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一段时间的学习经历,我们可以利用总结来梳理思路。写出一篇较为完美的总结并非易事,需要我们不断地反思和修正。在下面,我们列举了一些实用的总结指导原则,希望对大家的写作有所帮助。
在全市中医药发展大会上的讲话篇一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供大家参考。
同志们:
中医药是中国古代科学的瑰宝,也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凝聚着深邃的哲学智慧和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健康养生理念和实践经验。今年x月x日,************亲临x视察调研,第一站就到了医圣祠和艾草企业,这充分体现了******对中医药工作的高度重视和关心关怀。******在x视察调研时对中医药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思想深邃、内涵丰富,为中医药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赋予了新的历史使命。
今天召开全市中医药发展大会,主要任务就是深入贯彻落实************在x视察调研时对中医药工作所作出的重要指示精神,贯彻落实全国中医药大会、全省卫生健康大会和中医发展大会精神,安排部署我市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工作,动员全市上下进一步统一思想、提升站位,凝心聚力、真抓实干,以中医药事业发展的实际成效践行“两个维护”,开创我市中医药强市建设新局面。刚才,大会对一批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和个人进行了表彰,在此,我代表市委、市政府,向受到表彰的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表示热烈的祝贺!向为x中医药事业发展付出辛勤努力、作出重要贡献的全市中医药工作者,致以诚挚的问候!
刚才,x位同志从不同角度作了交流发言,可以看出大家对x中医药事业的热爱,对当前大好局面的欣喜和对美好未来的期待,讲得都很好,很有代表性,大家要互相学习借鉴,再创佳绩。一会儿,x还要发表讲话,大家要认真抓好贯彻落实。下面,我先讲三个方面:
近年来,我市深入实施中医药强市战略,打响x文化品牌,坚持“医、保、教、产、研、文、贸”七位一体,全面推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被确定为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试验区、全国中医药服务贸易先行先试重点区域城市,成功创建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市,中医药整体工作由小到大,从量变到质变,提质扩容,发展强劲,中医药在维护和促进人民健康、推动健康x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中药材种植全面铺开。全市中药材种植品种x个,种植面积x万亩,建成x个中药材规范化的种植基地、x个“中药材产业示范基地”,既保证了中医药产业发展原料供应,又发展了地方特色经济,助力了群众脱贫致富。中药企业发展壮大。拥有了以宛西制药、福森药业为代表的规模以上中药企业x家,获得gmp认证(优良生产规范认证)的中药企业达到x家,其中福森药业在香港上市,新三板挂牌中医药企业x家,全市中医药产业年产值达到x亿元。艾草产业迅猛发展。“世界艾乡”品牌初步打响,x成为全国最大的艾产业种植、生产和销售基地,艾产品涵盖保健和衣、食、住、行等方面近x个品种,全国市场占有率达x%以上,年销售额达x多亿元。医养融合开局良好。实施x健康城重大专项,推进x健康养生园、x健康产业园建设,建成x个河南省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基地,规划x个中医药特色小镇,其中x个已建成运营,建成一个医养融合基地,社会中医养生保健机构遍布城乡。
x年,我市在全国率先组建中医药发展局,成立了由市长任主任的“市中医药发展工作委员会”,出台了扶持中医药发展的政策措施,为统筹中医药事业产业融合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体制机制保障。市县乡村四级中医药服务体系逐步健全,全市现有中医医院x家,中医诊所(门诊部)x家,中医机构床位x张;建成x个乡镇卫生院中医堂、x个综合医院的“x苑”、x个中医院治未病中心;拥有国医。
当前隐藏内容免费查看大师、中国中医科学院学部委员x名,国家级优秀中医药人才x名,中医执业(助理)医师x人;x个县(市)区已有x个创建为“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
x是医圣x故里和中医药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万世医宗”名扬天下,医圣精神光耀古今,医圣x已成为x鲜明的人文符号,声名远播国内外,尤其是在日本、韩国和东南亚等地影响巨大,每年有上万名国内外各界人士来此拜谒医圣、寻根问祖、游览祈福。我市成功举办了x届x医药文化节和x届x论坛,张伯礼、石学敏、唐祖宣等数十位中医界泰斗、国医大师、两院院士在此讲学论道、研学经方。我市中医药标志性工程医圣祠文化园建设启动实施,将打造一个集文物保护、收藏展览、文化交流、中医诊疗、研学体验、观光旅游等功能为一体的文旅综合体,初步确定为“国家中医药博物馆医圣馆(x馆)”,对进一步弘扬x文化、发展中医药事业起到有力的促进作用。
疫情伊始,我市快速建立中西医协同防治机制,在全省地级市中最早成立中医防治领导小组,最早公布中医药诊疗方案,最早提出艾预防措施,最大规模发放中药预防制剂,市政府投入x余万元,生产x万箱预防制剂,发放x多万重点人群,中医中药x%参与新冠肺炎防治,最大限度减少了重症率、降低了死亡率,中医药抗疫取得明显成效,受到了国务院督导组和省疫情防控指挥部的充分肯定。国医大师唐祖宣加入世界战“疫”,担任同仁堂境外新冠肺炎防治中医专家组组长,累计向x多个国家和地区提供了中医预防方案。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看到,x中医药的发展与************的重要指示精神相比,与先进地区相比,与上级要求和群众期盼相比,应该说,我们还存在不少短板和不足,与医圣故里的地位极不相称。
中医药产业集聚水平低,科研能力弱,创新动能不强,缺乏核心竞争力。比如,x宛西制药和福森药业虽是省内知名中药企业,但还没有进入全国中药企业x强,在规模、产值和影响力上与北京同仁堂、云南白药等中医药龙头企业差距还比较大。我市艾草种植面积全国第一,但艾加工企业普遍“散、乱、杂、弱”,在标准制定、地理标识、批号数量、市场知名度等方面,与毗邻的湖北蕲春县有一定差距。龙头医院带动能力不强,全市x家三级中医院综合排名均未跨入全省前列。
x中医医疗机构多、队伍大,但高质量的中医药服务供给不足。全市县级中医院仍有x家未完成迁建或改扩建,中医院软硬件设施普遍落后,西医院的中医科建设滞后、力量薄弱,乡镇、社区、村级中医药服务能力不足,难以满足城乡居民对中医药服务的需求。
在全国有重要影响力的国家级、省级名中医少,中华中医药学会x名常务理事、省中医药三大学会专业委员会中,我市均为空白。高层次的中医药人才梯队后继乏人,老中医药专家师带徒、中青年专家跟师学习的激励保障机制不健全,一些老中医学术思想和老药工传统技艺面临失传。
相关部门职责不清,存在职能交叉、职责重叠和空白等问题。比如,在中药材种植、加工、认证、监管等环节,存在都管或都不管的情况。全市中医药工作存在“上热下冷”现象,对《中医药法》和国家、省、市出台的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政策执行不到位,有的县级中医药管理机构体制不顺、职能分散、人员不足,部分县存在分管副职只管中医,不管中药,实际工作脱节现象,无法形成工作合力。这些问题,需要引起我们的警醒和思考,采取有力措施,尽快加以解决。
党的十八大以来,************高度重视中医药发展,党***把中医药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国家相继出台了《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x—x年)》《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意见》《关于加快中医药特色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中医药文化传播行动实施方案(x—x年)》等一系列重磅文件。******到x视察调研以来,国家、省对x中医药发展工作支持力度空前加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党组书记余艳红、省政府副省长戴柏华、省政协副主席高体健等领导分别到x调研中医药发展工作,并提出明确的支持意见和要求。可以说,x中医药发展迎来了千载难逢的黄金机遇期,我们要坚定信心决心,发挥比较优势,以等不起的责任感、慢不得的使命感、坐不住的紧迫感,抓住天时、地利、人和的历史机遇,以饱满的“精气神”,义不容辞地扛大旗、走前列,推动我市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不断取得新突破、迈上新台阶。
推动新时期中医药发展,必须牢记******嘱托,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根本指引,坚持以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发挥全市中医药资源优势,高举x文化旗帜,以培育具有世界影响力的x品牌为目标,坚持中西医并重工作方针,坚持中医药现代化、产业化方向,坚持传承精华、守正创新,以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为载体,重点在做强产业、发展事业、叫响品牌、建强队伍下功夫、求突破,积极创建“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示范市”,努力打造“全球中医圣地、全国中医医疗高地、全国中医药名都”。
将中医药产业发展同乡村振兴、生态文明建设、特色产业发展相结合,推进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着力把中医药打造成产业链条完善、带动能力明显的支柱产业。争取到x年,全市中医药产值由x亿元增加到x亿元,到x年,全市中医药产值突破x亿元大关。重点推动实施“三大计划”:
药材好,药才能好。中药材质量是产业发展的基础,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中医药产业的振兴发展。我们要抓住机遇,发挥优势,实施宛药振兴计划,全力打造“八大宛药”品牌,促进我市中药产业“种好药、产好药、造好药”。力争到x年,全市优质高效中药材种植面积达x万亩,建成x个高标准中药材规范化种植基地、x个“定制药园”,中药材种植年产值达x亿元以上;力争进入全国中药制药企业x强至少x家(x宛西制药、福森药业),年产值达x亿元中药企业x家(海王东森、汇博医疗),全市中药产业年产值达x亿元。强化龙头带动。以x宛西制药、福森药业等龙头企业为引领,利用好“x现代中医药投资基金”,培育壮大一批本地新兴中药企业,开展新型制剂、中药饮片和配方颗粒等产品研发,带动中医药企业做大做强,促进中药产业优化升级,催生现代中药产业集群。抓好标准化生产。要着力加强中药材规范化种植培训,一定要推动中药材种植规模化、设施现代化、生产标准化、管理规范化,有效解决中药材种植加工技术不规范、重金属和农药残留超标等问题。加强市场监管。相关部门一定要严格依法加强中药饮片和中成药上市产品的市场抽检,严惩染色增重、掺杂使假、以次充好等现象,不能让中医毁于中药。
按照******对发展艾产业的重要指示精神,把艾草作为x特色产业重点培育,利用x-x年时间,使艾产业总产值由x亿元提升到x亿元,打造名符其实的“世界艾乡”。规范产业发展。建立健全地方、行业、企业标准体系,建设集规模化种植、标准化加工、科学化管理、规范化应用为一体的艾产业链,培育x-x个超亿元龙头艾草企业,促进艾产业高标准、规范化发展。提升科技含量。完善产学研创新体系,鼓励创建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加强艾制品深度研发和质量检验检测能力,提升艾产品档次和科技含量。支持建设卧龙综合保税区艾草出口加工仓储产业园,吸纳精深加工企业集聚,实现产业链向高质攀升。加强宣传推广。加强医疗机构标准化灸疗中心建设,推进艾产品和灸疗服务进宾馆、进景区、进商超。办好中国艾产业发展大会,创办国际性灸法论坛,打造集产业发展、学术交流为一体的行业盛会。
全面落实《x市康养产业发展规划》,以人的全生命周期中医药健康服务为核心,做大做强“中医药+”产业。发展“中医药+养生”产业。普及推广推拿、按摩、艾灸、拔罐、刮痧、药膳等中医药适宜技术,将中医“治未病”服务融入基层健康管理、家庭医生签约等服务内容,培育一批技术成熟、信誉良好的知名中医养生保健服务集团或连锁机构。发展“中医药+康复”产业。发挥中医药强大的特色康复功能,促进中医药、中华传统体育与现代康复技术融合,在二级以上中医院设置康复中心,在其他医疗机构推广中医康复方案和康复技术。发展“中医药+养老”产业。抢抓“银发经济”发展机遇,在紫山、麒麟湖、鸭河区域规划建设疗养、护理、旅游、养老为一体的中医药特色健康养老机构,发展以中医调养为主的社区、互助、旅居等养老服务新模式,打响x健康养生特色品牌。
要坚持强弱项、补短板,不断完善提升市县乡村四级中医药服务体系,x医专附属中医院和xx医院创建成“三甲”中医院,所有县级中医院全部达到“二甲”中医院标准。加快市中医院新院区建设,打造基础设施一流、x学术特色突出、“医教研养”一体融合发展、全省地级市领先的一流中医院。由市县中医院牵头,打造高质量、紧密型的中医医疗联合体、中医医疗共同体和中医专科联盟,推进优质医疗资源下沉,落实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馆全覆盖,建成x个中医药服务示范村卫生所(室),提高基层中医药服务内涵质量和规范化水平。
国家区域医疗中心是一个地区专科水平和医疗水准的象征。我市申报国家中医区域医疗中心项目工作已经启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已指定中国中医科学院和x市中医院联合,共同申报建设国家中医骨伤区域医疗中心,要尽快做好领导小组成立、支持政策制定、框架协议签订等前期工作,加强与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的合作对接,推动望京医院技术、管理和品牌“三个平移”,实现我市中医院的整体实力提升。积极向国家、省有关部门汇报对接,确保列为国家第三批试点,将我市打造为中医医疗水平一流、辐射豫鄂陕毗邻周边区域的国家中医区域医疗中心。
************强调,要推动中西医药相互补充、协调发展。全市各级卫生健康、中医药发展部门要统筹考虑中医、西医医疗机构的功能定位和规划布局,建立中西医协同诊疗机制,中西医结合、中西药并用,将中西医结合工作成效作为今后医院等级评审和绩效考核的内容之一。中医医院要以扩规模、创品牌、提效益为目标,全力推进国家级、省级、市级中医特色专科建设,树名医、立名科、创名院,以名医带名科,以名科创名院,不求齐头并进,但求一枝独秀。西医院要加强“x苑”等标准化中医科、中药房建设,打造中西医结合团队,开展中西医联合诊疗,联合科研,“宜中则中、宜西则西”,使中西医各施所长,造福百姓。
x文化是中医药文化的符号和旗帜,塑造独具特色的x文化品牌,是我市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历史重任,也是提升x知名度和影响力的战略选择,我们一定要传承好、研究好、弘扬好,把x文化品牌作为x的一张靓丽城市名片推向全球、走向世界,做到无愧前人、不负来者。
医圣祠是中医祖庭,是x文化的“根魂神韵”所在。我们要以对医圣尊崇、对历史负责的态度,压实工作责任,加强调度督导,加快工程进度,确保x年完成项目一期建设,高标准编制二期建设规划,学习先进,吸收精华,汇集多方智慧,把医圣祠文化园打造成为x文化地标、全国中医药文化精品工程。今年要承办好x中医中药中国行中医药文化传播行动主题宣传活动,务实办好第x届x医药文化节和第x届x论坛,办成有规模、有影响、高规格的x文化交流大会、中医药新产品博览大会,以此推动x文化远播海内外。
深入挖掘x文化的内涵,立足中医药文化“仁、和、精、诚”的核心价值,寻找医圣x科学严谨的治学精神、勇于创新的崇高思想和救死扶伤的优良医德与时代精神的契合点、同频点、共鸣点。要综合运用好短视频等新媒体传播手段,达到“花小钱,办大事”的效果。与国家、省高端文化传媒资源合作,学习借鉴《唐宫夜宴》《祈》的成功经验,打造一系列制作精良、震撼人心的文艺作品和影视剧,向世界讲好医圣x和中医药的故事,以x文化的深化拓展和广泛弘扬,助推医圣x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中国优秀文化的重要元素和符号。
深入开展x医学文献和古籍整理研究工作,推进中医药古籍文献数字化,创新发展x方、药、针、灸理论体系和应用,提升x“x宛医流派”学术理论和临床应用水平。实施“杏林寻宝”行动,开展民间中医特色疗法收集、整理、评价及推广工作,挖掘整理传统中药炮制、制剂技术工艺,形成统一规范并传承推广。鼓励具有突出价值的民间传统中医药文化表现形式、中医药特色疗法、技术工艺申请中医药传统知识和非物质文化遗产。
创新是中医药发展的永恒主题,x是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试验区,我们要把创新鲜明的写到旗帜上,以人才创新推动发展,打造专业化的中医药从业队伍,种好中医药综合改革试验田,为中医药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以恢复重建x国医大学为契机,深化全市中医药高等教育改革,突出办学特色,创新办学模式,培养x学术精英,探索中医药特色教育“x模式”。x国医大学复建办、市教育局、中医药发展局等相关部门要通力合作,加紧向上对接,加快审批进程,高起点规划、高标准设计、高水平建设大学新校区。要瞄准“双一流”大学目标,下大力气引进院士专家、学科领军人物等一流人才,壮大师资力量。加强与中国中医科学院汇报对接,争取依托x国医大学组建“中国中医科学院x分院”。
加大中医药科研投入,加快推进国家、省级中医药重点实验室、中医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等科创平台建设。积极承担国家、省高水平科研项目,加强x原创理论创新及中医药的现代应用研究,加快x方药和针灸技术在重大疾病、疑难病和新发突发传染病的临床应用。鼓励和支持中医药科技研发和成果转化,推进中医药产、学、研、用一体化发展,建强全市中医药科研队伍。
到x年,我市力争培养国家级名中医x人,省级名中医x人,经方高级人才x人,中医药骨干人才x人。实施中医药青苗人才计划。探索创新中医药人才培养模式,加强“望、闻、问、切”四诊合参的基础诊疗能力训练,提升中医医师临床学术水平,培养一批中医药青苗人才。着力办好“x书院”。创新办院模式,培养一批扎根x大地的中医药学科带头人和经方骨干人才,夯实中坚力量。实施x育才工程。加强中医药高层次人才梯队和后备团队建设,选拔造就一批国医大师、岐黄学者、全国名中医、省名中医等。发展中医药师承教育。完善师带徒制度,规范师承教育的资质、形式、考核等要件,将师承教育贯穿临床实践教学全过程。
当前,x中医药的发展站在了新的起点上。我们要从政策支持、制度保障、社会氛围三个方面营造有利于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优良环境,激发中医药发展的动力和活力,为x中医药强市建设提供有力保障。
深入实施中医药优先发展战略,把中医药作为大民生、大产业、大事业来抓,加强顶层设计,统筹谋篇布局,制定发展规划时优先考虑、推进项目建设时优先安排、配置公共资源时优先保障。要将中医药事业发展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全面深化改革重点任务,绘出路线图,明确时间表,划出硬杠杠,确保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顶层设计不偏、底层逻辑不乱、底线思维不穿。要把中医药优先发展战略贯彻到医保、医疗、医药改革政策的各个方面。比如,健全符合中医诊疗特点的医保管理和支付方式,完善鼓励中医药服务提供和使用的医保政策,适当提高中医药服务的报销比例,降低起付标准,使人民群众切实享受到中医药的“简便验廉”,逐步解决看病难、看病贵难题。
全面落实《中医药法》关于建立健全中医药管理体系的规定,着力构建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上下左右联动、群众积极参与的工作推进新格局。各县(市)区要抓紧成立中医药发展工作委员会,明确专人,统筹中医药事业和产业发展,避免工作脱节和推诿扯皮;做实中医药管理机构,强化力量配备,理顺工作体制,完善协调机制,为中医药事业发展提供体制保障。各相关部门要按照职责分工,聚焦工作重点,制定任务清单,密切配合、协调联动、形成合力。要完善督导落实机制,全面落实落细“x”工作制度,建立完善明确具体、环环相扣的责任链条,完善督导、考评、激励和问责机制,调动一切力量,激发各方潜能,强化落实问效。对这次大会确定的重要工作,要跟踪问效、定期考核,适时引入第三方评价,确保按照既定的时间节点完成各项目标任务。
一是坚持规范发展。加大《中医药法》及相关政策宣传、培训力度,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手段推进中医药发展。坚持扶持与规范并重,既打开大门,又守牢底线,既遵循中医药自身规律谋发展,又最大限度地激发活力。依法严厉打击以敛财为目的虚假宣传、打着中医旗号谋财骗财等损害中医形象的违法行为。二是创优发展环境。研究出台我市中医药招商引资、产业发展等优惠政策,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加快深化“放管服效”改革,实行联审联批、限时审批、容缺办理,压缩审批事项,提升审批效率,打造办事不求人的高效政务服务环境。扎实开展“万人助万企”活动,当好摻鹋频晷《,躬身入局、大员上前,创新机制、狠抓落实,全力支持好中医药企业在医圣故里发展壮大、开花结果。三是普及中医药文化。在入市口和城区设置x文化标志,建设一批中医药主题公园、中医药示范街、中医药文化角,营造医圣故里浓厚x文化氛围。综合运用传统和新媒体资源,大力弘扬中医药文化知识,宣传中医药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推动中医药进校园、进社区、进乡村、进家庭,将中医药基础知识纳入中小学传统文化、生理卫生课程,提升人民群众健康素养,加大对x名医、名院、名科宣传力度,营造全社会“信中医、爱中医、用中医”的浓厚氛围。
同志们,推动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事关x发展大局、事关人民健康福祉,使命光荣、责任重大。希望全市上下乘着************视察调研x的东风,按照******对中医药工作的重要指示要求,以更高的政治站位、更大的工作力度、更实的方法措施,认清形势、抢抓机遇,开拓创新、拼搏进取,大力弘扬x文化,重振杏林芳华,不断开创x中医药传承创新、振兴发展新局面,确保我市中医药事业发展走在全国全省前列,不辜负************的关心厚爱和殷切期盼!
在全市中医药发展大会上的讲话篇二
12月8日,揭阳市委、市政府召开全市中医药大会,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医药发展的重要论述精神,以及全国、全省中医药大会精神,研究部署揭阳市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有关工作。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蔡朝林,省中医药局副局长李梓廉出席会议并讲话。揭阳市委副书记、市长张科主持会议。
蔡xx强调,要提高政治站位,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医药发展的重要论述精神,准确把握全面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思路和原则,深刻认识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生动实践、弘扬中华文化的具体行动、展现揭阳担当的重要契机,充分发挥我市中医药的基础和优势,为广东建设中医药强省作出应有贡献。要牢牢把握中医药改革的发展机遇,严格遵循中医药发展的基本规律,坚持守正创新、中西医结合、统筹兼顾,推动揭阳中医药高质量发展。要牢牢把握工作重点,注重体系建设、人才培育、品牌塑造、产业融合,着力打造粤东中医药服务高地。
李x廉指出,揭阳中医药底蕴深厚、产业优势明显、发展空间巨大,省中医药局高度关注、大力支持揭阳市中医药发展。希望揭阳市贯彻落实好省委、省政府的部署要求,立足资源禀赋、功能定位,着力在补短板、强基层、兴产业、扬文化上下功夫,以医促药,以药带医,推动中医药事业与产业高质量发展,努力打造粤东中医药发展高地和沿海经济带上的中医药产业强市。一要补短板,全面加强公立中医院建设。二要强基层,大力提升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三要兴产业,用力擦亮中医药名城金字招牌。四要扬文化,深入打造揭阳中医药文化名片。
张科强调,全市各地各相关单位要切实提高政治站位,深刻认识中医药的重要作用和战略意义,进一步增强推动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强化系统观念,结合“十四五”规划,把握完善中医机构、中医师、中医药服务体系,统筹促进中医药事业和中医药产业繁荣发展,强化中国气派、中医特色,深耕厚植中医药文化,抢抓机遇,乘势而上,努力在中医药强省建设中占有一席之地、做好揭阳篇章。
会上,副市长姚xx汇报揭阳市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工作情况,部署下一阶段工作重点。普宁市主要负责人作经验交流发言。省、市名中医师代表作交流发言。
揭阳市领导陈xx、庄xx、张xx、刘xx、马xx、梁xx、刘x;各县(市、区)党(工)委或政府(管委会)主要负责同志;揭阳市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成员单位主要负责同志、各县(市、区)卫生健康局、县级公立中医医院、民营中医医院主要负责人、市卫生健康局直属有关单位,市中医药学会会长、副会长、秘书长,省、市名中医,省基层优秀中医工作者、局机关各科室负责人共115人等参加会议。
在全市中医药发展大会上的讲话篇三
2022年,是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也是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的收官之年,做好全委安全管理工作意义重大。全委上下要以xxx安全生产系列重要讲话指示批示精神为指导,以《安全生产法》为准绳,按照“理直气壮、标本兼治、从严从实、责任到人、守住底线”的工作要求,紧紧围绕新阶段水利高质量发展和流域治理管理“四统一”,全力做好我委安全生产的各项工作,确保全年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为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创造良好的安全环境。
(一)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
思想意识是魂、措施行动是形,只有魂固方能形聚。安全是发展的前提,发展是安全的保障,没有安全,就谈不上发展、更谈不上幸福感、安全感和获得感。我们必须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的理念,始终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总方针,认真落实“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总要求,以“安全就是最大的效益”“平安就是极重的民生”思维,始终把流域人民群众和全委干部职工的生命财产安全放在首位,任何生产经营和改革发展,都决不能以牺牲人的生命为代价,这是一条不可逾越的红线。机关各部门、委属各单位要从讲政治的高度切实统筹好发展和安全,自觉把安全发展贯穿到生产经营、监督管理各领域和全过程,着力防范和化解影响xxx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各种潜在风险,不断夯实安全管理工作的思想基础。
(二)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
牢牢抓住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这个安全生产管理的牛鼻子,是落实好《安全生产法》的关键。全委上下要压紧压实安全生产的党政领导责任、部门综合监管和专业监管责任、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及全员各岗位安全生产责任。要“健全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失职追责”的安全生产责任体系,所有生产经营单位都必须认真履行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做到安全投入、安全培训、基础管理、应急救援“四个到位”,确保安全生产。要严格按照各层级安全管理权责清单,做到“尽职照单免责、失职照单追责”。委安委会办公室要加大对委属单位安全管理履职情况的监督检查和考核问责力度;要进一步完善xx委安全生产管理考核办法,用好安全生产事故和重大控制目标安全管理“一票否决”制度。全员安全目标责任考核工作必须从严,自2022年起,委属单位无论是作为项目法人、设计、施工还是监理,凡是发生特别重大、重大、较大事故、人员死亡一般事故或因其他涉安事件造成严重负面影响的,相关责任单位和单位主要负责人一律取消年度绩效考核的“评优评先”资格。要敢于动真碰硬,要按照“严追责、重实效”要求,在从严问责上下功夫,对安全隐患突出、管理问题严重的单位和责任人,该约谈的约谈、该通报的通报、该移交处理的移交处理,切实做到问责从严、绝不姑息。
(三)认真抓好三年行动巩固提升。
今年是全国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的“巩固提升”收官之年,机关各部门、委属各单位要严格按照xx委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实施方案要求,持续推动我委x个专题和x大重点领域的专项整治行动走深走实。委安委会办公室要在2021年集中攻坚年工作基础上,抓好全委“问题隐患”和“制度措施”两个清单的动态更新和双预防机制的落实落细;要着力督促解决集中攻坚行动中发现的重大隐患问题,确保专项整治成效;要按照“分析原因、健全制度、总结经验、建立长效机制”的“巩固提升”要求,抓好《xx委安全生产管理办法》《xx委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修订制定等工作,确保我委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圆满收官。据了解,国务院今年将派暗访督查组到全国各地检查了解三年行动开展情况,全委上下要高度重视。
(四)着力强化重点领域和重要时段的安全监管。
要深刻汲取近年来行业内外发生的各类安全事故教训,聚焦工程建设、工程运行、水文监测、勘测设计、科研检验、危化品管理及消防安全管理等x大重点领域,紧盯敏感时期和重要时段的安全监管,采取“四不两直”,按照“责任清单”和“全覆盖,无死角”“谁检查、谁签字、谁负责”的要求,通过日常巡查与专项检查、直接责任主体自查和上级抽查核查相结合的方式,切实抓好各层级、各领域、各环节的危险源辨识、安全风险管控、隐患排查治理和安全事故预防等工作,对检查出的各类安全风险和隐患要及时依法分类处理,做到风险隐患排查治理的“闭环”管理;对自身解决不了的重大安全隐患问题,要及时研判安全风险,制定有效管控措施并及时向上级主管部门和分管领导书面报告,要从源头上、责任上确保各层级在安全管理上守土尽责、守土负责;对各类违反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规范标准的行为,要按照“零容忍、严执法”的原则,会同有关部门和相关地方依法依规从严查处,始终保持严管严治的高压态势,确保防风险、遏事故、保平安的安全监管实效。这里,我再强调一下:委属各单位对本单位承接的水利工程建设项目的主体及危大工程部分,要严禁非法分包转包,要坚决杜绝“以包代管”违法违规行为。要切实履行对流域水库、水电站和大坝等的安全监管和对流域内水利安全生产工作的指导职能,为流域治理管理提供安全保障。
(五)不断加强安全生产应急管理。
机关各部门和委属各单位要结合实际及时修订、完善和演练各专业安全事故应急预案或应急救援现场处置方案,加强从业人员应急培训,强化应急救援物资储备;要抓好安全应急值守,严格执行重要时期、敏感时段领导干部到岗带班和关键岗位24小时值班制度,严禁现场带班值班人员擅离值守;要严格执行安全信息报送制度,确保一旦发生安全生产事故或涉安紧急险情,各层级主要负责人和相关责任人能及时到岗,能及时准确上报应急信息,坚决杜绝各类安全信息、尤其是安全事故信息的迟报、错报、漏报、瞒报。要严格按照“四不放过”原则,做到“事故原因未查清不放过、责任人员未处理不放过、整改措施未落实不放过、有关人员未受到教育不放过”。
(六)切实抓好安全管理能力建设。
要高度重视安全生产能力建设,严格按照《安全生产法》的规定,依法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配齐专(兼)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确保安全生产工作经费。委属各单位要解决好安全生产管理“机构不全”“专职不专”“经费不足”等问题;积极支持xx设计集团、xx集团、陆管局等单位推行安全总监制度、设置安全总监岗位;要以年度安全生产月和年度119消防安全日为契机,扎实组织开展好生产安全和消防安全教育培训等相关安全宣教活动,着力提升全委职工群众的安全意识和能力水平;认真落实好水利部关于安全生产信息化和标准化工作要求,进一步着力抓好我委安全生产状况评价和四类单位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创建服务指导,以及对已达标单位的动态监管;积极推动全委消防控制室标准化及消防档案建设工作,努力提升全委安全能力水平。
(七)认真完成水利部委派的安全巡查检查任务。
要有序组织、高效完成好部派的各项安全巡查检查工作。开展好农村饮水安全监督检查工作;对纳入重点监管目录的流域小水电站运行安全风险隐患进行排查整治专项行动;对在建重大水利工程安全风险问题突出省份开展安全巡查;完成好对流域有关省(市、区)小型水库、水闸工程等安全运行监督检查;组织开展对南水北调中线xx工程安全管理情况进行督导检查等。
在全市中医药发展大会上的讲话篇四
同志们:
今天,我们召开全省高质量发展总结表彰大会,总结成绩,表彰先进,部署工作,动员全省上下紧紧围绕推动高质量发展,同时间赛跑,与困难斗争,奋力夺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双胜利。这既是一个总结会、表彰会,更是一个鼓劲的会、加油的会,一批考核优秀的单位、地区和高校受到表彰,希望其他单位对标先进、加压奋进,以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实际成效实现工作的新跨越。
综合考核作为我省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落实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的一项重要制度安排,已经实施了两年。今年,在形势复杂、困难挑战增多的情况下,全省上下牢牢抓住高质量发展这条主线,坚决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各项决策部署,开拓进取、攻坚克难,推动“强富美高”建设取得了新的进展,高质量考核的正向激励作用、发展引领作用、综合促进作用不断显现。
通过综合考核,全省上下贯彻新思想新理念的自觉性进一步增强。
各地各部门坚持把学深悟透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用新思想解放思想、统一思想,以新思想定向领航、寻策问道的动力更强,党史学习教育成效显著,为群众办实事的能力增强,解决“理解不深入、行动跟不上、落实缺乏创造性”问题的成效更加明显。坚决把新发展理念作为引领高质量发展的指挥棒,破除长期发展形成的思维惯性和路径依赖更加坚定自觉。
通过综合考核,全省高质量发展的效益进一步显现。
高质量发展成为最鲜明的导向,经济社会保持了平稳健康发展态势,产业发展步入了布局优化、结构调整、水平提升的加速期,生态环境加快由局部好转向整体好转迈进,人民群众有了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社会文明程度进一步提高。
通过综合考核,干部担当作为、狠抓落实的主动性创造性进一步提升。
大家不畏困难、迎难而上,从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打好三大攻坚战、狠抓重大项目、优化企业服务等多方发力,有效应对了经济下行压力。坚持系统性思维、规律性把握、创造性落实,在服务国家战略、落实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中有效推动了本地发展,干部的创新创造活力、干事创业能力、政策执行力不断提升。
通过综合考核,全省上下争先进位、竞相发展的浓厚氛围进一步形成。
各地各部门你追我赶、拼搏进取,有的增速走在前面,有的创新取得突破,有的产业提升明显,有的城市更具魅力;有的在全国位次提升,有的进入省内第一等次;省级机关各单位坚持靠前保障,省属各高校主动服务发展,全省上下形成了高质量发展你追我赶、竞相发展的生动局面。
从综合考核的结果来看,与大家日常的观察和直观感受是一致的,与主要发展指标的指向是一致的,这说明综合考核考得公平公正、实事求是、精准有效,考出了成效。但通过考核,也发现了工作中的不足,从指标设置看,还需要进一步优化,要更充分反映各地对全省的贡献度以及差异化特征,更充分调动各地干事创业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从考核结果看,有的地方在推进高质量发展工作中出现偏差,一定程度上存在重考核指标、轻面上工作的现象;有的地方对推进高质量发展的办法还不够多,一些指标出现下滑,需要引起重视。考核只是手段,发展才是最终目的。要不断优化指标体系,完善制度设计,进一步突出考核的系统性、牵引性、精准性,更有效地推动新思想新理念全面贯彻、省委省政府重大决策部署落地落实,推动相关重点领域、关键环节的制度和能力建设,推动“三项机制”充分发挥激励干部攻坚克难、担当作为的作用。
今年,尽管国内外环境复杂多变、疫情防控形势严峻,各项工作形成了叠加挑战,对完成全年目标带来了很大难度,但我们要尽最大的努力减少疫情造成的损失,千方百计争取最好的结果。考核就是比拼实绩的“大擂台”、提升发展效能的“推进器”,面对疫情防控和高质量发展的“双答卷”,各地各部门都要拿出最好的状态,昂扬不服输、不言败的斗志,弘扬勇攀登、争一流的精神,保持奋力拼、迎难上的劲头,在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再来一场比学赶超,不断开辟发展的新境界。
——比学赶超,比什么?就是要在困难考验面前比信心定力、比创新锐气、比斗争精神。
信心、定力、斗志至关重要,越是困难的时候,越是要坚定信心、保持定力、增强斗志。大家要比一比“咬定青山不放松、坚定办好自己事”的信心和定力,不为指标下滑而慌乱,不为形势复杂所干扰,不为困难增多所畏惧,始终坚定变中求稳“进”的信心,保持结构调整“稳”的定力,以确定的努力对冲不确定的外部环境。要比一比“逢山开路、遇河架桥”的创新锐气,做到与时俱进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因时因势调整应对策略、工作重点,以创新突破发展瓶颈、解决历史遗留问题。要比一比“越是艰险越向前”的斗争精神,严峻形势和困难挑战摆在面前,谁的斗争精神强,谁就能战胜困难。今年受疫情影响,我们抓发展“难上加难”,大家都有深刻体会,但这些困难并非不可克服。比如,早些时候,我们既要严格控制人流、物流,最大限度地切断病毒传播途径,又要千方百计畅通经济微循环、尽快恢复正常秩序,我们没有被这样的“两难”困住,两个方面都走在全国的前面;比如,我们面临着产品和人员出不去、进不来的严峻形势,产业链、供应链都遇到前所未有的困难,但我们主动摸排、组织对接,总体上稳住了经济的基本盘;比如,作为开放大省,外贸外资更是首当其冲地难,但我们用心用情、润物无声地做好工作,创新招商引资方式,不仅外企加大投资,而且引进了一批高水平、有影响的项目,等等。可列举的还有很多。可以说,千难万难,勇往直前就不难。大家要保持知难而进、一往无前的奋斗精神,在解决发展难题、化解矛盾纠纷、促进社会稳定、维护群众利益中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在斗争中战胜困难、赢得主动。
——比学赶超,学什么?就是要学复杂多变形势下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本领和方法。
最根本的是要深入学习新思想新理念。这是永恒的必修课,也是我们赢得胜利的强大武器。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要经常学反复学,在坚决执行中加深理解,在深入理解中自觉执行,做到知其然、知其所以然、知其所以必然。要把五大发展理念作为一个整体全面学系统学,把学的成效充分体现到“转”的思路上,体现到推动高质量发展、实施高效率治理、创造高品质生活的成效上。这次应对疫情中,各地都有很多创新性做法,充分展现了执行力、创造力,是我们学习新思想新理念、持续不断解放思想、统一思想的成果体现。要学习统筹推进、驾驭复杂局面的本领。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严防控、促发展哪一头都不能放松。一方面,要善于统筹兼顾,在做好顶层设计、守好底线红线、坚持问题导向、讲究综合平衡中推动“双线作战”;另一方面,要善于危中寻机、化危为机。每一次危机都是为下一次发展积蓄力量的时机,要在危机中增强敏锐性,洞察产业发展、技术变革、市场空间、人才流动、物流体系建设等机遇,发现“危”中之需,找准发展之“机”,推动“危机”向“生机”转化。要学习依靠群众、发动群众克服困难的办法。疫情阻击战中,我们正是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开展群防群治,采取“大数据+网格化+铁脚板”的防疫办法,才在这场疫情防控总体战阻击战中取得了重要阶段性成效。事实证明,人民群众是力量之源,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就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要涵养更深的民生情怀,真正把心思和精力用在为民办实事上,维护群众利益勇于担当、敢于碰硬,解决发展难题更多地到群众中去问计问需,善于汇聚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力量推动高质量发展实践。“大数据+网格化+铁脚板”是这次疫情防控中的一大创造,要总结推广运用到服务企业、保障安全生产、解决突出民生问题等多个方面,作为我们落实新思想新理念、走好群众路线、依靠群众做好工作的一个重要方法。
——比学赶超,怎么赶?就是要对标先进、精准发力、赶快行动。
我们的发展,从来不是同一起跑线上的齐步走,必然有先有后,关键是要你追我赶、争先恐后。我们实施的高质量综合考核,既是对既往的总结评价,也是引导大家对标先进、比学赶超。赶要有目标。要对照考核指标,看前后、观左右,认清自己在全省处于什么位次、在全国处于什么水平,由此定出追赶的总体目标和个性目标,走在前列的要保持领先,探索发展、创新发展、引领发展;暂时落后的要加快追赶、不断进位。赶要有方向。看清优势在哪里、短板是什么,弄明白从何处发力,一方面要强优势,努力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另一方面要补短板,加快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提升整体水平。赶要有行动。详细制定工作方案,明确任务清单、项目清单、责任清单,定下时间表、路线图,一项项推进,一件件落实,在追赶中实现争先进位。特别要强调的是,各地的发展有很大的阶段性差异,发展的阶段不可逾越,但追赶的步伐完全可以加快。这次应对疫情中,大家一个强烈的共识,就是要把耽搁的时间抢回来。不仅如此,我们还要把过去发展中因基础条件不具备、因理念认识有偏差、因时代阶段有局限而耽搁的时间,也都要抢回来,服从规律、顺应时代,定下来的事、认准的目标,就要开足马力地去抓去赶。省级机关各部门也要把“赶时间”作为头脑里始终绷紧的一根弦,无论是审批、监管还是服务,都要能快则快,赶时间、抢效率,共同推动发展不断加速。我们要无愧于新的时代,让后来人回顾这一时期的发展时,感叹这一茬人不仅没有耽搁,而且把握了发展的主动。
——比学赶超,超什么?就是要把各地各部门的努力汇聚成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合力,推动全省整体发展的水平跃升、境界提升。
我们在“比”中增动力、“学”中强本领、“赶”中争一流,归根结底是为了实现更好的“超”。要实现思想认识水平的超越,使新思想真正铸入灵魂、融于血液,新理念切实深入骨髓、化为行动,贯穿到我们发展和工作的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前一段时期,在安全督导全面推进的情况下,仍然发生了一些安全生产事故,这说明在一些地方、一些同志身上还有思想认识的盲区、误区,要深入查摆解决存在的突出问题,切实把新思想新理念落到实处。要实现发展质量效益的超越,推动劳动生产率、全要素生产率大幅提升,产业体系自主可控、安全高效、国际竞争力更强,自主创新能力进一步提高,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局面得到改变,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求得到更好满足,逐渐享受到高品质生活。要实现发展路径模式的超越,高质量发展本质上就是对传统发展路径的超越,今年受疫情影响,各方面工作确实面临很大压力,但我们绝不能走老路、走回头路。守住“保”的底线,一定要在新发展理念指引下,积极地而不是被动地保;夯实“稳”的基础,一定要以“进”的信心,在变中求稳;拓展“进”的态势,一定要遵循发展的内在规律,实现结构调整、转型升级的进。这里要特别强调的是,不是传统老路上的追随者,而是发展新路上的探路者,完全可以抓住“四化”同步发展的机遇,在城乡关系重构中实现后来居上、凤凰涅槃。农民住房条件改善,改善的不仅是居住形态,更是产业结构、就业结构、生活方式、乡村文明,只要抓好抓到位,就完全有条件建设陆海相济、水韵旖旎、生态宜居、令人向往的现代化村镇,建成“一带一路”上连接东西、和合南北的重要枢纽,建成全国举足轻重的产业高地、休闲胜地、天下粮仓,建成兼具运河风光和滨海自然之美的现代化城市群。各地在这个问题上一定要提高认识、系统谋划,作为发展转型超越的重要抓手。要实现干事创业能力的超越,善于以更高标准、创新思路、超常规的办法来推动工作落实、项目落地、问题解决,以系统谋划、自主规划、统筹推进、创造性落实“四种能力”的增强,带动整体工作水平提升,进而推动全省发展水平跃升。
在全市中医药发展大会上的讲话篇五
2月16日,2022年全省中医药工作会议召开。会议主要任务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认真落实省委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和2022年全国中医药局长会议以及全省卫生健康工作会议精神,会议全面总结了2021年工作,研究部署2022年重点任务。
省卫生健康委党组书记、主任邢程出席会议并讲话,省卫生健康委副主任、省中医药管理局党组书记、局长林天慕作工作报告,省中医药管理局副局长毕明深主持会议,副局长宋秀英传达了2022年全国中医药局长会议和全省卫生健康工作会议精神,全国名中医南征教授致辞,延边州中医药管理局、通化市中医药管理局、吉林省吉林中西医结合医院、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4家单位做经验交流。
邢x主任在讲话中充分肯定了2021年全省中医药工作的成绩和经验,强调在新的历史时期下,中医药事业要主动融入卫生健康工作大局,深入贯彻落实好习近平总书记坚持中西医并重的重要指示精神,着力打造中西医相互补充、协调发展的中国特色卫生健康发展模式。
邢xx强调,要抢抓机遇,切实担负起历史使命和时代责任。全省中医药系统广大干部职工,要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关于中医药工作决策部署上来,牢牢把握这一难得的历史机遇期,深刻认识中医药在维护人民健康、建设健康中国中的独特优势,坚定中医药文化自信,遵循中医药发展规律,传承精华、守正创新,以更强的责任感、使命感推动中医药振兴发展。
林x指出,2021年,在省委省政府和省卫生健康委的坚强领导下,全省中医药工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医药工作的重要论述,认真落实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坚持守正创新,科学发展,中医药工作取得显著成绩,顺利实现“十四五”良好开局。全省中医药系统坚持党建引领,党对中医药工作领导更加坚强;坚持高位推动,省委省政府对中医药工作更加重视;坚持发挥特色,中医药参与疫情防控优势更加彰显;坚持科学谋划,“十四五”中医药发展目标更加明确;坚持统筹推进,中医药服务能力更加突出;坚持创新驱动,中医药科技创新势头更加强劲;坚持人才引领,中医药各层级人才队伍更加壮大;坚持依法发展,中医药法治建设更加进步;坚持文化自信,弘扬中医药文化氛围更加浓厚。
林xx强调,2022年全省中医药工作要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统筹疫情防控和中医药重点任务,着力提高中医药服务能力,全面深化中医药改革,加快中医药科技创新,建强中医药人才队伍,加快中医药高质量发展步伐。要坚持发挥特色优势,在疫情防控中贡献中医药力量;要实施中医药振兴发展重大工程,加快中医药传承创新高质量发展步伐;要构建优质高效中医医疗服务体系,推动公立中医医院高质量发展;要着力提高中医药服务能力,不断提升人民群众满意度;要加强中医药传承创新,进一步彰显中医药在疾病治疗中的特色优势;要打造中医药特色人才队伍,为中医药发展提供根本保障;要加强中医药法治建设,提高中医药治理能力和水平;要大力弘扬中医药文化,增强做好中医药工作的志气骨气底气;要深化外延合作,不断拓展中医药服务领域;要树牢安全发展理念,着力抓好安全生产。
会议以视频形式召开。省卫生健康委各处室负责人、省中医药管理局机关全体公务员、长春中医药大学及三家省直中医院主要领导和工作人员在主会场参加会议。各地区设分会场。
在全市中医药发展大会上的讲话篇六
同志们:
刚才,*县、市统计局、发改委等部门作了发言,等一会,*书记还要对下半年工作作全面部署并提出要求,我们要认真学习领会,抓好贯彻落实。下面,我先讲三点意见:
今年以来,全市上下坚决贯彻落实自治区党委、政府和市委的决策部署,以自治区提出“起步就要提速,开局就要争先”的奋斗姿态,科学统筹、主动作为,扎实推进各项工作,持续巩固拓展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成果,全市经济呈现持续向好的发展态势。
(一)经济运行提质增速。上半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两年平均增长*%,比全国、全区分别高*、*个百分点,排全区第*位;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增长*%,两年平均增长*%;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两年平均增长*%,排全区第*位;财政收入增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两年平均增长*%。发展质量效益稳步提高,工业税收增长*%,规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增长*%;规模以上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同比下降*%;非税收入占比*%,同比下降*个百分点。
(二)三次产业协同发力。一产平稳增长,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增长*%,第一产业增长*%,拉动gdp增长*个百分点。二产加快增长,书香门地美学地板、*新翔生态氧化铝等项目竣工投产,木材加工业、有色金属冶炼业、食品制造业产值分别增长*%、*%、*%,新增上规入统工业企业*家,第二产业增长*%,拉动gdp增长*个百分点。三产恢复增长,服务业*大类核算指标中,有*项增长*%以上,新增上限上规入统服务业企业*家;文化旅游业加快恢复,接待游客*万人次,增长*%;实现旅游消费*亿元,增长*%。第三产业增长*%,拉动gdp增长*个百分点。
(三)项目建设有力推进。固定资产投资增长*%,两年平均增长*%。重大项目拉动作用不断增强,*万元以上项目投资增长*%,拉动固投增长*个百分点。投资结构持续优化,民间投资增长*%,占投资比重*%。积极筹措项目建设资金,争取到中央预算内投资项目资金*亿元,获得新增政府一般债券额度*亿元、专项债券额度*亿元。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中心城区重大城建项目完成投资*亿元。招商引资成效显著,实现区外招商引资项目到位资金*亿元,增长*%。
在全市中医药发展大会上的讲话篇七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供大家参考。
同志们:
中医药是中国古代科学的瑰宝,也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凝聚着深邃的哲学智慧和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健康养生理念和实践经验。今年x月x日,习近平总书记亲临x视察调研,第一站就到了医圣祠和艾草企业,这充分体现了总书记对中医药工作的高度重视和关心关怀。总书记在x视察调研时对中医药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思想深邃、内涵丰富,为中医药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赋予了新的历史使命。
今天召开全市中医药发展大会,主要任务就是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x视察调研时对中医药工作所作出的重要指示精神,贯彻落实全国中医药大会、全省卫生健康大会和中医发展大会精神,安排部署我市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工作,动员全市上下进一步统一思想、提升站位,凝心聚力、真抓实干,以中医药事业发展的实际成效践行“两个维护”,开创我市中医药强市建设新局面。刚才,大会对一批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和个人进行了表彰,在此,我代表市委、市政府,向受到表彰的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表示热烈的祝贺!向为x中医药事业发展付出辛勤努力、作出重要贡献的全市中医药工作者,致以诚挚的问候!
刚才,x位同志从不同角度作了交流发言,可以看出大家对x中医药事业的热爱,对当前大好局面的欣喜和对美好未来的期待,讲得都很好,很有代表性,大家要互相学习借鉴,再创佳绩。一会儿,x还要发表讲话,大家要认真抓好贯彻落实。下面,我先讲三个方面:
一、坚定信心决心,切实增强中医药传承发展的使命感。
近年来,我市深入实施中医药强市战略,打响x文化品牌,坚持“医、保、教、产、研、文、贸”七位一体,全面推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被确定为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试验区、全国中医药服务贸易先行先试重点区域城市,成功创建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市,中医药整体工作由小到大,从量变到质变,提质扩容,发展强劲,中医药在维护和促进人民健康、推动健康x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是中医药产业初具规模。中药材种植全面铺开。全市中药材种植品种x个,种植面积x万亩,建成x个中药材规范化的种植基地、x个“中药材产业示范基地”,既保证了中医药产业发展原料供应,又发展了地方特色经济,助力了群众脱贫致富。中药企业发展壮大。拥有了以宛西制药、福森药业为代表的规模以上中药企业x家,获得gmp认证(优良生产规范认证)的中药企业达到x家,其中福森药业在香港上市,新三板挂牌中医药企业x家,全市中医药产业年产值达到x亿元。艾草产业迅猛发展。“世界艾乡”品牌初步打响,x成为全国最大的艾产业种植、生产和销售基地,艾产品涵盖保健和衣、食、住、行等方面近x个品种,全国市场占有率达x%以上,年销售额达x多亿元。医养融合开局良好。实施x健康城重大专项,推进x健康养生园、x健康产业园建设,建成x个河南省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基地,规划x个中医药特色小镇,其中x个已建成运营,建成一个医养融合基地,社会中医养生保健机构遍布城乡。
建成x个乡镇卫生院中医堂、x个综合医院的“x苑”、x个中医院治未病中心;
x个县(市)区已有x个创建为“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
三是中医药文化影响深远。x是医圣x故里和中医药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万世医宗”名扬天下,医圣精神光耀古今,医圣x已成为x鲜明的人文符号,声名远播国内外,尤其是在日本、韩国和东南亚等地影响巨大,每年有上万名国内外各界人士来此拜谒医圣、寻根问祖、游览祈福。我市成功举办了x届x医药文化节和x届x论坛,张伯礼、石学敏、唐祖宣等数十位中医界泰斗、国医大师、两院院士在此讲学论道、研学经方。我市中医药标志性工程医圣祠文化园建设启动实施,将打造一个集文物保护、收藏展览、文化交流、中医诊疗、研学体验、观光旅游等功能为一体的文旅综合体,初步确定为“国家中医药博物馆医圣馆(x馆)”,对进一步弘扬x文化、发展中医药事业起到有力的促进作用。
四是中医药“战疫”成绩辉煌。疫情伊始,我市快速建立中西医协同防治机制,在全省地级市中最早成立中医防治领导小组,最早公布中医药诊疗方案,最早提出艾预防措施,最大规模发放中药预防制剂,市政府投入x余万元,生产x万箱预防制剂,发放x多万重点人群,中医中药x%参与新冠肺炎防治,最大限度减少了重症率、降低了死亡率,中医药抗疫取得明显成效,受到了国务院督导组和省疫情防控指挥部的充分肯定。国医大师唐祖宣加入世界战“疫”,担任同仁堂境外新冠肺炎防治中医专家组组长,累计向x多个国家和地区提供了中医预防方案。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看到,x中医药的发展与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精神相比,与先进地区相比,与上级要求和群众期盼相比,应该说,我们还存在不少短板和不足,与医圣故里的地位极不相称。
一是中医药竞争能力不强。中医药产业集聚水平低,科研能力弱,创新动能不强,缺乏核心竞争力。比如,x宛西制药和福森药业虽是省内知名中药企业,但还没有进入全国中药企业x强,在规模、产值和影响力上与北京同仁堂、云南白药等中医药龙头企业差距还比较大。我市艾草种植面积全国第一,但艾加工企业普遍“散、乱、杂、弱”,在标准制定、地理标识、批号数量、市场知名度等方面,与毗邻的湖北蕲春县有一定差距。龙头医院带动能力不强,全市x家三级中医院综合排名均未跨入全省前列。
二是中医药服务体系不够完善。x中医医疗机构多、队伍大,但高质量的中医药服务供给不足。全市县级中医院仍有x家未完成迁建或改扩建,中医院软硬件设施普遍落后,西医院的中医科建设滞后、力量薄弱,乡镇、社区、村级中医药服务能力不足,难以满足城乡居民对中医药服务的需求。
三是中医药高层次人才匮乏。在全国有重要影响力的国家级、省级名中医少,中华中医药学会x名常务理事、省中医药三大学会专业委员会中,我市均为空白。高层次的中医药人才梯队后继乏人,老中医药专家师带徒、中青年专家跟师学习的激励保障机制不健全,一些老中医学术思想和老药工传统技艺面临失传。
四是中医药发展合力不够。相关部门职责不清,存在职能交叉、职责重叠和空白等问题。比如,在中药材种植、加工、认证、监管等环节,存在都管或都不管的情况。全市中医药工作存在“上热下冷”现象,对《中医药法》和国家、省、市出台的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政策执行不到位,有的县级中医药管理机构体制不顺、职能分散、人员不足,部分县存在分管副职只管中医,不管中药,实际工作脱节现象,无法形成工作合力。这些问题,需要引起我们的警醒和思考,采取有力措施,尽快加以解决。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中医药发展,党中央把中医药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国家相继出台了《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x—x年)》《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意见》《关于加快中医药特色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中医药文化传播行动实施方案(x—x年)》等一系列重磅文件。总书记到x视察调研以来,国家、省对x中医药发展工作支持力度空前加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党组书记余艳红、省政府副省长戴柏华、省政协副主席高体健等领导分别到x调研中医药发展工作,并提出明确的支持意见和要求。可以说,x中医药发展迎来了千载难逢的黄金机遇期,我们要坚定信心决心,发挥比较优势,以等不起的责任感、慢不得的使命感、坐不住的紧迫感,抓住天时、地利、人和的历史机遇,以饱满的“精气神”,义不容辞地扛大旗、走前列,推动我市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不断取得新突破、迈上新台阶。
二、突出工作重点,乘势开启中医药强市建设新征程。
推动新时期中医药发展,必须牢记总书记嘱托,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根本指引,坚持以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发挥全市中医药资源优势,高举x文化旗帜,以培育具有世界影响力的x品牌为目标,坚持中西医并重工作方针,坚持中医药现代化、产业化方向,坚持传承精华、守正创新,以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为载体,重点在做强产业、发展事业、叫响品牌、建强队伍下功夫、求突破,积极创建“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示范市”,努力打造“全球中医圣地、全国中医医疗高地、全国中医药名都”。
(一)以做大做强为要,打造千亿中医药产业。
将中医药产业发展同乡村振兴、生态文明建设、特色产业发展相结合,推进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着力把中医药打造成产业链条完善、带动能力明显的支柱产业。争取到x年,全市中医药产值由x亿元增加到x亿元,到x年,全市中医药产值突破x亿元大关。重点推动实施“三大计划”:
力争进入全国中药制药企业x强至少x家(x宛西制药、福森药业),年产值达x亿元中药企业x家(海王东森、汇博医疗),全市中药产业年产值达x亿元。强化龙头带动。以x宛西制药、福森药业等龙头企业为引领,利用好“x现代中医药投资基金”,培育壮大一批本地新兴中药企业,开展新型制剂、中药饮片和配方颗粒等产品研发,带动中医药企业做大做强,促进中药产业优化升级,催生现代中药产业集群。抓好标准化生产。要着力加强中药材规范化种植培训,一定要推动中药材种植规模化、设施现代化、生产标准化、管理规范化,有效解决中药材种植加工技术不规范、重金属和农药残留超标等问题。加强市场监管。相关部门一定要严格依法加强中药饮片和中成药上市产品的市场抽检,严惩染色增重、掺杂使假、以次充好等现象,不能让中医毁于中药。
二是实施艾产业倍增计划。按照总书记对发展艾产业的重要指示精神,把艾草作为x特色产业重点培育,利用x-x年时间,使艾产业总产值由x亿元提升到x亿元,打造名符其实的“世界艾乡”。规范产业发展。建立健全地方、行业、企业标准体系,建设集规模化种植、标准化加工、科学化管理、规范化应用为一体的艾产业链,培育x-x个超亿元龙头艾草企业,促进艾产业高标准、规范化发展。提升科技含量。完善产学研创新体系,鼓励创建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加强艾制品深度研发和质量检验检测能力,提升艾产品档次和科技含量。支持建设卧龙综合保税区艾草出口加工仓储产业园,吸纳精深加工企业集聚,实现产业链向高质攀升。加强宣传推广。加强医疗机构标准化灸疗中心建设,推进艾产品和灸疗服务进宾馆、进景区、进商超。办好中国艾产业发展大会,创办国际性灸法论坛,打造集产业发展、学术交流为一体的行业盛会。
三是实施“中医药+”计划。全面落实《x市康养产业发展规划》,以人的全生命周期中医药健康服务为核心,做大做强“中医药+”产业。发展“中医药+养生”产业。普及推广推拿、按摩、艾灸、拔罐、刮痧、药膳等中医药适宜技术,将中医“治未病”服务融入基层健康管理、家庭医生签约等服务内容,培育一批技术成熟、信誉良好的知名中医养生保健服务集团或连锁机构。发展“中医药+康复”产业。发挥中医药强大的特色康复功能,促进中医药、中华传统体育与现代康复技术融合,在二级以上中医院设置康复中心,在其他医疗机构推广中医康复方案和康复技术。发展“中医药+养老”产业。抢抓“银发经济”发展机遇,在紫山、麒麟湖、鸭河区域规划建设疗养、护理、旅游、养老为一体的中医药特色健康养老机构,发展以中医调养为主的社区、互助、旅居等养老服务新模式,打响x健康养生特色品牌。
(二)以人民健康为本,打造全国中医医疗高地。
一是完善中医药服务体系。要坚持强弱项、补短板,不断完善提升市县乡村四级中医药服务体系,x医专附属中医院和xx医院创建成“三甲”中医院,所有县级中医院全部达到“二甲”中医院标准。加快市中医院新院区建设,打造基础设施一流、x学术特色突出、“医教研养”一体融合发展、全省地级市领先的一流中医院。由市县中医院牵头,打造高质量、紧密型的中医医疗联合体、中医医疗共同体和中医专科联盟,推进优质医疗资源下沉,落实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馆全覆盖,建成x个中医药服务示范村卫生所(室),提高基层中医药服务内涵质量和规范化水平。
二是积极推进国家中医区域医疗中心建设。国家区域医疗中心是一个地区专科水平和医疗水准的象征。我市申报国家中医区域医疗中心项目工作已经启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已指定中国中医科学院和x市中医院联合,共同申报建设国家中医骨伤区域医疗中心,要尽快做好领导小组成立、支持政策制定、框架协议签订等前期工作,加强与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的合作对接,推动望京医院技术、管理和品牌“三个平移”,实现我市中医院的整体实力提升。积极向国家、省有关部门汇报对接,确保列为国家第三批试点,将我市打造为中医医疗水平一流、辐射豫鄂陕毗邻周边区域的国家中医区域医疗中心。
三是加快中西医协调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推动中西医药相互补充、协调发展。全市各级卫生健康、中医药发展部门要统筹考虑中医、西医医疗机构的功能定位和规划布局,建立中西医协同诊疗机制,中西医结合、中西药并用,将中西医结合工作成效作为今后医院等级评审和绩效考核的内容之一。中医医院要以扩规模、创品牌、提效益为目标,全力推进国家级、省级、市级中医特色专科建设,树名医、立名科、创名院,以名医带名科,以名科创名院,不求齐头并进,但求一枝独秀。西医院要加强“x苑”等标准化中医科、中药房建设,打造中西医结合团队,开展中西医联合诊疗,联合科研,“宜中则中、宜西则西”,使中西医各施所长,造福百姓。
(三)以传承精华为魂,打响x文化品牌。
x文化是中医药文化的符号和旗帜,塑造独具特色的x文化品牌,是我市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历史重任,也是提升x知名度和影响力的战略选择,我们一定要传承好、研究好、弘扬好,把x文化品牌作为x的一张靓丽城市名片推向全球、走向世界,做到无愧前人、不负来者。
一是建强x文化载体。医圣祠是中医祖庭,是x文化的“根魂神韵”所在。我们要以对医圣尊崇、对历史负责的态度,压实工作责任,加强调度督导,加快工程进度,确保x年完成项目一期建设,高标准编制二期建设规划,学习先进,吸收精华,汇集多方智慧,把医圣祠文化园打造成为x文化地标、全国中医药文化精品工程。今年要承办好x中医中药中国行中医药文化传播行动主题宣传活动,务实办好第x届x医药文化节和第x届x论坛,办成有规模、有影响、高规格的x文化交流大会、中医药新产品博览大会,以此推动x文化远播海内外。
二是拓展x文化内涵。深入挖掘x文化的内涵,立足中医药文化“仁、和、精、诚”的核心价值,寻找医圣x科学严谨的治学精神、勇于创新的崇高思想和救死扶伤的优良医德与时代精神的契合点、同频点、共鸣点。要综合运用好短视频等新媒体传播手段,达到“花小钱,办大事”的效果。与国家、省高端文化传媒资源合作,学习借鉴《唐宫夜宴》《祈》的成功经验,打造一系列制作精良、震撼人心的文艺作品和影视剧,向世界讲好医圣x和中医药的故事,以x文化的深化拓展和广泛弘扬,助推医圣x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中国优秀文化的重要元素和符号。
三是传承x学术精髓。深入开展x医学文献和古籍整理研究工作,推进中医药古籍文献数字化,创新发展x方、药、针、灸理论体系和应用,提升x“x宛医流派”学术理论和临床应用水平。实施“杏林寻宝”行动,开展民间中医特色疗法收集、整理、评价及推广工作,挖掘整理传统中药炮制、制剂技术工艺,形成统一规范并传承推广。鼓励具有突出价值的民间传统中医药文化表现形式、中医药特色疗法、技术工艺申请中医药传统知识和非物质文化遗产。
(四)以人才创新为基,打造专业化中医药队伍。
创新是中医药发展的永恒主题,x是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试验区,我们要把创新鲜明的写到旗帜上,以人才创新推动发展,打造专业化的中医药从业队伍,种好中医药综合改革试验田,为中医药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一是创新高校教育。以恢复重建x国医大学为契机,深化全市中医药高等教育改革,突出办学特色,创新办学模式,培养x学术精英,探索中医药特色教育“x模式”。x国医大学复建办、市教育局、中医药发展局等相关部门要通力合作,加紧向上对接,加快审批进程,高起点规划、高标准设计、高水平建设大学新校区。要瞄准“双一流”大学目标,下大力气引进院士专家、学科领军人物等一流人才,壮大师资力量。加强与中国中医科学院汇报对接,争取依托x国医大学组建“中国中医科学院x分院”。
二是建强科研队伍。加大中医药科研投入,加快推进国家、省级中医药重点实验室、中医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等科创平台建设。积极承担国家、省高水平科研项目,加强x原创理论创新及中医药的现代应用研究,加快x方药和针灸技术在重大疾病、疑难病和新发突发传染病的临床应用。鼓励和支持中医药科技研发和成果转化,推进中医药产、学、研、用一体化发展,建强全市中医药科研队伍。
三是培育人才梯队。到x年,我市力争培养国家级名中医x人,省级名中医x人,经方高级人才x人,中医药骨干人才x人。实施中医药青苗人才计划。探索创新中医药人才培养模式,加强“望、闻、问、切”四诊合参的基础诊疗能力训练,提升中医医师临床学术水平,培养一批中医药青苗人才。着力办好“x书院”。创新办院模式,培养一批扎根x大地的中医药学科带头人和经方骨干人才,夯实中坚力量。实施x育才工程。加强中医药高层次人才梯队和后备团队建设,选拔造就一批国医大师、岐黄学者、全国名中医、省名中医等。发展中医药师承教育。完善师带徒制度,规范师承教育的资质、形式、考核等要件,将师承教育贯穿临床实践教学全过程。
当前,x中医药的发展站在了新的起点上。我们要从政策支持、制度保障、社会氛围三个方面营造有利于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优良环境,激发中医药发展的动力和活力,为x中医药强市建设提供有力保障。
一要坚持优先发展,摆上突出位置。深入实施中医药优先发展战略,把中医药作为大民生、大产业、大事业来抓,加强顶层设计,统筹谋篇布局,制定发展规划时优先考虑、推进项目建设时优先安排、配置公共资源时优先保障。要将中医药事业发展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全面深化改革重点任务,绘出路线图,明确时间表,划出硬杠杠,确保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顶层设计不偏、底层逻辑不乱、底线思维不穿。要把中医药优先发展战略贯彻到医保、医疗、医药改革政策的各个方面。比如,健全符合中医诊疗特点的医保管理和支付方式,完善鼓励中医药服务提供和使用的医保政策,适当提高中医药服务的报销比例,降低起付标准,使人民群众切实享受到中医药的“简便验廉”,逐步解决看病难、看病贵难题。
做实中医药管理机构,强化力量配备,理顺工作体制,完善协调机制,为中医药事业发展提供体制保障。各相关部门要按照职责分工,聚焦工作重点,制定任务清单,密切配合、协调联动、形成合力。要完善督导落实机制,全面落实落细“x”工作制度,建立完善明确具体、环环相扣的责任链条,完善督导、考评、激励和问责机制,调动一切力量,激发各方潜能,强化落实问效。对这次大会确定的重要工作,要跟踪问效、定期考核,适时引入第三方评价,确保按照既定的时间节点完成各项目标任务。
三要加强宣传引导,营造良好氛围。一是坚持规范发展。加大《中医药法》及相关政策宣传、培训力度,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手段推进中医药发展。坚持扶持与规范并重,既打开大门,又守牢底线,既遵循中医药自身规律谋发展,又最大限度地激发活力。依法严厉打击以敛财为目的虚假宣传、打着中医旗号谋财骗财等损害中医形象的违法行为。二是创优发展环境。研究出台我市中医药招商引资、产业发展等优惠政策,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加快深化“放管服效”改革,实行联审联批、限时审批、容缺办理,压缩审批事项,提升审批效率,打造办事不求人的高效政务服务环境。扎实开展“万人助万企”活动,当好摻鹋频晷《,躬身入局、大员上前,创新机制、狠抓落实,全力支持好中医药企业在医圣故里发展壮大、开花结果。三是普及中医药文化。在入市口和城区设置x文化标志,建设一批中医药主题公园、中医药示范街、中医药文化角,营造医圣故里浓厚x文化氛围。综合运用传统和新媒体资源,大力弘扬中医药文化知识,宣传中医药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推动中医药进校园、进社区、进乡村、进家庭,将中医药基础知识纳入中小学传统文化、生理卫生课程,提升人民群众健康素养,加大对x名医、名院、名科宣传力度,营造全社会“信中医、爱中医、用中医”的浓厚氛围。
同志们,推动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事关x发展大局、事关人民健康福祉,使命光荣、责任重大。希望全市上下乘着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调研x的东风,按照总书记对中医药工作的重要指示要求,以更高的政治站位、更大的工作力度、更实的方法措施,认清形势、抢抓机遇,开拓创新、拼搏进取,大力弘扬x文化,重振杏林芳华,不断开创x中医药传承创新、振兴发展新局面,确保我市中医药事业发展走在全国全省前列,不辜负习近平总书记的关心厚爱和殷切期盼!
在全市中医药发展大会上的讲话篇八
同志们:
今天,县委、县政府召开全县旅游发展大会,这在我县建县以来还是第一次,规格高,意义很大。特别是市委副秘书长、市旅游局卢辉局长,市大别山旅游开发有限公司姜剑锋总经理,以及旅游专家方华国教授莅临大会指导,充分体现了您们对我县旅游业发展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让我们再次表示诚挚的感谢!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认真贯彻落实全国、全省、全市旅游工作会议精神,研究部署我县旅游业发展工作,进一步动员全县上下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抢抓机遇,创新实干,以更加扎实的工作,推进我县旅游产业快速发展,努力把旅游业培育成为重要的支柱产业之一。关于加快全县旅游业发展,县委、县政府制定了一个《决定》,请大家认真抓好贯彻落实。下面,我强调三点意见。
一、提高认识,把握机遇,进一步坚定加快发展旅游业的信心和决心。
定》,明确提出了建设旅游经济强省的战略决策;今年召开全省旅游工作会议,要求各级加强领导努力推进我省旅游产业的跨越式发展。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之所以做出这一重大战略部署,并对旅游业发展给予高度重视,主要是因为我国旅游业已进入了高速发展的黄金时期,它在带动经济增长和促进发展方式转变上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2011年4月,市委、市政府召开了全市旅游工作会议,动员全市上下进一步统一思想,重点部署和谋划旅行社发展工作,推进全市旅游业又好又快发展。因此,我们必须认识到,加快发展旅游业,既是顺应经济社会发展大势的战略选择,也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进一步改善民生和扩大开放的重要选择。就我县而言,加快发展旅游业,既有资源优势,也有政策机遇,同时也具备了一定的基础条件,可谓正逢其时,机不可失。
善旅游基础设施条件,累计完成各类投资过亿元;积极实施“请进来、走出去”战略,通过参加省市成功举办的“华中旅博会”、“大别山旅游节”等旅游节会,以及团风武汉旅游对接等一系列活动,大力宣传推介了我县的旅游资源,使我县的大崎山森林公园、回龙山名人故里、黄冈革命烈士陵园、团风渡江公园、牛车河水利生态旅游区等旅游品牌被更多的人了解和认可,不但展示了我县的资源优势,而且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只要我们进一步做好开发、宣传、推介等各项工作,就能使我们的旅游产业效应有一个大的提升,使我们所独有的旅游资源优势真正转化为产业优势和经济发展优势。
第二,我们应该看到,国家和省、市近两年出台的一系列政策措施,为我县加快发展旅游业提供了十分难得的机遇。中央、省市相继出台的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一系列政策措施,武汉城市圈建设、大别山革命老区经济社会发展试验区启动,对我县实现跨越发展、创新发展、绿色发展、和谐发展创造了极好的发展机遇。我们只要抓住这些政策机遇,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思路,就能夺得先机,取得更大突破。
剧增加,并大大促进我县基础设施建设,同时促进我县服务设施建设,使我县旅游业发展迎来一个跨越式发展的新阶段。
第四,我们应该清楚,加快我县旅游业发展,既是优化经济结构的需要,也是提升团风知名度、吸引外界关注的需要。旅游业消耗低、污染低、效益高,是一种资源节约型产业,同时现代旅游业综合性强、关联度大、产业链条长、就业空间大,能够影响和带动多个行业的发展,成倍扩大消费需求,具有“一业兴百业旺”的特征,是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重要选择。实现我县“强县富民”这一目标离不开现代服务业的支撑,而做大做强服务业,就必须把综合带动性强、关联度大、产业链条长、就业空间大的旅游业作为重要的产业来培育。一是通过发展旅游业,提升我县的知名度与影响力,吸引各级的扶持政策和项目资金;二是通过发展旅游业,带动交通、商务、信息、物流等多个链条的持续协调发展,促使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劳动力转移从事旅游服务业,实现经济结构的进一步优化,切实解决城镇化进程中的就业压力;三是通过发展旅游业,带动基础条件的进一步改善,促使生态环境的进一步优化,提高城镇化水平,并为前来我县投资的客商、游人及当地居民创造良好的投资、发展、休闲、娱乐环境,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旅游消费需求。
战,迎难而上,进一步解放思想,勇于创新,真抓实干,不断推动我县旅游业更快更好发展。
二、明确任务,突出重点,全力开创旅游产业发展的新局面。
“十二五”时期,是我县加快统筹城乡、科学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大力提升旅游产业层次和水平的攻坚时期。全县旅游产业开发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揽,认真贯彻落实省、市旅游发展大会精神,抢抓大别山试验区建设机遇,积极融入武汉城市旅游圈,以“革命圣地、人文生态、休闲度假”为特色,精心打造品牌,创新机制体制,完善服务功能,努力把我县建成特色明显、设施良好、功能齐全、“吃、住、行、游、购、娱”要素配套的宜居宜商宜游区域中心小城市。具体要坚持“四个结合”,抓好“六个方面”:
生态旅游区等五大景区,推动旅游产业全面发展。今年要集中精力先行启动大崎山4a景区创建及黄冈革命烈士陵园3a景区创建工作。三要坚持产业升级与产业融合相结合。推动观光旅游向休闲度假转变,不断开拓旅游产品新领域,创建旅游产业新业态,培育旅游消费新热点,大力推进旅游和城市建设、工业建设、现代农业、商贸流通等相关产业融合发展,发挥旅游综合功能,推动旅游产业转型升级。今年先落实星级农家乐创建这块,并着手准备以钢构龙头企业为代表的工业旅游示范点创建,以及黄湖移民新村旅游景点创建,将来规划好团风新港旅游区建设。四要坚持加快发展与可持续发展相结合。统筹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提倡绿色消费、低碳旅游,推进节能环保和资源永续利用,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实现速度、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不断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大崎山景区要注重处理好资源保护与开发建设的关系,回龙山名人故里景区切实做好环境联片治理,牛车河库区加强水土保持工作。
善景点分散的局面,形成局部融为一体的区域旅游格局。开发建设牛车河水利生态旅游区,为周边城乡居民提供一个良好的休闲度假胜地,做优做特生态旅游产业。立足丰富的历史人文旅游资源,高举“名人之乡”名片,重点建设好回龙山名人故里,做大做强人文旅游产业。二是突出特色。充分利用我县优美的自然风光、绿色生态的农副产品、丰富多彩的民间文化等特色资源,深挖内涵,加大开发力度。要结合当前乡村游、短线游、近郊游兴起的有利时机,鼓励引导农户利用乡村自然风光、乡土民俗风情、民间文化艺术、现代设施农业,发展休闲度假、民俗体验、农业观光等乡村旅游业态,以景区、林区、郊区四周为重点,积极创建“一乡一景”、“一村一品”、“一家一特”的乡村休闲观光旅游特色,形成“吃在农家、住在农家、娱在农家”的农家乐乡村旅游模式。依托“中国中部钢结构产业基地”“中国建筑之乡”“全国农民画乡”等品牌,积极发展与工农业相结合的观光旅游。集中挖掘民间庙会、社火秧歌、婚嫁礼仪、古建民居等民俗文化资源,大力培育民间乡土菜肴体系,推广特色餐饮小吃,大力发展乡村“农家乐”和采摘游,使乡村民俗文化旅游尽快成为我县吸引游客的特色项目。力争“十二五”末期,以北部山区乡镇为重点,形成鄂东有特色、有规模的农家乐金色乡村游旅游目的地;力争2020年前成功打造鄂东旅游特色商品生产基地。
我县与外界、各地与景区、景区与景区之间的联系通道,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为旅游业发展积极创造条件。一是加强县内旅游交通建设。结合全县交通建设规划,配合推进省道、国道县段的升级改造,进一步提升景区、景点之间的公路等级和通行能力。二是加快县城区和重点小城镇建设。加快推进大型物流中心等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旅游星级饭店、旅游购物和娱乐场所的建设,形成与旅游市场需求相适应的现代旅游基础设施体系,用5-10年把我县建设成为区域游客集散中心和集中展示特色民俗文化和饮食文化的旅游目的地。三是进一步完善旅游配套设施。我们这几年针对游客吃住难等问题,采取一系列措施改善旅游环境,对提升旅游服务功能和水平发挥了较大作用。近年全县创建旅游星级饭店2家,申报星级“农家乐”46家,建设星级旅游厕所1座,收到了较好效果,受到了广大游客欢迎。要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抓好旅客接待中心、旅游厕所、停车场等旅游配套设施建设,强化安全和卫生管理,规范设臵垃圾箱及指示标志等,不断提升综合接待能力和服务质量。
旅游服务要信息化。要依托上星卫视、互联网、报刊杂志、公共场所电子显示屏等信息平台,尽快建立完善我县旅游综合信息服务体系。各重点旅游景区、星级宾馆要建成旅游网点,实现旅游信息化全覆盖,最大限度地为游客提供方便快捷的信息服务。
三、加强领导,完善措施,形成加快旅游业发展的工作合力发展旅游业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到各行各业,需要各方面的共同努力。要不断深化改革,创新体制机制,完善政策措施,加大投入力度,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形成各负其责、齐抓共管、协调推进的工作格局。
保旅游产业布局与小城镇发展相协调,确保旅游资源得到有序利用;财政、土地、林业及相关乡镇要积极做好景区的土地收购、臵换及绿化工作,保障旅游发展用地,改善周边环境;电力、水利、交通等部门要做好配套规划编制及发展工作,为旅游产业的大发展提供基础保障;教育、卫生等部门要做好学校、医院(卫生所)布局调整和人员调配工作,确保旅游景区社会服务事业正常发展;公安、工商、安监、质检、消防等部门要做好食品质量安全监督和消防保卫工作,保障旅游景区安全运营和游客生命财产安全;各有关乡镇和各职能部门要全力予以配合,保护好旅游经营者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形成共同发展旅游业的强大合力。
(二)不断深化改革,强化体制保障。目前,我县还没有专业化、有影响、有实力的旅游开发企业,投融资机制不活,开发渠道单一。要实现旅游业的持续快速发展,必须在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上下功夫,进一步理顺体制机制。要放宽旅游市场准入,简化审批手续,吸引有实力的旅游企业来我县投资。积极探索旅游资源一体化管理新模式,可以试行把除文物单位外的旅游景点全部划归旅游部门管理,加快旅游资源开发进程。
于旅游项目前期、宣传推介、客源市场开拓、节会活动、人员培训、专项执法和奖励、旅游工作目标考核奖励等,并根据旅游业发展形势和需要,适时适当进行追加。二要充分利用我县的特殊历史地位,积极争取国家政策的倾斜扶持和专项资金的支撑,进一步加强基础条件的改善及景区建设。发改部门每年要安排一定的资金,用于旅游资源开发和重点景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农业综合开发、农村能源、乡村公路、扶贫开发、天然林保护、以工代赈、财源建设等专项资金的安排使用,也应充分考虑旅游业发展的需要,统筹安排,促进和带动旅游业发展。三要鼓励社会资金投入,景点实现所有权、经营权、管理权分离,坚持“谁投资、谁经营、谁受益”的原则,充分调动社会力量投资旅游宾馆、餐饮、商品、娱乐项目建设等,进一步拓宽旅游投融资渠道,兑现相关优惠政策,完善旅游要素,提升旅游服务功能。省旅游名村林家大湾要先行先试,闯出一条发展新路来。四要加大奖励与补助力度,对晋升等级的旅游景区、旅游饭店,对旅游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的旅游企业,可按照规定给予一定的补助奖励,充分调动发展旅游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旅游发达地区学习深造,同时有计划地吸收专业人才,建立旅游人才队伍建设新机制。逐步解决旅游队伍结构不合理、从业人员整体素质偏低等问题,努力建设一支综合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的旅游工作队伍,推动旅游业持续发展。
同志们,发展旅游业意义重大,影响深远,我们要有“坐不住”、“等不起”、“慢不得”的紧迫感。我们一定要用长远的眼光看待旅游业的重要作用,积极适应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切实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像重视农业那样重视旅游业,像抓工业那样抓好旅游业,全力推动我县旅游业实现跨越式发展。
在全市中医药发展大会上的讲话篇九
我到×工作仅×多天,还没来得及深入调研,情况掌握还不够全面。结合近期了解的情况,以及对今年中央和省委、市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的理解,讲三个方面的内容,供大家参考。
一要把握形势。
我们既要看到世界经济形势极其复杂严峻,我市同全国全省一样,经济发展也还存在诸多不确定性和比较突出的问题,但更要看到有利的形势,坚定高质量发展的信心。
首先是宏观形势的利好。一是增长态势看好的一年,世界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等机构对中国经济×年增长态势的预测都是向好的,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经济工作会上讲,今年经济增速可能比前几年高。二是增速预期积极的一年,近几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经济形势的判断,都有经济下行压力大的表述,且前两年的表述是更为严峻。但是,去年×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今年经济社会发展预期目标的考虑是积极的,预期的gdp增速也是近几年最积极的。三是政策支持有力的一年。对×来说,我们既有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等政策机遇的支持,还有最直接的三个方面政策支持,一是脱贫攻坚政策的延续和稳定,二是乡村振兴战略政策的全面启动,三是革命老区支持政策的完善和力度的加大。
其次是微观形势的利好。一方面,去年的低增长为今年的较高速增长挪腾了空间,我市去年的经济增速是×%,为今年经济较高增速增长挪腾了较大空间。另一方面,以项目投资为重点的支撑性更坚实,从今年项目储备和市级重点项目看,全市新增储备项目×个,估算总投资×亿元以上,全年实施的×个省级重点项目预计完成投资×亿元、×个市级重点项目预计完成投资×亿元、×个挂牌项目预计完成投资×亿元。再一方面,以营商环境改善为核心的发展环境更优,比如,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事项,在我们基础还比较差的情况下,企业落户能够一天就办下来,比很多地区都做的好,这是非常不容易的。
二要把握目标。
一是把握全年目标。中央和省委经济工作会议都对经济发展目标有明确考虑,市委经济工作会议也明确提出了今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零售总额、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城乡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的预期目标,春节前后,全国和全省、全市的“两会”上将审议公布,大家要对全年目标要有明确的把握。
二是把握一季度目标。要围绕一季度gdp等各项指标都有一个较高速增长的预期,实现一季度经济增长“开门红”,实现这个目标的支撑是什么,需要抓哪些工作,各区县的同志要谋早、谋细,抓早、抓实。
三要把握重点。
关于全年的工作,×、×两位同志都作了全面安排,我再强调几个方面的重点。
(一)统筹抓好疫情防控和经济运行。第一,目标是实现增长,要统筹抓好疫情防控和经济增长,做到“两不误”,实现“双胜利”,发改部门要明确抓经济运行的目标就是实现年初人代会审议通过的年度经济增长指标。第二,关键是落地政策,要落实疫情防控以来出台的稳定经济增长政策、脱贫攻坚延续下来的政策、乡村振兴启动的政策、老区振兴发展的政策等方面政策。第三,手段是加强调度,抓好经济运行,加强调度很重要。一要全过程调度。不仅每月要调度,每个季度要调度,而且要调度到项目上,调度到企业上,调度到时间节点。同时,要加强调度前的调研,从今年开始,×月就要对第二年的经济运行进行提前调研。比如,通过调研弄清楚来年有多少项目,有多少总投资,当年能实现多少投资,每个项目能够实现多少投资;产业增长上,对全市所有“四上企业”拉出清单,哪些企业有增长、能增长多少,哪些企业有减少、可能减多少,品叠后第二年实际产值能够增加多少,这样才能做到心中要有数,还缺多少,该怎么补,一目了然,这样,也就使经济运行的调度更有基础、有依据,使全年全过程调度前置了。需要注意的是,在调度时,要注重经济运行的平稳性,不能出现跌宕起伏,尤其是统计平台上不能出现异动。二要全系统调度。经济运行的系统性很强,也很复杂,涉及到方方面面,但我们要化繁而简,找准着力点。就gdp的增长而言,从产业上来看,清楚一、二、三产业对gdp的增长贡献是多少;从投资、消费、出口方面来看,投资支撑是多少、消费支撑是多少,出口支撑是多少,要清晰。就调度而言,还要抓住重点,哪些我们调度了就会有成效,哪些我们调度成效甚微,甚至没有成效。比如,我市现阶段的经济增长主要靠投资拉动,这应是调度的重点,而出口这几年基本都是×至×个百分点的负贡献,就不是调度的重点。同时,还要注意联动协调,发改、统计、经信、商务等部门要相互协同、步调一致。三要专业调度。搞经济工作必须具备经济工作专业素养,没有经济专业素养是无法搞好经济工作的。从事经济工作的同志,要懂产业、懂项目,还要懂统计、懂金融。既要努力成为“大家”,而且要成为“行家”。比如,从去年开始省经信、统计部门关注考量工业税电比,这实际上就是核算工业增加值的匹配指标,工业增值税、工业用电等的权重不一样,匹配度也不一样。再如,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怎么算,同样都是产值,但工业增加值率是不一样的,行业之间的增加值率差异很大,同样是×亿的产值,因为行业增加值率不同,换算过来可能就是×万增加值、×万增加值的区别;同一个产业年度增加值率也可能不一样,上一年增加值是×%,今年有可能降到×%,去年×亿的产值是×万的增加值,今年增加值就降到×万。我们调度时就要首先盯住增加值率高的产业和企业。再如,服务业增加值是以季度核算,但核算指标体系中有几个是错月指标,不是季度指标,错月的时候没有赶上,季度的时候就上不去。所以调度要专业。四要精准调度。如果实现一季度gdp增长×%,要怎么支撑,哪些项支撑少一点,哪些项支撑多一点,这个是有考究的,短的要补上,多的不能浪费。比如,这个月工业产值报多了,产值增速过高,工业增加值测算又不到这么高,就把产值浪费了;反之,产值报低了,增加值增速又上不去,这就有个精准度的问题。
(二)抓好项目投资。第一,发挥投资对经济增长的主引擎作用。×年全市gdp增长×%,投资贡献×%,消费贡献×%,出口贡献-×%。经测算,今年gdp如果要实现×%以上的增速,投资需要贡献×%以上、消费需要贡献×%以上、出口需要贡献-×%以上,从分析来看,×的经济发展,就是以投资为主来支撑经济增长,如果投资不能唱主角,增长就是一句空话,这与我们的经济结构、经济质量和经济发展阶段性特点紧密契合。另一方面,我们的经济工作怎么来抓,怎么来入手,就是要以项目为中心组织经济工作、开展经济工作。具体来讲,就是要以“重大项目推进年”统筹项目投资工作,以项目投资“红黑榜”考量项目投资成效,以投资为主支撑经济增长,充分发挥投资对经济增长的主引擎作用。第二,提升项目的投资质效。一要逐步优化投资率。去年全国投资率是×%,全省是×%,×是×%,排在全省第一高位,所以要逐步优化投资率,提升项目投资质效。二要增强投资对经济增长的基础性作用。一方面,就是要抓好以交通为主的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基础设施建设对投资和gdp增长具有即期拉动作用,也对今后的经济发展有基础性作用。另一方面,就是要大力抓产业园区建设,这是产业承载、发展的基础,也是经济增长的基础。三要增强投资对经济增长的支撑性作用。去年×亿投资中,产业投资只占了×%,可以看出产业项目少,产业投资少、产业后劲不足、产业支撑不够,尤其是工业和制造业去年占gdp的比重分别只有×%、×%。因此,要抓以制造业为重点的工业发展,要不断提升生产性服务项目在服务业中的占比,只有产业发展起来,经济增长才有根本支撑。四要增强投资对公共服务的改善性作用,扎实抓好省定×件和市自选×件民生实事,持续改善公共服务能力和水平。第三,着力解决项目投资中的主要问题。一要做好三大要素保障。资金上,要积极向上争取中央、省预算内资金和债券资金,还要以现代金融的理念从市场上“找钱”,比如,我们建立的×振兴基金,就是以现代金融理念,以财政的“小钱”撬动市场的“大钱”。土地上,截止目前,还有×多个拟开工市重项目没有完全落实建设用地,各区县要进行梳理,加大工作力度,全力保障新开工项目用地。环保上,目前还有个别项目选址还在生态红线范围内,无法开工实施,这是项目开工的前置条件,必须加以解决。二要着力解决“三个不统一”问题。一是解决项目前期工作成熟度和项目争取力度不统一,我们的项目争取力度很大,但还停留在传统的、粗放的项目争取理念上,在项目前期工作不成熟的情况下,随意编报,为争取而争取,尤其是现在中央预算内项目资金和债券资金管理非常严格,一方面造成申报项目的通过率、争取率不高;另一方面,造成项目争取下来了,因为自身配套不了,项目开不了工或开工了但进度极慢。二是解决项目投资入库和项目推进进度不统一,有很多项目已经开工建设几个月了,但迟迟进入不了统计“盘子”,反映不出投资效果。三是解决项目工作的重视程度和项目投资质效不统一,我们每月都要召开现场推进会,推进力度不可谓不大,但项目投资实际进度和固定资产投资完成进度没有相应跟上,和预期的目标不相统一。
(三)抓好规划落地。一是尽快完成“十四五”规划报备工作。按照省政府要求,市州“十四五”规划经市政府常务会通过后,要向省发展和改革委报备,市发展和改委要按程序尽快完成“十四五”规划报备工作,另一方面,各个区县的“十四五”规划也要按程序尽快完成向市发展和改革委报备工作。二是加强专项规划对接。只有进入了规划,才能争取项目、争取资金。当前,全省正在编制“十四五”期间的×个区域规划、×个重点专项规划和×个一般专项规划,市级相关部门特别是财政、交通、自然资源和规划、经信、住建、农业、生态环保等部门要主动加强对接,加强规划对接,争取×更多事项和更多项目纳入规划“盘子”。三是抓好规划实施启动。规划编制后,关键是要启动实施,必须按照规划制定年度实施计划,有计划的推进。比如,从目前看,我们在全省×个市州中水利项目进入规划是最多的,因为涉及到资金匹配的问题,根据我们的实际情况,是没有能力在一、二年内都开工建设的,因此,要根据实际制定年度方案,有了年度方案,才便于争取,更便于实施。
(四)抓好老区振兴。老区振兴可以说是×发展的一张“王牌”,要紧抓老区振兴,持续发力。一要坚定目标,要按照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坚定不移推进×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示范区建设。二是明确支撑。国家“十四五”确定了×个革命老区核心城市,四×只有×一个,国家、省层面都予以了明确,下步会给政策、给项目、给资金支持。要围绕建设×革命老区核心城市这个支撑,持续跟进、持续用力,全面推进、全面发力。三是把握四个重点。一是规划,要尽快落地“十四五”×革命老区振兴发展规划方案,现在已经到国家这个层面了,还要继续跟踪落地。二是政策,有规划才有政策,有政策才会有项目、有资金。三是项目,规划要落地必须落地在项目上,要根据实施方案,编制年度项目清单。四是老区脱贫是基础,老区基础设施建设也是基础,老区振兴的关键和根本路径就是产业振兴,产业不振兴,老区就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全面振兴。
(五)抓好党的建设。发展改革和老区振兴系统要切实加强党的建设,以政治建设为统领,抗牢全面从严治党的主体责任。虽然没有直接经手资金,但管理的资金不少,党风廉政建设、“一岗双责”必须要不折不扣的落实。尤其守住廉洁底线,要扎紧制度笼子。现有的项目管理制度还要进一步健全,还要加强制度约束和监督,营造风清气正的干事创业环境。
在全市中医药发展大会上的讲话篇十
勇气是人类最重要的一种特质,倘若有了勇气,人类其他的特质自然也就具备了。下面是众鑫文档网小编为您推荐党委书记在全市老区振兴、发展改革工作部署大会上的讲话材料。
同志们:
今天,我们把发展改革、老区振兴两方面工作一起总结、一起部署,一是这两方面工作联系非常密切,中央和省都是发改委一个部门负责,二是为了贯彻落实精文简会要求,减少会议召开频次。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市委经济工作会议以及全省发展改革工作会议精神,总结×年工作,安排部署×年工作。刚才,×区、×县、×经开区作了交流发言,既总结了去年工作,又提出了今年的工作打算,希望大家相互学习借鉴、取长补短、共同进步。×、×两位同志全面总结了去年的工作,对今年工作作出了安排,我都完全赞同,请各区县和市级相关部门抓好贯彻落实。下面,我讲两个方面的意见。
在全市中医药发展大会上的讲话篇十一
同志们:
今天,我们把发展改革、老区振兴两方面工作一起总结、一起部署,一是这两方面工作联系非常密切,中央和省都是发改委一个部门负责,二是为了贯彻落实精文简会要求,减少会议召开频次。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市委经济工作会议以及全省发展改革工作会议精神,总结×年工作,安排部署×年工作。刚才,×区、×县、×经开区作了交流发言,既总结了去年工作,又提出了今年的工作打算,希望大家相互学习借鉴、取长补短、共同进步。×、×两位同志全面总结了去年的工作,对今年工作作出了安排,我都完全赞同,请各区县和市级相关部门抓好贯彻落实。下面,我讲两个方面的意见。
在全市中医药发展大会上的讲话篇十二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供大家参考。
今天,我们以电视电话会的形式再次召开全市“千企大会”。召开这次会议的主要考虑是,受疫情影响,当前经济发展和企业经营面临新情况、新问题、新困难,需要我们与企业家朋友面对面交流沟通,统一思想,凝聚共识。今天会议的主要任务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营经济发展的重要论述,进一步营造支持民营企业发展的浓厚氛围,吹响打好疫后民生保卫战、经济发展战的冲锋号,为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注入强大动力。
刚才,x同志宣读了奖励通报,在财政收支压力加大的情况下,拿出x万元奖励企业,表明了市委市政府信守承诺、兑现政策的决心态度,体现了对民营企业的重视支持,释放了共克时艰、共谋发展的强烈信号。x稳健、x集团代表全市民营企业作了很好的发言,听后深受鼓舞,深受启发,从中感受到了全市民营企业迎难而上的奋进姿态和坚定信心。下面,我就进一步支持民营企业发展,做好当前经济工作,讲几点意见。
一、民营企业为我市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经济发展能够创造中国奇迹,民营经济功不可没”。改革开放以来,我市民营经济从无到有、从少到多、从小到大,成长为x经济社会发展不可替代的重要力量。就全国而言,民营经济具有“五六七八九”的特征,即贡献了x%以上的税收,x%以上的国内生产总值,x%以上的技术创新成果,x%以上的城镇劳动就业,x%以上的企业数量。这些特征在x更为突出,民营经济是我市市场经济的主体力量,在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民营经济的地位和作用,是广大民营企业家敢为人先闯出来的,艰苦创业干出来的,锲而不舍拼出来的。这种作用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截至x年底,全市共有五类市场主体x万户,其中,私营企业x万户,个体工商户x万户,注册资本x亿元。全市高新技术企业达到x家,科峰传动、索菲亚家居、伊利乳业等x家企业被评为全省智能制造试点示范企业,葛洲坝兴业、广济药业、科普达等x家企业被评为隐形冠军示范企业,祥云化工、鸿路钢构、稳健医疗等x家企业被评为隐形冠军“科技小巨人”企业。x多家民营企业与贫困村、贫困户结对帮扶,累计投入帮扶资金x亿元,帮助x万贫困人口脱贫致富。能人回乡创业“千人计划”实施以来,广大企业家积极响应回乡创业号召,累计投资项目x个,协议投资额x亿元,形成了实施千人计划、签约千个项目、引进千亿投资、带动千家万户“四个一千”的良好态势,产生了带来资金、带来技术、带来人才、带来观念、带来收入“五个带来”的重要作用。四是体现在对疫情防控的担当上。广大民营企业积极投身疫情防控主战场,在保供应、稳物价、稳就业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为打赢x保卫战作出了突出贡献。
x家“停不得”企业,不谈条件、不讲价钱,全力以赴保障城市运行和群众生活。x稳健克服重重困难,开足马力生产,不休假、不停机、不加价,累计向省、市疫情防控指挥部提供各类口罩x万只。广大企业家心系疫情,慷慨解囊,纷纷伸出援助之手,积极主动捐款捐物。疫情是面镜子,充分印证了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是我们自己人”,照出了新时代民营企业家的家国情怀和责任担当。借此机会,我代表市委、市政府向全市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事实证明,民企兴则经济兴、x兴,民企强则经济强、x强。x和民营企业是发展共同体,民营经济是x发展的希望所在、力量所在。我们要从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的政治高度,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营经济发展的重要论述,充分发挥民营经济在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坚定不移支持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有的市场份额被抢,外贸出口订单被取消或延期,合同违约风险增加;
一种是迎难而上,积极进取,在磨难中成长、从困境中奋起。两种态度带来两种截然不同的结果。眉州东坡酒楼就是一个愈挫愈勇、愈战愈勇的典型。在极其艰难的情况下,公司保持头脑清醒、意志坚定,提出“人在军心在、人在精神在,活下去、战斗下去”,坚持营业,直播推销,主攻外卖,拓展战地食堂、平价菜站等业务,每天还为参与疫情防控的医务人员、志愿者送饭。现在,这家企业不仅活过来了,还锻炼了队伍,开辟了新的业态,公司管理运营上了新台阶,焕发新的生机活力。从中可以看到,“信心比黄金更重要”、“两军相遇勇者胜”,保持定力,坚定信心,不退缩不畏难,一切向前看,努力向前进,就没有一个冬天不可逾越,没有一个春天不会到来。
疫情发生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指挥、亲自部署,多次主持召开会议,亲临湖北考察疫情防控工作,发表一系列重要讲话,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为我们统筹抓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和科学指引。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审时度势、科学决策,准确把握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阶段性特征,因时因势制定防控策略、完善各项措施。党中央一声号令,从中央到地方、从机关到基层、从城市到乡村、从内陆到边疆,全民动员、举国攻坚,同舟共济、团结奋战,疫情防控取得阶段性成效,持续向好态势进一步巩固。疫情防控的严峻斗争,充分彰显了中国共产党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进一步增强了全社会的“四个意识”。只要我们坚定不移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就没有翻不过的山、跨不过的坎,就一定能夺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双胜利。
今年一季度极不寻常,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全国人民众志成城、顽强拼搏,在常态化疫情防控中经济社会运行逐步趋于正常,生产生活秩序加快恢复,我国经济展现出巨大韧性。为什么有韧性?我们是世界唯一一个有完整工业门类的国家,有改革开放以来积累的雄厚物质技术基础,有x亿人口的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和内需潜力,我国经济发展潜力大、动能强,回旋余地大。从一季度数据看,我国主要经济指标大幅度下滑,但是x月份主要经济指标明显改善,降幅明显收窄,呈现回升势头。疫情的冲击是客观的,但是用全面、辩证、长远的眼光来看,我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
为对冲疫情影响,中央提出实施更大力度的宏观经济政策,积极的财政政策要更加积极有为,稳健的货币政策要更加灵活适度。这一政策取向蕴含着巨大的“真金白银”。什么是“积极的财政政策更加积极有为”?就是要提高赤字率、发行抗疫特别国债、增加地方政府专项债券,提高资金使用效率,稳定经济,刺激经济。假如积极的财政政策是“a”,那么更加积极有为就是“a+”、“a++”。什么是“稳健的货币政策更加灵活适度”?就是要运用降准、降息、再贷款、再贴现等手段,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引导贷款市场利率下行,让资金获取更容易、更便宜。假如稳健的货币政策是“b”,那么更加灵活适度就是“b+”、“b++”。这两项政策叠加,将对经济发展产生巨大影响。对政府、对企业而言,抓住了这一重大政策机遇,就能乘势而上,加快发展。希望全市广大企业家把握好危和机的辩证法,坚定信心、保持定力,危中寻机、抢抓机遇,加快达产达效,做大做强企业,促进全市民营经济稳健发展、提质增效。
市委市政府坚持两手抓、两不误,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开展“四进”攻坚行动,部署“四大行动”,召开“一园一策”现场办公会,强化争资立项、要素保障等工作,组织金融“特别行”政银企对接,打出了一套组合拳。派出x万多名干部进企业、进项目、进农村、进社区,帮助企业解决复工复产中的困难,发挥了关键作用。截至x月x日,全市“四上”x家企业复工率x%、复岗率x%,其中规上工业企业复工率x%、复岗率x%。关于当前全市经济工作,市委常委会专题进行研究部署,作出了基本判断,明确了目标要求。基本判断是:一季度全市经济受疫情影响巨大,但生产生活秩序正在加速恢复,经济向好态势正在形成。目标要求是: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扎实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加快实现主要经济指标恢复性增长,力争二季度止跌转正,三季度全面复苏,四季度强力冲刺,努力完成全年目标任务。
x月x日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分析国内外疫情防控形势和当前经济形势,研究部署经济工作,强调在疫情防控常态化前提下,加大“六稳”工作力度,切实抓好“六保”工作,维护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大局,为我们做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各项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从x自身实践来讲,做好经济工作就是要开展好“四大行动”。“四大行动”是x落实党中央和省委经济工作部署的具体行动,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也是支持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载体。“四大行动”是从不同方面抓企业抓发展,项目建设是加快企业建成投产,招商引资是引进新的企业主体,服务企业是支持企业发展壮大,创新创业是促进企业提高发展质效。我们开展“四大行动”,就是要把企业搞得多多的、做得好好的。
从市场和政府的关系来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在机制是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经济发展靠市场和政府“两只手”。市场作用与政府作用的平衡点在哪里?我个人理解就是黄金分割率x。x有一左一右两个点,如何把握这个点?要因时因势、因地制宜。当市场体系完善、市场机制灵活的时候,市场就在x这个点上发挥更大作用。当市场体系不完善、或者受到冲击的时候,政府就要在x这个点上发挥更大作用。当前,受疫情影响,市场体系受到严重冲击,企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市场环境严重恶化,市场这只手受伤了。这个时候,政府这只手必须扛大力,更好发挥作用,弥补市场这只手的缺陷。政府要与企业同呼吸、共命运,搭把手、拉一把,采取超常规措施帮助企业活下去、挺过来、稳得住、能发展,共同打好疫后重振的民生保卫战、经济发展战。具体来说,要做好四个方面的工作。
全市“四上”企业复工率基本达到了x%,但企业达产率、产能利用率还不高。达产是硬道理。要在x%复产的同时,把推动企业迅速达产作为突出任务来抓。这个过程中,必须处理好疫情防控和企业生产的关系。这就好比走钢丝,一边是常态化疫情防控,一边是企业生产,忽左忽右就会走不稳,顾此失彼就会掉下来,非此即彼就会栽跟头。走钢丝是高难度的动作,需要小心谨慎,保持定力,掌握平衡,考验的是政府的服务水平、企业的生产管理水平。关于复工复产复市,国家分行业制定发布了防控指南和技术标准,要严格操作规范。戴口罩、一米五、测体温,这三项是基础性关键性的,必须做到,切不可麻痹大意、心存侥幸。政府和企业要坚决落实疫情防控常态化措施,做好自己的事,守牢自己的门,管好自己的人。同时,要着力解决复工复产后的产品滞销问题,发挥互联网在供需两端的链接作用,用好电商平台,拓展销售渠道,动员全社会为x产品带货,形成供需良性互动。
中央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援企惠企政策,省里制定了“财税支持x条”“支持中小微企业x条”“促进经济社会发展x条”等,市政府也配套了相关政策措施。这些政策含金量高、针对性强,都要不折不扣落实,持之以恒落细。政策制定了就要兑现,让“白纸黑字”变成“真金白银”,为企业送去及时雨。政策好不好,有没有落实,企业最有发言权,企业的发展最有说服力。主要有两个衡量标准:一是企业负担有没有降下来,二是金融血液有没有输进来。从调查的情况看,市区x家企业可以享受x条政策,目前落实了x条,还没有完全落实到位。要在政策落实、政策集成、政策创新上下更大功夫,想企业之所想、急企业之所急,围绕企业所需定政策、找政策、送政策。落实好财政贴息、减税降费、专项债券、社保减免等政策,千方百计降低用工、用电、用气、物流、房屋租金等成本,该减的减,该免的免,该降的降,该缓的缓,该帮的帮,真正做到雪中送炭。
反过来,企业的发展情况,也反映了企业家的能力素质和精神状态。同时,生产要素配置也有一个政府和市场关系的问题,要素市场也需要发挥政府、市场“两只手”的作用。要素市场好比菜市场。菜市场的建设、监管需要政府,建设好了,监管到位了,市场主体自由交易,通过市场机制和价格规律调节、交换,实现卖菜买菜的目的。平时如此,疫情期间,市场瘫痪了,就只有靠政府发挥作用,靠党员干部送菜上门,保障老百姓正常生活。近期,中央出台了《关于构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的意见》,这是一个重磅级的政策文件。我们要认真学习研究,深化制度设计,加快推进要素市场化改革,健全要素市场运行机制,搭建平台,创新监管,把土地市场、劳动力市场、资本市场、技术市场、数据市场完善起来,提高要素配置效率,提高要素保障质量,进一步激发全社会创造力和市场活力。
多帮忙、少添乱,不能给企业添麻烦、增负担,更不允许找茬、整人、卡脖子;
金融机构要有诚心、见义勇为,把资金用到支持实体经济特别是中小微企业上,帮助企业渡过难关。
民营经济发展,企业是内因,政府和社会是外因。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内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根据,外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不可缺少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民营企业要发展,既需要政府助力,更需要自立自强。希望大家发扬企业家精神,积极进取、永不停步,敢想敢干、勇攀高峰。
每一位企业家创业之初都是豪情万丈、志存高远,都致力于成为行业领头羊。这份豪情、这个理想,就是创业初心。干企业,既要仰望星空,又要脚踏实地。仰望星空,就是要有远大的理想抱负,强烈的使命担当。脚踏实地,就是聚焦实业、做精主业,一点一滴,稳扎稳打,步步为营。科峰传动的吴俊峰大学毕业就回x创业,他的理想就是一定要拿出自己的优质产品,和外国公司竞争。二十几年如一日,一点一点扎实做,一步一步走过来,到今天科峰传动的许多产品打破了发达国家垄断,登上了行业高峰。每一名创业者,每一位企业家都有一段不平凡的创业历程,都是一步一个脚印干出来的。大家走到今天非常不容易,要拿出“二次创业”的激情,经受考验,突破自我。
创新是唯一的生存之路、成功的必经之路。创新靠什么?一靠投入。研发投入是一个关键指标。一般来讲,企业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比重在x%以上是有后劲有潜力的,x%以上就非常有竞争力。x年华为的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比重为x%,支撑了这家巨无霸企业的强大竞争力和高速增长。技改投入是一个重要途径。企业有内涵式发展、外延式发展两种路径,外延式发展就是简单地铺摊子、扩规模,内涵式发展就是不断升级,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对传统工艺流程再造,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推进产品更新换代。技改就是内涵式发展,与外延式铺摊子相比,投资小、周期短、见效快。二靠人才。引进一个人才,盘活一个企业,撬动一个产业。大家要重视人才,创新方式,舍得投入,敢花本钱,引进一批企业发展急需紧缺的人才。三靠合作。用好“市校合作x版”这个平台,依托x与中国科学院、北大、清华、武大、华科等高校科研院所建立的合作关系,主动对接,把各方面科技资源、智力资源为我所用,攻克技术难题,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长期来看,一个企业要持续健康发展,应做到守底线、稳经营、补短板。守底线,就是把安全和环保作为重中之重,不讲价钱,不打折扣。要抓好“三个环节”:第一个环节是论证期的“两评定”,即环评、安评。第二个环节是建设期的“三同时”,即安全设施、环保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步设计、同步施工、同步投产。第三个环节是运营期的“三责任”,即企业的主体责任、部门的监管责任、党委政府的属地责任。这三个环节都守住了,安全环保才不会出问题。稳经营,就是保持合理稳健的增长速度。多大的增速是稳健的?没有一定之规,不同行业、不同企业也不一样。一般而言,企业增长率保持在x%-x%左右最适宜。个位数增长行不行?个位数增长基本上是简单再生产,最终会被市场淘汰。更高一点可以吗?当然可以,但是太快了有可能翻船,也不可持续。就像骑自行车,速度太慢了站不住会倒,太快了控制不住容易翻车。高速公路上开车也是这个道理,稳健的速度是每小时x-x公里,低于这个速度耗油量高、道路利用率低,是不经济的、没有效率的,高于这个速度是危险的、伤车的、耗油的。补短板,木桶理论告诉我们,木桶能装多少水,取决于最短的一块板。企业生产经营涉及的要素有很多,土地、人力资本、资金、原材料、技术设备、企业家素质,只有坚持缺什么补什么,才能推动企业长足发展。罗田“牧羊女”刘锦秀,从x年返乡创业以来,不断地学习提高,同时引进高素质的管理团队,重塑和再造企业经营管理,企业不断成长壮大。
民营企业的发展、民营企业家的成长,离不开党的坚强领导。要切实加强企业的党组织建设,推动党建工作与企业生产经营有效融合。广大企业家要带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依法公平竞争,守法诚信经营,担当社会责任,讲正气、走正道,为企业员工当好表率,为全社会树立榜样。
在全市中医药发展大会上的讲话篇十三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供大家参考。
同志们:
市委、市政府决定召开全市加快工业经济发展工作会议,目的是认真贯彻中央和省委、市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深入分析当前形势,安排部署重点工作,以更加有力的举措推动全市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为实现“**”目标奠定坚实基础。
去年以来,全市上下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重大决策,全力落实市委“**”工作部署,始终把促进工业止滑稳增作为经济持续增长的重要支撑,制定出台了工业企业复产达标升规行动计划、激励工业经济创新发展、加快优势产业链培育发展、加强精准招商促进经济稳定增长等一系列政策措施,确定**户企业实行包抓帮扶,与**分别签署服务保障协议、建立互保共建机制,“一企一策”帮扶重点企业稳产增效,分类推动十大绿色生态产业发展,全市工业经济止滑回升、平稳增长。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完成增加值**亿元,同比增长3.9%。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高于全省平均增速**个百分点。停产企业由一季度的**户减少到**户,停减率较上年下降**个百分点。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户,规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增长**%,利税总额增长**%。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也要看到全市工业发展还存在产业培育进展缓慢、新旧动能接续不足、中小微企业整体偏弱、企业创新能力不强、工业增长支撑乏力等困难和问题,需要我们在今年的工作中切实增强忧患意识和强化担当作为,努力实践中找思路、想办法,有针对性的加以解决。
去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年初召开的省委十三届七次全会暨省委经济工作会议对今年经济工作做出了全面部署,出台了一系列含金量很高的新政策新措施,为我们推动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利政策机遇。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把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列为**年七大重点工作任务之首,要求采取有力措施,推动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明确稳健的货币政策要松紧适度,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提高直接融资比重,重点解决民营企业和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省委经济工作会议部署了“强产业、增动能、促开放、挖潜力、优环境、保民生”六个方面重点工作,提出了要把促进制造业转型升级放在经济发展的引领位置,加快提升制造业的市场竞争力。省委、省政府还围绕促进企业发展推出了支持非公经济发展**条、促进中小微企业发展**条、激发民间有效投资**条、科技创新**条等一批新措施。中央和省上的新部署、新政策、新要求,为我们做好今年工业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我们要切实增强推进工业强市战略的紧迫感和责任感,按照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决策部署,坚定信心决心,咬定发展不放松,加快推进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
学习。
领会,切实抓好贯彻落实。下面,我就做好今年工业经济工作讲六个方面的具体意见:
当前隐藏内容免费查看十大生态产业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我市转方式、调结构,推动高质量发展和新旧动能转化的结合点和总抓手。去年,我们制定出台十大生态产业发展规划、专项行动计划等一系列配套政策,建立**个总投资**亿元的重大带动性工程项目库,推动十大生态产业发展实现良好开局。今年,我们要把培育生态产业牢牢抓在手上,加速动能转换,加快产业转型,推动生态产业成为绿色工业崛起的重要支撑。
去年新能源实际发电达到**亿千瓦时,同比增长**%,风电、光电上网率分别下降**和8.4个百分点。通过积极争取,国家能源局同意今年启动风电二期二批部分项目,必将带动新能源装备制造企业恢复生产。我们要抢抓这一重大机遇,推动清洁能源产业持续发展。在电源建设上,要加快**、10万千瓦平价风电上网项目建设进度,力争**等光热发电示范项目建成并网,大力推进中能智慧能源**和**电化学储能电站,开工建设**,争取**抽水蓄能电站获批建设。在电力输出上,要进一步开拓湖南、江西等受端电力市场,争取利用吉泉直流、哈密至重庆以及青海至河南直流等特高压工程“搭车外送”**电力,确保河西750千伏第二通道加强工程和**新能源微电网示范项目建成投运,力争**年外送电量280亿千瓦时以上。在就地消纳上,要扩大参与直购电交易企业范围,力争**年直购电达到**亿千瓦时以上。落实清洁取暖优惠电价政策,加快推进清洁能源供暖改造,力争城市清洁供暖占比提高到**%以上。
石油化工、建筑建材是我市的传统支柱产业,要按照循环化、绿色化、智能化改造的总体要求,加快转型升级,提升支撑能力。石化工业**年占全市规上工业比重达**%,今年**油田炼油厂将进行三年一次的停产检修,原油加工生产计划调减为**万吨,将影响我市规上工业增速下降约**个百分点。对此,市发改、工信、能源和**要及早着手,抓紧制定“扩采量、保炼量”工作方案,认真落实地企互保共建联动机制,积极向上争取汇报,力争原油开采**万吨,炼油达到**万吨以上,把检修产生的影响降到最低。加大矿区供热保障改造工程、10万吨高端低凝液压油、80万吨重油催化裂化装置节能改造等项目的帮扶力度,加快项目落地建设。要以清洁生产、节能环保为方向,整合重组**石材产业,加快工艺石材、异型石材等高端装饰产品开发,促进**等建材企业稳产增效,加快建设**建筑固废循环处理、**含油废物综合利用、**焦炉煤气综合利用等项目,推进经开区新能源储气接收站、三新硅业余热发电节能技术改造等项目前期工作,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水平。
装备制造业行动计划的机遇,进一步加大扶持力度,促进装备制造业快速发展。要紧跟风电二期二批部分项目启动,组织风光电装备制造企业及配套服务企业恢复生产,推进**聚光。
材料。
**结构件制造等项目建设,支持**等项目加快建成。加快建设现代煤化工示范工程,加快实施**干熄焦余热发电等项目,提升制造业发展质量和效益。积极推广智能制造新模式应用,发挥**制造生产线“智能制造数字化工厂”的示范带动作用,争取2-3户企业入选全省服务型制造试点示范项目,提升我市智能制造水平。
依托现有产业基础和发展优势,加大政策引导和扶持力度,培育做强军民融合、数据信息、中医中药等新兴产业,努力打造新的经济增长点。中医中药产业,要优化中药材种植布局,稳定扩大枸杞、甘草、苁蓉等地产药材规模,加快推进道地药材认证、规范化绿色生产,支持中药饮片、制剂加工,扶持祁连药业、大得利药业、甘帝药业等企业开发新品,加快佛慈药业综合开发项目建设。数据信息产业,要实施丝绸之路信息港重要节点创建工程,依托**中心建设一体化大数据中心,扶持壮大数据产业运营主体,打造对外开放合作交流平台。争取优惠电价支持,积极引进超算中心项目落地建设。
招商引资是推动工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也是加快培育发展新优势、新动能的主要渠道。要始终把项目建设作为工业转型升级的突破口,坚定不移地把抓发展落脚到抓项目上,引进更多更大更好的工业项目,培育新的工业经济增长点,增加工业发展后劲。
县市区、各有关部门要时刻关注掌握中东部产业转移信息,依托国家、省上产业转移信息服务平台,主动开展产业对接合作活动,争取与中东部省市建立产业协同发展合作机制。加强与市属各行业协会的合作,借助其在产业对接合作方面的优势,力争引进一批产业转移项目。要准确把握中央和省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认真研究国家宏观政策和产业发展趋向,围绕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先进煤化工、新材料、节能环保等新兴产业,深度谋划包装一批体量大、产业带动能力强、综合效益好的大项目好项目,支撑我市工业新旧动能转换。
紧紧抓住国家实施“一带一路”、我省打造“丝绸之路经济带黄金段”战略机遇,围绕优势产业链、中国制造2025、战略新兴产业等重点领域,持续开展精准招商、专业招商、产业链招商、以商招商,形成内外资一起引、大中小一起上、引资引智引技并举的招商局面,争取一批重大工业项目落地。落实加强精准招商的意见和重点优势产业包抓方案,争取新引进一批优势企业和优质项目。在严把准入关的前提下,依托**等化工园区,结合国家正在进行的危险化学品搬迁,积极承接一批优势企业入驻,支撑化工园区形成产业规模。
坚持“储备项目抓开工、新上项目抓进度、在建项目抓竣工、竣工项目抓投产”的推进机制,全力抓好初步计划开工的**个新续扩改非能源工业项目建设,重点对投资亿元以上的**个项目实行包抓责任制,建立工作台帐,紧盯时限要求和投资进度,按月汇总分析,确保项目按计划进度推进。各产业包抓领导小组要注重建立跟踪服务机制,将项目前期工作分解细化,主动抓好与各部门对接,并联抓好协调办理立项、土地、环评、资源配置等手续,确保项目尽快落地建设。
增强创新能力是新型工业化的核心要求。我们要深入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强化企业创新主体作用,大力推进技术创新、产品创新、管理创新,提升工业化发展水平。
各县市区和市发改、科技、工信等部门要积极推进科技创新平台建设,鼓励支持有条件的企业设立技术研发机构,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支持企业与市内外科研院所、高等学校加强合作,建立产业创新战略联盟,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推动创新成果转化运用,以新技术新产品抢占市场先机。今年全市要力争创建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1家,培育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1家、省级技术创新示范企业2家,实施技术创新项目20项以上。
要认真落实“互联网+”行动,深化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市工信局要牵头开展企业两化融合评估诊断和对标引导工作,推进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试点,支持两化融合龙头企业节水灌溉设备制造等互联网应用项目建设,支持“工业云平台”“装备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双创平台”“中小制造业企业互联网双创平台”等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协调推进企业上云,增强企业信息化和互联网融合创新能力。
产业园区是工业振兴的主战场。去年,我们制定出台支持**经开区改革和创新发展的意见,认真落实各项保障措施,推动**经开区主要指标全面回升。同时,**经开区获批省级高新技术开发区,**工业集中区升格为省级开发区,工业发展平台更趋完善。各县市区要把园区(集中区)建设作为工业发展的突破口,以**等国家、省级园区为引领,按照高起点规划、集约化建设、循环式发展、园林式美化的要求,科学编制总体发展规划,优化园区功能布局,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着力完善产业配套体系,提高产业培育承接能力,为开发区(园区)晋位升级打好基础。要创新园区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探索建立投融资平台,赋予园区更多自主发展空间,提升自身造血能力。同时,进一步提高行政管理效能,减少办事环节,提高服务效能,推动工业园区扩总量、提质量、绿色高效发展。
去年,我们实施工业企业复产达标升规三年行动,帮扶解决企业生产经营难题,力促工业止滑稳增,得到了省工信委的高度肯定并在全省推广。刚才,我们为应纳税销售收入首次达到1亿元以上、首次达规入库以及创新能力强、带动作用好的**户企业、**个项目兑现了**万元的奖励补助,表明了市委市政府支持企业创新发展的态度和决心。今年,我们要进一步加大对工业停产企业复产、减产企业达标、规下企业升规的政策扶持和指导服务力度,落实“一企一策”培育扶持措施,促进工业企业成长壮大。
市工信局要结合机构改革情况及时调整更新重点企业包抓责任清单,继续落实好市级领导包抓,部门协同配合责任制。包抓领导和责任部门要经常深入企业、现场办公,高效务实解决企业生产经营中的实际困难,指导企业加快发展。要落实好重点企业“一企一策”精准帮扶方案和服务保障协议,推进企业互保共建,引导企业技改创新、升级管理、拓展市场,推动企业增产增效。近期各责任领导和包抓部门要及时对节后企业复工复产情况进行督促检查,进一步摸清企业节后生产情况,督促重点企业复工复产。市工信局要结合节后企业开工情况,及时对因环保、安全、矿权等政府审批事项上影响开工复产的企业进行再梳理,协同相关部门帮助企业尽快达标恢复生产。
工信、统计等部门要进一步完善全市入规后备企业监测库,按照“五个一批”的要求,紧盯列入“小升规”重点培育计划的**户企业,切实做好复产、达标、升规培育企业的数据报送、运行监测和情况分析,帮助解决小微企业经济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和措施建议。要将新入规企业列入精准服务重点对象,在要素保障、项目申报和政府采购等方面给予支持和倾斜。各县市区要抓好工业企业达规入库二次申报工作,指导帮助**等**户经济指标达标企业申报入库,壮大规模以上工业经济增长的支撑点。
**年全市新入库规上企业**户,同时退库企业就达到**户,反映我们在巩固升规企业成果、保障规上困难企业方面工作还不够到位今年要按照“扶上马、送一程”的思路,在抓好“小升规”企业帮扶的基础上,要加大对现有规模以上困难企业“保一批”的措施力度,市工信、统计等部门要严密关注并重点监测主营业务收入刚刚达到**万元的***户重点企业,各县市区和各包抓责任单位要对当年生产经营比较困难的企业进行重点帮扶,指导企业抓生产经营,抓企业管理,尽最大努力让这些企业保持在规模以上水平。
微观主体是市场经济的基本单元,我们必须不断地强服务、优环境、上水平,激发企业和企业家干事创业的主观能动性和创新性,促进中小微企业高质量发展。
去年11月,国办下发关于聚焦企业关切进一步推动优化营商环境政策落实的通知,从“坚决破除各种不合理门槛和限制,营造公平竞争市场环境”等七个方面提出“推动缓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等**条举措。省委省政府也相继出台支持非公经济、中小微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政策措施。市委市政府制定了促进中小微企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意见,明确了要素配置、财税支持、融资服务、人才引进等方面的**条措施。各县市区、各有关部门要认真学习研究,加大宣传和政策解读,把中央和省市各项政策传达到位,把支持发展的思路举措细化到位,精准有效支持中小微企业加快发展。
本土民营企业对全市经济增长、税收、就业做出了重大贡献,我们要一如既往地关心支持本土企业发展,落实本土民营企业享受招商引资优惠政策,用足用活激励工业经济创新发展的措施,积极创造条件,在规划、用地、资金等方面提供政策支持,加大信息、技术和市场开发等服务,鼓励本土企业互保共建、互助促销、抱团发展本土民企和企业家也要根据自身优势优势,找准定位,坚定站位,不盲目扩张,进一步把主业做大做强,把产品做优做精,把品牌做亮做响,打造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等,强化风险控制,提升自身信用,争取金融机构的支持。要积极与银行进行沟通衔接,既反馈优势和潜力,也反映困难和不利,努力解决信息不对称的问题,消除银行的顾虑。
抓好工业经济运行,必须做到情况明、底数清、措施实,各级各部门要不断优化经济运行监管方式,敏锐捕捉、创新解决影响工业经济发展的困难问题。
项目,一个产业一个产业推进,一个项目一个项目实施、一个企业一个企业推动,切实抓好一季度开门红,力争全面完成年度目标。
要继续实行工业运行预警监测调度机制,工信、统计部门要建立统一协调、快速灵敏的预测预警机制,探索新的监测技术、统计方法和手段,按旬对工业运行进行监测,每月对运行情况作出分析,做好国内外经济金融政策动态变化对我市工业经济运行的影响分析,指导企业搞好资金投向和产销衔接。要督促县市区和重点企业按节点及时完成阶段性目标任务,实现工业经济平稳增长。
煤电油气运等要素是工业经济发展的基础,各县市区、各部门和各要素保障单位要密切关注重点行业、重点企业、重点产品生产运行,加强沟通,密切协同,着力强化工业经济要素支撑发改、工信、交通等部门要加强与铁路、公路运输部门的沟通协调,确保大宗工业品内输外运通畅无阻工信部门要继续牵头深化天然气产供储销体系建设,在保障民生用气的前提下,为企业生产用气做好服务保障发改、能源、工信等部门要密切与电力部门协调配合,全力优化电力调度,降低企业用电成本,帮助企业做大做强。
安全生产。
工作。
是不可触碰的底线,各县市区、各部门要本着为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高度负责的态度,保住底线、坚守红线,严格按照《**各级各部门安全生产工作责任清单》,认真履行行业监管职责,加强对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指导和监督检查,坚决防范遏制各类安全生产事故发生,全力保障工业企业安全运行。
在全市中医药发展大会上的讲话篇十四
同志们:
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贯彻落实全省旅游发展大会和全州旅游工作会议精神,回顾总结近年全县旅游产业发展工作,表彰工作中涌现出来的先进集体和个人,按照省、州实现旅游井喷式增长目标的决策部署,进一步统一思想、坚定信心,奋力做长旅游长板、推进跨越发展。一会春开书记将作重要讲话,请大家认真学习领会,全面抓好贯彻落实。下面,我先讲三个方面的意见。
一、充分肯定成绩,坚定在新起点上加快旅游业发展的信心和决心。
贵定旅游产业的发展向来走在全省、全州前列。20xx年洛北河被列为省级风景名胜区;20xx年成功打造“金海雪山”旅游品牌,经过持续发展逐步成为全省乡村旅游的样板典范,被列为全省重点建设的100个旅游综合体之一。特别是去年以来,通过大力实施旅游品牌带动战略和精品旅游线路战略,采取超常规举措,全力突破、强力推进。全年各景区景点接待游客405万余人次,旅游综合收入38.77亿元。今年截止4月底,已接待游客231.56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24.75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40.33%和59.93%,取得了井喷式增长的“开门红”,彰显了我县发展旅游产业的广阔空间和巨大潜力。
去年以来的工作有几个突出特点:一是理顺管理体制机制,找准切入点强力突破。组建县旅游发展委员会,将设在县文化和旅游局的副科级旅游发展服务中心升格为正科级机构,编制由3名增加到22名,从全县选配22名精兵强将直接驻在“金海雪山”景区办公,针对景区脏乱和“两违”现象突出、管理秩序混乱进行集中整治。刘毅、朱国江、赵波等县领导驻点盘江2个月,和谐拆除违章建筑点113处,并下力解决全面整治后的景区管理、策划和运营工作,建立健全景区规划建设、划行归市、“两违”整治等工作的长效管理机制,形成了从县到部门到镇村层层联动、合力助推的良好氛围。
二是高标准准确定位,全年全域旅游规划布局基本形成。对全县旅游资源禀赋特点研判分析,结合“高铁经济”带来的旅游客源,确立了重点推进金海雪山休闲农业观光游与千户布依寨农耕体验游、洛北河惊险刺激游和阳宝山佛教文化感悟游、云雾农业茶旅与平塘射电科普游联动发展的整体布局,通过将民俗文化与山水风光、农耕文化与自然文化、体育元素与旅游元素深度融合、有机整合,更加突出抓好大健康养老养生、佛教和民族文化、生态和自然资源三篇文章。全域旅游、全年旅游的目标和任务、重点和布局更加明确具体,发展基础进一步得到了夯实。
三是创新投融建管运营模式,构筑多元化投资发展态势。围绕“吃、住、行、游、购、娱”旅游要素的健全完善,超常规推进重点景区的规划建设。“金海雪山”景区提质升级聘请贵州正红规划设计公司团队负责项目建设方案全程设计,新建水巷街市、田园水吧、水龙门、稻梦空间、天下粮仓、乡愁园等项目,7月底陆续建成使用后将有效实现景区在中、高端旅游链条上的延伸拓展。采取投融建管运营一体化的ppp模式,与兴黔资本、四川中大、贵阳鸿飞地产签订投资开发阳宝山协议,四方共同组建阳宝山投资公司对征地拆迁、施工等进行有效组织、监督和管理。目前莲花寺大殿、钟楼、鼓楼、游客接待中心主体工程已建成,预计8月份对外开放。贵阳鸿飞集团投资3亿元修建“金海雪山·四季花谷”景区项目,正月初一开园以来仅3个月接待游客达到60.88万人次;引进中国台湾天福茗茶集团投资修建贵州第一家高速公路茶旅综合服务区,通过茶业办和昌明开发区的保姆式周到细致服务,展现了“最美高速”的贵定风采。
四是精准策划精准发力,旅游宣传唱响贵定“好声音”。围绕“金海雪山”以“花”、“稻”为主题、阳宝山以“佛”为主题、云雾山以“茶”为主题,精心策划系列节庆活动。春开书记亲自策划的“金海雪山·中国首届稻雕文化艺术节”“无”中生“有”,使我县获得了由中国民间艺术家协会授予的“中国稻雕艺术之乡”和“中国稻雕艺术传承基地”称号,成功打造“稻梦空间”新景点。第十届“金海雪山”旅游文化节暨首届贵定特色美食文化节,“‘贵州动起来’系列主题体育赛事暨‘金海雪山’全国最美花海公路赛”等系列活动“好戏连台”。借助“旅游+网络+”大数据模式,“四季花谷”景区通过与同程网、携程网、本地网络平台和微信公众平台、腾讯、百度、贵州数字电视等合作,提高旅游宣传和营销频率,数字化营销取得良好成效。
五是上下一心谋发展,营造了全县全员抓旅游的浓厚氛围。按照县委的安排部署,阳宝山开发项目由韦明刚主席牵头主抓,方国金等同志组成项目攻坚组全程配合宝山街道开展征地拆迁和纠纷协调;刘毅、朱国江、赵波等县领导驻点盘江,林荣钧等同志受命组成9个工作组和盘江镇一道组织近百人的集中整治队伍。这些县领导和部门、镇街的同志一道战晴天、斗雨天,“5+2”、“白加黑”地奋战在一线,我们的小长假就是他们的主战期。法制办彭湘新主任作为老同志,带队组成四季花谷项目攻坚组,通过与盘江、沿山两镇共同有力有效工作,为四季花谷4个月实现开园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今天会议稻雕文化艺术节、“金海雪山”美食文化节受表彰的镇街、部门同志和美餐美食、餐饮小吃、农家乐的经营户们,都分别在各自的岗位上、各自行业中为全县旅游产业的发展助推给力、作出贡献。全县上下心齐气顺,共同推进旅游大发展的精气神值得点赞。
这样的同志、这样的事例还有很多。深入开展“文明行动百日攻坚战”以来,包括其恒、郑琴、先云、聂军、永祥等县委在内的11名副组长和“九大战区”9名副县级牵头领导,以及十支突击队”的牵头主抓部门迅速行动、积极联动,紧扣“旅游环境专项整治”,加大景区、镇街和村寨环境整治力度,以“不破楼兰终不还”的精神气概进行攻城拔寨、啃“硬骨头”,取得了初步成效。县政协办、总工会积极承担“金海雪山”美食文化节筹办工作。县委宣传部和新闻传媒中心在贵定电视台、“活力贵定”微信平台开设“食全食美”、“行进贵定”等专栏,运用新媒体媒介加强旅游宣传。公安局、交管局的干警在永祥书记的带领下,顶烈日、冒风雨,越是节假日越辛苦,有效维护景区秩序和平安旅游。财政局多方筹措资金,去年以来累计投入2.53亿元旅游发展专项资金。发改局成功申报总投资额14.78亿元的“金海雪山”基础设施建设、阳宝山停车场和基础设施建设等3个专项基金项目。投促局牵头积极做好旅游产业类项目招引和协调服务工作,去年来招引旅游项目7个,到位资金28亿元。住建局将班子成员直接安排驻在项目工地指导服务项目建设。城乡规划局主动到省住建厅对接风景区总规修编事宜,为下步景区旅游项目落地解决后顾之忧。市监局认真做好餐饮户和农家乐等级评定工作,配合做好经营摊点的规范整治工作。环保局扎实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程,认真推进“河长制”,优化乡村旅游发展环境。交通运输局积极推进县乡公路建设,去年建成122.64公里农村公路。小城镇建设管理局会同各镇街大力推进“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建设,打造了一批乡村旅游景区景点。供电局和移动公司、电信公司等运营商全力做好景区建设涉及到的电力、通讯设施拆除迁改和扩容增量。昌明开发区依托天福服务区打造柿花树、猛壤寨;盘江镇仅用10天时间完成“四季花谷”项目1000余亩土地征收工作,在“金海雪山”提质升级项目建设、“四季花谷”门前环境整治等工作中主动服务、扎实工作。云雾镇引资打造长寿寨,积极服务协调南部贡茶文化园,策划推进云雾湖环湖自行车骑行等茶旅融合、联动发展;沿山镇的马坝乡村旅游与“四季花谷”联动推进,依托沿山现代山地高效农业产业园区大力开发刺梨干、橡子粉等农特旅游产品;宝山街道组建专班协调服务阳宝山项目征地拆迁和矛盾纠纷化解,创造条件打造东山苗寨、东山水乡等新旅游景点;金南街道依托甘溪森林公园打造荷花生态园城郊旅游点;德新镇依托“长衫龙”推进四寨新农村建设;新巴镇大土幸福新城的打造建设等。总的来看,全县各镇街、部门共同服务助推旅游发展的亮点纷呈,形成了同谋新招、各思奋进的良好态势,增强了我们发展全年全域旅游,打造旅游强县发展目标的信心和决心。
二、正确分析形势,进一步提高加快旅游业发展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
按照“贵州要把旅游业做大做强”的重要指示精神,“十三五”以来省委、省政府把旅游业作为“五大新兴产业”和“三块长板”之一,明确了建设山地公园省的新定位、确定旅游业实现“井喷式”增长的新要求、探索“全域旅游”发展的新模式、打造“山地公园省·多彩贵州风”的新品牌、发出“文明在行动·满意在贵州”的新号令,全省、全州推动旅游发展的力度空前,各个县(市)大抓旅游、竞相争逐,掀起了你追我赶、争先恐后的新一轮旅游发展大潮。
新一轮的发展既带来了新的机遇,使我们看到了旅游产业发展的前景无限;也迎来了新挑战,需要我们站在全省、全州的发展格局中审视自己,努力在推进旅游井喷式增长大框架下获得优于其它县(市)的竞争优势、发展后劲,始终在这场竞逐中走在前面,立于潮头。
首先,要充分认识我县发展旅游产业的优势,树立时不我待的机遇意识。我县发展旅游产业具有以下优势:一是交通区位好。就目前的交通条件,走公路铁路,贵定南下广州3个多小时,东到杭州8个小时,西进昆明、北往重庆都在6个小时以内。随着贵南铁路、都香高速和贵新线北移等交通动脉的兴建,立体交通条件将更加优化。这种人流物流“快进快出”的集散优势,可以转化为“快进慢出”、“快旅慢游”的旅游优势。二是资源禀赋优。去年8月在县委工作会议上我们从生态环境、纬度、海拔、气温、负氧离子含量、地磁辐射、生物多样性、土壤营养、温泉和民族民间健康养生文化等“十个方面”;从历史文化、民族文化、佛教文化、儒家文化、土司文化、三线军工文化等文化现象融合发展以及传统村落和山、水、林、田、路组合魅力独具等方面,阐述了我县旅游发展的资源优势。按照省内权威旅游专家的观点,贵定是黔中以贵阳为中心一小时范围内山、水、林、田、路资源组合最佳县,旅游产业发展潜力巨大。三是发展基础好。根据国际通行的产业经济学标准,增加值占gdp5%即为支柱产业,超过8%就是重要支柱产业。我县20xx年旅游业增加值占到了gdp比重的15.7%,成为名副其实的重要支柱产业。目前全县基本形成以“金海雪山”景区为龙头,以阳宝山、洛北河、四季花谷、天福茶旅综合服务区、云雾茶山为连线,柿花树、长寿寨、东山苗寨等乡村旅游景点为补充的大旅游格局,为下步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四是发展后劲足。去年以来的工作实践和“稻梦空间”、“四季花谷”等新景区景点的运营打造,充分诠释了我县发展旅游产业的强劲动力。随着“金海雪山”景区提质升级改造、阳宝山佛教旅游度假区等项目陆续建成,“四季花谷”二期创客小镇、匠人学校等项目,天福茶旅二期、甘溪温泉服务区以及云雾湖环湖自行车骑行等项目实施,我县与周边县市特色化、差异化发展的优势将显著增强。当前,我国已步入大众旅游时代,旅游成为大多数人的普遍消费。旅游经济是共享红利、开放红利,“一个旅游点致富一个村、一个旅游区繁荣一个县”。风正好扬帆,贵定加快发展旅游产业正当其时。
其次,要认真审视工作中的不足问题,以之寻求破题之策和发展重点。按照省、州做长“旅游长板”、推进全域旅游的要求,对标全州旅游工作会议提出的目标任务,尽管我们已经做了大量工作,但存在的不足问题依然很多,突出表现在:一是基础配套设施薄弱。大交通框架下景区旅游道路的通达通畅程度不高;各景区景点通讯网络宽带容量不足,一遇高峰期信号拥堵现象突出;星级以上酒店(全省342家三星级以上酒店,贵定只有环岛酒店1家)、餐饮娱乐和景区停车场、公厕等配套服务设施滞后、标准不高,接待能力严重不足。二是精品景区景点不多。目前只有“金海雪山”1个3a级景区(全省近200个a级景区,其中5a级景区4个、4a级景区47个、3a级景区52个),阳宝山、云雾茶旅和甘溪、摆龙河两个国字号品牌及众多乡村旅游景区景点层次不高,依然停留在传统自然生态、观光旅游阶段,缺乏互动性、参与性和体验式项目,景区景点打造力度需要加强。三是旅游人才队伍不足。旅游专业人才太少,存在以行政方式抓旅游、运动式抓旅游现象,旅游策划、设计、开发和管理运营方面人才匮乏。全县没有一支专业导游服务队伍。四是旅游文化内涵要素欠缺。没有把丰富的文化资源转化为旅游要素。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只有插上了文化的翅膀,方能致远飞翔。五是旅游产品开发不够。有产品没有产量、有品质没有精品、有品种没有品牌、有企业没有龙头等等问题突出。当然,存在的问题还有很多。今后即便发展了,新的问题依然会不断产生。问题既是短板、也是潜力,更是工作的目标和方向。只要我们高度重视、用心思考、目标对路、措施和工作到位,短板也会变为跳板,劣势就会转化成为优势。
这里想和大家重点讲一下精品景区的问题。州委州政府要求每年都要打造和推进一批精品景区,每个县(市)今年至少推出2个4a级以上景区、每个乡镇至少打造1个3a级以上乡村旅游景区。对标a级精品景区的创建标准,涉及服务质量与环境质量、景观质量、游客意见三个方面,核心要素是看旅游交通、游览、旅游安全、环境卫生、邮电服务、旅游购物、综合管理、资源与环境保护等八个方面。a级越高,对指标要素的要求标准越高。从我县与省内、州内其他已经创建的4a级景区横向比较,“金海雪山”景区提质升级项目和阳宝山佛教旅游度假景区项目建成后基本具备申报4a级景区争创5a级条件,下步的重点就是旅游安全、环境卫生、旅游购物、综合管理等方面;摆龙河湿地公园、云雾茶旅一体化、甘溪国家级森林公园、天福服务区、黄龙山高效山地生态农业景区、洛北河漂流景区按规划建成后具备申报4a级景区条件,重点就是加快推进在建项目、抓紧引资建设;长寿寨、东山苗寨、千户布依寨、杨家寨等乡村旅游景点完善基础设施后基本具备申报3a级景区条件。3a级景区申报原则由州级掌握,大家注意把握以下几个一:有一定区域能够实现旅游的载体和业态、有一个具有一定容量的固定停车场、有一个能满足基本服务的接待中心(导览图、解说员、公厕)、有一个明确的管理机构、有一套完整的管理制度。各镇街都要在建好建靓建美的同时按照景区标准进行经营管理,关键是旅游中心要对标对表作好指导。
第三,进一步提高认识,牢固树立全域旅游的发展理念。旅游业“一业兴、百业旺”。据研究统计,旅游业投资每增加1元,能带动相关行业投资5元;旅游业从业者每增加1人,带动相关行业4.2人就业;旅游收入每增加1元,带动相关行业增收4.5元,乘数效应十分明显。实践证明,旅游业是集“吃、住、行、游、购、娱”于一体的关联度高、带动性强综合性产业,是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俱佳的阳光产业。抓好旅游产业发展,不仅抓住了第三产业发展的“牛鼻子”,也能够有效推进一、二产业协调发展,形成推动经济快速增长的强大合力。把旅游业作为战略性支柱产业,让旅游唱“主角”,是我国几乎省区市、85%以上的城市和80%以上区县的共同选择。
当前,区域经济一体化正在加快重构旅游市场格局,发展重心正由经济相对发达的东部向欠发达的中西部转移,由集约的城市向辽阔的农村转移,由工业先行区域向生态环境良好区域转移,省、州把旅游产业作为稳增长和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突破口,注重“全景式打造、全社会参与、全产业发展、全方位服务、全区域管理”,努力把全域打造成公园、处处打造成景观、村村打造成景点。大力发展旅游业,迎接正在兴起的大众旅游时代,既是贯彻落实省、州战略部署的要求,也是加速发展和转型发展的有效途径,是实现“守底线、走新路、奔小康”的必然选择。全县上下务必要把思想统一到县委、县政府的决策部署上来,按照全域性旅游、全年性旅游和协作性发展的目标,不断补旅游服务的短板、丰山地旅游的内涵、推精品景点的联动、拓旅游产业的链条,努力把旅游产业培育成更加重要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实现全县经济社会的跨越发展。
三、突出重点抓落实,确保实现全域旅游和井喷式发展目标。
经县委、县政府研究,“十三五”期间我县旅游业的发展目标是:按照“一个目标、五个重点、一条主轴、四大基地”的战略布局,明确“四个定位”、强化“六大重点”,从20xx年起,每年旅游产业接待游客人数和旅游总收入分别递增50%以上;到20xx年,接待游客人数3000万人次以上,旅游总收入300亿元以上;力争建成5a级旅游景区2个、4a级旅游景区6个、3a级旅游景区40个、乡村旅游景点100个以上;至少建成2家4星级酒店、1个政务酒店,基本实现全域性旅游、全年性旅游和协作性发展目标,挤身全省旅游大县行列。
围绕这一目标,今年将重点实施“十项行动”,努力向全省山地旅游重点县目标迈进。目前时间过半,结合当前工作实际,主要强调以下八个方面:
(一)关于旅游资源大普查工作。按照此前安排,由县旅游发展中心会同国土局牵头负责,各镇街具体负责本区域内的普查工作,要求6月底提交初步成果。一是县旅发中心、国土局要高度重视,主要领导亲自上手抓协调抓督促,明确工作专班,抽调相关专业人员,认真制定普查方案,对全县所有地文景观、水域景观、生物景观、天象与气候景观、遗址遗迹、建筑与设施、旅游商品、人文活动、乡村旅游、康体养生、红色旅游、山地体育等旅游资源进行全域性、全方位、全要素、全覆盖、拉网式大普查,实现资源全掌控、资料全入档,全面摸清家底。二是要严格执行普查工作流程和实施细则,规范有序组织实施调查、考证和填报。要建立质量控制体系,落实各个阶段、各个环节的质量控制措施,运用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大数据等现代技术手段做好空间、定位数据采集、信息汇总等工作,确保普查资料准确、真实、可靠。三是县旅发中心要对普查结果按类别和等级分类,建档立卡,把旅游资源的现状、成因背景、开发价值、知名度和影响力、适游期和适用范围等关键因素弄清,包括哪些村寨具备打造传统村落基础均要一一标识,为下步成果运用打基础。四是县旅普办和旅发中心要倒排普查工期,建立督查台账,建立周调度,旬检查、月通报制度。督查督办考评局要将普查督促作为专项重点督查内容,对慢作为、不作为的镇街和部门严肃问责,确保普查工作取得实效。
(二)关于旅游规划编制工作。一是由县旅发中心负责聘请旅游规划设计公司,高标准编制“十三五”旅游服务业总体规划。规划站位要高、要接地气,围绕资源禀赋、文化内涵、地理区位、产业布局等实际,充分体现全域旅游理念和井喷式增长要求,切实保障落地性和可行性,6月底前完成初步规划设计方案报县政府研究。二是县文旅局、旅发中心会同涉及镇街和部门,抓紧启动并编制《云雾茶旅游区规划》、《昌明片区(含摆龙河国家湿地公园开发建设)旅游规划》、《盘江金海雪山景区旅游集群发展规划》、《阳宝山佛教文化旅游辐射带动的城区人文景观规划》、《甘溪国家森林公园规划》等专项规划。三是按照一域一景、景景互补、多规融合的要求,旅游规划要与“十三五”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城乡建设规划、道路交通规划及其它专项规划紧密对接,在上位规划中植入旅游元素,从项目支撑上夯实全域旅游景区景点建设基础。四是全县所有景区景点建设要严格遵循“先规划设计、后开发建设”的基本原则。规划没有做好,绝不能开发建设。财政、发改、住建、环保等部门要严格资金投入、项目施工、许可办理等方面的准入措施,规划一经确定就必须严格执行。未按规划实施的,要立即中止并严肃追究相关人员责任,确保规划的严肃性和权威性。
(三)关于重点项目推进建设工作。一是“金海雪山”景区提质升级项目和四季花谷项目由旅发中心负责督促推进,其中“金海雪山”提质升级按照7月底的时间节点确保所有在建项目完工闭合,实现正常经营运转;四季花谷项目确保6月底前完成水上游乐和主餐厅建设,创客小镇和匠人学校7月底前要正式动工建设。二是请赵波主席加强协调、文旅局负责督促,确保阳宝山佛教文化旅游区项目6月底前完成上山步道、塔林广场、铁索吊桥和玻璃栈道工程,7月底前建成游客服务中心、莲花寺钟鼓楼、天王殿、大雄宝殿、观音殿、千佛阁和露天佛像主体周围景观及配套设施。三是盘江千户布依寨项目由盘江镇负责,5个在建项目6月10日前全面完工,剩余7个项目全部实现动工。同时,要尽快拿出安置户调整安置方案上报。四是天福昌明茶旅服务区由昌明开发区负责,年底前确保二期茶籽油、茶食品加工厂投入生产。五是县投促局、林业局、交通运输局、规划局共同负责做好甘溪温泉服务区项目前期工作,沿山镇负责贵州刺梨港商业综合体项目前期工作,确保7月份实现集中开工。六是县投促局和相关部门近期要重点跟进珠海九洲控股集团开发摆龙河国家湿地公园、瓮福集团开发茶旅一体和盘江煤电集团农旅观光等协调服务,确保项目洽谈落地。县文旅局负责理顺洛北河漂游历史问题,推动复漂招引工作。七是云雾镇负责,6月底前全面启动云雾湖环湖自行车骑行车道及相关设施建设,确保8月底前具备承接全州茶人会分会条件。八是县文旅局、旅发中心要抓住全省“千百万”旅游扶贫工程和着力推进全省900个旅游项目建设、1000座旅游公厕、1900公里旅游公路建设、220个停车场、800辆观光车、9000块旅游标识牌和创国家级景区的机遇,争取份额积极申报一批旅游项目,争取更多的项目资金投入旅游建设。九是县交通运输局要加快309省道大开田至云雾公路改造工程和同城化快速干道建设,推动沿瓮城河—洛北河一线两岸乡村旅游带、摆龙河湿地公园、云雾山茶旅游等区域道路建设和升级改造,突出解决好农村公路和景区断头路无缝连接的“最后一公里”,实现各景区景点互联互通。十是县电信局和移动、联通等运营商要大力推进“全光纤网络县”工程,全面实施信息化三年大会战,确保年底前实现星级酒店、星级景区、旅游集散中心、高铁站等区域免费无线网络的全覆盖。此外,云雾藏字石酒店、昌明大射电酒店年底前要完成主体工程和内部装修,20xx年春节前投入使用;锦江华府、御庭酒店7月底、10月初要分别投入运营;幸福季音寨上院和山语苑要抓紧督促项目方,加快施工进度,确保尽快投入经营。
(四)关于景区景点开发建设工作。一是县文旅局、旅发中心要尽快启动a级景区的申报工作。确保今年“金海雪山”景区和阳宝山佛教旅游度假区申报国家4a级景区、“四季花谷”景区申创国家3a级景区工作成功。二是要做好乡村旅游景点开发工作。按照每个镇街至少打造2至3个乡村旅游景点的要求和“成熟一个实施一个建成一个”的原则,镇街要积极主动对接、部门要主动靠前服务,共同加强新农村建设、易地扶贫搬迁、通村油路、危房改造、村庄整治、扶贫开发等项目资金整合力度,形成集中打造合力,力争每个点都做成品牌做成景点。三是县旅发中心要尽快启动特色客栈和农家乐的评星授牌工作,确保实现不同层次游客接待服务设施在全县景区景点的全覆盖。四是县旅发中心要加强旅游发展区域联动合作,重点搭建好贵定至荔波、贵阳、黔东南以及云雾茶旅游+平塘救星石、金海雪山+四季花谷、金海雪山+洛北河漂流+阳宝山、甘溪森林公园+金海雪山+摆龙河湿地公园等旅游路线,加快构建“资源共享、平台共用、互利共赢”的长效合作机制。
(五)关于旅游产品开发和文化元素挖掘融合。围绕“吃、住、行、游、购、娱”六大要素,加大旅游产品开发力度,在旅游产品开发中植入文化元素,按照“四个一”工程要求,重点抓好“四个美”:一是故事要美。县文旅局牵头,会同民宗局、文联、档案局等相关单位,抓紧对全县历史人物、佛教文化、民族风俗、民间传说等文化内涵进行挖掘整理和编印成册。通过倡导激发大家都来讲牟珠洞的“造化之奇”、讲吴三桂、陈圆圆的故事,讲建文帝朱允炆阳宝山的归隐故事,讲东方探戈—新铺长衫龙、布依山歌等民族民间文化,使全县各景区景点都有故事可讲,在旅游开发中注入更多文化元素,提高旅游的文化附加值。二是音乐要美。县文联、教育局要组织开展民族音乐采风创作大赛,争取创作出一批像《桂花开放幸福来》、《贵定好》、《金雪飞舞》等宣传贵定旅游的好歌曲,繁荣民族音乐的同时,唱响贵定旅游品牌。三是饮食要美。总工会、工商联、供销社共同努力,借助美食节梳理镇街特色菜肴,做大做响盘江狗肉、岩下大鲵、沿山角角鱼、刺梨干、刺梨汁、百合粉、香脆辣、云雾茶、山野菜、野生竹荪等地方特色食品品牌,在彰显本土美食文化的同时,充分吸纳、提升和转化一批其他地区的特色饮食,争取将全州乃至全省各地区的美食集中到贵定,形成独具特色的贵定美食库。四是产品要美。采用市场化、专业化、规范化手段,积极鼓励群众发展特色小商品、民间手工艺等旅游配套产业,引导向县城、昌明、盘江等重要旅游集散地建设一批规模适度、特色鲜明、生态环保的工艺品展示区,扶持一批技艺精湛、风味独特的旅游商铺,做精做美蜡染、苗绣、民族服饰等手工工艺品,做齐做好景区演艺、休闲体验、民族风情等旅游娱乐产品,不断丰富旅游产品种类和内涵,实现旅游增值和群众增收的双重目标。
(六)关于旅游服务管理工作。一是加强公共服务设施和配套服务设施建设。县文旅局要加强星级酒店、经济型酒店、乡村旅馆的基础设施规范化、标准化建设,今年争取申报3星级酒店2家以上,抓好各类餐馆、酒吧、休闲吧以及小商品市场的规范引导,提升景区、城区旅客承载能力和服务功能。另外,县旅发中心要尽快研究制定“金海雪山”景区提质升级后的景区管理办法及主要营运措施,确保景区管理规范有序。二是由县人社局牵头,相关行业主管部门负责,重点加强经营管理人员、导游和旅游服务人员培训。年内建成一支100人以上的涵盖导游、礼仪、厨师、司机等涉旅人员的旅游接待队伍。三是由县文明办牵头,深入开展“最美导游”、“最美客栈”、“最美农家乐”、“最美出租车司机”、“最美村寨”、“最美旅游扶贫示范户”等评选活动,以评选活动促进全行业服务水平全面提升。四是县运管局负责,在客运车、公交车、出租车上要打出贵定旅游宣传口号、标语,使每一辆车成为一道风景线,使每个驾驶员成为一个文明窗口和推介贵定旅游的编外导游员。五是要进一步健全旅游、卫生、公安、市场监管、物价、安监等部门的综合执法机制,加大旅游质量监督执法力度。对损害贵定旅游形象的事件和行为,要采取“零”容忍的态度严肃查处、严厉打击,努力营造规范有序、健康文明的文化旅游市场环境。六是由宣传部和督查督办考评局负责,建立“文明在行动·满意在贵定”暨“多彩贵州·环境整治百日攻坚行动”的“九大战区”、“十支突击队”工作情况周通报、月督查制度,以景区、宾馆、农家乐、出租车公司等为重点,以整治景区内外环境、旅游厕所、旅游交通、公共设施、餐饮场所为突破口,确保旅游环境综合整治专项行动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
(七)关于旅游宣传营销工作。一是加大旅游宣传力度。县委宣传部和新闻传媒中心要围绕讲贵定旅游好故事、传递贵定旅游好声音,通过电视台和“活力贵定”微信、微博等平台和新老媒体,筹划旅游专题宣传、开辟旅游专栏,全方位、多平台、立体化、高密度、高层次进行旅游宣传推介。二是县文旅局负责,年内邀请文艺创作专家编一首能够唱响贵定的歌,撰写一本能系统介绍推荐贵定旅游的书,编印一本能系统介绍阳宝山的画册,撰写一本能够反映阳宝山佛教文化底蕴的书,拍摄一部能反映阳宝山深厚佛教文化历史的微电影。三是按照年初安排,县旅发中心要认真筹备好6月举办的中国稻雕艺术之乡走进上海、走进广州等地宣传活动;县政协办、民宗局等相关部门要提前做好8月份举办“佛教专家倾情贵定行”、“全国佛教名山相约贵定阳宝山”活动;县茶业办、民宗局等相关部门要做好9月份中国贵州都匀毛尖国际茶人会贵定分会等系列节庆和推介活动等重大活动,充分发挥节庆活动高端唱响、集束宣传的效应。
(八)关于景区管理运营等相关工作。一是继续深化旅游管理体制机制改革,6月底前对标组建完成县旅游产业发展委员会,负责统筹全县旅游规划、开发、建设、管理、营销等相关发展工作。二是县旅发中心会同盘江镇要针对“金海雪山”景区提质升级后的实际情况,抓紧研究制定景区运营管理、利益分配方案,引导农户参与经营,实现共同管理,增加农户收入和村集体经济积累。三是要积极推进旅游景区实现所有权、管理权、经营权分离创新,探索建立所有权归国家所有、行政管理权由景区管委会负责、经营权由企业承担的管理运作模式。四是县旅发中心要主动加强与省医护校、黔南幼专和职校的对接联系,旅游从业人员队伍的培训工作,并引导和支持返乡农民工、大学毕业生通过乡村旅游自主创业。五是县文旅游局、旅发中心要按照“旅游+扶贫”的工作安排,把乡村旅游作为精准扶贫的重要路径,建立健全乡村旅游群众参与机制,让更多贫困群众成为旅游发展的参与者、受益者,分享旅游全产业链和价值链增值收益。
在全市中医药发展大会上的讲话篇十五
伴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旅游业已经在蓬勃发展。下面是本站小编给大家整理的旅游发展大会上的讲话,仅供参考。
同志们:。
这次全区旅游发展大会的主要任务是,动员全区上下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和关于发展旅游业的重要讲话精神,紧紧抓住建设桂林国际旅游胜地的新机遇,下定决心,攻坚克难,加快我区旅游业跨越发展,努力实现从旅游资源大区向旅游强区的历史跨越。
刚才国家旅游局邵琪伟局长传达了关于发展旅游业的重要指示精神,我们要认真学习领会、贯彻落实。邵局长还对加快广西旅游业发展提出了重要意见,对我们有很强的针对性和指导性。陈武主席还将就相关工作进行全面部署。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充分认识加快发展旅游业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指出:“旅游业是综合性产业。”旅游业产业链长、关联度高、带动作用大、资源消耗小、就业机会多、综合效益好,在现代经济发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实践证明,旅游业是最符合广西区情、最富有广西特色、最能充分利用广西资源、最能吸引人气财气的产业。加快发展旅游业,既是富民的现实选择,也是强桂的重要途径,还是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为人民创造幸福生活的重要推动力。我们一定要以高度的使命感和紧迫感,着眼全局,加大力度,加快推进旅游业跨越发展,努力把我区建设成为产业发达、服务优良、环境优美、特色鲜明、开放度高、竞争力强的国内一流、世界知名的旅游强区。
一是有需要。加快发展旅游业,既是紧迫任务,也是长远之策。首先,加快发展旅游业是实现经济社会跨越发展的需要。我区作为后发展欠发达地区,要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要求经济总量十年“翻两番”,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双倍增”,文化、科技、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同步提高。旅游业是我区增长速度快、市场潜力大、发展前景好的重要支柱产业,对扩内需、促消费,保增长、增就业,促进跨越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具有战略性支撑作用。其次,加快发展旅游业是转方式调结构的需要。我区经济发展方式较为粗放,产业发展水平低,结构不优,20xx年三次产业比重为16.7∶48.6∶34.7,其中第三产业比全国低近10个百分点,仅相当于1997年的全国平均水平。与此同时,在国家12个部委明确9个行业到20xx年兼并重组的目标中,涉及我区的有电解铝、钢材、水泥、汽车、造船、医药等6个主要产业,有的产业产能过剩,我们面临转方式调结构与扩大经济总量的双重任务、双重压力。旅游业具有“兴一业、旺百业”的功能,有利于带动交通运输、宾馆餐饮、商品贸易等服务业发展,是全球公认的朝阳产业。据世界旅游组织统计,旅游业每收入1元,可带动相关产业增加4元收入;旅游业从业者每增加1人,可增加相关行业4.2人就业。发展旅游业对于以增量带动存量调整,促进我区转方式调结构具有重要意义。再次,加快发展旅游业是树立广西良好形象的需要。我区山清水秀生态美,加快发展被誉为绿色产业、形象产业的旅游业,对于进一步改善城乡环境、建设美丽壮乡,提高广西知名度、美誉度具有深远影响。此外,加快发展旅游业是群众脱贫致富的需要。我区有49个贫困县、750多万贫困人口,贫困面广,贫困度深,脱贫致富难度大。这些贫困地区大都生态环境好,是旅游资源富集区,充分开发利用当地旅游资源,有利于促进贫困地区加快发展,让贫困群众早日脱贫致富奔小康。
二是有条件。我区拥有发展旅游的丰富资源,具备阳光、海水、沙滩、绿色植被、洁净空气等现代旅游要素,拥有山脉、河流、岛屿、气候、森林、动植物、温泉、岩洞、田园、风情等风景资源,景点多,分布广,已初步形成山水风光、滨海度假、边关揽胜、民族风情、长寿养生等一批旅游品牌,桂林山水、北海银滩、巴马寿乡已成为具有国际知名度的标志性旅游胜地。我区位于华南经济圈、西南经济圈和东盟经济圈的交汇处,是联结大西南与粤港澳、东南亚的重要通道,发展旅游业具有独特的区位优势和巨大的客源市场。我区沿海、沿江、沿边,旅游资源多姿多彩,极具开发潜力。随着交通服务设施、城市建设、景区景点的发展完善,旅游通达性、便捷性和吸引力明显提升,旅游业发展多重叠加的综合优势日益凸显。
三是有差距。尽管我区旅游业有了长足发展,但仍处于粗放低效的发展阶段,旅游资源整合度差、旅游精品少、带动能力弱、综合效益低等问题比较突出,“一流资源、二流开发、三流服务”的现象普遍存在,许多方面与旅游发达省份相距甚远。20xx年,我区4a级以上景区数量排全国第8位,国内游客人数排全国第18位,旅游总收入只相当于广东的1/5、江苏的1/4、浙江的1/3、四川的1/2,排全国第20位、西部第6位。我区与云南省的旅游资源各有优势,旅游总收入也不相上下,但云南入境游客人数、国际旅游收入分别是我区的1.3倍和1.5倍,建成支线机场11个、比我区多7个,开通航线319条、比我区多113条,旅游总收入占gdp的比重比我区高3.8个百分点,旅游产业布局、资源整合、景区开发、设施配套、文旅结合等也走在我们前面。差距就是潜力,差距也是动力。我们必须切实增强危机感和紧迫感,见贤思齐,急起直追。
四是有前景。当前,全球旅游业已经超过石油和汽车工业,成为世界第一大产业。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旅游业发展迅猛,一跃成为全球第一大国内旅游市场、第三大入境旅游接待国、第三大出境旅游客源国,实现了从旅游资源大国向世界旅游大国的重大转变。我区旅游业发展势头很好,过去5年,全区接待游客总人数年均增长19.3%,旅游总收入以年均30%的速度增长,20xx年达1660亿元,占gdp的12.7%。按照世界旅游业发展的一般规律,人均gdp接近5000美元时,旅游将成为城镇居民生活的基本内容和主要消费需求,旅游业进入爆发式增长时期。20xx年我区人均gdp已达4446美元,标志着我区旅游业已步入大众化、产业化发展新阶段,正处于黄金发展期和转型升级期。国家批准建设桂林国际旅游胜地,使我区旅游业面临新的重要发展机遇。我们一定要认清形势、抢抓机遇,以高度的自觉自信切实抓好旅游工作,加快实现旅游业跨越发展。
二、明确目标任务,建设旅游强区。
这次大会召开前,自治区党委、政府作出了《关于加快旅游业跨越发展的决定》,明确了我区旅游业发展目标,主要是:力争到20xx年,全区旅游业总收入实现3000亿元,接待游客总人数突破3亿人次;到20xx年,基本建成桂林国际旅游胜地、北部湾国际旅游度假区、巴马长寿养生国际旅游区,成为全国一流、世界知名的区域性国际旅游目的地和集散地。这是一个近期与长远、定性与定量、经济与社会、转型升级与跨越发展相结合的目标体系,鼓舞人心,催人奋进。实现这个奋斗目标,要着力抓好以下四个方面工作。
一要着力抓重点。发展旅游要做的事情很多,必须突出重点,集中力量抓好重点区域、优势资源的开发建设,推动旅游资源开发从规模扩张向质量提升转变,从粗放经营向集约发展转变,做大总量,优化结构,提升质量,打响品牌。重点优化布局,全面构建“一个旅游龙头、两条旅游发展带、三大国际旅游目的地、四大旅游集散地和一批旅游名县名镇名村”的旅游产业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坚持以桂林为龙头,着力建设“桂林-柳州-来宾-南宁-北海、钦州、防城港”南北旅游发展带和“贺州、梧州-贵港、玉林-柳州、来宾-南宁-崇左、百色、河池”沿西江东西旅游发展带,加快桂林国际旅游胜地、北部湾国际旅游度假区、巴马长寿养生国际旅游区建设,形成南宁、桂林、梧州、北海四大旅游集散地。重点打造一批旅游特色县、乡镇、村寨。自治区将重点规划建设20个特色旅游县,各市要重点建设一批特色旅游乡镇,各县(市、区)要因地制宜培育发展一批特色旅游村寨,努力把特色旅游县城、乡镇、村寨培育成为我区旅游业发展的新载体、新亮点。要着力打造一批旅游精品和旅游品牌,加快建设一批在国内外具有影响力的景区景点,打造一批便捷通畅的旅游精品线路,开发一批适应各种层次游客需求的旅游新产品,形成一批功能完善的旅游服务基地,从整体上提升我区旅游业发展水平和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率。
二要着力抓特色。特色是旅游业的生命。再好的旅游项目,搞的地方多了,也会黯然失色。目前我区城乡建设最大问题是缺少特色,走到哪个地方都差不多,沿海没有沿海特色,沿江没有沿江特色,边关没有边关特色,民族地区没有民族特色,建筑千篇一律,村庄大同小异,街道似曾相识。没有特色,就没有印象,是发展旅游业的大忌。云南丽江和腾冲、内蒙古满洲里、皖南村落、江浙水乡等地之所以游人如织,就在于他们有自己的特色。瑞士的达沃斯,虽然只是一座小镇,一万多人口,却举办了40多年世界经济论坛,各国元首、政府首脑、商业大亨、学界名流经常光顾,乐此不疲,奥秘也在于具有鲜明的特色和独特的品质。我区也有一些城镇建设较好的典型,如三江、金秀、恭城等,但总的看,面还是不够广,水平还是不够高,人气还是不够旺。我区发展旅游业可以挖掘的特色题材很多,像广西这样奇山秀水遍及全区,拥有12个世居民族、近20xx万少数民族人口的地方,哪里去找啊!必须把我们丰富的民族内涵、多彩的民族风情与神奇的自然风光有机结合起来,使之交相辉映,形成独特靓丽的旅游风景线。我们要潜心挖掘、整理,并在此基础上创造提升,促进民族特色与旅游发展深度融合,把民族特色融入到城市、乡村建设、景区景点开发和旅游要素的方方面面,使我区旅游业发展更有特色、更具活力、更富魅力。
三要着力抓配套。旅游产业综合性强,各类要素有效组合、协调配套才能产生最佳的综合效应。一是要加强以交通为重点的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提高进出旅游目的地的便捷性。我区旅游景观点多、面广、线长、跨度大,不同程度存在着游客“进不来、走不动、出不去”的问题,不少游客往往是到了桂林、南宁,一听说到其他景点还要花三四个小时以上,就打道回府了。必须加快构建以航空、高速铁路、城际铁路、高速公路为主骨架,干线公路、景区专用道路、内河航运为补充,互联互通、高效便捷的现代旅游综合交通运输体系。重点加快南宁、桂林国际机场及重要旅游景区支线机场建设,加快南广、贵广、湘桂及沿海高速铁路建设,着力完善连接主要旅游景区的高速公路、干线公路网络,打通断头路,形成放射线,提高环通率,强化交通支撑力。二是要加快旅游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全面提升服务质量和水平。进一步改善旅游住宿、餐饮、卫生、通讯、车辆和游客服务中心等方面的条件,重点旅游区要合理布局高中低档接待设施,特别是要建设一批适应游客需要的旅游饭店、宾馆,完善配套设施,提高服务水平。三是要注重“文旅结合”、“科技兴旅”,促进旅游业与文化科技互动发展。突出先进文化和优秀传统文化在旅游产品开发、市场营销、经营服务中的引领作用,以文化理念创意旅游,以文化品位提升旅游,以文化传播带动旅游,挖掘好发挥好我区的山水文化、红色文化、民族文化、历史文化、海洋文化、福寿文化、饮食文化、节庆文化等人文资源优势,做大做强特色文化旅游品牌,增添旅游业的文化魅力。着力提升我区旅游业的信息化水平和科技支撑能力,建立旅游公共信息服务平台,探索发展“智慧旅游”,规划建设一批“智慧旅游城市”和“智慧旅游景区”。
四要着力抓环保。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必备条件,其本身也是宝贵的旅游资源。一个地方的环境一旦被破坏了,天是灰的、山是秃的、水是浑的、地是脏的,谁都不会去那里旅游。目前,我区森林覆盖率达61.4%,居全国第三位,良好的生态环境已成为我区发展旅游业最大的优势、最好的品牌,也是最重要的本钱。抓旅游必须抓环保,抓环保就是抓旅游,我们必须牢固树立保护环境的强烈意识,坚持以生态文明理念引领旅游业发展,切实加强对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的保护和建设,抓好造林绿化,强化节能减排,以良好生态促旅游发展,以发展旅游促生态保护,实现旅游产业发展生态化。我们在全区广泛开展“美丽广西?清洁乡村”活动,清洁家园、清洁水源、清洁田园,既是保护生态环境、建设生态文明的重大行动,也是发展旅游产业、建设旅游强区的重要举措,必须持之以恒抓下去、抓出实效,树立广西优美整洁、文明进步的形象。
同志们:
这次全市旅游发展大会是一次事关北海发展大局的重要会议,会议的主要任务是:学习贯彻全区旅游发展大会精神,动员和组织全市广大干部群众,抢抓自治区推动旅游强区建设的新机遇,充分发挥北海旅游资源丰富的优势,认真总结经验,明确发展目标,理清发展思路,落实发展举措,加快建设旅游强市,促进北海旅游产业跨越发展。市委、市政府对开好这次会议高度重视,在全区旅游发展大会之后,市委立即召开会传达学习自治区的决策部署,布置起草修改文件;9月中旬,又召开市委会、市政府常务会,认真研究和精心谋划旅游发展,充分做好会议筹备工作,出台了关于推动旅游产业跨越发展的决定、关于推动旅游产业跨越发展的扶持奖励办法、关于加快涠洲岛旅游区开发建设的若干意见,精心筛选了一批旅游项目。这些充分表明了市委、市政府对发展旅游的高度重视和坚定决心。
刚才,自治区旅游局陈建军局长对加快北海旅游发展提出了很多很好的意见,很有针对性和指导性,我们要认真学习领会、结合实际抓好贯彻落实。等一会,家斌同志将对发展旅游的各项工作进行具体部署。下面,我先讲三点意见。
一、认清形势、坚定信心,形成推动北海旅游产业跨越发展的广泛共识旅游产业资源消耗少、带动系数大、综合效益好,是极具发展潜力的朝阳产业,在促进经济发展、扩大对外开放、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当前,国际国内旅游产业正处在大发展、大调整的重要时期。国家和自治区对发展旅游业高度重视,推出了很多举措、提出了明确要求。北海无论是从旅游产业的发展趋势和条件来分析,还是从城市持续繁荣的现实需要和长远发展去考虑,推动旅游产业跨越发展都有必要、有优势、有潜力、有机遇。全市各级各部门和广大干部群众要认清形势、坚定信心、形成共识。
1、要充分认识推动北海旅游产业跨越发展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首先,加快发展旅游有利于促进第三产业繁荣发展、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旅游产业是综合型服务业,具有“一业兴、百业旺”的效应和特点,关联带动作用很强,既可以直接扩大消费,还可以带动交通、住宿、餐饮、文化、娱乐、金融、信息等行业的发展。在近年来北海工业化补课已经收到明显成效的情况下,很有必要发挥旅游资源丰富的优势,繁荣发展以旅游为龙头的第三产业,调整优化产业结构,进一步提升北海经济发展质量。其次,加快发展旅游产业有利于促进开放合作、发展外向型经济。旅游产业是高度开放的产业,外地客商在选择投资地点时,往往是通过旅游考察,了解当地的优质资源、投资环境和发展潜力。加快发展旅游产业,可以更好地发挥北海的开放优势,更好地向国内外展示北海的形象和特色、扩大北海的影响,更好地促进交流与合作。再次,加快发展旅游产业有利于提供大量就业岗位、增加城乡居民收入。旅游产业是劳动密集型行业,就业门槛低、包容性强,对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劳动力都有需求。加快发展旅游,既可以直接增加就业,又可以通过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提供更多就业岗位。因此,我们要以发展旅游产业为重要抓手,更好地稳增长、调结构、促开放、惠民生。
2、要充分认识推动北海旅游产业跨越发展的重大机遇和有利条件。近年来,国家和自治区对旅游发展越来越重视,为我们发展旅游产业提供了良好的大环境。从国家层面看,20xx年印发的《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明确了加快旅游发展的大政方针;今年2月国务院批准实施《国民旅游休闲纲要》,提出了发展国民旅游休闲的目标和任务;今年4月颁布的《旅游法》为旅游产业健康发展提供了法律保障。特别是在出席俄罗斯“中国旅游年”开幕式和考察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时发表的重要讲话,对旅游业的性质、地位、功能等作了全面、系统、深刻的阐述,对新形势下如何充分发挥旅游业的作用并做好旅游工作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从自治区层面看,自治区党委、政府作出了加快建设旅游强区的战略决策,出台了一系列决定及相关政策,在资金投入、项目建设、政策扶持等方面全方位支持旅游产业发展,并且列出了一批重大项目。前不久高规格召开了全区旅游发展大会,提出要加快建设北部湾国际旅游度假区、把北海打造成为广西四大旅游集散地之一和文化旅游中心城市。从北海层面看,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步伐的加快,干部群众对充分发挥旅游资源优势、加快发展旅游产业的愿望越来越强烈,这为旅游产业当前和今后的发展,奠定了重要的思想基础和群众基础。此外,随着北海三年跨越发展工程的圆满完成,工业化水平大幅度提升,综合经济实力明显增强,城市面貌日新月异,这些都为我们加快发展旅游产业提供了有力支撑、创造了有利条件。
3、要充分认识推动北海旅游产业跨越发展的突出优势和巨大潜力。北海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和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在发展旅游产业方面优势明显,在广西旅游产业发展格局中占有重要地位。一是旅游资源丰富。北海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旅游资源得天独厚,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有机融合,既有优美奇特的滨海风光、丰富多样的自然生态,又有古老的历史遗存、悠久的开放文化,尤其是拥有海滩、海岛、海上森林、海底珊瑚等优质海洋旅游资源,还有海上国际旅游航线,随着内陆地区民众向往海洋、探求海洋、享受海洋愿望的日益增强,发展滨海旅游大有文章可做。二是生态气候优越。自然生态优势是我们发展旅游产业的最大优势、最好的品牌和最重要的本钱,北海气候温和、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全年适宜旅游,尤其是北海的碧海蓝天和清新空气,非常适宜休闲度假、养生养老,对于国内外一些大城市的游客很有吸引力。三是发展基础较好。旅游产业是北海发展较早的产业之一,市委、市政府一直把旅游产业作为一个支柱产业加以培育和发展,特别是近年来,在交通体系完善、景区景点建设、高星级酒店兴建、旅游产品开发、旅游市场培育等方面都取得了明显成效,产业链不断延伸,接待水平逐步提升,产业规模逐年扩大,知名度不断提高,近3年来,旅游收入实现了翻一番,游客接待量年均增加150万人次以上,20xx年游客接待量突破千万人次,20xx年旅游总收入突破百亿元大关,同时集聚和历练了一批旅游行业人才,积累了发展旅游的实践经验,为推动旅游产业跨越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在看到有利条件的同时,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尽管近年来我们在加快发展旅游方面作了不少探索,想了很多办法,下了很大功夫,付出了艰辛努力,但是旅游产业目前的总体规模、发展水平和在全市经济总量中所占的份额,与北海的城市地位、资源禀赋以及方方面面的期望相比,都还有较大的差距,特别是在旅游资源利用、旅游特色挖掘、旅游设施配套、旅游精品打造、旅游市场监管等方面,还有很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需要引起我们高度重视,采取切实有效办法,尽快实现旅游产业发展的新突破。
当前,推动北海旅游产业跨越发展的条件已经成熟、时机已经到来。我们相信,只要我们广泛凝聚共识、善于抢抓机遇、遵循客观规律、坚持真抓实干,就有希望在几年内开创旅游产业跨越发展的喜人局面,把旅游资源优势转化为旅游产业优势,明显提升旅游产业在北海经济总量中的比重,大幅度提升北海旅游在广西旅游格局中的地位,大幅度提升北海旅游的吸引力和影响力。各级各部门和领导干部要从战略与全局的高度,把思想认识统一到自治区党委、政府及市委、市政府的部署与要求上来,进一步认清旅游产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特殊重要作用,进一步增强尽快做大做强旅游产业的自信心、责任感和紧迫感。
二、突出重点、遵循规律,奋力开创北海旅游产业跨越发展新局面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是北海旅游产业从夯实基础转向快速发展的关键阶段,也是从旅游资源大市逐步向旅游产业强市转变的关键时期。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和《国民旅游休闲纲要(20xx-20xx年)》,全面落实自治区党委、政府关于建设旅游强区的决策部署,充分发挥沿海开放城市和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优势,以国际化、标准化、品牌化、特色化为导向,坚持政府推动、项目拉动、开放带动,遵循客观规律,突出滨海特色,合理开发旅游资源、着力推进旅游项目、积极深化旅游合作、不断优化旅游环境,早日把北海建设成为北部湾国际旅游度假区核心城市、广西主要旅游集散地和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滨海旅游休闲胜地。
为了确保实现上述目标任务、开创北海旅游跨越发展新局面,全市各级各部门要凝心聚力、结合实际、突出重点,抓好以下四个方面的工作。
1、发挥优势、彰显特色,着力打造滨海旅游品牌。旅游是靠特色吸引人,越有特色就越有吸引力,北海旅游最大的特色就是集滨海、文化、生态于一体,最具特色的旅游资源是“滩、岛、线、城、林、湖”。北海完全有条件加快开发特色旅游资源,促进旅游与文化融合、旅游与城建融合、旅游与生态融合,把特色做优、精品做强、品牌做响。一是大力推进银滩旅游资源开发。要用好“北海银滩国家旅游度假区”这块金字招牌,加快24公里银滩开发,规划建设国际会展中心和高星级亲海度假酒店群,布局建设教育文化体育设施,抓紧建设第四届广西园林园艺博览会园区,加快北海鲤鱼地湿地公园建设,完善和提升银滩的旅游服务功能,早日把银滩打造成为国内外游客向往的滨海休闲娱乐区、生态型景区和高端度假旅游区。二是大力推进涠洲岛整体开发。要严格按照自治区批准的总体规划,抓紧编制完善各项专项规划,尽快完善基础设施,积极引进港中旅等大型企业,加快涠洲岛整体开发,抓好项目规划设计,推进旅游项目建设,提高景点景区等级,提升岛上接待服务和医疗保健水平,同时抓紧推进市区与涠洲岛之间空中和海上交通建设,增强安全性、提高便捷度,尽快把涠洲岛打造成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休闲度假海岛。三是着力打造海上旅游黄金航线品牌。要结合推进国际邮轮码头建设,大力发展邮轮经济,加大协调服务力度,支持企业经营好北海至越南下龙湾海上旅游航线,积极争取国家相关部门支持,加强与越南等东盟国家沿海城市的旅游合作,尽快把这条航线延伸到越南中南部的城市,并逐步向东盟其它国家沿海城市延伸,努力把中越海上旅游航线打造成国内外有吸引力和影响力的跨国海上旅游黄金航线。四是整合开发“城、林、湖”旅游资源。坚持依法保护与合理利用相结合,完善旅游服务功能,把北海老城、红树林、星岛湖发展成为有吸引力影响力的特色景区,丰富旅游景区景点,增辟旅游精品线路。五是大力促进旅游与文化融合发展。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重要载体。要把提升文化内涵贯穿到旅游产业发展的各个环节和全过程,进一步挖掘、整合和提升北海丰富的历史文化,对旅游进行文化包装,提升文化内涵、融入文化元素、突出文化特色。要结合发展旅游产业,进一步挖掘和开发利用海洋文化、南珠文化、合浦汉文化等历史文化资源,创作一批文化精品,抓紧推进合浦汉文化公园建设,打造成为北海汉文化展示和体验中心,推动《碧海丝路》等优秀剧目走向市场,促进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不断提升北海旅游的文化品位和独特魅力。
2、狠抓项目、完善功能,加快提升旅游服务能力。项目是产业发展的载体。北海的电子信息、石油化工、临港新材料产业之所以有今天这么好的发展势头,就是因为我们近几年来持之以恒地抓好了项目建设。发展旅游也一样,只要我们抓住项目建设这个“牛鼻子”,下功夫连续抓几年,旅游产业一定会有大的起色。要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兴建一批有市场需求、有品牌价值、有北海特色、有带动效应的旅游项目,抓紧推进一批旅游景点景区、旅游交通基础设施、旅游服务设施、大型综合性旅游项目,从而让北海旅游尽快扩大规模、改善服务、提升档次,不断做大做强。要坚持以“四定”办法推进旅游项目建设,加大组织协调力度,开通项目审批“绿色通道”,确保在较短时间内有大的突破。为了有效推进旅游项目建设,市里已经印发了关于推动旅游产业跨越发展的几份文件,明确了目标任务、扶持办法和有关要求,特别是下决心加大投入,市财政每年安排1亿元旅游发展专项资金,大力支持旅游景区、高星级酒店建设和航空市场培育等,在项目审批、用地安排、资金筹措等方面给予政策优惠,同时由市四家班子领导分别联系推进重大旅游项目。高星级酒店的数量,是一个城市旅游产业发展程度的标志。目前北海的高星级酒店还不多,要采取必要的扶持奖励办法,加大招商引资和协调服务力度,加快高星级酒店建设步伐,在未来3年,力争新建达到五星级标准酒店8家、全市投入运营的五星级标准酒店达到6家;20xx到20xx年间,力争再新建一批,新增6-10家建成投入营运,全市五星级酒店达到一个较大的规模。这样,就可以带来高星级酒店集聚效应,逐步形成几个高星级亲海酒店群。
3、深化改革、创新机制,不断增强旅游发展活力。深化行业改革,推进机制体制创新,是增强旅游产业发展内在动力和生机活力的关键所在。要用足用活国家、自治区出台的相关政策,以创新旅游管理体制、投融资机制、人才培养及引进机制等为重点,增强旅游发展的活力。一是进一步消除制约旅游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市委、市政府已经对旅游管理体制进行了调整和理顺,各有关部门和单位要加强沟通协调,明确权责关系,强化内部管理,努力解决沟通不够、协调乏力、合力不强的问题。二是创新旅游产业投融资机制。要充分发挥好旅游发展资金的撬动作用,推动旅游资源开发和保护、旅游规划编制、旅游宣传促销、旅游服务培训等工作。推进银旅合作,加大金融对旅游产业发展的支持力度。鼓励和引导社会民间资本和境外资本参与旅游开发建设,兴建旅游项目、参股旅游企业。三是指导旅游企业提高经营管理水平。要引导旅游企业深化企业改革,尽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形成产权明晰、责权明确、管理科学的旅游市场主体,按照政策法规、市场需求和经济规律,加强管理、改进经营、提高效益、发展壮大。四是创新人才培养及引进机制。推动旅游产业跨越发展,关键在人才。要完善旅游人才交流引进和培养使用激励机制,建立北海旅游人才培训基地,加快培训懂市场、善经营、会管理的专业人才。选派机关和事业单位优秀干部到旅游区、旅游企业挂职锻炼,加强与大专院校的合作,积极引进旅游管理、营销、策划、创意等各类人才,满足旅游产业发展对各种人才的需求。五是进一步建立和完善旅游市场联合执法机制。要加强旅游执法队伍建设,强化市场监管,打击违法违规经营,逐步形成统一的旅游投诉受理机制,规范旅游市场秩序。
4、强化推介、提升形象,增强北海旅游的吸引力和影响力。在信息时代和市场经济条件下,加强宣传推介、优化提升形象是促进旅游产业跨越发展的必要举措。我们要创新思维、加强策划、整合力量,“请进来、走出去”相结合,扩大旅游宣传的整体效应和放大效应,唱兴北海旅游、唱响北海旅游,向宣传推介要市场、要客源、要效益、要知名度和美誉度。一是加强总体宣传推介。要建立政府主导、企业参与、部门协同、上下互动的联合宣传机制,有效利用各种现代传媒加大宣传力度,做到多形式、广覆盖,增强独特性、吸引力,形成宣传推介北海旅游的强大声势,为尽快实现北海旅游跨越发展提供有力的舆论支持。二是积极举办旅游节庆活动。坚持“文化搭台、经贸唱戏”,积极稳妥地举办或承办旅游节庆、文化演艺、大型会展、体育赛事等活动,打造富有特色、具有较大影响力的旅游文化节庆品牌和演艺品牌。三是支持旅游行业协会和企业加大营销力度。鼓励和支持旅游企业到国内外特别是重点旅游客源地,以各种有效形式宣传推介特色优势旅游产品与服务,吸引更多的游客来北海旅游观光、休闲度假。四是积极开展区域旅游发展合作。积极参与“两广十市区域旅游合作”,务实推进“南北钦防玉崇百七市旅游发展一体化”,大力推动泛北部湾区域旅游合作。通过持续有效的旅游宣传推介,不断提升北海旅游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吸引力。
需要强调的是,我们在做好这几方面工作的过程中,要注意遵循客观规律,讲求实际效果,促进旅游产业科学发展。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有规律的,旅游产业也不例外。我们抓旅游产业发展既要积极努力、以时不我待的精神去推动,又要避免不顾现实条件、仅凭热情干事。要注意研究和把握旅游发展的自身规律和内在要求,对管什么、不管什么,做什么、不做什么,先做什么、后做什么,都要按客观规律办事,这样才能避免走弯路、走错路或走回头路。这方面要注意把握好三个结合:一是坚持政府引导与企业主体相结合。当前,我市旅游市场主体实力还不够强,在现阶段的实际情况下,政府的主导作用必不可少。当然,我们讲政府主导,绝不是大包大揽,也不能拔苗助长,要把握好尺度,在一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上发挥好应有的作用。要科学编制和完善旅游发展规划,制定出既符合发展趋势、又切合城市实际的总体规划和专项规划,同时加强对规划实施的督促检查,确保旅游产业持续、健康、有序发展;要用足用活各项优惠政策,有针对性地出台一些扶持奖励办法,引导资源汇聚和市场配置;要根据旅游发展规划抓好招商引资、推进项目建设,培育新的增长点,确保在每一个阶段都有坚实的项目支撑。与此同时,要充分发挥企业的主体作用。企业是市场的主体,我们说旅游业的蓬勃发展,最终还是要靠旅游企业的发展壮大。对那些政府不该管、管不了的事,就要由市场进行调节,充分发挥市场的作用,发挥企业的作用,增强市场的活力。二是坚持学习借鉴与因地制宜相结合。既要坚持开放办旅游的理念,积极学习借鉴国内外的先进理念和成功经验,又要立足北海实际,找准特点和优势,寻求差异化发展,探索和走出一条适合北海的旅游发展之路。三是坚持加快发展旅游与严格保护生态相结合。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北海发展旅游的突出优势,我们在推动旅游发展的进程中,必须旗帜鲜明、一以贯之地依法保护生态环境,确保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生态环境一旦被破坏,就很难甚至无法恢复,最终也会断了旅游的“财路”。银滩和涠洲岛是上天赐予北海人民的无价之宝,是全市人民的共同财富。每一个北海人,都要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保护银滩、像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一样保护涠洲岛的生态环境。
三、加强领导、真抓实干,形成推动北海旅游产业跨越发展的强大合力推动旅游产业跨越发展、加快建设旅游强市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牵涉面广、关联性大。全市各级党委、政府要切实加强对旅游产业发展工作的领导,充分调动各级各部门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引导全社会共同促进旅游产业跨越发展。
一要进一步加强统筹协调。旅游产业的发展涉及方方面面,仅仅依靠旅游部门的力量是不够的,需要全市各级各部门密切配合,通力合作。各级党委、政府要把发展旅游产业摆在突出位置,作为推动北海科学发展的大事切实抓紧抓好。市旅游产业发展指导委员会要加强组织领导,统筹协调和及时研究解决遇到的重大问题。市直各相关部门和驻市各有关单位,要增强大局意识、责任意识、服务意识,加强沟通衔接、密切协同配合、主动有效服务,合力推动旅游产业跨越发展。市辖县区要相应调整充实旅游产业发展领导协调机构。各级领导干部要深入调查研究、认真解决问题,进一步增强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全力支持和推动北海旅游跨越发展。
二要进一步改进作风狠抓落实。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旅游发展的目标、思路、举措已经明确,当务之急就是抓好贯彻落实。全市各级各部门要把“真抓实干、把事干成、造福百姓”的理念贯彻落实到抓旅游发展的过程中,扎扎实实为加快发展旅游多干一些实事、多作一些贡献。要根据市委、市政府的部署和要求,结合实际抓紧制定本县区、本部门的旅游发展。
工作方案。
明确目标、任务和具体措施。要不折不扣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推动旅游产业跨越发展的决定及扶持奖励办法建立健全推动旅游产业发展的督查考核机制和奖励机制推进旅游项目建设、加快旅游产业发展。
三要营造浓厚氛围广泛汇聚正能量。推动旅游跨越发展需要全社会的关心、支持和参与。要充分利用各种宣传阵地、采取多种形式,大力宣传加快发展旅游产业的重大意义和有利因素,宣传市委、市政府加快发展旅游的重大决策部署,宣传北海旅游发展的新进展、新成效和新经验,积极营造“人人关心旅游发展、人人支持旅游发展”的良好氛围,汇聚加快建设旅游强市的正能量,形成推动北海旅游产业跨越发展的强大合力。
同志们,推动北海旅游跨越发展,机遇难得、前景广阔,任务艰巨、责任重大。让我们坚定信心、凝聚力量、真抓实干,努力开创旅游产业发展新局面,为把北海建设成为北部湾国际旅游度假区核心城市、广西主要旅游集散地和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滨海旅游休闲胜地而不懈努力!
共
2
页,当前第。
1
页
1
2
在全市中医药发展大会上的讲话篇十六
同志们:
今天县委、县政府决定召开全县旅游发展大会,会议规模之大,规格之高,在我县尚属第一次,这充分表明了县委、县政府创建旅游强县、实现旅游新跨越的决心和信心。稍后张书记还要作重要讲话,大家一定要深刻领会,全面抓好贯彻落实。下面,我先讲三点意见。
一、深化认识,统一思想,坚定加快旅游发展的信心和决心。
去年8月,国务院下发了《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把旅游改革发展作为推进经济平稳增长、调整产业结构的重要举措。省委、省政府在去年12月召开了全省旅游发展大会,出台了《关于旅游业改革发展的意见》,提出了一揽子政策措施。州委、州政府在今年的2月份也召开了全州旅游发展大会,州委俞书记和州政府赵州长分别做了动员讲话,深刻分析了旅游现状、发展潜力和重大历史机遇,提出了具体工作措施,为我们进一步抓好旅游跨越式发展指明了方向。国务院和省、州对旅游业发展如此重视,主要是我国旅游业已进入高速发展时期,在带动经济增长和转变发展方式上的地位越来越突出。因此,我们必须认识到加快发展旅游业,既是顺应经济社会发展大势的战略选择,也是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的有效途径。就我县的实际来看,加快发展旅游业,既有资源的优势、政策的机遇和发展的基础,同时也有严峻的挑战和很多困难因素,我们必须客观地认识、分析、研究和把握,并积极加以应对。
从有利的方面看,一是我县地处甘青川三省交界处,旅游资源丰富,有古朴神秘的宗教文化,有浓郁独特的民俗风情,有绚丽多彩的草原风光,有源远流长的格萨尔传说,全县可供开发的景点有22个,旅游资源类型多、品位高、特色浓。二是经过多年的持续建设,已打造a级以上景区4个,通过多层次全方位的宣传推介,县内连续举办格萨尔赛马大会和牦牛藏羊藏獒评比大赛,玛曲的旅游知名度不断提升,在国内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已成为全省重要的旅游目的地,去年接待游客27万,实现旅游收入1.32亿元,同比增长32%和28%,具有明显的后发优势和较强的市场竞争力。特别是随着尕玛路、玛河路的建成使用,以及玛久路、玛沁的开工建设,玛曲周边的出口道路网将更加完善,长期困扰我县的交通瓶颈正在逐步破解,为旅游业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三是国家和省州近两年出台的一系列政策措施,为我县加快旅游业发展提供了十分难得的机遇,特别是全国全省经济进入新常态,消费方式、结构调整将出现重大变化,第三产业消费需求逐步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主体。
从不利的方面看,制约我县旅游发展的因素仍然较多,资源大、产业小,有景无点,档次低,发展慢,效益差,群众的参与意识不强等等的问题比较突出。具体表现在:一是干部群众的主体参与意识不够。由于旅游产业投入资金大、回报周期长,不少干部群众对此仍心存顾虑,缺乏把旅游产业做大做强的信心和决心,处在等观望状态,全县发展旅游产业的氛围不浓,思路不宽,办法不多。二是投入严重不足。景区景点缺乏大项目支撑,丰富的旅游资源一直没有得到有效开发利用;交通“瓶颈”制约明显,景区景点通达能力不高。特别是景区、景点的基础设施不够健全,吃、住、行、游、购、娱六大要素发展还不协调,总体接待能力不足,发展水平不高。三是宣传促销不够。旅游资源的文化内涵挖掘不深,景区的整体形象包装不够,宣传促销方式单一,产品知名度不高,缺乏足够的市场竞争力和吸引力。四是旅游纪念品品种少,品味低,缺乏特色,旅游经济的综合效益不高。对这些现状我们要有十分清晰的认识,必须在今后的发展中着力去改变和破解。
二、突出重点,把握关键,推进我县旅游产业的跨越发展。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县旅游发展工作要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为先导,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整合资源打造平台为重点,强化旅游与文化等产业的融合,着力打造“天下黄河第一弯”和“中国赛马之乡”两个品牌,实现一年打基础、两年上台阶、三年见成效、五年大跨越目标,努力把玛曲建成国内外知名的国家级高原特色生态旅游示范区和民族文化旅游目的地。今后五年全县旅游人数和旅游综合收入年均增长23%、25%以上,到2020年全县接待游客突破100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力争达到5亿元。要着力抓好以下几个方面:
1、围绕增强动力活力,深化体制机制改革。一要理顺景区管理机制。规范县旅游协会和河曲旅游文化有限公司管理体制,成立黄河首曲生态旅行社,对县内所有景区实行统一规划、统一开发、科学管理。县直有关部门要加大简政放权力度,放宽市场准入条件,变事前审批为事中、事后监管。大胆尝试景区所有权、管理权、经营权三权分立,探索三权与市场的结合点,以所有权、经营权等参与市场配置,培育市场主体。已经建设的景区景点,凡是具备条件的要尽快实现市场化转让,交给有实力、有品牌、有信誉的企业来经营,政府发挥好监管作用。二要拓宽融资渠道。坚持“上争”、“外引”、“内聚”三管齐下,加快建立以政府投入为引导、社会资金为主体的融资新体系,形成投资主体多元化、融资手段多样化、运作方式市场化得融资新机制。除国家法律法规明确禁止事项外,允许旅游开发公司以景区门票、土地质押贷款进行融资开发。引进有实力的企业集团,通过合作、租赁、入股、承包等方式参与景区开发,形成多元开发旅游景区的发展格局。三要扩大对外开开放。积极开展同周边县市的旅游交流和共建,主动融入大九寨和丝绸之路等大旅游圈,着力打造黄河风景线,实现信息、资源、客源和利益共享。
2、完善发展规划,强化规划落实。在规划的编制和实施上要做到三点。一要科学系统。把旅游产业发展规划与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城乡规划、交通运输、生态文明建设、生态文明示范村建设等规划有机结合,把旅游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的大盘子。目前我县重点景区景点的总体规划和建设性详规的编制工作都已经启动,力争上半年完成《玛曲县“十三五”旅游产业发展总体规划》及其它景区景点的总体保护开发规划和建设详规,配套完成旅游线路、交通线路、旅游商品开发、宣传促销等分类规划。二要突出特色。县旅游局要对各类资源进行认真梳理,针对市场需求进行评估,确定开发的重点和步骤。要坚持高起点、高标准编制,在打造精品、深度开发上下功夫,做到远期目标与近期目标相结合,全面规划与重点开发相结合,宏观布局与微观策划相结合,使之成为推动我县旅游产业健康发展、可持续发展的纲领性文件。三要严格执行。要提高规划的执行力,规划一旦形成,就要不折不扣地严格遵守,确保一张蓝图绘到底,坚决杜绝有规不依、无序开发。
3、加快景区建设,打造旅游精品。开发旅游产业,景区建设是核心。一是按照国家4a级景区标准,以县城为中心加快格萨尔发祥地、赛马场、外香寺、河曲马场、阿万仓湿地等天下黄河第一弯大景区的道路、观景台、停车场、星级厕所、休息设施、导览标识等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旅游档次。二是注重旅游文化深度融合。依托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平台,加大文物保护修缮力度,培养非物质文化传承人,赋予景区景点更多的文化内涵。支持牛角琴演艺公司创建参与度高、体验感新、娱乐性强、互动性好的剧目和作品,演艺公司的演出要服从服务于旅游文化产业的发展,要定责定任务,要实现常态化、效益化和可支持发展的健康态势。鼓励有条件的牧民群众发展藏家乐、牧家乐、僧家乐,使每个景区都有自己的特色和亮点,推动旅游文化产业由传统游览向观光、休闲、度假并重转变。
4、完善基础配套,提升发展水平。按照“绿色、生态、健康、环保”的要求,围绕旅游“六大要素”,通过项目争取,多方筹措建设资金,配套建设餐饮、住宿、购物、娱乐等公共服务设施,做到设施齐全,便捷到位。做好玛曲—久治、玛曲—玛沁等县域公路建设,谋划好县城—西麦朵合塘旅游线、黄河旅游风情线等重点旅游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提升景区服务档次,规范景区市场运营,走精细化管理之路,树立玛曲旅游新形象。
5、加大宣传推介,拓宽客源市场。在宣传营销上要有大手笔、大气魄、大动作,让投资者和游客慕名而来,让投资者觉得能赚钱,让游客觉得来得值。一要创新宣传形式。继续高质量举办“第九届格萨尔赛马大会”和“第四届牦牛藏羊藏獒展示评比大赛”,主动邀请有实力的旅行社和媒体来我县考察踩线、采访报道,针对独特的自然风光、文化内涵和民俗风情,邀请知名人士和高端机构来我县举办有影响力的专题活动,宣传推介我县丰富多彩的旅游资源。二要丰富旅游载体。重点开拓休闲度假、生态旅游、自驾游等休闲度假产品,积极整合包装一批特色小吃一条街、旅游购物一条街、文化娱乐一条街、民俗风情一条街等特色街区。完善广场锅庄舞、藏民歌族弹唱等体验旅游项目,提供传统手工艺制作、骑马、放牧、挤奶、马球比赛等互动性、参与性较强的民俗体验活动,大力发展户外露营、山地运动等健身产品,满足不同游客需求的体验需求。三要拓宽营销手段。充分利用微信、微博平台,加强玛曲旅游门户网建设,链接国内知名旅游网站,多渠道、全方位地宣传推介“天下黄河第一弯”“中国赛马之乡”旅游品牌,实现营销网络的全覆盖。围绕全县最好的景点、最好的景区、最好的景色、最好的旅游商品,制作一系列高质量、高水平的宣传促销资料,提高对外宣传的实效性。
6、加强队伍建设,狠抓服务管理。加强与省内外高等院校的合作与交流,建立旅游人才培养基地,搭建人才引进平台,有计划地引进旅游管理人才。推行县内旅游景区一票制管理,保证每个景点有导游、有人服务,推动旅游服务由低层次、单一化向精细化、差异化优质服务转变。严格执行导游等级制度,把薪酬与职业资格挂钩。积极选派各类业务骨干到旅游发达地区学习深造,构建岗位培训、职业教育和送出去、引进来相结合的旅游人才队伍建设新机制,加强管理人员、服务人员、导游人员的培训,提高旅游从业人员素质。制定景区景点、宾馆餐饮的行业标准和服务公约,保证游客的人身安全、食品安全、交通安全,提高旅游服务质量,提升玛曲对外形象。
三、协调联动,齐抓共管,为旅游产业发展提供组织保障。
一要加强组织领导,强化统筹协调。各级各部门要把旅游业发展作为“一把手”工程,坚持党政同职同责,同心同德,合力攻坚。县旅游局要充分发挥牵头抓总、调研决策、议事协调、审批把关等职能,全力抓好规划布局、宣传促销、队伍建设等工作。宣传、发改、交通、住建、财政、国土、环保等部门要在对外宣传、项目资金争取、交通设施改善、资源开发建设、项目用地审批、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主动作为,发挥好各自职能。公安、食药监、工商等部门要加强市场监管,加大执法力度,维护旅游市场秩序,切实保护好游客的合法权益,合力推进旅游大发展。
二要创新融资机制,增加资金投入。按照“谁投资、谁开发,谁经营、谁受益”的原则,制定完善旅游投入的优惠政策,鼓励民营资本、社会资金参与旅游项目建设,兴办旅游宾馆、饭店,开发旅游产品。县政府将根据财政状况设立“旅游发展基金”,主要用于景区建设、基础配套、宣传促销、资源保护等。各金融机构要全面落实旅游合作备忘录和这次签订的目标责任书,加大信贷投入,对晋升等级的旅游景区和对旅游业发展作出特殊贡献的单位及个人,要按照规定给予一定的奖励和补助。
三要严格督促检查,强化力度保障。全县上下要牢固树立抓好旅游发展是本职、不抓旅游发展是失职、抓不好旅游发展是渎职的思想,进一步增强主体、主动、主责意识,勇于担当,积极作为。要严格落实县四大班子领导包抓重点景区建设制度,县委县政府督查室要把景区建设、资金保障、市场开发、综合服务等列入督查内容,制定督查计划和方案,扎实开展专项督查,严格兑现年终考评考核,重奖重罚,形成全社会关注旅游、重视旅游和发展旅游的鲜明导向。同志们,这次全县旅游发展大会的召开,标志着我县旅游业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我们要在州委、州政府的正确领导,按照县委的统一部署和要求,狠下决心,抢抓机遇,开拓进取,扎实工作,全力推进玛曲旅游业转型升级和跨越发展。
在全市中医药发展大会上的讲话篇十七
这次全市旅游发展大会的主要任务是,贯彻省旅游发展大会精神,总结我市旅游产业发展的成效,分析面临的形势,谋划“十四五”时期旅游产业发展,安排部署2021年度全市旅游产业发展的重点任务,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明确任务,强化措施,切实加快旅游强市和xx生态旅游大市建设步伐,全力推动我市旅游产业跨越式发展。
下面,我讲四个方面的意见。
一、做好统筹文章,切实推动文化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全市各级、各部门认真贯彻中央、省关于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决策部署,坚持以旅游供给侧改革为主线,以推进全域旅游发展为抓手,在推动文化旅游产业融合高质量发展方面取得了积极成效。去年,x市接待国内外游客x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x亿元,同比分别增长x%、x%,x等x个项目列入全省文化旅游重点项目。x成功创建首批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并列入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全国旅游标准化示范县创建验收名单,我市已成为全省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新高地和黄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亮点城市。
文化旅游产业是一项综合性强、关联度大、带动性广的基础产业,对扩大投资消费、吸纳劳动就业、增添经济活力具有重要意义。特别是在当前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影响下,国内外环境发生深刻变化的情况下,推进文旅产业发展对我们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对我们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完成全年发展任务目标显得更加重要。全市各级各部门要抢抓xx等重大机遇,注重用产业化的思维和市场化的方式,进一步推动文化旅游产业融合高质量发展,努力把我市建设成文化旅游强市。
一要深挖特色资源,着力提升城市形象和吸引力。我们发展文旅产业,目的就是给客商一个在x停下来的理由。与其他城市相比,我市传统旅游资源匮乏,没有泰山,没有孔庙,也没有趵突泉,我们靠白手起家,靠招商引资,靠xx这样的本土企业,一点儿一点儿把我市文旅产业发展起来,形成了今天的规模,涌现出了一批像x群这样的好项目,这在全省是走在前列的,外地人来到x都感到很震惊,大家要把这种势头保持下去。我们常讲,x是是交通要道,这些在过去是我们的优势,但在今天,如果我们不能深挖特色资源,提升自身吸引力,这些优势反而会成为我们的短板,外地客商都成了“过路财神”。发展文旅产业,一定要立足本地区资源特色,打造有品位的精品亮点,既要能提供“阳春白雪”服务,也要针对不同社会群体提供“下里巴人”服务,让客商在谈业务之余,有景点可看,有特色产品可买,愿意在x多待两天。
二要坚持规划引领,着力推动旅游科学发展。要把文旅产业发展融入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以建设新时代现代化新x,打造全省文化旅游新高地为引领,以实施文化旅游大项目为抓手,以做优做大做强文化旅游产业为目标,以xx等为契机,围绕x等战略做好谋篇布局。《x市“十四五”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已经编制完成,我们要抓紧实施,抓紧落地。
三要强化资源整合,着力构建全域旅游格局。各县市区在发展文旅产业方面不能画地为牢,一定要开放。现在交通越来越便利,单纯在一个县游玩,一天也用不了,要把各县市区的旅游景点串联起来,大力发展近郊游,把全域一体化旅游搞起来,这样游客来了才能多玩两天。在这方面,x的xx做的就比较好。大家要学习借鉴他们的经验,推动xx等景区资源打包整合,形成集群规模效应,推动我市旅游产业向高端化迈进。要做好xx等国家级、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县(市)创建工作,特别是x县国家级“两区一县”创建工作,要尽快形成全景打造的全域旅游新模式。同时,我们还要着眼长远,加强与外省市以及黄河流域城市的文旅一体化建设,真正把文旅产业做大做出特色。
四要强化产业融合,着力培育旅游消费热点。要按照“宜融则融、能融尽融”的理念,持续实施“文旅+”战略,加强旅游产业与一二三产的融合,着力打造全业融合的旅游新标杆。我们x最大的优势就是农业在全省领先,粮食、畜牧、奶制品等农产品丰富、品牌众多,要把这些优势与旅游融合起来,加快乡村旅游集聚示范区和旅游特色小镇平台体系建设,打造田园综合体,提升乡村游档次和水平。要推进旅游与中药康养结合,利用好国药中药控股集团在我市建立北方中药基地的机遇,培育发展一批以xx为代表的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区,加快开发高端医疗、中医药特色、康复疗养、休闲养生等健康旅游产品。要积极发展工业旅游,重点抓好xx等工业旅游示范点建设,打造一批国家级、省级工业旅游示范区。要加强旅游与体育融合,推动各类体育场馆设施、训练基地提供旅游服务,引进和举办xx等各类国家级、省级高水平赛事活动,打造知名体育旅游品牌。
五要强化文旅聚合,着力提升产业价值内涵。x是黄河冲积平原,历史上留下的古建筑、古村落不多,我们的文化资源就是散落在浩瀚文化典籍中的文化点滴。当前,大家对这些文化资源,尤其是历史人物、历史文化对x当下的发展有什么积极作用挖掘的还不够。要挖掘x资源,讲好x故事,比如,xx。文化是旅游的灵魂,大家发展旅游产业一定要坚持以文化为底蕴,真正把历史文化资源的价值内涵挖掘出来,打造一批文旅融合示范项目和示范区域,把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推进我市文旅产业提质升级。
二、提高工作标准,切实提升文化旅游公共服务效能。
让游客近悦远来,在旅游中充分感受到城市魅力,是提升文旅产业发展水平的内在要求。各级各部门要围绕实现文化旅游融合高质量发展的目标,进一步强化政策措施,在公路交通、餐饮住宿、城市面貌、景区管理、宣传营销等方面下大力气提升水平,不断增强现代旅游治理能力。
一要健全旅游基础设施,提升景区完备度。当前,全省旅游业发展正在进入“快旅慢游”的新时代,各级各部门要适应新形势、抢抓新机遇,加快推进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我一直讲,x一没有自然风景,二没有名胜古迹,吃不了老祖宗的饭,我们的旅游设施都是新的,因此起点一定要高,要弄斧到班门,干就要干最好的。要实现这个目标,完全靠自己的财力不太现实,大家要多从招商引资上想办法,选择最高水平的团队来做,高标准招商、高水平引进、高起点规划。对引进的项目一定要做好考察论证,练就火眼金睛,真正看清楚、弄明白,干一个、成一个,不要一时冲动,招来一些鸡肋项目。要高标准推进游客集散中心、游客服务中心建设,扎实开展旅游“厕所革命”三年行动计划,大力实施重要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点通景公路提升工程,完善功能配套,不断提升景区品质和服务水平。
二要健全管理服务机制,提升游客舒适度。要想让游客常来x,就要不断提升管理服务水平,让游客来了以后感到舒服,心灵上得到放松,身体上得到休闲,有一种充充电的感觉。要提升专业化服务水平,加强对服务人员、工作人员的教育培训,在服务细节上体现友好、热情、周到,让游客有宾至如归的感觉。要提升人性化服务水平,围绕游客需求,增加饮水区、手机充电站、休闲驿站等服务设施,特别是针对残障人员增添无障碍设施,体现人性化服务。要提升智能化服务水平,扎实落实“一部手机游x”,积极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整合各部门涉旅数据,打通各层级数据壁垒,扩大5g等新技术场景应用,在智能导览、智能停车、餐饮住宿、游客和车流量监测、公共信息发布等方面提供及时准确的服务,确保游客“一机在手·畅游x”。
三要健全宣传推广模式,提升城市知名度。过去,我们过于专注招商引资宣传,在城市形象宣传方面做的很不够,现在看,我们的旅游发展已经走在了城市宣传的前面,许多外地人到了x后,才发现还有这么好的旅游景点。下一步,大家要转变工作理念,加大在文化旅游方面的宣传力度,如果我们x每天都有高品质的人来旅游,大家还愁没有投资吗?要完善品牌体系,按照“宜聚不宜散”的原则,持续细化完善“x”品牌体系,所有子品牌和各类旅游营销都要紧扣这一主题品牌,相互借力、整体推动品牌升级。要把旅游宣传推广作为一项长期任务,多渠道、全方位宣传x、推介x,持续在央视开展“联合推介·捆绑营销”宣传活动,提升x文化旅游品牌形象。要创新宣传方式,充分发挥“两微一端”等新兴媒介的宣传作用,各县市区党委政府负责同志要通过“网络直播”等方式,加强对本地旅游产品线路的宣传推介,让更多游客了解x、认识x。
三、守牢安全底线,切实保障游客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安全是旅游的生命线。夏季是事故多发季节,特别是临近五一长假,人流比较密集,我们要全方位排查安全隐患,特别是交通、食品、旅游设施、社会秩序等方面的安全隐患,严格落实各项安全制度和安全措施,确保来x的游客开心旅游、平安旅游。
一要持续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各级各部门要进一步强化常态化疫情防控意识,始终绷紧疫情防控这根弦,全面做好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工作。要严格落实扫码、测温、登记等各项疫情防控措施,严格执行开放景区分时预约制度,每天客流量不超过景区最大承载量的x%。在景区内开展常态化疫情防控宣传引导,提醒游客保持间隔,戴口罩、不扎堆、不聚集。要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做好景区卫生整治和座椅等公共服务设施消毒工作,加强室内部分的通风消杀,坚决避免发生聚集性疫情。当前,五一假期即将到来,旅游景区将迎来一波客流高峰,各级各部门要落实落细各项防控措施,确保景区安全有序开放。
二要持续抓好旅游安全。严格落实旅游安全责任和管理制度,从餐饮、住宿、旅行社产品、游客行程、景区游览等全过程入手,坚持安全关口前移,建立健全旅游安全联防联控机制。市场监管部门要加强对玻璃栈道、吊桥、过山车等各类旅游设施的监督检查,各旅游景区要及时关注天气,做好防火、防汛准备,增强抵御灾害能力,确保万无一失。要针对五一假期时间长、重大活动多、往来人员频繁等特点,制定严密的安全检查方案和防范措施,确保不发生重大安全事故。
三要持续规范文化旅游市场秩序。要完善综合治理体系,制定综合监管责任清单,持续开展文旅市场秩序整治行动。加强旅游投诉举报处理,设立旅游诚信基金,建立旅游纠纷“政府先行赔付”制度和文旅市场主体“红黑名单”,严格旅游企业年审,加强旅游诚信体系建设。要加大违法失信行为惩戒力度,对不讲诚信、欺行霸市的,要露头就打,毫不客气。要加强文明旅游宣传引导,全面推行文明旅游公约,建立不文明旅游行为记录制度和部门间信息通报机制,促进文明旅游制度化、常态化。
四、加强组织领导,切实凝聚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强大合力。
文化旅游产业是新兴产业、朝阳产业、“无烟工业”,也是涉及众多产业的综合性行业。大家要像抓工业一样抓文化旅游产业,把文化旅游业当成服务业的龙头来抓,带动餐饮服务、批发零售等其他服务业加快发展。
一要压实工作责任。各县市区要把文旅产业发展摆上重要位置,完善政府统筹、部门协作、齐抓共管的全域旅游管理机制,不断创新扶持政策,推动文化旅游产业融合高质量发展。要广泛借助外智外脑外力,按照“十四五”规划中文旅产业布局要求,谋划好文旅项目、保护好文物古迹、讲好自己的故事。x县要认真总结办会经验,以旅发大会为契机撬动文旅产业新一轮高质量发展。市文化旅游部门要落实工作责任,进一步加强对全市文旅产业总体谋划、资源整合、市场培育等方面的综合协调,积极开拓旅游市场,探索创新优质旅游产品,激发旅游消费潜力。各景区景点要强化主体责任,提升接待服务能力,持续完善旅游基础配套设施,加强品牌塑造,推动景区提质升级。各级金融机构要创新金融产品服务,持续提升对中小微文旅企业的金融服务水平,助力文化旅游产业融合高质量发展。
二要提升工作能力。大家要多出去看看,多外出交流,多从游客角度换位思考,把全市发展旅游业的积极性调动起来,把能力提高起来。各级各部门要牢固树立全域旅游理念,紧紧围绕自身工作实际,开展一系列解放思想活动,切实以思想解放促进能力提升,推动工作发展。要创新工作方法,采取多元化投融资模式,加快旅游项目建设,完善旅游公共服务设施,不断提高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水平。各级文化旅游工作部门的同志要勇于直面矛盾,敢于发现问题,对标先进、不甘落后,力争在推动旅游业快速回暖、实现文化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上有更大作为。
三要加强协作配合。发展文化旅游产业,不是文化旅游部门一家的工作,各级各部门要坚持全市一盘棋,切实发挥好自身职能作用。要建立健全市县两级旅游发展领导小组,充分发挥文旅部门牵头抓总、综合协调的重要作用,更好推动文化旅游产业快速发展。各级各有关部门要加强协调配合,强化政策帮扶,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产业环境、市场环境和消费环境,形成齐心协力、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要加大“双招双引”工作力度,通过以商招商、以会招商等方式,引进一批规模大、层次高、效益好的大项目、好项目,为全市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总而言之,我们的思想认识有一个提高的过程,我们的工作能力也需要在实干中不断提高。目前,x旅游的发展态势不错,但发展还很不均衡,大家要进一步凝聚发展旅游业的思想共识,强化担当、克难攻坚,把旅游业红红火火做起来,力争通过五年的努力,让游客来x旅游的理由更加充分!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190670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