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三基建设学习心得大全(17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2-13 13:15:02
教师三基建设学习心得大全(17篇)
时间:2023-12-13 13:15:02     小编:薇儿

时间管理是实现高效工作的必备技能,我们需要好好规划时间。写一篇完美的总结需要准确把握总结的目的和对象。这些总结范文都是经过精心挑选的,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一些写作上的思路和指导。

教师三基建设学习心得篇一

为期一年的"三基"培训学习已进行快两个月了,虽然时间并不长,但我们却认认真真地学了很多。我不敢说我掌握了很深的知识,更不敢说我的素质得到了提高,但可以说,听了实验小学六位老师的课后,让我受益匪浅。

在此,我针对我的一些听课,谈一些肤浅的认识:

教学中创设各种活动的情景,可使学生的感知处在兴奋状态,引起无意注意,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这些情景创设具有很多作用:第一,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例如,李晓云老师在教学"6、7的加减法"一课时,首先出示几辆漂亮的车子,车身上分别写着6和7,然后让学生给这些车子找车轮,每个车轮上也标有数字,这样富有儿童情趣的情景一下子就激发了学生的兴趣,集中了学生的注意力。第二,引出学习问题。情景的创设就是为学生提供思考数学问题的素材,锻炼学生善于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数学知识的能力。例如,谢崇美老师在教学"除法竖式的写法"一课时,先出示操场上学生活动的场景,让学生观察,继而提出数学问题,从而为新课的教学作好了铺垫。第三,引出解决问题的思路。情景往往是一个实际问题,而解决数学问题往往需要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数学模型,这样,情景就对解决问题的思路的引发起到了促进作用。例如,李晓云老师在教学"6、7的加减法"一课时,让小熊从7个玉米中掰走一个,这个动画情景让学生一看就明白应从7里面减去一个,从而很快就列出算式7-1=6。第四,激发学生的探索意识。教学情景中没有直接告诉学生如何解决问题,而是需要学生自己提炼数学信息,探索解决问题的办法,这就培养了学生的探索意识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是一门艺术,教学语言更是一门艺术,谁能将它演绎得好,就能抓住学生的心。例如,周保华老师在教学六年级的应用题时,用精密的数学语言,烘托出应用题中的问题情景,用缜密的思路分析题中的数量关系,并对学生的一言一行给予肯定,让学生在课堂上充满信心,满怀希望地跟着老师一起转。

数学教学要充分地暴露数学思维过程,它是进行教学设计的重要依据。数学教学是数学思维活动的教学,没有问题就没有思维。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数学知识、思想、方法、观念都是在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因此,数学教学设计的中心任务就是要设计出一个或一组问题。吴怀忠老师的课就充分地体现了这一点,他在课堂上讲解的少,而是把教学内容设计成一个个循序渐进的问题,把数学教学过程组织成为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做数学"、学数学、增长知识、发展能力。

将竞争意识引进课堂,并尽量使每个学生有成功的机会。例如,毛仪群老师在课堂中让小组同学竞争,积极回答问题的加分、认真听讲的加分、有独特见解的加分等,课后再总结得分的情况,评出优胜组、数学之星等荣誉,这样创设竞争气氛,诱发学生上进意识,使每个学生都积极参与,提高学习水平,激发学习的欲望,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

数学来源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李霞老师的课注重了书本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例如,她在教学"角的初步认识"一课时,首先让学生从周围找角,然后抽象出角的概念,再在实践中折角,比较角的大小,学生因为已有了一定生活经验,加上老师的稍加点拨,学生就很轻松地认识了角。

上好一节课是不容易的,这需要我们花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还要借助长期以来的积淀。"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如果我们不多学习、多听课、多对比、多反思就找不到自己教学中存在的缺点、弱点,更不知道哪些方面需要改进,业务也无法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听课是作为一名教师的必修课,是教师成长的一条捷径。我相信:在这次培训学习中,只要我们能认真听课,虚心吸取别人的经验,再加上自己的悟性。我们的课堂教学水平一定会得到提升。

教师三基建设学习心得篇二

只有全面完成“三基”的教学任务,才能使学生懂得体育基础知识、掌握体育基本技术,并运用所学到的知识、技术去科学地锻炼身体,达到增强体质的目的。下面是本站为大家带来的教师三基建设学习心得,希望可以帮助大家。

为期一年的“三基”培训学习已进行快两个月了,虽然时间并不长,但我们却认认真真地学了很多。我不敢说我掌握了很深的知识,更不敢说我的素质得到了提高,但可以说,听了实验小学六位老师的课后,让我受益匪浅。

在此,我针对我的一些听课,谈一些肤浅的认识:

一、创设活动情景,促进主体参与。

教学中创设各种活动的情景,可使学生的感知处在兴奋状态,引起无意注意,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这些情景创设具有很多作用:第一,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例如,李晓云老师在教学“6、7的加减法”一课时,首先出示几辆漂亮的车子,车身上分别写着6和7,然后让学生给这些车子找车轮,每个车轮上也标有数字,这样富有儿童情趣的情景一下子就激发了学生的兴趣,集中了学生的注意力。第二,引出学习问题。情景的创设就是为学生提供思考数学问题的素材,锻炼学生善于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数学知识的能力。

例如,谢崇美老师在教学“除法竖式的写法”一课时,先出示操场上学生活动的场景,让学生观察,继而提出数学问题,从而为新课的教学作好了铺垫。第三,引出解决问题的思路。情景往往是一个实际问题,而解决数学问题往往需要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数学模型,这样,情景就对解决问题的思路的引发起到了促进作用。例如,李晓云老师在教学“6、7的加减法”一课时,让小熊从7个玉米中掰走一个,这个动画情景让学生一看就明白应从7里面减去一个,从而很快就列出算式7-1=6。第四,激发学生的探索意识。教学情景中没有直接告诉学生如何解决问题,而是需要学生自己提炼数学信息,探索解决问题的办法,这就培养了学生的探索意识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发挥语言魅力,抓住学生的心。

教学是一门艺术,教学语言更是一门艺术,谁能将它演绎得好,就能抓住学生的心。例如,周保华老师在教学六年级的应用题时,用精密的数学语言,烘托出应用题中的问题情景,用缜密的思路分析题中的数量关系,并对学生的一言一行给予肯定,让学生在课堂上充满信心,满怀希望地跟着老师一起转。

三、教学设计的实质是问题设计。

数学教学要充分地暴露数学思维过程,它是进行教学设计的重要依据。数学教学是数学思维活动的教学,没有问题就没有思维。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数学知识、思想、方法、观念都是在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因此,数学教学设计的中心任务就是要设计出一个或一组问题。吴怀忠老师的课就充分地体现了这一点,他在课堂上讲解的少,而是把教学内容设计成一个个循序渐进的问题,把数学教学过程组织成为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做数学”、学数学、增长知识、发展能力。

四、创设竞争情景,激发学习热情。

将竞争意识引进课堂,并尽量使每个学生有成功的机会。例如,毛仪群老师在课堂中让小组同学竞争,积极回答问题的加分、认真听讲的加分、有独特见解的加分等,课后再总结得分的情况,评出优胜组、数学之星等荣誉,这样创设竞争气氛,诱发学生上进意识,使每个学生都积极参与,提高学习水平,激发学习的欲望,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

五、在生活中学习数学。

数学来源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李霞老师的课注重了书本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例如,她在教学“角的初步认识”一课时,首先让学生从周围找角,然后抽象出角的概念,再在实践中折角,比较角的大小,学生因为已有了一定生活经验,加上老师的稍加点拨,学生就很轻松地认识了角。

上好一节课是不容易的,这需要我们花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还要借助长期以来的积淀。“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如果我们不多学习、多听课、多对比、多反思就找不到自己教学中存在的缺点、弱点,更不知道哪些方面需要改进,业务也无法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听课是作为一名教师的必修课,是教师成长的一条捷径。我相信:在这次培训学习中,只要我们能认真听课,虚心吸取别人的经验,再加上自己的悟性。我们的课堂教学水平一定会得到提升。

根据省委提出的“青海党建工作要走在全国前列”的重要指示精神和全省组织部长工作会议提出的集中精力“抓三基、强三基”的重大部署。我乡始终把“三基”工作作为党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保持队伍纯洁性等重点工作上下功夫、求突破、见实效。

基层党建工作是一项基础性工作,是组织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基层党建工作的好坏,关系到我们党能否真正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基层党建工作抓得不好,我们党的执政基础就会受到动摇,党的事业就会受到损害。要做好党建工作,就要做好下面几点:。

一、抓好党建重在责任感。

首先,加强基层党建工作的任务是非常艰巨的。近年来,我乡大力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积累了一些成功的经验和作法,也取得了比较好的成绩,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创造力和战斗力不断增强,党员的素质不断提高。但也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基层党建任务还是非常艰巨的。

在农村:一是党员队伍年龄偏大、文化程度偏低,致使党的基层组织领导班子和整个党员队伍老化,创新意识不强,生机与活力不足。二是思想观念不新、工作方式陈旧。普遍存在着“老办法不顶用,新办法不会用,硬办法不敢用,软办法不管用”的问题,遇到困难束手无策,只好瞎子过河——摸着走,工作中很大程度存在六分义气,三分感情,一分原则的情况。三是工作本领不强。相当一部分乡村干部欠缺带领群众致富的能力,人虽住在村里,却不知道该为群众干些什么。四是村级班子难选准。客观地讲,现在的村干部不是没有人想当,只是想当的人中有一部分不合格,合格的人中有部分不想当,组织挑的群众不信任,群众选的组织不放心。五是工作不规范。有的村“两委”班子不能严格执行“三会一课”等制度,不能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

在机关,普遍对党建工作重视不够,摆不上应有的位臵。一是在思想上,对党建工作重视程度不到位。一些领导干部对机关党建工作口头上强调多,实际关心少,重视关注业务工作多,思考党建工作少。二是在实际工作中,对党建工作指导和支持力度不到位。在研究工作、安排投入、配备干部上,党建工作都没有摆上应有位臵。三是一些单位和部门机关党建工作内容贫乏、方式方法传统单一,缺乏创新和吸引力。在内容上,一些单位进行思想教育,主要集中于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传达学习等政治方面。在工作方式方法上,经验主义、形式主义现象仍然存在。四是机关党务干部的管理、培训不尽人意,还没有形成一套有效的管理机制。党务工作责任制没有具体化,缺乏硬性检查标准和激励约束机制,靠党务干部做多少算多少。

其次,加强基层党建工作的要求是非常紧迫的。基层党建工作虽然是一个老课题,但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我乡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一是经济快速发展和城乡一体化使党员流动性空前加大,给党员教育和管理带来挑战。二是利益主体多元化、组织形态多元化和组织性质多样化,给党组织的功能定位和作用发挥带来挑战。三是市场经济的等价交换原则渗入社会政治生活,对保持党员先进性带来挑战。四是农村党员、退休党员、进城务工的,给城市社乡党建工作带来巨大的压力,给基层组织建设的领导体制和资源整合带来挑战。

面对如此状况,我们的一些党组织的负责人和党务工作者不知道怎么去抓党建。开展党建工作也缺乏必要的经费,党员学习活动只是走走过场,民主评议党员工作停留在。

先进性教育。

活动的记忆里,有的甚至没有认真开过民主生活会,上级党组织一旦检查就造假,做假记录,这些都是没有责任感的表现。

作为一名基层党务工作者,我们应该充分认识到基层党建工作的重要性、艰巨性和紧迫性,要有强烈的责任意识和忧患意识,切实增强做好基层党建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要把本职工作,把组织交给的任务,要把它当成事业,当作乐趣,真心实意去对待。只有这样,我们的工作就会具体,就会细致,就会深入,就会扎实,就会不怕麻烦。只有带着责任,才会知道工作就是要解决问题,要关心温暖党员。要时刻不忘自己的职责,自己的身份,要拥有默默无闻、踏踏实实干工作的高尚风格,要具有不计名利、无私奉献的工作心境。应做的工作,做好了不夸耀,不张扬,做不好就要有寝食难安,无地自容之感。只有这样,我们的基层党建工作才会有希望。我们一定要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不断适应基层党建工作的新形势新变化,把握党建工作的新规律,用创新的精神加强基层党建工作。

二、抓好党建要注重方法。

党建工作千头万绪,我们必须在党的群众路线活动中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高度,切实明确工作任务和目标,切实改进和创新工作方法,切实提高基层党建工作的效率与效益,更加积极主动、有序有效地开展工作,努力实现党的建设与和谐社会建设整体同步推进。

一要坚持把思想理论建设作为首要任务。思想理论建设是党的根本建设。针对思想理论建设的重要性和党务工作中党员教育培训的可操作性,我认为党员思想理论建设应注意以下两点:一要注重实效,党务工作应结合新时期党建工作要求,不断创新培训方式,采取集中学习与支部组织学习和自学相结合,面授教育与远程教育相结合等方式进行培训,努力提高教育培训质量。二要创新活动载体,加强党员素质教育。通过有效载体,如演讲、知识竞赛、写。

心得体会。

写作论文等途径,创建学习型组织,普及终身学习理念。使广大党员意识到作为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要立足本职岗位,要把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落实在行动上,充分发挥共产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二要处理好夯实基础与突出重点的关系。哪些是基础工作,哪些是重点工作,我们一定要搞清楚,不能够顾此失彼。作为一名党务工作者,对本单位的党组织、党员的基本情况、基本数据要有台帐,活动要有方案、办法,会议要有记录,各种文件资料要分门别类收集整理,这是必不可少的基础工作,要一心一意,扎扎实实地干好。

三要处理好埋头苦干与巧借外力的关系。要完成基层党建的各项工作任务,很多的时候需要我们亲历亲为,埋头苦干,这是关键。但我们也千万不可忽视外力的作用,我们的工作也离不开各方面的帮助和支持。自己的能量有限就动用资源,动用外力。我们要善于汇报,要让领导知道我们工作的重要,知道我们工作任务的繁重,要积极争取领导重视和支持,把自己的想法尽快变成领导的意图和决定。要注重总结归纳,还要善于宣传,要通过宣传让别人别单位学习你的好经验好做法,分享你的胜利果实,也提高工作的知名度。

四要处理好巩固成果与改革创新的关系。凡是认准了的工作、看准了的事,特别是一些受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欢迎认同的工作,就要不断巩固和扩大成果,要持之以恒的抓,不可随意性太大,不能半途而废,不要急于提新。

口号。

换新花样,要保持工作的连续性。同时要注意在继承传统的过程中不断探索创新,不断有新的突破、新的飞跃和新的发展。

使学生掌握体育的基础知识、基本技术和基本技能,是我。

国学。

校体育教学所需要的三项基本任务之一。很好地了解“三基”的具体概念和内容、“三基”本身的关系,对于完成“三基”教学任务,甚至对于完成学校体育教学任务,具有一定的作用。

体育方面的基础知识内容是相当丰富的。教学时,教师应教学生掌握关于人体解剖、生理、心理方面的知识。体育是以增强人的体质为根本目的的,教学时,教师还应使学生掌握为什么要参加体育活动,以及如何参加才能有效地增强体质等知识。

体育基本技术是指完成体育动作的合理的、基本的方法。教师通过讲解示范等教学活动,教会学生懂得和掌握怎样才是正确的跑,怎样才是正确的跳跃等等,这就是基本技术教学。学生掌握了符合基本技术要求的动作,并不就等于他们能完成锻炼身体的任务,要想达到有效的增强体质的目的,还得使学生根据自己的年龄、性别、身体健康状况去锻炼,才能收到较好的效果。

体育基本技能是指人们在掌握体育基础知识、基本技术的基础上,通过反复练习所获得的科学锻炼身体的能力。在体育教学中,教师除了使学生掌握体育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术以外还要着重使学生形成体育的基本技能。

“三基”是一个完整的体系,教学时要体现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学与用相结合的原则。学生不掌握体育基础知识,在学习基本技术时就会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不掌握基本技术和符合基本技术要求的运动动作,就直接影响体育技能和锻炼身体的实效。

只有全面完成“三基”的教学任务,才能使学生懂得体育基础知识、掌握体育基本技术,并运用所学到的知识、技术去科学地锻炼身体,达到增强体质的目的。

教师三基建设学习心得篇三

教师能力建设作为教育领域中的一项重要工作,对于提升教师教育教学质量、推动学校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我作为一名教师,长期以来不断进行教师能力建设学习,并在实践中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与体会。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分享一下自己在教师能力建设过程中的心得体会。

第一段:提高专业素养为核心。

教师能力建设首先要以提高专业素养为核心目标。教师的专业素养不仅仅包括教学技能,还包括教育理念、教育情感等综合要素。我在教师能力建设学习中,注重学习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不断更新教育观念,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通过参加各种专业培训、研讨会以及与同行交流等活动,我逐渐提高了自己的专业素养,进一步改变了自己的教育观念和教学方式。

第二段:开拓思维拓宽视野。

教师能力建设还需要开拓思维、拓宽视野。教师不仅仅是传授知识的人,更是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引路人。因此,教师应该有广阔的知识面和丰富的教育资源,才能更好地满足学生的需求。我在教师能力建设学习中,注重拓宽自己的学科视野,增加自己的教学资料和教育资源。此外,我也积极参加各种学科交流活动,与其他学科的教师进行交流和合作,共同提高教学质量。

第三段:打造团队发挥集体力量。

教师能力建设离不开团队合作。一个优秀的团队能够为教师提供良好的学习和发展环境,促进教师的成长。在我的教师能力建设学习中,我注重与同事的合作和交流。通过与同事们进行教案讨论、课堂观摩等活动,互相学习、共同进步。另外,我也积极参与学校组织的各种教研活动,与学校领导和其他老师共同探讨教学问题,形成合力,提高教学水平。

第四段:不断创新追求教育的高效性。

教师能力建设中,创新是非常重要的一点。教育领域在不断发展,教学方法也在不断更新。作为一名教师,要及时关注教育领域的最新动态,积极创新教育教学方式,追求教育的高效性。我在教师能力建设学习中,不断尝试新的教学方法,探索适合学生的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效果。此外,我还积极利用现代技术手段,结合多媒体教学、网络教学等,拓展教育的边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第五段:持续学习与追求完美。

教师能力建设是一个持续的过程。作为一名教师,不能停止在教育领域的学习与探索。只有不断学习、不断提高自己,才能更好地为学生服务。在我的教师能力建设学习中,我始终保持学习的热情,不断深化自己的专业知识,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同时,我也积极参加评课评教、听课讲座等活动,吸取他人的经验和优点,不断完善自己的教育教学方法。通过持续学习和追求完美,我相信自己能够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

总结:

通过教师能力建设学习,我深刻认识到提高专业素养、开拓思维、打造团队、创新教育和持续学习的重要性。教师能力建设学习是一项持续的过程,需要我们不断追求进步和自我提高。只有不断学习、不断创新,才能更好地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做出贡献,推动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教师三基建设学习心得篇四

“三基”是一个完整的体系,教学时要体现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学与用相结合的原则。下面是本站为大家带来的教师三基建设。

希望可以帮助大家。

无论做什么工作,必须紧抓中心工作不放,才能使其他各项工作顺利开展。20xx年是全国公安机关“基层基础建设年”,同时也是公安机关当前乃至今后抓基层、打基础、苦练基本功的开局之年。抓好“三基”工程建设,对我们来说,可谓意义重大,十分关键。我认为,要抓好“三基”工程建设,就得苦练基本功。苦练基本功,就必须做到坚持“一个根本,两个提高,三个完善,四个转变”。

一个根本:紧紧抓住“政治素质”这个根本,始终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从思想上进一步打牢“立警为公、执法为民”思想基础,始终保持政治上的清醒和坚定,保持忠诚的本质,执法公正,一心为民。

两个提高:一是提高民警业务素质,就是要组织民警学习《刑法》《刑事诉讼法》《治安管理处罚法》《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程序规定》《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等法律法规,同时将公安互联网延伸至每一个科、所、队,让民警在公安网络上学习法律法规,拓宽他们的知识面,提高他们的业务素质。二是提高民警体能、技能素质。在提高业务素质的基础上,全力开展体能、技能练兵,切实解决民警自身存在的突出问题,使民警具备胜任岗位、履行职责、完成任务所需要的本领,从而使民警在体能、技能等方面得到全面提高。三个完善:一是完善学习培训机制。就是要按照“做学习型领导,带学习型队伍”的要求,认真拟定学习培训计划,使学习培训有方案、有师资、有经费,努力解决工学矛盾,确保民警学习培训工作落到实处。

二是完善日常工作机制。主要是完善人口管理、情报信息、群众工作和创新警务工作机制。因为这四个工作机制是加强基层基础工作的关键。人口管理是公安机关最基础的工作,只有管好了人,才能管好治安。情报信息是现代警务工作的主导,情报信息不灵就无法做到科学决策。做好群众工作,不仅可以缓解警力不足等问题,还可以解决破案难、取证难、追逃难等诸多问题。创新警务机制就是要建立与发案规律特点和治安状况相适应的基层勤务制度,实现打击准确、防范严密、管控有力的目标。三是完善考核激励机制。首先,认真推行个人绩效考核机制,让平庸的人有危机感,让“搅浑水”的人有失落感,让不干事的人有淘汰感,从而使每个民警都树立起爱岗敬业意识。其次,积极推行激励轮岗机制,让想干事的人有舞台、会干事的人有展示、干成事的人有地位,从而影响一片、带动一批,推动公安队伍正规化建设。

四个转变:一是转变思想观念,就是各级公安机关要理清工作思路,明确工作目标,突出工作重点,把精力和注意力放到抓基层、打基础、苦练基本功上来。二是转变工作作风,就是要紧紧抓住“抓基层、打基础、苦练基本功”这一中心,克服等、靠、要的思想,坚持眼睛向内,查找问题,挖掘潜力,扎扎实实把基层基础工作做好,树立创新意识、大局意识、服务意识,用全局的眼光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确保基层基础工作持续健康发展。三是转变执法理念,就是要改进和解决执法执勤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并在规范执勤、公正执法、热情服务等方面建章立制,落实向社会承诺的事项,开展便民利民活动,真正把执法为民思想根植于每一个警种、每一个民警,落实到每一个执法环节中,增强亲民意识,做到人民公安为人民。四是转变工作模式,主要是从集中性严打工作转变为做好经常性日常防范工作,加强对民警日常工作的引导和帮助,使民警明确基层基础工作为现实斗争服务。

总之,苦练基本功就是要以“三个基本”(应知的基本知识、应会的基本技能、应有的基本体能)为重点,立足本职,勤学苦练,努力提高“四个素质”(政治、法律、业务、体能素质)。具备了“四个素质”和“三个基本”,基层民警体现在工作中就应该做到“三懂四会”,即懂方针政策、懂法律法规、懂业务知识,会擒敌自卫、会执法执勤、会管理服务、会做群众工作。

使学生掌握体育的基础知识、基本技术和基本技能,是我。

国学。

校体育教学所需要的三项基本任务之一。很好地了解“三基”的具体概念和内容、“三基”本身的关系,对于完成“三基”教学任务,甚至对于完成学校体育教学任务,具有一定的作用。

体育方面的基础知识内容是相当丰富的。教学时,教师应教学生掌握关于人体解剖、生理、心理方面的知识。体育是以增强人的体质为根本目的的,教学时,教师还应使学生掌握为什么要参加体育活动,以及如何参加才能有效地增强体质等知识。

体育基本技术是指完成体育动作的合理的、基本的方法。教师通过讲解示范等教学活动,教会学生懂得和掌握怎样才是正确的跑,怎样才是正确的跳跃等等,这就是基本技术教学。学生掌握了符合基本技术要求的动作,并不就等于他们能完成锻炼身体的任务,要想达到有效的增强体质的目的,还得使学生根据自己的年龄、性别、身体健康状况去锻炼,才能收到较好的效果。

体育基本技能是指人们在掌握体育基础知识、基本技术的基础上,通过反复练习所获得的科学锻炼身体的能力。在体育教学中,教师除了使学生掌握体育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术以外还要着重使学生形成体育的基本技能。

“三基”是一个完整的体系,教学时要体现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学与用相结合的原则。学生不掌握体育基础知识,在学习基本技术时就会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不掌握基本技术和符合基本技术要求的运动动作,就直接影响体育技能和锻炼身体的实效。

只有全面完成“三基”的教学任务,才能使学生懂得体育基础知识、掌握体育基本技术,并运用所学到的知识、技术去科学地锻炼身体,达到增强体质的目的。

为期一年的“三基”培训学习已进行快两个月了,虽然时间并不长,但我们却认认真真地学了很多。我不敢说我掌握了很深的知识,更不敢说我的素质得到了提高,但可以说,听了实验小学六位老师的课后,让我受益匪浅。

在此,我针对我的一些听课,谈一些肤浅的认识:

一、创设活动情景,促进主体参与。

教学中创设各种活动的情景,可使学生的感知处在兴奋状态,引起无意注意,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这些情景创设具有很多作用:第一,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例如,xx老师在教学“6、7的加减法”一课时,首先出示几辆漂亮的车子,车身上分别写着6和7,然后让学生给这些车子找车轮,每个车轮上也标有数字,这样富有儿童情趣的情景一下子就激发了学生的兴趣,集中了学生的注意力。第二,引出学习问题。情景的创设就是为学生提供思考数学问题的素材,锻炼学生善于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数学知识的能力。例如,谢崇美老师在教学“除法竖式的写法”一课时,先出示操场上学生活动的场景,让学生观察,继而提出数学问题,从而为新课的教学作好了铺垫。第三,引出解决问题的思路。情景往往是一个实际问题,而解决数学问题往往需要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数学模型,这样,情景就对解决问题的思路的引发起到了促进作用。例如,李晓云老师在教学“6、7的加减法”一课时,让小熊从7个玉米中掰走一个,这个动画情景让学生一看就明白应从7里面减去一个,从而很快就列出算式7-1=6。第四,激发学生的探索意识。教学情景中没有直接告诉学生如何解决问题,而是需要学生自己提炼数学信息,探索解决问题的办法,这就培养了学生的探索意识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发挥语言魅力,抓住学生的心。

教学是一门艺术,教学语言更是一门艺术,谁能将它演绎得好,就能抓住学生的心。例如,周保华老师在教学六年级的应用题时,用精密的数学语言,烘托出应用题中的问题情景,用缜密的思路分析题中的数量关系,并对学生的一言一行给予肯定,让学生在课堂上充满信心,满怀希望地跟着老师一起转。

三、教学设计的实质是问题设计。

数学教学要充分地暴露数学思维过程,它是进行教学设计的重要依据。数学教学是数学思维活动的教学,没有问题就没有思维。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数学知识、思想、方法、观念都是在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因此,数学教学设计的中心任务就是要设计出一个或一组问题。吴怀忠老师的课就充分地体现了这一点,他在课堂上讲解的少,而是把教学内容设计成一个个循序渐进的问题,把数学教学过程组织成为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做数学”、学数学、增长知识、发展能力。

四、创设竞争情景,激发学习热情。

将竞争意识引进课堂,并尽量使每个学生有成功的机会。例如,毛仪群老师在课堂中让小组同学竞争,积极回答问题的加分、认真听讲的加分、有独特见解的加分等,课后再总结得分的情况,评出优胜组、数学之星等荣誉,这样创设竞争气氛,诱发学生上进意识,使每个学生都积极参与,提高学习水平,激发学习的欲望,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

五、在生活中学习数学。

数学来源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李霞老师的课注重了书本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例如,她在教学“角的初步认识”一课时,首先让学生从周围找角,然后抽象出角的概念,再在实践中折角,比较角的大小,学生因为已有了一定生活经验,加上老师的稍加点拨,学生就很轻松地认识了角。

上好一节课是不容易的,这需要我们花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还要借助长期以来的积淀。“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如果我们不多学习、多听课、多对比、多反思就找不到自己教学中存在的缺点、弱点,更不知道哪些方面需要改进,业务也无法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听课是作为一名教师的必修课,是教师成长的一条捷径。我相信:在这次培训学习中,只要我们能认真听课,虚心吸取别人的经验,再加上自己的悟性。我们的课堂教学水平一定会得到提升。

教师三基建设学习心得篇五

根据省委提出的“青海党建工作要走在全国前列”的重要指示精神和全省组织部长工作会议提出的集中精力“抓三基、强三基”的重大部署。我乡始终把“三基”工作作为党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保持队伍纯洁性等重点工作上下功夫、求突破、见实效。

基层党建工作是一项基础性工作,是组织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基层党建工作的好坏,关系到我们党能否真正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基层党建工作抓得不好,我们党的执政基础就会受到动摇,党的事业就会受到损害。要做好党建工作,就要做好下面几点:。

一、抓好党建重在责任感。

首先,加强基层党建工作的任务是非常艰巨的。近年来,我乡大力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积累了一些成功的经验和作法,也取得了比较好的成绩,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创造力和战斗力不断增强,党员的素质不断提高。但也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基层党建任务还是非常艰巨的。

在农村:一是党员队伍年龄偏大、文化程度偏低,致使党的基层组织领导班子和整个党员队伍老化,创新意识不强,生机与活力不足。二是思想观念不新、工作方式陈旧。普遍存在着“老办法不顶用,新办法不会用,硬办法不敢用,软办法不管用”的问题,遇到困难束手无策,只好瞎子过河——摸着走,工作中很大程度存在六分义气,三分感情,一分原则的情况。三是工作本领不强。相当一部分乡村干部欠缺带领群众致富的能力,人虽住在村里,却不知道该为群众干些什么。四是村级班子难选准。客观地讲,现在的村干部不是没有人想当,只是想当的人中有一部分不合格,合格的人中有部分不想当,组织挑的群众不信任,群众选的组织不放心。五是工作不规范。有的村“两委”班子不能严格执行“三会一课”等制度,不能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

在机关,普遍对党建工作重视不够,摆不上应有的位臵。一是在思想上,对党建工作重视程度不到位。一些领导干部对机关党建工作口头上强调多,实际关心少,重视关注业务工作多,思考党建工作少。二是在实际工作中,对党建工作指导和支持力度不到位。在研究工作、安排投入、配备干部上,党建工作都没有摆上应有位臵。三是一些单位和部门机关党建工作内容贫乏、方式方法传统单一,缺乏创新和吸引力。在内容上,一些单位进行思想教育,主要集中于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传达学习等政治方面。在工作方式方法上,经验主义、形式主义现象仍然存在。四是机关党务干部的管理、培训不尽人意,还没有形成一套有效的管理机制。党务工作责任制没有具体化,缺乏硬性检查标准和激励约束机制,靠党务干部做多少算多少。

其次,加强基层党建工作的要求是非常紧迫的。基层党建工作虽然是一个老课题,但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我乡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一是经济快速发展和城乡一体化使党员流动性空前加大,给党员教育和管理带来挑战。二是利益主体多元化、组织形态多元化和组织性质多样化,给党组织的功能定位和作用发挥带来挑战。三是市场经济的等价交换原则渗入社会政治生活,对保持党员先进性带来挑战。四是农村党员、退休党员、进城务工的,给城市社乡党建工作带来巨大的压力,给基层组织建设的领导体制和资源整合带来挑战。

面对如此状况,我们的一些党组织的负责人和党务工作者不知道怎么去抓党建。开展党建工作也缺乏必要的经费,党员学习活动只是走走过场,民主评议党员工作停留在先进性教育活动的记忆里,有的甚至没有认真开过民主生活会,上级党组织一旦检查就造假,做假记录,这些都是没有责任感的表现。

作为一名基层党务工作者,我们应该充分认识到基层党建工作的重要性、艰巨性和紧迫性,要有强烈的责任意识和忧患意识,切实增强做好基层党建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要把本职工作,把组织交给的任务,要把它当成事业,当作乐趣,真心实意去对待。只有这样,我们的工作就会具体,就会细致,就会深入,就会扎实,就会不怕麻烦。只有带着责任,才会知道工作就是要解决问题,要关心温暖党员。要时刻不忘自己的职责,自己的身份,要拥有默默无闻、踏踏实实干工作的高尚风格,要具有不计名利、无私奉献的工作心境。应做的工作,做好了不夸耀,不张扬,做不好就要有寝食难安,无地自容之感。只有这样,我们的基层党建工作才会有希望。我们一定要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不断适应基层党建工作的新形势新变化,把握党建工作的新规律,用创新的精神加强基层党建工作。

二、抓好党建要注重方法。

党建工作千头万绪,我们必须在党的群众路线活动中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高度,切实明确工作任务和目标,切实改进和创新工作方法,切实提高基层党建工作的效率与效益,更加积极主动、有序有效地开展工作,努力实现党的建设与和谐社会建设整体同步推进。

一要坚持把思想理论建设作为首要任务。思想理论建设是党的根本建设。针对思想理论建设的重要性和党务工作中党员教育培训的可操作性,我认为党员思想理论建设应注意以下两点:一要注重实效,党务工作应结合新时期党建工作要求,不断创新培训方式,采取集中学习与支部组织学习和自学相结合,面授教育与远程教育相结合等方式进行培训,努力提高教育培训质量。二要创新活动载体,加强党员素质教育。通过有效载体,如演讲、知识竞赛、写心得体会、写作论文等途径,创建学习型组织,普及终身学习理念。使广大党员意识到作为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要立足本职岗位,要把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落实在行动上,充分发挥共产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二要处理好夯实基础与突出重点的关系。哪些是基础工作,哪些是重点工作,我们一定要搞清楚,不能够顾此失彼。作为一名党务工作者,对本单位的党组织、党员的基本情况、基本数据要有台帐,活动要有方案、办法,会议要有记录,各种文件资料要分门别类收集整理,这是必不可少的基础工作,要一心一意,扎扎实实地干好。

三要处理好埋头苦干与巧借外力的关系。要完成基层党建的各项工作任务,很多的时候需要我们亲历亲为,埋头苦干,这是关键。但我们也千万不可忽视外力的作用,我们的工作也离不开各方面的帮助和支持。自己的能量有限就动用资源,动用外力。我们要善于汇报,要让领导知道我们工作的重要,知道我们工作任务的繁重,要积极争取领导重视和支持,把自己的想法尽快变成领导的意图和决定。要注重总结归纳,还要善于宣传,要通过宣传让别人别单位学习你的好经验好做法,分享你的胜利果实,也提高工作的知名度。

四要处理好巩固成果与改革创新的关系。凡是认准了的工作、看准了的事,特别是一些受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欢迎认同的工作,就要不断巩固和扩大成果,要持之以恒的抓,不可随意性太大,不能半途而废,不要急于提新口号换新花样,要保持工作的连续性。同时要注意在继承传统的过程中不断探索创新,不断有新的突破、新的飞跃和新的发展。

教师三基建设学习心得篇六

无论做什么工作,必须紧抓中心工作不放,才能使其他各项工作顺利开展。20x年是全国公安机关“基层基础建设年”,同时也是公安机关当前乃至今后抓基层、打基础、苦练基本功的开局之年。抓好“三基”工程建设,对我们来说,可谓意义重大,十分关键。我认为,要抓好“三基”工程建设,就得苦练基本功。苦练基本功,就必须做到坚持“一个根本,两个提高,三个完善,四个转变”。

一个根本:紧紧抓住“政治素质”这个根本,始终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从思想上进一步打牢“立警为公、执法为民”思想基础,始终保持政治上的清醒和坚定,保持忠诚的本质,执法公正,一心为民。

两个提高:一是提高民警业务素质,就是要组织民警学习《刑法》《刑事诉讼法》《治安管理处罚法》《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程序规定》《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等法律法规,同时将公安互联网延伸至每一个科、所、队,让民警在公安网络上学习法律法规,拓宽他们的知识面,提高他们的业务素质。二是提高民警体能、技能素质。在提高业务素质的基础上,全力开展体能、技能练兵,切实解决民警自身存在的突出问题,使民警具备胜任岗位、履行职责、完成任务所需要的本领,从而使民警在体能、技能等方面得到全面提高。三个完善:一是完善学习培训机制。就是要按照“做学习型领导,带学习型队伍”的要求,认真拟定学习培训计划,使学习培训有方案、有师资、有经费,努力解决工学矛盾,确保民警学习培训工作落到实处。

二是完善日常工作机制。主要是完善人口管理、情报信息、群众工作和创新警务工作机制。因为这四个工作机制是加强基层基础工作的关键。人口管理是公安机关最基础的工作,只有管好了人,才能管好治安。情报信息是现代警务工作的主导,情报信息不灵就无法做到科学决策。做好群众工作,不仅可以缓解警力不足等问题,还可以解决破案难、取证难、追逃难等诸多问题。创新警务机制就是要建立与发案规律特点和治安状况相适应的基层勤务制度,实现打击准确、防范严密、管控有力的目标。三是完善考核激励机制。首先,认真推行个人绩效考核机制,让平庸的人有危机感,让“搅浑水”的人有失落感,让不干事的人有淘汰感,从而使每个民警都树立起爱岗敬业意识。其次,积极推行激励轮岗机制,让想干事的人有舞台、会干事的人有展示、干成事的人有地位,从而影响一片、带动一批,推动公安队伍正规化建设。

四个转变:一是转变思想观念,就是各级公安机关要理清工作思路,明确工作目标,突出工作重点,把精力和注意力放到抓基层、打基础、苦练基本功上来。二是转变工作作风,就是要紧紧抓住“抓基层、打基础、苦练基本功”这一中心,克服等、靠、要的思想,坚持眼睛向内,查找问题,挖掘潜力,扎扎实实把基层基础工作做好,树立创新意识、大局意识、服务意识,用全局的眼光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确保基层基础工作持续健康发展。三是转变执法理念,就是要改进和解决执法执勤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并在规范执勤、公正执法、热情服务等方面建章立制,落实向社会承诺的事项,开展便民利民活动,真正把执法为民思想根植于每一个警种、每一个民警,落实到每一个执法环节中,增强亲民意识,做到人民公安为人民。四是转变工作模式,主要是从集中性严打工作转变为做好经常性日常防范工作,加强对民警日常工作的引导和帮助,使民警明确基层基础工作为现实斗争服务。

总之,苦练基本功就是要以“三个基本”(应知的基本知识、应会的基本技能、应有的基本体能)为重点,立足本职,勤学苦练,努力提高“四个素质”(政治、法律、业务、体能素质)。具备了“四个素质”和“三个基本”,基层民警体现在工作中就应该做到“三懂四会”,即懂方针政策、懂法律法规、懂业务知识,会擒敌自卫、会执法执勤、会管理服务、会做群众工作。

教师三基建设学习心得篇七

今天是第一天的学习,有幸聆听吉林师大教授赵光辉为我们讲“做一个富有人格魅力的教师”看到这个题目,也是一个语文教师的习惯,由题目想开去:人格魅力一个人要想有一定的人格魅力真的是太难了,人格是一个大的话题,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不单单是为人、品格那是要求做人的资格,为人的品格。赵教授的讲授以贴近生活实际的案例,把深奥的理论,浅近我们的思想、我们的灵魂。

一、做经师易,人师难。

他说:教师有两种,即经师和人师。是啊,做经师容易做人师难,现在我们基本都能做到经师,而人师,我们所面临的那是有思想的孩子,我们的任务是培养人才,人才人才先人后才。有才无德是对社会的危害。所以我们现在开始由其是小学阶段更要注重的是人的教育,教书育人,要把育人放在首位,要改变自己的思想培养人才,从学会做人开始。

二、师爱——切教育的起点。

正所谓“师道立而善人多”我们做为一线教师,做为班主任由为重要的是对学生的爱,有人说:爱自己的孩子是本能,爱别人的孩子是神圣。我们教师就是这样的职业,我们教师就是这样有着神对思想的人。一切的教育成功的起点就是师爱。有爱才有教育,如果没有爱,教育在开始就结束了。

三、教师爱学生要讲究方式方法。

经调查95%的教师爱学习,可是调查学生能体会到老师的爱的仅占10%。那教师的那些爱哪里去了,在爱的传递过程中损耗了,没有让学生感受到那些爱。所以我们做为教师爱学生要讲究方式方法。

四、争取做一位“好教师”

教师三基建设学习心得篇八

使学生掌握体育的基础知识、基本技术和基本技能,是我国学校体育教学所需要的三项基本任务之一。很好地了解“三基”的具体概念和内容、“三基”本身的关系,对于完成“三基”教学任务,甚至对于完成学校体育教学任务,具有一定的作用。

体育方面的基础知识内容是相当丰富的。教学时,教师应教学生掌握关于人体解剖、生理、心理方面的知识。体育是以增强人的体质为根本目的的,教学时,教师还应使学生掌握为什么要参加体育活动,以及如何参加才能有效地增强体质等知识。

体育基本技术是指完成体育动作的合理的、基本的方法。教师通过讲解示范等教学活动,教会学生懂得和掌握怎样才是正确的跑,怎样才是正确的跳跃等等,这就是基本技术教学。学生掌握了符合基本技术要求的动作,并不就等于他们能完成锻炼身体的任务,要想达到有效的增强体质的目的,还得使学生根据自己的年龄、性别、身体健康状况去锻炼,才能收到较好的效果。

体育基本技能是指人们在掌握体育基础知识、基本技术的基础上,通过反复练习所获得的科学锻炼身体的能力。在体育教学中,教师除了使学生掌握体育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术以外还要着重使学生形成体育的基本技能。

“三基”是一个完整的体系,教学时要体现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学与用相结合的原则。学生不掌握体育基础知识,在学习基本技术时就会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不掌握基本技术和符合基本技术要求的运动动作,就直接影响体育技能和锻炼身体的实效。

只有全面完成“三基”的教学任务,才能使学生懂得体育基础知识、掌握体育基本技术,并运用所学到的知识、技术去科学地锻炼身体,达到增强体质的目的。

教师三基建设学习心得篇九

使学生掌握体育的基础知识、基本技术和基本技能,是我。

国学。

校体育教学所需要的三项基本任务之一。你知道优秀教师学习三基。

为期一年的“三基”培训学习已进行快两个月了,虽然时间并不长,但我们却认认真真地学了很多。我不敢说我掌握了很深的知识,更不敢说我的素质得到了提高,但可以说,听了实验小学六位老师的课后,让我受益匪浅。

在此,我针对我的一些听课,谈一些肤浅的认识:

一、创设活动情景,促进主体参与。

教学中创设各种活动的情景,可使学生的感知处在兴奋状态,引起无意注意,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这些情景创设具有很多作用:第一,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例如,xx老师在教学“6、7的加减法”一课时,首先出示几辆漂亮的车子,车身上分别写着6和7,然后让学生给这些车子找车轮,每个车轮上也标有数字,这样富有儿童情趣的情景一下子就激发了学生的兴趣,集中了学生的注意力。第二,引出学习问题。情景的创设就是为学生提供思考数学问题的素材,锻炼学生善于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数学知识的能力。例如,谢崇美老师在教学“除法竖式的写法”一课时,先出示操场上学生活动的场景,让学生观察,继而提出数学问题,从而为新课的教学作好了铺垫。第三,引出解决问题的思路。情景往往是一个实际问题,而解决数学问题往往需要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数学模型,这样,情景就对解决问题的思路的引发起到了促进作用。例如,李晓云老师在教学“6、7的加减法”一课时,让小熊从7个玉米中掰走一个,这个动画情景让学生一看就明白应从7里面减去一个,从而很快就列出算式7-1=6。第四,激发学生的探索意识。教学情景中没有直接告诉学生如何解决问题,而是需要学生自己提炼数学信息,探索解决问题的办法,这就培养了学生的探索意识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发挥语言魅力,抓住学生的心。

教学是一门艺术,教学语言更是一门艺术,谁能将它演绎得好,就能抓住学生的心。例如,周保华老师在教学六年级的应用题时,用精密的数学语言,烘托出应用题中的问题情景,用缜密的思路分析题中的数量关系,并对学生的一言一行给予肯定,让学生在课堂上充满信心,满怀希望地跟着老师一起转。

三、教学设计的实质是问题设计。

数学教学要充分地暴露数学思维过程,它是进行教学设计的重要依据。数学教学是数学思维活动的教学,没有问题就没有思维。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数学知识、思想、方法、观念都是在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因此,数学教学设计的中心任务就是要设计出一个或一组问题。吴怀忠老师的课就充分地体现了这一点,他在课堂上讲解的少,而是把教学内容设计成一个个循序渐进的问题,把数学教学过程组织成为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做数学”、学数学、增长知识、发展能力。

四、创设竞争情景,激发学习热情。

将竞争意识引进课堂,并尽量使每个学生有成功的机会。例如,毛仪群老师在课堂中让小组同学竞争,积极回答问题的加分、认真听讲的加分、有独特见解的加分等,课后再总结得分的情况,评出优胜组、数学之星等荣誉,这样创设竞争气氛,诱发学生上进意识,使每个学生都积极参与,提高学习水平,激发学习的欲望,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

五、在生活中学习数学。

数学来源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李霞老师的课注重了书本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例如,她在教学“角的初步认识”一课时,首先让学生从周围找角,然后抽象出角的概念,再在实践中折角,比较角的大小,学生因为已有了一定生活经验,加上老师的稍加点拨,学生就很轻松地认识了角。

上好一节课是不容易的,这需要我们花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还要借助长期以来的积淀。“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如果我们不多学习、多听课、多对比、多反思就找不到自己教学中存在的缺点、弱点,更不知道哪些方面需要改进,业务也无法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听课是作为一名教师的必修课,是教师成长的一条捷径。我相信:在这次培训学习中,只要我们能认真听课,虚心吸取别人的经验,再加上自己的悟性。我们的课堂教学水平一定会得到提升。

体育方面的基础知识内容是相当丰富的。教学时,教师应教学生掌握关于人体解剖、生理、心理方面的知识。体育是以增强人的体质为根本目的的,教学时,教师还应使学生掌握为什么要参加体育活动,以及如何参加才能有效地增强体质等知识。

体育基本技术是指完成体育动作的合理的、基本的方法。教师通过讲解示范等教学活动,教会学生懂得和掌握怎样才是正确的跑,怎样才是正确的跳跃等等,这就是基本技术教学。学生掌握了符合基本技术要求的动作,并不就等于他们能完成锻炼身体的任务,要想达到有效的增强体质的目的,还得使学生根据自己的年龄、性别、身体健康状况去锻炼,才能收到较好的效果。

体育基本技能是指人们在掌握体育基础知识、基本技术的基础上,通过反复练习所获得的科学锻炼身体的能力。在体育教学中,教师除了使学生掌握体育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术以外还要着重使学生形成体育的基本技能。

“三基”是一个完整的体系,教学时要体现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学与用相结合的原则。学生不掌握体育基础知识,在学习基本技术时就会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不掌握基本技术和符合基本技术要求的运动动作,就直接影响体育技能和锻炼身体的实效。

只有全面完成“三基”的教学任务,才能使学生懂得体育基础知识、掌握体育基本技术,并运用所学到的知识、技术去科学地锻炼身体,达到增强体质的目的。

本学期我校组织学习了“三基建设工作材料”,通过这段时间的学习我得知“三基”是指基层组织、基础工作和基本能力。做为一名青年教育工作者,我们应该善于将理论应用到实际工作中去,结合自身实际,应做到以下几点:

首先,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教师在教育活动中,首先要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即: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塑造学生的完美人格,为学生终生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我认为要教会学生生活。一个不会生活的孩子,他就不可能感觉到生活的美好。如果把学生的生活单单理解为学习、吃饭、睡觉,那就大错特错了。作为教师,应该有“生活处处皆课堂”的理念,能用睿智的头脑,引导学生;聪慧的双眼,观察学生;灵敏的耳朵,聆听学生。及时教育引导学生如何更好的享受生活。教师不只是“教书匠”,更是学生学会做人的引领者;不只是知识的传授者,更应该是学习的组织者、促进者;不只是教育工作者,还应该是教育规律的研究者。

其次,要树立正确学生观:学生是发展的个体,是可以塑造的人,他们是具有独立的思想、观点的人,是学习的主体。在处理师生问题上,不能强调“师道尊严”,而要强调民主、平等、尊重和赞赏;在对待自我上,要常常反思,每日“三省吾身”;在对待同事上,要相互学习,取长补短,要相互合作,共谋发展。

此,他也没有把握到教育的真谛,也没有取得教育的成功。良好的师德修养,应该是投入全身心的力量,去爱教育、爱学生。你爱教育事业,你才会取得事业成功的乐趣;你爱学生,你才会独具慧眼,发现每个学生的潜能,鼓励学生不断的探索,才能使学生的才华,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

第四、要有科学的创新精神。教师是引导学生进入科学殿堂和激励学生攀登科学高峰的领路人。崇尚科学,弘扬科学精神,进行科学创新,是教师的主要职责。科学最基本的要求是求真务实,开拓创新。教师的科学精神体现在教学科研的方方面面:在教学中敢于提出疑问,提出自己的新见解,并不断地探索真理;将自己的科研成果自然地融入到授课内容之中,既要灌输知识,更要教授方法,既要学习先贤,又能突破陈规。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和高校管理队伍首先必须是有科学创新精神的队伍,这样学校才是培养创新人才的基地,才能有效地推动素质教育,为社会为国家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人才。

作为一名有现代教育意识的教师要与时俱进,掌握计算机和网络信息技术,为我们的教学服务。

当然当好一名人民教师要做到的还很多很多。只要我们能不断的、认真的去完善自我,用我们的爱心、敬业的激情去做好教育工作,就能成为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

教师三基建设学习心得篇十

我自认为是个比较爱学习的人,毕竟不管从年龄上说还是从教龄上算自己都是比较年轻的,需要学的还有很多很多,所以我一向珍惜每一次学习机会。这次也不例外,当校长告诉我有一个出去听课学习的名额打算给我时,我毫不犹豫的欣然接受了。我参加的是“山东省第五批小学语文教学能手评选课堂教学现场会”,五天我的任务就是听课,一天八节课,那可真叫一个过瘾啊!回来后,本学期刚领的一本听课记录已被我密密麻麻地记满了。翻看着这几天沉甸甸的收获,那一堂堂精彩的课又浮现在眼前……最令人震撼的是那节《军神》,文字与录像的结合再加上老师那动情的语言不仅是学生,在座听课的老师也被带入了文中,带到了刘将军的手术台边。

《麻雀》中老师多次创设情境让学生把自己想像成小麻雀或老麻雀设身处地的去体会当时情形的危机和老麻雀的勇敢伟大。《从现在开始》一课,这是一节低年级的课文,老师对字词的训练非常扎实,形式灵活多样。同时老师很注重对学生学习方法和行为习惯的指导。课堂上老师语言生动亲切,创设情境使学生把自己想像成小动物。尤其是在问到猫头鹰当上大王后小动物们的感受时,老师直接亲切地问:“小动物们,这一个星期下来,说说你们的感受好吗?梅花鹿呢?美丽的孔雀呢?小斑马呢?”老师直接与学生以小动物的身份进行对话来体会猫头鹰和袋鼠当大王时他们的叫苦连天,以及小猴子给大家带来的快乐。

《去年的树》是一篇小童话,课文篇幅短小但十分感人,老师多次创设情境引发学生想象使童话中的人物在学生眼中生动起来,更让学生读出了文字背后更加丰富的内容。比如:在这茫茫的追寻路上,小鸟可能遇见什么?鸟儿睁大眼睛,盯着灯火看了一会儿,此时她会想些什么?在灯火没有完全熄灭前,帮大树写写他的心里话向小鸟讲述分别后的经历,写写曾经的往事或表达对小鸟的思念……像这样的几个环节把学生带入了课文中实现了学生与文本的对话。

此外还有《狼和小羊》《地震中的父与子》《白鹅》《狐狸和乌鸦》《猫》等精彩的课。回过头来想想,我发现成功的课一般有这样几个特点:

1、教师对教材挖掘比较深,比较透,理解到位。准确把握了训练的重点难点并通过各环节有效地落实。

2、对学生的训练比较扎实。尤其是低段的字词训练,朗读指导,高段的阅读写作方法指导等都很到位。另外,课上老师还注重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和学习习惯的培养。

3、教师都具有较好的自身素质,无论是朗读、板书还是课堂上一句简单的评价语都是一个闪光点。老师得体准确的语言,饱满的激情总能把学生带入情境,走进与文本的对话中。或许是因为这一直是我的一个缺陷的缘故吧!我总是格外关注老师在课堂上的情感。一节成功的课需要把学生带入文本的情境,也只有这样才能打动别人,才能称得上是一节好课。与之相背的当然就不能称得上好课了,听课过程中还有一点体会非常深,由于上课的是全省各地的老师,所以带着各地方音的普通话听起来特别刺耳。标准的普通话也应该算做教师素质的一个方面吧,我真庆幸不是听全国的课否则我的耳朵会更惨……记得上师范时,老师就告诉我们,普通话是教师的职业语言,如果连老师都说不好又指望谁去推广普通话呢?那就从我做起吧!

对于有效教学,谈不上有什么经验,要说感受可能会有一些。按我的理解,数学课的有效教学就是让学生听懂,学会,做对。

一节课是否有效,老师的一头自己是十分重要的。对教材的充分理解,之后备好一节课。上课前的教具学具的准备,对教案的熟悉,都是必不可少的。到了上课的时候,老师良好的教学素质,对课堂的掌握,教学中练习的设计是否合理科学,有没有考虑到面向全体学生、是否做到每一次练习都有明确的目标和要求,从而达到巩固知识、培养技能、发展智能的目的等等各方面无不关系到教学的效果。

所以,我觉得备课这一个环节,是上课有效的前提。教学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但生成并不意味着不需要预设、不需要备课。相反,有效的教学对预设的要求不是降低了,而是提高了。预设要能真正关注学生的发展,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为每个学生提供主动积极活动的保证;能为师生在教学过程中发挥创造性提供条件;能促使课堂多向、多种类型信息交流的产生并及时反馈。这就需要教师深入钻研教材,改变传统的备课模式,让“预设”真正服务于生成性的课堂教学。

首先,要认真钻研教材,为“预设”打好基础。教材是教学内容的载体,每一位教师都要认真研读、感悟、领会教材,了解教材的基本精神和编写意图,把握教材所提供的数学活动的基本线索,分析教材所渗透的数学思想、方法和学生活动的科学内涵,这样才能体会新教材蕴含的教学理念,备出高质量的教学预案。

其次,要改变备课模式,变“教案”为“学案”。学生是学习的主人,一切知识经验的获得都依赖于学生的自主建构、自我内化。离开了“学”,再精心的“设计”也没有意义,教师要充分考虑,预设学生可能出现的情况,并采取相应的对策。即对整个教学过程进行一种有准备、有意识的预设。

教学过程是动态生成的,尽管教师在备课时已经对课堂上可能发生的情况做了充分的预设,但是在课堂中,依然有太多的不确定性,更有出乎意料之外的情况发生。面对信息多变、资源多彩的课堂,教师要扮好倾听者、重组者、等待者、提升者这几种角色。做到:心中有案,行中无案,寓有形的预设于无形的、动态的教学中,不断捕捉、判断、重组课堂教学中从学生那里生成的各种各类信息,灵活驾驭教学过程,推进教学过程在具体情境中的有效生成。所以在教学中,当学生有了火花生成时,不要被这种火花电倒,应该采取积极的鼓励态度,如果学生的这种火花在课堂上无法进行研究或展开的,则留到课余或其他条件成熟时再研究,而这个过程需要教师全程参与和关注,不要简单的布置学生下课之后再研究,然后就不了了之,学生由于受到年龄、心理方面的影响,不可能会再进行进一步的研究,一次机会也就这样消失了。而在课堂中能研究的、能放大的,则必须敏感的捕捉和利用起来,要让学生有这样的感觉:无论是课堂上能研究的还是不能研究的,只要是我提出来的而且是有价值的,老师都会很重视,而且会和我一起想办法创造条件去进行研究。时间一久,学生的问题意识,学生的创新精神就会培养出来。

有效的数学教学,不仅在于成功的讲解,而且更取决于科学、高效率的练习。科学合理的练习是学生学习数学,发展思维的一项经常性的实践活动,也是师生信息交流的一个窗口,新课程下的数学练习应成为一种生活,一种活动,应着眼于学生的发展,而非单一的、千篇一律的重复。好的练习能主动地把学生学习的疑难问题、困惑之处诱发出来,及时予以纠正。从而实现数学知识的巩固和应用,使学生的思想品德得以熏陶,学习习惯、思维品质得以培养,思维方法得以训练,提高数学教学的有效性。

最后,我觉得撇开教师这头,学生的配合也是有效教学的一个保证。我这几年一直教低中年级,有一个深切的感受就是,学生的计算能力也是影响教学进展的重要因素。如果一个班级里学生的计算能力相对低,或者水平参差不齐、差距太大。都将影响上课的效率。课堂要有效,老师一般都想在短时间内进行必要的练习。而低中年级的数学课,计算是贯穿全过程的。如果计算能力差,要想加大练习的密度和深度,都是空谈了。有时候,还只能放慢上课速度来照顾全体。所以,我觉得在低年级,抓好口算教学,提高学生的口算能力,是至关重要的。

教师三基建设学习心得篇十一

教师能力的建设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基本要求之一。作为一名教师,长期以来我在教学实践中认识到自己能力的不足,为了提高教学水平,我积极参与了各种能力培训和学习机会。以下是我在教师能力建设学习过程中的一些体会和心得。

首先,提高学科知识能力是一名教师能力建设的基石。作为学科教师,必须具备深厚的学科知识和广泛的学科研究意识。我利用业余时间积极参加学科研讨会和学术交流活动,与同行进行深入交流,了解最新的学科发展动态。此外,我还利用互联网资源进行学科知识的自学和深入研究。通过这些方式,我不断提高了学科知识水平,不仅能够更好地解答学生提问,还能够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思考和探索。

其次,开展课堂教学能力的培养对于一名教师来说至关重要。在教师能力建设的过程中,我充分意识到课堂教学是教师能力的体现和培养的关键环节。为了提高课堂教学能力,我积极参与教学观摩活动,通过观摩他人的课堂,学习他们的优点和经验,进而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此外,我还经常反思自己的教学实践,总结经验教训,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方法和策略。在这个过程中,我逐渐培养起了讲课的自信心和应变能力,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自主性。

再次,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学习能力,教师需要培养一定的指导和辅导能力。作为学生成长的引领者,教师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因此,我不断提升自己的指导和辅导能力,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教育服务。我经常与学生进行深入的交流和沟通,了解他们的学习需求和困惑,并针对性地给予指导和建议。此外,我还通过学生辅导班和学生社团等途径为学生提供额外的学习支持,帮助他们更好地掌握学科知识,培养学习兴趣和学习方法。

最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创新能力是一名教师能力建设的重要内容。作为教育者,我们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引导他们主动参与学习和探索。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尝试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如故事讲述法、实践操作法等,让学生充分参与到课堂中,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参与度。同时,我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在这个过程中,我发现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兴趣都得到了显著提高,他们对学习更加积极主动,同时也展示出了创新的能力和潜力。

总之,在教师能力建设的学习中,我深刻认识到提高学科知识能力、开展课堂教学能力、培养指导和辅导能力以及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创新能力的重要性。通过不断学习与实践,我逐渐增强了自己的教学能力和素质,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学习能力。未来,我会继续不断学习和努力,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素质和教育能力,为培养优秀的人才做出更大的贡献。

教师三基建设学习心得篇十二

本学期我校组织学习了“三基建设工作材料”,通过这段时间的学习我得知“三基”是指基层组织、基础工作和基本能力。做为一名青年教育工作者,我们应该善于将理论应用到实际工作中去,结合自身实际,应做到以下几点:

其次,要树立正确学生观:学生是发展的个体,是可以塑造的人,他们是具有独立的思想、观点的人,是学习的主体。在处理师生问题上,不能强调“师道尊严”,而要强调民主、平等、尊重和赞赏;在对待自我上,要常常反思,每日“三省吾身”;在对待同事上,要相互学习,取长补短,要相互合作,共谋发展。

第三,要有良好的师德修养。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事业。与其它的职业比较,教师的职业更具有其示范性、公众性和教育性,因此,教师的职业要求教师应该具备更高、更严格的职业道德修养。师德修养的核心就体现在一个“爱”字上,一个教师不在于他教了多少年书,而在于他用心教了多少年书。第四、要有科学的创新精神。教师是引导学生进入科学殿堂和激励学生攀登科学高峰的领路人。崇尚科学,弘扬科学精神,进行科学创新,是教师的主要职责。科学最基本的要求是求真务实,开拓创新。教师的科学精神体现在教学科研的方方面面:在教学中敢于提出疑问,提出自己的新见解,并不断地探索真理;将自己的科研成果自然地融入到授课内容之中,既要灌输知识,更要教授方法,既要学习先贤,又能突破陈规。

当然当好一名人民教师要做到的还很多很多。只要我们能不断的、认真的去完善自我,用我们的爱心、敬业的激情去做好教育工作,就能成为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

教师三基建设学习心得篇十三

_月_日、_日我参加了区教育局组织的暑期小学语文教师培训。虽然只有短短的二天,但培训所给予我的启发和经验却是一笔永久的财富。几位对教育教学工作很有见解的专家以鲜活的教学课堂和丰富的知识内涵,给了我们具体的操作指导,使我的教育观念进一步得到更新,真是受益非浅。下面是我通过培训获得的点滴体会:

一、教师要不断进行知识更新。

这次培训中听了___副区长的讲座,我明白了阅读的真正意义,从大处说是为了国家的发展,而从小处说则是为了每一个学生、每一位教师的成长和生活。所以,阅读不应是一句虚无缥缈的口号,而更应该具体地体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

我们常说:要想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就应该有一桶水。那么这桶水从哪里来,从书中来,历史、哲学的、自然的、科学的……我们都应有所涉猎。这样我们的知识才能时时处于更新的状态,才能更好地去教育学生,去引导学生,并潜移默化地感染学生,让学生真正体会到阅读的快乐,而不是为应付读书而读书。

二、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

新课程改革的终极目标是什么?一句话: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因此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让学生在实践中丰富语言积累,掌握学习方法,提高基本技能,接受熏陶感染,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鼓励学生采用各种手段扩大阅读面,增强学生在一切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积极参加各种课改活动,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

新课程中也说到: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应该让学生更多地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直接培养能力。”可事实上,有多少人真正领悟到新课改的真谛呢?所以我对___老师的讲座深有同感。

此外,___老师的讲座,在言谈之中透露着充满哲理的思考也无不告诉我们:我们教师必须发现学生的优势智能,发展他的优势智能,为他们的“成才”提供方向,让每一个人都能为社会发展尽己所能。

三、把主动权还给学生不应是一句空谈。

只有把学习的选择权真正归还给学生,学生才有了获得主动发展的前提。

作为教师,我们肩上的担子是沉重的,面对如此重大的革新,我们要做什么?关注未来,放飞希望。首要的是我们要更新观念,要敢于打破传统教学中的条条框框,在教改的路上敢于创新。继而走上务实之路,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讲求实效。弃繁就简,走简单之路,返朴归真。直至把每一个孩子培养“成人”。

这也是我在阅读教学方面最大的感悟。语文是一门独立的课程形态,有特定的目标和任务,有独特的个性,这就是语文的本。在阅读教学中,我们要牢牢把握住这个本,从关注内容到关注语言,从“教教材”到“用教材教”,汲取传统教学中可取的东西。在“以读代讲,以读促悟”中,更要好好地体现教师的引导、点拨作用,在“尊重体验、个性解读、预设与生成”中要有清醒的理念,尽量避免走向“脱离文本、无效合作、表面自主、纵容个性”等极端。

在今后的日子里,我将不断地学习理论知识,不断拓展自己的阅读面,用理论指导教学实践,把研究和探索教育、教学规律结合起来,努力做一个专家型、学者型的教师,使自己无愧于“人类的灵魂工程师”这一称号。

教师三基建设学习心得篇十四

医生三基建设是指医生队伍中的“临床基本功、医学基础和职业素养”三个基本要素的培养和提升,是医生队伍素质提高的重要保障。近年来,医疗卫生事业蓬勃发展,对医生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加强医生三基建设已成为一个迫切的任务。本文将从我个人的学习实践角度出发,总结医生三基建设的学习心得和体会。

第二段:临床基本功。

作为医生,临床基本功是必不可少的。临床基本功包括病史采集、体格检查、辨证论治等方面的能力。我在临床实践中深刻体会到,临床基本功的扎实与否直接影响着医患沟通和诊疗效果。通过反复实践和学习,我不断提高病史采集的技巧和准确性,学习各种体格检查方法,并加强对临床辨证论治理论的学习和实践运用。临床基本功的提升需要不断的练习和积累,只有这样才能在临床工作中做到游刃有余。

第三段:医学基础。

医学基础是医生的根基,是医生职业成长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在医学基础学习中,我尤其注重对各种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和诊断治疗方法的学习。通过阅读医学文献、参加学术讲座和病例讨论,我不断拓宽自己的知识面,增加对疾病的理解和掌握。同时,我也加强了对医学研究方法和临床试验的学习,提高了科学思维和临床研究的能力。医学基础知识的掌握和学习对我在临床工作中的临床决策和医疗质量提升起到了重要作用。

第四段:职业素养。

作为医生,职业素养的培养是必须的。医生的职业素养包括医德、医风、医术等方面。我始终怀揣着对患者负责、奉献社会的初心,努力做到临床工作中热情、耐心、细致,关注患者的身心健康。我坚持勤学苦练,不断提升自己的业务水平,不断学习临床操作规范和新技术,以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此外,我也积极参与医患沟通和医学伦理学的学习,保护患者隐私和尊严,提升自己的沟通能力和职业操守。

第五段:总结。

通过医生三基建设的学习实践,我深刻体会到临床基本功、医学基础和职业素养对医生的重要性。临床基本功的提升可以使医生的诊疗效果更加准确和高效,医学基础的学习可以增加医生对疾病的了解和掌握,职业素养的培养可以使医生更好地履行职责,提供优质医疗服务。随着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医生三基建设的学习和实践是我们不断提高自我素质和适应社会需求的重要途径。我将继续加强学习,在医生三基建设上不断提升自己,为更好地服务患者,贡献自己的力量。

教师三基建设学习心得篇十五

本学期我校组织学习了“三基建设工作材料”,通过这段时间的学习我得知“三基”是指基层组织、基础工作和基本能力。做为一名青年教育工作者,我们应该善于将理论应用到实际工作中去,结合自身实际,应做到以下几点:

首先,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教师在教育活动中,首先要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即: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塑造学生的完美人格,为学生终生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我认为要教会学生生活。一个不会生活的孩子,他就不可能感觉到生活的美好。如果把学生的生活单单理解为学习、吃饭、睡觉,那就大错特错了。作为教师,应该有“生活处处皆课堂”的理念,能用睿智的头脑,引导学生;聪慧的双眼,观察学生;灵敏的耳朵,聆听学生。及时教育引导学生如何更好的享受生活。教师不只是“教书匠”,更是学生学会做人的引领者;不只是知识的传授者,更应该是学习的组织者、促进者;不只是教育工作者,还应该是教育规律的研究者。

其次,要树立正确学生观:学生是发展的个体,是可以塑造的人,他们是具有独立的思想、观点的人,是学习的主体。在处理师生问题上,不能强调“师道尊严”,而要强调民主、平等、尊重和赞赏;在对待自我上,要常常反思,每日“三省吾身”;在对待同事上,要相互学习,取长补短,要相互合作,共谋发展。

此,他也没有把握到教育的真谛,也没有取得教育的成功。良好的师德修养,应该是投入全身心的力量,去爱教育、爱学生。你爱教育事业,你才会取得事业成功的乐趣;你爱学生,你才会独具慧眼,发现每个学生的潜能,鼓励学生不断的探索,才能使学生的才华,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

第四、要有科学的创新精神。教师是引导学生进入科学殿堂和激励学生攀登科学高峰的领路人。崇尚科学,弘扬科学精神,进行科学创新,是教师的主要职责。科学最基本的要求是求真务实,开拓创新。教师的科学精神体现在教学科研的方方面面:在教学中敢于提出疑问,提出自己的新见解,并不断地探索真理;将自己的科研成果自然地融入到授课内容之中,既要灌输知识,更要教授方法,既要学习先贤,又能突破陈规。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和高校管理队伍首先必须是有科学创新精神的队伍,这样学校才是培养创新人才的基地,才能有效地推动素质教育,为社会为国家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人才。

作为一名有现代教育意识的教师要与时俱进,掌握计算机和网络信息技术,为我们的教学服务。

当然当好一名人民教师要做到的还很多很多。只要我们能不断的、认真的去完善自我,用我们的爱心、敬业的激情去做好教育工作,就能成为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

教师三基建设学习心得篇十六

青海省省委十二届六次全体会议最主要的成果是审议通过了《中共青海省委关于加强“三基”建设提升执政水平的意见》,对“三基”建设的总体要求、目标任务、基本原则和方法步骤作出了明确部署,这是新形势下实现我省基层组织全面加强、基础工作全面进步、基本能力全面提升的行动方略。我们必须认真学习、领会,准确把握“三基”建设的目标和举措,把《意见》精神不折不扣地贯彻落实好。《意见》提出了两年见成效、七年大变样的“两步走”奋斗目标,明确了每一步的时限、任务、举措、目标,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和可操作性。之所以确定“两步走”,主要考虑到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三基”方面的问题常是日积月累而来,并非朝夕即成,因此要解决问题也不能急于求成,毕其功于一役,必须要有一个重点突破、循序渐进的过程。“两步走”的安排,正是从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出发,统筹当前和长远,兼顾需要和可能,与“三区”建设等重大部署和战略目标相一致。

加强“三基”建设,是贯彻中央决策部署、切实肩负起历史使命的必然要求,是有效攻克薄弱部位、夯实党的执政根基的固本之策,是密切联系和服务群众、深化拓展教育实践活动的重大举措。为此,《意见》共30条,其中26条是关于加强“三基”的主要措施,这些措施呈现了系统性,把“三基”作为一个有机整体,从组织建设、制度设计政策规定、规范管理、投入保障等方面提出了一揽子措施,给出了开展“三基”工作的具体指导;突出了针对性,措施指向明、规定硬、含金量高,确保“三基”建设不走过场,不变样;体现了创新性,继承传统有益做法,并汲取民族团结进步先进区创建和教育实践活动的经验,既立足当前、又兼顾长远,为“三基”建设增添了持久动力和后劲。《意见》还站在建设法治青海的高度,强调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动“三基”建设向着科学化、法制化轨道迈进。

根据省委提出的“青海党建工作要走在全国前列”的重要指示精神和全省组织部长工作会议提出的集中精力“抓三基、强三基”的重大部署。我局始终把“三基”工作作为党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保持队伍纯洁性等重点工作上下功夫、求突破、见实效。基层党建工作是一项基础性工作,是组织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基层党建工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我们党能否真正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加强“三基”建设,关乎全局、关乎长远、关乎根本,是做好一切工作的基本前提,是落实目标任务的根本保证,是夯实执政之基的必然要求,对于推进城市建设工作,提升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是在理论上科学界定了“三基”的基本内涵及其相互关系。省委对“三基”的基本内涵做出科学界定,并首次把三者作为一个整体来全面部署,为系统梳理基层、基础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找到了突破口,为实现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有效攻克基层、基础工作中的薄弱环节,提供了理论支撑。省委《意见》指出:“以强化基层组织为关键,以做实基础工作为路径、以提升基本能力为手段”,这是对“三基”建设的辩证关系的科学概括,做到了把握关键问题、突出重点领域、明确主攻方向的联接互动,展现了省委对加强“三基”建设工程系统而成熟的理论指导。

二是“三基”建设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在青海的生动体现,深化了对治青理政特点和规律的认识。首先,加强“三基”建设体现了省委坚持发展的眼光看问题,尊重和运用规律解决问题,符合青海省发展相对落后的省情和处于加快转型发展关键期的现实;其次,加强“三基”建设体现了省委坚持以矛盾的观点看问题,直接切中制约我省发展的关键因素,做到“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最后,加强“三基”建设体现了省委坚持群众路线的观点,牢固树立为人民服务,对群众负责的宗旨意识。

三是“三基”建设体现了马克思主义方法论,具有鲜明的系统性、针对性和创新性。首先,加强“三基”建设体现了协调发展的方法论要求,统筹了当前和长远,兼顾了需要和可能,真正做到了协调发展,呈现了系统性;其次,加强“三基”建设体现了一切从实际出发的方法论要求,《意见》立足全局、全面部署,又针对不同地区、不同行业、层级的实际情况和特点区别对待,做到了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突出了针对性。最后,加强“三基”建设体现了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方法论要求,具有鲜明的创新性。

准确把握“三基”建设的目标和举措,才能按照省委的统一要求,牢固树立抓基层的鲜明导向,以高度的思想和行动自觉加以推进,不折不扣地把工作一抓到底。我们要做到认识到位、学习先行、行动迅速,尽责履职、身体力行、统筹谋划,系统把握、协同推进、综合治理,实现“三基”建设全面进步、全面过硬,不断提升执政水平。

教师三基建设学习心得篇十七

《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从2014年12月15日至18日连续四天晚上在中央电视台播出,更加安排,老师们进行自行收看,结合我的工作实际情况,利用课余时间在网上进行收看,并且在质量分析会上还组织了老师观看了第一集。

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已经取得了明显效果,但是作风建设并非就此告一段落,作风建设没有休止符,永远在路上,作风建设应该在心得起点上迈向新的征程。

作风建设具有反复性和顽固性,需要长期检查长效机制,作为党员干部长期坚持的一项常规工作来抓好抓实,如果进行阶段式的抓,就会出现一些诟病复发,出现反弹。作风建设关系到党的形象,关系到政府的威信,如果出现一阵风式抓,出现时而松时而紧的现象,不能取到长期效果。近期,可以看出少数部门少数公职人员已经开始出现作风建设滑坡的现象,需要及时进行整改,遏制不正之风的反弹。

作为教师,要将学生的`利益放在首位,做好自己的教学常规,认真参与集体备课,要有认真精神,善于听取同行的意见和建议,不断整改自己的教学设计,在设计过程中,要站在学生角度思考问题,备课的同时要备学生;认真批改学生作业,特别是高三学生需要进行面批,当面指出学生的得分点,失分点等;要有牺牲精神,在自己的休息时间里为学生进行辅导,帮助学生解决疑难问题;要随时与学生进行沟通,了解学生的学习生活情况,帮助解决学生急需解决的问题;关注学生的心理动态,及时发现和解决心理波动较大的问题学生,给予必要的心理疏导;通过开展活动,帮助学生缓解高考压力,让学生科学备考,提高学习效率。

作为教师,要做到师德高尚,认真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要有敬业精神,要为学生的成长搭建平台。作为教师,要廉洁从教,不从事兼职兼课行为,不从事有偿补课等行为。只有做好常规的工作,才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19175340.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