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案的评估和反馈是改进和优化的关键,通过反思和总结,可以不断改进方案。在制定方案之前,我们应该调研和了解类似问题的解决方案,以便借鉴经验和教训。如果你正在为未来的规划制定一个方案,以下范文可能会给你一些启发。
方案获奖公示篇一
发现小红果。
铭铭、兜兜,菲菲、铎铎。
中班。
幼儿在活动中对小红果的自主观察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男孩子纷纷在低矮的树枝上摘下来几粒果实,放到了我的手中。我感谢孩子们为我们送来了可以近距离观察的小红果。但同时我也告诉孩子们要爱护红果树。于是,孩子们纷纷寻找掉落在地上的小红果。
大家正在兴奋地讨论时,铎铎像找到了宝贝一样向我跑来,小心翼翼把宝贝的放到我手里,“老师,我在地上找到了一个小小的红果子,多可爱呀。”“老师,我们把它种在土里吧。”铭铭看着我,认真的说。我问:“能长出来吗?”女孩子们坚定地说:“能。”菲菲说:“我们为它做一个家吧,让它住在里面。”
幼儿行为分析:
幼儿具有初步的探究能力,善于观察发现并对小红果充满了好奇心,敢于提出问题,并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大胆的进行猜测。在幼儿争先恐后积极表达的行为中,可以看出他们的思维开阔,虽然说出的名字各不相同,但是孩子们能够互相倾听,相互补充。在探究的过程中,他们通过看一看、摸一摸,比较发现小红果与西红柿的不同,他们善于观察与对比,乐于解答,想象力与思维能力得到了发展。
尊重幼儿的发现,保护了幼儿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充分的调动了幼儿的原有经验,并拥有一颗童心与幼儿共同探究。当幼儿遇到困难寻求帮助的时候,我用提问与追问的方式帮助幼儿打开思路,推动幼儿继续探究。同时,给与幼儿想像的空间,鼓励幼儿大胆的进行猜测。及时的引导幼儿通过看一看,摸一摸等方法比较小红果与小西红柿的异同。
方案获奖公示篇二
《让幼儿快乐上幼儿园》。
孙xx。
中班。
xx年3月28日。
孙骏泽小朋友虽然上的是中班,但是他因为之前没有进过幼儿园生活,也没有小班的学习生活的经验,所以他进班时候的表现跟小班幼儿一样,哭闹严重。
让幼儿能快乐的上幼儿园。
孙骏泽小朋友虽然上的是中班,但是他因为之前没有进过幼儿园生活,也没有小班的学习生活的经验,所以他进班时候的表现跟小班幼儿一样,哭闹严重,每一天都哭闹着说要妈妈,但经过两周的学习适应,xx小朋友要妈妈的时间减少了很多,但有时也会不固定的哭闹一阵,通过观察我发现他是个喜欢一些能得到老师肯定回答的问题,从而获得一种心理上的安慰。例如:“老师,我吃完这顿饭妈妈就来接我了,对吧?”每次得到老师的肯定,他的情绪就会稳定下来,然后去做自己喜欢的工作。有的时候他要做每件事之前都习惯问我们一下,得到肯定答案之后,他就会去安心游戏学习。
分析:
他虽然行为是小班幼儿的行为,但是他也具备了中班幼儿的思维潜力,就喜欢用一些肯定的回答来满足自我的心理,寻求一种心理安慰,再加上他是在中班,因为中班幼儿基本上都适应了幼儿园的生活,不会哭闹,他也就少了受外界因素的影响,一个人哭闹不成气候,就需要得到肯定的答案来满足自我。
措施:
我们利用语言的.反复强化来帮助幼儿进行自我心理的调整,利用一些“个性化”的应答,抓住他喜欢问问题的这一个性特点,间接地与我们教师进行互动,已获得心理以及情感需要的满足,进而缓解分离焦虑。抓住他的个人特点,有针对的进行并采用适当的方法引导,让他能尽快适应新环境。
效果:
此刻他能够快乐的与其他幼儿一起学习生活了,问问题的次数也适当减少了。
方案获奖公示篇三
玩具也要“回家”
冷静。
辽宁省丹东市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六六医院幼儿园。
4—5岁(中班)。
玩具是儿童的最好的伙伴,它能给幼儿带来无限的快乐,在幼儿认识周围世界过程中,起着极大的作用,玩具以其鲜艳的颜色,声音,拟人化形态,吸引着孩子的好奇心,引起幼儿的兴趣,它能激发幼儿做游戏的愿望,是幼儿学习的“教科书”,也是他们所喜爱的好伙伴。可是,近来我发现,幼儿在起初玩玩具时,很认真,三三两两的玩过家家,建大高楼,摆漂亮的房子,但过一会,大家的保护意识就没有了,玩具掉在地上无人理睬,甚至有的就踩着玩具去玩,收玩具时乱放一团,看到玩具盆就往里放,也不管是雪花片还是积木类的',见着盆就放,还有的根本就不收玩具,跑去站排了。针对这一问题,我决定给孩子们上一课了。
一天,我准备了好多个头饰,有大象,有小鸟,有狗熊,有青蛙。我问幼儿你们认识它们是谁吗?他们都大声的回答认识,是“大象、小鸟、狗熊和青蛙”,接着我又问你们知道他们在干什么,发生了什么事情么?有的幼儿说,他们在散步,有的说他们在聊天,有的说他们在跳舞,七嘴八舌的说什么的都有。后来我告诉幼儿它们在玩捉迷藏的游戏。这时我请几位老师来分别扮演大象、小鸟、狗熊和我来扮演青蛙。游戏开始,首先由青蛙兄弟来捉动物们,我说:“你们藏好了吗?”“动物们”都不出声,孩子们乐的这个开心哟,一个个都急着告诉我藏在了哪,不一会我找到了藏在窗帘后的狗熊。后来请幼儿来玩了几个来回,我一直扮演着青蛙说:“天都黑了,我要回家了。”我们和小伙伴们纷纷道别。游戏结束了,于是我问幼儿,小动物们玩得开不开心,幼儿齐声说:“开心”,接着又问,在天黑后,青蛙说了一句什么话,幼儿纷纷说,“青蛙要回家了”。就着这个游戏我及时进行引导,小动物们在游戏后需要回家,我们小朋友们上了一天的幼儿园,晚上爸爸妈妈来接你们回哪啊,“家”。向幼儿说出家的温暖,理解有家的感觉真好,任何物品都有家,玩具也有家,再以后的玩玩具结束后幼儿都纷纷抢着把玩具送回自己的家,并且知道按类别分。
从此以后孩子们对玩具的取放更有序了,而且掉在地上的玩具也能及时的捡起来。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利用生活和游戏中的实际情境,引导幼儿理解概念。所以玩具也要“回家”就运用了这一概念。
由此可见,对孩子的教育耐心是必须的,更重要的是持之以恒,并且去探索解决的办法,在玩中学,要从他们的兴趣点出发,兴趣是他们学习的最大动力,从而使他主动学,学的轻松,学的愉快,幼儿自己动脑筋解决问题,那样效果会更尽好一点。最终把玩具宝宝送回自己的“家”中!
方案获奖公示篇四
李亚卓。
就是大兴区亦庄镇中心幼儿园。
奕奕。
中班。
20xx年10月10日。
最近,我发现在做集体操的过程中,奕奕小朋友出现了打闹行为。儿这种行为有时候会影响到其他的小朋友做操,并且他的一些动作存在攻击行为,导致其他小朋友心理会不舒服。而他自己对于这种行为感到好玩。
观察奕奕小朋友做操发生的打闹现象并进行个别教育。
到了户外做操的时间,奕奕积极的跟着老师和小朋友一起做着武术操,一边做,一边与旁边的东栩嬉笑打闹,在出掌的动作的.时候喜欢迈大步,碰到旁边的东栩的身体。两个小朋友一来一去闹了起来,一会在做一个“老虎”的动作,奕奕的一个伸臂的动作打到韩东栩的身上,东栩没有站住,跌坐了地上。奕奕呵呵的笑了起来,东栩不高兴的看向了我,我同时提醒他们两个认真做操,不要打闹了。
奕奕是一个活泼的男孩子,对于新操非常的感兴趣,中班的孩子开始关注同伴,愿意与同伴一起互动,喜欢与旁边的小朋友边做操边嬉笑打闹,平时因为没有出现什么大的事故就没有制止过。新操的动物形象生动、有趣,孩子们愿意与同伴一起有一些小互动,但是在互动的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如何友好的与别人互动,不撞伤同伴。
1、对于奕奕的行为,教师在做操后,要及时的引导奕奕注意,与同伴一起做操时可以看看旁边的小朋友,但是不要做伤害别人的动作。
2、对于新操的动作,孩子们很感兴趣,对于奕奕这样活泼的男孩子来说,更愿意与同伴进行简单的互动,教师可以依情况而定,给予幼儿一定的互动机会。
3、但是在互动的同时,教师要注意度的把握,如:不要打、撞旁边的小朋友,可以和旁边的小朋友一起学学老虎的动作和声音。
方案获奖公示篇五
白雨佳。
北京市大兴区礼贤镇中心幼儿园。
中班。
从没想过只是让他把自己在吃的橘子想象成他爱吃的味道他就能接受橘子,从拒绝到接受。我想老师的幸福真的是在看到他们健康的成长,他们有小小的进步和转变,在老师眼中都是为他们值得自豪的,也是让老师最欣慰的.。孩子的快乐很简单,老师应该走进孩子的世界,才能真正体会他们的快乐。当老师走进孩子的世界后,用更让他们接受的方式,让他们去认识探索这个世界。孩子们在成长过程里获得的快乐越多,他们就会有更广阔的未来。通过这样小小的实例,反映老师们给出的提示,建议性的话语,孩子们就会产生不同的思考做出不同的反应。
让幼儿获得更多的快乐,身为老师的我们需要不断的探索和研究,也要真正的了解幼儿的世界,走进他们的世界。
方案获奖公示篇六
建构区中的小快乐。
乐乐。
中班。
区域游戏时间:17:20——18:20。
建构游戏是孩子们最喜欢的区域游戏活动,这个月的建构主题是《游乐场》,我们充分利用家长资源前期制作了马路、交通标志、树木等辅助材料,新增了可比克罐子、奶昔盒等材料进行让孩子们游戏。中班幼儿在搭建过程中,已逐渐形成了合作搭建的意识,喜欢与同伴协商搭建,根据这一特点,我在幼儿过程中,有意识地观察,解读幼儿的游戏行为。
1、学习更好地与同伴协商合作,完成建构活动。
2、能够在原有建构基础上提高建构技能。
3、敢于尝试有一定难度的活动和任务。
游戏一开始乐乐独自搭建马路,搭建的有平面的马路还有高架桥,在高架桥的搭建中,他好像想搭建一条长长的高架桥,但高架桥下的罐子不是前面倒了就是中间和后面倒了,就这样他一次次的把倒的罐子扶起来继续搭建,罐子都搭建稳了,他有把小汽车放在高架桥上,随后起身去把自己的好朋友来到了他搭建的高架桥旁边,给他的好朋友演示小汽车在高架桥上行驶,分享着自己成功的喜悦,一会他抱起旁边多余的罐子和好朋友交流着,让自己的'好朋友进行另外一条高架桥的搭建,他的好朋友负责搭建,他负责帮忙拿罐子,就这样两人开始合作搭建高架桥。
乐乐在与材料互动的过程中,能够发现问题及时耐心的进行解决,在游戏过程中遵守区域规则,独自完成马路的设计,在活动中发现乐乐结合了自己的已有经验进行探索、尝试,搭建高架桥,乐乐的探究欲望很强,能够把马路从平面搭建延伸到立体的高架桥,搭建完成后能主动把自己的好朋友拉到自己的搭建作品前欣赏,和好朋友分享成功的喜悦,并再次和好朋友交流、合作搭建,在这个过程中幼儿发现了搭建高架桥的技巧,并能把自己发现的经验告知自己的好朋友,让其尝试搭建高架桥,搭建技能一直停留在原有的搭建基础上,在搭建很有创意,但是技能还停留在原有的水平上,没有尝试新的搭建技能。只是在原有的搭建技能上创新。
教师提供了丰富材料和环境供幼儿进行搭建,但是在整个活动中教师没有去干预,指导,只是在观察幼儿的行为。把更多的空间和时间留给了幼儿,应适时引导幼儿尝试其他材料和建构技能。
方案获奖公示篇七
刘茜。
湖北省武汉市汉南区武汉碧桂园幼儿园。
4-5岁/中班。
在小班的时候,我们有尝试让孩子们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所哟孩子们的动手能力都有一定的进步,现在上中班了,孩子们非常喜欢帮助老师做一些事情,所以在刚开学的时候,我们就告诉孩子们要学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在开学前有对我们班上孩子们的自理能力做了一个详细的目标计划,来加强宝贝们的动手能力方面的锻炼。开学第一天,在宝贝将要睡觉的时候,我同小朋友们说:“你们是中班的小宝贝了,要自己来脱衣服,换上自己的睡衣并将脱下来的衣服叠好”这时班上的孩子们开心地开始做自己的事情了。当我走到哲哲身边时看到哲哲开没有开始脱衣服,我就问哲哲:“你怎么没有脱衣服呢?你看小朋友都开始叠衣服了。”哲哲低着头不说话,眼泪都快流出来了,我马上就对哲哲说:“哲哲是一位非常能干的小宝贝,你是不是能够自己来脱衣服呀!”哲哲说:“是的,我是最棒的。”于是哲哲尝试了两三次还是没有脱下来急着哭了,这时我过去教哲哲脱衣服方法,哲哲在我的'帮助与指导下,将自己的衣服脱了下来,哲哲看到自己脱下来的衣服非常开心地说:“老师,你看我把衣服脱下来了。”我开心的对哲哲说:“是的,你看你会自己脱衣服了,真能干!那你想自己来叠衣服吗?”哲哲高兴的说:“好呀,老师你来教我吧,我一定能做好的。”同样的我来教哲哲叠衣服的方法哲哲学的非常认真,很快就能够掌握这些方法了,哲哲回家后也在家里告诉妈妈学会了怎样穿脱衣服和叠衣服了。在家里表现的非常能干,还能主动帮助妈妈做一些自己的事情,妈妈幸福的说:“现在哲哲每天都睡觉前和起床后都能够自己来穿脱衣服和叠好自己的衣服了。”
通过这件事情,我们发现对于孩子们来说,你给与他一些鼓励与肯定,他们能够更加自信的完成很多事情。同时,能够将事情完成的非常好。这也告诉我们对于孩子们的事情,我们不能包办代理,一定要教给孩子们合适的方法,去完成他们自己能够做的事情。
方案获奖公示篇八
xxx。
四川省德阳市绵竹遵道学校幼儿园。
中班。
去书店走走,翻翻书架上琳琅满目的学前教育书籍,虽然有很多优秀的书籍,但是很难有心动的感觉,密密麻麻的文字,不知该何去何从。忽然看见了这本书,本想着这就是一本理论性很强的书,或是某个孩子的母亲写的与孩子在一起的成长事例。可是翻开后,看到里面的插画和那些简洁明了的对话、建议,我深深的被吸引了。读了这本书,我有太多的欣喜,也有太多的困惑。当我每天读了一点点后,我会充满期待,希望第二天的到来,我觉得我找到了恰当的和幼儿交流或是处理问题的方式,我想要尽快的用这些珍贵的方法和孩子们快乐、平等、有效的共度在园的美好时光。可是在实施的过程中总会遇见一些问题。书上看似简单的对话,在实施的过程中并不是不件容易的事情。首先,事情发生的情境不同,书中的语言不可能生硬的模仿。起先,我认为这些简单的语言很好“说”,可是在沟通的过程中,我发现真的很难,正如书中提到的,我们生活中很多说话的方式已经成为定性,想要改变很难,老师或是家人需要练习。其次,我们要改变我们的态度。生活只有一次,时间只去不回,孩子们美好的童年亦如是。想要孩子们有一个美丽的童年,我们要有足够的耐心去对待他们,去倾听他们的每一句话,去发现他们的开心或是难过的瞬间。我们是师生,亦或是母女,生活中的琐事很多,有时我们难免会不耐烦。但是你的一点点疏忽,都可能让你的孩子留下小小的`“伤痛”。如果你有什么不开心的事,可以和孩子们说一说,他们可以感受到你的难过,但请你不要以此为借口推开他们。
这本书对我的影响很大,虽然对于本书的领悟还不是很透彻。但是其中关于“学会赞赏孩子”让我有了一点小小的“骄傲”,我深切的感受到了赞赏的力量。
禾禾是我们班年龄最小的幼儿,又是男孩子,相对别的幼儿而言,他各个方面能力的发展都比较慢,对于幼儿园的生活适应性不是很强,不大参与班级的各种活动,每一次吃饭都要老师喂,即便老师喂,他也不大吃,有时候吃几口就吐了。他的脾气很倔,只要他不想吃,便一口饭不会吃,无论老师怎样喂都不吃。老师也总是给予他特别的照顾。这学期开学后,他各方面能力的发展都稍稍提高,但是吃饭仍需要老师喂。有一次吃饭的时候老师表扬了他,他很开心。第二天吃饭的时候我发现他很愿意吃饭,虽然有是仍需要老师喂,但是速度快了很多。在接下来的几天中,我每天喂他吃饭的时候都会“悄悄地”表扬他。有一天我看见他用勺子大口的吃饭,我立刻走到他的身边称赞他,“我们禾禾吃饭越来越好了,都用勺子自己吃了是不是?”他笑着点了几下头,我伸出大拇指给了他一个“大拇哥”。我发现他不仅吃饭主动了,在别的各个方面都有很大的进步,看到老师主动笑眯眯的叫老师好,园里的老师都称赞我们班的“小不点”长大了。
看着禾禾的每一点进步我都很开心,我意识到了“称赞”的力量。但是称赞并不只是用“你真棒!”、“很好”、“太好了!”等概括性的词语来评价幼儿的言行的。孩子们对于这样的词语并不受用,他们很可能认为你是在敷衍他。刚入园的时候,由于缺少实践经验,我不知道如何和孩子交流,如何去称赞他们,在区角游戏的时候,我看见幼儿搭出好看的房子,我总会对他们说,“xx搭的真好!”起初孩子们还很开心。可是两三次后,孩子们就对我的称赞不给予回应了,有时只是没有表情的看我一眼,让我觉得很“尴尬”。对于孩子们这样的回应,我开始反思,是他们不在乎老师的称赞,还是对老师的称赞“麻木”了?在和孩子们的接触过程中我发现,孩子们对于老师的称赞、表扬还是很在意,只是老师不恰当的“称赞”会让孩子产生怀疑,比如在搭积木的时候,我只是一味的表扬孩子们搭得好,而没有指出好在哪里,孩子们对于这样的称赞,会产生怀疑“老师是在夸我吗?我搭的真好吗?没有具体指向性的称赞会让他们“疲惫”。因此,我会练习如何有指向性的称赞孩子,我会在平时的活动中静静的观察他们的表现,然后去想一想该如何去称赞她,在下一次的活动中可以有效的对幼儿进行称赞。
方案获奖公示篇九
好玩的平衡木。
张芯。
中班。
20xx年4月18日。
户外活动。
幼儿在探索和实践活动中,探索平衡木的多种玩法,利用平衡木进行身体的各种平衡能力的训练,发展孩子的创造性。
户活动开始了小朋友们都很开心,只有张芯小朋友一个人躲在后面不参加游戏。我走到他跟前问他:“张芯你怎么不参加游戏。”她说:“我不想玩。”问她为什么不想玩他又不吭声,我说:“那老师牵着你的手我们一起走一走可以吗?”她还是不做声,我牵着她的手在平衡木上走,她小心翼翼的从上面走过,能看出来她很紧张,甚至有想哭的意思。张芯小朋友平时就不太爱说话,每天早上来幼儿园和老师问好总是用双手捂着自己的脸害羞的样子。经常不愿意参加集体游戏,我经常请别的小朋友和她一起游戏但她总显的情绪不高涨,仍然是随自己的心情做事。通过和她的父亲交谈得知,孩子从小就是一个人玩,很少和别的孩子玩。父母也由于忙工作顾不上陪孩子,导致孩子性格有些孤僻不愿参加集体游戏。应该多加强她的体育活动,由易到难逐步练习,逐渐提高孩子的平衡能力,能慢慢融入集体活动。
做好每位幼儿动作的指导示范工作,并注意个别幼的特殊需求,及时给予帮助和指导,全面发展幼儿的行走能力,平衡能力。在活动中,常常将关注点放在幼儿动作技能的学习上,比较忽视幼儿的情绪情体经验。但是,随着幼儿教育改革的深入,教师越来越重视培养幼儿参与体育活动的意识和兴趣。当幼儿在活动中有所创新时,教师会及时给予肯定;当幼儿在活动中有所进步时,教师会及时表扬:当幼儿有所畏惧时,教师会及时给予鼓励及引导。而在案例中,当杨明辉拿着沙包在平衡木前犹豫时,教师给予引导,并在慢慢地走上平衡木后,不断地以“抬头,看着前面,不要弯腰”等语言加以指导。其实女孩此刻最需要的不是教师对自己动作的指导,而是教师对自己焦虑情绪的'察觉、关注,并得到安慰及支持,从而排解紧张的情绪,勇敢地在平衡木上练习。
总之,幼儿体育教学活动对幼儿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如何发挥其作用,关键是看教师能否做一位细心的关注者,在活动中给予幼儿有效的关注。影响幼儿走平衡木能力的因素是复杂的、也是交叉的、互为因果的。幼儿自身因素、家庭环境与教育因素对幼儿走平衡木能力有一定的影响,幼儿园的环境与教育因素对其能力的发展起决定作用。教师只有结合幼儿的实际兴趣与学习特点,采用正确的方法、策略来引导幼儿学习,才能从根本上促进幼儿走平衡木能力的成长与发展。
方案获奖公示篇十
宋xx。
5—6/大班。
听见糖糖的提问后,几个小朋友围在一起研究起领结的系法,几分钟过去了,经过一次次尝试她们的领结还是松松的完全不能系在脖子上,几个小朋友有点灰心了。我走进理发店:“你们好,现在还可以理发吗?”点点说:“可以啊!但是我们现在遇到了一点问题?”“哦,什么问题呢?说说看我们一起来想办法吧”。于是几个小朋友七嘴八舌地说出了遇到的问题,还给我看了松松的领结,邀请我加入她们的研究,经过了几次尝试之后终于成功了,理发师兴奋的把领结往晓晓脖子上系,我问:“怎么样系在脖子上才舒服呢?”点点说:“嗯,我觉得就像爸爸在家系领带一样吧!不能太紧。”“对对对,如果系太紧可能会有危险”糖糖补充道......
游戏是儿童的天性,孩子是最会玩的,最爱玩的……皮亚杰曾经指出:“在游戏中,儿童是自我主宰世界。”在区域活动中,如果教师的指导太突出,完全处在一种主导、主动、主持的地位,有时反而会限制、影响幼儿的活动。
很庆幸自己没有在活动中盲目介入打断幼儿,让孩子成为主动的创造者,期待孩子们给我们带来更大的惊喜吧!
方案获奖公示篇十一
百变拼图乐。
安娜。
中班。
20xx年4月。
在蒙氏工作中,安娜非常喜欢拼图的工作,并非常享受拼图完成后的喜悦,可是我发现,她在玩拼图的时候会将拼图完整的倒出来,然后按照顺序将拼图一块一块的放回去。
安娜能否将拼图打散后拼好。
在今天的蒙氏工作中,安娜选择了拼图的工作,只见她将拼图小心翼翼完整地倒出来后,一块一块的将拼图按照顺序放回去。我看到以后走过去问:“你为什么要这样拼呢?”她笑眯眯地说:“因为太难了,这样就会很简单啊!”“可是这样就没有挑战性了啊?”“我觉得很好玩啊。”我又说:“既然你都能完成了,那我们把拼图打散了再拼一次好不好?”她低着头不回答我,我又接着说:“你放心,如果你拼不好,我可以帮助你,好不好?”她点了点头说:“好吧。”只见她将所有的拼图打散,然后比对底板上的图案,一块一块的寻找,虽然速度有一些慢,但完成后,她脸上开心的笑容让我记忆犹新。我说:“打散了拼完成后是不是更开心?我就知道你可以的。”她高兴的点了点头。
观察分析:
1.安娜喜欢拼图,但是又不想打散拼,我猜想她是缺乏信心以及挑战的勇气。在我鼓励她并承诺她如果完成不了我会帮助她时,她终于勇敢的尝试了一次,并成功的达成了目标,获得了成功的喜悦。
2.《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科学领域具感知形状与空间关系中指出:3-4岁幼儿能注意物体较明显的形状特征。在第二次挑战拼图的'过程中,安娜能够仔细观察每一块拼图的特征,并将拼图放到相对应的位置上。
反思与建议:
1.提供不同难度的拼图供幼儿练习,定期更换蒙氏工作中拼图。
2.积极观察幼儿的行为,了解行为背后的原因,并及时给出解决策略,做智慧型教师。
方案获奖公示篇十二
不再是小朋友眼中的“坏孩子”
冯蕊。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大学第一幼儿园。
中班。
在一个班级中,有着各种各样的孩子,每一个孩子都是纯真而又敏感的,老师的每一句话,每一个举动对他们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班里有的孩子特别活泼、外向、大胆,他们会时不时的来“讨好”老师,来和老师说话,撒娇,得到老师拥抱和奖励,他们肯定会感觉到老师很喜欢他们。但同时是不是没有像以上幼儿那样的孩子们的心理,会认为老师不会喜欢他们,老师只是偏爱爱表现的孩子呢?会有的。
“不好了,老师,你看苏苏又下座位了”“老师,苏苏又动你的书了”“老师,苏苏有乱涂乱画”“老师,厕所都是水是苏苏···”有孩子来报告,厕所都是水,我赶快跑到厕所,一看,原来是厕所小便池的水龙头没有关,到处是水。好几个小朋友跑来说是“苏苏干的!”
我蹲下来搂住他“苏苏,是你没有关吗?”孩子胆怯的,心里恐惧的说“不是我,不是我”,苏苏一脸的无辜。
我观察了一会,我的直觉告诉我,不是他。
“大家看到是苏苏没有关水龙头吗?”我问班级里其他的孩子,没有了声音。但是大家的眼神感觉是苏苏干的。我也没有追究是谁干的,只是告诉孩子们下次如厕的时候注意关掉小便池的龙头,以免小朋友摔倒。
这件事情,我看到了大家眼中的“坏孩子”的无奈,因为苏苏比较特别,苏苏小的时候,爸爸妈妈工作特别忙,交予奶奶教养,奶奶比较娇惯,3岁之前没有让他和其他小朋友接触过,只是和平板电脑相互依偎,导致孩子上了幼儿园有些孤独、随意、执拗的性格,没有正确的交往方式,大家都不愿意和他成为朋友。
是什么造成了现在的他,我已无从追究。我是老师,我唯一做的就是从现在开始给他新的`教育,新的起点。幼儿园的孩子因人而异,每个孩子都需要大人的关爱和指点。于是,我关注他的一举一动,希望扑捉到他的优点和进步方向,给他鼓励、给他赞美,给他机会和希望。
当我发现他在绘画方面有进步时,就在全体孩子面前表扬他。当他在老师的指引下和老师打招呼的时候,我会摸摸她的头,给他一个微笑,当他在老师的要求下简单的回应的时候,我会个他一个小贴纸等等,在这些不同的赞许、鼓励小,他渐渐懂事起来,小眼睛也敢正视老师,这些进步就是简简单单鼓励与夸奖就能改变的。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人就是教育他对未来的希望”。而我们给孩子的最重要的一个方式,就是不断地夸夸他,鼓励他。
现在我也会经常有意无意地在小朋友们面前间接地或直接的表扬他,就一直这么耐心等待他的改变。
方案获奖公示篇十三
xx。
国防大学联合勤务学院幼儿园。
xx。
大班(5岁)。
20xx年10月。
班级男孩户外都喜欢玩球,能原地连续拍球。乐乐由于自身生理原因(肥胖),导致他动作发展较差,协调性不好。平时的户外游戏活动中遇到新的体育活动项目或者相对有挑战性的体育活动总是退缩,不愿意尝试或尝试失败一次就不愿意再挑战。
勇于挑战自己,相信自己,能勇敢克服困难。
户外游戏活动时间到了,主要内容是拍球(运球)前进。乐乐很快找到了自己的球,由于身形壮,他抱着球离开球框时差点把身后的孩子撞翻,拿到球后他先在原地练习拍球的动作,不是很稳,但已经能够连续不断拍球了,练习了大概五分钟左右就开始尝试运球,他缓慢地挪动着身体,可是球还是时常脱离他,尝试好几次都不能控制好球的方向,球滚到了一边,他已经满头大汗,只见他时不时观看下其他小朋友,慢慢走捡球。他捡到球后重新尝试,球还是滚到别处。不一会就传来他“呼呼呼”的喘气声,他逐渐失去信心,索性抱着球站到一边观看其他小朋友运球前进。(于是我偷偷让他的好朋友蓝天去鼓励他继续练习)蓝天走近自如地运球并对乐乐说:“乐乐,你快拍,快拍啊,像我这样,看我拍得多好”结果乐乐看了看蓝天,满脸不高兴,于是抱着球跑到旁边的台阶上坐下来,再不想练习运球了。
乐乐由于个高又肥胖,肢体动作发展较慢,动作发展不协调,大多时候做事拖拉,慢节奏,总跟不上班级孩子,心理容易受挫,不自信,因而养成了轻易放弃的个性。这次运球活动中可以看出来,他在尝试运球过程中遇到了一定的困难便失去信心,不愿再去试着挑战成功,一方面可能因为体力不足,另外一个方面就是其容易轻易放弃的个性导致。活动中,我尝试用同伴鼓励示范的.方法想让乐乐不放弃,调动他的积极性,乐乐反而表现出更加自卑、自弃。最终以失败告终!
在观察乐乐近期表现后老师决定应该给予他更多的信任,帮其挑战容易放弃的心理,针对乐乐的性格特点继续采取树立榜样和耐心帮助相结合的方法,促使他克服胆怯心理,能用勇敢无畏的精神去锻炼自己!如:1.及时肯定乐乐的点滴进步,让他不断增强自信心。2.促进同伴之间友好相处,相互鼓励,互相学习,一同进步。3.让乐乐做班级好榜样,带着我们闯关、挑战各类体育游戏活动。4.教师耐心帮助,组织活动游戏化、情景化,使幼儿更加感兴趣,增强自信愿意尝试。
经过一段时间采取树立榜样和耐心帮助相结合的方法,促使他克服胆怯心理。后来我们特意组织了一次运球接力赛,在赛前乐乐被选为队长,带着自己队耐心练习,一开始也不顺利,但是老师和同伴不断给予鼓励,他坚持不放弃,最后赢得比赛。乐乐渐渐变得开朗,也愿意带着自己的“战队”主动去挑战新的项目,即使做的不够好,但在他身后的队伍都会给予鼓励性的语言为他加油打气,慢慢的他越来越自信。动作发展各方面也得到提高,也逐渐积极主动去参加集体的体育活动了。
方案获奖公示篇十四
程璐。
湖北省武汉市。
大班。
印度大诗人泰戈尔说过:“花的事业是甜蜜的,果的事业是珍贵的,让我干叶的事业吧,因为叶总是谦逊地垂着她的绿荫的。”让我们用慈爱呵护纯真;用智慧孕育成长;用真诚开启心灵;用希冀放飞理想,默默耕耘,共同托起明天的太阳。
我是一名普通的幼儿教师,面对花一样的'幼儿,我深知责任重大。虽然有的时候我也会发脾气,但是看到孩子们那纯真的笑容、天真的眼神,我对他们的爱会占据一切。今天,就要和大家分享下,在我这个平凡老师的班级里所发生的一点小事。
开学了,小朋友们都迫不及待想上幼儿园了,所以这天,大家都来得早。张小宝是我们班上出了名的“迟到”小朋友,以往都是孩子们吃了早饭准备上集体活动时才来,或者是更晚。小宝家里也是比较宠她的,孩子没有来早的意识家长也没有强迫,虽然有时在老师的提醒下她偶尔会来早一两天,可是后来几天又会恢复原样。
今天开学第一天,我带着孩子们在进行早锻炼,每个来的孩子都会和老师礼貌打招呼。快要做操了,正当我们收拾集体舞道具时,我看到张小宝背着书包缓缓走来,我心里一喜:这小宝开学第一天来得算早的,不错不错!她放了书包和每个老师打招呼,我对她竖起大拇指,笑眯眯地说了一句:早上好呀,小宝,你今天来得可真早!她脸红了,摸着脑袋也笑了。
第二天早上,小宝比第一天来得还要早一点,7点40几分就进来和大家一起参加器械锻炼了,这回她一蹦一跳地和老师问好,我仍旧笑眯眯地看着她说:“哇,小宝,升大班了果然不一样了呀,你居然来得比昨天还要早呢。”她张嘴嘿嘿地笑了,看得出来她是很开心。我们班有个红花榜,小朋友有各方面的进步都会得到嘉奖,今天我当着全班小朋友面前表扬她早到的进步,获得一枚小粘贴,她一天都是心情倍儿好。到了晚上放学,我当着她妈妈的面表扬她一连两天都来得早,她迫不及待地把老师奖励小粘贴告诉妈妈听,她妈妈朝我会心一笑。从此之后,小宝每天都起得早早的,来幼儿园参加晨间锻炼。她现在与我们打招呼的声音是越来越大,我们回应她的依旧是灿烂的笑容和“小宝你真早”。然后她害羞地笑着跑着去放书包了。
看到小宝变得这么积极,我庆幸我自己没有用那种不管用的批评方式。孩子是一朵盛开的花,我们需要细心去浇灌。面对不同的孩子,我们要用不同的适合他们的教育方式,让他们在爱的鼓舞下茁壮成长。
方案获奖公示篇十五
赵依。
北京市顺义区南彩第二幼儿园。
徐雅萱。
大班幼儿。
萱萱是班里非常有个性和想法的一个女孩子,平时生活中,总是独来独往,班上其他的小朋友也不喜欢和她在一起玩,为了让萱萱能够和小朋友融洽相处,更快融入集体。我留意她和小朋友的日常活动,只有对萱萱有了更深的了解,才能找到更适合她的指导方法。
教师学会换位思考,以幼儿的角度看待事情,更加了理解幼儿,找到适合的指导方法。
自由活动时间:———萱萱、果果和大铎选择了科学区的造纸玩具。萱萱看见果果和大铎一起在给造纸机的塑料槽里倒水,于是她便指着美工区的废纸说:“你们两个都在给水槽倒水,那谁来给我把废纸撕碎,你们都没有把纸撕碎,怎么就往这里边倒水呢?”由于果果和大铎没有理会她,继续做自己的事情,萱萱很生气,她伸出手就去拽塑料水槽,果果和大铎使劲往相反方向拽,就在这时,我悄悄走到她身边,她看见我,便把手放回了原处,用缓和一点的语气说:“你们先把纸撕碎,我好把它放进碎纸机里搅拌,然后你们再放水,做好的纸给你们”。果果听了萱萱的话,勉强答应了。于是和大铎开始撕纸,刚要把撕好的纸放进碎纸机里,就听见萱萱大声的说:“你撕的纸也太大了,你再撕的小一点,这样搅拌起来会很麻烦。”
果果和大铎把碎纸放进碎纸机里以后,萱萱又让果果帮她往碎纸机里面都倒水:“果果,你去接点水。”果果往碎纸机里倒完水以后,萱萱开始转动碎纸机的把手。他很用力地转动碎纸机的把手,还是没有把碎纸变成纸浆。大铎看见了对萱萱说:“我来帮你。”萱萱确很生气的说:“我不用你,我自己会弄。”甩开大铎的手,去旁边搅拌去了。萱萱很用力地搅拌,费了好大的劲儿,好不容易把碎纸搅拌成了纸浆。果果把纸浆倒在了造纸机水槽上面的塑料板上并在上面放了一张尼龙网,萱萱又在尼龙网上面放了一块塑料板,用力的按塑料板,把里面的水压干,然后拿走塑料板,尝试把尼龙网也拿开,但是她反复尝试了好几次都没有成功,不耐烦的说:“你们弄吧,我不玩这个了,你们纸浆倒的太少了,尼龙网都揭不下来。”她放下手里的东西,搬着椅子去益智区玩起了拼图。
在这次活动过程中,萱萱表现的很强势,并且情绪化的特点都表现出来,也应为这些特点,导致萱萱并没有能完成造纸的活动。但是细细的回味这件事情和仔细的思考后,我开始换位思考,以萱萱的角度,来看待这件事情,也发现了萱萱在这次活动中自己为这次活动所做出的努力,以及改变,也更加了解到了她的问题所在。
第一:萱萱是一个善于思考和并愿意解决问题的孩子。
但是她反复尝试了还几次都没有成功,不耐烦的说:“你们弄吧,我不玩这个了,你们纸浆倒的太少了,尼龙网都揭不下来。”可以看出宣萱还是很有自己的想法,并且思考出尼龙网揭不下来,是应为纸浆倒的`太少了的原因。在果果和大铎撕完纸要放进碎纸机里时,萱萱说:“你们撕的太大了,这样搅拌起来很麻烦。”说明萱萱在整个过程中,一直在思考一些问题,并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以便解决搅拌麻烦的问题。
第二:萱萱有很强的领导力和追求成功的愿望,并愿意为此做出努力。
果果刚要把撕好的纸放进碎纸机里,就听见萱萱大声的说:“你撕的纸也太大了,你再撕的小一点,这样搅拌起来要很麻烦。”她很用力的......她反复尝试了好几次......这些行为,充分体现了萱萱的领袖精神以及确定目标,努力完成的愿望。
第三:萱萱知道要控制自己情绪的意识,并为此做出了改变。
她看见我往她的身边走,便把手放回了原处,用缓和一点的语气说:“你们先把纸撕碎,我好把它放进碎纸机里搅拌,然后你们再放水,回头做好纸给你们”可以在同伴不接受他的意见时,她并没有发脾气,而是看到老师走进他的身边时,她把拽着水槽的手松开,换了另一种,相对平和的语气进行提议时,可以看出萱萱还是知道控制自己的情绪并且愿意为此做出改变。以及最后萱萱应为尝试了好几次都没有成功,但是并没有乱发脾气,乱丢东西,而是选择区别的去玩其他的玩具,也可以看出萱萱已经在尝试进行自我调节。
经过这次区域活动之后,我又连续对萱萱进行了几次观察,发现萱萱一日生活的活动时,经常出现类似的事情。这种共同活动时的强势表现,经常会给身边和她一起去玩的小朋友的感到不满,使她显得很不合群,但她其实很希望和其他同伴一起合作,渴望有朋友,受到肯定。于是,我针对她的这个特点,制定和实施了一下策略来帮助萱萱走出不受欢迎的情况,使她成长。
第一:保护自尊,委婉表达。
萱萱的内心其实较脆弱,而且自尊心很强。因此,对她用直来直去的方法,以她的性格是不会有效果的。还有可能伤害她的自尊心,甚至造成逆反心理,加剧其不合群的状况。因此,在对她的指导中,我用了委婉的教育方法,拐个弯,用激励的的语言。这样不仅保护了她的自尊,还能让她知道解决问题的办法。
第二:树立形象,找到优势。
萱萱在共同活动中,表现出很强势的性格特点,不会和同伴交往。因此我们为萱萱搭建一个树立她良好形象的平台,让其他同伴发现她的优点,树立她在同伴心中的良好形象。在恰当的时候,满足他的心里需求。例如:让萱萱多当当小值日生,在过程中夸夸她:“今天萱萱小值日生当的非常好,桌子擦得非常干净。”让萱萱多为集体做一些事情,发挥他的优势,比如萱萱是一个善于观察的孩子。“萱萱,你去看看咱们班哪个区的东西没有摆放好,”“萱萱观察的很仔细,而且都给我们摆放到了相应的位置,谢谢萱萱”教师对萱萱的认同,也会带来其他同伴对萱萱的认可。
第三:学习交往,注意指导。
同伴之间的交往,也是一门学问。萱萱总是一副你要听我的,只要她的意愿得不到满足,她就会把她的坏情绪发泄给同伴。为此我经常告诉他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给她一些和同伴交往的指导。在当小值日生时,要用好听的语言发表自己的意见,当和同伴的意见不同时,要学会用温和的语气进行沟通,来解决问题。
第四:家长指导,长期培养。
在和萱萱的父母的沟通中,发现之前萱萱的父母并没有对萱萱的行为,并没有进行有效处理。因此我也让轩轩的父母在家里对萱萱做一些指导,当萱萱应为得不到满足发脾气时,进行“延迟满足”让萱萱学会耐心等待,长期坚持下去。
如今萱萱有了很大的变化,和同伴之间的交往也比之前好了很多,也学会了相互合作。通过萱萱的事情,我也发现了,当孩子出现问题时,我们应该真正的了解孩子,理解孩子,换位思考,了解到孩子的真正需求,才能客观的发现孩子的困难,找到适合孩子的指导,促进孩子全面发展。
方案获奖公示篇十六
孙婷。
中班。
一天午睡,其他小朋友像往常一样,很快的进入了梦乡。这时我看见一个被子总在翻来翻去,我走了过去,发现是恩惠。我坐到她的身边,小声的问:“恩惠你怎么了?”“我有点想妈妈,我想回家。”“睡醒觉就能回家啦,你看你上午表现多好啊,快睡会觉吧!”“可是我有点睡不着。”“那你闭眼休息一会好吗?”听我说完恩惠轻轻的闭上眼睛,我发现恩惠的眼角还有些湿润,我没有离开,而是轻轻的拍了拍恩惠。慢慢的我觉得恩惠睡着了,于是我轻轻的起来,准备离开。就在这时我听到恩惠说:“妈妈,别走,陪陪我。”我又走到恩惠的身边,陪了她一会才离开。
在与恩惠妈妈交流的过程中我了解到孩子在家的午睡时间与幼儿园不一致,于是我与恩惠妈妈说明了幼儿园的午睡时间。
经过了一段时间的调整,恩惠在园午睡时能很快的入睡,情绪也好转了很多。
假如我是恩惠,我心里也会对在幼儿园午睡这件事比较抵触,一个假期刚过,假期的时候每天都有爸爸妈妈陪伴着我,我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午睡也没有这么重要。可是到了幼儿园,一切都变得陌生,我睡的小床不在那个温馨的小屋,我的身边也没有了爸爸妈妈的陪伴,我有点害怕……想到这里,我便没有责备恩惠,反而用沟通的方式,帮助她解决了问题。在与恩惠妈妈沟通的过程中,我站在家长的角度思考问题,我认为换位思考不仅仅要对幼儿还要面对家长,只有这样,家长才会感受到教师和蔼的态度,从而更好的配合班级工作。从恩惠的变化就可以看出家长在家中对幼儿的教育,再加上园中教师的引导才使得孩子有了这么大的进步。
恩惠从一开始抵触午睡。到后来能安静的'已经有了很大的进步,我在看到孩子的进步时给予及时的鼓励,帮助幼儿在树立信心的同时保持进步。家长资源在孩子的教育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应该借助幼儿在园的情况及时与家长沟通,让家长能随时了解幼儿在园的变化。
只有真正的站在孩子的立场,用心观察孩子,真正读懂孩子,感受孩子的内心。用孩子的思维去观察问题、思考问题、研究问题。怀揣这样心态的同时就会收获孩子对自己的爱。身为人师,应该给予孩子多一些关爱,多一些理解,多一些宽容,多一些耐心和等待,就会让孩子多一份快乐,得到一份成长。
方案获奖公示篇十七
刘婉玲。
陕西省西安市雁翔阳光幼儿园。
肖文启。
20xx年9月14日。
长达一个月的无拘无束地暑假生活过去了,小朋友进入幼儿园开始有规律地生活和学习了,通过观察看一看肖文启小朋友近期入园适应情况。
重点观察肖文启小朋友新学期的学习状态和课堂表现。
通过近几周观察发现,肖文启小朋友的“假期综合征”还未顺利度过,学习状态不是很稳定。幼儿上课时容易走神,思想从课堂抽离出来,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自顾自地做一些事情,发呆或玩衣服。幼儿的注意力较弱,很难坚持一段时间。中班幼儿的.注意力时间应到达10-15分钟。该幼儿的学习状态急需调整和改善,需要家长、学校及幼儿多方共同努力,靠意志努力和大量刻意练习提高注意力,提高幼儿学习的有效性。
1、将幼儿的课堂表现反馈给家长,告诉家长这样长期下去带来的严重影响,对幼儿自身的危害,引起家长的重视与高度配合。
2、作为老师,单独与幼儿沟通,了解幼儿的想法并提出上课要求,引导幼儿注意聆听别人说话。将幼儿座位进行调整至中心,保证教师时刻能关注到该幼儿,在活动中邀请幼儿加入,引导幼儿积极参与,激发幼儿学习的积极性,感受活动的乐趣,从而帮助幼儿主动地调整学习状态,慢慢地学习聆听,养成良好的倾听习惯。
3、老师向家长反馈幼儿学习状态,向家长支招。父母在家积极坚持提高注意力的专项训练,如父母陪伴幼儿玩拼图游戏;每天坚持在涂色书上涂一页;父母坚持每天睡前给幼儿讲一个故事。户外跑步、跳绳等,通过游戏和运动两种方式的结合,家园合作促进幼儿注意力的提高。同时,多鼓励,积极的正面引导和反馈,树立幼儿自信。
方案获奖公示篇十八
范佳敏。
大班「5~6岁」。
活动来源:近日,幼儿园里的甘蔗成熟了,孩子们散步到菜园的时候发现了一片甘蔗地。
小茜:这个甘蔗是什么味道的呀?
子熙:他们都可以吃了吗?
乐乐:这个跟我在外面看到的甘蔗长的不一样。
好奇的宝宝们就开启了属于他们的探秘甘蔗之旅。
活动一:甘蔗的生长环境和种植季节。
师:你们知道甘蔗喜欢生活在怎样的环境里吗?
然然:我觉得甘蔗喜欢生活在温暖的地方。
奇佶:要有充足的阳光。
梒妹:妈妈告诉我甘蔗喜欢在气候温差大的热带生长。
师:你们都说的很对哦!甘蔗喜欢生活在土壤肥沃、阳光充足、
冬夏温差大的热带地区。
然然:我们可以把这些记录下来告诉爸爸妈妈。
窦浩:范老师,我有一个问题。现在甘蔗成熟了,我想知道它是什么时候种下去的?
围绕着这个话题我们又开始新一轮的讨论。
东东:我上学期好像没有看到过这些甘蔗,可能是暑假的时候种的。
思雅:肯定不是。暑假种的这么快就可以吃啦!范老师,你可以在手机上查一下吗?
思蓓:我也想知道。
小茜:哦!我知道了,一个是秋天,一个是春天。那什么时候收获呢?
师:现在甘蔗不就成熟了吗!那现在是什么季节。
小茜:冬天。那这个甘蔗到底是春天种的还是秋天种下去,的呢?
师:一年四季是按春夏秋冬来算。冬天收获的甘蔗是上一个季节播种的。
云汐:我知道。就是秋天种下去的,那夏天收获的就是春天种下去的啦!
孩子们赶紧把新的收获记录下来。
教师支持策略:支持幼儿游戏意图,激发幼儿对探究问题的好奇心,促使幼儿主动学习。
活动二:甘蔗的品种和种类。
在给孩子们播放甘蔗的ppt时,好奇的宝宝们注意到甘蔗颜色的不同。
乐乐:范老师,这个和我吃过的甘蔗颜色不一样,我吃的是紫色的。
子熙:我吃过红色的那种也吃过绿色的这种。
师:你们有没有见过这两种不同颜色的甘蔗呢?
孩子们异口同声的.回答我“有,见过”
师:那你们知道这两种甘蔗各自的名字吗?
宇浩:我觉得绿色的叫绿绿,紫色的叫黑蝙蝠。
桐桐:不好听,绿色的有点绿上面还有点白应该叫白雪。
师:你们帮他们取得名字都很好听,但它们有一个更酷的名字。
孩子们兴奋的讨论着都觉得自己取得名字最好听。
师:好了,公布答案!青色的叫白玉蔗,紫色的叫黑金刚。
孩子们大声的告诉我:果蔗。
教师支持策略:提开放性问题,激发幼儿游戏意图。
活动三:甘蔗的测量。
云汐:甘蔗长得好高呀!它说可以长到天花板上去吗?
艺程:他就跟长颈鹿的脖子一样。
对于他们对甘蔗身高的好奇,我鼓励他们用他们自己的方式进行测量。我对他们提出了3个要求。
一.你想和谁一起进行游戏。
二.你们要用到哪些工具。
三.采用什么方法来测量。
想清楚了就可以到我这里做计划并实施计划。
东东:帮我拉着,拉直,比着量。
我们把它拼紧一点,拼长了以后比一下看够不够。
太高了,测量不到。我们可以拔下来。
然然:范老师,我需要有刻度的尺子,看一下甘蔗到底有多长。
师:当然,就在那边。
然然自己开始测量,先把刻度1的尺子头对准和甘蔗一样长的管道玩具的一边,然后慢慢比着玩具拉,拉直以后发现原来放在玩具那头的尺子被拖到后面来了,第一次测量宣告失败。
然然:思雅,你帮我按住尺子的一头不要动,不然就量不准。
这一次尺子没有跑动,但不够长,拉到玩具的一半就没有了,我很好奇然然怎么办!然然让思雅过来按住尺子最后的位置,思雅没按紧,尺子被弹了回去,第二次测量也失败了。我看到然然有些灰心,我告诉她:加油宝贝!你一定有办法。然然四处张望着,突然她起身在其他孩子的小篮子里拿起了一直笔。
然然:思雅,你再帮我比着甘蔗的一头对齐按住尺子。
师:好的,可以!
然然:第一次测量出来的是120厘米,第二次测量出来的是62厘米。
师:120厘米+62厘米=182厘米。
然然:哈哈!我测量出来了,182厘米。
奇佶看到然然的方法,也用同样的方法测量出了甘蔗的长度。
活动四:甘蔗的吃法。
孩子们拿着测量过的甘蔗,把叶子慢慢的剥下来。
媛媛:外面的甘蔗头上没有叶子,肯定被砍掉了。
羿辰:我们可以把甘蔗拿回教室吃吗?
优优:还要把甘蔗洗一下才能吃,太脏了。
说起吃,每个孩子都停不下来,肚子里都有一只小馋虫。
师:我们的甘蔗可以怎么吃呢?
雅睿:可以把皮削了切开吃,就跟在幼儿园吃的甘蔗一样。
小茜:可以把甘蔗榨出水喝甘蔗汁。
可可:我们可以把甘蔗榨成果汁喝吗?
师:可以呀!你想怎么做?
可可:用捣棒把水锤出来。
然然:锤出来的水只有一点点,应该放在榨汁机里榨出水。
甘蔗汁里还有很多没有被打碎的茎,我想看看孩子们打算怎么办?
然然:范来师,有没有纱布?我本来想用漏勺来过滤渣子,但是漏勺的洞洞太大了,渣会漏下去,用纱布就不会。
师:没问题。
我找来了纱布,孩子们都想试试自己过滤掉渣子。洺熹和可馨两头绷着纱布,东东试着舀了两勺渣子在纱布上,然后把纱布使劲捏紧水就被挤了出来,东东兴奋地说:看!水流出来了。
然然:还可以把甘蔗汁熬成糖吃。
东东:对,把甘蔗水熬成糖可以做冰糖葫芦吃。
甘蔗汁成功啦!好好喝!
小茜:范老师,现在我们可以把甘蔗汁做成糖了吗?
师:可以啊,你觉得应该怎样做才能熬成汤呢?
小茜:倒在锅里加热。
我帮孩子们把甘蔗汁加热倒在锅里熬煮。
思蓓:可以把早上我带来的香蕉和幼儿园的橘子切成小块做糖葫芦吗?
师:那你自己找一个小伙伴和你一起完成。
思蓓拉着奇佶走到家庭区说:我来剥桔子,你来把香蕉切成小块等会范老师的糖熬好了淋在上面就是糖葫芦啦!切小一点,不然不够。
我们的冰糖葫芦做好啦!孩子们说:这是我吃过最好吃的冰糖葫芦,里面有甘蔗的味道!
教师支持策略:做一个观察者和参与者与孩子一同游戏,让幼儿成为“主导者”。接受孩子安排的角色,做一个移动的材料包,随时提供材料支持幼儿的深入游戏。
活动五:家园合作,收获成长。
我们的甘蔗课题告一段落了,我给宝贝们布置了一项小任务。
桐桐:原来有那么多东西里面多有蔗糖。
周周:我以前从来不知道药里面还会有蔗糖,怪不得有些冲剂很甜。
媛媛:对呀!我星期六在家吃的棒棒糖里面肯定也有这个在里面。
整个活动以幼儿的兴趣点出发,从始至终老师跟随着幼儿的意图,协助梳理鼓励幼儿抓住关键经验,从发现甘蔗到提出与甘蔗的一系列问题激发幼儿的探索欲,引导幼儿自主发现、深入观察、实践、思考、讨论。在对甘蔗进行测量的过程当中,孩子们从发现问题到作出预测并通过实践得出结论,不仅能提高幼儿在科学领域指标下的发展同时也能提高团队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在孩子们的带领下开启了一场暖冬美食之旅!课程虽然结束了,但孩子们的兴趣不减,他们告诉我在地里发现了一个甘蔗的根,准备把根种在土里,看寒假归来会不会有一份小幸运。还精心的为甘蔗做了标识和围栏,我们班的孩子每天有时间就拉着我去看它,默念着心中的咒语祈祷着小甘蔗苗快快长大!
方案获奖公示篇十九
戎芳。
浙江省宁波市慈溪市崇寿镇中心幼儿园。
幼儿。
大班。
户外自主游戏、区域活动时间。
所谓自主游戏是指幼儿主动地发起,用自己的方式操作、使用物体,目前我们幼儿园所在进行就两种模式,户外自主游戏和室内区域活动,观察是一种有计划、有目的、有组织的,我们要了解孩子在观察对象中去注意什么,寻找什么,了解孩子观察的思想,让观察有选择性和针对性。思考则是教师对孩子观察的思想、过程进行客观的分析,从而了解和评价幼儿以及幼儿游戏,然后给予幼儿游戏的支持,比如场地的调整、材料的增减、标志的提示、教学策略引导等,我们可以通过路径图进行观察、追踪、发现,教师解读和反思,结合相关的理论知识进行分析,从而理解孩子的观察行为,理解幼儿的发展和学习潜能。下面就结合一次户外自主游戏中孩子观察操作地垫之思考。
在区域活动中自发产生的游戏感悟,地垫操作的过程观察。
观察与纪录:
早晨,到了户外自主游戏时间,孩子们纷纷来到操场上,在操场转角处,零落的放着一些颜色鲜艳、标着数字的海绵地垫,有几块中间是空的,旁边还安放着一筐里面装着乱七八糟地垫的塑料筐。
片1:炜博想去玩,于是跑了过去,看到放在筐里的海绵数字地垫就伸手往里抓,随手拿起一块仔细打量一翻,接着就放在地面尝试着把这一块地垫并排和地面上的放在一起,发现中间有空隙,又拎上来看了一会儿,再重复安放在地面上,可齿口没对齐地垫不平整,于是又把它拆了,重复着上下拆合了三次,平整的把地垫拼在了一起,于是又迅速的从筐中拿出地垫,一块接一块的拼着。突然发现旁边地面上一块地垫的中间是空的,少了东西,又看看脚下的地垫踩踩是好的,似乎明白了什么,从框中开始寻找,一会拿出一个数字5嵌不进去,把5倒过来尝试了一下,还是不行,又开始尝试从筐中寻找,拿出一个数字2,放进去刚好,炜博可高兴了,拍手跳了起来。
片2:炜博的动作引来了优优,瞧!她先从筐中拿出一块地垫放在上面,又随手从筐中随机拿出一个数字塞进去,可是嵌不进放错了,于是她试图换一张地垫,可还是不行,再拿出一张这次很幸运填对了,于是她用同样的方法去尝试,把海绵地垫和它对应的数字宝宝结合在了一起,完成了5块准备离开。
片3:聪聪急忙跑过来,坐在地垫上拿着水壶喝水,他看看筐中还有一些地垫,就走过去拿起筐,把所有的地垫和里面的数字都倒了出来,然后坐在上面,把地垫中的数字又全部抠出来放在一边,地垫扔在另一边,看了一看,用脚又踢一踢,又坐下拿起自己的水壶喝了一会儿水就离开了。
思一:
这个活动的出现完全在我们意料之外,不过,在看完活动的整个过程后,我们觉得,幼儿们自发的这个游戏活动其实是非常有意义的。在整个活动中三位幼儿的观察点是不同的。下面从观察的目的性、精确性、持续性、逻辑性所思。
第一个男孩他观察的目的性明确,选择了两个观察点入手一个是齿口,一个是数字嵌入,针对这两个点再一次针对性的进行观察。孩子从第一次的失败到第三次的成功,我们可以发现孩子观察的精确性较高,能对齿轮镶嵌平整拼接,我们可以了解孩子很注意这个细节的观察;而且持续稳定的时间之长,从观察齿轮到数字的嵌入孩子观察的逻辑性也达到了一定的层次,知道了事物一一对应。在两个唯度中孩子完成了。而第二个女孩观察事物也是有目的的,但尝试是盲目的,在精确性上还是欠缺的,虽也能持续一定的时间进行观察,但相比第一个男孩在专注力上有些欠缺。最后一个男孩则是没有目的的进行观察,带有随意性,且持续的时间也比较的短。
幼儿在其中都是根据自己的关注点进入活动的.,认知方面也是根据幼儿所关注事物,观察地垫的齿轮、数字符号之间的关系,在这我们可以从三个孩子的表现中看到不同的结果,发现他们的认知方面的差异,炜博他所表现出来的是一个典型的思考型认知特性,在问题面前会进行思考,通过观察、比较、实践、判断、反思到解决问题,所表现出一定的认知策略,在用同样的方法去解决类似的问题;而优优虽然也完成了任务,但她拼数字时不加观察和分析拿起就放,在错误发生后也没有反省和改变方式的迹象,但她显然懂得数字海绵地垫操作的结果所以最后也完成了任务。最后的聪聪由于缺乏一定观察的方法和能力,只能乱拿一气,无法完成任务,与前两个孩子相比,存在着明显的差异。
思二:
幼儿园的教育应尊重幼儿的人格和权利,关注个别差异,促进每个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而在教育实践与探索中我们也努力使用不同的策略、方法引导不同的幼儿在同一方面有各层次的提高。同样,这种关注个别差异性也应体现在平时的活动中、生活中、游戏中。因此,针对以上三个特例我个人觉得:
1.不同特点确定相应的指导策略。
《纲要》指出:关注幼儿在活动中表现和反应,敏感地察觉他们的需要及时以适当的方式应答。当面对不同水平的幼儿,我们在及时指导帮助的同时,所用的策略也应有所不同。对待观察深入、思考型能力较强的孩子,在材料及要求上要加大变化、提高难度。这样才能进一步吸引他们在原有的能力上有所提高;对待遵循常规的孩子应指导他们学会注意观察认识对象的细节,帮助她适当地调整方法,探究新的方式不要硬搬安于现状;对待能力比较弱的、好动的孩子应一步一步的从基础进行指导,让他先观察简单的比如认识数字,了解数字的外形,再观察地垫的外形,最后再慢慢学习拼,当然更要我们教师足够的耐心。
2.提供开放性、层次性的材料。
材料的不同,幼儿的操作方法不同,幼儿在活动过程中所获得知识经验也不同。所以要根据幼儿的年龄特征、实际发展水平、认知能力的不同来投放层次性、开放性的材料。让他们在不同的层次上都有提高。比如提供给女孩成品数字海绵地垫图片来引导孩子去观察了解方法;再如给好动的男孩提供单一的一张地垫、一个嵌入的数字海绵或者半成品来鼓励这样能力较弱的孩子进行观察学习,也帮助他们提高信心;还可以提供各种颜色的七巧板来吸引如男孩这样善于思考、能力强的孩子来随意地拼出自己喜欢的图案,难度的提升能加深他们对活动观察细微的兴趣。这样让孩子根据自己的发展水平去操作活动材料,使每个孩子在不断地成功中向更高层发展。
我认为在生活中、游戏中去发现孩子的需求,在幼儿的各种活动中,教师应仔细观察、留意他们活动的动机、需要以及活动中的观察点、观察持续时间等,如孩子在任何活动过程中,都会表现出一定的专注度,而专注对象会有所差异,这时我们要了解孩子的需求,应作出适宜的及时的反映,提供适时、适当的隐性指导与帮助,而这些教育、指导策略也要有所不同,有一定的针对性,这样的指导才能真正适应、满足幼儿发展需要。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193644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