条横贯亚洲、连接欧亚大陆的著名古代陆上商贸通道。丝绸之路东起长安(今西安),经陕西、甘肃、宁夏、青海、新疆,跨越葱岭(今帕米尔高原),经中亚部分的独联体、阿富汗、伊朗、伊拉克、叙利亚而达地中海东岸,全长7000多公里,中国境内的丝绸之路总长4000多公里,约为丝绸之路全程的二分之一强。
丝绸之路已有2000余年的历史了,她的魅力是永恒的。今天,古老的丝绸之路沿线众多的历史文物、古迹、壮丽的自然风光和多姿多彩的各民族风土人情仍然吸引着成千上万来自世界各地的旅游者。历史上,被誉为沙漠之舟的骆驼曾是丝绸之路上的主要交通工具;今天,游客可乘飞机、火车、汽车沿丝绸之路旅行,既快捷便利,又舒适安全。中国段丝绸之路沿线有着众多的历史文化古迹。主要有:被称为世界第八奇迹的秦始皇兵马俑、保存释迦牟尼佛骨的法门寺、敦煌莫高窟、麦积山石窟、长城嘉峪关和汉代烽燧遗址、著名的藏传佛教寺院塔尔寺、丝路重镇高昌故城遗址。
丝绸之路沿线的自然景观,奇特而壮丽。青海湖鸟岛,巴音布鲁克草原的天鹅自然保护区和天山深处的天池、青海的盐湖、罗布泊的雅丹地貌、吐鲁番的火焰山和克拉玛依的魔鬼城等等,均为丝路增添了无穷动魅力。丝绸之路在中国境内所涵盖的地域跨越了中国的陕西、甘肃、宁夏、青海、新疆。这里居住着众多的少数民族,他们热情好客,能歌善舞。不同的民族有着不同的发展史,各自保留着其独特的民族特色、传统文化和宗教信仰。在各民族地区,游客可体验当地民族生活,欣赏民族歌舞、参加当地居民的婚礼和欢渡节日,选购精美的民族手工艺品。
丝绸之路,做为中国大西北的主要旅游路线,经过十几年的开发和建设,基础设施正在完善,已经成为中国诸多旅游产品中极具吸引力的一条主题线路。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185285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