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教研室教研培训总结(热门18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2-13 17:29:06
县教研室教研培训总结(热门18篇)
时间:2023-12-13 17:29:06     小编:雁落霞

一个好的总结可以帮助我们发现自己的不足和改进的方向。写总结时,应该充分思考和反思过去的经验和教训。附上了一些总结范文,供大家参考和学习如何提升总结的质量。

县教研室教研培训总结篇一

为了进一步提高我县研培人员的整体素质,努力打造一支思想品质良好,职业道德高尚,业务水平精湛,高素质、专业化,工作作风过硬的研培队伍,稳步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和发展。我们开展以研培工作为中心,以提高研培能力为目标研培建设活动。结合本县师资队伍状况,采取坚持工作重心下移,构建研培网络体系的有效措施,积极探索研培的新模式,使我县研培工作登上新的台阶。

一,走进基层,实现工作重心下移,构建研培网络体系。

今天的课程改革正催生着课堂教学的种种变化,在课堂上,教师每天面临着意想不到的新情况,新问题和新困惑,教师每天在寻求解决问题,摆脱困惑的方法和策略。我校的研培人员虽然是由各校的优秀教师选拔而来,而踏上研培之路,受传统教研方式束缚,就渐渐地无望了讲台,脱离课堂,越脱越远,而今早已不上课,却对教师大谈如何上课,收效甚微,而新课改以其“新”的特点决定不论是研培人员,还是实验教师参与起点相同,面对的是全新的形势,时代特点也决定了不会有现成的前置理论可以拿来套用,大家都是在一种“摸着石头过河”的状态跃入课改的洪流,这就意昧着研培人员不能站在岸上“光说不练”,必须在三尺讲台的亲身试教中,亲自体验课改的温热冷暖。

教研员是“老师的老师”,对一线老师教研活动具有引领、示范积极的指导作用。可惜很多研培人员“只研不教”,研培人员不上讲台,不讲课,致使指导脱离了教学实际,构建了理想课堂理论性太强,研究对象太空,不贴近学校、教师、学生和教学实际,导致教研活动脱离了教研需要,偏离了教研本身的出发点,对基层教师往往口头指导,优点谈一点,问题指一堆,理论来一条,教研员与教师距离越来越远,对课改的进展指导缺乏针对性和实效性。同时,我县校际之间教师素质发展不均衡,参差不齐,城乡强弱差距大,乡与乡之间,城镇与城镇之间也有差距,针对这些实际情况,我们采取了“蹲点式”包校,“下水式”投入课堂,“内需式”储存理论等措施。坚持工作重点下移,努力构建联姻结对子,学科研培网络以基地校为龙头的区域联合体等研培网络体系。

二、充分发挥研培网络体系作用,解决基层学校中教学的实际问题,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按照教育局的要求,我们对全县中小学进行了研培体系的重建。采取“强强联合、强弱合作、重点扶弱、整体提高”的原则,组织构建了新的研培网络,做到了研培工作的组织落实。具体做法:一是对全县城乡初中和小学领导班子工作业绩、教育教学管理水平、教师队伍整体素质、课程改革的推进情况、教育教学质量进行综合评估,摸清基层学校的实际。我们把全县城镇三所初中和14个乡镇的22所初中以及城乡小学,按照区域优势互补原则,构建了以基地校为龙头的5个区域联合体。二是采取城镇学校和乡镇学校、乡镇学校和乡镇学校联姻结对子的办法,实现强强联合优势互补,强弱合作重点帮扶、整体提高带动中间的目标。三是建立学科研培网络,每个学科都要由本科教研员牵头成立组织成立研培学科组,构建“教师—教研组—学校—教研员—教师进修学校”的整体研培体系,充分保障研培工作的点面结合,做到整体覆盖,不留死角。四是教研员分工包校,保证整体调控。五是加强基地校建设,建立骨干教师档案,积极培养骨干教师,充分发挥基地校和骨干教师在研培工作中的引领和示范作用。六是构建信息网络平台,通过庆安教研网开展研培活动。七是加强领导,制定各级研培机构的工作方案和细则,确保研培工作不流于形式。

研培网络的构建得到了教育局和基层学校的支持和欢迎。我们通过研培网络,利用多极平台积极开展研培活动,极大地提升了研培工作效率,取得了显著成效。

三、“蹲点式”包校、“下水式”投入课堂、“内需式”储存理论等实施“深水作业”重心下移,提高研培人员整体素质,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确保研培质量,增进研培实效。

为了提升研培工作质量,根据我县研培人员的实际,我们制定了研培人员整体素质提高方案。学校领导班子根据新时期教育事业发展和全县教育教学改革的需要,确立了技术先进学者型、专家型研培人员队伍的工作目标。紧紧围绕研培人员的职业道德修养、教育教学理论、专业化水平、现代教育技术、教育科研教研、教育教学水平、教育教学评价、为基层学校服务等方面的提升和发展,开展了多种形式和内容的校本培训和校本教研活动。开展了以“树形象、练硬功、做人梯、当先锋”为主题的岗位练兵活动,其中,以“蹲点式”参与学校培训和教研,“下水式”投入到课堂教学,“内需式”储存理论的业务练兵活动为重点,工作重心下移,“深水作业”使岗位练兵落到了实处,收到了预期的效果,极大地提升了全体教研员的素质。

“蹲点式”参与学校培训和教研,就是让研培人员在工作实践中打造锻炼,提升自身素质。我们制定了研培人员蹲点工作制定,明确了工作内容和工作目标。为了推进教研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深入开展学校常态教学研究,有效指导基层学校工作。规定和分配每位研培人员到农村和城区各一所学校蹲点工作。要求研培人员从课堂教学、校本教研、教学常规落实等方面着眼,以学校每位教师为主体,以教研组为依托,构建起从“教师、教研组、学校、教研员到教科研部门”的教育教研网络。教研员以“参与者、合作者、指导者、服务者、研究者”的角色,开展学校教学和教研改进的实践研究,努力打造新型的教研文化。蹲点过程中,要求研培人员结合所在蹲点单位的实际,制定具体、详实、针对性强、具有可操作性的蹲点工作计划。规定每学期研培人员在学校进行集中蹲点时间不少于一个月。教研员要以蹲点学校为基地,组织开展本学科的教学研讨活动,至少确定一项学科教研课题或教研专题,制定实施方案,进行实验研究。集中“蹲点包校”结束之后,至少写一篇应用研究随笔或一篇应用研究论文。每学期上研讨课不少于两节,听课不少于40节,评课不少于10节,参与本学校教研组活动不少于4次。要在一线总结经验,在一线培养典型,在一线解决问题,在一线体现成果。积极撰写蹲点日记,促进对教育教学的深入思考,广泛征求蹲点学校的意见和建议,及时调整和改进自己的工作内容和方法。蹲点中,教研员要把原先的“听课—评课”拓展为“预设—上课—评课—改进”不断的循环的过程,促进了一线教师的课堂教学的改进;蹲点中,研培人员和教研组一起,把原先的“参与—评价”式面上的教研,拓展成“策划—研究—实施—评价”深入式校本教研,提高了教师的教科研意识和能力,推动了学校课程资源的开发和课程改革,提高了研培人员自身的素质,加大了指导力度和研究力度。

“下水式”投入到课堂教学,就是要研培人员在课堂教学中锻炼提高自己的素质。研培人员“下水”执教,使教学研究活起来,研培人员根据研究需要选择适当课题现场执教,把先进的理念在课堂中体现。上课主要有三种类型。一种是集体备课后,上“研讨课”,体现研究性。二是按课程标准要求,有准备地上“达标课”,主要体现实验性。三是基于某研究课题或某种教学实验而上“演示课”,体现示范性。研培人员上课体现了现场培训作用,也可以使校本培训更贴近教学实际,推进校本研修的开展,更能提高自己研究水平、指导能力和服务意识。

“内需式”储蓄理论,就是在实际工作中,研培人员按照自己工作内在需要选择理论学习内容,这样才能从心底里愿意学习,教师也愿意接受,充分调动研培人员和教师学习理论的积极性,不断地提高自身素质。结合这一实际情况,我校开展了每学期研究一个专题、举行两次讲座、写好三篇文章的业务提高活动。研究一个专题:我校根据研培人员的工作性质和工作特点,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研究专题:一方面从工作重点中确定。另一方面从教学诊断中确定.。举行两场讲座:研培人员的事业在基层,研究成果在回归学校,回归教师。而且为了在更大层面上发挥研培人员指导作用,必须打破“一对一”的指导模式。因此,我校每学期为基层学校举办两场教学讲座。通过讲座,传播先进的教育教学经验以及自己的研究成果,更好地推动广大教师专业成长,同时,也促进自身素质的提高。举行讲座时我们注意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方面,问题从实际中来,研培人员为基层讲座的主要目的是推动我县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因此,我们要求研培人员应当重点关注基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普遍问题,并以此为教学讲座的主要选题。另一方面,案例从课堂中选。我们要求研培人员要根据一线教师的教学特点,教学讲座不能停留在理论的阐释,要选取具体的案例进行剖析,让教师从形象鲜活的教学事件中获得启迪。这些案例除了从书面阅读和影象收视中获取,更重要的是来源基层教师的课堂教学。这些案例真实、有针对性、更有说服力。因此,我们要求研培人员在深入课堂听课辅导的过程中应注意发现和整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具有典型意义的正反案例。再一方面,对策要切实有效。发现问题是为了解决问题,研培人员在讲座中不能只是查摆问题,更重要的是指明解决问题的具体策略和方法,策略与方法应符合教学实际,能解决实际问题。

撰写三篇文章。经常动笔撰写文章,可以有效地梳理思维,促使研培人员更理性地思考教育问题,并使问题思考更有深度,是提高研培人员素质不可或缺的一环。因此,我们为让研培人员养成勤于动笔的习惯,开展了每年撰写三篇以上的研究文章研修活动。主要从以下两方面入手。一方面,样式多一点。教研文章形式多样,理论文章,经验总结,课题总结,调查报告,教学设计,案例反思,教学叙事,教学随笔等。研培人员撰写文章不能仅限于一种样式,而应多涉及以锻炼自己的写作能力需要。要借助写教育日记、教育故事、教育随笔等方式,以写促思,并使反思成为专业生活的自觉状态。另一方面,讨论深一点。研培人员撰写文章不能仅满足于有所得,而应对自己提出较高的要求,做到理论探讨有深度,措施方法有创意。

四.巩固研培成果,拓宽研培渠道,探索研培模式,再创研培教研的新局面。

几年来的研培建设活动,使我们深深地认识到推进课程改革,实施素质教育,基础在学校,主渠道是课堂。校本课程的开发,学习方式的转变,教师的专业发展概无例外,作为县级进修学校,各项工作必须落实在基础的实践层面上,这就决定了新的教研方式必须坚持重心下移。“蹲点式”包校,“下水式”投入课堂,“内需式”储存理论等“深水作业”。使我们研培人员走进学校,深入调查研究,倾听教师的呼声,增进彼此的了解;走近教师,进行心灵的沟通,缩短彼此的距离。发现问题,确定研培主题,指导实践,总结经验,树立典型。变指令性安排为参与式服务。通过听课、评课、亲自做课、参与和指导教研活动,构建以基地校为龙头的五个区域联合体、校与校联姻结对子、学科研培网络等教研方式。达到了指导、帮助的目的,促进教师的教学反思,努力成为新课程理念的创生者和实践者、教师专业成长的引领者和促进者、教师教育智慧的催生者和推广者。并在这一过程中,实现教研员与教师的共同成长。这一策略,有利于提高教师的课程实施能力;有利于发挥骨干教师的探路辐射作用;有利于交流和推广教学经验;有利于加强实验监控与调控;有利于推动校本教研,实现优质资源共享,扩大教研活动教师的参与面,提高教研工作的实效性。在工作中我们还将根据研培工作实际需要,不断更新研培方式,展示和推广本地成果,借鉴外地经验,拓宽研培渠道。充分发挥区校教研融合互补,实践反思,多向互动,相互促进,相辅相成,以此构成多元开放的“有效研培”共同体的优势。搭建专业引领下的服务合作与研培一体的格局。再创我县研培工作的新局面。

县教研室教研培训总结篇二

本站发布15年县教研室教研培训总结,更多15年县教研室教研培训总结相关信息请访问本站工作总结频道。

为了进一步提高我县研培人员的整体素质,努力打造一支思想品质良好,职业道德高尚,业务水平精湛,高素质、专业化,工作作风过硬的研培队伍,稳步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和发展。我们开展以研培工作为中心,以提高研培能力为目标研培建设活动。结合本县师资队伍状况,采取坚持工作重心下移,构建研培网络体系的有效措施,积极探索研培的新模式,使我县研培工作登上新的台阶。

一,走进基层,实现工作重心下移,构建研培网络体系。

今天的课程改革正催生着课堂教学的种种变化,在课堂上,教师每天面临着意想不到的新情况,新问题和新困惑,教师每天在寻求解决问题,摆脱困惑的方法和策略。我校的研培人员虽然是由各校的优秀教师选拔而来,而踏上研培之路,受传统教研方式束缚,就渐渐地无望了讲台,脱离课堂,越脱越远,而今早已不上课,却对教师大谈如何上课,收效甚微,而新课改以其“新”的特点决定不论是研培人员,还是实验教师参与起点相同,面对的是全新的形势,时代特点也决定了不会有现成的前置理论可以拿来套用,大家都是在一种“摸着石头过河”的状态跃入课改的洪流,这就意昧着研培人员不能站在岸上“光说不练”,必须在三尺讲台的亲身试教中,亲自体验课改的温热冷暖。

教研员是“老师的老师”,对一线老师教研活动具有引领、示范积极的指导作用。可惜很多研培人员“只研不教”,研培人员不上讲台,不讲课,致使指导脱离了教学实际,构建了理想课堂理论性太强,研究对象太空,不贴近学校、教师、学生和教学实际,导致教研活动脱离了教研需要,偏离了教研本身的出发点,对基层教师往往口头指导,优点谈一点,问题指一堆,理论来一条,教研员与教师距离越来越远,对课改的进展指导缺乏针对性和实效性。同时,我县校际之间教师素质发展不均衡,参差不齐,城乡强弱差距大,乡与乡之间,城镇与城镇之间也有差距,针对这些实际情况,我们采取了“蹲点式”包校,“下水式”投入课堂,“内需式”储存理论等措施。坚持工作重点下移,努力构建联姻结对子,学科研培网络以基地校为龙头的区域联合体等研培网络体系。

二、充分发挥研培网络体系作用,解决基层学校中教学的实际问题,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按照教育局的要求,我们对全县中小学进行了研培体系的重建。采取“强强联合、强弱合作、重点扶弱、整体提高”的原则,组织构建了新的研培网络,做到了研培工作的组织落实。具体做法:一是对全县城乡初中和小学领导班子工作业绩、教育教学管理水平、教师队伍整体素质、课程改革的推进情况、教育教学质量进行综合评估,摸清基层学校的实际。我们把全县城镇三所初中和14个乡镇的22所初中以及城乡小学,按照区域优势互补原则,构建了以基地校为龙头的5个区域联合体。二是采取城镇学校和乡镇学校、乡镇学校和乡镇学校联姻结对子的办法,实现强强联合优势互补,强弱合作重点帮扶、整体提高带动中间的目标。三是建立学科研培网络,每个学科都要由本科教研员牵头成立组织成立研培学科组,构建“教师—教研组—学校—教研员—教师进修学校”的整体研培体系,充分保障研培工作的点面结合,做到整体覆盖,不留死角。四是教研员分工包校,保证整体调控。五是加强基地校建设,建立骨干教师档案,积极培养骨干教师,充分发挥基地校和骨干教师在研培工作中的引领和示范作用。六是构建信息网络平台,通过庆安教研网开展研培活动。七是加强领导,制定各级研培机构的工作方案和细则,确保研培工作不流于形式。

研培网络的构建得到了教育局和基层学校的支持和欢迎。我们通过研培网络,利用多极平台积极开展研培活动,极大地提升了研培工作效率,取得了显著成效。

三、“蹲点式”包校、“下水式”投入课堂、“内需式”储存理论等实施“深水作业”重心下移,提高研培人员整体素质,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确保研培质量,增进研培实效。

为了提升研培工作质量,根据我县研培人员的实际,我们制定了研培人员整体素质提高方案。学校领导班子根据新时期教育事业发展和全县教育教学改革的需要,确立了技术先进学者型、专家型研培人员队伍的工作目标。紧紧围绕研培人员的职业道德修养、教育教学理论、专业化水平、现代教育技术、教育科研教研、教育教学水平、教育教学评价、为基层学校服务等方面的提升和发展,开展了多种形式和内容的校本培训和校本教研活动。开展了以“树形象、练硬功、做人梯、当先锋”为主题的岗位练兵活动,其中,以“蹲点式”参与学校培训和教研,“下水式”投入到课堂教学,“内需式”储存理论的业务练兵活动为重点,工作重心下移,“深水作业”使岗位练兵落到了实处,收到了预期的效果,极大地提升了全体教研员的素质。

“蹲点式”参与学校培训和教研,就是让研培人员在工作实践中打造锻炼,提升自身素质。我们制定了研培人员蹲点工作制定,明确了工作内容和工作目标。为了推进教研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深入开展学校常态教学研究,有效指导基层学校工作。规定和分配每位研培人员到农村和城区各一所学校蹲点工作。要求研培人员从课堂教学、校本教研、教学常规落实等方面着眼,以学校每位教师为主体,以教研组为依托,构建起从“教师、教研组、学校、教研员到教科研部门”的教育教研网络。教研员以“参与者、合作者、指导者、服务者、研究者”的角色,开展学校教学和教研改进的实践研究,努力打造新型的教研文化。蹲点过程中,要求研培人员结合所在蹲点单位的实际,制定具体、详实、针对性强、具有可操作性的蹲点工作计划。规定每学期研培人员在学校进行集中蹲点时间不少于一个月。教研员要以蹲点学校为基地,组织开展本学科的教学研讨活动,至少确定一项学科教研课题或教研专题,制定实施方案,进行实验研究。集中“蹲点包校”结束之后,至少写一篇应用研究随笔或一篇应用研究论文。每学期上研讨课不少于两节,听课不少于40节,评课不少于10节,参与本学校教研组活动不少于4次。要在一线总结经验,在一线培养典型,在一线解决问题,在一线体现成果。积极撰写蹲点日记,促进对教育教学的深入思考,广泛征求蹲点学校的意见和建议,及时调整和改进自己的工作内容和方法。蹲点中,教研员要把原先的“听课—评课”拓展为“预设—上课—评课—改进”不断的循环的过程,促进了一线教师的课堂教学的改进;蹲点中,研培人员和教研组一起,把原先的“参与—评价”式面上的教研,拓展成“策划—研究—实施—评价”深入式校本教研,提高了教师的教科研意识和能力,推动了学校课程资源的开发和课程改革,提高了研培人员自身的素质,加大了指导力度和研究力度。

“下水式”投入到课堂教学,就是要研培人员在课堂教学中锻炼提高自己的素质。研培人员“下水”执教,使教学研究活起来,研培人员根据研究需要选择适当课题现场执教,把先进的理念在课堂中体现。上课主要有三种类型。一种是集体备课后,上“研讨课”,体现研究性。二是按课程标准要求,有准备地上“达标课”,主要体现实验性。三是基于某研究课题或某种教学实验而上“演示课”,体现示范性。研培人员上课体现了现场培训作用,也可以使校本培训更贴近教学实际,推进校本研修的开展,更能提高自己研究水平、指导能力和服务意识。

“内需式”储蓄理论,就是在实际工作中,研培人员按照自己工作内在需要选择理论学习内容,这样才能从心底里愿意学习,教师也愿意接受,充分调动研培人员和教师学习理论的积极性,不断地提高自身素质。结合这一实际情况,我校开展了每学期研究一个专题、举行两次讲座、写好三篇文章的业务提高活动。研究一个专题:我校根据研培人员的工作性质和工作特点,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研究专题:一方面从工作重点中确定。另一方面从教学诊断中确定.。举行两场讲座:研培人员的事业在基层,研究成果在回归学校,回归教师。而且为了在更大层面上发挥研培人员指导作用,必须打破“一对一”的指导模式。因此,我校每学期为基层学校举办两场教学讲座。通过讲座,传播先进的'教育教学经验以及自己的研究成果,更好地推动广大教师专业成长,同时,也促进自身素质的提高。举行讲座时我们注意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方面,问题从实际中来,研培人员为基层讲座的主要目的是推动我县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因此,我们要求研培人员应当重点关注基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普遍问题,并以此为教学讲座的主要选题。另一方面,案例从课堂中选。我们要求研培人员要根据一线教师的教学特点,教学讲座不能停留在理论的阐释,要选取具体的案例进行剖析,让教师从形象鲜活的教学事件中获得启迪。这些案例除了从书面阅读和影象收视中获取,更重要的是来源基层教师的课堂教学。这些案例真实、有针对性、更有说服力。因此,我们要求研培人员在深入课堂听课辅导的过程中应注意发现和整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具有典型意义的正反案例。再一方面,对策要切实有效。发现问题是为了解决问题,研培人员在讲座中不能只是查摆问题,更重要的是指明解决问题的具体策略和方法,策略与方法应符合教学实际,能解决实际问题。

撰写三篇文章。经常动笔撰写文章,可以有效地梳理思维,促使研培人员更理性地思考教育问题,并使问题思考更有深度,是提高研培人员素质不可或缺的一环。因此,我们为让研培人员养成勤于动笔的习惯,开展了每年撰写三篇以上的研究文章研修活动。主要从以下两方面入手。一方面,样式多一点。教研文章形式多样,理论文章,经验总结,课题总结,调查报告,教学设计,案例反思,教学叙事,教学随笔等。研培人员撰写文章不能仅限于一种样式,而应多涉及以锻炼自己的写作能力需要。要借助写教育日记、教育故事、教育随笔等方式,以写促思,并使反思成为专业生活的自觉状态。另一方面,讨论深一点。研培人员撰写文章不能仅满足于有所得,而应对自己提出较高的要求,做到理论探讨有深度,措施方法有创意。

四.巩固研培成果,拓宽研培渠道,探索研培模式,再创研培教研的新局面。

几年来的研培建设活动,使我们深深地认识到推进课程改革,实施素质教育,基础在学校,主渠道是课堂。校本课程的开发,学习方式的转变,教师的专业发展概无例外,作为县级进修学校,各项工作必须落实在基础的实践层面上,这就决定了新的教研方式必须坚持重心下移。“蹲点式”包校,“下水式”投入课堂,“内需式”储存理论等“深水作业”。使我们研培人员走进学校,深入调查研究,倾听教师的呼声,增进彼此的了解;走近教师,进行心灵的沟通,缩短彼此的距离。发现问题,确定研培主题,指导实践,总结经验,树立典型。变指令性安排为参与式服务。通过听课、评课、亲自做课、参与和指导教研活动,构建以基地校为龙头的五个区域联合体、校与校联姻结对子、学科研培网络等教研方式。达到了指导、帮助的目的,促进教师的教学反思,努力成为新课程理念的创生者和实践者、教师专业成长的引领者和促进者、教师教育智慧的催生者和推广者。并在这一过程中,实现教研员与教师的共同成长。这一策略,有利于提高教师的课程实施能力;有利于发挥骨干教师的探路辐射作用;有利于交流和推广教学经验;有利于加强实验监控与调控;有利于推动校本教研,实现优质资源共享,扩大教研活动教师的参与面,提高教研工作的实效性。在工作中我们还将根据研培工作实际需要,不断更新研培方式,展示和推广本地成果,借鉴外地经验,拓宽研培渠道。充分发挥区校教研融合互补,实践反思,多向互动,相互促进,相辅相成,以此构成多元开放的“有效研培”共同体的优势。搭建专业引领下的服务合作与研培一体的格局。再创我县研培工作的新局面。

县教研室教研培训总结篇三

过去的一学年(下学期),我们音乐学科能结合区情、校情认真贯彻省市、区上级教研部门的工作精神,继续坚定不移地开展中小学以及高中的音乐课程课改,立足于在教材、教法研究、服务基层教师需求上开创一条新的教研路子。紧紧围饶课堂教学优化这一中心,整体提升我区艺术教学水平。

二、主要音乐教研工作回顾:

主要的措施:集体调研、一校三天、讲座访谈、观摩交流、专项培训。

主要的对象:高中生、小学生与初中的有效衔接。

(一)深化新的高中音乐课程的改革。

为了更好的开展高中音乐课改工作,我区还不惜花重金组织校长、教导主任及学科教研员到山东省、宁夏等地区学习交流。回来后结合区情,撰写调查报告,开设高中音乐模块的教学与系列教研活动。

1、定期有效开展课程管理及质量监控调查。近年来,各校领导及教师已给于高中音乐高度的重视和配合。(调查提纲*学校有否按计划开课、*xx区高中音乐教师队伍现状调查、*在音乐学科中学生自选模块兴趣情况调查)调查反馈:对于高中缺优秀音乐骨干教师的问题,区教育局立即向全国招聘骨干教师、优秀应届毕业生解决师资问题。

2、配合广州市教研室开展高中音乐教学案例、音乐优秀录像课评比活动。促进高中音乐课的教学交流、经验提升。

3、开展高中音乐课程的相关专题研究课展示,深入研究高中各种不同模块的音乐课教学模式和课型,使高中的音乐教育课程模块教学符合学生自选需求。组织本区高中教研活动8次、外出参加省、市教研培训7次。如王雪文、凌志梅、李曦、蔡浪、王丹丹、曾倩雯等老师教研出勤率高,学习收获大。分别受到市和区教研员的表扬。

课改领先的有47中、华美中学、89中、75中、44中、天荣中学、东圃中学、暨大附中、华工附中等。

(二)切实抓好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工作,提高教研活动有效性。

1、以核心组为龙头狠抓音乐科组的建设。

*岗前培训-带问题案例大家交流探讨(如何单元备课和上课)。

*跟踪培训——下科组听课调研集体辅导、发现问题及早采取措施。

选择各类型学校如基础好些的省市一级学校音乐科组、科组长、骨干教师、核心中心组成员高标准严要求,使其能在区里课改当排头兵。

对于薄弱学校个别基础差的教师,耐心辅导,批改教案,争取多给外出学习培训机会。(全国器乐研讨会、)市课例观摩、区网络资源建设培训二期、牧童笛培训学习。提出“只要你努力,一定有机会更有收获。”

对于不认真不求上进的教师,给予劝告或批评教育。音乐课在校中不测验,领导也很少去听课检查,学生在校数年,学到什么,质量如何,无法深究,有否参加教研活动,靠的是自觉。对于不学习不参加活动的教师到评职称时虚报教研次数,不诚实的做法给予严厉批评。找个人谈话,做耐心的思想工作。

建议:为了提高质量,对学生负责,音乐教师也应采取末位淘汰制。

2、抓好音乐教材的选择,落实音乐课程改革的基础点。(低中高年级)。

例:在银河小学、元岗小学音乐科合作进行“城乡学校如何提高音乐学习质量的实验研究”校本研究走进课堂,走进教师。

3、立足课堂,构建新型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模式。

教学方法是教师和学生共同为实现教学目标,完成一定的教学任务,在教学过程中所采取的教学方式、途径和手段。经过实践我们认为根据不同课型在低段灵活使用前三种较好,在学生有了一定的音乐知识基础后增加第四种。*片教学组进行典型课例的研究。一课多教,教好一课,教研活动的生命在课堂。(片组长认真,教师实践锻炼机会增多)。

本年度对这几种课型都拍了录象课,资源共享,及时总结经验与教训。反馈时有理有节跟踪培训不落空,以求更进一步跟进修改。

体验性音乐教学方法。

实践性音乐教学方法。

语言性音乐教学方法。

探究性音乐教学方法。

(三)开展课堂教学课题系列研究工作。

本学年,我们扎实做好以校为本有关课题的研究,以课题研究促进本区音乐课堂教学的优化。仍在开展的主要研究课题为:

1、全国重点十五科研音乐课题:“引入小器乐辅助教学,推广器乐教学实验课题”。我区有五间学校加入省的课题组。其他20多间学校加入区的课题实验。本区在器乐教学、研究方面有较好的成绩,在迎接全国器乐教学现场会召开时。我区有26个代表光荣出席参加了会议;骏景中学努力精益求精拿出了最好的器乐课在大会上展示;我区教研员的论“促进器乐引入课堂教学研究”的论文被大会采纳出版。

2、开展第三阶段教学评价教学实验交流推广活动。华康小学、五山小学、棠下小学等在市、区大会上介绍教学经验,展示成果。

3、弘扬民族经典文化,继续结合音乐教材中吟唱古诗词教学研究实验活动。正常开展课题的结题工作,4、参加市里《开展中小学生音乐创造活动的研究》子课题活动。我区10所学校被批准参加(市新课题项目)。学期中及期末区都派代表在市里进行子课题阶段小结汇报。各校已有了自己的实验成果和体会。学生在课题实验中反响较好,负担不重。

(四)成功开设小学、高中音乐资源研网的建设。使网站成为音乐教师教学资源库和教研信息库,成为教师、学生的音乐之家。解决教师、(学生)在查找资料、备课、对问题的看法、倾吐心声的宝坻。充分发挥科技网络发达的优势,为网上教研提供了快捷便利条件。组建中发挥核心组成员骨干辐射作用,强强联合,不断改进。小学、高中音乐资源网络的建设,大家从不赞同到积极投入,得到实惠,排名前例,凝聚了团队的心血和智慧。我们是从不认输的。

(五)协助局做好招聘及音乐教师基本功比赛等相关工作。

1、认真完成招聘新音乐教师和骨干教师的工作。做到公正公平。

2、区第四届中小学音乐教师基本功比赛提前进行。目的是通过比赛竞争,推进新教师业务素质的发展和提高。(比赛结果附后)。

3、恢复教工合唱团活动,为教师提供再深造学习的好机会。

(市教师节庆祝晚会演出、庆五一星海音乐厅演出成功)。

4、音乐课堂教学的延伸—市金钟奖、艺术节我区学生成绩优异。本次市艺术节,我区艺术教育获奖成绩排名前矛。不少教师也先后获奖。区音乐教研员在12区县里被评为市优秀音乐教研员(共4名)。

5、对外接待交流展示xx艺术教育魅力。(先后接待德国、美国、香港等观摩学习团体)。

6、派出教学骨干支援内地进行新教材教法培训。部分核心组骨干参与编写新教材、教参工作。

不足之处及建议,在前面文中已阐述。

难忘、繁忙的一学年即将过去。我们的教学教研取得较大成绩,应感谢区核心组、中心组的骨干们齐心努力团结合作的结果;还要感谢全体音乐教师在一线默默的奉献。

县教研室教研培训总结篇四

近日,我有幸参加了县教研室组织的一次教研培训。通过这次培训,不仅增强了我的教学能力和专业素养,还让我更深刻地认识到教研活动的重要性。在这篇文章中,我将结合自身经历,谈谈对县教研室的教研培训的体会。

首先,教研活动是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培训中,教研室专家向我们介绍了最新的教育政策和教学理念,帮助我们了解当今教育领域的最新发展。这使我认识到,教研活动不仅关乎我们个人的教学质量,更是促进整个教育系统进步的重要手段。通过教研活动,我们能够了解其他教师的教学经验,共同探讨教学问题。教研活动为我们提供了一个互相学习、互相进步的平台。

其次,教研活动能够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在培训中,我们不仅学习了最新的教育理论知识,还有机会参观其他学校的优秀课堂。这种亲身体验让我深刻地感受到了优质教学的魅力。除此之外,我们还进行了教案分享和教学探讨,通过交流讨论,我收获了很多新的教学思路和方法。这些宝贵的经验让我更加自信和有动力地投入到教学工作中。

再次,教研活动能够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在培训中,教研室的专家们向我们讲解了一些教学规范和教研方法。他们强调了课堂教学的目标与要求,并引导我们如何制定教学计划,如何进行教学设计。这些专业性的知识对我们的教学工作具有指导意义。此外,通过参与教研活动,我还结识了很多同行,他们来自不同的学校,有着各自的教学经验。与他们的交流和互动,让我不断拓宽了思路,提升了教学水平。

另外,教研活动还有助于建立良好的教师团队。在培训中,我们不仅参加了集体研讨和交流活动,还进行了小组讨论和合作。在这个过程中,我感受到了教师之间的互助和合作的重要性。每个教师都有自己独特的优势和特点,通过合作,我们可以互相学习,共同提高。这次培训让我认识到,只有建立和谐的教师团队,才能够更好地为学生提供优质教育。

最后,教研活动的作用不仅限于个人和学校,还有助于教育整个社会。教研室组织的培训和活动能够推动教育改革与发展。我们在培训中学到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可以传播给其他老师和学校,推动整个教育系统的提升。通过教研活动,我们能够共同研究和解决教育问题,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

总之,县教研室的教研培训给了我很多启发和收获。在这次培训中,我学到了很多新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提高了自己的教学水平和专业素养。同时,我也认识到教研活动对于个人、学校和教育整个社会的重要性。希望在以后的工作中,我能够继续积极参与教研活动,不断提升自己,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教育。

县教研室教研培训总结篇五

紧张而又繁忙的一学期工作就要结束了,数学组的每位教师都是以认真、务实的态度忙于期未的收尾工作。

中学数学课堂教学如何实施素质教育,是当前数学教学研究的重要课题。“面向全体学生,引发学生的内在机制,使学生生动活泼自主地进行学习,在思维能力、创新能力等方面都得到发展”早已为大家达成共识,我们组从三方面改变教学理念:(1)改变传统的教育观念,提高对学生素质培养的要求;(2)注意研究有效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能力;(3)有意识地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愿望。我们的具体作法:

一、集体备课、资源共享。

为了节省老师的备课时间,发挥每位老师的特点,同仁之间互相学习、互相借鉴,本学期数学组采用了集体分节备课,每位老师在这个基础上,根据自己的特点、风格再进行修改,在教学上体现出自己的个性,教案力求符合下列要求:教学目标应有:认知目标、技能目标和情感教育目标,确定数学思想及数学方法的培养目标,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及创新能力,通过引导与规范管理,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2、教学设计应以课程标准为准绳,根据教学目标和本校的学生特点安排教材,要深入理解教材,突出重点、分散难点,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要有不同层次的教学内容及不同的教法。

3、课堂模式百花齐放。

二、认真上好每一节课。

三、课后辅导。

批改作业是教学工作中的一件繁重的工作,每天都要用两个小时的时间来批改一百多本作业,采用的形式是统批、面批、学生互批、讲评等,每位老师还都利用中午午休及下班后的时间针对学习成绩差、有困难的学生进行个别辅导,特别是刘舒曼还利用休息日给学生义务补课,记得快邻近期未考试的一天,我发现吃中午饭最晚的几位老师中有六名是数学老师,他们的工作态度令人钦佩。

四、课堂教学案例研究。

教学案例是改进教学的抓手,是教师专业成长的阶梯,是理论联系实际的中介,本学期以备课组为单位,做一个教学的案例研究,六年级的课题是《弧长》、七年级的课题是《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性质》,每个案例都是按“三实践、两反思”的原则进行的。通过这个活动,让全组教师都投入到教研活动之中。通过这次活动一方面要学习别人的成功经验;另一方面要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积累反思的素材,调整、优化自己的教学决策和行为,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下学期工作的设想:全组走出去听课(听上海市区名手的课或青浦区名手的课);。

2、每个备课组搞一个课例研究;。

3、青年教师多上公开课,机会留给年青人;。

5、休息日开提高班、补差兴趣班等。

县教研室教研培训总结篇六

本站发布县教研室教研培训总结,更多县教研室教研培训总结相关信息请访问本站工作总结频道。

为了进一步提高我县研培人员的整体素质,努力打造一支思想品质良好,职业道德高尚,业务水平精湛,高素质、专业化,工作作风过硬的研培队伍,稳步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和发展。我们开展以研培工作为中心,以提高研培能力为目标研培建设活动。结合本县师资队伍状况,采取坚持工作重心下移,构建研培网络体系的有效措施,积极探索研培的新模式,使我县研培工作登上新的台阶。

一,走进基层,实现工作重心下移,构建研培网络体系。

今天的课程改革正催生着课堂教学的种种变化,在课堂上,教师每天面临着意想不到的新情况,新问题和新困惑,教师每天在寻求解决问题,摆脱困惑的方法和策略。我校的研培人员虽然是由各校的优秀教师选拔而来,而踏上研培之路,受传统教研方式束缚,就渐渐地无望了讲台,脱离课堂,越脱越远,而今早已不上课,却对教师大谈如何上课,收效甚微,而新课改以其“新”的特点决定不论是研培人员,还是实验教师参与起点相同,面对的是全新的形势,时代特点也决定了不会有现成的前置理论可以拿来套用,大家都是在一种“摸着石头过河”的状态跃入课改的洪流,这就意昧着研培人员不能站在岸上“光说不练”,必须在三尺讲台的亲身试教中,亲自体验课改的温热冷暖。

教研员是“老师的老师”,对一线老师教研活动具有引领、示范积极的指导作用。可惜很多研培人员“只研不教”,研培人员不上讲台,不讲课,致使指导脱离了教学实际,构建了理想课堂理论性太强,研究对象太空,不贴近学校、教师、学生和教学实际,导致教研活动脱离了教研需要,偏离了教研本身的出发点,对基层教师往往口头指导,优点谈一点,问题指一堆,理论来一条,教研员与教师距离越来越远,对课改的进展指导缺乏针对性和实效性。同时,我县校际之间教师素质发展不均衡,参差不齐,城乡强弱差距大,乡与乡之间,城镇与城镇之间也有差距,针对这些实际情况,我们采取了“蹲点式”包校,“下水式”投入课堂,“内需式”储存理论等措施。坚持工作重点下移,努力构建联姻结对子,学科研培网络以基地校为龙头的区域联合体等研培网络体系。

二、充分发挥研培网络体系作用,解决基层学校中教学的实际问题,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按照教育局的要求,我们对全县中小学进行了研培体系的重建。采取“强强联合、强弱合作、重点扶弱、整体提高”的原则,组织构建了新的研培网络,做到了研培工作的组织落实。具体做法:一是对全县城乡初中和小学领导班子工作业绩、教育教学管理水平、教师队伍整体素质、课程改革的推进情况、教育教学质量进行综合评估,摸清基层学校的实际。我们把全县城镇三所初中和14个乡镇的22所初中以及城乡小学,按照区域优势互补原则,构建了以基地校为龙头的`5个区域联合体。二是采取城镇学校和乡镇学校、乡镇学校和乡镇学校联姻结对子的办法,实现强强联合优势互补,强弱合作重点帮扶、整体提高带动中间的目标。三是建立学科研培网络,每个学科都要由本科教研员牵头成立组织成立研培学科组,构建“教师—教研组—学校—教研员—教师进修学校”的整体研培体系,充分保障研培工作的点面结合,做到整体覆盖,不留死角。四是教研员分工包校,保证整体调控。五是加强基地校建设,建立骨干教师档案,积极培养骨干教师,充分发挥基地校和骨干教师在研培工作中的引领和示范作用。六是构建信息网络平台,通过庆安教研网开展研培活动。七是加强领导,制定各级研培机构的工作方案和细则,确保研培工作不流于形式。

研培网络的构建得到了教育局和基层学校的支持和欢迎。我们通过研培网络,利用多极平台积极开展研培活动,极大地提升了研培工作效率,取得了显著成效。

三、“蹲点式”包校、“下水式”投入课堂、“内需式”储存理论等实施“深水作业”重心下移,提高研培人员整体素质,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确保研培质量,增进研培实效。

为了提升研培工作质量,根据我县研培人员的实际,我们制定了研培人员整体素质提高方案。学校领导班子根据新时期教育事业发展和全县教育教学改革的需要,确立了技术先进学者型、专家型研培人员队伍的工作目标。紧紧围绕研培人员的职业道德修养、教育教学理论、专业化水平、现代教育技术、教育科研教研、教育教学水平、教育教学评价、为基层学校服务等方面的提升和发展,开展了多种形式和内容的校本培训和校本教研活动。开展了以“树形象、练硬功、做人梯、当先锋”为主题的岗位练兵活动,其中,以“蹲点式”参与学校培训和教研,“下水式”投入到课堂教学,“内需式”储存理论的业务练兵活动为重点,工作重心下移,“深水作业”使岗位练兵落到了实处,收到了预期的效果,极大地提升了全体教研员的素质。

“蹲点式”参与学校培训和教研,就是让研培人员在工作实践中打造锻炼,提升自身素质。我们制定了研培人员蹲点工作制定,明确了工作内容和工作目标。为了推进教研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深入开展学校常态教学研究,有效指导基层学校工作。规定和分配每位研培人员到农村和城区各一所学校蹲点工作。要求研培人员从课堂教学、校本教研、教学常规落实等方面着眼,以学校每位教师为主体,以教研组为依托,构建起从“教师、教研组、学校、教研员到教科研部门”的教育教研网络。教研员以“参与者、合作者、指导者、服务者、研究者”的角色,开展学校教学和教研改进的实践研究,努力打造新型的教研文化。蹲点过程中,要求研培人员结合所在蹲点单位的实际,制定具体、详实、针对性强、具有可操作性的蹲点工作计划。规定每学期研培人员在学校进行集中蹲点时间不少于一个月。教研员要以蹲点学校为基地,组织开展本学科的教学研讨活动,至少确定一项学科教研课题或教研专题,制定实施方案,进行实验研究。集中“蹲点包校”结束之后,至少写一篇应用研究随笔或一篇应用研究论文。每学期上研讨课不少于两节,听课不少于40节,评课不少于10节,参与本学校教研组活动不少于4次。要在一线总结经验,在一线培养典型,在一线解决问题,在一线体现成果。积极撰写蹲点日记,促进对教育教学的深入思考,广泛征求蹲点学校的意见和建议,及时调整和改进自己的工作内容和方法。蹲点中,教研员要把原先的“听课—评课”拓展为“预设—上课—评课—改进”不断的循环的过程,促进了一线教师的课堂教学的改进;蹲点中,研培人员和教研组一起,把原先的“参与—评价”式面上的教研,拓展成“策划—研究—实施—评价”深入式校本教研,提高了教师的教科研意识和能力,推动了学校课程资源的开发和课程改革,提高了研培人员自身的素质,加大了指导力度和研究力度。

“下水式”投入到课堂教学,就是要研培人员在课堂教学中锻炼提高自己的素质。研培人员“下水”执教,使教学研究活起来,研培人员根据研究需要选择适当课题现场执教,把先进的理念在课堂中体现。上课主要有三种类型。一种是集体备课后,上“研讨课”,体现研究性。二是按课程标准要求,有准备地上“达标课”,主要体现实验性。三是基于某研究课题或某种教学实验而上“演示课”,体现示范性。研培人员上课体现了现场培训作用,也可以使校本培训更贴近教学实际,推进校本研修的开展,更能提高自己研究水平、指导能力和服务意识。

“内需式”储蓄理论,就是在实际工作中,研培人员按照自己工作内在需要选择理论学习内容,这样才能从心底里愿意学习,教师也愿意接受,充分调动研培人员和教师学习理论的积极性,不断地提高自身素质。结合这一实际情况,我校开展了每学期研究一个专题、举行两次讲座、写好三篇文章的业务提高活动。研究一个专题:我校根据研培人员的工作性质和工作特点,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研究专题:一方面从工作重点中确定。另一方面从教学诊断中确定.。举行两场讲座:研培人员的事业在基层,研究成果在回归学校,回归教师。而且为了在更大层面上发挥研培人员指导作用,必须打破“一对一”的指导模式。因此,我校每学期为基层学校举办两场教学讲座。通过讲座,传播先进的教育教学经验以及自己的研究成果,更好地推动广大教师专业成长,同时,也促进自身素质的提高。举行讲座时我们注意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方面,问题从实际中来,研培人员为基层讲座的主要目的是推动我县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因此,我们要求研培人员应当重点关注基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普遍问题,并以此为教学讲座的主要选题。另一方面,案例从课堂中选。我们要求研培人员要根据一线教师的教学特点,教学讲座不能停留在理论的阐释,要选取具体的案例进行剖析,让教师从形象鲜活的教学事件中获得启迪。这些案例除了从书面阅读和影象收视中获取,更重要的是来源基层教师的课堂教学。这些案例真实、有针对性、更有说服力。因此,我们要求研培人员在深入课堂听课辅导的过程中应注意发现和整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具有典型意义的正反案例。再一方面,对策要切实有效。发现问题是为了解决问题,研培人员在讲座中不能只是查摆问题,更重要的是指明解决问题的具体策略和方法,策略与方法应符合教学实际,能解决实际问题。

撰写三篇文章。经常动笔撰写文章,可以有效地梳理思维,促使研培人员更理性地思考教育问题,并使问题思考更有深度,是提高研培人员素质不可或缺的一环。因此,我们为让研培人员养成勤于动笔的习惯,开展了每年撰写三篇以上的研究文章研修活动。主要从以下两方面入手。一方面,样式多一点。教研文章形式多样,理论文章,经验总结,课题总结,调查报告,教学设计,案例反思,教学叙事,教学随笔等。研培人员撰写文章不能仅限于一种样式,而应多涉及以锻炼自己的写作能力需要。要借助写教育日记、教育故事、教育随笔等方式,以写促思,并使反思成为专业生活的自觉状态。另一方面,讨论深一点。研培人员撰写文章不能仅满足于有所得,而应对自己提出较高的要求,做到理论探讨有深度,措施方法有创意。

四.巩固研培成果,拓宽研培渠道,探索研培模式,再创研培教研的新局面。

几年来的研培建设活动,使我们深深地认识到推进课程改革,实施素质教育,基础在学校,主渠道是课堂。校本课程的开发,学习方式的转变,教师的专业发展概无例外,作为县级进修学校,各项工作必须落实在基础的实践层面上,这就决定了新的教研方式必须坚持重心下移。“蹲点式”包校,“下水式”投入课堂,“内需式”储存理论等“深水作业”。使我们研培人员走进学校,深入调查研究,倾听教师的呼声,增进彼此的了解;走近教师,进行心灵的沟通,缩短彼此的距离。发现问题,确定研培主题,指导实践,总结经验,树立典型。变指令性安排为参与式服务。通过听课、评课、亲自做课、参与和指导教研活动,构建以基地校为龙头的五个区域联合体、校与校联姻结对子、学科研培网络等教研方式。达到了指导、帮助的目的,促进教师的教学反思,努力成为新课程理念的创生者和实践者、教师专业成长的引领者和促进者、教师教育智慧的催生者和推广者。并在这一过程中,实现教研员与教师的共同成长。这一策略,有利于提高教师的课程实施能力;有利于发挥骨干教师的探路辐射作用;有利于交流和推广教学经验;有利于加强实验监控与调控;有利于推动校本教研,实现优质资源共享,扩大教研活动教师的参与面,提高教研工作的实效性。在工作中我们还将根据研培工作实际需要,不断更新研培方式,展示和推广本地成果,借鉴外地经验,拓宽研培渠道。充分发挥区校教研融合互补,实践反思,多向互动,相互促进,相辅相成,以此构成多元开放的“有效研培”共同体的优势。搭建专业引领下的服务合作与研培一体的格局。再创我县研培工作的新局面。

县教研室教研培训总结篇七

我们组的教研活动每两周开展一次,每次教研活动事先都经过精心准备,定内容、定时间、讲实效,多次组织学习教育理论和本学科的教学经验,充实教师的现代教育理论和学科知识,王育才主任,符强,陈元圣老师每人都上了一堂校级公开课,教师经常相互听课、评课、交流,教研气氛浓厚,加强随堂听课,听课都在15节以上,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类教育教学活动。

广泛开展多层次,多样化的课外活动,重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初一、初二数学兴趣小组,发挥学生特长,推进素质教育,在活动中讲究计划性、知识性、科学性,初三年级组组织了校级数学竞赛。

我们初中数学组全体教师纪律观念强从无迟到早退现象,他们总是早起晚归,延时工作,经常利用休息时间辅导,辛勤耕耘,真抓实干。展望未来,我们初中数学组任重而道远,我组全体教师在新的一年里,决心更加团结协作,自加压力,树立主人翁精神,为提高教学质量,实施素质教育而发奋努力,为把白中建成质量一流的中学作出应有的贡献。

县教研室教研培训总结篇八

正确理解国家教育改革发展方向,全面贯彻落实兵团党委扩大会议精神,全面贯彻落实《兵团中小学管理规范》,以深度变革课堂。

教学。

模式,构筑以学为中心的理想课堂为主要抓手,提升规范管理、常规管理、精细管理水平;强化文化引领,彰显文化魅力;牢固树立教育即服务,质量即生命,特色即品牌的意识,牢固树立学校的发展意识、实干意识、质量意识和创新意识,突出目标引领、机制创新、发展多元、主动作为的工作导向,求真务实,迎难而上,凝心聚力,努力促进学校的特色发展、优质发展、均衡发展、高位发展。

二、教研目标。

提升教研意识,做实教研活动,强化校本研修,培育教坛新秀,争取借力发展,创建成长平台。

三、

1.健全制度,规范管理,提高教研管理实效。

本学期为了给优秀的青年人才提供平台,学校更换了教研组长。制定了相对规范各项制度,确保了教研工作正常有序开展。同时也让愿吃苦、肯干事、有能力、有进取心的年青教师不断地充实到学校管理岗位上来锻炼。让学校管理者薪火传递,生生不息。

2.青蓝工程师徒结对。

为充分发挥我校名师、骨干教师的示范引领作用,培养年轻教师迅速成长,力争使青年教师实现一年入门,三年合格,六年成才的目标。最终建设一支素质精良、业务过硬、作风扎实、纪律严明、结构合理、相对稳定的高质量教师队伍,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实现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可持续发展,本学期在高中部确定5对师徒进行结对。教研室在10月12日组织了结对拜师仪式,并对师傅与徒弟的职责进行了细化。

3.青年教师培训。

青年教师是学校中的活跃力量,是决定学校发展前途的重要因素。因此,如何提高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的教学质量是学校管理的重要内容,大部分青年教师刚走上教学工作岗位就站上讲台,缺乏必要的教学方法和实践教学经验,因而给学校整体教学质量带来影响。所以,提高青年教师的教学质量成为各大院校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近几年我校迎来了很多新鲜血液,大量的青年教师进入我校。教研室根据开学初对青年教师听课的问题整理,制定了‚青年教师培养计划‛并邀请张永霞校长和卢萍老师作为主讲教师。本学期共培训11次,教研室严格考勤,每次培训后都有作业,并在课后抓落实。本学期在教研室组织青年教师汇报课节,其中张晓燕老师、赵兴玲老师、刘雅爽老师的课获得了专家的好评。

4.规范教案书写、作业批改。

备课与教学设计是教师的本职工作,认真书写教案是认真备课的体现,是上好课的前提和保障。为了更好更充分地发挥教案在教学中的作用,本着‚实用、有效‛的原则。本学期教研室制定了教案书写规范,并组织教师进行学习。从而使得教案检查通报有理有据。

作业是教学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课堂教学的延续。通过作业,不仅可以进一步巩固课堂教学的效果,而且能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克服困难的意志品质。作业也是师生互动的一部分。作业批改认真仔细的教师,学生的成绩不会差,学情调查也会很好。本学期教研室根据突击检查中存在的问题制定了‚作业布置及批改规范‛。相信在我们的不断努力下,作业的质量会不断提升。

5.教研组管理。

教研组长能力提升。教研组是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和研究的最基本单位,教研组长则是学科组或年级学科组的负责人,肩负着领导本学科教师研究教学,开展科研,对本学科教学进行组织管理,以提高本学科教学质量的重任。

规范常规管理制度。对教研的计划、时间、地点、人员、内容、效果、评价等作出明确的规定,并由学校检查,以保证教研效果。明确教研组长的地位和职责,制订详细的工作任务要求。加强集体研究,促进教师之间在课程实施等教学活动中的交流与对话、协调与合作,使教师之间建立积极的合作关系,共同分享经验与成功。改革教研组设置办法,既按学科设置学科教研组、备课组,又设置与新课程相适应的校本课程教研组。积极为不同层次的教师牵线搭桥,为教师的合作和交流提供平台。这方面的制度主要有集体研究制度、集体备课制度、教师帮带制度、听评议课制度、研究课展示制度、教学经验交流制度等。

教科研的评价与奖惩制度。确立以校为本的教研观念,对教师参与理论学习、教学反思、参与活动、合作交流、课题研究等校本教研的情况进行定期考核与评价,适时总结反馈,规范教师教研行为,正确指导教师参与教研活动,有效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建立促进教师自我反思的评课制度,评课要坚持评教与评学相结合,侧重评学。确立以崇尚研究、鼓励冒尖为目的的激励机制,肯定教师的创造性劳动,对在教学研究中成绩突出的教师进行表彰奖励,如教学论文发表或获奖,课题研究顺利结题,研究成果获奖,有著作、课件等。

6.教师外出学习。

要当一名好老师,就应该有丰富的知识。然而,知识是发展的,是常新的。作为老师需要不断地汲取知识、更新知识和积累知识。俗话说:‚人要活到老,学到老。‛广大教师更应该确立终身教育思想,积极参加继续教育学习,提高自己的专业素质水平。本学期教研室配合上级部门做好教师外出培训的工作。参加继续教育培训22人次,远程培训17人次,国培教育12人次,圆满的完成了上级部门安排的培训。一半以上的教师在培训中获得优秀学员。

7.校际交流。

开展校际交流是推动教育改革和学校发展的需要,是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需要,是提高教师素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需要。通过校际交流,可以搭建区域内教师互相学习的平台,促进各校不断深化各自的教育教学管理工作,提高全体教师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更新教育观念,自我完善,不断发展。促进教育理论与教学实践的结合,有针对性地解决教师在教学中遇到的问题。我校在本学期的活动月邀请八一中学的高中部教师为我校学生‚送课‛8节、十二师高级中学教师与我校高中教师‚进行同课异构‛16节。

8.校本课程—匠心独具语文《古典诗词中的传统节日》整堂课以学生展示为主,体现了学生的自主合作学习。英语《看电影、读故事、学英语》较好的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结合实际情况补充教学内容。政治《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精研教材,能够对教材烂熟于心,更有精准的理解,独到的见解。史地《中国茶文化》和《新疆的自然灾害》,这两节课与我们的实际生活息息相关,通过实际生活的例子引入新课,较好的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数学《三个二次的关系》始终融入层层递进由易到难的的方法,让学生很容易走入课程的学习与思考当中。生物《青春无悔》,借助老师的科学讲解和正确引导,通过媒体的作用让学生把自己想说的话说出来。化学《厨房化学》以学生的生活为基础,从生活出发,引导学生理解生活的意义。物理《平行板电容器的创新制作》指导学生动手制作电容器,既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也提高了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加深了对已学知识的理解。

9.社团活动—异彩纷呈。

英语组‚快乐英语‛汇报演出丰富了孩子们的课余文化生活,培养了孩子们的英语兴趣爱好。

政治组‚模拟法庭‛同学们排演的这一起校园纠纷案件,呈现出一套完整的法院从受理到宣判的办案过程。提醒大家要时刻牢记法律的红线,为广大师生敲响了警钟。

地理组‚绘图大赛‛提高青少年对国家版图意识、辨别‚问题地图‛能力,更进一步激发青少年对家乡、对祖国以及人类赖以生存地球的认知与热爱,营造自觉维护国家版图尊严的社会氛围。

历史组‚话剧表演‛《戊戌变法》,师生用‚亲身体验‛的方式在创作中学习、在表演中感悟,这种全新的学习方式得到了家长和老师的点赞。

语文组‚好书推介‛围绕‚崇仁尚雅‛的核心理念,营造‚读好书,好读书,读书好‛的浓厚氛围,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人文素质,每一位展示者用灵动真切的语言向观众展示了自己内心真实的体验,真诚地推荐了自己钟爱的图书。

生物组‚动手制作‛社团展出的有学生做的精美的粘豆画,高倍显微镜观察不同装片,泡菜的展示,纸质的和鞋带编织的dna的双螺旋结构模型,用粘土、橡皮泥制作的细胞各种结构模型,种子的解剖等,使学生进一步消化课堂所学知识,并扩大知识面和提高深度难度,是课堂教学的补充和延续,使学生意识到学习生物的乐趣等。

化学组‚生活探秘‛趣味实验活动,大象的牙膏、纸杯烧水、蔗糖燃烧成蛇等趣味实验。通过趣味试验同学们对化学学科的兴趣进一步提升,学生获取知识,培养实验操作技能。

数学组‚启迪智慧‛让学生自己动手制作几何体的教学教具模型十余件、以图片的形式展现数学的图形美的无字证明数学命题十一副、展现数学逻辑思维的魔方团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物理组‚科学探秘‛作品:激光导流、磁悬浮原理、马德保半球实验、天文望远镜、尖端放电等,学生积极参与,极大的激发了物理带来的乐趣,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

科技组‚科技创新‛科技组现场展示了线控模型飞机上中下三个靶位扎气球表演,四轴模型飞机穿越障碍表演,纸飞机现场投掷比赛,海盗船穿越桅杆模拟比赛,固定翼绕环模拟比赛,学生自带的大四轴模型飞机现场表演。现场的师生互动将活动推向了高潮。

艺体组‚艺术盛宴‛本届校园文化艺术节的活动原则让更多的同学都能参与进来,享受艺术的熏陶,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让每位学生都能展现特长,挖掘自身潜力,提高艺术素养。艺术节活动内容力求多样化,活动贴近校园生活,有益学生身心健康。活动形式力求多样化,包括‚画童年、绘青春‛、‚‘音’为梦‘响’‛‚奏响青春‛比赛‚雅诵杯-诗文大赛‛‚舞林大会‛等项目。活动时间采取相对集中与分散举行相结合的办法,前后历时1个多月时间,以课外时间为主进行组织活动。教师们精诚团结,筛选优秀作品,忘我的训练。为师生们呈现了一场又一场的精彩演出。

10.教师获奖接二连三。

本学期教师获全国奖项8人次,兵团各类奖项143人次,自治区及乌鲁木齐市各类奖项12人次。其中全国一等奖3人次,兵团一等奖41人次。教研室被兵团翻转课堂评为‚优秀组织奖‛。

11.寻找差距,改进措施,让教研工作再上新台阶。教研之路本来就是一条铺满荆棘的艰难之路,特别是在新课改浪潮的冲击之下,我们的教研理念有待更新,教研水平殛待提高。今后应在以下方面进一步强化与完善。

教研成果质量有待提高。在教师取得的各级教研成果中,在国家、省、级权威刊物上发表的论文有待突破。

要进一步规范教研行为,制定更完善的教研制度,促使教研活动正常有序进行。激发全体教师的参研意识,力争把教研当作一种自觉行为。

充分发挥教研组、年级组的职能作用,多渠道、多形式地开辟教研天地,让教研活动真正有效促使师生共同成长。

回顾这一学期的教研工作,在上级领导的关怀下,在教研室和校长室的指导下,依靠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离学校的发展目标相差甚远,离教师的要求还有一段距离,新的一年我们要大胆改革,艰苦实践,用特有的思想和精神去憧憬希望,迎接挑战;用特有的坚定与执着去应对困难,开创工作新局面,相信在学校的正确领导下,有广大教师的大力支持,教研工作一定会‚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高中教研室2017/1/5。

县教研室教研培训总结篇九

本站发布2019年县教研室教研培训总结,更多2019年县教研室教研培训总结相关信息请访问本站工作总结频道。

为了进一步提高我县研培人员的整体素质,努力打造一支思想品质良好,职业道德高尚,业务水平精湛,高素质、专业化,工作作风过硬的研培队伍,稳步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和发展。我们开展以研培工作为中心,以提高研培能力为目标研培建设活动。结合本县师资队伍状况,采取坚持工作重心下移,构建研培网络体系的有效措施,积极探索研培的新模式,使我县研培工作登上新的台阶。

一,走进基层,实现工作重心下移,构建研培网络体系。

今天的课程改革正催生着课堂教学的种种变化,在课堂上,教师每天面临着意想不到的新情况,新问题和新困惑,教师每天在寻求解决问题,摆脱困惑的方法和策略。我校的研培人员虽然是由各校的优秀教师选拔而来,而踏上研培之路,受传统教研方式束缚,就渐渐地无望了讲台,脱离课堂,越脱越远,而今早已不上课,却对教师大谈如何上课,收效甚微,而新课改以其“新”的特点决定不论是研培人员,还是实验教师参与起点相同,面对的是全新的形势,时代特点也决定了不会有现成的前置理论可以拿来套用,大家都是在一种“摸着石头过河”的状态跃入课改的洪流,这就意昧着研培人员不能站在岸上“光说不练”,必须在三尺讲台的亲身试教中,亲自体验课改的温热冷暖。

教研员是“老师的老师”,对一线老师教研活动具有引领、示范积极的指导作用。可惜很多研培人员“只研不教”,研培人员不上讲台,不讲课,致使指导脱离了教学实际,构建了理想课堂理论性太强,研究对象太空,不贴近学校、教师、学生和教学实际,导致教研活动脱离了教研需要,偏离了教研本身的出发点,对基层教师往往口头指导,优点谈一点,问题指一堆,理论来一条,教研员与教师距离越来越远,对课改的进展指导缺乏针对性和实效性。同时,我县校际之间教师素质发展不均衡,参差不齐,城乡强弱差距大,乡与乡之间,城镇与城镇之间也有差距,针对这些实际情况,我们采取了“蹲点式”包校,“下水式”投入课堂,“内需式”储存理论等措施。坚持工作重点下移,努力构建联姻结对子,学科研培网络以基地校为龙头的区域联合体等研培网络体系。

二、充分发挥研培网络体系作用,解决基层学校中教学的实际问题,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按照教育局的要求,我们对全县中小学进行了研培体系的重建。采取“强强联合、强弱合作、重点扶弱、整体提高”的原则,组织构建了新的研培网络,做到了研培工作的组织落实。具体做法:一是对全县城乡初中和小学领导班子工作业绩、教育教学管理水平、教师队伍整体素质、课程改革的推进情况、教育教学质量进行综合评估,摸清基层学校的实际。我们把全县城镇三所初中和14个乡镇的22所初中以及城乡小学,按照区域优势互补原则,构建了以基地校为龙头的5个区域联合体。二是采取城镇学校和乡镇学校、乡镇学校和乡镇学校联姻结对子的办法,实现强强联合优势互补,强弱合作重点帮扶、整体提高带动中间的目标。三是建立学科研培网络,每个学科都要由本科教研员牵头成立组织成立研培学科组,构建“教师—教研组—学校—教研员—教师进修学校”的整体研培体系,充分保障研培工作的点面结合,做到整体覆盖,不留死角。四是教研员分工包校,保证整体调控。五是加强基地校建设,建立骨干教师档案,积极培养骨干教师,充分发挥基地校和骨干教师在研培工作中的引领和示范作用。六是构建信息网络平台,通过庆安教研网开展研培活动。七是加强领导,制定各级研培机构的工作方案和细则,确保研培工作不流于形式。

研培网络的构建得到了教育局和基层学校的支持和欢迎。我们通过研培网络,利用多极平台积极开展研培活动,极大地提升了研培工作效率,取得了显著成效。

三、“蹲点式”包校、“下水式”投入课堂、“内需式”储存理论等实施“深水作业”重心下移,提高研培人员整体素质,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确保研培质量,增进研培实效。

为了提升研培工作质量,根据我县研培人员的实际,我们制定了研培人员整体素质提高方案。学校领导班子根据新时期教育事业发展和全县教育教学改革的需要,确立了技术先进学者型、专家型研培人员队伍的工作目标。紧紧围绕研培人员的职业道德修养、教育教学理论、专业化水平、现代教育技术、教育科研教研、教育教学水平、教育教学评价、为基层学校服务等方面的提升和发展,开展了多种形式和内容的校本培训和校本教研活动。开展了以“树形象、练硬功、做人梯、当先锋”为主题的岗位练兵活动,其中,以“蹲点式”参与学校培训和教研,“下水式”投入到课堂教学,“内需式”储存理论的业务练兵活动为重点,工作重心下移,“深水作业”使岗位练兵落到了实处,收到了预期的效果,极大地提升了全体教研员的素质。

“蹲点式”参与学校培训和教研,就是让研培人员在工作实践中打造锻炼,提升自身素质。我们制定了研培人员蹲点工作制定,明确了工作内容和工作目标。为了推进教研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深入开展学校常态教学研究,有效指导基层学校工作。规定和分配每位研培人员到农村和城区各一所学校蹲点工作。要求研培人员从课堂教学、校本教研、教学常规落实等方面着眼,以学校每位教师为主体,以教研组为依托,构建起从“教师、教研组、学校、教研员到教科研部门”的教育教研网络。教研员以“参与者、合作者、指导者、服务者、研究者”的角色,开展学校教学和教研改进的实践研究,努力打造新型的教研文化。蹲点过程中,要求研培人员结合所在蹲点单位的实际,制定具体、详实、针对性强、具有可操作性的蹲点工作计划。规定每学期研培人员在学校进行集中蹲点时间不少于一个月。教研员要以蹲点学校为基地,组织开展本学科的教学研讨活动,至少确定一项学科教研课题或教研专题,制定实施方案,进行实验研究。集中“蹲点包校”结束之后,至少写一篇应用研究随笔或一篇应用研究论文。每学期上研讨课不少于两节,听课不少于40节,评课不少于10节,参与本学校教研组活动不少于4次。要在一线总结经验,在一线培养典型,在一线解决问题,在一线体现成果。积极撰写蹲点日记,促进对教育教学的深入思考,广泛征求蹲点学校的意见和建议,及时调整和改进自己的工作内容和方法。蹲点中,教研员要把原先的“听课—评课”拓展为“预设—上课—评课—改进”不断的循环的'过程,促进了一线教师的课堂教学的改进;蹲点中,研培人员和教研组一起,把原先的“参与—评价”式面上的教研,拓展成“策划—研究—实施—评价”深入式校本教研,提高了教师的教科研意识和能力,推动了学校课程资源的开发和课程改革,提高了研培人员自身的素质,加大了指导力度和研究力度。

“下水式”投入到课堂教学,就是要研培人员在课堂教学中锻炼提高自己的素质。研培人员“下水”执教,使教学研究活起来,研培人员根据研究需要选择适当课题现场执教,把先进的理念在课堂中体现。上课主要有三种类型。一种是集体备课后,上“研讨课”,体现研究性。二是按课程标准要求,有准备地上“达标课”,主要体现实验性。三是基于某研究课题或某种教学实验而上“演示课”,体现示范性。研培人员上课体现了现场培训作用,也可以使校本培训更贴近教学实际,推进校本研修的开展,更能提高自己研究水平、指导能力和服务意识。

“内需式”储蓄理论,就是在实际工作中,研培人员按照自己工作内在需要选择理论学习内容,这样才能从心底里愿意学习,教师也愿意接受,充分调动研培人员和教师学习理论的积极性,不断地提高自身素质。结合这一实际情况,我校开展了每学期研究一个专题、举行两次讲座、写好三篇文章的业务提高活动。研究一个专题:我校根据研培人员的工作性质和工作特点,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研究专题:一方面从工作重点中确定。另一方面从教学诊断中确定.。举行两场讲座:研培人员的事业在基层,研究成果在回归学校,回归教师。而且为了在更大层面上发挥研培人员指导作用,必须打破“一对一”的指导模式。因此,我校每学期为基层学校举办两场教学讲座。通过讲座,传播先进的教育教学经验以及自己的研究成果,更好地推动广大教师专业成长,同时,也促进自身素质的提高。举行讲座时我们注意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方面,问题从实际中来,研培人员为基层讲座的主要目的是推动我县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因此,我们要求研培人员应当重点关注基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普遍问题,并以此为教学讲座的主要选题。另一方面,案例从课堂中选。我们要求研培人员要根据一线教师的教学特点,教学讲座不能停留在理论的阐释,要选取具体的案例进行剖析,让教师从形象鲜活的教学事件中获得启迪。这些案例除了从书面阅读和影象收视中获取,更重要的是来源基层教师的课堂教学。这些案例真实、有针对性、更有说服力。因此,我们要求研培人员在深入课堂听课辅导的过程中应注意发现和整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具有典型意义的正反案例。再一方面,对策要切实有效。发现问题是为了解决问题,研培人员在讲座中不能只是查摆问题,更重要的是指明解决问题的具体策略和方法,策略与方法应符合教学实际,能解决实际问题。

撰写三篇文章。经常动笔撰写文章,可以有效地梳理思维,促使研培人员更理性地思考教育问题,并使问题思考更有深度,是提高研培人员素质不可或缺的一环。因此,我们为让研培人员养成勤于动笔的习惯,开展了每年撰写三篇以上的研究文章研修活动。主要从以下两方面入手。一方面,样式多一点。教研文章形式多样,理论文章,经验总结,课题总结,调查报告,教学设计,案例反思,教学叙事,教学随笔等。研培人员撰写文章不能仅限于一种样式,而应多涉及以锻炼自己的写作能力需要。要借助写教育日记、教育故事、教育随笔等方式,以写促思,并使反思成为专业生活的自觉状态。另一方面,讨论深一点。研培人员撰写文章不能仅满足于有所得,而应对自己提出较高的要求,做到理论探讨有深度,措施方法有创意。

四.巩固研培成果,拓宽研培渠道,探索研培模式,再创研培教研的新局面。

几年来的研培建设活动,使我们深深地认识到推进课程改革,实施素质教育,基础在学校,主渠道是课堂。校本课程的开发,学习方式的转变,教师的专业发展概无例外,作为县级进修学校,各项工作必须落实在基础的实践层面上,这就决定了新的教研方式必须坚持重心下移。“蹲点式”包校,“下水式”投入课堂,“内需式”储存理论等“深水作业”。使我们研培人员走进学校,深入调查研究,倾听教师的呼声,增进彼此的了解;走近教师,进行心灵的沟通,缩短彼此的距离。发现问题,确定研培主题,指导实践,总结经验,树立典型。变指令性安排为参与式服务。通过听课、评课、亲自做课、参与和指导教研活动,构建以基地校为龙头的五个区域联合体、校与校联姻结对子、学科研培网络等教研方式。达到了指导、帮助的目的,促进教师的教学反思,努力成为新课程理念的创生者和实践者、教师专业成长的引领者和促进者、教师教育智慧的催生者和推广者。并在这一过程中,实现教研员与教师的共同成长。这一策略,有利于提高教师的课程实施能力;有利于发挥骨干教师的探路辐射作用;有利于交流和推广教学经验;有利于加强实验监控与调控;有利于推动校本教研,实现优质资源共享,扩大教研活动教师的参与面,提高教研工作的实效性。在工作中我们还将根据研培工作实际需要,不断更新研培方式,展示和推广本地成果,借鉴外地经验,拓宽研培渠道。充分发挥区校教研融合互补,实践反思,多向互动,相互促进,相辅相成,以此构成多元开放的“有效研培”共同体的优势。搭建专业引领下的服务合作与研培一体的格局。再创我县研培工作的新局面。

县教研室教研培训总结篇十

在学院和系部正确领导下,在本室全体员的共同努力下,管理教研室较好的完成了各项教学工作。除了完成堂规的教学工作外,本室还创新性地完成了一些工作。现就分项做以下总结:

1、教研室召开了包括外聘老师参加的两个新学期第一次教研室会议,总结了上学期工作,布署了新学期教师教学工作任务安排和教学管理工作。

2、开学初,教研室根据教学计划和教务处下达的新学期教学任务,认真落实了每门课的任课教师,明确了教学工作和要求,督促教研室老师按要求编写授课进度计划,保证学期教学任务的实施和顺利进行。

3、新学期第一周,在教研室主任的周密布置下,教研室各老师认真上好新学期第一周课、第一天课、第一节课。教研室根据学院课表整理编制了管理教研室第一周每一天的课表,以便系部进行督促指导。

4、4月,积极配合学院“优化课堂教学秩序活动”的开展,召开教研室会议进行了宣传发动和认真的检查督促、自查自纠。

5、5月和11月,系主任两次参加了本系学生代表座谈会,会上认真听取了各班学生代表对工商管理专业任课老师教学的意见和建议,会后及时向相应任课老师进行了反馈。

6、5月,完成了20xx级工商管理专业教学计划的制定。

7、5月和11月,完成了工商管理专业中期教学检查任务,及时提交了各项规定材料。

8、6月,完成了20xx—20xx学年第一学期12级专业管理教研室教学任务安排和教材征订工作。

9、6月,教研室认真组织我系工商管理专业学生参加了第二届职业技能大赛,经过系部预赛和学院决赛的激烈角逐,工商管理专业6名参赛选手分获大赛一等奖好成绩。

10、6月,主任先后邀请分校管理中心老师介绍分校工作情况和课程需求,鼓励老师走上分校讲台。

11、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我室进行热烈讨论,产生十个题目作为新课程设计的选题。具体为:保险营销策划、客户关系管理、顾问式销售技术、重点客户的销售技巧、团队管理和团队激励、客户消费心理分析、柜面服务礼仪、会议组织管理、有效沟通、商务谈判。

二、教学改革情况。

1、9—10月按照学院教改要求,先后对10工商管理专业和09工商管理专业的教学计划进行了重新修订,并按照新修订的教学计划对所有任课老师的教学任务重新进行了安排和调整。

2、10月,制订了《工商管理(保险)专业教学改革实施方案》。

3、10月,制订了10工商管理专业和09工商管理专业期末考试考核方案。

4、11月,在4a03成功举办了题为“”专场讲座,获得学生一致好评。

5、10月,配合学院教改要求,制订了本学期管理讲座计划。

6、10月,申报了信息管理专业建设方案,提出了详细可行的方案。

7、10月,制订了工商管理(保险)专业“十二五”师资队伍建设规划。

三、指导实训情况。

1、20xx年上半年,教研室8名专任教师共完成了对07管理系120名学生的校外实习实训和社会调查报告撰写的指导工作。

2、教研室专任教师指导了08工商管理学生的校外实习和实训工作。

四、招生工作。

我室同志积极响应学院的招生号召,充分发动社会关系,取得了很好的成绩,尤其是杨金铎、任智等同志超额完成了招生工作。

五、获奖情况。

1、张昌松老师11月在北京参加了“中国人寿十大杰出青年表彰大会”,荣获20xx年中国人寿系统“十大杰出青年”称号。

2、张昌松老师20xx年6月荣获保险职业学院第二届职业技能大赛决赛指导老师一等奖,获得“优秀指导老师”称号。

3、在学院优化课堂教学秩序活动中,张昌松等老师分别荣获c先进教师?等奖。

4、在11月学院举行的说课比赛中,谭新兰老师代表系部参赛并获得三等奖的好成绩。

5、经过系部推荐和群众测评,张昌松老师被列为20xx年度中青年骨干被考察人员。

六、科研情况。

县教研室教研培训总结篇十一

现将本教研室本学期的主要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本教研室在开学之初,经过集体讨论,制定了本学期综合英语课程授课计划和教研室活动计划,各科任老师如期填写并上交了教学周历,做到本课程的教学及研讨工作有目的、有计划地展开。

为了确保该课程教学的科学性、方向性,使之更符合本系学生的实际,顺应市场需求,从而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本学期我教研室着手进行课程教学大纲的拟定工作。在长达一学期的时间,教研室全体成员通过集体讨论、多方查询资料、问卷调查、反复修改,于期末时将符合既学科特点、又适应我校学生实际的课程教学大纲基本拟定成文,使得今后本教研室的各课程的教学工作更加科学严谨、有据可依。

综合英语课程是英语专业学生最重要的一门专业必修课,因此各任课教师深感责任重大。每学期教研组老师定期举行会议,开展集体备课和教学经验交流。同时进行了教学研讨和教学改革活动。如开展综合英语研讨课活动。本学期由韦海娇老师所展现的研讨课以其老练、教学方法实用、教学重心明确而赢得了听课老师的好评,为新教师提供了很好的授课模式,起到了很好的传帮带的作用。

县教研室教研培训总结篇十二

本学期我校教研工作在校长室的直接领导下,认真贯彻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和《关于改进和加强教学研究工作的指导意见》,以区教育局、教研室的工作计划和学校“科研兴校”的工作思路为指导,重点围绕课改的指导思想,关注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学习方式、工作方式、研究方式的变革,特别关注广东新的高考模式下教学与备考的对策研究,坚持“教学科研化,科研课堂化”教育科研工作思想,积极推动新课标的实施;进一步发挥教研员的学科带头人作用,完善校本教研制度,继续深化教育教学科研课题研究,提高教师的科研能力,促进全体教师的和谐发展。

本学期我们加大对教育教学常规研究工作的管理,特别注重落实集体备课,做到“定时、定地点、定中心”充分发挥教师的集体智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为高考备考提供有力的保障。同时落实“结对互帮”措施,关注青年教师的成长;新任教师能虚心向老教师请教,有经验的教学骨干也能耐心指导和帮助新教师。在上半学期我们组织各学科骨干教师开教学示范课,手把手指导青年教师进行备课、命题、评讲等,在下半学期组织青年教师上汇报课。本学期各学科共开公开课、汇报课三十一个课例。汇报课和公开课均结合各学科研究课题,能突出教学改革、渗透对现代教学技术背景下和谐自主的课堂教学模式的思考和探索,积累了一定的经验教训。

同时,我们组织各学科教师加强对xxxx高考的研究,做好高考信息的采集和分析,认真解读xxxx广东高考方案和考试说明,探索新高考模式下教学与备考的结合点,及时调整各学科备考策略,提高教师科研意识,实现教学质量的攀升。

教育科研是能否成为现代教师的重要标尺。我们重视抓教改课题实验研究,促使教师成为科研型人才。由陈平校长主持的课题《“数字化校园”与开放的信息化教学环境研究》通过中央电教馆立项。学校的课题《新课程背景下自主和谐的数字化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究》、史地组的课题《史地学科中现实感强的主题学习资源设计与开发应用》被确立为省教育科学“十五”规划研究课题,贺艳华老师主持的《高中信息技术道德教育研究与实验》也正在开展实验。教研室加强对课题组实验工作的领导和管理,各课题组能认真按计划开展实验探索,精心组织实验研究课,进一步激活广大教师参与教研的主体意识,发挥教师间的互助作用。突破单一的、固定式的教研机制,形成有效的校本教研多元化格局,全面提高教师业务能力和科研水平。

总之,本学期教研室通过健全管理制度,开展多种活动等行之有效的措施,努力提高教师的科研水平、改进教学方法、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推进课程改革,为以后的工作打下更坚实的基础。

县教研室教研培训总结篇十三

本学期,学校教科室工作继续高举教育科研发展与创新的旗帜,紧紧围绕莱城区教科室工作计划中提出的“规范、有效、校本、特色”四个关键词,积极开展“深化有效教学,提高教学质量”这一工作重点,不断提高教育科研在有效课堂教学中的“实战能力”,追求教育科研形态的“多元化”,倡导教育科研的“特色取向”,在改革实践中提升教育科研的层次与水平。大力倡导“教师即研究者”的理念,鼓励教师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在工作实践中不断反思,求真务实,与时俱进,推动了我校教科研工作向更高的层次的发展。

一、深化有效教学,大力推行教学行动研究。

1.聚焦有效教学,深化行动研究。

本学期学校教科室引导教师着眼于改进教学行动、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继续大力推行行动研究,即“问题即课题”,引导教师以研究学生发展为中心,努力改进教学实践。(1)组织教师认真学习教育教学理论。学校下发《幸福与教育》人手一本,提倡集中学习与自学相结合,坚持每周教师集中学习一小时。(2)提倡教师自主学习。学校征订《人民教育》、《教师博览》、《山东教育》、《山东教育报》等刊物二十多种,每位教师自主订阅一份教育教学报刊,让教师通过自学,结合自己教育教学实践,边学习、边实践、边反思、边总结,把教育科研知识的普及、应用贯穿于整个教育教学过程的始终。(3)倡导教师撰写教育日记、教学后记、教学案例与反思,教科室组织开展行动研究、教学日记、教学后记评比活动,要求40周岁以下教师都能参与。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2.开展有效课堂交流研究。

为了进一步推动有效课堂交流的开展,我们借鉴和学习莱城区有效课堂教学先进经验,通过课堂交流改变教师的教学理念与行为,促进“有效课堂”的形成。本学期各级部教研组老师围绕有效课堂,积极探索,进行有效课堂的研究,于十月份进行了以“有效课堂教学观摩”为主题的课堂研究活动,各教研组老师对这两次课堂观察活动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与总结,形成了共识,撰写了课堂观察报告,更主要的是老师们通过课堂观察,加强了自我反思,反思自己的课堂,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行为,努力提高自己的课堂效益。

二、规范课题研究过程管理,推进我校“__”课题的研究工作。

课题研究是教育科研的重要方式。为了更好地规范学校“__”课题研究过程管理,学校教科室努力做好指导工作,召开课题组成员会,落实子课题的研究工作。坚持以科学发展观指导教育科研的创新,在课题研究中广泛运用行动研究法,体现“教学即研究”的“草根性”特征,在读书、实践与写作三者结合上推动教师专业成长,加强教学反思的指导与推广,使科研与教学真正做到了一体化。

1.完善课题组考核机制,举办课题研究活动。

为了落实“__”课题的研究工作,学校教科室制定了学校教科研校级主课题管理制度,完善了课题组考核机制,按照要求对课题组实行任务划块,责任到人。组织课题组人员认真学习,落实课题研究,课题组成员围绕课题,举行研讨活动。

2.认真做好课题的申报、立项工作。

为了使我们的教师走上专业化发展之路,成为科研型的老师,学校积极发动和宣传好教师个人学年课题的申报工作,本学期,按照莱城区教研室的课题申报要求,动员全校教师,按级部、分学科,根据自己在课堂教学中的问题、困惑、感悟,积极撰写课题申报表,共撰写课题12个,经过层层选拔,高年级数学课题《“引领小学中高年级学生自主设计数学作业的探索”》,被立项为省级课题。其余的课题作为校级课题,进行研究,在今后将逐级选拔参与更高级的课题立项研究。

3.规范课题研究过程管理和成果的整理。

本学期我们将行动研究的方式引入课题研究过程,围绕“人文教育”这一“__”省级规划课题,组织教师实实在在地参加课题研究,充分发挥市级骨干教师和课题组等为主力的学校科研队伍的核心作用和骨干作用,从而不断丰富课题研究的内涵。在研究的同时,我们重视阶段性研究成果的搜集、整理,撰写课题研究报告;重视成果的实践运用,促进科研成果的转化。学校教科室进行了总结,将本学期主课题研究过程资料进行了整理,装订成册,积极参加好各级组织的课题结题及相关评比活动。

4.认真做好课题的结题工作。

我们共有19项课题被区级以上教科室列入学年立项课题。为了关注好教师的个人学年课题,教科室能积极主动与老师们加强联系,让课题进课堂,要求老师们对自己的课堂进一步加强自我反思与总结,认真撰写好课题论文和研究报告,在09—10学年课题研究成果评比活动中,我校省级“十五”课题“利用信息技术提高学生素质研究”结题并获山东省课题研究成果二等奖,“十五重点课题生活化、活动型、探究式小学德育课程创新教学研究”结题材料已经报送课题组。“阅读中外经典,享受读书乐趣”、“小学生自主性学习教学策略研究”等12项省市区课题正在研究。领导和教师们在扎扎实实的课题研究与结题中不断提高教育科研能力,成就自我。学校在课题研究中培养了一大批骨干教师,促进了研究型教师队伍成长的速度,学校的办学水平、办学能力得到全面提高。

三、加强特色学校建设,打造学校教育品牌。

办学特色是学校丰富发展内涵,提高办学档次的必由之路。本学期,我们结合我校实际,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提升我校特色学校的品位,努力寻求学校管理、教育教学、校园文化建设等方面特色的切入点和结合点,精心打造学校特色品牌,在内涵建设上求发展。通过特色文化影响学生,发展学生,发展学校。学校教科室一如既往地做好学校作文特色建设的有关工作。

积极开展好学生快速作文系列活动。这学期我们坚持把作文教学特色与建设书香校园结合起来,积极开展师生共读共写活动,让师生共读共写成为一种生活方式。本学期认真举办好学生限时快速作文活动,组织开展好师生共同参与的各项系列活动。在教师方面:学校积极推荐优秀教育读本,定期开展读书交流活动,读书演讲比赛;倡导教师写随笔、教育日记,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反思,对教学中的一些热点问题发表自己看法,对教育改革提出理性思考,为学校的改革与发展出划谋力。在学生方面:我们积极开展好藏书、读书活动,办好班级图书角,开展读书交流活动,打造书香校园。本学期我们参与了莱城区语委办举办的“文心雕龙”杯教师、学生新课标作文大赛,其中四年级一班的张冉、四年级二班的杨淑涵、陈璐瑶、五一班的张静远、五年级五班的张期飞被选中参与了现场作文展示;吕美、刘翠红两位老师参与了教师组的现场展示。

四、加强教育科研的阵地建设,做好成果的总结与推广工作。

加强对课堂观察的研究,同时我们还发动教师撰写教育科研论文,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1.着力组织教师积极参加各级各类的征文、论文、成果评比。

本学期为中青年教师进行了论文撰写专题讲座,教科室将担负起收集、反馈信息的任务,及时把市级以上有关征文、论文、成果评比等信息传达到每个教师,由教科室对教师的论文、成果进行筛选,把好质量关,教科室积极向报刊投稿,本学期有40多篇教师论文获奖、发表。其中刘慧勤发表论文一篇,刘焕贵5篇论文获奖,吴修峰、刘栋国两位老师各发表论文两篇。张娟老师获得省级优质电教课二等奖、市级优质电教课一等奖,王娟老师获得音乐教师基本功比赛省级二等奖,音乐教师基本功比赛单项奖。

2.加强综合实践活动小课题研究,成果丰硕。

加强综合实践活动小课题的研究,使小课题研究形成了可持续性、级部特色性。如三年级级部的“非物质文化”小课题研究系列,四年级级部的“手工操作”小课题研究系列。各班在总课题的基础上,衍生出自己的班级小课题,形成了本班的特色课题研究,充分利用周三下午的全校综合实践课,进行小课题的研究,成果丰硕,三年级级部成功举办校级综合实践活动展。在莱城区综合实践小课题展示中我校推选展评的“五谷丰登”获得一等奖,“饮料与健康”获得二等奖,李俊才老师的案例《小课题大文章——五谷画小课题研究》获得一等奖,吕美老师的案例《低碳生活在我们身边——废纸变宝》获得二等奖,绳建红老师的案例《让绿色覆盖我们的校园》获得三等奖。

3.引荐作品,积极投稿,提高学生写作兴趣。

在新的学期里,学校教科室将以人为本,求真务实,一如既往为教师、学校服务,积极推动我校教育科研的发展与创新,更好地打造学校教育科研的品牌。

县教研室教研培训总结篇十四

20xx上半年县教研室在县教育局的正确领导下,在市教科所的指导下,在全县各中小学幼儿园的配合下,我们按照本期教研工作要点,卓有成效的开展了一系列工作,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教师参与教育科研活动,实际上是要求在更高的水平层次上展开教学活动,即从强化日常教学中蕴涵的科研成份着手,以科研的思路去重新审视教学过程,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形成解决问题的策略,并通过教学实践使其得到验证与完善,从而使教学工作逐步向最优化方向发展,同时也使自身的素质得到提升与飞跃。因此,课题研究对引领教师专业成长的具有重要的意义。

为了更好地发挥教育科研的基础性、先导性作用,促进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解决教育教学改革进程中的具体问题,积极推进我县教育改革的科学发展,促进教育专业成长,提升学校办学水平,启动20xx年度县基础教育科研小课题立项申报工作。

根据高教研发[20xx]8号文件精神,我们共收集小课题507项(其中:高中71项、初中178项、小学225项、幼儿园33项),经过教研室认真审定,20xx共立项县级小课题338项(其中:高中69项、初中144项、小学102项、幼儿园23项)。20xx年申报省、市规划课题200个,20xx年市级小课题申报了56个。省、市、县课题共计594个,以每个课题3—5人计,我县共有将近20xx人从事课题研究,全县超过三分之二的教师从事课题研究。

20xx年5月20日—5月22日为期三天的公开课教学活动圆满结束。本次活动以“公开课”为教研平台,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为核心,给教师们提供了一个展示教学水平,交流教学经验的机会。在活动中,各级领导高度重视,组织到位,安排有序,在全县掀起了一次课程研究和听评课的`新主高潮。通过这次活动,众多教师得到了锻炼,增强了对课堂教学的理解和认识,提高了理论和实践操作水平,绝大多数教师感到开展这样的活动,起到了公示课示范引领的作用。广大教师在教学各方面感受到了很大的震撼和启示。旨在探索各学科教师今后的备课、授课方向和教学模式,提高教师驾驭课堂的能力,高质量完成教育教学任务,为教师晋升职称搭建了平台。

这次公开课活动是在各中学、中心校组织的基础上进行,各级各类学校推荐拟晋升高级职称教师参加、有较高授课水平的教师参加本次公开课教学活动,教研室在维稳环境下严格审核。公开课涉及语文、数学、英语,通过技术等11个学科,小学、初中、高中三个学段62人参加(其中小学10人、初中21人、高中职中31人),分别在高陵一中、高陵三中、职教中心、高陵四中、鹿苑中学、城关小学进行。

总之,在这次活动为教师搭建了锻炼成长,展示自我的舞台,也为教师提供了相互启发,互相学习的一个平台,达到了预期的目的,取得了积极的成效。成功是精彩的,遗憾同样精彩,活动中难免有不足之处,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教学工作更是如此,无论是参与者还是组织者,让我们一起总结经验教训,努力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为我县教育质量整体提升做出更大的努力。

为了全面了解我县九年级的复习备考情况,做好后期复课工作,提高复课效率,根据教育局的工作要求和市“新常态、大视导”要求,教研室初中组的全体同志从3月17日至5月17日先后对全县13年中学初三复课情况进行了调研,通过听汇报、听课、查资料、座谈等形式,比较全面了掌握了初三的复课情况,并对本次检查进行总结形成调研报告,指导我县初三复课工作。

根据教育局工作安排,教研室高中组教研员于3月17日至20日深入我县三所高中(高陵一中、高陵三中及综合高中)进行高三复习备考工作调研。教研员通过听取学校汇报,深入高三课堂听课,与高三年级复课领导小组、科任老师和学生座谈交流以及查阅相关资料等方式,比较详尽地了解了各校高三复课备考所做的工作。通过调研,肯定成绩,指出存在问题,提出了:

(1)强化管理,创造良好德育环境,为高考护航。

(2)以教研促教学,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3)“名校工程”方法需尽快完善。

(4)理、化、生三科复习应重视实验,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等方面的建议。

为了进一步贯彻陕西省教育厅《关于做好20xx年初中毕业升学(学业)考试及普通高中招生制度改革工作的通知》精神,落实西安市教育局“继续施行中考综合素质科目考试,适当提高其在中考总分中所占比例”的工作要求,使我市初三毕业班的教师深入了解20xx年中考改革的指导思想、命题趋势、复习策略,加强初三年级教学和复习的针对性、时效性。教研室组织全县初三教师分别在西安市70中学和第26中学进行集中培训。培训内容:

(1)20xx年西安市中考试题分极及中考情况反馈;

(2)解读20xx年陕西省《中考说明》,提出备考建议;

(3)各学科创新性、开放性、探究性专题复民指导;

(4)西安市名校中考备考经验交流。

根据《西安市教育局关于开展20xx年度“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的通知》和市县“新常态、大视导”要求,县教育局决定在全县中小学中开展“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成立以周兴顺任组长、杨胜文、王鑫、聂灿为副组长的领导小组,由电教站、教育科、教研室等科室互相协调配合,我们教研室深入学校调研,按分工认真评选,各中小学推荐上报评优课180多节,教研室评选上报评优课112节,网上赛课1200余节,县教研室教研员网上点评1300余节 。通过层层推荐,掀起了全县教师积极应用信息技术,现代化教育手段进行教学活动高潮,一批优秀教师脱颖而出,为我县教育质量的提高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通过活动的开展为我县造就了一支熟练运用信息技术和优质教学教育资源开展教学活动的骨干教师队伍,也促进我县每学科都能有一位引领我县信息技术应用的名师,每堂课都有在我县起示范作用的精品课程。促进优质数字教育资源的开发与共享,力争使我县教师在省、市、区起示范作用的精品课评选活动中取得优异成绩。

为进一步推进我县校本研修工作,及时总结经验、查找不足、确保校本研修工作健康发展,真正达到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提升教师专业水平的目的。县教研室小学组于20xx年4月对我县各乡镇、直属学校校本研修工作情况进行了全面地检查和现场指导,主要采取听课、查阅相关资料、座谈、调查等方式。本次检查共涉及10个乡镇和2所直属小学,共计90余名任课教师。

为了推进我县初中校本研修工作和市县“新常态,大视导”活动要求,县教研室三、四月对全县十三所初中的校本研修实施情况进行调研。通过听课、座谈和查阅相关资料等形式,较详尽地了解了各校校本研修开展情况,为后期评选校本研修先进学校和教研组奠定了良好基础。

为深入推进我县中小学、幼儿园校本研修工作,继续完善校本研修制度,根据县教育局本期工作要点安排,县教研室在六月份对全县中小学、幼儿园进行“校本研修先进学区长学校、幼儿园”、“校本研修先进教研组”评选。本期全县中小学申报校本研修先进学区长学校 7 个,校本研修先进教研组(高中3个、初中10个 、小学7 ) 20 个,教研室组织全体教研员利用两周时间,依据《高陵县中小学、幼儿园校本研修先进学区长学校评价指标》,《高陵县中小学、幼儿园校本研修先进教研组评价指标》进行联评。拟评出校本研修先进学区长学校4—5校,校本研修先进教研组20个,以树立典型,带动全县。

教材疏导。为了进一步明确课程的总体目标及课程目标结构,帮助小学教师分析教材和解决教材疑难问题,提高我县教师驾驭现代课堂教学的能力,在城关小学分别举办了小学语文、数学教材疏导,使教师对课标有了更深的认识,解决了教师在教学中的困惑。我们积极组织小学语文、数学、音乐和初中计算机观摩课,组织教研员开展对小学语文、音乐,幼儿园专题讲座,为教师进一步掌握教材,驾驭教材提供了依据,也培养了教研员的业务能力。

20xx年3月—20xx年6月,自开展学生优秀作文征集活动以来,我县各中小学校高度重视,语文悉心指导,共征集质量较高的学生优秀作文57篇,泾渭风采刊登学生征文12篇。展示了我县中小学学生风采,又激励了学生学习语文、勤于写作的积极性。

县教研室教研培训总结篇十五

随着新年钟声的临近,一学期的教育工作又接近了尾声,我们四年级语文教研组的教研工作也告一段落。本学期,我们四位中年级语文老师在紧张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扎扎实实、齐心合作、互相学习、互相探讨,每一个人都有不同的收获。下面就将本学期的工作情况做以汇报如下:

一、抓住契机锻炼自己。

一个学期我组紧紧围绕学校的教学工作安排,开展我组的教研活动。我组老师不管教龄长的还是教龄断的,都抱着互相学习的态度参与每一次教研活动。开学不久就接到区教师基本功测查的任务。我组老师都本着抓住锻炼契机,提高自己的心态迎接这次测查。在板书基本功测查中每一位老师不仅认真对待,而且抓时间练习,从接到任务到完成任务,在组长的带领下,抽时间研究,互相修改多次。

老师们认识到板书不仅是一门学问,也是一门直观表达的艺术。首先我组内老师一起一课一课的解读教材,找到教材的重点,难点,设计教学思路,讨论如何突出板书的作用。我组老师反复学习区里的样板,领会板书设计的各种方法,在学习中逐渐提升了自己的能力,正确认识板书在课堂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领会了板书对于教育实践具有的重要指导作用。钟晓雷老师第一次的设计稿,大家提出像说课稿,他听了老师们提出的意见后多次修改直至满意。其他老师也多次修改。板书设计稿定稿后,全体语文老师在一起模拟展示了一次,问题出现了,看似简单,但在有限时间内完成还真是不容易。于是,我抓住老师没有课的时间,就招呼组内老师模拟练习,一次不行两次,两次不行再来一次,直到每一个老师都能准确把握时间,熟练流畅的表达。在练习过程中每一个老师辛苦着也收获着。

二、结合研究主题大胆实践、不断反思。

在本学期的教研活动中,我想:如何让教研活动小而有实效。我们就把“确定重点教学内容”作为我们组的研究专题。

具体做法:只有正确把握和解读教材才能使课堂教学有实效性。所以每个年级两个语文老师,容易碰面,有时间就分析解读一课教材。

结合学校人人做课,实践小组研究主题。武际芬在试讲中,组内老师积极参与,和武际芬一起研究教研员的教学理念,大家收益很深。何秋燕、赵玉华、步玉红讲课课的老师能认真备课、试讲,其他老师积极听课,提出自己意见,组内老师在实践中不断提高自己。

今后努力方向:

本学期的工作结束了,下学期,我们将从以下几个方面继续努力。

1、有计划研读新课程标准理念,学科前沿书籍,提升理论能力,努力撰写、发表教育教学论文,不断提高自己的素养,更好地为学生服务。

2、有计划读书,提高自己的文学修养,丰富文化底蕴。

3、研究实施方法使中年级学生积累与课外阅读活动有效开展。

总之,在这一学期里,大家互相合作,互相学习,工作着、辛苦着、快乐着。我们相信,在总结本学期工作的基础上,在各位教师的共同努力下,下学期我们将一如既往,再接再厉,把语文教学工作更上一层楼。

县教研室教研培训总结篇十六

在学校领导的关心和指导下,教研室工作人员团结协作,全面贯彻学校对教研工作的要求,根据“一年规范行为、两年提升档次、三年有所突破”的阶段性发展思路,全面贯彻落实学校《20_年春季工作计划》的精神,从规范入手,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研究课堂教学,探索提高课堂效率的有效方法和途径,指导教研组形式多样开展教学研究工作,圆满地完成了本学期的教学教研工作。总结如下:

一、取得的主要成绩。

(一)加强教育理论学习,提高教师理论素养。

1、以海南省师德建设活动为契机,组织教师学习《中小学教师行为规范》,撰写师德学习体会,进一步提高教师的师德水平。

2、组织相关学科教师参加县教科室举办的在线研讨活动。本学期,教研室共组织教师参加初中语文、小学语文、初中数学、初中物理、初中思品、初中历史、初中化学、初中英语、小学数学等学科在线研讨活动10余次,让我校教师与全省、全县各校的同行进行合作交流,互助学习,从而提高自身的教育教学水平。

3、组织教师参加各级各类培训学习,督促教师保证学习时间,保质保量地完成作业,撰写学习总结。4月20-26日李海龙教师到上海参加“求知计划”项目《技术与社区》课程新教师培训班;4月9-10日,黄轮等两位教师参加省教培院组织的课题培训暨优秀课题成果展示活动。5月24日—25日秦辉参加省历届中小学教坛新秀和教学能手培训活动。20_年5月,海南省农村小学教师远程培训类项目评优,我校被评为优秀项目学校。

(二)狠抓落实教学常规,努力打造高效课堂。

1、学期初,教研室组织教师学习《澄迈思源实验学校教学常规管理制度》,进一步落实教学常规。

2、完善教师备课、作业检查制度。本学期共进行4次备改检查。每次检查狠抓落实,不走过场形式,认真细致,做好记录,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三)加强教研组建设,为教师成长供给平台。

1、学期初,教研室公布《20_年春季教研室工作计划》,并督促教研组长、备课组长制定本组教研工作计划,任课教师做好教学工作计划。

2、强化教研组长负责制,每月召开一次教研组长例会,对当月的工作进行总结、反思,布置下月的工作。

3、广泛开展听课评课活动,促进青年教师专业成长。本学期在各教研组开展“推门听课”活动,鼓励教师相互听评课,互相学习,共同提高。

(四)加强毕业班教育教学研究,提高毕业班教学效率。

1、全面分析20__年小考、中考成绩,出台了相应奖惩制度,将毕业班教师任教科目在小、中考中取得的成绩作为评优评先、岗位调整、职务晋升、职称评聘等的重要依据,为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奠定坚实的基础。

2、加强备考工作的计划性,本学期分别组织六年级和九年级教师召开两次复习备考工作研讨会,督促毕业班教师提前做好复习计划,科学备考。

3、加强备考工作的科学性,多次组织教师到省、县等各级教研部门组织的复习备考会培训学习。3月18日-4月25日组织吴凤琼、黄君等7名教师参加省教培院组织的中考复习备考会。4月18-25日,组织各科教师参加澄迈县中考复习备考会。

(五)重视课题研究,深化课堂改革实验,探讨适合思源实际的有效课堂模式。

学校共开展三项省级以上课题研究,本学期教研室对课题组成员进行调整和分工,明确每一名课成员的职责,目前课题正在有条不紊的进行中。

本学期实验班继续实施以“课前自学、学案导学、合作助学、训练促学、评价励学”为主要课堂表现形式的以“学”为核心的导学模式,在初中全面展开课改实验。作为海南省有效教学试点推广学校,教研室指导各教研组、相关学科教师进一步总结实验经验,研究实验中出现的新问题,做好阶段性总结和推广工作,大胆实践、锐意改革,使有效课堂的探索落实到行动上,力争探索适合思源学校的有效课堂模式。

(六)重视校际交流,做好“走出去,请进来”工作。

教研室注重搭建交流互动平台,鼓励教师参加各级各类的教学研讨会,做好“走出去,请进来”工作,多给教师创造机会向同行学习。

1、多向兄弟学校学习,让教师走出校门听取外校的优质课、示范课,回来后在校内传达学习,构成辐射。本学期,共有林明凤、陈小艺等十余位教师参加省级、县级赛课观摩学习。

2、除了创造条件让我校教师外出学习外,我校还请县教研室和省内其他名校的教师到我校听课,指导我校教学工作。县师训中心物理、美术、英语、历史等学科教研中心组到我校开展教研活动。

(七)进取参加各类教科研评比活动,大力提升教师教科研水平。

1、组织教师参加各级各类教学评比并取得好成绩。黄玮琳参加全国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优秀课展评中获得一等奖,黄汝参加全省初中数学青年教师课堂教学评比获得二等奖,王大团参加全省初中物理课堂教学评比二等奖,周霞参加全省青年教师课堂教学评比获得三等奖;黄汝参加县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评比获得一等奖,冯小红参加县小学英语课堂教学评比获得一等奖,周霞参加县音乐课堂教学评比获得一等奖,黄轮教师参加县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评比获得二等奖,王敏参加县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评比获得二等奖;在20_全省中小学信息技术创新与实践活动评选吴桂丁获得二等奖,周瑞获得三等奖,王海珠获得辅导奖。

2、以各级部门征集教育教学论文为契机,督促本校教师反思教学,不断探索,不断总结,撰写教育教学论文,进取参加各级各类论文评比活动。本学期在县教育教学论文评比活动中,吴坤恒、王小丽等48人次获奖,与上学年度同比增长45.45%。罗海文、黄君等教师进取参加海南省“中国移动杯”中小学教师论文大赛。

(八)广泛开展课余活动,有力地促进我校的第二课堂的开展。

1、在教研室和语文组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下,校刊《澄江源》第一期修改出版,为教师的专业成长供给学习交流的平台,为学生的才艺展示供给舞台。

2、在研究性学习、校本课程的开发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经过教研室的组织、审核,本学期共开设17项校本课程。

3、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课余活动。如中学语文组、英语组牵头的“晨读计划”、学校广播,美术组组织的学生书画大赛,营造书香学校文化氛围。

4、进取组织学生参加各级各类竞赛。如初中语文组组织学生参加全省中学生读写本事大赛,共25名学生获奖,初中语文组李光辉、陈凤登等16位教师获得辅导奖;美术组组织学生参加县中小学生书法比赛,共18名学生获奖,黎静、王金等两位教师获得辅导奖。我校有4名学生参加县第一届航空模型教育竞赛,获得7项奖励,王海珠获得辅导奖。

二、工作中存在的不足。

(一)部分科组教研活动内部的评课研讨不够深入、热烈,个别教师听课缺乏主动性,有迟到、早退、不愿公开评课交流的习惯。

(二)部分科组团体备课流于形式。

(三)个别科组开展工作进取性不高,不能按时、保质完成教研室布置的工作,如教研计划敷衍塞责、教研记录不能及时上交、教研总结网上下载等。

(四)由于条件限制,“请进来,走出去”工作完成得不好。很大一部分教师缺少外出学习的机会。

三、新学期工作思路。

(一)采取“走动式”管理模式,开展不定期“推门听课”活动,进一步落实教学常规,规范教师教学行为。

(二)狠抓团体备课,提高课堂教学实效。

(三)加强质量监控与评价。要鼓励教师不但要多干,还要干得好。

(四)修改出版校刊《澄江源》第二期,为教师的专业成长供给学习交流的平台,为学生的才艺展示供给舞台。

(五)组织开展历届公开课一等奖的展示点评活动,持续放大活动效应,进一步落实教学常规,促进年轻教师专业成长。

县教研室教研培训总结篇十七

坚持政治学习制度,保证时间、保证人员、保证学习质量。根据党群工作部的统一部署,组织党员、群众学习中央精神及有关材料,学习党的制度和若干规定,并注意做好读书笔记。党员同志们还根据学习情况,写了大量的学习心得。全科教师利用教学过程,强化对学生正确的思想观念、政治观念、理想观念的引导和树立。

二、加强老专业改造和新专业开发。

年内完成了计算机软件、电子商务等两个新专业开发的前期工作。新专业的开发,已通过对以xx市同方科技公司、xx市旭达公司、xx市九域科技公司等商业机构进行了调研,完成了市场人才需求预测;并通过网络查证、了解,对计算机软件、电子商务等两个新专业的课程设置进行了研究制定。初步完成我校计算机软件专业、电子商务专业毕业生的市场定位问题。在此基础上,写出了计算机软件专业、电子商务专业二个专业设置的可行性报告。

三、教学工作及教学常规管理。

本年度通过全体教师的努力,顺利完成了计算机原理、计算机网络实践、可视化编程vb、办公系统officexx应用、电子基础、数制库应用基础、foxbase、多媒体技术应用、网页设计、图形处理3d-max、动画制作、计算机网络技术、编程语言基础qb、计算机组装与维护、图像处理photoshop、internet应用、计算机基础知识等18门课程,共计68个班次的教学任务。另外,针对今年六月份对口升学的需要,还完成了汇编语言、basic程序设计语言、foxbase程序设计、计算机基本知识及网络基础知识等课程的培训工作。为确保教学质量,针对上学期计算机课程教学中暴露出的一些问题,年初科内就专门召开会议,对提高教学质量做了布置,并讨论了提高教学质量的办法措施。

上半年,除教研室主任按规定完成听课任务外,在科内组织了一次公开课教学活动。全科教师都参加并对讲课教师做了评价。课后大家讨论认为,听这种专业内容的公开课,其效果要优于听其他公开课,因为教学方法、措施等都有可借鉴之处,可以真正实现互通有无。在教学中,坚持以提高操作能力为本的原则,在加强课程与教材改革的基础上,一是重点加强教学方法的改革,积极开展教学方法的研究,突出动手能力,因材施教。对于学习较好的学生,要求高一些,讲解深一点;对于基础较差的学生,强调其动手能力,强调操作。耐心重复演示,引导学生完成,力争其有所收获。二是加强创新,根据计算机教学特点,进一步完善无纸化考试系统。在学校支持下,上半年购进《河北省计算机等级考试》系统,对windows、office、文字录入、网络基础知识等门类的知识,实现了无纸化考试。

下半年计算机组装课程“机上考试系统”开发完成,年末实现了无纸化考试,进一步拓宽了考试方法改革范围。在教学常规管理方面,强化日常管理,注意多检查、多督促,年内开展教案集中检查2次,每学期普查1次,平时不定期检查;开展作业集中检查4次,每学期检查2次,平时不定期检查;开展教学进度集中检查2次,每学期普查1次,平时责成学科带头人对同头课教师教学进度进行核对。另外,还强化劳动纪律检查,要求教师做到:准时上课、按规定检查学生人数并记下缺课学生名单、返校日准时到校并认真参加学校、科室组织的各项活动。平时利用周六下午开展教师教学研究活动,年内仅集中开展的较大的教研活动就有20余组次。除同头课教师集体备课外,还强调了对教育教学方法的交流与探讨。

年内强调备课过程打破传统型的手写方式,加强电子教案、演示文稿、电子课件的制作。授课过程强调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借助直观易懂的演示课件,改善教学效果。全体教师教学中使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平均3/5以上。

四、强化科研工作。

积极鼓励、大力倡导教师搞科研,提高全科同志科研能力和水平。年内我科教师在国家级报刊上发表论文一篇,省级刊物上发表论文二篇,其中一篇获全国第六届职教优秀论文三等奖,超额完成了年初的计划。今年由我科教师自主研发的`“中英文录入测试系统”已完成第一版本,并已在学生技能测试中投入使用。尽管系统还不是十分完善,正在升级调试,但必竟迈开了第一步。另外,我科教师开发了“微机组装与维护”课程的计算机考试系统。这套系统能够实现随机取题、自动判分等基本功能,并且着重解决机上考试互相传看的弊病。系统采取随机抽题、每次只能抽一道题、答案不能更改等方法,避免了学生互相传抄答案的问题,目前系统尚在调试、试运行阶段。两个系统的开发,是近年来我校教师首次自主研发完整系统并应用于教学实践,虽然系统还存在着这样那样的毛病,但能够自主研发系统,已经标志着我科教师科技开发力量的基本形成。为下一步新上软件专业,积累了开发经验,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本年度省教育厅组织的课件设计大赛活动,也在我科教师中引起了学知识、搞开发的热潮。根据上级要求,为确保能做出代表我校计算机课件制作水平的课件,我科教师投入大量心血,不懂的东西就通过网上查询,或向兄弟学校教师求教;牺牲业余时间,通过网络下载大量制作课件必须的软件,节省经费;教师间相互协作,互相支持。终于在短时间内,完成了任务。课件的技术含量在我校属较高层次。

五、完善计算机专业教学设施。

年内对“计算机组装实验室”试验机器设备进行了部分更新。经过几年使用,“计算机组装实验室”原有的486型实验用计算机基本已全部损坏。为使教学正常进行,学校安排把第一计算机房淘汰的21台机器,补充到组装实验室,解决了实验机不足的燃眉之急。这批机器的配置比原有的486先进,与课程内容更为接近。

六、组织比赛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上半年组织了全校一、二年级学生参加的xx年度office设计大赛。4月底,我们完成了比赛的准备工作,并对全校一、二年级共计21个学生班下发了设计大赛通知。截止5月15日,报名参赛的班级共计16个班,报名参赛的学生共计164人。报名结束后,由各班任课教师对学生参赛做了布置安排,教务科挤出机房,在业余时间,给参赛选手安排了两次免费上机制作个人参赛作品的机会。经近一个月的设计,6月初,我们完成了设计稿件的回收与初评。经全体office任课教师评议,优中选优,我们从上交作品中选出20件作品,作为这次大赛的优胜作品。其中有二名同学的作品以其新颖别致的构图、恰当的色彩搭配、合理的选题以及作品所反映出的较为成熟的office应用能力,被评为一等奖,其他作品分获二、三等奖和优秀作品奖。

下半年,我们利用计算机专业毕业班开设“网页制作”的契机,举办了我校首次“网页设计大赛”。网站建设与网页设计,是当前较为流行的计算机专业新技能,也是毕业生新的就业方向,此次举办大赛,旨在检验学生在这方面的动手能力,并借此锻炼师资队伍,增强师资技术实力。比赛采取业余时间完成作品,集中时间收作品、统一评比的办法,毕业班除外出实习的10余名学生外,全部参加了此次比赛。比赛作品经认真评选,评出一等奖5人,二等奖10人,三等奖15人。分别颁发了奖品和有关证书。

七、工作目标中未完成的项目。

年内计划新建的“电子电工实验室”、“计算机网络实验室”,由于学校财力的原因,没有能够建起来。

xx.12.12。

县教研室教研培训总结篇十八

本学期的工作即将结束,在这逝去的一年中,在学校领导班子的正确领导下,在各位同事的紧密配合下,我积极配合学校按照总计划和教科室的工作部署,开展各项工作,目前接近尾声,现在将一年的情况总结述职如下。

本期教科室的主要工作是按照区教育局文件精神,大力开展校本培训和研修工作。这项工作我主要从下面四个方面来汇报。

一、领导重视,营造氛围。

校本研修工作开展以来,我校领导始终把它放在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严校长多次召开校委会商讨有关校本研修的话题,他还经常在学校例会上大力宣讲校本研修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搞好研修,不仅能够提高广大教师的综合素质,而且也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倍增器。领导的讲话,使老师们内心受到触动,思想上更加重视。我们教科室精心组织安排,使得各项活动有条不紊,循序渐进,大力开展校本研修,主动研修,在我校以蔚然成风。

二、机制保障,带动学习。

针对校本研修,我校制定了一系列的规章制度。教导处决策安排,教科室具体主抓实施。首先我们教科室拿出本年度的校本研修总方案,并予以公示,收集意见,修改完善。老师们在大方案的框架下,根据自身实际制定出个人专业发展规划,并上交存档。平时无论是参加集中培训活动,还是自研活动,都要求做好笔记,以备不定期的检查。对于过程管理,我校根据上级精神和“白云路模式”制定了《子陵中心小学校本研修考评细则》;对于结果的评价管理,我校又制定了《子小能级考评表》,《子小校本研修奖惩方案》等。有了这些制度的保障,我校教师们以极大地热情投入到研修的活动中去,保证了一定的质量。

三、活动引领,促进发展。

本期研修活动,我们主要做的有。

1、积极反思暑期国家级远程教育资源网上培训活动。我校大部分教师都参加了今年暑期的网上教育培训,每个人都认真学习,仔细笔记,还保质保量完成了多次网上作业。今年开学领导检查了笔记,学校统计了成绩,我校每位教师都合格,特别是严小春、张金梅两位老师作业得了100分的满分,被树为我校的典型。九月针对此次培训,学校组织教师们分教研组或集中讨论收获,写心得体会,结合自身工作实际,谈打算,并要求大家把学到的好方法运用到自己的实际教学工作中去。

2、学生教育能力的培训。教书育人,为人师表是为师者的准则。教师教学不仅是传授学生文化知识,更重要的是塑造人的灵魂,无论是哪一面,都要求教师具有渊博的知识,高尚的师德,此外还要有丰富的、适当的、有效地育人方法和技巧。因此,本期十月举行专题讲座,主题就是如何有效教育学生的班主任培训,先后讲了三期,老师们反响很大,许多年轻教师称收获大,受益匪浅。

3、计算机及信息技术的培训。教育局实施校园联网计划,打造信息化学__台。如果不会计算机,这一切只会成为空谈。十一月以来,我校一直在进行以计算机运用为主题的信息技术培训。针对我校实际,年龄老化,不会或不熟练成为主流,这是个大问题,因此在严校长的指示下,我们教科室主抓,定人定时定地点,聘请李主任负责培训。李主任精心备课,分若干个专题对老师们进行了培训,内容包括上网查找资源,编写教案,制作课件,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开展网上教研,创建个人博客等。经过近一月的学习,老师们进步挺大的。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19235762.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