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论文提纲范文(16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2-12 05:56:03
审计论文提纲范文(16篇)
时间:2023-12-12 05:56:03     小编:影墨

有些事情,只有通过总结才能真正领悟其中的道理。写总结时要注意语言简明扼要,准确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结论。掌握一些好的总结写作技巧和方法,会让你的总结更有说服力。

审计论文提纲篇一

摘要:我国提出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市场经济中,企业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企业的健康发展对于市场的建设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经济的发展也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对于企业的管理,财务是一个关键的部分,对企业会计进行必要的审计也是十分有必要的。文章便是重点关注企业会计审计的问题,对其进行分析,找出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引言。

企业的会为了通过提供服务来获取报酬,取得收益的经济组织,是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企业的管理问题涉及企业运行的各个方面,最关键的部分就是对企业财务问题的管理。在企业中,一般是由专门的会计部门处理企业的日常经济问题,会计审计则与其相辅相成。对会计审计充分理解,熟练掌握,更有利于企业的管理者处理企业的经济问题,推动企业朝着更加健康稳定的方向发展。

会计审计是对企业的会计部门进行监督管理,对会计工作进行审查,及时发现其中隐藏的问题,防止在会计工作因为各种问题,给企业带来损失。会计审计制度的建立,可以防范和控制企业的相关财务风险。接下来将对其作用进行具体分析。

(一)制约的作用。

在会计工作中,一些具有丰富工作经验的会计人员,可以利用会计法中的一些漏洞,来谋取不正当的利益。有了对会计的审计工作,就可以对这种行为产生一定的制约作用,减少不正当行为的发生,维持企业的运营秩序,保证企业的资金运转合法化。

(二)促进的作用。

会计审计的另一个具体作用是促进作用,在进行会计审计的工作中,可以发现许多存在的问题,通过对这也些问题的分析整改,就可以促进会计工作更加规范化、合理化。也可以让相关的管理部门注意出现的问题,改变管理方法,提高管理水平。

二、存在的问题。

会计审计是对会计工作进行监督管理,及时发现问题。但以目前的情况来看,我国的会计审计工作本身就存在着问题,导致会计审计工作不能完全发挥作用。

(一)重视度不够。

在企业的运行过程中,保证资金安全运转是十分必要的。但一些企业的领导只关心会计部门的工作,对于会计审计很不重视。一些企业的会计审计人员不具备相应的素质,只是为了填补工作岗位,还有一些企业根本不设置会计审计部门,将所有的财务工作都交给会计部门进行。企业的管理者对会计审计工作的不重视,相关制度建设的不完善,缺乏专业的工作人员,就会导致审计工作难以进行,不能发现存在的问题,不能发挥作用。

(二)独立性缺乏。

会计审计工作缺乏独立性,这一点在我国体现的最为突出。由于相关的制度不完善,我国企业的会计审计部门大部分是企业管理者直接控制。一些管理者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在会计工作中做伪账,直接要求会计审计人员不允许公示。这就使得会计审计人员不能充分发挥审计部分的自主性,受到的控制过大。

(三)专业素质低。

进行会计审计工作,需要专业的具有丰富专业知识的人员来进行,会计管理着整个公司的企业日常资金流动,而且会计工作涉及众多的经济问题。但目前我国的会计审计行业中,具备相关素质的人员十分稀少。一些人为了获得工作采取造假的方法来欺骗招聘人员,一旦这类人参加工作,会计账目中的问题难以被发现,风险也不能被避免。

三、强化措施。

在会计审计工作中存在问题会导致会计审计工作难以真正发挥作用。因此,采取相应措施来加强会计审计工作,改变以往存在的弊端,提高其工作的质量和效率,下面就是我针对上文中提到的问题提出的个人的措施建议。

(一)提高重视度。

(二)保证独立性。

在企业的部门划分中,需要保证会计审计部门的独立性。部门不能受到企业高层管理者的控制和制约,必须有高度独立性,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自由安排工作。就目前的一些经验和例子来看,在审计部门建立一种自我约束、自我监督的机制是十分有效果的,除此之外,还可以在董事会下设立直接的会计审计部门,不受企业的其它部门的管理,直接对董事会负责,和其它的部门都没有联系,处于完全独立的状态。

(三)提高人员素质。

提高工作人员的素质指两个方面,一个是工作人员要具备专业的知识,对会计审计工作的流程十分熟悉,有扎实的基本功。另一个是思想道德素质。在学校方面,目前我国的专业会计审计人员比较稀少,学校应该根据社会需要,加强对审计人员的培养,使得更多的具备专业素质的人员可以进去公司的审计部门,提高工作的质量和效率。另一方面,也要加强对审计人员的品德的培养,使得工作人员可以严格遵守会计审计工作的规章制度,避免出现会计人员和审计人员联合损害企业利益的行为。

四、结语。

从全文的分析中,可以清楚了解到,会计审计工作对于企业的健康发展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针对会计审计工作中出现的问题,需要企业的管理者进行认真的思考,及时根据问题采取相应的解决措施,避免出现更大的风险。目前我国在会计审计方面的管理还不是十分的完善,需要各方面共同努力,为企业的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

参考文献:。

[1]姜志芳.浅议我国企业内部审计的现状及发展对策[j].现代经济信息,2014,(12):21.

审计论文提纲篇二

一、引言。

重要性是会计、审计理论与实务中的一个基础概念和基本原则,在会计和审计中有着十分广泛的运用,以及重要性原则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

二、重要性原则的内涵。

(一)重要性的判定。

(二)对重要性原则的进一步分析。

1.运用重要性原则是“成本效益原则”的要求。

2.运用重要性原则,有利于把握住问题的实质,抓住关键点。

3.运用重要性原则需合理运用会计职业判断。

三、成本会计信息的成本构成及效益构成。

(一)成本会计信息的成本构成。

1、处理和提供成本会计信息的成本。

2、传递成本会计信息的成本。

3、诉讼成本。

4、竞争和谈判劣势。

5、管理和业绩评价的机会成本。

6、其他成本。

(二)、成本会计信息的效益构成。

(1)降低成本。

(2)增加企业的利润。

(3)为企业战略提供支持。

以上成本会计信息的成本与效益分析的启示如下:

第一,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无论是企业的外部信息需求者还是企业的管理当局对成本会计信息的需求加强。

第二、成本会计信息的成本与效益大部分是难以计量的。

第三、成本会计信息是一个动态的、相对的概念。

第三、重要性原则在成本会计中的运用分析。

重要性原则在成本会计中的运用较为普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账户设置。

(二)辅助生产费用的分配。

1.直接分配法符合重要性原则。

2.计划成本分配法按重要性原则可以简化核算。

3.顺序分配法,充分体现出了重要性原则的思想。

(三)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的分配。

1.不计算在产品成本法。

2.在产品按所消耗原材料费用计价法。

3.在产品按年初固定成本计价法。

4.在产品按完工产品成本计算。

5.定额成本法计算在产品成本。

(四)联产品和副产品成本的计算。

(五)制造费用计划分配率分配法。

(六)固定资产后续支出的核算。

四、结束语。

重要性原则在成本会计中的运用是非常普遍的,重要性标准离不开信息使用者的具体需要,离不开每个企业所处的特定环境,重要性原则在实务中的适度运用依赖于会计人员高度的职业敏感性与良好的职业判断能力,可见提高会计人员的素质,增强职业判断能力已成为新形势下会计发展的紧迫任务。另外,在成本核算中运用重要性原则毕竟会使得成本信息的准确性受到一定的影响,因此加强信息披露是必不可少的。

审计论文提纲篇三

通过对客观实际的认识,分析阐述了我国企业内部审计未来发展的四个方面主要趋势,并结合这些发展趋势对企业内部审计及其人员的要求,简述了应对措施。

1983年9月,中国石油化工总公司审计部的成立,标志着我国内部审计工作的开始和内部审计事业的开端。通过二十多年的实践和发展,我国内部审计工作无论是从法律地位、工作职责,还是从工作内容,都发生了历史性的根本转变。其法律地位由发展初期的“是国家审计体系的组成部分”(1985年12月5日《审计署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若干规定》),回归为是单位、部门的自律性组织;其工作内容也经历了由初期的以财务审计为主到以业务审计为主,再向管理审计发展。

随着形势的发展,市场经济的法治化、经济的全球化和管理的信息化,给我国企业内部审计带来了新的挑战,为适应形势和内部审计事业自身发展的需要,内部审计工作全面转型势在必行。为达到顺利转型目的,我们必须正确分析和把握我国企业内部审计工作的发展趋势,并积极采取应对措施。只有这样,才能适应形势发展和管理层对内部审计的期望,也才能为内部审计事业的发展增添一丝光彩。

那么,我国企业内部审计工作发展趋势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呢?

一、职能定位将趋于客观、全面。

作为企业内部审计,不管其在企业中的隶属关系如何(即不管其是直接隶属于董事会,还是隶属于监事会,或隶属于企业行政),终究改变不了是企业的一个部门或机构的属性。从根本上讲,企业内部审计是应企业完善自我管理的需要,而设立的内部自律性组织,其部门性质总体上讲属于企业的内部监督。但就企业内部审计工作和企业发展需要来讲,内部审计也应该是适应时事变化、形势发展而不断发展的,其职能已超越了设立初期的监督。因此我们必须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企业内部审计。从宏观方面去理解,设立内部审计部门的目的,监督的目的固然有防范、查错、纠偏的作用。但从更高层次上去理解,是为了协助管理层掌控企业,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和人员素质,防范经营风险。基于此,必须解放思想,创新理念,客观全面的对企业内部审计的职能进行重新定位,以提升企业管理水平和增加企业价值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一方面要履行好监督职能,为企业“看好家”、“护好院”;另一方面要做好服务工作,充当好企业的“望哨”、“预警员”。只有这样,定位才是客观的,才是与时俱进的,才是与其本身属性相符的。也只有这样,才能不被时代所淘汰,才能有所作为,才能为全面履行职责奠定好基础。俗话说“思路决定出路”,同样适用于内部审计。如中国石化的“四大审计理念”(“大审计”理念、审计“免疫系统”功能理念、审计监督与服务并重理念、审计增加企业价值理念),正是适应企业内部审计全面转型需要,而对内部审计工作的重新定位,既把握了实质,体现了科学发展;又解放思想,体现了与时俱进。

二、工作面将会得到提升。

在现实中,由于我国企业管理模式较多的还处于分散管理的状态,绝大部分企业还未实现总部对财务等的集中管理,这就决定了企业内部审计所监督的对象主要表现为企业的下属单位(即通常所说的上审下),尽管也有少部分企业内部审计部门的监督对象也有少数与之同级的企业部门(即通常所说的同级审),但这种同级的部门往往也只是经济业务部门(很少包含企业的财务部门,当然管理层要求进行审计的事项除外),且多数是对某一专项事务进行审计,如某集团公司的审计部门对该集团公司采购部门的某项或某类业务进行审计;内部审计部门几乎没有开展过以本企业为对象的全面审计。如某集团公司的审计部门以该集团公司为对象开展财务收支等审计,其原因是由管理体制和现实因素决定的。一方面,企业的决策权在管理层,企业的财务、计划、投资等部门基本上由行政领导直接掌管,企业诸多事项的决策和财务处理是管理层决定的,或者是财务等部门基于管理层的某种考虑或意思而为的,尽管这种处理有时是违规的,如果同级内部审计部门审计了、也查出违规问题了,但问题最终还是要反映到管理层那里的,当领导明知道有这么回事的时候,如果审计部门又向他指出这是问题,出现这种情况时,审计部门往往是吃力不讨好,有时可能问题未得到解决,而自身被“解决”了;另一方面,多数企业的审计工作计划要经管理层批准,内部审计部门也自然不会提出对涉及管理层决策、决定事项的全面审计了,这就形成了企业内部审计不以本企业整体为对象进行审计的现实惯例。

但是,随着信息化的发展,管理路径会不断缩短,现代网络信息技术已使企业进行高度集中管理成为可能,网络资源计划(erp)系统的普遍运用,实现了企业资金流、物流、信息流的三流合一,企业的众多事务已能够实现远程、在线、实时控制,这种情况下,企业进行集约化管理将成为一种发展方向。基于信息化系统,企业总部进行集中管理将是必然,企业许多事务(如财务管理、物资的`采购、调配等)的决策、处理职能将上移,企业的下属单位更多的将是按程序和总部预制好的模式进行一些简单的操作或数据的采集、录入,不久的将来,企业的分公司或许将成为“生产车间”,财务管理的职能将会逐步弱化,财务人员将会大量减少,财务岗位或许将成为录入员或pos操作员,这就迫使企业内部审计在监督对象面上的提升,其工作重心将由现在的上审下为主转变为上、下并重,监督服务对象也将扩大到整个组织,管理层为降低企业高度集中管理条件下的经营管理风险,会更多的让内部审计参与决策和咨询服务。

三、业务范围将深涉企业经营管理。

随着信息化带来的集中管理,财务收支审计以及以财务为主的审计将会减少,审计业务转型和拓展新的工作内容将成为必然,企业内部审计将更多的“走出财务,迈向业务”,更多的深入到企业的经营管理中去,其发展趋势将会突出的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以提升企业管理水平和竞争力为中心,开展管理和效益审计,包括投资决策、风险管理、内部控制、在建跟踪、效益评估、it(信息)等审计;二是以企业承担的社会责任为重点,开展节能、环保、安全、产品质量、税务等审计(需要说明的是,开展此类审计,不是由审计部门代替相关管理部门去做具体工作,而是审计部门在相关部门工作的基础上,进行检查、评估);三是以强化对领导人员责任考核为重点,开展经济责任审计,并将逐步体现时效性和效果,更多的进行任中经济责任审计;四是以维护企业利益为目标,开展外部协作审计,包括合资、合作企业审计等。

总之,企业内部审计,将以增加企业价值为重点,以帮助组织达到目标为目的,以控制和防范企业经营风险为导向,全面介入企业的生产经营和管理过程,其工作重心将由事后监督逐步向事前预警防范、事中过程控制转移。

四、工作手段将会发生根本变革。

尽管以手工查证为主的传统审计方法为内部审计事业的发展作出过突出贡献,在今后的内部审计工作中也不会完全退出舞台,但是,随着企业信息化应用程度的提高和提高工作效率的要求,这种审计方法、手段已不能适应现代审计工作的需要,未来的企业内部审计将越来越多的依赖计算机等现代化工具,内部审计将由传统手段向网络信息化转变,“不懂计算机审计技术,终将会被淘汰”不是危言耸听,这将会是历史的必然。就现实来讲,我国的大型国有企业多数都在建立erp系统(如中国石化、中国石油),有相当一部分非国有企业也在运用不同的信息系统进行管理控制,再加上电子商务、数据仓库等业务的迅猛发展,客观地要求企业内部审计人员掌握相应的信息系统的应用;另一方面,为了提高审计效率,不少企业也自行开发了基于企业信息化应用平台的审计软件或系统;还有,信息化依赖于计算机及网络技术,信息化控制基于计算机程序及参数的配置,如果系统后台参数配置出现错误,那将会产生系统性、全面性错误;再有,系统如果存在漏洞,或将危及企业的正常运行。因此,作为企业内部审计人员,如果不掌握数据的调取与分析方法、参数的配置与检查方法、以及审计软件或审计系统的应用方法等,必将无从下手,而这一切,都要依赖于计算机审计技术。

一是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创新理念。思想是行动的先导,企业内部审计要适应环境和形势发展的需要,做到未雨绸缪,就要从提高认识开始,解放思想,树立宏观和大局意识,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意识,从观念、理念上适应企业内部审计的全面转型。

二是努力实现审计工作的信息化。信息化条件下的审计,也必将是用信息化的技术,企业内部审计要努力进行审计技术、审计手段、审计方法的全面升级,加大计算机辅助审计技术的开发和应用(如中国石化的计算机辅助审计系统ais),努力实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为内部审计人员提供技术支撑平台。

三是以重要性为标准,突出重点。在实现信息化管理的条件下,企业的许多业务已实现了格式化、模板化,因此,内部审计应将重点转移到高风险的领域和业务(如对外经济活动,it配置等),优化利用审计资源,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效果。

四是着力提升内部审计人员的能力和素质。

信息化条件下的审计,无疑提高了对审计人员能力的要求,有句俗语叫“没有金刚钻,不揽瓷器活”,如果我们审计人员不具备起码的信息化条件下的审计工作能力,是不可能履行好监督和服务职责的。因此,作为企业内部审计人员要想有所作为,要想“不受制于人“,必须做到“能制于人”;这就要求我们加强学习,不但要学习先进的审计技术,而且要学习企业管理、经济、法律、生产工艺,还要学习信息控制等,通过“向书本学、向实践学、向他人学、向自己学”,努力提高自己的素质和职业胜任能力,只有这样,才能不被时代所淘汰。

审计论文提纲篇四

注册会计师是社会公众的普遍信任所派生出来的公共代理性质的职业。它使公众可以利用注册会计师的技能和知识来参与活动,从而使他们从事经济决策活动的能力得到了极大的加强。以下是审计专业的论文提纲格式。

毫无疑问,注册会计师职业也是基于经济活动的复杂性和社会分工的必要而产生,它可弥补社会公众精力、知识的不足,拓展其活动空间,进步其办事效率,并且极大地降低其交易本钱。

注册会计师的法律责任。

1.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规范及基本原则。

2.与注册会计师法律责任相关的概念。

3.注册会计师的法律责任的成因。

4.注册会计师避免承担法律责任的对策。

注册会计师的职业道德。

1.会计职业道德缺失的现状。

2.会计职业道德缺失的原因分析。

3.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建设的重要性。

4.注册会计师执业道德对于自身的影响。

浅谈注册会计师在当今社会的职业道德与法律责任。

1.注册会计师应当具有哪些道德素质。

2.注册会计师的法律责任的利害分析。

3.对于本行业内部的监督机制的看法。

审计论文提纲篇五

随着越来越多的人投资股市,上市公司的相关信息也越来越受人关注,经过注册会计师审计报出的上市公司信息成为众多投资者做出投资的重要依据,而准确、客观的信息,离不开会计师审计的独立性,独立性是审计业的灵魂,是审计工作有价值的基础,而真实是投资者信心的生命线。本文着重阐述审计独立性的涵义,及当前我国注册会计师审计中独立性面临的各种干扰,结合笔者的工作谈一下维护审计独立性应采取的措施。

审计独立性是一个比较模糊的概念,要对审计独立性给出一个统一的定义是相当困难的。目前普遍接受的看法是由曾任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职业道德委员会主席的托马斯g希金斯提出来的。他指出:“注册会计师必须拥有独立性,实际上有两种,即实质上的独立性和形式上的独立性。”所谓实质上的独立性,是指注册会计师在发表意见时其专业判断不受影响,公正执业,保持客观和专业怀疑。它要求注册会计师在执业过程中严格保持超然性,不能主观袒护任何一方当事人,尤其不应使自己的结论依附或屈从于持反对意见利益集团或人士的影响和压力。所谓形式上的独立性,是指会计师事务所或鉴证小组避免出现这样重大的情形,使得拥有充分信息的理性第三方推断其公正性、客观性或专业怀疑受到损害。

实质上的独立和形式上的独立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但有时又密不可分。实质上的独立性是无形的、难以测量的;而形式上的独立性是有形的,可以观察的。注册会计师在执行审计业务时,不仅要保持实质上的独立,而且要保持形式上的独立。因为实质上的独立只有当注册会计师在整个审计过程中真正保持中立时才成立,而形式上的独立则是社会公众对注册会计师独立性评判的结果。形式上的独立是实质上的独立的重要保证,也是社会公众评价注册会计师工作进而决定对其信赖与否的标准。

2独立性对审计的意义。

注册会计师在执行审计或其他鉴定业务,应当保持形式上和实质上的独立。注册会计师应在实质上和形式上没有任何被认为有影响独立、客观、公正的利益。而所有这一切无非是希望通过审计的独立来达到审计报告的可靠与真实,发现企业存在的问题。从另一方面说,独立性是审计师的一种心理状态,它反映了公众的信任与信心。

会计师能做到独立执业还不够,要使投资者对审计质量有信心,公众必须相信会计师是有独立性的。能够表明审计师是为股东的利益,而不是为管理层的利益而工作;表明审计师不能与所审计的公司有财务利益关联,它还表明审计师的工作与其客户的业务是分离的。

3.1会计师事务所自身的局限性影响独立性。

目前,我国事务所规模小,所处地区分散,审计市场上仍是“僧多粥少”,有的事务所甚至50%以上的收入来自于一个客户。迪安诺研究认为,大型事务所比小型事务所更有可能抵制不许报告虚假行为的压力。这是因为跨地区、多元化的大型事务所因其经营规模较大,使得它损失某一客户的代价远远小于因不报告舞弊行为而付出的信誉代价。而对于小型事务所,一方面其收入少,当承接大客户所得收入占其总收入比重较大时就会迎合客户的要求,如对客户的违法违纪情况视而不见,对客户提供的经济资料不进行认真审查或干脆不审查,甚至在没有与客户见面的情况下就出具审计报告等,这种迎合的同时便丧失了独立性;另一方面,为了揽到业务有些事务所在收费标准上采取就低不就高或以各种名目打折的办法大搞杀价,甚至不计成本大幅度降价。这样必然导致事务所对客户的依赖心理,影响审计的独立性。

现在我国在对事务所和注册会计师造假处罚方面的法律法规还很不健全,惩戒方面远不如发达国家。在现实生活中,因发生审计失败破产的有限责任事务所的会计师们在财产、信誉方面并未受到过多影响,他们会在很短时间内带着原有客户资源加入到另一会计师事务所。另外,目前我国的监管是重审批、轻监管。存在监管主体多元,政策软化无力,使审计造假收益远远大于造假成本。从而导致会计师市场上疯狂作假,审计市场上加劲压价的恶性循环。可见,我们不加大违规成本,尽快完善我们的监管制度,事务所和注册会计师就会为了丰厚的回报不考虑较小的代价而丧失独立性做出违法违纪的事情,这对于审计独立性是一种极大地威胁,必须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

近年来我们可以看到一些有关著名的大会计师事务所大规模重组的报道。其目的是用公司的咨询业务盈利,通过重新重视会计与审计,有可能促进公众利益。然而,这些咨询业务对审计的独立性产生了重大影响。

审计行业,从它出现的那天起就在其商业抱负与对公众利益的承诺间存在冲突。他既要维护自身的独立性,又要保护自己的商业竞争力。由于全球化、经营形式的不断扩张,会计师事务所也不断转变,内在压力又使其向客户提供一系列审计以外的业务。事实表明,审计业务已不再是大会计师事务所的主业。在过去的这些年里,顾问与其他管理咨询业务以其超乎想象的速度占据了总业务的一半左右。所以今天的四大会计师事务所以“多种类专业服务组织”的定位确认自己的国际形象,而不再是一般的会计师事务所了。他们除了提供传统的会计、审计、税务服务外,还拓展了公司财务、风险管理、评估、兼并收购分析、网络与数据库设计、资产管理等业务。

业务的扩大是市场扩张的结果。但当这种业务影响到审计的独立性时便埋下了一种内在的冲突隐患。按独立审计准则,会计师事务所是独立于被审计单位,只对委托人负责的。但是一旦审计师涉足与审计毫不相关的多种服务项目,他们就必须为管理层服务,在这种双层角色中,本应捍卫数字真实性的审计师现在既要监管管理层,又要听命于管理层。这种两难的境地只能是顾此失彼。

当今,企业的利润来源多样化,使商业关系在广度和深度上前所未有地复杂,我们应该有效地评价这种趋势对审计独立性的影响。那么在这种复杂的经济环境下,怎样才能维护审计的独立性呢?笔者认为,增强审计独立性可采取以下措施:。

4.1控制客户管理当局的权力。

于客户管理当局负责选择会计师事务所,决定注册会计师的选聘、付费、续聘和更换,许多国家已在国家立法和职业道德准则中作出严格的规定。在我国,证监会规定上市公司解聘或者不再续聘会计师事务所,由股东大会作出决定,并在有关的报刊上予以披露,必要时说明更换原因,并在中国证监会和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备案,这种权利可以防止管理当局任意更换审计人,在某种程度上提高了审计人员的独立性。

4.2改进会计师事务所结构,发展大型会计师事务所。

大型会计师事务所资产雄厚,使其有更大的能力来抵制客户施予的经济压力。而且,大会计师事务所拥有众多的客户,故某个客户随意更换会计师造成的损失,很可能小于会计师事务所没有报告客户舞弊行为所导致的信誉损失和失去其它客户的收入损失,使事务所有可能保持其独立性。我国由于历史原因,会计师事务所现状是规模小、数量多。脱钩改制以后,组织关系和人事关系上的独立性得到加强。但应该看到,改制后,失去了挂靠单位的保护伞,在行业激烈竞争的压力下,从财务来源看,事务所的独立性很让人怀疑。所以,改制过程中应考虑到这个问题。可以在自愿的基础上,进行合并改组,扩大事务所规模,以减少影响其独立性的因素。

4.3审计业务和管理咨询业务应由不同的注册会计师承担。

职业内部业务分开,审计业务和管理咨询业务应由不同的注册会计师承担。这种做法可以避免由于注册会计师实施与委托人的利益在某种程度上相一致的管理咨询业务而影响注册会计师的独立性。西方国家,大中型会计事务所一般在其内部,将审计部门和咨询部门分开。在美国,则不允许一家会计师事务所同时担任一家公司的财务报表审计和管理咨询业务。通过业务分离,在很大程度上可以防止由于业务扩张而产生的对审计独立性影响。

只有努力维护审计的独立性,注册会计师报出客观公正的会计信息才有保证,投资者也才可以放心大胆地依据注册会计师报出的信息来指导自己的投资行为。

参考文献。

[1]李向丹.注册会计师、资产评估师行业独立性环境探析[j].云南注册会计师,,(5).

[2]张俊瑞,李力,赵婧.注册会计师行业执业环境比较研究[j].中国注册会计师,2005,(7).

[3]陈晓等.注册会计师独立性的再审视[j].会计研究,2005,(10).

审计论文提纲篇六

重要性是会计、审计理论与实务中的一个基础概念和基本原则,在会计和审计中有着十分广泛的运用,以及重要性原则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

二、重要性原则的内涵。

(一)重要性的判定。

(二)对重要性原则的进一步分析。

1.运用重要性原则是“成本效益原则”的要求。

2.运用重要性原则,有利于把握住问题的实质,抓住关键点。

3.运用重要性原则需合理运用会计职业判断。

三、成本会计信息的成本构成及效益构成。

(一)成本会计信息的成本构成。

1、处理和提供成本会计信息的成本。

2、传递成本会计信息的成本。

3、诉讼成本。

4、竞争和谈判劣势。

5、管理和业绩评价的机会成本。

6、其他成本。

(二)、成本会计信息的效益构成。

(1)降低成本。

(2)增加企业的利润。

(3)为企业战略提供支持。

以上成本会计信息的成本与效益分析的启示如下:

第一,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无论是企业的外部信息需求者还是企业的管理当局对成本会计信息的需求加强。

第二、成本会计信息的成本与效益大部分是难以计量的。

第三、成本会计信息是一个动态的、相对的概念。

第三、重要性原则在成本会计中的运用分析。

重要性原则在成本会计中的运用较为普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账户设置。

(二)辅助生产费用的分配。

1.直接分配法符合重要性原则。

2.计划成本分配法按重要性原则可以简化核算。

3.顺序分配法,充分体现出了重要性原则的思想。

(三)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的分配。

1.不计算在产品成本法。

2.在产品按所消耗原材料费用计价法。

3.在产品按年初固定成本计价法。

4.在产品按完工产品成本计算。

5.定额成本法计算在产品成本。

(四)联产品和副产品成本的计算。

(五)制造费用计划分配率分配法。

(六)固定资产后续支出的核算。

四、结束语。

重要性原则在成本会计中的运用是非常普遍的,重要性标准离不开信息使用者的具体需要,离不开每个企业所处的特定环境,重要性原则在实务中的适度运用依赖于会计人员高度的职业敏感性与良好的职业判断能力,可见提高会计人员的素质,增强职业判断能力已成为新形势下会计发展的紧迫任务。另外,在成本核算中运用重要性原则毕竟会使得成本信息的准确性受到一定的影响,因此加强信息披露是必不可少的。

相关说明:

较为完整正规的写作提纲一般由标题、观点句和内容纲要等几个部分组成。标题:一般有两种类型,一种类型是揭示课题的标题,如《试论白先勇小说叙事》、《谈雷雨)中周萍的人物心理》、《“艺术生产”文艺观的发展》等。这类标题所反映的只是文章所要证明的问题,并不涉及作者对问题的看法。这类标题用得较为普遍和常见。另一种类型是揭示论点的标题,如《上古汉语第一人称代词“吾”“我”浅谈》、《浅析带“得”的结果补语式和状态补语式的界限》。这类选题直接反映了作者对问题的看法或是对文章内容要点的概括。

观点句:又可称作主题句或论点句。观点句是概括全篇文章基本观点的语句,如教材中的例文《试论张爱玲小说的悲剧意识》,通过分析我们可以得知,这篇论文的观点句是:张爱玲小说的悲剧意识在于通过作品中男性女性这两类人物的刻画,表现了他们对自己的现实处境具有清醒的意识,然而终究“不能奋飞”的最深刻悲哀。在观点句中,我们用几句话写明文章的中心论点,有利于观点的进一步明确,并且可以防止偏题跑题。内容纲要:写作提纲的第三部分是内容纲要。它是论文写作提纲的主体部分,一般通过分条列项的形式将论文正文部分的结构框架清晰地表现出来。

从文体类型看,学术论文是议论文中的一种,其文章结构一般称作“三段论式”,即文章的序论、本论和结论。我们拟写提纲中的内容纲要不妨可按这个思路来安排结构。

审计论文提纲篇七

(1)国外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对内部审计独立性的相关定义。

(2)我国内部审计独立性的相关定义。

2、内部审计的发展及其独立性的必要性。

3、我国内部审计独立性所存在的缺陷。

(1)加强内部审计法律法规的建设。

(2)通过国家引导实现内部审计独立性的自我形成。

(3)提高机构设置以增强独立性。

通过对内部审计独立性的研究,找到增强内部审计效果及其独立性的措施,以更好的为公司服务。

(设计)的主要研究方案(拟采用的研究方法、准备工作情况及主要措施)。

(一)研究方法。

采用中西对比的方法,对中国与外国内部审计发展方式差异进行研究。并对我国现在的内部审计独立性的现状与国外进行比较。采用理论分析的方式,一方面尽可能多的查阅资料,另一方面请教学院教授,并结合自己的理解进行写作。

(二)准备工作选定题目后,积极借阅大量参考文献,搜集整理有关资料,为写作做好准备。

(三)主要措施。

首先深入的阅读搜集整理资料,了解选题方向的研究现状,已经取得的研究成果,找到论文写作的切入点。其次写好。

开题报告。

和写作大纲,交由老师指导,确定开题报告和写作大纲。然后开始写作论文,完成初稿,并在老师的指导下完成整篇论文。

审计论文提纲篇八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进步和发展,我国的财务管理工作得到了更高的重视,它已经逐渐成了财务管理中重要的组成部分。相关的工作人员通过对成本进行控制,并且进行科学合理的监管,能够对企业的各个方面的财务管理活动进行有效的计划和完善,从而促使企业在各种各样的财务活动方面实现利益最大化。

一、我国的工业企业会计管理的相关体制及其特点。

(一)合理的集中财权,强化管理的重要性。

企业在进行资金的调度、处置、投资以及收益的管理过程中,都需要对相应的分支组织机构进行集中,而各个分支结构都仅具备一些经营权,不能对工业企业进行集权型的管理。因此,我们能够意识到,企业应该有效的缩短企业的管理半径,并且减少分公司和管理层次的设定,来实现对财务的集中管理。

(二)建立健全相应的内部机制,强化财务管理。

众多周知,财务管理是企业管理的重要核心内容,我们在进行企业管理的过程中,有必要提高财务管理的重视地位。财务管理的制度要能够实行统一的管理模式,相关的人员在执行的过程中要有力度,将检查、监管工作做到位。与此同时,我们还要设立内部的阶段中心,有效的加快融资速度和加大监控力度。这样能够更好地提高公司内部财务的信息,提高财务监控的质量和效果。

(三)实现目标管理,健全激励机制。

目标管理是一种普遍的现代的管理方式,其具有较强的约束力,能够实现对下属的分公司实现绩效评价和有效的控制,带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提高公司员工的工作向心力和凝聚力。其对于调动下属分公司的经营与管理的积极性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四)统一采购物资。

统一的采购物资就是指实行统一采购制度,这样能够降低采购的成本,减少存放的费用,利于对资金的良性周转。

二、促进会计职能更好发挥作用的措施和建议。

(一)有效促使会计能为更加规范化。

会计职能和会计行为能有效地发挥作用是保证会计工作正常运行的重要条件和关键环节,通过会计职能的发挥,我们能够实现对多种会计行为和经济活动的有效和综合评价,进而能够有效地帮助企业进行更为有效的财务活动,实现对财务信息的有效管理。在构建财务评价指标的过程中,相关的人员要能够需要对相关的信息进行及时和有效的分类,并且要能够对投资方和经济方之间的各种责任和义务的执行力度给予保证,这样才能够在一定的程度上,有效的保证资本的增值和保值。

(二)强化会计智能中的管理职能。

会计的`管理只能在经济活动的评估过程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众所周知,我国的经济市场具有较大的竞争性和开放性,各种市场竞争效果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各种机制调节的作用,我国的经济市场是一个以竞争和开放相互协调的市场体系,其中具备竞争的公平性、市场开放性等诸多特征,并且会受到各种机制的调节作用,企业是市场经济的主体,一定会被市场和市场的运行机制加以调节和约束,这样就能够对市场的行为进行有效的规范和控制,提升整体的经济效益。企业通过合理有效的经营管理模式,对工业企业中的相关产品的质量加以控制和完善,有效地降低对劳动资本的耗费,从而维护企业的长期可持续发展,为企业赢得更大的经济效益。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会计必须保证其所提供信息的完整性和准确性,并且能够保证充分全面的发挥会计对经济整体的预测以及决策的职能。会计的工作会涉及多种因素,会计发挥核算职能的同时,还要能与市场的工作进行联结,相关的人员应该能够具有较强的信息获取的能力,并且能够对这些信息进行合理的有效的分析,从而通过具有针对性的方式来有效的了解市场的发展趋势和供求关系,这样就能够使其对市场的价格进行更为全面和合理的预测,进而在一定程度上,为企业的方案确定提供有力的保障。与此同时,我们还要对决策手段和决策方法进行合理的创新和完善,使其能够更符合现代化的建设发展进程,对于提出的各种备选方案的紧急性和周期性进行合理的分析,同时能够编写相关的计划和方案,从而为企业的有利生产创造更为积极的因素。实现对管理企业的多方面和全方位的服务。

(三)加强会计职能的监督职能。

会计职能的监督对于会计工作和会计活动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帮助企业实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在这样的环境下,我们可以将整个体系分为两个层次,一种首先就是做好内部控制监督,能够对整个工作的诸多环节都进行合理和有效的监控,这样能够避免一些风险危害的状况发生,同时也使得企业整个经济发展的过程得到了有效的保证。与此同时,我们还要加强外部监督,相关的部门和相关的企业要能够从多个角度对企业的发展进行整体和综合的评价,实现有效的监管。整个外部监督的工作涵盖了很多内容,主要包括财务政策、税务、人民银行以及保险等相关的信息和部门运行情况的有效监督和管理。而社会上的监督对于企业的发展也尤为重要,其主要是指社会上的中介结构以及相应的监督个人实现对企业有效的监督,这种监督是一种对经济行为全过程的动态综合管理,对内审的监督和管理,对于企业外部体系的监督是一个更为完整的监督体系。这样就能够更好地对相关的会计监督体系进行不断的完善和加强,提升会计监督的强度和力度。会计监督是一种法律形式的监督,其在整个经济的转型期也在经过不断的发展和变化,因此,其也经过了更为全面的调整和改革。为了有效地适应这种不断变化的市场经济体质的改革和发展,会计的监督体系在市场的体制改革中得到了逐步的转变和确立,会计监督的目标就是能够从对国家的财务政策给予有效的维持和保护。实行会计监督管理的主体原本是单项的会计机构和人员,而随着时间和行业的发展和变化,其已经转变为由内而外结合的监督主体,这样就能够形成多层次和全方面的科学和监督体系,促进会计工作的严密性和进度机制的严谨性。

四、结语。

综上所述,工业企业会计管理职能的创新能够为企业带来新的活力和升级,同时,其也能够更好地适应我国的经济发展形式。因此,工作人员有必要对此方面的工作给予重视,从而在研究和践行的过程中,不断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进而有效的解决问题。

参考文献:

[1]周雨蒙.独立董事监督与会计稳健性[d].西南财经大学,.

[2]王德昌.市场竞争、组织分权与管理会计信息视野[d].西南财经大学,2014.

[3]王晓丹.管理会计报告功能的影响因素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4.

[4]刘彬.审计委员会特征、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缺陷与会计信息质量[d].天津财经大学,2014.

审计论文提纲篇九

注册会计师是社会公众的普遍信任所派生出来的公共代理性质的职业。它使公众可以利用注册会计师的技能和知识来参与活动,从而使他们从事经济决策活动的能力得到了极大的加强。以下是。

毫无疑问,注册会计师职业也是基于经济活动的复杂性和社会分工的必要而产生,它可弥补社会公众精力、知识的不足,拓展其活动空间,进步其办事效率,并且极大地降低其交易本钱。

1.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规范及基本原则。

2.与注册会计师法律责任相关的概念。

3.注册会计师的法律责任的成因。

4.注册会计师避免承担法律责任的对策。

1.会计职业道德缺失的现状。

2.会计职业道德缺失的原因分析。

3.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建设的重要性。

4.注册会计师执业道德对于自身的影响。

1.注册会计师应当具有哪些道德素质。

2.注册会计师的法律责任的利害分析。

3.对于本行业内部的监督机制的看法。

审计论文提纲篇十

3.考虑全篇总的安排:从几个方面,以什么顺序来论述总论点,这是论文结构的骨架;。

5.依次考虑各个段的安排,把准备使用的材料按顺序编码,以便写作时使用。

6.全面检查,作必要的增删。

写作标准【2】。

·页码:封面不编页。

·从目录开始编页,目录使用阿拉伯数字编码,页码编号要求居中。

·用a4纸单面打印。

上、下各为2.5cm,左右边距为2cm;装订线为1cm。

·对页眉没有固定要求。

四、字体设置说明。

·一级标题使用“宋体、三号、加粗”

·二级标题使用“宋体、四号、加粗”

·三级标题使用“宋体、小四号、加粗”

·四级标题使用“宋体、小四号”

·建议标题最好不要超过三级,否则适得其反,格式太乱。

·正文一律使用“宋体、小四号字,行间距为1.5倍。

编写步骤【3】。

(一)确定论文提要,再加进材料,形成全文的概要。

一般书、教学参考书都有反映全书内容的提要,以便读者一翻提要就知道书的大概内容。

我们写论文也需要先写出论文提要。

在执笔前把论文的题目和大标题、小标题列出来,再把选用的材料插进去,就形成了论文内容的提要。

(二)原稿纸页数的分配。

写好论文的提要之后,要根据论文的内容考虑篇幅的长短,文章的各个部分,大体上要写多少字。

如计划写20页原稿纸(每页300字)的论文,考虑序论用1页,本论用17页,结论用1-2页。

本论部分再进行分配,如本论共有四项,可以第一项3-4页,第二项用4-5页,第三项3-4页,第四项6-7页。

有这样的分配,便于资料的配备和安排,写作能更有计划。

毕业论文的长短一般规定为5000-6000字,因为过短,问题很难讲透,而作为毕业论文也不宜过长,这是一般大专、本科学生的理论基础、实践经验所决定的。

(三)编写提纲。

论文提纲可分为简单提纲和详细提纲两种。

简单提纲是高度概括的,只提示论文的要点,如何展开则不涉及。

这种提纲虽然简单,但由于它是经过深思熟虑构成的,写作时能顺利进行。

没有这种准备,边想边写很难顺利地写下去。

提纲写好后,还有一项很重要的工作不可疏忽,这就是提纲的推敲和修改,这种推敲和修改要把握如下几点。

一是推敲题目是否恰当,是否合适;二是推敲提纲的结构。

先围绕所要阐述的中心论点或者说明的主要议题,检查划分的部分、层次和段落是否可以充分说明问题,是否合乎道理;各层次、段落之间的联系是否紧密,过渡是否自然。

然后再进行客观总体布局的检查,再对每一层次中的论述秩序进行”微调"。

审计论文提纲篇十一

(一)确定论文提要。再加进材料。形成全文的概要。

论文提要是内容提纲的雏型。一般书。教学参考书都有反映全书内容的提要。以便读者一翻提要就知道书的大概内容。我们写论文也需要先写出论文提要。在执笔前把论文的题目和大标题。小标题列出来。再把选用的材料插进去。就形成了论文内容的提要。

(二)原稿纸页数的分配。

写好毕业论文的提要之后。要根据论文的内容考虑篇幅的长短。文章的各个部分。大体上要写多少字。如计划写20页原稿纸(每页300字)的论文。考虑序论用1页。本论用17页。结论用1-2页。本论部分再进行分配。

如本论共有四项。可以第一项3-4页。第二项用4-5页。第三项3-4页。第四项6-7页。有这样的分配。便于资料的配备和安排。写作能更有计划。毕业论文的长短一般规定为5000-6000字。因为过短。问题很难讲透。而作为毕业论文也不宜过长。这是一般大专。本科学生的理论基础。实践经验所决定的。

(三)编写提纲。

论文提纲可分为简单提纲和详细提纲两种。简单提纲是高度概括的。只提示论文的要点。如何展开则不涉及。这种提纲虽然简单。但由于它是经过深思熟虑构成的。写作时能顺利进行。没有这种准备。边想边写很难顺利地写下去。以为例。简单提纲可以写成下面这样:。

一。序论。

二。本论。

(一)培育建筑劳动力市场的前提条件。

(二)目前建筑劳动力市场的基本现状。

(三)培育和完善建筑劳动力市场的对策。

审计论文提纲篇十二

论文类型:

导师:

学生姓名:

学号:

专业:

一、选题依据。

二、写作的基本思路。

前言。

一、管理会计观念的更新。

1.1市场观念。

1.2企业整体观念。

1.3动态管理观念。

1.4企业价值观念。

二、管理会计内容的调整与拓展。

2.1成本管理方面。

2.2决策分析与评价方面。

2.3人本管理问题。

三、管理会计研究方法的发展与改进。

结束语。

参考文献。

三、研究目标和解决的关键问题。

论文主要从从管理会计观念、管理会计内容和管理会计的研究方法三个方面谈了自己粗浅的看法。

四、资料收集计划。

资料来源主要有书籍、期刊杂志和网络,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对服务营销的认识也在提高和加深。国内外许多学者先后对商业银行服务营销开展了研究,本文撰写过程中研读了以下资料:

[1]郭道扬.二十世纪管理会计的产生与演进[j].理论探讨,,(3).

[2]余绪缨.简论当代管理会计的新发展[j].会计研究,1995,(7).

[3]潘飞.九十年代管理会计研究成果及未来展望[j].会计研究,,(9).

[4]余绪缨.简论《孙子兵法》在战略管理会计中的应用[j].会计研究,,(12).

[5]李苹莉.战略管理会计发展与挑战[j].会计研究,1999,(1).

[6]杨雄胜.提高我国会计研究质量问题的思考[j].会计研究,1997,(11).

[7]中国会计学会核工业专业委员会.我国当代企业的成本管理问题[j].会计研究,,(9).

[8]王玉.公司发展战略和管理[m].上海:立信会计出版社,1997.

[9]郭晓君等.知识经济与企业管理[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1998.

五、完成论文的条件和优势。

前期学者和专家们对管理会计的创新与发展问题的研究,已经积累了一定的理论基础和实践基础,因此本课题的研究具有相当的理论和实际意义;本人对管理会计问题问题已经做了大量的前期资料搜索分析和铺垫性研究工作;同时本人学习的是会计专业,也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

六、论文撰写进度计划:

xx年2月xx日前完成开题报告。

xx年x月xx日前完成论文细纲的写作,并开始论文初稿。

xx年x月xx日前完成论文初稿,并开始对论文进行装订。

xx年x月xx日前向指导老师提交定稿论文。

xx年x月xx日前开始准备论文答辩。

指导教师签名:日期:

审计论文提纲篇十三

这种提纲比较简单,只写出行文各段的标题。

这是一个标题式的作文提纲,勇简洁的文字标出了各段的写作要点。

它的特点是文字简洁、速度较快,适合于对写作内容较熟悉或时间较紧的情况。

但对初学写作的人来说,很难起到指导作文的作用。

2.要点式提纲。

这种提纲比较详细,它即要表明作文的中心,又要写出作文的大致内容;同时,还要交代出文章的详略。

(三)编写提纲的要求。

1.要审清题目,确定中心,选择材料。

作文提纲是写好作文的基础,编写作文提纲要按照写作文的三个顺序:审清题目、确立中心,选择材料来进行。

作文题目一般给我们规定了写作范围(记人、记事、写景、状物等)、写作问题(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所以,审清题目,才能明确写什么、怎么写,才能避免文不对题、偏离中心的毛病。

中心思想是一篇文章的灵魂,在编写作文提纲式时,只有确立了中心,才能围绕选材,确定重点,安排详略,等等。

选材时要注意紧紧围绕文章的中心思想,选择真实可信、新鲜有趣的材料,以使文章中心思想鲜明、深刻地表现出来。

2.要简洁明了。

审计论文提纲篇十四

1、论文题目:要求准确、简练、醒目、新颖。

2、目录:目录是论文中主要段落的简表。(短篇论文不必列目录)。

3、提要:是文章主要内容的摘录,要求短、精、完整。字数少可几十字,多不超过三百字为宜。

4、关键词或主题词:关键词是从论文的题名、提要和正文中选取出来的,是对表述论文的中心内容有实质意义的词汇。关键词是用作机系统标引论文内容特征的词语,便于信息系统汇集,以供读者检索。每篇论文一般选取3-8个词汇作为关键词,另起一行,排在“提要”的左下方。

主题词是经过规范化的词,在确定主题词时,要对论文进行主题,依照标引和组配规则转换成主题词表中的规范词语。

5、论文正文:

(1)引言:引言又称前言、序言和导言,用在论文的开头。引言一般要概括地写出作者意图,说明选题的目的和意义,并指出论文写作的范围。引言要短小精悍、紧扣主题。

〈2)论文正文:正文是论文的主体,正文应包括论点、论据、论证过程和结论。主体部分包括以下内容:

a.提出-论点;。

b.分析问题-论据和论证;。

c.解决问题-论证与步骤;。

d.结论。

6、一篇论文的参考文献是将论文在和写作中可参考或引证的主要文献资料,列于论文的末尾。参考文献应另起一页,标注方式按《gb7714-87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进行。

中文:标题--作者--出版物信息(版地、版者、版期):作者--标题--出版物信息。

所列参考文献的要求是:

(1)所列参考文献应是正式出版物,以便读者考证。

(2)所列举的参考文献要标明序号、著作或文章的标题、作者、出版物信息。

论文提纲也可以用最简单的格式和分类,简单明了地说明论文的目的、依据和意义,甚至是两句话。这种提纲往往是用于科学论文,而且在对于各种概念有相互联系而不是孤立的出来讨论的情况下。如果总要分出1、2、3......点来写的话,往往会变成“八股文”的模式,这样的论文往往是应付式的论文,其真正的科学价值会大打折扣。

写作方法。

审计论文提纲篇十五

abstract5。

第1章前言8-15。

1.1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8-10。

1.1.1研究背景8-9。

1.1.2研究意义9-10。

1.2.1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内容研究10。

2.1.2企业价值的.定义16。

2.2.2利益相关者17。

4.3.1模型构建33。

4.4.2变量的相关性分析36。

5.1主要结论41。

审计论文提纲篇十六

摘要:会计信息失真已成为我国经济生活中亟待克服的顽症,需要从体制和机制上强化会计核算与监督两大职能,从源头上治理会计信息失真,对恶意造假者和直接责任人从严惩处,确保会计信息质量的全面提高。在此,笔者结合多年从事治黄财务工作的实际,就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危害及对策谈一点粗浅的认识:

关键词:会计信息失真原因危害对策。

一、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

(一)信息不对称。

信息不对称是会计信息制造者提供虚假会计信息的前提。企业经营者往往会从自身利益出发,隐瞒或虚报经营成果;使会计主体不能真正按市场经济的要求走向科学化管理。

(二)会计体制不健全。

会计管理体制存在弊端是会计信息失真的主要原因。会计人员作为企业的一员,受本单位领导的控制和制约,须按企业领导的意志进行会计核算,做假帐,提供虚假会计信息,使会计信息不能真正反映企业实际经济状况。

(三)监督体系不健全。

监督机制不完善,也会导致会计信息的失真。由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尚未建立健全,在许多方面与市场经济还不相适应。从会计监督来看,改革赋予了企业自主权和会计核算的灵活性,但错误的思想认识造成会计核算失真等问题日益严重。审计监督由于面广任务重,加之人员知识老化等问题,因而与承担的任务和需要达到的目标不相适应,未能很好地保证会计信息的质量。

(四)惩治措施不到位。

有法不依、执法不严也是会计信息失真的重要因素。我国为规范会计核算,制定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基本上已与国际接轨。但有些企业的经营者和会计人员对法律孰视无睹,法律观念极为淡薄,部分执法机构有章不循,执法时随意性大,从而助长了经营者的违法行为,对会计造假往往是“重经济处罚,轻行政、法律处罚;重对单位处罚,轻对个人处罚;重内部处理,轻外部公开处理”,从而减弱了法律的效力。

(五)会计人员素质及职业判断。

会计人员本身素质、职业判断与会计信息质量的可靠性有很大的关系。一方面,业务素质不高,职业道德观念不强,导致会计人员缺乏科学的理论指导和严格的业务训练。另一方面,会计人员的管理日常化程度低。日常考核和继续学习、知识更新成为薄弱环节,使会计人员的实际业务水平大打折扣。主管部门往往顺从单位负责人的意见,出现了会计人员“顶得住的站不住,站得住的顶不住”,会计人员出于自我保护,屈服于单位领导,会计核算缺乏独立性,内部监督职能没有发挥出来。

(六)会计基础工作薄弱。

有些单位无视《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的规定,会计机构设置不健全,会计人员配备不合理,岗位责任制不明晰,会计交接手续不规范,缺乏有效的内部管理制度,会计监督机制不健全。

二、会计信息失真的危害。

(一)危害市场经济秩序。

失真的会计信息是传递错误信息,误导经济行为的导火索。从微观角度看,会计信息的影响渗透于各项管理工作和生产经营活动的全过程,包含投资、融资、利益分配的决策、计划或控制等;失真的会计信息,直接影响国家税收、导致各项经济指标失真,最终导致国家经济政策与实际的偏离,引起错误的社会经济政策出台,并带来严重的社会经济矛盾。

(二)损害各方利益。

会计信息失真,其实质关系到经济利益的分配。此外,对产品销售收入与成本的确认,有的单位受隐瞒收入、降低利润,减少税金的利益驱动,可能减少收入确认数额,增加成本费用数额;推迟确认时间,反之,若经营者想夸大经营业绩,也会相应歪曲这一信息。

(三)诱发经济犯罪。

假造会计票据、乱摊成本、设“两本账”、偷逃国家税收、转移国家资金搞“小金库”等,这些行为会导致生产经营活动无法科学化、制度化,削弱了国家财经法纪的权威性。造成秩序混乱,从而诱发经济犯罪。

(四)危害会计人员。

会计信息失真,实际上使操作人员在执行国家财经法纪的行为上大打折扣,或者说是在实际操作中降低了执行财经法纪的力度,在一定程度上是对国家财经法纪的践踏。会计人员应当强化职业道德修养,不做假账,诚信做好会计工作,否则,轻者调离会计工作岗位,重者受到法律制裁。

三、防范会计信息失真的建议与对策。

(一)强化会计法规与准则的学习与运用,减少会计虚假信息的施展空间。

一是学习、完善、熟练运用会计准则与会计制度,压缩财务会计报告的粉饰空间,适当增加财务报表附注,合理披露非财务信息,进一步完善与严格规范关联交易的披露事项。严格按照现代企业制度,正确确认收入、成本费用和利润,加强对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支出、利润和现金流量信息的呈报。

(二)建立完善的现代企业制度。

只有建立和完善现代企业制度,使企业真正成为产权清晰,权责分明,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法人实体和市场竞争主体,完善单位内部会计控制体系,才能使企业严格执行会计法规,自觉遵守经济规律,提供真实可靠的会计资料。

(三)从立法执法的角度,加大处罚力度和造假成本。

严格执法,提高法律法规的严肃性,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新修改的《会计法》对违法行为的法律责任做出了明确规定,特别是加大了对提供虚假会计信息的打击力度。但能否严格执法成为重中之重,若执法不严,法只能成为摆设。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虽然会计造假、会计信息失真无法完全杜绝,但必须制定切实可行的严厉处罚制度。对恶意造假者,一定要加大处罚力度,必须从立法执法对造假单位和责任人进行经济处罚和刑事处罚,不仅要其付出倾家荡产、声名狼藉的代价,对造成严重后果的单位负责人和直接责任人还要坐牢,使恶意造假者付出的代价远远大于其得到的收益。提高会计造假的成本,才能从根本上遏制会计造假屡禁不止、愈演愈烈的.势头。加强执法力度,才能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

(四)增强单位负责人的会计法律意识。

强化单位负责人的法律意识,加强单位负责人对会计工作的领导。单位负责人的法律意识增强了,才能有效避免会计违纪、违法行为的发生,才能督促会计人员依法提供真实、完整的会计信息。在对会计工作的建设上,不能只把目标局限在财会部门和财会人员上,应把这项工作提升到整个经济管理上来,标本兼治,从根上消除会计信息失真的现象。

(五)完善内部监督机制。

“经济越发展,会计越重要”。完善内部控制制度,强化会计监督是确保会计信息质量的关键所在。建立健全监督制度,制定切实可行的日常监督,临时监督,事前、事中、事后监督及跟踪监督的具体内容和要求,并加以落实;完善会计信息监管体系,加大会计监管力度,遏制会计信息失真的蔓延;正确处理单位与国家利益的关系,单位负责人要积极支持会计人员行使监督职责,以身作则,树立会计人员在经济管理中的良好形象。

(六)发挥外部监督的作用。

强有力的外部监督体系。对会计信息质量进行验证、检查、监督是国际通行的做法。各级财政、税务、审计机关要依法对企业加强财务检查和审计监督,在对所属单位的会计人员业务上进行指导,核算上进行监督、检查,对查出的问题予以纠正,对弄虚作假、违反财经纪律的行为要严肃处理,对有关人员予以行政处分,直至追究刑事责任。

(七)加强会计职业道德教育提高会计队伍综合素质。

提高会计人员的素质,提高会计从业人员的政治思想水平,加强会计从业人员的道德伦理修养和法制观念;同时,应重视会计人员专业技术资格的聘任和年度考核工作加强对会计证的管理;切实做好会计人员的经常性管理和后续教育。防范会计舞弊,杜绝会计信息失真的现象;加大执法力度,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凡是单位负责人授意、指使会计人员编造、篡改会计数据,弄虚作假,损害社会利益的,必须依法严惩,追究责任人员的法律责任,随时发现,随时处理,真正做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使会计人员“顶得住又站得住”,保证会计人员的根本利益;加强监督力度,各级财政、税务、审计机关要依法对企业加强财务检查和审计监督,各级主管部门也应负起责任,在对所属单位的会计人员业务上进行指导,核算上进行监督、检查,对查出的问题必须予以纠正,对弄虚作假、违反财经纪律的行为要严肃处理,对有关人员予以行政处分,直至追究刑事责任。发挥审计事务所、会计事务所等社会中介机构的作用。

提高会计信息质量是一个迫切而艰巨的任务,它需要政府及社会各监管部门、从业人员的共同努力。要加强会计人员培训和继续教育,准确掌握会计准则,按要求进行会计核算和会计监督。强化财会人员执业道德教育,充分认识会计工作的重要性、严肃性,使之在履行职责时大公无私、廉洁奉公、坚持原则、不谋私利,保证会计信息真实、完整、准确,杜绝伪造、编造会计信息的现象的发生。发挥好会计的核算、监督职能,按照《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的要求,规范整个会计处理过程,为会计信息报告打下良好的基础,使会计信息失真在源头就实施有效预防和控制,并把制度落到实处,取得实效。建立一个完善而健康运行高质量的会计信息系统,为我国经济的有效运行提供可靠保障。

参考文献:略。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18875338.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