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容斋随笔原文及翻译(优秀15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2-20 14:41:04
2023年容斋随笔原文及翻译(优秀15篇)
时间:2023-12-20 14:41:04     小编:影墨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肯定对各类范文都很熟悉吧。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范文吗?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秀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容斋随笔原文及翻译篇一

原文

《汉书爰盎传》:“南方卑湿,君能日饮,亡何。”颜师古注云“无何,言更无余事。”而《史记盎传》作“日饮毋苛”,盖言南方不宜多饮耳。今人多用“亡何”字。

译文

《汉书,爱盎传》说:“南方地势低下潮湿,您能每天喝酒,亡何(没有其他事情)。”颜师古作解释说:“亡何就是无何,说的`是再没有其他事情。”可是《史记爰盎传》作‘日饮毋苛”,大概是说南方不应该多喝酒吧。现在人们多用“亡何’的字样。

容斋随笔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搜索文档

容斋随笔原文及翻译篇二

卷十三·一以贯之

作者:洪迈

“一以贯之”之语,圣贤心学也。夫子以告曾子、子贡,而学者犹以为不同。尹彦明曰:“子贡之于学,不及曾子也如此。孔子于曾子,不待其问而告之,曾子复深喻之曰‘唯’。至于子贡,则不足以知之矣,故先发‘多学而识之’之问,果不能知之以为然也,又复疑其不然而请焉,方告之曰‘予一以贯之’。虽闻其言,犹不能如曾子之唯也。”范淳父亦曰:“先攻子贡之失,而后语以至要。”予窃以为二子皆孔门高第也,其闻言而唯,与夫闻而不复问,皆已默识于言意之表矣。世儒所以卑子贡者,为其先然“多学而识之”之旨也,是殆不然。方闻圣言如是,遽应曰“否”,非弟子所以敬师之道也,故对曰“然”,而即继以“非与”之问,岂为不能知乎?或者至以为孔子择而告参、赐,盖非余人所得闻,是又不然。颜氏之子,冉氏之孙,岂不足以语此乎?曾子于一“唯”之后,适门人有问,故发其“忠恕”之言。使子贡是时亦有从而问者,其必有以诏之矣。

译文

作者:佚名

“我的学说贯穿着一个基本观念”。这番话,是圣贤治学的心得,孔老夫子把它告诉曾子、子贡,可是学者们却以为其中有什么不同之处。尹彦明说:“子贡在学习上,赶不上曾子到这种程度。孔子对曾子,不等他发问就告诉他‘贯穿一个墓本观念’那番话,曾子再加深刻理解而说‘是的’,至于子贡,就不能直接听懂那意思了,所以孔子先提出我是否‘多多地学习又能记得住’的问题,子贡果然不懂这问话的`真义而认为孔子说得对,接着又怀疑恐怕不对而问孔子,孔子这才告诉他‘我有一个基本观念来贯穿它’。子贡尽管听到这话,仍不能象曾子那样答‘是的’,”范淳父也说:“先否定子贡的失误,然后再把问题的要害告诉他。”我个人认为曾子、子贡都是孔子门下的高足弟子,他们听到孔子的话答“是的”也好,或者听到后再提出疑问也好,其实都已把孔子的言外之意默记于心了,社会上的儒生们贬低子贡的原因,在于他先赞同了“多多学习又能记得住”这句话的含义,这看法恐怕不对。刚刚听到圣人的话这样讲,当即回答说“不对”,并非弟子用来敬重师长的作法,所以先回答说“是的”,然后紧接着用“不是这样吗”的方式提出疑问,难道就是不能听懂那话的意思吗?有人甚至认为孔子经过选择再告诉曾子、子贡,大概不是其它人所能听到的,这看法又不对了。颜氏、冉氏的子孙颜渊、冉求,难道就不可以告诉他们这些话吗?曾子在答应了一声“是的”之后,刚巧有别的学生问他,所以发挥出“老师的学说只是忠恕两个字”的说法,假使子贡当时也有人紧接着问他,他一定会有什么话告诉他们的。

容斋随笔原文及翻译篇三

原文

虞世南卒后,太宗夜梦见之,有若平生。翌日,下制曰:“世南奄随物化,倏移岁序。昨因夜梦,忽睹其人,追怀遗美,良增悲叹!宜资冥助,申朕思旧之情,可于其家为设五百僧斋,并为造天尊像一躯。”夫太宗之梦世南,盖君臣相与之诚所致,宜恤基子孙,厚其恩典可也。斋僧、造像、岂所应作?形之制书,著在国史,惜哉,太宗而有此也!

译文

虞世南是唐朝初年的大臣,又是著名的书法家。虞世南死后,唐太宗夜里梦见他,如同平常活着一样。第二天,唐太宗下诏书说:“世南随着万物变化而去,很快已经有不少年头了。昨天因为夜里做梦,忽然见到他这个人,回想起他遗留下的'美德,实在是增加了悲伤叹息。应该对他在地下加以帮助,以表示我思念旧臣的心情。可以在他家里设置五百位僧人的斋饭,并且为他制作天尊像一躯。”唐太宗梦见虞世南,是由于他生前与唐太宗君臣关系相处融洽的缘故,按照常理,只要注意抚恤,妥善安置他的子孙后代就可以了,怎么能动用斋僧,并为他造像呢?然而,唐太宗竟然特意颁布诏书宣喻天下,并且载入国史。实在令人遗憾!

容斋随笔原文及翻译篇四

作者:

洪迈

《考工记》:“车人之事,半矩谓之宣。”注:“头发颢落曰宣。《易》:“‘《巽》为宣发。’宣字本或作寡。”《周易》:“《巽》为寡发。”《释文》云:“本又作宣,黑白杂为宣发。”宣发二字甚奇。

译文

作者:

佚名

《考工记》上说:“做车的工匠把半个方矩称为‘宣’。”里面的注解说:“头发又白又脱落叫‘宣’。《易经》说:‘《巽》卦为宣发,‘宣’字本来也有人当作‘寡’。”《周易》说:“《巽》为寡发。”《释文》的'解释是:“‘寡’字本来又当作宣,黑白颜色相混杂的头发就是宣发。”“宣发”这两个字实在太奇怪了。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搜索文档

容斋随笔原文及翻译篇五

作者:洪迈

作议论文字,须考引事实无差忒,乃可传信后世。东坡先生作《二疏图赞》云:“孝宣中兴,以法驭人。杀盖、韩、杨、盖三良臣。先生怜之,振袂脱屣。使知区区,不足骄士。”其立意超卓如此。然以其时考之,元康三年二疏去位,后二年盖宽饶诛,又三年韩延寿诛,又三年杨恽诛。方二疏去时,三人皆亡恙。盖先生文如倾河,不复效常人寻阅质究也。

翻译

作议论性的文章,必须考证所引事实没有差错之后,才可以使之流传于后世。苏东坡先生所作的《二疏图赞》中说;“西汉孝宣帝重振汉朝,以法治国驭人。先后杀掉了盖宽饶、韩延寿和杨怀,这三位都是忠臣。疏广、疏受二先生很怜悯他们,以致为此而振袂脱屣。假使他们知道自已是区区小臣,他们就不会盛气凌人。”东坡先生作文的'立意就是如此超绝卓异。但是,根据当时的实际情况考察,宣帝元康三年,琉广、疏受二人已经去职,此后二年盖宽饶被杀,又过了三年,韩廷寿被杀,又过了三年杨挥被杀。当疏广、疏受二人免职时,三人都还安然无恙。大概东坡先生文思敏捷,不象平常那样重于考究事实罢了。

容斋随笔原文及翻译篇六

今日读了宋朝洪迈的.【容斋随笔】“因马之人”一文,所感所想与洪祖先之悟有所出入。

文中曰:“金日石单被俘虏后,没入皇宫,被送到黄门养马。有一天,汉武帝察看官马,看到金日石单容貌不凡,养的马又非常骠壮,当天就授予他马监之职,后金日石单还受遗照辅佐朝政。

汉朝的上官桀做未央宫厩令时,汉武帝曾身体得病不舒服,待病好后到马厩查看却发现马匹瘦弱,怪罪上官桀说‘厩令上官桀认为我不能再看到官马了吗?’上官桀泣不成声地说,‘我听说圣体欠安,日夜忧愁,牵肠挂肚,心思确实没有用在官马身上。’后来,汉武帝认为上官桀一片忠心,从此把他作为近臣,以至于接受遗照辅佐少主。”

洪迈就这两件事而得出结论:金日石单和上官桀都是因为马而被皇上了解,汉武帝选拔人才,可称得上圣明而不遗漏了。

容斋随笔原文及翻译篇七

作者:洪迈

作议论文字,须考引事实无差忒,乃可传信后世。东坡先生作《二疏图赞》云:“孝宣中兴,以法驭人。杀盖、韩、杨、盖三良臣。先生怜之,振袂脱屣。使知区区,不足骄士。”其立意超卓如此。然以其时考之,元康三年二疏去位,后二年盖宽饶诛,又三年韩延寿诛,又三年杨恽诛。方二疏去时,三人皆亡恙。盖先生文如倾河,不复效常人寻阅质究也。

翻译

作议论性的文章,必须考证所引事实没有差错之后,才可以使之流传于后世。苏东坡先生所作的《二疏图赞》中说;“西汉孝宣帝重振汉朝,以法治国驭人。先后杀掉了盖宽饶、韩延寿和杨怀,这三位都是忠臣。疏广、疏受二先生很怜悯他们,以致为此而振袂脱屣。假使他们知道自已是区区小臣,他们就不会盛气凌人。”东坡先生作文的'立意就是如此超绝卓异。但是,根据当时的实际情况考察,宣帝元康三年,琉广、疏受二人已经去职,此后二年盖宽饶被杀,又过了三年,韩廷寿被杀,又过了三年杨挥被杀。当疏广、疏受二人免职时,三人都还安然无恙。大概东坡先生文思敏捷,不象平常那样重于考究事实罢了。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搜索文档

容斋随笔原文及翻译篇八

原文

诸葛孔明千载人,其用兵行师,皆本于仁义节制,自三代以降,未之有也。盖其操心制行,一出于诚,生于乱世,躬耕陇亩,使无徐庶之一言,玄德之三顾,则苟全性命,不求闻达必矣。其始见玄德,论曹操不可与争锋,孙氏可与为援而不可图,唯荆、盖可以取,言如蓍龟,终身不易。二十余年之间,君信之,士大夫仰之,夷夏服之,敌人畏之。上有以取信于主,故玄德临终,至云:“嗣子不才,君可自取”;后主虽庸懦无立,亦举国听之而不疑。下有以见信于人,故废廖立而立垂泣,废李严而严致死。后主左右奸辟侧佞,充塞于中,而无一人有心害疾者。魏尽据中州,乘操、丕积威之后,猛士如林,不敢西向发一矢以临蜀,而公六出征之,使魏畏蜀如虎。司马懿案行其营垒处所,叹为天下奇才。锺会伐蜀,使人至汉川祭其庙,禁军士不得近墓樵采,是岂智力策虑所能致哉?魏延每随公出,辄欲请兵万人,与公异道会于潼关,公制而不许,又欲请兵五千,循秦岭而东,直取长安,以为一举而咸阳以西可定。史臣谓公以为危计不用,是不然。公真所谓义兵不用诈谋奇计,方以数十万之众,据正道而临有罪,建旗鸣鼓,直指魏都,固将飞书告之,择日合战,岂复翳行窃步,事一旦之谲以规咸阳哉!司马懿年长于公四岁,懿存而公死,才五十四耳,天不祚汉,非人力也。“霸气西南歇,雄图历数屯。”杜诗尽之矣。

译文

诸葛孔明是千载伟人,他用兵行军,指挥作战,都以仁义之道为本,这是自夏商周三代以来未曾有过的。他的思虑行为,全都出于对刘玄德(刘备)和恢复汉室事业的忠诚,他生在乱世,亲自耕田谋生,假如没有徐庶一句话的推荐,刘玄德三顾茅庐的热忱,那么他苟且保全性命,不求扬名显达就是一定的。诸葛亮在隆中第一次会见刘玄德,纵论天下大势时,就提出不可和曹操较量高低,对孙权也只能互相支援,不可图谋,只有荆州、益州可以夺取。这些论断像占卜一样准确,终其一生的政治经历看,真是不容变更之论。在他掌权的二十多年里,国君信任他,士大夫仰慕他,汉族和少数民族的百姓信服他,敌人畏惧他。对上,他以忠诚取得君主的高度信任,所以玄德临死时对他说:“我的儿子没有才能,你可以自取为帝。”后主刘禅虽然平庸怯懦无所建树,也把整个国家交给他而毫无怀疑。对下,他的才德威望被部属信赖,所以长水校尉廖立和骠骑将军李严虽都被除名为民,但听到诸葛亮病逝的消息后,廖立恸哭落泪,李严病发死去。后主身边多奸佞之臣,却没有一个人有嫉恨暗害诸葛亮之心的。当魏国完全占领中州之地以后,还挟有曹操、曹丕父子生前的.积威,军中勇猛将士如林,却不敢发一兵一卒一箭到蜀国,而诸葛亮却率领大军六出岐山,讨伐魏国,致使魏国上下畏惧蜀国如同畏惧老虎,魏国将帅司马懿仔细考察诸葛亮的营垒后,叹服他是天下奇才。敌将锤会征伐蜀国时,特地派人到汉川祭礼诸葛亮庙,并下令军士,禁止在诸葛亮墓附近砍柴,这难道是智力高超或谋略过人所能获得的吗?魏延每次随诸葛亮出兵伐魏,总请求拨给自己将士万人,他想仿照韩信故事,从暗道和诸葛亮在潼关会师,诸葛亮坚决制止,决不允许;魏延又想请求诸葛亮拨给他将士五千人,他要沿秦岭向东走,直取长安。他认为这一军事行动能使咸阳以西之地平定,史臣记载说,诸葛亮认为这是危险之计而不予采纳。其实不然,诸葛公真是人们所说的正义之师,不用阴谋诡计,他正要率领十万大军,占据要道去正面讨伐敌人。他竖起大旗,高鸣战鼓,直指魏国京都,本来要飞骑传书,通知敌方,择定日期交战,难道又能隐秘行动,暗中行事,以诡诈之计图谋咸阳吗?司马懿比诸葛亮年长四岁,司马懿活着,而诸葛亮不幸死去,享年才五十四岁,上天不保佑汉室,这不是人力所能挽回的。“霸气西南歇,雄图历数屯。”杜甫诗已经全部说明白了。

容斋随笔原文及翻译篇九

陶渊明高简闲靖,为晋、宋第一辈人。语其饥则箪瓢屡空,缾无储粟;其寒则裋褐穿结,絺绤冬陈;其居则环堵萧然,风日不蔽。穷困之状,可谓至矣。读其《与子俨等疏》云:“恨室无莱妇,抱兹苦心。汝等虽不同生,当思四海皆兄弟之义,管仲、鲍叔,分财无猜,他人尚尔,况同父之人哉!”然则犹有庶子也。《责子》诗云:“雍、端年十三。”此两人必异母尔。渊明在彭泽,悉令公田种秫,曰:“吾常得醉于酒足矣。”妻子固请种粳,乃使二顷五十亩种秫,五十亩种粳。其自叙亦云:“公田之利,足以为酒,故便求之。”犹望一稔而逝,然仲秋至冬,在官八十余日,即自免去职。所谓秫粳,盖未尝得颗粒到口也,悲夫!

译文

陶渊明高超、闲静、淡远,是晋宋间第一流人物。说到饥饿,他是饭瓢常空,家无存粮。说到寒冷,他是粗布短衣,冬天还穿着夏天的葛衣,没有替换的衣服。他的住房是四壁空空,难以遮蔽寒风和太阳。穷困之状可以说是到了极点。读他的《与子俨等疏》说:“我常恨家中没有楚国老莱子之妻那样的贤内助来开导我,只有自己怀抱这样的一片苦心了。你们虽然不是一母所生,也应该思索四海之内皆兄弟的意义,齐国的管仲、鲍叔二人是朋友,在经商赢利分财时,多少并无猜疑之意,外人尚可以如此,何况你们是同父的兄弟呢!”这样看来,陶渊明还是妾生的儿子。他的《责子》诗说“雍、端两人年龄都是十三”,看来这两个人一定不是同母的'弟兄了。陶渊明在彭泽县作县令时,下令公田全都种成高粱,说:“这样我就能常醉酒了,便心满意足了。”但妻子和儿子坚决请求种粳稻,他就下令让二顷五十亩种高粱来酿酒,五十亩种粳稻供食用。他在《归去来兮辞》中自叙也说:“公田的收成,足够做酒,所以顺便求了彭泽令这个小官。”他本希望种的庄稼熟了,一年后离任。然而从仲秋到冬天,他在官仅八十几天,就自动免官离职。所谓的高粱粳稻,都没有能吃到一颗一粒,可悲啊!

容斋随笔原文及翻译篇十

今日读了宋朝洪迈的《容斋随笔》“因马之人”一文,所感所想与洪祖先之悟有所出入。

文中曰:“金日石单被俘虏后,没入皇宫,被送到黄门养马。有一天,汉武帝察看官马,看到金日石单容貌不凡,养的`马又非常骠壮,当天就授予他马监之职,后金日石单还受遗照辅佐朝政。

汉朝的上官桀做未央宫厩令时,汉武帝曾身体得病不舒服,待病好后到马厩查看却发现马匹瘦弱,怪罪上官桀说‘厩令上官桀认为我不能再看到官马了吗?’上官桀泣不成声地说,‘我听说圣体欠安,日夜忧愁,牵肠挂肚,心思确实没有用在官马身上。’后来,汉武帝认为上官桀一片忠心,从此把他作为近臣,以至于接受遗照辅佐少主。”

洪迈就这两件事而得出结论:金日石单和上官桀都是因为马而被皇上了解,汉武帝选拔人才,可称得上圣明而不遗漏了。

容斋随笔原文及翻译篇十一

容斋随笔

原文:

萧颖士为唐名人,后之学者但称其才华而已。予反复考之,盖有风节识量之士也。为集贤校理,宰相李林甫欲见之,颖士不诣,林甫怒其不下己。后召诣史馆又不屈愈见疾至免官更调河南参军。安禄山宠恣,颖士阴语柳并曰:“胡人负宠而骄,乱不久矣。东京其先陷乎!”即托疾去。禄山反,往见郭纳,言御守计,纳不用。叹曰:“肉食者以儿戏御剧贼,难矣哉!”闻封常清陈兵东京,往观之,不宿而还,身走山南,节度使源洧欲退保江陵,颖士说曰:“襄阳乃天下喉襟,一日不守,则大事去矣。公何遽轻土地,取天下笑乎?”洧乃按甲不出。洧卒,往客金陵,永王u召之,不见。李太白,天下士也,特以堕永王乱中,为终身累。颖士,永王召而不见,则过之焉。

(选自《容斋随笔》,有删改)

译文:

萧颖士是唐代的名人,后代学者只称赞他才华出众。我反复考证后发现,他还是一位高风亮节有胆识有度量的人,在他担任集贤校理时,当时的宰相李林甫想召见他,他却辞而不去,李林甫对他不屈从于自己很恼火。后来,李林甫又让他到史馆任职,他仍然不屈服,为此他更遭李林甫所忌恨,以至被免除史官职务外调到河南府任参军。当时,安禄山依仗玄宗的龙信,恣意妄为,箫颖士暗中对柳并说:“胡人(指安禄山)依仗主上的`宠信骄横跋扈,反叛朝廷的时间不会太久了,东都洛阳到时会首先陷落的!”不久,他便托病离开了洛阳,安山反叛以后,萧}士去见郭纳,向他进献抵御叛军的策略,郭纳没有采用。萧颖士感叹道:“那些身居高位要职的人抵御厉害的叛军如同儿戏,(想抵挡住也)太难了啊!”他听说大将封常清陈兵东都洛阳,就去观察了一番,(结果很失望,)连夜返回,南逃到山南东道(今湖北襄樊)避乱,当地节度使源洧想放弃襄阳,退保江陵,萧}士劝说道:“襄阳是天下的咽喉要冲,兵家必争之地,一天不坚守,t大势即去,你何必匆忙放弃这个战略要地,让天下人取笑你呢?”源洧听从了他的建议,就按兵不出。源洧死后,萧颖士又去金陡,并客居于此,肃宗的弟弟永王李u要召见他,他坚辞不去。李白,是天下闻名的大诗人,只因身陷永王李u的叛军之中,而终身受到连累,萧}士对永王李u的召见辞而不见,可见他的胆识远远超过李白。

容斋随笔原文及翻译篇十二

最近,我集中时间阅读了毛泽东珍藏之一,长征时也带在身边,更是他最反复阅读、反复圈点的《容斋随笔》。这部书由宋朝洪迈所着,共5笔74卷1220则,内容丰富、包罗万象,主要涵盖了以下几个方面:历史事件评论、历史人物评论,史料、典章、诗词、天文、历算、星相等。《容斋随笔》基本上每篇仅二三百字,笔触不深,就算古文基础不好,也可大致看懂。看完这部书,虽然有些星象、诗词、典章不甚理解,但总体感觉读起来轻松活泼,并不乏味。读的入神时,好像和作者一起,天马行空,周游古今,对任何事件、任何人物、任何物品,有所感觉,就有所记录,那么自然,那么平和。

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年的历史文明,创造了光辉灿烂的古代文化,给人类留下了丰富的.精神财富。它不仅对中华民族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凝聚力,而且对今天在人们正确认识历史的同时,得到爱国主义教育,陶冶道德情操,提高文化素质仍有巨大的现实意义。我觉得,洪迈在《容斋随笔》上下了很大功夫,他把所见所得所思都记录了下来,而且行文简洁精悍,语言通畅明快,免去了读者面对纷繁复杂、文字艰深的古书之苦,使我们能够在当今快节奏的时代,直面中国古代文化之精华。这部书是我们炎黄子孙的文化精髓之一,非常值得一读!

容斋随笔原文及翻译篇十三

蜀本石《九经》皆孟昶时所刻,其书“渊、世民”三字皆缺画,盖为唐高祖、太宗讳也。昶父知祥,尝为庄宗、明宗臣,然于“存勖、嗣源”字乃不讳。前蜀王氏已称帝,而其所立龙兴寺碑,言及唐诸帝,亦皆半阙,乃知唐之泽远矣。

翻译

蜀本石刻《九经》都是后蜀孟昶时刻的,书中遇到“渊、世民”三字都缺一画,这是给唐高祖、唐太宗避讳呀!孟昶的父亲孟知祥,曾为后唐庄宗和明宗的大臣,然而对于“存助、嗣源”四字却不避讳,前蜀王氏已称皇帝了,然而他们立的`龙兴寺碑,说到唐朝诸皇帝的名字,也都有缺画,我才知道唐朝的恩惠是很远的了。

容斋随笔原文及翻译篇十四

随笔,更多的是为来记录我们随遇随感。下面是随笔网小编为你整理的“容斋随笔阅微草堂笔记”,希望你们喜欢!谢谢!

容斋随笔阅微草堂笔记【第一篇】:

20xx年冬,余孤身寓居河南新乡,晚上颇有时间,闲来重读纪昀《阅微草堂笔记》,于世态炎凉,颇有感慨。

古往今来,人殊不同,道却相同。虽笔记以记录鬼狐怪故事为主,但于民生之疾苦,吏治之黑暗,社会之时弊,世态之炎凉,人性之卑微,颇多针砭。借《阅微草堂笔记》的故事,对照当今之中华,余也发一回牢骚,咏叹一下社会吧。

先来看段作者简介吧:纪昀(1724-1805),清代文学家。生于清雍正二年(1724年)六月,卒于嘉庆十年(1805年)二月,历雍正、乾隆、嘉庆三朝,享年八十二岁。字晓岚,一字春帆,晚号石云,道号观弈道人,谥文达。直隶河北献县人。

学问渊博,长于考证训诂,乾隆年间修《四库全书》,任总纂官,并主持写定了《四库全书总目》200卷。因其“敏而好学可为文,授之以政无不达”(嘉庆帝御赐碑文),故卒后谥号“文达”,乡里世称文达公。纪昀画像《阅微草堂笔记》以文言文为主,读起来颇有些费力,如一一进行翻译,浪费时间。愿读书不愿闻其详,也是一种境界吧。个人的理解如有偏颇,也在情理之中。

先来看一段盛时彦的序言:夫道岂深隐莫测秘密不传,如佛家之心印,道家之口诀哉!万事当然之理,是即道矣。故道在天地,如汞泻地,颗颗皆圆,如月映水,处处皆见。大至于治国平天下,小至于一事一物一动一言,无乎不在焉。文,其道之一端也。文之大者为六经,固道所寄矣;降而为列朝之史,降而为诸子之书,降而为百氏之集,是又文中之一端,其言足以明道;再降而稗官小说,似无与于道矣。

在《阅微草堂笔记》里,另一个令我动容的地方是对孝道的肯定与提倡。那种无我和至诚,决非笔墨所能形容!那种能惊天地泣鬼神的力量,不就是专注与至善发挥到了极处的表现吗!孝里面没有分别计较,没有对错,现在听起来像天方夜谈,没想到,距离纪晓岚只有二、三百年的时间,会有那么大的差距,再想想以后,不知道孝道会不会变成只是教科书里的一段内容。为什么二、三百年前的人能够做到,现代的却不能?难怪净空师父说他历年来只看过十几个孝顺儿女,信焉!

再者,从《阅微草堂笔记》中,体会到心忏和行动配合的重要。心忏不难明白,但不容易做到,因为要以知错做为大前题。能知错又需智慧与勇气,用智慧去判断,勇气去承担。一般学佛人根据经典的指引,应该是可以判断日常事理的对错,却没有勇气去承担,不是因为面子问题,不愿面对;便是斗争坚固,不愿服输。这是普遍的情况,批评别人时都可以一针见血的指出其执着处,面对自己的时候,却是诸般道理,辩才无碍。所以,心忏是既容易又艰难。佛法是心法,因为一切唯心造,一切因缘以心地作实。又,到最近才了解到行动的重要性,我把它看作测试仪。基于我们常常自欺欺人,看经听经,对佛法依然是一知半解,自以为是,把仅知的一鳞半爪认作不变的真理,以为自己对佛法和自身都了解,结果造成偏执。有些毛病,觉得改了,太认真固执的态度,以为看破了,放下了,岂知道只是一种假相。

采取行动就是测试这种情形有效的指针,是真的看破、放下了?还是假的看破、放下了?是真的改过了?还是假的改过了?一试便知晓。放下了的心地是光明正大的,是平静舒坦的;看破了的人是逍遥自在的。再打一个勉强的譬喻:我们如果是决定吃长素,首要明了吃素的原因,如果心有贪着,吃素与吃肉等同。然而,道理是明白了,但明白和深信的程度到底有多深入,则如人饮水,冷暖自知。只要自己试一试,看看念头的波动起伏就知道功夫到哪里。在起心动念处,为人处事间,以看破、放下的准则,来堪验自己的行为,才是真实修行。

所以,要修正自己的思想行为,得包括观念和行动,缺一不可。要能净定安乐,就要从改变观念配合行动入手;要清净平等觉,更不可离开深信因果,因为对因果了解到极处,便是空有不二,真假同时。

容斋随笔阅微草堂笔记【第二篇】:

汉书艺文志列为一家,历代书目亦皆著录,岂非以荒诞悖妄者?虽不足数,其近于正者,于人心世道亦未尝无所裨欤!河间先生以学问文章负天下重望,而天性孤直,不喜以心性空谈标榜门户,亦不喜才人放诞诗社酒社,夸名士风流。是以退食之余,惟耽怀典籍,老而懒于考索,乃采掇异闻,时作笔记,以寄所欲言。

滦阳消夏录等五书俶诡奇谲无所不载,洸洋恣肆无所不言,而大旨要归于醇正,欲使人知所劝惩,故诲淫导欲之书,以佳人才子相矜者,虽纸贵一时,终渐归湮没,而先生之书,则梨枣屡镌,久而不厌。是则华实不同之明验矣。顾翻刻者众,讹误实繁,且有妄为标目如明人之刻冷斋夜话者,读者病焉。时彦夙从先生游,尝刻先生姑妄听之,附跋书尾,先生颇以为知言,迩来诸板益漫漶,乃请于先生,合五书为一编,而仍各存其原第,篝灯手校不敢惮劳,又请先生检视一过,然后摹印。虽先生之著作不必藉此刻以传,然鱼鲁之舛差稀于先生教世之本志,或亦不无小补云尔。

嘉庆庚申八月门人北平盛时彦谨序。文以载道,读书明理。但道岂在深山老林,密而不传,在佛家的经书里,道家的口诀里吗?万事万物自然的规律,就是道!道在天地,像水银倒在地上,每颗都是圆润的,像月亮映在水上,处处可见。大到治国,平天下,小到一事一物,一言一行,无所不在。老子说:道法自然。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道在高山流水,也在屎尿。

现代的人,趋于浮躁,不读书,不明理,纸醉金迷,心灵没有慰藉,信仰缺失,只信当世,不怕报应,于是世风日下,人心不古。如果能知道报应不爽,“人心一动,神明知之”,或许,社会会更加和谐,生活会更加美好!

总纂《四库全书》的清代著名学者纪晓岚,著有一部《阅微草堂笔记》。我在中学时代读过其中两篇文章《河中石兽》和《抱阳奇石》,留有深刻印象。最近重温此两文,颇有新的感受。前者深蕴哲理,发人深醒;而后者纯属幻觉,足以警世。面对当今中国某些理论大腕或者“以其昏昏使人昭昭”、或者“以其昭昭使人昏昏”,——亦即离经叛道、数典忘祖的现实,我认为大家非常有必要求教于古人以正视听。现将其转录如下,以飨诸君:

《河中石兽》

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二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

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

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

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抱阳奇石》

从侄虞惇,甲辰润三月,官满城教谕时,其同官戴君邀游抱阳山。戴携彭、刘二生,从山前往;虞惇偕弟汝侨、子树璟及金、刘二生,由山后观牛角洞、仙人洞诸胜。方升山麓,遥见一人岩石立,意戴君遣人迎也。相距尚里许,急往赴之。愈近其人渐小,至则白石一片,倚岩植立,高尺五六寸,广四五寸耳,绝不类人形,而望之如人。奇矣!凡物远视必小,欧罗巴人所谓视差也。此石远视大,而近视小,抑又奇矣。

迨下山里许,再回视之,仍如初见状。众谓此石有灵,拟上山携取归。彭生及树璟先往觅不得,汝侨又与二刘生同往,道路依然,物物依旧,石竟不可复睹矣。盖满谷深崖,神灵所宅,偶然视现,往往有之。是山所谓仙人室者,在峭壁之上,人不能登,土人每遥见洞口人来往,其必练精羽化之徒矣。

第一次看《阅微草堂笔记》,只是草草略过,把它作为小说故事书看待,虽知道它的题材以因果报应为主,却也没有多大感触,只知道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如若未报,时辰未到而已。这次重看,因为看得比较仔细,慢慢咀嚼,竟然让我尝到了个中滋味,才知因缘果报的道理之细微和复杂;才了解因果的深浅程度,对学佛修行的进展影响极大。这才明白祖师大德的话真真不错,学佛的基础是建筑在因果轮回的真理上。

不过,我自己的体会还是很浅,只能说个大概。从《阅微草堂笔记》中,明白了几个道理:首先,因缘果报极是细微,一饮一啄,一针一线,上公车能坐到哪一个位子,去超级市场能买到便宜的货色,考试拿到满分,这些结果的呈现,隐隐中,都有其前因而决定之。因缘果报与六道轮回,就像连锁反应一样,只要第一个单位起了作用,其他的关联是自然而然跟着起反应。如果能以原子、电子的现象看三世,那么,尽虚空、遍法界是一个大的连锁反应圈。只要是一粒原子、电子动了,其他的必然相继起反应。

无数的原子、电子起了反应,再引发无数的连锁反应,用我们的空间时间的观念去解释,便是十方三世的形成、存在,改变和消灭,也就是所谓的成住坏空了。我们过去现在未来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喜怒哀乐,饮食男女,就是这种连锁不断的现象,我们肉体的成长和外在环境的变迁,也都是这种极细微极细微的连续现象。

最可悲的就是这种轮转不息的性质,因为不管现象是如何的幻变不定,性质永远相同,都是不由自主,任由这种力量(业力)摆布当中的差异,只是我们行善作恶所引发的不同现象而已。打个勉强的比喻:养在鱼缸里的鱼,可能只为了吃和交配的生存问题而烦恼,但是做为人类的我们,却会为它们只有窄小的生活空间和失去自主能力而感到叹惜。我们生活在业因果报的相续相当中,只会为金钱和爱情等等而烦恼,佛菩萨却为我们不能自主随业流转而叹息。

我们这种身在苦中不知苦的无知和痛苦,才是修行的第一障碍。这种不自知的情形,说穿了,也就是不知道宇宙人生的真相。真相到底是怎么一个样子?自认为是真实不虚的,偏偏沧海桑田;明明历历在目,却是海市蜃楼。在不知道真相以前,我们只能够随业流转。所以,轮回的可怕,不在生于那一道,而是那种无量劫无量劫的飘泊,在茫茫业海中茫然的流浪,作一个无可奈何的、可怜的过客。

此外,我另一个感受深刻的层次是行善作恶的准则。简单来说,真正了解到因缘果报道理的人,他的心必然是一个恶念都不起的。我们一般都知道诸恶莫作,众善奉行的道理,但坏念头却不能止住,那是对因果报应的道理还没有完全明白和体会所致,即相信的程度未达一百分之一百之故。盖一个念头就是一个能推动连锁反应的力量,本身是下一个反应的因,又同时是把两个反应串连在一起的缘。所以,无量劫的因已经种下,果分分秒秒在偿,不能避免,只待时机成熟而已。唯一的方法是把造成这一切事理的条件和负责串连工作的缘拿掉,使心里一丝不挂,万念俱灰!再看看因缘的复杂情况,果报的形成往往又是出乎人意料之外,不可思议,回头看才知道,太迟了。(这一点《阅微草堂笔记》可以说已发挥得淋漓尽致了)。若能从此点出发,则不管恶念、善念皆可止之,不须强克。所以,只要深信因果,那怕是学愚夫愚妇,因害怕而不敢起妄念,亦有无量功德。若能真正明白因果的真相,即能契合弥陀大愿,念佛是因,成佛是果!

容斋随笔阅微草堂笔记【第三篇】:

第一次看《阅微草堂笔记》,只是草草略过,把它作为小说故事书看待,虽知道它的题材以因果报应为主,却也没有多大感触,只知道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如若未报,时辰未到而已。这次重看,因为看得比较仔细,慢慢咀嚼,竟然让我尝到了个中滋味,才知因缘果报的道理之细微和复杂;才了解因果的深浅程度,对学佛修行的进展影响极大。这才明白祖师大德的话真真不错,学佛的基础是建筑在因果轮回的真理上。

不过,我自己的体会还是很浅,只能说个大概。从《阅微草堂笔记》中,明白了几个道理:首先,因缘果报极是细微,一饮一啄,一针一线,上公车能坐到哪一个位子,去超级市场能买到便宜的货色,考试拿到满分,这些结果的呈现,隐隐中,都有其前因而决定之。因缘果报与六道轮回,就像连锁反应一样,只要第一个单位起了作用,其他的关联是自然而然跟着起反应。如果能以原子、电子的现象看三世,那么,尽虚空、遍法界是一个大的连锁反应圈。只要是一粒原子、电子动了,其他的必然相继起反应。无数的原子、电子起了反应,再引发无数的连锁反应,用我们的空间时间的观念去解释,便是十方三世的形成、存在,改变和消灭,也就是所谓的成住坏空了。我们过去现在未来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喜怒哀乐,饮食男女,就是这种连锁不断的现象,我们肉体的成长和外在环境的变迁,也都是这种极细微极细微的连续现象。

最可悲的就是这种轮转不息的性质,因为不管现象是如何的幻变不定,性质永远相同,都是不由自主,任由这种力量(业力)摆布当中的差异,只是我们行善作恶所引发的不同现象而已。打个勉强的比喻:养在鱼缸里的鱼,可能只为了吃和交配的生存问题而烦恼,但是做为人类的我们,却会为它们只有窄小的生活空间和失去自主能力而感到叹惜。我们生活在业因果报的相续相当中,只会为金钱和爱情等等而烦恼,佛菩萨却为我们不能自主随业流转而叹息。我们这种身在苦中不知苦的无知和痛苦,才是修行的第一障碍。这种不自知的情形,说穿了,也就是不知道宇宙人生的真相。真相到底是怎么一个样子?自认为是真实不虚的,偏偏沧海桑田;明明历历在目,却是海市蜃楼。在不知道真相以前,我们只能够随业流转。所以,轮回的可怕,不在生于那一道,而是那种无量劫无量劫的飘泊,在茫茫业海中茫然的流浪,作一个无可奈何的、可怜的过客。

此外,我另一个感受深刻的层次是行善作恶的准则。简单来说,真正了解到因缘果报道理的人,他的心必然是一个恶念都不起的。我们一般都知道诸恶莫作,众善奉行的道理,但坏念头却不能止住,那是对因果报应的道理还没有完全明白和体会所致,即相信的程度未达一百分之一百之故。

容斋随笔阅微草堂笔记【第四篇】:

20xx年冬,余孤身寓居河南新乡,晚上颇有时间,闲来重读纪昀《阅微草堂笔记》,于世态炎凉,颇有感慨。

古往今来,人殊不同,道却相同。虽笔记以记录鬼狐怪故事为主,但于民生之疾苦,吏治之黑暗,社会之时弊,世态之炎凉,人性之卑微,颇多针砭。借《阅微草堂笔记》的故事,对照当今之中华,余也发一回牢骚,咏叹一下社会吧。

先来看段作者简介吧:纪昀(1724-1805),清代文学家。生于清雍正二年(1724年)六月,卒于嘉庆十年(1805年)二月,历雍正、乾隆、嘉庆三朝,享年八十二岁。字晓岚,一字春帆,晚号石云,道号观弈道人,谥文达。直隶河北献县人。

了解纪晓岚,当从电视剧“铁齿铜牙纪晓岚”说起,这部不是历史的电视剧,因了演员的精彩演技和剧情的亦庄亦谐,吸引我看了一遍又一遍。当然,仅从一部不是历史的电视剧中了解纪晓岚,是不能够的,但正是这部电视剧,让我对纪晓岚有了浓厚兴趣。

我读到的这本书,只是前三卷,因为没读过全书,故不知所读过的是全书文章的多大比例。仅就读过的文章,就足以反映出纪先生的用心良苦,书中大都劝戒的文字,几十字到几百字的简短小文,读后却大有畅快淋漓之感。

所见所闻,街头巷议,均被纪先生入文,每篇文的开首或尾末,纪先生都有议论,因此每篇文的格式基本都是故事加议论,当然,依我们现在的观点和思考角度,有些议价未必我们会接受。看似随意的简短文字,蕴涵丰富,显现了纪先生的人生经验和智慧。依我看,就是一篇篇小杂文,不同于杂文的是,纪先生的文不是生硬的论理说教,读时,便不觉得枯燥乏味,间或会心一笑,意味深长。

容斋随笔阅微草堂笔记【第五篇】:

20xx年冬,余孤身寓居河南新乡,晚上颇有时间,闲来重读纪昀《阅微草堂笔记》,于世态炎凉,颇有感慨。

古往今来,人殊不同,道却相同。虽笔记以记录鬼狐怪故事为主,但于民生之疾苦,吏治之黑暗,社会之时弊,世态之炎凉,人性之卑微,颇多针砭。借《阅微草堂笔记》的故事,对照当今之中华,余也发一回牢骚,咏叹一下社会吧。

先来看段作者简介吧:纪昀(1724-1805),清代文学家。生于清雍正二年(1724年)六月,卒于嘉庆十年(1805年)二月,历雍正、乾隆、嘉庆三朝,享年八十二岁。字晓岚,一字春帆,晚号石云,道号观弈道人,谥文达。直隶河北献县人。

我读到的这本书,只是前三卷,因为没读过全书,故不知所读过的是全书文章的多大比例。仅就读过的文章,就足以反映出纪先生的用心良苦,书中大都劝戒的文字,几十字到几百字的简短小文,读后却大有畅快淋漓之感。

所见所闻,街头巷议,均被纪先生入文,每篇文的开首或尾末,纪先生都有议论,因此每篇文的格式基本都是故事加议论,当然,依我们现在的观点和思考角度,有些议价未必我们会接受。看似随意的简短文字,蕴涵丰富,显现了纪先生的人生经验和智慧。依我看,就是一篇篇小杂文,不同于杂文的是,纪先生的文不是生硬的论理说教,读时,便不觉得枯燥乏味,间或会心一笑,意味深长。

现代的人,趋于浮躁,不读书,不明理,纸醉金迷,心灵没有慰藉,信仰缺失,只信当世,不怕报应,于是世风日下,人心不古。如果能知道报应不爽,“人心一动,神明知之”,或许,社会会更加和谐,生活会更加美好!


容斋随笔原文及翻译篇十五

卷十三·一以贯之

作者:洪迈

“一以贯之”之语,圣贤心学也。夫子以告曾子、子贡,而学者犹以为不同。尹彦明曰:“子贡之于学,不及曾子也如此。孔子于曾子,不待其问而告之,曾子复深喻之曰‘唯’。至于子贡,则不足以知之矣,故先发‘多学而识之’之问,果不能知之以为然也,又复疑其不然而请焉,方告之曰‘予一以贯之’。虽闻其言,犹不能如曾子之唯也。”范淳父亦曰:“先攻子贡之失,而后语以至要。”予窃以为二子皆孔门高第也,其闻言而唯,与夫闻而不复问,皆已默识于言意之表矣。世儒所以卑子贡者,为其先然“多学而识之”之旨也,是殆不然。方闻圣言如是,遽应曰“否”,非弟子所以敬师之道也,故对曰“然”,而即继以“非与”之问,岂为不能知乎?或者至以为孔子择而告参、赐,盖非余人所得闻,是又不然。颜氏之子,冉氏之孙,岂不足以语此乎?曾子于一“唯”之后,适门人有问,故发其“忠恕”之言。使子贡是时亦有从而问者,其必有以诏之矣。

译文

作者:佚名

“我的学说贯穿着一个基本观念”。这番话,是圣贤治学的心得,孔老夫子把它告诉曾子、子贡,可是学者们却以为其中有什么不同之处。尹彦明说:“子贡在学习上,赶不上曾子到这种程度。孔子对曾子,不等他发问就告诉他‘贯穿一个墓本观念’那番话,曾子再加深刻理解而说‘是的’,至于子贡,就不能直接听懂那意思了,所以孔子先提出我是否‘多多地学习又能记得住’的问题,子贡果然不懂这问话的`真义而认为孔子说得对,接着又怀疑恐怕不对而问孔子,孔子这才告诉他‘我有一个基本观念来贯穿它’。子贡尽管听到这话,仍不能象曾子那样答‘是的’,”范淳父也说:“先否定子贡的失误,然后再把问题的要害告诉他。”我个人认为曾子、子贡都是孔子门下的高足弟子,他们听到孔子的话答“是的”也好,或者听到后再提出疑问也好,其实都已把孔子的言外之意默记于心了,社会上的儒生们贬低子贡的原因,在于他先赞同了“多多学习又能记得住”这句话的含义,这看法恐怕不对。刚刚听到圣人的话这样讲,当即回答说“不对”,并非弟子用来敬重师长的作法,所以先回答说“是的”,然后紧接着用“不是这样吗”的方式提出疑问,难道就是不能听懂那话的意思吗?有人甚至认为孔子经过选择再告诉曾子、子贡,大概不是其它人所能听到的,这看法又不对了。颜氏、冉氏的子孙颜渊、冉求,难道就不可以告诉他们这些话吗?曾子在答应了一声“是的”之后,刚巧有别的学生问他,所以发挥出“老师的学说只是忠恕两个字”的说法,假使子贡当时也有人紧接着问他,他一定会有什么话告诉他们的。

容斋随笔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搜索文档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19723076.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