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是一种通过文字和语言来表达思想、感情和意义的艺术形式。合理安排时间和进度,按部就班地进行写作和修改,以提高文章的质量。以下是一些团队合作的经验总结,欢迎大家一起学习进步。
练习的教学设计篇一
1、--能读出大写拼音字母,会区分形相似而音不同的大写字母,能写出部分小写字母。
2、--会用音序查字法查字。
3、--知道“趣、递、追、差、屋、发”等半包围结构的字的笔顺。
4、--能有感情地朗读《海妈妈的家》。
2课时。
教学目标:
1、--能看大写字母写出小写字母。
2、--会用音序查字法查字。
3、--能照样子填上合适的量词。
教学过程:
一、--第1题。写出小写字母。
1、--背诵字母表。
2、--看大写字母写出小写字母。
3、--反馈、校对。
二、--第2题。
1、--复习音序的方法。
2、--一起查“优”字。
3、--独立用音序查字法查出下面五个字。
4、--反馈、校对。
三、--第3题。
1、--读题和例子,明确题意。
2、--填上合适的词。
教学目标:
1、--按笔顺写好半包围结构的字。
2、--有感情地朗读《海妈妈的歌》。
教学过程:
一、--第4题。
1、--说说“趣、递、追、差、屋、发”的笔顺。
2、--看田字格,按笔顺写好这几个半包围结构的字。
3、--讲评。
二、--第5题。朗读诗歌。
1、--划出带有拼音的字,拼拼读读,读准字音。
2、--理解内容。诗歌分两部分,说说个部分说了些什么。
3、--指导朗读,一是掌握速度停顿,二是用赞叹和自豪的语气来读。
4、--先个别试读,再让全班照样子读。
三、--第6题。
1、--看图练习说话。
2、--把图意连成一段话说一说。
3、--学生做得怎么样,几天后反馈评价,注意学生的平时表现。
练习的教学设计篇二
1.语文与生活,关于读书。
2.诵读与积累,古今贤文。(读书篇)。
3.写好钢笔字。
4.口语交际,推荐一本书。
5.学写毛笔字。
语文与生活;口语交际。
三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语文与生活,培养学生勤学好问的习惯,指导正确的读书方法,引导学生有效地读书。
教具准备。
视频展示台。
教学过程。
一、学习第一部分。
1.指名读题。
2.你能体会出老师这么讲的意思吗?
(读书贵疑,在读书的过程中提出疑问,并努力解决疑问,就能够获得真知。)。
3.刘读老师的话,深入理解老师话中的意思。
二、学习第二部分。
1.指名读题。
2.书怎么可以煮呢?你对“煮书”是怎么理解的?
3.是不是所有的书都要“煮”?你觉得哪些书要“煮”,哪些书不要“煮”?
4.你觉得该怎么“煮书”呢?
三、学习第三部分。
2.自由读四则名言,交流从中的收获。
练习的教学设计篇三
教学内容:
练习六。
教学目标:
复习长正方体表面积计算,应用这些知识解决生活问题。
教学重点:
表面积的计算。
教学难点:
表面积知识在实际中的应用。
1、长正方体的特征是什么?
2、什么是长正方体的表面积?怎样计算表面积?
1、正方体的棱长是8分米,这个正方体的棱长之和是()分米,表面积是()。
2、一个长方体长2米,宽4分米,高4厘米,这个长方体棱长之和是()分米,表面积是()平方分米。
1、一座办公楼的门厅有4跟同样的长方体的水泥柱,长和宽都是4分米,柱高4米。在每根柱子的四壁刷上油漆,刷油漆的面积一共有多少平方分米?(计算出四个面的总面积)。
2、一个长方体的大衣柜,长0.9米,宽0.5米,高1.8米,在它的正面和左右两面刷油漆,刷油漆的面积至少是多少平方米?(三个面的面积)。
4、一个游泳池,长50米,宽40米,平均深1.5米.在池底和四壁抹上一层水泥,抹水泥的面积至少是多少平方米?如果每平方米用水泥4.5千克,共需要水泥多少千克?(先求五个面的面积和,再求水泥的重量。)。
5、装修一间居室,长和宽都是3.6米,高是2.5米,门窗面积10平方米。在居室四壁和顶棚都贴壁布,至少需要多少平方米?(居室是什么形状?求几个面的总面积?)。
练习的教学设计篇四
1、按从左到右的笔顺规则,照样子练习写字。
2、朗读背诵儿歌。
3、拼拼读读、画画说说的综合练习。
4、仔细观察图画,展开想象,练习对话。
1、写字训练。
2、读背训练。
3、学习字词句。
4、口语交际训练。
投影片。
3课时。
第一课时。
1、学生借助拼音自读题目。
2、帮助学生弄清本题的要求。
1、指导观察。
(1)出示挂图或投影片。
图上画了什么地方?谁在什么地方干什么?干得怎么样?
(2)认读拼音词。
(3)小结。
2、指导画小手。
(1)出示挂图。思考:图上的小朋友是怎样画小手的?画小手需要哪些东西?
(2)指名回答。
(3)小结。
3、指导说小手。
第二课时。
1、指名读题,老师讲解题目要求。
2、指导。
(1)集体书空练习。
(2)学生在书上的田字格中描红、仿影。
(3)学生在田字格中临写。
1、指名读第题目。
2、说说题目中有哪些要求。
3、学生借助拼音练读。
4、看图理解儿歌的意思。
第三课时。
1、指导学生逐幅看图,说说每幅画的意思。
2、指导说话。
(1)小猴是怎样问熊猫借铅笔的?熊猫是怎样说,怎样做的?
(2)小猴在干什么?小猴是怎样还铅笔的?熊猫是怎样说的?
1、指名回答图旁的问题。
2、将两幅图的内容连起来说说。
1、同桌分角色表演。
2、指名上台分角色表演。
3、评议。
4、学生演练。
5、评价小结。
练习的教学设计篇五
3、在锻炼孩子们口语交际的同时,通过设计快乐指数的调查问卷,了解孩子的快乐指数,从而唤起学生对生活的热爱,培养学生发现美,体验快乐的能力。
:掌握基础知识,提高孩子的感悟能力、交际能力、写作能力。
:有关何其芳的诗、口语交际、写作方面的材料。
第一课时。
一、激情导入。
1、师:谁能举出几个关于生活感悟的名言?
生开始举例,交流。
师:书上也给我们列举了例子,看看那个是你熟悉的,有哪个你又不知道?
生:交流名言。
设计意图:交流名言,提高学生的积累过程,为学生的写作、语文知识的积累准备素材,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
2、学习《生活是多么广阔》。
师:谁读过何其芳的诗歌?
生交流自己积累的有关何其芳的诗,在交流时,畅谈自己的感受。
师出示书上的《生活是多么广阔》,引导学生读。
生:在读中感悟作者歌颂生活、享受生活的情怀,抒发作者对新生活和对未来的信心。
师生配乐朗读,使诗的主题升华,激发学生的共鸣。
设计意图:在交流何其芳的诗中读、感悟,反复这样,激发对生活的热爱和追求。
二、作业。
读、背“我的采蜜集”“《生活是多么广阔》这首诗。”
第二课时口语交际。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同学们一个人怎样才能获得快乐?用你认为最合适的词语表达出来。
生:开始谈自己是否快乐的情况。
师:老师为大家准备了调查问卷,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调查,并把调查报告写好。
生:小组内做调查并写报告。
生:汇报统计好的调查数据。
全班交流本次活动带来的思考。
板书课题:快乐的源泉。
设计意图:在谈话中导入,激发学生的话题,不仅提高孩子的表达能力,还理解了学生的思想动态,可谓教育和锻炼并进。
2、讨论交流。
师生共交流本次活动带来的思考。
3、总结方法。
让学生到谈自己快乐的事例,并谈出自己的理由。
(设计意图:在交流中总结出好的、合适的方法解决本次交流的问题,达到本次交流的教学目的及重点。)。
二、总结。
第三、四课时我的小笔头。
一、听我说内容。
生活中常常遇见这样那样的事,有时让你欢愉,有时让你痛苦,有时让你消沉,有时让你充满信心……选择一件令你难忘的事,完成一篇习作。
提问:你遇见过什么样的事?
生:交流讲述自己难忘的事。
师:同学们经历的事情很多,可以回忆童年趣事,也可以引导学生体验生活中的情趣,引导学生再现美好的事物,或许是带来快乐的一部书籍,或许是体验成功的一次竞赛,或是让人心旷神怡的一处美景。
生:发表自己的看法,通过举例来说明。
设计意图:通过引入,激发学生的灵感,使学生回忆生活中的往事,为下一步的准备素材作铺垫。)。
二、一起读要求。
想不想写一写令你难忘的事?一起读读本次习作的要求吧。
1、令人难忘的事。
2、题目要有新意。
3、要把事情写具体,细腻。要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情、心理,抓住事物的特点,运用多种修辞手法,写出真实生活写照,表达出自己的独特感受。
4、认真修改习作。
(设计意图:先出示写作要求,让学生对本次习作目的有一个全面了解,为打草稿做到心中有数。)。
三、帮你快构思。
1、抓典型事例。
2、抓特点,生动描述。
3、积极交流,认真修改。
四、例文引航。
读几篇例文,拓展学生的思路。
板书设计:令你难忘的事。
1、抓典型人物或事例。
2、抓特点,生动描述。
3、积极交流,认真修改。
教学目标:
1、通过这次作文讲评,使学生进一步了解好作文的标准是什么,并会运用标准对照衡量自己的作文和他人的作文。
2、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到修改作文的重要性。
重点:会运用标准对照衡量自己的作文和他人的作文。
难点:运用修改作文的具体方法修改自己的习作,评议他人的作文。
过程:
导入:
今天我们来上一节作文讲评课。上次我们写的《令你难忘的事》习作,班上优良差各等文都有。老师从大家的习作中选出三篇。我们以这三篇作文为例,大家进行讨论评议。
一、回顾奠基础。
1、《令你难忘的事》这篇习作要求是什么?
2、什么样的作文是好作文?换句话说好作文的标准是什么?(让学生结合自己的认识说,教师适时板书好作文的标准)。
二、评议再提高。
(教师先将要评议的作文印好,人手一份)。
1、先评优秀习作。
(一)先让优秀习作的主人读习作,其他同学边看边听并且用好作文的标准来衡量。
(二)同学们四人一组讨论,发表自己的意见。
(三)小组代表归纳全班评议的意见班上交流(让学生充分发表意见,把作文的优点说尽,并指出不足)。
2、再评议中差作文。
(一)教师从这篇习作中选一段话出示在大屏幕上。
对这段话表达不具体和语句有毛病的地方让学生修改。
(二)教师再从差的习作中选一段话也出示在大屏幕上。
对这段话表达意思不清楚和用词不准确的地方让学生修改。
3、综合以上好中差的习作的对比分析,让学生谈谈自己在这次作文中的成绩和存在问题。
三、修改再创新:按修改习作要领修改自己的习作。
四、总结。
今天我们这节讲评课上得非常好,使我们师生深受教育。这不仅是一节作文讲评课,也是一节生动的思想教育课。其实,作文和做人是一致的,有了高的认识,好的行为才能写出好的作文。
练习的教学设计篇六
(1)熟悉主键盘中各字母键的位置,了解英文字母键的正确指法。
(2)了解数字键的正确指法。
键盘指法。
新授课。
设置情境、任务驱动。
一、导入。
1、由手偶“米老鼠”提出问题:我要写信给好朋友,可是我却找不到字母,只好用一根手指一个字一个字地去打,好慢啊!我真想提高打字速度。
2、学生说一说“米老鼠”打字慢的原因。
3、教师总结:是因为它对键盘不熟,没有按照正确的指法去打字。
4、出示课题:练习键盘指法。
二、新授。
1、课件出示键盘图。师生共同学习,了解键盘分布。
2、课件出示键盘图。师生共同学习,了解键盘指法。
3、学生进入“金山打字通”进行初步练习。
表扬打得好的学生。发小奖品。
4、抢答竞赛。由教师报键,学生抢答出对应的指法。
给抢答正确的学生发小奖品。
5、教师进行盲打,提出疑问:为什么老师打得快?学生思考。
教师总结:
按照手指分工,每敲完一个键后,手指应迅速回到基本键的位置。
三、放松操。
带领学生做放松操。
1、布置练习任务:做好放松操,我们要来比一比,看谁是今天的打字能手。
2、讲解小游戏的操作方法。(“金山打字通”)。
出示评比标准:。
3、学生开始比赛,教师巡视。
4、师生共同评出前五名打字高手,后五名打字能手,全班是打字快手。
5、自由活动时间:任选一个游戏进行打字练习。
6、学生谈一谈自己喜欢的游戏,并说明原因。
五、总结。
师:今天,我们学了什么新知识?
(生答)。
师:要想提高打字的速度,仅仅了解键盘指法还不够,还得靠平日下功夫多练习。
练习的教学设计篇七
1、通过大量的阅读材料使学生全面、深刻的认识老舍,加深对老舍的了解;并且对老舍的各种作品深入学习。
2、在深入了解老舍的基础上进行口语交际:我心目中的老舍;加强学生的口语训练。
3、打开学生思路,对老舍的各种作品深刻领会,表达真情实感,培养学生写作能力。
掌握基础知识,提高孩子的感悟能力、交际能力、想象能力、写作能力。
老舍资料、口语交际、写作方面的材料。
第一课时。
一、伟大的作家。
1、师:谁能介绍一些你所知道的老舍相关知识?
生开始介绍,交流。
师:课本中也给我们介绍了一些,看看那个是你熟悉的,有哪个你又不知道?
生:交流感悟。
设计意图:交流老舍材料,加深对伟大平民作家的认识,提高学生的积累过程,为学生的写作、语文知识的积累准备素材,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
二、真诚的朋友;慈爱、开明、幽默的父亲。
生交流自己的积累,在交流时,畅谈自己的感受。
师生打开课本,教师引导学生读。
设计意图:在读中感悟老舍的伟大人格,朴实的真情。反复这样,激发对人生的热爱之情。
三、作业读相关链接。
第二课时口语交际说老舍。
一、导入。
1、同学们在你的眼里,伟大作家老舍是什么样的?用你认为最合适的语言表达出来。
板书课题:说老舍。
设计意图:在谈话中导入,激发学生的话题,不仅提高孩子的表达能力,还理解了学生的思想动态,可谓教育和锻炼并进。
2、讨论交流。
师生共交流本次活动带来的思考。
自己确立提出交流的主题。
3、总结方法。
学生到老舍的相关事例,积极上进。
(设计意图:在交流中总结出好的、合适的方法解决本次交流的问题,达到本次交流的教学目的及重点。)。
二、总结。
第三、四课时我的小笔头。
读老舍作品的感受。
一、听我说内容。
读了老舍的许多作品,我们觉得他好像就在我们的生活周围,读中我们有许许多多的感动,有许许多多的话语需要倾诉。请以《xx》读后感为题,完成一篇习作。
师:同学们,读了老舍的文章你会有很大的感受,我们要把这种感受抒发出来;你先读读《骆驼祥子》读后感,看看他人是如何写读后感的。
(设计意图:先出示写作要求,让学生对本次习作目的有一个全面了解,为打草稿做到心中有数。)。
三、帮你快构思。
1、弄清题意。
2、选择文章。
1)了解文章主题。
2)确定感受。
3、确立抒发点。
要将选好的`材料进行认真的筛选,选出最有代表性的材料,用恰当的表现手法和生动的语言文字来表达文章的主题。
四、学生选材,互说。
五、打稿。
第二课时。
一、朗读习作,评议修改。
学生完成习作草稿后,各自朗读一遍,先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评议修改。
二、文后指导。
1、结合学生的作文进行讲评。以表扬为主,哪怕是一句话或者一个好词语用得好,都要进行表扬,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
2、范读两篇作文:
一篇佳作,出示佳作欣赏,学习写法。
一篇带有共性的问题,有针对性地解决作文中出现的共性问题。
三、修改作文。
四、誊写作文。
练习的教学设计篇八
根据《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水平四目标,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与练习欲望,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发挥其主体作用,让学生在快乐的学习氛围中,掌握合作学会学习的方法与技能,从中体验到合作练习的作用及个人在集体活动中的价值。
1、教材分析:
根据初中生身心发展特点,多数为独生子女、个性强、好动、配合意识较缺乏且素质练习较单调、枯燥、乏味等实际情况,以“游戏”为主线,组织集体跑、跳等综合素质练习,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使学生体验到合作学习的乐趣,并在愉悦的氛围中积极、主动地学习,增强体能,进一步明确在现实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相互学习、相互支持、相互配合、相互协作的重要性。
初二年()班学生。
3、教学重点:
掌握合作学习方法与技能。
增强体能,将所学的知识应用于实践中。
1、技能目标:
学会合作学习的方法,掌握完成跑、跳等技能,提高学生速度、力量、协调等素质;
2、认知目标:
3、情感目标:
建立群体责任感,发挥集体智慧,增强合作意识与团队精神;
4、个性发展目标:
树立公平竞争与团结协作观念,培养学生积极进取及创新能力等优良品质。
采用“激趣导入——愉悦身心,掌握技能——体验乐趣,交流探究——学会合作”的三维结构。
1、激趣导入:学生回答问题与游戏练习后了解知识,树立合作学习观念及其重要性。
2、愉悦身心:学生创编徒手操练习,教师适时给予引导、鼓励与评价。
3、增进合作,掌握技能:观看技术图片后学生分组合作学习,并表演、交流、评价学练情况,充分发挥集体的智慧,提高参与活动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培养学生创造能力和集体合作能力。
4、娱乐健身:将民间“推圈圈”的活动内容(利用废弃物——轮胎)引入课堂,激发学生学习的乐趣,促进身心健康与身体综合素质的提高。
5、集体(合作)游戏:使学生树立群体责任感,体验到个人在集体活动中的作用与价值,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与协作精神。
6、恢复身心:在音乐伴奏下,师生放松。同时,回顾学练效果,要求学生课后设计一套合作学习方案。
预计使95%以上的学生学会合作学习的方法,并体验到个人在集体练习中的乐趣、作用与价值;预计课的平均心率为130—140次/分,练习密度43-45%,最高心率:165-175次/分。
录音机1台、挂图3张、松紧带5条、轮胎5个、学练评价一览表1张。
附:课后评价表与作业。
内容。
评价事项。
得分。
运动场上的行为规范。
1、快乐与他人合作学习。
2、学习兴趣的提高。
3、积极、主动地参与各项活动。
12345。
12345。
12345。
技能和素质。
1、懂得集体跑、跳等技术。
2、速度、力量、协调性增强了。
3、自信心增强了,心理水平提高了。
12345。
12345。
12345。
思考与判断。
能在思考中进行学习。
12345。
知识理解。
1、明确与他人合作学习的重要性。
2、基本掌握合作学习的方法。
3、学会创编合作学习方式。
12345。
12345。
12345。
练习的教学设计篇九
1、积累关于“感受”“幻想”“质疑”“发现”“验证”的名人名言。
2、在锻炼孩子们口语交际的同时,使孩子们真正学会辩论,培养正确的人生观。
3、利用创设的想象情景,写想象作文,培养学生大胆想象能力。
掌握基础知识,提高孩子的感悟能力、交际能力、想象能力、写作能力。
相关的名人名言或名人故事、口语交际、写作方面的材料。
1、学习名人名言。
师:课前老师布置了搜集有关“感受”“幻想”“质疑”“发现”“验证”方面的名人名言作业,这节课大家交流一下。
生交流自己积累的名人名言,在交流时畅谈自己的感受。
师:今天我们再学习几句名人名言,你收获会更大。
师出示书上的名人名言,引导学生读。
让学生畅谈自己读名言后的感受和收获,也可以试着用一两句富有哲理的话总结自己的感悟。
师朗读。
师指导学生读出自己的理解,读出感情。
(设计意图:在交流中读、感悟,反复这样,激发学生用心感悟自然,热爱自然,感恩自然,欣赏自然。)。
2、进行“口语交际”——我心目中的美好。
(1)教师介绍口语交际的活动方式。
学生围绕书上的口语交际内容进行整理,交流,说出自己的观点。
(2)师生总结。
(设计意图:通过相互交流,不仅锻炼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而且还使学生受到热爱周围环境的教育。)。
设计理念:
“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要求学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是新课程标准倡导的教学理念。因此本次设计的重点是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和思想的实际,抒发本单元中《维也纳森林的故事》和《楼兰的忧郁》读后感,自由表达,写出独特的感受和体验。
熟读选择的其中的课文内容。
1、选第一单元《维也纳森林的故事》和《楼兰的忧郁》中一篇文章写读后感。
2、能结合书上的感触最深的地方,清楚表达自己的感想。
能结合书上的感触最深的地方,清楚表达自己的感想。
:怎样围绕课文重点写出自己的读后感。
一、课堂导语。
引导回忆:同学们,你们最近看过哪些课外读物,看后有什么感受吗?(抽几名同学谈)。
点拨话题:刚才大家讨论的很热烈,今天我们就根据自己的体会,写一写读后感好吗?什么是读后感呢?(自由发言,教师总结。)。
二.读习作提示,明确习作要求。
1.本单元围绕回归自然的内容让我们欣赏了五篇课文,再者五篇课文中有两篇课文你读后一定会有很多感受,那就是《维也纳森林的故事》和《楼兰的忧郁》,本次作文就是把对这两篇课文中的其中一篇写出自己的感受,要联系生活实际和思想实际,写自己的真实感受,也可以对其中某些内容谈谈自己看法。
2.读一读例文,想一想,小作者是怎样写读后感的?(注意分清哪些句子是复述,哪些句子是写感想)。
3.题目可以用“《****》读后感”或“《****》有感”,也可以根据写的内容拟定题目。
三.习作指导。
1、紧扣原文抓住重点。
必须是从原文引发出来的感想、体会,不要面面俱到,泛泛而谈。应集中到自己感受最深的一点或两点上来发表议论。
2、联系实际,情感真实。
这个“实际”可以是自己的思想和生活实际,也可以是别人的思想和生活实际,也可以是社会实际,选择自己感受最深的事写并结合切身体会,体会才真切,文章才具有说服力。
3、读感结合有侧重。
正确处理好“读”“感”的关系。“读”是“感”的前提和引子。“感”是“读”的结果和目的。因此要有读有感,读感结合,比例协调。不能只读不感,一味抄写课文,没有体会,也不能只感不读,离开原文意思漫无边际地胡思乱想。通常情况下,侧重于写自己的感受。
当然交代所读文章的名称和主要内容是必写的。
4、引导探究,总结写法:
夹叙夹议,叙中有感,感应中有叙。
四、学生选材,互说。
五、打稿。
一、朗读习作,评议修改。
学生完成习作草稿后,各自朗读一遍,先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评议修改。
二、文后指导。
1、结合学生的作文进行讲评。以表扬为主,哪怕是一句话或者一个好词语用得好,都要进行表扬,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
2、范读两篇作文:
一篇佳作,出示佳作欣赏,学习写法。
一篇带有共性的问题,有针对性地解决作文中出现的共性问题。
三、修改作文。
四、誊写作文。
读后感“读”“感”
练习的教学设计篇十
1、认知要求:
(1)熟练掌握数据库建立。
(2)熟练掌握数据的查询。
(3)理解数据收集处理的过程。
2、操作要求:使用access20xx完成一次数据调查处理的全过程。
3、情感要求:参与调查积极主动。
培养团队协作精神。
树立合理使用电脑的观念。
字段类型的确定、查询方法。
体现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任务驱动,学生参与调查,师生共同完成教学任务。
多媒体网络教室、大屏幕投影仪。
1、引入:
大家有没有遇到过街头调查?
今天我们在机房里也作一次调查。
而且用我们所学的access数据库管理系统来处理调查数据。
2、学生分组调查。
(1)数据的收集。
由教师规定每组的调查内容。
每组学生进行分工(access操作员、调查者、被调查者)。
access操作员:建立调查表结构,记录的输入。
调查者:根据调查内容访问班中其他同学。
被调查者:接受调查者的调查。
老师:适时引导,及时调控。
(2)数据的查询。
学生:根据调查内容,选择恰当的查询要求,进行查询。
老师:适时讲解、合理引导。
(3)调查结论。
由组长汇报调查结论(根据调查的数据统计作点评)。
3、简要小结。
小结数据收集处理的过程。
对调查活动作评点。
4、作业。
根据本次调查内容,对其他班的同学进行调查,得出结论。
练习的教学设计篇十一
1、按从左到右的笔顺规则,照样子练习写字。
2、朗读背诵儿歌。
3、拼拼读读、画画说说的综合练习。
4、仔细观察图画,展开想象,练习对话。
1、写字训练。
2、读背训练。
3、学习字词句。
4、口语交际训练。
投影片。
教学时间。
3课时。
教学过程。
一、审题。
1、学生借助拼音自读题目。
2、帮助学生弄清本题的要求。
二、指导。
1、指导观察。
(1)出示挂图或投影片。
图上画了什么地方?谁在什么地方干什么?干得怎么样?
(2)认读拼音词。
(3)小结。
2、指导画小手。
(1)出示挂图。思考:图上的小朋友是怎样画小手的?画小手需要哪些东西?
(2)指名回答。
(3)小结。
3、指导说小手。
一、审题。
1、指名读题,老师讲解题目要求。
2、指导。
(1)集体书空练习。
(2)学生在书上的田字格中描红、仿影。
(3)学生在田字格中临写。
二、教学第三题。
1、指名读第题目。
2、说说题目中有哪些要求。
3、学生借助拼音练读。
4、看图理解儿歌的意思。
一、审题。
二、指导。
1、指导学生逐幅看图,说说每幅画的意思。
2、指导说话。
(1)小猴是怎样问熊猫借铅笔的?熊猫是怎样说,怎样做的?
(2)小猴在干什么?小猴是怎样还铅笔的?熊猫是怎样说的?
1、指名回答图旁的问题。
2、将两幅图的内容连起来说说。
四、反馈。
1、同桌分角色表演。
2、指名上台分角色表演。
3、评议。
4、学生演练。
5、评价小结。
练习的教学设计篇十二
1、让学生学会通过放声朗读草稿来找出文章的毛病并加以修改的方法。
2、通过诵读积累语言和预感,培养学生的感悟能力。
3、用钢笔描红一段话,注意整体布局。
4、通过口语训练让学生学会申诉。
5、学写毛笔字。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第一题、第二题。
一、教学第一题(语文与生活)。
1、教学第一部分。
(1)创设情景:学生分角色读题。
(2)这是一种作文草稿的修改方法。
(3)拓展:小结已学过的修改文稿的方法。
2、教学第二部分。
(1)根据上一部分的情景,学生读题。
(2)说说“好文章是改出来的”的意思。
(3)学生学习、领会作家老舍和叶圣陶修改文稿的方法。
(4)修改稿子不光要看,还要念。要看念得顺不顺?准确不?别扭不?逻辑性强不?
3、教学第三部分。
(1)学生读题,明确要求。
(2)让学生先只看不念,看能找出那些问题。
(3)让学生用刚才学过的方法来反复读文章,找出问题,并加以修改。
(4)师生共同修改,小结。
二、教学第二题(诵读与感悟)。
1、谈话导入。
2、诵读《从岩缝里长出来的小草》。
(1)学生自由读。
(2)教师范读,指导读准字音。
(3)学生反复练习诵读。
3、感悟。
(1)指名读问题:从岩缝里长出来的小草,为什么那么挺拔,那么结识?
(2)学生思考、讨论、交流读后的感想。
(3)指名回答上面的问题。
(4)师生小结。
三、布置作业。
四、背诵《从岩缝里长出来的小草》。
第二课时。
教学第三题、第四题、第五题。
一、教学第三题(写好钢笔字)。
1、指导。
(1)让学生读这两句话,指出这选自刚刚学过的课文《轮椅上的霍金》中的第八自然段。
(2)引导学生读帖。重点观察整体的布局,行款的优美,还要细心观察每个字的结构的匀称、合理,特别是“霍金、魅力、求索”等词在整体布局中的写法。
(3)通过观察,让学生说出书写的格式,字与字之间、字与标点之间的距离以及在一行中的位置,哪些字不宜和其他字写整齐,写成一样大小。
(1)学生练习描红。注意观察整体,一气呵成。
(2)学生临写,教师巡视辅导。
(3)教师及时小结,再让学生仿写。
3、反馈。
(1)展示写得好的字,并请学生说说好在哪儿。纠正写得不够好的字。
(2)教师范写。
(3)学生再次描红临写。
二、教学第四题(口语交际)。
1、审题。
(1)结合口语交际话题“学会申诉”作启发谈话。
同学们,在生活中如果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侵犯,应该及时向有关部门或学校申诉,拿起法律武器保护自己。(板书:学会申诉)。
(2)指名读本次口语交际的要求。
2、指导。
(1)教师引导学生读题并思考。
(2)集体讨论:日常生活中哪些合法权益容易受到侵犯?应该怎样申诉?
(3)教师引导学生得出申诉的方法。
(4)学生分组练说。
(1)分组推荐代表上讲坛就某一侵权行为进行申诉。
(2)其他同学可以针对前面同学的申诉说出自己的申诉方法。
4、反馈。
(1)引导学生对这一训练内容作更加深入的思考。
(2)教师点评。
三、教学第五题(学写毛笔字)。
1、审题。
明确本次学写“和、胆”。
2、指导。
(1)学生细心观察这两个笔画比较简单的字在米字格中的位置。
(2)教师边范写边讲解书写方法。
(3)学生初练,教师及时指导。
(1)学生临摹,教师巡视,帮助写字有困难的学生。
(2)学生将每一笔写在米字格中的正确位置。
4、反馈。
(1)展示写得好的字,指出好在哪里。
(2)指出不足,进一步纠正。
练习的教学设计篇十三
课本p87页。
1、、培养和提高学生观察、推理、迁移的能力。
2、让学生经历交流的过程,培养协作能力。
3、训练学生用乘法解决问题的能力,巩固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问题和其他用乘法解决的问题,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数记口诀。
1、会解决求几个几是多少的问题是重点。
2、加深理解几个几是多少?体验它的含义。
圆形、三角形图片、小棒。
1、看图写出乘法算式并说说表示的意义。
(1)。
()或()。
(2)。
()()。
2、揭示课题。
师:让学生根据每张课桌上有2人,提出数学问题。
学生小组提问题,同时解答。
师:这节课我们继续探究两个数之间的倍数关系。
[设计意图]:复习旧知为下面的学习作铺垫。明确这节课学习内容。
1、出示第13题图:
(1)、观察图,你发现了什么?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2)、学生先在小组内提问,然后全班交流。
(3)、强调几个几的数量关系。
(4)、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逐个解决。
2、第13题:
(1)让学生用几个几的知识来描述存在的数量关系。
(2)、并根据算式计算说说自己是怎样想的,巩固对几个几的理解。
3、第14题:
(1)、看14题,小组讨论交流理解题意,找出规律。
(2)、怎样计算,说出道理。
(3)、学生先独立完成然后全班交流。
[设计意图]:通过多种形式让学生巩固倍数关系的实际问题,理解题意并会正确解答。通过交流思考的过程,使学生体会同一个问题可以有不同的思考方法,有不同的解题策略。
大家学会了几种应用题。回家后观察家里的物品,给爸爸、妈妈题有关于这一节我们学习的数学问题。
练习的教学设计篇十四
感受乐曲的风格以及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感知浪漫主义时期的音乐风格特征。
一、起始阶段。
1.聆听乐曲《1812序曲》片段,感受乐曲的内容与场景。
2.介绍《1812序曲》创作背景以及作曲家—柴可夫斯基,感受浪漫主义时期作曲家的作曲风格。
3.引出新课——浪漫主义时期伟大的作曲家肖邦,以及他的作品《c小调练习曲》。
二、展开阶段。
1.在聆听乐曲之前,请同学们先以小组的方式讨论、探究这位伟大的作曲家——肖邦,包括他的生平与作品。
2.聆听乐曲《c小调练习曲》,感受乐曲的风格,再听完后,说出你的感受。
3.再次认真聆听乐曲《c小调练习曲》,并运用音乐要素的内容分析乐曲,比如:速度、力度、旋律发展等方面。
三、形成阶段。
1.了解“练习曲”与“音乐会练习曲”的区别。
2.了解浪漫主义时期作曲家以及浪漫主义时期的音乐风格特征。
四、结束阶段。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同学们了解了浪漫主义时期伟大的作曲家肖邦,也了解了他的爱国主义情怀。希望同学们在课下的时候,可以多多欣赏他的作品,以及浪漫主义时期其他作曲家的作品。
练习的教学设计篇十五
1、复习巩固音序查字法。
2、初步学会缩写句子,抓住句子的主要意思,理解长句子的意思;能变换句子中附加成分的位置,改写句子;能修改搭配不当的句子。
3、会使用书名号,能给句子加上书名号。
第一课时。
指名读题,明确要求。
回忆音序查字法的方法。
每一大组填写一行,进行竞赛。
集体讨论。
读题,明确适当的词都是起修饰、形容作用的。
自行填写。
指名说说自己填的词,鼓励学生说出不同的答案。
回忆。我们本单元学的读懂长句子的步骤是怎样的?
用上述句式先口头练习。
指名回答,集体纠正。
读题,明确要求。
(1)读例句,说说两句话有什么不同?
(2)修改后句子的意思有没有变?强调了什么?(地点)。
集体讨论第一句。
自己独立改写第二、三句。
集体讨论,订正。
第二句:在公园里,幼儿园的小朋友在追逐玩耍。
第三句:在千岛湖上,我们乘坐汽艇游览。
5、完成课堂作业:第14题。
第二课时。
复习第五课中有书名号的句子,说说哪些词语上要用书名号。
自己给句子加书名号。
少年报、儿童时代、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宿新市徐公店这几个词要加书名号。
请你做小医生,给他们找找毛病在哪儿?并给他们治疗。
反馈。
自由读短文,思考短文后面的问题。
集体讨论思考题。
(1)小院的景色是迷人的,文中第二句话概括了这个特点。
(2)抬头可见的是快要成熟的葡萄。一串串珍珠似的挂满了藤架,写出了多。
从鹅毛般的、纷纷扬扬、给万物披上了银装可以看出雪下得很大。
练习的教学设计篇十六
三年级经过一年多的书写练习,大多学生在点画书写上已比较工整,也养成了良好的写字习惯。同时这一年龄层是刚刚走出低年级的思维,迈入高年级思维的过程,在观察事物、逻辑分析、耐力毅力、情绪控制方面都有所提升,但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和客观评价上尚有欠缺。这时,笔画用笔已不再是教学重点,而应培养学生对结构的观察分析能力。本课程将在教学基本知识与技能的基础上,注重引发学生思考,开发学生思维,帮助学生学会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鼓励学生敢于表达、敢于评价。
4.本课程重视学生深入对书法艺术的认识,扩宽学生知识面,唤起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激发学生学习书法的兴趣,获得愉悦的学习体验。
“口”字是汉字中形体最小的结构单位之一,欧楷尤其是《九成宫》中的“口”字做部件时大多呈倒梯形,上宽下窄。左竖略微右下斜,由重渐轻,横折以方笔落笔为主,起笔低于左竖,折处用笔方圆兼备,底横平稳。
它也是合体字中常用的一个部件。它居左时上提,如:鸣;在右时居中偏下,如:如、知;居上时稍偏窄扁,如:吴、呈;居下时稍扁平正,如:善。口字在结字中还常与其他笔画或部件搭配,书写时注意大小等形态变化,如:路、司、京等。
知识与能力:
指导学生学习毛笔字口字旁写法以及在结字中的运用,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比较、评改以及鉴赏能力,初步能把本课例字写得结构匀称、整洁美观。在初步掌握口字旁写法和结字变化要领的基础上,能够鉴赏不同书家的书法特点,练习相关欧字的书写,做到搭配合理,字形美观。
过程与方法:
1.观察、分析、总结。
2.书写、评价、赏析。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书法学习过程中,培养正确的“双姿”等良好的书写习惯,引导学生了解欧阳询楷书尤其是《九成宫》的特征,“口”的文字源流等知识,欣赏不同书家字体,了解书法在生活中的应用,感受中国书法文化的博大精深。
口字旁的写法以及结字时的变化和搭配要领。
教学策略与手段。
本课教学书写技能为主,所采用的是行为修正教学模式,在教学策略上采用了替代式教学策略,在教学方法上采用了讲授法、讨论法、演示法、练习法、情境法。
多媒体课件,笔墨纸砚等。
(一)导入。
1.以一个谜底为“口”字的谜语,揭示本堂课堂的相关内容。
2.出示“口”的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楷书几种书体风格演变,明确“口”是一个象形文字,了解“口”字的文字源流,引导学生观察中国汉字的演变。
3.回顾复习,出示欧体独体字“口”字,从整体字形、内部空间复习“口”的书写要领,为接下去的环节做铺垫。
(二)学习口字旁不同形态的书写。
1.认一认,读一读,并观察“鸣”、“知”、“善”、“吴”图片,出示问题,组织学生思考。
(1)问题:认一认,想一想这些字中有什么共同点呢?
(2)组织学生回答,教师表达对学生积极态度的认可。
2.出示“口”与“鸣”、“知”、“善”、“吴”图片,比一比,找一找引导学生比较“口”与这些字中口字旁的特点。
(1)学生思考回答。
(2)教师在黑板上记录后总结讲解口字旁在上、下、左、右时的不同形态特征及书写要点。
3.请同学们用钢笔或黑色签字笔在田字格内书写,初步感受不同形态口字旁的书写要点。
4.教师巡视并进行个别提示指导。
(三)例字练习。
1.“吴”、“善”的学习。
(1)出示“吴”字范字,以快速问答形式引导学生观察思考,总结“吴”结构上上短下长、中心对称、空间匀称的特点。
(2)出示“善”字范字,以快速问答形式引导学生观察思考,总结“善”结构上中宫紧结、空间匀称、上斜下正的特点。
(3)教师用毛笔在展台上示范范字的书写,期间补充“吴”、“善”除结构外在细节、用笔上的书写要点。
(4)学生练习,期间教师巡视提醒双姿,观察学生出现明显的错误并个别指导,小结这两个字练习过程中易出现的普遍错误,挑选展评作品。
2.“鸣”、“知”的学习。
(1)出示“鸣”字范字,以同样方式讲解“鸣”结构上穿插关系、空间匀称的特点。
(2)出示“知”字范字,以同样方式讲解“知”结构上左宽右窄、左放右避的特点。
(3)教师用毛笔在展台上示范范字的书写,期间补充“鸣”、“知”除结构外在细节、用笔上的书写要点。
(4)学生练习,期间教师巡视提醒双姿,观察学生出现明显的错误并个别指导,小结这两个字练习过程中易出现的普遍错误,挑选展评作品。
3.展评环节,展评两次巡视过程中挑选的有代表性错误或优秀作品,组织学生进行自我评价、他人评价,教师补充点评加深印象。
4.引导学生挑选自己书写的四个字中自己不满意的两个再次练习,教师巡视,此环节注重鼓励。
(四)拓展环节。
1.欣赏其他书家楷书字贴中出现的带口字旁的字,培养学生对汉字美的多元认知。
2.了解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校徽设计与书法的渊源,培养学生在生活中发现书法艺术的能力。
(五)作业布置。
第一课口字旁。
上
略扁居中。
下
略扁平正。
左
位置偏上。
右
位置偏下。
作业设计。
1.练习今天学习的范字。
2.找一找欧阳询《九成宫》中其他带“口”的字,尝试分析书写要点。
3.尝试寻找一个你感兴趣的带有书法元素的校徽。
练习的教学设计篇十七
1、能熟练的拼读音节,正确的书写汉字;会用部首查字法,并能从字典中选择合适的字义。
2、能照样子搭配词语;按要求补写句子;会根据现有的语言材料用“这样”连句。
3、知道逗号、句号、问号、叹号以及顿号的作用,能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第一课时。
一、第四题。
补写内容由两部分组成,前一部分讲小小的一样东西“来得不容易”,后面部分是讲我们应该怎样对待这样的东西。
二、第五题。
首先要帮助学生读懂例句,理解“这样”在这句子中意思。
问:这样是指怎么样的一种做法?
在实际操作中,要先让学生说说、议议可能出现的结果,再写下来。
三、第六题。
(1)常用标点的形状特点,以利辨认和正确书写。
(2)标点各自的作用以及在语句中的地位,以便正确使用。
(3)掌握标点的方法。
四、第七题。
1、认真读句子,把句子的停顿和语调读正确。
2、让学生说说这样停顿和这样的语调应该用什么标点。
3、独立尝试做题。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196063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