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报社编辑实习报告(优质16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2-13 20:30:12
新闻报社编辑实习报告(优质16篇)
时间:2023-12-13 20:30:12     小编:紫衣梦

无论是学术报告还是企业报告,都需要有清晰的结构和逻辑,以便读者能够理解和接受。在报告中,可以使用图表、表格、图片等可视化工具来增强信息的表达和理解。读完这些报告范文后,相信大家对于如何撰写一份出色的报告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

新闻报社编辑实习报告篇一

下面是关于新闻报社的。

模板,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我来到了xx日报社进行我的毕业实习,决定考研的我选择了分散实习,以前总是听学长学姐说集中实习是大学四年中最刻苦铭心的回忆。在还没有来到报社进行实习之前,在我的心中已经想过很多有关实习的内容,甚至对没有选择集中实习而感到后悔,但是经过了这次实习,证实了我的选择是没有错的,我获得了很多很多。

此次短短一个月的实习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不仅学到了很多关于专业的知识,更多的是了解了社会、了解了社会各个层次的人、关注了以前从未关心过的事情,增长了关于专业关于社会各个方面的知识。在这次实习期间,我更进一步的真真切切的感受了做新闻的氛围和记者这份职业的特色。比起前两次寒暑假的实习有了新的体会,新的感想。

此次实习过程中给我留下最深刻的印象就是我的指导老师彭老师对于新闻的敏感性以及他对于报纸的热爱,对于记者这份职业的喜爱。指导老师的专业水准和新闻素养给我留下深刻印象,这也成为我在实习期间不断前进不断努力的动力。

指导老师是90年代初文学专业的学生,在新闻媒体单位工作已近2019年,在报社也可以说是主笔记者了。他主要负责每个星期《财智时代》的撰写和编辑工作,是这份特刊的主编。这份特刊主要是报道经济方面的新闻,主要采访的就是各大银行、信用社、政府税收部门以及各种经济报告会。与这些单位和部门打交道需要对国家经济政策非常了解,还要掌握各大银行的办行原则以及他们的借贷款方针政策,更主要的是要把我他们对经济发展的支持和做出贡献。对于一个大四的新闻专业的学生来说,这真是个难题,因为这里面关于经济专业方面的知识非常多。最新2019新闻报社编辑实习报告由本站提供!

第一天去报社,听完老师的介绍我整个人都蒙住了,这是以前完全没有关注过的方面,并且我对经济这块非常的不敏感,虽说对国家重大的经济政策会有所掌握,但是真正要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来,脑海中还是一片空白。老师说给我一个星期的时间去关注经济、了解经济并且学会看经济新闻,掌握经济新闻,培养对经济的敏感。要求我每天向他汇报自己关注过的新闻。就是经过老师这样的指导和教育,我开始去琢磨去研究经济领域,慢慢的我对经济新闻越来越敏感。

虽然实习的时间很短,我可以想象初彭老师当初刚进军经济领域时的样子,他肯定付出了很多,做了很多我不知道也不懂得的努力,他肯定读了很多关于经济的书籍,看了许多经济报纸,浏览了无数的财经网页。只有他有这样深厚的功底才可以教育在这么段的时间内对经济领域有全新的了解和认识。

与此同时,他似乎时刻保持着新闻的敏感性,时刻关注重大事件的发生。这是我在他身上学到的重要知识,这将对我以后工作或者学习才产生重大作用。

实习情况简介。

实习时间:2月27日—6月4日。

实习单位:报社。

报指导老师:

实习报告共分为两个篇章(经历篇和感悟篇)和一个小总结。

经历篇。

第一天。

大三上半学期,因为已和xx老师有过几次交往,并参与了几次采访活动,所以第一天跟着王老师实习,我们配合的还算不错。

2月26日下午,王老师联系我让第二天跟他去采访,这意味着我第二天要直接“上岗”。在电话里,王老师还交代让带50元和照片,这是办“实习证”的东西。第二天,我直接去采访,当时由于路不熟,王老师比我早到。他把办证材料拿走就直接回报社了。我中午回到报社,证已办好,他害怕门岗不让我进,特地打电话说已给门岗交代过,并把证放在了门岗上。

第三天。

我实习的时间很不巧,正赶上全国两会。王老师作为创造了报最高发稿记录的首席记者,当然要参与这种盛会。走之前,他特地交代关注教育网站,有新闻及时通知他。

全国两会。

王老师离开第一天,也是我实习第四天。由于刚接触,感觉“诚惶诚恐”。因为老师不在,似乎失去了“靠山”,但也轻松自由了很多。

就这样,一有新闻(教育部网站或省教育厅网站发布消息),我就先给王老师发短信,然后由他来判断有无新闻价值。写好后有哪个老师把关,署上哪个老师的名字,他都交代的清清楚楚。有时他qq在线,我就把写好的稿子传给他,没问题直接让我用“文涛”软件传。

但有时我也自作过主张,直接传。那次已是晚上10点,王老师从北京来电,说是编辑给他说我传了一篇稿,但他在网上没找到,问我在哪里得到的消息,怕出错,他再看一遍。还又三令五申一定要找个记者老师把下关,要是出错了,担不起责任。我被他这种认真精神震撼。

他在北京期间,外出采访都是短信通知我或qq留言。在此期间,都是自己独立采访。我给王老师说怕写不好,出错,王老师常说他相信我的实力。

世博会。

至今,王老师给我的印象,总是每天步履匆匆,每天总是很忙很忙……。

在家呆了不到两周时间,又赶上了世博会,他又整装待发。前一天,我给他买了票。这次,他不像两会前那般殷勤叮嘱,也许对我也放心了。(他的言外之意是按老规矩行事)。

小插曲。

在两会结束的短短十几天里,适值报社改革,报社主编工作调整,王老师成功当选科教文卫部主编,上任第二天,就为本部策划一大稿,当时获“a-”。当时,3月份报社内部刊物《报人》显示这样一系列数据:“1月份稿件共4783.41篇,其中a稿无;a-稿20.04篇,占总篇数比例0.42%;b+稿344.5篇,占总篇数比例7.20%;b稿2591.2篇,占总篇数比例54.17%;b-稿1466.3篇,占总篇数比例30.65%。2月份稿件质量统计中,a稿无;a-稿4篇,占总篇数比例0.16%。

世博会,王老师策划的月光宝盒号系列报道,得到了上海媒体的赞扬和学习,也获得当月报总编辑奖。这些虽与我无关,但让我从他身上学到了什么是新闻人,怎样做好新闻。

新闻报社编辑实习报告篇二

上午我们一个小组的同学到了福利院,去采访了福利院的志愿者大学生,他们在福利院义务劳动,帮助老人,为老人疏导,和老人一起搞活动,为老人免费服务。这种精神很值得人们学习。当我们去采访时福利院也比较热情,尽量让我们了解福利院的各个方面。完成采访后回到报社已经12点了,简单的吃了饭后下午又去采访了几家工厂,在老师的带领下我们认真的做着笔记。整个采访还是特别辛苦的,每个人都是满头大汗,头顶着炎炎烈日。在各个厂家间穿行,完成一家采访后马上就去另一家。下午6点多才完成了采访,一个个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到报社,整理文件准备写稿子。忙碌而有意义的一天就这么过去了,从中也学到了很多东西,一些待人接物的必备知识,而这些正是学校不能学到的。

新闻报社编辑实习报告篇三

一、以“做人”为开始。

任何事情、任何集体都是以人为主体。而人与人之间的合作又是一个团队必须具有的精神,也是一个社会人必须具有的品质。我首先用了几天时间观察、参与和同事们的沟通,争取快速融入这个集体。经过近月时间的努力,我以为,这一点我已经做到了。

二、开始迫不及待地明确自己的工作职责。

这是一个从模糊到明确的认识过程,其痛苦也就在这个过程里。

现在,我基本上可以这样理解我的工作职责:对企业内部和外部的宣传工作――对内调动大家的工作积极性,凝聚我部员工的向心力,宣传企业的人性化和精细管理;对外就是提升企业的影响力,整合媒体营销方案,推动报纸的广告空间不断延伸。值得提出的是,从企业经营的角度讲,公关策划工作还包括通过调查研究,创新出一些决策性建议,辅助领导进行企业管理。

三、开始做事。

1、严格要求自己。遵守单位的各项规章制度;提前上班,认真做好办公室卫生,给大家营造一个整洁的工作环境。

2、学习、学习、再学习。短短2天的工作,我已经对广告和营销策划有了浓厚的兴趣,为此,我看了一些这方面的书籍。《xx》里关于广告策划的案例、在“xx网”和“中华广告网”上别人的一些广告策划理念、近期《精品购物指南》以及众多报纸媒体上的时尚专题……这些都是我现看现学的活教材。

3、做了几件小事情。

第一件,我写了一封函,那是毕业后做的第一件事情,所以我认认真真的写了好几次,最后竟然发现一个成功的秘诀――多修改就会有进步。

第二件事,当我看到本报的广告类型中餐饮行业很少涉及时,便写出一个简单的策划书――关于“美食版”的策划。经领导指出其不足之处、前辈同事们帮忙指点,几次修改,终于通过了审查,决定从8月份开始试实施。

第三件事情,打电话联系企业老总,给他们派发报纸,以增进他们对报纸的了解,拉拢投资商家同时也是消费群体。

事后,又写他们写了一封函,在写作过程中再一次证明了我的秘诀――多修改就会有进步。我喜欢换几种思考角度、行文风格来操作同一件事情,比如说这封信函,开始的角度就很类似向对方推荐自己的信,第二稿,我们的视角就太高一些,做到不卑不亢。刚刚工作,我尝试用多种方法解决同一个问题,通过比较,找出最佳方案。

最后还得提到,平常我对广告策划的一些想法,在和领导、同事沟通中,他们指出我思想上的偏差,还鼓励我多想问题,不怕出错,增加了我的工作积极性。甚至日常的一些琐事,同事们都给了我很多帮助。在我的第一份工作,给员工撰写一封小小的慰问函时,从整体结构到遣词造句,我都虚心的请领导帮我一次次提意见,希望把最精美的信函呈现给大家;在我给客户打电话时,遇到他们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又是领导和同事们教我怎样解决问题,让我顺利完成了给客户派发报纸的任务。

随着渐渐对实习工作环境的熟悉,我要踏上新的征程,任重道远,我需要加倍努力,争取做一个好的员工。

文笔好的好处就是可以将来做一个作家或是记者,报社编辑也是不错的。我的专业就是中文,虽说不是很热门的专业,但是我还是会做到最好的。

光有好文笔是不行的,我还要有写文章的素材,出去实习时一种很不错的选择。在实习中既可以接触到新鲜的事物,也可以锻炼我的实践操作能力。

转眼一个星期就过去了,我的实习生活已经过了有半个月时间了。

我的记者线上还是没有多少新闻,我只能自己想办法。在经济部不像在热线部,新闻不多,而且关键的是我没有新闻线索。正在寻找、整理自己要做的题目,确定题目以后可以自己有针对性地去外面跑,自己写了,算是自己策划、实施了。

星期四时我听到朱总和省会新闻部的王海科记者说去采访,要带一个实习生,我马上就给王记者说那带我过去吧。后来我就和他去黄河饭店在郑州市咪表听证会场了。当天去会场的中央和地方的媒体有好多家,央视、中青报、河南电视台、大河报、河南商报等都去了,因为咪表听证案在全国来说应该是第一次,所以受到了比较大的关注。由于装备比较简陋,还好王记者拿了一个mp3可以录音,我就带了一个笔记本。回来后就以自己做的记录写了段稿子,给王记者通过qq传过去了。感觉自己写的稿子还是很差劲,因为自己对这个案子本身不是很了解,关注的也不够,所以有些基本的内容都会出现差错。写的稿子基本的事实是比较清楚,但是不像新闻,那种导语与串词不熟悉,不是那种流畅的新闻报导。

星期五带我的记者说有一个会议要去,是“创新河南产业河南”高峰论坛,主要是围绕《河南mba经典案例集》的编撰出版的,由大河报高级编辑王熙珩女士任总策划人的,由河南日报报业集团主办,河南各行业企业老总参加的会议。我和施彩英记者、经济编辑部主任陈素红、摄影记者阎义文去的。我的工作主要是负责记录,施记者他们出去采访在会议上发言的比较著名的人物。中午在楼下茶座还对河南塞思口腔医院的何宝洁先生(塞思入编案例集)。回来后就以自己的记录写稿子,因为这次我吸取上次的教训,记录的比较详细,自己又拿了录音笔,加上有一些相关的资料,稿子写的还算比较顺利。不过还是存在导语、新闻事件串词的问题。

我认为在实习时还是多比较自己写稿和老师的差距、注意看一些新闻观念比较新颖的报道(新京报、楚天都市报、中青报冰点周刊等)、见识记者真正的生活状态等是很重要的。我现在离毕业还有2年时间,在这两年里我认为只要找到自己和一个合格的记者的差距而努力,等我以后走上记者这个岗位会能更快的进入状态。

刚来,报社企划部的夏老师接待了我们,后来经过较慢长的等待(部门之间协调加上记者也比较忙)我们几个人被分到了新闻采访部。我是跟着经济新闻部的施彩英老师跑新闻,施老师因为培训加上也没有她那条线上的新闻,所以我就在报社看看报纸、打扫卫生、上网看看新闻和评论等。我现在为止发的唯一一篇稿子是马纪朝老师让我写的关于用手机给小灵通发短信有望不加106的新闻,我写好后马老师加了一些内容也修改了一些说法,到发表时弄得像一篇可以的新闻了。

没有来实习之前就听说实习的时候可以学到好多东西,现在实习的时间虽然不长,但是自己还是感觉自己学到了一些东西或者说注意到了一些平时自己没有注意的细节。自己以前在学校的《学生工作》编辑部做过学生记者,平时对新闻还算比较关注,但都是一般性的关注新闻事件。现在自己也算一个将要入行的准记者了,只关注关注新闻事件是不够的。我注意到马老师每天来了之后就是在网上找新闻线索,我写的那篇就是他发现的觉得有价值的新闻线索之后让我写的。

来报社后自己看新闻也比以前有心了,会想一些和新闻背后记者的工作情况,从发现新闻线索到采访、新闻见报之间的一些细节问题。

我觉得现在作为都市类报纸就是给市民的生活提供方便,服务读者。像商报这样只在省会郑州发行的报纸就应该抓住服务读者的功能。就像我写得那篇稿子,那是国家信—息—产—业—部7月10日发的一个公告,一般的市民可能不会看到,而且公告写得比较专业,不容易理解。经过我们记者对河南本地的情况(这是市民最关心的)核实与了解,把具体的情况告知给读者,就是为读者服务。热线部记者的工作就不用说了,报纸为读者着想了,才会让读者感到温暖,这样报纸读者的忠实度才会提高,报社有发展。

做新闻我认为最重要的就是要真实,这一周我遇到了好几件新闻不真实的事件。

周三马纪朝记者让我去听一个因为大河报女记者写的一篇买钢琴的黑幕引起商家不满、对内容真实性怀疑举行的一个媒体与商家的座谈会。记者可能是因为对钢琴行业没有深入了解弄出一些错误,给商家带来了一些麻烦。有些记者会为了写稿制造一些虚无的新闻要素,我认为不管什么样的新闻要素自己没有采写到就不能想当然的。

去现场采访时记者应该有足够的新闻敏感性,要是记者本身没有足够的经验,在现场就要尽力采访相关人员,记录现场的新闻事件、人物等,以备后期新闻写作时查用。而且有详细的现场记录还可以防止出现新闻细节的虚假。

现场采访结束之后,针对不清楚的问题还可以打电话咨询专业人士、新闻事件的负责人,把自己不清楚的地方告诉他们,从他们那里获得一些在新闻现场找不到的东西,如领导讲话、背景资料、相关部门反映等。记者应该为自己写的新闻负责,因为失实新闻对当事人的影响是不能预见的。

记者的生活是很累的,可是新闻媒体发出的声音必须保证采写是真实的,万一失实要保证问题不是出在自己这一个环节上。

这次实习结束了,不过我对这次实习的思考还没有结束,我感觉实习真的是需要很多的素材的,写文章也不是那样的简单的,光有好文笔是不行的,还要学会怎么去写才能让大家接受,这是最重要的,我相信只要通过不断地锻炼,我的写作能力还是会得到巨大的进步的,这就是时间的问题了。

新闻报社编辑实习报告篇四

小编推荐给大家参考阅读!

在大学的四年生活里,除了收获丰厚,还时刻感到幸福。而作为中文专业的我,对写作的爱好和对文学的爱好。随着时间的流逝,这宝贵的大学生活就要走到尽头了。像编辑这一职位,对于一个文科出身的学生而言,是很诱人的。编辑的工作也总是透露了那么一丝神秘。在老师的帮助之下,我顺利地进入了**杂志社实习。这是一家报道中小学生动手动脑、开发智力,积极开展小发明、小创造、小实验、小制作活动的刊物。单位很小,但从社长到社员都很友善。能走进这家杂志社实习,能有机会让我近距离接触文化传媒工作,让我很兴奋,也很珍惜。

作为实习生,首先我了解了杂志发行基本步骤,第一步当然是约稿。没有一定量的供稿,一本杂志是没办法发行的,一个杂志社也是办不起来的。之后才能对约来的稿件进行分类处理,进行编辑。再经过排版、绘图、彩编等才被最终发行。因此,我的第一项工作,即第一个实习项目便是约稿。

(一)约稿。

1、在网上查询全国的各种青少年科技大赛,并将获奖名单打印下来,以便约稿时使用。因为这本杂志主要是介绍全国青少年的小发明,小创作的,因此,那些在科技大赛中获了奖的便成为了我们主要的稿件来源。

2、对获奖名单进行筛选。保留下获过奖但其发明创造尚未被刊登的。将小学与中学区分开来。我的具体操作是将小学的名单记录在一个本子上,将高中的名单记录在一个本子上,以便操作。

3、查询电话。我的查询方式很原始,就是拨打全国各地的电话查询服务台114,再具体查询某个地区,某个学校,某个老师的电话,以此来联系有发明创造的小学生。这一步工作量较大,而且还要做好记录,哪个打通了,哪个没打通;哪个有老师电话,哪个留邮箱了,哪个发稿了,都要有详细的记录。

4、约稿。在约稿时,要向各地老师详细介绍杂志社的情况和供稿的酬劳,方式等问题。

5、回访。即在收到稿件后对供稿者的回复;在稿件被录用后对供稿者的通知,寄稿费等工作。

约稿的工作顺利完成后,我便进入了下一个实习项目,即编辑。

(二)编辑。

这项工作,不再像约稿那样繁琐,但对专业知识的要求相应高许多。一件稿件在手,先要筛选,看它合不合适运用。如合适才能进行下一步的处理工作。

处理即编辑,它的主要内容是:将篇幅长度编辑成所需的长度;词语的应用、文章的趣味性等方面也要附和刊物的特色。之后,细细校正文章格式、错字标点等。如有需要,添加“教师评语”。

这是我在杂志社的最后一项实习内容,也是较难的一项实习内容。这些具体工作说起来容易,可实际操作起来却不太简单。在编辑过程中,我也曾出现过一些错误,但在翁老师的帮助下,都已一一改正,并顺利完成编辑任务,在此过程中也学习许多知识。

通过在学校期间的实习,我的综合素质得到提高,实践能力得到增强,能够把学到的理论与具体实践结合起来。在实践过程中我了解到许多关于约稿,编辑,校对,排版,彩编等方面的知识,逐渐熟悉了文化传媒方面的一些知识,并进一步知晓青少年在科技创新方面的想法。我学会了怎样同单位的其他同事建立融洽的合作关系,在和谐的氛围中共同完成规定的工作任务,收到良好的经济效果。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我也强烈地体会到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编辑必须具备各方面的素质,不仅要有广博得知识,高超的技能,较强的随机应变能力,较高的组织能力和协调能力,而且要有吃苦耐劳、爱岗敬业的精神。

这次实习虽不是我的正式工作,但却为我即将开始的工作生活积累了不少工作经验。很感激学校为我们安排的实习机会,很感激徐老师对我的帮助,同时,也很感激《少年发明与创造》杂志社对我的培养。在将来的日子里,我一定会更加努力,不辜负学校,老师,杂志社对我的培养。

新闻报社编辑实习报告篇五

经过高三的努力,终于考上了大学,现在回忆一下,仍感到幸福。选择中文这个专业,是因为我对写作的爱好和对文学的爱好。随着时间的流逝,这宝贵的大学生活就要走到尽头了。因为种种原因我没有选择继续求学,但这并不代表我的学习之路就走到尽头了。所谓“活到老,学到老”吗,在自己的身边,总会有一些东西自己从未接触过,总有一些东西需要自己从头学起。

像编辑这一职位,对于一个文科出身的学生而言,是很诱人的。编辑的工作也总是透露了那么一丝神秘。既然不再读书,当然要面临工作。对工作,处出茅庐的我还真是不知怎样选择。只是觉得,自己毕竟是学文的,在自己手中已经掌握了一些文学知识语言知识。所以,将来的工作最好还是能与自己所学的专业有关,能进一步发展自己对自己所学专业的掌握。 所以自然而然,编辑工作就成了我的首选工作。

在徐老师的帮助之下,我顺利地进入了《少年发明与创造》杂志社实习。这是一家报道中小学生动手动脑、开发智力,积极开展小发明、小创造、小实验、小制作活动的刊物。单位很小,但从社长到社员都很友善。能走进这家杂志社实习,能有机会让我近距离接触文化传媒工作,让我很兴奋,也很珍惜。

这次实习的主要目的,就是充分了解一套刊物,从约稿到出版发行的全过程。充分了解杂志社各项工作的操作,学习相应的理论知识,实际操作知识,以期达到或是说基本具有编辑的能力。

第一次走出校门,来到工作岗位,这对于我来说什么都是全新的,都是让人兴奋的。整个实习过程大体可以分为三个环节:

(一)学习过程

最初的一段时间,我都处于学习阶段。这种学习,包括对刊物的了解,对刊物运行的了解,对本杂志社的了解和对编辑的一些基本知识的了解。

我用了三天的时间,阅读本杂志社的刊物。它包括中学版与小学版。在充分了解杂志的内部结构后,杨社长又为我讲解了杂志从约稿到出版发行的所经程序。并为我请来了本杂志社的主编翁永良翁老师,为我讲解什么是编辑、什么是编辑应具备的基本能力,编辑的具体工作等问题。

(二)约稿过程

在进行完初步的学习阶段后,就要进行实际的操作训练了。我的'主要工作即实习内容便是约稿。

在了解刊物的主要方向后,根据自己所负责的“中学版·发明展示台”和“中学版·探索”版块的特点,进行有选择的约稿。

(三)编辑阶段

在约来一定数量的稿件后,在翁老师的指导与鼓励下,我开始进入编辑阶段。因为约稿得来的稿件,大部分是学生参加科技竞赛时的参赛稿件,在内容、长度、趣味性等方面都不太适合直接刊登,都要经过编辑、更改后才可以使用。

在经过几次尝试后,我所编辑的几篇稿件,都顺利通过了审核,被刊登了出来。

杂志的发行,第一步当然是约稿。没有一定量的供稿,一本杂志是没办法发行的,一个杂志社也是办不起来的。之后才能对约来的稿件进行分类处理,进行编辑。再经过排版、绘图、彩编等才被最终发行。因此,我的第一项工作,即第一个实习项目便是约稿。

约稿的工作并不难,或可说很简单。但在实际操作上却很繁琐,需要相当的耐心与细心,具体工作内容如下:

1、在网上查询全国的各种青少年科技大赛,并将获奖名单打印下来,以便约稿时使用。因为这本杂志主要是介绍全国青少年的小发明,小创作的,因此,那些在科技大赛中获了奖的便成为了我们主要的稿件来源。

新闻报社编辑实习报告篇六

实习是每个刚出来的学子都会有所经历的,那实习完毕后我们都会写一份实习报告的,那如何写实习报告呢?好范文例出一篇报社编辑实习报告,以供大家参考!

经过高三的努力,终于考上了大学,现在回忆一下,仍感到幸福。选择中文这个专业,是因为我对写作的爱好和对文学的爱好。随着时间的流逝,这宝贵的大学生活就要走到尽头了。因为种种原因我没有选择继续求学,但这并不代表我的学习之路就走到尽头了。所谓“活到老,学到老”吗,在自己的身边,总会有一些东西自己从未接触过,总有一些东西需要自己从头学起。

像编辑这一职位,对于一个文科出身的学生而言,是很诱人的。编辑的工作也总是透露了那么一丝神秘。既然不再读书,当然要面临工作。对工作,处出茅庐的我还真是不知怎样选择。只是觉得,自己毕竟是学文的,在自己手中已经掌握了一些文学知识语言知识。所以,将来的工作最好还是能与自己所学的专业有关,能进一步发展自己对自己所学专业的掌握。所以自然而然,编辑工作就成了我的首选工作。

在徐老师的帮助之下,我顺利地进入了《少年发明与创造》杂志社实习。这是一家报道中小学生动手动脑、开发智力,积极开展小发明、小创造、小实验、小制作活动的刊物。单位很小,但从社长到社员都很友善。能走进这家杂志社实习,能有机会让我近距离接触文化传媒工作,让我很兴奋,也很珍惜。

这次实习的主要目的,就是充分了解一套刊物,从约稿到出版发行的全过程。充分了解杂志社各项工作的操作,学习相应的理论知识,实际操作知识,以期达到或是说基本具有编辑的能力。

二、实习过程。

第一次走出校门,来到工作岗位,这对于我来说什么都是全新的,都是让人兴奋的。整个实习过程大体可以分为三个环节:

(一)学习过程。

最初的一段时间,我都处于学习阶段。这种学习,包括对刊物的了解,对刊物运行的了解,对本杂志社的了解和对编辑的一些基本知识的了解。

我用了三天的时间,阅读本杂志社的刊物。它包括中学版与小学版。在充分了解杂志的内部结构后,杨社长又为我讲解了杂志从约稿到出版发行的所经程序。并为我请来了本杂志社的主编翁永良翁老师,为我讲解什么是编辑、什么是编辑应具备的基本能力,编辑的具体工作等问题。

(二)约稿过程。

在进行完初步的学习阶段后,就要进行实际的操作训练了。我的主要工作即实习内容便是约稿。

在了解刊物的主要方向后,根据自己所负责的“中学版·发明展示台”和“中学版·探索”版块的特点,进行有选择的约稿。

(三)编辑阶段。

在约来一定数量的稿件后,在翁老师的指导与鼓励下,我开始进入编辑阶段。因为约稿得来的稿件,大部分是学生参加科技竞赛时的参赛稿件,在内容、长度、趣味性等方面都不太适合直接刊登,都要经过编辑、更改后才可以使用。

在经过几次尝试后,我所编辑的几篇稿件,都顺利通过了审核,被刊登了出来。

三、实习内容。

新闻报社编辑实习报告篇七

通过一周对新闻编辑的实训,我了解到了一定要好好学习专业知识,掌握装也技能,提高我们的工作效率,这可以方便我们的工作和学习等。所以我真诚的感谢老师对我们的教导,也希望以后能有更多的机会锻炼自己,对老师的辛勤付出我无以为报,我只能用我的实际行动来报答你们,我以后将会更加努力,把知识学好,把技术掌握好,努力让自己成为新时代的有用之才。

在没开始试训之前,我粗略的翻了下《新闻编辑实训指导手册》,在我看来,这些课程的安排都是对我们这半学期所学专业课程的总结和实践。而实际上,开始上课的时候老师就让我们以团队的方式存在,那时有意识的在训练我们的团队观念,合作意识,沟通交流能力,个人在团队中如何发挥才能的能力。作为一名新闻工作者所要具备的主要工作素养大体也就是这些。

第一天的课上我们开始分组,每组6-7人,我们组是六人,再以小组为单位确定每组的组长,然后跟老师报告。老师确认后,给我们介绍实训的过程,督促我们按照要求完成任务安排,讲解新闻编辑操作步骤与流程。我们开始分组进行报纸的定位和栏目规划,以小组为单位撰写报纸的策划方案。根据我们组报纸的定位,确定我们的报纸名称是《mom&baby》,我们又根据指导老师的意见确定了传播的内容,读者定位,报纸水准以及报纸的风格特色等。

第二天,我们报纸的策划和定位通过后,每位组员都开始进行选稿与标题制作,小组在择优选取若干篇作为小组的作品。编辑对新闻稿件的选择有“初选”“复选”和“定选”几关,初选是编辑把他们初步认为合适的稿件选择出来提供给总编辑室或版面主编。总编室或版面主编对稿件进行复选。“定选”是少数涉及重大问题的报道,重要批评稿件,重要存疑稿件,对报道效果较难把握的稿件有总编辑或编委会集体审定后作出决定。

第三天对稿件进行修改活动,要求保留原稿进行比较对照,每人再将修改后的稿件连同原稿一起交给组长。所选新闻稿件能否刊用,刊用的价值大小,首先取决于稿件内容的新闻价值大小。判断新闻价值的依据主要有“及时”“新意”“重要”“显著”和“接近”。

第四天根据之前积累的稿件,分组进行版面设计活动。版面是各类稿件在报纸上编排布局的整体产物,是读者第一者接触到的对象。有导读功能,导向功能和标志功能。版面语言指版面特有的表现手段,其基本形式包括:版面空间,编排手段和版面的布局结构。版面空间是一个版面所提供的,用以表现编排思想和内容空间。编排手段是安排版面所采用的物质手段,是版面语言的一种基本形式。版面编排手段包括字符,图像,线条,色彩。版面布局结构是版面各组成部分之间相互联系的形式,包括版面的布局结构,题与文的布局结构两个方面。在版面设计方面,编排思想是版面设计的指导思想是版面编辑根据对各篇稿件的评价在版面上恰当安排这些稿件的整体构想。编排思想与报道思想是一致的,并且要体现报道思想。下午我我们开始计算出准确的稿件篇幅,文字稿件以基本栏为计算单位,图片以对角线方法放大或缩小,折算成栏宽,行高。标题换算成相当于正文文字的篇幅,注意留白。然后画版样,先确定头条,图片,专栏,刊头的位置。一般是先占版面的四角,与周边地带,然后设计标题与正文排列,并且要注意使用正确的画版符号。

第五天,也就是我们实训的最后一天,各组派代表展示实训成果,编辑认真检查,特别是标题,图片和版面设计。查看版面排好后印出的样张,并且请老师检查,最后确认后打印出报纸,并上交小组报纸的策划方案和个人的实训报告。

转眼间,实训就要结束了,在这次新闻编辑的实训课程中,熬夜辛苦之后更多的是感慨,回想着自己是怎样一步一步地走过来的,真的说不出是什么感觉。在这一周的实训伴着我的是疲惫与紧张,就像是在和时间赛跑,争取在短的时间里有效率地完成任务,“时不待我,怎可驻足?”也许是最适合形容当时我的心情了。一周,短短的一周,我学到了很多东西,也更加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实在是获益匪浅啊。

新闻报社编辑实习报告篇八

这可以分为四个方面:

第一,必须符合新闻的定义,即新近发生或将要发生的有意义的事情。对一件事情首先要考虑他是不是新闻,是一条怎么样的新闻。

第二,必须从大局出发写稿件。即这条新闻写出来会有什么样的影响,其中影响包括积极的和负面的。要想办法把新闻的负面影响降到最低。有损于国家、党和人民利益的新闻坚决不能写。

第三,要体察民情,关注民生,替老百姓说话,办事,这是老百姓最喜闻乐见的新闻。同时,也是一个记者的职业道德所在。

第四,必须要有新的突破,在目标阅读群体定位上要准确。这一点是甘肃日报社新闻的王云霞主任在我十一加班时特别讲到提出的。

现在的新闻无论从题材上还是内容上都有了很大的拓展,似乎再有创新突破很难,其实不然。很多好的线索好的新闻都隐藏在百姓们关心反映的小事中。为此,他还特意给举了一个例子:武汉的一个记者李红英写了一篇关于医院对小病开大药方的事情。小病花大钱看似小事,但却与老百姓的生活息息相关。很多记者都曾亲身经历过这种事情,或者听到老百姓抱怨、反映过这个问题,但是都没有引起他们的关注。李红英却抓住了这个事件,把它写成了精彩的新闻。这篇稿件看似平常,内容写法上也很一般,但是反映的事情却是新的,第一次有人把它的内幕写出来,给老百姓开了一张明白的“清单”,最点,写出了大量不为人所知的内幕,在内容上进行了突破创新,是很可贵的。

做到了以上四条,新闻稿件便有了质量的保证,读者便会喜闻乐见。这当然需要记者付出很多汗水,编辑严格把关。

虽然西北民族大学报是一份面向校内师生的报纸,它的发行量不太大。但是我也从中发现一份好的报纸,质量尤为重要。在西北民族大学报编辑部和甘肃日报社实习的这段日子里,我学到了许多东西,收益匪浅。

抑制住激动的心情我推开了建工集团新闻中心的大门,我有幸来到《湖南建工》编辑部,进行专业实习。在这宝贵时间里,我不仅对专业知识有了更为深刻的了解,同时也学到课本外的实践经验。这些收获对我今后的学习和工作都起到了很大的指导作用,使我受益匪浅。

第一天到新闻中心时,我心里七上八下的,看着大家忙碌的身影,完全不知该从哪里下手。负责带我的戴姐和蒿哥给我介绍了部门的大体情况。第一天,他们没有带我采访,而是让我阅读他们编辑的报纸。说实话,以前看报纸往往只是看个热闹,根本没有意识去观察新闻的思路和写法。

从第二天起,我就跟着戴姐和蒿哥开始了紧张而忙碌的采访。一旦接到新闻线索,无论何时何地,我们都要立刻奔赴现场。我们一般的工作流程是接到领导电话,立马出去采访,然后回来写稿。任务多时,稿子往往不止一个。这也让我深深体会到记者的生活并非像想象中那么浪漫。

新闻需要注重一些事实细节,比如人物、时间、地点等必须要精确。刚开始采访时,自己总不注意,人名地名没有留心去反复核实。在戴姐和蒿哥的嘱咐下,我知道了这些看似细枝末节的小事其实是新闻中最重要的。一个错误的人名甚至会影响整个新闻的真实性。另外,新闻中每一个字,每一个称谓都要准确具体。

作为记者需要一定的专业知识,但是相比之下社会知识和经验也同样很重要。要想成为一名出色的记者就必须有全面的知识结构。记者是综合性人才,对每一领域虽然不能都像本专业那样投入,但至少都应有一定的涉猎。另外在日常生活中也要勤看书,多学习,扩充自己的知识面。

实习期间,我翻阅了大量的报纸杂志,了解了很多报业知识。在采访过程中,接触到了各个阶层的人群,在与他们打交道的同时,也提高了自己欠缺的东西——人际交流。作为新闻记者,这个能力意味着你能否使采访对象信任你,把积压在心底的话向你透露,把新闻事件背后的故事挖掘出来。特别是在人物专访时,这往往也是一条新闻取胜的关键。除了不断练习与人交往的能力,我的体会还有采访前务必对你的采访对象做一个全方位的背景了解。这样做可以使你的采访对象感到自己不是和一个陌生人交谈,不仅会很快拉近你们之间的距离,像老朋友一样聊天,也会获得对方的尊重。

在实习期间里,我感到最辛苦还是赶稿子,但辛苦归辛苦,我的写作水平却大大提高。最初写稿,我总是抓不住新闻点,偏离采访主题,写的稿子常常被改得面目全非。在老师的耐心指导下,我渐渐找到那么点儿感觉。休息时,我会仔细对比我和老师的稿子,揣摩老师的思路,分析自己的不足。另外,我常留心报社内部的评报栏,看编辑们的精彩点评让我学到了不少东西。虽然还不能像老师一样,将一些生硬的数据转变为一篇顺畅生动的文章,但是经过努力,我的稿子被老师改正的地方越来越少,得到的肯定越来越多。

在实习期间,戴姐和蒿哥让我发表了许多篇文章,这对我来说既是鼓励也是鞭策。这次实习让我增长了业务知识,体会到了新闻采写的艰辛,提升了自己的新闻素养,而且增长了见闻,锻炼了自我,为我接触社会搭建了平台。在新闻采写方面,我获得了长足的进步,自己的新闻敏感性和社会责任感都有了很大的提高。实习不过短短一瞬间,回头看看,它几乎等同于我大学三年的宽度。我真心地感谢报社的每一位前辈,这段难得的经历,让我看到了今后的奋斗目标,必将充实我今后的人生。

新闻报社编辑实习报告篇九

本文目录。

抑制住激动的心情我推开了建工集团新闻中心的大门,我有幸来到《湖南建工》编辑部,进行专业实习。在这宝贵时间里,我不仅对专业知识有了更为深刻的了解,同时也学到课本外的实践经验。这些收获对我今后的学习和工作都起到了很大的指导作用,使我受益匪浅。

第一天到新闻中心时,我心里七上八下的,看着大家忙碌的身影,完全不知该从哪里下手。负责带我的戴姐和蒿哥给我介绍了部门的大体情况。第一天,他们没有带我采访,而是让我阅读他们编辑的报纸。说实话,以前看报纸往往只是看个热闹,根本没有意识去观察新闻的思路和写法。

从第二天起,我就跟着戴姐和蒿哥开始了紧张而忙碌的采访。一旦接到新闻线索,无论何时何地,我们都要立刻奔赴现场。我们一般的工作流程是接到领导电话,立马出去采访,然后回来写稿。任务多时,稿子往往不止一个。这也让我深深体会到记者的生活并非像想象中那么浪漫。

新闻需要注重一些事实细节,比如人物、时间、地点等必须要精确。刚开始采访时,自己总不注意,人名地名没有留心去反复核实。在戴姐和蒿哥的嘱咐下,我知道了这些看似细枝末节的小事其实是新闻中最重要的。一个错误的人名甚至会影响整个新闻的真实性。另外,新闻中每一个,每一个称谓都要准确具体。

作为记者需要一定的专业知识,但是相比之下社会知识和经验也同样很重要。要想成为一名出色的记者就必须有全面的知识结构。记者是综合性人才,对每一领域虽然不能都像本专业那样投入,但至少都应有一定的涉猎。另外在日常生活中也要勤看书,多学习,扩充自己的知识面。

实习期间,我翻阅了大量的报纸杂志,了解了很多报业知识。在采访过程中,接触到了各个阶层的人群,在与他们打交道的同时,也提高了自己欠缺的东西——人际交流。作为新闻记者,这个能力意味着你能否使采访对象信任你,把积压在心底的话向你透露,把新闻事件背后的故事挖掘出来。特别是在人物专访时,这往往也是一条新闻取胜的关键。除了不断练习与人交往的能力,我的体会还有采访前务必对你的采访对象做一个全方位的背景了解。这样做可以使你的采访对象感到自己不是和一个陌生人交谈,不仅会很快拉近你们之间的距离,像老朋友一样聊天,也会获得对方的尊重。

在实习期间里,我感到最辛苦还是赶稿子,但辛苦归辛苦,我的写作水平却大大提高。最初写稿,我总是抓不住新闻点,偏离采访主题,写的稿子常常被改得面目全非。在老师的耐心指导下,我渐渐找到那么点儿感觉。休息时,我会仔细对比我和老师的稿子,揣摩老师的思路,分析自己的不足。另外,我常留心报社内部的评报栏,看编辑们的精彩点评让我学到了不少东西。虽然还不能像老师一样,将一些生硬的数据转变为一篇顺畅生动的文章,但是经过努力,我的稿子被老师改正的地方越来越少,得到的肯定越来越多。

在实习期间,戴姐和蒿哥让我发表了许多篇文章,这对我来说既是鼓励也是鞭策。这次实习让我增长了业务知识,体会到了新闻采写的艰辛,提升了自己的新闻素养,而且增长了见闻,锻炼了自我,为我接触社会搭建了平台。在新闻采写方面,我获得了长足的进步,自己的新闻敏感性和社会责任感都有了很大的提高。实习不过短短一瞬间,回头看看,它几乎等同于我大学三年的宽度。我真心地感谢报社的每一位前辈,这段难得的经历,让我看到了今后的奋斗目标,必将充实我今后的人生。

返回目录。

实习时间:2月27日—6月4日。

实习单位:报社。

报指导老师:

共分为两个篇章(经历篇和感悟篇)和一个小总结。

经历篇。

大三上半学期,因为已和xx老师有过几次交往,并参与了几次采访活动,所以第一天跟着王老师实习,我们配合的还算不错。

2月26日下午,王老师联系我让第二天跟他去采访,这意味着我第二天要直接“上岗”。在电话里,王老师还交代让带50元和照片,这是办“实习证”的东西。第二天,我直接去采访,当时由于路不熟,王老师比我早到。他把办证材料拿走就直接回报社了。我中午回到报社,证已办好,他害怕门岗不让我进,特地打电话说已给门岗交代过,并把证放在了门岗上。

我实习的时间很不巧,正赶上全国两会。王老师作为创造了报最高发稿记录的首席,当然要参与这种盛会。走之前,他特地交代关注教育网站,有新闻及时通知他。

王老师离开第一天,也是我实习第四天。由于刚接触,感觉“诚惶诚恐”。因为老师不在,似乎失去了“靠山”,但也轻松自由了很多。

就这样,一有新闻,我就先给王老师发短信,然后由他来判断有无新闻价值。写好后有哪个老师把关,署上哪个老师的名,他都交代的清清楚楚。有时他qq在线,我就把写好的稿子传给他,没问题直接让我用“文涛”软件传。

但有时我也自作过主张,直接传。那次已是晚上10点,王老师从北京来电,说是编辑给他说我传了一篇稿,但他在网上没找到,问我在哪里得到的消息,怕出错,他再看一遍。还又三令五申一定要找个老师把下关,要是出错了,担不起责任。我被他这种认真精神震撼。

他在北京期间,外出采访都是短信通知我或qq留言。在此期间,都是自己独立采访。我给王老师说怕写不好,出错,王老师常说他相信我的实力。

至今,王老师给我的印象,总是每天步履匆匆,每天总是很忙很忙……。

在家呆了不到两周时间,又赶上了世博会,他又整装待发。前一天,我给他买了票。这次,他不像两会前那般殷勤叮嘱,也许对我也放心了。(他的言外之意是按老规矩行事)。

在两会结束的短短十几天里,适值报社改革,报社主编工作调整,王老师成功当选科教文卫部主编,上任第二天,就为本部策划一大稿,当时获“a-”。当时,3月份报社内部刊物《报人》显示这样一系列数据:“1月份稿件共4783.41篇,其中a稿无;a-稿20.04篇,占总篇数比例0.42%;b+稿344.5篇,占总篇数比例7.20%;b稿2591.2篇,占总篇数比例54.17%;b-稿1466.3篇,占总篇数比例30.65%。2月份稿件质量统计中,a稿无;a-稿4篇,占总篇数比例0.16%。

世博会,王老师策划的月光宝盒号系列报道,得到了上海媒体的赞扬和学习,也获得当月报总编辑奖。这些虽与我无关,但让我从他身上学到了什么是新闻人,怎样做好新闻。

自从王老师当选主编,其他老师都改口为“王主编”,但我还叫“王老师”。其实,我跟王老师实习以来,他基本上都是把写稿的机会留给我,他曾对我说,自己也是从实习生过来的,知道实习生的不易。

返回目录。

实习情况简介。

实习时间:2月27日—6月4日。

实习单位:报社。

报指导老师:

实习报告共分为两个篇章(经历篇和感悟篇)和一个小总结。

经历篇。

第一天。

大三上半学期,因为已和xx老师有过几次交往,并参与了几次采访活动,所以第一天跟着王老师实习,我们配合的还算不错。

2月26日下午,王老师联系我让第二天跟他去采访,这意味着我第二天要直接“上岗”。在电话里,王老师还交代让带50元和照片,这是办“实习证”的东西。第二天,我直接去采访,当时由于路不熟,王老师比我早到。他把办证材料拿走就直接回报社了。我中午回到报社,证已办好,他害怕门岗不让我进,特地打电话说已给门岗交代过,并把证放在了门岗上。

第三天。

我实习的时间很不巧,正赶上全国两会。王老师作为创造了报最高发稿记录的首席记者,当然要参与这种盛会。走之前,他特地交代关注教育网站,有新闻及时通知他。

全国两会。

王老师离开第一天,也是我实习第四天。由于刚接触,感觉“诚惶诚恐”。因为老师不在,似乎失去了“靠山”,但也轻松自由了很多。

就这样,一有新闻(教育部网站或省教育厅网站发布消息),我就先给王老师发短信,然后由他来判断有无新闻价值。写好后有哪个老师把关,署上哪个老师的名,他都交代的清清楚楚。有时他qq在线,我就把写好的稿子传给他,没问题直接让我用“文涛”软件传。

但有时我也自作过主张,直接传。那次已是晚上10点,王老师从北京来电,说是编辑给他说我传了一篇稿,但他在网上没找到,问我在哪里得到的消息,怕出错,他再看一遍。还又三令五申一定要找个记者老师把下关,要是出错了,担不起责任。我被他这种认真精神震撼。

他在北京期间,外出采访都是短信通知我或qq留言。在此期间,都是自己独立采访。我给王老师说怕写不好,出错,王老师常说他相信我的实力。

世博会。

至今,王老师给我的印象,总是每天步履匆匆,每天总是很忙很忙……。

在家呆了不到两周时间,又赶上了世博会,他又整装待发。前一天,我给他买了票。这次,他不像两会前那般殷勤叮嘱,也许对我也放心了。(他的言外之意是按老规矩行事)。

小插曲。

在两会结束的短短十几天里,适值报社改革,报社主编工作调整,王老师成功当选科教文卫部主编,上任第二天,就为本部策划一大稿,当时获“a-”。当时,3月份报社内部刊物《报人》显示这样一系列数据:“1月份稿件共4783.41篇,其中a稿无;a-稿20.04篇,占总篇数比例0.42%;b+稿344.5篇,占总篇数比例7.20%;b稿2591.2篇,占总篇数比例54.17%;b-稿1466.3篇,占总篇数比例30.65%。2月份稿件质量统计中,a稿无;a-稿4篇,占总篇数比例0.16%。

世博会,王老师策划的月光宝盒号系列报道,得到了上海媒体的赞扬和学习,也获得当月报总编辑奖。这些虽与我无关,但让我从他身上学到了什么是新闻人,怎样做好新闻。

返回目录。

在实习期间,我学到了很多东西,同时,也发现了自身的不足之处,这些收获将会使我终身受益。在此,我感谢西北民族大学党委宣传部领导给我提供这次宝贵的实习机会,特别感谢西北民族大学报编辑部老师给我的指导和帮助。现在,我把实习相关情况简单的总结一下。

西北民族大学报是中共西北民族大学委员会主办的报刊,它的主要的阅读群体是西北民族大学的在校学生、各兄弟院校,为月报。西北民族大学报编辑部隶属于西北民族大学党委宣传部,主要负责人为主编冯岩老师、编辑刘林山老师。西北民族大学报编辑部现有校本部和榆中两个记者站,有学生记者、编辑60多余人。它为学校培养了一大批文学写作人才,为活跃校园文化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我所参加的主要工作:协助西北民族大学报编辑部出版最近一期的报纸;撰写报刊所需的文稿,并对新闻稿件进行选稿、校对和编辑;为西北民族大学报编辑部做形象宣传;负责接电话并进行记录,同时接待来访的读者;现场采写新闻稿件;帮助主编冯岩和甘肃日报社王云霞主任整理档案,给学校及报社各科室传递文件等工作。

在为期1个月的实习中,我首先在校报编辑部实习了半个月。在实习的第一天,主编冯岩老师就安排专门的老师给我们介绍了编辑部的大体情况,讲述了校报新闻需要注意的事情,而且让指导老师给我安排具体的新闻操作,我学会了新闻稿件的选稿、编辑。对于指导老师给我安排的工作,我都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和极高的积极性,保质保量的完成任务,得到指导老师的肯定和赞许。在实习结束的前一天,我与指导老师、各位学生记者们安排了座谈会,大家在会上畅所欲言,把自己的实习体会,以及对新闻写作今后的发展方向都相互进行了交流。这半个月的实习中,对于我们以写作为发展方向的学生来说,是十分重要的,我们从中学到了很多东西,相信将会在以后的学习工作中发挥很大的作用。

再接下来的半个月中,我辗转于甘肃日报社会新闻部和西北民族大学报编辑部之间,因为它们二者是业务合作伙伴。我主要负责接热线电话并进行记录,同时接待来访的读者。如果发现有价值的新闻,便和指导老师一起去采写。在这这段时间中,我真正感受到了报业的竞争与压力,以及记者编辑们的敬业精神和职业道德。由于我平时在学校只进行的是经济理论课的学习,毫无半点新闻学知识。所以初到记者的职位上,很多东西都不很熟悉,对社会知识的了解也很欠缺。但是,指导老师十分耐心,每次有新闻线索时,都带我们到现场,回来后让我们自己写稿子,然后耐心得给我们修改稿件,并且不断告诉我们应该注意的问题。到后来,老师就让我们自己去采写新闻,自己找新闻点,这让我们十分感动,因为这毕竟是对我们的信任与认可。三周下来,我发表16篇稿件,同时我的新闻敏感性、职业道德都有了很大的提高,具备了一定的专业的素质。在十一期间,甘肃日报社新闻部的王云霞主任又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周的宝贵时间,并且给我专门进行了专业的指导,使我收获很大。

通过这次实习,我对校报的情况有了一个基本的了解,根据在实习期间的所闻所见,我提出以下建议:

1.加大校报的发行量,经常做一些市场调查情况,掌握校报的收益群体,积极反馈信息。

2.应该积极宣传校报,扩大其影响力。

3.校报的出版应及时,版面应力求活泼,不应呆板。

在这一个月中,我深深感受到了报社及校报编辑部深厚的文化氛围和文学气息,从中也领悟到了许多东西。我发现报社里很多人不是新闻专业出身,有很多理工科的毕业生做新闻、做记者比文科生都要优秀,报社的高层领导也很少是新闻专业出身。这说明了做新闻不一定非得新闻专业或者文科专业的人才能做好。因为新闻记者和编辑只是报纸运做的小部分人员,报纸运做很大一部分还是在广告策划与市场营销上。同时,报业集团作为一个市场运营单位,在某种理念上也可以称为一个公司,这就需要使部门划分明确,人员职责到位,要有管理部门、服务部门与生产部门。记者与编辑只是生产部门中的成员,需要比较专业的知识,但是社会知识与经验显得尤为重要。由于部门庞杂,要想在报社做好工作就必须知识结构全面,所以对人才的要求也是综合型人才,即既要懂新闻的专业知识,又要会管理策划与营销,只有这样,才能无论做什么工作都得心应手。

在西北民族大学报编辑部,特别是在甘肃日报社里有一句话我印象很深:“发行量第一的报纸才是最好的报纸”,我觉得这句话十分有道理。发行量第一是个很难实现的目标,因为要实现这个目标需要各个部门的积极配合与协调。首先,新闻稿件必须有质量的保证。这可以分为四个方面:第一,必须符合新闻的定义,即新近发生或将要发生的有意义的事情。对一件事情首先要考虑他是不是新闻,是一条怎么样的新闻。第二,必须从大局出发写稿件。即这条新闻写出来会有什么样的影响,其中影响包括积极的和负面的。要想办法把新闻的负面影响降到最低。有损于国家、党和人民利益的新闻坚决不能写。第三,要体察民情,关注民生,替老百姓说话,办事,这是老百姓最喜闻乐见的新闻。同时,也是一个记者的职业道德所在。第四,必须要有新的突破,在目标阅读群体定位上要准确。这一点是甘肃日报社新闻的王云霞主任在我十一加班时特别讲到提出的。现在的新闻无论从题材上还是内容上都有了很大的拓展,似乎再有创新突破很难,其实不然。很多好的线索好的新闻都隐藏在百姓们关心反映的小事中。为此,他还特意给举了一个例子:武汉的一个记者李红英写了一篇关于医院对小病开大药方的事情。小病花大钱看似小事,但却与老百姓的生活息息相关。很多记者都曾亲身经历过这种事情,或者听到老百姓抱怨、反映过这个问题,但是都没有引起他们的关注。李红英却抓住了这个事件,把它写成了精彩的新闻。这篇稿件看似平常,内容写法上也很一般,但是反映的事情却是新的,第一次有人把它的内幕写出来,给老百姓开了一张明白的“清单”,最点,写出了大量不为人所知的内幕,在内容上进行了突破创新,是很可贵的。

做到了以上四条,新闻稿件便有了质量的保证,读者便会喜闻乐见。这当然需要记者付出很多汗水,编辑严格把关。

虽然西北民族大学报是一份面向校内师生的报纸,它的发行量不太大。但是我也从中发现一份好的报纸,质量尤为重要。在西北民族大学报编辑部和甘肃日报社实习的这段日子里,我学到了许多东西,收益匪浅。

新闻报社编辑实习报告篇十

在现在社会,我们使用报告的情况越来越多,我们在写报告的时候要注意语言要准确、简洁。那么报告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电视台新闻编辑实习报告,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根据各自使用的方言,我们几个实习被分别分配到潮州话、客家话、广州话三个不同的节目部。实习的第一天,除了办好实习报到手续之外,便是回办公室熟悉领导、同事们的称呼和职务,并由每个节目部的负责人给我们介绍节目的制作流程,分配实习的工作任务。

我所在的潮州话节目部,从周一到周日,每天都有固定的对外广播节目,其中,除了每日必有的“特色新闻”之外,还有时事报道、中国周刊、世界周刊、潮汕艺苑、工夫茶座、四海潮人、听友信箱、今日侨乡、五彩周末、乡音乡韵、在中国旅游、侨讯专递、动感中国、视点、经济纵横等栏目。

实习的头几天,我每天所负责的工作便是担任潮汕每日特色新闻的编辑工作。大概步骤就是在网上链接相关的潮汕地方网,浏览并摘选两三条当天发生在潮汕地区的代表性强、影响力大的新闻,进行规范地编辑,然后交给办公室主任审批,一旦符合要求,就可以直接交给播音员,在当天的节目中播出。

不过这样看似轻松简易的工作,做起来却并非想象中那样一帆风顺。由于是刚进台的新手,对广播新闻的要求没有完全彻底地了解,因此,在编辑的过程中,对新闻的种类、地域性、内容、字数把握得不很好,一开始,经常得经过主任大刀阔斧地修改甚至冒着全军覆没的危险才能压缩出两三条完美的新闻。随着实践次数的增多,渐渐驾轻就熟,主任签发稿子那一刻千金难买的笑容终于浮现了。

随着时间的推移,实习的工作任务也由少到多,从易到难。除了每天必做的编辑新闻之外,我开始做起“四海潮人”栏目的编辑工作来。从开始的听节目、做记录、比较并研究该栏目的特点,到最后完成整期节目的策划和文稿编辑工作,这当中遇到很多困难,也动摇过、放弃过,但坚持到最后,当回头看看自己这一步步走过来的历程,觉得自己似乎一夜之间学到了很多,从开始的一个清闲的实习状态转变到富有挑战性、考验耐性与毅力的过程,带给我的`不仅仅是工作的热情与激情,更多的是自信心与成就感。

实习期间,我们还常常跟随前辈们到播音室参观,并学习他们录播的步骤和音频软件的简单操作方法。由于台里的制度规定凡是被招聘进台的员工须培训半年以上方有资格播音和独立主持节目,所以作为实习生的我们理所当然未能获得机会亲身体验一回在这种国家乃至国际级别的电台里播音的感觉。不过,遗憾之余,我们还是很庆幸自己能有机会得到这一个月的学习和锻炼机会,最重要的是,能在实践中运用到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从课堂到社会的跳跃过程,我们检验了自己知识上的缺陷,更加明确了下一步的学习目标。

实习的最后一天,我们满怀着一颗感激的心,和这个月来朝夕相处、曾经帮助和教导过我们的几位同事以及已经在台里工作的两位00级师姐共同聚餐。那餐,是我这个月来吃得最香最饱的一顿,因为我不仅吸收了营养丰富的粮食,还收获了沉甸甸的实习经验。我很感谢学院给我这次机会,很感谢实习期间帮助过我的每一位朋友,我一定会把这一个月来实习中所积累的实际工作经验带回课堂中加以总结,争取更大的进步和提高,为自己争光,也为学院争光!

新闻报社编辑实习报告篇十一

在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逐渐认识到报告的重要性,我们在写报告的时候要注意涵盖报告的基本要素。那么什么样的报告才是有效的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报社编辑实习报告范文,欢迎大家分享。

经过高三的努力,终于考上了大学,现在回忆一下,仍感到幸福。选择中文这个专业,是因为我对写作的爱好和对文学的爱好。随着时间的流逝,这宝贵的大学生活就要走到尽头了。因为种种原因我没有选择继续求学,但这并不代表我的学习之路就走到尽头了。所谓“活到老,学到老”吗,在自己的身边,总会有一些东西自己从未接触过,总有一些东西需要自己从头学起。

像编辑这一职位,对于一个文科出身的学生而言,是很诱人的。编辑的工作也总是透露了那么一丝神秘。既然不再读书,当然要面临工作。对工作,处出茅庐的我还真是不知怎样选择。只是觉得,自己毕竟是学文的,在自己手中已经掌握了一些文学知识语言知识。所以,将来的工作最好还是能与自己所学的专业有关,能进一步发展自己对自己所学专业的掌握。所以自然而然,编辑工作就成了我的首选工作。

在徐老师的帮助之下,我顺利地进入了《少年发明与创造》杂志社实习。这是一家报道中小学生动手动脑、开发智力,积极开展小发明、小创造、小实验、小制作活动的刊物。单位很小,但从社长到社员都很友善。能走进这家杂志社实习,能有机会让我近距离接触文化传媒工作,让我很兴奋,也很珍惜。

这次实习的主要目的,就是充分了解一套刊物,从约稿到出版发行的全过程。充分了解杂志社各项工作的操作,学习相应的理论知识,实际操作知识,以期达到或是说基本具有编辑的能力。

第一次走出校门,来到工作岗位,这对于我来说什么都是全新的,都是让人兴奋的。整个实习过程大体可以分为三个环节:

(一)学习过程。

最初的一段时间,我都处于学习阶段。这种学习,包括对刊物的了解,对刊物运行的了解,对本杂志社的了解和对编辑的一些基本知识的了解。

我用了三天的时间,阅读本杂志社的刊物。它包括中学版与小学版。在充分了解杂志的内部结构后,杨社长又为我讲解了杂志从约稿到出版发行的所经程序。并为我请来了本杂志社的主编翁永良翁老师,为我讲解什么是编辑、什么是编辑应具备的基本能力,编辑的具体工作等问题。

(二)约稿过程。

在进行完初步的学习阶段后,就要进行实际的操作训练了。我的主要工作即实习内容便是约稿。

在了解刊物的主要方向后,根据自己所负责的“中学版·发明展示台”和“中学版·探索”版块的特点,进行有选择的约稿。

(三)编辑阶段。

在约来一定数量的稿件后,在翁老师的指导与鼓励下,我开始进入编辑阶段。因为约稿得来的稿件,大部分是学生参加科技竞赛时的参赛稿件,在内容、长度、趣味性等方面都不太适合直接刊登,都要经过编辑、更改后才可以使用。

在经过几次尝试后,我所编辑的几篇稿件,都顺利通过了审核,被刊登了出来。

杂志的发行,第一步当然是约稿。没有一定量的,一本杂志是没办法发行的,一个杂志社也是办不起来的。之后才能对约来的稿件进行分类处理,进行编辑。再经过排版、绘图、彩编等才被最终发行。因此,我的第一项工作,即第一个实习项目便是约稿。

(一)约稿。

约稿的工作并不难,或可说很简单。但在实际操作上却很繁琐,需要相当的耐心与细心,具体工作内容如下:

1、在网上查询全国的各种青少年科技大赛,并将获奖名单打印下来,以便约稿时使用。因为这本杂志主要是介绍全国青少年的小发明,小创作的,因此,那些在科技大赛中获了奖的便成为了我们主要的稿件。

2、对获奖名单进行筛选。保留下获过奖但其发明创造尚未被刊登的。将小学与中学区分开来。我的具体操作是将小学的名单记录在一个本子上,将高中的名单记录在一个本子上,以便操作。

3、查询电话。我的查询方式很原始,就是拨打全国各地的电话查询服务台114,再具体查询某个地区,某个学校,某个老师的电话,以此来联系有发明创造的`小学生。这一步工作量较大,而且还要做好记录,哪个打通了,哪个没打通;哪个有老师电话,哪个留邮箱了,哪个发稿了,都要有详细的记录。

4、约稿。在约稿时,要向各地老师详细介绍杂志社的情况和的酬劳,方式等问题。

5、回访。即在收到稿件后对者的回复;在稿件被录用后对者的通知,寄稿费等工作。

约稿的工作顺利完成后,我便进入了下一个实习项目,即编辑。

(二)编辑。

这项工作,不再像约稿那样繁琐,但对专业知识的要求相应高许多。一件稿件在手,先要筛选,看它合不合适运用。如合适才能进行下一步的处理工作。

处理即编辑,它的主要内容是:将篇幅长度编辑成所需的长度;词语的应用、文章的趣味性等方面也要附和刊物的特色。之后,细细校正文章格式、错字标点等。如有需要,添加“教师评语”。

这是我在杂志社的最后一项实习内容,也是较难的一项实习内容。这些具体工作说起来容易,可实际操作起来却不太简单。在编辑过程中,我也曾出现过一些错误,但在翁老师的帮助下,都已一一改正,并顺利完成编辑任务,在此过程中也学习许多知识。

通过在学校期间的实习,我的综合素质得到提高,实践能力得到增强,能够把学到的理论与具体实践结合起来。在实践过程中我了解到许多关于约稿,编辑,校对,排版,彩编等方面的知识,逐渐熟悉了文化传媒方面的一些知识,并进一步知晓青少年在科技创新方面的想法。我学会了怎样同单位的其他同事建立融洽的合作关系,在和谐的氛围中共同完成规定的工作任务,收到良好的经济效果。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我也强烈地体会到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编辑必须具备各方面的素质,不仅要有广博得知识,高超的技能,较强的随机应变能力,较高的组织能力和协调能力,而且要有吃苦耐劳、爱岗敬业的精神。

新闻报社编辑实习报告篇十二

本站发布精选新闻编辑实习报告范文,更多精选新闻编辑实习报告范文相关信息请访问本站实习报告频道。

在实习期间,我学到了很多东西,同时,也发现了自身的不足之处,这些收获将会使我终身受益。在此,我感谢西北民族大学党委宣传部领导给我提供这次宝贵的实习机会,特别感谢西北民族大学报编辑部老师给我的指导和帮助。现在,我把实习相关情况简单的总结一下。

一.单位概况。

西北民族大学报是*西北民族大学委员会主办的报刊,它的主要的阅读群体是西北民族大学的在校学生、各兄弟院校,为月报。西北民族大学报编辑部隶属于西北民族大学党委宣传部,主要负责人为主编冯岩老师、编辑刘林山老师。西北民族大学报编辑部现有校本部和榆中两个记者站,有学生记者、编辑60多余人。它为学校培养了一大批文学写作人才,为活跃校园文化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二.实习内容。

我所参加的主要工作:协助西北民族大学报编辑部出版最近一期的报纸;撰写报刊所需的文稿,并对新闻稿件进行选稿、校对和编辑;为西北民族大学报编辑部做形象宣传;负责接电话并进行记录,同时接待来访的读者;现场采写新闻稿件;帮助主编冯岩和甘肃日报社王云霞主任整理档案,给学校及报社各科室传递文件等工作。

三.具体工作。

在为期1个月的实习中,我首先在校报编辑部实习了半个月。在实习的第一天,主编冯岩老师就安排专门的老师给我们介绍了编辑部的大体情况,讲述了校报新闻需要注意的事情,而且让指导老师给我安排具体的新闻操作,我学会了新闻稿件的选稿、编辑。对于指导老师给我安排的工作,我都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和极高的积极性,保质保量的完成任务,得到指导老师的肯定和赞许。在实习结束的前一天,我与指导老师、各位学生记者们安排了座谈会,大家在会上畅所欲言,把自己的实习体会,以及对新闻写作今后的发展方向都相互进行了交流。这半个月的实习中,对于我们以写作为发展方向的学生来说,是十分重要的,我们从中学到了很多东西,相信将会在以后的学习工作中发挥很大的作用。

再接下来的`半个月中,我辗转于甘肃日报社会新闻部和西北民族大学报编辑部之间,因为它们二者是业务合作伙伴。我主要负责接热线电话并进行记录,同时接待来访的读者。如果发现有价值的新闻,便和指导老师一起去采写。在这这段时间中,我真正感受到了报业的竞争与压力,以及记者编辑们的敬业精神和职业道德。由于我平时在学校只进行的是经济理论课的学习,毫无半点新闻学知识。所以初到记者的职位上,很多东西都不很熟悉,对社会知识的了解也很欠缺。但是,指导老师十分耐心,每次有新闻线索时,都带我们到现场,回来后让我们自己写稿子,然后耐心得给我们修改稿件,并且不断告诉我们应该注意的问题。到后来,老师就让我们自己去采写新闻,自己找新闻点,这让我们十分感动,因为这毕竟是对我们的信任与认可。三周下来,我发表16篇稿件,同时我的新闻敏感性、职业道德都有了很大的提高,具备了一定的专业的素质。在十一期间,甘肃日报社新闻部的王云霞主任又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周的宝贵时间,并且给我专门进行了专业的指导,使我收获很大。

四.存在问题及改进意见。

通过这次实习,我对校报的情况有了一个基本的了解,根据在实习期间的所闻所见,我提出以下建议:

1.加大校报的发行量,经常做一些市场调查情况,掌握校报的收益群体,积极反馈信息。

2.应该积极宣传校报,扩大其影响力。

3.校报的出版应及时,版面应力求活泼,不应呆板。

五.实习收获及对本次实习的意见。

在这一个月中,我深深感受到了报社及校报编辑部深厚的文化氛围和文学气息,从中也领悟到了许多东西。我发现报社里很多人不是新闻专业出身,有很多理工科的毕业生做新闻、做记者比文科生都要优秀,报社的高层领导也很少是新闻专业出身。这说明了做新闻不一定非得新闻专业或者文科专业的人才能做好。因为新闻记者和编辑只是报纸运做的小部分人员,报纸运做很大一部分还是在广告策划与市场营销上。同时,报业集团作为一个市场运营单位,在某种理念上也可以称为一个公司,这就需要使部门划分明确,人员职责到位,要有管理部门、服务部门与生产部门。记者与编辑只是生产部门中的成员,需要比较专业的知识,但是社会知识与经验显得尤为重要。由于部门庞杂,要想在报社做好工作就必须知识结构全面,所以对人才的要求也是综合型人才,即既要懂新闻的专业知识,又要会管理策划与营销,只有这样,才能无论做什么工作都得心应手。

在西北民族大学报编辑部,特别是在甘肃日报社里有一句话我印象很深:“发行量第一的报纸才是的报纸”,我觉得这句话十分有道理。发行量第一是个很难实现的目标,因为要实现这个目标需要各个部门的积极配合与协调。首先,新闻稿件必须有质量的保证。这可以分为四个方面:第一,必须符合新闻的定义,即新近发生或将要发生的有意义的事情。对一件事情首先要考虑他是不是新闻,是一条怎么样的新闻。第二,必须从大局出发写稿件。即这条新闻写出来会有什么样的影响,其中影响包括积极的和负面的。要想办法把新闻的负面影响降到最低。有损于国家、党和人民利益的新闻坚决不能写。第三,要体察民情,关注民生,替老百姓说话,办事,这是老百姓最喜闻乐见的新闻。同时,也是一个记者的职业道德所在。第四,必须要有新的突破,在目标阅读群体定位上要准确。这一点是甘肃日报社新闻的王云霞主任在我十一加班时特别讲到提出的。现在的新闻无论从题材上还是内容上都有了很大的拓展,似乎再有创新突破很难,其实不然。很多好的线索好的新闻都隐藏在百姓们关心反映的小事中。为此,他还特意给举了一个例子:武汉的一个记者李红英写了一篇关于医院对小病开大药方的事情。小病花大钱看似小事,但却与老百姓的生活息息相关。很多记者都曾亲身经历过这种事情,或者听到老百姓抱怨、反映过这个问题,但是都没有引起他们的关注。李红英却抓住了这个事件,把它写成了精彩的新闻。这篇稿件看似平常,内容写法上也很一般,但是反映的事情却是新的,第一次有人把它的内幕写出来,给老百姓开了一张明白的“清单”,最点,写出了大量不为人所知的内幕,在内容上进行了突破创新,是很可贵的。

做到了以上四条,新闻稿件便有了质量的保证,读者便会喜闻乐见。这当然需要记者付出很多汗水,编辑严格把关。

虽然西北民族大学报是一份面向校内师生的报纸,它的发行量不太大。但是我也从中发现一份好的报纸,质量尤为重要。在西北民族大学报编辑部和甘肃日报社实习的这段日子里,我学到了许多东西,收益匪浅。

新闻报社编辑实习报告篇十三

在很多人印象当中,实习,无非是暑期来临前向学校领一张实习表格,暑期结束后把填写了实习单位评估与印章的实习表格交给学校,实习时间长则四个月,短则一两个星期,到实习单位人头还没熟就回来了。不过,在越显竞争激烈的现实环境中,实习生已经变成成为正式员工前的第一份考卷,当你真正踏出这个步时才发现一切并非想象中那么容易蒙混过关。全身心地投入工作是成为合格实习生的前提。

时间像流水,在不经意中的蹉跎和忙碌中,我的实习生活已经画上了句号。我不敢说这个句号是完美的,只能说我收获了很多。习惯了自由的学生生活,曾在开始的时候,对那么长的的实习时间有犯愁和些许不适合的感觉,觉得这日子是没有尽头,做任何事情都得一板一眼,规规范范。但是,现在回味起来时剩下的仅仅在实习过程中的各种各样的滋味:有为自己的稿子没写好而烦恼的时候,有为自己的小小成功而窃窃自喜的时候,有为受到领导批评时而生闷气的时候……我们每个人都在成长,但是不可能直接就到达成熟,而仅仅持续地成长,在成长中持续地接近成熟。很庆幸的是,在实习这段日子里,我成长了很多。同时,又对自我有了一个更为深一层次的理解。

实习生通常是没有工资的,即便是有也不过是微不足道的一点伙食费。很多人说,做实习生,就是变相的廉价劳动力。我不否认这个点,但换个角度思考,我把它看作收获应缴的学费,成功前必要的付出,因为从书本到实践,我完成了这种跨越。原来在课堂上做练习写的稿件,只要能获得老师的认可就行,而一旦进入实际操作,必须要保证所有人都能认可你。在实习老师的指导下,我尽力像一名合格的电视媒体记者靠近。更重要的是,我从身边的员工身上感受到了什么是职业精神。比如,在学校我们总是习惯于考试前临时抱佛脚,而真正到了工作中,每个人都会自觉地把前提工作做到,因为每一个环节都是环环相扣的,“我们做不好必定会影响到下一步”,实习老师总是这样告诉我;比如,课堂上老师布置的新闻作业,我写完了就直接交出去,而在实习中,因为一点差错就会直接关联到整个电视台的工作,从稿件到同期视频不检查两三遍我不会放心;再比如,上面布置了一项看上去很辛苦很难完成任务,如果是在学校,我们的第一反应肯定是抱怨和抵制,但是在实际工作中,我们会连续好几天加班到很晚,也一定会尽力完成。

实践然后知不足。我发现自己在沟通、交流方面,还有很多不足。在学生时代的时候,并没有有意识地去发展自己在这些方面的素质水平,等到实践的时候,才发觉问题一个接一个的出现。以前是那么的自以为是,在遭遇了这些事情后,便收起了那种锋芒,变得谦虚低调多了。能够知道天高地厚的人不多,我有幸对此有了一定水准的理解。

几个月的实习也让我明白了很多为人处事的道理。实习是一段独特的经历,当记者更是一种让人受益匪浅的体验。实习对人是一种综合素质与水平的考验,更是对我们的人生态度的衡量。在这场考验中,我相信从四川音乐学院国际演艺学院文艺新闻班走出去的实习生肯定是经受得住的,我们决不会退缩,我们决不会成为懦弱者,虽然我们可能没有做到,但我们肯定是拼尽全力的。先做人后做事,这是一个社会生存的潜规则,在这次实习的过程中是一样的。在与实习老师,其他的记者,编辑以及电视台领导交往的过程中,我更是深深地体会到了怎样做人、怎样与人交往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我们不可能独立存有,我们人与人之间是相互联系的。当我以前学习这样的抽象理论的时候,感觉是那么的陌生,而在实践的时候,切实体会到了其中的深刻道理。做事同样重要,这是检测一个人的又一个重要标准。

这样一段充实的体验,改变了我很多的想法的同时,也端正了我的态度。每天朝九晚八的工作生活,锻炼了我的意志,改变了我的不良习惯;我们要积极适合这样的生活、这样的环境,唯有适合我们才会有收获,我们才会有进步,我们才会更加成熟。对于未来,我想现在不能说我已经完全有了清晰的思路,但是我知道下一步该怎么走。在平坦的大道上迈出下一步并不难,你只需要向前走就是了,不过在十字路口的任何一步都有可能影响大局,所以我们要走的路还很长。最后我衷心祝福我亲爱的05文艺新闻班的同学,未来的路上一路顺风,早日实现自己的梦想!

新闻报社编辑实习报告篇十四

根据各自使用的方言,我们几个实习被分别分配到潮州话、客家话、广州话三个不同的节目部。实习的第一天,除了办好实习报到手续之外,便是回办公室熟悉领导、同事们的称呼和职务,并由每个节目部的负责人给我们介绍节目的制作流程,分配实习的工作任务。

我所在的潮州话节目部,从周一到周日,每天都有固定的对外广播节目,其中,除了每日必有的“特色新闻”之外,还有时事报道、中国周刊、世界周刊、潮汕艺苑、工夫茶座、四海潮人、听友信箱、今日侨乡、五彩周末、乡音乡韵、在中国旅游、侨讯专递、动感中国、视点、经济纵横等栏目。

实习的头几天,我每天所负责的工作便是担任潮汕每日特色新闻的编辑工作。大概步骤就是在网上链接相关的潮汕地方网,浏览并摘选两三条当天发生在潮汕地区的代表性强、影响力大的新闻,进行规范地编辑,然后交给办公室主任审批,一旦符合要求,就可以直接交给播音员,在当天的节目中播出。

————来源网络整理,仅供供参考。

不很好,一开始,经常得经过主任大刀阔斧地修改甚至冒着全军覆没的危险才能压缩出两三条完美的新闻。随着实践次数的增多,渐渐驾轻就熟,主任签发稿子那一刻千金难买的笑容终于浮现了。

随着时间的推移,实习的工作任务也由少到多,从易到难。除了每天必做的编辑新闻之外,我开始做起“四海潮人”栏目的编辑工作来。从开始的听节目、做记录、比较并研究该栏目的特点,到最后完成整期节目的策划和文稿编辑工作,这当中遇到很多困难,也动摇过、放弃过,但坚持到最后,当回头看看自己这一步步走过来的历程,觉得自己似乎一夜之间学到了很多,从开始的一个清闲的实习状态转变到富有挑战性、考验耐性与毅力的过程,带给我的不仅仅是工作的热情与激情,更多的是自信心与成就感。

————来源网络整理,仅供供参考。

验了自己知识上的缺陷,更加明确了下一步的学习目标。

实习的最后一天,我们满怀着一颗感激的心,和这个月来朝夕相处、曾经帮助和教导过我们的几位同事以及已经在台里工作的两位00级师姐共同聚餐。那餐,是我这个月来吃得最香最饱的一顿,因为我不仅吸收了营养丰富的粮食,还收获了沉甸甸的实习经验。我很感谢学院给我这次机会,很感谢实习期间帮助过我的每一位朋友,我一定会把这一个月来实习中所积累的实际工作经验带回课堂中加以总结,争取更大的进步和提高,为自己争光,也为学院争光!

3————来源网络整理,仅供供参考。

新闻报社编辑实习报告篇十五

1、成立了领导小组。学校主要领导具体负责指导本项工作的开展,班子成员和各班班主任具体负责活动的开展,使得“网络安全宣传周”活动稳步开展。

2、以校为本,讲求实效。我校结合自身实际,制定了《魏家台镇中心小学网络安全宣传周活动实施方案》,拟定了完善的宣传教育内容。活动开展初期,我们组织以领导小组为核心的宣传小组,针对我校的实际,确定我校的安全宣传教育内容。

二、活动内容丰富,网络安全意识深入人心。

1、积极宣传教育。我校在醒目位置及时张贴了以“共建网络安全,共享网络文明”的宣传标语。11月27日中午,我校在接到县局上传的网络通知之后,考虑到时间紧迫,学校迅速组织专人书写并张贴了宣传标语,对此次活动内容进行了及时有效的宣传。

2、召开“网络安全进校园”主题班会。11月27日晚,我校分班级召开了“网络安全进校园”主题班会,各班主任认真时间准备、整理班会所需资料,带领全体学生详细学习了网络安全知识,并要求学生将学到的网络安全常识与家长共享。

3、向全体学生发放了网络安全宣传单和《网络安全告家长书》。内容涉及青少年文明上网公约、网络诈骗的识别与防范、文明上网、沉迷于网络的危害、如何防范假冒网站等知识,宣传内容充实有效。

4、开展网络知识竞赛。我校针对四至六年级学生进行了网络安全知识竞赛,利用这一形式促进学生对网络安全的认识和了解。

三、网络安全检查到位,用网要求进一步得到明确。

1、在此期间,学校对办公网络和教师用网进行了排查,消除网络安全隐患。

2、学校进一步向师生明确了上网要求。一是所有教师和学生必须在任何时间和场所都必须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不得利用联网计算机从事危害校园网及本地局域网服务器、工作站的活动。二是任何教师不准擅自打开计算机主机的机箱,不准擅自移动计算机、线路及附属设备,不准擅自把计算机设备外借。任何人不得更改ip及网络设置。禁止私自安装、卸载程序,禁止使用盗版软件,禁止任意修改和删除服务器、计算机的系统文件和系统设置。三是所有教师和学生不得利用计算机联网从事危害国家安全、泄露秘密等犯罪活动,不得制作、查阅、复制和传播有敏感信息、政治问题和淫秽色情内容的信息。

以上的学校网络安全宣传周总结,主要从领导,活动内容,网络安全检查三个方面进行总结。

新闻报社编辑实习报告篇十六

从3月5日到4月8日,我在西北民族大学报编辑部(以下简称校报编辑部)进行了为期1个多月的实习。在实习期间,我学到了很多东西,同时,也发现了自身的不足之处,这些收获将会使我终身受益。在此,我感谢西北民族大学党委宣传部领导给我提供这次宝贵的实习机会,特别感谢西北民族大学报编辑部老师给我的指导和帮助。现在,我把实习相关情况简单的总结一下。

一.单位概况。

西北民族大学报是中共西北民族大学委员会主办的报刊,它的主要的阅读群体是西北民族大学的在校学生、各兄弟院校,为月报。西北民族大学报编辑部隶属于西北民族大学党委宣传部,主要负责人为主编冯岩老师、编辑刘林山老师。西北民族大学报编辑部现有校本部和榆中两个记者站,有学生记者、编辑60多余人。它为学校培养了一大批文学写作人才,为活跃校园文化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二.实习内容。

我所参加的主要工作:协助西北民族大学报编辑部出版最近一期的报纸;撰写报刊所需的文稿,并对新闻稿件进行选稿、校对和编辑;为西北民族大学报编辑部做形象宣传;负责接电话并进行记录,同时接待来访的读者;现场采写新闻稿件;帮助主编冯岩和甘肃日报社王云霞主任整理档案,给学校及报社各科室传递文件等工作。

三.具体工作。

在为期1个月的实习中,我首先在校报编辑部实习了半个月。在实习的第一天,主编冯岩老师就安排专门的老师给我们介绍了编辑部的大体情况,讲述了校报新闻需要注意的事情,而且让指导老师给我安排具体的新闻操作,我学会了新闻稿件的选稿、编辑。对于指导老师给我安排的工作,我都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和极高的积极性,保质保量的完成任务,得到指导老师的肯定和赞许。在实习结束的前一天,我与指导老师、各位学生记者们安排了座谈会,大家在会上畅所欲言,把自己的实习体会,以及对新闻写作今后的发展方向都相互进行了交流。这半个月的实习中,对于我们以写作为发展方向的学生来说,是十分重要的,我们从中学到了很多东西,相信将会在以后的学习工作中发挥很大的作用。

再接下来的半个月中,我辗转于甘肃日报社会新闻部和西北民族大学报编辑部之间,因为它们二者是业务合作伙伴。我主要负责接热线电话并进行记录,同时接待来访的读者。如果发现有价值的新闻,便和指导老师一起去采写。在这这段时间中,我真正感受到了报业的竞争与压力,以及记者编辑们的敬业精神和职业道德。由于我平时在学校只进行的是经济理论课的学习,毫无半点新闻学知识。所以初到记者的职位上,很多东西都不很熟悉,对社会知识的了解也很欠缺。但是,指导老师十分耐心,每次有新闻线索时,都带我们到现场,回来后让我们自己写稿子,然后耐心得给我们修改稿件,并且不断告诉我们应该注意的问题。到后来,老师就让我们自己去采写新闻,自己找新闻点,这让我们十分感动,因为这毕竟是对我们的信任与认可。三周下来,我发表16篇稿件,同时我的新闻敏感性、职业道德都有了很大的提高,具备了一定的专业的素质。在十一期间,甘肃日报社新闻部的王云霞主任又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周的宝贵时间,并且给我专门进行了专业的指导,使我收获很大。

四.存在问题及改进意见。

通过这次实习,我对校报的情况有了一个基本的了解,根据在实习期间的所闻所见,我提出以下建议:

1.加大校报的发行量,经常做一些市场调查情况,掌握校报的收益群体,积极反馈信息。

2.应该积极宣传校报,扩大其影响力。

3.校报的出版应及时,版面应力求活泼,不应呆板。

五.实习收获及对本次实习的意见。

在这一个月中,我深深感受到了报社及校报编辑部深厚的文化氛围和文学气息,从中也领悟到了许多东西。我发现报社里很多人不是新闻专业出身,有很多理工科的毕业生做新闻、做记者比文科生都要优秀,报社的高层领导也很少是新闻专业出身。这说明了做新闻不一定非得新闻专业或者文科专业的人才能做好。因为新闻记者和编辑只是报纸运做的小部分人员,报纸运做很大一部分还是在广告策划与市场营销上。同时,报业集团作为一个市场运营单位,在某种理念上也可以称为一个公司,这就需要使部门划分明确,人员职责到位,要有管理部门、服务部门与生产部门。记者与编辑只是生产部门中的成员,需要比较专业的知识,但是社会知识与经验显得尤为重要。由于部门庞杂,要想在报社做好工作就必须知识结构全面,所以对人才的要求也是综合型人才,即既要懂新闻的专业知识,又要会管理策划与营销,只有这样,才能无论做什么工作都得心应手。

在西北民族大学报编辑部,特别是在甘肃日报社里有一句话我印象很深:“发行量第一的报纸才是最好的报纸”,我觉得这句话十分有道理。发行量第一是个很难实现的目标,因为要实现这个目标需要各个部门的积极配合与协调。首先,新闻稿件必须有质量的保证。这可以分为四个方面:第一,必须符合新闻的定义,即新近发生或将要发生的有意义的事情。对一件事情首先要考虑他是不是新闻,是一条怎么样的新闻。第二,必须从大局出发写稿件。即这条新闻写出来会有什么样的影响,其中影响包括积极的和负面的。要想办法把新闻的负面影响降到最低。有损于国家、党和人民利益的新闻坚决不能写。第三,要体察民情,关注民生,替老百姓说话,办事,这是老百姓最喜闻乐见的新闻。同时,也是一个记者的职业道德所在。第四,必须要有新的突破,在目标阅读群体定位上要准确。这一点是甘肃日报社新闻的王云霞主任在我十一加班时特别讲到提出的。现在的新闻无论从题材上还是内容上都有了很大的拓展,似乎再有创新突破很难,其实不然。很多好的线索好的新闻都隐藏在百姓们关心反映的小事中。为此,他还特意给举了一个例子:武汉的一个记者李红英写了一篇关于医院对小病开大药方的事情。小病花大钱看似小事,但却与老百姓的生活息息相关。很多记者都曾亲身经历过这种事情,或者听到老百姓抱怨、反映过这个问题,但是都没有引起他们的关注。李红英却抓住了这个事件,把它写成了精彩的新闻。这篇稿件看似平常,内容写法上也很一般,但是反映的事情却是新的,第一次有人把它的内幕写出来,给老百姓开了一张明白的“清单”,最点,写出了大量不为人所知的内幕,在内容上进行了突破创新,是很可贵的。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19278915.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