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结是在一段时间内对学习和工作生活等表现加以总结和概括的一种书面材料,它可以促使我们思考。在写总结时,可以先梳理好要点,然后逐条进行分析和总结,确保全面、客观。最后,请大家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总结,勇敢地面对自己的成绩和不足,为下一个目标做好准备。
送别诗总结教学总结篇一
1、知识与技能:能辨识《长亭送别》中的艺术手法并分析其作用与效果,并初步尝试与学生一起解读与分享《西厢记》的艺术价值与深远影响。
2、过程与方法:品读与交流。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在分析《长亭送别》艺术手法的过程中进一步加深理解崔莺莺的人物形象与其爱情观。
说明:
本课为“《长亭送别》之三:艺术特色”,即第三课时,旨在集中分析本篇的艺术手法并分析其作用与效果,以便于学生对此形成较为全面和透彻的认识,并期望其能在其它诗词鉴赏和其它同类型文章的`解读过程中迁移此种能力。
在此之前的两个课时,第一课时主要目标为:进一步了解元杂剧的特点与成就;了解王实甫及《西厢记》,梳理本文的主要结构并用简洁的语句概括其主要内容。第二课时主要目标为:解读崔莺莺的人物形象,认识王实甫《西厢记》反封建礼教的意义,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爱情观。
2、教学难点:通过对《长亭送别》的艺术特色的解读来认识《西厢记》的艺术价值与深远影响。
1、检查预习与导入新课。
(1)回顾预习问题:
a、你认为《长亭送别》主要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
b、你认为《长亭送别》主要运用了哪些修辞方式?其表达作用是什么?
c、你认为《长亭送别》的语言风格是怎么的?请举例予以说明。
(2)导入新课:《西厢记》的流传原因(思想价值和艺术特色)。
说明:本课时的艺术手法主要从三个角度来思考,即:表现手法、修辞方式、语体风格。
2、品读与交流:
(1)引导学生正确辨识本文运用的各种艺术手法。
(2)能具体以实例来分析这些艺术手法的作用和效果。
说明:学生自主选择、积极交流,教师加以引导、适当点拨,在认识《长亭送别》的艺术手法的过程中,加深理解本篇所提出的爱情观和人生观的进步性,深刻体悟《长亭送别》的艺术价值。
3、教师小结:《长亭送别》的艺术特色,并与学生分享《西厢记》的艺术价值与深远影响。
4、布置作业:修改并点评《长亭送别诗意》。
042:《长亭送别》诗意。
上海市光明中学刘吉朋。
山色四围残照里,
西风瘦马长亭边。
疏林不驻远行客,
数线深愁绕暮烟。
(两意徘徊隔暮烟。)。
(后记:第二句原为“古道”,以前的学生陈馨怡建议改为“长亭”。我虽属意“古道”,然其平仄不当,而“长亭”二字扣题甚紧,吾心亦同之。并于课堂内直呼陈为吾“一词之师”也。此为后记。)。
送别诗总结教学总结篇二
2、通过演唱和对歌曲的艺术处理提高学生的音乐表现力。
2学情分析。
学生声乐零基础,声乐必须从头抓起。想要改变学生以前的错误的唱歌方式,是一件困难的事。需要从学生呼吸方法上改变。《送别》是一首具有衔接意义的歌曲。难度不大,学起来容易。
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学会演唱歌曲,理解歌曲情感意境。
2.了解陈叔同。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唱出歌曲所表达的情感。
4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导入。
1、欣赏根据四大名著改编的电视连续剧主题歌《敢问路在何方》。
师:同学们,今天在上新课之前,我们先来欣赏一首歌,并且请大家来猜猜它的歌名?
播放歌曲《敢问路在何方》。
2、简介歌曲。
这首歌曲是依据我国四大古典名著《红楼梦》改编的电视剧主题歌曲《枉凝眉》。四大古典名著是我国文化的瑰宝,尤其在中央电视台将其拍摄成电视剧后,其主题旋律传遍了大江南北,成为广大群众非常喜爱的电视歌曲。主题歌曲恰如其分的突出作品的主题,起到了歌颂主题思想,帮助观众明确理解作品思想内涵的作用。
二、认识作者:。
1880年9月生于天津,1918年在杭州虎跑寺出家,1942年10月逝世于福建泉州开元寺。李叔同是第一个向中国传播西方音乐的先驱者.
除音乐、戏剧外,绘画、书法、诗词均所擅长。名画家丰子恺、音乐家刘质平等文化名人皆出其门下。主要音乐代表作品有《送别》、《西湖》、等。
三、歌曲介绍:。
1945年,在杭州第一师范人教的李叔同,写了这首著名的《送别》。它属于李叔同早年的创作的“学堂乐歌”,所谓“学堂乐歌”是指清末明初一批有抱负的知识分子,鼓吹音乐对思想启蒙的重大作用,积极倡导在学校中开设音乐课,同时,一些在日本留学的青年学子,借当时流行于日本和欧美的曲调填上新词,编成新的歌曲。此外“学堂乐歌”还常常采用中国国典诗词来填写新的歌词。李叔同的《送别》就具有这些鲜明的“学堂乐歌”的特点,一是,古典诗词体填写歌词,二是,选用美国流行曲调作谱。不了解这些背景,难免会对《送别》不同于现代歌曲的某些特点感到困惑和不解。
四、学唱歌曲。
1.听音范唱播放《送别》。
师:我们在听到时候看看这首歌曲是几拍子,速度?
生:回答。
师:概括,四四拍、中速稍慢、、再次听《送别》。
师:一起来听听这首歌曲,注意歌曲的特点和情绪。
师:谁来说说歌曲的特点和情绪?
师:好,那么下面把旋律带上跟着老师一起学唱这首歌曲。
1、先来朗诵一遍歌词。
2、学生一起朗诵。
3、老师领唱简谱。
4、学生聆听歌曲,跟着音乐轻声哼唱。
5、教师领唱。
6、学生一起唱。
三、扩展。
除了这首《送别》外,你们知道的还有哪些关于离别惆怅的歌曲或者诗歌文章呢?
李白写了很多离别的诗篇,其中有两首很有名:。
《赠汪伦》李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五、课堂小结:。
1、今天我们一起欣赏演唱了这首清新、淡雅、优美的《送别》。在这里老师真诚地希望同学们珍惜我们现在的师生情、同学们,在学习和生活中少一点冲动与矛盾,多一点宽容和帮助,为我们的和谐班级、和谐校园、和谐社会,做出自己的努力,也让我们将来的离别不留遗憾。
2、今天的音乐课就要结束了,谢谢大家!
六、课后作业。
你来试一试:借用《送别》的旋律,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填上一段新词,唱给家人听。
送别诗总结教学总结篇三
《黄鹤楼送别》是一文诗兼美的“文包诗”形式的课文,以一个生动的故事再现了《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这首诗的创作情境。《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是李白为孟浩然所作的一首送别诗,但它却不同于“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这样一种深情体贴的送别。从李白、孟浩然两人关系来看,虽带有一丝依恋,几许惆怅,但更多的是李白表达自己的敬仰与向往,是一种富有诗意的送别,基于这一点,文章充满了诗情画意。
在引导学生感受全文意境的环节,我分三步进行设计在。第一步:第二自然段让学生抓住重点字词体会李白与孟浩然之间的依依惜别之情;第二步:第三自然段放手让学生去读,思考能从中读出什么?主要让学生体会年轻的李白对孟浩然的敬仰之情和孟浩然作为一个老大哥对小弟的安慰,感受浓浓的兄弟情深。第三步:第四自然段的教学主要让学生自读,产生疑问:为什么李白伫立在江边,凝视着远方?引导学生走进李白的内心,倾听李白的心声。这一部分的教学我觉得因为班级学生的素质比较好,再加上我引导得巧妙、得当,课堂的气氛比较活跃,教学效果较好。
文包诗的课文主要是再现了古诗的意境,帮助学生学习古诗。教学时,在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后,我出示了古诗,先让学生自读,然后指名学生读,要求读出诗的节奏和韵味。接着进一步让学生结合课文内容,用自己的话说说古诗的大概内容,在此基础上进行了集中交流。最后我又让学生质疑:你们还有什么问题吗?这就是我在设计教学时考虑不细致的地方。由于我提的问题放得比较开,学生提出的一些问题就偏离了我的初衷。
我的目的是让学生提一些字词理解方面的问题,但由于我设计问题时没给学生一个明确的方向,学生便提出了这样一些问题:为什么诗题是“广陵”而诗句中却是“扬州”?为什么诗句中用“唯见”而不用“只见”?这一些问题可以说就影响了我的教学。所以,在以后的备课中,对于问题的设计,应该多作考虑,以避免在上课时出现偏差。
送别诗总结教学总结篇四
《送别》是李叔同先生20多岁时在日本留学时所作。全词紧扣主题,营造了让人迷醉的意境,充满了对人生的无奈。
首先想到了创设情境,不过在诗词教学中尽可能从诗词的角度去营造氛围,于是想到了李白送别孟浩然,留下孤帆远影;王维送别好友,劝君更尽一杯酒;王昌龄“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试图通过这些诗词句的调用引导学生进入一种诗词的境界,顺其自然进入到本词的教学中。个人认为比较好的引导了学生,不过由于本人在朗诵表演等方面才能欠缺,未能通过声情并茂的述说达到预设的效果。
接下来疏通词句,整体感知词的大意。引导学生去读,读准确、读通顺,注意诗歌的停顿、大致了解诗歌的内容。因为字面意思并不复杂,因此在此处我主要设置了几个问题:诗人在什么地方送别了自己的亲友?长亭是什么地方?什么是古道?诗人站在长亭古道,想着亲友就要离家万里,他的心情如何?其实此处一方面在疏通字句,一方面通过朗读、理解字句,来领悟心情。至于学生能够领悟多少,那得看学生自己的亲身经历或者说体验,所以此处引导学生设身处地的想自己生活中的经历,以引起共鸣。
相较而言,第二节更直接,因此引导学生抓住直接抒发情感的句子,来诵读来理解来感悟。抓住句子“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一壶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抓住词语“尽”、“浊”,“寒”来细读词。第一小节主要引导学生抓住景物来感受别情,进而领会写法。
虽然我有自己的一些想法,在教学中也注重一遍一遍的朗读,但总感觉满怀的愁绪没有通过朗读表达出来,所以朗读是苍白的,表情是凝滞的。那种哀而不伤,愁而不悲,魂牵梦绕的离情别意未能如音乐那样哀婉。
送别诗总结教学总结篇五
《送别》这首歌曲是一首大家都耳熟能详,传唱至今的学堂乐歌,也是首次出现在本册教材中。作为小学三年级的学生但说学唱歌曲旋律难度并不大,最大的难度在于如何体验歌曲的情境,表达歌曲的情感。通过本课的教学做以下几点反思:
1、上课开始,我以送别的器乐曲(口琴演奏)做欣赏,使学生较快的体验感受歌曲,紧接着伴随乐曲做背景音乐、欣赏了部分图片、分别从歌曲曲内容和主题两方面来展现。在进行体验和欣赏的`同时,使学生较快的熟悉了歌曲的旋律,为后面歌曲的学唱以及情感的把握奠定了基础。但同时我也遇到一个问题:在欣赏和体验的过程中,有部分同学已开始跟音乐进行了学唱,这会影响到欣赏的目的,应在进行之前做好指引。
2、在新课教学开始时候,我选择从歌词入手,选用前面的器乐曲做背景音乐,进行了配乐诗朗诵,并带领学生把握好语速与换气,使诗歌和音乐做到很好的融合。在前后三次的聆听后,让学生跟随音乐,带歌词进行了自学演唱,并指导学生音量和歌唱情绪的控制。接下来,聆听了范唱,更直观的让学生了解了这首歌曲,并跟随范唱进行学唱以纠正个别小的错误,此部分的进行相对比较顺利,但在学生自己学唱的过程中,个别节奏和音准的错误没有及时纠正。本想的是后面跟钢琴学唱时进行专门处理,结果在后面处理时,感觉到学生已经形成了习惯,很不容易纠正,所以在以后的教学中,遇见有问题的地方应及时纠正。
3、处理歌曲演唱时,跟钢琴伴奏进行了演唱,处理了乐谱中的休止符和不易把握的节奏,并将乐曲划分成三个部分来进行讲述,原本想的是,通过三个部分划分讲解,让学生更深刻的来了解歌曲的内容和意境,但由于语言功底太差,无法更好的对各部分进行渲染,使得效果恰恰相反,只有极少部分学生可以跟着老师的讲解进行学习,大部分同学已经没有了热情,这个问题的出现使我反思到,这一部分的教学可以换其他的方法来实现或者简化程序,因为最终的目的是让学生把握全曲三部分的情绪的变化(主要表现就是声音的控制和情感处理上)。如果使用钢琴分别演奏三部分,让学生进行听辨并进行模仿,这样的效果也许会更好一些。
4、歌曲分析后,分别跟随钢琴伴奏和音乐伴奏进行了全曲的演唱,在跟随音乐伴奏演唱时,指导学生把握节奏,辨别了音乐伴奏的前奏和间奏,最后对学生进行了引申教育,珍惜时间,珍惜所拥有的。
纵观全课,教学任务已基本完成,时间控制相对较好,但是在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情感体验方面还需加强,歌曲的处理和准确性上要做到更精细,要不断学习,丰富教学语言,在教学过程中时刻注意学生动态,随机应变,上好每一节音乐课。
送别诗总结教学总结篇六
著名特级教师薛法根老师也曾说,文本的教学价值需要教师自己在反复地研读教材中去挖掘、发现、定位;需要教师变换角度思考,用儿童的眼光阅读、体会。《黄鹤楼送别》是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的一篇阅读课文,它不同于一般课文在于它是属于“文包诗”,“文包诗”是苏教版特有的课文类型。所以在教学设计以及教学过程中,我始终都遵循“文包诗”的教学原则——“诗文结合,理解诗意”。
《黄鹤楼送别》课文描述了李白与孟浩然的相遇相知、惺惺相惜、高山流水般的深厚友谊,当读者真切体会后都会被这样的深厚友谊所打动。这样真诚厚重的友谊,无疑是一缕清澈的阳光,照亮了孩子们的心灵世界,让他们懂得怎样才是真正的友谊,怎样的人才是真正的朋友。这篇课文不但在语文的工具性上给学生学习“文包诗”以及创作“文包诗”一个很好的范例,同时也是一份思想性、教育性很强的教材。
从语文教学的角度考虑,学习“文包诗”这样的课文,诗与文是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的。如果把古诗学习作为一个课时,那就如同学习两篇不同体裁的文章,也就把诗文分割开来了。这样明显是不符合“文包诗”创作的初衷。所以,我尝试设计用一节课学完整篇课文,在第二课时,安排表演、课外拓展和一篇“文包诗”的小练笔。但是这样的设计明显是使第一课时容量过大,所以我最后修正为第一课时学习生字新词,充分朗读课文,初步体会课文感情,第二课时安排学生深入体会感情,琢磨精彩词句,拓展部分安排展示所收集的课外诗句,而小练笔就作为课外训练的一项内容。这样的设计就使重难点的解决得到更加充分的时间。
教学实践证明,学生虽然是五年级的学生,有一定的自学能力,但是对于一篇新的课文,特别是“文包诗”这种类型的文章,也未必能马上把诗文进行对照理解,还是必须有一定的初步朗读时间。在充分朗读之后,学生对于课文所表达的感情就有了初步的体会。但也不能忽视课前预习这一环节,课前,学生收集了有关的资料,但是该如何处理这些资料呢?课堂上是没有那么充分的时间,所以我让学生在课前进行了交流,所以就节约了课堂的时间。事实证明,这样的设计大大提高了课堂的效率。对于课外有关“离别”、“友情”的古诗就放在第二课时的课堂环节上,这既是课堂的延伸,又是内容的充实,所以对于课堂的作用是明显的。尽管这样处理了教学内容,但是在教学过程中,我还是比较重文,对文诗结合处理得还不够细,导致了个别古诗中的字词理解还处于单纯古诗教学的形式。
在朗读的设计上,包括个人读、小组读、分角色读、表演读、齐读等形式都在课堂上有所体现,但是由于重点词语的引导理解还不够,导致了个性朗读有所欠缺。在表演读环节最为精彩,学生对于人物感情把握得比较到位,并且对于表演性的学习形式也很感兴趣,基本可以说已经解决了本课的重难点。
在理解课文的设计中,我还抓住空白的地方让学生尽情地想象。如在理解课文一、二自然段后,我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如果孟浩然不去扬州,他们会在一起说什么?做什么?”在充分诵读李白送别孟浩然的情景后,又让学生去想象“岸边杨柳依依,江上沙鸥点点,李白仰望蓝天白云,他想——”这些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想象能力的培养,并且适当地填补了空白,让课文中人物的思想感情更深地植根于学生的内心。
送别诗总结教学总结篇七
《送别》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语文出版社)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第24课的一首送别诗,诗人抓住具有象征意义的事物——杨柳,通过描写、渲染,抒发离愁别绪。
知识与能力:
1、课文注释或查字典、词典,体会诗句的含义,体会诗的意境。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培养学生搜集信息的能力、自主学习的能力、想象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采用学生自读、教师点拨辅导、自读测试的教学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1、感悟诗歌的内容,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情景,体会朋友之间的深厚友谊。
2、激起对祖国诗歌的热爱之情,培养课外主动积累诗歌的良好习惯。
1、引导学生理解时局的意思。
2、想像诗歌中所描绘的情景,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学生分析:八年级的学生经过初中一年的学习,逐渐变的稳重成熟起来。一方面正处于发展独立思维和理性思维的重要阶段,这是积极的一面。另一方面不愿意发表个人意见。教师一定要善于捕捉学生的兴趣,唤起他们的主动性。
1课时。
课件、学生收集送别诗。
一、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还记得《赠汪伦》这首诗吗?谁来背一背?(生背诵《赠汪伦》)。
师:谁来说说这首诗的作者李白为什么写这首诗。(因为李白要回家乡去了,汪伦很舍。
不得他,亲自来送他,李白很感激汪伦)。
师:从古到今,人们在离别的时候总是特别的难过。今天,让我们一起回到隋朝去,再次体验一下离别的愁绪。
师:板书课题。(《送别》)。
二、学习古诗。
(一)复习学习古诗的方法:
师:谁还记得学习古诗的三大步骤?
生:1、解诗题,知作者。
2、抓字眼,明诗意。
3、多诵读,悟诗情。
师:你们的记性都很好。现在,让我们根据学习古诗的这三大步骤,来学习这首古诗。
(二)自主合作学习古诗。
1、解诗题,知作者。
师:通过预习,谁来说说这首诗的题目应该怎么解释?
生:诗人抓住具有象征意义的事物——杨柳,通过描写、渲染,抒发离愁别绪。
2、抓字眼,明诗意。
师:现在就请同学们根据学古诗的第二个步骤:四人小组合作学习这首古诗,熟读古诗,借助文后注解或字、词典,理解字词,翻译诗句,做好讲解古诗的准备。可以用铅笔在旁边做批注,写下你们的解释或感受。
(1)学生自愿或学习小组推荐1个学生讲解古诗。
(诗意:杨柳青青柳条垂地,杨柳飞舞漫天柳絮。折柳相送杨花散尽,借问行人何时是归期。)。
(2)教师指点,指出这首诗中的几个关键的字词。
著:接触,贴近。漫漫:遍布的样子。
柳条折尽:折柳条是古人表示送别的一种象征。“柳条折尽”表明思念志深,恋恋不舍。行人:出征的人。
(3)小组有感情地朗读古诗,合作探究体会诗的意境。
a、想象描述“杨柳青青著地垂,杨花漫漫搅天飞”是一个什么样的`图景。
b、作者这时有心情赏景吗?为什么?
c、你如何理解后两句的含义。
d、你认为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从这首诗中,你看见了什么?感。
受到什么?
小组经过一番讨论、探究,发言如下:
a、首先,折柳送别在古诗中早有表述,在后来的唐代折柳相送更成为一种生活的情趣。所以,开篇即写杨柳,很吻合送别的情趣。其次,作者创设的这种情景也烘托了送别的气氛。杨树柳树的枝条一片青翠,已经垂到地上,杨花纷纷扬扬漫飞舞。这两句诗,为下面作者升华离之情作了很好的铺垫。
b、看似大好的春光,却不得不面对离别,怎能不让人更加伤感。杨花“搅天飞”,一个“搅”字,既写了杨花一铺天盖地,也表现一种纠缠清、难以割舍状态。这样的景色只能增加作者的离愁别绪,无心赏景。
c、后两句写杨花尚有飞尽之时,反衬出征归期难料,从而更加重了离别的悲凉气氛。
d、从字面上看,这是首送别诗,抒发诗人离愁别绪。也有人把它理解为影射、讽刺隋朝统治者的诗,诗人以“杨柳”之“杨”谐“杨广”之“杨”;以写杨柳、杨花铺天盖为名,行揭露统治者凶残暴虐之实。最后,假借“柳条折尽飞尽,借问行人归不归”问话,表达百姓对统治者的诅咒:杨氏王朝终究要垮台,看你横行到几时!
3、多诵读,悟诗情。
(1)复习诵读方法。
师:刚才我们学习了古诗,了解了古诗的大意,接下来请同学自己带上感情,把这首古诗。
美美地读一读,能背诵的同学就背下来。
师:学完古诗,应该做什么呢?(多诵读,悟诗情)谁还记得诵读古诗的方法有几种?(小。
组读、轮诵、叠诵、表演读、唱诵……)。
(2)现在,就请你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以四人小组为单位,有感情地朗读这首古诗,
朗读的时候不要影响其他小组。
(3)汇报:哪个小组愿意有感情地读一读这首古诗?
(4)让我们一起有感情地读一读这首诗,可以带上自己的动作。
三、能力训练:我们能不能分角色表演一下当时的情景呢?
1、学生先以小组为单位,集体合作设计这分别情景的表演,要注意事情发生的时间、环。
境,人物的动作、语言、表情等等。
2、学生自愿或推荐表演,表演后师生共同评议,选也最佳表演小组。
3、根据表演效果,再看注释或查字典,理解诗句的意境。
四、练习。
比比谁的反应快。
1、___________________,杨花漫漫搅天飞。
2、著:________。
3、“搅”这个字读________。
4、柳树的颜色是________。
5、古诗前两句是写景还是写送别的?
6、这首古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
同学们反应都很快,有兴趣的下课后自己出几道题目考考自己的好朋友。
五、课外拓展。
你们还记得以前学过的送别诗吗?(生自己说说以前学过的或读过的送别诗)今天我们学习又学了一首送别的诗,这里还有几句送别的诗句,让我们一起读一读。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六、总结。
一首简短的古诗,往往包含着诗人的不同感情,希望同学们课后能自己找几首古诗来反。
复诵读,感受作者的思想感情。
七、作业:
1、背诵并默写《送别》。
2、搜集并阅读有关友人送别的诗歌,体会诗人的感情。
送别诗总结教学总结篇八
(一)引导学生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提纲挈领地了解剧情,准确地把握人物的思想感情与性格特征。
(二)体会课文中情景交融的境界,了解景物描写的作用。
(三)体会课文修辞方法多种多样,融古代诗词与民间口语为一体的语言特色。
二、难点、重点分析。
分析:《长亭送别》并没有曲折复杂的戏剧情节,其艺术魅力主要来自对人物心灵的深刻探索和真实描摹。作者将艺术触角伸展到处于“长亭送别”这一特定时空交叉点上的莺莺的心灵深处,细腻而多层次地展示了“此恨谁知”的复杂心理内涵――交织着对“前暮私情,昨夜成亲,今日别离”的亲人的百般依恋,对即将来临的“南北东西万里程”的别离的无限悲戚,对逼求“蜗角虚名,蝇头微利”而“强折鸳鸯在两下里”的做法的深深怨恨,对当时司空见惯的身荣弃妻爱情悲剧的不尽忧虑。同时,也深刻而令人信服地揭示了这一复杂的心理内涵的纯净的灵魂美。莺莺在送别张生时的依恋、痛苦、怨恨、忧虑,都是与她美好的爱情理想紧紧地联系在一起的。她对张生的爱,是相互倾慕的产物,丝毫没有掺杂进世俗的考虑和利害的打算。在她看来,金榜题名,是“蜗角虚名,蝇头微利”,不是爱情的前提和基础,“但得一个并头莲,煞强如状元及第”,她所追求的是纯真专一、天长地久的幸福爱情,而不是封建的“家世利益”,因此,临别时,她不忘叮嘱张生“得官不得官,疾便回来”,与老夫人的态度形成鲜明的`对照。总之,莺莺的态度突出地表现了她的叛逆性格和对爱情的执着,她的离愁别恨中闪耀着重爱情轻功名、反抗封建礼教的思想光辉。作品撼人的艺术魅力就在于它不仅写出了人物心灵中颤动着的爱情旋律,而且写出了激荡着巨大感情潮汐的人物心灵。
课文中有四处表现了莺莺珍重爱情、轻视功名利禄的思想感情。
【幺篇】:“但得一个并头莲,煞强如状元及第。”
【朝天子】:“‘蜗角虚名,蝇头微利’,折鸳鸯在两下里。”
科白:“张生,此一行得官不得官,疾便回来。”
【二煞】:“你休忧‘文齐福不齐’,我只怕你‘停妻再娶妻’。休要‘一春鱼雁无消息’!我这里青鸾有信频须寄,你却休‘金榜无名誓不归’。”
(二)如何体会剧中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
分析:《长亭送别》这一折以景物描写设置戏剧环境;渲染气氛,与主人公的离愁别恨天然浑成,达到了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
【端正好】一曲,点染了一幅空间广阔、色彩斑斓的图画:蓝天白云,黄花满地,西风凄紧,北雁南飞,霜林染红。前一句,一句一景,以具有深秋时节特征的景物,衬托出莺莺为离别所烦恼的痛苦压抑心情。后两句是莺莺的自问自答,在为离别的痛苦而流了一夜眼泪的莺莺心目中,经霜的树林是被她的离情感动而变红的。“染”、“醉”二字,下得极有分量。前者不仅把外射的感受化为具有动态的心理过程,而且令离人的涟涟别泪,宛然如见。后者既写出了枫林的色彩,更赋予了在离愁的重压下不能自持的人的情态。至此,萧瑟的秋景与悲凄的心境化而为一,无法分开,创造了委婉深沉、令人感伤的悲凉意境。
【一煞】一曲,以青山疏林,淡烟暮霭,夕阳古道,禾黍秋风,构成一幅深秋郊外黄昏的画面。和【端正好】中的清晨景象相比,氛围更加萧瑟凄冷。“青山隔送行,疏林不做美,淡烟暮霭相遮蔽”,是写莺莺怅然痴立,极目远送,流露出欲见不能的惆怅和不忍离去的眷恋。“夕阳古道无人语,禾黍秋风听马嘶”是写耳闻,进一层表现她的惆怅和眷恋。“无人语”不仅是写在寂寞的夕阳古道上听不到一点人说话的声音,而且是写莺莺感叹张生离去,欲语无人。夕阳古道,原来还有切切私语,现在却归于一片寂静。这情景本来就够冷清凄凉了,偏偏这时候传来马的嘶鸣,它打破了夕阳古道上的沉寂,也撕裂了莺莺本来就破碎的心。马鸣之处,正是张生所在之地!听到马的叫声而见不到骑马远去的亲人,莺莺的心情可想而知。“无声”和“有声”两相映衬,更加衬托出当时环境的凄凉和莺莺痛不欲生的悲哀。这支曲子以景衬情,化情入景,情景交融,生动展现了莺莺“离愁渐远渐无穷”的心境。
【一煞】与【端正好】两相辉映,并与【滚绣球】曲中“恨不倩疏林挂住斜阳”互相照应;【收尾】以“四围山色中,一鞭残照里”再次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心境;此外,本折中还有其他几处的景物点染。这就自始至终、相当完美地描写了送别的场景和环境,使全折具有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
分析:王实甫的戏曲语言以富于文采为特色,曲词之美,与剧作的故事之美、人物之美、意境之美和谐统一。这在《长亭送别》一折中尤为突出。
1.运用多种多样的修辞方法生动形象地表现人物的心理。
全折运用了比喻、夸张、用典、对比、对偶、排比、反复、叠音、设问等多种修辞方法。特别是巧用夸张,并与比喻、用典、对比等结合,因情随物而设。例如,“听得道一声‘去也’,松了金钏;遥望见十里长亭,减了玉肌”,“昨宵今日,清减了小腰围”,夸张地表现感情折磨下的身心憔悴;“将来的酒共食,尝着似土和泥。假若便是土和泥,也有些土气息,泥滋味”,“泪添九曲黄河溢,恨压三峰五岳低”都是夸张兼比喻,写离别之情,达到愁极恨绝、无以复加的地步;“淋漓襟袖啼红泪,比司马青衫更湿”,用了“红泪”和“青衫泪”两个典故,是夸张兼用典,形容伤心之至。作品中的夸张描写,大都将人物感情寄附于客观事物,借助鲜明生动的形象来展示人物的内心世界,具有强烈的感染力。
2.融古代诗词与民间口语为一体。
作者善于化用名句中的优美成句,也擅长提炼现实生活中的白描俊语。曲词或秀丽典雅,含蓄悠长;或质朴自然,活泼爽利。既有诗词意趣,又不失元曲本色。例如,范仲淹《苏幕遮》词中“碧云天,黄叶地”是咏秋名句。王实甫易“叶”为“花”,移入【端正好】一曲,与飞雁、霜林一起,组合成一幅新的暮秋图,完全切合剧中的情景和离人的心绪。【收尾】“遍人间烦恼填胸臆,量这些大小车儿如何载得起”句,是对李清照《武陵春》词“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意境的再创造,极其形象地传达出人物心灵所承受着的感情重压。【叨叨令】【快活三】两支曲子,出语当行,极富生活气息。【脱布衫】前两句是诗词的格调,写莺莺眼中的秋景;后两句是生动的口语,写莺莺眼中的张生。正是这萧瑟的秋色,映衬着愁苦的张生。既抒写了莺莺的情绪,也描写了张生的神态。在《长亭送别》中,这两幅笔墨,交替并用,得心应手,炉火纯青,为多侧面、多色彩地再现人物的情感节律,提供了成功的艺术手段。
三、教学过程设计。
(一)作者简介。
王实甫(约1260~1336),名德信,字实甫,大都(现在北京市)人,元代著名杂剧作家。剧作大都以青年女性反抗封建礼教为题材,塑造了崔莺莺、红娘、刘月娥等不同妇女的典型形象。他的作品戏剧性强,曲词优美,对元杂剧和后来戏曲的发展有很大影响。《西厢记》(原名《崔莺莺待月西厢记》)是他的代表作。
(二。
送别诗总结教学总结篇九
经过几天辛苦的备课,在邹老师的指导和各位同仁的帮助下,我终于完成了《长亭送别》的汇报课。下面是我简要的教学反思。
我自己较为满意的:
第一,整体思路清晰,从“意境美、人性美和语言美”三个方面来鉴赏文章;
第四,能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采用启发式、讨论式教学方法,把课堂的精彩留给学生;
第五,在学法指导方面,注意培养学生的曲词鉴赏的迁移能力;
第六,学生的讨论、发言还算热烈、踊跃,因为是借班上课,能有这样的效果基本满意。
但也存在不足:
第一、布局有不合理之处,如“意境美”部分放在“人性美”部分之前;
第二,在概括情节和崔莺莺叛逆性格方面,由于内容简单,所以没有较好引导学生回答问题。
第三,由于课的内容安排多,没有让学生多几次朗读;
第四,鉴赏时理性分析多些,感性东西少些,有高三教法的影子;
第五,“人性美”和“语言美”两部分之间没有注意到过渡、衔接。
对语文教学的思索:
第一,曲词鉴赏课应该怎样教才算理想呢?多些美读感悟,但实际上多是停留在皮毛、肤浅的东西上,品味不够深入;多些理性分析,又过于呆板,影响到美感。以读作前奏、铺垫,整体感悟后,稍作分析,深入品味,可能是比较理想的设计方法。高三不能呆太久,这次的教学设计过程中,有高三的教法定性思维的影响,太明显了。现在想起,种种困惑与干扰的症结也许在此。
第二,设计问题尽可能考虑周全、细致,注意启发过程的细针密线。我是一个做事细心的人,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我很注重这一点。但这次真的大意、粗糙些。这是这堂课上我对自己最不满意、最不能原谅的地方,也包括课堂语言的设计。细细思量,又觉得自己的教功不够,邹老师的游刃有余、黄胜老师的驾轻就熟,永远是我追求、学习的目标。
第三,自信与个性,很重要,也是语文老师应该拥有的。说课后,对原教案进行过多的改动,如思路,原来先讲人物形象,后讲意境美,我觉得这样较合理,但后来采取了建议,作了错误的调整,把“意境美”部分放在“人性美”部分之前。也许顾虑过多,对自己信心不足,个性的东西也少加入,从而影响到课的质量。
送别诗总结教学总结篇十
【课时】1课时(40分钟)。
【学生数】46人左右。
【授课类型】声乐课。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钢琴。
1、知识与技能目标:能准确的演唱歌曲,明确音乐要素在歌曲中发挥的作用,理解歌曲所要表达的音乐情绪。
2、方法与过程目标:学习掌握正确的发声方法,提高学生歌唱能力和音乐表现力。
3、情感与价值观目标:感受歌唱艺术的无穷魅力,提高学生主动聆听、表达音乐的积极性,树立学生自信心。
1、用良好的发声状态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2、理解、感受音乐要素在表现歌曲情感中发挥的重要作用。
理解、感受音乐要素在表现歌曲情感中发挥的重要作用。
课前播放歌曲《送别》,学生在《送别》的旋律中走进课堂。
一、导入——小组交流,展示自学成果。
在上一节课粗略学习《送别》旋律之后,分组交流课后作业。
1、歌曲的作者。
2、关于学堂乐歌。
3、歌曲的创作背景。
4、歌曲曾出现在哪些影视作品中,表达的怎样的情绪?
学生搜集的相关信息将在微信朋友圈进行共享,以便学生课后继续了解掌握。
二、新授——良好的发声状态与细腻的歌曲处理。
1、气息与发声练习。
(1)呼吸练习。
(2)3?2?︱1?—。
o?—?—?—。
(3)音阶练习,注意气息和咬字。
(4)复习歌曲旋律,划分乐句。
2、音乐要素与歌曲处理。
(2)分四个小组,每组一个乐句,分析如何利用音乐要素更好的表现歌曲?并分组展示。
(3)集体有感情的演唱。
三、歌唱情感的激发。
(1)聆听歌曲,观看《城南旧事》视频。
(2)展示同学们上交的反应歌曲情绪的图片,并进行交流。
(3)用同学们的图片制作成伴奏视频,集体演唱。
四、课后拓展。
为第三乐句添加一个声部,由小组长带领,课后分组练习。
送别诗总结教学总结篇十一
《黄鹤楼送别》是一首文包诗形式的课文,课文巧妙地将古诗《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包含在一个生动感人的故事中。文章是诗歌的扩展和阐释,诗篇是文章的浓缩和提炼。诗与文浑然一体,旨在使学生通过课文更易于理解诗歌的意思,体会诗歌的意境,领悟诗歌的情感。而且文包诗是苏教版小语教材的一个创设,一个特色,文因诗而生,诗为文之魂,文为诗设境。“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一句融景抒情,借景抒情,言有尽而意无穷。
本课分两课时完成,第一课时的任务是初读课文,了解大意,理解词语,理清层次,能用文中的语句理解诗句的意思。第二课时的任务是通过具体的语言文字,感悟李白和孟浩然之间的依依惜别之情。针对这一教学内容,我拟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感受送别的情景,体会依依惜别之情。
2、通过具体的语言文字体会诗的意境,初步领会借景抒情,融情于景及言有尽有意无穷的含蓄表达的特色。
3、感受中华古诗文的博大精深,培养学生热爱古诗的情感。
针对以上教学目标,我主要通过以下三方面来完成:
课程标准中指出,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是让学生学习语文。获得运用语文的能力,这一能力的获得主要是靠语文实践,而朗读是一项最基本、最经常的'训练。张田若先生曾说:“阅读教学第一是读,第二是读,第三还是读。读懂的过程就是阅读能力形成的过程,就是语感形成的过程,就是语言积累的过程。”本节课的朗读主要体现在以下三点:
1、读的目的性很明确。比如话别的场景,让学生一边分角色朗读,一边思考从他们的话中你体会到什么?在第四小节目送场景的教学中,要求学生一边轻声读一边思考:在李白的眼中为何只有孟浩然乘坐的那条船?读出你的体会。在教学1、2自然段时,让学生一边默读一边思考:这对好朋友他们有良辰美景下做什么?如此良辰美景为何无心欣赏?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在每部分的教学中,做到让学生读有针对性,有目的性。
2、读的层次由浅入深。在让学生感受“烟花三月”的美景时,对“烟花三月”一词进行了三次不同层次的读。第一次读就是让学生读好这个词,第二次读通过理解文中具体描写“烟花三月”的句子,并让学生想象了画面的读,这次读比第一次感情有所提高,第三次是通过观察,积累有关描写“烟花三月”的词语的基础上,再读,这次读学生的情景全部融进了这“烟花三月”。这样每一次读学生的感受都不一样,学生对“烟花三月”一词的理解也就由浅入深。
再如对目送孟浩然的关键句的朗读——李白依然伫立在江边,凝视着远方,只见一江春水浩浩荡荡地流向天边……,我也创设了由浅入深的情境来指导朗读,师:白帆随着江风渐渐远去,李白……(后接读)师:小船消失在蓝天的尽头,李白……(生接读)师:友人早已不见了踪影,好久好久,李白……(生接读)。
再如对“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这句诗的朗读,也是创设了三个由浅入深的情境来指导朗读。师:这样的深情厚意,李白只用了两句诗将它描写得淋漓尽致,生:(读诗句)师:友人早已远去,只见一江春水浩浩荡荡地流向天边,这一江春水流不尽李白对孟浩然的无限牵挂。生:(读诗句)师:这依依惜别之情,这牵挂之情,就在这凝视的目光中,生:(读诗句)。
包括最后对整首诗的朗读也是由浅入深,这样也让课堂有起有伏,真正体现了语文味。
3、读的形式多样化在本节课上,我采用了个别读、小组读、分角色读、默读、齐读、自由读、配乐朗读、师范读、师生配合读等多种读的形式,学生就这样在不断的朗读中形成语感,积累语言。
在教学中对一些关键词的点拨、推敲是为了更深入地感受诗的意境。如读李白的话,引导学生抓住“令人敬仰”、“誉满天下”和一系列的尊称,体会他对孟浩然的敬仰之情,抓住“不知我们何时才能再见面”“就请你满饮此杯吧”感悟他对孟浩然的难舍之情。读孟浩然的话,通过“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永世不绝”等词语的理解,体味人物内心世界,感受他们的依依惜别之情。在目送的场景中,通过“伫立”、“凝视”、“孤帆”等关键词语的体会,虽然只是短短的几个字,却能够很好地表现人物离别时的浓浓情深深意。我在课上引导学生细细品味。在教师的不断引导中,不断地对文本的催化中,学生的情感融合到了诗人的情感中,让学生不仅看到了文字表面的意思,更深入到了文本内部,发现了文字背后的色彩,感悟到了文学背后丰富的情意缘,文字背后蕴含的人物的丰富情感。
《语文课程标准》提到了学生在语文学习中要获得的最基本的东西应该是语文积累。在理解“誉满天下”一词时,我到学生对孟浩然诗的积累,补充了《赠孟浩然》一诗,让大家更好地体会孟浩然人格的高尚。教学了“烟花三月”一词,除了积累了书中有关描写“烟花三月”的词外,又通过情境创设让学生再说一些,这样在课堂上就扩大了学生知识的信息量。另外《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是一首脍炙人口的送别诗,通过此课的学习,告诉学生多情自古伤离别,古往今来送别的诗有很多很多,老师在课堂上出示了一些,又让学生课后再收集本些,吟一吟,背一背,从而又让学生积累了更多的差别古诗,感受到中华古诗文的博大精深,对调动激发学生的情感,也起到了很好的推波助澜的作用。
送别诗总结教学总结篇十二
(1)播放李叔同的〈送别〉,营造氛围。
(2)联系柳永的〈雨霖铃〉的下阕和江淹〈别赋〉中的黯然消魂者,唯别离而已。
指名:将标题扩展成一句话概括(包括时间、地点、人物和事件)(什麽时间,在什麽地点,谁为谁送别,去干什麽。)
(1)去长亭的路上
(2)长亭饯别
(3)临别叮咛
(4)分手后的场面
提问:绝唱表现在哪些方面?
明确:
(1)在刻画双方离别时的痛苦心情和怨恨情绪的方面,的确是典范篇章。主要原因就在于它的情、景描写真正达到交融的高度。
指名:找出情景交融的曲子。
(端正好)(滚绣球)(叨叨令)(一煞)(首尾)等。
具体分析:(端正好)和(滚绣球)(叨叨令)几支曲子在情景方面的不同。
明确:两支曲子都是借途中之景传离别之情。所不同的是前者是因景及情,而后者却是由情及景,在具体的赏析中除了抓住所描写的景外,还要抓住抒发情感的句子。景是萧瑟凄凉的。情离人泪恨相见得迟,怨归去得疾中的恨和怨字。这里需要强调的是,莺莺眼里的枫林红叶是离人的泪血,垂柳长条是拴征马的缰绳,碧云、黄花、西风、归雁、车儿、马儿,凡途中景物,无一不是传情寄恨的标记。
(一煞)以青山疏林,淡烟暮蔼,夕阳古道,禾黍秋风,构成一幅深秋郊外黄昏的画面。(收尾)以四围山色中,一鞭残照里再次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心境。
明确:
(2)调动多种修辞手法表现情感。
明确:
(3)表现主人公珍重爱情而鄙视功名利禄的思想感情。
但得一个并头莲,煞强如状元及第
此一行得官不得官,疾便回来
蜗角虚名,蝇头微利,拆鸳鸯两下里
你却休金榜无名誓不归
送别诗总结教学总结篇十三
哈市高中新课改教学大赛参赛教案。
科目语文课题。
教师韩冰学校哈尔滨市第三中学。
课型讲读课年级高二日期9月20日
教龄8年年龄31岁职称中教一级。
教学目标:
1、基础知识目标:欣赏《长亭送别》中情景交融、充满诗情画意的艺术。
境界;
鉴赏多种修辞方法的运用、融古代诗词与民间口语为一体的富于文采的曲词;
学习本文善于化用或借用古代诗词的方法。
2、能力培养目标:培养学生对文章感情的感悟能力;
培养学生深入探究主题的能力;
3、思想教育目标:结合时代背景,透视《西厢记》的爱情观,体会本文。
的进步意义。
教学重点:欣赏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
教学难点:艺术形象崔莺莺的社会意义。
教学方法:讨论探究法。
辅助手段:多媒体辅助教学。
教学内容与步骤:
一、导语。
“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古往今来,最动人的文字是离别的文字,最难写的文字也是离别的文字。也许一个故事并不能深深打动人,但几句诗词却可以臻其妙境。《西厢记》就是这样一部迷人的诗剧。
《长亭送别》中的曲词或情景交融,或化用诗句,或借用典故,或特写情态,画尽世间有情人缠绵辗转难舍难分的离愁别恨。
二、质疑与解疑。
《西厢记》语言美,故事美,人物也美,无论是张生的钟情之美,莺莺的深情之美,红娘的'热情之美,皆清丽夭矫,沁人心脾。在我们节选的剧中,还有一个人,她的语言动作不多,看似次要,实际上却是极重要的一个人物,如果少了她,《西厢记》就没有了矛盾冲突,没有了波澜起伏,故事也就变得索然无味。这个人就是――老夫人。
1、有关她的言语行动主要在节选的第二部分――临行饯别,请同学们找到并阅读有关部分,结合具体文字分析老夫人的心理和思想观念。
安排座位――不承认崔张二人的夫妻关系。
“辱没”――蔑视张生,封建等级观念。
“重功名,轻爱情”
催促敬酒――想尽快结束饯别宴。
明确:从老夫人身上我们可以看到当时社会的一大部分人心中的婚姻爱情观,那是一种功名利益之余的闲情,可有可无。
2、在那重功名轻爱情的社会中,贵为相国千金的莺莺对白衣秀士张生除了离愁之外还有怎样的感情和心理?表现出她怎样的心理观念?结合课文语句谈一谈。
举案齐眉的渴望重爱情。
一往情深的坚贞轻名利(板书)。
明确:分析人物性格不能脱离当时的社会环境,把功名利益作为爱情婚姻的基础,这是在当时社会得到认同的一种观点,崔莺莺却反其道而行,这显然是叛逆的,并且她反叛的绝不仅是一种观念,还有那观念背后的封建制度封建礼教。正因为如此,崔莺莺的形象在文学史中才那么光辉耀目。
关心――旅途风霜。
担心――考不中状元不归。
停妻再娶妻。
4、既然是两情相悦心灵投合的爱情,为什么莺莺又有这样的担心?
明确:男尊女卑的社会现实。
在当时的社会,始乱终弃的例子不胜枚举。汉代有一位遭遗弃的女子用从一到万的数字串联起自己的凄凉心境,希望借此感动负心的丈夫。
一别之后,两地相思。只说是三四月,又谁知五六年。七弦琴无心弹,八行书无可传,九连环从中折断,十里长亭眼望穿。百思想,千系念,万般无奈把郎怨。
我为男。
这首诗的最后一句点明了这种状况的根源就是“男尊女卑”。男尊女卑的社会不改变,那被遗弃的女子除了思念,除了辗转,除了痛苦,除了等待之外,便只有深深的哀怨,而哀怨又注定了与事无补。所以莺莺在临别时的句句叮咛中流露出那么多的忧虑,那么多的惶恐,那么多的无奈与愁苦,而这正是因为她对自己的爱情与婚姻没有把握,不能自主。
无法自主的愁苦反礼教(板书)。
小结:如果等级门第不再森严,张生便不必跋涉千里,为娶妻求取功名;
如果男尊女卑不复存在,莺莺便没有了临别前忧心将来,满怀愁苦与无奈。
观念总是先于制度产生的,在变革中伴随着阵痛。崔张的爱情发生在男尊女卑等级森严的封建时代,他们有对爱情自由与婚姻自主的渴望,就注定了他们满怀愁绪。莺莺的离愁别恨固然反映了她对爱情的执著,同时也是她对不能掌握自身命运的悲哀和抗争,不应理解为单纯的儿女情长。
5、对主题的深入分析探讨。
将《西厢记》的结局与唐代诗人元稹的《会真记》的结局进行对比分析,体会作者的创。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195322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