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家乡过新年范文(17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2-11 16:32:08
我在家乡过新年范文(17篇)
时间:2023-12-11 16:32:08     小编:曼珠

不断学习和提升是追求成功的必经之路。写总结时,要注重多方面的思考和考虑,将自己的观点和看法综合在一起。我们可以通过研读这些总结范文,借鉴其中的优秀写作思路和表达方式。

我在家乡过新年篇一

今天是元旦,是2017年开端,满街彩旗飘飘,单位门前张灯结彩,红通通的布上都挂着四个大字“庆祝元旦”。

我走着走着,不知不觉到了大街上,超市门前人山人海,我也走进了人群中,买了不少吃的东西,兴高采烈的走出来,看!那边一群夕阳老人,穿着红红花花的衣服,载歌载舞,我看得津津有味,目不转睛。再看那广场上又有一群老人穿着绿色的衣服,扭着秧歌,跳着舞,给了我们美好的享受。

元旦真热闹,我爱新的2017年,我更爱美丽家乡的元旦。

我在家乡过新年篇二

新年老人带着欢乐来到我们身边,家家户户都喜气洋洋的。

今天过年,我们全家都有个好心情,此时此刻,我想吟诗一首: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这首诗的名字叫《元日》,是北宋政治家王安石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描写元日热闹、欢乐和万家更新的动人景象。

过年的年夜饭特别丰盛,鸡、鸭、鱼样样少不了,吃过饭后,就听见“噗”的一声,我便眺望远方,“导弹”像离弦的箭腾空而上。哇!五彩缤纷的烟花世界就像一朵在夜空中盛开的菊花,看,这烟花是在说招财进宝,身体健康,学业进步吧。我对自己说,你好20xx,再见20xx!

第二天早晨,爸爸让我帮他贴对联,我小心翼翼地贴上双面胶,和爸爸一起合作完成了。我看见对联上面写着:平安如意步步高,人和家顺年年好,横批:五福临门。我得意洋洋地看着红红火火的对联,真有成就感啊!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我在家乡过新年篇三

刘长卿。

乡心新岁切,天畔独潸然。

老至居人下,春归在客先。

岭猿同旦暮,江柳共风烟。

已似长沙傅,从今又几年?

【词语解释】。

切:迫切。

潸然:下泪的样子。

居人下:处于作客的地位。

旦暮:日夜。

风烟:风物,风景。

【译文】。

年纪已经老大了却依旧寄人篱下,春天脚步多么轻快比我更早回归。

在岭南早晚只能与猿猴相依作伴,或与江边杨柳共同领受风烟侵吹。

我像西汉的贾谊被贬为长沙太傅,不知今后还要几年才有还乡机会?

【诗文解释】。

年来到,思乡的心情更加深切,在天边独自流泪。

年纪老了还居人篱下,春天已经回来,在我回乡之前。

与山中的猿猴共渡朝暮,和江边的杨柳同沐风烟。

已经像长沙太傅了,从现在起不知又要有多少年。

【赏析】。

刘长卿生性刚直,不愿依附权贵。肃宗至德年间,他被大官僚吴仲孺诬害,下苏州狱,后贬至潘州南巴县尉,这首诗当作于此时。诗人身处异乡,又逢新年。不免思念家乡,正所谓每逢佳节倍思亲。诗人在外的生活是凄苦的,仕途的失意更加重了他郁闷悲愤的心情。这首诗用典自喻,写景抒情,简练凝重。

此诗是作者被贬为南巴尉时所作。公元758年(至德三年)春天,作者因事由苏州长洲尉被贬潘州(今广东茂名市)南巴尉,遭贬之因,据《送长洲刘少府贬南巴使牒留洪州序》记载:“曩子之尉于是邦也,傲其迹而峻其政,能使纲不紊,吏不期。夫迹傲则合不苟,政峻则物忤,故绩未书也,而谤及之,臧仓之徒得骋其媒孽,子于是竟谪为巴尉。”(《毗陵集》)可见是受诽谤获罪被贬。

在唐代,长沙以南地域都很荒凉,潘州一带的艰苦而可想而知,诗人受冤被贬,从鱼肥水美的江南苏州迁至荒僻的潘州,委屈之心不言而喻。这首诗,是迁至潘州次年后,即乾元二年所作,满腹冤屈化作一句诗语:“乡心新岁切,天畔独潸然”。新年已至,自己与亲人们相隔千里,思乡之心,自然更切。人欢己悲,伤悲之泪“潸然”而下。其实,伤心泪早就洒于贬途:“裁书欲谁诉,无泪可潸然。”(同上)联系仕宦偃蹇,很难自控,而有“新年向国泪”(《酬郭夏人日长沙感怀见赠》)。

“老至居人下,春归在客先”,是由薛道衡“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人日思归》)化出。在前人单纯的思乡之情中,融入仕宦身世之感,扩大了容量,增强了情感的厚度。两句有感而发,自然浑成,诚为甘苦之言。使笔运意,纯熟圆浑,字凝句炼,素来是诗人的.所长,“老至”句承“独潸然”,“春归”句承“新岁切”,脉络细致,情意深沉。诗人有感年华“老至”,反遭贬而“居人下”。新年伊始,天下共春,而仍滞留炎南天畔,升迁无望,故有时不我待、春归我先之感。悲愤郁积,不能自己,因此连续以四句伤情语抒发。

“岭猿同旦暮,江柳共风烟”二句描绘天畔荒山水乡节序风光。猿啼积淀着哀伤的诗歌意象。“猿鸣三声泪沾裳”的古谣,引发怨苦,以此属引凄厉之声度入诗中,与北方呜咽陇水同是感伤的声态意象,都令人怀悲而思归。刘长卿的仕历活动主要在南方,其诗中有很多表现猿啼的句子:“梦寐猿啼吟”,“万里猿啼断”、“猿啼万里客”。而这里犹再重之“同旦暮”——早晚、日夜时时在耳,起哀伤,动归思,进而把“乡心切”刻划得淋漓尽致。这新岁元日的惆怅,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远望,江流岸柳不但没有给诗人带来生机和新意,相反,风烟一空,濛濛笼罩,倒给诗人心头蒙上一层厚厚的愁雾。

在抑郁、失落的情绪中诗人发出了长长的慨叹:“已似长沙傅,从今又几年?”这里借用贾谊的典故,洛阳才子贾谊,有济世匡国之志,脱颖初露,而为权贵宿老谗毁,疏放为长沙太傅。诗人这次遭贬,也是以功蒙过,怏怏哀怨,时有流露:“地远明君弃,天高酷吏欺”(《初贬南巴至鄱阳题李嘉祐江亭》)故引贾谊为同调,而有“同是天涯沦落人”的“已似”之感。而自忤权门,担心滞此难返,不免生出“从今又几年”的忧虑。至此诗人引颈遥望长安,归心不已,步履迟迟的徘徊背影已如在眼前;似可听见深深的长吁短叹。

诗的情感哀切深至,颔联意绪剀切,首尾感叹往复。唯颈联写景,淡密而不显焕,情致悱恻。全诗结体深沉,有“绪缠绵而不断,味涵咏而愈旨”(卢文昭语)的风致。就其风骨而言,则属大历家数,呈露顿衰之象。

【作者简介】。

刘长卿(约726—约786),字文房,汉族,宣城(今属安徽)人,唐代诗人。后迁居洛阳,河间(今属河北)为其郡望。玄宗天宝年间进士。肃宗至德中官监察御史,后为长洲县尉,因事下狱,贬南巴尉。代宗大历中任转运使判官,知淮西、鄂岳转运留后,又被诬再贬睦州司马。德宗建中年间,官终随州刺史,世称刘随州。

刘长卿生卒年未确论,各名家说法相差甚远,争议十分激烈,综合看来约生于709-725年间,逝于786-790年年间。刘长卿工于诗,长于五言,自称“五言长城”。《骚坛秘语》有谓:刘长卿最得骚人之兴,专主情景。名作《逢雪宿芙蓉山主人》入选中国全日制学校教材。

我在家乡过新年篇四

照我们家乡的习俗,春节的开端大约是在腊月二十几吧,一过腊月二十,家家户户都开始准备过年的物品,孩子们也陆续放了假。欢天喜地的和伙伴们一起玩耍,大人们也忙里忙外,全然一片忙年的繁荣景象。

早晨,家家户户忙开了。人们在门上贴春联。“日丽春常驻,人和福永留”。表示家庭祥和幸福。“福字还要倒贴,就是福到的谐音,。春节帖春联有喜庆、财气、吉祥之意。”贴完了春联,人们纷纷在大门口挂起了一盏盏红灯笼。这红灯笼不就代表着我们祖国的面貌在日新月异地变化着吗?时间过得真快,转眼就到了快天黑的时候。孩子们便跑到大街上看陆陆续续来往的行人,这些人可不是走着玩的,他们有的手里拿着谷子秸秆,有的拿着鞭炮,还有的手里拿着香和蜡烛,他们是要去祖坟上放炮,把老爷爷奶奶请回家过年,这只是一种形式,用来表示对逝去老人的哀思,放完炮后拿着烧着的香便回家了,到家后把香插好就开始上供了。妈妈的厨艺在我们家中可是最好的了,所以肯定要品尝她为我们准备的丰盛晚餐啦!面对着一桌子香喷喷的饭菜,我们一大家子围坐在桌边,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我真的感到了“生活比蜜甜”的滋味呢!吃完饭后,一家人齐聚一堂开始看一年一度的春节联欢晚会了,晚上八点整,我们全家准时打开了电视机,收看“春节联欢晚会”。那悠扬的歌声,使人陶醉其中;那优美的舞姿,使人赞不绝口;那滑稽有趣的笑话,使人捧腹大笑;那精彩的相声小品,使人开怀大笑……阵阵欢声笑语荡漾在客厅上空。孩子们和大人们都要看到很晚才去睡觉,那是在守岁。

第二天,天没亮,人们就要起床包饺子,听老人们说,还不能闹出大的动静,不能大声说话,我也不知道那是为什么,挺神秘的。不一会,天亮了,大部分的人都穿上新衣服去走亲访友给长辈拜年去了。“噼噼叭叭”,阵阵清脆的鞭炮声迎来了大年初一,你看,那些年轻的叔叔、阿姨,还有哥哥、弟弟一起去给亲戚们拜年。走着走着,他们来到老奶奶家。叔叔一见老奶奶就像跪下给老奶奶磕头,可是被老奶奶拦住了!“唉,你说你磕什么头呀!来块吃点瓜子,抽根烟!”“不用不用,我不抽烟!”拜完老奶奶家,他们又去给大妈家、叔叔家拜年!

迎来送往十几天,春节的另一个高潮——元宵节到了,人们纷纷走上街头,点花灯、放烟火、玩龙灯、踩高跷、扭秧歌、跑旱船、打腰鼓,尽情宣泄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各色各样的烟花把天空装扮得花花绿绿的,“礼花”直冲云霄,“嘭”一声炸开了,天空顿时变得五彩斑斓,那微弱的火药却像七彩花一样绽放着。可好戏不长,“礼花”从天空中慢慢变淡,变淡,直至烟消云散;那边,一股冲击般的银光吸引了我的注意,它努力的向上喷着,喷着。落下的便义无反顾跳出了银光,就好像珍珠成千上万从空中掉落,给人极美的感觉;“噼噼啪啪,噼噼啪啪”,这震耳欲聋的响声一定是鞭炮!那热闹的的声音,也足以给2022增添许许多多的喜庆了。

我在家乡过新年篇五

早上,每家每户都传出了新年歌的声音,使得整个村子都喜气洋洋的,令人倍感精神。爷爷开始杀鸡,奶奶和妈妈开始为拜神一事做准备,爸爸则在装饰家里。出发。妈妈担着扁担,两个篮里一共装着鸡、面条、糖果饼干、芋头、酒杯、酒壶、白酒、煎堆等。还有一个提着的篮子,里面装着爆竹、香、烛、元宝。妈妈在前,我跟在后。到目的地时,先装酒,再烧香、烛,最后是放鞭炮。拜神是祈祷自己在新的一年里心想事成。天刚黑,就开始吃年夜饭了,桌上的饭菜应有尽有,吃得我们津津有味。大家脸上尽是笑容,一切显得那么和谐。傍晚,爸爸把早已准备好的烟花搬到空地准备放烟花。美丽的烟花在一眼望不到边的天空上尽情绽放,尽情玩耍。五颜六色、五光十色,啊,新年是彩色的!

——年初一。

清晨,一感受到阳光的抚摸,我就立刻下了床。因为今天我们要去拿红包。门外的小伙伴已经等急了,我赶紧换上新年的服装,穿上我梦寐以求的鞋子,赶紧和小伙伴挨家挨户地拿红包。每进一家,我们总会甜甜地跟主人打招呼,有些人更是大胆直接地向主人喊:“恭喜发财,红包拿来!”这时主人总会乐呵呵地把红包交到我们手上,我们总会乐呵呵地接过红包。回到家已是中午了,我们就要吃斋和汤圆,斋指笋干、粉丝、蘑菇、木耳、青菜。还有汤圆,是自己家做的哦!吃完后,我们全家会到一些长辈家里拜年,向他们表示新年的祝贺。啊,新年是彩色的!

——年初二。

早晨,噼里啪啦的爆竹又要“大显身手”了。“噼里啪啦——噼里啪啦——”大声得就像雷公公似的,害得每一个过路人都得捂住耳朵,直绕路走。红红火火的爆竹终于放完了。现在“狮子”来了,一大阵锣声鼓声都传来了。爸爸把168元贴在了一张红纸上,放在一个盆里,盆里还有橘子等其他东西。“狮子”开始上下舞动,时而步子变小变慢,时而步子变大变快,引人入胜。我们直拍掌叫好。啊,新年是彩色的!

我的家乡——肇庆的新年就是如此的丰富多彩,你也来这里过一过新年吧!

我在家乡过新年篇六

每一个时节在不一样的区域都有不一样的风俗。我感觉,我奶奶家春节的风俗比较“暖人”。

中国传统春节就是再除夕那天的晚上和家人吃一餐年夜饭,含义阖家团圆。

而在奶奶家可就不一样了。他们的年夜饭不肯定是在大年三十晚上,而是在南方的小年后到大年夜的任何一天任何一餐都行。有些在腊月二十五,有些在腊月二十八,时间可以自定。而且,一块吃年夜饭的人可就不止自己家里几口了。每家每户都会邀请邻居或者族人到自己家来吃年夜饭。所以,很多人家刚坐下来筹备吃饭,接着就有一大堆电话打来,邀请他们到另一家去吃。于是,就有了如此一种现象:一个人刚收邻居的邀请,刚到他家去,寒暄了几句,才拿起筷子筹备吃,便又来了一个电话,是另外一个亲戚打来的。于是他只吃了几口饭就来到了另外一户邻居家。到那边又是跟原来的一样,吃了几口饭又来一个电话,就如此,接二连三的`电话打来,他被邀请到各个邻居家去,大伙都如此你邀请我,我邀请你,好不热闹;每次都只吃了一两口饭,而当到达那个邻居家时,他们家的菜也凉了。虽然菜凉了,但是大家的热情可没凉。他们还是会拿出一些美味的好喝的来招待他们。这在大家那儿是常常出现的事儿,不足为奇。

春节,大家到他人家吃饭的时候,会发现他们餐桌上总会有一道大家那儿家家都有些菜:豆腐条或豆腐丸。听奶奶说这两样食物是他们祖宗一直传承下来的,没间断过。制作过程如下:第一要把豆腐用手捏成泥,不可以有大块的。然后再把事先做好的肉泥混进豆腐泥里,搅拌均匀。最后用手抓一小坨混好的豆腐泥,放在手心里揉成团。最后下锅炸炸至金黄,便可放进任何一道菜里,使那道菜变得愈加美味。脆脆的,饱满的,很符合大家的胃口。

一餐年夜饭,可能会有二十多个人围坐在一张圆桌边,一边吃饭一边大声聊天。大家孩子子聊天几乎听不了解他们在讲什么,只能看着他的口型来判断他所说的话语。但是即使是如此大家也特别高兴。一年中只有这几天,大家能相聚在一块。从大大家爽朗的笑容或者表情中,我可以猜测,他们是在谈论这一年的收成,或者儿女们在学业上的进步。还大概是在我们的家庭里发生的一些有趣的事情。

无论在哪儿,无论各地的风俗有哪些不一样,这部分传统能一直传承下去肯定有它的意义。

我在家乡过新年篇七

初二的上午,我的中正姐姐和忠于姐姐来到我们家拜年了。他们进来以后,爸爸妈妈给他们准备了花生、瓜子、醉枣、饮料、糖果很多很多好吃的。

坐了一会儿,他们说要给爸爸妈妈拜年。爸爸妈妈舍不得叫他们拜年,然后,爸爸带着他们就去别的人家转了一圈,去拜年。他们回来后,妈妈给他们准备了一桌非常可口的饭菜。妈妈热情的说:“快坐下吃饭吧!”我们一家人就坐下吃饭了。我陪着姐姐喝饮料、吃饭菜,很快我们就吃晚饭了。这是,妈妈从兜里很快就拿出压岁钱,因为过年吗,总是要给压岁钱。

今天姐姐的到来,我也学到了很多关于过年的习俗,以前还小不懂,现在我已经长大了。

我在家乡过新年篇八

新年是农历的正月初一,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它是与亲人团聚的节日。

为了迎接这一天的到来,为了迎接这顿团圆饭,亲人们早就在家开始准备了。他们有的杀猪,有的宰羊,还有的捕鱼……猪肉用来做香喷喷的肉圆,象征着于家人团团圆圆,把羊肉做成美味的羊糕,糕寓意“高”,象征着家庭年年高,鱼代表年年有余,还有很多很多这样的美食,寓意着亲人们的幸福生活越来越美好!

三十早晨,爷爷让我和他一起贴对联,我们先把旧的对联撕掉,再把门擦一擦,贴上新的对联和“福”字。爷爷说:“这是辞旧迎新,红红火火欢欢喜喜过新年哦!

到了三十晚上,全家人团聚,共吃团圆饭,心里的新福真是难以言喻呀!吃完饭小朋友们结伴一起放烟花,炫丽的烟花飞上了天空如同鲜花怒放多姿多彩。到了半夜12点,新年的钟声正式敲响,人们放鞭炮庆祝新年的到来,共同祝愿着美好喜庆团圆的时刻!

新的一年开始了,新的一年是吉祥的幸福的!

我在家乡过新年篇九

十,九,八,七。新年钟声一响,老家的人就忍不住放鞭炮,“噼里啪啦”,闹得不可开交。

我也喜欢唱歌剧。不信我给你唱几句:“树上的鸟,成双成对。”什么,继续唱。不不不我做不到。听我说!那是元旦的一天,我和爸爸妈妈来到剧院。舞台上的人很多,有黄头发的,有黑头发的,有白头发的。他们在一起有说有笑,很开心!“丁”戏开始了。即将上场的是华丹,挥舞着长袖,从天而降。那条漂亮的裙子在空中闪闪发光。看起来棒极了!

当然,美味的团圆饭是新年不可或缺的。这个时候,我总是要第一个冲到桌子上,大口地吃下去。但是我妈每次都要在我背后唠叨说点什么。大家都到了我才能吃饭。真的不懂。

你的家乡一定也很有趣!大家一起说说吧。

我在家乡过新年篇十

新年悄悄地走了过来,人人都渴望更上一层楼,以前在初九这一天,爷爷婆婆总带我登山,说意寓着来年步步高升,这是一件重大的事,也是我们达州独有的风俗。

小时候,我带着疑惑不解的神情问婆婆为什么正月初九一定要登山呢?婆婆耐心地告诉我:这是因为纪念一位很伟大的诗人元稹。他在达州为官时作风清廉,做了很多好事造福了很多普通老百姓,后来他刚好在正月初九这一天离任,百姓们便纷纷登高远送这位伟人。现在我们每一年都在这天以登高方式来纪念他,久而久之便形成了初九登高的习俗。也有另一种说法,古时候翠屏山上有一座玉皇大帝庙,初九是玉皇大帝的生日,所以每到这一天,人们就会登高上香,以此来庆祝玉皇大帝的生日。我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

回忆儿时初九这天可热闹了,人们身着喜庆的服装从城市各个角落倾巢出动涌向凤凰山。人们三三两两满脸堆满了喜庆的笑容,说也奇怪,每年这一天,天气都格外晴朗,太阳公公都会露出他那亲切的笑容,仿佛它也被这热闹的气氛所感染,温暖的阳光普照着大地,初春的寒意消逝的无影无踪。放眼望去,山上全是攒动的人头,大家所穿的红大衣就如山上一朵朵盛开的大红花飘扬着。

每年这一天我与婆婆爷爷向山上出发,开始登山时,大家不管是陌生的还是熟络的,都仿佛是许久未见的老朋友相聚在一起,有说有笑,个个神清气爽,一片谈笑声在我耳边回荡。当我气喘吁吁到达山顶后,会被山顶格外清新的空气所愉悦。放眼望去,整个城市尽收眼底,错落有致的高楼大厦尽显城市的繁华,鸟鸣声在山间荡漾,一切呈现出生机勃勃的样子,这时婆婆会对我说:“祝我的孙女今年学业步步高升。”

登山节的这一天,还有一件很重要的仪式,就是烧香拜佛。寺庙处处都被着香烛的味道环绕,人们在香烟缭绕的寺庙中双膝跪地,虔诚的祈福来年国泰民安,生活幸福!

这就是我们家乡特有的习俗,我爱这民风民俗。它显示着人们对未来生活美好生活的向往。

我在家乡过新年篇十一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在我的家乡安庆,新年时,大家即便再忙也需要回家吃团圆饭。

大年三十,一大早,我和弟弟就起了床,一蹦一跳拿起工具去贴春联了。指挥弟弟把春联摊开摆在桌子上,我拿起透明胶小心翼翼地把春联粘住,贴在门上。

“姐姐,姐姐,贴歪了!”弟弟看这我贴的春联笑道,“你这帖的也没哪个了!”

我看着歪歪斜斜的春联不禁扶额,一会儿我又重新打起干劲。贴了又撕,撕了又贴,来来回回几十遍也贴不正。弟弟看不下去了,把我从椅子上拉下来,“我来贴吧。”

“好吧,你来贴吧,小心点啊。”

“你以为我像你啊。”弟弟翻了个白眼,开始贴春联。不一会儿,春联就贴好了。

大家两个又去祸害厨房,母亲正在包饺子,我就和弟弟去帮忙。我拿起一个面皮,把肉馅包在里面,饺子包好了,我就把饺子扔进锅里。母亲笑嘻嘻地说:“大家包一个幸运饺子怎么样?”

“万一硬币卡进喉咙如何解决?”我问。

“姐姐,大家小心点吃不就好了?”弟弟恨铁不成钢地说。

“也是哦。”

说干就干,母亲把硬币消毒,包在饺子里,然后扔进锅里,“哪个吃到饺子,一会儿发红包我就多给他四百块钱,如何?”

“好,说话算数。”我和弟弟异口同声地说。

“我骗你们吗?”母亲拍了拍大家两个的头。

吃饭前,大家要烧纸祭祖,许下来年的心愿。磕完头,我和弟弟迫不及待跑到饭桌前,拿起筷子开始吃饺子。大家可没忘记母亲说的话。

我狼吞虎咽地吃起来,弟弟也不输我,紧跟了上来。

“慢点吃,慢点吃,别噎着喽!”奶奶忙把果汁递到大家面前,生怕大家噎着……。

“我吃到喽!”父亲举起手中的硬币道。我和弟弟立刻就像泄了气的气球一样,趴在桌子上一动也不动。

“发红包啦!”母亲拿着红包走过来。“为了奖励你们两个,今天帮忙做了非常多事,每个人多给四百块钱。”

大家美滋滋地接下红包,脸上荡漾着笑容。

我在家乡过新年篇十二

我想每个人的家乡都有属于自己的民俗吧,然而我的家乡也不例外。我的家乡在平凉,在那里我们流传着一个很古老的民俗,那就是燎疳。

每当正月二十三这天,不论是农村还是城市,家家户户都要提前准备麦秆、蒿草以及鞭炮、盐巴、五谷杂粮等,准备举行过年的最后一项仪式。

在这天,人们早早的吃了晚饭。在夜幕降临的时,燎疳的仪式便在孩子们迫不及待的期待中开始了。首先要在堆好的柴火上撒上盐巴和五谷,再放入一串鞭炮,然后点燃火堆。鞭炮、盐巴在火堆里欢呼雀跃,噼里啪啦地炸响开来。男女老少依次跨越熊熊大火。火堆火燎中,烧燎祛除来年的晦气、厄运以及灾难,图求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无病无灾、生活兴幸。

跳完自家的火堆,奔向邻家跟高更大的火堆。年龄相仿的小伙伴暗地里较劲,看谁跳过更高更大的火堆。燎完疳后,当然还要举行最后一项祈求仪式------扬花。即是把烧完的灰烬高高扬起,然后大家齐声祷告,虔诚期盼来年有个好收成。

虽然城市中并不举行扬花,可是却和农村一起燎疳,而且还比农村更加热闹。

这就是我们家乡的民俗,不知道你们喜不喜欢。如果喜欢的话可以来我们家乡参加,我们欢迎您的到来!

我在家乡过新年篇十三

今天,我急匆匆的跑去樱花学校,因为我猜想今天付老师肯定会发礼物给我们,还会给我们一节课时间让我们玩儿,哈哈!果然不出我所料,付老师给我们礼物“糖、巧克力”我吃下一颗糖,哇!真好吃啊!

开始搞活动了!第一个出场的是熊凌霄,他当主持人,然后卢凡开始表演节目了,在我心里,我觉得最好玩的是我、卢凡、雷蓉、熊凌霄主演的小品,请听我细细到来。我是小孩,雷蓉是爸爸,熊凌霄是爷爷,卢凡是妈妈。小品开始了,我急匆匆的跑去“爸爸”那里,“爸爸爸爸,爷爷有要给我讲邮票的故事了!”我对“爸爸”说道,这时,“妈妈”来了,她说:“有什么希奇的嘛~~!快去听听爷爷讲故事”“爸爸”也赞成“妈妈”的意见,哎~~!只有去听爷爷讲故事了,我心里面想到。“爷爷”说:“乖孙子,我来给你讲邮票的故事,那是在以前,我在走路的时候看到一张白纸,我拿出望眼镜看,哇~!一张邮票”说完就睡着了,我悄悄的,静静的走,想逃,但没有想到,“爸爸”就在我面前,“爸爸”叫醒“爷爷”,“爷爷”又重复他说的那番话:“乖孙子,我来给你讲邮票的故事,那是在以前,我在走路的时候看到一张白纸,我拿出望眼镜看,哇~!一张邮票”说完,又睡着了。

这个我、卢凡、熊凌霄、雷蓉主演的小品就完了。

付老师在黑板上画出3棵树,在把指发给我们,叫我们写出自己的心愿,我写出自己的心愿了,付老师让我们把愿望贴在那3棵树的1棵上,最后说:“哈哈~!这是付老师专门为你们画的“心愿树”。”

最后,付老师让大家唱一首歌,大家想好了,唱“种太阳”大家异口同声的唱,唱的是多么好听,多么优雅啊!

樱花学校过新年的事情,我永远不会忘记,我还希望xx年的时候,付老师能在向这样给我们安排活动!在发糖给我们吃!

我在家乡过新年篇十四

照我们家乡的习俗,春节的开端大约是在腊月二十几吧,一过腊月二十,家家户户都开始准备过年的物品,孩子们也陆续放了假。欢天喜地的和伙伴们一起玩耍,大人们也忙里忙外,全然一片忙年的繁荣景象。

早晨,家家户户忙开了。人们在门上贴春联。“日丽春常驻,人和福永留”。表示家庭祥和幸福。“福字还要倒贴,就是福到的谐音,。春节帖春联有喜庆、财气、吉祥之意。”贴完了春联,人们纷纷在大门口挂起了一盏盏红灯笼。这红灯笼不就代表着我们祖国的面貌在日新月异地变化着吗?时间过得真快,转眼就到了快天黑的时候。孩子们便跑到大街上看陆陆续续来往的行人,这些人可不是走着玩的,他们有的手里拿着谷子秸秆,有的拿着鞭炮,还有的手里拿着香和蜡烛,他们是要去祖坟上放炮,把老爷爷奶奶请回家过年,这只是一种形式,用来表示对逝去老人的哀思,放完炮后拿着烧着的香便回家了,到家后把香插好就开始上供了。妈妈的厨艺在我们家中可是最好的了,所以肯定要品尝她为我们准备的丰盛晚餐啦!面对着一桌子香喷喷的饭菜,我们一大家子围坐在桌边,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我真的感到了“生活比蜜甜”的滋味呢!吃完饭后,一家人齐聚一堂开始看一年一度的春节联欢晚会了,晚上八点整,我们全家准时打开了电视机,收看“春节联欢晚会”。那悠扬的歌声,使人陶醉其中;那优美的舞姿,使人赞不绝口;那滑稽有趣的笑话,使人捧腹大笑;那精彩的相声小品,使人开怀大笑……阵阵欢声笑语荡漾在客厅上空。孩子们和大人们都要看到很晚才去睡觉,那是在守岁。

第二天,天没亮,人们就要起床包饺子,听老人们说,还不能闹出大的动静,不能大声说话,我也不知道那是为什么,挺神秘的。不一会,天亮了,大部分的人都穿上新衣服去走亲访友给长辈拜年去了。“噼噼叭叭”,阵阵清脆的鞭炮声迎来了大年初一,你看,那些年轻的叔叔、阿姨,还有哥哥、弟弟一起去给亲戚们拜年。走着走着,他们来到老奶奶家。叔叔一见老奶奶就像跪下给老奶奶磕头,可是被老奶奶拦住了!“唉,你说你磕什么头呀!来块吃点瓜子,抽根烟!”“不用不用,我不抽烟!”。拜完老奶奶家,他们又去给大妈家、叔叔家拜年!

迎来送往十几天,春节的另一个高潮——元宵节到了,人们纷纷走上街头,点花灯、放烟火、玩龙灯、踩高跷、扭秧歌、跑旱船、打腰鼓,尽情宣泄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各色各样的烟花把天空装扮得花花绿绿的,“礼花”直冲云霄,“嘭”一声炸开了,天空顿时变得五彩斑斓,那微弱的火药却像七彩花一样绽放着。可好戏不长,“礼花”从天空中慢慢变淡,变淡,直至烟消云散;那边,一股冲击般的银光吸引了我的注意,它努力的向上喷着,喷着。落下的便义无反顾跳出了银光,就好像珍珠成千上万从空中掉落,给人极美的感觉;“噼噼啪啪,噼噼啪啪”,这震耳欲聋的响声一定是鞭炮!那热闹的的声音,也足以给20xx增添许许多多的'喜庆了。

我在家乡过新年篇十五

说起家乡的风俗,那可是三天三夜都说不完,其中,我最喜欢春节。

只听那噼里啪啦的声响除旧迎新。放爆竹可以创造出愉悦的气氛。

春节还有一个习俗,就是吃饺子。为驱邪恶、求吉利,饺子就要煮的多,必须有余,饭后锅内要放馒头、包子,意在年年有余。吃饺子有欢乐气氛。为什么呢。因为饺子里可以装很多食材,可以包钱、枣、栗子等。吃到有钱的饺子,代表财源滚滚;吃到红枣饺子,代表新一年能起早干活,勤劳致富;吃到栗子,代表新一年能出大力,流大汗;吃到花生米,代表长命百岁。

春节还有拜年的习俗,大家互相拜年,旧时拜年要磕头,现在拜年一般是问好。晚辈向长辈拜年时,长辈都会给晚辈一些压岁钱。

希望辛苦一年的人们开开心心的休息几天,调整好心情,准备下一年的奋斗。

我在家乡过新年篇十六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说起新年,相信作为中国人的你并不陌生,因为新年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在新年的前后几天里,家家户户都张灯结彩,热热闹闹,人们都换上新装,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灿烂的微笑。但说起过新年在哪里最热闹,嘿嘿,那当然就属乡村了!

乡村的新年,虽没有城市里的灯火通明,但一个个的大红灯笼挂在门口,更能彰显新年的传统气息,在乡村,新年人们走街串巷,你到我家走走,我到你家串串,嘿,每当这个时候,都是我们小孩子的欢乐时刻,作为孩子的我。每到这个时候,我都会带着我的“孩子帮”“打家劫舍”,这家讨瓜子,那家要糖果,最后,把“战利品”分给孩子们,当然,最多的那份是我的!

乡村的新年,虽没有城市的喧嚣,但也热闹非凡,尤其是在除夕夜,那可真是无法用言语来形容!吃过晚饭,最先出来的是孩子们(当然是在我指定的地点集合了),大家走街串巷,尽情玩乐,无忧无虑(在这一天谁也不会写作业的!)接着出来的是男人们,他们不约而同地聚在村口、十字路口等地方,有文化的说哲学、论道理;另一些人就谈一些有趣的新鲜事,还不时发出阵阵笑声。最后出来的是刚忙完家务的家庭主妇们,她们相邀到同一家去,打扑克(不是赌博)、论趣事,无话不谈,好不热闹!

乡村的新年,孩子们绝对比城镇的快乐。在城镇,汽车太多,出于安全考虑,孩子们晚上是绝对不允许外出的,最多也就是在家打打电脑游戏而已。而在乡村,除夕夜,我经常召集我的“孩子帮”,找一条最黑的小巷,完一种叫“吓人”的游戏。月夜星空下,到处是孩子们的奔跑和欢笑声,一直玩到十一、十二点钟,到了那时,孩子们一般都被他们的父母叫回家了。等孩子们都回家后,我也回家了,在家中我一向都是观看《春节联欢晚会》,等待新年钟敲响的那一激动人心的时刻,每当倒计时完毕的时候,我都会十分激动的点燃“迎春炮”,这使我兴奋的不得了!

乡村的新年,正月初一早上拜年是必不可少的,当然这也是我的欢乐时刻。早上五六点钟到“院”里集合,“院”里的叔叔、大爷也去,集合完毕后,就该到“院‘里的街坊四邻去拜年。(拜年必须在太阳升起之前完毕)拜完年回家,妈妈早已把饺子煮好了,在这些饺子里其中有一个包着一元硬币的,称为”幸运饺子”,传说谁吃到这个饺子一年到头都会顺顺利利。

吃完早饭,大人们可以好好休息或出去玩乐(民间习俗从小年开始,一直到正月十五除准备过年必需品以外其他工作都不做,商店也暂停营业)一直到正月十五,孩子们也一样,只不过还得写作业而已。

我在家乡过新年篇十七

盼啊,盼啊!终于盼到新年了。除夕的前一天,我和爸爸妈妈就回到老家过年了。

一到家里,我们来不及休息,就加入到过年的准备工作中。爷爷奶奶这里忙忙,那里看看,不亦乐乎,叔叔和我贴春联,爸爸妈妈把家里里里外外、上上下下打扫个遍。到了下午两点中,一大早就开始煮的一大锅粽粑已经开始香飘四溢了。大人们就开始忙着准备晚上的饭菜了。到了三四点,屋里饭菜飘香,把人的鼻子都快熏断了。我迫不及待地冲进饭厅,哇!饭菜可丰富了,一碟摆得整整齐齐的白切鸡,一盘炸得黄黄的糖醋鱼,表示“年年有余”,一大碗码得好好芋头扣肉,奶奶说这叫“富贵开花”,还有很多叫不出名字的菜肴和平时吃不到的海鲜,真是应有尽有,看得我口水直流。等到五点钟,家家户户都传来了鞭炮后,就开始吃年夜饭了。

吃过饭,人们纷纷走出家门,在自家门口玩。这时街道上热闹非凡,小孩子三五成群聚在一起嬉戏打闹,有的在比玩具,有的跳皮筋……一些孩子拿着香火,东一声、西一响地放起鞭炮来了,胆大的放大炮仗,年幼的一只手捂着耳朵,远远地探着身子点,其他小孩两手捂着耳朵,紧张而又焦急地等待着……店铺里传来了“恭喜你发财……”的歌声。到处张灯结彩,一片喜气洋洋的景象。玩够了,一家老小就回到家里围坐在电视机旁,观看春节联欢晚会,大家磕着瓜子,聊着天,时不时被电视小品弄得捧腹大笑,好不惬意。

还没到0点,街上就开始响起了“噼里啪啦”的震耳欲聋的鞭炮声。我们来到阳台上,爸爸也放起了像车轮那么大的一捆鞭炮。此时的街上都是炮声,都是灰蒙蒙一片,几乎让人透不过气。天空中一朵朵五颜六色的的烟花相继在空中绽放,在黑暗的衬托下,显得特别美丽。鞭炮声持续一个小时,才慢慢停息下来。

第二天,我一觉醒来,从窗户放眼望去,世界仿佛一夜之间变成了红色的海洋。红春联,红灯笼,写满吉祥话的红纸条,小朋友穿的红衣服,红鞋子,小女孩头顶的红发卡,还有满地厚厚的红鞭炮纸,仿佛地面铺上了红色的地毯……我高兴坏了,兴奋地跑出家门,成为红色的一分子。

过年真好,我喜欢家乡的春节!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18777415.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