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记忆力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衰退,写作可以弥补记忆的不足,将曾经的人生经历和感悟记录下来,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忆。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范文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敬老爱老助老事迹材料 主要敬老爱老助老事迹篇一
父亲黄自芳,现年83岁,在1949年的临汾战役中担当狙击手时,多处负伤,并且右腿被截肢。家里姊妹八个,加上父母一个十口人的大家庭,别说那时,就条件好也难养活全家。母亲辛苦养家,那个年月里我不敢奢望家里供我上学,只读了初中就辍学回家干活,帮着母亲维持家计。几年后他也跟同村的一个姑娘结婚了,眼看着弟弟妹妹一天天懂事了,他也有了自己的儿子。
可是时间是无情的,1999年常年哮喘的母亲张桂香也积劳成疾病倒了。无情的病魔在蚕食着干瘦的身躯,每天只能靠流食来维持生命,虽说姊妹们多,但是都有自己的生计,生活紧吧吧的,父亲年岁大了他就经常给母亲喂食,看来简单的事情,做起来却很不顺手,一不注意就呛着了,时常喷我一脸。瞪怒的双眼在提示他的不满。我只有一勺一勺慢慢的喂,尽量慢点。这时他却更像个孩子。两个月后她悄悄的离开了人间,终年七十一岁。
真是屋漏又遭连阴雨,2014年,伤残的父亲又换上了脑血栓,虽然一直积极在159医院治疗,可是天不佑人,黄自芳老人的病情并没有好转,2014年开始丧失了意识。全身瘫痪!说的难听点就是植物人。面对如此困境,黄建国没有倒下去,他倔强地支撑着这个摇摇欲坠的家庭。而更令人感动的是他尽心竭力,无微不至,以自己的行动,照顾父母,倾注了全部的爱,写下了一个字“孝”,受到人们的称赞。也许是家贫出孝子的缘故、也许是养老敬老的美德已成为他的一种本能。
自从生活日程式表上又添了新的事项内容,每天早晚为父亲脱衣穿衣,整理被褥,端屎倒尿,擦身洗衣,饮水喂饭,尽管家里贫困,还总要设法给父亲调剂好吃一点、易消化一点的。每天要为父亲翻几次身,晒一会太阳,不管外出回家,总要先向父亲问安,身体是否舒服,是否有事,每逢赶集上会,从来未忘记为父亲买一点好吃的,而自己的孩子从未有过这样的待遇。
邻居中有一位老人羡慕地说:“别说我不愁吃穿,孩子们都在外地工作,可我那比得上人家,有个三灾苦难、生疮害病,谁知道啊!”,黄建国说“咱家穷,没什么好的物质条件,只能是尽自己的一片孝心,能在老人身上积一点德,积一点善,就心满意足了”,他无华丽的语言,闪烁着大德大善的光华,十多年坚持不懈,几千个日日夜夜,浓缩了几千年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人老心还小,尤其是越过古稀之年的老人,父亲黄自芳犯病初期常常表现出儿童的某些特点,挑剔,易怒,不听话,爱耍孩子脾气,有时嫌饭食不合口味,有时抱怨照顾不周,有时心事窝在肚子里不说让你猜,一不如意,就爱发脾气。
每遇到这种情形,黄建国从不嫌弃,总是笑着向父亲解释、认错。一次,父亲嫌饭迟了,就乱摔东西,骂家里人不孝敬,把妻子端来的饭一下条翻,饭泼了一炕,可黄建国一点也不恼火,夫妻俩陪着笑脸向父亲承认自己侍候不周到,请父亲原谅,再做好饭哄父亲吃。现在老人没有意识,总是撒屡泼尿,而黄建国总是默默忍受,从无一句怨言。他说:“父亲从小抚养我成人也不容易,我要拿出对孩子那样的爱回报他”是的,有谁不爱自己的孩子呢?可有谁又能像爱自己孩子那样爱自己的老人呢?黄建国做到了,他就是我们的楷模,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黄建国还经常教育自己的妻子儿女孝敬老人,他常说,家家有老人,人人都会老,你对老人不孝敬,当你老的时候谁会孝敬你呢?“羊有诡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禽畜都懂这样的道理,都能做得到,何况人呢?他的妻子每天为老人梳头、洗脚、端水送饭,家里有点好吃的总要留给父亲吃,每顿饭总要亲自端来让父亲先吃,黄建国不在家的时候,老人就由她来侍候,老人怕孤独,她就常和老人聊天,左邻右舍,家长里短,谁家发生什么事,谁家婚娶出嫁,组里发生什么事,她都要向父亲说,孩子放学回家总要围在爷爷身边逗爷爷开心,讲个笑话,扮个鬼脸,看着围在身边的孙子,爷爷常常笑得合不拢嘴……知亲恩,善待儿女;求子顺,孝奉双亲。在父母的影响证,孩子们常常为爷爷端水递饭,端屡倒尿,洗衣洗脚,孩子们从小就懂得了孝敬老人是一种美德,养成了自觉孝敬老人的习惯。
2014年7月29日晚8:00,电闪雷鸣,风雨交加,父亲想吃葡萄,黄自芳冒雨给父亲买水果,就在这时,坐在轮椅上的父亲突然口水直流,瘫坐在轮椅上不省人事,“不好”。她媳妇急忙把父亲抱在床上,随后冲出房门,深一脚,浅一脚地往组里找人叫车。当时自己心急如焚,出门忘带雨具,路上几次摔倒,又几次爬起,泪水夹带着雨水,雨水夹着血水流淌着,多年的积虑也在这一刻暴发,她肆无忌惮地发泄自己的郁闷,不顾一切地向村中跑去……在村民的帮助下,母亲被及时送到了医院,再一次得救了。她的这颗悬着的心才慢慢地平静下来,定定神,看看医院墙上的挂钟,已是晚上10点多了,身上的摔伤隐隐作痛。
这时,她无意间向走廊的远端望去,看到儿子慌慌张张哭泣向这边跑来:“怎么,你来干什么?爸爸干啥?为什么还没来?”她不敢往下想,放下的心又一下子提到了嗓子眼……
怕啥来啥,黄建国在来的路上,不慎被摩托车摔倒,腿部受伤,右手腕骨折。可是了解到对方家庭困难,善良的黄自芳默默的自己承受了这一切。现在家庭依靠父亲的伤残军人补助艰难度日,老街办事处民政所长翟永显经常视老人为父母、视民政对象为兄弟姐妹、视孤苦无丁的孩子为儿女,用唯他独有的一份侠骨柔肠,诠释着他的深深民政情怀。他经常为黄家送去温暖、送去亲情、送去礼物,但是黄自芳就是这样一个人,从来不给别人添麻烦,翟助理问他有何困难时,他总是憨笑着说没啥,2014年,终于在翟助理6年的劝说下,添了一份低保申请表。就是这样的一个人,就是这样的一个家庭,虽然他们生活艰苦些,可家中常常充满着欢乐的气氛,谁说他们不富有呢?如果要说他们的物质物质生活,他们并不富裕,可他们的精神生活却是那样的充裕,这是用金钱买不到的,这才是真正的富有。
尊老敬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如果我们每个人都能像黄建国那样,那么和谐社会的构建必将计日可传。
敬老爱老助老事迹材料 主要敬老爱老助老事迹篇二
袁玉龙,女,1968年9月出生,1988年12月参加工作,大学学历,现在xx市国税局第一税源管理局四科从事纳税评估和税源监控工作,家有年事已高且生活不能自理的老母亲。袁玉龙敬老爱老的感人事迹就从善待自己的母亲开始。
袁玉龙的老母亲身患多种慢性病,前年又不幸患上了因老年人免疫力低下而导致的一种较罕见的皮肤病,一旦发病,即全身多处皮肤感染破损,痛苦不堪。为给母亲治病,袁玉龙跑遍了市里各大医院,好不容易打听到上海华山医院的一位专家的治疗方法可能有效,立刻赶往上海,托人找专家、排长队挂号、预约 ,几经周折才让老太太得以在上海住院治疗。
由于是全身性的皮肤病,病情相当复杂,经过多次住院治疗,却一直未能痊愈,老太太出院后仍然卧床,生活不能自理。袁玉龙锲而不舍,总结以往看病经验,自己在家里坚持为母亲治疗。每天以医院病房的标准打扫卫生,始终保持房间通风;不少于三次用米醋熏房间消毒;给母亲清洗全身,在患处上药防止皮肤感染。袁玉龙力气小,每到给母亲翻身涂药时,都要使出全身力气,累的腰酸背痛。
去年冬天,老太太又患流感住院。由于老年人抵抗力差,服药一星期后仍时有高烧。看到虚弱痛苦的母亲,袁玉龙焦急万分,一边请来医生上门为老人挂盐水,一边辅以中药为她调理。历经大半个月的配药、送药、熬药、喂药,老太太的病情才终于有了好转。
俗话说久病床头无孝子。常年照顾一个生活不能自理的老人,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然而几年来袁玉龙同志对生病的老母亲只有关心和惦记,从来没有半点怨言。她一天的忙碌,从早上为母亲梳头、刷牙、洗脸开始,上班前准备好一天要服用的药,晚上下班后为母亲家料理家务,给老太太打水泡脚、涂药,一直到铺好床才放心回去。
有一次,老太太突然觉得不舒服,刚刚扶到卫生间门口就忍不住上吐下泻,身上、地上弄得全是污秽,袁玉龙顾不了气味难闻,赶紧动手帮母亲脱换清洗,最短时间内把母亲收拾干净、伺候上床,并且端水喂药,彻夜陪护。
平日里,袁玉龙留意气候变化,时刻记挂着母亲。夏天,气候炎热蚊子多,袁玉龙为老母亲准备了微风扇和吊扇,装上蚊帐,晚上为母亲打开电蚊灯,等她熟睡后,关掉开关才悄悄离开。天刚一转冷,就把老人的毛衣棉衣准备好。到了冬天,就每天为母亲准备好两个热水袋,用毛巾裹好以免烫伤。一年四季,寒来暑往,风雨无阻。由于袁玉龙的悉心照料,长期卧床的老母亲从未生过褥疮,被邻里传为佳话。
俗话说“母女连心”,这句话用来体现袁玉龙对母亲的关爱,是最恰当不过了。在生活上,平日里只要母亲想吃点什么,不管多远的地方,袁玉龙都会抽空去买。有一次老太太想起利民路有家炒货店的炒米好吃,第二天袁玉龙就往返坐公交车一个多小时找到那家店,买回了母亲爱吃的炒米,还有一天晚上,母亲说想吃猕猴桃,袁玉龙当晚就让丈夫去超市买回来,用汤匙刮成泥状喂给她吃。在精神上,袁玉龙担心常年卧床的母亲寂寞,就买来许多母亲爱听黄梅戏碟片,把母亲舒舒服服安顿在床上看戏再去工作。袁玉龙关心母亲,真正做到了想母亲之所想。
照顾长期卧床生病的母亲,这种精神上和体力上的双重压力,有时使袁玉龙同志濒临崩溃,幸亏有了爱人的帮忙才得以应付。然而,屋漏偏逢连阴雨,2012年十月袁玉龙的丈夫突发脑梗塞住进了医院,这对于本来就比较困难的生活就好比是雪上加霜。刚听到这个消息时,对于正在紧张工作的袁玉龙来说犹如晴空霹雳!她强奈住疼痛的心,强迫自己冷静冷静再冷静!一遍一遍告诉自己:生活中没有迈不过去的坎,既然这些事发生了,除了积极面对,迎难而上,别无他路。从此,袁玉龙就更没有片刻休息的时间。每天下班,安排好家里的孩子和医院里的丈夫后,就得匆匆赶到母亲那里,三头牵挂奔忙,再苦、再累都隐忍坚持。
对袁玉龙同志的处境,科里的领导和同事都给予了理解同情和帮助,这给了她极大的精神鼓励,使她更有勇气面对困难。去年单位安排人员到无为县企业进行纳税评估,科长征求袁玉龙的意见,袁玉龙当即表示:科里对自己已经很照顾了,现在工作多人手少,再不能因自己的家庭困难拖科里的后腿。她匆匆安排好母亲丈夫孩子后,就立刻和大家一起赶赴无为。
去年第二次风险应对评估,同组的主评因工作需要,被局里临时抽调参加三县电力行业评估,袁玉龙当时是辅评,但为了按时完成评估任务,她主动和其他同志一起承担了主评的任务。每天安排完家里就匆忙赶到办公室,分析指标,查找资料,有时一整天都顾不上喝一口水。终于赶在市局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评估工作流的操作流程,调减该户企业所得税亏损1784万余元。当年年底,袁玉龙又被抽取参加省局能手竞赛考试,她认真复习,积极准备,考试过程中认真答题直到考试时间结束才离开考场,虽然没能取得能手名次,但她在考场认真答题的严谨态度却得到在场的领导和同志们的一致赞誉。
平凡之中见伟大。敬老爱老,其实就是在老人需要帮助的时候,及时伸出一只温暖的手;在老人需要倾诉的时候,静静地在身边听他们唠叨;在老人需要关心的时候,为人子女的一句亲切问候,一次端茶递水、一点力所能及的行动。袁玉龙用她最为善良质朴的行动,为我们展现出中华儿女最崇高的美德。
我国已开始进入人口老龄化阶段,关爱老人,让他们度过幸福、美满、安详、健康的晚年,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是中华民族和谐发展的强音。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让我们献出全部的爱心与孝心,弘扬尊老敬老的优良传统,为老年人安度晚年创造良好的条件,让世界处处阳光灿烂,爱心闪烁!
敬老爱老助老事迹材料 主要敬老爱老助老事迹篇三
吴作锋,腰坪乡段家湾村一个普通的农民。默默无闻,但是在段家湾提起他,村民都说是个孝敬老人的好模范。他的父母已经七十多岁了,由于地方风湿病,二老腿脚行动不便,于是他就一直守护在二老身边,孝敬二老。他们家兄弟三人,大哥在县城,二哥在省城,本来他也能去外面的世界,过更好的生活,可是因为二老舍不得这老后川,于是他也陪着二老守在了这个山清水秀,人杰地灵的小村庄。
都说久病床前无孝子,可是在吴作锋这里这句话却不是这样,在他的心里也不是这样。他总说老人把他们拉扯这么大很不容易,他是老小,哥哥姐姐们都忙,他要好好照顾老人,给老人在村里撑起门户。二老的风湿病是让他最操心的,为了能让二老过的舒服点,他利用自己学过的中医泡制了洗脚洗腿的药水,为老人洗脚擦腿,只为了老人不再受到疼痛的折磨,只要听说哪里有治疗风湿的药或者医生,他总要带着二老去试试。他的孝心可以说是人尽皆知,都夸作锋是个孝子。
所谓“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他不但孝亲,对村里的老人也是敬爱有加。他遇见村上上了年纪的人总会上前去打个招呼,是礼貌也是给父母撑起了面子,都说老吴家有个好儿子,遇到村里老人有个什么事,他也总是热心的去帮忙。平常有闲暇时间,他也喜欢和老人拉拉家常,发上一锅烟,泡上一壶茶,让父母和村里的老人打打麻将,老人们排解了孤单,也找到了乐趣。哥哥姐姐虽然常不在村里,可是物质上却很照顾二老,家里过年过节东西多的时候,他总忘不了给邻居几个年纪大的'人也送上一点。
吴作锋,他不过一个普通农民,却在践行着中华自古以来的孝亲敬老的传统美德,他虽然比不上古人扇枕温衾,行佣供母,却也用自己的一言一行践行着中华美德。他放弃了去外面世界的机会,他让妻儿去了县城生活,自己却留在了农村,种几亩薄田,更多的是敬心侍奉老人,让老人安度晚年。
光阴有限情无限,孝亲敬老是美德,他是这样做的,也在用他的德行感化周围的人。在父母年迈的时候,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是本分更是一种美德,我们每个人都应当在父母有生之年多给父母一点关爱,一点守护。这样我们这个社会才会更美好,更和谐。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19651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