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应该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兴趣爱好,以便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教案要与教材内容紧密结合,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和掌握知识。以下是一些优秀教师编写的教案,希望对大家的教学工作有所启示。
二年级语文教育版名师教案篇一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
2、让学生感受水乡秀丽的风光和水乡人民的美好生活。
3、激发学生热爱自己家乡,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让学生感受水乡秀丽的风光和人民生活的美好,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一、谈话导入。
1、小朋友,上次我们一起欣赏了美丽的水乡风光,今天让我们再一起走进水乡,唱一唱优美、动听的——《水乡歌》——齐读课题。
2、要唱好这首动听的水乡歌啊,先要把歌词读准了。(个别学生读词语,男女生赛读,齐读。)。
3、小朋友们的歌词读的真美呀,下面我们赶紧去欣赏一下美丽的水乡吧。
4、播放放课件,欣赏水乡美景。
5、小朋友,你们看到了些什么呀?
(一)学习第一段“水多”。
1、学生自读课文——把你认为美的地方多读几遍。
2、交流:你觉得水乡美在哪儿?学生回答,相机完成板书。是呀,水乡美就美在这里的“水多、船多、歌多”。
3、下面请小朋友们再读读课文,这回呀选择自己喜欢的水乡特点来读一读,然后跟大家一起分享下。
4、下面先请喜欢水的小朋友来跟大家分享下,说说水乡的水有什么特点呀?(水多水清)。
5、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水乡的水多?赶紧在书本中找一找(学生找词语读一读读出水的多)。
6、谁能把词语放到句子中读好的?
7、是啊,这里是池塘,那里是池塘,池塘——(引读池塘一个连一个),踮起脚尖儿,你会发现,池塘里的水清澈见底!——(引读处处绿水荡清波)指名读。
8、小朋友,伸出你的双手,用你的动作,比划划。(处处绿水荡清波)。
8、师生合作读:师读第一句,生读2、3句。谢谢小朋友们的配合,让老师感受到了水乡的水真多、真美呀!
10、好,让我们一起读读第一段,用朗读来表达你的感受吧!
(二)学习第二段“船多”。
1、过渡:水乡的水真多、真清呀,在清清的水面上,有什么呀?(小船)。
(1)小船多吗?从课文哪里看出来的。(指名回答)。听出来了,从这些词中体会到船多?(学生找词语读一读)。
2、在预习课文的'时候,有的小朋友提出来,不知道驳是什么。驳也是船的一种,(出示课件)这就是驳船,它一般是由拖轮在前面拉着或者在后面推着向前行驶的。
3、这里的船不仅多,还很美,你们感受到了吗?从哪儿感受到的?你们看,湖面上的白帆都连成片了,就像是天上的云朵在飘动,飘满湖面飘满河。(齐读)。
4、教师渲染意境:绿水辉映着白云,白帆连着蓝天,真是美不胜收啊!我们一起读读(齐读第二小节)。
5、小朋友读的真棒,下面老师就要你们来配合下,老师提问,你们回答,可以吗?男女同学配合问答。
(三)学习第三段“歌多”。
1、过渡:水乡人民用他们的勤劳不断谱写着一首首幸福的歌儿,所以水乡的歌也多。
2、小朋友们读读课文第三段,找找文中哪些词语描写了水乡的歌多?(学生自读课文回答。)。
4、瞧,渔民们满载而归,鱼啊、虾啊装了“一箩又一箩”。他们一边装,一边唱歌,他们把鱼、虾,连同歌声一起装进了箩里,所以说“千首曲,万首歌,装满一箩又一箩”。
5、水乡人民乘着船儿每天早出晚归,为幸福的生活而忙碌,你来夸夸他们!水乡人民真()。
6、望着船里满载的劳动成果,渔民们,你们心情怎样呀?你们想唱些什么吗?
7、看来你们都过上了幸福快乐的好日子,这就是“新生活”。谁来唱唱你的新生活?
8、我们再来一起唱一唱水乡人民的新生活吧!是啊,水乡人民通过自己的辛勤劳动过上了幸福快乐的日子,大家都来赞美它、歌唱它。小朋友们拿起书,让我们再来唱一唱这动听的“水乡歌”吧!
三、指导书写。
1、课文读的真棒,水乡人民还要考考小朋友们字写的棒不棒。
2、出示“船、飘”。
3、谁来叫叫它们的名字。
4、说说这两个字的共同点。
5、观察第一个字,写的时候要注意什么?整个字在田字格里的位置,怎样放好看?
6、学生跟着老师书空,唱笔画。
7、学生描红、仿写。
二年级语文教育版名师教案篇二
教学重点: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初步懂得保护野生动物的意义。
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
教学流程:
一、激情导入。
(出示课件)春天到了,它们唱着嘹亮的歌儿从南方飞来了。谁知道这种鸟叫什么?(丹顶鹤)你对丹顶鹤有哪些了解吗?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16课:美丽的丹顶鹤。(板书课题)看到课题,你想知道哪些问题?(学生自由质疑)。
二、初读感知。
1、请同学们自由读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2、同学们读得可真认真,老师要考考大家。(出示词语)同桌互相读一读这些词语。指名领读,齐读。
3、逐个指名分段朗读课文,其他同学认真听,想一想,通过朗读课文你都知道了什么?
4、指名汇报。
三、精读感悟。
1、同学们,丹顶鹤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指名回答:美丽、漂亮等)。
2、(贴图)这就是美丽的丹顶鹤,谁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你看到的丹顶鹤什么样?(指名说)。
3、同学们说的真好,那课文是怎样描写丹顶鹤美丽的呢?
(1)请同学们看第二自然段,读一读、画一画,看看这一段写了丹顶鹤哪儿美?
(2)指名汇报。(羽毛——翅膀——脖子——头顶)[板书:色彩美]。
(3)出示练习:()的羽毛。
()的脖子。
()的翅膀边儿。
()的头顶。
(4)红白黑三种颜色搭配在一起多美啊!谁能把这种美读出来?(指导朗读)。
师范读,再指名读。
指名评价:他们两个谁读的美?那你们想不想试试?读给你的同桌听。齐读。
(5)师:一身洁白的羽毛,配上黑色的边儿,再加上那鲜红鲜红的宝石,多美啊!真是一群“美丽的丹顶鹤”。让我们把丹顶鹤美丽的样子深深地记在脑海里。(引背第二自然段)。
4、学习第三自然段。
(1)同学们,丹顶鹤的颜色这么美,你们喜欢它吗?(喜欢)丹顶鹤还有许多逗人喜爱的地方呢!请同学们带着喜爱的心情把第三自然段读一读,看一看这一自然段写出了丹顶鹤的哪些特点?找到之后同桌互相说一说。(学生读文,并思考问题)。
(2)这一自然段写出了丹顶鹤的哪些特点?(指名回答)。
(3)理解三“长”。(出示配图文字)你觉得它们这种姿态更像什么呢?(学生发挥想象)对啊,它不光腿长脖子长,就连嘴巴也长,就像一位身材苗条的少女一样,多美啊!你能读好这句话吗?(指导朗读)。
范读,指名读。
(4)多么美啊!丹顶鹤还有哪些特点呢?
(6)(出示图片:展翅飞翔)这只丹顶鹤在——“展翅飞翔”齐读词语。
(7)丹顶鹤不论是引吭高歌还是展翅飞翔都显得那么优美,因此作者就把这种美好的姿态称为(高雅)[板书:姿态美](出示填空题,引导学生背诵)传说丹顶鹤是神仙的旅伴,所以人们又叫它“仙鹤”,同学们,你们知道有关丹顶鹤的传说吗?(不知道)教师讲传说。
传说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位天宫里的仙女看见嫩江的水又清又美,就脱下衣服到水里洗澡。洗呀洗呀,天黑下来了。仙女看不见路,急得没办法。这时有一只白鹤走过来,对仙女说:别着急,我送你回去,你坐在我的背上。于是,仙女坐在白鹤的背上,白鹤一直把仙女送到天空,仙女见白鹤这么善良,就想把白鹤留在身边,拿出许多金银财宝送给白鹤,白鹤什么也不要,她要回到养育她的故乡,仙女就从手上摘下一颗红彤彤的宝石,镶在白鹤的头顶上。白鹤返回到嫩江的草垫子上。于是啊!丹顶鹤的美名就流传到人间。人们也称她为仙鹤。)。
(8)丹顶鹤不仅色彩美、姿态美,传说也美。[板书:传说美]。
5、这么美丽而又逗人喜爱的丹顶鹤同学们想不想看看它们是怎样生活的呢?(出示录象)看了刚才的资料,你想说些什么吗?(学生自由说)。
小结:是的,同学们,美丽的丹顶鹤由于人们大量的捕杀,以及对它们生活环境的破坏,使得我们国家只有800多只丹顶鹤了,我们该怎么办呢?(保护丹顶鹤,保护环境,告诉人们要像对待好朋友一样对待它们。)因此,人们为了保护丹顶鹤在我们黑龙江省嫩江流域成立了丹顶鹤自然保护区,使这里成了丹顶鹤的第一故乡,请同学们齐读课文的第四自然段。(学生齐读第四自然段)。
同学们让我们记住,保护丹顶鹤、保护珍稀的动物,保护我们生存的环境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
四、布置作业。
请同学们课后搜集资料,看一看在我们黑龙江省还有哪些珍稀的动物。
二年级语文教育版名师教案篇三
1、认识11个生字。会写8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初步了解一些古生物知识,有保护珍稀生物的意识。
教学重点:识字、写字,了解古生物知识,有保护珍惜动物的意识。
信息资料。
1、课件或有关录音磁带,头饰。
2、制成各种生物形状的生字卡片。
3、课前布置学生通过多种方式搜集有关古生物的资料,并自己整理。
教学时数:两课时。
第一课时。
切入举偶。
1、演示:(播放课件或录音,向学生介绍一点古代生物的知识)说说你看到(或听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板书课题)组内交流找到的资料(文字或图片),推选出代表向全体同学介绍。(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在绘声绘色的解说和生动的画面的展示中受到感染,引起学生的求知欲望。展示图片的过程,培养了学生的收集处理信息能力,激发了学生学习语文的成就感。)。
2、板书:化石,问:你知道什么是化石吗?你见过化石吗?在哪里见过?它是什么样子的?(在“化石”前面加上“活”字,齐读。)我们这节课要学习“活化石”这课,看了课题,你有什么问题?(从学生的认知出发,让学生交流已有的生活经验,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同时发展了思维和表达能力。)。
自读。
1、课文是怎样介绍“活化石”的呢?请你一边读一边想,读后说说你知道了什么。
(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相信学生,给他们充分的表现自己的机会,养成边读书边思考的习惯。)。
2、边读边画出自己不认识的字,想办法解决;边读边画出自己不懂的词语或句子。
(培养学生边读书边动手、动脑的习惯。)。
朗读。
1、指名读。
2、领读,教师有重点地领读重点句子,正音。
3、轮读,每人读一自然段。
4、选读,喜欢哪段就读哪段。
5、指读,组内指定读,互听互评。
(低年级阅读教学的重点是朗读训练,用多种形式的读激发学生朗读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发挥范读的作用,在朗读中要注意对朗读的评价。)。
识字。
1、拿出生字卡片,自主识字。
2、请小老师介绍识字经验。
3、开火车读,连词读,齐读。(注意“珍、肉、史”翘舌音。)。
4、游戏:猜猜猜。(小组合作,一人摆生字的口形,其它同学快速找到他说的生字。)。
(用不同的方法复现生字,增加学生和生字见面的机会,给学生识字的空间。)。
写字。
1、出示四个左右结构的字“化代孙植”,认读,交流识记方法。问:这四个左右结构的字应该怎么样写?(先书空,再引导发现写字规律:左窄右宽。)。
2、观察“化、代”两个字,你发现了什么?教师范写。(加强对单立人写法的认识和运用,写好单立人的关键是:撇不能太弯;竖一定要垂直。)。
3、学生描红,临写。
4、组内推选出好的作品在全班展示。
作业:将找到的文字资料或图片资料做成卡片,写上说明,下节课向大家介绍。第二课时。
导入。
1、抽读生字卡片。
2、同桌互读检查,小组给生字找朋友。
3、课件出示生词,举行擂台赛,选出识字小擂主。
自由朗读课文,想想你还有哪些地方不懂,提出来在小组内讨论,再集体交流。
1、自由读课文。
2、小组内互相检查。
4、全班整体检查。
表演。
假如你是“活化石”,请你任选一种生物,向大家介绍一下自己吧。(先组内练习,再戴头饰到台上表演。)。
(转换角色,培养学生灵活运用语言的能力,发展学生的个性,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在潜移默化中激发学生关注科学、保护珍稀生物的意识。)。
写字。
1、出示“历史灭克”四个字,认读,组词。组内交流:这四个字的笔顺及怎样写好这几个字。
2、指导书写:上下结构的字“灭、克”横不能太长;“史”和“灭”书写时竖撇要先坚后撇。
3、学生边观察边练写,教师巡视,发现不足之处随时指出。
4、选出自己写得最满意的字在组内展示。
展示:拿出上节课的作业向大家展示,介绍自己的作品。(内容不必限制,可以是本课介绍的三种古生物,也可以是其他的古生物,甚至可以是学生喜欢的其他动植物。)。
拓展。
1、向你的其它人介绍自己了解到的古生物知识。
2、有条件的地方可带学生参观自然博物馆。
3、以小组为单位继续搜集古生物资料,进行动植物手抄报比赛。
二年级语文教育版名师教案篇四
1、学生默读课文,并能有条理的讲述这个故事。
2、学习安培专心研究科学的精神,懂得做任何事都要认真、专心的道理。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学习安培专心研究科学的精神。
难点:会讲述“黑板”跑了这个故事。
教学方法:自学讲授教学准备: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同学们,在上这节课之前,老师给大家讲一个小故事。(安培错把怀表当石头的故事)故事有趣吧?我们今天来学习他的另外一个有趣的故事。
2、同学齐声朗读课文题目。(教师板书:“黑板”跑了)。
3、读了这个题目,你有什么疑问呢?
(1)黑板没有脚,怎么会跑了呢?
(2)“黑板”为什么加引号?
(3)黑板跑了跟安培有什么关系?
4、现在,让我们带着这些疑问来读这篇文章。
二、抓住“专心”研读文本。
1、教师范读文章,学生在听的过程中找出安培是哪个国家的物理学家,他搞科学研究时怎么样?(法国专心)。
学习第二节。
过渡:他到底有多专心呢?现在就让我们跟着安培来到两百年前的的大街上。引读:“街上的行人、车辆来来往往,很热闹。”
2、这么热闹,安培他看到了吗?出示:“可是安培好像什么也没有看见,什么也没有听见,只顾低着头朝前走。”
他是真的没有看到吗?(不是,他并不是真的视而不见,而是他太专心思考问题了,对周围的一切没有去理会。)。
3、你从这里体会到什么?(安培非常专心)。
4、安培真是旁若无人呀,他在干什么呀?引读最后一句。
学习第三节。
过渡:安培一边思考数学题一边用心算了起来。
1、理解心算。
2、他用手指头在自己的衣襟上画呀画的,可是越算越复杂,这时候,他觉得需要找个地方来计算一下。理解“计算”。
3、正在这时候,他发现了什么?(一块“黑板”)。
4、这真是他所需要的,此时此刻,他的心情怎样?(高兴)指导朗读“太好了”并评价。
5、引读句子:“安培高兴地走过去,从口袋里掏出粉笔,在‘黑板’上演算起来。”
设疑:安培口袋里怎么会有粉笔呢?(引导学生认识安培对学术的执着认真)。
6、他为了能随时随地地进行科学研究,随身带着粉笔,从这里你又体会到了什么呢?(生交流)。
学习第四节。
过渡:算着算着,“黑板”慢慢地向前移动了。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找出描写黑板移动的句子。
1、“算着算着,这块‘黑板’动了起来,慢慢地向前移。安培忙说:‘别动,别动,再等一会儿就得到结果了!’”
(1)此刻的安培在想些什么呢?
(2)是呀,结果马上就要出来了,可是黑板居然动了起来,他怎么能不着急呢!谁来读。
(3)指导朗读。
2、“可是‘黑板’还在向前移动,安培不由自主地跟着‘黑板’走,继续聚精会神地演算着。”
(1)此刻的安培还在想什么?
(2)他是怎样演算的?(理解:聚精会神)。
(3)从这里你又体会到什么?
1、指导朗读第一句。
2、安培追不上马车了,才发现,引读第二句。(这时候他才发现,那不是一块“黑板”,而是一辆马车车厢的后笔壁,所以课题中的黑板要用引号,因为这不是一块真正的黑板。)。
3、从这里,你又体会到了什么?
三、说话训练此时此刻,如果你就站在安培的面前,你会对安培说些什么?
四、小结:今天,我们从这个有趣的故事里感受到了安培搞科学研究非常专心,希望小朋友们能向安培一样,对待学习专心致志,聚精会神。
二年级语文教育版名师教案篇五
1、会认12个生字,会写6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通过朗读感悟,体会雷锋精神,懂得奉献爱心,乐于助人。
过程与方法。
1、通过朗读感悟雷锋的足迹是什么?通过背诵积累语言。
情感态度价值观:懂得奉献爱心,乐于助人。
重点。
1、识字、写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雷锋精神。
难点:理解文章最后一句话“哪里需要献出爱心,哪里需要帮助,雷锋叔叔就出现在哪里”的深层含义。
教法:诵读感染法、引导点拨法。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一、播放音乐《学习雷锋好榜样》导入课题。
同学们,你们知道歌里唱的是谁吗?(板书:雷锋叔叔)相机识记书写“锋”“叔”
1、介绍雷锋生平。
他是一位平凡而伟大的解放军战士,他的一生都在帮助别人,他不求回报。他虽然现在已经离开了我们,但他的精神永远在我们的心里。我们为了纪念他把每年的3月5日定为学习雷锋纪念日。这节可我们就一起去寻找雷锋叔叔的足迹。(板书:你在哪里)。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老师深情范读,生初步感知文章内容。
2、生自读课文,圈出生字,并借助拼音读准字音,同桌相互正音。
3、出示生字。
1、识字。
重点提示:“锋”、“曾”韵母都是“eng”。“泞”“荆”“莹”韵母都是“ing”
2、写字。
冒、需、雷:上大下小,上宽小窄。
迈、迷、迹:注意笔顺。先里头,后外头。注意迹的里面写法。
滴、洒、泥、泞:都是三点水旁。注意滴右边的写法。注意洒右边是个西字。
三、朗读感悟,体会雷锋精神。
1、学生再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感悟,文章从哪里开始寻找雷锋的足迹的。并找出相关的段落,多读几遍。
2、分角色朗读,并思考从小溪和小路的话中你读懂了什么?
3、小组讨论、交流。
四、完成课堂作业。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出示生字。
2、读课后的词组。
二、精读课文。
2、交流画面(重点汇报第二节、第四节)。
三、学习文章第2节。
1、齐读第二节。
2、在小溪边找到了雷锋的足迹(他在干什么?)抱着迷路的孩子回家。
3、想一想假如你是这个孩子,你迷路了你的心情是怎么样的?
学生讨论、交流、汇报。
教师小结:(难过、害怕、着急)。
那么这个时候,有一位叔叔抱着你回家你是怎样想的?
(高兴、很感谢、喜欢他)。
4、同学们想一想,雷锋叔叔抱着孩子回家是不是一帆风顺的?他遇到了什么?
学生讨论、交流、汇报。
老师相机小结:
蒙蒙的细雨、泥泞的路。
理解学习生字:曾——曾经。泥泞——道路上因为有雨水变得有烂泥不好走。脚窝就是——脚印。
在小溪边雷锋的足迹是在帮助一个孩子,并且雷锋叔叔送孩子回家不是一帆风顺的。
四、学习文章第四节。
1、齐读第四节。
2、在小路上找到了雷锋的足迹(他在干什么?)背着年迈的大娘。
3、同学们,雷锋叔叔为什么会背着年迈的大娘呢?
学生讨论、交流、汇报。
教师小结:(摔倒了、迷路了、大娘累了)。
(高心、开心、感动)。
4、同学们再看课文,雷锋叔叔背着年迈的大娘回家是不是一帆风顺的?那他遇到了什么?
老师相机小结:理解学习生字:年迈——年老。荆棘——带刺的灌木。瓣,形近字有辩辨辫等。晶莹,课文里说晶莹的什么?露珠。还可以说晶莹的什么?宝石。
5、齐读第五节。
啊,终于找到了,哪里需要帮助,哪里需要献出爱心,雷锋叔叔就出现在哪里。
五、联想与思考。
(1)、思考:
我们四处寻觅,终于找到了雷锋。他正在(),他正在()。
哪里需要献出爱心,()。
(2)我们千辛万苦终于找到了雷锋叔叔的足迹,在这里足迹是什么意思?
学生讨论、交流、汇报。
老师小结:是一种献出自己的爱心,乐于助人的精神。
六、结合生活中的例子,谈谈你身边的雷锋。
七、布置作业。
1、根据课文所提供的事例“雷锋冒着蒙蒙的细雨,把迷路的孩子送回家”或者“雷锋踏着路上的荆棘,把年迈的大娘送回家”展开想像,进行扩写练习。
二年级语文教育版名师教案篇六
教学目的:
1、让学生掌握课文里的生字。
2、这首诗感情深沉、细腻,适合自读,用低声,缓慢的读,细心的领会作品表达的情感。
3、通过学习课文让孩子体会到自己生活在深深的母爱中。
教学重点:让学生体会到母爱是无私的。
教学难点:理解“妈妈的爱是清凉的风,”妈妈的爱是遮雨的伞。”妈妈的爱是滴落的泪。妈妈的爱是责备的目光。妈妈的爱是亲切的教诲。
教学方法:朗读法、讨论法。
学法指导:指导学生进入情景体会妈妈无私的爱。
教学课时:两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一、导课。
同学们,我们都有自己亲爱的妈妈,妈妈很爱我们,今天让我们一起来说说妈妈对我们的爱。
二、教学认读生字。
1、让学生借助拼音读认读生字。
2、给认读生字口头组词。
3、练读。
三、教学生字。
1、出示生字卡片。
2、让学生说说自己认识哪个字,可以给它口头组词。
3、对简单的生字直接听写,让学生有针对性的学习。
4、指导学生书写生字。
四、初读课文。
1、让学生自己试着读课文。
2、个别读自己喜欢的部分。
3、说说自己通过初读课文知道了什么。
4、生生互评,教师点评。
第二课时。
一、精读课文。
1、让学生自己读自己喜欢的部分。
2、学生个别读。
3、生生互评,教师点评。
4、这首诗感情深沉、细腻,合适自读,指导学生用低声,缓慢的读,细心的领会作品表达的情感。
二、理解课文内容。
1、让学生自读课文中的五个生活片段。
2、讨论妈妈做这些小事容易吗?我们可以从中体会到什么?
三、说说讨论的情况。
让学生说说自己讨论的情况,生生互评,教师点评。
四、扩展活动。
让学生说说在平时的生活中妈妈是怎样爱护你和关心你的?
二年级语文教育版名师教案篇七
学习目标:
1.学习本课生字。
2.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在读中体会诗中的思想感情。
创意情境:山脚下一幢幢漂亮、整齐的瓦房,学校前面有一条弯弯的小河、学校四周树木郁郁葱葱,蓝天白云,构成一幅美丽的图画,给人一种美的享受。
自学要求:
1.认真地读读课文,谁在告诉我们什么呢?
对比读感悟美:
a.那漂亮的瓦房就是课堂。
b.那最漂亮的瓦房就是我们的课堂。
a.那平坦的土地,就是操场。
b.那最平坦的土地,就是我们的操场。
a.小河会告诉你,上课的铃声很清脆。
b.小河会告诉你,上课的铃声是多么清脆。
a.林涛会告诉你,放学的歌声很悠扬。
b.林涛会告诉你,放学的歌声是多么悠扬。
观察图画:
用自己的话说说小山村学校的样子、说说在学校参加丰富多彩的活动时的快乐心情。带着真实地感受有感情地朗读1、2、3小节。
二年级语文教育版名师教案篇八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2、初步了解蚕的生长过程,激发学生观察、研究昆虫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难点:了解蚕的生长变化过程。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看图介绍,导入新课。
1、(多媒体课件出示蚕的图片)这是什么?
板书:蚕(强调平舌音)。
2、谁见过蚕?能指着图来介绍一下吗?
3、从字形看,蚕是“天下一条虫”,那它究竟能发挥什么作用呢?
4、(出示文中蚕姑娘)你们喜欢这些可爱又有用的蚕宝宝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
(显示课题,读题)蚕姑娘。
二、媒体辅助,读懂课文。
1、第一自然段,
(1)指名读,想一想,读了这一段你知道了什么?
(2)播放多媒体课件,指导学生认识“蚕卵”,直接感受“蚕卵里钻出蚕姑娘”的情景。
(3)读后小结:这一段告诉我们蚕是在奏从蚕卵里钻出来的。
2、第二~五自然段。
(1)课件出示各阶段照片,生动形象地演示蚕生长的过程及形态变化。
(2)讨论蚕的形态变化及生长过程。
(3)自由读课文二、三自然段,思考这两个自然段中哪些语句是相同的,哪些是不同的?
(4)比较四、五自然段的异同,并仔细观察蚕姑娘“发胖—发亮”的变化。
(5)谁能不看书,把四、五自然段蚕姑娘的变化说一说?
(6)连读二~五自然段,把蚕姑娘的四次变化在脑子里想一想。
3、第六~七自然段。
(1)指名读六~七自然段,播放录象。
(2)把看到变化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3)各自边读边在脑中重现蚕吐丝结茧的过程。
三、表演体验,读好课文。
1、文中一次次变化的蚕姑娘给你留下了怎么样的印象?
2、你们能用朗读向大家展示那么惹人喜爱的蚕姑娘吗?
四、总结课文,拓展延伸。
1、朗读有关写蚕的诗句。
2、上网搜索,了解更多的有关蚕的知识。
二年级语文教育版名师教案篇九
1、通过学习课文,使学生知道什么样的孩子才是最孝顺的孩子,真正的孩子。
2、认识10个生字。
3、培养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能力。
4、培养学生自主、合作的学习能力。
教学重难点:培养学生自主、合作的学习能力。
教具准备:生字卡片、自制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课文《妈妈的爱》,了解到了妈妈对我们浓浓的爱。作为孩子,我们应该怎样做呢?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儿子们》。
(板书课题:儿子们)。
二、听读课文,初步感悟课文的内容。
学生:
1、自由读课文,想办法解决不认识的字。
2、指名读课文:
(1)请其他的小朋友为他们提一提建议,说说应该读。
出什么样的语气。
(2)全班小朋友分角色朗读课文。
(3)其他同学评一评。
(当评到两个比喻句时,教师及时请同学们谈谈比喻句的概念,并且出示语文天地中的练习。)。
3、齐读课文:
边读边思考:为什么老爷爷说他好象只看见一个儿子?
4、自由发言。
教师:总结全文。
三、小组合作学习:
合作内容:
1、一起读一读课文中的词语。
(井水、歇着、灵巧、黄莺、嗓子、有啥、很痛、沉甸甸、)。
2、生生合作,一起学习生字,讨论记字方法。
3、汇报小组学习成果。
(生生教认生字时,鼓励学生用多种方法。)。
四、总结全文:
读了这篇课文,你受到了哪些启发?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继续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练习书写9个生字。
教学重难点:“像、痛”的书写。
教学准备:板书用贴图、写字本。
教学过程:
一、继续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1、小组合作学习:分角色朗读课文。
2、在班内进行小组间的朗读竞赛。
3、其他同学做小评委,进行评读。
二、进行重点字的书写指导。
1、出示需要书写的几个字,请同学仔细观察。
(井、歇、呢、提、桶、痛、累、像、吧)。
2、说一说怎样才能把这些字写漂亮。
3、自己在练习本上练习。
二年级语文教育版名师教案篇十
1、学习默读课文,会复述这个故事。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认识1个偏旁。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学习爱迪生从小遇到问题就积极动脑动手,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1、出示名言:天才就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
(1)朗读(2)了解这句话是谁说的。
2、介绍“爱迪生”,教师适时介绍。
爱迪生是举世闻名的美国电学家和发明家,被誉为“世界发明大王”。他一生共有约两千项创造发明。
爱迪生一生只上过三个月的小学,他的学问是靠母亲的教导和自修得来的。在爱迪生小时候,母亲就教育他要爱祖国、爱人类。
3、揭示课题:晚上的“太阳”
(1)读了这个课题,你觉得奇怪吗?说说自己奇怪的原因。
(2)引导学生发现“太阳”的引号,说明这不是真正的太阳,那又是什么呢?
二、学习课文。
(一)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剪辑跳过)。
(二)整体交流。
1、晚上的“太阳”指的是什么?(用镜子反射出的“油灯”的光)。
2、这晚上的“太阳”解决了妈妈手术中的大难题,所以医生说:“孩子,是你用智慧救了妈妈!”
(1)“你”指的是谁?
(2)设疑:为什么说爱迪生用智慧救了妈妈呢?
(三)学习第一自然段。
1、妈妈得的是什么病?(急性阑尾炎)你是从哪里知道的?
2、指名读第一自然段。
3、教师介绍“急性阑尾炎”:急性阑尾炎在现在看来是比较常见的,只要及时医治一般问题不大。但在100多年前,由于医疗条件的限制,很多人因没有得到及时的医治而死亡,所以当时的情况是非常危险的。
4、那你觉得,这个夜晚对爱迪生一家人来说,是一个怎样的夜晚?
5、指导读好第一自然段。
(四)学习第二自然段。
1、引读:在这样一个夜晚,妈妈急需要做手术,可是当时还没有电灯,油灯——,用它照明做手术——。
2、面对着痛苦呻吟着的妈妈,医生、爱迪生、爸爸各有什么表现?学生默读课文的相关内容。(默读就是不出声地读)。
(1)面对正痛苦呻吟的妈妈,医生犹豫了。
理解“犹豫”:说说医生犹豫的是什么。
(2)面对正痛苦呻吟的妈妈,爸爸无可奈何地搓着手。
爸爸一边搓着手,一边自言自语地说道:“______________”根据学生的回答适时理解“无可奈何”。
(3)面对着正痛苦呻吟的妈妈,爱迪生心里急吗?从哪里看出来?(站在一旁焦急地看着妈妈,连手心都攥出了汗水。)。
你知道此时此刻,爱迪生着急的是什么?(医生犹豫,妈妈痛苦,爸爸无可奈何,还有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了,时间就是生命,妈妈的痛苦一点点加深,危险也一点点加大)。
(4)指导学生读好这部分内容。
(5)教师小结:那紧皱的眉头,握紧的手心让我们深切的感受到爱迪生对妈妈的爱。(板书:爱)。
3、就在这万分紧急的时刻,爱迪生突然眼睛一亮,想到了一个办法。究竟什么办法呢?
(1)学生读相关段落,用“先……然后……最后……”说说爱迪生是怎么做的。
(2)根据学生课前所做的实验,指导学生说出先不用镜子,再用上镜子之间的变化。(镜子不光可以增加亮度,还可以调节光源的方向。)。
(四)学习第三、四自然段。
1、读好医生说的话:这么好的办法,难怪医生高兴地说——。
2、再次回忆爱迪生是如何用智慧救了妈妈的:指名读第二自然段(分两人来读)。
3、为什么别人都没有想出来,而爱迪生却能想出这样的办法?(平时注意观察、爱思考、沉着冷静)再读医生说的话。
4、妈妈终于转危为安了,快看,现在的一家人——。
引导学生想象,爸爸、妈妈会说些什么。(联系妈妈的脸上露出了自豪的笑容)。
5、看到妈妈转危为安,爱迪生的心中也乐开了花,他拉着妈妈的手——(出示)。
(1)大家注意到没有,爱迪生的话里有两个太阳呢?有什么不同?
(2)指导学生读好这句话(一本正经)。
(3)爱迪生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想法呢?(把光明带给更多的人)。
(4)让我们再一齐读一读他的铮铮誓言吧!读好这段话。
(五)第五自然段。
1、引读:正是有了这份远大的理想,后来,爱迪生——。
2、爱迪生最终发明了电灯,他的灵感来自于哪里?从哪个词可以看出,爱迪生付出了“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爱迪生从小就善于动脑、积极思考,并且一直坚持不懈地做下去,最终才发明了电灯。)。
3、教师小结:如果说对妈妈的爱,使得爱迪生急中生智,创造了这晚上的“太阳”;那么正是出于对全人类的爱,使得爱迪生克服了重重困难发明了电灯,从而使人类的生活翻开了新的一页。所以,在每个漆黑的夜晚,当我们在享用着电灯带给我们的光明时,千万别忘了一个伟大的名字——爱迪生。
三、默读课文,复述故事。
(一)回忆内容,列出提纲:
1、妈妈得病,急需手术。
2、想出妙法,“太阳”发光。
3、手术成功,医生夸奖。
4、郑重表示,要造“太阳”
5、发明电灯,造福人类。
(二)练习讲故事。
(三)指名讲故事。
四、学习生字。
1、出示生字,指名读,齐读。
2、学习笔顺图,重点指导“医”的笔顺和偏旁(匠字框)。
3、指导书写,学生练习反馈。
五、作业。
1、把《晚上的“太阳”》讲给别人听。
2、找一找爱迪生发明电灯的故事,再读一读。
二年级语文教育版名师教案篇十一
教学目标:
1、学会10个生字,会认8个只识不写的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课文内容,学习句子,初步感悟革命领袖与战士们同甘共苦的可贵品质。
教学重难点: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引导学生初步感悟革命领袖与战士们同甘共苦的可贵品质。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略)。
一、谈话导入新课。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三、学习第一自然段,初步了解当时的时代背景。
四、学习部分生字。
第二课时。
一、复习、反馈上节课的学习内容。
1、回忆上节课的学习内容。
2、读词语:扁担布匹官兵仍然严密封锁日理万机。
二、激趣导入,引导质疑,整体感知二、三自然段。
1、回顾课文内容,画扁担。
2、认识朱德的扁担。
3、激疑:战士们为什么要藏朱德的扁担呢?
4、自读二、三自然段,思考:战士们为什么要藏朱德的扁担?
5、全班交流。
三、学习二、三自然段,感悟朱德的可贵品质。
(一)学习第二自然段,感悟朱德挑粮辛苦。
1、自读第二自然段,边读边感受朱德挑粮辛苦。
2、围绕“挑粮辛苦”,指导学生读懂句子,并朗读句子。
3、联系第二白然段的第一、二句话,感受挑粮的紧迫。
4、再读第二自然段最后一句话,感受朱德乐观的精神。
(二)学习第三自然段,感悟朱德工作劳累。
1、默读第三自然段,边读边勾画句子。
2、理解关键词语,感受朱德工作的劳累。
3、朗读相关句子,表达心中对朱德的敬佩之情。
4、听课文录音,了解朱德的心情和做法。
四、学习第四自然段。
1、创设情境,体会战士心中的惊奇、崇敬之情。
2、齐读最后一自然段。
五、识记生字,指导书写。
1、识记生字:官甩。
2、范写“官”。
3、学生书写生字。
二年级语文教育版名师教案篇十二
一、导入。
复习生字词了解课本内容。
1、你能用其中的一个词语说一句话吗?老师先说一个:古时候,有两个学生跟秋学棋。
2、专心致志能手用因为……所以把这两个词连起来说一句话。
3、指名读,你知道哪些词语的意思,可以做动作来解释给大家看。什么时候会走神,因为他走神了,所以老师――提醒他要注意听讲。
二、学习第一段。
1、(直接出示内容)指名读。
2、第一段的内容老师觉得太长了,哪位聪明的小朋友帮一帮老师,用一句话把这一段的意思说出来。(用因为……所以……复述内容)。
出示:因为秋______,所以有两个学生______。多指名说。
3、过渡:说得真是太棒了!不知道你们的眼睛亮不亮?
看图:两个学生开始学下围棋,你觉得他们学得怎样?看看哪位同学的眼睛最亮。自主看图。
三、学习第二段。
2、轻声读第二段,用你聪明的脑袋,灵巧的小手,找出你认为能反映他们学习情况的地方(先找出表现那个学习特别认真的学生的词语)。
专心致志一边一边问上几句(学问学问,要学要问,眼到耳到心到)。
(1)谁能读出一个学生学棋的认真劲儿,指名读,师生评价。
哪儿读得好,哪个词,你认为还有哪些地方要注意,再读,品读,齐读。
走了神想拉弓射箭只听了一会儿(三心二意、开小差注意力不集中)又去想别的事了。
指名说为什么。
(2)能不能读出另一个学生走神的感觉,如果你愿意可以在需要的地方,加上一些动作,因为是走神嘛,动来动去是正常的。同桌练一练,一人读,一人演,看谁练得最像那个走神的学生。
指名练,(脱离书本)评价眼神、动作、表情。
3、轻声连起来自读,老师巡视。
4、小结。
农民伯伯有一句老话: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你付出了汗水,就会有丰收的喜悦,你心不在焉、上课走神,不付出努力当然什么都得不到。现在,老师请你猜一下,这两个学生最后会是怎样的呢?指名说(说出理由)。
三、学习第三段。
同学们明白了这个道理,当然一下子就猜到了他们的结局,果然如此(出示)齐读。
四、总结课文。
出示:
一个学生因为___,所以后来成了(出色,了不起、独一无二)____的棋手,而另一个学生因为___,所以棋艺_____。看来,学习、读书时都要___,不能____。指名说(还有不一样的吗?)。
二年级语文教育版名师教案篇十三
教学目标:
1.能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去认字,巩固看拼音识字的能力。
2.读诗体会这首古诗的节奏和韵味美,理解古诗的意思并会背诵。
3.认识本课的八个生字,学会笔画"竖折",并学写"山、日"。
学习重点:
1.能借助拼音认字读古诗。
2.正确有感情的朗读古诗,学习新笔画。学写生字。培养学生的阅读和识字能力。
教学难点:体会古诗的节奏感和音韵美。
教学准备:录音带、生字卡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今天老师带你们去一个地方旅游,这个地方叫鹳雀楼,看,我们到了。
播放鹳雀楼的录像。
2.看课文中的图,说说景象如何?
3.有一个古人他到了鹳雀楼这个地方,还写了一首诗,我们听听吧!做好指读姿势。
播放配乐朗读《登鹳雀楼》。
4.你们想读这首诗吗?请你准备好,小声地方跟着老师读一读。
学生活动:学生手指书边读诗边认字。
5.自己再读一读,在不认识的字上点上点。
6.这次咱们指着书大声地跟着老师读,注意点点字的读音。
二、理解古诗意思。
1.我说一句话,你说一句诗中的话,咱们试试。
师:太阳靠着远山落下去了。
生:白日依山尽。
师:黄河之水向大海奔去。
生:黄河入海流。
师:要想看得更远,就要登上更高的地方。
生: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2.你们真棒,将来也能成为一个小诗人,下面我们再来看看诗中的景象(播放录像)太阳下山,江水滚滚,奔腾而去。
3.见到美景,你再来读诗,读出你的高兴与喜悦吧!
学生活动:学生们做好指读姿势,配上音乐全班齐读诗歌。
4.我们看着黑板上的诗,听着音乐,配上手上的动作,现来读读。
板书:登鹳雀楼。
5.谁愿意读读这首诗,其他同学做好指读姿势。
指名读2到3人。
三、读文后识字。
过渡句:古诗大家都会读了,这些字你认识吗?
(字词课件)。
1.文中"白日""依山尽"变红,指名读。
2."黄河""入"变红,指名读、抢读。
3."千里目"变红,小老师带读。
师:这些变红的字词,回去了,你还认识吗?
点击变红的字词,回到诗中,边点击生边读。
4.出示词卡:有些生字要搬家,跑到了我手上,你还认识吗?
(生字卡)黄、入、海、流、千、更、层、楼、
5.生字宝宝见到你们这么聪明又跑回诗里了。
看书,做好指读姿势,我们再来读诗。看看还认识他们吗?
6.这么美的诗你们能背下来吗?孩子们试着自己背一背。给一定时间自背后指名背。2到3人背。
四、指导书写。
1.过渡语:太阳西下的景色多美呀!诗句里的字会写就更好了。
2.学习新笔画:竖折。
板书:竖折。
3.看哪个字用上"竖折"了?"山"。
4.观察"山"字的结构,两笔与"竖折"的关系。
带着学生在田字格中写"山"。
5.在田字格中临写"日"。
观察"日"的结构、笔顺、感知"日"的笔顺。
总结:先里头后封口或先内再外。
6.自己喜欢写哪个字就写哪个字。
五、作业。
将今天学习的古诗背给家人听。
18青松。
设计思路。
这首诗包含两层意义,一是赞颂自然意义的青松、二是赞颂精神意义上的青松。本课的教学如果能达到疏通诗意,结合生活实际与插图,通过诵读体会到青松的纯洁高尚这一层次,可以算是完成了教学任务。考虑到教学是一种课程开发,高林生老师曾经在《水乡歌》的研讨贴中提到:在他们的已知上起步,尽可能引导他们最大限度地走向未知;所以在设计时,做了适度的整合,充分利用练习册中提供的时代背景,读读背背中的情境图及教师的导语,激发、调动了学生的情感,力求达到与作者共鸣的效果,从而深入挖掘诗意,使学生的诵读积累变得更加有意义。
教学设计。
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体会青松不畏严寒,纯洁高尚的品格;在诵读中领悟诗人情感;。
第一课时。
一、旧知导入。
1、小朋友们一起背诵我们学过的识字5,谁能说一说,你对青松的了解?
2、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诗(相机板书)《青松》。
3、知道是谁写的吗?我们在一年级的时候学过《陈毅探母》,知道陈毅元帅对母亲十分孝顺,但是你们可能还不知道,他还是一位文学修养特别高的诗人呢?今天,让我们从这首诗中了解他吧!
二、初读求正确、流利。
1、小朋友们先听一听老师的朗读。教师范读。
听了老师的朗读,再看看插图,你猜一猜这首诗写了什么?
2、你们想要读得好,那就从读准字音开始吧!
3、常规自读,圈画生字,检查生字学习情况。
4、指名读文,检查字音是否准确。
5、多种形式朗读,强化字音,评价是否注意了诗的节奏。
三、学习生字。
1、本课6个生字,"挺"字要具体指导,注意第四笔是撇,不是横,右边部分是"建字底"。其它字可采取学生自学的方式,让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样记住字形的。
2、学生描红、临写。
二年级语文教育版名师教案篇十四
知识与技能:
1、会写本课8个生字,会读文中11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深刻体会同学之间的关爱之情。
过程与方法:
1、学生反复诵读,借助插图,展开想象来理解课文的情感。
2、展开小组讨论,对课文的思想内容及情感进行分析。
3、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扩大学生阅读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帮助学生建立同学之间要互帮互助,团结有爱的情感。
课前准备:课件、奖励评价志等。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播放学生的照片集。
2、学生谈观后的感受。
3、拿出自己准备的家庭照,互相交流、分享。
4、过渡。
师:谁关注过爸爸妈妈?(学生回答)。
师:有这么一个小朋友,在妈妈睡着了的时候,仔细地看着妈妈,你们想不想听听他讲讲?
二、学文。
(一)揭示课题理解课题。
1、出示课题:妈妈睡了。
2、指导读题目,读出情感。
(二)配乐范读。
(三)交流感受。
让学生谈谈听了课文之后,有什么想说的。
(四)学习生字。
1、自读课文,老师提示要注意认读生字,多和生字打招呼,直读到自己满意为止。
2、同桌互读。
3、指名接段读文。
4、学生评价刚才那几个同学读书的情况。
(1)评价优点。
(2)提点意见。
5、出示带生字的重点句子。
(1)读句中的生字。
(2)读句子。
(3)去掉生字的读音再读。
(4)去掉生字所依存的语境,只剩下生字,再读。
(五)有感情地读课文。
师:仔细想,睡梦中的妈妈是什么样子的。
1、自读。
2、班内交流。教师适当引导学生在读中理解“睡梦中的妈妈真美丽”、“睡梦中的妈妈好慈祥”、“睡梦中的妈妈好累”
第二课时。
一、升华文中的情感和思想。
1、你想对妈妈说什么?
2、展示并朗读班内一位学生母亲写给女儿的信。
3、再读课文。
二、写字。
1、出示生字认读。
2、在具体环境中认读:课件出示带有生字的超市标签、公益广告……。
3、出示要写的生字。
以各种形式和生字“打招呼”
4、让学生挑出最难写的字进行指导。
(1)老师范写。
(2)学生描红。
(3)讨论怎么记住这个字?
5、让学生找其他生字之间的联系和规律,如左右结构的字在田字格中的占格位置等。
6、学生练写其他的生字。
三、学后总结。
老师让学生总结这节课有什么收获。
四、课后延展。
2、在小本本上积累。
二年级语文教育版名师教案篇十五
教学过程:
教师行为学生活动。
引入新课。
2.引入课题:,课文的小作者给老师送的是什么样的礼物呢?
2.同学们自由读课文后告诉老师。
学习新课。
1、抽学生读课文,检查学生读书情况。
2、正音,自主学习课文生字。
3.课堂组词(开火车形式进行),说结构、偏旁教师简要板书。
4.教师出示生字卡片检查巩固。
5.再读课文思考然而一词的意思。
1.四人小组交流生字的预习情况。(主要是哪些拼音容易读错,如:平翘舌、鼻音、多音字;哪些字容易写错;可以组什么词;什么结构;什么偏旁)。
2.小组内交流生字学习情况,抽学生教读、教学生书空,互相指导,
3.学生自由书空学习生字。
4.认真观察,仔细阅读。
5.倾听思考。
布置作业。
1.抄写课文生字。
2.给课文生字组词。
3.熟读课文记录作业。
火红的枫叶(第2课时)。
知识技能:
1.指导朗读。
2.赏析诵读。
3.分析理解课文。
教学准备:
挂图。
教学过程:
教师行为学生活动。
新课。
1.数一数课文有多少个自然段?
2.这一段为我们讲了些什么?
时间地点谁干什么。
3.自由读第二自然段:读懂了些什么?这段话的意思是什么?作者的心情怎样?谁来读出这种心情。
5.这一段除了写枫叶的颜色“红”以外,还告诉了我们什么?你从什么地方知道的?这种……像……的写法,我们叫它比喻,这样的句子,我们叫它比喻句。指导学生读、背喜欢的句子。
6.作者找来这火红的枫叶干什么呢?课文哪些段告诉了我们?抽生回答。
比一比:作者的礼物和你送给老师的礼物,谁的更好?说出理由。
齐读课文第一自然段。
(枫叶很红,一片比一片红)(朗读时注意快慢、轻重)。
把写枫叶红的句子用“——”划出来,读一读。
仿照课文“比……还……,比……还……”说一句话。
请用“~~~~~~~”把它划出来,读一读。枫叶的形状像什么?仿说比喻句。
讨论:作者为什么给老师送枫叶而不送其它礼物呢?
拓展升华。
二年级语文教育版名师教案篇十六
教学准备:字词卡片、孙中山的资料或图片。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引出课题。
1、师:老师让大家搜集孙中山的资料或图片,谁来介绍?
师生共同交流搜集到的资料或图片。
板书课题:不懂就问。
二、初读课文,自主识字。
1、自己试读课文,自学课后字条里的字,不认识的字用喜欢的方式解决。
2、小组内读生字,交流识字方法。(小组内成员互相帮助,互相激励,看哪个小组合作得最好。)。
3、读词语比赛。(看谁能读正确,声音响亮。)。
(1)小组比赛。
(2)男女生比赛。
(3)小老师领读。
4、认读字卡。(看谁交得生字朋友最多。)。
多种方式让学生认读,个别字进行组词,形近字比较。
5、小结:同学们真聪明,这么快就认识了十几个生字朋友。老师相信大家再来读课文一定会读得更流利。
三、熟读感悟。
1、默读课文,标出自然段的序号。
2、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
3、自由读课文,把不明白的问题用喜欢的符号标下来。
4、全班交流学生提出的问题。
问题1:孙中山为什么要壮着胆子问?同学们为什么吓呆了?
(1)结合看图,小组讨论。
(2)班内汇报。
5、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2至5自然段,体会当时的紧张的气氛。
(1)试读。(2)指名读。(3)学生评价朗读。
6、分角色朗读或表演。
二年级语文教育版名师教案篇十七
【知识与技能】。
1·指导学生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2·理解“狐假虎威”的意思。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弄懂“狐假虎威”的意思。
教学难点:明白“狐假虎威”的实际意义。
教学准备。
教师:课件·课文插图。
学生:阅读成语故事。
教学过程:
一·复习。
课件出示:狡猾·神气活现·摇头摆尾·大摇大摆·半信半疑·东张西望。(指名读,齐读)。
二·学习课文内容。
学习第二自然段。
师:老虎多么凶猛,眼看狐狸就要成为老虎口中的美味了,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事情呢?(自由读2至6自然段)。
(1)出示句子:狡猾的狐狸眼珠子骨碌一转,扯着嗓子问老虎:”你敢吃我?“。
(2)指名读”骨碌一转“,从这个词你看出了什么?狐狸这样做是在干什么?(狐狸在想主意,想点子。)。
(3)它为什么要”扯着嗓门“问呢?为什么要故意装得这么凶呢?
(4)指名读第2自然段。
学习第3自然段。
过渡:老虎有没有被吓住呢?
(1)什么是”一愣“(呆住了)老虎心里在想什么?(狐狸为什么说我不敢吃它?)。
(2)齐读。
学习第4·5自然段。
师:老虎走进狐狸设下的圈套,接下来他又是怎么骗老虎呢。
(1)轻声读第4·5自然段,(2)交流。
(3)老虎有没有被狐狸给蒙骗住呢?
学习第6自然段。
(1)出示第6自然段狐狸说的话引读。
(2)指名读,齐读狐狸的话。
学习第7·8自然段。
(1)出示图片,谁在前面,谁在后面?
(2)它们往森林走的时候各是什么样?
狐狸是——。
老虎是——。
(3)朗读。
(4)引读:森林里的野猪啦······呀,一只大老虎!大大小小的野兽吓得撒腿就跑。
1·小动物们看见狐狸和往常不一样,都很——(纳闷)(就是感到很奇怪)。
2·大家为什么会感到奇怪?
3·交流·讨论(看图)。
4·理解”假“(板书:借)。
四·作业。把《狐假虎威》这个故事讲给自己的父母听。
2·展开想象,编续编故事。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192961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