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平日里,心中难免会有一些新的想法,往往会写一篇心得体会,从而不断地丰富我们的思想。心得体会是我们对于所经历的事件、经验和教训的总结和反思。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心得体会范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参观农村后心得体会篇一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的不断发展,人们更加注重城市的繁华与便利,对于农村的认知逐渐淡化。为了更好地了解农村的现状与问题,提高自己的社会意识和责任感,我们特地组织了一次农村实践活动。通过这次活动,我深刻认识到了农村的困境和发展机遇,也收获了许多宝贵的心得体会。
在参观农村的过程中,我第一次近距离接触了农村的生活环境。乡村的空气清新,风景优美,而与城市相比,人们的生活质量更有品质感。农民虽然没有城市居民那么富裕,但他们过着朴实而幸福的生活。他们靠着自己的双手耕种土地,养活了千家万户;他们相互帮助,共同解决社会问题;他们热爱家乡,注重环境保护。这一切在农村中无处不在,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然而,农村也存在一些困境。农村基础设施薄弱,公共服务不完善。在我们参观的村庄中,尚没有通公交车,医疗设施也十分有限。农民的收入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天气和农作物的收成,具有很强的不稳定性。农村教育也存在问题,尤其是乡村孩子缺少良好的教育资源,无法享受到城市孩子的机会。这种城乡教育不平等的现象不仅不利于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也不利于社会公平的实现。
参观农村的实践让我深刻认识到,农村的发展机遇也是无限的。随着科技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农村地区开始注重农业现代化发展。在我们参观的乡村中,一些农民开始尝试使用新的农业技术和设备,提高产量和效益。政府也出台了一些扶持政策,帮助农民更好地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此外,农村旅游也成为了一种新的发展模式。农村的自然环境和人文风景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游客,给农民带来了更多的经济收入。
参观农村还让我意识到,城乡差距的缩小需要社会的共同努力。政府需要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投入,保障农村居民的基本生活需求。教育部门也应该加强对农村教育的支持,提高教育质量。同时,我们作为学生,也应该积极参与到农村的发展中。志愿服务、支教活动等都是一个很好的选择。我们还可以通过宣传农村的美丽风景和特色产品,吸引更多的人们关注农村,支持农村的发展。
通过这次参观农村的实践活动,我深刻认识到了农村的困境和发展机遇。农村的发展离不开每个人的努力和支持。只有全社会共同努力,才能实现城乡差距的缩小,建设美丽乡村,实现乡村振兴。让我们行动起来,为农村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参观农村后心得体会篇二
近日,我有幸参观了一座农村三合院。这座古老的建筑让我深感震撼,同时也给了我很多启发。参观过程中,我触摸到了历史的脉络,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深入了解了农村的生活方式。下面就让我从建筑的设计、生活的理念、传统的智慧、思考的启示以及未来的发展等五个方面,谈一谈我从这次参观中得到的心得体会。
首先,农村三合院的建筑设计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座三合院屋宇疏密有致,协调统一。整个院落被一个石墙围起,门楼上方悬挂着一块醒目的红牌,如同一个守护者。院内建筑排列有序,前后楼阁错落有致。房屋大门对生活空间也有一定的隔离效果,同时为了利用光线,房屋的窗户宽大,让阳光透过玻璃将屋内照亮。这种建筑设计符合人们对于生活空间的要求,也展示了农村人民对于生活的执着追求。
其次,农村三合院的生活理念给我带来了启发。整个院落被绿树环绕,花草点缀其中,给人一种宜居、宜人的感觉。这是因为三合院的设计遵循了天人合一的理念,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院内的建筑循序渐进,中央空地被巧妙地处理成花园,供院内居民休闲娱乐,提供了一个与大自然亲密接触的空间。这种生活理念启示我们要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从而创造更加宜居的环境。
第三,农村三合院体现了传统智慧的瑰宝。参观过程中,我了解到这种建筑设计有助于调节气温,实现了夏凉冬暖的特点。这得益于院落的石墙,以及建筑的合理布局。石墙可以吸收太阳的热量,然后慢慢释放出来,供居住者用来取暖。同时,三合院中各个建筑相互依存,形成一个围合的结构,能够减少人们生活的风沙干扰。这些传统智慧告诉我们,在设计建筑时要注重环境和气候的因素,以提高居住者的舒适度。
第四,农村三合院的参观让我有了更多的思考。农村的生活方式注重家庭的联系和互助。在三合院中,家庭成员住在同一个院落里,共同照顾着老人和孩子。这种传统的家庭观念让人感到温馨和融洽。然而,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进程,农村的三合院逐渐被城市的高楼大厦所取代。这让我深思,在现代社会我们是否还能保持和传承这种传统的家庭观念,让家庭成员更加团结和互助。
最后,农村三合院的参观也让我对未来发展充满希望。尽管现代城市不再十分重视传统的建筑设计,农村三合院的特点和价值依然不减。在提高生活质量的同时,我们也应该保护并扩大这种建筑设计的应用范围。可以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将传统建筑与现代的设施相结合,既保留了三合院的传统魅力,又满足了现代人的需求。
总之,参观农村三合院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通过对建筑设计的观察、对生活理念的思考、对传统智慧的学习、对家庭观念的反思以及对未来发展的设想,我深深地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和农村生活的丰富多彩。希望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们能够更多地关注、保护、传承这些宝贵的财富,同时也努力将传统智慧与现代科技相结合,使农村的三合院能够焕发出更加灿烂的光彩。
参观农村后心得体会篇三
经过我xx镇新农村指导员工作队杨队长的辛苦努力和精心组织,我和xx镇的新农村指导员一道,于20xx年8月26日对xx县xx镇、xx镇的新农村建设情况进行了参观学习。经过这次参观学习,让我大开眼界,从xx县新农村建设中学到不少经验。
我镇30多名指导员分乘两辆中巴车,于26日上午8点从xx镇出发,首先到了xx镇xx村xx组,xx县新农办的吴主任等东道主已经在那里等候我们了,吴主任为我们介绍了xx组新农村建设的情况。接着又到了xx镇厚丰村新农村建设点参观正在建设中的新农村示范点,吴主任和村支部书记为我们讲解了这一示范点的基本情况和主要经验。接着又到xx村xx庄新农村建设点,吴主任作了介绍和讲解。顺着xx公路,接着我们到了xx县xx集团搬迁移民安置的新农村建设点,参观完这一示范点接着到了xx县城,集体逛了步行街,参观了xx县文庙,然后到了xx县招待所,吃过早饭稍作休息后,下午接着到xx镇董扁村、安石村进行参观学习,吴主任均为我们作了全面的介绍和讲解。
1、xx组建设点,通过组织村民理事会,采取村民互助建房的形式,完成18户农户的民居房新建,部分农户民居房的防险加固,并对墙体进行了美观粉刷,因此得到上级领导的肯定,下拨100多万元资金为该组在河上建造了一座大桥,解决了村民出行困难的老大难问题。
2、厚丰村建设点,通过山区村民用宅基地置换的方式,通过统一的规划,整合资源,完善公共服务体系,以村民投资建设为主,形成村民居住的相对集中,结合农村集贸市场的建设,让有条件的农户按指定户型建设民居房。
3、xx庄建设点,经过政府组织完成平整地基后,划给符合条件的农户进行建设民居房,政府按新农村民居房建设补助进行补助,并协调农业银行给予每户5万元以内的贷款,道路等基础设施也将由农户投工投劳进行建设。通过xx庄点的建设,将把附近几个自然村连为一体,并对周边新农村建设起示范作用。
4、xx集团搬迁移民安置示范点,由于xx集团的。搬迁,对部分农户的土地和房屋进行了拆迁,政府按规定补偿了征地补偿资金,再由政府统一规划,以新农村民居房建设的政策作补助进行建设,得到xx集团每户30吨水泥的补助,政府统一提供厨房用瓦和院子的围栏,建成了一个以体验茶文化为目标现代新农村。
5、董扁村建设点,该村地处xx城郊,由于原居住地滑坡导致必需进行建设,村民通过置换的方式获得宅基地,政府帮助规划建设一条进村弹石路,农户按要求的户型建设,享受相应新农村民居房建设补助政策。经过建设,建成了一个干净整洁漂亮的村子,得到了上级领导的肯定,并安排资金给予建设了一个村民文化活动室。村民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靠进城务工经商和在村内一个核桃加工厂打工取得的收入。
6、安石村,通过建设高优生态茶园,茶园内间作核桃、李子、桃子等水果,茶叶生产以产业协会的管理方式,依托香竹箐茶厂、稳龙茶叶公司两个龙头企业,以公司、基地、农户的方式盘活产业发展,为农户带来较高经济收入。民居房建设上,一部分农户按要求的户型建设了新民居,一部分农户住房改换了彩色瓦和粉刷了墙体。该村建设成就得到了国家和省市的充分肯定,建设了一条宽敞的水泥硬板路。优美的茶园、果园、别致漂亮的村落查于其间,实属人间一仙境。
新农村建设必需以经济发展、产业建设相结合,并以产业建设作为新农村建设的最基本出发点和根本动力;新农村建设必需结合重点工程建设、生态环境治理、地质灾害搬迁等工作相结;新农村建设政府一定要做好统一规划,适当的投入补助引导,完善服务措施,以农户作为投资建设的主体,引导有条件的农户逐步改善居住条件;新农村建设要以居住相对集中,完善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结合农村集贸市场建设,逐步把农民从单一从事农业逐步向其他行业转移,多种渠道增加农户收入来源,保障新农民安居乐业。
参观农村后心得体会篇四
近日,我有幸参观了一座位于乡村的传统三合院。这座三合院历经岁月的洗礼,依旧矗立在这片土地上,成为了当地文化遗产的代表。参观之后,我深深地感受到了农村的魅力和乡土文化的传承,也对传统文化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和体会。
首先进入这座三合院时,我被它宽敞而古朴的布局所吸引。整个院落呈矩形,院内分为正厅、左右厢房和后厅。正厅通常作为客厅和主要活动场所,厢房用作住宿和储物,后厅则为家庭祖先供奉的地方。通过参观,我了解到,三合院的布局非常注重中轴线的对称和层次的分明。正厅作为整个院落的核心,占有最高的地位,代表着家族的尊严和权威。每个房间都有其特定的功能,深深地体现了尊卑有序的家庭伦理观念。
其次,我发现三合院是农村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在参观过程中,我了解到这座三合院已有上百年的历史,见证了一个家族的兴衰和沧桑。院内保存着一些十分珍贵的家族遗物,如古老的字画、文物和照片。这些遗物勾起了许多回忆和故事,传达着对家族历史的敬畏和传承。此外,院内还有相传已有几代人所口口相传的家族规矩和传统习俗。这些习俗包括日常祭祀、祭祖、祈福等,它们是人们对祖先的敬意和对未来的美好向往的表达。参观三合院,我深刻地感受到传统文化的力量和影响。
再次,我触摸到了农村生活的真实与自然。三合院所处的村庄环境优美、风景宜人,远离了都市的喧嚣和浮躁。在院内,我看到了果树、花卉和菜园,感受到了浓郁的田园气息。这里的居民过着简朴而幸福的生活,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农田、村庄和三合院共同构成了一个有机的社区,形成了一种特殊的生活方式。我想,这种自然与生活的融合,是现代都市所无法感受到的,而恰恰是乡村带给人们的独特魅力。
最后,我体会到了农村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和保护的使命。参观三合院,让我认识到我们的传统文化是如此丰富、深厚和宝贵。它是乡村的灵魂,是几千年来历经沧桑所积淀的智慧和经验。然而,随着城市化的加速和新文化的冲击,乡村传统文化正面临着日益严峻的挑战。我们每一个人都有责任去传承和保护这份宝贵的文化遗产,让它成为我们这个时代的瑰宝。
参观农村三合院,给我带来了深刻的思考和体验。它不仅让我感受到了乡村的宁静和纯朴,更让我认识到传统文化的无穷魅力和人们对于历史的珍视。这份体验使我更加坚定了保护和传承乡村传统文化的决心。希望我们能共同努力,将传统文化的火炬传递下去,使它永远在我们心中发光发热。
参观农村后心得体会篇五
11月11日,在**公司党委的支持下,**公司团支部组织40余名青年团员,到湛江吴川市两个最有名的新农村林屋村和蛤岭村参观。整个参观过程内容丰富,紧张有序。两个村的发展状况及先进经验给予了我们许多有益的启示。
早晨九点三十分,两辆巴士载着大家来到林屋村。远远望去,只见一条条平坦的水泥路蜿蜒延伸,一幢幢农家别墅错落有致,这一切向人们展示了一幅令人神往的新农村的美好图景。走到村头,几个大字首先映入眼帘:“争当社会主义新农村排头兵”。汽车缓缓地在村中穿行,路边的几个牌子上,《林屋村文明公约》赫然在目。街道两旁宣传栏里,是对村发展史以及村支柱型产业----村机械厂的介绍。林屋村全村384户,1820人,原为一个纯农业村庄,二十多年来,紧紧坚持集体主义方向,逐步发展成全国闻名的机械制造村,是依靠集体经济创建特色文化村的典型。90年以来,该村建起了水泥机耕路,实行机械化耕作,农户机耕免费、种子免费、灌溉免费、收割免费,是工业致富、反哺农业的典范。村中最显眼的是一座气派非凡的大楼,仔细看来,原来是林屋村中学,一种敬意顿时油然而生。
车停了下来,置身其中,方真正感受到新农村的真正魅力。虽是初冬,这里却处处生机盎然。路面干净整洁,路两边各种花木点缀其间。真是鸟语花香、风景如画。在绿草如茵的足球场上,在琅琅读书声的校园中,在欢声笑语的南方小院里,在紧张有序的生产车间里,在笔直宽阔的水泥路上,玩耍的孩童、蓬勃的少年、悠闲的老人、忙碌的村民、腼腆的少女......林屋村人们欢乐的笑脸感染着我们此行的每一个人。生产发展、生活宽裕、村容整洁,是这里真实生活的`写照。一种内心的喜悦、自豪之情油然而生。同事阿蒙的一句话代表了我们所有人的想法:这哪里是农村,分明是人间的世外桃源!
蛤岭村据吴川市区约12公里。清初,其祖先从化州入吴川经商谋生,因此地水域源长,荷塘环绕,自然景观怡人,遂定居蛤岭村,而后生生不息,世代繁衍,已有220多年。全村有212户,人口1200多人。解放前,村民以务农为主,但由于生产力低下,生活仅可糊口,蛤岭村人却不因此而沦志废学,或励志求学,博取功名;或才华拔萃,能工巧匠,以技能见世。该村的现代化建设也主要是以本村在外有所成就的人筹资所建。改革开放以后至今,蛤岭村人均年收入由300元提高到了现在的6000余元。门楼、幼儿园、硬底化村基、文化中心、灯光球场、集体猪舍、公厕…….一路走来,现代化的建设让我们目不暇接。近年来,该村被评为全国创建文明村镇工作先进村镇、广东省生态示范村、广东省文明示范村、湛江最美的村庄等等。村中几个大字同样引人注目:“建新村,当主人,作主体,唱主角”。这句话道出了新时代新农村所有新农民的心声。
参观农村后心得体会篇六
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农村居民走进城市,参观市场成为他们了解城市生活的一种途径。这一次,我也有幸参加了农村人参观市场的活动,并带给我深刻的体会和收获。
在市场中,我第一次近距离接触到了各种各样的商品。农村生活的简单和单调使我对市场上琳琅满目的商品感到震撼。水果、蔬菜、肉类、电子产品等各种品类的商品在市场里琳琅满目,五花八门。而且,市场上的商品种类繁多,品种齐全,不仅有国产的,还有进口的,让我感到兴奋。这些商品的丰富多样给生活提供了便利,也让我更加认识到市场的力量和魅力。
在参观市场的过程中,我也了解了市场的经营模式。市场中有许多摊位,每个摊位都有自己的特色和经营理念。有的摊位以价格低廉、种类齐全著称,吸引了大量的顾客;有的摊位以质量稳定、服务周到为卖点,赢得了顾客的信任;还有的摊位则以特色商品和创新经营方式进一步拓宽了市场。在这种良性竞争的环境中,店家们不断完善自己的经营理念和服务意识,力争为顾客提供更好的商品和服务。这种市场经营模式让我深受启发,激发了我创业的梦想。
参观市场不仅让我了解到商品的丰富多样和市场经营的模式,还感受到了市场的繁忙和喧嚣。市场的人流如织,摊位的喧嚣声、顾客的议论声此起彼伏,让市场充满了生气。生活在农村的我经历过平静而宁静的日子,而市场的繁忙和嘈杂给我带来了全新的感受。虽然有些吵闹,但市场的热闹也让我感到了城市的活力和魅力。这种繁忙和喧哗的市场氛围激发了我的求知欲望和进取精神,让我对未来充满期待。
除此之外,我还看到了市场中发生的一些消费陷阱。市场中的商品虽然多样丰富,但在选购过程中,我也发现有些商贩使用各种手段进行欺骗。他们刻意夸大商品的优点,虚报成本,诱导顾客购买。我想,这一切都是为了追求利润最大化,把顾客的需求放在了次要的位置上。这些消费陷阱让我更加珍惜自己的辛辛苦苦赚来的钱,也让我学会了分辨商品的真伪和理性消费,更加注重商品的性价比。
通过参观市场,我不仅见识到了市场的丰富和繁忙,也领悟到了市场经营的模式和消费的陷阱。这次参观市场的经历让我对市场有了更深的认识,也使我的视野和思维得到拓展。我相信,这次体验对于我的个人成长和未来的创业道路将会产生深远的影响。
参观农村后心得体会篇七
农村基层干部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直接参与者、组织者和实践者,其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新农村建设各项政策的贯彻落实。仅以笔者所在单位包保帮扶的联系村为例,全村共有11个村民小组,414户、1667人。国土面积35.6平方千米。目前,全村共有党员28名,现有村支两委干部6名。干部年龄最大者57岁,平均年龄49.8岁,高中毕业的4人、初中及以下毕业的2人。从以上相关数据可以看出,村“两委”干部不仅年龄偏大,而且学历普遍偏低。纵然这批干部有一定的农村工作经验,但却因为他们自身的基本文化素质过低,难免会在宣传上级政策、传达上级政令时,对政策内涵理解不深,导致宣传时不透彻。因此,建设高素质的农村基层干部队伍,既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现实要求,又是巩固党的执政基础的迫切需要。
一、新农村建设对基层干部素质提出了新要求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一项庞大的任务,是一项系统的工程。扎实稳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须大力提高农村基层干部素质,防止一哄而上,防止急功近利。抓好新农村建设,要求农村基层干部必须具备以下基本素质:
一要有一定的理论素养。开车要靠方向盘,行船要靠舵定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用科学的理论武装头脑、解决问题、推动工作、促进发展。
二要有较高的政策水平。农村基层干部是否熟悉党在农村的方针政策,并且严格按政策办事,是衡量一个干部合格与否的重要标志,也是对每个干部提出的最基本要求。农村基层干部作为新农村建设的直接组织者、参与者,必须熟知政策,吃透精神,切实做到执行政策不走样。
三要有很强的群众观念。国以民为本,党以民为基。人民群众是党执政的力量之源和胜利之本。作为农村基层干部要始终把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放在首位,时刻牢记党的宗旨,恪守服务之责,多想富民之策,多出利民之招,多办利民之事。
四要有开拓进取精神和做好工作的真本领。俗话说,“没有精钢钻,揽不了瓷器活”。随着农业向专业化、市场化、现代化转变,随着农村基层民主的的扩大,农村基层干部必须懂政策、懂市场、懂科技、懂法制。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履行好职责,更好地做好本职工作,才能真正在新农村建设中起到排头兵、主心骨和领头雁的作用。
二、围绕新农村建设主题打造高素质的基层干部队伍
学习是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在当今知识快速更新时代,当好一名合格的农村基层干部,首先要树立学习意识。曾有一名历史伟人说过:人活到老学到老。尤其是在当今社会快速发展,各种政策法规不断更新,社会结构发生本质变化时期,不经常给自己“充电”就会跟不上时代的步伐,遇到各种问题,没有充实的理论基础,没有多角度、多渠道的理论思维,很难处理好各种事件。作为一名村干部,虽然官职不大,但村民信任了你,选择你作为带头人,做人要常怀一颗感恩的心,老百姓的事无小事,天天与老百姓打交道,要有能力处理好老百姓最关心的事,最棘手的事,老百姓切身利益的事,只有这样才对得起老百姓的信任,不辜负老百姓对我们的期望。只有不断的充实自己,掌握各种知识,并把自己所学的知识运用到日常工作中,才会处理好各类事件,成为老百姓的贴心人。所以,农村基层干部要提高工作能力和水平,最重要的是加强学习,在干中学,在学中干,争当终身学习的模范。
当前,中国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确立了以工业反哺农业、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战略格局,村干部从以前征收各种税费中解脱出来,成为给老百姓发放粮种补贴等各项惠农政策资金且直接带领老百姓参与新农村建设,再用以前的工作方式已无法适应新形势。尤其是新农村建设中提出的管理民主,对村干部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具有统揽协调的本领,既不能作群众的家长,也不能做群众的尾巴。在管理上形成民主的制度和运行机制。能听得进各种意见,善于集中群众的智慧,调动他们的积极性。让老百姓能享受到各种惠农政策的同时,带领他们兴办致富产业,建设自己的新家园,夯实各种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丰富村民的各种精神文化生活,村民安居乐业,达到农业发展、农村繁荣、农民增收的目的。
面对新的形势、新的任务,农村基层干部不懂得、不熟悉的东西还很多,只有刻苦学习,不断增长知识,才能提高本领,干好工作。要深入持久地学习政治理论,坚持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武装头脑,领会实质,把握要点,要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学会运用其基本观点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只有具备了一定的理论水平,才能站得高,看得远,遇到大事不糊涂。要坚持不懈地学习党的方针政策,特别是党在农村的基本政策及新农村建设基本要求。农村基层干部对党的政策理解了,精神吃透了,才能及时、全面、准确地把这些政策传达到群众中去,执行起来才不走样。要学习市场经济、科技文化和法律知识,学习种植、养殖、加工等方面的科技知识,学习企业管理、市场营销、产品开发等经济知识,不断拓宽知识视野,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真正成为农业农村工作的行家里手,带领农民扎实稳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三、创新工作方式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
“民有所呼,我有所应;民有所盼,我有所为”,从这个角度,只有全面、准确、及时的了解情况,才能牢牢掌握工作主动权,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农村基层干部要做到这一点,首先必须吃透中共中央关于新农村建设的有关精神,深刻领会方针政策,结合本地实际贯彻落实,保证中央的政令畅通。同时,吃透本地的实际情况,包括乡情、村情以及群众的意见和要求,在向群众宣传新农村建设的方针政策、上级指示精神过程中,注意听取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同群众多谈心,多请教,掌握群众的思想脉搏。要开动脑筋,善于根据上级的指示精神,提出解决本地实际问题的具体办法,创造性的执行上级指示决定。在推进新农村建设工作中,农村基层干部既不能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也不能对中央的方针政策和上级的指示照抄照转,而应该吃透“两头”,深入实际寻找适合本地特色的发展思路,创新工作方法,以保障新农村建设不走弯路、错路。
搞好试点,探索经验,树立典型,以点带面,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很重要的工作方法。要选择农民群众积极性高、班子力量强、发展基础好的村,作为示范村率先建设。要将土地开发整理、土地流转租赁、特色产业基地建设、农业综合开发、通村公路改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农村养老保险全覆盖、生态家园建设等项目在新农村建设示范村率先展开,促进示范村优先发展。要把整村推进与新农村建设结合起来,在目标任务上统筹谋划,在资金投入上捆绑使用,在具体操作上协调互动,相互促进,相得益彰。
参观农村后心得体会篇八
现在社会的发展迅猛,乡村人民生活水平也在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农村人开始融入到城市的生活中来。其中一个显著的体现就是农村人去市场参观的现象越来越多。在这次参观市场的过程中,我有很多的心得体会,让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了市场的重要性和农村和城市之间的差距。
第二段:对市场商品的印象
参观市场的第一印象是繁忙和丰富。市场中琳琅满目的商品让人眼花缭乱,各种水果、蔬菜、肉类和海鲜都摆放得整整齐齐,充满了生机和活力。相比之下,乡村的农产品市场无论是种类还是数量都远远不及市区的市场。在接触到如此丰富多样的商品时,农村人不禁会感慨市场的奇妙和城市的发展速度之快。
第三段:对交易方式的理解
市场中商品的交易方式也让我大开眼界。与农村的集市相比,城市市场更加规范和便捷。无论是商品价格还是计量方式都十分明确,标价牌上清楚地标示了每种商品的价格,计量也都经过了专业的称量。而在农村,交易往往是口头约定,二次计量甚至没有称量设备。这让我对市场经济的规范和专业性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第四段:对市场文化氛围的感悟
市场除了商品交易,还有一种特殊的氛围,即市场文化。在市场中,人们会看到各式各样的小吃摊、扎堆的买卖交流和热闹的氛围。这种人来人往、各色人等相互交织的场景,让我感受到城市的活力和多样性。而在乡村,尽管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更加亲切,但缺乏流动人口和市场的多样性,这种市场文化氛围就很难存在。
第五段:对城乡差距的思考
通过这次参观市场,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了农村和城市之间的差距。城市市场的繁荣和便捷,给人一种前进的势头;而农村市场的单一和粗糙,让人感到后退的苦闷。这种差距不仅仅是市场上商品的差异,更是生活方式、观念、习惯等方方面面的反映。面对这种差距,我们不能仅仅满足于农村人的融入,更需要思考如何通过城乡一体化发展来缩小这种差距,让城乡居民都能分享到现代社会带来的福利和机会。
总结:
参观市场给我带来了很多的心得体会,让我对市场的重要性和农村和城市之间的差距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通过这次参观,我更加明白了不仅仅是经济发展,而是城乡居民的生活方式、观念、习惯等方方面面都需要加以改变,以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希望农村人能够进一步融入城市,同时也希望城市能够给予农村更多的关注和支持,实现城乡一体化的共同繁荣。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195599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