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平行线与相交线北师大版数学初一教案范文(19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2-14 10:05:06
2023年平行线与相交线北师大版数学初一教案范文(19篇)
时间:2023-12-14 10:05:06     小编:纸韵

教案的编写过程需要综合考虑学生的学习特点、教材的内容与要求以及教学环境等因素。如何编写一份优秀的教案是教师备课工作中的重要问题。以下是一些教育专家推荐的教案样例,有助于提高教学效果。

平行线与相交线北师大版数学初一教案篇一

【学习目标】:

1、理解数轴的三要素,能画数轴。

2、能将有理数表示在数轴上,同时也能读出数轴的点所表示的数。

3、能理解数轴上的点表示的数的大小关系,并利用它来比较数的大小。

【学习重点】:认识数轴,画数轴,并利用数轴比较数的大小。

【候课朗读】:有理数的分类。

【学习过程】:

一、学习准备。

1、整数和分数统称为­­_________;零既不是_________,也不是_________,但它是_________。

2、正数,负数通常可以用来表示具有_________意义的量,请同学们读出教材p43三个温度计所表示的温度,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你能在温度计上标出150c,-200c的位置吗?若把温度计水平放置(或把书横放过来),我们可以发现温度计上既有正数,零,也有_______。因此我们也能将一个有理数用图形表示出来。

二、解读教材。

3、数轴的概念。

画一条水平直线,在直线上取一点表示_________(叫做_________),选取某一长度作为_________,规定直线上_________的方向为_________(用箭头标出),就得到下面的数轴。

平行线与相交线北师大版数学初一教案篇二

1.如果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那么同位角的平分线()。

a.互相平行b.互相垂直c.交角是锐角d.交角是钝角。

2.如果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那么内错角的平分线()。

a.互相平行b.互相垂直。

3.体育课上,老师测量跳远成绩的依据是().

a、平行线间的距离相等b、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c、垂线段最短d、两点确定一条直线。

平行线与相交线北师大版数学初一教案篇三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两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得的同位角相等。

b.两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得的同旁内角互补。

c.两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得的同位角的平分线互相垂直。

d.两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得的同旁内角的平分线互相垂直。

答案:d.

解析:a.两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得的同位角相等,该选项错误;。

b.两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得的同旁内角互补,该选项错误;。

c.两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得的同位角的平分线互相垂直,该选项错误;。

d.两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得的同旁内角的平分线互相垂直,该选项错误;。

故选d.

考点: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

平行线与相交线北师大版数学初一教案篇四

一、教学目标:

2、通过丰富的生活实例认识轴对称,能够识别简单的轴对称图形及其对称轴;。

3、欣赏现实生活中的轴对称图形,体会轴对称在现实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和它丰富的文化价值。

二、教学重点:

1、轴对称图形的特征和概念;。

2、准确判断哪些事物是轴对称图形,并找出对称轴。

三、教学难点:

1.找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2.轴对称图形和轴对称的却别与联系。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教师利用多媒体展示生活中的对称图形,使学生在欣赏的过程中体会对称在现实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激发学习的兴趣。

(二)实验操作,协作探究。

1、探究一:轴对称图形。

(1)实验操作:

实验1:将一张纸对折后,用笔尖在纸上扎出任意一个图案,位于折痕两侧的部分有什么关系?与同伴进行交流。

实验2:你能将给出的每幅图片沿某条直线对折,使直线两旁的部分完全重合吗?与同伴进行交流。

(2)诱思提炼:

实验一和实验二中所涉及到的图形有什么共同的特征?

同学们通过操作、讨论、交流,可以得知位于折痕两侧的图案是对称的,它们能够互相重合。得出轴对称图形的定义:如果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折叠后,直线两旁的部分能够互相重合,那么这个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这条直线叫做对称轴。

(3)巩固应用:

2、探究二:轴对称。

(2)想一想:观察下图中的每组图案,你发现了什么?

同学们通过讨论、交流可以得出:这3组里的每幅图案沿一条直线对折后,他们能完全重合。得出轴对称的定义:对于两个图形,如果沿一条直线对折后,它们能完全重合,那么称这两个图形成轴对称,这条直线就是对称轴。

(3)试一试:

(三)知识对比,认识升华。

1、比一比:

在前面学习的基础上对比两个知识点,二者本质是一致的。这里体现了辩证与转化的数学思想方法。

2、拼一拼:

(四)反思总结,布置作业。

1、小结:

(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收获了什么?

(2)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发现了什么?

(3)本节课中,你还有什么不明白的?

(4)本节课后,你还想继续探究什么?

2、作业:

(1)基础知识题:习题5.1。

(2)动手操作题:

(3)社会实践题:请你收集生活中的轴对称图形。

板书:

1、探究一:轴对称图形。

轴对称图形的定义:如果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折叠后,直线两旁的部分能够互相重合,那么这个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这条直线叫做对称轴。

2、探究二:轴对称。

轴对称的定义:对于两个图形,如果沿一条直线对折后,它们能完全重合,那么称这两个图形成轴对称,这条直线就是对称轴。

3、轴对称图形和轴对称的区别与联系。

4、巩固应用。

平行线与相交线北师大版数学初一教案篇五

1、平行线的性质定理的证明.

2、证明的一般步骤.

过程与方法。

1、经历探索平行线的性质定理的证明.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进行简单的逻辑推理能力.

2、结合图形用符号语言来表示平行线的三条性质的条件和结论.并能总结归纳出证明的一般步骤.

情感与价值观。

通过师生的共同活动,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熟悉综合法证明的格式.进而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

教学重点。

证明的步骤和格式.

教学难点。

理解命题、分清其条件和结论.正确对照命题画出图形.写出已知、求证.

教学过程:

一、创设现实情境,引入新课。

节课我们就来研究“如果两条直线平行”.

二、讲授新课。

在前一节课中,我们知道:“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位角相等”这个真命题是公理,这一公理可以简单说成:

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议一议。

利用这个公理,你能证明哪些熟悉的结论?

想一想。

(2)你能根据所作的图形写出已知、求证吗?

(3)你能说说证明的思路吗?

平行线与相交线北师大版数学初一教案篇六

平行线的性质公理: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位角相等.简单记为: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证明命题的一般步骤:

(1)根据题意画出图形(若已给出图形,则可省略)。

(2)根据题设和结论,结合图形,写出已知和求证;。

(3)经过分析,找出已知退出求证的途径,写出证明过程;(4)检查证明过程是否正确完善。

平行线与相交线北师大版数学初一教案篇七

1.初步体会观察、猜测得到的结论不一定正确.

2.通过探索,初步了解数字中推理的重要性.

3.初步了解要判定一个数学结论正确与否,需要进行有根有据的推理.

【学习重点】。

判断一个结论正确与否需要进行推理.

【学习难点】。

理解数学推理的重要性.

学习行为提示:创景设疑,帮助学生知道本节课学什么.

学习行为提示:教会学生看书,独学时对于书中的问题一定要认真探究,书写答案.

教会学生落实重点.

先阅读教材第162页“做一做”之前的内容,然后完成书中设置的两个问题,最后与同伴进行交流.

【说明】让学生通过观察、实验、归纳等方法初步体会得到的结论不一定正确.

师生合作共同完成教材第162页“做一做”的学习与探究.

【说明】(1)中让学生体会数学教学中从特殊到一般的思想方法;(2)中利用先猜想再验证的方法,培养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来用不同的数学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平行线与相交线北师大版数学初一教案篇八

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下第七章共分6节,本节《轴对称现象》是第一节,它在本章中起着起始新课的作用。本节通过大量的生动的生活中的实例引领学生进入图形中的对称世界,深刻体会对称在现实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和丰富的文化价值。同时通过本节的学习与探索,使同学们对对称的认识由感性到理性,由浅到深,为后面抽象的对称图形的学习作好铺垫工作。

二、学生起点分析。

学生的知识技能基础:学生在七年级上就对对称图形有所接触,如:扇形,圆,线段,角等,所以当今天学习了什么样的图形是对称图形时,学生识别起来应该顺理成章,在对对称定义的理解和应用上也应有水到渠成的感觉。只是在轴对称图形和两个图形成轴对称的概念上可能会产生一些模糊,这是教学中应该突破的地方。

学生生活经验基础:对称现象及对称图形在生活中存在大量实例,因此,对称对于学生来说应该不陌生,理解起来也应不困难。

三、教学任务分析。

本节主要是感知和体会轴对称现象,也要为以后学习图形对称的相关知识起到一个承接的作用。为此,本节课的具体教学目标制定如下:

1.感知生活中的轴对称现象,探索轴对称的共同特征。

2.通过大量的实例初步认识轴对称,能识别简单的轴对称图形及其对称轴。

3.欣赏生活中的轴对称,体会其文化底蕴及价值,学为所用。

四、教学设计分析。

本节课设计了六个教学环节:课前准备、情境引入、合作学习、练习提高、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第一环节课前准备。

活动内容:收集与对称相关的图片和实物(提前一周布置)。

活动目的:通过收集整理与对称相关的图片和实物,使同学们先对对称有一个整体的感性认识,并且初步了解对称在生活中大量存在,理解学习对称的必要性。

实际教学效果:通过分组合作,走向广阔的生活天地——田间、山村、工厂、社区等等,能让同学们充分感受到数学是对自然的浓缩与抽象,体会数学来源于生活;极大地激发同学们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热情,同时也展现了同学们小组合作的团队精神。

第二环节情境引入。

活动内容:从各小组收集的图片中有代表性的选择一些,用投影仪演示。使学生能够形象直观地感受图形的对称。

平行线与相交线北师大版数学初一教案篇九

在本次活动中,教师应重点关注:

(1)学生从简单的具体实物抽象出相交线、平行线的能力.

(2)学生认识到相交线、平行线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3)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师出示剪刀图片,提出问题.

学生独立思考,画出相应的几何图形,并用几何语言描述.教师深入学生中,指导得出几何图形,并在黑板上画出标准图形.

教师提出问题.

学生分组讨论,在具体图形中得出两条相交线构成四个角,根据图形描述邻补角与对顶角的特征.学生可结合概念特征找到图中的两对邻补角与两对对顶角.

在本次活动中,教师应关注:

(1)学生画出两条相交线的几何图形,用语言准确描述.

(2)学生能否从角的位置关系上对角进行分类.

(3)学生是否能够正确区分邻补角、对顶角.

(4)学生参与数学学习活动的主动性,敢于发表个人观点.

平行线与相交线北师大版数学初一教案篇十

学习目标:

知识:对顶角邻补角概念,对顶角的性质。

方法:图形结合、类比。

情感:合作交流,主动参与的意识。

学习重点:对顶角的概念、性质。

学习难点及突破策略:“对顶角相等”的探究;小组讨论。

教学流程:

【导课】。

同学们,你们看我左手拿着一块布,右手拿着一把剪刀,现在我用剪刀把布片剪开,同学们仔细观察,随着两把手之间的角逐渐变小,剪刀刃之间的角怎样变化?(学生答:也相应变小)如果把剪刀的构造看作两条相交的直线,这就关系到两条相交直线所成的角的问题(板书课题)。

【阅读质疑,自主探究】。

请大家阅读课本p,回答以下问题(自探提纲):

2、什么样的两个角互为邻补角?什么样的两个角互为对顶角?

3、对顶角有什么性质?你是怎样得到的?

【多元互动,合作探究】。

同学们阅读教材后,对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分小组讨论,然后老师针对自探提纲的问题让学生回答。先让学困生、中等生回答,优等生做补充、归纳,特别是问题3的第2问,最后老师强调:

1、注意“互为”的含义。邻补角和对顶角都是要两个角互为邻补角或对顶角。

2、“邻补角”这个名称,即包含了这两个角的位置关系,还包含了数量关系,对顶角一定是两条相交直线所构成的,这是一个前提条件。

3、“对顶角相等”的推导过程。

平行线与相交线北师大版数学初一教案篇十一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探索并掌握平行线的性质;。

2.能用平行线的性质定理进行简单的计算、证明.

过程与方法目标:

2.经历观察、操作、想像、推理、交流等活动,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推理能力和有条理表达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通过对平行线性质的探究,使学生初步认识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科学的思想方法,激发学生探索创新精神.

l重点:

1.平行线性质的研究和发现过程;。

难点:

l教学流程:

一、情境引入。

1、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2、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3、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反过来,如果两条直线平行,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各有什么关系呢?

如图,直线a与直线b平行.

如图,直线a与直线b平行,被直线c所截.测量这些角的度数,把结果填入下表内.

平行线与相交线北师大版数学初一教案篇十二

1.(知识点1)为了测量调查对象每分钟的心跳次数,甲同学建议测量2分钟的心跳次数再除以2,乙同学建议测量10秒钟的心跳次数再乘6,你认为哪位同学的建议更具有代表性()。

a.甲同学b.乙同学c.两种建议都具有代表性d.两种建议都不合理。

2.(题型一)某市期末考试,甲校满分人数占本校总人数的4%,乙校满分人数占本校总人数的5%,则两校满分人数相比()。

a.甲校多于乙校b.甲校与乙校一样多c.甲校少于乙校d.不能确定。

平行线与相交线北师大版数学初一教案篇十三

4.最小的正整数为______,最大的负整数为________,最小的自然数为________,最小的非负数为______,最大的非正数为________,最大的负数为________.

5.小于6的所有正整数的和是________.

6.点a在数轴上表示的数是+1,从点a出发,沿数轴向左平移3个单位长度到达点b,则点b所表示的数是________.

7.在数轴上,与表示-1的点距离为2的点所表示的数为________.

8.小明在写作业时不慎将两滴墨水滴在数轴上,根据图中数值,判定墨迹遮盖的整数共有________个.

12.一辆货车从百货大楼出发负责送货,向东走4千米到达小明家,继续向东走1千米到达小红家,然后向西走10千米到达小刚家,最后回到百货大楼.以百货大楼为原点,向东的方向为正方向,用1个单位长度表示1千米,请你在数轴上表示出小明、小红、小刚家的位置。

平行线与相交线北师大版数学初一教案篇十四

教学要点:

1能用尺规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

2.能利用尺规作角的和、差、倍。

教学环节:

第一环节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的作法示范。

第二环节能利用尺规作角的和、差、倍。

第三环节巩固,练习与延伸。

第四环节布置作业。

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1、经历尺规作角的过程,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增强学生的数学应用和研究意识。

2、能按作图语言来完成作图动作,能用尺规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

教学重点:能按作图语言来完成作图动作,能用尺规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

教学难点:作图步骤和作图语言的叙述,及作角的综合应用。

教学方法:猜想、实践法。

教学过程:

一问题的提出:

如图,要在长方形木板上截一个平行四边形,使它的一组对边在长方形木板的边缘上,另一组对边中的一条边为ab。

(1)请过点c画出与ab平行的另一条边。

(2)如果你只有一个圆规和一把没有刻度的直尺,你能解决这个问题吗?

二.新课:。

内容一:(请按作图步骤和要求操作,别忘了留下作图痕迹)。

(一)用尺规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

平行线与相交线北师大版数学初一教案篇十五

1.理解同底数幂的乘法法则.

2.运用同底数幂的乘法法则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3.在进一步体会幂的意义时,发展推理能力和有条理的表达能力.

【学习方法】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

【学习重点】正确理解同底数幂的乘法法则.

【学习难点】正确理解和应用同底数幂的乘法法则.

平行线与相交线北师大版数学初一教案篇十六

1.三角形的下列四种线段中一定能将三角形分成面积相等的两部分的是()。

a.角平分线b.中位线c.高d.中线。

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三角形的角平分线能把三角形分成面积相等的两部分。

b.三角形的三条中线,角平分线都相交于一点。

c.直角三角形三条高交于三角形的一个顶点。

d.钝角三角形的三条高所在直线的交点在三角形的外部。

3.角形的角平分线、中线和高()。

a.都是射线b.都是直线。

c.都是线段d.都在三角形内。

平行线与相交线北师大版数学初一教案篇十七

1.某市期末考试中,甲校满分人数占4%,乙校满分人数占5%,比较两校满分人数()。

a.甲校多于乙校。

b.甲校与乙校一样多。

c.甲校少于乙校。

d.不能确定。

答案:d。

解析:解答:因为没有给出两校的总数,所以两校的满分人数也无法比较.

故选:d.

分析:由于缺少两校的总人数,因此无法判断.已知百分比比较多少时,要有总数,当总数不确定时无法比较大小.

2.班长对全班同学说:“请同学们投票,选举一位同学”,你认为班长在收集数据过程中的失误是()。

a.没有明确调查问题。

b.没有规定调查方法。

c.没有确定对象。

d.没有展开调查。

答案:a。

解析:解答:根据班长对全班同学说:“请同学们投票,选举一位同学”,而没有明确选举一位学习优秀,还是品质优秀,调查的问题不够明确。

故选:a.

平行线与相交线北师大版数学初一教案篇十八

教学目标:

1.经历探索整式除法运算法则的过程,会进行简单的整式除法运算;。

2.理解整式除法运算的算理,发展有条理的思考及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可以通过单项式与单项式的乘法来理解单项式的除法,要确实弄清单项式除法的含义,会进行单项式除法运算。

教学难点:确实弄清单项式除法的含义,会进行单项式除法运算。

教学方法:探索讨论、归纳总结。

一、复习回顾。

活动内容:复习准备。

1.同底数幂的除法。

同底数幂相除,底数不变,指数相减。

2.单项式乘单项式法则。

单项式与单项式相乘,把它们的系数,相同字母的幂分别相乘,其余字母连同它的指数不变,作为积的因式。

二、情境引入。

活动内容:由生活常识“先见闪电,后闻雷鸣”的例子引出课题。

三、探究新知。

活动内容:

1.直接出示问题,由学生独立探究。

你能计算下列各题吗?如果能,说说你的理由。

一、学习目标:1、熟练地掌握多项式除以单项式的法则,并能准确地进行运算.

2、理解整式除法运算的算理,发展有条理的思考及表达能力.

二、学习重点:多项式除以单项式的法则是本节的重点.

三、学习难点:整式除法运算的算理及综合运用。

平行线与相交线北师大版数学初一教案篇十九

了解数据收集与整理的基本方法,学习设计调查问卷,体会并掌握数据收集的过程.

过程与方法。

收集数据的过程要有组织性,也要有认真的态度,积极参与,在与他人合作的过程中共同完成.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数据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作用,逐步养成用数据说话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

重点:掌握数据收集的基本方法,设计调查问卷.

难点:掌握数据收集的方法,会设计调查问卷.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享有“杂交水稻之父”美称的袁隆平爷爷,为了寻找理想的水稻育种材料,他北至黑龙江,南到海南,观察了数不清的稻田,他对水稻生长的土壤肥沃情况、植株生长高度、植株的产量等各方面的数据进行了系统的收集,然后进行比较,最后筛选出了满意的材料,培育出了深受农民喜爱的杂交水稻.

要想发现一个事物的规律,就需要我们收集大量的数据,从中发现它们隐含的规律.

在生活中,我们会从报纸、电视或者网络上见到很多的数据,它们是信息的载体,我们的生活离不开数据,我们随时随地都在和数据打交道.本节课我们来学习如何收集数据.

问题展示:班级要举办元旦联欢晚会,如果由你来策划这次活动,你将如何安排节目?

学生合作探究,然后由代表发言.

师:要想解决这个问题,我们需要经历这样的活动过程:。

第一步:明确调查问题——同学们喜欢什么样的文艺节目;。

第二步:明确调查对象——全班每位同学;。

第三步:选择调查方法——采用调查问卷法;。

第四步:展开调查——每位同学填写问卷;。

第五步:记录结果,分析处理;。

第六步:得出结论.

师:此次调查问卷是如何设计的?你知道如何来设计调查问卷吗?

学生看书、交流,并举手回答.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19426465.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