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生的道路上,总结是我们不断提高自己的必要环节。怎样引导青少年正确使用互联网?这是解决当下教育难题的关键。以下是成功人士总结出的职业发展经验,大家可以借鉴一下。
地理地势说课稿篇一
一、说教材:
1.教材内容。
本节的内容是这样安排的:首先展示大量不同地形区的景观图片,并设计了认识山脉网格中地形区位置分布的活动帮助学生总结“地形复杂多样”的特征;最后通过学生阅读扇形统计图表,计算得出“山区面积广大”。接着通过活动来认识“地势呈阶梯状分布”的特点,学生从地形剖面图上可以形象地看出来;符合学生由形象到抽象的认知规律,较好地体现了新课程标准的要求。
本节的知识点有三个:分别是地形种类与分布,地形特点及影响,地势特点及影响。
2.教材所处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内容是人教版初中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第一节的内容,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我国的地理位置、疆域、行政区划、人口和民族等方面的基本国情。在这个基础上学习本章中国的自然环境就顺理成章了,教材把本节作为中国自然环境这一章的第一节来讲,充分体现了本节的重要性。它是学习第二节气候、第三节河流的基础。同时为今后学习高中自然地理打下了基础。
3.三维目标。
知识技能:
(1)运用分层设色地形图和地形剖面图,分析总结我国地势特征。
(2)尝试分析说明我国地势对气候、河流、交通的影响。
(3)学会运用地形图总结我国地形多种多样的特点,分析不同地形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
(4)阅读统计图表,总结我国山区面积广大的地形特征,分析山区开发、利用有利和不利条件。
过程与方法:
(1)增强通过地图提取有用地理信息,并对信息加工提取的能力。
(2)通过讨论地势特征对气候、河流、交通以及对生产生活影响的'过程。初步掌握评价地理事物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分析不同地形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初步树立因地制宜的观念。
(2)初步树立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基本观念;
(3)通过认知地势、地形对其他地理要素的影响,加强辩证唯物主义观念。
4.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
1、运用地形图分析总结我国地势、地形特点。
2、认识不同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不同影响,以及人类如何利用和改造地理环境。
难点:
1、地形剖面图的判读;
2、地势、地形对其他地理要素的影响,
二、说教法。
我的设计指导思想是:创设一个民主轻松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在良好的学习氛围中协作、动手、动脑,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努力培养学习地理的基本技能。在这种指导思想下,我教学的策略是:
1、以问题情景为主线,丰富的学生活动为主体。这样做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积极参与,引导学生在交流合作中学习。
2、多媒体教学法。利用多媒体可以展示更多资料,使教学更生动更直观。
3、注重地图教学。
三、说学情、学法。
因为初二学生年龄偏小,对一些日常生活和所经历的现象不能很好的与理论知识相连接,因此对于这些问题需要老师进行指导,从而让学生能够总结出来。学生需要课前收集资料,课上有动手、思考、合作、竞争、交流,分享成果等全方位参与体验学习过程的机会,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有效性。
四、说教学过程。
1、情境导入;首先在导课上,我采用的是过渡法。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中国多民族、多人口),这么多的人口生活在怎样的环境中呢?用这样一句话,从我国的人文环境学习导入到自然环境的学习上。引发学生思考中国地形地势到底有何特征?对人们生产、生活会产生哪些影响?从而顺利导入新课。
2、师生互动,探究新知。
我国的地势特征,是本节课的重点,如何突出重点呢?我主要运用了四步:
第一步:引出地势的概念,让学生明白地势的内涵。
第二步:基于感性认识是认知的基础,我从学生耳熟能详的古诗“一江春水向东流”入手,提出问题:为什么大江、大河水会“向东流”?这些诗学生都会背,只是从文学的角度去欣赏,没有从地理的角度去深入想过,经过学生的思考、讨论,他们就能得出结论:我国地势是西高东低。
这只是从经验上得到出的结论,那么我国的地势是否就是西高东低呢?
第三步:用地理的手法去求证。这是让学生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引导学生阅读地图册p10-11中国分层设色地形图,提出“你能参照陆高海深表总结中国地势的特征吗?”接着让学生参照课本图2.1我国沿北纬32°地形剖面图,(以上两个图老师利用投影进行比较)帮助学生建立地势西高东低的模型。这种由形象、直观的颜色到地势高低,由平面到立体的认知过程设计完全符合初中学生认知心理特点。
这是我国地势的第一个特征,还有一个“呈阶梯状分布”如何引出呢?
第四步:我采用的是图示对比法。用课本图2.9和图2.10两张我国地势变化示意图,让学生通过讨论判断,得出结论:呈三级阶梯分布。
三个阶梯有哪些不同的特征呢?这是本节的难点,如何突破呢?我采用多媒体投影(中国地势三级阶梯图)并结合列表比较法。通过对三个阶梯的范围、海拔、地形的对比,加深学生的印象。让学生标明三级阶梯的分界线分别是什么?让学生动手完成课本28页的活动第一题,并且要求边做边记忆,把知识落实到地图上,培养学生的识图、用图能力。
3、知识拓展应用。
我根据课本第28页活动2、3二道题,让学生就我国的地势展开讨论,分析我国地势的利弊,既培养了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精神,又让学生了解我国的自然环境,熟悉国情。
最后,根据泉州的地形、地势具体情况,让学生讨论对泉州气候和河流有什么影响?学习生活中的地理,从自己身边的事物出发,运用所学到的知识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做到学以致用。
4、巩固小结。
通过多媒体对整节内容的知识网络进行小结。
总之这节课中,我是以“什么是地势——我国地势的特征——我国地势的划分——我国地势的利弊——如何利用地势”这一主线展开的。教师提出问题,让学生通过“想”、“说”、“做”自己得出结论。并把所学知识内化为能力,解决我们生活中的问题。
地理地势说课稿篇二
2.下列山脉中,走向与其他三个不同的是()。
a.大兴安岭b.台湾山脉c.小兴安岭d.雪峰山。
3.位于我国地势第二、三阶梯分界线上,呈东北—西南走向,又是华北平原和黄土高原的分界线,该山脉是()。
a.大兴安岭b.太行山c.昆仑山d.天山。
4.位于第三级阶梯上的地形区是()。
a.柴达木盆地b.成都平原c.华北平原d.黄土高原。
5.我国水能蕴藏量较大的地带一般为()。
a.阶梯内部b.两阶梯交界处c.南方低山丘陵区d.平原河道上。
6.下列山脉位于两大高原之间的是()。
a.祁连山脉b.太行山c.天山山脉d.巫山山脉。
地理地势说课稿篇三
1、位于我国地势第一级阶梯上的山脉是()。
a.阿尔泰山b.太行山c.秦岭d.昆仑山。
2、我国最西面的`一列东北—西南走向的山脉是()。
a.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b.祁连山—横断山。
c.台湾山脉d.长白山—武夷山。
3、位于第一级阶梯上的盆地是()。
a.柴达木盆地b.塔里木盆地c.四川盆地d.准噶尔盆地。
4、“燕山以南,淮河以北,太行山以东,濒临渤海和黄海”的地形区是()。
a.四川盆地b.长江中下游平原c黄土高原d.华北平原。
5、第二级阶梯上,但没有绿洲分布的盆地是()。
a、塔里木盆地b、四川盆地c、准噶尔盆地d、柴达木盆地。
6、构成我国地形骨架的是()。
a.山脉b.高原c.丘陵d.盆地。
7、大兴安岭东西两侧的地形是()。
a.黄土高原、华北平原b.云贵高原、青藏高原。
c.东北平原、内蒙古高原d.长江中下游平原、四川盆地。
地理地势说课稿篇四
本节的内容是这样安排的:首先展示大量不同地形区的景观图片,并设计了认识山脉网格中地形区位置分布的活动帮助学生总结“地形复杂多样”的特征;最后通过学生阅读扇形统计图表,计算得出“山区面积广大”。接着通过活动来认识“地势呈阶梯状分布”的特点,学生从地形剖面图上可以形象地看出来;符合学生由形象到抽象的认知规律,较好地体现了新课程标准的要求。
本节的知识点有三个:分别是地形种类与分布,地形特点及影响,地势特点及影响。
2.教材所处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内容是人教版初中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第一节的内容,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我国的地理位置、疆域、行政区划、人口和民族等方面的基本国情。在这个基础上学习本章中国的自然环境就顺理成章了,教材把本节作为中国自然环境这一章的第一节来讲,充分体现了本节的重要性。它是学习第二节气候、第三节河流的基础。同时为今后学习高中自然地理打下了基础。
3.三维目标。
知识技能:
(1)运用分层设色地形图和地形剖面图,分析总结我国地势特征。
(2)尝试分析说明我国地势对气候、河流、交通的影响。
(3)学会运用地形图总结我国地形多种多样的特点,分析不同地形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
(4)阅读统计图表,总结我国山区面积广大的地形特征,分析山区开发、利用有利和不利条件。
过程与方法:
(1)增强通过地图提取有用地理信息,并对信息加工提取的能力。
(2)通过讨论地势特征对气候、河流、交通以及对生产生活影响的过程。初步掌握评价地理事物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分析不同地形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初步树立因地制宜的观念。
(2)初步树立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基本观念;
(3)通过认知地势、地形对其他地理要素的影响,加强辩证唯物主义观念。
4.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
1、运用地形图分析总结我国地势、地形特点。
2、认识不同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不同影响,以及人类如何利用和改造地理环境。
难点:
1、地形剖面图的判读;
2、地势、地形对其他地理要素的影响,
我的设计指导思想是:创设一个民主轻松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在良好的学习氛围中协作、动手、动脑,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努力培养学习地理的基本技能。在这种指导思想下,我教学的策略是:
1、以问题情景为主线,丰富的学生活动为主体。这样做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积极参与,引导学生在交流合作中学习。
2、多媒体教学法。利用多媒体可以展示更多资料,使教学更生动更直观。
3、注重地图教学。
因为初二学生年龄偏小,对一些日常生活和所经历的现象不能很好的与理论知识相连接,因此对于这些问题需要老师进行指导,从而让学生能够总结出来。学生需要课前收集资料,课上有动手、思考、合作、竞争、交流,分享成果等全方位参与体验学习过程的机会,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有效性。
1、情境导入;首先在导课上,我采用的是过渡法。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中国多民族、多人口),这么多的人口生活在怎样的环境中呢?用这样一句话,从我国的人文环境学习导入到自然环境的学习上。引发学生思考中国地形地势到底有何特征?对人们生产、生活会产生哪些影响?从而顺利导入新课。
2、师生互动,探究新知。
我国的地势特征,是本节课的重点,如何突出重点呢?我主要运用了四步:
第一步:引出地势的概念,让学生明白地势的内涵。
第二步:基于感性认识是认知的基础,我从学生耳熟能详的古诗“一江春水向东流”入手,提出问题:为什么大江、大河水会“向东流”?这些诗学生都会背,只是从文学的角度去欣赏,没有从地理的角度去深入想过,经过学生的思考、讨论,他们就能得出结论:我国地势是西高东低。
这只是从经验上得到出的结论,那么我国的地势是否就是西高东低呢?
第三步:用地理的手法去求证。这是让学生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引导学生阅读地图册p10-11中国分层设色地形图,提出“你能参照陆高海深表总结中国地势的特征吗?”接着让学生参照课本图2.1我国沿北纬32°地形剖面图,(以上两个图老师利用投影进行比较)帮助学生建立地势西高东低的模型。这种由形象、直观的颜色到地势高低,由平面到立体的认知过程设计完全符合初中学生认知心理特点。
这是我国地势的第一个特征,还有一个“呈阶梯状分布”如何引出呢?
第四步:我采用的是图示对比法。用课本图2.9和图2.10两张我国地势变化示意图,让学生通过讨论判断,得出结论:呈三级阶梯分布。
三个阶梯有哪些不同的特征呢?这是本节的难点,如何突破呢?我采用多媒体投影(中国地势三级阶梯图)并结合列表比较法。通过对三个阶梯的范围、海拔、地形的对比,加深学生的印象。让学生标明三级阶梯的分界线分别是什么?让学生动手完成课本28页的活动第一题,并且要求边做边记忆,把知识落实到地图上,培养学生的识图、用图能力。
3、知识拓展应用。
我根据课本第28页活动2、3二道题,让学生就我国的地势展开讨论,分析我国地势的利弊,既培养了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精神,又让学生了解我国的自然环境,熟悉国情。
最后,根据泉州的地形、地势具体情况,让学生讨论对泉州气候和河流有什么影响?学习生活中的地理,从自己身边的事物出发,运用所学到的知识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做到学以致用。
4、巩固小结。
通过多媒体对整节内容的知识网络进行小结。
总之这节课中,我是以“什么是地势——我国地势的特征——我国地势的划分——我国地势的利弊——如何利用地势”这一主线展开的。教师提出问题,让学生通过“想”、“说”、“做”自己得出结论。并把所学知识内化为能力,解决我们生活中的问题。
地理地势说课稿篇五
一、我国地势的基本特征: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分布。
1、三级阶梯界线的山脉:
第一阶梯和第二阶梯界线:昆仑山脉、祁连山脉和横断山脉;。
第二阶梯和第三阶梯界线:大兴安岭、太行山脉、巫山、雪峰山。
2、构成各级阶梯的主要地形:
第一阶梯包括:青藏高原、柴达木盆地;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地形以山地和高原为主。
第二阶梯包括: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四川盆地和云贵高原等;海拔-1000米;地形以高原和盆地为主。
第三阶梯包括:东北平原、华北平原和长江中下游平原,辽东丘陵、山东丘陵、东南丘陵等;海拔500米以下;地形以平原和丘陵为主。
3、地势对我国的影响:
b、河流:我国西高东低的地势,造成了我国的大江大河自西向东流入海洋。
c、交通:一方面向东流淌的大河沟通了我国东西的交通,方便了沿海和内陆的联系;另一方面,阶梯交界处的高大山脉成为我国东西交通上的巨大障碍。
d、水电:在阶梯交界处河流落差大,水流急,蕴藏者丰富的水能。
二、地形特征:地形复杂多样,山地高原面积广大。
1、我国西部地形以山地、高原和盆地为主,东部以平原和丘陵为主;。
2、在各类地形中山地所占比重最大,约33%,平原面积仅占12%。
3、我国山区面积广大,占全国总面积的2/3。山区是指山地、丘陵和比较崎岖的高原。
山区常见的自然灾害:崩塌、滑坡、泥石流。
地理地势说课稿篇六
1、本节教材地位和作用。
在此之前,已经学习了我国的地理位置、疆域、行政区划、人口和民族等方面的基本国情。在这个基础上学习本章中国的自然环境就顺理成章了,本节内容是人教版初中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二章第一节的内容,它既是中国地理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学习中国地理其它章节的重要知识基础---中国地形特征对中国气候、河流以及中国的社会经济发展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2、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
运用分层设色地形图、地形剖面图,让学生总结出我国地势特征以及各级阶梯的主要特征,并能识记各级阶梯分界线的名称,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
过程与方法:
a、组织学生讨论地势特征对气候、河流、交通等的影响。使学生初步掌握评价地理事物的方法。b、培养学生读图分析能力、观察判断能力和主动探究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本节的学习,引导学生从现实生活的经历和体验出发,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使学生了解地理知识的功能与价值,形成主动学习的态度,同时渗透爱国主义思想教育,激发学生爱国热情。
3、教学重点:本节的核心是让学生认清中国地势的整体特征,因此中国地势特征是本节的重点。
4、教学难点:中国地势特征对气候、河流、交通等的影响是本课的难点。因为学生年龄偏小,对所经历现象跟理论知识不能很好相接。因此对于这些问题需要老师进行指导,从而让学生总结出来。
二、说教法。
本节课应注重学生读图、用图能力的培养,把培养学生空间思维能力作为教学的重点。教学中利用多媒体可以展示更多资料,使教学更生动、直观。通过画面的动静结合、问题的设置和填图练习,最后达到在图上巩固知识的目的。
在教学中坚持以“学生活动为主,教师讲述为辅,学生活动在前,教师点拨评价在后”的原则,根据初二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联系实际安排教学内容。互动时注意不同层次的学生,让学生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知识,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这是新课程的基本理念。
三、说学情、学法。
1、学生特点分析。
从年龄特点上来看,初中学生好动、好奇、好表现,因此要抓住学生的这些特点,采用形象生动、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2、学习方法。
指导学生用观察法、讨论法、综合分析法解决问题。
四、教学流程(我这节课在多媒体教室完成)。
1、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首先多媒体放映“中国各大地形区”图片,同时播放歌曲《歌唱祖国》,从学生的'最熟悉的图片入手,首先让学生对地形有感性认识;同时通过欣赏祖国的大好河山,激发学生爱国热情。)接着复习两个概念:地形和地势。以前学过亚洲的地势,让学生回想亚洲地势特点,那么,中国的地势有什么特征呢?很自然的导入新课。
2、读图分析,探索新知。
讲述这部分知识时,并没有急于要求学生读图总结我国地势的特征,那样学生在读图时就会很盲目,找不到回答问题的入手点,也就不能得到准确的答案。让学生读“中国地形图”同时打出一组问题由浅入深,层层递进,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即有事可做,又不会东闯西撞做无用功,因此学生完成这一组读图题,不知不觉沿着老师的思路接近正确答案,即可顺利得出中国地势特点――西高东低的结论。
那么,用什么图能更形象地表示我国地势西东低的特点呢?――那就是地形剖面图。让学生用生活中的简单例子解释什么是剖面图,学生会想到比方说切蛋糕,切苹果等,这样学生从现实生活的经历和体验出发把抽象的事物具体化了。
然后多媒体展示“我国东西(北纬36°)地形剖面图”请同学们根据这幅图在本上画一幅简略示意图,请两名同学在黑板上画。其他同学做出纠正与评价。这种由平面到立体的认知过程完全符合初中生的认知特点。这样学生通过读图、画图会很顺利地得出中国地势另一特征―阶梯状分布。到此中国地势特征就分析出来了——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
3、巩固练习,强化新知。
4、课外延伸,学以致用。
在中国地形图上找出我们生活的地区位于第几阶梯,所在区域是什么颜色,说明海拔高还是低?这是学习生活中的地理,从自己身边的事物出发,运用自己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也就是学以致用。
5、合作交流,熟悉国情。
以上分析了我国地势特征: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这一特点对我国自然环境其它方面以及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有什么影响呢?这是本节的难点,用合作探究的形式来完成,把学生分成四大组讨论四个问题:
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向海洋倾斜对气候的影响,让学生看大屏幕湿润气流深入内陆图片,便于学生理解。
地势对河流流向的影响,这个问题不难理解,我让学生想想哪些诗或歌词里面有描写我国江河向东流的,从学生耳熟能详的古诗、歌曲入手,激发学生在兴奋点、调动学生的主动性,通过学生思考讨论很容易得出结论。
河流从高一级阶梯流向低一级阶梯时,落差有什么变化?有什么利用价值?对于这个难点的突破我给学生展示虎跳峡、壶口瀑布急流图片得出阶梯交界处河流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然后展示我国几座大型水电站图片。将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将枯燥的知识生动化,降低了难度。
我国地势对东西部之间交通往来有什么影响?关于这个问题大部分同学会想到沟通了东西交通,方便了沿海和内地的联系,这时老师就要告诉同学们,看待事物要用一分为二的观点,既要看到其有利的一面又要看到其不利的一面,我国地势呈阶梯状分布,阶梯之间是高大的山脉,这些山脉就成为东西交通的巨大障碍。
6、拓展延伸,学以致用。
通过以上的活动,我们知道:我国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的地势特征对气候、河流流向、交通等等都产生重要影响。让我们再想一想,如果我国的地势不是这样,比如“东部高,西部低”那会是怎么样的情况呢?(引导学生沿着上面各题的思路反向思维,根据时间把握展开程度)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其发散思维的能力(参考答案:气流难以深入内陆,干旱面积扩大;河流自东向西流;交通不便,不利对外交流;)。
以上这几个问题根据难易程度选不同层次的学生回答。让学生就我国的地势展开讨论,分析我国地势的利弊,既培养了合作探究学习的精神,又让学生了解我国的自然环境,熟悉了国情。
7、整合练习,转化能力。
接着做一个整合练习,巩固所学知识,转化能力。
8、课堂小结,交流评价。
最后以学生谈收获结束本课。
地理地势说课稿篇七
一、说教材:
1、教材内容。
本节的内容是这样安排的:首先通过活动来认识“地势呈阶梯状分布”的特点,学生从地形剖面图上可以形象地看出来;接着展示大量不同地形区的景观图片,并设计了认识山脉网格中地形区位置分布的活动帮助学生总结“地形复杂多样”的特征;最后通过学生阅读扇形统计图表,计算得出“山区面积广大”。符合学生由形象到抽象的认知规律,较好地体现了新课程标准的要求。
本节的知识点有三个:分别是地势特点及影响,地形种类与分布以及地形特点及影响。
2、教材所处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内容是人教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二章第一节的内容,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我国的地理位置、疆域、行政区划、人口和民族等方面的基本国情。在这个基础上学习本章中国的自然环境就顺理成章了,教材把本节作为中国自然环境这一章的第一节来讲,充分体现了本节的重要性。它是学习第二节气候、第三节河流的基础。同时为今后学习高中自然地理打下了基础。
3、三维目标。
知识技能:
(1)运用分层设色地形图和地形剖面图,分析总结我国地势特征。
(2)尝试分析说明我国地势对气候、河流、交通的影响。
(3)学会运用地形图总结我国地形多种多样的特点,分析不同地形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
(4)阅读统计图表,总结我国山区面积广大的地形特征,分析山区开发、利用有利和不利条件。
过程与方法:
(1)增强通过地图提取有用地理信息,并对信息加工提取的能力。
(2)通过讨论地势特征对气候、河流、交通以及对生产生活影响的过程。初步掌握评价地理事物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分析不同地形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初步树立因地制宜的观念。
(2)初步树立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基本观念;
(3)通过认知地势、地形对其他地理要素的影响,加强辩证唯物主义观念。
4、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
1、运用地形图分析总结我国地势、地形特点。
2、认识不同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不同影响,以及人类如何利用和改造地理环境。
难点:
1、地形剖面图的判读;
2、地势、地形对其他地理要素的影响,
二、说教法。
我的设计指导思想是:创设一个民主轻松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在良好的学习氛围中协作、动手、动脑,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努力培养学习地理的基本技能。在这种指导思想下,我教学的策略是:
1、以问题情景为主线,丰富的学生活动为主体。这样做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积极参与,引导学生在交流合作中学习。
2、多媒体教学法。利用多媒体可以展示更多资料,使教学更生动更直观。
3、注重地图教学。
三、说学情、学法。
因为初二学生年龄偏小,对一些日常生活和所经历的现象不能很好的与理论知识相连接,因此对于这些问题需要老师进行指导,从而让学生能够总结出来。学生需要课前收集资料,课上有动手、思考、合作、竞争、交流,分享成果等全方位参与体验学习过程的机会,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有效性。
四、说教学过程。
1、情境导入;首先在导课上,我采用的是过渡法。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中国多民族、多人口),这么多的人口生活在怎样的环境中呢?用这样一句话,从我国的人文环境学习导入到自然环境的学习上。引发学生思考中国地形地势到底有何特征?对人们生产、生活会产生哪些影响?从而顺利导入新课。
2、师生互动,探究新知。
我国的地势特征,是本节课的重点,如何突出重点呢?我主要运用了四步:
第一步:基于感性认识是认知的基础,我从学生耳熟能详的古诗“一江春水向东流”入手,提出问题:为什么大江、大河水会“向东流”?这些诗学生都会背,只是从文学的角度去欣赏,没有从地理的角度去深入想过,经过学生的思考、讨论,他们就能得出结论:我国地势是西高东低。
这只是从经验上得到出的结论,那么我国的地势是否就是西高东低呢?
第二步:用地理的手法去求证。这是让学生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引导学生阅读地图册p10-11中国分层设色地形图,提出“你能参照陆高海深表总结中国地势的特征吗?”接着让学生参照课本图2.1我国沿北纬32°地形剖面图,(以上两个图老师利用投影进行比较)帮助学生建立地势西高东低的模型。这种由形象、直观的颜色到地势高低,由平面到立体的认知过程设计完全符合初中学生认知心理特点。
这是我国地势的第一个特征,还有一个“呈阶梯状分布”如何引出呢?
第三步:我采用的是图示对比法。用课本图2.1和图2.2两张我国地势变化示意图,让学生通过讨论判断,得出结论:呈三级阶梯分布。
三个阶梯有哪些不同的特征呢?这是本节的难点,如何突破呢?我采用多媒体投影(中国地势三级阶梯图)并结合列表比较法。通过对三个阶梯的范围、海拔、地形的对比,加深学生的印象。让学生标明三级阶梯的分界线分别是什么?让学生动手完成课本23页的活动第一题,并且要求边做边记忆,把知识落实到地图上,培养学生的识图、用图能力。
3、知识拓展应用。
我根据课本第23页活动2、3、4三道题,让学生就我国的地势展开讨论,分析我国地势的利弊,既培养了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精神,又让学生了解我国的自然环境,熟悉国情。
最后,根据泉州的地形、地势具体情况,让学生讨论对泉州气候和河流有什么影响?学习生活中的地理,从自己身边的事物出发,运用所学到的知识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做到学以致用。
4、巩固小结。
通过多媒体对整节内容的知识网络进行小结。
总之这节课中,我是以“什么是地势——我国地势的特征——我国地势的划分——我国地势的利弊——如何利用地势”这一主线展开的。教师提出问题,让学生通过“想”、“说”、“做”自己得出结论。并把所学知识内化为能力,解决我们生活中的问题。
地理地势说课稿篇八
我通过对这一节课的观摩,有以下感触。
讲课达到了“活、细、实”结合,巧妙地将作者介绍安排到了教学中间,给学生又一种新鲜感。同时,王老师在灵活的教学安排下,又很务实,充分达到了教学的目标。
王老师在教学中充分发挥了主导作用,而作为主体地位的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训练,,有利于增强学生对语言的运用能力,又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这一节课中包含着丰富的内容,但王老师仍然能保证思路清晰,重点突出,这需要一名教师有扎实的教学基本功和丰富的教学经验。
同时,我认为本节课也有少许不足。可能由于一节课时间的限制,王老师对个别内容发散和展开不够。
每个人对同一个问题可能会有不同的思维,不同的见解,所以对学生的回答应多宽容,先鼓励肯定,再指出不足,以调动学生发言的积极性。
所有这些是我在这节课的感受,总体上较成功地完成了教学目标,重难点突出,整节课在师生共同讨论、分析课本内容和训练中,时间不知不觉地过去,把学生从“学会”渐渐引导到了“会学”。
从整体上看,这节课是比较成功的,其他方面我就不谈了,这里我谈一谈感触较深的几个方面。
(1)主要优点。
a、导语符合学生的基础,能引起学生的共鸣和参与。
b、从教学程序上看,本课结构和思路清晰,对课本的大体框架把握较好。
c、从教学内容上看,本课抓住了一个“准”字,即重点、难点的确立准确。紧紧围绕气候的形成和分布规律这个话题去引导和启发学生。
d、从教学效果上看,比较理想。学生能结合课本独立思考且能简单地阐释出气候的分布规律。
e、从教学结构上看,本节课完整。在完成教学内容前,不忘对所学知识回顾和总结,且图示的方式运用简洁、一目了然。
(2)主要问题。
a、对本文的内容虽抓住了重难点,但缺乏深层的理解和分析,没有挖掘出气候形成的根源。
b、教学环节方面,前松后紧,时间的把握不是很协调,导致后面内容安排较粗糙。
(3)主要意见。
a、我个人认为,气候的形成和分布规律是一个复杂的问题,要深刻地理解和分析它是件不容易的事情,这不仅要求教师有较深厚的底蕴,且要求学生也要有一定的理解水平,只有这样,才会有理想的课堂互动。
b、我认为,由于本课内容较多,课堂上可以取消教师细致分析每种气候成因的环节,以免占用不必要的时间。而正因为在这一点上花了较长时间,导致后面的内容没有时间去讲解、分析,只好匆匆一笔带过。
以上是我对本节课的一点浅见,不当之处请批评指正。
王老师的.这堂课总的来说,无论是分析,还是训练,看得出,都是经过精心准备的。
导入新课新颖,无论是导语的设计,课本内容的挖掘,还是对学生的能力、学生的学习兴趣的培养,都很到位。并且在教学中,还适时地进行了思想和道德教育,将教书与育人有机的结合起来。除此以外,王老师还注重对学生的及时训练,而且训练的题目亦是紧扣课本内容的。
总之,听王老师的课就犹如漫步于林荫小道,微风拂面,送来缕缕清香,令人心旷神怡。
当然,做为一节公开课,王老师的课还存在着一些不足,比如说对课本内容的整体把握比较淡薄,对学生的讨论引导稍欠火候等。
以上是我听课后的一些感受,不当之处,敬请指教!
执教者在教学过程中充分体现了教改精神,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发挥了学生的智慧,营造了和谐、互动、探究、创新的良好的学习情境和氛围。
王老师的这堂课总的来说,是很好的。无论是从导语的设计,课本内容的挖掘,还是对学生的能力训练,看得出,都是经过精心准备的。
当然,这里也存在一些问题容我们一起商量。
首先是教材的处理有些不足,在材料的细节上还是缺乏渗透。
其次,上课时的激情还可以再充沛些。课堂语言应该是丰富多彩且抑扬顿挫的。而语文课,更需要教师的全身心投入,投入理想,投入信念,投入人格,投入情感,投入个性,投入热情……也可以说,是投入整个生命。
地理地势说课稿篇九
在听了高一地理第一节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的公开课后,地理教师们进行了课题探讨,教学者也谈了自己的设计意图和教学效果方面的一些想法。通过听课和评课,感触颇深,提出来供同行们思考。
第一部分教学者说设计意图和教学效果。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自然环境整体性的基本内涵和具体表现;
2、通过阅读教材和学习活动,能够解释和绘制地理过程示意图;
3、能结合具体例子,说明各地理要素在地理环境中的作用。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地理教学,结合地理要素在地理环境中的作用和生物循环示意图,培养综合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结合地理要素在地理环境中的作用和生物循环示意图,树立事物是普遍联系的思想。
结合大纲的要求和教材内容,根据班级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思维特点,确定本节的重难点。
1、地理环境整体性的原因分析;
2、地理要素间相互作用的关系及其产生的新功能。
根据新课程的要求,为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体性,采用小组讨论法和案例分析法进行教学。为了提高课堂教学的生动性和直观性,采用多媒体进行辅助教学。
采用小组讨论法和案例分析法进行教学,完成以下课堂教学任务。
(一)地理要素间进行着物质与能量的交换。
1、水循环。
2、岩石圈物质循环。
3、生物循环。
(二)地理要素间相互作用产生新功能。
1、生产功能。
2、平衡功能。
教学者自己认为的不足之处:
1、课堂容量有限,学生参与课题教学的积极性还不够;
2、学生小组合作讨论的氛围不够浓厚;
3、教师讲解太多,学生的主体性没全面的体现出来;
4、教态还不够自然大方,略显拘谨;
5、讲练结合不够,练习的针对性不强等等。虽然还存在一些不足,但是总的教学效果还是不错的。
第二部分听课教师的听课评价。
优点评价:
1、教学目标确定得比较准确,并且落实得比较好;
2、教学方法比较灵活,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多媒体的应用能够辅助地理教学,能帮助学生化解思维难点,提高教学的直观性;
4、教学语言和蔼可亲,课堂的气氛比较活跃;
5、重点讲解细致,难点能够化解,学生参与了课堂教学;
6、板书清晰,结构合理,课堂教学环节紧凑,环节承转自然,课堂结构科学。
不足之处:
1、虽然地理教师从学生比较熟悉的图片入手来设置教学情境,让学生能够从自己的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突出了新课程“用教材”的思想和紧密联系生活与生产实际的理念,但是如果这些图片能够结合乡土地理,这种设置情景的方式可能会取得更好的效果。
2、虽然地理课堂力图体现教学的“双边性”,学生也参与了课堂教学,但是从总体的感觉上看,学生整体的参与度不高。
3、虽然课堂气氛比较活跃,但是由于教师对课堂基本情绪的把握不准,使得这种过分的制造“愉快”,反而减缓了学生的思维、抑制了学生的思维、分散了学生学习的注意力。
4、虽然运用了多媒体辅助教学,虽然也有大量的图片、视频的呈现,帮助学生将问题变得简单化,但是地理教师在课堂中过分依赖和夸大了多媒体的作用,使得多媒体的作用过度地代替了教师的'作用,有被多媒体牵着鼻子走的感觉。
5、虽然教师在教学中力图体现师生合作和交流,但是教师还是不敢大胆放手,其实对于有一定难度的地理问题,如“地理环境整体性的原因分析;地理要素间相互作用的关系及其产生的新功能”等教学难点和重点,就可让学生去探究、讨论,而学生对问题的思考和探讨只是浅尝辄止,那么难以取得理想的效果。
6、虽然教师的讲解还较全面、很细致,但是对教材中的“非重点、难点”也进行面面俱到的的讲解,因而显得教学重点不突出,浪费了课堂教学时间,教学的效率不够高。
第三部分参加评课的一些体会。
1、公开课后进行认真的评课,教学者进行深刻的教学反思,效果是非常明显的。老师们营造了浓厚坦诚的评课氛围,在评课时能够放开手脚、抛开思想顾虑,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虽然各自的见解可能“有褒有贬、有优有缺”,但这种见解和建议是真诚的,这种评课氛围能够给予每位教师以教学的启迪、智慧的升华。
2、通过听课者和上课者的评课,使得听课者和上课者都能够得到启发和实质性的收获,对于地理教师的教学知识、技巧与技能的驾御,对于地理的教学方法、教育内容的把握,以及对教育的社会价值、个人价值等方面都会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3、新课程强调地理教师的课后反思,但是课后反思和评课的效果如何,是否“为了反思而反思,为了评课而评课”,是值得地理教师思考的问题。其实在反思和评价成功之处的同时,更应该总结和反思失误和教训,使之成为以后再教时应吸取的教训,从而能够更好地提醒自己,完善自己,为自身的业务水平的提高打下坚实的基础。
地理地势说课稿篇十
新课程不仅要求教师的观念要更新,而且要求教师的角色要转变,教师再也不能把知识传授作为自己的主要任务和目的,把主要精力放在检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上,而应成为学生学习的激发者、引导者、组织者和合作者。为此,我在课堂教学中很注意创设民主、平等、自由、和谐的教学气氛,形成一个无拘无束的思维空间,让学生处于一种轻松愉快的心理状态,来积极思维与想象。
"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为了实现这一理念,教师在尊重学生的同时,还要学会赞赏每一位学生:
1、赞赏每一位学生的独特性、兴趣、爱好、专长;
2、赞赏每一位学生所取得的哪怕是极其微小的成绩;
3、尤其要注意赞赏那些智力一般,成绩一般,性格内向,胆怯的学生。这样做,会有不少惊喜的发现。我们老师不要吝啬你的表场,学生的心灵是纯洁透明的,天真烂漫的,十分在乎老师那本来就不多的表扬,而伤心于老师的批评与指责。我们要学会欣赏学生、赏识学生、努力作学生智能的催化剂。
教师教会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让学生能够在自主学习中获得知识,体验到自主学习的乐趣,有一定成就感,激发学习的兴趣。
在近一个月的教学中,我千方百计做到四个基本点:
设情景激发点,让学生都想学。
设思维展开点,让学生都会学。
地理地势说课稿篇十一
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大家好!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初中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二章第一节《地势和地形》,在讲授新课之前,我先就我对本节课教学内容的处理、教学方法的选择、重点难点的确立等方面的内容作简单的说明。
《地形和地势》是初中地理教材八年级上册第二章第一节的内容。在此之前,学生已学习认识过世界不同区域、国家,对所涉及的地区和国家的地形地势已有所研究,这为过渡到本节的学习起着重要的铺垫作用。
一般来讲,我们在研究一个地区和国家时,都会先了解当地的自然环境,因为自然环境是人文环境形成的基础,有什么样的自然环境,才会有与之相适应的人文环境。中国地形和地势知识不仅是组成中国地理的重要内容,而且也是认识和学习其它中国地理知识的基础。
可见,中国的地形地势这一内容在中国地理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同时,通过对这部分教学内容的研究,学生可以更深入的了解中国自然地理环境,更好的指导学生学习其它地理知识,掌握地理知识的学习方法,学会利用地图去认知地理环境。为其他学科和今后高中的地理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本节是中国自然环境的第一节,体现了地势地形作为自然环境基础的重要地位。它初步揭示了地形因素对气候、河流以及中国社会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状分布是一种形象的比喻,利于学生掌握中国的地势特征,并有利于学生进一步研究这种地势特点对中国气候、河流及经济发展的影响。
明确了教学的地位、作用和教材的内容体系后,我结合自身的业务素养、学生的实际情况、教学环境的特点等条件,对教材进行如下的处理:
根据对教材和课程标准的分析,考虑到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认知能力和心智特征,我制定如下教学目标、重点、难点: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通过地图,掌握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状分布的特点;能结合自己认知,谈出我国地形地势对气候、河流、交通等自然和人文环境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借助多媒体辅助教学,拓宽学生的视野,增加教学的容量,帮助学生认识我国地形地势的特征;引导学生讨论、分析地形地势对我国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的影响。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中国地形地势的教学,激发学生对地理学习的兴趣,使学生了解地理知识的功能与价值,形成主动学习的态度,让学生进一步了解我国优越、复杂的自然地理环境,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激发学生爱国主义情感,建立和谐的人地关系思想。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我国地势、地形的特征,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
难点:三级地势阶梯分布的空间观念的形成,地形地势对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影响是本课教学的难点。
明确了课程标准对学生知识、能力的要求后,结合教材的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可操作性,我决定在教学中以讲授法为主,结合读图分析、讨论和多媒体辅助教学、板图板画等方法和手段,完成课标要求,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使学生在能力上得到发展,知识上有所收获。
1、以问题情景为主线,丰富的学生活动为主体。这样做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在交流合作中学习。
2、充分利用多媒体展示更多资料,使教学更生动直观。
3、注重地图教学。
因为初二学生年龄偏小,对一些日常生活和所经历的现象不能很好的与理论知识相连接,因此对于这些问题需要老师进行指导,从而让学生能够总结出来。学生需要课前收集资料,课上有动手、思考、合作、竞争、交流,分享成果等全方位参与体验学习过程的机会,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有效性。
首先在导课上,我采用的是过渡法。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中国多民族、多人口),这么多的人口生活在怎样的环境中呢?用这样一句话,从我国的人文环境学习导入到自然环境的学习上。引发学生思考中国地形地势到底有何特征?对人们生产、生活会产生哪些影响?从而顺利导入新课。
一、地势呈阶梯状分布。
1、使用中国地形图,分析不同颜色代表的海拔高低情况,总结我国地势西高东低的特点。
2、借助三级阶梯示意图和教师的板图,掌握我国地势三级阶梯的分布和阶梯之间的分界线。
3、借助中国地形图,挖掘学生自身的知识储备,引导学生讨论我国的地势特征对气候,河流、水能资源开发和交通的影响。
一、地势呈阶梯状分布。
1、地势特点。
2、三级阶梯的特点及阶梯之间的分界线。
3、影响:(1)气候。
(2)河流。
(3)交通。
3、课堂小结。
对本次教学内容进行总结,加深学生对本次教学内容的记忆,为后续的中国气候部分教学内容作好铺垫,使教学活动得以延续。
4、作业布置。
完成教材23页活动题。
地理地势说课稿篇十二
我说课的内容是高中地理必修第__章第__节,题目是________.课型是新授课。下面我就教材、教学法设计、教学程序三大方面向各位评委老师展示一下我的说课设计。首先说教材。分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三个方面。
首先说说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本节教材在整个自然(人文)地理知识体系中起承上启下的作用,且贯穿本节很重要的一条线索是把所学的理论知识应用于现实生活中来指导生产生活。
其次说说教材内容特点。本节课内容具有以下特点:
1、有部分教学内容抽象难以理解,知识原理性比较强。
2、教材安排上增加地图,减少文字叙述,主要是问了增强直观性,以减轻难度。这符合"地图是地理的语言""地理就是在地图上说理"的地理学科特色。
3、教材内容有较强的比较性且知识前后联系密切,可采用比较法教学。
4、学生在以前的知识中有相关知识积累,在日常生活中也有相关认知。因此,教材内容对学生既有知识性,又有趣味性。
5、与生产生活息息相关,体现教材选材的实用性原则。
根据教材内容特点及高一学生的认知能力,结合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制定如下三位目标:
1.知识与技能。
识记:
分析:
理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一节课的时间里。对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不会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但地理课需要引导学生学会理论联系实际,并逐渐将所学知识用于生产生活及科研,有助于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另外通过对本课中原理性知识的理解,有助于学生辩证唯物主义价值观的形成。每节课教师都在这些方面对学生有积极期望,根据教育心理学的"皮革马利翁"效应,学生会逐渐具备这些能力,并增强学习地理的兴趣。
根据对目标的确定及分析,在充分了解学生学情的基础上,确定本节课内容的重难点。
重点是:
确立依据:1.这部分知识有较强的实用性。与现实生活联系特别密切。
2.涉及到知识较多而且比较难以综合。高一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在解决本节课问题时相对较弱。
难点是:
依据:1.这个知识点比较抽象,对高一学生来说,空间思维能力较弱,难以理解。
2.学生缺乏这方面的的知识基础及生活经验。
以上我对教材进行了分析,接下来我再说说教法和学法设计。
一、教学方法。
"以学定法"遵循"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的教学理念,根据教学内容特点以及学生年龄特点,采用如下教学方法:
1.问题导学法:多媒体出示问题,学生按照问题去读图读书,先自己学会一部分知识与能力问题,增强学生独立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
2.小组合作学习法:这种学习方法既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意识。又能提高学生的竞争意识,提高学生参与各种活动的积极性,且能够面向全体学生。
3.以地图为载体的情景教学法:对这节教材内容比较抽象,可以充分利用课本中插图,将其制成富有动感的色彩鲜艳的画面。将繁杂的地理事物变成简单直观的图像,化难为易,变抽象为具体。通过地图设计一些教学情境,帮助学生理清新旧知识的线索,有助于构建新的知识体系。这符合建构主义的教学观。
二、学法指导。
新课程倡导"教学生学会终身学习".地理课程标准的理念有"学习生活中有用的地理""学习对终身学习有用的地理".因此,地理课堂上不仅要教学生学会地理知识,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学会地理学习方法,以适应社会高速发展。本节课的学法指导如下:
1.指导学生学会运用地图及图表。培养分析、归纳地理事物的方法。培养学生读图析图及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并逐渐学会知识迁移,理论联系实际,用所学知识去指导生产生活。
2.指导学生学会合作探究。通过小组活动,培养学生的互动能力。使学生学会比较、分析、综合等科学研究方法。
三、教学手段。
多媒体与传统教学相结合,包括图表、投影、视频等电化教学。可以拓宽学生学习视野,提高学习效率。
以上是我在本节课中所设计的教学法指导及采用的教学手段,如何在教学过程中体现本节课的教学法呢?接下来我详细介绍一下我的教学程序。
教学程序:分复习提问,导入新课,讲授新课,巩固练习,课堂小结,布置作业,板书设计七个环节。
一、复习提问。"温故知新"及建构主义中提到的"学生不是空着脑袋进入教室的,他们都或多或少对本节课的新知识有些知识积累或生活认知"的理论,因此,我设计课前复习环节。提问的方法,可以让教师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有助于课堂教学程序的随机调整。
二、导入新课。展示一组地理图片。创造学习氛围,设置悬念,引入新客。便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起求知欲。这样导入,可以做到面向全体学生,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中来。
三、讲授新课。
环节一:1、问题导学。教师出示问题,该问题即本节课的重点知识,教师把重点分解为几个小问题。学生先自己完成问题。自己学会一部分知识,对重点有不同程度的掌握。
这时教师可以在教室内逐个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关注到每一位学生。
2、教师点拨。教师根据刚才对学生自学情况的了解,教师进行点拨,引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逐渐突破重点。
设计意图:教育心理学上认为:学生在每节课上课的前25分钟的时间,注意力最稳定。因此就在这段时间里,采用启发式教学方法,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自学能力。这个环节的设计,可以增强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也可以让每一位学生都有不同程度的收获,体现"因材施教"的教学理念。在这个过程中,在学生的自学及教师的点拨中,学生对重点知识的理解逐渐到位。
环节二:1、教师出示问题。该问题既是本节课的难点。
2、学生合作讨论、归纳总结并展示讨论结果。
3、教师点拨。
设计意图:教育心理学认为,在每节课的后20分钟,学生注意力逐渐不稳定。可以设置讨论活动,在师生、生生的多边活动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再次让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起来,提升学习效率。在这个环节中,教师给与学生充分的时间讨论,可以对本节课的教学难点进行突破,不会的学生逐渐学会,已经学会的学生在向其余学生展示的过程中提升了分析归纳、对比综合的能力。让每一位学生都有收获。
四、巩固复习。
在对重难点都学习完之后,教师提供两个比较简单的巩固习题,让学生积极思考分析,主动探索学习,检验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并让学生品尝到学会的滋味。
五、课堂小结。
学生先对本节课内容进行知识梳理,然后教师出示本节课知识体系。
这样设计有助于学生自主构建知识体系,提高归纳总结能力。
六、作业布置。
有必做题和选做题。必做题体现对本节课重难点知识的延伸巩固。选做题选择开放性的题目,有助于培养学生搜集材料,整理资料的能力,并可以提升创新能力的培养。最后说说板书设计,基本上我在黑板上的主板书就是现在展示的这些。其余详细知识点在多媒体幻灯片上还有展示。
各位评委老师,以上我从教材,教法学法设计,教学程序三大方面进行了说课。以建构主义理论为指导,主要采用问题导学、合作学习的学习方式,采用启发式教学原则。以地理图表作为本节课的主线。课程设计符合新课程"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的理念特点,也适合学生年龄特点,有利于全体学生的发展。
地理地势说课稿篇十三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好!
我说课的题目是《地球的宇宙环境》,它选自湘教版必修一第一单元第一节,我今天和大家交流的是第2课时“普通而特殊的行星——地球”,我说课主要有以下几个内容。
本节课内容是在学习了人类对宇宙的认识、多层次的天体系统基础上,从地球在宇宙天体系统中的地位和行星特点这两个角度去认识地球的普通性,而地球的特殊性表现在地球上具有生命物质,生命物质存在的条件是三个“金锁链条件”。
城市的学生通过电视、电影等科幻影片了解到一些有关宇宙的零碎知识,甚至对一些科幻情节(像外星人阿凡达)信以为真,他们对有关宇宙中生命存在的形式和条件等知识充满了幻想、好奇、渴望,本节课我将通过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探究为什么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普通而特殊的行星。
1.知识与技能目标。
利用资料证明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理解地球上存在生命物质的原因。
2.过程与方法目标。
1.阅读“太阳系模式图”,归纳八大行星绕日公转的共同特点来佐证地球是一颗普通的行星。
2.运用相关学科知识,从温度、水、大气等方面,分析地球上存在生命物质的条件,逆推地球上能形成生命的原因。并以小组讨论的形式,提出在宇宙中寻找外星人的依据。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通过了解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树立宇宙是物质的科学宇宙观。破除迷信,反对邪教。
2.通过科幻影片中外星人的探讨活动,一方面激发学生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体验自主、合作、创新探究过程和团队意识。另一方面,培育珍惜、爱护人类共同的家园――“只有一个地球”的意识,增强关注人类未来生存空间的责任感。
3.通过认识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确立任何事物发展都有其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观点。
(教师过渡:通过对教学目标的分析,根据教材和授课对象的特点,确定本节的教学重难点为)。
4.教学重点:地球上生命存在的条件及原因。
5.教学难点:地球上生命存在的原因。
(教师过渡:那么运用哪些方法和手段才能够更好的解决教学重难点内容呢?接下来我说说教法选择及学法指导)。
1.说教法。
教无定法,应“以学定法”,这是新课程“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的体现。以此为出发点,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和学生年龄特征,本节课主要采用以下教学方法:
(1)、小组合作学习:通过五个学习活动揭示地球上生命物质存在的“金锁链条件”以及日地距离、地球体积质量大小、公转自转的周期的长短对“金锁链条件”形成的影响。
(2)、情境教学法:展示太阳系运动示意图,让学生从地球的形状、运动特征分析得出地球是一颗普通的行星。
2、说学法。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本节课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渗透学法:
(1)、图表探究:学生通过阅读“太阳系的行星基本数据”和“太阳系示意图”分析“金锁链条件”的形成。培养学生从各种地理图像中获取地理信息的能力。
(2)、合作探究:课前收集有关行星的基本数据、环境特征以及地球的相关资料,上课时分小组讨论,进一步加深理解地球存在生命的条件及原因。通过小组讨论、小组活动,培养学生的互动能力,使学生学会合作学习。
(教师过渡:下面我将重点说说具体的教学过程)。
我直接切入主题进入新课的学习。
活动一:多媒体展示太阳系八大行星自转公转的运动示意图(上堂课已经阅读过),让学生进一步思考行星的形状、运动特征,能否发光发热,分析归纳地球与其他行星的共同特征,从而得出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普通的行星。这样,通过创设符合教学内容要求的情境和提示新旧知识之间联系的线索,帮助学生构建当前所要学习的知识。
一、地球是一颗普通的行星。
生命物质存在需要哪些基本的条件呢?展示南北两极白雪皑皑的景观图片、高大雪山的图片、热带沙漠地区干旱的景观图片、中纬度湿润的沿海平原景观,前面三张图片与中纬度湿润的沿海平原景观相比较,同学们觉得造成景观迥异的自然条件是什么?通过观察、读图分析比较,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得出三个“金锁链条件”的结论。
活动三:展示地球宇宙环境中太阳的稳定性、安全性的材料以及地球与其他行星运行轨道特点,让学生共同讨论:
1、假如太阳光照变得不稳定或者太阳突然消失,地球上将会出现怎样的情形?并对你的答案做出解释。
2、太阳系行星的公转运动有什么特点?对地球上生命形成有什么影响?
通过学生的合作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语言组织能力,归纳得出地球上生命存在的外部条件是稳定的太阳辐射和地球安全的运行轨道。
活动四:阅读太阳系行星基本数据表,小组通过数据对比讨论分析:
1、地球的体积和质量(与水星、金星相比)对“金锁链条件”的形成有什么影响?
2、如果日地距离太远或太近(与水星金星、天王星海王星相比),情况会怎么样?
4、如果地球人要“移民”到其它行星,你认为哪颗行星最合适?说明理由。(我先收集有关太阳系中最有可能适宜生命存在的行星或卫星)。
通过合作学习、问题探究和资料的收集分析,强化了学生学习的过程和方法,揭示了地球上存在生命物质条件的形成原因。
地理地势说课稿篇十四
自然资源分布和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使不同地域之间产生了人和物交流的需要。交通运输是实现人和物位移的主要手段,而交通运输线路的布局,会直接影响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交通运输布局的变化会产生哪些影响呢?课文主要从两部分讲述:
(1)对聚落空间形态的影响。
(2)对商业网点分布的影响。教材的着眼点是交通运输布局变化的影响,强调一个“变”字,体现两个“影响”。
教材文字虽少,但内容与我们生活的环境密切相关。本节配置了许多的“活动”和“案例”,是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学习中应予以足够的重视。通过围绕相关的“活动”设计活动内容教学,既可调动学生积极思维,使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和活动过程,又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自主探究能力。
1、知识与技能:
(1)结合案例,分析交通运输方式布局变化对聚落空间形态和对商业网点布局的影响。
(2)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用所学的地理知识发现和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案例分析法、合作与探究、对比法,分析交通运输方式布局变化对聚落空间形态和对商业网点布局的影响。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通过学习本节的内容,让学生通过联系生活中的例子,将地理知识生活化,从而理解交通运输布局的变化对城市及其商业网点布局和发展的影响,学会用发展的观点来认识问题、分析问题。
(2)学会用所学地理知识分析城市交通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合理建议,培养学生参与城市交通布局和建设的责任感,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感情。
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的.变化对聚落空间形态和商业网点布局的影响。
培养学生通过案例分析掌握知识的技能。
通过读图分析法、案例分析法、合作探究法、对比法的综合运用,让学生通过读图、分析文字材料和案例材料,提取信息,掌握知识要点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的变化对聚落空间形态和商业网点布局的影响,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生的主体作用,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在网络环境下,可以充分的收集资料、信息,采用多媒体演示手段通过各种图片资料,强化对学生的感受,更好地进行分析对比。比如,根据图5.8“山区商业网点示意”、图5.9“平原商业网点示意”,对比山区和平原的交通运输方式对商业网点分布的影响,得出山区和平原商业网点分布的特点及其原因。
学生通过多媒体的演示的各种图表,案例资料,通过各种形式的资料讨论,对比,分析并说明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对聚落空间形态、商业网点布局的影响,能较好地达成课标中知识与技能的要求。
1.导入新课:通过问卷调查“如果你是一名普通的工薪阶层人士,要置业(买房),以下因素中,哪三个你认为是最重要的?”引出交通运输的重要性,引入课题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的变化对聚落空间形态和商业网点布局的影响。
2.新课讲授:要了解通运输方式和布局的变化对聚落空间形态的影响,就先跟学生们一起复习有关聚落的基本知识和聚落的形式和空间形态的知识。再通过读图分析比较交通条件对聚落空间形态影响,通过补充知识《大运河沿岸城市的兴衰》来分析说明交通线的发展会带动聚落空间形态的变化。对第二部分“对商业网点分布的影响”也是通过上面的顺序即先对商业网点相关知识作一下简要的提问,再通过具体案例分析交通条件对对商业网点密度,对商业网点位置,对集镇发展的影响。总的来说,这节课的教学,主要依靠具体的案例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
最后,小结本节课内容,布置适当作业,巩固本课所学知识,提高应用能力。
第二节交通运输布局变化的影响。
一、对聚落空间形态的影响。
1.交通条件对聚落空间形态的影响。
2.交通线的发展会带动聚落空间形态的变化。
二、对商业网点分布的影响。
1.对商业网点密度的影响。
2.对商业网点位置的影响。
3.对集镇发展的影响。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193294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