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黄埔军校800字优质(5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3-28 06:54:10
最新黄埔军校800字优质(5篇)
时间:2023-03-28 06:54:10     小编:zdfb

每个人都曾试图在平淡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写一篇文章。写作是培养人的观察、联想、想象、思维和记忆的重要手段。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范文呢?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秀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黄埔军校800字篇一

我们从上海登上了去广州的列车,虽然坐火车大约需要20个小时,但由于我们基本上都是第一次集体出游,大家伙都很兴奋,一路上有说有笑,丝毫不觉得累。第二天一大早醒来,列车已经抵达了羊城广州。

广州的天真是小孩子的脸——一天三变,本来还艳阳高照的,转眼间就下雨了。可这丝毫不影响我们出游的心情。第一站,我们来到了大名鼎鼎的黄埔军校。黄埔军校,原是清朝陆军小学和海军学校校舍。1924年6月16日,xxx先生在此创办了“xxx陆军军官学校”,用于培养军事干部,后更名为“国民革命军黄埔军官学校”。黄埔军校群英荟萃、名将辈出,在中国近代史和军事史上具有重要意义,许多我们熟知的著名军事将领,如xxx、xxx、xxx、黄维、杜聿明等都是从这里毕业的,他们为近代中国抵抗外族侵略做出了卓越的贡献!我们在黄埔军校里参观了校史陈列室,看到了各式各样的枪支、勋章和文献,还看到了大炮和军舰。见到这些先辈留下的遗物,我们仿佛又回到了那个炮火纷飞的年代,想象着先辈们为了中华民族的自由和独立,抛头颅、洒热血,奋勇抵抗外族侵略的场景,感慨着我们现在美好生活的来之不易!

第二天,我们来到了梦寐以求的广州长隆欢乐世界。步入长隆欢乐世界大门,迎面而来的是一座假山,上面卧着四只白虎,白虎栩栩如生,威风凛凛,一下子就让我们仿佛置身于童话世界中。

长隆欢乐世界中好玩的东西太多了,我们东看看西玩玩,来到了过山车旁,这个过山车是整个乐园最刺激的“垂直过山车”,大家都跃跃欲试想上去体验一把,可是老师为了安全考虑不让我们玩,大家都非常遗憾。随后,我们玩了“滑翔飞翼”、“幻影天地”、“尖叫地带”等项目,体验了一把刺激和疯狂,大家都玩的非常开心!

最后几天,我们又去了野生动物园、海洋世界等地方,看到了各种各样的动物和鱼类;我们还参观了中国第一塔——有“小蛮腰”之称的广州塔,世界最长的跨海大桥——港珠澳大桥,大伙都对这么雄伟的建筑惊叹不已,深深佩服勤劳智慧的建筑工人。

这次研学活动让我增长了很多见识,看到了如今祖国壮美的大好河山,也深深地体会到了我们现在美好生活的来之不易,我将努力学习,将来做个对祖国有用的人,报效祖国!

黄埔军校800字篇二

在芜湖,我们还有一支狼勇士军,就是我们武警芜湖支队。今天带着兴奋和好奇来到这个部队参加小记者进军营的活动。

武警哥首先带我们参观了他们的宿舍。我们看着宿舍里堆得像豆腐块一样的被子,看着摆放整齐的物品,都非常惊讶。一位师兄还向我们透露了叠被子的秘诀,就是被子叠得不整齐的时候,我们可以用筷子帮忙。我们都在兄弟们的被子下找到了一根筷子。我被一个小记者惊人的声音吸引住了。原来她在看武警一个哥哥的学习笔记。看着他漂亮整洁的学习笔记,我不禁惊呼。

武警大哥然后给我们看了他们用的枪,都是真枪。我的兄弟们很快拆除了枪,并很快把它们放了起来。看他们熟练的动作令人羡慕。我小心翼翼的摸了摸机枪,大胆的小记者干脆戴上;那个带瞄准镜的狙击枪不就是电影《狼勇士》里冷锋用的那种狙击枪吗?可惜因为人太多,我无法上去亲眼瞄准。

我们又来到了武警兄弟训练的地方,大佬们为我们表演了他们的训练场景。他们一个个跳过2米多高的障碍物,飞过这么大的坑。在这里我又看到了电影《狼斗士》里看到的场景,我被大佬们强悍的军事素质深深打动。

我们也从大哥大姐们的动作中学到了,几个小记者迫不及待地从掩体里爬上障碍物,充分体验了军训的乐趣;我们玩攀岩的时候都够不到对方,所以哥哥们就把我们抱起来,让我们体验训练的喜悦和艰辛。哥哥们的训练馆里有那么多训练器械,我都忍不住好奇的去玩。哥哥们也很用心的教我们一些基本的武术动作,比如蹲姿,出拳。我们学得很开心。

最后,我的兄弟们以一场捉迷藏和战斗的表演结束了我们今天的活动。看着他们矫健的姿势和敏捷的动作,我们惊呆了。他们不是我们芜湖的狼勇士吗?

黄埔军校800字篇三

黄埔军校位于广州市东南黄埔区长洲岛,与中科院南海所新洲码头隔江相望。实验结束后的一个阳光明媚的下午,我们十几个人乘渡船去参观了绿色灌木丛中安静的军事学校。

走近黄埔军校,首先映入你眼帘的是陆军军官学校的牌匾高高挂在欧式白色大门上。虽然不算华丽,但简单庄重。学校大门两边的墙上都画着“革命没有成功”、“同志们还是要努力”的大字。进入第一个校门,传统岭南风格的祠堂建筑映入眼帘。房子很高,因为骑马可以穿过楼下的大厅。俗称走马楼,是南方典型的祠堂式建筑。二门内东西两侧各有四间房屋,形式相同,布局对称,错落有致。

来到黄埔军校,不仅可以领略到军校的风采和建筑艺术,更重要的是可以了解到它的光辉历史,感受到强烈的英雄气息。沿着庭院中央的红砖小径缓缓行走,左右两侧的展厅会依次讲述黄埔军校的历史遗迹和黄埔群英的故事,描绘黄埔军人在北伐中的英勇姿态和铮铮铁骨。

黄埔军校是xxx先生在中苏两党的支持和帮助下创办的,是国共第一次合作的产物。1924年,国共第一次携手,国民革命风起云涌。以“教育为神圣事业,人才为立国之本”的xxx先生,亲自创办了国立广东大学和黄埔军校两所学校。前者是中山大学。黄埔军校以“创建革命军挽救危亡”为宗旨,培养了大批优秀军事人才。当时,它是世界著名的军事学校之一,与美国西点军校、英国皇家军事学院桑德赫斯特和苏联伏龙芝军事学院同名。

黄埔军校成立后,为xxx培养了大批军事将领。从那里,产生了一批在国内外有突出战功、影响很大的中国xxx著名领导人,如黄埔一期的许向倩、陈赓,黄埔四期的xxx、刘志丹,黄埔五期的许光达、陶铸等。女主角赵一曼也就读于黄埔军校武汉分校。

出了展厅,跟着漆木扶梯到二楼。再现的是军校师生的工作生活环境。无论是老师办公室、会议室、餐厅还是学生宿舍,装修都非常简洁。印象比较深的是学生宿舍,全是大同铺的硬床。每个宿舍容纳五六十个学生,基本上最大的两个,一个是学生公司。当时虽然学生入学不用交学费,但是因为军校经费很紧张,每个学生只能发两条薄毛毯,一套制服,一双凉鞋,不能换。

走过xxx校长接待室,对面墙上的一副对联很醒目,写着“登高望海,立马定中原。”。这是xxx资深书法家余有仁送给xxx的。回想当年,xxx可能隔着山墙望着校门前的黄埔水,不忘军机,力争拿下中原,一统天下,到头来却是一场白日梦。

当我正要走出军校大门时,我注意到大门两侧的内墙上挂着八旗。上面用黄色烫金字写了四副对联,左边两张,右边两张。从右至左分别是“炎黄帝开天下,开国之父中华造共和”,“军政难测,官兵治军略自吹”,“军政为祖国诚,校园训诂报告忠义”最后,这副对联描述了黄埔军校不为外界所熟知的文武双全的本领。其实不仅黄埔出了风云勇士,还有一些文学巨擘,教官中有沈雁冰、郭沫若,学生中有臧克家,都属于风骚作家的一代。

回来的路上,想起了最近播出的电视剧《人间正道是变迁》中的几个场景,想象着无论是后来的作家还是武将,无论是xxx的主帅还是xxx的将领,都是以报国为理想的精英青年。他们一起生活,一起学习,一起训练,一起成长,却因为政治信仰的不同而分道扬镳,甚至对峙。历史证明,只有把自己的理想信念和为大多数人谋幸福的事业结合起来,才能真正载入史册,造福子孙后代。

黄埔军校800字篇四

军训前是想望的,军训时是苦乐交织的,而军训后是依恋不舍的,这是我军训生活的最深体会。

当我踏进黄埔军校的时候,满怀着激动的心情,因为我知道黄埔军校将给我带来新的生活。但又想到师兄师姐们说到军训其中的艰辛,我的心不由自主地在瘦骨嶙峋的胸膛里咚咚直跳。

军训如火如荼地进行了。在烈日炎炎的天气里,我们汗流浃背,汗水和泪水一起从脸庞留下。面对如此严峻的训练,我不由自主地想到了放弃,因为这种艰辛是我所承受不起的。但,我却毅然地坚持了下来。

军训的过程显然是艰苦的,却让我明白了坚持就是胜利的道理。训练的过程中,严肃的教官一反常态,和蔼地对我们说:“我们要做就做生活的胜利者!不要向困难低头,不要做失败者!今后的日子里,我们会遇到比这更大的困难与挫折,难道我们也要选择放弃?”不,我会坚持,我会勇敢地面对。人,只有在逆境中才能成长,才能真正地做生活的主人,才能体会生命的价值与意义。这就是常说的“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我们曾流过汗,流过泪。但是我们坚持了下来,换来了大家对我们认真付出、刻苦训练的认可和赞扬。

在这短暂而又漫长的日子里,使我最难忘的是会操表演了。看啊!那矫健的身姿,喊着铿锵有力的口号,迈着整齐的步伐,就像一位英姿飒爽的小战士。没错,那就是我们!团结就是力量,凭着我们顽强的毅力和不服输的个性,我们赢得了全场师生的掌声。雷鸣般的掌声震耳欲聋,久久响彻在教堂里,更回荡在我们的心里。

军训的这段时间里,我明白了真正的友谊是要经受得住考验的。在同一个宿舍里,我们和睦相处,畅谈天地,互相宽容和理解,互相帮助,这就是人世间最真挚的情感——友谊。

军训结束了。我们高兴地踏上了回家之路,突然之间我听见有人在啜泣,正纳罕那是谁,原来是我们自己。我们舍不得黄埔军校,舍不得教会我们本领和受益匪浅道理的教官。

再见了,给我难忘生活的黄埔军校!再见了,教会我做生活胜利者的教官!再见了,与我结下不解情缘的一切,一切!我会带着你们的祝福和我不服输、自信的个性,走好我今后的人生路,走向成功的彼岸!

黄埔军校800字篇五

从小我就对军人有莫名的景仰,对于黄埔军校也早有耳闻,这天最后有机会好好的参观黄埔军校了。几经辗转,最后踏上了黄埔军校旧址这片神圣的土地。

黄埔军校的正门并没有咱们想象中的宏伟,校名“陆军军官学校”只是写在一块木板上,门的周围只是简单的刷白了而已,上方写着经典的革命宣言: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发奋。黄埔军校被门口的大树庇护着。这是上个世纪二十年代中国最好的学校,却只有四五排房间,都没有一个小学大,还是重新翻新过的,由此我仿佛已经看到了当时革命先烈们的艰苦生活。

由正门往里走在路的两旁有几间展览厅,里面讲述了黄埔军校的发展历史,以及一些杰出人物如xxx,xxx等的事迹,还有同一时期国际上有名的几所军校。

1921年12月,共产国际代表马林在广西桂林会见xxx,向xxx提出“创办军官学校,建立革命军”的推荐。1924年6月,xxx在广州黄埔长洲岛上创办了陆军军官学校,这个中国现代史上第一所培养革命军队干部的军事学校。此刻的中山大学就是对应武校黄埔的文校。有评论说:人类军事史上,很少有一个军校像黄埔军校那样,在如此短的时刻中,却那么大地影响了一个国家的历史。从东征北伐到十年内战,从抗日到解放战争,他们都是双方历史的主角。这群人就是黄埔军校师生。

看了展览厅里面的照片,实物展示和文字说,我了解到很多历史故事,虽然只是皮毛,但是已经让我感叹不已。二楼是一些恢复的房舍,办公室相当的简陋,只有简单的桌椅,文具,没有一件剩余的摆设。

学员的宿舍很拥挤,居然60个人挤在一间教室大小的房间里。解说牌上说,这个待遇已经算是很好的了,大部分学员是住在草棚里的。我没有想到赫赫有名的黄埔军校的生活待遇竟然如此艰苦。然而就是在这样的条件下,黄埔军校依然培养出了很多的国家栋梁,十大元帅就有五个出自这所学校。

相比其他国际上的军事名校,黄埔军校真是没法和他们站在同一个台阶上,但这只是生活条件的差别而已,在培养人才方面,我想没有哪一个学校的成才率能够超过它了吧。

据说黄埔军校此刻已经迁往台湾了,但是那种全心全意为民众谋解放,吃苦耐劳,顽强拼搏的革命精神永远都扎根在这片热土上,就像xxx的遗训所说“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发奋”,尽管咱们此刻生活在和平年代,但是应当居安思危,不断发奋,不断拼搏,在国家需要的时候贡献自我的力量。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1875014.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