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的人的读后感(精选13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2-11 13:47:05
美的人的读后感(精选13篇)
时间:2023-12-11 13:47:05     小编:飞雪

读后感是对所读材料的评价和反思,也是对作者观点的个人理解和回应。在写读后感时,可以借助引用和举例等方式来丰富文章内容,增加信息的可信度和说服力。读后感是读者通过阅读书籍所获得的思想碰撞和心灵启发。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读后感,关键在于仔细阅读、深入思考和准确表达。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一些精选读后感范文,供大家参考和学习。

美的人的读后感篇一

今天,我刚在网上看了一本这样的书,名字叫《美的历程》。书的题目就让人很想知道下面的内容是什么,很吸引人。

着人们的思想、情感、观念、意绪,经常使人一唱三叹,流连不已。

我们在这里所要匆匆迈步走过的,便是这样一个美的历程。那么,从哪里起头呢?

书的一开头就用:美是关乎心灵的事情,不可复制,几近于偶尔雪上留痕,一线佛里梵音。所以记录美的历程,实在是吃力不讨好,承载它的除了美自身,更在于后来者审视的心灵敏锐度。这样一段话为开头,同时也让我看到美的心灵是会怎样面对生活。

前不久,我通读了李泽厚先生的著作《美的历程》。美学和哲学是我今年颇感兴趣的两门学科,虽然这与我的专业学科没有太大的必然联系,但它们却深深吸引着我。

《美的历程》全书共分十章,每一章评述一个重要时期的艺术风神或某一艺术门类的发展。它并不是一部一般意义上的艺术史著作,重点不在于具体艺术作品的细部赏析,而是以人类学本体论的美学观把审美、艺术与整个历史进程有机地联系起来,点面结合,揭示出各种社会因素对于审美和艺术的作用和影响,对中国古典文艺的发展作出了概括的分析与说明。

于是,相应的体现在石窟艺术上,如割肉喂鸽、舍身饲虎等悲惨的佛经故事成为壁画的主要题材,这无疑是悲惨现实的艺术写照;另外石窟佛身雕塑的造型特征却是宁静、高超、飘逸的,正是这与人世间的强烈反差,使得人们把绝望中的希望、美好的理想都寄托在它身上。此时的北魏雕塑,形成了中国雕塑艺术的理想美的高峰。

初始,卢照邻骆宾王使诗歌由宫廷走向生活,刘希夷张若虚又使之变而为青春少年的清新歌唱;王勃等初唐四杰继而把《春江花月夜》式的少年空灵的感伤,化而为壮志满怀求建功立业的具体歌唱;终于,陈子昂喊出“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盛唐之音自此而始。此后,边塞诗、田园诗各擅胜场,前者豪迈勇敢,一往无前,后者优美宁静,明朗健康。而李白,更以其狂放恣肆的气魄,天纵神授的奇才,奏出了盛唐艺术的最强音。惟其有盛唐,才能有唐诗,有李白。

它们的出现离不开人的觉醒这个主题,是这个“人的主题”的具体审美表现。

这是真实、平凡而不可企及的美。看来是如此客观地描绘自然,却只有通过高度自觉的人的主观品格才可能达到。

在本书中,作者以细密的考察论述了绘画、雕塑、建筑、文学、书法等艺术门类在各个时代的兴起与演变。并在充足的个例分析之下以高度凝练的语言指出了各个重要对代的艺术精神:

尽管我们后来在知识的世界各自有一段自己的探险历程,但李泽厚先生的存在是永远的,正如对于我们,青春的回忆是永远的一样.......

美的人的读后感篇二

阅读《美的人》一书,发现与以往以“美”为主题的书籍很不一样,以往看的关于“美”的书,都是很具象的,比如,美容、美发、心灵成长、美德培养,诸如此类,五花八门,但从未遇见如《美的人》这类的,以统观宇宙,凌驾一切以上的美学研究,让我对“美”字又有了另一番的认知。

每个人都扪心自问一下,可以比较肯定的是,90%以上的`人,都没有这么做。

因此,《美的人》教会我们,把眼光收回来,内观自己,修炼自己。如书中所说:珍珠,是痛苦围绕着沙粒所建造的庙宇。“美”是需要修炼的,需要蜕变的,化个妆,换件美衣,并不代表你就是美的,如何让自己成长,从内而外,修炼出属于自己独特的本来之美,才是人生应该追求的,对美的最高境界。

书中提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品质,但又不是完美的个体,所以要让自己不断成长,去实现自己的品质,去修缮短缺平衡不足与过度。承接第1点所说的,基于美与本来美的区别,我们已经知道追求美不仅仅是停留在表层上,需要去内观和修炼。而在内观和修炼之前,我们还需要具备一个能力,就是认知美。认知什么算作美,这个能力也是需要培养和修炼的,相当于我们日常所说的“眼光”,每个人都有自己对美的评判标准,有些人互不理解,为什么对方认为美的,自己觉得丑,这就是对美的认知不同所造成的。因此,这就需要自我成长,自我修炼,提升自己对美的认知和评判标准,进而实现自我升华。

本来美需要如何修缮呢?

修炼本来美,一分本钱,三分装饰,六分渲染,才能十分美丽。

首先是内观,静下心来,摒弃多余,安静地与自己和平共处,倾听自己内心的声音,学会和自己谈恋爱。发现自己的优点,反思自己的不足,自己正视自己,愿意改变,才是修炼的开始。书中提及:“当我们懂得内观根性,发现本来美的不足,观念开始改变,就会想到技法了,所以观念大于技法的”,这里也同样教导了我们,首先内观,发现不足,欲求改变,才会有前进的动力,才会去寻找改变的技法。

第二步就是开观念,只有当自己的观念提升到一定的段位才能摆脱低俗,才能提高自己的审美,观念的技法是互相运用的,当自己观念提上去下一步要提升技法,之前一直没有掌握观念与技法两者的关系,看了这本手册才了解到美是有观念引导技法,所以要修炼自己必须两者都有提升。

修炼的过程中,要常怀悲悯之心,人因为常怀悲悯之心而可爱,而更加高尚。己心达天心,己心如人心,这就是所谓的情商吧,多换位思考,多站在别人的角度考虑事情,理解并认同别人的做法,不以高强度的目标去要求别人,相互扶持,理解,与包容,才能度己度人。

学习美的意义,在于美的修炼是通向心灵完善的途径。美是内外兼修的美,不可否认,外在美能给人第一印象,外在的美丽可以吸引大多数人的目光,但是真正能让人永久记在心里的,还是一个人发自内心的美。所以在我们注重外在美的同时也要修炼我们的内在,提升自己的观念。

美的人的读后感篇三

一直以来,在我理解中美的人有如张曼玉—魅力之美,姚明—运动之美,电视上我们看到做公益的人,那是心灵之美。

入职几个月以来,有幸拜读邱总写的书《美的人》,使我对美的含义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和理解,并对美有了新的认知,而不是肤浅的停留在事物表面。

《美的人》一书如提纲中提到—“本来美”,以十二月花形式阐述了美的原始状态,成长方式,美的呈现和实践,引古博今,娓娓道来。

书中有一个例子印象深刻。佛经中讲这样一个故事:那时维摩诘的住处有一个天女,每次看见有人说法时就现出其身,将天花撒向诸位菩萨和大弟子身上。花落到菩萨身上就坠落不沾身,花落到大弟子身上却沾着不去。弟子们即便使出神力,也难以去掉身上的花朵。那些沾着大弟子身上不去的花,是因为弟子的心还存在分别心。

这是六月莲花章节里的一段话,阐述的核心点是分别心,主要去掉分别心的时候,我们才能抵达零度和净度美的精神。在现在颜值判别分明、越来越浮躁的社会里,是没有很多时间来评定一个人的内在的,除非你能在稍纵即逝的机会中很好的展现你自己的内涵。

接触一个人,不管是第一感觉还是什么,首先会看!然后记在脑海里,才能有进一步的接触。这个看,非常重要,所以颜值的重要性就不言而喻。但是,我觉得更很重要的是能力,或者说内在。颜值我们无法改变,但是我们可以改变自身的能力和提高自身的内养。这种内养的过程,也是去掉分别心的过程,即:美是一种命运,终究由浅薄而深厚,单调而丰富,单调而多面,只要走完这些步骤,自然就会丰满到无缺。

同时这也呼应了邱总整书提出的一个观点:本来美。美是一个持续不断变化的过程,不会固态于一个形态或形状。人生就是一个修炼的过程,我们往往执迷于外境,被复杂的社会状况迷惑,却不识真心本性,无法领悟心境对人的决定作用。有些人苦苦地为外界事物而苦恼,那就永远不能保持良好的心境。

对于初入社会的人,不为外物所左右,从烦躁修炼成淡定是一条艰苦的道路。因为这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必须在无数次挫败后,经过不断总结和重新认识,找到适合自己的方式提升自己,才能养成最美的自己。

美的人的读后感篇四

当仔细品读一部作品后,大家心中一定有很多感想,写一份读后感,记录收获与付出吧。可是读后感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美的历程》读后感,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这是我第三次捧起这本书。第一次在大二,全然没有接触过美学和艺术的我只觉得味如嚼蜡;第二次是在去年一战备考时,书翻了一半,我问学长:“这书读了对考试意义大吗?”在得到学长否定的答案之后,我果断放弃,只记得当时觉得这是本好书;第三次便是现在了,抛下了所有功利心和目的性之后,我虔诚地捧起这本好书,不贪多,也不贪快,每周两章,在董老师上课之前读完对应章节,甘之如饴,如痴如醉。至今虽还未读完全书,但所思所想已足够下笔。

首先,读《美的历程》最直观的感受就是畅快,先生文笔流畅,文采斐然,洋洋洒洒,浩浩荡荡,千年的中国历史在先生的笔下仿佛一幅幅传神的画卷徐徐展开,带着每一位读者去感受属于每一个时代的与众不同的美,然而这种美虽各不相同,但却有着盘根错节的因果关联,它们一脉相承最终积淀为中国人的集体无意识。如果说文学作品也有“神韵”的话,我想先生的作品足以称得上是“气韵生动”。

其次,我有感于这本书的纯粹性,换句话说就是“去政治化”的叙述。因为最近也有在阅读王宏建教授的《艺术概论》,所以这种感受就尤为明显和强烈。这两本书同样成书并首次出版于上世纪80年代,在那个意识形态尚未放弃对文学、艺术发生影响的时代,《美的历程》却基本已经做到了就美学而谈论美学,就艺术而谈论艺术,我觉得这是难能可贵的。虽然也有在豆瓣上看到,有读者对先生在书中谈论马克思主义的观点而不满,但我个人认为这未免对政治太过于敏感,这种评价显然是有失偏颇乃至过激的。

下面,我仅以我现有的、粗浅的美学和艺术学知识来谈一下对《美的历程》一书的一点有关理论层面上的感悟。

其一,我认为,全书在写作时有一种一以贯之的思路或者是观点,就是“时代精神决定论”,作者在行文和构思时,常常先论及每一个时代或者朝代的政治、经济背景,继而引发对该朝代艺术作品、审美观念的具体论述。比如,在进入夏代,早期的宗法等级制度建立之后,艺术品从古拙的陶器变为了狰狞可畏的青铜饕餮。再比如,魏晋时期,政治等级森严,长年战乱,灾病流行,生死就成了那个时代文艺的最大命题。诸如此类,皆是如此。这种写作思路其实很明显带有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即“经济是艺术发展的决定力量和终极原因”。同时,我觉得这种思路也有着丹纳的影子,即:“影响艺术生产与发展的社会因素有三大方面:种族、环境与时代。但好像马克思主义更加强调经济这一他律性的因素,而丹纳更加侧重种族这一主观性的层面,即:”艺术是由时代精神和风俗决定的,时代精神和风俗又是由环境决定的,而环境又是由种族决定的“。所以,在我看来,李泽厚先生的这种思路兼具了两种观点,他既不否认经济基础对上层建筑发挥的决定性作用,又格外关注每一个时代下超脱个人的集体意识以及在中国传统文化影响之下延续至今的中华民族的集体无意识,这种观点集中体现在作者对艺术作品形式的关注,因为正是形式积淀着民族时代精神。所以,在他的笔下,美是一种感性和理性,内容和形式,真与善,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

其二,我认为书中最迷人的一章是魏晋风度一章,其中最迷人的地方在于作者对于人性的赞美,他十分肯定人的审美主体性,正如先生自己所言,他采取了不同于以往史学家的观点,给予了魏晋时代最高的评价。在作者的眼里,魏晋时代的文人和艺术作品就仿佛像是黑格尔笔下的”古典型艺术“,其内在和外在得到了完美的融合和统一。作者认为,魏晋文人对生死存亡的重视和哀伤,对人生短促的感慨和叹息正是人性的觉醒,其中散发着的是人性的光辉。但与此同时,这种所谓的人性又不是自私的、利己的,这最典型的代表便是曹丕,在他身上闪现的除了美好的主体意识的觉醒之外,还激发了他理性的担当,即创作和传递的热情。要让历史记住辉煌的存在、要让后人瞻仰现时的风采,这是世俗化的知识分子的时代感与使命感。先生的论述将整个时代置于了中国文艺的最高点。

以上便是我的一点点感悟,但我知道,扣上这本书,也仅仅只是进入美学世界的钥匙,其中的种种美好还要我去一点一点挖掘。

美的人的读后感篇五

虽然是对中国历史上对美的感觉的匆匆巡礼,但是我的脑子里现在满是饕餮青铜、烂漫楚辞、魏晋风雅、佛陀悲悯、唐诗宋词、有我无我境界的微妙还有小说的世俗世界。它们已经可以成为一张多姿多彩的历史胶卷,作者梳理出了一条令人感动和自豪的美学线索:

魏晋风度——人的觉醒在文艺和审美心理上的反映——哲学美感——阶级审美理想和趣味——美学原则“以形写神”“气韵生动”“言不尽意”,为艺术而艺术文的自觉——文学绘画书法讲究研讨和自身创作规律和审美形式——“真实平凡而不可企及的美”

佛陀世容——北魏宗教的救赎——隋唐雕塑——宋代走向世俗。

盛唐之音——青春李白——书法舞蹈中的音乐美——杜诗韩文颜字。

明清文艺思潮——浪漫主义思潮(感伤主义)——市民文艺——绘画与工艺。

最让我敬佩的是作者对语言的运用,这是建立在遣词造句和对美发乎真心的融入结合的基础上酝酿出的文字,可以让门外汉窥得一些美学的形成奥秘。原来美是这样让人感受到的,原来美是这样表达的,这是我在阅读这本书自始至终的氛围。印象深刻的是他说商周青铜器的狞厉之美,因为“怪异形象的雄健线条,深沉凸出的铸造刻饰”,因为“超人的历史力量与原始宗教神秘观念的结合,使青铜艺术散发着一种严重的命运气氛”。以及在评论山水画发展到无我之境时的表达“人生的意义和目标是什么?一切都是没有答案的飘渺,也不可能找到答案。于是最后归结于隐逸渔樵,寄托于山水花鸟”。就是这么寥寥几笔好像信手拈来却展现了精华。我在想,作者是在体会美感时把自己完全融入了青铜器和山水画时,结合历史与人生的感悟所获得的美感。美应该从来都不单纯只是审美意义上的吧。

作者是按照历史的顺序表现不同时代的人的口味和对美的要求。而且会介绍审美变化的社会背景。这就让我感觉到美与现实与社会的关系。作者其实也讨论了这种美的艺术规律,试图去追寻一种普遍性的文艺发展的总体描述。和这种描述与社会条件之间的关系。作者总结过:“秦汉时期的艺术,表现的是人对世界的铺陈和征服;魏晋六朝的艺术突出的是人的风神和思辨;盛唐是人的意气和功业;之后则表现为人的心境和思绪。”这些变化的确可以从现实中找到蛛丝马迹乃至于显而易见的线索。作者的解释也令人信服。在社会政治黑暗时,艺术家们可以寄情美的和理论的世界,所以在艺术和哲学思辨方面会有突破;而面临盛世,不少艺术品也能得到长足的发展等等。

读过朱光潜先生对美的论述,我觉得美的载体或者说表达美的事物应该是与现实有距离的,美就产生在这段距离中。这也从这本书中得到更多的印证。就以壁画为例吧,汉代的壁画较为古拙,这原本是因为时代的局限,但某种程度上也成就了它。辽阔的现实图景,邈远的神话加之以强有力的线条,不那么准确的描绘,让汉代艺术呈现出了人对物质世界征服的主题和一往无前的美学风格。()北魏壁画前期的不食人间烟火和后期的高超飘逸以及隋唐时期人们对欢乐和幸福的幻想。但是中唐之后,壁画开始走向世俗和真实,美感开始缺失。宋代敦煌的壁画,尽管壁画石窟很大,但精神全无。

但是同时我也感受到了,美的另一个角度。来自于不同于时代的勇气的反叛。这个的最佳代表我觉得是苏轼。以前看林语堂先生写苏东坡,只觉得这是个完美的人。本书的作者虽然对他没有过多溢美之词,却肯定了苏轼带来的一种美感渊源。苏轼其实是文人士大夫出世与入世矛盾表现最为典型的代表。他一直是在入仕的渴望和最求解脱的豁达当中,有意无意地显示了对社会秩序潜在的破坏性,诗词的超脱好像要否定封建社会一样。虽然当时不明显,“但是他的这种美学理想和审美趣味却对元代到明中叶以来的浪漫主义思潮起到了极为重要的先驱作用”。

作者在讲述过程中也多次有过值得咀嚼的语言:暴力是文明社会的产婆;只有对世间生活怀有热情和肯定,并希望这种生活继续延续和保存,才可能使得艺术对现实的一切怀有极大兴趣去描绘,去欣赏,去表现,使他们一漏无疑地全面地丰满地展现出来。等等。

美的人的读后感篇六

《美的历程》这本书,是我最喜欢的书之一,也是我求学时期最早接触的一本专业美学的书,直到现在我依然爱不释手。李泽厚先生用十几万字、十个章节带领读者进行了一次从远古到明清的“美的历程”,让人印象深刻却又回味无穷。李泽厚先生用一些异常简洁明快而又高度凝练的原创概念阐释、铺陈、思辨了这次美的历程,虽然彰显出作者宽阔的视野、深厚的积累,但是在开始阅读这本书时,我是在并不深刻理解的情况之下,开始了这场匆匆的美学旅程。

追求美却是每个人的本性。但是,什么是美?美是如何产生的?美的本质是什么?我们中国美学的着眼点在哪里?等等,这些问题却是一直以来人们不能很好解释的。作者用自己独特的视角,在远古图腾、青铜器亦或者是诗歌、小说中都发现了美,而这些是普通人并不曾发现或没有注意的,这点给了读者们新的视野。

所以,在青铜饕餮的最后一个段落,李泽厚说:“当青铜艺术只能作为表现高度工艺水平的艺术作品时,实际便已到达它的终结之处。战国的青铜巧则巧矣,确乎可以眩人心目,但如果与前述那种狞厉之美的殷周器物一相比较,则力量之薄厚、气魄之大小,内容之深浅,审美价值之高下,就判然有别。十分清楚,人们更愿意欣赏那狞厉神秘的青铜饕餮的崇高美,它们毕竟是那个‘如火烈烈’的社会时代青神的美的体现。它们才是青铜艺术的真正典范。”

在令人感到乏味的诗词歌赋中,李泽厚先生也展示给了读者一幅属于诗词歌赋特有的美图。正如作者所说“汉代文艺反映了事功、行动,魏晋风度、北朝雕塑表现了精神、思辨,唐诗宋词、宋元山水展示了襟怀、意绪,而以小说戏曲为代表的明清文艺所描绘的是世俗人情”,而我更感兴趣的就是明清文艺的世俗人情。“这是又一个广阔的对象世界,但已不是汉代艺术的自然征服,不是那古代蛮勇力量的凯旋,而完全是近代市井的生活散文,是一幅幅平淡无奇却五花八门、多姿多彩的社会风习图画。”

纵观《儒林外史》、《西厢记》、《红楼梦》、《聊斋志异》等等这一时期的文学作品,所表现出来的都是令读者所能通俗易理解、感知的世俗生活。他们的所表现的是一些平淡无奇然而却比较真实和丰富的世俗的或幻想的故事。在《儒林外史》中,读者们在一定的历史背景下就能很好的理解文中所表现出来的那种儒生们的追求名利的世俗生活情况。《红楼梦》所描绘的是四大家族的兴盛衰亡,描绘的也是家族日常的生活,“刘姥姥三进大观园”就可以很好的表现了这一世俗生活的表现。而世俗生活中重要的一部分就是男女的`爱情,正如《西厢记》,虽然在当时被列为违禁的书,但是其中贴合普通百姓的爱情描写深深吸引了许多读者,许多人并不在意那所谓的“禁”,还是通过各种方式一读此书,连《红楼梦》中一直循规蹈矩的林黛玉都读过此书。可见,这种世俗生活的、所表现出来的“美”对广大读者的吸引力。

“这种书俗文学的审美效果显然与传统的诗词歌赋,有了性质上重大差异,艺术形式的美感逊色于生活内容的欣赏,高雅的趣味让位于世俗的真实”,这里没有高大的英雄形象,没有真正报复雄伟的主角,而是一些接近现实生活的故事,而这种接近现实生活的故事显示的是故事的合理性和真实,引人入胜。

《美的历程》还揭示了另一个与平时的教育不一样的视角。一般普遍认为,某一个诗人的风格特点是统一的,很少会对其诗歌、词分开单独研究其特点,但是,此书却提出了、分析了不同的观点,如韩愈,“同一个韩愈,与进攻性、煽动性、通俗性的韩文相并行的,倒恰好是孤僻的、冷峭的、艰涩的韩诗;尽管‘以文为诗’,但韩诗与韩文在美学风貌上是相反的。”除了韩愈,文中还提到了柳宗元、韦应物等等的诗文,“经常是这两个方面的复杂的统一体”。这也给读者们不一样的视角,是相关研究者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单独的研究这些诗人。

我认为,看这本书,需要很多的积累,对古代的文学、雕塑、音乐、建筑、生活都需要有一定的了解,不然就无法领略这本书的精妙所在,但是即使所知不多,只要读完这本书,也是一个知识储备大大丰富的过程。

美的人的读后感篇七

何为美?作者从纪伯伦先生关于珍珠的一句诗来诠释:珍珠,是痛苦围绕着沙粒所建造的庙宇。这里告诉我们,在成长的过程中,其实世间的万物都会经历种种不同的磨练,然而在磨练过后,他们都会变得成熟,变得更完美,人的一生亦是如此。

美需要根据每个人的品质去修缮,通过向道学习,向天学习,得到品质。我们每个人,天都赋予我们一种德,这种德,天生每个人都是不同的,也是不完美的,但这些都是我们独立存在、独有的品质。

成长的过程,其实就是修缮这些短缺,那么,我们该怎样去修缮它呢?

1、多看书,不管什么类型的书,多读书总能从中获益。

2、责任感,在工作中,我们需要时刻保持一颗负责任的心。

3、善良,这也是一项越发珍贵的个人素质,很多人往往急功近利,尤其在当下社会环境。

4、培养一颗善于观察以及思考的心,凡事辨证思维以及多换位思考。当你看到某一件事,设身处地想想假如是你,你会怎么做?时间久了,你看问题的角度会很不一样。

第一步,爱自己。一个人真正的懂得爱自己,可能要经过漫长而艰难的成长过程,寻找自己,认识自己,接纳自己,改变自己,最后才能够爱自己。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自己需要不断的反省、不断的学习才能更好的认识自己,只有透过学习才能不断的丰满自己的人格思想,坚强自己的意志。

第二步,把对外的手机开机。美的修炼要内观根性来修缮,外求养分,修缮自己的过程就是我们学习哲学思辨的过程。学习是最好的养分,在成长过程中,每经历一件事情,都是给自己提供了一次极好的学习机会。实践是学习的最高境界,而“事情”所体现出来的。,就是实践。作为一名员工,工作其实就是“做事”,自己所做的每一件事,都是学习的机会,如果能够充分利用这些机会,在每一件事情被自己解决的过程中,所学得的知识与技能必然有所增加。

在修炼本来美中我们应该怀悲悯之心,缺失基本的悲悯情怀,我们就会渐渐变得冷漠无情,没有悲悯之心的人是不懂得珍惜自己,更谈不上关爱和扶助别人。己心通天心,他心如己心,用悲天悯人的情怀相互扶持,彼此慰藉,要同情他人,心疼他人。

在修炼本来美中我们不能图方便,无论做任何事情,我们得认真面对,专注面对,需要有工匠精神。修炼本来美要学会下苦功夫与笨功夫,这样才能把事情钻研出来。

邱董《美的人》一书里,用了十二种花的花品,来解释我们在修炼、修缮中所遇到的困惑。为了我们品质的发现,我们品质和我们外在的呼应,最后修炼出一种知识的美,能穿越时间的美。

有多少执着,就有多少的痛苦,要摆脱痛苦就必须从所有的执着里出离。当生气的时候应该看一下自己的心为什么会生气,不要执着一件事物或习惯,我必须要出离所有的事物,才能获得到彻底的自由。

美需要我们审美观念的上升,《美的人》书中十二种花的品性,每一种品性都是我们修炼的一种参考。当我们品质上去了,我们就能达成厚德载物的境界。

美的人的读后感篇八

美是什么,春风秋月、夏雨冬雪,世间所有漂亮的自然景物,这样的美是感官、直接的。而艺术中的陶器、书画的美又显现在哪呢?看了蒋勋老师的《美的沉思》,深知自己没有达到蒋勋老师的理解高度,只能粗略地表达一下自己对美的认识。

跟着蒋勋老师揭示美的起源脉络,一步步认识美是如何产生的。蒋勋老师是一个丰富的文化人物,他身上受到了史学、佛学、美学等多元文化的熏陶,自然而然的就拥有一份岁月的沉重感。他有着多重的身份:画家,诗人,散文家,小说家,艺术评论家,美学学者。身份角色如此复杂,但他在其中游刃有余,自得其乐。蒋勋老师生于西安,长于台湾。1972年在法国巴黎大学学习艺术,1976年返台后,曾任《雄狮美术》的主编,并先后执教于辅仁大学及东海大学美术系。在课堂上,他就中国历史上那些被“美”层层包裹着的艺术作品的真正时空价值和所承载的历史意义,跟学生切磋,于是便有了后来这本《美的沉思》,也有了他对“美”的终极认识:“人类终极的自由,便是审美上的自由。审美的自由是一种心灵的自由。经济上困窘,政治上被限制,思想上受禁锢,但仍然可能有心灵上审美的自由。一个人必须得到了审美的自由,才能称得上是个独立和完整的生命。”

艺术起源于生活,来自于一百多万年前的原始人类与自然作斗争的经验;来自于从游牧生活到固定的农耕生活的转变;来自于人类对旧事物的情感。岩石与泥土之美,美不在于幻化的形态,而在于这是人类物质特性辨别和利用的意义。“为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这“性”是创造,是人类生命演进发展的动力。原始人类能从四肢着地演变到站起来,从而用手抓东西。从偶然抓到物质的特性发现了必须性,并根据自己的需求从而创造出新的物质。岩石与泥土造出来的工具虽然很粗糙且笨重,却是作为人类辨认造型、思考造型、创造造型的最初纪念!这让我好奇从最粗朴的第一只陶碗的诞生到盈润天清的汝窑莲花温碗,人类走过了怎样的追求美的历程。毛公鼎被锻造出来时,只是作为一个纪念品被送给一位有贡献的厨师。谁也不会想到,几千年后,通过它后人了解了它的故事,也了解了那时的文明!以前我很好奇龙、蛟、夔、螭这种物体是怎么产生出来的,那个时代真的有这种大型动物吗?回到那个时代,人从一个体聚集在一起成为了部落,部落逐渐发展成为了国家。最初的青铜器作为典礼祭祀宠物出现在人们眼前,古代对于世界所知甚少,但人们的想象力却很丰富。王权通过这不常见的线条形的动物所构成的各式图案,一方面延续了动物的图腾符号,一方面也把其统治控制通过器物的价值传遍每个接触它的人。你凝视着青铜器时,厚重华丽或简朴端庄的风格只说明了所处的时代不同展现出的艺术之美。通过它的故事,你会了解到历史及时代从它的身上走过的痕迹。从商走到周,青铜器走过巫的美,也看到理性的文明,从精神的激情,到知性的平衡,“浪漫的”与“古典的”。到了春秋战国,百家争鸣中造型观念的突破,礼器中原有的庄重、权威的特质立刻减低,代之而起的是纯粹审美的、工艺上的巧思。这种造型上对稳定、秩序、庄重的破坏,使大部分器物中甚至蕴涵了幽默与讽刺的效果。

“美”并不只是技术,“美”是历史中漫长的心灵传递。西方人强调科学范式,“美”在于焦点透视,集大成者是建筑,即使是绘画也会讲求比例上的严谨。中国则不一样,强调自由,美不单单停留在某个点,或者是某个个体的身上,它追求观察视点的移动,集大成者就是山水画与书法。西方的硬框式绘画,呈现的是一个规定的完整的空间。中国卷轴式绘画,则展现一种延续的、展开的、无限流动的时空观念,左手展开画卷,右手却又收起起始部分,留给观赏者的,是正在移动的过去、现在与未来。

美是心灵对自由的向往,没有美,没有沉思,便成就不了文明。心中有向往,专注于物质,专注于技术,专注于劳动,专注于眼、耳、鼻、舌、身,专注于自己的感官与思维,心无旁骛,便有了文明。文明是静定下来沉思的力量,沉思泥土,沉思水,沉思火,沉思自己的手,最后会产生一个像半坡陶钵那样动人的作品。沉思火里的釉料流动,会产生宋代钧窑窑变得灿烂绚丽。沉思水,沉思墨,沉思笔毫在纸上渲染开来的痕迹,会是米芾的书法,会是赵孟頫的《鹊华秋色图》。“天圆地方:汉代的形上美学”、“水平与波磔:汉代隶书与建筑上一条线的完成”、“石块里的菩萨之笑:南北朝的石雕艺术”、“墨分五彩:宋代的水墨革命”“悲愿激情之美:敦煌的北朝壁画”……文笔清丽流畅,说理明白无碍,感性与理性之美不言而溢。书画作品更是将中国古代文明展现的淋漓尽致。汉代的方圆之美,唐代的色彩之美,宋代的格物之美。

人类随着时代的变迁,思维的成熟以及异域文化的影响,使美产生各种不同的姿态。时光终将流失,然而,美的记忆长存。“美之于自己,就像是一种信仰一样,而我用布道的心情传播对美的感动”,蒋勋老师《美的沉思》在艺术与历史之间漫步,是心灵的洗涤、是智慧的旅程,传达给我的是一种生机勃勃的大美。“美”,是一种心中的坚持;“人”才是美的核心。

看完这本书,我发觉作者并没有具体地说明什么是美,他只给你提供一个线索,一条脉络,一个思路,让你去想、去沉思,美到底是什么?美,其实就在我们身边。天地有大美而不言,要我们自己去发现,去寻找!

美的人的读后感篇九

高中时读李泽厚《美的历程》,看到作者在青铜礼器一节引用了一句话:“有虔秉钺,如火烈烈”,语出《诗经·商颂》,描绘战士出征的杀伐雄心。大概是觉得这种状态有如高三,笔者便把这句话写下贴在桌上,半是激励半是调侃。本以为久远的词句太过晦涩难宣,却未料穿越千年,见字如面。美是有意味的形式,正因如此,有虔秉钺,如火烈烈,是见者心火烈烈。

“美是有意味的形式”由克乃夫·贝尔提出,此观点否定再现,强调纯形式的审美性质。从人首蛇身图案中,便能得到美的意味。蛇身贴服地面,微微弯曲,粗陋原始,唯有人首预示着它将作为中国西部、北部、南部许多氏族、部落和部落联盟一个主要的.图腾旗帜而高举飘扬。离开了绘就人首蛇身的线条,便无意义与美;离开了图腾的意义,人首蛇身图案也不成其为美。

图腾稚拙,青铜狞厉。情感被火焰燃烧熔化,浇筑成巨大的青铜符号,渺小苍生被宛若幽冥的原始宗教情感驱策,跪伏于狞美的礼器之前。今人唯有在想到这一层意义时,方懂得了青铜的冷与重。

而后形而下之器,发展演变为形而上之道。青铜留存千年,原始宗教情感却逐渐淡去,情感、观念、仪式这宗教三要素,由孔子引导和消溶在世间关系和现实生活中。荀子又将孔子世界观中的怀疑论因素和人生态度发展为《易传》的乐观进取的无神论,另方面则演化为庄周的泛神论;孔子时代对氏族成员个体人格的尊重,一方面发展为孟子的伟大人格理想,另方面也演化为庄子的遗世绝俗的独立人格理想。

无论是“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铿锵铁誓,还是“彷徨乎尘垢之外,逍遥乎无为之业”的缥缈清谈,都将深意蕴于文字间,寄于文字外。后来者如杜甫的“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忠君爱国式伦理政治观点、韩愈“博爱之谓仁,行而宜之之谓义,由是而之焉之谓道”的半哲理的儒家信念、颜真卿“忠义之节,明若日月而坚若金石”的卓越人格,无不昭示美学规范中兼有内容与形式两方面。

溯源到上古,延伸至今朝,以“美是有意味的形式”为筏,摆渡过时间的大风大浪,笔者潦草地见证了一场美的历程。稍作歇息,两岸风景映入眼底。符号、线条等形式本身轻简,却因沉淀了社会内容而有了万钧之重。今人或缺少了一些民族记忆,太过信任也太过依赖所谓的理性与科学分析,也就缺失了那分先于理性也先于感知的情感触动。笔者无意鼓吹情大于理,只是希望今人在面对久远的文明之美时,添上一些以民族记忆为基底的纯粹审美。

美的人的读后感篇十

美从生命开始,走向生命,融化生命……曾单纯的以为,美只不过是一种客观存在;曾天真的以为,自己早已明白了美的真题;曾可笑的以为,美是遥不可及的;曾简单的以为,美就是秋日梧桐静静洒落的身影,就是金黄的银杏叶缓缓飘落的画面。镜中花,水中月,需要寂寞地欣赏。

鸟瞰着美伴随着时间流淌千年的痕迹,渐渐发现,美是有生命的,她打开了每个时代的灵魂,她给予人们感性自觉与理性思考。渐渐发现,她拥有深厚的生命厚度与长度,她播洒智慧的光芒让人性在天地间闪耀。渐渐发现,美是庄周梦蝶那刹那的微笑,是孔子忧天下那沉重的脚步,是那高山流水的绝唱,是敦煌的飞天,是魏晋的风度,是盛唐的青莲,是梦断红楼后的苍凉与寂寞。真正的美是让人的灵魂颤动的。她带给人心灵的不仅仅只是那短暂的快乐与幸福,还有那记忆深处弥漫飘逸的一缕芬芳。

陡然发现自己对美的认识的浅薄,只看到了美的表面,却忽略了美的本质,忽略了美带给人心灵的如生命扎根般的永恒感动。美一直在我们的身边,她来自于生活,却高于生活。温暖而惬意的美,需要知己般的聆听与理解,需要生命的空间去容纳,需要用整个时代的生命厚度去衡量,需要用真诚透明的灵魂去感知。生活给予美以生命,美给予生活以感动。

《美的历程》终于让我明白,真正的美是需要人与自然的交流与相互和解,是需要从生活的点滴中去仔细品味的,真正的美是要在如镜的心中才能看见,同时看见自己的内心感动。从《美的历程》中,我读懂了生活,读懂了美那澎湃无限的生命力正是来自于生活,而这种生命力需要我们用对生命的热情去感知,只有这样,美才能在眼前升华,真正富有一种动态的美感与生命的力度,而不是静止虚无、沉默寂寥。

千百万年智慧与生命的积淀在眼前的城市里流浪,没有归宿与认同的依靠。然而美的生命总是有规则地出发与回归,无论世事沧桑却依然生生不息,绵延不止,她沉睡于每一个人最初清澈的记忆,一梦斑斓,梦醒之后依旧浪漫,感动,绚烂,美的尊严傲然于天地之间。“生活永远都不会抛弃如此深刻的感动,从古至今。”《美的历程》低语着。

从先秦百家对自我精神来去的溯源到魏晋名士对于人的价值、文的觉醒的求索到南宋有无之境的深刻探讨,先人对内化本我的美的追求作为外在物质追求的另一面,承载了太多沉重而伟大的思考与记忆。从自然走向人类本身,从对未知力量的崇拜到对自我意识的发掘,神秘的图腾,古拙的汉塑,灵动的书法,哀婉的红楼,虚实相间的山水人情,都是历史在寻找美的最初的载体。《美的历程》引领我从感性的思考,从亲历式的阅读体验中去触摸生命之美的温度,追寻美的足迹,获得美的感悟与启迪。

我仿佛触到了这个文明古国心灵的历史,仿佛经历了千年以来悬于灵魂深处的感动。在美的感召下,生命变得敞亮而豁达,平静而深邃。

作为人感性认识中自觉触发的一种意识知觉,作为一个时代的精神火花的凝聚,美她永存于每一个人内心的深处。当外在的美使生命与感动合拍的那瞬间,我们需要做的,是聆听生命之大美,是让自己的心灵与美相交融,并成为内在美的自觉载体。

一如庄子的生命有七重境界:外天下,外物,外生,朝彻,见独,无古今,不生不死。他不惜把一切的生命元素抛弃,甚至把肉体的生命在第三重境界便与意识相剥离,最后还剩下什么?是一种永恒静止的美的生命的延续,是一种面对自我世界的伟大思考和假设。生命成为了美,把世界凝固在意识的一秒,只有美在流动。庄子把如此抽象的内在的美的感动以生命的形式外化,生命价值的提升与意识的超越是美的终极意义与价值。这样的洒脱与超然,这样的大彻大悟是怎样的一种美的境界?她如扶风而来的笛声,直抵我们的心灵深处。

一刹那的感动,在千年风霜间永恒……我浮躁的心终于安静下来,窗外露台的一角有紫藤萝在柔风中轻歌曼舞,那随风飘摇的律动如生命的呼吸与吐纳于这林立的楼宇间,澄澈,绚烂,沉静,惊奇,原来美可以在任何一个角落任何一个时间的流里潜滋暗长,只因爱美的心,生命的力,温暖的情。

美的人的读后感篇十一

知道李泽厚先生是在一场主题为“建筑的未来”的研讨会上,印象十分深刻。一位聚落研究的学者在谈到“对待新旧事物的态度”这个问题时曾说,“新的文明应当在朴素的基础上生成,是一种对内心的期待,不仅仅是形式上的文化传承。我们应当从视觉上抛弃过去,从基因上唤起过去,并用现代的方式去重构。”

之后他就提到了李泽厚先生和他的《美的历程》。的确,这本书中所写的和老师想要传达给我们的东西一脉相承。一代美学大师用他自己的方式向世人展现了从洪荒时代直至清末中华民族美的发展历程,从最初的图腾、礼器逐渐发展到文字、绘画直至后来的文学领域,一种美的意识与形态贯穿始终。读罢此书,感慨良多,书中的每个句子都想抄下来,强烈地感到身上的某种基因正在被亲切的唤醒。在我看过的所有书中,自认为可以推荐给身边所有人阅读的并不多,但李泽厚先生《美的历程》绝对是其中一本。我们需要的一种关乎我们民族的内在的美的召唤与精神从未止息过,即使是在全球化浪潮席卷世界的今天。

那么美到底是什么?想必每个人心中都有不同的答案。在这本书里李泽厚先生给读者展示了其中一种——对于中国古典文艺的匆匆巡礼。尽管在整个人类文明浩浩荡荡的发展历程中,这只是其中很小的一部分,但从中我们或许可以去寻找一种共同性或普遍性的文艺发展的客观规律。

“我们可以肯定,只要人类是发展的,物质文明是发展的,意识形态和精神文化最终(而不是直接)决定于经济生活的前进,那么这其中总有一种不以人们主观意志为转移的规律,在通过层层曲折渠道起作用。”就好比如此久远、早成陈迹的古典文艺,为什么直到今天仍然有摄人心魄的力量呢?原因就在于积淀在这些作品中的情理结构与今天中国人的心理结构有相呼应的关系,艺术作品的永恒性蕴藏着人类心理共同结构的秘密,也就是所谓的“人性”。这里摘录一段我非常喜欢的原文,“人性不应该是先验主宰的神性,也不能是官能满足的性,它是感性中有理性,个体中有社会,知觉情感中有想象和理解,也可以说,它是积淀了理性的感性,积淀了想象、理解的感情和知觉,也就是积淀了内容的形式,它在审美心理上是某种待发现的数学结构方程,它的对象化成果是“有意味的形式”,也就是积淀的自由形式,美的形式。”如此,美的发展历程也可以看作是人性积淀的过程。至此,这本书的线索十分清晰了,作者意在通过中国古典文艺这样“有意味的形式”分析为我们得到一种美的客观规律。

以时间为序,这本书一共有十章。从蛮荒岁月中的“龙飞凤舞”,历经殷商“青铜饕餮”,“先秦理性精神”进而发展到“楚汉浪漫主义”、“魏晋风度”和北魏时期的“佛陀世容”,直至“盛唐之音”与“韵外之志”,再到后来的“宋元山水意境”与“明清文艺思潮”。内容包罗万象,彩陶盆、青铜器、雕塑、书法、山水画、诗词、小说……虽然薄薄的一本小书,但信息量着实不少,每一章都可以再展开成一部长篇巨著。篇幅原因,在这里挑四个我认为最重要的时间节点,作为“起、承、转、合”来谈谈我的看法吧。

美的人的读后感篇十二

贯穿《美的历程》全书的思想是“故意味的形式”。李泽厚先生的这一思想是在克莱夫·贝尔提出的“美”是“故意味的形式”的闻名观点上加以继续发展和美满的。

认为“故意味的形式”决定于可否引起不同于一般感受的“审美情绪””而“审美情绪”又泉源于“故意味的形式”。李泽厚先生认为他的这一观点“由于陷在循环论证中而不克不及自拔””因此李泽厚先生在这一基础上将其发展美满为“积淀了社会内容的自然形式””降服了这一实际限于自己的缺陷。

《美的历程》全书共分十章”每一章评述一个紧张时期的艺术风格或某一艺术门类的发展。

它并不是一部一般意义上的艺术史著作”重点不在于具体艺术作品的细部赏析”而因此人类学本体论的美学观把审美、艺术与整个历史进程有机地接洽起来”点面联合”揭示出种种社会因素对付审美和艺术的作用和影响”对中国古典文艺的发展作出了概括的阐发与说明。

如今”这本书我已经看完了”对付作者的学养除了敬佩我没什么好说的”而且”单凭那么多英俊的图片”我花这个价格就完全值得。只有一样”再好的书也有打折的时候”另外不说”我那本插图版精装《东方的智慧》只有一个地球。

《美的历程》中提出了诸如原始远古的“龙飞凤舞””殷周青铜器艺术的“狞厉的美””先秦理性精神的“儒道互补””楚辞汉赋”汉画像石“龙蟒主义”我为什么活着。

美的人的读后感篇十三

读了尹建莉老师《最美的教育最简单》一书,书中传达的有心无痕的教育理念,让我感受很深,字里行间流露出教育的美丽和质朴,再次让我接受了心灵的洗礼。在孩子的教育上只有我们不断加强自我教育能力,才能为孩子提供更宽松、愉快、深入的教育方式。结合我的实际,浅谈一下我读完这本书的几点感受:

培养孩子的专注力。

尹老师提到孩子注意力不需要培养,越培养越涣散。“不打扰”就是最好的培养。的确,孩子之间存在着个体差异。有的孩子很容易被什么东西吸引,分散注意力;有的孩子会全神贯注于一件事情。根据他们的年龄特点,好玩是他们的天性。玩耍也是孩子重要的学习途径。我在设计教学的时候,多在游戏中让孩子们找到学习中的乐趣,给他们宽松的`学习学习氛围。

接纳孩子的与众不同。

大千世界丰富多彩,人的爱好也五花八门。一个人喜欢什么,醉心于什么,会受天赋和环境等各钟因素的影响,微妙得不可捉摸,爱好就是天才。

身教重于言传。

通过阅读这部分内容,我觉得要从自身做起,建立鼓励的常规方式,用表扬和鼓励来代替指责和批评,也许课堂上难免会有对事情的批评和指正,但是每个人都是那么的需要被发现和被关爱。我觉得作者的初衷就是让每一个教育者明白,教育的最本真的源泉是要回归,回归当初的美好,一切的美好。

最美的往往是最简单的,我们只需拥有一颗平常心,信任孩子,修炼自己,孩子有无限的人生可能,祝福每个孩子都生活在爱和自由之中,也让我们在最简单的教育生活中尽享那份幸福与安宁。(李硕)。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18728325.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