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学术会议邀请函 医学会会议邀请函(七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6-06 15:39:23
医疗学术会议邀请函 医学会会议邀请函(七篇)
时间:2023-06-06 15:39:23     小编:zdfb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尝试过写作吧,借助写作也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写范文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医疗学术会议邀请函医学会会议邀请函篇一

随着科学技术进步,社会经济发展,食品科技及食品工业呈现快速发展态势,食品市场得到空前发展。但伴随着三聚氰胺,雀巢奶粉被指含砷等由食品原料污染、食品添加剂滥用及食品包装不达标等引发的新闻事件的曝光,使得食品安全越来越受到各界的关注。为积极参与提高和保障食品安全的活动,以科技研发成果促进我国食品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由中国印刷科学技术研究所、天津科技大学主办,《中国印刷与包装研究》编辑部、天津科技大学包装与印刷工程学院承办的“中国食品包装学术会议”将于20xx年11月23-25日在天津财富豪为酒店召开。

本届会议是中国印刷包装学术界一次较高规格的国际性研讨活动,将邀请与食品及食品包装技术相关的高校与科研院所、企业的国内外学者,共同交流食品及食品包装技术研究进展,探讨与食品安全相关的各学科的研究方向,旨在加强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共同推动印刷包装学术进步与发展。

会议分为主报告会和专题报告研讨会。主报告会将由米兰大学食品、环境与营养科学系luciano piergiovanni教授、泰国农业大学包装与材料技术系ngamtip poovarodom教授等国际知名学者做特约主报告;第二天的分组专题报告会将针对功能食品包装材料技术,创新食品包装设计,食品包装装潢印刷,食品包装新工艺、新机械,食品运输包装,食品包装安全,食品包装物流管理与溯源技术等专题进行口头报告和学术交流。

组委会诚挚地邀请海内外从事印刷包装研究的学者、专家,及企业界人士莅临本届盛会,参与交流!

中国印刷科学技术研究所

x大学

x年xx月xx日

医疗学术会议邀请函医学会会议邀请函篇二

一、五一劳动节放假时间定为5月1日,与周末连休。

二、各部门接通知后,妥善安排好值班工作,并将各部门值班表于20xx年4月28日下午17:00以前报公司办公室。

三、各部门要加强对值班人员的管理,认真落实公司突发事件预案制度,切实做好公司防火、安全、保卫等工作,发现苗头要及时向公司办公室值班人员报告。

公司办公室值班电话:

xx有限公司

20xx年x月x日

医疗学术会议邀请函医学会会议邀请函篇三

各位同道:

由中华医学会、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主办的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第十五次全国学术会议将于2011年11月23-26日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召开。这是我会糖尿病学分会2011年最重要的学术活动,也是中华医学会2011年度重要学术活动之一,预计将有约5000位来自全国各地的糖尿病工作者参加。

基础与临床结合,广度与深度并重。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开展糖尿病相关各个领域的专题研讨、热点讨论。

交流与培训并举。结合临床指南和规范,开展临床技能和知识培训,提高基层医生临床诊疗水平。结合全国范围内征集的病例分析来具体解决糖尿病临床实践中的具体问题。

学术与公益兼顾。会议期间将结合联合国糖尿病日及“蓝光行动2011”,举行新闻发布、成就展览、科普讲堂、大型义诊等一系列形式多样的糖尿病科普、教育和公益活动,呼吁全社会共同关注糖尿病防治事业。

我们衷心欢迎全国各地的糖尿病学界的同道踊跃参与此次会议,共同促进我国糖尿病防治事业的进步。

期待在北京与各位相会。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

2011年3月

尊敬的朋友:

由中国卫生信息学会远程医疗信息化专业委员会主办,河南省卫生信息学会远程医疗信息化专业委员会、河南省远程医学中心和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联合承办的远程医疗信息化专业委员会2015全国学术年会将于2015年5月16-17日在郑州市举行。

本次会议是专委会成立后的首次年会,得到了相关领导的高度重视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同时作为2015年远程医疗领域最重要的学术活动,届时将有1000余位国内外从事远程医疗、移动医疗的专家学者参会,就远程医疗、移动医疗领域的最新进展热点问题进行学术交流和讨论。

开云信息应邀参加会议,ceo周涛先生将于5月17日上午做“”主题报告。,现场更有精美礼品相送。

在此,诚挚邀请您拨冗参加,期待在郑州与您相会!

河南开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2015年5月7日

各位会员:

今年是我国“十二五”计划的首年,中国仪器仪表学会按照中国科协的要求,制定了我会的“十二五”计划。开展学术交流推动自主创新作为计划中的重要内容。

按照大会会议议程,8月31日主会场(院士论坛),规模400人,有院士论坛及主题报告。9月1日,分会场(专题论坛),规模80人/场。同期,举行由中国仪器仪表学会主办的“第22届多国仪器仪表展览会”。

医疗仪器分会承办的分会场主题是“医疗仪器与民众健康”。将特邀专家及医疗仪器领域的科技工作者作主题报告。为了充分发挥学术大会、展览会的作用,更好的服务会员,发挥首都北京会议的深远意义,广泛邀请各位理事、会员及医疗仪器专业、行业的领导、专家、教授、学生、管理人员、专业人员参加。

会议将邀请的学术报告是:医疗仪器分会副理事长、中国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肖绍博“浅谈人本电子健康与健康信息力”、医疗仪器分会常务理事、清华大学工程物理系教授唐劲天 “肿瘤热疗的新发展”;医疗仪器分会理事、解放军总医院临床检验科主任王成彬 “医学检验仪器的发展状况及趋势”;医疗仪器分会电子健康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研究员苏颖 “老年人电子健康服务平台研究与示范” 、清华大学计算机系教授贾培发等。

“医疗仪器与民众健康”分会场议程是:9月1日上午9:00—11:30全体代表参观“第22届多国仪器仪表展览会”中“科学仪器馆(4号馆)”及8号馆、1、2、3号馆;中午11:30—12:30午餐;下午1:00—4:00全体代表参加会议。请各位理事、会员准时参加。

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将于8月15日发放贵宾卡及参观券,当日凭贵宾卡在展馆入口领取会刊、纪念品及午餐券。请各位理事务必填写参会、参观登记表,并于7月25日之前回复。

网址:#url#       #url#

中国国际展览中心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三环东路6号;乘车线路:①地铁10号线亮马桥站c出口换乘公交984静安庄站、三元桥站a出口步行至、13号线光熙门站b出口步行至、太阳宫桥站换乘运通104、367、596静安庄站。②公交18、367、966展览中心站、特8、运通104、300、302、379、419、718、731、954、967、984、998静安庄站。③距首都机场约23公里;④距北京火车站约12公里;⑤距北京西站约19公里;⑥距北京南站约16公里。

分会场地址:中国国际展览中心综合服务楼202室

主会场地址:北京皇家大酒店:北京市朝阳区北三环东路甲6号

附表:参会、参观登记表

参会、参观登记表

12月的上海,我们将迎来检验医学领域的一次重要学术交流会议——2015东方检验医学学术会议,这是对近年来检验医学领域临床与科研成果的大检阅!

进入21世纪以来,科技的进步、医学事业的快速进展极大的助力检验医学的变革。基因检测、分子诊断、实验室自动化、床旁快速检测已成为目前检验医学的主流,在个体化医疗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未来的检验医学将更加注重循证医学的证据,分子检验将进一步的发展,基因组学的研究结果将通过转化医学的平台更加快速的进入临床实践。

本次大会的主题是“创新转化,合作共赢”,会议将邀请国内外著名专家参会,以大会报告、分论坛、专题演讲、卫星会议等方式,就近年来检验医学领域的新方法、新技术、新理念及各种热点问题进行广泛的交流和讨论,寻求突破,促进跨专业、跨地区的合作,力求搭建一个“发表学术观点、争鸣学术思想”的理想平台。会议期间, 将同时举行“华东地区实验室管理论坛”。

本次会议将进行学术征文,并进行优秀论文评比。同时, 将按照学会奖励条例对2015年度各类学术先进集体和个人进行表彰。

希望国内外新、老检验界同仁能在2015东方检验年会上汇聚一堂,互相学习、交流经验、分享成果。相信通过此次主题鲜明、内容丰富、形式活泼的大会,定会让各位不虚此行。

让我们相聚在初冬的上海,感受这座海纳百川、现代文明城市的魅力!尽情享受2015东方检验年会这场学术的盛宴!

2015年4月23日

一、合作项目1. 为挂名协办企业代表提供开幕式或闭幕式10分钟发言。

2. 会议宾馆门前或宴会厅悬挂祝贺布标。

3. 会议优秀论文及专题报告奖1项冠名。

4. 会议论文摘要集刊登企业及相关产品宣传资料(宣传资料印刷成本费由企业承担)。

5. 企业派1名代表免费参会(会议提供食宿费)。

6. 本次会议将向资助企业颁发资助证书。

二、资助经费额度及相应项目1. 资助3万元人民币的企业可获得合作项目1~6的推介宣传商机。

2. 资助1.5万元人民币的企业可获得合作项目3~6的推介宣传商机。

3. 资助5000元的企业可获得合作项目4的推介宣传商机。

欢迎广大医药企业参会,加盟到发展我国航空医学、载人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的跨世纪的辉煌事业的行列,科技学术界与企业界携手并进,共创新的奇迹。

联系人:#url#

医疗学术会议邀请函医学会会议邀请函篇四

一、放假时间:20xx年5月1日(周三)~4日(周六)。4月28日(星期日)、5月5日(星期日)。请回家或出行员工提前购置好往返车票。

二、请各部门负责人做好本部门节前工作安排,并检查相关设施、设备,做好防火、防盗工作。

三、员工节假日期间外出,应注意人身安全和财物安全。

特此通知

人事行政部

医疗学术会议邀请函医学会会议邀请函篇五

尊敬的主席先生,尊敬的获奖者,女士们,先生们:

今天我极为荣幸能在卡罗林斯卡学院讲演,我

报告

的题目是:青蒿素——中医药给世界的一份礼物。

在报告之前,我首先要感谢诺贝尔奖评委会,诺贝尔奖基金会授予我__年生理学或医学奖。这不仅是授予我个人的荣誉,也是对全体中国科学家团队的嘉奖和鼓励。在短短的几天里,我深深地感受到了瑞典人民的热情,在此我一并表示感谢。

谢谢william c. campbell(威廉姆。坎贝尔)和satoshi ōmura(大村智)二位刚刚所做的精彩报告。我现在要说的是四十年前,在艰苦的环境下,中国科学家努力奋斗从中医药中寻找抗疟新药的

故事

关于青蒿素的发现过程,大家可能已经在很多报道中看到过。在此,我只做一个概要的介绍。这是中医研究院抗疟药研究团队当年的简要

工作

总结

,其中蓝底标示的是本院团队完成的工作,白底标示的是全国其他协作团队完成的工作。蓝底向白底过渡标示既有本院也有协作单位参加的工作。

中药研究所团队于1969年开始抗疟中药研究。经过大量的反复筛选工作后,1971年起工作重点集中于中药青蒿。又经过很多次失败后,1971年9月,重新设计了提取方法,改用低温提取,用乙醚回流或冷浸,而后用碱溶液除掉酸性部位的方法制备样品。1971年10月4日,青蒿乙醚中性提取物,即标号191#的样品,以1.0克/公斤体重的剂量,连续3天,口服给药,鼠疟药效评价显示抑制率达到100%。同年12月到次年1月的猴疟实验,也得到了抑制率100%的结果。青蒿乙醚中性提取物抗疟药效的突破,是发现青蒿素的关键。

1972年8至10月,我们开展了青蒿乙醚中性提取物的临床研究,30例恶性疟和间日疟病人全部显效。同年11月,从该部位中成功分离得到抗疟有效单体化合物的结晶,后命名为“青蒿素”。

1972年12月开始对青蒿素的化学结构进行探索,通过元素分析、光谱测定、质谱及旋光分析等技术手段,确定化合物分子式为c15h22o5,分子量282。明确了青蒿素为不含氮的倍半萜类化合物。

1973年4月27日,经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分析化学室进一步复核了分子式等有关数据。1974年起,与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和生物物理所相继开展了青蒿素结构协作研究的工作。最终经_光衍射确定了青蒿素的结构。确认青蒿素是含有过氧基的新型倍半萜内酯。立体结构于1977年在中国的科学通报发表,并被化学文摘收录。

1973年起,为研究青蒿素结构中的功能基团而制备衍生物。经硼氢化钠还原反应,证实青蒿素结构中羰基的存在,发明了双氢青蒿素。经构效关系研究:明确青蒿素结构中的过氧基团是抗疟活性基团,部分双氢青蒿素羟基衍生物的鼠疟效价也有所提高。

这里展示了青蒿素及其衍生物双氢青蒿素、蒿甲醚、青蒿琥酯、蒿乙醚的分子结构。直到现在,除此类型之外,其他结构类型的青蒿素衍生物还没有用于临床的报道。

1986年,青蒿素获得了卫生部新药证书。于1992年再获得双氢青蒿素新药证书。该药临床药效高于青蒿素10倍,进一步体现了青蒿素类药物“高效、速效、低毒”的特点。

1981年,世界卫生组织、世界银行、联合国计划开发署在北京联合召开疟疾化疗科学工作组第四次会议,有关青蒿素及其临床应用的一系列报告在会上引发热烈反响。我的报告是“青蒿素的化学研究”。上世纪80年代,数千例中国的疟疾患者得到青蒿素及其衍生物的有效治疗。

听完这段介绍,大家可能会觉得这不过是一段普通的药物发现过程。但是,当年从在中国已有两千多年沿用历史的中药青蒿中发掘出青蒿素的历程却相当艰辛。

目标明确、坚持信念是成功的前提。1969年,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参加全国“523”抗击疟疾研究项目。经院领导研究决定,我被指令负责并组建“523”项目课题组,承担抗疟中药的研发。这一项目在当时属于保密的重点军工项目。对于一个年轻科研人员,有机会接受如此重任,我体会到了国家对我的信任,深感责任重大,任务艰巨。我决心不辱使命,努力拼搏,尽全力完成任务!

学科交叉为研究发现成功提供了准备。这是我刚到中药研究所的照片,左侧是著名生药学家楼之岑,他指导我鉴别药材。从1959年到1962年,我参加西医学习中医班,系统学习了中医药知识。化学家路易˙帕斯特说过“机会垂青有准备的人”。古语说:凡是过去,皆为序曲。然而,序曲就是一种准备。当抗疟项目给我机遇的时候,西学中的序曲为我从事青蒿素研究提供了良好的准备。

信息收集、准确解析是研究发现成功的基础。接受任务后,我收集整理历代中医药典籍,走访名老中医并收集他们用于防治疟疾的方剂和中药、同时调阅大量民间方药。在汇集了包括植物、动物、矿物等__余内服、外用方药的基础上,编写了以640种中药为主的《疟疾单验方集》。正是这些信息的收集和解析铸就了青蒿素发现的基础,也是中药新药研究有别于一般植物药研发的地方。

关键的文献启示。当年我面临研究困境时,又重新温习中医古籍,进一步思考东晋(公元3—4世纪)葛洪《肘后备急方》有关“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的截疟记载。这使我联想到提取过程可能需要避免高温,由此改用低沸点溶剂的提取方法。

关于青蒿入药,最早见于马王堆三号汉墓的帛书《五十二病方》,其后的《神农本草经》、《补遗雷公炮制便览》、《本草纲目》等典籍都有青蒿治病的记载。然而,古籍虽多,确都没有明确青蒿的植物分类品种。当年青蒿资源品种混乱,药典收载了2个品种,还有4个其他的混淆品种也在使用。后续深入研究发现:仅artemisia annua l。一种含有青蒿素,抗疟有效。这样客观上就增加了发现青蒿素的难度。再加上青蒿素在原植物中含量并不高,还有药用部位、产地、采收季节、纯化工艺的影响,青蒿乙醚中性提取物的成功确实来之不易。中国传统中医药是一个丰富的宝藏,值得我们多加思考,发掘提高。

在困境面前需要坚持不懈。七十年代中国的科研条件比较差,为供应足够的青蒿有效部位用于临床,我们曾用水缸作为提取容器。由于缺乏通风设备,又接触大量有机溶剂,导致一些科研人员的身体健康受到了影响。为了尽快上临床,在动物安全性评价的基础上,我和科研团队成员自身服用有效部位提取物,以确保临床病人的安全。当青蒿素片剂临床试用效果不理想时,经过努力坚持,深入探究原因,最终查明是崩解度的问题。改用青蒿素单体胶囊,从而及时证实了青蒿素的抗疟疗效。

团队精神,无私合作加速科学发现转化成有效药物。1972年3月8日,全国523办公室在南京召开抗疟药物专业会议,我代表中药所在会上报告了青蒿no。191提取物对鼠疟、猴疟的结果,受到会议极大关注。同年11月17日,在北京召开的全国会议上,我报告了30例临床全部显效的结果。从此,拉开了青蒿抗疟研究全国大协作的序幕。

今天,我再次衷心感谢当年从事523抗疟研究的中医科学院团队全体成员,铭记他们在青蒿素研究、发现与应用中的积极投入与突出贡献。感谢全国523项目单位的通力协作,包括山东省中药研究所、云南省药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所、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所、广州中医药大学以及军事医学科学院等,我衷心祝贺协作单位同行们所取得的多方面成果,以及对疟疾患者的热诚服务。对于全国523办公室在组织抗疟项目中的不懈努力,在此表示诚挚的敬意。没有大家无私合作的团队精神,我们不可能在短期内将青蒿素贡献给世界。

疟疾对于世界公共卫生依然是个严重挑战。who总干事陈冯富珍在谈到控制疟疾时有过这样的评价,在减少疟疾病例与死亡方面,全球范围内正在取得的成绩给我们留下了深刻印象。虽然如此,据统计,全球97个国家与地区的33亿人口仍在遭遇疟疾的威胁,其中12亿人生活在高危区域,这些区域的患病率有可能高于1/1000。统计数据表明,__年全球疟疾患者约为1亿9千8百万,疟疾导致的死亡人数约为58万,其中78%是5岁以下的

儿童

。90%的疟疾死亡病例发生在重灾区非洲。70%的非洲疟疾患者应用青蒿素复方药物治疗(artemisinin—based combination therapies,acts)。但是,得不到acts治疗的疟疾患儿仍达5千6百万到6千9百万之多。

疟原虫对于青蒿素和其他抗疟药的抗药性。在大湄公河地区,包括柬埔寨、老挝、缅甸、泰国和越南,恶性疟原虫已经出现对于青蒿素的抗药性。在柬埔寨—泰国边境的许多地区,恶性疟原虫已经对绝大多数抗疟药产生抗药性。请看今年报告的对于青蒿素抗药性的分布图,红色与黑色提示当地的恶性疟原虫出现抗药性。可见,不仅在大湄公河流域有抗药性,在非洲少数地区也出现了抗药性。这些情况都是严重的警示。

世界卫生组织__年遏制青蒿素抗药性的全球计划。这项计划出台的目的是保护acts对于恶性疟疾的有效性。鉴于青蒿素的抗药性已在大湄公河流域得到证实,扩散的潜在威胁也正在考察之中。参与该计划的100多位专家们认为,在青蒿素抗药性传播到高感染地区之前,遏制或消除抗药性的机会其实十分有限。遏制青蒿素抗药性的任务迫在眉睫。为保护acts对于恶性疟疾的有效性,我诚挚希望全球抗疟工作者认真执行who遏制青蒿素抗药性的全球计划。

在结束之前,我想再谈一点中医药。“中国医药学是一个伟大宝库,应当努力发掘,加以提高。”青蒿素正是从这一宝库中发掘出来的。通过抗疟药青蒿素的研究经历,深感中西医药各有所长,二者有机结合,优势互补,当具有更大的开发潜力和良好的发展前景。大自然给我们提供了大量的植物资源,医药学研究者可以从中开发新药。中医药从神农尝百草开始,在几千年的发展中积累了大量临床

经验

,对于自然资源的药用价值已经有所整理归纳。通过继承发扬,发掘提高,一定会有所发现,有所创新,从而造福人类。

最后,我想与各位分享一首我国唐代有名的诗篇,王之涣所写的“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请各位有机会时更上一层楼,去领略中国文化的魅力,发现蕴涵于传统中医药中的宝藏!

衷心感谢在青蒿素发现、研究、和应用中做出贡献的所有国内外同事们、同行们和朋友们!

深深感谢家人的一直以来的理解和支持!

衷心感谢各位前来参会!

谢谢大家!

医疗学术会议邀请函医学会会议邀请函篇六

各单位:

一、高度重视,加强组织领导。各单位要提高警惕,把防御台风工作作为当前首要工作,加强领导,周密部署,切实克服麻痹思想和侥幸心理,全面落实各项防御责任,坚持领导靠前指挥,把防御台风的各项准备工作做实、做好,做到思想认识到位、组织领导到位、措施部署到位。

二、加强管理,落实防御措施。各单位要组织人员关好门窗、水电等,保证教学、办公设施和设备的安全。学生部门和各学院要通过短信等途径,及时通知学生特别是20__级新生做好防御台风的准备,全面停止户外集体活动,特别是不要到江河等危险的地方游玩。基建处、后勤管理处、后勤服务集团等相关单位要扎实做好施工工地的安全防范工作,做好校园下水道的疏通清理和窨井、主排水口的清理。要根据台风形势变化,及时启动学校防汛工作应急预案,加强对易产生洪涝灾害部位的巡查,加强应急调度,积极应对防抗台风。

三、加强值班,保持信息畅通。各单位要强化24小时领导带班和干部值班,密切关注台风校园安全动态,及时掌握相关信息,加大巡逻力度,确保师生生命财产安全。要建立快速反馈机制,保证信息联络渠道畅通无阻,发现险情灾情要及时处理,并立即向学校总值班室(电话:22x09)、学校办公室(电话:22x18)和后勤管理处、后勤服务集团(电话:22x67)报告。

学校办公室

201x年x月xx日

医疗学术会议邀请函医学会会议邀请函篇七

20__年新春将至,为进一步推动公司企业文化建设,展现乾坤路桥人奋发向上的精神风貌,给员工提供一个相互交流与展现自我的平台,演绎属于我们的精彩,特向公司各部门、全体员工征集20__年度年会节目。

一、节目类型

2、舞 蹈 类: 古典、现代、民族等形式不限;

3、乐 器 类: 民族或西洋现代器乐演奏;

4、语 言 类: 相声、小品、话剧、朗诵等;

5、表 演 类: 魔术、武术或其他式样新颖、独居特色的综艺节目等。

二、节目要求

2、每个节目时长不限(最好不超10分钟),可尽情发挥;

3、各部门负责人要认真组织、精心筹划,演职人员要注重节目质量和形式创新。

三、时间安排

1、节目征集:20__年11月24日-20__年1月2日

2、节目审核:20__年1月3日

3、节目排练:20__年1月3日-20__年1月17日

4、节目彩排:20__年1月18日-20__年1月20日

5、正式演出:20__年1月21日

四、报名方式

1、以部门为单位,也可以部门间联合选送节目;

2、报名时间:自通知发布之日起至1月2日截止;

3、联 系 人:

周 慧(、6606)

王 裴(、6531)

张 玉(、6576)

五、奖项设置

参演节目设置一、二、三等奖,意在鼓励大家积极参与,精彩展示。

六、工作要求

1、各部门负责人是部门选送节目的初审及直接责任人,请大家积极动员,精心组织,认真排演,力求年会节目有更高的艺术水准。

2、年会筹备组将协助各部门解决服装、道具等合理费用;节目伴奏音乐(或视频)需自行解决,并提前提交节目筹备组。

以上内容请各部门负责人仔细领悟,注意各时间节点。希望公司全体同事集思广益,发扬团结、协作的优良作风,有特长的积极报名,有创意的及时提供,为打造一台丰富多彩的年会盛宴,让我们共同努力!

公司综合办公室

20__年11月24日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1934257.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