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论语的读后感(实用13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2-12 09:38:09
初三论语的读后感(实用13篇)
时间:2023-12-12 09:38:09     小编:飞雪

读后感是一种有助于我们思考和提升自我认识的写作形式,可以让我们更加深入地理解所读书籍的内涵。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有深度的读后感呢?首先,我们需要认真阅读书籍,仔细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和思想。其次,我们可以从书中提炼出自己的感悟和思考,可以是对故事情节的理解,对角色的思考,或者是与自己的生活经历进行联系和对比。下面是一些精选的读后感范文,希望为您的写作提供一些借鉴和参考。

初三论语的读后感篇一

孔子学生众多,而且性格各异、年龄参差不齐,因此孔子将学生进行分类,针对不同的学生教学内容也因人而异。他将学生按智力分为:上智、中人、下愚三类,按性格分成狂者、中行、狷者三类。学生不同的智力接受能力不同,不同性格学习兴趣不同,分类不是为了给学生定性,而是更好的进行因材施教,让每位学生都能获得成长。我在这想谈的是在我教学的这段时间里,遇到很多有趣的学生,有调皮捣蛋的,有沉默寡言的,有我行我素的,对于这些学生,刚开始对于他们,我可以说是无计可施,但是经过时间的推移,慢慢地我发现他们总想着做一些事来吸引别人,只不过做的这些事大多都不是很好的事,有时我就扮演和他们一样的角色去和他们交流,在这些交流中,我懂得了一些词需要我们老师去践行,一些事需要我们老师去做,那就是尊重,理解,宽容每一个学生;要去善待学生的错误,要去用关心融化学生的不足。对于不同的学生采用不同的交流方式,走进内心,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从而让学生对本学科燃起希望之火,在音乐课堂中找到一片自己的情感乐园!

孔子在教学上提倡师生之间相互切磋,共同讨论,以达到教学相长的效果。赵校长也曾说过:“班级前十名孩子的智商不亚于我们老师”。在这里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个小故事,前段时间有位小女孩跑到我面前问我老师你会唱《最美的期待》吗?当时我楞了一下,这不是抖音里面的吗?看着她充满渴望的小眼神,感觉她想做我的小老师,就说了句不会啊!读后感·她开心的说那我来教你吧,她唱了几句我就和她一起唱了,这时学生就说,老师你骗人,你不是说你不会唱么,我笑了笑,最后这个小插曲在一片欢声笑语中结束了。后来我发现我和这位小女孩之间的距离在无形中被拉进了,同时她在常态课上表现的也很积极!

有友善的朋友在身边,那是件快乐的事了,这是我在工作这段时间里对这句话的理解。第一,和学校里的老师做朋友,朋友不仅仅只在处室内,还有在校园内相遇时的点头微笑,彼此之间谈谈工作,谈谈学校生活;第二,和社会上志同道合的人做朋友,一起讨论共同的兴趣,共同的喜好,一起交流学习增进自己,那会是一种享受;第三,和学生做朋友,做好良师益友这个角色,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拉近彼此的关系,同时引导他们如何去生活,去学习,如何快快乐乐的成长!

万世师表,三尺讲台,站上去的是一份沉重的责任,古人亦如此,今人亦不甘平庸!

初三论语的读后感篇二

书是我的最爱,我每天都看,我有两百多本书,可最值得推荐的书,还是这本古香古色的《论语》。

《论语》是一本记载孔子言行和思想的一本书。就是孔子的弟子把听孔子讲话和孔子与时人、弟子谈话时作的笔记,加以整理、编纂而成的。这本书包含了人文、生活、道德和教育等方面的知识,让我觉得“仰之弥高,钻之弥坚。”

读了“学如不及,犹恐失之。”我明白了学习就像追赶什么,追上了还会担心失去它。也就是学习完要定时复习,不然会丢失它。

读了“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这句话让我明白了:一起走,必有人可以做我的老师。也就是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要取长补短。

读了“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句话让我明白了:懂得学问和事业的人,不如喜欢它的人,喜欢它的人又不如以它为乐的人。学习首先要培养兴趣、爱好。千万不能被动学习,否则只能事半功倍。

《论语》里还有许多这样的例子,我就不一一枚举了。我虽然还有很多没读,但我已经被它吸引了,我坚信,他对我未来的人生观和世界观有很大的影响。同学们,这就是我强力推荐的一本书——《论语》。

初三论语的读后感篇三

《论语》是我国经典读物,涵蕴了我国的文化经典,看完论语,你知道怎么写好一篇论语读后感吗?你是否在找正准备撰写“初三论语800字读后感”,下面小编收集了相关的素材,供大家写文参考!

俗话说:“读一本书,会使你更加坚强,更加聪明,更加坦然。”我这一周读了一本书叫《论语》。我读着这本书我仿佛在和高尚的人交流,我体会到:读一本好书,就是和高尚的人谈话。

我读着《论语》这本书我仿佛正在孔子与他的学生身旁和他们交流。我体会到他们高尚品德。其中有这几句话令我印象深刻觉得有道理。第一句是孔子的弟子曾子说的原文是这样写得:“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意思就是:曾子说我每天多次自我反省:我为别人帮忙是否尽了最大努力,我与朋友交往有没有撒谎不诚实,我传授课是不是把我知道的都教了、读了这句话我感受很深,我知道了自我反省是一种好习惯,这样就可以知错就改,让自己更加完美一些。第二句是孔子说的原文是这样写的:“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意思就是说:“学习并且不断温习,不是很愉快的事吗?有朋友从很远的地方来到这儿,不是该很高兴吗?人家不知道我也不生气去教他,这样才是君子的作风、是啊!不断温习是一种好习惯。可以加强知识的印象,牢记这个知识,从而是你进步。

才刚刚品读了几天论语,我就受益匪浅,好像在和孔子与他的弟子在交流心得。是啊。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我们应该坚持读书。

《论语》这本书虽然只是一些只言片语和对话,语录,但却包含了文,史,哲,人生,教育,社会生活等多方面,内容丰富.《论语》中的一些经典名言如:"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巧言令色,鲜矣仁.""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我比较熟悉,但文言文件精炼的语言中却已经蕴藏着很多的道理在里面,这本书中每句话后面都配上了译文,每篇后面都附上评点,让读者更容易接近孔子从中学会一些做人的道理,懂得如何去为人处世.

《学而》一篇中孔子谈到孝悌忠信等行为规范和做人的原则.比如"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在孔子看来,孝弟乃做人立世之根本.每个人如果对父母不尊敬侍奉;对兄长不听命维护,社会就乱套了.君将不君;国将不国……孝,悌,忠,信,是孔子经常涉及到的命题,也是孔子用以衡量做人的尺子,他心中正人君子的美德.用今天的道德标准衡量,这些虽然并不是全都适合,但基本是合理的.必竟跟封建社会不一样了,现在的人有了自己的规范,例如我们反对古人的"愚忠""愚孝".

几千年过去了,孔子在做人与学习的关系问题上,所强调的做人第一,首先做好人,到现在依然受到肯定.

《为政》一篇也谈到了人生的修养.孔子把孝的问题,礼节的问题,忠信的问题,义勇的问题看得很重.认为一个人不具备这些品格,就谈不上有道德,也就无法立足于社会,更无法治理国家.另为孔子对许多日常言行举止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如"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止,是知也."孔子像我们强调了做人要实事求是,别不懂装懂."先引其炎而后从之."则交到了我们要有重视实际的求实精神."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瘦哉"表露出孔子轻言重行的倾向.我们可以从这些言论中学到孔子的思想,而对于我们当代人的人生取向也是有很大指引.

《论语》所带给我们后人的启迪和价值时说不尽的,有空休闲时真该拿出来读一读.

学校为了促进教师的学习成长,在假期里开展同读一本书活动,并为每位教师赠送了《论语》和《是什么使教师进步》两本书,使我们在学习中得到收益。

孔夫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思想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的智慧启迪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后人尊称他为“圣人”。

《论语》是圣人的经典著作。《论语》语言质朴,内涵丰富,博大精深,它在人们的思想中有深刻的影响,得到了后人的信仰、尊重,是后代人必读的一本圣书。特别是教育工作者学习这本书受益非浅。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这就是一句千古名言。翻译今天的语言是:“把老师教给你的知识和你因此而得到的知识在现实中实践它是一件令人十分愉快而振奋人心的事。”孔子认为作为教学过程的一方——学生的学习活动,本身就应该是快乐之事。孔子的教学思想完全是一种启发式的教学思想,并且十分看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在实践中锻炼知识和提高知识能力的培养。孔子的这句开场白就是告诉弟子们,理论联系实际,把学来的知识放到实践中去才是真正的知识,才能证明你已经把握了知识。而真正懂得知识的人在现实中的运作会兴趣倍增,会自然产生出需要更多知识的充实。

当我读到这句话的时候,不禁引起了我感慨:“教师必须不断学习”。校领导真是我们的救星,及时为我们增加营养。

当今社会知识裂变“一日千里”,知识在不断更新。用传统的眼光看待今天的事物已经跟不上社会形势的需要,所以老师要经常更新知识结构,要对新知识保持长久的好奇心与敏锐感,为了培养能够适应这个社会需要的人,老师就必须不断学习、不断实践。

学习、实践的重要性,我们大多数人都知道,可是“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的学习方法,都是重中之重。只读书学习而不会积极地思考问题,就会茫然无知而没有收获,就是我们平常说的读死书。反之,如果只空想而不读书学习,就会疑惑不解,精神疲惫,就成为“纸上谈兵”。所以,我们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不仅要多读书、认真学习各种先进教学经验、优秀论文、教学先进案例,而且要勤加思考,不断将所学知识与日常教学相结合,在实践中不断将理论知识转化成为实际行动,只有这样做才能使我们所学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使之不断符合社会的需要。“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解释为“在温习学过的知识时,能有新体会,新发现,那么就可以当老师了。”这也就是对我们学习思考提出的要求,要求我们在学习中不断“温故而知新。”只有坚持不懈,持之以恒的努力,才能使我们不断提高,只有这样才能够适应这个飞速发展社会的需要。相信只要我们深刻体会《论语》中的精辟言论和孔夫子“自强不息”的精神实质,并将其作为行动准则,不断努力学习,不断实践、反思,定能为我们的社会培养合格的下一代。

古今中外,优秀的文学典籍不计其数,他们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其中《论语》就是对人们影响最深的书籍之一。

这一句是孔圣人在河流边感叹的,他告诫我们:时间就像河水一样不停的流逝,要珍惜宝贵的时间。是啊!时间飞速流逝,一去不复返。有一句名言:请珍惜时间吧!因为时间是组成生命的材料。只有抓住了时间,充分利用时间,我们才会实现人生的价值,让生命在有限的时间里延长,出彩。

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有这样一种现象:许多青少年沉迷于网络游戏,崇拜“游戏英雄”,整天抑郁不振,导致学业荒废,这是非常可惜的。如此美妙的花样年华,却被白白浪费在虚拟的游戏中,被白白浪费在浑浑噩噩中。年轻时代,时间不能太随性去支配,要让自己每一分,每一秒都过得有意义,有价值,过得踏踏实实。

我国现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文学家鲁迅先生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时间就像是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意挤,总还是有的。”鲁迅的成功,有一个重要的秘诀,就是珍惜时间。鲁迅确实惜时如命,他把别人喝咖啡、谈天的时间都用在工作和学习上。鲁迅以各种形式来鞭策自己珍惜时间,刻苦学习和工作。正是因为有了这种惜时如命的精神,鲁迅在他56岁的生命旅途中,广泛涉及自然、社会科学的许多领域,一生著、译一千多万字,留给后人一份宝贵的文化遗产。

纵观古今,没有哪一位对国家,对社会做出卓越贡献的伟人不是珍惜时间,忘我勤奋的楷模。时下,不少中学生缺乏的就是时间观念,他们没有人生理想,学习态度不端正,一上课就萎靡不振,无心听讲。基本的学习时间都不能保证,更谈不上用业余时间让自己有所作为。长此以往,岂不是毁了自己的一生。

年轻的朋友们,为了自己光明的未来,为了自己充实的人生,让我们携手,一起珍惜时间,一道务实奋进。来展现自己靓丽的青春,实现自己成功的人生。

随着中国近代社会的到来,各种西方学说陆续传入中国,形成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强烈冲击,甚至连长期在中国思想界占统治地位的儒家思想也不能幸免。在学习了半个学期的《中华元典导读》课和阅读了《论语》这部书后,我认为要解决这个问题,必须从儒学的根,即孔子的《论语》说起。《论语》大概包括的以下几种思想,即仁、义、礼、智、信、恕、忠、孝、悌,以下分别加以介绍。

仁:爱人。孔子思想体系的理论核心。它是孔子社会政治、伦理道德的最高理想和标准,也反映他的哲学观点,对后世影响亦甚深远。仁体现在教育思想和实践上是“有教无类”,春秋时代学在官府,孔子首开私学,弟子不问出身贵贱敏钝,均可来受教。仁体现在政治上是强调“德冶”,德冶的基本精神实质是泛爱众和博施济众,孔子把仁引入礼中,变传统“礼治”为“德治”,他并没有否定“礼治”,他的“德治”无疑是对“礼治”的继承和改造。爱人既为仁的实质和基本内容,而此种爱人又是推己及人,由亲亲而扩大到泛众。

义:原指“宜”,即行为适合于“礼”。孔子以“义”作为评判人们的思想、行为的道德原则。

礼:孔子及儒家的政治与伦理范畴。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礼”作为中国封建社会的道德规范和生活准则,对中华民族精神素质的培养起了重要作用,但随着社会的变革和发展,特别是封建社会后期,它越来越成为束缚人们思想、行为的绳索,影响了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初三论语的读后感篇四

我坐在窗前,窗外是望不见尽头的雨帘。四遭都由迷茫的雾霭包裹着,望不见天日——现在是晚上也没有天日。我显然是孤独的——高处不胜寒,其实能感受到甚是孤独的寒气在刺高楼的骨。然而我却又不是孤独的:我有无数的寒冷的灵魂陪伴。或许,孤独与不孤独,本是一种有无相生也长短相形也难易相成的存在。

什么是陪伴?我思索着……。

陪伴是真诚的映照罢,但我却司空见惯了不真诚的陪伴:贪官污吏,臭味相投,勾结在一起,只是为了谋求更大量的暴利。恐/怖分子与邪教徒串通在一起,只是为了在几千年沧桑的文化上添加一道伤痕。如果这些种种陪伴的阴暗还可忽略不计,而最为重要的是,一旦一个贪官污吏为真诚所蒸煮、逼问,另外一位“陪伴者”便只是惶惶然退却,再也不敢来陪伴这为“小孩”的纱网所捕住的苍蝇了。当这些不真诚的陪伴结束时,我们没有看见任何一滴泪花落下,因而陪伴不一定是真诚的映照。

那么陪伴是何物呀!其真诚也罢,虚假也罢,都只不过是树叶罢了,而它自身则是一片树林,一片伟大而谦虚的树林!我问到答案,答案却渺无声息;我问到过程,过程却杳无音讯,我手中的树叶零落成泥碾作尘了,香也不如故,但仍是,仍是杳无音讯。

我迷惘了……。

迷惘了必会明晰,天空现出一道光亮(因为打雷了),接着我的心也明晰起来。我望向天空,便知道了:陪伴必将是孤独的,也必将是虚假、恶心、可怖、残忍、灭绝人性的,但也是真诚、舒心、可爱、善良、闪耀着人类之光的。正如乱世出而有忠臣,大伪出而有智慧一般。这世界永远便是如此:谁若不遵循此道,谁就得被灭亡。万物皆是相对的,并没有绝对的。

因而,一切陪伴你的人都是值得感恩的,因为在一般人的友谊和家庭中,是不存在所谓利害关系的:若存在,你的母亲会为了一个按逻辑来说与她毫无一丝联系的独立个体而作出大于回馈数十倍数百倍的付出;你的友人会做出无哪怕一丝利益的完全为你考虑的选择?我相信不会。因而感恩罢!你本就应当感恩。

万物都是同源的,也就是说:你我是一体的。那么这么紧密得几乎不可能分开的,与生俱来的陪伴,便是不应打断的。那些愚昧的冲突为甚么要存在呢?本是不应存在的。

我们相互陪伴,只是因为我们是人类,是伟大的人类!

愈发离奇了。我也不愿多说,幸而明天中午雨便会停,我们便应当统统忘却了这一夜的陪伴。

第二天中午雨并没有停......

初三论语的读后感篇五

从论语的洋洋万言中,每个人都能够读到自己想要的东西。作为一个基础教育工作者,我懂得了:人就应如何度过自己生命中的每一天,作为一个平凡人,就应如何过好自己的人生。其实,这正是我们最需要传达给学生的东西。

心并不真的认为君子务必治国平天下,人生最终的追求,仍然是要归结到内心的平静,要能够体味到平凡生活的幸福,而这些,其实都取决于心境。

《论语》关注的是所有平凡人的平凡生活,告诉人们就应怎样去生活才能够达致幸福,它是温暖人心的。而如何生活,是我们每个人在学习其它各种知识之前最就应学习的,也是我们教师最需要传达给学生的,正因它关乎一个人是否能具有健全的人格,是否能拥有充实的内心世界。在这天这个充满了诱惑和选取的年代,孔子的生活之道值得我们去用心感悟。

初三论语的读后感篇六

宋代开国丞相赵曾说:“半部《论语》知天下。”可见这句话道出了论语在修身治国方面起了很大的作用。今日小编就为大家整理了关于论语读后感作文,欢迎借阅学习,一起来看看吧!

在我们班的图书角里,我利用课余时间,读了一本非常有教育意义的书——《论语》。这本书是春秋战国之际,记载古代大思想家孔子及其学生言行的一部书,语言简练而形象生动,里面涉及哲学、政治、经济、教育等各方面。

《论语》内容非常丰富,是儒家文化的经典着作。其中有这样的句子,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意思是说:“只学习不思考就会越来越迷惘,只思考不学习就很危险了。”告诉我们读书人如果只接受书本的知识,而不知道用自己的脑子去思考,是雷声大,雨点小。我想把它作为座右铭,时时提醒自己。古典文化是一个民族留给后世的精神之火,而少年儿童就是接过这火把的最好人选。这束火把,一定会陪着我们更好的走过属于自己的人生。我建议,同学们都来学习《论语》,多读古典书籍,一定会受益无穷,这灿烂的火光会照亮一生。

从二年级开始,我和妈妈一起每天快乐诵读国学经典《论语》。

《论语》你们想不想知道是它写什么的?是谁写的呢?我猜你们都想知道吧!其实它是一本语录。二千五百多年前,有一位老师孔子,他对学生非常有耐性,对人非常的谦逊,所以很受人尊重。这本语录主要是他的学生把孔子上课说的话和生活中做的事记录下来。

《论语》记录了很多孔子说的话,对我们的学习和生活都有很大帮助。其中给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公冶长第五》子曰:“伯夷叔齐,不念旧恶,怨是用希。”这句话是孔子通过称赞伯夷叔齐俩兄弟不记仇,因此别人就就不记得他们的旧怨这样一个故事讲述了为人处世应有的态度。

平时在班里,我与同学之间相处难免会有吵架,闹意见的时候,这时我就应该学会“不念旧恶,怨是用希”这样我们才能够友好相处,互相帮助!

其实,悄悄告诉你,这本语录还有很多宝贝,虽然我只会诵读,还没有完全弄懂所有的语句,但古人说过,读书千遍,其义自现!所以,我已经约好妈妈每天继续诵读《论语》,多学学里面为人处世的道理。你呢,要不一起来吧!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自省也。”这句话出自《论语》,是我最喜欢的名言之一。每当读起这些古典名着时,都不禁会赞叹起瑰丽的中国文化,四书:《论语》、《孟子》、《中庸》、《大学》,五经:《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这些灿烂的瑰宝已经在世界文化史、思想史上有着极高的地位。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自省也”的意思是看见贤人要想着向他看齐,看见不好的人要反省自己有没有跟他相似的毛病。这句话教导我们正确的学习态度是向一切人学习,随时随地要注意学习,不但要学习别人的长处,还要借鉴别人的短处,反省自己有没有跟他类似的毛病。老子也说过类似的话:“善人,不善人之师;不善人,善人之资。”

虚心求教是一个人最重要的品质,遇见不懂的要及时请教别人,努力与别人看齐。如果人们没有“见贤思齐”这种精神,那么你,你还是原来的你,不会有任何前进的步伐,生活也就不会有动力,而动力决定着你的成败!

因此,我们应该有着“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自省也”的这种精神!

每一则语录虽然都寥寥数语,但多次运用反问、排比、比喻等修辞手法,频繁使用几个赋有表现力的关键语气词,使表情达意富有感染力和表现力,甚至说话人的神态都栩栩如生地呈现在人眼前,是什么文章这么精炼,表达又这么生动、形象呢?不知道?我来告诉你,是《论语》十则。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温,不亦君子乎?”

对于知识,“学”只是过程,“习”是一个巩固的过程,要想掌握更多的知识,必须把“学”和“习”结合起来,只有用丰富多彩的知识点缀自己的大脑,才能成为一个有价值的人。朋友从远方千里迢迢的赶来,我们应该感到无比快乐与荣幸,我们可以取长补短,增加友谊,这样难道不开心吗?我们做人要坦坦荡荡,光明正大,不要不被人了解就杞人由天,应该保持一种良好的心态,对待事物。

我知道了怎么学习,我知道了该怎么做人,《论语》十则让我懂了许多许多……。

《论语》告诉大家的东西,永远是最简单的。《论语》的真谛,就是告诉大家,怎么样才能过上我们心灵所需要的那种快乐的生活。

孔子提倡仁爱,但他并不认为应当以丧失原则的仁爱之心去宽宥所有人的过失。《论语》告诉我们,要本着平等和理性的态度去尊重每一个人,且彼此之间要留有一点分寸,有一点余地。常言道:世界是个大家庭。既然是在“家”里,就不免人各有志,人各有禀性,正如有爱螃蟹,有人爱鲈鱼,不过都是求真的一种心境。只要不越于原则,还有什么不可以真心待人,真诚说话,真情做人的道理呢!

品味人生,修身养性,其目的正是要在愉快地生活中做好这一次穿越。淡泊的襟怀,旷达的心胸,超逸的性情和闲适的心态去生活,将自己的情感和生命融入自然状态,这样才无愧与天地,也才能如孔夫子教导我们快乐地生活的秘诀那样,去找到你内心的安宁。

孔子的至理名言,比不上老子的意味深长,比不上庄子的逍遥洒脱,却是一剂朴素的灵丹妙药,短短几句,往往就能使人受益一辈子。

论语中,给我印象最深的几则,莫过于“子欲居九夷。或曰:“陋,如之何?”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第一则说孔子想住九夷那蛮荒之地去,大家觉得奇怪,就去问他怎么去住那么落后的鬼地方呢?他却答“君子住在那,又怎么会闭塞落后呢?”此话又说到了两个方面,一是君子不回在乎外界环境的好坏,毕竟自身内心的清净重要于外界环境的清净。二是人改变环境,还是环境改变人,有一则小故事说把胡萝卜放到开水里,胡萝卜变软了,把鸡蛋放水里,蛋清蛋黄都凝固了,把咖啡豆磨碎了放开水里,水就成咖啡了,这足以说明三种对于外界环境的态度,是“穷忍着,富耐着,睡不着眯着。”直到被环境慢慢改变还是与环境对抗,亦或者是如咖啡豆一般的改变环境,孔子正是说,君子能到九夷去像咖啡豆一般的改变环境,那里就不会闭塞落后了。

自从妈妈给我买了一本适合儿童阅读的注音版《论语》,我每天都会抽出一小时让妈妈教我。

《论语》记录了孔子和他弟子的言论。我记得最清楚的就是开篇的第一章第一则: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意思是说学过的知识,在一定的时间里温习它,不也是很愉快的吗?对学过的知识进行复习,不仅可以加强理解,同时也会从知识中领悟到新的道理。就是老师经常说的:“温故而知新。”

在《论语》中,孔子对“诚信”二字做了详细的解释。诚就是以诚待人。信就是说过的话要算数。信字是人字和言字组成的,意思是人应该讲信用,守诺言,这样人与人之间才能友好相处。

虽然我在很多词语上磕磕碰碰,似懂非懂,有时甚至觉得枯燥无味,但我不知不觉中已经得到了启发,油然而生的是一种对孔子的敬仰。我一定会花很长时间去读,把里面的知识记在心里。

初三论语的读后感篇七

读了《论语》这本书,我的感触至深。因为这里不但有大家明白并且知道的论语,还有一些大家比较生疏的论语。

比如说:子曰:君子之德,风;人之小德,草;草之上风,必偃。这句话也代表了我们不能做一个墙头草,然后随风倒。没有一个自己的理由,总是听从别人的安排,跟着那些有思想的人倒。

子曰:当仁,不让于师。这句话代表了我们遇到了合乎仁德的事,即使面对老师,也不必谦让。也说明了我们应该在老师面前,就诊一些老师的错误,更对的应该是在人德、人品一面上,有一些修改。这样,我们的教育,就万无一失了。

子夏为莒父宰,问政。子曰: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这句话也反映了老师对我们所说的:做事情不能着急,如果太着急,就没有多少成果,反而还要重新来一遍,还不如稳扎稳打,把事情一次性做好。虽然这样慢一些,但是,这毕竟是做事最快的方法。要是着急,成不了,瞎操作,没有一点用处。

还有大家最熟悉的一句: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也是我们要温习所学的内容,复习了之后,才可以稳扎稳打,学上其他的、更加新鲜的知识。所以,温习还是很重要的,如果不温习,就像猴子搬包谷一样,走着丢着。第一天,有100%,到了第二天,不复习的话,就跌倒了50%,还不复习,第三天,就只剩下最后的5%,第四天,还不复习,那么,这个东西就忘完了。所以,我们应该好好复习。

这就是我总结出论语的几条名言,我们应该学习学习。

初三论语的读后感篇八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自省也。”这句话出自《论语》,是我最喜欢的名言之一。每当读起这些古典名著时,都不禁会赞叹起瑰丽的中国文化,四书:《论语》、《孟子》、《中庸》、《大学》,五经:《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这些灿烂的瑰宝已经在世界文化史、思想史上有着极高的地位。

孔子还认为“苟志于仁矣,无恶也”。即如果一心一意培养仁德,就可以消除恶。的确,品德在一个人的人生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它决定着人的一生,不好的品德会使一个人丑陋、恶毒,甚至会让人走上犯罪的道路,而良好的品德会让一个人美丽、善良,受到很多人的喜爱,可见,培养仁德是很重要的。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自省也”的意思是看见贤人要想着向他看齐,看见不好的人要反省自己有没有跟他相似的毛病。这句话教导我们正确的学习态度是向一切人学习,随时随地要注意学习,不但要学习别人的长处,还要借鉴别人的短处,反省自己有没有跟他类似的毛病。老子也说过类似的话:“善人,不善人之师;不善人,善人之资。”

虚心求教是一个人最重要的品质,遇见不懂的要及时请教别人,努力与别人看齐。如果人们没有“见贤思齐”这种精神,那么你,你还是原来的你,不会有任何前进的步伐,生活也就不会有动力,而动力决定着你的成败!

因此,我们应该有着“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自省也”的这种精神!

初三论语的读后感篇九

论语是孔子和他弟子的一本语录,讲述的是孔子与其弟子或一些官员的对话,是儒家的经典之作。其中我最喜欢的是这一段:。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明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这段话的意思思是说:学完了再去复习,不让人开心吗?有朋友从远方来,不快乐吗?人不知我而我却不生气,不是君子吗?看了这段话,我想到了明朝的刘大夏。

小时候的刘大夏十分聪明,对孙子兵法更是情有独钟。看了一遍又一遍,总是爱不释手。他告诉别人:“我遵守了孔夫子‘学而时习之’的教诲,十分高兴。”刘大夏当上官后,他的同窗来找他叙旧。刘大夏摆了一桌酒席,对同窗说:“唉,自我当官后,也只有远方来的你让我如此愉快啊!”

有一天,刘大夏在路上遇到一个醉汉,官兵大喝:"刘大人出巡,让道让道!”醉汉说:“什……什么刘……刘大人啊?”官兵说:“就是刘大夏刘大人!”醉汉说:“没听……听说过……过这玩……意。”刘大夏见状说:“算了算了,绕道走吧。”按照孔夫子的话说,刘大夏的这种行为就是君子所为。

子曰:“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

我们一开始观察人,正如孔子所说,听了他说的话就相信他的为人处事。但是自从读了《论语》我才知道,要真正了解一个人,听了他说的话之后,还要观察他的行为,这样才能真正了解一个人是不是真正的君子。所以,读了《论语》之后,使我受益良多。它使我懂得了只有多读书,读好书,多读经典著作,才能令我们的思维更敏捷,视野更开阔,做事更合理,才能让我们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道路上不断自勉,少走弯路。才能让自己在做人做事方面更符合日常行为规范。

初三论语的读后感篇十

《论语》一书中,关于君子的叙述,还涉及了好多方面,如“孝道”、“交友”、“金钱观”等等,句句都饱含真理,读来发人深省。这些不因时代更迭、岁月变迁而褪色的真知灼见,对于我们的成长有着莫大的好处,我们应该多读读《论语》。《论语》,作为一部中华民族的瑰宝,给我们的启示远不止这一些,作为一个教师,希望自己“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虽不能至,心向往之。

中国传统的道德理想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做一切事情的根基,修身是放在第一位的。修身可理解为外在能力完善,并懂得变通,与时俱进,而内在心灵则完满、富足,待自内心修为提升,自身能力提高才能更好地去为人处事。

《论语》的第一篇是“学而”,讲的不是关于学习的道理,而是学做人的学问和为人处世的原则,即君子的修养。“人不知而不愠”、“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贫而无谄,富而无骄”等讲的.是如何学做人做事的学问,教导我们要通过不断的学习和精进,进而努力修养有“仁”“爱”“孝”“弟”等品德的人,成为真正的君子。作为一名教师,教授学问是重要的,但是教育或者影响学生的做人做事也是必须的。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教师要自己先成为一个君子,身正,而后正人,起到行为示范的作用。

孔子有弟子三千,贤人七十。想成为孔子的学生很简单,一块肉就行了。“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尝无诲焉。”意思是说只要给我一些薄礼,我从来没有不教的,来者不拒。这就是孔子的“有教无类”,不论什么人都可以接受教育,不管他是富人还是穷人,聪明的还是愚笨的。教育各式各样的学生,就会想到孔子的另一个教育观点——因材施教,指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个别差异出发,有的放矢地进行有差别的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扬长避短,获得最佳发展。其实因材施教和有教无类是相辅相成的。只有有教无类的因,才有因材施教的果。孔子的教育就是把学生都培养成君子,君子就是品德上有所树立的人,有所为有所不为。那么在学识、能力上要达到“君子不器”的地步,就是看似没有什么专长,却什么都可以做,可以向任何一个方向发展,成为社会需要的任何一类人才。

人生是一个对自我不断完善,不断充实的过程。为了使自己的外在和内在都有所提升,我们需要不断地进行学习。人生的起点还是学习。“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只有通过学习,才能掌握做人的道理和做事的本领。更重要的是,学习是仁、知、信、直、勇、刚等人生各种素质得以充分发挥的条件。“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三十而立”重心在“立”字。伴随着年龄的增长,学到了不少知识,丰富了人生阅历,基本掌握了为人处事的道理和原则,从而作为一个独立的主体、而不是依附于父母或家庭在社会上做人做事了。

我们在个人品行修养方面追求君子的行为,那么,在生活方面,我们更应当严于律己,正确对待富贵贫贱。子曰:“君子食勿求饱,居勿求安。”君子饮食不求饱足,居住不要求舒适。“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富贵,是人人所渴望的,不用正当的方法得到它,就不会接受;贫贱,是人人所厌恶的,不用正当的方法解决它,就不会逃避。可见,精神上的快乐要远远高于物质上的快乐。

《论语》是我国的经典作品,是儒家思想的核心著作。古人云:半部《论语》治天下,其地位之高、对每位中国人的影响之深不言而喻。即便是一位没有读过《论语》甚至是没有读过书的人,依然受到了《论语》思想的影响。当我以一个教师的视角去重新翻阅它时,我再次感受到了孔子作为一位教育家的思想高度。

初三论语的读后感篇十一

对于整个东方的文化而言,孔子也许算是最特殊的存在。西方人总试图将儒学作为宗教理解,他们所看到的孔子是一位精神的偶像,也许,如果所有无法摆脱的精神制约都可以视为宗教的话,孔子确实是这样一种后果的直接缔造者。但实际上这种认识存在非常大的偏差。虔诚的教徒永远不能理解的是,在中国宗教始终不过是无数围绕“治世”而采取的手段之一,不会有一个帝王真的允许哪个宗教来控制他世俗的天下,所以也不会有哪个人怀着神圣的心情认真去探讨神存在的可能性。中国不会出现像文艺复兴那样的人性觉醒期,因为中国人的眼睛,从来没有片刻从人生活的世界移开到上帝的宇宙中去过。中国的哲学是彻头彻尾经世致用的哲学。“子不语”所表达的表象的敬畏之下实质则是漠不关心,以致所有“怪力乱神”在最初就驱逐出了研讨的范围,也使得在后世这种实用主义的风气经年不绝。

然而着眼于现世,却并不意味承认现实。

东方的读书人,总是怀有类似“劝世”的情结。所以孔子长久担当的真正角色是教育者。在他本人的时代,儒学倡导的是人的自制,上至君王,下至草民,人应该使自己向一种理想人格趋近。孔子将之定义成为“君子”。通过强调人的修身与自省,孔子宣扬当一个君主的自我修养达到完善,那么他的权力就可以通过最和平高贵的方式来保证。这不能不说是一种天真,因此我们看到后世虽将孔子本人拜为先师,却没有几个强大的君王是按照他的理念在经营他的政权。尽管如此,那些对于理想人格的设定却并没有被轻贱。今时今日,中国人的`道德标尺也依然围绕着它们,谦逊淡定博学慎行的君子形象在我们的潜意识中始终被向往,但它一直以来被推崇的原因之一,就是因为谁也还没见过它的完成。那些劝诫简短如“不迁怒,不二过”,如“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却无一不是包含了对于自身情绪与意识的双重控制,“君子”是一群有着绝对精神力的人,从这种意义上看,孔子相信个人意志的力量胜于环境的影响力,因为在他的描述中,“君子”无所谓贫富职业境遇,他们从不慌张,从不刻意争取,永远只是物来则应随遇而安,泰山崩于前而面不变色,而一旦被委以大任,他们又能把一切都做得很好。

这是一种理想主义的悖论。

儒学的本末,都成为这个悖论之下的一个圈套。这个圈套的根基是一个绝对正确的假设,它决不可能实现,同时任何理论又都不可能推翻它,结果就是连它的创造者本人也被它套了进去。讽刺的是现实之中,孔子并没有像他所说的那样应该只是做好全部的准备来等待时机的降临。众所周知,孔子一生的大部分时间都用在试图说服那些绝不可能——按照他所说的,去重现一个绝不可能回到的美好过去——的君王的努力中。这是非常悲哀又奇怪的事。我们看到过最标准的智者形象,是像老子那样遁世于飘渺的。因为如果看清了全部的现实,就会明白要改变已成规矩的方圆只能是种妄念。我很难相信孔子真的认为他所理想的世界可能到来,他所留下的形象也从来不是这样一个野心而自负的人。在他所留下的关于自己理想的叙述中,我们看到的是和所谓“治国平天下”截然不同的方向。他喜欢音乐,向往沐风逐月的清逸闲悠,崇拜老子,直言见老子犹见真龙。但是最终他一天也没有真正去落实过他的憧憬,他舍弃了清高与优雅,以卑微的姿态投身于时代的洪流中,试图用老迈的身躯挡住滔滔的江水。而这一切的理由,也许只是出于一种悲悯与责任感。他背负了整个时代的理想与现实。他的智慧一定使他看到了未来只会是现实的不断重演,被遗忘的美德从不会被唤醒,就如它们从来不曾真的存在过。带着这样的矛盾与感伤,他一生都在做一件明知不可为的事。如同一句古老的箴言所说:巨大的悲悯,超越了善。他注定会失败。他成为了不可被战胜的人。

初三论语的读后感篇十二

茫茫千余年,悠悠数代人。多少人的姓名随岁月的蹉跎而磨灭,多少件事迹因光阴的流逝而隐去,多少观念被时代的变迁而尘封。回望过去。有多少人可以名垂青史,又有多少思想可以让人为之倾倒。而《论语》,这一部语录体散文,却能载入千千万万有志之士的心中,激起浪花。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我们好像看到孔子率领着弟子们,正站在宽阔的,奔腾而过的河流边,在微风吹拂下,指点江山,感慨消逝的时光,就像这喝水一样,日日夜夜不停地流荡,一去不复返。这种紧迫的,时不可待的,应当及时努力的感受。有如屈原的“日月忽其不掩兮,春与秋其代序。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在生活中,他们激励了我们一代代自强不息,争分夺秒为事业而奋斗,像孔子一样“学而不厌”。

“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让也。譬如平地,虽复一篑,进吾往也。”对我们的人生,有着着重的意义,其一,大的成就,都是从小事做起的,不可半途而废。做事情开个头很容易,但却很少有人能坚持到最后的。其二,人们的学业乃至事业成就的大小,全系于个人的努力的多少。虽然乍看这句话比较绝对,但是在很多的时候,主动努力使可以改变客观环境的,关键在于是要克服自身的惰性,这又如荀子的“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在学习中,他们告诉我们只要坚持不懈,锲而不舍,定会取得理想的成就。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中的松柏,在一年中最寒冷的季节,伟岸挺拔,不折不挠,苍翠葱茏,富有极强的生命力,启迪了后代不知有多少文人雅士的诗情画意。就如刘禹锡的“后来富贵以零落,岁寒松柏犹依然。”的情怀。他们这些有志之士以松柏这些自然界现象为喻,表白自己矢志不渝的节操,也歌颂那些经得住严酷考验的坚贞不屈者。

“已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句话是说,自己所不想做的事情,就不要强加在别人身上。这是孔子终身倡导的儒家思想,意在告诉我们什么是怨,什么是仁,也就是孔子所倡导的“推己及人”。就是以人之心推己,以己之心推人。换位思考,很多看似很难解决的问题就会迎刃而解。这告诉我们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学会善待别人,也是对自己的善待。一个人在尊重别人的过程中也受到了别人的尊重,一个人在善待异己的同时也端正了为人处世的态度。

漫漫长河里,《论语》留给我们的是宝贵的精神财富;悠悠岁月里,《论语》教会我们的事深刻的人生哲理。我们在它的教导下慢慢成长,社会在它的引导下不断进步。

《论语》,我们的瑰宝!

初三论语的读后感篇十三

《论语》是中国文化最重要的典籍之一,《论语》教给了我们如何在现代生活中获取心灵快乐,适应日常秩序,找到个人坐标。读《论语》多遍,每一次都有不同的心灵收获,现在就结合工作来说一点肤浅的个人感受吧。

收获一:孔子的学生曾子曾经说过,“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说我老师这一辈子学问的精华,就是“忠恕”这两个字了。简单地说,就是要做好自己,同时要想到别人。拓展一点说,“恕”字是讲你不要强人所难,不要给别人造成伤害。言外之意是假如他人给你造成了伤害,你也应该尽量宽容。这使我想起在学校领导的信任下,所担任的教科研工作,因为工作地特殊性,肩负着教师专业化素养的提高。虽然来到学校也两年多了,但从没走进教师们的专业领域,现在为了学校的发展,我不得不去从多种角度来考虑这些,确实压力重重。就目前的教科研工作来说,我们做的最多的是常规教研活动,如何从教师们的课堂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方面的小课题还没有实施。在活动中也许会有这样那样的考虑的不周,还希望每位老师直接提出,我们接受了你的建议,在你的建议下提高的不止是你个人,还有我们这个团队的成员。

《论语》告诉我们,不仅遇事要拿得起放得下,还应该尽自己的能力去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所谓“予人玫瑰,手有余香”,给予比获取更能使我们心中充满幸福感。我们可以做到:帮助别人,提高自己;理解别人,获取快乐。

收获二:读《论语》我发现,孔夫子教育学生时很少疾言厉色,他通常是用和缓的,因循诱导的,跟人商榷的口气。这是孔夫子教学的态度,也是儒家的一种态度。

在我们的课堂中,通常会有体罚与变相体罚学生的现象,包括我在一次有一次的课堂激情的引导下,如果还有学生做小动作,不做作业造成考试成绩不及格,屡教不改的学生,我在课堂上也失去过理智,责骂孩子,结果我发现孩子疏远我,躲着我,过后,我不仅在想,我的这种感情冲动,除了伤害了孩子的感情以外,还让孩子怕了你,他不敢亲近你,还会学么?最近我班里有一名每天上课打瞌睡学习成绩一降再降的孩子。我知道,这个孩子的这种情况,是属于家长管教的问题,于是我就和家长取得联系,没想到周一我看见的是孩子脸上的青肿,问他:怎么了?他说:是爸爸用皮鞭打的。看着孩子的脸,我开始自责,为何总找理由说自己忙,不去主动和家长多联系,让家长在教育孩子理念上转变以后再共同努力来帮助孩子提高成绩呢?这些都不是我们想要的。我们想要的是什么呢?找出孩子存在的问题,有的放矢的去跟孩子谈,帮他认识自己的错误,进步那么一点点,这就是我们的目的。

真正好的老师会像孔夫子那样,平和地跟学生商量着把这种天地人三才共荣共生的关系讲透。教育学生做真人,说真话,做真事。每个人在这个世界上都有自己的人生轨迹,都有自己存在的价值,在尊重、宽容之声响彻云霄的今天,老师应本着理性的眼光,尊重的思想与同事相处,与孩子交流。

这样一种从容不迫的气度,这样一种谦和的态度,其实正是中国人的人格理想。

孔子那平凡的话语中透着超凡的睿智,闪烁着智慧的哲理。需要我精心拜读、细细品味。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18929419.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