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生态文明心得体会(大全15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2-27 20:04:06
对生态文明心得体会(大全15篇)
时间:2023-12-27 20:04:06     小编:念青松

在平日里,心中难免会有一些新的想法,往往会写一篇心得体会,从而不断地丰富我们的思想。那么你知道心得体会如何写吗?接下来我就给大家介绍一下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心得体会吧,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对生态文明心得体会篇一

综观人类文明发展史,人与自然的关系经历了人类依赖自然、畏惧自然再到征服自然的变化。在原始文明时期,人类本身是自然长期进化的结果,始终依存于自然。在农业文明时期,人们敬畏自然,主张顺天应时。到了工业文明时期,人们在改造自然的能力迅速增强的同时,走向了自然的对立面,宣称要战胜和征服自然。这种观念导致对自然无穷无尽的掠夺,可利用资源日益枯竭,生态环境日趋恶化。建设生态文明,则为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指明了路径。

在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对于生态文明建设,我从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方面谈谈自己的心得体会。

在我们日常生活、工作中,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时,不能绝对化人的主体性,也不无限夸大人对自然的超越性。人是大自然的一分子,我们日常的生活、工作都应该限制在保证自然界生态系统稳定平衡的限度之内,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协调发展。

自然规律具有客观必然性,我们日常生活、工作都应该遵循自然规律。要尊重自然规律,按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办事。经济建设则立足实际,根据自身的区位、资源等特点,选择合适的产业战略。推进产业生态化,培育天蓝、地绿、水清、景美的生态景观,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在按自然规律办事的前提下充分发挥我们人类的能动性和创造性,合理有效地利用自然。

我们的日常生活、工作需要在一定范围内改造和利用自然,但是绝不能把自然当做随意改造的对象。自然的某些部分可以通过改造为我们所用,但另一些部分只能保持原貌,我们不能对其加以改造和破坏。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是生态文明理念的核心思想,也是现阶段生态文明建设必须奉行的原则。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形势尚未得到根本性扭转、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我们必须重新审视和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全局的战略地位。只有树立起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新理念,才能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的.现代化。

建设生态文明是我们党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立足经济快速增长中资源环境代价过大的严峻现实而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和战略任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一定要深刻领会和把握这一重要精神,把生态文明建设摆上十分突出的战略位置,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寻求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共赢的发展模式。环境与经济之间相互影响,反映出事物普遍联系之中的共同性和统一性。恩格斯说过,“劳动与自然界一起才是财富的源泉,自然界为劳动提供材料,劳动把材料变为财富。”处于工业化阶段的国家和地区,需要良好的生态环境和充足的自然资源作保证,自然环境是衡量一个地区“软实力”的重要标志,在区域竞争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谁的环境好,谁就能让更多的生产要素汇聚本地,因此,良好的生态环境能够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引擎。同时,经济发展也为环境保护提供了物质条件。

联合国发布的《只有一个地球》报告中指出:“贫穷是一切污染中最坏的污染”,因为环境不可能在贫困的条件下得到改善。保护需要资金,资金需要通过发展才能得到;只有合理开发资源才能有效保护生态,尤其是可以通过使用新工艺、新技术尽量减少甚至避免工业化阶段的污染。由此可见,发展方式以人对自然的支配为前提,总量增长取决于对资源的开发以及有效配置,有赖于人类智慧不断地认识、适应、利用、改造自然环境。从这个意义上讲,环境与经济二者统一于发展,保护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如鸟之两翼,缺一不可。

绿色发展是经济转型的趋势,生态文明是科学发展的标志。时势所趋,经济欠发达地区迫切需要从“非此即彼”的“对抗性”思维中解脱出来,寻求一种新的发展模式,实现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共赢”。

科技和制度创新是实现绿色发展的强大支撑。由于主客观因素的影响,资源丰裕的经济体更愿意通过传统的要素投入获得增长,对技术创新意愿不如资源缺乏的经济体强烈。

总体来看,当前欠发达地区主要依靠资源要素投入驱动发展的模式还没有根本改变。应当看到,造成欠发达地区高投入、高消耗、低产出的经济增长方式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缺少制度约束,制度安排与推动绿色发展不相匹配,出现了一面是不断加强生态保护设施建设,一面是不断破坏生态环境,且破坏的速度比建设的速度还快。一些欠发达地区为摆脱贫穷,盲目追求增长,许多生态资源被滥采滥伐直至耗竭,资源浪费极其严重。这种任由稀缺资源继续免费使用、廉价使用、粗放使用的局面决不能持续下去。

在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中,江西省通过实施战略性新型产业和“六个一工程”战略,大力发展风电能源、高效农业等生态、清洁、循环经济,形成了以矿产资源深加工、劳动密集型产业、现代农业以及生态绿色产业为主导的环保型产业体系,并通过生态市场制度的建立,提供生态市场运行的制度保障。

江西省还积极探索建立绿色国民经济核算考评机制,加快推进水、电、矿产等资源型产品及要素价格改革,开展排污费改环境税试点,探索建立水权交易制度,推进生态合作、产业共建等多种方式的生态补偿等。开展的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不仅有力地促进了林业发展和农民增收,还对改善生态环境,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有机统一起到了重要作用。

江西省的经验表明,科技和制度创新是实现绿色发展的强大支撑。实现绿色发展,建设生态文明,就要根据资源禀赋的特点,因地制宜地制定生态经济规划和相关政策,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重点建设区域性优质农产品生产等传统产业基地,积极发展生态旅游、清洁能源等新兴产业,将生态经济发展与农村经济发展相衔接,利用循环经济的理念使生态经济的“涓滴效应”扩散开来,把发展生态经济与发挥传统要素优势相互结合。这样既可以赋予传统要素以新的内涵,也可以让生态经济在可持续发展的进程中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

在制度建设上,要建立健全产权制度和价格机制,因为产权制度有效地促使人们保护稀缺资源,价格机制灵活地反映资源的稀缺程度以及稀缺性的变化。

此外,还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积极鼓励人们寻找替代资源、节约使用最稀缺的资源,通过推动技术创新提高资源使用效率。

推进绿色发展是转变发展方式的“路线图”。欠发达地区往往蕴藏着较丰富的原生态资源,同时也存在一定比例的贫困人口,面临着加快经济发展与保护生态环境的双重任务。一方面,我们不能用停止发展的方式来保护环境;另一方面,发展又不能以破坏环境为代价,重蹈“先污染、再治理、难治理”的覆辙。

对生态文明心得体会篇二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进步,生态环境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们不仅需要依靠科学技术的力量,更需要每个人的参与和付出。作为一个普通人,我也有着自己的文明生态心得体会。下面我将就文明出行、环境保护、资源节约及低碳生活四个方面谈一谈我的体会。

首先,文明出行是保护环境的重要途径之一。现代社会交通工具的发展,极大地提高了人们的出行效率,但也给环境带来了压力。为了减少尾气污染和交通堵塞,我们应该主动选择绿色出行方式,如步行、骑自行车、乘坐公共交通工具等,尽量减少独自驾车的情况。在使用个人汽车出行时,我们要减少怠速和空转,合理规划行车路线,避免不必要的绕行。只有文明出行,才能减少环境负担,让我们的城市更加清洁与舒适。

其次,环境保护是我们每个人责无旁贷的重要任务。我们身边的自然环境是我们共同的家园,我们要积极保护环境,使其不受污染和破坏。我们应该养成爱护环境的好习惯,不随地乱扔垃圾,尽量减少使用一次性塑料制品。在家中,我们应当节约用水、用电,尽量减少碳排放。同时,我们也可以参加社区组织的活动,主动参与环保公益事业,共同营造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

资源节约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我们要珍惜每一份资源,充分利用并循环使用。在我们的生活中,我们可以从身边小事做起,如节约用水用电,减少粮食浪费,购买适量的食材等。此外,我们还应当树立爱护自然、反对奢侈浪费的价值观念,合理利用资源,避免过度消费和不必要的浪费。大力倡导资源节约,才能保证我们能够持续地享受到资源的福利。

最后,低碳生活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现代工业生产和生活方式大量消耗能源,造成了大量的碳排放,进一步加剧了气候变化。为了减少碳足迹,我们应该选择低碳生活方式。例如,我们可以改用清洁能源,减少使用化石燃料,如多使用太阳能或风能等;选择购买环保产品,避免使用高能耗、高污染的产品。此外,我们还应该养成节约用纸、用水、用电的好习惯,减少碳排放。只有坚持低碳生活,才能减少碳排放,保护我们的地球家园。

总之,文明生态是我们每个人的社会责任。通过文明出行、环境保护、资源节约和低碳生活的实践,我们能够为建设美丽的家园做出贡献。每个人都应该从自己做起,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共同为保护我们的环境贡献自己的力量。只有通过不懈的努力和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我们才能创造出更加美丽、和谐的未来。

对生态文明心得体会篇三

建设生态文明,创造性地回答怎样实现我国经济社会与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问题所取得的最新理论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建设生态文明,以把握自然规律、尊重和维护自然为前提,以人与自然、环境与经济、人与社会和谐共生为宗旨,以资源环境承载力为基础,以建立可持续的产业结构、生产方式、消费模式以及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为着眼点,加快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回顾人类环境保护发展历程,人类对环境问题的认识发生了四次历史性飞跃。

第一次飞跃是1972年6月5日至16日联合国在瑞典斯德哥尔摩召开的首次人类环境会议。这次会议通过了《人类环境宣言》,将“为了这一代和将来的世世代代的利益”确立为人类对环境的共同看法和共同原则。

第二次飞跃是1992年6月3日至14日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这次会议第一次把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结合起来进行认识,提出了可持续发展战略,成为全人类共同发展的战略。

第三次飞跃是2015年8月26日至9月4日在南非约翰内斯堡召开的可持续发展世界首脑会议。会议提出了著名的可持续发展三大支柱: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环境保护,明确了经济社会发展必须与环境保护相结合,以确保世界的可持续发展和人类的繁荣。

第四次飞跃是今年6月20日至22日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的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大会。这次会议针对“可持续发展和消除贫困背景下的绿色经济”、“促进可持续发展机制框架”两大主题,围绕“达成新的可持续发展政治承诺”、“全面评估过去二十年可持续发展领域取得的进展和存在的差距”、“应对新挑战制订新的行动计划”三大目标,进行了深入讨论,正式通过《我们憧憬的未来》这一大会成果文件。成果文件重申了“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决定启动可持续发展目标讨论进程;强调可持续发展和消除贫困背景下的绿色经济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工具之一;敦促发达国家履行官方发展援助承诺,以优惠条件向发展中国家转让环境友好型技术,帮助发展中国家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温家宝率领中国政府代表团出席大会,发表了题为“共同谱写人类可持续发展新篇章”的重要演讲,表达了我国愿与国际社会一道推进人类可持续发展事业的意愿和决心,全面阐述了我国推进全球可持续发展的立场和主张,彰显了中国负责任、有担当的大国形象。

我国在积极主动参与国际环境发展领域的合作与治理的同时,也在国内根据新形势新任务的需要及时出台加强环境保护的战略举措。20__年国务院召开了第七次全国环境保护大会,中共中央政治局、国务院副强调,要坚持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积极探索代价小、效益好、排放低、可持续的环境保护新道路,切实解决影响科学发展和损害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做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者、引领者,努力开创环保工作新局面。

第七次全国环境保护大会精神十分丰富,集中体现在6个方面:一是进一步明确指导新时期环保工作的战略思想,就是要坚持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二是进一步明确环境保护的基本定位,就是以保护环境优化经济发展。三是进一步明确探索环境保护新道路的历史地位,这是做好新形势下环保工作的根本路径。四是进一步明确环境保护的重中之重,就是要着力解决影响科学发展和损害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五是进一步明确环保人的核心价值取向,就是要继续弘扬“忠于职守、造福人民,科学严谨、求实创新,不畏艰难、无私奉献,团结协作、众志成城”的中国环保精神。六是进一步明确环境保护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基础地位,就是要充分发挥环境保护的主阵地作用。

国内外环境与发展形势表明,进一步加强环境保护、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方向已经明确,我们必须乘势而上,有所作为,勇做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引领者和实践者。一要全力完成主要污染物减排任务。要坚决贯彻落实“十二五”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把结构减排放在更加突出位置,继续强化工程减排和管理减排。在大气污染联防联控重点区域实施煤炭消费总量控制,推进多种污染物协同减排。二要切实发挥环境保护优化经济发展的作用。要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绿色转型,通过环境影响评价推动产业结构调整,通过环境标准引领企业技术进步,大力发展节能环保产业。三要优先解决损害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

要切实加强重金属污染防治,建立化学品和危险废物环境污染责任终身追究制和全过程行政问责制。全力做好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处置工作,减少人民生命财产损失和生态环境损害。四要加大农村环境保护力度。要继续深化农村环境保护“以奖促治”政策,强化农村生活污水和生活垃圾治理,扎实推进畜禽养殖污染防治。五要让重要生态系统休养生息。在重要生态功能区、陆地和海洋环境敏感区、脆弱区等区域划定生态红线。对污染物排放已超过环境容量的江河湖泊、草原、湿地,下决心退出一部分人口和产业。六要研究出台生态文明建设目标和政策措施,实施生态文明建设指标体系,纳入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政绩考核。

生态文明的心得体会篇5

对生态文明心得体会篇四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环境保护问题的日益关注,生态文明建设已经成为我们党的一项重要任务。作为一名党员,我深感自己肩负着维护生态平衡与环境健康的责任。在实践中,我逐渐领悟到了党员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重要角色和作用。下面,我将从践行生态文明、倡导环保理念、引领绿色生活、践行绿色消费以及积极投身环保行动等五个方面,分享一下我在党员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心得体会。

首先,作为一名党员,践行生态文明是最基本的职责和担当。只有树立正确的生态文明观念,才能从根本上促进环境治理的全面发展。党员要始终保持对环境的高度敏感性,积极参与并引领环境保护活动。我深刻认识到环境保护不是一言以蔽之的“护理”,而是需要我们用杠杆作用去推动,需要用刀刃上的精细和专攻去抓。只有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才能真正解决环境问题,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存。

其次,作为一名党员,应该积极倡导环保理念,引导他人的环保行动。我们应该传播环保知识,提高民众的环境意识。我在社区举办了一次关于环境保护的讲座,向社区居民介绍了一些简单的生态环保方法,如减少塑料袋的使用、合理使用水电资源等。通过这次讲座,我感受到了大家对环保问题的重视,并收到了很多积极的反馈。经过宣传和教育,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环保问题,改变了不良的生活习惯,提升了环保意识。

第三,作为一名党员,要引领绿色生活,从自己做起,树立良好的生活习惯。绿色生活,不仅仅是环保,还关乎我们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我在日常生活中,充分利用资源,垃圾分类投放和回收利用,尽量避免浪费。同时,我还开始关注到自然环境下的食品安全问题,尽量选择有机食品,减少对环境和自身健康的危害。这样的生活方式慢慢改变了我的生活习惯,也激发了我身边人的共鸣,通过自己的小小改变去引领身边人迈向绿色生活,这是作为党员应尽的责任。

第四,作为一名党员,应该积极践行绿色消费理念,倡导可持续发展。在购物时,我会优先选择环保产品,减少购买一次性商品的比例,选择耐用品,尽量减少资源的浪费。同时,在网络购物时,我也会选择经过环保认证的产品,支持那些有环保意识的品牌和企业。通过绿色消费的力量,我们可以影响更多的企业和经营者关注环保问题,推动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最后,作为一名党员,我也积极投身环保行动,亲身实践生态文明。为了争取更美好的环境,我积极参与了社区的环保志愿活动,如清理垃圾、植树造林等。通过亲身参与环保行动,我深刻感受到了环保工作的不易,也正确认识到自己的责任和担当。我会继续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带领身边的人一起努力,共同为生态文明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总之,作为一名党员,在生态文明建设中,我们要始终保持对环境的敏感性,践行生态文明,倡导环保理念,引领绿色生活,践行绿色消费,积极投身环保行动。只有通过个人的积极努力和广泛的宣传教育,才能实现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共同创造一个更加美好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生活。让我们共同努力,为生态文明的构建而奋斗!

对生态文明心得体会篇五

因为人们多加开垦荒地、砍木盖房……正是因为人类这样不停得开垦荒地、砍木盖房。就因为这样人类受到了大自然的惩罚。

每天早上来到教室里,我们要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放下椅子去开窗户,让空气流通;拿起扫把扫扫地,把垃圾扫掉,让教室成为一个干净的小世界。如果每个人都能从一件小事做起,我们的地球将是多么美丽、干净的。

现在人类应该行动起来,做好低碳生活的计划。不开空调、少看电视、出门乘公交啊等等。放假期间,应该去外郊游,郊游要搭公交车。不要骑电车,电车消耗电;也不要开汽车,汽车污染气大。

如果要出门购物,带上购物袋。不要带塑料袋,塑料袋是生态文明的祸害。虽然塑料袋不大,但是害处却是它的几倍,以后要少用塑料袋,用购物袋才环保。这仅仅是小事,但它却给人类带来了灾难。塑料袋是白色的,它的污染主要于它的白。“白色污染”主要指对环境造成的“视觉污染”和“潜在危害”两个负面。

生态文明,只有几个人做那是不够的,需要我们共同的努力。坚持一天不破坏,那我们的家园也能够多一天“微笑”!要让我们共同的家园美好,需要大家一起为地球“洗澡”!

生态文明,从小事做起,从我做起,再小的力量也是一种支持!

生态文明的心得体会篇2

对生态文明心得体会篇六

农村生态文明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关于构建美丽乡村的目标之一,也是中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理念。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的推进,农村地区面临着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保护好农村的生态环境,实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对于保障农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建设美好家园,具有重要的意义。我通过在农村生活和工作中的学习和实践,深刻感受到了农村生态文明的重要性与必要性。

二段:倡导绿色生产,保护土地和水资源

在农村生活中,我认识到绿色生产和农业环保在维护农村生态平衡中的核心地位。农村生态文明的建设,首先要保护土地和水资源。我们要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推广有机农业,保护土壤的生态功能。此外,要重视农村生态环保工作,推进农村环境的整治和改善,减少水源污染和土壤流失。只有将绿色生产理念贯彻到每一个农村生产环节,保护好农村生态环境,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三段:发展农村生态旅游,实现生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在现代农村建设中,农村生态旅游是一个重要的方向。通过发展农村生态旅游,可以实现生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带动农民增收致富。为了保护好农村生态环境,在发展农村生态旅游的时候要注意避免过度开发,保持自然景观的原始美。同时,要加强农村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农村旅游服务质量,吸引更多游客来农村观光旅游,以实现农村的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良性循环。

四段:推广农村生态文明知识,提升农民环保意识

农民群众是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参与者和推动者。在推进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过程中,要积极推广农村生态文明知识,提升农民的环保意识。可通过开展农村宣传教育活动、举办农村生态文明知识讲座等形式,向农民群众普及生态文明的重要性,引导农民主动参与环境保护。同时,要加强农村环保组织建设,培养具备环保意识和环境保护技能的农民骨干,形成农民自己保护农村生态环境的主动力量。

五段:加强政策引导,完善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制度机制

农村生态文明建设需要政府的积极参与和政策引导,需要完善相关的制度机制。借鉴其他国家和地区的经验,我们可以在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方面制定出更为科学和具体的政策措施,推动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顺利进行。同时,要加强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监督和评估,建立健全相应的法律法规,明确责任主体,加强对农村环境保护工作的监管,确保农村生态文明建设能够落到实处。

总而言之,农村生态文明的建设对于现代农村发展至关重要。我们每个人都应有环境保护的意识,从自我做起,关注农村的生态环境问题,积极参与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中。只有在全社会共同努力下,才能实现农村生态文明的良性循环,为农民创造美好的生活环境,推动农村可持续发展。

对生态文明心得体会篇七

第一段:引言和背景介绍(200字)

生态文明建设是当前全球发展的重要任务,也是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所面临的重大挑战。近年来,中国政府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提出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致力于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有机结合。作为一名热爱自然环境的大学生,我参加了一个名为“分钟生态文明”的社会实践项目,从中获得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和体会。

第二段:理论学习(300字)

在参加“分钟生态文明”项目之前,我们首先进行了理论学习,了解了生态文明的基本概念和发展方向。我们学习了生态文明建设的原则和目标,了解到只有通过建设绿色低碳的经济发展模式,才能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此外,我们还学习了生态文明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深刻认识到生态环境保护事关我们每个人的根本利益。通过这些理论学习,我对生态文明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

第三段:实践活动(300字)

在实践活动中,我们分为不同的小组,前往城市和农村地区,参与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的工作。例如,在城市地区,我们参与了城市公园的绿化和环境整治工作,清理垃圾,种植花草树木,提高了公园的环境质量。在农村地区,我们参与了农田水利建设,通过改善灌溉系统和保护水资源,提高了农田的产量和质量。在实践活动中,我们切实感受到了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和可行性。

第四段:收获与启示(200字)

通过参加“分钟生态文明”项目,我不仅了解了生态文明的理论知识,也亲身参与了实践活动,真切体验到了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的重要性。我深深认识到,保护环境不仅仅是政府的责任,更是每个人的责任。只有每个人都从自己做起,才能实现生态文明的目标。此外,我还学会了与人合作,培养了团队精神和责任意识。这种经历不仅让我成长,也让我对未来充满憧憬。

第五段:展望未来(200字)

参加“分钟生态文明”项目后,我深深认识到生态文明建设与每个人的日常行为息息相关。未来,我将把生态文明的理念融入到我的学习和工作中,尽量减少对环境的影响,提倡绿色出行,推动可持续发展。同时,我还将积极参与志愿者工作,通过宣传和教育活动,传播生态文明的理念,增强大众对环境保护的意识和行动。我相信只要每个人都积极参与,共同努力,我们一定能够建设一个更加美好的生态环境。

对生态文明心得体会篇八

昨天,我读完了《美丽中国生态文明建设者》这本书,它分为四个部分:生命之间、美丽地球、哭泣的地球、守望美好,呼唤绿色文明。

从这本书中,我知道了生命是大自然孕育出的奇迹。地球上的生命形态丰富多彩,因多样化的生命而变得生机勃勃;了解了我们中华美丽的自然风光,如桂林山水、武夷山、新丰江等等还知道了地球现在的环境正在一步一步恶化,污染越来越严重。

其中,最让我感动的是《保护藏羚羊》这一篇,张驰和他的五位战友来到青藏铁路巡逻,卫生员何浩在不经意间看到了几十余米外躺着一只漂亮的.雌性藏羚羊。他的话引起了车上所有人的关注,张驰还没下命令,他们便把车停在路边上。

跑过去用自己的血肉之躯给那只雌性藏羚羊筑起了一道“避风墙”。一个血肉模糊的生命从藏羚羊的身下滚了出来,战士们把自己的牛奶拿了出来,给藏羚羊和它的孩子解渴。他们还找来了牧民们遗留下的毛毯、破布和木棍,又捡回了些石头给藏羚羊和它的孩子搭了一个藏羚羊的家,当他们回来的时候。藏羚羊和它的孩子都不见了。

有一天,几只藏羚羊来到了营区,张驰很快发现了那只雌性藏羚羊,它带着儿女来看战士们了。

任何动物都是有情有义的,你对它好,它一定会报答你的。

中国是美丽的,生命是宝贵的。爱惜生命从我做起。

对生态文明心得体会篇九

第一段:介绍宁夏生态文明建设的背景和目标(150字)

近年来,宁夏积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努力打造生态宜居宁夏。作为一个以资源型经济为主导的省份,宁夏在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方面面临着重大挑战。为解决这些问题,宁夏提出了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即要以人民为中心,以绿色发展为导向,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的现代化新宁夏。

第二段:宁夏生态文明建设的举措和成果(250字)

宁夏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有力措施,如加强环境保护、推进资源节约利用、推动生态产业发展等。首先,加强环境保护,宁夏成立了环境保护专项行动小组,加大对污染企业的整治力度,提高了环境的质量和人民的生活质量。其次,推进资源节约利用,宁夏大力推广循环经济模式,建设了一批资源节约型企业和生态农业示范区,有效提高了资源利用效率。此外,宁夏还积极推动生态产业发展,发展新能源、新材料、生态旅游等产业,积极探索绿色发展之路,取得了良好的成果。

第三段:宁夏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和影响(250字)

宁夏生态文明建设给我们带来了重要启示和深远影响。首先,宁夏的实践表明,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可以实现良性循环,环境保护并不意味着经济发展的减速,相反,高质量的生态环境为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其次,宁夏的经验告诉我们,保护生态环境不仅是政府的责任,也需要全社会的参与,企业、公众和社会组织都应该为生态文明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最后,宁夏的发展也向我们证明了生态文明建设是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只有建设良好的生态环境,才能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第四段:个人对宁夏生态文明建设的感悟(300字)

在宁夏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中,我深有感触。首先,我们要树立绿色发展的理念,尊重自然,保护环境,推动绿色产业的发展。其次,我们要加强环保意识,从自身做起,积极参与垃圾分类、节能减排等行动,为营造洁净的生态环境做出贡献。同时,我们也要加强环境教育,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培养生态文明的生活方式。最后,我们要充分发挥爱国主义精神,保护好我们宝贵的生态资源,为后代子孙留下一片绿洲。

第五段:总结宁夏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意义和未来展望(250字)

宁夏生态文明建设对于我们全国的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它向我们展示了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提醒我们要坚持绿色发展的道路。未来,希望宁夏能够进一步加大生态文明建设的力度,探索更多有效的模式和做法,为全国生态文明建设贡献更多宝贵经验。同时,我们也应该从宁夏的成功中吸取智慧,加强全社会的环保意识,共同努力为美丽中国的建设而奋斗。

总之,宁夏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重大的战略任务,也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工程。我们要从宁夏的实践中吸取经验,忠实践行绿色发展的理念,积极参与生态文明建设,为创造美好的生态环境贡献自己的力量。只有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理念,才能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愿景。

对生态文明心得体会篇十

近年来,生态文明已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话题。作为大学生,我们更应该加强对生态文明的认识和理解,做出积极的行动。在大二的生活中,我深刻领悟到了生态文明的重要性,并从中得到了许多宝贵的心得和体会。

首先,生态文明是一种生活态度。在大二的这一年里,我深入学习生态文明的理论知识,也参与了许多与生态环境相关的实践活动。通过亲身参与,我发现生态文明并不仅仅是一种保护环境的行为,更是一种生活态度。只有将生态文明融入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才能实现绿色发展,保护地球家园。在我的生活中,我学会了节约用水、垃圾分类和减少碳排放等环保行为,这些不仅在保护环境上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也让我感受到了一种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其次,生态文明是一种社会责任。在大二的这一年里,我积极参与了生态志愿者的活动。通过走进社区、学校和农村,我亲眼目睹了一些环境恶劣的地方,如垃圾堆积、水污染等。这让我更加明白,作为大学生,我们有责任为改善环境贡献自己的力量。为了推动生态文明的发展,我与志愿者们一起开展了植树造林、垃圾清理和环保宣传等活动。通过这些实践,我认识到保护环境不仅仅是个人的事情,更是每个人的社会责任。只有每个人都积极参与,才能共同创造美好的生态环境。

此外,生态文明是一种文化传承。在大二的学习中,我深入了解了一些传统文化与生态文明的关系。传统文化中蕴含着许多与环境保护相关的智慧和精神。在我们接续传统文化的同时,也应该将这种生态智慧传承下去。例如,传统文化强调尊重自然、回归自然,这是我们在环保方面可以借鉴的精神。大二的这一年里,我积极参加了一些与传统文化和生态文明相关的活动,如传统乡村文化讲座和体验活动。通过这些活动,我更加深入地了解了传统文化对于我们保护环境的重要性,也更加坚定了传承与发展传统文化的信念。

最后,生态文明是一种未来发展方向。大二的这一年里,我经历了大量的学习和实践,更加明确了生态文明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随着人类社会的持续发展,资源紧缺和环境污染已经成为制约我们进一步发展的重要问题。生态文明是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和未来的发展方向。作为大学生,我们要有远见和担当,积极投身到生态文明建设中去,并为实现可持续发展作出我们应有的贡献。在大二的这一年里,我深刻理解到,只有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才能实现真正的社会进步和人民幸福。

综上所述,大二生态文明心得体会是丰富且多样的。作为大学生,我们应该从我们自己做起,将生态文明融入日常生活,承担起保护环境的责任,积极传承和发展传统文化,并以生态文明为未来的发展方向。只有我们每个人都能用行动去践行,才能共同创造美好的生态环境,让我们的地球永远充满生机和繁荣。

对生态文明心得体会篇十一

生态文明是人类为实现人与自然和谐而付出的努力及其获得的积极成果,表征着人与自然关系的进步状态。我国建设生态文明思想的提出,具有重大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它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对人类文明结构和文明进程认识的拓展和深化以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的深化,对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和谐社会与和谐世界建设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目前我国面临的日益严峻的生态状况告诉我们:必须摆正人类在自然界中的位置,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自然万物是唇齿相依,息息相关的。人不是大自然的“主宰者”或“统治者”,而是大自然家庭中的一员。为了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我们必须走出天人对立的误区,回归和谐。

我们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不仅不能违背经济规律,同样也不能违背自然规律、生态规律。规律都是客观的,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不管你对它承认与否、认识与否,违背了规律都必然要受到规律的惩罚。一些人更一针见血地指出:环境完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重要性在于,经济危机往往是相对短暂的,影响一时的,而生态危机则是长期的。一旦形成大范围不可逆转的生态破坏,最终将会导致人类与自然难以为继。因此,在建设中,我们必须正确处理以下几层关系:

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是互为依存、互为促进的。社会的发展必须依赖于自然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同时要注意保护好环境,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实现可持续发展。但在现实社会生活中,只讲发展而忽视合理的开发和充分利用资源,不重视对环境的保护,不重视生态建设的问题还比较突出,这样的发展必将导致严重的后果。当然,也不能片面地讲生态而不讲发展,把生态建设与经济发展对立起来。要做到既在合理开发和利用资源中求发展,又在发展中保护环境,实现人与自然的高度和谐,实现人与自然的共荣共存。

能否搞好生态文明建设,实现经济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关键在于各级党政干部是否树立了正确的政绩观。只有树立全面的、科学的、正确的政绩观,才能更好地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和经济社会的发展,使自然资源得以长期有效地利用和保护,从而推动经济的发展。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发展农业的前提和基础,而发展农业必须符合生态文明的基本要求,使农业在良好的生态中发展,生态环境在发展农业中得到保护和优化。我们要结合新农村建设,以发展绿色农业、生态农业、有机农业、特色农业、现代农业为主攻方向,从人、自然、经济的高层循环出发,突出产业化经营,大力发展生态绿色循环农业,使全县农业发展逐步走上生态化、有机化、规模化的良性轨道。

生态文明建设与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是内在统一的关系。发展循环经济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要求,也是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具体体现。因此,在发展工业经济上,必须坚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必须注重保护生态环境和社会环境,使之科学发展、和谐发展。

对生态文明心得体会篇十二

在大二的日子里,我愈发意识到生态文明在社会中不可或缺的作用。生态文明不仅体现在自然环境保护方面,更渗透在社会各个方面,包括资源的合理利用、环境的整洁与卫生等。在大二学习生活中,我感受到了生态文明给我们带来的巨大益处,也深感个人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应承担的责任。

第二段:深刻认识生态文明的重要性

在大二的课堂中,我了解到生态文明的内涵远比我所想的要丰富。传统的环保只是生态文明的一个方面,而生态文明的目标是通过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使人类在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下更好地生活。无论是学习中的知识,还是社会和自然环境的变化,都需要我们去关注生态文明,用科学的方法去抵抗破坏自然环境的行为,建立可持续发展的生活方式。

第三段:关注生态文明的实践行动

大二的生活里,我积极参与了一些关注生态文明的实践活动。作为一名大学生,我认为自己有责任保护好我们的环境。我每天节约用水、节约用电,尽量减少浪费。我还主动参与了学校组织的植树活动,亲自动手为校园增绿添彩。同时,我也了解到生态文明不仅仅是个人行为,更是社会共识和集体行动。我们应鼓励更多人关注生态文明,通过共同努力,为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第四段:生态文明的实践对我的启示

通过参与生态文明实践,我不仅增强了环保意识,更对生态文明的原则有了更深的理解。生态文明要求我们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这就意味着我们需要从生活的方方面面做出改变。我们需要改变过度消费的生活方式、改变污染环境的行为、改变资源浪费的习惯。只有我们每个人都做出改变,才能逐渐实现生态文明的目标。

第五段:展望未来,共同建设生态文明

大二是我对生态文明初步认识、实践的阶段,但也是我开始积蓄力量的阶段。未来,我希望能继续关注生态文明,不断深化自己对生态文明的了解,积极参与各种形式的实践活动。通过自己的努力,我相信我可以成为一个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力量,为建设美丽的家园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总结:大二的生活让我有机会深刻认识到生态文明的重要性,并通过实践活动对生态文明有了更为全面的了解。我将积极行动起来,以个人的力量为生态文明的建设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我相信只有人人关注、人人行动,才能共同建设一个更美好的生态环境。

对生态文明心得体会篇十三

中国发展道路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准确把握中国发展道路的由来、基础与特征,是我们坚持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新局面的思想前提,是我们传承弘扬民族精神和优秀传统文化、不断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的现实要求。

就国家和民族如何发展而言,“道路”既紧扣社会制度、国家体制与政治架构,又关联实践路径、行为模式和发展方式,还与战略规划、发展目标和未来指向密切相关。正是在此意义上,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历史唯物主义告诉我们,人类社会发展是连续性与阶段性的统一。中国发展道路的连续性,蕴藏在中国近代史以来跌宕起伏、风雨如磐的历史进程中,蕴藏在未曾中断、源远流长的五千年文明发展中。而其阶段性特征,在近代特别是“五四运动”以来的历程中得以充分显现,即: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奠定中国发展道路的民族共识和社会基础,创造出中国人民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必要条件与基本环境;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夯实中国发展道路的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为我们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提供物质储备和经验积累;改革开放新的历史时期使当代中国找到正确道路并踏上新的征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获得长足发展并取得巨大成就。中国发展道路在历史连续性之中,被赋予深厚的历史底蕴和文化滋养;在阶段性发展过程之中,矗立起民族抗争与国家前行的一座座巍峨丰碑,直至走上人民生活幸福、国家繁荣富强的康庄大道。

中国发展道路既呈现为连续性与阶段性的统一,又展示出客观规律与主体探索的有机结合,是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与主体的自觉选择双向互动、互为作用的必然成果。一方面,中国发展道路具有客观性、必然性。亦如人类社会的发展呈现为一个自然历史过程那样,中国发展道路的形成与确立同样遵循着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在近代中国艰难探索的过程中,我们最终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最终走上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征程,是诸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是历史的客观必然。另一方面,中国发展道路又具有主体性、选择性。因为人类社会发展毕竟不同于自然存在,人是社会历史的主体,在社会历史舞台上活动的人是有意识、有追求、有目的的。人的意志不仅能够影响到社会发展进程,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历史前进的方向。中国发展道路的形成与确立,以一代代中华优秀儿女救亡图存、探寻真理的牺牲与奉献为代价,融入了中国人民求富求强、实现复兴的群体意志和民族追求,说到底,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亿万人民积极探索并矢志不渝、努力奋斗并坚忍不拔的结果。

当代中国走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绝非偶然。这条道路联结着中华民族的历史与现实,联结着中国人民的梦想与追求,是从历史深处走来,有着深远背景,有着厚重基础。这条道路来之不易,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和广泛的现实基础,必须倍加珍惜。

中国发展道路蕴涵着国家和民族的.历史传统。历史传统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根脉,国家和民族的历史越久远,历史传统就越丰富厚重。历史传统的延续方式是传习,表现形态是行为,作用机制是形成普遍范式,与主体承载者(民族或群体)紧密联结,其意义与价值不在于它曾经在历史上存在过,关键是它能够延绵至今并活化于当代、作用于现实,正所谓“合之于今”“考之于近”。如自强不息、敬业乐群、扶危济困、见义勇为、孝老爱亲等历史传统,至今仍然对社会生活发挥重要影响;如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家国情怀,革故鼎新、与时俱进的改革精神,民惟邦本、本固邦宁的民本责任,修齐治平、内圣外王的人生追求,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社会风尚,讲信修睦、以诚待人的处世之道,天人合一、顺天应时的哲学理念,求同存异、和而不同的交往准则等,这一系列古老中国传习不绝的历史传统,都深深嵌入到当代中国实践之中,融汇于中国发展道路之中。

中国发展道路蕴含着国家和民族的文化积淀。文化积淀与历史传统密不可分,历史传统中集聚着丰厚的传统文化,传统文化在历史传统的传习、延续过程中得以积淀与传承。作为带有客体特征的对象化存在,文化积淀大量聚集在已有的思想文化、制度文化、物质文化与非物质文化之中。中华民族历经五千多年且未曾发生文化上的中断或逆转,这使得我们的文化积淀十分厚重,可谓博大精深。就人们最为瞩目的思想文化而言,中华传统文化历经先秦诸子百家争鸣、两汉经学兴盛、魏晋南北朝玄学流行、隋唐儒释道并立、宋明理学等几个历史时期的发展,以人物、学说、流派、典籍、文存、史料等为载体得以传承至今。其中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等思想理念,积淀着中华民族的精神追求,为当代中国发展提供了丰厚滋养。

中国发展道路蕴含着国家和民族的基本国情。一个国家和民族选择什么样的发展道路,必须从自己的基本国情出发,必须依据基本国情来制定合乎实际而又行之有效的政策。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就强调:“认清中国的国情,乃是认清一切革命问题的基本的根据。”我国历史悠久、人口众多、地大物博,当前最大的也是最根本的国情,是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最为重要的基本国情,揭示出历史中国的积淀传承和影响要素,凝结着当代中国的实存境况和发展条件,赋予中国发展道路以特有的内涵,成为中国发展道路的重要内容和应有之义。

中国发展道路因其蕴含着国家和民族的历史传统、文化积淀、基本国情,也就有着自己的鲜明特色:如以中国共产党领导为根本;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统筹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等。

特色形成优势,优势彰显特色,特色与优势紧密相联,互为支撑。中国发展道路的鲜明特色,在诸多方面不仅能够、而且必然会转化为中国发展道路的独特优势。比如,中国共产党领导既是中国发展道路的鲜明特色,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最本质特征,更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

正是因为始终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我们才能实现伟大历史转折、开启改革开放新时期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新征程,才能成功应对一系列重大风险挑战、克服无数艰难险阻,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再比如,我们能够制定出明确而坚定的发展目标,由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再到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直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用这一发展目标联结着中华民族“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的理想愿景,贯通古今,坚定不移;我们能够提出明晰而科学的发展战略,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与“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构成当代中国发展战略的核心,统领科教兴国战略、乡村振兴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等一系列战略举措,使之紧扣国情、行之有效;我们能够构建起完备而配套的政策体系,针对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几大领域,谋划完善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等一系列政策策略,确保措施得力、得以贯彻实行。

中国发展道路以其鲜明特色与巨大优势,在当今世界独树一帜,已经产生并将进一步产生广泛深远的影响。这条发展道路打破传统的现代化发展逻辑,打破西方经验唯一正确的神话,充分证明了“走自己的路”、寻找适合本国国情的发展道路才是实现现代化的人间正道;它实现了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实践逻辑的有机统一,使世界社会主义事业焕发出蓬勃生机,展现出科学社会主义的强大生命力和无穷创造力;它为发展中国家实现现代化提供新思路、拓展新路径,在发展经济、摆脱贫困方面为广大发展中国家指出奋斗方向,为各国自主探索适合本国国情的现代化道路、为人类探索更美好的社会制度提供了“中国方案”。

中国发展道路既符合中国国情,又顺应世界潮流,既影响着中国历史进程,也改变着世界经济政治格局。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通过亿万人民不懈奋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一定会越走越宽广。

对生态文明心得体会篇十四

第一段:引入宁夏的生态环境和宁夏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意义(150字)

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省份,宁夏位于中国的西北边陲地带,具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和旅游资源。然而,长期以来的过度开发和污染严重破坏了宁夏的生态环境。为了改善和保护宁夏的生态环境,宁夏开展了生态文明建设,旨在通过合理利用资源、保护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这一举措的目标意义在于保护并恢复宁夏的生态环境,提供更好的生活条件和发展机遇。

第二段:生态文明建设的成果与宁夏的亮点(250字)

宁夏生态文明建设取得了一系列令人瞩目的成果。首先,宁夏大力发展清洁能源,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通过严格控制传统能源消耗和发展可再生能源,宁夏已成为我国清洁能源消费大省之一。其次,宁夏积极推动环保产业发展,形成了一批技术先进、效益较高的环保企业。同时,宁夏加大了对环境保护的投入和力度,在污染治理、生态修复、水资源保护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此外,宁夏还加强了公众的环保意识和参与度,广泛开展环境教育,提高了人民群众的环保意识和环境保护行动。

第三段:宁夏生态文明建设的挑战和问题(250字)

然而,宁夏的生态文明建设仍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问题。首先,宁夏的资源过度开发和浪费现象严重,需要进一步强化资源节约和环保意识。其次,生态保护工作还存在不足,尤其是对于草原、湿地等生态系统的保护仍面临很大难题。另外,宁夏的产业结构仍以传统高耗能、高排放产业为主,转型升级仍存在一定困难。此外,环境污染治理中的法律法规执行力度有待加强,相关部门的监管和执法力度尚不够。

第四段:探讨如何进一步推动宁夏的生态文明建设(300字)

为了进一步推动宁夏的生态文明建设,需要在多个层面采取行动。首先,政府需要加强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制定和执行力度,加大对环境污染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其次,要加大对环保产业的支持力度,鼓励和引导企业加大环保投资,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和转型升级。另外,要加强环境保护宣传和教育,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和保护自然资源的行动力。最后,需要进一步加强科研和技术创新,提高生态环境治理的技术水平和手段。

第五段:对宁夏生态文明建设的展望(250字)

展望未来,宁夏的生态文明建设仍面临着很多挑战,但也拥有许多发展机遇。在全社会的努力下,相信宁夏的生态文明建设必将取得更加显著的成果。通过科技进步、法律制度的完善和公众环保意识的提高,宁夏将能够建设出更加绿色、洁净的生态环境,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好的生活条件和发展机遇。同时,宁夏的生态文明建设也将为其他地区提供宝贵的经验和启示,推动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的进步。(1200字)

对生态文明心得体会篇十五

我最近阅读了一本书,名为《美丽中国,勇做生态文明建设者》。

这本书描写了中国的城市与农村,山川与河流。但是,也严肃地指出了我们面对的资源危机和环境和节约资源献出自已的一份力,保护好我们唯一一个赖以生存的家园——地球。很久以前,地球是一颗美丽的蓝色星球。大自然赐与了我们清新的空气,美丽的景色,还有丰富的资源。但是,因为人们的贪婪,给环境造成了许多危害。

我国是一个缺水严重的国家,虽然我国淡水总量约为两万八千亿立方米,占世界淡水总量的百分之六,但是人均只有二千二百立方米,在世界排名第121位。即使是这样,我国的淡水资源浪费现象仍然时常发生。例如:洗完手不关水龙头,把干净的`水倒进下水道等等。我国的土地荒漠化现象也很严重,戈壁及沙漠化土地总面积约为168.9万平方千米,约为国土总面积的三分之一.这些都不是美丽中国应该出现的,就像书中所说:山清水秀但贫穷落后,不是美丽中国,强大富裕面而环境污染,同样也不是美丽中国。

想保护环境就要做到以下几点:

1.节约用电、用水。

2.不破坏植被,要多种树。

3.可回收垃圾要扔到可回收垃圾桶里,不可回收的垃圾要扔到不可回收的垃圾桶里。而电池也不能随地乱扔,因为一节五号电池能使一平方米的土壤永久失去利用价值。

保护环境,要从点滴做起!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19755927.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