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语论文の用语(模板12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2-13 03:27:16
日本语论文の用语(模板12篇)
时间:2023-12-13 03:27:16     小编:笔砚

只有进行全面的总结,我们才能真正认识到自己的长处和短处,为自己的进步找到方向。写总结时,我们可以先回顾过去的工作和学习内容。接下来是一些名人名言,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一些启示和思考。

日本语论文の用语篇一

在语文的教学中,除了课堂上所学的知识外,课外的大千世界蕴含着丰富的语文知识需要师生们共同去努力开发,完善利用。读万卷书需要课本知识,而行万里路就要学生自己切实走进大自然,感受自然界的万千形态,了解历史人文,遍赏名山大川,结合自己在课堂上所学的知识,丰富人生经历。语文无处不在,多彩的生活中处处都有语文学习的影子。大部分时间都在教室里学习的学生,对未知世界的充满好奇,课外实践活动能让他们更加贴近生活,观察社会,在激发他们好奇心的同时,培养学生兴趣,了解现代科学知识,学以致用,提高相应的生活技能,热爱语文学习。

二、开展语文实践活动应遵循的原则。

(一)要注重实践活动的探索性。

语文实践活动目的不是带学生做游戏或者出去玩那么简单,而是有目的地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讨论活动进程和展示自己的成果,从而让学生在实践中寻求知识和道理。只有让学生参与进来,付出劳动来完成,才能达到在实践中学习的`目的。在语文实践活动中学生是主角,教师从旁指导。在整个实践过程中学生可能会碰到各种各样的问题,提出各种各样的解决方案,让他们尽情发挥想象,开拓自己的思维,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前进。

(二)要注意实践活动的反复性。

进行语文实践活动的目的,是让学生能够从中学到知识,领会道理。但是,实践活动不像学习课本,在教科书上要教给学生的知识和道理都写得清清楚楚,而实践活动则需要学生自己在实践中去感悟和体会。因此,学生在语文实践活动中必须反复进行尝试,才能从中得到真理。

(三)要注重实践活动的创新性。

语文实践活动要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开拓思维,勇于尝试。活动不要拘泥形式,限制学生的创新思维。学生在实践中完全可以不受约束,开动脑筋,培养创新意识,在教师的引导下,发掘学生无限的创新潜能。

(四)要注重实践活动的完整性。

在语文实践活动的过程中,教师要耐心指导,引领学生从头到尾完成整个实践活动,而不是以零散的片段进行,要让学生能从整个过程中明白做每件事所需要的准备、实施、分析、讨论、总结等步骤。积极思考,主动求知,只有进行这样全面完整的体验,学生才能真正将实践与知识结合起来。(五)注意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学生在学习生涯中,不仅需要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对自身能力的培养也同样重要。语文实践活动的开展,正是为培养学生各方面能力提供的平台。它让学生看到了课本以外的世界,接触到了更广阔的天空,也让学生经历了更多的事件,并从中总结经验和教训,从成功中体会喜悦,积累经验,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能力,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也锻炼了学生人际交往的技能,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六)注意评价的开放性。

在每次语文实践活动结束后,总结性的评价是很有必要的,这样一来可以促进同学交流,并系统概括本次活动进行的内容和情况。大家一同讨论,集思广益,积极发言,也是一次非常有特色的交流学习。

(一)亲身体验式。

亲身体验即是让学生亲自投入到实践活动中,不局限于在课堂上,更多时候是在课外进行。活动可以是为家人做一件小事,或者为社区贡献自己的力量,也可以是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等等。亲身体验可以让学生在实践中得到最真实最直接的感受,它作为一种有效的学习方法,促使具有才艺的学生能够发挥特长,有能力的学生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让大家更加了解社会的同时提高了学生的整体素质,而这种实践学习方式正在为广大学校所接受。

(二)解决问题式。

这种实践方式可以有效锻炼学生应对问题的能力和统筹组织能力。它主要是给学生一个实际问题,让他们去分析研究,然后解决问题的活动方式。学生寻找解决方法的过程,也是他们对社会生活的观察和体验过程,能够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创造问题的能力。尤其是以组为单位进行解决问题式实践,可以促进彼此间的合作,明确分工,共同努力去完成任务,注重发挥团队作用,使学生的学习达到更高的层次。

(三)综合式。

这里所说的综合式实践活动是指在语文课的基础上结合其他各学科,或者结合实际生活和社会活动而进行实践学习。学生可以从实践中找到他们之间的联系,从各个角度分析解决问题。综合式实践也有助于学生各方面能力协调发展,注重语文与生活之间的实际联系,促进语文与其他学科的渗透和沟通。语文学科与生活紧密联系,它不仅是教授文学知识的学科,也是非常注重实践的学科。在新课改的要求下,只有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运用好语文的知识,才能真正达到语文教学的目的,在实践中不断总结,改进教学水平。语文实践活动的开展,既满足了学生对世界的好奇,也提高了教师的教学质量,活跃了课堂气氛,提高了学习效率。学校在传授学生学习知识之余,也培养了他们的生活常识和生存技能,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发展源源不断地输送人才。

日本语论文の用语篇二

学习兴趣是学生学习活动中一种自觉、能动的心理状态,是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思维、探索知识的内在力。学习本身就是一种苦差事,要想使这种枯燥无味的知识让每个学生愉快的接受、快活地学习,单凭一块黑板、一支粉笔是难以达到的。恰当运用电化教学手段,设置疑难,可尽快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如学习《詹天佑》一文时,开始我就用事先找好的计算机投影放出詹天佑的图像,接着问:你们认识这个人吗?你了解他吗?同学们纷纷拿出自己搜集的资料,争先恐后地发言。这样通过设疑,立即引起学生的积极思维,激发学生学习知识的愿望。在学生思维处于高度活跃的形态下进行教学,能收到较好的效果,这样的设疑既可以用在新课开始,又可以用在讲课之中。

2创设情境,突破重点,化解难点。

由于小学生的思维尚处于具体形象思维阶段,对于课文中那些枯燥抽象的理论性内容较难接受,所以,教师要针对教学重点和难点精心设计,巧用远程教育配合教学,力争化抽象为具体,花枯燥为生动,是指较为直观,生动,可感知的实物形象,是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如见其物,如闻其声,从而提高教学效率。如教学詹天佑一课文中詹天佑接受任务之后做的三件事中,“开凿隧道”这一过程是学生理解的难点,因为他们从没见到过这样的工程,要完全通过想像才能加深理解。而课文只给了文字讲解,枯燥无味。根据居庸关、八达岭两种隧道开凿的不同方法,我选择计算机多媒体,设置了开凿隧道的动画片来帮助实物演示,使学生一目了然,当他们一看到栩栩如生的画面,个个精神抖擞,此时我抓住了时机,让学生思考:开凿居庸关与开凿八达岭分别用了哪些开凿方法?为什么不用同一种方法呢?开凿八达岭用的开凿方法有什么好处呢?学生通过计算机展示的画面再去思考问题就容易多了。你看一个个都举着小手争着回答。

3增大密度,提高效益。

改革课堂就是要求短时高效。借助电教媒体,可以缩短时间,增大课堂密度,提高效益。如:我在讲授《渔夫和金鱼的故事》这篇课文前,考虑到篇幅较长,并要求一课时完成,课堂任务量大,时间紧。于是我提前准备好计算机的彩色投影片,又把故事录成磁带,课堂上,我一边出示投影,一边放录音,让学生观察画面,听辨朗读,行、声、色结合,直接诉诸于学生的记忆,使学生兴趣盎然,注意力集中。随着录音播放故事情节的进展,我又不失时机的在黑板上板书:木盆(贪)——木房子(贪)——贵妇人(贪)——女皇(贪)——女霸王(贪)。贪字从小到大,寓示老太婆贪心越来越强,使文章脉络主线清晰映入儿童眼帘。通过计算机展示图片,再现了童话世界,以情哲理,文图结合,增强了学生分析问题、认识问题的能力。队医篇幅较长或难以理解的课文,特别是描写自然景观的课文如《桂林山水》、《海上日出》等,充分利用录音、录像、投影等电教手段教学,都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4激发情感,陶冶情操。

文章是反映客观事物、表达思想情感的。阅读文章就要认识到它所反映的是什么事物,体会到它所表达得怎样的思想感情,从中受到情感的陶冶。远程教育所展示的,往往是最能表现事物和人物特点,表达作者思想感情的典型场景。借助这样的电教进行教学,能激发学生的情感,有助于理解文章的思想内涵,从而得到心理和行为上的教育熏陶。如,教学《我的战友邱少云》一课时,教师选用一张表现典型场面的幻灯片——邱少云忍受烈火烧身的剧痛,像千斤巨石卧在地上一动不动。教师利用计算机播放后,引导学生重点观察邱少云的动作和表情,听有关“我”心理活动的录音朗诵——“我”想到如果邱少云就地打几个滚,或者我跳过去,扯掉他的棉衣,他就得救了……我的心像刀绞一般,泪水模糊了我的眼睛,想像邱少云的内心活动。这样,学生通过观察典型的画面,适时引导学生想像,主人公忍受的剧痛,此时邱少云这位严守作战纪律的钢铁战士形象便会油然挺立在学生的心目中。学生自然受到了崇高壮烈的献身美、灵魂美的熏陶和感染,情感得到了升华。

总之,远程教育在实施素质教育中,在优化课堂教学中有着无可比拟的优越性。只要我们吃透教材,正确运用远程教育,使抽象问题直观化,复杂问题简单化,为学生创设愉快的学习环境,将知识消融于豁然开朗之中,“乐学”情趣,促进智力发展,达到教师乐教。学生乐学,“信其通、乐其学”的境地。

日本语论文の用语篇三

文言文是中学语文课程重点和难点,由于文言文晦涩难以理解,且老师教授文言文时难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而学生对文言文的记忆和背诵也掌握不到要领,以致学生文言文学习效果不佳,从而影响到了学生的语文成绩。基于这种情况,本人对文言文的教课方法进行了一些改进,如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他们的语感、让他们注重词义的积累等等,这些方法有效地解决了学生在学习文言文的过程中遇到的一些问题,同时也非常适用于中学语文的文言文教学。

1.要了解和喜欢文言文。

由于当前我们生活中使用的都是白话文,学生缺乏语言环境自然就对文言文学习缺乏兴趣。我自己在刚开始学习文言文的时候,也是因为觉得缺乏兴趣才感觉文言文枯燥、乏味、晦涩难懂,因此我觉得培养学生自身对文言文的兴趣十分重要。在平时的学习中,我们可以将文言文中的道理或是事件与我们平时生活中的事情相联系,在文言文中静静的体会和感受古人的智慧,这样我们就可以领会到文言文的魅力,从而对其产生一定的兴趣。我们在游记类的文言文中要感受到古人描写出的优美意境,如《始得西山宴游记》;在哲理性的文言文中要感受到古人的睿智思想,如《秋声赋》。再如学习《烛之武退秦师》,教师可用“秦晋之好”这一成语来进行新课的导入,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增强教学效率。

2.多诵读、多背诵。

诵读是学好语言的重要方法,同时还是学好文言文的重要途径。多读几次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的把握文言文的含义,同时还能提升语感。在文言文学习中,我们首先要对文言文进行熟读,这样随后的学习就会变得较为顺利。因为只有在熟练的阅读后才能够更好地把握文章的内容。如讲授《项脊轩志》,可先由教师进行范读,让学生在倾听的同时,初步把握文章大意;其次,教师在讲解关键词句之后,再由学生进行朗读,体会其中的动人句子所蕴含的情感,如“儿之成,则可待乎”等,多蕴含着作者复杂的情感,亦喜亦忧,通过反复朗读,能让学生弄清楚表现在何处。最后,再由全班进行齐读,深刻领会文章的主旨和思想情感。

3.打好基础。

文言文知识学习能力的提升需要积累大量的实词和虚词知识基础,在平时的学习中我们要多次朗读,最好可以背诵下来,这样就能够很好的提升语感能力。在课堂教学中,不但要落实字词,还要对课下注释进行阅读,并且尝试着翻译,在平时学习中要画出教师讲解的重点内容,在面对疑惑时要多问老师,多和同学交流探讨,同时还要通过语法和文本的语境尝试推测。每次学完一篇文言文之后,我们都要对课文中的偏义复词、一词多义、通假字、句式和文化常识等进行整理和分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每一单元结束之后,我们都要紧紧跟随教师对单元中的重点知识进行巩固,同时做好课后的自我检测,更加牢固的掌握知识。如诸葛亮“报先帝而忠陛下”的忠心;杜甫“家书抵万金”的忧国思家之情;韩愈《祭十二郎文》的浓郁人性美等,都闪耀着动人的情感之美,都能很好地产生学生思想上的震颤,并逐渐转化为自觉审美的“催化剂”,以更好地探寻古文学之美。

4.归类复习,建立知识体系。

对于文言文的学习,需要对很多零散性的知识进行掌握,但是最重要的是将零散的知识变得系统化,进而在大脑内形成知识框架,为知识的灵活运用做准备。因此在文言文的复习中,要重视对教材的利用,针对实词、虚词、文言文的句式、文言文断句和古代文化知识等进行总结,在讲解和练习中,确保学生系统性的掌握知识,并且明确各种知识的具体内容。在课后复习或是单元总结后及时归纳和总结较为典型的句式和重点的字、词、句,并且在分析中寻找规律,对文言文内的重点进行熟悉和掌握。在文言文中,古汉语知识是很重要的,文言文知识十分的琐碎,学生在学习中通常很容易遗忘,因此要对教师教过的知识进行归纳和总结,帮助学生牢固掌握学过的内容。在文言文学习内,我们只有积累的更丰厚,才能具备更强的分析能力。

5.小结。

文言文凝聚了我国古代文化的精华,作为中国文化的接班人,我们必须要学好文言文,传承我国的文化精髓。必须不断寻求学好文言文的方法和策略。综上可知,我们学习文言文中要掌握合理的学习方法,要初步理解的基础上多阅读文言文,对文言文中的重点知识要做出及时的总结和归纳,综合口、眼、手来展开对文言文的深刻理解和感悟,不断进行探索和思考,最后必然会学好文言文。

日本语论文の用语篇四

“怎么出这样的题目?文言文才两道选择题,竟然还有断句?”“这个命题者是不是根本不知道高考方向?”“真不知道这个命题者到底是怎么想的。”……高一语文(第一学期杭州第一学期杭州七县〈市、区〉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刚考完,办公室里就一片哗然,声声不绝,此起彼伏……乍一看题目,我也有同感,当我沉静下来,细细研究,并与高二语文试卷和往年试卷进行对比,我发现从去年开始,高一的语文试卷文言文就是两道选择题,一道问答题和一道断句题,阅读也是两篇。而高二的试题文言文三道选择题。现把高一、高二文言文相应题目对比如下:从表中可以看出高一把高二关于文本理解的选择题变成问答题,并且增加了断句,表面上看好像难度加大,其实正体现命题者的一个意图:对于刚步入高中的高一学生来说,应该更好地理解文本,应该把文言文像现代文一样细读品味作品的深刻内涵和独特的艺术手法,而不应该仅仅止于“言”。

二、文本细读在高中文言文中的实践。

1.潜心静读,培养语感,领会细节的别样魅力。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文章只有静心品读,才能有所感悟。尤其是与我们现代有较大差别的文言文,更需要多读,才能培养学生的文言语感。潜心静读,反复吟诵为文本研习做足了准备,学生带着疑问进入课堂,在课堂的引导下掌握结合语境推测词义、通过词性推敲词类活用、根据翻译推测文言句式的方法。目标性更强,让学生学有所获,培养学生对文言文的.语感,进入作者的精神世界,把握作品的精髓,进而使自己的心灵飞翔于文学作品那充满灵性的世界,达到文我同一的境界。

2.静心研读,追本溯源,领悟汉字的深厚底蕴。

文言文是中国的一种书面语,只不过因为时代久远,语言的演变,很多字词语法发生了很大变化,导致我们现在阅读出现了障碍。但是这也正体现了文言文深厚的文化底蕴。而汉字作为文言文的书写形式,证实这种深厚文化底蕴的显示。苏教版(新修订版)必修三第一专题“汉字的王国”的添加正体现了编者对祖国汉字的重视。

3.精心组织,激发兴趣,体悟文言的精妙深厚。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新教材设计更注重对学生自主、合作、探究能力的培养。要求学生通过合作探究自己总结归纳,从而实现“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教师应转变教学观念,改变“一讲到底”“高耗低效”的教学方式,在师生平等对话的基础上多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多动脑,勤动手,会思考。

4.用心评点,悟出自我,体验情感的自然流露。

“读史可以明鉴,知古可以鉴今。”学习,最终是为我所用,学习文言文,最终也是要古为今用。文本细读的终极目标是实现自我的解读,于无形处体验情感的自然流露。“评点法”一般用来记录读者在阅读过程中对作品的感受、理解、评价和质疑。是对话,是交流,是再创造。可以实现读者与文本、读者与作者、读者与编者、读者与其他读者的多重对话。苏教版必修一专题三“月是故乡明”重点就是让学生运用评点法解读文本。而这种方法同样适用于文言文。例如《离骚》,可以充分利用对话栏,实现学生自我与文本,最终实现自我与自我的交流对话。

三、思考与体会。

基于文本细读来教学文言文,可以体现学生的主体性,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丰厚学生的文化底蕴,从而提高学生的文言素养。但同时也需要老师做好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老师要转变教学观念,不能太过功利化,而应该从学生长远发展的角度考虑。不能仅仅为高考而教授文本。其次,老师要练好自己的基本功。不仅要提高自己的文本解读能力,而且要博览群书,引经据典。最后,老师要大胆放手,相信学生。即便是基础比较薄弱的学生,只有老师给他们机会,善于发现他们的亮点,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学生就一定能够做得更好。

日本语论文の用语篇五

课后练习题是教材编者针对篇章节特点设置的知识要点、能力训练点和教学的重难点,是学生学习过程中落实基础、提升能力的前沿阵地,也是教师备课时的指南针。根据课后练习题的这些价值,笔者认为,利用课后练习题,优化语文教学,更能有效提高教学效率,训练学生多种能力。

(二)、利用课后练习题,把握课文重难点,提高讲课效率。

1、在课堂教学中,笔者特别关注一些与课文重难点有密切联系的课后练习题。教学时直接作为学生积累知识、分析课文、师生互动的内容。笔者认为,从练习题切入,并作为理解课文的一个突破口,确实可以收到事半功倍地效果。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一文中,通感和博喻是一个重点也是难点,学生不易掌握。而课后练习中,有一道题目与此有关,适当练习,可达到预期的目标。《荷塘月色》课后练习第二题,要求学生填写与课文内容相关的比喻句。笔者引导学生在课堂上做这道练习题,同时引导学生回忆了比喻的明喻、暗喻、借喻三种主要形式,并利用课文中的句子引出了通感和博喻这两种修辞方法、比喻形式,让学生对比喻修辞格有了清晰地认识,并对通感修辞方法有了明确地感知。利用好课后练习题,使课堂教学始终围绕课文重难点展开。

2.借助课后练习题,把握文章内容。

现行高中语文小说单元和文言文单元的课后第一题,其设计都和文章内容紧密相连,这主要是帮助学生迅速地把握课文内容。例如《登泰山记》课后第一题设置有三个小问题:(1)找出课文第二段的登山路线;(2)文章景物描写的顺序;(3)第四五段的内容大意及这样写的好处。我让学生完成翻译的同时,借助该题也把握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在上课评定时,也顺势完成了板书,真可谓一题多用。当然,戏剧单元的剧情所涉及的课后题还可以借助学生的表演等其他方式来把握,以便让课后题变得有声有色。另,如鲁迅小说《祝福》一文课后练习一:阅读课文,按序幕、结局、开端、发展、高潮、尾声编写出小说的情节提纲。引导学生当堂完成如下内容(板书):

情节               内容             顺序。

序幕         祝福景象和鲁四老爷。

结局         凄然死去                倒叙。

开端         初到鲁镇                顺叙。

发展         被迫改嫁。

高潮         再到鲁镇。

尾声         再写祝福景象和“我”的感受。

通过这一个题目,学生对情节结构能很好的把握,并理解了倒叙写法在本文中怎样安排。

杜牧的《阿房宫赋》课后练习第一题,要求学生根据课文提示找出文中有关描写和议论:v1w阿房宫的来历;(2)阿房宫的外在形式;(3)阿房宫的本体构筑;(4)宫人的生活情景;(5)有关“秦爱纷奢”的描写;(6)有关国家兴亡的议论。笔者指导学生以该题为切入点,迅速理清了文章的思路,在完成了练习题的同时也理解了课文的内容,并很快就背诵了文章,真可谓是一题多用。汪曾祺的《胡同文化》课后练习第一题要求学生说说北京胡同文化有哪些内涵,作者对此怀有什么情感。笔者指导学生以该题为核心来学习课文,在阅读中归纳出胡同文化的特点,揣摩作者对它的留恋、叹惋、反思、而又理解的复杂情感。学生把握住这道练习题,也就读懂了文章,理解了文章的内涵。契诃夫的《装在套子里的人》课后练习第四题是一道讨论题:现实生活中,是否也有这样那样的套子?笔者组织了一次讨论,指导学生从思想上、习惯上挖掘束缚人们的“套子”,并不失时机地引导学生决不能做新的别里科夫,要勇于打破束缚人们思想、阻碍社会进步的“套子”,但这并不意味着所有的约束都是“套子”,制度是必不可少的。笔者利用课后练习题,启迪了学生的思考,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使学生对课文的内容有了深刻的理解。

(三)、借助课后练习题,拓展课文,丰富想象。

康德说:“想象力是一种创造性认识功能。”语文学科有广阔的想象拓展空间,要充分利用语文学科这一特点,积极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没有想象就没有创新。鲁迅《孔乙己》一文最后设计了一道练习题,即“孔乙己离开咸亨酒店以后”,让学生发挥想象、设计孔乙己之死的各种方案。《失街亭》一文最后设计了“失街亭,谁之过?”学生有发表自己见解地空间,只要言之成理,自圆其说,都是好答案。

(四)、借助课后练习,积累知识,加深印象。

高中语文教材1至4册文言文单元课后练习二、三,大多是多义词辨析题和此类活用现象题,或者是找通假字,或者是虚词用法及意义。这些题目中涉及的大多是学生以前学过或即将学习的文章中的字词句,通过当堂练习,可以积累文言知识,加深印象。

(五)、借助课后练习,激发写作欲望,培养写作的基本技巧与能力。例如,《药》这一单元教学重点是结构分析、主题把握,除此之外,我们还必须重视其人物描写方法对我们作文教学的借鉴意义。完成了对《药》的课后第三题的语言揣摩,《陈焕生上城》课后第三题的心理比较和《守财奴》课后第二题的动作描写和语言描写的分析后,我给学生介绍了相关的人物描写技巧及表现手法,让学生仔细观察班上的同学和老师,注意他们的特征。对身边人物的留心观察、结合对名家作品的用心鉴赏,同学们不再感到作文无语可说了。相反,学生能抓住人物某一特征,刻画人物了,而且读学生作文便可推知学生写的是谁了。

总之,课后练习是语文教学活动的一个重要过程,在课堂教学中,合理借助,可以使语文教学更优化,更具有艺术性。借助课后练习,不仅提高课堂效率,而且还能训练学生多种能力。只有充分调动学生思维,引导和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创新,我们的语文教学才会生动活泼,我们培养的学生才会富有生机和创造力。

王发茂。

日本语论文の用语篇六

近日来,中央气象台多次发布暴雪预警。终于,在21日凌晨,北京如期迎来今年冬天第一场雪,但仍未见暴雪。为此,中国气象局官方微博发布提醒“美女们最近几天不要穿裙子,容易被撩,雪是好雪,但风不正经!”这段话引起了一些关注,赞弹有之。看来,别样用词在当今信息时代得和官方用语进行一次大决斗了。

前不久,有的地方随处可看到“你丑你横穿”“我在天桥对面等着你”之类的话语。网友随即将它拍到网上,这些“文明用语”在网上引起了注意,网友们纷纷点赞。违反交通规则的人也少了不少。这一仗,官方用于就败给了别样用词。

一方面和其所处的时代有关。80年代时,条件艰苦,没有人敢把这些略带调侃的用词放到大众里。而且,那个时候,也没有现在一样车来车往。

另一方面,和他们的敢于创新精神有关。现信息时代的人们,动不动就“萌萌哒”“欧巴,撒拉嘿”亦或者是“蓝瘦,香菇”······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官方用语就已经被人们淘汰了,现在的人一口一句英语,那简直就是“soeasy”啦!

以此类推,官方用语就已经完败了。那么,别样用词就真的`可以替代官方用语吗?

答案就是不!

放眼到国外,他们用的也是英语版的官方用语,但他们的违反行为更是少之又少。看来啊!别样用词在国外也兴不起来呀。

在中国,别样用词相比官方语言,也不是有多大的用处。虽然两者并没有必然的因果关系,但两者都是为了人们的身心健康而产生的。

事实上,官方用语在许多地方仍然使用。没有官方用语的基础,别样用词如何改编?

我们可以拿到别样用词来提醒人们,但不可以以此来误导人们。两者有好也有不好的地方,但从种种数据可以看出,别样用词在大众中更受欢迎。别样用词也只要做到监管有用,责任不留白,我们才能真正挥别官方用语。

日本语论文の用语篇七

内容摘要:解决非通用语专业毕业论文撰写、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回归人才培养的目标,是提高非通用语专业整体学科水平的迫待解决的问题。非通用语种毕业论文改革,应该结合供给侧改革对人才培养的需求,因材施教,引导有不同发展意愿的学生以相应的方式完成毕业设计,提升不同层次学生的专业能力,实现人才培养的目标。

在我国,毕业论文写作是高校本科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学生学位资格认证的重要依据,也是衡量和评估高校外语专业教学质量与水平的重要内容之一。然而近几年来不仅是外语类院校,包括其他专业对本科生毕业论文的病诟可谓不绝于耳。就此在笔者的指导下,学生对非通用语专业本科生毕业论文的撰写情况进行了调查。

学生以邮件、访谈、问卷的方式,分别对国内3所外语院校朝鲜语、意大利语、西班牙语专业的18位教师、46名毕业生,共计64人,针对“毕业论文(设计)的意义、毕业论文(设计)形式、写作周期、论文指导、论文选题、论文撰写、论文答辩”等情况进行了调查,统计结果如下。

(1)毕业论文(设计)的意义。针对毕业论文(设计)的意义,32%的教师认为“意义不大”,57%的教师认为“有一定的意义”,11%的教师认为“没有意义”;52%的学生认为“意义不大”;23%的学生认为“有一定的意义”;25%的学生认为“没有意义”。可见就毕业论文(设计)的意义,老师和学生之间的认识存在较大的差异。

(2)毕业论文(设计)形式。就毕业论文(设计)形式而言,94%的教师认为论文(设计)形式单一,用外语撰写论文难度大90%的学生认为论文(设计)形式单一,用外语撰写论文难度大。就毕业论文(设计)形式教师和学生都给出了统一的答案。

(3)论文选题。在论文选题方面,47%的教师认为选题重复现象较严重,缺乏创新;68%的学生认为内容过于学术,实用性低。关于论文选题的情况,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目前外语教师专业的趋同问题。

(4)论文写作周期。部分学校从论文开题到毕业答辩以1学年为单位设定学时数,但实际的撰写主要集中在半个学期。在论文撰写周期方面比较统一,教师和学生也普遍反馈可以在半学期内容完成毕业论文写作。

(5)论文指导。论文指导方面,87%的教师反馈指导工作量繁重,感觉自己在做无用功;73%的学生反馈教师对论文的指导偏重于论文框架、格式的指导和修改,论文指导趋于形式化。双方数据的相似性很好地说明了论文指导潜藏的问题。

(6)论文撰写。论文撰写方面,68%的教师指明用外语撰写论文难度大,超出学生的实际外语能力和水平,但也有小部分教师指出外语类专业的学生应该用外语撰写论文。98%的学生反馈用外语撰写论文难度大,语言障碍大,不得不抄袭、拼凑。

(7)论文答辩。89%的教师认为通过论文答辩可以考察学生的基本专业素质,能够反映学生的专业水平。69%的学生反馈论文答辩很紧张,有收获;也有近29%的学生反馈论文答辩过于仪式感、形式感。

正如事先所预期,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对毕业论文都是爱恨交加。但有一点是明确的,非通用语种毕业论文的撰写存在问题,毕业论文的`选题和形式限制了毕业论文的内容,学生语言能力的有限导致论文总体质量堪忧。

二.原因分析。

1.对毕业论文的认识和定位没有形成共识。

目前国内对毕业论文可谓褒贬不一,对毕业论文的定位没有形成共识,是毕业论文备受争议的原因之一。媒体方面,3月,搜狐发表题为“硕士毕业论文掺水严重能否取消”的文章就引起了高教界的大讨论。中国在职研究生发文称“网上调查显示42.5%的人赞成取消硕士毕业论文”。舆论导向多少会对当事者产生一定的心理暗示。

相对于媒体,学校等教育机构依照教育部的相关规定,强调毕业论文的价值和功能。指导老师们也在各尽所能,从形式和内容等多方面探索改革毕业论文的方法等。但教学任务繁重,扩招造成的师生比失衡等客观问题,导致老师们疲于应付。从学生的层面而言,尽管存在排斥的心理,但也在各种规章制度的限制下,应付完成自己的毕业论文。

2.论文撰写管理有待完善。

管理者简单地将毕业论文与学位挂钩,没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有效的督导机制尚未形成。此外,我国的试卷考评体制使得学生对报告、论文的撰写流程十分陌生。此外按照规定毕业论文的撰写通常在第八学期完成,学生要同时应对就业、写论文、答辩多项任务,无法保证论文质量。

专业教师指导一篇论文,通常要完成:论文选题指导、文献查阅指导、论文结构指导、论文内容写作的指导、修改,论文的审查评价、听取论文答辩多个环节的工作。此外还要兼顾审阅其他论文的任务,工作任务繁重,导致论文指导往往流于形式。

3.脱离对学生实际语言能力的考虑。

毕业论文写作是一种学术性质的写作,仅从语言角度看就需要具有专业性、论述性和逻辑性。学习者需要经过训练才能掌握。零起点学习者基本上是前两年为基础阶段学习,平时学习以日常交际和口语为主。一年半的提高阶段学习,深化所学知识,丰富知识结构,但是对专业文献的阅读很少,量的积累根本达不到,很难保证学生毕业时语言能达到学术写作的水准。这也是产生抄袭动机的一大根源。学习者语言能力的欠缺是毕业论文水平受到限制的根本原因之一。

此外像朝鲜语等非通用语种的专业发展起步晚,在研究思路、研究方法上滞后于英语等通用语学科的发展,按照统一的标准来衡量毕业论文的质量是不科学的。

三.经验借鉴。

关于毕业论文撰写的改革或许可以借鉴国外相关专业的做法。学生以访谈、郵件等形式对韩国、日本、印度几个国家的留学生,针对外语类专业非通用语种的毕业论文情况进行了调查。

在印度非通用语种专业的学生毕业考查形式相对简单,没有毕业考试和撰写毕业论文的规定,是否撰写论文取决于个人意愿。在四年级多数学生会选择实习,部分继续求学的学生会根据自己的深造方向撰写相关的论文,论文是在自主、自愿的情况下完成的,抄袭等学术不端的行为很少见。

不同于印度,在重视教育的日本,学生会利用整整一年时间来准备撰写论文,论文内容与所学语种相关,选题多样化,学生可以根据个人兴趣爱好用母语进行写作,这种方式可以保证学生对自己感兴趣的研究内容畅所欲言,母语国家的文化也可以与所学语种的论题结合得更加紧密丰富。除了提交毕业论文,日本大学也十分看重四年的考试成绩,将其作为毕业审查的条件之一。

在上世纪90年代末期,韩国也曾经掀起过对本科生毕业论文的大讨论,结果参照的统计数据,只有30%的学校继续严格执行毕业论文审查制度。也有部分学校完全取消了将毕业论文作为学位资格审查的制度,如蔚山大学、首尔女子大学、釜庆大学、明智大学等学校。多数学校对毕业论文审查制度进行了改革,采用以就业为导向的毕业学历评价方法,部分大学采取以通过某种考试审核毕业资格。如延世大学、高丽大学、首尔大学都把取得托福考试550分以上的成绩作为毕业资格审查的条件;西江大学从级学生开始,除法学系以外的其它专业都不再把毕业论文作为学生毕业资格审查的必要条件。此外学位评价时间不只在毕业学期进行,修满三年学分的学生均可申请参加。学位评价形式多样化,学生可以参加专业毕业综合考试,凭借取得的专业能力资格证書,展示自己毕业作品或专业技能,撰写与专业相关的调查报告等方式完成毕业资格审查。例如:忠南大学美术学院要求学生用技能演示和作品展示替代毕业论文,要求每个学生提交10个作品,而这些作品还可作为研究生入学和就业的支撑材料,因此在很大程度上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不仅如此同一学校的不同专业对毕业考核的标准也不尽相同。例如淑明女子大学的42个专业中,要求学生完成毕业论文的专业有20个,其中13个专业允许学生以资格证和公认的专业考试成绩来代替毕业论文。

四.几点思考。

经过调研和总结,可以得出一个结论:我国高校在专业教育、毕业考察模式方面也应该多元化,适应我国目前供给侧改革对人才培养的需求。

设置合理的毕业资格审查机制,可以从学生的毕业实际考虑,去除“唯毕业论文”的思想,设定毕业论文审查和专业技能审查相结合的毕业资格审查机制。

对于志向继续升学深造的学生,可以引导其通过撰写论文,为自己今后的学习和研究打基础。可采取“入学导师制”,即学生自入学起,至3年级前,在了解老师的基础上,根据自己的发展意愿,可以申请导师的专业指导,参与老师的课题研究;毕业论文的形式也可以多种多样,学生公开发表的与专业相关的学术期刊论文、学生申请项目的科研成果、报告、翻译实践报告等可以转换成毕业论文;学生可以自行选择母语或外语撰写毕业论文;此外对于学生毕业论文抄袭情况绝不能姑息,要建立和完善可行性强的惩罚措施,做好毕业生的学术思想教育工作,同时也需要导师高度的责任感,全身心投入毕业生的学术能力提升和辅导工作。

对于有就业意向的学生,可引导其积极申报创新性实验计划等创新创业项目,鼓励其参加各种专业竞赛及社会实践活动,可以将学业成绩与专业资格成绩、专业竞赛的成绩、创新创业项目的结题报告、社会实践总结等相结合,进行毕业资格审查,授予学位。既可以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水平,同时可以减轻教师的指导负担,解决目前师生比不平衡的问题。

参考文献。

0316。

[4]刘曙雄,张玉安,张光军主编.军队非通用语教学研究[m].北京:军事谊文出版社,.

基金项目:本项目为“大连外国语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10170006.

日本语论文の用语篇八

摘要:毕业论文的教学工作,是检验一个学校培养能力的重要方面,也是检验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等综合能力的手段,对学校的长远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对民办高校工科专业毕业论文的现状进行研究,从学校、教师和学生三方面分析影响论文质量的因素,从而提出提高论文质量的措施,保证毕业论文和毕业生的质量。

关键词:民办高校;工科;毕业论文;影响因素;措施。

g648.7。

一、民办高校工科毕业论文现状。

受专业实践条件、教师指导队伍、学生自主能力等条件的影响,目前民办高校工科毕业论文质量存在以下问题:

(一)论文抄袭严重。

随着信息技術的发展,网络资源越来越丰富,毕业论文题目一旦下发,学生迅速会从网上找到相似论文甚至相同论文,直接复制粘贴堆砌在一起,不分析思考,最后论文语句不通,思路混乱,当然学生对自己所写的论文也是不知所云,导致毕业论文质量严重下降。

(二)杜撰数据,捏造实验现象。

对于工科专业的论文来说,实验具有重要的意义,分析与观点都要基于实验数据。但是部分同学由于动手能力较差,操作不规范,记录不及时等导致实验数据不准确,甚至有些同学受限于实验操作水平,直接借鉴同类实验现象和实验数据,导致结果和论文立意不符。

(三)论文书写能力差。

论文书写能力差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方面,由于学生论文大部分是直接复制粘贴别的论文拼凑而成,缺乏必要的梳理,故文章结构性差,立意不明确,观点不突出,不能清楚体现准确的结论;另一方面,论文写作格式不规范,语句不通顺,存在错别字,图、表不规范等。

二、影响论文质量的重要因素。

造成毕业论文质量不高的因素很多,如培养目标、基础设施、管理体制、教师队伍等,以下从三个方面对影响论文质量的重要因素进行总结。

(一)学校方面。

学校方面首先是教学资源不足,这是导致工科论文质量不高的一个主要原因。民办高校由于其本身的办学特点,基础设施不完善,实验条件不充足,而工科专业又是重视实践实验环节,理论基于实践较强的专业,故导致一些论文题目在进行的过程中遇到较大的阻力而不得不变更题目;同时学校对资源的分配也不合理,对工科专业实验经费的投入相对太少,使得实验的进行难以继续;另外图书馆和网络资源匮乏,难以满足学生查阅文献资料的需要,致使学生很难提出创新性的方案和观点。另一方面是管理不到位,没有建立完善的毕业论文管理体系和制度,使得论文的指导、审核和答辩更多的是流于形式,而指导老师考虑到学生的就业问题,不忍过分苛责,使得整个毕业论文环节约束性较差。

(二)教师方面。

从教师方面来说,首先教师教学任务大,由于高校扩招,在校生人数逐年增加,而民办高校教师匮乏,常出现一个老师带十几个学生的情况,加上教师带毕业设计的同时还要承担其他课程的教学工作,相对来说投入的'精力就很有限。其次教师的水平和责任意识也是影响毕业论文质量的重要因素。目前民办高校的教师队伍组成以退休返聘的老教师和新毕业的研究生居多,老教师经验丰富,但一般很少去学校,相应的指导也就较少。新毕业的硕士生,缺乏丰富的实践经验,虽然满怀热情,但是受限于自身的科研能力,很难提出创新性的题目和指导性的建议。最后论文题目不当也是导致论文质量下降的重要因素。部分老师在确定论文题目时由于本身课题较少,会从网上搜索题目,或是从往年的题目中挑选一部分,导致课题陈旧、学术性低下、题目重复等问题,影响论文质量。

(三)学生方面。

毕业设计目前普遍安排在第八学期,在此期间学生正忙于找工作或考研复试等,老师和学校为了保证考研率和就业率又不得不允许学生的请假,这样就使得毕业设计没有足够的时间;另外部分学生认为毕业论文和以后的工作关系不大,不愿付出过多的精力。当然学生对课题兴趣不大、动手能力差、缺乏创新意识等等,都使得在毕业论文期间学生糊弄心态严重,论文质量就很难保证。

三、提高论文质量的措施。

基于以上分析,要想提高论文质量,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进。

(一)保证毕业设计时间,避免应付了事。

为了避免就业、考研和毕业的矛盾,将毕业设计时间提前到第七学期开始。考研结束之后导师下发毕业设计题目,学生开始参阅文献并撰写文献综述,根据资料及研究现状进行方案的确定和前期的准备工作,并明确课题的难点和创新点,提出相应的方案解决。这样到第八学年开始就可以直接进入课题实验阶段或设计计算阶段,从而保证毕业设计有序进行。

(二)切实做好选题工作,避免抄袭泛滥。

指导老师在确定毕业设计题目时要根据学校现状和学生情况确定合适的论文题目,避免大而空,同时还不能太过于简单,选题要符合本专业的培养目标,还要具有一定的切实可行性。另外要避免题目的重复和相似,避免学生直接从网上下载。考虑学校的办学特点,可适当提高设计类题目所占的比例。同时还可以让部分学生自定题目,比如已经明确就业方向的同学,可从企业提炼题目,但是指导老师必须对题目的可行性和实际性进行把握,同时还要鼓励学生创新、建立严谨的科研态度。

(三)提高指导教师自身修养,增强责任感。

指导老师要提高自身专业素养,尤其是工科,缺乏实践经验在论文指导时就容易出现纸上谈兵的现象。故指导老师也要加入到实际的生产实践中,增强实践经验,同时还要参与的科研项目的开发过程,强化科研能力,从而保证对论文的指导工作。另外指导老师要切实负起责任,严格要求学生、监督学生,保证毕业论文的顺利进行。另外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量控制所带学生的数量,从而保证质量。

(四)设置专业课小论文,保证书写规范。

对于专业选修课程可以设置必要的学年论文,按照毕业论文的书写规范要求学生,让学生练习查阅资料,归纳总结,论文撰写的一些基本技巧保证毕业论文的准确书写。

毕业论文是考量学生整体素质的重要环节,是学生从学习过渡到工作的中间环节,是一个重要的锻炼环节,学校、老师和学生本人都应该重视起来,严格过程管理,逐步完善机制,改善毕业论文的质量,从而保证毕业生质量。

参考文献:

日本语论文の用语篇九

摘要:在教学过程中,教材、教法、教学用语是教学的三大中介因素。数学作为一门逻辑性非常强的学科,应该讲求教学用语的艺术技巧。准确生动的教学用语,能始终紧扣学生的心弦,使学生保持高度的注意力。

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和教学的高标准要求,课堂教学用语愈来愈被广大教师所重视。下边,就浅谈一下数学教学用语的优化。

一、教学用语要准确规范,严谨简约。

数学用语的准确、规范使用是教师的重要基本功,对教学质量有直接作用。数学教师对定义、定理的叙述要准确,不应使学生发生疑问和误解。教师要做到如下两条。

一是对概念的实质和术语的含义必须自己有个透彻的了解,比如“整除”与“除尽”、“数位”与“位数”、“切线”与“切线长”等如果混为一谈,就违背了同一律;又如有的教师讲“圆锥的体积等于圆柱体积的三分之一”,就忽略了“同底等高”的条件;有的教师指导学生画图时说“这两条平行线画得不够平行”、“这个直角没画成90°”等,就违背了矛盾律;而“所有的偶数都是合数”、最小的整数就是“0”之类的用语错误就在于以偏概全,缺少准确性。

二是必须用科学的术语来授课,不能用生造的土话和方言来表达概念、法则、性质等,比如,不能把“垂线”讲成“垂直向下的线”,不能把“最简分数”说成“最简单的分数”等。严谨,除了具有准确性之外,还应有规范化的要求,如吐词清晰,读句分明,坚持用普通话教学等。简约,就是教学用语要干净利索,重要语句不冗长、要抓住重点,简捷概括,有的放矢;要根据不同学生的年龄特点,使用他们容易接受和理解的话语;要准确无误,不绕圈子,用最短的时间传递最大量的信息。有的教师“口头禅”太多,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破坏了教学用语的连贯和流畅,甚至发生有学生上课专门统计教师说“口头禅”的次数,用语重复,拖泥带水,浪费了课堂有限的时间,影响了学生表现自己的积极性。

二、教学用语要形象有趣,通俗易懂。

首先,要用形象化用语去解释抽象的数学概念。一般地说,对人的感官富有刺激性的`用语,最能引起学生的兴趣,笔者大学时期的一位教授在讲解“阶乘”的概念时说:“100!这个结果大的惊人哟,所以我们使用!”。“数的阶乘”这个概念,从意义到算法,使我们记忆深刻,终生不忘。

其次,要精心锤炼描述性的用语,把学生带入美的意境,数学教学偶尔出现几句诗情画意的用语,效果更是不同凡响。据说陈景润的老师曾经用诗一般的用语向学生介绍了哥德巴赫猜想:自然科学的皇后是数学,数学的皇冠是数论,而哥德巴赫猜想则是皇冠上的明珠,他还意味深长地说:“昨天晚上,我做了一个梦,梦见你们中的一位同学了不得,他证明了哥德巴赫猜想”。这句话产生的神奇的力量,激励陈景润开始摘取皇冠明珠的万里长征,他矢志不渝,百折不回,终于创造了数学的辉煌。

三、教学用语要力求亲切,富于情趣和激励化。

数学用语是师生双方传递和交流思想感情的载体,亲切、感人的教学用语最能使学生保持积极舒畅的学习心境,最能唤起学生的热情,从而产生不可低估的力量。正如古人讲的“感人心者,莫先乎情”。

一是教师在教学中,无论是讲授知识,还是对待学生,用语都应亲切,富有情感。许多专家也认为:智力源于情感,情感支配智力。对人的成功而言,情感智力比通常的心智活动的进行和智力水平的提高,更具有积极的意义,这是其他任何用语所无法替代的。对待任何学生都如此,尤其是对待那些本来对学习数学的兴趣就不大的学生教师再用刻薄的言语进行批评,他们的自尊心就会受到严重伤害,上进心也受到破坏。我们要尽量引导、鼓励他们,及时肯定他们对于事物的评价,同时要创造各种条件,让他们有施展才能的机会。如果教师对学生所取得的一点小小的成绩不给予正确的评价,那也会使学生失去学习数学的信心。

二是教师在教学中,用语要亲切、激励化。新形势下在教育方法上要创造一种宽松、宽容、富于活力的教学气氛,要“让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我认为亲切的教学用语是创造此种气氛的重要途径。亲切、自然的用语能缩短师生的心理距离,沟通师生的感情,融洽师生关系,使课堂上呈现出和谐、愉快、轻松的气氛。纯粹的用语如此,被称为“体态用语”的眼神、表情、手势更是如此。课堂教学中、教师如能做到神态亲切,举止得当,尤其会善于运用丰富的面部表情、眼神,就能使学生得到最直观、最形象、最真切的感受,由此受到鼓舞和激励。

此外,恰到好处地运用无声情语也可大大提高教学效果。数学的无声用语包括教师的表情用语和手势用语等,这些无声情语可辅助有声用语共同实现教学目的。我们常说“眼睛是心灵的窗口”,老师,一个温和的眼神,对学生都是激励,即使对学困生特别是对某些缺乏自信心的后进生也一样。我们要调整课堂上的视线投向,尽量用和蔼可亲的目光去捕捉学生的视线,让目光洒遍教室的每—个角落,使每个学生特别是数学“学困生”时刻感到老师在注意自己,这样无形中就起到了控制课堂的效果。老师可以用严肃的目光去批评课堂中的违纪的同学,这同大声训斥相比,更使学生容易接受,且不影响其他同学的注意力。同样,教学用语中若没有手势,课堂教学就显得有些生硬死板,缺乏活力,课堂教学中手势使用得当,既可以增强用语力度,又可强化要传授的数学知识,给课堂教学增添亮点和活力,当然手势的使用应保持自然、适度。

事实上,教师的课堂用语优化方式多种多样,远非上述几点所包罗。教师的用语艺术既体现了教师的教学能力,又和教学效果的好坏紧密相连。数学教师应该按照素质教育的要求,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不断总结,不断完善自己的教学用语,达到数学教学用语的科学性、艺术性的辩证统一,使学生透过教师高超的用语艺术,探知到教师思维的过程,学习到思考问题的良好方法,从中体验到思维过程中的快乐,从而提高教学效果。若如此,我们的教学水平自然就会不断地得以提高。

日本语论文の用语篇十

想必大家都知道,它的词句很有趣,但是带给我们的可是厉害兼备啊!

我三年级时,班里流行说网络用语,因此我们的语文成绩是一塌糊涂啊。就比如看拼音写汉字这一题和改写句子这两题来说吧。第一个词的拼音拼的是什么可我们大部分人都写成了神马,吧怎么写成了肿么......唉,这可恶的网络用语。

上课时,网络用语还停在嘴巴里。老师一上课,网络用语便又流行开了,老师问我们:“你们知不知道没有一切困难能难倒我们这个句子给它换个说法是什么?”我们互相看了看异口同声地说道:“神马都是浮云!”老师愣了一会,生气的说道:“你们都给我抄五篇课文,觉得自己考得还不够差是不是?还敢用网络用语来说话,想争取下次都抱个鸭蛋回去么?”我们的脸红了起来,都纷纷低下了头。

放学了,回到家后,弟弟心情十分难过,我赶紧走过去问:“弟弟你肿么了?”弟弟望了望我,心情仿佛像渐渐回升了一般。过了一会儿,他又“扑哧”一声笑了出来,我好奇地问:“老弟,你肿么了?肿么一会儿笑,一会儿哭呢?”老弟笑的更开心了,上气不接下气的'说:“你讲的网络用语实在是太好笑了,笑得我肚子都疼了。”“虾米?”原来是网络用语让弟弟开心起来啊。但是转念一想网络用语还是少用为好啊,不然我们的国宝——汉语就要糟蹋在我们的手上了啊。

网络用语利病兼具,带给我们幽默,平时有些网络用语也很好,比如——886。

日本语论文の用语篇十一

果不其然,像春笋一样,一些网络新词儿终于从众多中国人特别是年轻人的嘴里蹦出来了。

呵呵——近些年,我迫于与时俱进的时代召唤,有些不情愿,怯怯然又欣欣然地从现实的死海中登上网络,那叫一个新鲜,一个激动。没想到无论到哪儿都能听取“呵呵”一片,这是什么叫声?当时自然摸不着头脑,没多久,听多了看多了,也便会意出了那表示的是笑。我更纳闷了,哪有这么笑的,听着疹人。到后来耳濡目染,慢慢懂得了这短短一声“呵呵”里面的别有深意,意思丰富着呢。

滴——相当于“的”,一般用在句尾,说起来娇贵十足又有点儿居高临下真理在握的架势。但我觉得刚听那阵还好,说的人多了也就乏味了。女生说“滴”还让人觉得过得去,至于男生,也“滴”“滴”“滴”的,听着发腻,似乎没吃饱,可怜得像要饭的似的。

晕——多数时候单说这一个字儿,听起来真是让人顿生怜惜。但如今,有时加个前缀,“我晕”,有时在后面加个字进一步加强效果,“晕死”“晕倒”等。自然说不出具体表示什么意思,但是总能意会出那么点儿意思。在现实生活里,也早已“晕”成一片。身边晕乎着的人不在少数,就连自己有时也会不禁溜出个“晕死”,以表示什么什么的。

汗——当初也不明白,怎么大家正说着话老蹦出个“汗”呢?虽然不懂,但还是不失其乐地跟着“汗”。当有人问及意思,便用“连个‘汗’你也不知道,真‘汗’“掩饰自己对“汗”并不知意,更指明了对方的不“潮”。“汗”多了也就看清了,那表示人家急得或干脆被你吓出一身冷汗啦!其实哪至于呢,不就是随便聊聊吗?可人家不管,总之非要显示自己“汗”。久而久之,遇到什么尴尬的场合,我的口中也会不自觉地蹦出几个“汗”来。

偶——刚上网那会儿,听着你“偶”来我“偶”去,着实有些恼人。后来在电视上听到有台湾老百姓也说“偶”,猜想可能是原住居民的土话吧。可现在土话怎么也越传越邪乎,成了潮流酸语了呢?现在有不少同学,话说得好好的,便在语句中有意无意地夹杂些土话,以显示自己语言的幽默。说土洋结合的普通话竟成为一种新潮了。有一次和一小学同学聊天,没说几句就开始偶偶偶了,我听不下去,说:“你别偶!”人家当即理直气壮地回了句:“偶偏要偶!”当时,我怎一个“汗”字了得!

这年头的流行新词儿真让人“汗”啊!

日本语论文の用语篇十二

摘要:“班班通”在改革数学教学的同时,也改变了我们区乡教师的教学意识和理念,运用“班班通”来教育指导农村孩子理解数学知识的适用性、可用性及重要性,还达既教书又育人的效果。

关键词:兴趣;情境;小组;资源;班班通。

运用“班班通”教学可以把不会说话的数学文字变为有声音的话来激励学生,使学生感到形象、生动,还能培养学生解答问题的能力。“班班通”不但为我们创设了教学情境,还提供了广阔的空间,特别是是音、形、像、色融为一体,使本来枯燥的数学课堂变得丰富多彩,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一、创设情境,培养兴趣。

我们当教师的要为学生创设一种愉快的学习情境,使学生乐学。数学知识具有抽象性与严谨性,我们山区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感到其枯燥乏味、难懂也难学,甚至有不想学数学的学生,要培养探究数学问题的兴趣就比较难,而利用好“班班通”就会改变这种情况。

我在教学“圆的认识”时,利用cai课件展示一只小花狗高兴的坐在一辆牛车上面往前开的图形,接着把牛车的轮子取下来,变成三角形、四边形、菱形等的形状,小猫使出全身力气,累得气喘吁吁地赶着着马,然而马车依然出现的是纹丝不动的画面,学生们忍不住大笑起来,纷纷说抢着说,这些轮子杂转啊?肯定是转不动的哦。然后有的学生说,把车轮子换成椭圆形的,我就换成了椭圆形的车轮子,马车每前进一小段,就出现小猫就在车上一颠一簸的情景,学生看后笑得合不拢嘴了,就争先恐后地说:“不行,不行,像这样的.车肯定不好行驶。”我马上说,哪种轮子合适呢?有学生大声地说:“车的轮子是圆形的,圆的轮子肯定行!”,然后我问,圆形的轮子咋就可以呢?其它的三角形、四边形、菱形等就转不动呢?这是咋回事呀?当我们班的学生在思考时,学习兴趣也就自然而然被调动起来了,兴趣也特别浓。所以,在轻松而愉快的学习氛围里,使学生学懂这堂课的知识就容易多了。所以我们要积极创设教学情境,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乐知者”,从内心深处想学,并学好。

二、恰当地使用好“班班通”教育资源。

“班班通”的使用,使教育技术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在我们山区的数学教学实践中,我们深深地感到“班班通”为数学教学提供了其它教学设施无法替代的服务,我就运用“班班通”的各种信息资源来调动学生的注意力,把一些复杂的概念用多媒体的信息来调动学生思考、理解。我利用“班班通”创设教学情境,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教学效果。

如我教《比较数的大小》时,我播放出“动物赛跑的情景”的音视频资料,我班学生专专心心地看到动物在音乐声中不停地奔跑后,我引导他们认真观察,哪只跑得最快,哪些跑得慢,哪只会跑得最后呢?学生们看了视频,根据自己平时的生活经验,找到了答案。在比较这些动物谁跑得快、谁跑得慢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就学会了数的大小的比较方法。

三、学习小组一起探索。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我引导学生采用小组合作式的学习,学生就围绕共同的目标去认真的思考,发表自己的看法,共同探讨、交流,使教学过程充满了生机和活力。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我班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和交流,不仅使他们认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有所提高,还通过共同学习和有效的沟通,解决了平时的一些“矛盾”,同学之间的情感在不在不觉中得到沟通,在互帮互助中共同进步。

我在教学《角的初步认识》这一课时,我引导学生找角、摸角,然后折角、画角,最后是玩角,这样5步来学习,我把我班学生分成8个小组,让学生进行讨论、交流,让我班学生先看实物,然后想出已经掌握并理解了的几何图形。在教学生画角时,我先出示“一点”,然后将这一“点”多点几下,显示出“顶点”这两个字,利用动画演示出两条边的画法,把“边”闪现几次,标出“边”。我用这种直观、形象、生动的演示过程,一步一步地展现出了“角”的图形和“角”的画法,我班学生在小组学习过程中,不知不觉地就掌握了“角”的画法,也就在教学中更加突出了《角的初步认识》这一章节的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小组合作学习,作为一种教学观与策略,我就巧妙的对自己及学习小组的愿望寄托在学生身上,如果学生和学习小组面临问题的时候,就能进行辨别、分析,并对同学进行帮助,学生在合作学习中,我就走一走、看一看、听一听,引导学生思考、想象、探索,激活学生的互动技能和社会技能。

四、给学生感观刺激,培养解答问题的能力。

数学教师要让自己的说的话有声有色,是比较难的,因为数学学科不同于语文,不但十分严谨,还很有逻辑性,就不像语文那样形象生动。因此在教学中不讲究方式方法,就很难激发学生学习的愿望。我就尽量结合实际,用生活中的语言,给予鼓励性的表扬。

因为我班全是彝族学生,入校时,有的连汉话也说不来,在小学低年级,也存在语言障碍,在解答应用题时,很多学生都感到困难,我就启发、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学生认真学习之后,明白了这类问题的解题方法,提高了解答应用题的能力。学生领略数学教材中无声的语言比较困难,我就使我课讲得形象、具体些,通过视觉、听觉等感观刺激传递到学生的心灵深处,使学生的各种感观受到刺激后,更认真的学习。

综上所述,“班班通”的数学教学,对深化数学课堂教学改革,切实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提高学生素质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为学生更好地获得新的知识创造了条件,但是并不是所有的数学课堂教学都要在“班班通”教育环境下进行教学,而是要根据数学教学自身学科的特点,合理地运用“班班通”教育资源,并结合本校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对“班班通”教育资源进行筛选、加工处理,并把主要精力集中在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和自主领会的基础上,从而在有限的时间内使学生获得更多、更好的知识。(杨华英)。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19081700.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