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为教学中作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来指写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写作的参考,也可以作为演讲材料编写前的参考。范文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范文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室组地联合办案优势 室组地联合办案经验篇一
我省《“十四五”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规划》明确提出“有序推进农民群众住房条件改善,同步谋划产业发展和农民就地就近就业,配套建设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加强新型农村社区治理服务”“探索加强城乡融合地带党建有效路径,对新型农村社区、农房改善集中居住区等强化分类指导”等意见,为新时期做好农房改善“后半篇”文章指明了方向。基于上述背景和要求,区农业农村局紧扣自身职能,以**镇**为改革切入点,就我区如何探索构建农房改善后新型农村社区宜居宜业长效机制进行了专题调研,并形成如下调研报告。
一、**社区的现状以及在宜居宜业方面的实践
**新型农村社区位于**镇东南部,南邻**,北靠**,东临**,西接**,建有农房231套(其中已入住171户、正在装修30套),常住人口310人。社区所在村集体拥有耕地6980亩,其中流转给向日葵故事景区1385亩、流转给中国电力投资盐城分公司(太阳能光伏电站)1108亩,剩余4487亩土地已全部流转给大户经营。近年来,社区围绕宜居宜业这一目标,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全力推动共同富裕,2021年村集体经济收入达89万元、农民人均收入达到2.34万元,被评为省级特色田园乡村。
一是培育特色产业,增加经营收入。依托**镇国家级绿色食品基地和全国农业产业强镇示范建设乡镇等地方优势,发挥农产品、水产品等特色品牌效应,积极鼓励农民将土地流转,大力发展绿色稻米种植、芡实种植、稻虾共养等高效生态农业。目前,社区共有家庭农场14户,其中从事稻麦轮作的8户,户均经营规模约450亩、年收入约15-20万元;从事芡实种植6户,户均种植面积约200亩、年收入约40万。同时,还有8户农民从事小规模水产养殖,户均年收入20-30万元;有8户在外村流转土地种藕,经营规模为100-200亩,户均年收入20-30万元。此外,农民通过土地流转发包,年均增收约1.2万元。
二是创新务工服务,增强就业能力。由村集体注册成立社区公益性劳务公司,对接周边景区、园区用工需求,统一派遣用工、结算费用,并为社区农民购买劳动用工意外保险(人均500元左右),解决用工单位的后顾之忧,保障农民合法权益。目前,社区68岁以下男劳动力97人,常年在景区、园区从事绿化、管护、采摘等工作,日工资150元左右,年务工收入3.5万元左右;68岁以上男劳动力48人,主要在景区做临时工,日工资90元左右;65岁以下女劳动力126人,常年在景区从事绿化保洁等工作,月工资2300元左右;部分65岁以上女劳动力,主要在景区做临时工,日工资80元左右。
三是推动农旅融合,拓宽增收渠道。由**镇投资1000余万元新建向日葵旅游专线,打通淮金公路、**和向日葵农旅融合产业园区,使**成为景区主入口,将游客引流到社区。村集体动员农户盘活闲置农房,开办民宿、农家乐、土特产零售店等服务产业,在社区周边布局采摘园、垂钓中心等休闲业态,目前已开办民宿1家、农家乐3家、土特产零售店2家,在节假日旅游旺季,创业农民收入可观。此外,村集体正在积极与携程等平台接洽,力争以专业化运作提升服务产业质效。
四是完善基础配套,优化居住环境。社区内配套建设小型污水处理设施、垃圾分类设施,污水接管率100%,党群服务中心、居家养老中心、卫生室、村民活动广场、生态停车场、农机具停放场、体育健身器材等公共服务设施一应俱全,自来水、电力、通讯、燃气、亮化等基础设施均按标准建设到位。在此基础上,社区正在建设公共菜地,计划每户分配半分地,配备完善的浇灌设施,打造精品便利菜园。同时,还留有专门的场所,免费提供给村民办红白喜事,尽最大程度为村民提供便利,减少生活开支。
五是壮大集体经济,反哺民生保障。村集体将白马湖退圩还湖清淤弃土区和滩涂整理后形成400亩土地,连同180亩水面,全部出租给向日葵故事景区,用于种植向日葵、油菜及其他经济和观赏作物等,加上门面房、旧小学等房屋出租费用,年经济收入近90万元。集体经济收入在缴纳社区农业灌溉排涝电费后,为社区农民承担30%的自来水费,以降低生活成本。此外,还为70岁以上老年人购买“安康保险”,在节假日期间走访慰问低收入群体,并以购买服务的形式为有劳动能力的低收入群体提供社区保洁等公益性岗位,进一步提升特殊群体的幸福感。
二、当下推进新型农村社区宜居宜业亟待破解的问题
探索新型农村社区宜居宜业长效机制,是我区做好农房改善“后半篇”文章的迫切需要。通过对**等已入住的农村社区调研发现,在推动农房改善后新型农村社区宜居宜业方面还存在三类突出问题,且在全区面上具有普遍性。
一是社区治理服务水平难以满足需求。一方面,新型农村社区大多涉及两个以上村庄的村民混住,却没有统一的公共服务供给以及公共事务协调机制,存在同一社区内的居民归属不同村管理、到各自村办事的现象,这既浪费了管理资源,更降低了治理效率。另一方面,原来农民长期居住在同一村落,相互之间或具有兼亲带故的社会关系,或具有共同的价值理念,形成了以血缘、亲缘、地域为纽带的传统村居治理格局,能够在矛盾纠纷化解等方面实现自我治理,而不同村的农民共同入住社区后,乡土关系被弱化,村庄共同体的凝聚力被削弱,这就对社区管理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此外,农村社区建设起步较晚,社区工作者来源渠道比较狭窄、队伍建设相对滞后、业务能力也有所欠缺,提供给农民的管理服务的质量和水平不高,导致部分群众对社区公共服务的满意度较低。
二是社区环境长效管护机制有待完善。随着农房改善项目的陆续完成,农村人居基础设施等硬环境得到极大改善,而农民群众思想认识等软实力没有实现同步提升,生产生活污水随意排放、垃圾废弃物乱丢乱抛的陋习仍然存在,导致环境管护任务依然艰巨。在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及长效管护进程中,因缺乏有效的参与调动机制,基层及相关职能单位成为了实施主体,而农民却成为了局外人,没能真正激发农村社区的内生动力。此外,新型农村社区对人居环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用于环境管护的经费除了“五位一体”等相关政策资金外,大多需要利用村集体经济收入进行补充投入,这在不同程度上给村集体特别是收入较低的村集体,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存在管护不到位的风险。
三是社区富民增收作用亟需进一步增强。当前,住在新型农村社区的个体农户,土地已基本流转,生产方式、生活方式都发生了明显改变,生活必要支出也显著提升,仅靠土地流转资金等微薄的收入难以保障生存需要,因此务工和创业是他们的必然选择。受文化程度不高、知识面狭窄、经营管理经验少等因素制约,再加上缺乏资金和技术的支持,农民群体普遍对创业缺乏信心,也极少有成功案例。而因区位优势不明显,农村社区周边也难以提供足够的就业岗位,导致农民特别是年轻人外出务工成为常态,只有老人妇女小孩在家留守。农村社区的空心化,又容易引发养老、教育、治安等诸多社会问题,这就需要探索农民就近就业创业渠道,让更多农民留在农村社区,以维护社会的安定。
三、探索构建新型农村社区宜居宜业长效机制的几点建议
推动构建新型农村社区宜居宜业长效机制,需要坚持以问题为导向,重点立足当前面临的“社区公共服务、环境整治、就近就业”等问题,以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为抓手,大力提升新型农村社区管理和服务水平。同时,要构建部门联动、协同推进机制,整合农业农村、人社、农房、住建、民政等部门资源要素,以及专业化服务企业、社会公益组织等协同推进。在探索过程中,还要坚持风险可控,逐步拓展的思路,在积极争取上级财政资金支持的基础上,可选择**等条件较好的新型农村社区开展先行试点,并不断总结经验,适时将成熟的可复制改革内容向全部新型农村社区推广,使改革试验成果惠及更广大农民。
(一)探索社区公共服务供给新模式。
一是建立“政经分离、一站办理”公共服务供给机制。开展“政经分离”改革,在不改变原村庄集体经济组织管理体制的前提下,整合入驻村庄的村委会部分公共服务职能,实现不同村庄农民民生事项在新型农村社区统一办理。在社区干部中推选帮办代办员,推行“一门受理、一站式服务、全科社工”服务模式,不断提高政务服务能力。
二是提升社区事务协商与综合治理能力。村庄混居后,要建立议事协调机制,推动及时有效解决社区环境治理、农民矛盾调解、村委会办公场所协调等问题。要落实“四议两公开”决策机制,深入推进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融合,用好“有事好商量”协商议事室,依托村民会议、村民代表会议等载体,设立村民议事会、村民理事会、民情恳谈会等议事协商机构,推进新型社区协商经常化、规范化、制度化。依法制定自治章程、村规民约、居民公约,健全备案和履行机制,确保符合法律法规和公序良俗。建设社会治理工作站示范点,整合综治、调解、信访等力量,推动矛盾纠纷、治安隐患、民生事项得到及时有效解决,不断提升基层社会治理水平。
三是强化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将新型农村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纳入干部和人才队伍发展规划,逐步健全分档分级的薪酬待遇保障体系,加快建设一支素质优良的社区工作者队伍。加强新型农村社区工作者培训,支持其参加社会工作职业资格评价和学历教育等,按规定对获得社会工作职业资格的给予职业津贴,促进其能力转型和素质提升。四是推进“互联网+居民自治”举措。创新互联网时代群众工作机制,鼓励通过微信群、微信公众号、社区app等社区信息媒介,完善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及党员干部联系群众制度。大力发展社区电子政务,促进居民需求与服务供给相匹配,不断提高新型农村社区服务效能。
(二)探索新型农村社区人居环境管护新机制。
一是开展管护积分试点。发挥农民群众在人居环境管护工作中的主体作用,建立家庭环境卫生积分制度,“一户一档”设置积分台账,明确积分内容、积分流程、积分评定标准等,强化考核奖惩,提升社区农民参与意识,推动村民由“被动管理”转变为“主动参与”。
二是完善考评监督机制。由村社干部、党员代表、群众代表等人员组成评定小组,每两周一次,根据积分项目和分值标准,采取集中评比、不定期抽查、邻里互评等多种方式对农民家庭开展评比并给予相应积分,积分结果以“红黑榜”形式通过便民服务中心公示栏、微信公众号、微信群等渠道进行公示,接受群众监督。
三是加大奖励激励力度。一方面,进行物质奖励,农户可根据所得的积分,兑换香皂、洗衣液、牙膏牙刷、食用油等生活日用品。另一方面,给予精神激励,将积分红榜前三名的农户评为“清洁文明户”并授予流动红旗、颁发奖状,组织分享积分心得,以此增强积分高者荣誉感,激发农民主动性。
四是实施区级统筹保障。建立社区人居环境考评机制,加强对农村社区污水处理设施运维、周边河道保洁、居住小区环境卫生等方面的考核,由区级财政根据新型农村社区工作成效给予经费支持,进一步调动基层干事积极性,确保生活污水得到有效治理、出水水质稳定达标、河道干净整洁、小区内垃圾实现有效分类、小区整体环境宜人宜居。
(三)探索乡村特色产业发展新场景。
一是加快布局特色产业。在新型农村社区周边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重点以我区优质稻麦、生态水产、休闲旅游观光、康养食材种植等特色产业布局为基础,加快形成“社区有生产基地、逐户有增收项目”的良好局面。
二是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将当地年轻一代作为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重要抓手,通过政策性金融、土地流转举措、农业科技培训措施等,满足不同主体的生产发展需求,节约运作成本,激发新农人在助推当地产业发展上的动能。
三是探索利益联结机制。积极引导和支持当地农民在特色产业发展中找到收入增长的途径,对于独立经营能力较弱的小农户,引导其加入合作社或者与龙头企业相结合,通过股份合作等形式,让小农户融入本地二、三产业发展,助推产业富农取得新成效,真正实现在家门口就业的目标。
四是优化就近就业服务。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基层村居劳动就业保障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为农村各类劳动力提供政策宣传和就业、创业、培训等精准服务,促进农民就业创业或灵活就业。
室组地联合办案优势 室组地联合办案经验篇二
为加强税务系统党建工作,税务总局从2016年开始探索实行“纵合横通强党建”工作机制。20xx年国税地税征管体制改革后,税务系统党的建设面临新的形势任务和挑战。省级以下国税地税机构合并,队伍规模扩大、构成更加复杂,大幅精简编制、消化超配领导干部涉及人员多,税收职能扩充、服务管理对象激增,执法和廉政风险加大,大规模减税降费、个人所得税制改革、深化税收征管改革等多项重大改革任务叠加,工作要求高、推进难度大,税务系统“事合、人合、力合、心合”的任务十分紧迫。面对这些复杂状况,税务总局党委认识到,打造过硬税务铁军离不开强有力的党建工作,推动税收改革发展必须依靠更加有力的党建工作保驾护航,只有把党建工作抓实抓好,才能把队伍带好、把工作干好。同时,税务总局党委也看到,党建工作中还存在不少短板和薄弱环节,各级税务局党组改设党委后承担党建主体责任,党组织关系实行属地管理,上级税务局与地方“两边管、两难管”问题进一步凸显;系统管理链条长,责任压力传导容易层层递减,内部相关部门抓党建职责分散,党建与业务融合不够,引领保障中心工作的成效需进一步提升。
针对这些情况和问题,税务总局党委对照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和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在总结以往经验的基础上,按照“条主责、块双重,纵合力、横联通,齐心抓、党建兴”的思路,调整完善“纵合横通强党建”工作机制,纵向上推动形成系统上下级、系统与地方抓党建的“两个合力”,横向上推动党建与党风廉政建设、机关党建与系统党建、党建与干部人事、党建与执法监督及内控、党建与干部教育培训、党建与绩效管理、党建与税收业务等实现“七个打通”,为顺利完成各项任务提供坚强组织保证。
(一)健全抓税务系统党建的责任体系,强化“纵合”的效果。针对税务系统党建“条”上责任落实不到位、与“块”上结合难的问题,税务总局党委坚决扛起主体责任,以落实党建责任为着力点,健全工作链条、逐级压实管党治党政治责任,加强条块协同、推动建立齐抓共管工作格局。
一方面,坚持上下联动,增强“条主责”的政治担当。一是清单式明责。税务总局党委制定《税务系统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实施办法(试行)》,逐一明确各级税务局党委、党委书记、党委委员、党建工作职能部门等8类责任主体抓党建的xxx条xxx项责任事项,做到主体、方式、对象、措施“四明确”。省级以下各级税务局结合实际细化制定责任清单、任务清单,确保党建工作各项任务到岗到人。二是精细化履责。将党建工作重点任务完成情况纳入绩效考评,针对总局机关司局和省级税务局分类设计具体指标,让各单位干有目标、行有方向。上线“xxx平台”信息系统,定期推送应完成工作事项,各级税务局对照抓落实、及时填报完成情况。三是全方位督责。坚持“下抓两级、抓深一层”,总局主抓省局、延伸带市局,省局、市局参照下抓两级,延伸抓到分局(所),总局和省局、市局党委班子成员分别在市局、县局、分局(所)建立基层党建联系点,每年听取工作汇报,指导党建工作,督促开好民主生活会和组织生活会,传导工作压力,延伸推动责任落实。将落实管党治党责任情况纳入各级税务局党委书记抓党建述职评议考核以及巡视巡察、督查督办、主题教育巡回指导的重要内容,形成全方位、多维度的督促落实机制,对履职不力的严肃问责。
另一方面,以主动促协同,发挥“块双重”优势共抓党建。一是主动接受地方党委领导。建立定期汇报走访制度,各级税务局党委每半年到同级地方党委及纪委监委、组织、宣传、机关工委等单位至少汇报x次党建工作。各级税务局党委班子成员和党建工作部门结合日常工作调研,主动走访下级税务局所在地方党委及相关工作部门。20xx年以来,税务总局主要负责同志到xx、xxx、xx等省市党委组织部、机关工委沟通协调党建工作。总局党建工作局已走访xx个省级和5个市级机关工委,计划3年内全覆盖走访省级机关工委。二是主动对接党建工作任务。邀请地方党委有关部门参加税务系统党建活动、指导民主生活会和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等,推动党建工作重要情况相互通报、重要文件相互交换,积极争取地方支持。将省级机关工委对省局机关党建考核结果按照50%的权重纳入省局党委书记抓党建述职评议考核结果,督促省局认真落实地方党建工作任务。融合地方特色和资源,推动“一单位一品牌、一支部一特色”创建,涌现出xxx区税务局“xxx”、xx省税务局“龚全珍工作室”等一大批便民利民为民的党建品牌。三是主动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全系统累计派出扶贫干部xxx万名,投入扶贫资金xx亿元,引进帮扶资金xx亿元,帮助xxx个贫困村、xxx万贫困人口顺利脱贫。成立xxx多个党员突击队、志愿服务队,按照地方安排部署下沉社区,坚守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一线。20xx年以来,全系统形成x万多篇经济数据分析报告,为各级党委和政府决策提供参考,充分发挥税收大数据服务市场主体和经济发展的作用。
(二)推动税务系统党建工作机制集成创新,实现“横通”的目标。着眼于解决系统相关部门抓党建配合不够、党建与业务工作融合不紧的问题,税务总局党委坚持系统观念和整体思维,健全统筹党建任务、工作力量的制度机制,紧紧围绕税收改革发展同步谋划推进党建工作,增强党建整体功能、形成集成效应,推动税收事业始终沿着正确方向稳步迈进。
一方面,健全工作体系,实现同向同步发力。一是整合工作力量。税务总局党建工作领导小组与党风廉政建设领导小组合署办公,各级税务局两个领导小组办公室实体化运行;总局和省局、市局均成立系统党建工作部门,县局机关党委加挂党建工作股牌子、承接系统党建任务。二是加强工作统筹。每年初召开全面从严治党工作会议,对机关党建、系统党建等各项工作一体谋划部署,年中召开党建工作推进会,年底开展省局党委书记抓党建述职评议考核,形成党建工作闭环。制定税务系统党的建设高质量发展两年行动方案(2021—2022年),推出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等8方面质量提升行动和46项具体措施,通过集中攻坚巩固深化党建工作成果。三是强化部门协作。明确在干部选拔任用中听取基层党组织意见,党建工作检查与巡视巡察、督查督办等同步开展,将政治理论、党建知识、党性锻炼作为干部培训、人才培养的重要内容,探索开展党建和业务联动式评价,将党建工作考核结果与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考核结果直接挂钩等,推动系统各部门密切配合,共同抓好党建工作落实。税务总局每年开展综合大督查,将党建工作重点任务细化为督查项目,与税收改革和重点业务工作落实情况一并检查反馈通报、一并督促整改落实。
另一方面,突出党建与业务融合,在同频共振中提质增效。一是以党建引领业务工作方向。将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党委会议“第一议题”、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和干部教育培训“第一主题”、青年理论学习“第一任务”,将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税收工作的重要论述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作为“第一要事”,在对标对表中找方向、明思路、定措施,以实际行动践行“两个维护”。认真开展模范机关创建活动,明确税务系统创建标准,推动党员干部增强政治机关意识、彰显税务机关政治属性。在税收征管改革、减税降费等一系列重大改革任务中,各级税务局成立党委“一把手”任组长的领导小组,建立“一竿子到底”抓落实机制,把加强党对税收改革工作的领导落到实处。在个人所得税制改革中精细安排、稳妥推进,特别是主动提出免除补税额在xxx元以下或年收入xx万元以下的中低收入者汇算清缴义务的建议并获批准,大大降低了改革风险,实现了政治效果、法律效果、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二是将党建嵌入业务工作各环节。依托“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将理论学习与业务研讨结合起来,提高党员干部理论素养和业务能力。聚焦税收业务部门重点岗位、关键环节,在纳税服务、社会保险费、集中采购、税务稽查等业务条线探索制定党建工作指引,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监督保障作用。每一项重大改革实施过程中,都在专项工作组成立临时党组织,引导党员冲锋在前,示范带动广大干部攻坚克难。组织各级税务局机关党支部与工作联系密切的相关部门机关党支部联学联建、与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结对共建,以党建为纽带促进业务协作、提升服务水平。三是激励党员干部立足岗位担当作为。将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机构改革全过程,层层开展谈心谈话xxx万人次,想方设法统筹平稳解决干部进退留转问题。坚持不懈抓好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贯彻落实,持续深化纪律作风专项整治和党风廉政教育,把严格管理作为对干部最大的爱护。深入开展创_员示范岗、党员承诺践诺、“为党旗增辉、为税徽添彩”、“新机构新服务新形象”等实践活动,引导广大党员强化党员意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安排经验丰富的“导师”对基层新进人员进行2年以上“传帮带”,每年由省局从市局、县局发现一批优秀年轻干部进行重点培养,注重在改革攻坚一线提拔重用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扛得起重活的好干部。组织税务系统“担当作为你最美”先进典型巡回宣讲,与中央宣传部联合开展“中国好税官”、“最美税务人”发布活动,营造对标先进、创先争优的浓厚氛围。
(三)在税务系统党建基础建设上持续用劲,夯实“强党建”的工作支撑。税务总局党委从健全基本制度、建强基层组织、配强骨干队伍入手,下力气抓好影响党建要求落实、党建任务落地的各项基础工作,为深化拓展税务系统党建工作提供有力保障。一是加强制度保障。出台加强新形势下税务系统党的建设的意见,明确税务系统党的建设总体要求、基本原则和主要任务。制定加强党的政治建设12个方面具体措施,督促各级税务机关始终做到旗帜鲜明讲政治、理直气壮抓党建。印发构建一体化综合监督体系的意见及6项配套制度,织密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监督网络。印发税务系统党的建设工作规范,明确“谁来做”、“做什么”、“怎么做”,抓党建不缺位不漏项有指引。出台发挥党建引领作用促进党建工作与税收业务深度融合的18项措施,从强化政治、思想、组织、作风、制度引领5个方面,完善党建与业务融合的长效机制。二是加强组织保障。在机构改革中及时调整优化机关基层党组织设置,做到行政机构改革到位、组织体系跟进到位。适应税务部门基层单位和服务窗口分散办公的特点,推动分局、所、办税服务大厅全部建立党支部。坚持机关带系统,总局机关开展党支部状况调研,制定党支部工作手册,推行总局机关党支部与基层税务机关党组织结对共建,示范带动各级税务局抓好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坚持系统带行业,健全税务师行业党组织体系,强化政治引领,促进行业健康规范发展。三是加强队伍保障。将党务工作岗位作为培养干部的重要平台,把有发展潜力、有培养前途的好苗子放到党务工作岗位上锻炼,着力建设既懂党建又懂业务的复合型税务人才队伍。各级税务局将政治素质过硬、业务能力强的干部充实到机关党委和系统党建工作部门,共配备专职党务干部xx万名,占在职干部总数的xx%。总局每年举办党建工作处处长、党建业务骨干等示范培训班近20期,直接培训学员xxx余人,省局、市局每年至少开展1次党务干部集中培训。总局和省局、市局分别建立党建专业人才库,专门选拔党建方向领军人才,通过上挂下派、跟班学习等方式加大培养力度。有计划地安排党务干部与业务干部双向交流,注重提拔使用德才兼备、工作业绩突出的党务干部。20xx年以来,税务系统xx名专职党务干部提任司局级职务职级,占提任司局级干部总数的xx%;xx名优秀业务干部提任或转任到总局党建工作部门司局级领导岗位或者省局纪检组组长岗位。
室组地联合办案优势 室组地联合办案经验篇三
运用“四种形态”要发挥组织作用、组织优势,坚持民主集中制,集体研究、集体决策,下面是众鑫文档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的精选纪检监察机关监督执纪执法权力运行内控机制建设情况调研报告,希望大家喜欢。
监督执纪执法权力运行内控机制,是指纪检监察机关为防范和化解在行使监督执纪问责、监督调查处置权力中的不作为、乱作为风险,保障监督执纪执法权力依规依纪依法运行,建立的界定权力边界、明晰岗位职责、规范权力运行、强化内部监督制约的制度体系和运行机制。
纪检监察权是公权力重要组成部分,是治权之权。纪检监察机关作为党和国家监督专责机关,担负着管党治党的重要政治责任。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监督者更要接受监督。纪检监察机关要明确权力边界、严格内控机制,针对自身权力运行机制和管理监督体系的薄弱环节,扎紧织密制度笼子,坚决防止“灯下黑”。
党的十九大以来,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各级纪检监察机关以制度建设为主线,逐步完善执行机制,在权力的合理配置、规范运行、有效监督上取得明显成效。纪检监察机关监督执纪执法权力运行内控机制的“四梁八柱”已经搭建,权力运行机制和管理监督体系不断完善,自我监督总体是严的、工作是实的,纪检监察干部队伍主流是好的。但同时也要清醒地认识到,极少数纪检监察干部“灯下黑”的问题是现实的、复杂的,“围猎”与反“围猎”的斗争是长期的、严峻的,自我监督管理、内控机制建设永远在路上,丝毫不能懈怠。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全面总结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为深入推进新时代党的自我革命、全面从严治党指明了前进方向。纪检监察机关是党内监督和国家监察专责机关,要深刻认识“明确权力边界、严格内控机制”是实现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的现实需要,也是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一体化推进取得更多制度性成果和更大治理成效的前提条件。建立健全内控机制,要始终坚持党对纪检监察工作的领导,紧扣高质量发展的主题主线,坚持目标导向与问题导向统一、赋权与控权并重、控权与效率兼顾、系统集成与及时管用融合的原则,围绕管住人、管住事、管住权,针对发现的问题和风险,坚定稳妥、突出重点、分类施策、稳步推进。
1.完善内控机制,解决制度“够用”问题士
在行使监督权方面。要进一步明确权力边界、履责标准,压缩自由裁量空间,规范监督权力行使。规范线索管理监督等工作,形成管理闭环。进一步明确派驻机构履行职责的内容、标准、程序和要求,规范派驻机构权力,特别是监督权的行使。指导推进基层监督信息化建设,切实提升基层监督实效。研究制定具有可操作性的日常监督工作指南,指导全系统做细做实日常监督工作,找准找实监督的切入点、关键点,切实增强监督的自觉性、精准性。切实加强政治生态研判,完善党风廉政意见回复工作的制度机制,提高回复意见的精准性和及时性。从制度机制层面统筹考虑推动解决派驻机构、基层纪委监委内部监督力量不足的问题。
在行使审查调查权方面。要进一步健全完善有关制度,督促制度执行,强化责任追究,确保审查调查权力不被滥用。制定全系统适用的审查调查措施使用、涉案财物管理等相关规定,作为监察法实施条例的配套制度,做到各类措施依法使用、从严慎用。推进受贿行贿一起查,规范对行贿人的处理,建立行贿人“黑名单”制度,综合运用纪律、法律、行政、经济等多种手段惩戒教育行贿人。规范纪律检查建议书和监察建议书的运用,以问题推动查补漏洞、以案件促进整改整治,提升以案促改、以案促治的质量和水平。制定适用全系统的违纪违法犯罪案件证据标准,出台规范性指导意见。
在行使处置处分权方面。运用“四种形态”要发挥组织作用、组织优势,坚持民主集中制,集体研究、集体决策,严格组织程序,听取党委(党组)和有关方面意见。深入调研“四种形态”适用情形,总结研究“四种形态”运用典型案例,加强系统指导,努力做到每一种形态的适用都精准、规范。做好案件审理审核把关,加强与组织部门和执法司法机关的衔接配合,切实强化对运用“四种形态”的监督制约。建立健全错案责任追究制度,完善申诉复查制度。制定处分执行相关配套制度,确保处置处分权得到精准有效行使。
在权力监督管理方面。要建立健全权力运行管理监督的制度体系,加强政策法规解读,开展全员专题培训,加深理解和掌握,促进规范行权、依法行权,推动强化监督职责,案管部门全面履行线索管理、组织协调、监督检查、督促办理、统计分析职能。强化责任体系,加强日常监督管理,规范对借调人员的管理。探索创新监督方式和手段,建立对监督执纪执法权力运行程序和案件质量进行抽查、检查的长效制度,看住事管住人。梳理不同岗位、不同层级存在的风险,探索制定约束纪检监察干部行为的“权力清单”,完善滥用监督执纪执法权力责任追究制度,使执纪执法权有界受控。
2.注重系统集成,解决制度“好用”问题士
推动制度系统集成。要定期组织法规清理,针对现行监督执纪执法权力运行和监督管理的规范性文件,分层分类予以优化整合。整合分散的制度,对各部门在不同时期、针对不同领域制定的同类制度规定进行整合集成,将不同措施使用规定整合形成与规则、规定、监察法实施条例相配套的措施管理规定。升级普遍适用的制度,对中央纪委国家监委机关制定的有关内部制度,地方亟需且条件成熟的,升级为全系统适用的规范性文件,解决制度规范上下一致的问题。加强制度建设统筹,在制度建设中通盘考虑、统一规划,增强制度系统性、整体性和协同性,提升制度水平,逐步构成由框架性制度、配套制度、操作办法等组成的更加科学高效的制度体系。
建立健全制度执行机制。要建立切实可行、系统联动、能动有效的制度执行机制,保障现行制度落实落地。建立事前明责机制,进一步细化监督检查和审查调查制度执行的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建立事中联动机制,在执纪执法业务中,发挥监督检查部门和审查调查部门“前后台”相互制约作用,督促规范行权;在监督执纪执法权力内控中,监督检查、审查调查等负主体责任的部门和案管、审理、干部监督、组织人事、机关党委等负监督责任的部门要加强联动,监督保障制度落地执行。建立健全事后倒查和责任追究机制,在结案时要求审查调查人员填写相关事项承诺书,发现确有打听干预过问行为的进行倒查,对不如实填写的严肃追究责任。
3.强化监督管理,解决制度“管用”问题士
提升监督质效,形成监督合力。
一是监督检查和审查调查部门要认真落实主体责任,加强日常监管,严格按照规定权限、规则、程序,行使监督检查、审查调查、处置处分权力。建立分管领导和部门负责人“一岗双责”、工作人员直接负责的内控管理责任体系,坚持组织授权、坚守组织原则,严格规范监督执纪执法工作、专项工作流程。部门负责人要加强对干部的管理监督,坚持严肃、认真、具体、经常,发现问题及时提醒、批评,对问题线索处置意见、审查调查对象和涉案人员涉案财物处理意见、采取措施的关联性和必要性等,进行认真审核、严格把关,对于在审核把关中没有发挥作用以致出现问题的,严肃追责问责。
二是监督部门要充分发挥职能作用,提升监督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明确案管部门对监督检查、审查调查全过程监督管理的具体权限和必要工作手段,由事后监督为主,逐步拓展到事前预防性监督、事中同步监督,由结果监督变成过程监督。审理部门加强审核把关和监督制约,进一步健全案件审理质量评查机制,把立案依据查实情况、申诉复查情况等纳入案件质量评查体系,案件承办部门要支持配合案件审理工作,自觉接受监督,认真听取意见,履行好保障和提高案件质量的共同职责。组织人事部门、干部监督部门、机关党委加强日常监督,提高监督的主动性和精准性,对违纪违法行为“零容忍”。
三是加强对本级派驻机构和下级机关的监督。上级纪委监委领导和干部监督部门要加强对下级一把手和班子成员的监督,推动“关键少数”严格执行内控制度。各监督检查部门要加强对本级派驻机构和下级纪委监委内控机制建设的指导和督促,对重要问题线索处置、重要案件办理、“四种形态”精准运用等加强监督。本级派驻机构和下级纪委监委严格按照报告事项清单和文书模板报告监督执纪执法重要事项,自觉接受监督。
四是各监督主体之间加强协作配合,形成监督合力。探索在案管、审理、干部监督、组织人事、机关党委等部门之间建立监督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和常态化沟通协调机制,定期通报、信息共享、联动监督,提高监督实效。案管部门发现违规违纪违法审查调查的,将相关情况通报审理部门就证据合法性进行审查,通报组织部门作为干部考核评价内容,性质严重的移交干部监督部门和机关党委处理。
探索创新监督方式,让监督真正发挥作用。
一是用好信息化监督手段。要把监督嵌入业务信息系统,实现对监督执纪执法业务实时监督。对检举举报平台、案件监督管理系统等信息平台,加强升级维护;推广信息化办案系统,在办案全流程的关键节点设置风险提示和工作指引,预防和警示轻微违规行为;强化大数据使用监管,严格管控大数据使用权限。
二是开展各类专项监督检查。针对问题和风险突出的环节和事项,定期或不定期开展专项监督检查,对发现的问题及时指出,督促整改,针对共性问题研究健全制度规范。对案件质量进行评查,着重对查否的案件进行专项检查。
三是以外部监督倒逼自我约束和监督。自觉接受司法机关的监督,对退查、退补案件认真查找不足,及时整改;探索接受人大监督、舆论监督的有效方式,对人大常委会审议意见认真落实,对社会舆论主动回应;支持特约监察员监督工作,定期听取意见建议;主动接受社会监督,推动监督执纪执法公开透明,对可以公开的重要制度和工作,积极以公开促规范。
严肃责任追究,形成震慑效应。
一是抓早抓小,防止“小毛病”变成“大问题”。承办部门要加强对工作人员执纪执法的检查,发现有不规范或违规违纪风险的,及时提醒、批评教育;发现违规行为,特别是作风不实、政绩观偏差、不依规依纪依法的,立刻纠正,及时报告分管领导,并向组织部门、干部监督部门、机关党委通报情况。案管部门要紧盯“小问题”,强化过程监督。
二是坚持刀刃向内,严肃查处违纪违法行为。加大对以线索谋私、以案谋私、违纪违法审查调查、侵害相关人员合法权益、跑风漏气、说情干预等违纪违法行为的查处力度,坚决清除害群之马,防止“灯下黑”。
三是开展“一案双查”,从严从实强化自我监督。紧盯落实内控机制建设主体责任,对反复出现问题或连续发生违规违纪违法案件的,开展“一案双查”;对该发现没发现、该报告没报告、该追究没追究等问题,严肃追责问责。
4.坚持严管厚爱,打造忠诚干净担当的纪检监察铁军士
更加突出党建引领,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要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以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和贯彻实施监察官法为契机,着力加强政治机关建设,教育引导纪检监察干部切实增强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坚守对党忠诚老实的政治品质,真正做到“两个维护”。严明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严格落实领导干部双重组织生活、党员党性分析、党员民主评议等制度,教育引导党员干部从政治高度正确认识监督执纪执法权力的内涵外延,准确把握权力边界,行使权力慎之又慎、实事求是、精准恰当,自觉接受监督约束。在提升组织力上下功夫,有针对性地加强对机关单位和直属单位、综合部门和业务部门、基层党组织和临时党支部的分类指导,推动建立完善党建业务双计划、同推进的制度机制,促进党建工作融入业务工作各个领域、各个环节,以党建工作促忠诚履职、规范行权。把“一岗双责”落到实处,完善党建工作考核评价机制,压实各级党组织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推动树牢纪检监察机关领导干部抓内控机制建设的理念,重点纠治政绩观偏差、发布不当言论、与联系地区部门干部私下交往等方面的问题,营造敬畏纪法、尊崇纪法的良好氛围。
加大教育培训力度,提高政治能力和纪法水平。要坚守政治培训定位,落实政治培训与业务培训一体推进要求,及时准确传达党中央和中央纪委常委会对执纪执法工作的最新指示精神,及时解读政策要求和权力行使有关规定,努力提升干部政治能力和政策水平。强化纪法知识教育,开展分层级、分领域全员培训,加强实践锻炼,着力提高干部日常监督检查、处置问题线索、运用纪法规定、思想政治工作能力,增强案件突破、措施使用、调查取证、把握政策、执纪执法贯通等多方面本领。针对新颁布的法律法规及时研发课程,举办学习贯彻监察法实施条例专题培训,将全面推进纪检监察机构、职能、权限、程序、责任法定化的要求一贯到底。加强正面引导和警示教育,探索将“内控机制建设”内容纳入教育培训,加强正面示范教学,强化“年轻干部防范微腐败教育”,完善“纪检监察干部违纪违法案件的教训和启示”等课程设置;建好用好典型案例库,有效利用忏悔录、剖析材料、旁听庭审等载体,深化警示教育效果。
坚持激励约束并重,强化日常管理监督。要严把入口关、选拔关,在纪检监察干部录用、选拔任用等工作中,把政治过硬作为首要标准,加强对群众评价反映情况及干部社会交往情况的分析研判,多方印证、考准考实。加强日常了解和监督,结合考核考察、调研走访,听取干部监督部门、日常业务联系单位及案管部门、审理部门对干部依规依纪依法行权履职情况的评价介绍,深入窗口部门、培训机构、驻在单位了解干部作风、口碑、形象,针对行权用权方面的苗头性、倾向性或者轻微问题,用好提醒、函询、诫勉等组织处理方式,把问题解决在萌芽之时。巩固常态化、长效化机制,严格执行领导干部个人有关事项报告等制度,落实规范领导干部配偶、子女及其配偶经商办企业行为常态化管理等方面最新要求,及时发现可能存在的以权谋私问题。坚持监督加压、信任加力,落实失实检举控告澄清工作机制,及时为受到诬告陷害的纪检监察干部澄清正名,对恶意举报、诬告陷害的严肃处理,释放激励干部担当作为、正确行权“正能量”;落实“三个区分开来”要求,对属于改革失误、工作差错的无心之过,给予同志式关心、实事求是处理,保护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19151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